基于生产效率视角的全球价值链分工理论解释及实证检验
第十四届中国经济学年会入选论文
第十四届中国经济学年会通过论文征集共收到中英文投稿700余篇,其中优秀论文数量众多。
为保证年会最佳的学术交流,中国经济学年会秘书处邀请了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北大经济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等单位的经济学者对年会投稿文章进行了集中评审,共选出中文235篇、英文58篇优秀论文参会。
今年年会拟按惯例组织女经济学者专题、国防专题、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专题,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专题,微观家庭金融行为专题等。
以下为2014年第十四届中国经济学年会入选论文名单,公布表单中的作者信息为投稿系统直接导出(英文文章信息从邮箱所投稿件中摘录),若有需要更正之处,请您务必于10月28日之前将需要更正的个人信息、论文题目,所属领域发信致mail2cenet@。
注:第14届中国经济学年会将于2014年12月13日-14日在深圳北京大学大学汇丰商学院召开,届时还将举办经济学年会人才招聘专场和经济学图书展。
敬请关注年会官方网站-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的最新消息。
全球价值链理论及其实践应用
全球价值链理论及其实践应用在当今全球化的经济格局中,全球价值链理论成为了理解和分析国际贸易、产业分工以及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
这一理论不仅揭示了商品和服务在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分配和消费的复杂关系,也为企业和国家在全球经济竞争中提供了战略指导。
全球价值链的概念最早由迈克尔·波特在其价值链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简单来说,全球价值链是指将一项产品或服务从概念设计、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销售配送直至最终消费的全过程中,所涉及的一系列价值创造活动连接而成的链条。
在这个链条上,不同的企业和国家根据自身的优势承担着不同的环节,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价值的最大化。
全球价值链的形成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科技的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和交通运输的发展,极大地降低了沟通和物流成本,使得生产环节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布局。
其次,国际贸易壁垒的逐渐降低以及各国经济的开放政策,为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和销售提供了便利。
再者,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内在动力促使其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生产要素和市场。
在全球价值链中,各个环节所创造的价值并非均等分布。
通常来说,研发设计、品牌营销等高附加值环节往往被发达国家的企业所掌控,而加工制造等低附加值环节则更多地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这种价值分布的不均衡性导致了全球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引发了各国对于产业升级和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的关注。
对于企业而言,全球价值链理论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思路。
企业可以通过参与全球价值链,充分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专注于某个特定的环节,实现规模经济和专业化生产,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例如,苹果公司主要负责产品的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而将生产制造环节外包给富士康等代工厂商。
通过这种方式,苹果公司能够将资源集中在核心竞争力上,同时利用全球各地的优势资源,实现了产品的快速创新和市场扩张。
然而,参与全球价值链也并非一帆风顺。
企业可能面临着供应链中断、技术泄露、汇率波动等风险。
双向FDI_协同与全球价值链升级——基于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2023年第4期(总第97期)新疆财经大学学报Journal of Xin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No.4.2023General No.97双向FDI协同与全球价值链升级——基于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郑小玲,朱蕊(安徽大学,安徽合肥230601)摘要:文章基于2006—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及跨国面板数据,探讨双向FDI协同互动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之间的影响关系。
研究表明:双向FDI协同互动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政府调控力、行业规模、资本投入强度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等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中介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双向FDI协同互动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两条路径助推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
因此,全面推动双向FDI协同互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是助推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双向FDI协同;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产业结构优化;技术进步;中介效应中图分类号:F424;F12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9840(2023)04-0018-10 DOI:10.16713/ki.65-1269/c.2023.04.003Two-Way FDI Coordination and Global Value Chain Upgrading—An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the Panel Data of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SegmentsZHENG Xiaoling,ZHU Rui(Anhui University,Hefei230601,China)Abstract:Based on the provincial panel data from2006to2020,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two-way FDI coordi⁃nation on the global value chain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wo-way FDI coordination has a po-sitive promoting effect on the upgrading of the global value chain of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and the level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government regulation,industry scale,capital investment intensity and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have influ⁃ence on the upgrading of the global value chain of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o different degree.Further intermediary mecha⁃nism test shows that there are two ways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and upgrading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to promote the global value chain upgrading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In this regard,it is necessary to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the syner⁃gistic and interactive development of two-way FDI coordination,promote the optimization and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f enterprises,and upgrade the status of the global value chain of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Key words:two-way FDI coordination;manufacturing global value chain;industri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technological advance;mediating effect收稿日期:2023-04-20基金项目:安徽省社科联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课题“长三角绿色发展不平衡测度与时空差异性研究”(2020CX191)作者简介:郑小玲(1965—),女,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与贸易;朱蕊(1999—),女,安徽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
全球价值链理论.doc
全球价值链理论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前完全由一家企业单独生产的产品,现在可能被切割成许多不同的价值环节,由遍布全球、成千上万家企业同时协作生产。
