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十二化学实验基础高考真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高考化学真题(2019-2021)专题解析—化学实验基础

高考化学真题(2019-2021)专题解析—化学实验基础

高考化学真题(2019-2021)专题解析—化学实验基础1.(2021·浙江)蒸馏操作中需要用到的仪器是A.B.C.D.【答案】A【解析】蒸馏过程中需要用到蒸馏烧瓶、温度计、酒精灯、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等仪器,分液漏斗、蒸发皿、容量瓶不用于蒸馏操作,故答案选A。

2.(2021·山东)关于下列仪器使用的说法错误的是A.①、④不可加热B.②、④不可用作反应容器C.③、⑤可用于物质分离D.②、④、⑤使用前需检漏【答案】A【分析】①是锥形瓶,②是酸式滴定管,③是蒸馏烧瓶,④是容量瓶,⑤是梨形分液漏斗【详解】A.锥形瓶可以加热,但需要加石棉网,容量瓶不能加热,A项符合题意;B.酸式滴定管用于量取一定体积的溶液,容量瓶只能用于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都不能作反应容器,B项不符合题意;C.蒸馏烧瓶用于蒸馏操作,分离相互溶解的液体,分液漏斗用于分液操作,分离相互不溶解的液体,两者均可用于物质分离,C项不符合题意;D.酸式滴定管带有旋塞、容量瓶带有瓶塞、分液漏斗带有瓶塞和旋塞,使用前均需检查是否漏水,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3.(2021·广东)测定浓硫酸试剂中24H SO 含量的主要操作包括:①量取一定量的浓硫酸,稀释;②转移定容得待测液;③移取20.00mL 待测液,用0.1000mol/L 的NaOH 溶液滴定。

上述操作中,不需要用到的仪器为A .B .C .D .【答案】B【解析】实验过程中,①量取一定量的浓硫酸并稀释所需仪器为:量筒、烧杯、玻璃棒;②转移定容得待测液所需仪器为: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③移取20.00mL 待测液,用0.1000mol/L 的NaOH 溶液滴定所需仪器为: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选项中A 为容量瓶,B 为分液漏斗,C 为锥形瓶,D 为碱式滴定管,上述操作中,不需要用到的仪器为分液漏斗,综上所述,故答案为B 。

4.(2021·浙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减压过滤适用于过滤胶状氢氧化物类沉淀B .实验室电器设备着火,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C .制备硫酸亚铁铵晶体时,须将含4FeSO 和()442NH SO 的溶液浓缩至干D .将热的3KNO 饱和溶液置于冰水中快速冷却即可制得颗粒较大的晶体【答案】B【详解】A .因为胶状沉淀可能会透过滤纸或造成滤纸堵塞,则减压过滤不宜用于过滤胶状沉淀或颗粒太小的沉淀,故A 错误;B .实验室中仪器设备着火可以使用二氧化碳灭火,故B 正确;C .制备硫酸亚铁铵晶体时,将硫酸铵和硫酸亚铁溶液浓缩至干会使晶体失去结晶水,故C 错误;D .冷却结晶时,自然冷却才能得到大颗粒晶体,快速冷却得到的是细小晶体,故D 错误;故选B 。

2020年高考化学实验特训专辑 专题12 高考实验综合强化训练(四)(解析版)

2020年高考化学实验特训专辑 专题12 高考实验综合强化训练(四)(解析版)

12.高考实验综合强化训练(四)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19 Na-23 Al-27Si-28 S-32 Cl-35.5 K-39 Fe-56 Cu-64 Br-80 Ag-108 I-127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求的)1.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和操作规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进行分液操作时,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B.实验室进行蒸馏实验结束时,应先撤酒精灯,继续通冷凝水一段时间C.实验室中进行可燃性气体燃烧性质实验时,必须先验纯、再点燃D.用胶头滴管向试管滴液体时,防止液体滴到管外,滴管尖端应与试管内壁接触【答案】D【解析】A项,用分液漏斗分液时为防止试剂交叉污染,进行分液操作时,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故A正确;B项,进行蒸馏操作时,为防止冷凝管破裂,加热前应先通冷凝水,蒸馏结束后继续通冷凝水一段时间,故B正确;C项,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易爆炸,必须先验纯、后点燃,故C正确;D项,用胶头滴管向试管滴液体时,滴管尖端不能触及试管内壁,以免污染试剂,故D错误。

故选D。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eCl3溶液需存放在加有少量铁粉的试剂瓶中,防止变质B.食盐水中Ca2+、SO42-等杂质的去除,应先加Na2CO3溶液,后加BaCl2溶液C.用四氯化碳来萃取碘水中的I2,有机层应从分液漏斗的下端放出D.用BaCl2溶液来检验暴露在空气中的Na2SO3样品是否变质【答案】C【解析】A项,Fe+2Fe3+=3Fe2+,产生杂质,因此不能加入铁粉,故错误;B项,为了将杂质离子完全除去,所加除杂试剂必须过量,过量的除杂试剂成为新杂质,故Na2CO3的作用是除去Ca2+和过量的Ba2+,因此应先加BaCl2溶液,后加Na2CO3溶液,故错误;C项,四氯化碳难溶于水且密度大于水,碘易溶于四氯化碳,碘的四氯化碳在下层,因此有机层液体从下口流出,故正确;D项,BaCl2与Na2SO3反应:BaCl2+Na2SO3=BaSO3↓+2NaCl,也有白色沉淀产生,不能说明亚硫酸钠变质,应先加盐酸酸化,再加氯化钡溶液,故错误;故选C。

