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国考行测:同比增长与环比增长的技巧

合集下载

同比和环比的区别及计算方法

同比和环比的区别及计算方法

同比和环比的区别及计算方法身为新时代社会经济人,你还搞不清楚什么是同比,什么是环比,二者又有什么区别?在听到别人说同比环比的时候你不懂又不好意思问,那下面这篇文章你就要好好学习一下啦,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同比和环比的区别,欢迎参阅。

区别同比是指和去年同样的时期的比较,如:2009年2月份与2008年2月份的工业产值的比较,简称同比。

环比指的是和之前临近的时期的比较,如:2008年度与2007年度农业产值的比较,简称环比。

采用同比可以剔除周期性行业因短期环境的因素导致的波动,而环比是反映受周期影响较小的部分的发展状况(表述的不是很准确)。

具体来说,对于比较平稳时期,采用同比能够比较真实的反映发展状况,而在整体背景不好的状况下,由于跨年度的情况发生较大的变化,采用环比更能反映回升状态。

比如现在的经济危机,在危机之前,采用同比比较好,目前情况,采用环比更能反映经济回升的状态。

计算方法同比增长和上一时期、上一年度或历史相比的增长(幅度)。

同比增长计算公式同比增长率=(本期数-同期数)÷同期数例子比如说去年3月的产值100万,今年3月的产值300万,同比增长是怎么算的?是同比增长200%?还是同比增长300%?本题=(300-100)÷100=200%同比增长率,一般是指和去年同期相比较的增长率。

某个指标的同期比=(本年的某个指标的值-去年同期这个指标的值)/去年同期这个指标的值环比增长与历史同时期比较,例如2005年7月份与2004年7月份相比称其为同比;与上一统计段比较,例如2005年7月份与2005年6月份相比较称其为环比。

环比有环比增长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两种方法。

环比即与上期的数量作比较。

环比增长速度=(本期数-上期数)/上期数*100%反映本期比上期增长了多少环比发展速度=本期数/上期数*100%环比发展速度是报告期水平与前一期水平之比,反映现象在前后两期的发展变化情况如:本期销售额为500万,上期销售额为350万环比增长速度=(500-350)/350*100%=42.86%环比发展速度=500/350*100%=142.86%。

2018年国考行测资料分析考点分析

2018年国考行测资料分析考点分析

2018年国考行测资料分析考点分析出guo公务员考试频道“2018年国考行测资料分析考点分析”,希望广大考生们都能及时好好复习,通过考试!考点识别:计算增长率的题目,问题一般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问题中出现明显的两个年份(时间)之间相比较(或者同比、环比等词语);2、出现增长(减少)、上升(下降)、增长率、增速、增幅等类似的词语;3、选项一般为百分数或倍数(增长率大于100%时通常表示为倍数)。

基本公式:增长率=增长率÷基期量=(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现期÷基期-1;由于列式的形式为“A/B型”,故首选方法为直除法,也可直接估算或者借助特殊分数进行判断。

常考题型1:增长率计算直接计算两年间的增长率【例1】(xx联考)xx年至xx年全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3587元、4140元、4761元、5153元、5919元、697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1759元、13786元、15781元、17175元、19109元、21810元。

xx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xx 年大约增加了(B)。

【解析】(21810-15781)÷15781,截取分子分母前三位,直除首位商。

常考题型2:增长率判断判断某个时间段内,增长率超过/不到10%(20%、30%)的年份有几个?【例2】(xx国考)xx年-xx年,平均每万人群中文化设施建筑面积同比增速高于10%的年份有几个?BA、5B、4C、3D、2【解析】直接计算现期与基期的差值,验证差值是否大于基期的10%。

常考题型3:增长率大小比较比较四个选项增长率的大小【例3】(xx国考)下列年份中,国家电网公司并网机组总上网量同比增速最快的是:A、xx年B、xx年C、xx年D、xx年【解析】增长率大小比较类题目问法一般是,增长率(增速)最快(最大)的是?识别清楚问法之后,采用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直除看首位、分数性质、特殊分数等)进行处理。

行测解题技巧:同比和环比

行测解题技巧:同比和环比

行测解题技巧:同比和环比
一、同比和环比的概念
同比:以最大的时间概念为标准向过去循环一个周期进行比较。

环比:以最小的时间概念为标准向过去循环一个周期进行比较。

同比环比的概念同学们不一定要牢牢记住,但是大家需要学会正确的使用同比和环比,特别是表格中的最后三列是同学们容易出错的地方,大家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要犯低级的错误哦!
二、同比和环比的应用
例1.2018年3月全国肉及肉制品出口为139641万元,环比增加22.8%,同比增加21.5%。

(1)2018年2月全国肉及肉制品出口为多少万元?
(2)2017年3月全国肉及肉制品出口为多少万元?
(3)2018年3月全国肉及肉制品比上一年同期增长了多少万元?
【解析】
问题(1)所求为2018年2月的值,时间与材料不一致,是求的基期值。

同时2018年3月与2018年2月比较,是月份向前循环了一个周期应该为环比。

所以此题根据公式可以列式
为:。

问题(2)所求为2017年3月的值,时间与材料不一致,是求的基期值。

同时2018年3月与2017年3月比较,是年份向前循环了一个周期应该为同比。

所以此题根据公式可以列式
为:。

问题(3)所求为增长多少万元,显然考查的是增长量。

这题所求是2018年3月与上一年同
期相比,因此是同比增长量,应该用同比增长率22.8%。

根据公式:。

行测答题技巧:资料分析题重要术语汇总.