基于价值环节在企业之间分割、组合及其在全球布局的现象,理论研究者提出了全球价值链的概念和相关理论,涌现了大量相关文献,本文试图对这些研究的演化及发展进行归纳、比较和总结,对其主要结论进行评述。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一、全球价值链概念的演化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教授于1985年在其所著的《竞争优势》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价值链”概念,认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可以分解为一系列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增值活动”,每一项增值活动就是价值链上的一个环节,其总和即构成企业的“价值链”(波特,1985)。
早期的价值链理论偏重于从单个企业的角度分析企业的价值活动与竞争优势,价值链研究的重心在企业内部。
20世纪90年代开始,波特把价值链研究的重心从企业内部转向企业外部,价值链的范围开始从单个企业层面向产业层面扩展,并开始研究价值链的空间分布。
寇伽特(Kogut,1985)在分析国际战略优势中使用了价值增值链(valueaddedchain),认为价值增值链是由技术与原料和劳动力的融合而形成的各种投入环节,结合起来形成最终商品,并通过市场交易、消费等最终完成价值循环的过程。
寇伽特认为,一个国家的比较优势或一家企业的竞争能力,不可能体现在商品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上,国家或地区之间资源禀赋差异最终决定了国家比较优势所在的价值环节。
与波特相比,寇伽特将价值链的概念从企业层次扩展到了区域和国家,更加强调了价值链的垂直分离和全球空间再配置之间的关系。
全球价值链概念是在早期的价值链、价值体系、全球商品链的基础上提出的。
20世纪90年代,格雷菲(Gereffi)和其他研究者将价值链概念与产业的全球组织联系起来,提出了全球商品链概念,即围绕某种商品的生产所形成的一种跨国生产组织体系,把分布在世界各地不同规模的企业、机构组织成一体化的生产网络,形成全球商品链。
国际分工视角下全球价值链的概念性理论框架研究
国际分工视角下全球价值链的概念性理论框架研究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全球价值链的理论体系和逻辑架构不尽完善,缺乏一个较为全面的归纳总结。
本文吸收早期国际分工理论基本理念,从继承和发展的角度对全球价值链理论进行梳理和归纳,尝试给出一个概念性理论框架。
一、全球价值链理论:对产业间分工理论的继承与发展1.全球价值链分工理论对要素禀赋理论的继承与扩展。
全球价值链分工理论与产业间分工理论的本质差异在于:贸易对象从以商品产品为主转变为以服务产品为主,分工对象从最终品(成品)转变为中间品(价值链环节)。
长期以来,”要素禀赋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都用于解释商品贸易。
而”服务”通常是指没有实物形态产出的经济活动,”无形性”是其基本特征(江小涓,2008)。
但现实中,服务已成为全球价值链分工的主体,即使是非生产性服务业同样拥有完备的全球生产体系(Low,2013;Miroudot,2012)。
服务贸易蓬勃发展挑战了以”实物要素”为核心特征的传统贸易理论。
江小涓(2008)指出,尽管”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的来源不同(前者一般为技术差异,后者是生产要素比率差异),但它们都导致了不同国家商品的相对价格差异,进而促使贸易发生,这才是理论的”核”,并得到经验研究的支持(Bhagwati,1984;Falvey&Gemmell,1996)。
江小涓(2008)进一步提出,将商品和服务都还原为一组要素集合,即把商品和服务贸易都”拆分”为要素集合的贸易,那么它们的核心基础是一样的,因此立足于要素禀赋差异的分工理论对商品和服务贸易都适用。
最后,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大大增强了传统服务的可分割性,区域合作的日益深入促进了劳动力的有效流动等;这些都从”技术”层面促进了服务业分工的日益深入。
2.全球价值链分工理论对”比较优势理论”的继承与扩展。
解析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
解析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一、引言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是当今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它涉及到生产、贸易、治理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对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进行解析,主要包含生产环节分工、贸易环节分工、价值链治理和全球价值链升级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深入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全球经济的运行机制和发展趋势。
二、生产环节分工生产环节分工是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的基础。
在这个环节中,各个国家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专注于生产不同的产品或提供不同的服务。
这种分工模式使得各国能够充分利用资源和技术优势,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从而在全球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
三、贸易环节分工贸易环节分工是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的核心。
在这个环节中,各国通过国际贸易和投资活动,将各自的产品和服务融入全球价值链。
贸易环节的分工不仅包括产品从原材料到成品的生产过程,还包括物流、分销、营销等各个环节。
这种分工模式使得各国能够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促进全球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四、价值链治理价值链治理是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的重要保障。
在这个环节中,各国通过国际规则和制度来规范全球价值链的运行。
价值链治理的内容包括国际贸易规则、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保护、劳工权益等方面的制度安排。
这些制度安排确保了全球价值链的公平竞争和可持续发展,为各国参与全球价值链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五、全球价值链升级全球价值链升级是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的发展方向。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全球价值链也需要不断升级和创新。
在这个过程中,各国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推动全球价值链向更高层次发展。
同时,各国还需要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六、结论通过对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的解析,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体系涉及生产、贸易、治理和升级等多个方面。
这个体系促进了全球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未来,各国需要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全球价值链的升级和创新,为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全球价值链理论研究述评
2009/10 总第390期商业研究 COMM ERC I AL R ES EARCH文章编号:1001-148X (2009)10-0056-04全球价值链理论研究述评谭文柱(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学研究部,上海 201204)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前完全由一家企业单独生产的产品,现在可能被切割成许多不同的价值环节,由遍布全球、成千上万家企业同时协作生产。
基于价值环节在企业之间分割、组合及其在全球布局的现象,理论研究者提出了全球价值链的概念和相关理论,涌现了大量相关文献,本文试图对这些研究的演化及发展进行归纳、比较和总结,对其主要结论进行评述。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中图分类号:F114141 文献标识码:AA Rev i ew of L itera tures on Theory of Globa l Va lue Cha i nT AN W en -zhu(D epart m ent of Teaching R esea rch,Ch ina Executive L eadership A cade m y Pudong,Shanghai 201204,China )Abstract:Every p lace in the world has been involved in econom ic gl obalizati on since 1980s .I n gl obalizati on era,the whole manufacture p r ocess of a p r oduct,which is often vertically integrated in a fir m in early ti m es,is now cut int o man 2y seg ments,which are finished by different fir m s l ocated in different p laces in the world .Facing with the p r oliferati on of vertical disintegrati on and s pecializati on,researchers put for ward the theory of gl obal value chain,and many articles come out .This paper synop tically intr oduces evolve ment and devel opment in the field of gl obal value chain,and differ 2ent conclusi ons related upgrading are revie wed in the last part .Key words:econom ic gl obalizati on;gl obal value chains;governance model 收稿日期:2008-07-17作者简介:谭文柱(1974-),男,湖北巴东人,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学研究部教师,人文地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产业集群与区域发展。