2020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十二 大题题空逐空突破晶胞的结构

2020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十二 大题题空逐空突破晶胞的结构
12345678
(三)2017高考真题汇编 6.[2017·全国卷Ⅰ,35(4)(5)](4)KIO3晶体是一种性能良好的非线性光学材料,具有钙 钛矿型的立体结构,边长为a=0.446 nm,晶胞中K、I、O分别处于顶角、体心、面 心位置,如图所示。K与O间的最短距离为__0_.3_1_5_(_或__2_2_×__0_.4_4_6_)_ nm,与K紧邻的O个 数为__1_2___。
12345678
解析 分析晶胞结构可知,Fe2+位于棱心和体心,S22-位于顶点和面心,因此每个晶胞
中含有的 Fe2+个数为 12×14+1=4,每个晶胞中含有的 S22-个数为 6×12+8×18=4,
即每个晶胞中含有 4 个 FeS2。一个晶胞的质量=4NMA g,晶胞的体积=(a×10-7)3 cm3, 该晶体的密度=NAa×4M10-73 g·cm-3=N4AMa3×1021 g·cm-3。正八面体的边长即为两个
12345678
解析 金属 Zn 晶体为六方最密堆积方式(A3 型)。六棱柱底边边长为 a cm,则六棱柱 上下面的面积均为 6× 43a2 cm2,则六棱柱的体积为 6× 43a2c cm3,锌原子在六棱柱 的顶点、上下面心和晶胞内,一个晶胞含锌原子个数为 12×16+2×12+3=6,因此一 个晶胞中 Zn 的质量=65N×A 6 g,由此可知,Zn 的密度为NA×66×5×463×a2cg·cm-3。
4.常见离子晶体结构分析 (1)典型离子晶体模型
NaCl型
晶胞
CsCl型
ZnS型
CaF2型
配位数 配位数及 影响因素 影响
因素
6
8
4
F-:4;Ca2+:8
阳离子与阴离子的半径比值越大,配位数越多,另外配位数还 与阴、阳离子的电荷比有关等

2020年高考【化学真题·母题揭秘】化学实验基础(山东卷)(教师版).docx

2020年高考【化学真题·母题揭秘】化学实验基础(山东卷)(教师版).docx

「高考真题•母题解密』『分项汇编•逐一击破』专题01 化学实验基础【母题来源1】2020年高考山东卷第1题【母题题文】实验室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用冷水贮存白磷B.用浓硫酸干燥二氧化硫C.用酒精灯直接加热蒸发皿D.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金属钾的燃烧【答案】D【试题解析】A.白磷着火点低,易自然,且密度比水大,常保存在冷水中,A正确;B.浓硫酸有吸水性且不与SO2反应,可用浓硫酸干燥SO2, B正确;C.蒸发皿可直接加热,蒸发操作时,用酒精灯直接加热蒸发皿,C正确;D.K燃烧有K2O2、KO2生成,K2O2、KO2和CO2反应产生。

2助燃,所以不能用CO2灭火器扑灭金属钾的燃烧,D错误。

答案选D。

【母题来源2] 2020年高考山东卷第5题【母题题文】利用下列装置(夹持装置略)进行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甲装置制备并收集CO2B.用乙装置制备漠苯并验证有HBr产生C.用丙装置制备无水MgCl2D.用丁装置在铁上镀铜【答案】C【试题解析】A.C02密度大于空气,应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A错误;B.苯与漠在漠化铁作用下反应,反应较剧烈,反应放热,且漠易挥发,挥发出来的漠单质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漠酸,所以验证反应生成的HBr,应先将气体通过四氯化碳,将挥发的漠单质除去,B错误;C.MgCl2能水解,在加热时通入干燥的HC1,能避免MgCb的水解,C正确;D.电解时,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所以丁装置铁为阳极,失去电子,生成二价铁离子,铜为阴极,溶液中的铜离子得到电子,得到铜,D错误。

答案选C。

【母题来源3] 2020年高考山东卷第8题【母题题文】实验室分离Fe3+和+的流程如下:浓盐酸乙醍水已知Fe3+在浓盐酸中生成黄色配离子[FeClJ,该配离子在乙醍(Et2O,沸点34.6°C )中生成缔合物Et2O . H+. [FeCl4]- 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萃取振荡时,分液漏斗下口应倾斜向下B.分液时,应先将下层液体由分液漏斗下口放出C.分液后水相为无色,说明已达到分离目的D.蒸馅时选用直形冷凝管【答案】A【试题解析】A.萃取振荡时,分液漏斗下口应倾斜向上,A错误;B.分液时,密度大的液体在下层,密度小的液体在上层,下层液体由分液漏斗下口放出,下层液体放完后, 密度小的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B正确;C.Fe3+在浓盐酸中生成黄色配离子,该离子在乙醍中生成缔合物,乙醍与水不互溶,故分液后水相为无色, 则水相中不再含有Fe3+,说明己经达到分离目的,C正确;D.蒸馅时选用直形冷凝管,能使馅分全部转移到锥形瓶中,而不会残留在冷凝管中,D正确;答案选A。

2020年高考全国2卷化学试题及答案详解

2020年高考全国2卷化学试题及答案详解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化学)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P 31 S 32 Fe 56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B. 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C. 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D. 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答案】D【解析】分析:A.碳酸钠水解溶液显碱性,因此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A正确;B.漂白粉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B正确;C.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能与酸反应,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C正确;D.碳酸钡难溶于水,但可溶于酸,生成可溶性钡盐而使蛋白质变性,所以不能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应该用硫酸钡,D错误。

答案选D。

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判断,题目难度不大。

平时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并能灵活应用即可,注意碳酸钡与硫酸钡的性质差异。

2. 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B. 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C. 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D. 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答案】C【解析】分析:A.雾和霾的分散剂均是空气;B.根据示意图分析;C.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反应物化学反应速率(提高或降低)而不改变化学平衡,且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改变的物质叫催化剂;D.氮肥会释放出氨气。

3. 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的实验。

光照下反应一段时间后,下列装置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实验现象的是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分析:在光照条件下氯气与甲烷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氯化氢和四种氯代烃,结合有关物质的溶解性分析解答。

2020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测试 有机化学基础 (含答案)