行测答题技巧:资料分析题重要术语汇总.

行测答题技巧:资料分析题重要术语汇总一、增量(增长量、增速(增长速度、增长率与增幅增量:增长的绝对量(也作增长量 =末期量-基期量增速:增长的相对量(也作增长速度=(末期量-基期量÷基期量增长率:其严格含义为增量与基期量之比。

从数学计算式上看,与增速的计算式相同。

增幅:即增长的幅度,一般即理解为增长的相对幅度(即增速。

在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也可理解为增长的绝对幅度(也即增量。

【例】某地区去年的人口为45万人,而今年的人口为54万人。

则今年该地区人口的增长量为9万人(=54-45,增长率为20%[=(54-45÷45×100%]。

类似的,可以定义减少量、减少率、减幅等概念。

减少量=基期量-末期量减少率=(基期量-末期量÷基期量【例】某地区前年的人口为50万人,而去年的人口为45万人。

则去年该地区人口的减少量为5万人(=50-45,减少率为10%[=(50-45÷50×100%]。

从减少量和减少率的定义容易发现,所谓减少了5万人,即增加了(-5万人;减少率为1 0%,即增长率为(-10%。

二、同比与环比同比:与上一年的同一期相比。

环比:与紧紧相邻的上一期相比。

【例】如现期为2008年8月,则同比指相对于2007年8月的变化,环比指相对于2008年7月的变化。

特别强调一点,相对于2008年1月,其环比指相对于2007年12月的变化。

三、百分数与百分点百分数:n%,即n/100。

【例】某国去年粮食产量为150万吨,今年粮食增产了30万吨,则今年粮食增产20%(=3 0÷150×100%。

百分点:n个百分点,即n%或n/100(注意百分点不带百分号。

【例】某国今年粮食增产20%,去年增产了12%,则粮食的增长率提高了8个百分点(20-12=8。

【注】实际量之间的比较一般用“百分数”表示,需要先相减后再除以基期值(即增长率;增长率(或比例之间的比较一般用“百分点”表示,只需要直接相减即可,不需要再除以基期值。

如何应对2018年国考行测“数据比例”题.doc

如何应对2018年国考行测“数据比例”题.doc

如何应对2018年国考行测“数据比例”题可能性推理部分一直是困扰很多考生的一个版块,尤其是论证模型部分的数据比例,很多考生做题准确率比较低,甚至直接蒙个答案。

经过对比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这种类型的题目规律性非常强,只要熟练掌握知识点,多加练习,华图教育国家公务员频道guojia/相信考生一定会在这个版块获得很大的突破和进展。

1. 用率大来说明量大题型辨识:可能性推理题目中出现通过比例得到一个结论,而该结论是用量的大小比较来说明问题的。

解题方法:率=量/量,题干给了一个比例以此来说明量大的问题,但是忽略了量=量率,所以考生在解题时需找到缺失的量。

【例题1】在过去的十年中,由美国半导体工业生产的半导体增加了200%,但日本半导体工业生产的半导体增加了500%。

因此,日本现在比美国制造的半导体多。

以下哪项为真,最能削弱以上命题?A.在过去五年中,由美国半导体工业生产的半导体增长仅100%。

B.过去十年中,美国生产的半导体的美元价值比日本生产的高。

C.今天美国半导体出口在整个出口产品中所占的比例比十年前高。

D.十年前,美国生产的半导体占世界半导体的90%,而日本仅2%。

【答案】D。

【解析】美国半导体数量=美国原本半导体数量(1+200%),日本半导体数量=日本半导体数量(1+500%)。

按D项和题干中的数据估算,美国要比日本半导体数量多。

故D当选。

2. 用率大来说明率大题型辨识:可能性推理题目出现通过一个比例得到一个结论,而该结论是用率的大小比较来说明问题的。

解题方法:题干只给出样本比例以此得到结论,如想削弱或加强需要对这个样本比例进行描述,找到一个比样本比例更大或更小的环境比例。

【例题2】2. 一项对某高校教员的健康调查表明,80%的胃溃疡病患者都有夜间工作的习惯。

因此,夜间工作易造成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是诱发胃溃疡病的重要原因。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将严重削弱上述论证?A. 医学研究尚不能清楚揭示消化系统的疾病和神经系统的内在联系B. 该校的胃溃疡患者主要集中在中老年教师中C. 该校的胃溃疡患者今年来有上升的趋势D. 该校只有近1/5的教员没有夜间工作的习惯【答案】D。

2018国考考前冲刺,手把手拿下资料分析

2018国考考前冲刺,手把手拿下资料分析

2018国考考前冲刺,手把手拿下资料分析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在即,你做好全面的备考了吗?资料分析作为行测中一大模块,高分考生是可以达到百分百的正确率,如何在资料分析中取得高分?高强度的练习必不可少,做题技巧也很关键。