产品内国际分工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
产品内国际分工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孙文远;裴育【摘要】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发展对参与分工各国的收入分配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文章利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产品内国际分工时我国收入分配的影响.从全国层面角度的分析显示,产品内国际分工显著导致收入分配恶化,在针对中国不同地区的实证研究表明,东中西部地区在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过程中,产品内国际分工对于收入分配的影响方向一致,但是呈现东中西逐渐减弱的态势.在此基础上,验证了产品内国际分工对于收入分配的影响呈现倒“U”曲线特征,实证结果表明当前中国的产品内国际分工的收入分配效应处于倒“U”曲线的上升阶段.【期刊名称】《华东经济管理》【年(卷),期】2012(026)001【总页数】6页(P81-86)【关键词】产品内国际分工;收入不平等;基尼系数【作者】孙文远;裴育【作者单位】南京审计学院经济学院,江苏南京210036;南京审计学院经济学院,江苏南京21003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415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全球市场的飞速发展,全球贸易一体化和生产片段化的深入,一个最终产品的生产被分解为不同的工序和区段,在空间上分散到不同的国家进行,形成了基于不同国家生产不同工序和区段的新国际分工体系,其一方面表现为国际零部件贸易和中间产品贸易的飞速发展,另一方面表现为加工贸易在全球的盛行,这一分工形态就是所谓的产品内国际分工。
围绕这一分工方式,经济学家从多个不同的视角进行了研究。
一类研究主要探讨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原因(Jones and Kierzkowski,2003[1]);一类研究则主要关注产品内国际分工的经济效应,尤其是产品内国际分工对生产率(Girma andGörg,2004[2];)、企业利润和就业(Feenstra and Hanson,1996[3];Amiti and Wei,2004[4])等影响,甚至还有学者讨论其对于产业结构调整影响。
其中,产品内国际分工所带来的收入分配效应也成为经济学家关注的焦点。
全球价值链的利益分配机制及政策启示
一、引言20世纪80年代中期,哈佛大学迈克尔·波特首次提出“价值链”(Value Chain)的概念。
波特(Porter, 1985)在分析企业行为和企业的竞争优势时认为,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主要由基本活动(生产、营销、运输和售后服务等)和支持性活动(原材料供应、技术、人力资源和财务等)两部分完成,这些活动在企业创造价值过程中相互联系,由此,构成了企业创造价值的链条,这一链条被称为价值链。
事实上,随着分工的进一步深化,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价值链也是相互联结的,任何企业的价值链都是存在于由许多价值链与其他企业的价值链组成的价值体系(Value System)中,而且该价值体系中各价值创造行为之间的联系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大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跨国公司的兴起和国际分工新格局的出现,这种价值体系已经成为一个跨越国家界限的全球价值链。
全球价值链是指为商品或服务价值的实现,连接生产、销售、回收处理等过程的全球性跨企业网络组织。
它涉及从原料采集和运输、半成品和成品的生产和分销,直至最终消费和回收处理的整个过程。
它包括所有参与者和生产销售等活动的组织及其价值、利润分配。
当前,分布于全球的、处于全球价值链上的企业进行着从设计、产品开发、生产制造、营销、出售、消费、售后服务到最后循环利用等各种增值活动。
全球价值链理论之所以成为分析加工贸易的有力工具,是因为加工贸易是全球价值链中的重要纽带,也是连结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价值链的重要组织形式。
加工贸易是指境内企业全部或部分进口(包括深加工结转进口)境外原材料、零部件,经加工增值后再出口境外(包括将成品或半成品深加工结转到下游加工企业)的一种贸易方式,其加工增值的过程就是全球价值链的增值过程。
因此,加工贸易的一切经济行为特征均被抽象成全球价值链的分析框架之中。
随着国际分工的进一步深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全球价值链得以形成并得到快速发展。
但是,全球价值链不仅仅反映了世界各国之间的分工格局与复杂的经济联系,而且揭示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利益分配的不均衡状态。
全球价值链地位影响因素:基于OECD国家与非OECD国家(地区)跨国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全球价值链地位影响因素:基于OECD国家与非OECD国家(地区)跨国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吴丽娜【期刊名称】《《巢湖学院学报》》【年(卷),期】2019(021)004【总页数】7页(P85-91)【关键词】全球价值链地位; 影响因素; OECD国家; 非OECD国家(地区)【作者】吴丽娜【作者单位】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安徽合肥 2306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424; F224一、引言随着国际分工贸易与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传统的以商品贸易为基础的分工格局逐渐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中间投入要素的跨国流动以及分布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不同生产环节的组合连接。
近年来,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趋势日益增强,不仅对全球价值链造成一定的冲击,也对全球贸易增长形势产生消极影响。
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推动全球价值链不断深化与重塑,与此同时,工业发达国家不仅利用产业政策来扫除制造业等产业回流的障碍,更是对工业落后国家封锁先进技术。
一国能否从全球化深化进程中获得好处,日益取决于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嵌入度以及能否在其中某一环节取得并发挥自身的竞争优势。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全球价值链体系日益深化,其中中间品贸易所占的比重也日益上升,目前在全球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已达到60%。
近年来,非OECD国家(地区)嵌入GVC生产体系的程度日益加深,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研究表明2005~2010年发展中国家GVC参与平均增长率为6.1%,与发达国家的3.7%形成巨大反差[1]。
我国虽然凭借劳动力成本优势融入了全球价值链,但是目前仍有部分产业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下游位置。
为了避免陷入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的陷阱,缩小与处于全球价值链高端的工业强国的差距,商务部等七部门2016年11月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国际合作提高我国产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指导意见》,加大力度支持贸易强国的建设,进一步提升我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突破“低端锁定”和提升全球价值链地位不仅需要深度分析影响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因素,更需要深入探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地区)之间影响因素有何差异。
全球价值链的研究-复旦大学
全球价值链的研究-复旦⼤学全球价值链的新变化⼀、全球价值链的概念全球价值链(The Global Value Chain,GVC)概念的发展历程⼤致可以归结为三个阶段:价值链(Value Chain)、全球商品链(Global Commodity Chain,GCC)、全球价值链(GVC)。
1985年,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优势?(Competitive Advantage)⼀书中率先给出对价值链的解释:价值链是⼀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这⼀过程中包含很多不相同但有密切关联度的⽣产经营活动,⽽这些⽣产经营活动⼜是由设计、⽣产、销售及辅助产品⽣产的各个企业承担。
1999年,格⾥芬提出了全球商品链(GCC)这⼀概念。
格⾥芬通过对价值链的研究,发现很多价值链都是由⼀些跨国公司主导,同时,起⽀配作⽤的是这些跨国公司中的某个领导型公司,领导型公司对该价值链的各个价值环节上的衔接和互动发挥重要作⽤。
格⾥芬等认为GCC应该包括以下内容:⾸先是具体进⾏价值链环节⽣产的企业和⼀些配套企业(如家庭作坊),其次要考虑到社会及政府在价值链环节中发挥的作⽤,最后利⽤国际关系⽹络将⽣产企业与政府等紧密联系起来,充分融⼊到世界经济体系中去。
⽆论哪个商品链,其内部具体加⼯流程或环节都可以表⽰为在⽹络关系中的节点或节点集合,⽽这些节点或者节点集合通常都是连在⼀起的;商品链中的节点的集合都可对应具体的⼀系列⽣产环节,包括原材料投⼊、半成品⽣产与投⼊等、劳动⼒投⼊、物流运输、销售、消费和售后服务等内容。
2001年,格⾥芬⼜提出了全球价值链(GVC)的概念,GVC概念的提出为研究国际化⽣产在地理和组织⽅⾯的特征提供了⼀种基于⽹络的⽅法,表明动态性是全球产业最具代表性的特征,其考察的内容主要包括:价值分布在哪⾥、由谁来创造和如何分配。
联合国⼯业发展组织(UNIDO)2003年为GVC给出的定义是:GVC是通过将⽣产、销售和售后处理等⼀系列过程融合起来,为在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商品或服务价值的全球性跨国企业⽹络组织,这⼀系列的过程包括从原料采购、劳动⼒及其他相关⽣产资料的投⼊、半成品的⽣产和再投⼊、成品的销售和运输,直⾄最终消费、售后服务和回收等。
中国对外贸易环境影响非线性关系研究——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
引用格式: 邵旭阳,徐洪海,苏威. 中国对外贸易环境影响非线性关系研究———基于全球价值链
视角[ J] .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24,(2) :82 - 104.