2020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测试 有机化学基础 (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20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测试有机化学基础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分卷I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1.某芳香族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8H6O2,它的分子(除苯环外不含其它环)中不可能有( )A.两个羟基B.两个醛基C.一个羧基D.一个醛基2.某化学反应过程如图所示.由图得出的判断错误的是()A.生成物是乙醛B.乙醇发生了还原反应C.铜是此反应的催化剂D.反应中有红黑颜色交替变化的现象3.现有三组混合液:①乙酸乙酯和碳酸钠溶液;②乙醇和丁醇;③溴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

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A.分液、萃取、蒸馏B.萃取、蒸馏、分液C.分液、蒸馏、萃取D.蒸馏、萃取、分液4.苯环实际上不具有碳碳单键和双键的简单交替结构,下列均不可作为证据证明这一事实的一组是()①苯的间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②苯的对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③苯分子中碳碳键的键长(即分子中两个成键的原子的核间距离)均相等④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⑤苯能在加热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⑥苯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同液溴发生取代反应A.①②⑤B.②③④C.①②⑥D.②⑤⑥5.下列各项中,左、右两边说明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是()6.下列各图表示某些同学从溴水中萃取溴并分液的实验环节(夹持仪器已省略),其中正确的是()A.加萃取液B.放出苯层C.放出水层D.处理废液7.下列物质中,属于芳香烃且属于苯的同系物的是()A.B.C.D.8.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 )A.羟基乙酸(HOCH2COOH)的缩聚物:B. H2O2的分子结构模型示意图:C.在CS2、PCl5中各原子最外层均能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D.淀粉和纤维素的实验式都为 CH2O9.下列化合物中,在常温常压下以液态形式存在的是( )A.甲醇B.乙炔C.丙烯D.丁烷10.分析下表中各项的排布规律,按此规律排布第26项应为( )A. C7H16B. C7H14O2C. C8H18D. C8H18O二、双选题(共4小题,每小题5.0分,共20分)11.(多选)阿司匹林是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的医药之一。

(新课标)2020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Ⅰ(五)化学实验基础[含答案]

(新课标)2020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Ⅰ(五)化学实验基础[含答案]
7.解析:选 B。乙酸和乙酸乙酯互溶,不能用分液法分离,A 项不符合题意;硝酸铵 晶体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使具支试管中压强减小,U 形管中红墨水左高右低,可以验 证硝酸铵晶体溶于水的热效应,B 项符合题意;蒸发 FeCl3 溶液可促使 FeCl3 水解生成的 HCl 挥发,从而使 FeCl3 的水解平衡正向移动,最后得不到 FeCl3 固体,C 项不符合题意;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元素非金属性越强,HCl 不是 Cl 的最高价含氧酸, D 项不符合题意。
D 溶液中
品红溶液褪色
SO2 和 Cl2 混合后漂白 效果不受影响
11.(教材改编题)下列相关的实验基本操作图示正确的是( )
A 称取 4.0 g NaOH 配制 0.10 mol·L-1 烧碱溶

B 收集干燥的氨及进行尾气处理
C 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并通过分液从下口放出 溴的苯溶液
D 用 0.100 mol·L-1 盐酸标准溶液测定未 知浓度的烧碱溶液
将铜片和铁片用导线连接插入浓硝酸中,铁片表面有气
D
证明金属性:Fe>Cu
泡产生
2.如图所示为某同学设计的检验浓硫酸和碳反应所得气体产物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A.若按①→③→②顺序连接,可检验所有气体产物 B.若装置②只保留 a、b,同样可以达到实验目的 C.若圆底烧瓶内炭粉过量,充分反应后恢复到 25 ℃,溶液的 pH≥5.6 D.实验结束后,应按从下往上、从左往右的顺序拆卸装置 3.(新题预测)实验室用 N2H4(肼,又名联氨,常温下为无色油状液体,沸点为 113.5 ℃,具有与氨相似的气味,有弱碱性和较强的还原性)还原 Cu(OH)2 制备纳米 Cu2O 的装置 (部分加热装置已省略)如图所示: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题型特训(精编40题)——化学实验基础【 答案+解析】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题型特训(精编40题)——化学实验基础【  答案+解析】

二轮复习题型特训:化学实验基础【精编40题答案+解析】1.用下列装置完成相关实验,合理的是( )A.图①:验证H2CO3的酸性强于H2SiO3B.图②:收集CO2或NH3C.图③:分离Na2CO3溶液与CH3COOC2H5D.图④:分离CH3CH2OH与CH3COOC2H5解析:选B。

图①中制得的CO2中含有HCl,HCl通入Na2SiO3溶液中也会产生白色沉淀,A项不合理;图②中收集CO2时,用向上排空气法,气体从左管进,收集NH3时,用向下排空气法,气体从右管进,B项合理;图③为蒸馏装置,而分离Na2CO3溶液和CH3COOC2H5应用分液的方法,C项不合理;CH3CH2OH和CH3COOC2H5互溶,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D项不合理。

2.下列实验对应的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 )Fe2+,故A错误;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反应中生成C、SO2和CO2等,故B 正确;两者都表现还原性,故C错误;乙醇是非电解质,且与实验无对应关系,故D 错误。

3.下列实验方案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解析:选C。

盐酸易挥发,能和硅酸钠反应,A错误;草酸分解会产生H2O,B错误;足量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颜色变浅,说明有H2S存在且已除尽,C正确;导管插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可能会引起倒吸,D错误。

4.某研究性小组为了探究石蜡油分解产物,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石蜡油是石油减压蒸馏的产物B.碎瓷片加快了石蜡油的分解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生成了乙烯D.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是因为发生了加成反应C 解析石油在常温下分馏得煤油、柴油、重油等馏分,然后以重油为原料经减压蒸馏可得到石蜡油,A正确;碎瓷片作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从而加快了石蜡油分解的速率,B正确;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不一定是乙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只能说明石蜡油分解生成了烯烃,C错误;石蜡油分解得到烯烃和烷烃,其中烯烃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D正确。

化学实验基础-2023年高考化学真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解析版)

化学实验基础-2023年高考化学真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解析版)