接下来重点介绍快速拿下资料分析的方法。

第一步:快速浏览,标记关键词
拿到题目,首先要在字数繁多的题目中找到关键词,先看题目,再对照题目寻找关键词。

关键词:
1、关键名词:标题、时间、
2、特殊词汇:资料或者表格下方的注释
3、表格中首行首列含义,折线图横纵坐标含义
第二步:重要概念及相关列式掌握
资料分析中常见的概念和列式需要重点掌握,每年题型变化不会太大,可以提前掌握。

1、高频考点:增长量、增长率、比重
2018国考考前冲刺,手把手拿下资料分析考点
2、易混考点:增长量与增长率、百分点与百分比、同比与环比
如:百分点与百分比:
百分数也称百分比,是相对指标最常用的一种表现形式。

它是将对比的基数抽象化为100而计算出来的相对数,用“%”表示。

百分点是指不同时期以百分数形式表示的相对指标,如资料分析中涉及到的增长率、比重、指数等的变动幅度。

第三步:技巧提升,掌握速算技巧
到了这一步重点掌握一些速算技巧,切实提升做题的速率就很必要,像常见的尾数法、平方差法、同位比较法这些速算技巧都应该掌握,灵活运用。

掌握以上做题技巧后,需要做的就是套题的练习,找出易错的知识点,针对这一知识点寻找相应题型进行重点练习。

当你熟练于资料分析的做题技巧后,在资料分析这一模块取得高分变得简单。

希望各位在考前冲刺阶段,稳定高分模块,提升薄弱环节。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之同比、环比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之同比、环比
老师好才是真的好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之同比、环比
【答题妙招】 同比:指与去年同期相比. 环比:指与本期的上一期相比。(环比即紧紧相邻) 例:今年 10 月的数据,同比是与去年 10 月相比,环比则是与今年 9 月相比。
【例 1】2013 年 1-3 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 11740.1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 长 12.1%,增幅比 1-2 月回落 5.1 个百分点。3 月当月实现利润 4649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5.3%。
2013 年 1-3 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财务指标
主营业务收入
利润总额
分组名称
本月止累 同比增 本月止累 同比增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长计

(亿元) (%) (亿元) (%)
总体
222363.6 11.9 11740.1 12.1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58770.1 4.9 3412.2 7.6
私营企业
70021.4 18.4 3757.1 17.8
第 3页/共 3页
9月
10 月
邮电业务总 量
2381.5
2395.1
2062. 2045.2
6
邮政业务总 量
147.6
138.4
119.4
120.5
电信业务总 量
2233.9
2256.7
问:2015 年 10 月,我国邮电业务总量环比增长(
A.13.6 亿元 B.-13.6 亿元
C.3.6 亿元 D.-3.6 亿元
1942. 1925.8
集体企业
2719.9 10.4
177.7 7.5
股份制企业
129554.9 14.0

行测资料分析:计算题技巧详解

行测资料分析:计算题技巧详解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公考咨询交流、公考资讯早知道、公考资料获取,尽在中公网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的资料分析题多以计算为主,因此计算题是资料分析的必考题型之一,这些题目中有的列式难度偏大,有的计算难度偏大,数据关系比较复杂,难以把握,对考生分析资料、提炼有效数据的能力要求比较高,而且在计算过程中涉及多个数据间的计算,可能导致计算结果和正确选项之间有偏差。

接下来中公教育专家将介绍几种常见计算题。

一、求增长的计算题求增长的计算题在资料分析中是最常见的,其中增长包含同比增长量、环比增长量、同比增长率、环比增长率、年均增长率等,提问方式却各不相同。

1.常见提问方式求增长的计算题常见的提问方式有:“与上年同期相比,XX 约增长了多少”、“XX 同比增长了百分之多少”、“上年同期XX 的量是多少”、“上个月XX 的量是多少”等等。

2.高频考查方式:求增长量求增长量的问题,在国考和地方考试中出现频率均较高。

在各类考试中常给出“本期量和增长率”求增长量。

【例题1】 2010年1-6月,全国电信业务收入总量累计完成14860.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4%;电信主营业务收入累计完成4345.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9%。

其中,移动通信收入累计完成297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2%,比重提升到68.55%,增加了3.24%;固定通信收入累计完成1366.5亿元,比重下降到31.45%。

2010年1-6月我国电信业务收入总量比上年同期增长( )。

A.2476.7亿元B.2619.6亿元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公考咨询交流、公考资讯早知道、公考资料获取,尽在中公网C.2972.0亿元D.3180.2亿元3.特殊考查方式:求跨年增长率求增长率的问题很多,但是一般都是已知“本期量和增长量”或者“本期量和上年同期量”来计算,2011年国考中出现了这样的一种新的考查形式即求跨年的增长率,下例中求跨年的增长率无需利用本期量和上期量,只需已知两期的增长率即可。