一、引言
随着通信和运输技术的发展,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 GVC) 的分工模式为国
二、文献综述
早在 1994 年,学术领域相关专家便提出了“ 污染天堂假说” ,该假说主要用于描述高
能耗、重污染产业在参与 GVC 过程中向低端嵌入位置的发展中经济体的转移现象,意味
着生产的国际分割使得环境污染在国家间转移成为可能。 发达国家采用“ 保留核心、外
包其余” 的产业及外贸投资策略,将高污染的下游生产制造环节转移到其他发展中国家,
低;第二,本文单独构建上游度和下游度与污染排放影响模型后发现,上游度与污染排
放负相关,企业在 GVC 当中的上游环节经济成分( 如技术研发、国际营销和关键零部
件制造) 会产生减排效果。 而下游度与污染排放是正相关关系,这表示企业在 GVC 当
中的上游环节经济成分( 如组装、非关键零部件生产等) 会增加污染排放;第三,基于第
工业的污染排放与前向关联的 GVC 嵌入呈现 U 型关系 [16] 。 而徐博等通过采用非线性
回归发现,GVC 位置与碳排放之间呈现倒 U 型关系,并提出了 GVC 位置提升降低污染排
放的机制 [17] 。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GVC 位置提升对于减少出口污染排放存在门槛效
应,同时 GVC 参与情况对于污染贸易条件的门槛效应同样呈现 U 型结构,这与技术变化
些低附加值的、易被替代的零部件,消耗更多传统能源,因此其污染排放随之增加 [8] 。 处
全球价值链的组织形式研究——基于中国制造业实证检验
区域治理THE WHOLE WORLD全球价值链的组织形式研究——基于中国制造业实证检验海南大学经济学院 李晋伯摘要:随着中间品贸易繁荣发展,全球生产链越来越细化,全球价值链已成为国际贸易的显著特征。
在这种背景下,本文基于Antras和Chor(2013)理论模型,讨论了互补型行业上游供应商和替代型行业下游供应商具有更多的贸易利益,并进行了实证检验。
结果表明:供应商所处的全球价值链位置会显著的影响出口国内附加值;中国制造业中互补型行业与替代型行业的上游度位置都对出口国内附加值有抑制作用。
这意味着制定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时,需考虑行业在全球价值链所处位置以及行业特征与价值链内生产环节关系,这样才能提高贸易收益与我国生产者议价能力。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生产位置;出口国内增加值;中国制造业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39-0060-0003一、引言新新贸易理论的两个重要分支就是异质性企业和企业内生边界问题,随着贸易自由化不断深化全球价值链成为了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处于全球价值链核心的国家一般都比其他国家更专业化,其跨国公司更擅长技术、成本等优势进一步获取超额利润。
在此背景下,我们有必要考虑中国制造业处于全球价值链何处,中国实际情况是否与理论相符。
现有关于全球价值链方向的主要文献大概分为:全球价值链测度和全球价值链位置测算。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快发展,复杂多变的跨国生产使得以贸易总值为基础的国际贸易衡量方法受到了质疑(王直等,2015),以增加值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测算成为主流。
早期研究测算出口增加值为一国出口品被其他国家当作中间品投入出口的部分加上国内增加值所组成(刘遵义等,2007),而后Rober Koopman et al.(2014)提出了总出口可以分解为被外国吸收的增加值,返回国内的增加值,国外增加值,纯重复计算部分,并进一步根据出口品价值最终去向,将其细分至九个部分;Wang et al.(2014)在Rober Koopman et al.(2014)的基础上量化了双边和部门层面的国际生产分工,提出了包含国家-部门、双边贸易、双边-部门的贸易流计算方法。
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就业效应分析——基于WIOD数据库的实证检验
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就业效应分析——基于WIOD数据库的实证检验肖威【摘要】文章基于欧盟最新发布的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的数据,对1995-2011年连续17年的全球价值链分工指数进行了测算,并以熟练劳动力的相对就业量作为被解释变量纳入模型中进行实证检验.得出结论表明:中国的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总体上并未增加对高技能人才的相对需求,主要还是吸收了较为低端的劳动力就业;研发投入强度对高技能人才就业的影响是显著的,而且在高技术行业表现尤为突出;资本深化、外资强度提升了行业的资本密集程度,促进了非熟练劳动力就业.为此,应该通过制造行业向价值链分工的高端迈进、继续加大研发经费的投入以及推动劳动力市场改革等方式,才能在保证非熟练劳动力就业的前提下,不断提高高技能劳动力的比重,获取更多的就业利益.【期刊名称】《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年(卷),期】2017(000)003【总页数】5页(P100-104)【关键词】价值链分工;投入产出;就业结构;高技能人才【作者】肖威【作者单位】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财贸学院,广东广州510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79.2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发展使分工与贸易从产品层面深入到工序层面,中间产品贸易成为主流,国家间的竞争与合作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同时也对各国的就业市场产生了重大影响。
发达国家对全球价值链分工模式存在普遍的担忧:这种方式是否会大量减少发达国家的就业岗位?根据John&McCarthy在2002年的估计,2015年美国通过国际外包方式转移至海外的工作机会达到330万个,涉及的工作收入有1360亿美元[1]。