化学实验基础目录:2023年真题展现考向一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与仪器使用考向二物质的分离、提纯与检验考向三实验装置-试剂-目的考向四实验方案(操作-现象-结论)的评价考向六微型实验探究与问题分析真题考查解读近年真题对比考点一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与仪器使用考向二物质的分离、提纯与检验考向三实验装置(操作)-试剂-目的考点四实验方案(操作-现象-结论)的评价命题规律解密名校模拟探源易错易混速记考向一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与仪器使用1(2023·全国甲卷第9题)实验室将粗盐提纯并配制0.1000mol⋅L-1的NaCl溶液。

下列仪器中,本实验必须用到的有①天平 ②温度计 ③坩埚 ④分液漏斗 ⑤容量瓶 ⑥烧杯 ⑦滴定管 ⑧酒精灯A.①②④⑥B.①④⑤⑥C.②③⑦⑧D.①⑤⑥⑧【答案】D【解析】实验室将粗盐提纯时,需要将其溶于一定量的水中,然后将其中的硫酸根离子、钙离子、镁离子依次用稍过量的氯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除去,该过程中有过滤操作,需要用到烧杯、漏斗和玻璃棒;将所得滤液加适量盐酸酸化后蒸发结晶得到较纯的食盐,该过程要用到蒸发皿和酒精灯;用提纯后得到的精盐配制溶液的基本步骤有称量、溶解、转移、洗涤、定容、摇匀等操作,需要用到天平、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等。

综上所述,本实验必须用到的有①天平、⑤容量瓶、⑥烧杯、⑧酒精灯,因此本题选D。

2(2023·湖南卷第3题)下列玻璃仪器在相应实验中选用不合理的是A.重结晶法提纯苯甲酸:①②③B.蒸馏法分离CH2Cl2和CCl4:③⑤⑥C.浓硫酸催化乙醇制备乙烯:③⑤D.酸碱滴定法测定NaOH溶液浓度:④⑥【答案】A【解析】A.粗苯甲酸中含有少量氯化钠和泥沙,需要利用重结晶来提纯苯甲酸,具体操作为加热溶解、趁热过滤和冷却结晶,此时利用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玻璃棒,A选项装置选择不合理;B.蒸馏法需要用到温度计以测量蒸汽温度、蒸馏烧瓶用来盛装混合溶液、锥形瓶用于盛装收集到的馏分,B选项装置选择合理;C.浓硫酸催化制乙烯需要控制反应温度为170℃,需要利用温度计测量反应体系的温度,C选项装置选择合理;D.酸碱滴定法测定NaOH溶液浓度是用已知浓度的酸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碱液,酸液盛装在酸式滴定管中,D选项装置选择合理;故答案选A。

2020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专题12 化学实验仪器、基本操作化学考试试题分项版(含解析)

2020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专题12 化学实验仪器、基本操作化学考试试题分项版(含解析)

专题12 化学实验仪器、基本操作1.实验室用H2还原WO3制备金属W的装置如图所示(Zn粒中往往含有硫等杂质,焦性没食子酸溶液用于吸收少量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③中依次盛装KMnO4溶液、浓H2SO4、焦性没食子酸溶液B.管式炉加热前,用试管在④处收集气体并点燃,通过声音判断气体纯度C.结束反应时,先关闭活塞K,再停止加热D.装置Q(启普发生器)也可用于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答案】B【名师点睛】该题通过氢气的制备以及性质检验考查学生的化学实验基本素养,明确实验原理和相关物质的性质是解答的关键,注意化学实验的考查今后仍然是以常见仪器的选用、实验基本操作为中心,通过是什么、为什么和怎样做重点考查实验基本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实验结论A.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溶液最终变为无色透明生成的1,2-二溴乙烷无色、可溶于四氯化碳B.乙醇和水都可与金属钠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乙醇分子中的氢与水分子中的氢具有相同的活性C.用乙酸浸泡水壶中的水垢,可将其清除乙酸的酸性小于碳酸的酸性D.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生成的氯甲烷具有酸性【答案】A【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本题的难度不大,注意利用反应的实质,有无杂质对实验的干扰,进行分析判断,如本题的D选项,甲烷和氯气反应是取代反应,除有氯甲烷的生成外,还有HCl的生成,从而得出混合气体能使湿润石蕊试纸变红的原因是产生了HCl,体现考生对平时基础知识的积累的程度。

3.由下列实验及现象不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实验现象结论A.向2 mL 0.1 1mol L-⋅的3FeCl溶液中加足量铁粉,振荡,加1滴KSCN溶液黄色逐渐消失,加KSCN溶液颜色不变还原性:2Fe>Fe+B.将金属钠在燃烧匙中点燃,迅速伸入集满CO2的集气瓶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瓶内有黑色颗粒产生CO2具有氧化性C.加热盛有少量NH4HCO3固体的试管,并在试管口放置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石蕊试纸变蓝NH4HCO3显碱性D.向2支盛有2 mL相同浓度银氨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滴相同浓度的NaCl和NaI溶液一只试管中产生黄色沉淀,另一支中无明显现象sp sp(AgI)(AgCl)K K<【答案】C【解析】A、加入过量的铁粉,黄色消失,加入KSCN溶液,溶液不变色,说明Fe3+完全被消耗,即Fe+2Fe3+=3Fe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Fe化合价升高,Fe为还原剂,Fe2+既是还原产物又是氧化产物,因此有还原性Fe>Fe2+,故A说法正确;B、瓶内有黑色颗粒产生,说明生成C,发生反应是4Na+CO 22Na2O+C,CO2中C的化合价降低,因此CO2作氧化剂,被还原,故B说法正确;C、碳酸氢铵受热分解,NH4HCO 3NH3↑+CO2↑+H2O,氨气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而不是碳酸氢铵缘故,故C说法错误;D、产生黄色沉淀,说明生成AgI,AgI和AgCl形式相同,因此溶度积小的更易沉淀,即K sp(AgCl)>K sp(AgI),故D说法正确。

