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友芳:必修模块2《经济与社会》及《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之经济部分
陈友芳:必修模块2《经济与社会》及《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之经济部分(共42张PPT)
3、单元二分析
人民群众在收入分配中的获得感、幸福感是他们坚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坚实的心理动力基础。 要让人民群众具有获得感与幸福感,从社会进步角度 看,关键是收入分配要注重社会公平正义与共同富裕, 要注重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为此,我们希望学生了解 我国在促进分配的社会公平 正义、实现共同富裕、完 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采 取了哪些政策和措施,能 够科学地评价这些政策措施 的效果,能够初步提出改 进的合理建议。
基于从社会进步看经济发展的考虑和对学生进行思想 政治教育的考虑,也是为了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 展思想、新发展理念,我们接下来要求学生认识到在 经济活动中不能唯经济利益是图,而是要积极承担社 会责任,践行诚信友善敬业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能够初步辨识经济活动中是否承担社会责任、是否践 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表现,从而有助于克服 孤立片面地看待经济发展,更好地推动社会进步。
在《经济与社会》的课程简介中,我们以整合的方式 阐述了设计本模块内容要求的基本思路与要讲述的主 要内容,由此也就确定了本模块在整个思想政治课程 体系中的地位。
二、 内容要求分析
1、单元构成与功能定位
(1)单元构成
单元一“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讲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经济建设中最基本的原理。
单元二“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部分侧重讲述指导我国 经济社会建设的新思想新理念和社会建设中有关收入公 平分配、共同富裕、社会保障的基本原理。
单元 二
讲述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市 场经济体制背景下,我国经济要发 展与社会要进步必须回答、解决的 最基本问题,偏重于动态观察。
介绍发生在这个舞台或背景下的经 讲述介绍经济社会活动的舞台背景 济社会活动
总之,两个单元构成了动静结合的完整整体,可以帮助学生全面认识 我国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基本问题,掌握与之相关的基本原理。
高中政治必修二 《经济与社会》第二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期末复习课
四、市场缺陷
1
调不了
国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给
“调不了” 领域
4、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的关系是什么?
①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 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②市场不是万能的,单一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 性的弊病,需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加强宏 观调控。 ③要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更好结合,激发各类市场主体 活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体制保障。
PA R T. 0 4
【易混易错辨析】
易混易错辨析
1、市场和计划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 ) 2、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不进行干预。( ) 3、商品和服务市场、生产要素市场,是由生产者、消费者、经营者等基本要素组成的 。( )
2、为什么要建设现代化的市场体系?
(1)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原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 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 (2)目的: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 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 体系,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
3、如何建设现代化的市场体系?(如何规范市场秩序除了下边的知 识,还要答政府的经济职能作用+企业,具体如何用要结合材料)
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 作用,就是市场经济体制。
需求无限性
矛 盾
要求
资源合理配置
目的
经济与社会复习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优势,加强区域优势 ②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互补,塑造区域协调
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
发展新格局
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支持特殊类型地区加快发
展,在发展中促进相对平衡
措施
目标
要求
建设更高水平 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要更好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继续积
着力发展开放型经 极推进“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国际交流
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该地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10分)
【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要求可转换为该地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措施,注
意作答主体为该地,需要调用的我国的经济发展有关知识,从措施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济,推动开放朝着优化 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
结构、拓展深度、提 济的开放格局,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
高效益方向转变
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
的方向发展
总之,要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 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 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 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的新发展格局
第三课 我国的 经济发展
做好蛋糕
分好蛋糕
第二课 我国的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四课 我国的个人 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新发展理念
创新 协调
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注重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2024学年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经济与社会》知识点整理
2023--2024学年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经济与社会》知识点整理第一课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公有制主体地位及其体现P31.物质资料生产(1)原因: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满足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就必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
(2)物质资料的构成要素:劳动和生产资料①劳动:是物质财富的源泉,也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②生产资料:是创造物质财富和价值的条件。
2.生产资料所有制:(1)地位:在生产关系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是生产关系的核心,是经济制度的基础。
(2)表现:不同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不同,同一社会可以有不同形式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3)作用:占支配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着一个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