Kimura et al.(2007)持有相同观点:他们对2006年日本经济产业省的调查数据发现,日本由于向中国和印度转移服务外包导致10700个和1400个工作岗位的减少[2]。
根据文东伟和冼国明(2010)的测算,中国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分工程度从1995年的15.1%上升至2005年的26.1%,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程度高于绝大多数的国家和地区。
国际分工视角下全球价值链的概念性理论框架研究
国际分工视角下全球价值链的概念性理论框架研究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全球价值链的理论体系和逻辑架构不尽完善,缺乏一个较为全面的归纳总结。
本文吸收早期国际分工理论基本理念,从继承和发展的角度对全球价值链理论进行梳理和归纳,尝试给出一个概念性理论框架。
一、全球价值链理论:对产业间分工理论的继承与发展1.全球价值链分工理论对要素禀赋理论的继承与扩展。
全球价值链分工理论与产业间分工理论的本质差异在于:贸易对象从以商品产品为主转变为以服务产品为主,分工对象从最终品(成品)转变为中间品(价值链环节)。
长期以来,”要素禀赋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都用于解释商品贸易。
而”服务”通常是指没有实物形态产出的经济活动,”无形性”是其基本特征(江小涓,2008)。
但现实中,服务已成为全球价值链分工的主体,即使是非生产性服务业同样拥有完备的全球生产体系(Low,2013;Miroudot,2012)。
服务贸易蓬勃发展挑战了以”实物要素”为核心特征的传统贸易理论。
江小涓(2008)指出,尽管”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的来源不同(前者一般为技术差异,后者是生产要素比率差异),但它们都导致了不同国家商品的相对价格差异,进而促使贸易发生,这才是理论的”核”,并得到经验研究的支持(Bhagwati,1984;Falvey&Gemmell,1996)。
江小涓(2008)进一步提出,将商品和服务都还原为一组要素集合,即把商品和服务贸易都”拆分”为要素集合的贸易,那么它们的核心基础是一样的,因此立足于要素禀赋差异的分工理论对商品和服务贸易都适用。
最后,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大大增强了传统服务的可分割性,区域合作的日益深入促进了劳动力的有效流动等;这些都从”技术”层面促进了服务业分工的日益深入。
2.全球价值链分工理论对”比较优势理论”的继承与扩展。
全球价值链理论研究述评
全球价值链理论研究述评引言全球价值链理论是指企业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生产和分工的一种经济理论。
它将生产过程划分为各个环节,并强调了跨国企业之间的合作和协调。
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出现,标志着国际经济活动从传统的国际贸易模式向更加复杂和多层次的全球生产网络转变。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全球价值链理论的研究日益受到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的关注。
本文将对全球价值链理论的相关研究进行述评,探讨其理论贡献和现实意义。
理论起源与发展全球价值链理论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格勒纳(Gary Gereffi)于1990年代初提出。
格勒纳将价值链的概念引入国际贸易的研究中,强调了不同国家和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分工和合作。
随后,全球价值链理论逐渐发展和完善。
追随者们进一步拓展了该理论的范畴,提出了更具体和细致的分析框架,如《全球价值链:新的贸易和发展方式》(Global Value Chains: New Evidence)一书的出版,使全球价值链理论的研究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
理论内容与方法全球价值链理论将生产过程划分为不同的环节,强调了企业之间的合作和协调。
它充分考虑了现代生产方式中分工与合作的特点,提供了一种更加贴近实际的分析方法。
全球价值链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清晰的划分和界定生产环节:全球价值链理论将企业的生产过程划分为不同的环节,对每个环节进行详细的分析。
这有助于我们理解企业之间的分工和合作方式,并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指导。
2.分工与协调的关系:全球价值链理论强调了分工与协调的相互作用。
它指出,虽然全球价值链的生产环节可以由不同的企业或国家完成,但分工的实施需要协调和合作。
这与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有所不同,提供了更加细致和复杂的分析框架。
3.价值链升级与发展:全球价值链理论强调了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和升级机制。
它认为,只有通过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企业才能在全球价值链中保持竞争优势。
为了研究全球价值链理论,学者们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文献综述、实证分析和数学模型等。
异质性企业与全球价值链嵌入_基于效率和融资的视角
”
此外
”
,
本 文 还 发现 效 率 与
GV C
嵌入呈现
“
U
型关
系
。
这 些 发现 对 深 入 理 解 走 出 去 战 略 的 合 理 性 和 必 要 性 以 及 突 破 价 值 链 低
。
端 锁 定 困 局 提 供 了 有 益 的 理 论探 索
关 键 词
全 球 价值 链
企业 异 质 性
(
增 加 值贸 易 等
(
a de t
i
n va l u e ad d e d
)
世 界 贸 易 组 织 总干 事 拉 米 指 出 相 对 于 贸 易 总 是 更 好 地 衡 量世 界 贸 易 的 方 法 能更 真 实 地 反 映 全 球 贸 易 运 行 Ko op
。
:
-
,
。
ma n
;
.