2020年高考化学化学全国II卷试题及解析

2020年高考化学化学全国II卷试题及解析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全国卷Ⅱ)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Mg 24 S 32 Fe 56 Cu 64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

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信州铅山有苦泉,流以为涧。

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烹胆矾则成铜。

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胆矾的化学式为CuSO 4B .胆矾可作为湿法冶铜的原料C .“熬之则成胆矾”是浓缩结晶过程D .“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是发生了置换反应8.某白色固体混合物由NaCl 、KCl 、MgSO 4、CaCO 3中的两种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 混合物溶于水,得到澄清透明溶液;② 做焰色反应,通过钴玻璃可观察到紫色;③ 向溶液中加碱,产生白色沉淀。

根据实验现象可判断其组成为 A .KCl 、NaCl B .KCl 、MgSO 4 C .KCl 、CaCO 3D .MgSO 4、NaCl 9.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可对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很大影响,其原理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海水酸化能引起3HCO -浓度增大、23CO -浓度减小B .海水酸化能促进CaCO 3的溶解,导致珊瑚礁减少C .CO 2能引起海水酸化,共原理为3HCO -H ++23CO -D .使用太阳能、氢能等新能源可改善珊瑚的生存环境10.吡啶()是类似于苯的芳香化合物,2-乙烯基吡啶(VPy )是合成治疗矽肺病药物的原料,可由如下路线合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Mpy 只有两种芳香同分异构体B .Epy 中所有原子共平面C .Vpy 是乙烯的同系物D .反应②的反应类型是消去反应11.据文献报道:Fe(CO)5催化某反应的一种反应机理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OH-参与了该催化循环B.该反应可产生清洁燃料H2C.该反应可消耗温室气体CO2 D.该催化循环中Fe的成键数目发生变化12.电致变色器件可智能调控太阳光透过率,从而实现节能。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12题题型各个击破———氧化还原反应的综合应用(选择提升专练)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12题题型各个击破———氧化还原反应的综合应用(选择提升专练)

2020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12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1.联氨(N2H4)可用于处理锅炉水中的溶解氧,防止锅炉被腐蚀,其中一种反应机理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①转化中N2H4是还原剂B. ③中发生反应后溶液的pH减少C. 1mol N2H4可处理水中1mol O2D. 工业上也可使用Na2SO3处理锅炉水中的溶解氧2.《环境科学》刊发了我国科研部门采用零价铁活化过硫酸钠(Na2S2O8,其中S为+6价)去除废水中的正五价砷[As(V)]的研究成果,其反应机制模型如图所示。

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K sp[Fe(OH)3]=2.7×10−39。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1mol过硫酸钠(Na2S2O8)含2N A个过氧键B. 若56g Fe参加反应,共有N A个S2O82−被还原C. 室温下,中间产物Fe(OH)3溶于水所得饱和溶液中c(Fe3+)为2.7×10−18mol·L−1D. pH越小,越有利于去除废水中的正五价砷3.已知:将Cl2通人适量KOH溶液,产物中可能有KCl、KClO、KClO3,且c(Cl−)的c(ClO−)值与温度高低有关。

当n(KOH)=amol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若某温度下,反应后c(Cl−)c(ClO−)=11,则溶液中c(ClO−)c(ClO3−)=12B. 参加反应的氯气的物质的量等于12amolC. 改变温度,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n e的范围:12amol≤n e≤56amolD. 改变温度,产物中KC1O3的最大理论产量为17amol4.PbO2是褐色固体,受热分解为Pb的+4和+2价的混合氧化物,+4价的Pb能氧化浓盐酸生成Cl2;现将1mol PbO2加热分解得到O2,向剩余固体中加入足量的浓盐酸得到Cl2,O2和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则剩余固体的组成及物质的量比是()A. 1:2混合的PbO2、Pb3O4B. 1:1混合的Pb3O4、PbOC. 1:2:4混合的PbO2、Pb3O4、PbOD. 1:4:1混合的PbO2、Pb3O4、PbO5.复印机工作时易产生臭氧,臭氧浓度过高时对人体有害.臭氧具有强氧化性,可使润湿的KI−淀粉试纸变蓝.有关反应式为:O3+2KI+H2O=2KOH+I2+O2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中1mol O3得到4mol电子B. 反应中O3是氧化剂,H2O与KI是还原剂C. 氧化产物I2与还原产物KOH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D. 由此反应知,氧化性强弱顺序是O3>I2>O2D.燃烧一定伴随发光、放热的现象,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6.雌黄(As2S3)在我国古代常用作书写涂改修正液。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考点精炼:硫及其化合物(解析版)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考点精炼:硫及其化合物(解析版)

硫及其化合物1.硫代硫酸钠(Na2S2O3)是一种常见的滴定剂和重要化工原料。

实验室制备硫代硫酸钠的流程如图:已知:Na2S2O3易溶于水,受热、遇酸均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解”使用的水必须先煮沸一段时间,然后冷却至室温待用B.为了提高硫代硫酸钠的产量,“反应”需要通入过量的SO2C.“结晶”时应小火蒸发浓缩,再冷却结晶D.粗产品可能含有的杂质是Na2CO3、NaHCO3、Na2SO3、Na2SO4和S等其中的一种或几种2.下列关于硫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自然界中不存在游离态的硫B.SO2和SO3的水溶液都是强酸C.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褪色D.浓硫酸可用来干燥NH3等气体3.下列现象或事实可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A.氯水和过氧化钠使红色墨水褪色B.浓硫酸和浓硝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浓度降低C.亚硫酸钠和石灰水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变质D.SO2可使品红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4.有关下列化学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CCl4可提取水溶液中的Br2B.实验室从海带提取单质碘的方法是:取样→灼烧→溶解→过滤→萃取C.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D.通入SO2气体,可使石蕊试液褪色,加热后,溶液颜色又恢复5.如图所示是一系列含硫化合物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产物已略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①说明SO2具有漂白性,反应②说明SO2具有酸性B.若反应②中生成物n(Na2SO3)∶n(NaHSO3)=1∶1,则反应物n(SO2)∶n(NaOH)=1∶2 C.反应③④⑤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工业上可利用反应②和反应④回收SO26.现有如下所示4个装置图,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①装置可用于比较NaHCO3和Na2CO3的稳定性B.用酒精萃取溴水中的溴可选择②装置C.如③装置进行实验可看到酸性KMnO4溶液褪色D.④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并收集少量SO27.下列物质中属于酸性氧化物,但不能与水反应的是()A.Na2O B.SiO2C.CO D.SO28.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A.MgCO3MgCl2(aq)MgB.NaCl(aq) NaHCO3(s)Na2CO3(s)C.SiO2Si SiCl4D.AgNO3 [Ag(NH3)2]OH(aq)Ag9.在NH3、HNO3、H2SO4的工业生产中,具有的共同点是()A.使用吸收塔设备B.使用H2作原料C.使用尾气吸收装置D.使用催化剂10.下列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A B.B C.C D.D11.(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胆矾_____________________ 铁红_____________________苏打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矾__________________(2)把SO2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现象为_____,将该溶液加热后,现象为________。