3.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1)内容: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必须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科学指引,在坚持社会主义各项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经济思想(P3相关链接)⑴主要内容:新发展理念⑵基本内容:①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③进入新发展阶段④坚持新发展理念;⑤构建新发展格局;⑥推动高质量发展;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⑧部署实施国家重大发展战略;⑨坚持创新驱动发展;⑩大力发展制造业和实体经济⑪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⑫统筹发展和安全;⑬坚持正确工作策略和方法⑶重要性: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必须长期坚持、不断丰富发展。
4.公有制经济(1)范围: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原因①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
全面掌握经济与社会高中政治必修二2024最新知识点归纳
全面掌握经济与社会高中政治必修二2024最新知识点归纳高中政治必修二《经济与社会》是高中政治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经济制度、经济体制、市场经济等多个方面的知识点。
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详细归纳总结。
一、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体制1.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这一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公有制为主体: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商投资经济等。
按劳分配为主体:在公有制经济中,按劳分配是主要的分配方式,同时存在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情况。
2. 物质资料生产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离不开人的劳动和生产资料。
劳动是物质财富的源泉,也是价值的唯一源泉;生产资料是创造物质财富和价值的条件。
3.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地位和作用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是生产关系的核心,是经济制度的基础。
占支配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着一个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其基本特征包括: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政府在宏观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
公有制为主体: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包括市场机制、宏观调控机制和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机制。
市场机制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手段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宏观调控机制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手段调节经济运行;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机制通过企业和个人的经济活动实现经济发展。
三、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1. 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是一种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体制,其基本特征包括: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市场通过价格机制、供求关系和竞争机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必修1《经济生活》教材框架结构及内容概要陈友芳
必修1《经济生活》教材框架结构及内容概要《经济生活》主编华南师范大学教授陈友芳《经济生活》教材自2004年秋季开始在各个实验区陆续试用。
就目前反馈的意见来看,实验区的广大教师、同学对《经济生活》教材“乐教乐学”,整体上比较满意。
但由于在教材编写理念、教材结构、呈现方式以及理论观点表述等方面,新教材与老教材《经济常识》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教师们也针对新教材的使用提出了不少的问题。
为了更好更顺利地推行本次新课程改革,在这里,我们结合实验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就如何准确把握和使用新教材,谈谈我们的看法。
一、如何准确把握《经济生活》教材的主要特色我国高中思想政治课一直以来都开设了经济方面的课程,不过,在不同时期,课程的名称不一样,上一轮课程叫《经济常识》。
由《经济常识》改成今天的《经济生活》,当然不仅仅是名称的变化,也不仅仅是呈现方式的变化,实际上蕴涵着教材编写理念、教材结构等方面的诸多重大变化。
如果忽视这一点,就会使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效果打折扣。
那么,与《经济常识》相比,《经济生活》在编写上究竟有哪些鲜明的、突出的特色?或者说,有哪些重大的变化?准确把握好《经济生活》教材的主要特色或重大变化,是我们正确使用这本教材、顺利实施课程教学的基本前提。
《经济生活》是按照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编写的,应该说,它比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所提出的教材编写指导思想与理念。
不过,我们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就是,从《经济常识》到《经济生活》也有许多不变的地方。
第一,基本指导思想不变。
我们一如既往地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第二,追求的认识目标不变。
我们一如既往地希望通过《经济生活》这门课程帮助高中生正确地、准确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希望通过这门课程帮助高中生正确认识到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希望通过这门课程帮助高中生准确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2019统编版新教材高中思想政治必修第二册经济与社会全册教案教学设计精编一至四课全
【2019统编版】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第二册《经济与社会》全册备课教案教学设计目录第一课《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1.1.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优秀教案1.1.2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优秀教案第二课《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1.2《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优秀教案1.1.3《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优秀教案第三课《我国的经济发展》2.3.1《坚持新发展理念》优秀教案2.3.2《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优秀教案第四课《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2.4.1《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优秀教案2.4.2《我国的社会保障》优秀教案1.1.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必修2《经济与社会》第一单元“基本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 中的第一课“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一框的内容。
本框共安排两目的内容:第一目“公有制主体地位及其体现”。
教材通过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等内容,说明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与形成原因,阐释了为什么要以公有制为主体、公有制经济的含义,以及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并介绍了国有经济发挥的重要作用。
第二目“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教材通过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等内容,介绍了我国关于坚持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大政方针、多种所有制经济包含的经济形式、非公有制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关系,进一步阐明坚持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必要性。