罗伟 通 讯 作 者
(
)
:
南 开 大学
@ y
APE C
c om (
研究 中 心
) 。
3
0 0 07
电子 信箱
n klv yu e
@
1
2 6
.
co m (
“
吕越
)
;
e i !u on k w
@
g
mai l
co m (
罗伟
)
l i
;
u b in 2 0 0 4 b o
" 、
-
(
Y = A K L
a
-
1
a
)
°
归纳总结国际分工理论
归纳总结国际分工理论国际分工理论是经济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旨在解释国际间劳动分工的现象和原因。
本文将对国际分工理论进行归纳总结,旨在深入理解并探讨其应用与实践。
一、亚当·斯密的比较优势理论亚当·斯密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分工理论的首要基石。
该理论认为,国际间的劳动分工取决于各国在生产某种商品上的相对成本优势,任何国家都应专注于自身的比较优势领域,通过贸易实现效益最大化。
斯密的理论以细分劳动分工为核心,通过有效利用各国资源优势和各自的技术水平,实现国际贸易的互利互惠。
从而促进了劳动力和资本的高效配置,引导了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的相互关系。
二、大卫·里卡多的相对成本理论大卫·里卡多在斯密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国际分工理论,提出了相对成本理论。
里卡多指出,即使某个国家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中都有绝对优势,也应考虑其在不同产品上相对的机会成本。
相对成本理论认为,贸易的益处来自参与贸易的双方都能在其他领域获得更高的生产效率,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通过专业化和分工,各国能够在不同领域形成竞争性的优势,取得贸易的多重收益。
三、海克斯-奥林斯模型海克斯-奥林斯模型是国际分工理论的重要扩展,提出了要素承继理论。
该模型考虑了不同国家之间劳动力和资本产业结构的差异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海克斯-奥林斯模型认为,封闭经济中,资本密集型国家产业更发达;而劳动力密集型国家则对劳动力需求更多。
开放经济中,对低成本劳动力的需求增加,从而使资本密集型国家从事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劳动力密集型国家则从事资本密集型产业,实现对外贸易的互补性。
四、新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是国际分工理论的最新进展,强调了企业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化对国际贸易的重要作用。
新贸易理论认为,国际贸易受到企业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化的驱动。
企业规模经济指的是企业通过扩大生产规模来降低单位成本。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化,企业在多个国家布局,通过规模经济优势实现生产与销售的全球化。
关于全球价值链分工与产业成长的研究述评
。
’。
。。
’。
‘。
。。
‘
5 理论经济研究 9
'
. o .< > .o .o . o .< >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5 9 5 6 . 2 0 1 4 . 0 1 . 0 0 1
对价值链分工下静态贸易利益的分析主要是 从出口收益( 体现 了分工利益 ) 角度展开 的。全球 价值链各环节产生的附加值是有很大差异的, 从而 造成企业分工利益的差异, 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
家因技术等的差距 , 在价值链分工 中的地位不 同, 利益获取也有很大差异或呈现出不公平分配。章 江益、 张二震 、 朱廷 琚指 出, 在现有分工条件下, 假设进行 了检验, 对委 内瑞拉、 摩洛哥等发展 中国 国际贸易利益的分配主体多元化 , 不再 由出口国独 家的检验结果表明不存在 F D I 技术外溢效应 , 或发 享。而且 , 属于东道国的部分利益会 因与跨国公司 现 F D I 的技术外溢效应只在一定条件下成立。X u 利益的不一致性而难以顺利实现。曹明福、 李树民 B a n d J Y L u 提出, 外资企业与中国产业 的出 口技 认为全球价值链分工下 的贸易利益分 为“ 分工利 术含量却没有相关性 ; Wa ng Z和 s J We i 认为加工 益” 和“ 贸易利益” , 每个参与国都能直接获得“ 分工 贸易和外资企业对 中国出 口结构升级 没有帮助。 利益” , 但却不一定获得“ 贸易利益” [ 8 ] 。 国内学者针对 中国外资 的技术溢 出效应和技术进 3 . 价值链分工对产业技术进步的影响 步效应也有不 同的实证结论。 般隋况下 , 对此问题的阐述是从发展中国家 4 . 价值链分工对参与国的产业升级影响 进 口高技术 的中间品和外资企业对东道 国的技术 技术进步或技术溢出效应都会对发展 中国家 溢出效应两个方面来展开的。 产业发展和升级产生促进作用。隆国强提出, 在产 R o me r 、 G r o s s m a n a n d H e l p m a n 、 E a t o n和 K o r - 业全球化背景下, 一国产业结构升级不仅是三大产 t u n r 、 K e l l e r 的研究结论表 明, 发展中国家的生产力 业结构的优化 , 而且还表现为产业 内部技术水平的 水平会借 助于参与全球 价值链分工而得到提高。 高级化 和产业 附加值 的高 度化。张明志 , 李敏 提 F o n s e c a 的研究揭示 , 嵌入全球价值链分工 , 能够给 出, 在全球价值链分工 中, 产业升级既体现产业 间 发展中国家带来诸 多益处: 例如 , 能使发展 中国家 附加价值状态的高端化, 又包括产业 内部高技术、 获得新的技术、 技能, 是发展 中国家进入 价值连分 高附加价值状态的演变 J 。J a y B a r n e y , J a c k e C u k — 工中高 附加价值生产领 域, 以此 提高其市场竞 争 r o w s k i 认为, 通过利用外资 , 发展 中国家从事加工组 力。S t a m m认为, 在全球开放的时代 , 全球价值链就 装出口, 能够获得技术外溢效应 , 推动本 国产业升 像“ 传输带” , 通过吸引国外产业转移和直 接投资, 级。F r nc a o i s e 和D e n i Z提出, 价值链分工催生了中 能使发展中国家“ 输入” 先进的技术和技能。我国 国新的出口导向型制造业部门的产业链 , 尽管产业 学者如胡 昭玲、 金芳等对此也有研究 并有类 似观 链并不完整, 但对整个国家的产业升级也会产生积 点。一些学者从 实证 角度对 此进行 了研 究。如, 极影响。国内也有以中国加工 贸易作为研究对象 C o e 、 H e l p m a n和 H o f m a i s t e r 通 过 实证 分 析 了 7 7个 的相似研究结论 , 如张小蒂和张景蔚根据历年统计 发展中国家的产业成长状况, 认为这种作用确实存 年鉴等关于中国参与价值链分工的相关数据 , 通过 在。A m d t 提出外包零配件生产效率 的提高 , 促进 实证分析 , 认为全球价值链分工对发展中国家的技 新加坡 的 技术 进 步 。对 中国 的实 际 情况 研 究 也很 术进步和产业竞争力能产生正的效应 。王洛林 , 江 多, 如国内学者李平也提 出通过进 口中间产 品贸 小涓、 刘似臣、 杨丹辉、 张桂梅、 张平等都支持外资企 易, 吸收发达 国家先进企业 的技术扩散和溢 出; 王 业或参与价值链分工能够促进发展 中国家产业升 。 】 。 洪庆利用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 结 级 合历史经验数据 , 对我国加工贸易存在技术溢 出效 对此提出质疑和消极��
全球价值链研究综述及前景展望