2020届高考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课时提升训练:胶体的性质和应用(含解析)

2020届高考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课时提升训练:胶体的性质和应用(含解析)

2020届高考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课时提升训练胶体的性质及应用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通常与胶体的性质有关B.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C.H+、K+、S2-、Br-能在Fe(OH)3胶体中大量共存D.AgI胶体在电场中定向运动,是因为胶体是带电的答案:A。

解析:江河水中含有胶体微粒,在入海时遇到海水中的氯化钠等电解质发生胶体的聚沉,故会形成三角洲,故A项正确;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过氧化钠不是碱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不是酸性氧化物,故B项错误;胶体遇电解质溶液发生聚沉,故H+、K+、S2-、Br-能使Fe(OH)3胶体聚沉,而不能大量共存,故C项错误;胶体不带电,胶粒可能带电,故一些胶体能在电场中发生电泳现象,故D项错误。

2、下列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胶体带电荷,而溶液呈电中性B.胶体中加入电解质可产生沉淀,而溶液不能C.胶体是一种不稳定的分散系,而溶液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分散系D.胶体能够发生丁达尔效应,而溶液则不能答案 D解析胶体不带电荷,但某些胶体粒子带电荷,如Fe(OH)3胶粒带正电,A项错误;向溶液中加电解质也会产生沉淀,如向NaOH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就会生成Cu(OH)2沉淀,B项错误;胶体是介稳性的分散系,C项错误。

3、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一种名为“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nm)恢复了磁性,“钴酞菁”分子结构和性质与人体的血红素及植物体内的叶绿素非常相似。

下列关于“钴酞菁”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属悬浊液B.分子直径比Na+小C.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D.“钴酞菁”分子不能透过滤纸答案:C解析:“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 nm,其大小在胶体粒子范围之内,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A项错误;“钴酞菁”分子直径为1.3 nm,Na+直径小于1 nm,B项错误;“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 nm)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C项正确;“钴酞菁”分子(直径为1.3 nm)能透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D项错误。

2020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测试《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含答案

2020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测试《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20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测试《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1.在25 ℃、101 kPa下,1 g甲醇(CH3OH)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 kJ,下列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是()A. CH3OH(l)+O2(g)===CO2(g)+2H2O(l)ΔH=725.8 kJ·mol-1B. 2CH3OH(l)+3O2(g)===2CO2(g)+4H2O(l)ΔH=-1 452 kJ·mol-1C. CH3OH(l)+O2(g)===CO2+2H2OΔH=-725.8 kJ·mol-1D. CH3OH(l) +O2(g)===CO2(g)+2H2O(l)ΔH=-725.8 kJ·mol-12.已知:①CH4(g)+2O2(g)===CO2(g)+2H2O(l)ΔH1=-Q1②H2(g)+O2(g)===H2O(g)ΔH2=-Q2③H2(g)+O2(g)===H2O(l)ΔH3=-Q3常温下取体积比为4∶1的甲烷和氢气共11.2 L(已折合成标准状况)经完全燃烧恢复到常温,放出的热量为()A. 0.4Q1+0.05Q2B. 0.4Q1+0.1Q2C. 0.4Q1+0.05Q3D. 0.4Q1+0.1Q33.已知3.0 g乙烷在常温下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155.98 kJ,则表示乙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是()A. 2C2H6(g)+7O2(g)===4CO2(g)+6H2O(g)ΔH=-3 119.6 kJ·mol-1B. C2H6(g)+O2(g)===2CO(g)+3H2O(g)ΔH=-1 559.8 kJ·mol-1C. C2H6(g)+O2(g)===2CO2(g)+3H2O(g)ΔH=-1 559.8 kJ·mol-1D. C2H6(g)+O2(g)===2CO2(g)+3H2O(l)ΔH=-1 559.8 kJ·mol-14.已知:①2H2(g)+O2(g)===2H2O(l)ΔH=-571.6 kJ·mol-1;②CO(g)+O2(g)===CO2(g)ΔH=-282.9 kJ·mol-1。

2020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测试《有机化学基础(选考)》含答案

2020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测试《有机化学基础(选考)》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20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测试《有机化学基础(选考)》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按系统命名法,如图有机物的命名为2,3-二甲基-3-乙基戊烷B.结构为…-CH=CH-CH=CH-CH=CH-…的高分子化合物,其单元链节是乙炔C.总物质的量一定时,乙炔和乙醛无论按什么比例混合,完全燃烧消耗氧气量或生成CO2量不变D.化学式为C10H14O,可以发生取代反应、聚合反应和氧化反应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苯、环己烯和环己烷B.乙烯和乙烷都能发生加聚反应C.乙烯、聚氯乙烯和苯分子中均含有碳碳双键D.乙烯和甲烷可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鉴别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①乙烯的最简式C2H4②乙醇的结构简式C2H6O ③四氯化碳的电子式④乙炔的结构简式CHCH ⑤乙烷的结构式CH3CH3⑥乙醛的结构简式CH3COH.A.全对B.全错C.③④⑤D.③④⑥4.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羟基的电子式:B.淀粉和纤维素的实验式:CH2OC. CH4分子的球棍模型:D.原子核内含有77个质子、115个中子的铱(Ir)原子:11577I5.俗称“一滴香”的有毒物质被人食用后会损伤肝脏,还能致癌。