教学目标1.知道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懂得实行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了解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的含义、作用、相互关系。
2.能够结合实际阐述决定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用实例说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
3.把握历史发展规律,懂得我国实行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
感受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增强民族自信,激发爱国热情。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第2册 第3课 第二框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自主学习 | 释疑解惑
重难探究 | 素养初培
框题小结 | 知识体系
对点精练 | 素养达成
同步提升
思想政治 必修2 经济与社会 配人教版
第二单元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4)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10
第二单元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第三课 我国的经济发展
第二框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思想政治 必修2 经济与社会 配人教版
第二单元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课标 要求
1.明确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原因。 2.明确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容及内在关系。 3.理解高质量发展的含义。 4.明确高质量发展的内容和推进措施。 5.解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答案】 D
自主学习 | 释疑解惑
重难探究 | 素养初培
框题小结 | 知识体系
对点精练 | 素养达成
同步提升
思想政治 必修2 经济与社会 配人教版
第二单元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3) 建 设 彰 显 优 势 、 协 调 联 动 的 城 乡 区 域 发 展 体 系 , 实 现 区 域 _良__性__互__动_____、城乡 _融__合__发__展___、陆海统筹整体优化,培育和发挥区
自主学习 | 释疑解惑
重难探究 | 素养初培
框题小结 | 知识体系
对点精练 | 素养达成
同步提升
思想政治 必修2 经济与社会 配人教版
第二单元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辨析1: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为了适应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要 求。
提示:错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为了适应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的要求。
必修二第三课 我国的经济发展(2)高考政治核心知识课件(统编版必修2)
(3)必要性 (4)重要性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实现高质量发展。 高 义质 现量 代高发 化质展 建量是设发的展现全根是阶局本贯段。体彻乃现新至。发更展长理时念期我国经济高社质会量发发展盾展的变是化主适的题应必,我然关国要系社求会我主国要社矛会主
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是高质量发展。当前,我国社 (5)国内形势 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主要集中体现在发展质量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
考点一、贯彻新发展理念
恩格尔系数-----反映人民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 ①含义: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被称为恩格尔系数。 ②意义:恩格尔系数越大,表明人们的消费水平越低;恩格尔系 数降低,通常表明人们消费水平提高,消费结构优化。
注意:
→
①恩格尔系数降低,并不意味着食品支出总量减少,只
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不断推进 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 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发展 不平衡问题
人与自然 和谐共生
问题
内外联动 问题
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要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 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
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高质量发展”。
注意区分“首要任务”与“中心任务”: 1.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2.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 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努力促进人民的全面发展。
怎么做 发展依靠人民 (要求) (动力点)
2024高中政治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01商品与货币Chapter商品基本属性及分类商品基本属性商品分类货币产生货币职能货币发展030201货币产生、职能与发展价格变动因素及影响价格变动因素价格变动影响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和生产经营都会产生影响,一般来说,价格上升会减少购买,价格下降会增加购买。
价值决定价格与市场机制价值决定价格市场机制02生产与消费Chapter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概述生产力概念01生产关系概念0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03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分析消费心理类型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理性消费原则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含义通过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使供给结构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措施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重点在“破”、“立”、“降”上下功夫;加大人力资本培育力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进绿色发展等。
绿色发展理念下消费新模式绿色消费模式绿色发展理念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
绿色消费实践03企业与劳动者Chapter企业组织形式企业可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如公司制、合伙制、个人独资等,各种组织形式在产权结构、管理方式和责任承担等方面存在差异。
企业类型划分根据所有制、行业、规模等不同标准,企业可分为多种类型,如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
公司制企业特点公司制企业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形式,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有限责任制度和科学的管理结构等特点。
企业类型及其组织形式介绍01020304劳动合同制度劳动安全卫生保护工作时间与休息休假劳动争议处理劳动者权益保障政策解读1 2 3企业家精神内涵创新创业环境营造企业家精神培育途径创新创业背景下企业家精神培育就业形势分析及就业指导就业形势分析就业指导服务就业政策解读择业观念转变04财政与税收Chapter财政收入来源及支出方向概述财政收入主要来源01财政支出方向02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关系03税收政策调整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税收政策调整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税收政策调整对社会公平的影响税收政策调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财政监督管理体系建设进展财政监督管理体系的构成包括立法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和社会监督等多个方面。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实施(3)
内容:如何重整教学内容?