行测资料分析技巧:同比环比区别大,细节对照搞定它

行测资料分析技巧:同比环比区别大,细节对照搞定它

行测资料分析技巧:同比环比区别大,细节对照搞定它 任何一场考试取得成功都离不开每日点点滴滴的积累,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行测资料分析技巧:同比环比区别大,细节对照搞定它”,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行测资料分析技巧:同比环比区别大,细节对照搞定它 资料分析的考查在行测考试中属于投入与产出成正比的部分,拿分率较高,也是绝大多数考生在行测考试中必答的一部分,而在资料分析的材料中统计数据或命题可能会出现不同时期作比较的问题,而直观、简单的材料或命题会明确给出哪两个时期作比较,如“2015年比2014年”、“2014年上半年与上年同期相比”等,但有些时候会变换比较的方式来统计材料或命题,如“2017年下半年,全国进口药品数量同比增速低于上月水平的月份有几个?”“2017年第四季度各月全国进口药品金额环比增长率是?”同比、环比又是什么意思呢?与哪个时期作比较呢?接下来小编带大家来细细研究。

【知识必备】 同比:以最大的时间概念为标准向过去循环一个周期进行比较。

环比:以最小的时间概念为标准向过去循环一个周期进行比较。

同比、环比的概念大家基本了解,我们主要以例子让大家充分明确比较情况: 希望大家能通过上面几个例子弄清楚同比、环比是与什么时期作比较,但实际我们命题中很少出现最小时间单位是以“日”为单位的,试题中也为出现以五年规划时期为最大时间单位的,比较常见的最大时间单位为“年”,大家多多做试题,灵活掌握。

【例题精讲-2018国考试题】 1.2016年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约同比增加了( )A.132%B.63%C.104%D.37% 1. 【答案】D。

解析:由材料可知,2016年同比即为与2105年比较,所求为 2.2015年第四季度在线餐饮外卖市场交易规模占全年交易规模的比重约为( )A.21%B.28%C.37%D.49%。

2018年国考备考指导:用数据差距分析快速比较大小

2018年国考备考指导:用数据差距分析快速比较大小

2018年国考备考指导:用数据差距分析快速比
较大小
公务员,是指在各级政府机关中,行使国家行政职权,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

根据《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我国的国家公务员是指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部分。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已经发布,笔试时间为12月10日,以下是国考的行测技巧和热点。

相信各位考生在做行测资料分析的时候都遇到过这样的题目,就是要比较增长率、增长量等数据的大小,这些数据有可能是以分数的形式出现,也有可能是以乘式的形式出现。

中公教育专家发现大家常常运用到的比较大小的方法就是同位比较法。

但是,有些考生也会发现,在运用同位比较法时,需要比较分子之间以及分母之间的增长率大小,而这一步恰恰又是考生最头疼的一步,因为求增长率需要将两数做差,再除以较小的数字,计算量不仅大而且还容易出错,那有没有什么快速的办法去求出两数之间的增长率呢?当然有,这个办法就是要学会运用数据差距分析。

数据差距分析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作差
青海中公教育特别推荐最新青海公职考情资讯,分享近期青海省各类招聘考试信息汇总,预祝广大考生在考试中金榜题名,荣获佳绩。

省考行测考试资料分析常用技巧

省考行测考试资料分析常用技巧

省考行测考试资料分析常用技能资料分析中,进场会显现一些统计术语,我们在备考时,应当对这些基础术语有一定的了解,以便于提高做题速度,并且避免因概念不熟而导致失误。

下面作者给大家带来关于省考行测考试资料分析常用技能,期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省考行测考试资料分析常用技能百分数、百分点百分数,是形容比例或者增长率等常用的数值情势,其实质为“分母定为100的分数”;百分点,是指不带百分号的百分数,比方:n个百分点,代表n%。

当进行实际量之间的比较时,一样使用“百分数”来表示,需要除以参考值;当进行比例或者增长率之间的比较时,一样使用“百分点”来表示,直接相减即可,不需要除以参考值。

翻番翻番:即变为本来的2倍。

翻n番:即变为本来的2n倍。

两个重要的易混概念“增长率/增速/增幅”是有正负符号的。

因此,比较其最大、最小值时应当带着符号进行比较。

比方,-15%的增长率就应当比-10%的增长率更小。

增长率、增长幅度(增幅)、增长速度(增速)增长量=末期量-基期量增长率=增幅=增速=增长量÷基期量=(末期量-基期量)÷基期量在这里,三个量代表的都是相对量而不是绝对量。

如果它们需要代表绝对量,材料当中会有比较明显的说明。

同比增长、环比增长同比增长:与上一年的同一时期相比的增长速度;环比增长:与牢牢相邻的上一期相比的增长速度。

拓展:公务员行测考试二十四节气常识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并且在202X年11月30日,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十四节气在上古时期已订立,到汉代吸取入《太初历》作为指导农事的历法补充。

二十四节气既是历代官府颁布的时间准绳,也是指导农业生产的指南针,日常生活中人们预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针。

一、“二十四节气”核心考点总结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

远在年龄时期,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个节气。

2018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答题技巧21

2018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答题技巧21

2018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答题技巧21资料分析易错点掌握必要的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对于提高公务员考试做题速度和准确率是有一定帮助的。