“一滴香”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8H8O3B. 1 mol该有机物最多能与3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C.该有机物只能发生取代反应和氧化反应D.该有机物的一种芳香族同分异构体能发生银镜反应6.化合物X(分子式为C2H6O)具有如下性质:X+Na→慢慢产生气泡;X+乙→有香味产物Y.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 X的结构简式为CH3OCH3B.香味产物分子式为C4H10O3C. x可由乙烯通过加成反应制得D. X、Y和乙酸均能与烧碱反应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天然气作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合成B.甲醛的水溶液俗称福尔马林,具有杀菌、防腐性能氨和生产甲醇C.乙二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它可以用于配制化妆品,起保湿作用D.医药中,常用酒精来消毒,是因为酒精能够使细菌蛋白质发生变性8.目前临床上普遍用于麻醉诱导、麻醉维持、ICU危重病人镇静的一种新型快速、短效静脉麻醉药的结构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10H20OB.该分子不可能发生加成或取代反应C.该物质的1H核磁共振谱图中有5个特征峰,峰值强度比大概为1∶1∶2∶2∶12D.该物质结构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葡萄糖能水解成乙醇和二氧化碳B.氨基乙酸、甲醛、乙二醇均可发生聚合反应C.苯酚能跟碳酸钠溶液反应,则苯酚的酸性比碳酸强D.实验室用溴乙烷在浓硫酸存在并加热条件下制备乙烯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油脂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能发生水解反应B.麦芽糖、淀粉、纤维素的水解产物均为葡萄糖C.用溴水能区分乙酸、己烯、苯、四氯化碳D.两种二肽互为同分异构体,二者的水解产物不可能一致二、双选题(共5小题,每小题6.0分,共30分)11.(多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石油中含有C5-C11的烷烃,可以通过石油的分馏得到汽油B.含C18以上的烷烃的重油经过催化剂裂化可以得到汽油C.石油的分馏、煤的干馏都是物理变化D.煤中含有苯和甲苯,可以用先干馏后分馏的方法把它们分离出来12.(多选)下列化合物分子中的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的是( )A.溴苯B.对二甲苯C.氯乙烯D.丙烯13.(多选)金银花有效活性成分为绿原酸,又名咖啡鞣酸,具有广泛的杀菌消炎功效,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绿原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绿原酸的分子式为C16H8O9B. 1mol绿原酸最多与4 molNaOH反应C. 1个绿原酸分子中含有4个手性碳原子D.绿原酸分子中有4种化学环境不同的氢原子14.(多选)镇咳药沐舒坦可由化合物甲和化合物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加入适量K2CO3可提高沐舒坦的产率B.化合物甲的分子式为C7H4NBr2ClC.化合物乙既能与HCl溶液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D.一定条件下,沐舒坦分别能发生消去、氧化、取代、加成反应15.(多选)甘草甜素在治疗丙肝、艾滋病、非典等疾病方面有一定疗效.甘草甜素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甘草次酸.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甘草甜素转化为甘草次酸属于酯的水解B.在Ni催化作用下,1 mol甘草次酸最多能与2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C.甘草甜素中含有羧基、羰基、碳碳双键、酚羟基等官能团D.甘草甜素、甘草次酸均可与Na2CO3、溴水等无机试剂发生反应第Ⅱ卷三、非选择题(共3小题,每小题10.0分,共30分)16.一种用于治疗高血脂的新药--灭脂灵可按如下路线合成:已知①②一个碳原子上同时连接两个羟基,立即失去一份水,生成另一种物质,如:又知G的分子式为C10H22O3,试回答:(1)写出B、E的结构简式:B ,E ;(2)反应①~⑤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有。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12题题型各个击破——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图形分析(选择专练)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12题题型各个击破——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图形分析(选择专练)

2020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12届届届届届届届——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图形分析(大题专练)1.常温下,向10mL0.10mol/L CuCl2溶液中滴加0.10mol/L Na2S溶液,滴加过程中−lgc(Cu2+)与Na2S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K sp(CuS)的数量级为10−21B. 曲线上a点溶液中,c(S2−)⋅c(Cu2+)>K sp(CuS)C. a、b、c三点溶液中,n(H+)和n(OH−)的积最小的为b点D. c点溶液中:c(Na+)>c(Cl−)>c(S2−)>c(OH−)>c(H+)2.已知pCa=−lgc(Ca2+),K sp(CaSO4)=9.0×10−6,K sp(CaCO3)=2.8×10−9,向10mL CaCl2溶液中滴加0.1mol/L的Na2SO4溶液时,溶液中pCa与Na2SO2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实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已知lg3=0.48)A. Y值为3.48B. a与b两点c(Ca2+)之比为50:3C. 原CaCl2溶液浓度为1mol/LD. 若把0.1mol/L的Na2SO4溶液换成0.1mol/L的Na2CO3溶液则图象在终点后变为虚线部分3.常温下,用0.100mol·L−1的NH4SCN溶液滴定25.00mL0.100mol·L−1AgNO3溶液,以NH4Fe(SO4)2·12H2O为指示剂,测得溶液中pSCN=‒lgc(SCN−)、pAg=‒lgc(Ag+)随加入NH4SCN溶液的体积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Ag++SCN−⇌AgSCN↓,K sp(Ag2SO4)=1.4×10−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滴定至终点时溶液颜色变为红色,且振荡后不褪色B. 该温度下AgSCN的溶度积常数K sp=1.0×10−12C. 为防止指示剂失效,溶液应维持酸性D. 当加入15.00mLNH4SCN溶液时,溶液中c(SO42−)=0.14mol·L−14.某温度下,向20mL0.1mol·L−1BaCl2溶液中滴加0.1mol·L−1Na2CO3溶液,滴加过程中−lgc(Ba2+)与Na2CO3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lg2=0.3,K sp(MgCO3)=3.5×10−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十二化学实验基础
1.(2019·全国卷Ⅰ)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如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 )
A.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先打开K
B.实验中装置b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
C.装置c中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氢
D.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结晶,得到溴苯
[解析] 苯和溴均易挥发,苯与液溴在溴化铁作用下发生剧烈的放热反应,释放出溴化氢气体(含少量苯和溴蒸气),先打开K,后加入苯和液溴,避免因装置内气体压强过大而发生危险,A项正确;四氯化碳用于吸收溴化氢气体中混有的溴单质,防止溴单质与碳酸钠溶液反应,四氯化碳呈无色,吸收红棕色溴蒸气后,液体呈浅红色,B项正确;溴化氢极易溶于水,倒置漏斗防倒吸,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易吸收溴化氢,发生反应为Na2CO3+HBr===NaHCO3+NaBr,NaHCO3+HBr===NaBr+CO2↑+H2O,C项正确;反应后的混合液中混有苯、液溴、溴化铁和少量溴化氢等,提纯溴苯的正确操作是①用大量水洗涤,除去可溶性的溴化铁、溴化氢和少量溴;②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除去剩余的溴等物质;③用水洗涤,除去残留的氢氧化钠;④加入干燥剂除去水,过滤;⑤对有机物进行蒸馏,除去杂质苯,从而提纯溴苯,分离溴苯,不用“结晶”的方法,D项错误。