结合课程内容,组编过渡性校本教材
◆ 基于新课标把握课程内容的变动 ◆ 基于各省教学方案组编校本教材 ◆ 基于各省考试方案调整教学计划
1 基于新课标把握课程内容的设置
必修课程模块
选择性必修模块
选修课程模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经济与社会》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财经与生活》
新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 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为建立核心素养与课程教学的内
在联系,充分挖掘各学科课程教学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 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的独特育 人价值,各学科基于学科本质凝练了本学科的核心素养, 明确了学生学习该学科课程后应达成的正确价值观念、 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 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进行了整合。
必修课程模块2 《经济与社会》
主要包括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两部分内容,这一模块与旧课标中经济生活的第二、三、 四单元的部分内容基本一致,本模块使学生掌握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相关内容。(货币、价格)
必修课程模块3 《政治与法治》
必修课程模块4 《哲学与文化》
主要包括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 国三部分内容,其中前两部分与旧课标中政治生活第 二、三单元的内容基本一致,依法治国为新增内容, 与初中道德与法治的部分内容重合,本模块使学生掌 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相关内容。(公民)
政治认同 科学精神 法治意识 公共参与
新高考方案 2017年新高考改革方案
湖北省高考方案? 考试大纲? 高考试题立意:知识 → 能力 → 素养
导向: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综观近年高考思想政治试题,试题显现出明显的学科 素养测评导向。
(财务知识)必修经济生活教材结构分析最全版
(财务知识)必修经济生活教材结构分析经济生活教材是如何体现基于问题基于情景基于案例的必修1《经济生活》教材结构分析华南师范大学陈友芳第壹单元生活和消费各位老师,新教材《经济生活》壹共包括四个单元:第壹单元“生活和消费”、第二单元“生产、劳动和运营”、第三单元“收入和分配”以及第四单元“面对市场经济”,整个教材的基本逻辑顺序是:从消费、交换出发,依次分析生产、分配,最后介绍我国从事这些经济活动的基本背景──面向全球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各位老师在经济学的学习及教学中可能已经习惯了从生产入手,为什么我们的新教材要从消费开始呢?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教材强调以“生活逻辑”为主线,强调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实际。
显然,消费是最贴近我们生活的经济现象,壹个哪怕从来没有接触过其他经济活动的人,他也壹定接触过消费,尤其是对涉世不深的中学生来说,更是如此。
因此,教材从消费入手,有助于我们的教材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家都知道,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壹个人要消费,就往往需要和别人交换,而要交换就离不开货币,就必须知道商品的价格,否则是没有办法去消费的。
根据这壹逻辑,本单元设计为三课:第壹课──神奇的货币;第二课──多变的价格;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第壹课“神奇的货币”,包括俩个框题: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信用工具和外汇。
第壹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是这样展开的:刚才我们说了,我们的生活、消费需要商品,而购买商品又离不开货币,由此引出货币这壹话题,然后重点引导学生思考货币是如何产生的。
原来货币的出现是为了克服物物直接交换的困难。
这壹思考使我们发现,货币且不像想象的那么神秘,货币原来本质上只是壹般等价物而已。
之上内容构成了本框的第壹目:货币的本质。
面对见起来神秘,实际上且不神秘的货币,人们自然会追问:货币究竟在经济生活中起壹些什么样的作用。
于是我们的教材接着分析货币的基本职能,领着学生去认识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发挥的最基本的作用: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第二册精品课件 第2单元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第4课 第1框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政策性生活补贴、救灾款等;属于再分配的范畴
典例分析
【例1】 [2024·湖北十堰期末]某民营企业以企业各业务模块发展阶段、 业务属性为导向,针对性制定相应的绩效考核体系。比如,针对初建部门, 将激励的重点放在员工创新能力上;针对发展型业务板块,则注重业务规模 扩张方面;针对成熟板块,则着重观察其持续性业务增长。该企业的做法
再分配 三次
所得税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保护合法
分配
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第三次 要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
分配 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
3.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
典例分析 【例2】 [2024·广东深圳期末]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党的二十大报告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内容及其决定因素
(1)内容: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决定因素: 生产资料所有制
决定分配方式。
【微点归纳】
2.按劳分配 (1)性质和地位: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在我国所有的分配方式 中占主体地位。 (2)基本内容和要求
( D)
①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实现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②兼顾分配公平,可以
调动不同人才工作的积极性 ③将劳动质量与个人收入挂钩,可以缩小收
入差距 ④注重效率,可以让创造企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名师点睛
议题二 怎样完善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
2024年《经济与社会》课件部编版高中政治2
