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中的25句至理名言

合集下载

《资治通鉴》中的30句名言,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值得大家深思!

《资治通鉴》中的30句名言,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值得大家深思!

《资治通鉴》中的30句名⾔,⽤⼈如器,各取所长,值得⼤家深思!《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所主编的⼀本长篇编年体史书,共294卷,300多万字,耗时19年完成。

它总结了历朝历代的政治智慧,记载了从周威烈王⼆⼗三年(公元前403年)⼀直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共1362年的详细历史。

据说这书被伟⼈前前后后读了17遍,⾜见此书的巨⼤价值,伟⼈读书⽤⼼终结,为其所⽤,给中华民族带来屹⽴世界的精神财富和给中华⼉⼥做⼈和学习的榜样。

1.⽤⼈如器,各取所长。

【译】使⽤⼈就如使⽤器物⼀样,各取其长处⽽使⽤。

2.忍⼩忿⽽存⼤信。

【译】忍住个⼈⼩的忿怒,⽽坚持法律⼤的信⽤。

3.丈夫⼀⾔许⼈,千⾦不易。

【译】⼤丈夫答应别⼈⼀句话,即使许以千⾦也不会改变。

4.尽⼩者⼤,慎微者著。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译】在⼩的事情上努⼒,才能⼲出⼤事业;能够在⼩事上谨慎,他的德⾏才能显耀。

听取各⽅⾯的意见,就能明达事理;听信⽚⾯的意见,就会愚昧糊涂。

5.贤⽽多财,则损其志;愚⽽多财,则益其过。

且夫富者众之怨也,吾既⽆以教化⼦孙,不欲益其过⽽⽣怨。

【译】贤能的⼈,如果财产太多,就会磨损他们的志⽓;愚蠢的⼈,如果财产太多,就会增加他们的过错。

况且富有的⼈,往往会成为众⼈怨恨的⽬标,我既然没有教化⼦孙的才能,也不愿增加他们的过错⽽落下怨恨。

6.币厚⾔⽢,⼈之所畏也。

【译】厚厚的钱币,甜甜的美⾔,这是⼈所应当畏惧警惕的东西!7.知过⾮难,改过为难;⾔善⾮难,⾏善为难。

【译】知道⾃⼰的过错并不难,改正过错才是难的;说好话并不难,做好事才是难的。

8.责其所难,则其易者不劳⽽正;补其所短,则其长者不功⽽遂。

【译】做事把重点放在难点上,那么,容易的事⽤不着费⼤⼒⽓便可以纠正;只要把⾃⼰的短板解决好了,⾃⼰的长处⾃然可以发扬。

9.骄奢⽣于富贵,祸乱⽣于疏忽。

【译】富贵会产⽣骄奢,疏忽会导致祸乱。

10.闻其过者,过⽇消⽽福臻;闻其誉者,誊⽇损⽽祸⾄。

《资治通鉴》中的25句至理名言

《资治通鉴》中的25句至理名言

《资治通鉴》中的25句至理名言1. 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

——《资治通鉴·唐纪》释义:木心不直,它的纹理就会歪歪斜斜,用这种木材制造的弓,虽然强劲,可是发射出去的箭矢也不会直飞目标。

2. 能择善者而从之,美自归己。

——《资治通鉴·宋纪》释义:能选择别人的长处去学习它,这种长处自然也就属于自己了。

3. 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资治通鉴·唐纪》释义:德行胜过才能,叫做君子;才能胜过德行,就叫做小人。

4. 不诚于前而曰诫于后,众必疑而不信矣。

——《资治通鉴·唐纪》释义:事前不诚实而事后却表白自己诚实,这必然会引起人们的怀疑而让人不相信自己。

5. 好胜人,耻闻过,骋辩给,眩聪明,厉威严,恣强愎,此六者,君上之弊也。

——《资治通鉴·唐纪》释义:争强好胜,不愿意听到别人提缺点,喜欢放开自己的舌尖而驰骋辩才,显示小聪明,对人过于苛刻严厉,顽固不化且自以为是。

这六点,都是君主应当特别加以警惕的毛病。

6. 千钧之弩,不为鼷鼠发机;万石之钟,不以莛撞起音。

——《资治通鉴·汉纪》释义:千钧重的弩弓,不会为了射一只小鼠而开动;万石重的大钟,不会因为一根草茎碰撞而发出声音。

指大材不可用在小处,大事不会因小的动静而启动。

7. 聪明流通者戒于太察,寡闻少见者戒于壅蔽。

——《资治通鉴·汉纪》释义:聪明通达的人要警惕过于明察;听得少、见得少的人要避免闭塞无知。

8. 得财失行,吾所不取。

——《资治通鉴·陈纪》释义:获得财物却丧失了德行(得不义之财), 这样的事我是不去做的。

9. 去就以道,可谓君子矣。

——《资治通鉴·晋纪》释义:离开自己的职位,或继续留任,都能出于正理,这就是高尚的人了。

10. 夫登进以懋庸,黜退以惩过,二者迭用,理如循环。

——《资治通鉴·唐纪》释义:让他升任,是为了奖励他的功劳;罢免他,是为了惩罚他的过错。

资治通鉴30金句,诠释真理,顶级智慧

资治通鉴30金句,诠释真理,顶级智慧

《资治通鉴》30金句,诠释真理,顶级智慧《资治通鉴》是司马光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其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警示后人。