资料分析是公务员考试中的重要题型,在资料分析中有一些常见易错题,今天向大家介绍一下,希望对考生的复习工作有帮助。

资料分析易错点1.用特征数字法估算增长量的式子的时候,会遇到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相差颇大,选项之间差距不大,我相信很多小伙伴这时候选答案就很纠结,很容易选错。

其实,遇到这种问题,就需要注意放缩问题。

增长量的式子是个增函数,这时候增长率如果估算偏小,算出来的值就偏小,选答案就应该选个偏大的。

2.在比较大小的时候,就如比较基期值,基期值=现期值/(1+增长率),这时候两个式子数据比较接近,分子分母的倍数都比较接近,增长率都大于百分之十,用直接除的话又比较麻烦,这时候怎么来解决这类问题呢?其实我们还学过可以用差分法来比较,分子分母各自想减,得到的新分数与分子分母较小的进行比较。

3.图表型题目中,增长率用折线表示出来,比较增长率的时候,用斜率比较和实际值算出来有时候不相符,这时候,我建议大家是用实际值算出来的为准,不能当看斜率。

4.估算年均增长率时,用末期值减去初期值再除以初期值再乘以n.选答案时,如果计算出来的结果大于10%,则选择选项中比计算结果略小再略小的,但是实际操作中如果选项差距较大会存在误差。

遇到这种问题,其实计算出来的结果如果为10%,误差至少减1个百分点;20%左右,至少减3个百分点;30%左右,至少减57个百分点。

资料分析题四大高频考点本文盘点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题高频考点。

掌握必要的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对于提高公务员考试做题速度和准确率是有一定帮助的。

下面针对行测中的资料分析题,提供一些技巧指导,希望对考生们有所帮助。

资料分析考试的知识点虽然没有数学运算灵活,但内容较多,公式的数量较多,且针对同一公式考察的方式也随着近几年考试的难度提升而越发多样,这就需要我们把资料分析庞杂的知识点进行一定的总结和梳理。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解题技巧:用增长率巧解比重问题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解题技巧:用增长率巧解比重问题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解题技巧:用增长率巧解比重问题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解题技巧:运用增长率巧解比重上升下降问题。

资料分析是行测中一重要板块,每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都会考四篇材料,共20个小题。

很多考生非常头疼这部分题目,又得看材料,还得做题,而且题目中数据往往比较大,比较复杂。

但其实资料分析有很强的技巧可言,掌握了这些技巧,能让我们做题速度大大提高,今天将为大家介绍资料分析中一种常见题型和秒杀技巧——比重上升与下降。

【题型特征】题目给出“部分的现期量为A,增长率为a,整体的现期量为B,增长率为b”,问“今年部分占整体的比重与上一年比上升了多少或下降了多少”。

【思路点拔】我们要想求今年比重上升或下降情况,首先应该把现期量的比重算出来,将基期比重的量算出来,然后比较。

现期比重为,基期比重为,现期比重与基期比重相减为,因此我们发现,若a>b,现期比重-基期比重>0,比重上升;反之,a,b的大小,判断出比重升降。

如何判断上升多少,下降多少呢?我们知道,将上式直接计算将非常麻烦。

但是,因此我们可以用a-b的差计算出来,选比这个差值小的数即可。

【2012-国家-132】2010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9727.6亿美元,同比增长34.7%。

2010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9334.3亿美元,同比增加30.9%;高新技术产品出口4924.1亿美元,同比增长30.7%。

2010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到出口总额的比重与上年相比约:A. 增加了10个百分点B. 减少了10个百分点C. 增加了0.1个百分点D. 减少了0.1个百分点D【解析】此题为比较现期比重比基期比重升降的题型,部分的增长率(a)=30.7%,整体的增长率(b)=34.7%,因为a【2014-联考4.12-114】2013年全国1-5月保险业经营状况经营状况(亿元)同比增速(%)在寿险、健康险和人身意外伤害险中,有几类险种在2013年5月的保险赔付支出额占全行业保险赔付支出总额的比重高于上年同期水平?A.0B.1C.2D.3B【解析】整体的增长率为32%,寿险、健康险和人身意外伤害险的增长率分别为68%,29%,11%,显然只有1个增长率大于整体的增长率,因此比重上升的只有一个,本题答案为B选项。

2018国考行测考前必背:资料分析常用公式大盘点

2018国考行测考前必背:资料分析常用公式大盘点

2018国考行测考前必背:资料分析常用公式大盘点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即将到来,贵州中公教育在考前特总结资料分析常用的公式供考生识记,希望能在考试中帮助考生快速答题。

1.增长①同比增长②环比增长③年均增长年均增长量指一段时间内某一数据指标平均每年增长的数量。

如某指标第1年的值为A1,第2年的值为A2,……,第n年的值为An,则年均增长率是指一段时间内某一数据指标平均每年的增长幅度。

如果第1年的为A,第n+1年为B,这n年的年均增长率为,则:考查方式一:已知第m年的数据指标为A,年均增长率为,求第n年的数据指标B。

根据二项展开式可得:。

当年均增长率<10%,且选项间差距较大时,,则:考查方式二:已知第m年的数据指标为A,第n年为B,求年均增长率。

第n年相对于第m 年的增长率为x,且,即。

根据公式②可知,,则有,根据二项展开式可得:。

在题目选项差值比较大的情况下,一般使用公式x>(n-m),即④拉动增长百分数、百分点:考查方式一:“降低(增加)了a%”和“降低(增加)为a%”“降低了a%”即过去为100,现在为100-a,“降低为a%”即过去为100,现在为a;“增加了a%”即过去为100,现在为100+a,“增加为a%”即过去为100,现在为a。