[答案] D
2.(2019·全国卷Ⅱ)下列实验现象与实验操作不相匹配的是( )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A 向盛有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的试管中通入足
量的乙烯后静置
溶液的紫色逐渐褪去,静置后溶液分层
B 将镁条点燃后迅速伸入集满CO2的集气瓶集气瓶中产生浓烟并有黑色颗粒产生
C 向盛有饱和硫代硫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
稀盐酸
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溶液变浑浊
D 向盛有FeCl3溶液的试管中加过量铁粉,充
分振荡后加1滴KSCN溶液
黄色逐渐消失,加KSCN后溶液颜色不变42
置后液体不会分层,A项符合题意;点燃的镁条能在CO2中燃烧,集气瓶中产生浓烟(MgO颗
粒)和黑色颗粒(单质碳),B项不符合题意;向盛有饱和Na2S2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溶液中发生反应S2O2-3+2H+===SO2↑+S↓+H2O,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溶液变浑浊,C 项不符合题意;向FeCl3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发生反应2Fe3++Fe===3Fe2+,可以看到溶液中黄色逐渐消失,加入KSCN后,溶液颜色不发生变化,D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 A
3.(2018·全国卷Ⅲ)下列实验操作不当的是( )
A.用稀硫酸和锌粒制取H2时,加几滴CuSO4溶液以加快反应速率
B.用标准HCl溶液滴定NaHCO3溶液来测定其浓度,选择酚酞为指示剂
C.用铂丝蘸取某碱金属的盐溶液燃烧,火焰呈黄色,证明其中含有Na+
D.常压蒸馏时,加入液体的体积不超过圆底烧瓶容积的三分之二
[解析] 加几滴CuSO4溶液发生反应:Zn+Cu2+===Zn2++Cu,Zn与置换出来的Cu及稀H2SO4构成Cu-Zn原电池,加快了放出H2的速率,A项正确;用标准盐酸滴定NaHCO3溶液,滴定至终点时溶液呈弱酸性,应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B项错误;黄色是Na+的焰色,C项正确;常压蒸馏时,加入液体的体积既不能太少,也不能超过圆底烧瓶容积的三分之二,D 项正确。

[答案] B
[省市卷]
1.(2019·天津卷)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能达到目的的是( )
[解析] 混合浓硫酸和乙醇时,将浓硫酸沿着烧杯内壁缓缓注入乙醇中,并不断搅拌,A项错误;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定容时视线与容量瓶的刻度线相平,B项正确;NO2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项错误;电石与水反应制得的乙炔中含有H2S 等杂质,用溴水检验乙炔前,要先通过硫酸铜溶液除去H2S等杂质,D项错误。

[答案] B
2.(2018·江苏卷)下列有关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原理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装置甲灼烧碎海带
B.用装置乙过滤海带灰的浸泡液
C.用装置丙制备用于氧化浸泡液中I-的Cl2
D.用装置丁吸收氧化浸泡液中I-后的Cl2尾气
[解析] 灼烧应在坩埚中进行,A项错误;海带灰浸泡液通过过滤可得海带灰和滤液,B项正确;浓HCl与MnO2反应制备Cl2时需要加热,C项错误;Cl2在饱和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小,应用碱液吸收,D项错误。

[答案] B
3.(2018·天津卷)由下列实验及现象推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
[解析] Fe2+遇K3[Fe(CN)6]溶液能够产生蓝色沉淀,因此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2+,但是否含有Fe3+无法确定,若要确定Fe3+的存在,则需要向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为血红色,因此A项错误;向C6H5ONa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浑浊,发生反应:C6H5ONa +H2O+CO2―→C6H5OH+NaHCO3,根据“强酸制弱酸”原理,可知酸性:H2CO3>C6H5OH,B项正确;欲验证K sp(CuS)<K sp(ZnS),应该向ZnS的饱和溶液(或悬浊液)中滴加CuSO4溶液,观察是否有黑色沉淀生成,而不是向ZnS和Na2S的悬浊液中滴加CuSO4溶液,C项错误;检验SO2-4时应先加入稀盐酸,后加入BaCl2溶液,若溶液中含有SO2-3,先加入Ba(NO3)2溶液,生成BaSO3沉淀,再加足量盐酸,溶液中有H+、NO-3,相当于溶液中含有HNO3,HNO3能将BaSO3沉淀氧化为BaSO4沉淀,D项错误。

[答案]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