2024年《经济与社会》课件部编版高中政治2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经济与社会》教材的第二章“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具体内容包括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阶段及现状。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
2. 使学生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阶段及现状,培养其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增强其对国家经济政策的理解和支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与联系、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现状。
教学重点: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组我国经济发展的数据,让学生思考我国经济发展的原因。
2. 例题讲解:(1)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供求关系、价格机制、竞争机制。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市场调节与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
3.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4.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3.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阶段及现状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
(2)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
(3)举例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问题及对策。
答案:(1)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包括供求关系、价格机制、竞争机制。
(2)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市场调节与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
(3)例如:产能过剩、环境污染、收入分配不均等问题,对策包括产业结构调整、环保政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单元二分析
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内容很难截然分开,二者经常 交织在一起,因此,为了突出社会建设,本单元即便 在阐述经济发展理论时也尽量凸显其和社会建设、社 会进步的关系,凸显经济发展是为了实现社会进步, 不将经济发展本身视为发展的终极目标,不是为了经 济发展而发展,而是为了民生福祉而发展。 可以这 么说,本单元是从社会进步看经济发展。
1、三学、科核教心学素养提的示本的质 使用建议
一是对学科基本的、必备的知识有着整体的理解和把握, 二是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应对来自真实生活的挑战。
因此,学科核心素养一定是在学生与真实问题情境的长期持续的 互动中的形成的,是在真实情境中历经体验、探究、思辨、审视、 合作、发现而孕育的结果。由此,发展学生思想政治核心素养的 教学应该是融真实情境、学科内容于一体的活动型教学,应该是 基于真实议题的辨析式教学,让学生在各种社会活动中通过自己 的实践、思辨,发展出思想政治核心素养。《经济与社会》模块 的教学提示就是围绕这一想法而设计的。
(1)单元构成
单元一“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讲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经济建设中最基本的原理。
单元二“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部分侧重讲述指导我国 经济社会建设的新思想新理念和社会建设中有关收入公 平分配、共同富裕、社会保障的基本原理。
1、单元构成与功能定位
(2)功能定位 掌握这些原理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 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 的关键能力、必备品 格与价值观念,而且也是学 习其他相关课程模块的基础, 如《当代国际政治 与经济》、《财经与生活》。
1、单元构成与功能定位
(3)单元构成的特点
单元 一
对我国经济社会建设所处的基本制 度环境与经济体制背景的介绍, 偏重于静态观察;
单元 二
讲述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市 场经济体制背景下,我国经济要发 展与社会要进步必须回答、解决的 最基本问题,偏重于动态观察。
介绍发生在这个舞台或背景下的经 讲述介绍经济社会活动的舞台背景 济社会活动
2、相关模块的分工
三个模块共同构成一个整体,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经 济生活,系统地掌握参与经济生活必备的知识和技能。
在《经济与社会》的课程简介中,我们以整合的方式 阐述了设计本模块内容要求的基本思路与要讲述的主 要内容,由此也就确定了本模块在整个思想政治课程 体系中的地位。
1、二单、元构内成与容功要能求定位分析
3、单元二分析
(3)促进社会进步 收入分配问题既是经济问题,又是社会建设中的基本 问题。与以往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经济模块侧重从经 济角度讲述收入分配理论不同,《经济与社会》侧重 从社会建设与社会进步角度谈收入分配。 总之,本 单元无论谈新发展理念还是谈收入分配,都 是围绕 社会进步这个视角展开的。
陈友芳:必修模块2《经 济与社会》及《当代国 际政治与经济》之经济
部分
2020/8/14
目录
第一部分 经济与社会
第二部分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之国际经济部分
一、 设计的总体思路 二、 内容要求分析 三、 教学提示的使用建议 四、Fra bibliotek学业要求的理解
第一部分 经济与社会
1、一总、体思设路 计的总体思路
3、单元二分析
基于从社会进步看经济发展的考虑和对学生进行思想 政治教育的考虑,也是为了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 展思想、新发展理念,我们接下来要求学生认识到在 经济活动中不能唯经济利益是图,而是要积极承担社 会责任,践行诚信友善敬业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能够初步辨识经济活动中是否承担社会责任、是否践 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表现,从而有助于克服 孤立片面地看待经济发展,更好地推动社会进步。
2、单元一分析
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 以“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 府作用” 为主线,包括以下内容:
• 第一、为什么要合理配置资源、市场如何配置资源,市场配 • 置资源的优点。 • 第二、市场失灵或市场存在的局限性。 • 第三、我国政府的经济社会职能。 • 第四、我国宏观调控的性质、目的与手段。