考查方式二:区分“占”、“超”、“为”、“比”“XX占AA 的a%”即AA为100,XX为a,则XX占AA的a%;“XX超AAa%”即AA是100,XX是100+a,则XX超AAa%;“XX为AA 的a%”即AA为100,XX为a,则XX为AA的a%“XX比AA增长了a%”即AA为100,XX为100+a,则XX比AA增长(100+a-100)%=a%。

增长与百分数、百分点:考查方式一:若本年某指标为A,同比增长m%,比上年同期高p 个百分点,则上年该指标同比增长(m-p)%。

考查方式二:已知某指标今年的增长速度为x%,去年的增长速度为y%,则今年增速相对于去年的变化幅度为(x-y)个百分点。

行测资料分析考点:同比环比增长

行测资料分析考点:同比环比增长

行测资料分析考点:同比环比增长一、考情分析从近五年的考试来看,每年都会有不少于4道考查增长的题目,占了资料分析20%的比重,其中同比增长的考查更是每年必考的重点。

二、基本概念同比指本期水平与去年同期水平相比较的变化量或是变化幅度,包括同比增长量和同比增长率.(一)同比增长1。

同比增长率同比增长率相关公式总结:2。

同比增长量同比增长量是本期水平与上年同期水平之差,表示本期较上年同期增减变化的绝对量。

同比增长量=本期数-上年同期数同比增长量相关公式总结:(二)环比增长1。

环比增长率2。

环比增长量(三)同比与环比的联系和区别1.联系同比和环比都表示的是不同时间下两个量的变化情况。

2.区别同比强调的是相同时间特性下的两个量之间的比较,而环比强调的是时间顺延特性下的两个量之间的比较。

三、例题精讲例题1:2010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9727.6亿美元,同比增长34.7%。

2010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9334.3亿美元,同比增长30.9%;高新技术产品出口4924。

1亿美元,同比增长30.7%.船舶、汽车零部件出口保持较快增长,其中船舶出口同比增长44.5%,汽车零部件出口同比增长44.1%.2010年,机电产品进口额达到6603.1亿美元,同比增长34。

4%,高新技术产品进口额达到4126。

7亿美元,同比增长33。

2%。

在2010年我国进出口贸易中,下列哪一项的同比增长金额最高?A.机电产品出口 B。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C.机电产品进口D.高新技术产品进口例题2:2010年,某省广电实际总收入为145.83亿元,同比增长32。

07%。

其中,广告收入为67.08亿元,同比增长25。

88%;有线网络收入为45。

38亿元,同比增长26.35%;其他收入为33。

37亿元,同比增长57.3%。

2010年,该省广电收入中,省级收入为65.32亿元,比上年增加15。

5亿元;地市级收入为41.61亿元,比上年增加13.39亿元;县级收入为38。

环比与同比的计算方法

环比与同比的计算方法

环比与同比的计算方法
环比和同比都是用来比较数据变化的方法,但是它们的计算方
法有所不同。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环比的计算方法。

环比是指相邻两个时期
之间的比较,通常是相邻两个月或者季度之间的比较。

环比的计算
方法是,(当前期数的数值上一期数值)/ 上一期数值 100%。


个例子,如果某产品在1月销售额为1000万,2月销售额为1200
万,那么2月的销售额环比增长率为(1200-1000)/1000100% = 20%。

接下来是同比的计算方法。

同比是指与去年同一时期进行比较,用于分析同一时期内的数据变化。

同比的计算方法是,(当前期数
值去年同期数值)/ 去年同期数值 100%。

举个例子,如果某产品去年1月销售额为800万,今年1月销售额为1000万,那么1月的
销售额同比增长率为(1000-800)/800100% = 25%。

总的来说,环比是相邻时期的比较,而同比是与去年同期的比较。

这两种比较方法都可以帮助我们分析数据的变化趋势,从而做
出相应的决策。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比较方法,以更好地理解数据的变化。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技巧:行测解题法宝之判断“两数之比”的变化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技巧:行测解题法宝之判断“两数之比”的变化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技巧:行测解题法宝之判断“两数之比”的变化资料分析是行测考试中重要的一部分,学好它很关键。