全球价值链研究综述及前景展望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n, GVC)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球价值链研究,旨在解析全球范围内商品和服务生产、销售、运输和消费的整个过程中,不同环节、不同区域之间的价值创造与分配关系。
本文将对全球价值链的研究进行全面的综述,包括其理论框架、研究方法、主要研究成果以及面临的挑战等。
本文还将对全球价值链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相关政策制定和企业战略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在理论框架方面,本文将介绍全球价值链的基本理论,包括其定义、特点、分类以及在全球经济中的作用等。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将梳理现有的全球价值链研究方法,包括投入产出分析、贸易增加值核算、案例研究等,并评估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在主要研究成果方面,本文将概述全球价值链研究领域的主要发现和贡献,如价值链的分解、升级与转移、全球生产网络的构建等。
在面临的挑战方面,本文将分析全球价值链发展面临的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地缘政治风险、技术变革等问题,并探讨其可能的解决方案。
在前景展望部分,本文将基于当前全球价值链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预测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如数字化、绿色化、区域化等。
本文还将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和企业战略建议,以应对全球价值链的未来变革。
通过本文的综述和展望,我们期望能够为全球价值链的深入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全球价值链的理论基础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n, GVC)理论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探讨了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活动的现象。
该理论最初由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在其著作《竞争优势》中提出,后经众多学者的发展和完善,逐渐形成了系统的理论框架。
全球价值链理论主要基于价值链理论,并将视角从单一企业扩展到全球范围内的多个企业和国家。
全球价值链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将产品或服务的生产过程分解为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价值创造活动,这些活动在全球范围内分布,并通过跨国企业间的协作实现价值增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生产效率视角的全球价值链分工理论解释及实证检验摘要沿着比较优势原理的思路,从生产效率的视角出发同样能较好解释全球价值链分工,通过两国两产品贸易分工的模型分析,可以从理论层面证明国家间同一部门的相对生产效率差异成为推动该部门全球价值链分工的重要因素,一个国家倾向于出口相对生产效率较高的产品。
通过主要出口国家主要制造业部门的双边出口样本,利用改进后的贸易引力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可以较好地印证上述观点。
改变原有的比较成本优势理念,以生产效率导向为原则参与国际分工,有利于加快我国开放型经济转型。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相对生产效率差异贸易引力模型分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及根源,在斯密看来,市场的扩大带来分工的深化,而分工的深化导致劳动生产率的提升,进而推动财富积累及经济发展。
当市场进一步扩大,一方面,社会分工突破一国的边界进而成为国际分工,范围从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到价值链分工;另一方面,国际分工的领域由制造业部门也扩散到几乎所有的服务业部门。
国际分工的演进成为国际贸易发展及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而解释国际分工的形成及国际贸易的流向自然成为国际贸易理论的主要领域。
按照主流国际贸易理论的逻辑思路,无论是产业间贸易、产业内贸易还是产品内贸易,出口国应该具备要素禀赋、生产成本等方面的某种比较优势。
然而,是否可以从生产效率的视角来分析国际分工及贸易行为?该问题非常值得研究。
一、相关文献综述国际分工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
从比较优势原理、要素禀赋原理,到规模经济理论、企业异质性理论,围绕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基础及动因,经济学家们从不同的视角给出了答案。
主流观点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种观点认为要素禀赋仍然是全球价值链分工产生的基础和动因。
如Sanyal和Jones把规模报酬不变、完全竞争的中间产品加入到要素禀赋理论中,发现比较优势仍然是分工与贸易方式的基础。
Dixit和Grossman、Jones和Kierzkowski、Arndt等均指出生产过程分散化的动因主要是比较优势及规模报酬递增。
根据各国要素禀赋优势,产品生产的各个阶段被分配到不同的国家,而规模经济递增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分工形式。
Grossman和Helpman认为,要素密集度差异是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基础,如果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实现了要素价格均等化,则没有必要开展全球价值链分工。
持类似的观点还有Lall和Albaladejo Zhang,他们认为生产环节的要素密集度差异是导致不同产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差异的重要因素,当要素价格成本优势足以抵消运输费用及交易费用时,价值链分工便有利可图。
国内学者卢锋认为,比较优势与规模经济对价值链分工仍具有影响作用,交易成本的降低是开展价值链分工的动力,运输费用的降低使得价值链分工成为可能。
曾铮和张亚斌分析了要素结构、技术能力和分工迂回度变动后一个国家嵌入价值链的变动情况,表明根据各国比较优势差异布局价值链环节是国际价值链存在的基础。
第二种观点认为交易费用和制度成本降低是全球价值链分工产生的基础。
如Arndt指出,国家之间的优惠贸易协定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某些贸易壁垒并降低交易成本,进而推动国际分工与贸易的发展。
Kei-Mu Yi研究表明全球价值链分工能够解释接近70%的国际贸易增长,而随着经济发展与进步出现的国际运输成本和通讯费用的降低则是国际工序分割和中间产品贸易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国内学者陈菲研究发现,服务外包与人均GDP、服务成本、科技信息发展程度、国际市场开放程度等因素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徐康宁和王剑从要素禀赋和地理因素的视角研究决定新型国际分工的因素,表明二者共同影响并决定国际分工的形式。