今天为大家整理出《资治通鉴》中30句经典语录,以加深理解,帮助阅读。

1、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解释:只有经过疾风的考验,才会知道什么是劲草;社会动荡,才能分辨出谁是忠臣。

2、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

解释:君子凭着自己的才能做好事,小人仗着自己的才能做坏事。

3、保先于事,故能无优;事至而忧,无救于事。

解释:在事前忧虑,事到临头就不会有忧虑;事到临头才忧虑,对事情已经没有任何帮助。

4、凡人之情,穷则思变。

解释:人的本性是在到了没有办法之时,就要设法改变现状。

5、兵出无名,事故不成。

解释:出兵没有正当的理由,就不会取得胜利。

6、以贵凌物,物不服;以威加人,人不厌。

解释:凭权势欺凌别人,别人自然不服;用威严统辖别人,别人便不会满意,这是显而易见的事。

物,自己以外的其他人。

7、明者,销祸于未萌。

解释:聪明的人总能把祸患消灭在没有产生的时候。

8、能择善者而从之,美自归己。

解释:能选择别人的长处去学习它,这种长处自然也就属于自己了。

9、牧心者,牧天下。

解释:善于把握人心的人,则可以把握天下。

10、宠辱不惊,肝木自宁。

解释:受宠受辱都不在乎,不因个人得失而动心,身体自然安宁。

11、凡百事之成也在敬之,其败有必在慢之。

解释:做事情之所以龍修取得成功,这是梁于能場严肃地对待它凡事之所以会火败,大多是因为轻视成懈岛。

12、水低成海,人低为王。

解释:水往低处流汇集成了大海,同理,做人也应低调谦卑才能成大事13、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解释:城门失火,大家都到护城河取水,水用完了,河里的鱼也无法存活了。

此命困受连累而遭到损失或祸害。

14、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

解释:贤能之人,财富多了就会损害他们的意志:愚庸之人,财富多了扰会增加她们的建火15、币厚言甘,古人所畏也。

《资治通鉴》经典语录

《资治通鉴》经典语录

《资治通鉴》经典语录1.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就像你在做决策时,只听一个人的肯定不行啊,得多听听不同人的意见,这道理多浅显!比如选班长,不能光听一个人说候选人好就定了呀,得大家都发表发表看法嘛!2. “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这不是明摆着嘛!一个人品德好才是真的好,光有才没德那不成小人啦?就像那个谁,有点小才华但品德不行,大家都不喜欢他!3.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哎呀,这不就是说花钱要有度嘛!不能乱花,要有节制,这样才能一直有钱花呀!就像你领了工资,不能一下子全花光了吧!4. “不痴不聋,不做家翁”,可不是嘛,一家人有时候就得糊涂点,别太计较,不然这日子还怎么过呀!你看那老王家,长辈不糊涂点,天天得吵架!5. “吴王好剑客,百姓多创瘢;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领导喜欢啥下面的人就跟着学啥呀!这多明显,就像你们班老师喜欢书法,你们不就好多人也去学书法嘛!6. “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这就跟做人一样啊,如果心不正,那做的事肯定也歪呀!就像那个小偷,心术不正才去偷东西的嘛!7. “责其所难,则其易者不劳而正;补其所短,则其长者不劝而遂”,做事得先攻克难的呀,那简单的自然就容易了!就好比学数学,难题会了,简单题还不是小菜一碟!8. “币厚言甘,人之所畏也”,那些给你很多好处、说话好听的人得小心呀!这还用说嘛,就像那个骗子,给点小恩小惠就把人骗了!9. “君子能勤小物,故无大患”,注重小细节的人才能避免大问题呀!你看那些做事仔细的人,很少出大差错吧!就像写作业,认真对待每一道题,考试才不容易出错呀!10. “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做一件不义的事,杀一个无辜的人就能得到天下,真正的好人可不会干呀!这多简单的道理,就像你不会为了得到好处去伤害别人一样!。