掌握必会解题技巧是提升资料分析的法宝。

资料分析考查的运算大多数为除法形式,常见形式是两个数的比值。

例如比重、倍数、平均数等重要概念都是型的。

接下来带考生们来学习一个很实用的方法,就是如何判断两个数比值得到变化。

一、判断比重变化,假设部分的现期值为A, 增长率为x%,整体现期值为B, 增长率为y%。

我们利用部分和整体增长率大小关系来判断比重的变化,方法如下:若x%>y%,现期比重>基期比重;若x%若x%=y%,现期比重=基期比重。

例:问题: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中,以下关于2014 年各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占比表述正确的是:A.中成药制造<22.94%B.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6.91%C.化学药品制剂制造>25.35%D.制药专用设备制造>0.68%【解析】答案D,选项中的四种行业2015年同比增速大于医药工业同比增速,则2014 年占比小于2015 年占比,2015 年同比增速小于医药工业同比增速,则2014年占比大于2015 年占比,选择D。

二、判断平均数变化我们利用比重的判断方法来比较平均数的变化,类比过来,利用总量和总份数大小关系来判断平均数的变化,方法如下:,假设总量的现期值为A, 增长率为x%,总份数的现期值为B, 增长率为y%。

则:若x%>y%,现期平均数>基期平均数;若x%若x%=y%,现期平均数=基期平均数。

例:2016 年 1-7 月,内地共批准港商投资项目 7446 个,同比上升 3.9%,实际使用港资金额 478.1 亿美元,同比下降 8.4%。

2016 年 7 月,内地批准港商投资项目 1113个,环比下降 5.8%,实际使用港资金额 52.6 亿美元,环比下降 49.1%。

截至 2016 年7 月底,内地累计批准港资项目 393659 个,实际使用港资 8811.3 亿美元。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巧辨同比和环比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巧辨同比和环比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巧辨同比和环比同比和环比是资料分析中常见的两种增长方式,很多同学对于这两种增长方式了解和掌握并不好,以至于如果题目中同时出现同比和环比时候容易混淆,找不到正确的数据,导致题目做错,接下来,中公教育辅导专家就带大家来仔细甄别一下这两种增长方式。

》》更多、更全行测技巧、考点大全、行测每日一练尽在中公教育行测频道《《一、概念同比:与最大的时间概念向过去循环一个周期做比较。

环比:与最小的时间概念向过去循环一个周期做比较。

举例:2017年12月在这个时间概念里,出现了两个时间概念,分别为年和月,根据常识,我们知道较大的时间概念为年,较小的时间概念为月,所以,同比就是把较大的时间概念2017年向前循环一个周期即为2016年,即2017年12月的同比为2016年12月;对于环比来讲,较小时间概念12月,向前循环一个周期为11月,所以2017年12月的环比为2017年11月。

易错点:2017年一季度同比为2016年一季度,环比为2016年4季度通过上述的讲解,大家对于同比是没有什么疑问的,但是对于环比,很多同学可能会有疑问,为什么大时间和小时间概念都会发生变化,其实,我们根据定义出发,季度和年相比的话,是属于较小的时间概念,那么一季度往前循环一个周期就会变成上一年的四季度,此时,就会导致两个时间都会发生变化,但是是符合我们对于环比的定义的,这一点需要引起同学们得注意。

接下来,通过一个表格让同学们对同比和环比。

二、同比和环比的表述形式同比:2012年税收收入100601亿元,同比增长12.1%.2012年税收收入100601亿元,增长了12.1%.2012年税收收入比2011年增长了12.1%.2012年税收收入10060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2.1%.环比:2013年3月税收收入80203亿元,环比增长了13.2%.2013年3月税收收入为80283亿元,比上月增长了13.2%.例.2016年12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7345.33亿元,同比增长21.8%,比上月增长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请勿外泄广东中公教育资料库1了6.8%。

省考行测:资料分析同比环比增长技巧

省考行测:资料分析同比环比增长技巧

省考行测:资料分析同比环比增长技巧资料分析中无论材料还是题目中最常见到词汇就是“增长”。

增长既可以是求增长率也可以是求增长量。

增长量或者增长率又可以分为同比或者环比。

因此,理清这些统计术语之间的联系对于快速审题列式非常重要。

一、同比与环比同比:是与历史同期相比(一般是指去年同期)环比:是与上一统计周期相比两者都是与时间相关的概念,在做题时需要分清是与什么时期相比以便确定下来是同比还是环比或者通过问题的同比和环比来找到相应的时间确定准确的数据,这些是列出正确式子的关键。

二、同比增长量与环比增长量通过对同比和环比概念的理解,分别找到同比对应的时期和环比对应的时期即可。

【例】去年三月产值2万元,今年三月产值2.2万元,四月产值2.6万元,则今年三月份同比增长与四月环比增长各多少万元( )?【解析】今年三月份同比增长与去年三月相比,因此同比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2.2-2=0.2万元;而今年四月份环比增长是与今年三月份相比,因此环比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2.6-2.2=0.4万元。

三、同比增长率与环比增长率同比增长率、环比增长率与同比增长量、环比增长量对应的时期是相同的,只是使用的公式不同。

只需要审清题目是求增长量还是增长率即可。

【例】去年三月产值2万元,今年三月产值2.2万元,四月产值2.6万元,则今年三月份同比增长率与四月环比增长率各为多少( )?【解析】今年三月份同比增长与去年三月相比,因此同比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2.2-2)/2=0.2/2=10%;而今年四月份环比增长是与今年三月份相比,因此环比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2.6-2.2)/2.2=0.4/2.2≈18.2%。