张纪在李嘉图模型中加入交易成本因素,发现产品内国际分工以国际交易成本的降低为前提条件。
曾铮和熊晓玲通过以美国对中国和印度离岸外包活动的研究,发现要素成本和交易成本是美国对外离岸外包时考虑的主要因素。
第三种观点从企业生产组织选择的微观角度进行研究。
Grossman和Helpman研究表明企业选择外包还是对外直接投资主要取决于外包生产时各合作商之间能否达成双赢的合约、对外直接投资国与本国相对工资的高低、各国产业规模大小等影响因素。
Antras和Helpman认为企业是否选择外包关键在于进行国际一体化生产的企业组织成本(Costs of Organization)与进行外包的企业代理成本(Agency Costs)的高低。
Antras、Garicano和Rossi-Hansberg指出,跨国公司选择对外直接投资、内包或离岸外包是由其自身能力及外包承接国的接包能力决定。
其中,外包承接国的接包能力包括通讯科技发展带来信息交流成本的降低,进而降低接包国生产要素成本等各个方面。
第四种观点从全球价值链的驱动力角度进行研究。
如Gereffi和Lynn、Gereffi、Bair和Gereffi、Gereffi把全球价值链的运行分为生产者驱动和购买者驱动两种模式,即全球价值链条的驱动力基本来自生产者和购买者两方面,即全球价值链各个环节在空间上的分离、重组和正常运行等是在生产者或者购买者的推动下完成的。
综上所述,围绕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基础及动因,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展开研究,其共同点在于,无论是比较优势、要素禀赋、交易费用、制度成本还是企业组织成本,大多研究都是沿着成本的视角,认为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是开展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基础及动因。
这无疑为全球价值链分工做出了很好的解释:相对于国内生产而言,如果全球价值链分工能显著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生产效率进而扩大生产规模,自然会选择开展全球价值链分工。
以Melitz、Baldwin和Okubo等为代表的新新贸易理论进一步打破了企业同质性的假设,提出企业生产率的高低决定了企业的出口行为。
可见,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改变了传统以相对成本优势为分工基础的研究视角,取而代之以相对生产效率的视角来研究国际分工。
沿着这一思路,Tybout利用法国企业数据的研究表明,由于出口市场的进入成本较高,法国的出口企业多为大企业及生产效率高的企业,且出口仅占其产出的小部分。
Helpman、Melitz和Yeaple通过对美国出口及海外投资企业的实证分析,结论表明根据生产率的由低到高,企业的行为选择依次为退出市场、国内生产、出口及对外投资。
国内以相对生产效率为视角的国际贸易分工研究成果分为两种观点,其中唐宜红和林发勤通过我国2005年工业普查的企业数据,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生产率越高越容易出口。
易靖韬基于浙江省的企业面板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市场进入成本显著存在,因而生产率高、规模大的企业更容易出口。
另一种观点是中国存在“生产率悖论”,如李春顶通过中国制造业的企业数据分析,实证表明中国行业内的出口企业生产率均值普遍低于内销型企业,存在“生产率悖论”。
汤二子等利用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样本检验出口企业的生产率与其出口规模的相关性,结论表明出口企业生产率均值在大部分情况下低于非出口企业。
从生产效率的视角出发,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从微观的层面分析生产效率差异对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表明具有相对生产效率优势有利于促进企业出口,为本文提供了很好的视角和思路。
那么,在行业的层面,相对生产效率差异是否对行业的出口行为产生影响,究竟会产生何种影响?围绕以上两个命题,本文可能的贡献有:首先,沿着比较优势的思路,基于生产效率视角分析国际贸易分工,指出相对生产效率差异是影响国际贸易分工的重要因素,一个国家和地区倾向于出口相对生产效率较高的产品。
其次,构建基于行业层面研究的贸易引力模型,并利用WIOD数据库的多国行业数据,实证分析相对生产效率差异对双边出口贸易的影响。
研究表明,大多数出口部门的双边出口规模与相对生产效率差异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基于生产效率视角解释国际分工现象是可行的。
二、相对生产效率差异与国际分工:理论分析框架假定世界上有两个国家:A国和B国,一个生产部门t,按照附加值高低程度,可以将该部门的产品分为两类:高附加值产品(记为产品1)及低附加值产品(记为产品2),生产要素投入数量为k和k′。
在此基础上讨论以下情况:(1)价值链分工前,A国和B国各自生产两类产品。
(2)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入,两国进行价值链分工,从事专业化生产并进行交换。
(一)国内生产价值链分工前,A国和B国各自生产两类产品,其中A国在产品1及产品2的生产效率分别为f1和f2,即单位生产要素投入创造的增加值分别为f1和f2;B国两种产品的生产效率分别为f′1和f′2,即单位生产要素投入创造的国内增加值分别为f′1和f′2。
由于产品1的附加值相对较高,对生产工艺及技术装备的要求相对更高,故通常f1>f2且f′1>f′2。
假定相对于B国(发展中国家),A国(发达国家)生产效率相对较高,在两种产品均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即f1>f′1,f2>f′2。
进一步假定两国投入两种产品的要素比例分别为α和β,即A国投入到产品1和产品2的要素分别为αk及(1-α)k;B国投入到产品1和产品2的要素分别为βk′及(1-β)k′。
因而在产业价值链分工前,两国部门t创造的国内增加值分别为αkf1+(1-α)kf2和βk′f′1+(1-β)k′f′2。
(二)价值链分工在A国,生产单位增加值产品1的机会成本为f2/f1的产品2增加值,因而,产品1在A国的相对价格为f2/f1,同理,产品1在B国的相对价格为f′2/f′1。
进一步假定f2/f1<f′2/f′1,即A国生产产品1的机会成本更低,根据比较优势分工原理,A国应专业化生产产品1,B国应专业化生产产品2,交换的范围位于两国国内相对价格之间(f2/f1,f′2/f′1),当产品1的国际相对价格位于此区间内,分工对两国都有利。
从生产效率的角度,在一个国家内部,不同的产品之间、不同的部门之间的生产效率存在着差异,本文把一个国家内部不同产品(或部门)的生产效率之比(如f2/f1、f′2/f′1)称为相对生产效率,用以衡量该国内部的生产效率差异。
由于f2/f1f′1/f′2也就意味着,与B国相比,A国产品2的相对生产效率更低,产品1的相对生产效率更高;同样与A国相比,B国产品1的相对生产效率更低,产品2的相对生产效率更高。
故按照国际分工理论,A国应专业化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1,B国应专业化生产低附加值的产品2。
生产成本与生产效率如同硬币的正反面,从生产成本而言,比较优势原理强调出口国的单位增加值产出的成本相对更低,而从生产效率角度出发,则是强调单位要素投入获取的增加值相对更高。
从而得到命题1:基于生产效率的视角,比较优势原理可以表述为,国家(地区)间同一部门的相对生产效率差异成为推动该部门全球价值链分工的重要因素,一个国家和地区倾向于出口相对生产效率较高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