(4)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我们正置身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无论是个人、组织的 经济生活,还是整个国家的经济生活,均以市场经济作为最 基本的活动舞台; 也无论是经济生活,还是非经济生活, 均受到市场经济活动 的巨大影响。 市场经济已经深刻地 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理论 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最重要 的创新之一。 因 此,理解社会、参与生活就不能不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的相关知识。
与初中相关内容形成了有效的衔接。
2、单元一分析
• (3)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经济制度从 根本上影响着经济体制的性质、基本架构与运行 方式。
因此,学生有必要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系,认识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2、单元一分析
体现,又是科学精神的具体体现。 “尝试对促进社会公正、实现共同富裕、营造社会风尚、完善社会保障的
政策提出建议”既是公共参与素养的典型表现,又同时要求学生具备法治
意识素养,要求学生以政治认同、科学精神素养的发展为前提。
第二部分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之国际经济部分
一、 设计的总体思路
1、选择性必修模块《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规定为2个学分, 经济部分为1个学分。它是对必修模块相关内容的延伸与拓 展 。 2、设计本模块内容、安排本模块的逻辑顺序与结构遵循 以 下基本思路。 (1)着眼于从国际视野角度发展学生的思想政治核心素养。 广阔的国际视野是发展思想政治核心素养所必备的,是思想 政治核心素养内涵中题中应有之义。同时,也只有在国际对 比中,才能不盲目不盲从,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路的自信;更加坚定地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
《经济与社会》作为高中思想政治必修模块2,涵盖“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中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1个学分。
按照下述总体思路选择内容,安排结构与逻辑顺序。 ① 着眼于发展思想政治核心素养,尤其是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和公
共参与等素养。 ② 着眼于思想政治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着力于确立正确的思想
政治方向、增强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 ③ 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④ 合理确定相关模块的分工。
3、单元二分析
• (2)理解新时代的经济发展 新时代如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经济社会建设取得 更伟大的新成就? 第一、坚持以人民为 中心的发展思想;
• 第二、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 • 理念; • 第三、推动高质量发展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第四、推动高质量发展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总之,两个单元构成了动静结合的完整整体,可以帮助学生全面认识 我国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基本问题,掌握与之相关的基本原理。
2、二单、元一内分析容要求分析
(1)虽然在经济学界,不同学者对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 内涵和外延有着不同的理解,但本模块的“经济制度与经济 体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中有着特定 的、清晰的所指。 这里所说的“经济制度”是指社会主义 基本经济制度, “经济体制”是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2、单元一分析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是我 们每个人参与经济生活最基本的背景和舞台, 《经济与社会》集中于此,可以让我们对所 处的经济生活基本环境有着系统的了解,做 好适应和参与经济生活的准备。
3、二单、元二内分析容要求分析
(1)“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包括着极为丰富的 内容,包括两个主题: 一是讲述发展思想与新发 展理念, 二是讲述收入公平分配、社会保障与 共同富裕。 这是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中最基本的 问题。
2、一相、关模设块的计分的工总体思路
本轮课改与经济社会建设相关的模块有: ① 必修模块2《经济与社会》 ② 选择性必修《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中的 国际经济部分 ③ 选修《财经与生活》
2、相关模块的分工
分工如 下①:《经济与社会》集中讲述以下主要内容:我国社会主
义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想新理念,收入公平分 配与社会保障等。 ②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模块围绕经济全球化讲述国 际经济的基本知识与原理,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③ 《财经与生活》模块侧重提升学生的财经素养,讲述 参与经济生活必备的财经知识与技能。
“(能够)初步运用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观察和 分析经济社会现象”是科学精神的体现。
“了解确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越性;理解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明确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的根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既是政治认同素养的具体
一、 设计的总体思路
(2)着眼于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基本趋势,结合思 想政治课程的基本性质和理念设计内容要求。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基本发展趋势是政治多极化与经 济全球化,本模块围绕上述趋势,选择符合思想政治教 育要求与适合培养思想政治核心素养的内容。
一、 设计的总体思路
(3)着眼于选择性必修的功能定位以及与《财经与生 活》的合理分工。选择性必修的课程关照学生的个人需 要与升学要求,因此,必须连接高校的需要、社会的需 要、职业发展的需要,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同时,国际 经济中大量与财经素养有关的内容不在本模块讲述,而 是放在《财经与生活》模块讲述。本模块从培养学生国 际视野的角度选择国际经济的教学内容。
二、 内容要求分析
1、本模块的第三和第四单元均围绕“经济全球化趋势”展开。 2、单元三的分析
四、 学业要求的理解
1、学业要求 是连接内容要求与学科核心素养 的桥梁, 它帮助教师立足“内容”(知识与技 能), 看到“素养”。
本模块的学业要求规定的是基于经济社会建设的 基本内容而要达成的思想政治核心素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