以上是关于计算型的题目,掌握同比和环比的区别是关键。

除此之外还有比较型题目。

1. 增长量的比较:如果已知现期量和增长率那么现期量越大增长率越大则增长量越大。

2. 增长率的比较:首先根据给定的量列式子整理成分数的形式,然后按照比较分数的方法进行排序。

同比增速和环比增速的计算方法

同比增速和环比增速的计算方法

同比增速和环比增速的计算方法嘿,咱今儿个就来讲讲同比增速和环比增速的计算方法。

你说这同比增速啊,就好比是和去年同期的自己比,看看自己进步了多少。

比如说去年这个时候你挣了一万块,今年这时候挣了一万二,那同比增速就是用今年比去年多出来的两千除以去年的一万,得到的就是同比增长的比例啦!这就像是跑步比赛,你和去年同时期的自己赛跑,看看速度提升了多少,是不是挺形象的呀!环比增速呢,则是和上一个相邻时间段比。

就好比这个月和上个月比。

假如上个月你挣了八千,这个月挣了一万,那环比增速就是两千除以八千,算出的比例就是环比增长的情况啦。

这就像是一级一级爬楼梯,每一级都看看比上一级高了多少。

那这两个计算方法有啥用呢?用处可大啦!对于企业来说,通过同比增速可以知道自己和去年相比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是在走上坡路还是下坡路呢。

要是同比增速高,那说明企业发展得不错,有进步;要是低了,那可得找找原因,是不是哪里出问题啦。

环比增速呢,则能更及时地发现企业近期的变化趋势,就像能随时观察到身体的小变化一样,及时调整策略。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了解同比增速和环比增速也挺有意思的。

比如说你关注的股票,看看它的业绩同比、环比是啥情况,就能大概判断它的发展趋势啦。

或者你自己的工资呀,要是同比增速高,那你可以开心一下,说明你进步大呀;要是环比增速高,那也说明你最近表现不错哟。

那怎么算呢?其实很简单啦,就是套公式呗!同比增速就是(本期数-同期数)÷同期数×100%,环比增速就是(本期数-上期数)÷上期数×100%。

你看,是不是不难呀?就像做一道简单的数学题一样。

不过可别小瞧这两个计算方法哦,它们能告诉我们很多信息呢。

就像一个小小的指南针,能帮我们在经济的海洋里找到方向。

你想想,要是没有它们,我们怎么知道经济是在增长还是在衰退呢?怎么知道自己是在进步还是在退步呢?咱再举个例子,比如一个城市的房价。

通过同比增速和环比增速,我们就能知道房价是一直在涨呢,还是最近才开始涨,或者是涨势有所减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国考行测:同比增长与环比增长的技巧资料分析中无论材料还是题目中最常见到词汇就是“增长”。

增长既可以是求增长率也可以是求增长量。

增长量或者增长率又可以分为同比或者环比。

因此,理清这些统计术语之间的联系对于快速审题列式非常重要。

一、同比与环比
同比:是与历史同期相比(一般是指去年同期)
环比:是与上一统计周期相比
两者都是与时间相关的概念,在做题时需要分清是与什么时期相比以便确定下来是同比还是环比或者通过问题的同比和环比来找到相应的时间确定准确的数据,这些是列出正确式子的关键。

二、同比增长量与环比增长量
通过对同比和环比概念的理解,分别找到同比对应的时期和环比对应的时期即可。

【例】去年三月产值2万元,今年三月产值2.2万元,四月产值2.6万元,则今年三月份同比增长与四月环比增长各多少万元()?
【解析】今年三月份同比增长与去年三月相比,因此同比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
=2.2-2=0.2万元;而今年四月份环比增长是与今年三月份相比,因此环比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2.6-2.2=0.4万元。

三、同比增长率与环比增长率
同比增长率、环比增长率与同比增长量、环比增长量对应的时期是相同的,只是使用的公式不同。

只需要审清题目是求增长量还是增长率即可。

【例】去年三月产值2万元,今年三月产值2.2万元,四月产值2.6万元,则今年三月
份同比增长率与四月环比增长率各为多少()?
【解析】今年三月份同比增长与去年三月相比,因此同比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2.2-2)/2=0.2/2=10%;而今年四月份环比增长是与今年三月份相比,因此环比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2.6-2.2)/2.2=0.4/2.2≈18.2%。

以上是关于计算型的题目,掌握同比和环比的区别是关键。

除此之外还有比较型题目。

1. 增长量的比较:如果已知现期量和增长率那么现期量越大增长率越大则增长量越大。

2. 增长率的比较:首先根据给定的量列式子整理成分数的形式,然后按照比较分数的方法进行排序。

分数比较首先根据分数性质:1)分母越大分子越小该分数就越大,反之则越小。

2)简单估算判断量级,量级越大则数值越大。

3)如果量级相同则利用直除法进行比较。

同比增长或者环比增长是资料分析中必然涉及到的内容,备考的学员对于这部分内容一方面对于定义要理解透彻,另一方面需要掌握相应的方法。

这样才能迅速定位理解材料和问题中的关键词,准确列出式子,得出正确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