资治通鉴中的24句良言

资治通鉴中的24句良言

1、见几而作,不俟终日。

译文:看见合适的时机,立即行动,不要整天只知道等待。

赏析:做任何事,我们都要把握住机会。

当机遇来临,我们要当机立断,敢于去尝试,不能优柔寡断,瞻前顾后,患得患失,一旦错失良机,必定会后悔莫及。

2、吏洁于上,俗移于下。

译文:上面的官吏廉洁,民间的风俗也会随之改变。

赏析:要想下面的人做得好,上面的管理者就应该先起带头作用,做好榜样。

管理者没有严格要求自己,下面的人就不会真心服从。

常言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3、成大事者,不谋于众。

译文:要成就大事,不应该去和众人谋划。

赏析:事以密成,语以泄败。

成大事者,有远大的志向,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更有超凡的胆识。

普通人见识浅短,心胸狭小,气度平凡,如果过早地把事情泄露给众人,就会招致失败。

4、短于从善,故至于败。

译文:不肯向优秀的人学习,这便是失败的原因了。

赏析: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我们要想变得越来越优秀,就要向比我们优秀的人学习,不断地完善自己。

5、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译文:使用人就如使用器物一样,各取其长处而使用。

赏析: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身边的人才众多,我们要善于扬长避短,利用各种人才的长处为我所用。

对我们自己来说,也要发挥自身的长处,学识和才华就可以得到充分的施展。

6、口有蜜,腹有剑。

译文:口头上说的话像蜂蜜一样甜,内心里却像剑一样歹毒。

赏析:一个人说话越好听,我们就越要防范。

他们之所以低声下气地讨好我们,就是想获得暂时的信任,以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

我们与人结交,不能光听其言,还要观其行。

7、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译文:听取多方面的意见才能明辨是非,只听信一方面的话就会分不清是非。

赏析:我们要想明辨是非,知晓利害,就要集思广益,多方面听取别人的意见,如果偏听偏信,就容易被小人迷惑,分不清是非对错。

别人正确的建议,我们应该积极采纳。

人的很多错误行为都是在偏听偏信之下犯下的。

8、不痴不聋,不作家翁。

《资治通鉴》中的60句至理名言,洞见古人智慧精华,建议多读!

《资治通鉴》中的60句至理名言,洞见古人智慧精华,建议多读!

《资治通鉴》中的60句至理名言,洞见古人智慧精华,建议多读!60句至理名言:1、巨大的建筑,总是由一木一石叠起2、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材也,取其所长,用其所短3、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4、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惹得愚人5、盖聪明疏通者戒于无断,湛静安舒者戒于后时,广心浩大者戒于遗忘6、人主必信,信而又信,谁人不亲?7、上不信,则无以使下;下不信,则8、责其所难,则其易者不劳而正;补其所短,则其长者不功而遂9、秤砣虽小压千斤,以其德足以教化正俗,其才足以顿纲振纪,其明足以烛微虑远,其强足以结仁固义;大则利天下,小则利一国10、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11、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12、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13、与父老约,法三章耳14、与百姓同甘苦,卑身厚币以招贤者15、运筹帷幄,坐安社稷,论功行赏16、缘木求鱼,升山采珠17、宜直言正论,非苟阿意顺指18、有生之乐,无死之心,所以不胜也19、忧人之忧,乐人之乐20、欲加之罪,何患无辞21、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22、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2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24、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25、治乱民犹治乱绳,不可急也26、钱用尽更来,机事一失不可复追27、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常不足28、物极则反,器满则倾。

29、百姓安则乐其生,不安则轻其死30、知用兵之术,不知为天下之道31、足寒伤心,民怨伤国32、举大事者不顾家33、治国譬如治家,耕当问奴,织当访婢34、去河北贼易,去朝廷朋党难35、物不极则不反,恶不极则不亡36、有功必赏,有罪必罚37、无赏无罚,虽尧舜不能为治38、军无赏,士不往39、赦者小人之幸,君子之不幸40、法一动摇,人无所措手足41、取法于上,仅得其中:取法于中,不免为下42、父子兄弟罪不相及43、人各有能有不能,吾不强对以所不知44、人生居世间,譬犹骋六骥过决隙45、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46、人君之养人,在省其征役而已47、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48、日中则移,月满则亏49、忍小忿而存大信50、水清无大鱼,察政不得下和51、水能载舟,亦能覆舟52、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53、生乃与哙等为伍54、士别三日,便当刮目相待55、三十六计,走为上计56、失之毫厘,差以千里57、视远者不顾近,虑大者不计细58、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59、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60、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

感悟《资治通鉴》30句至理名言,洞见古人智慧看透人生

感悟《资治通鉴》30句至理名言,洞见古人智慧看透人生

感悟《资治通鉴》30句至理名言,洞见古人智慧看透人生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意思就是说:以过往的历史作为参考,能有助于君王治国理政。

这是宋神宗对司马光著作《资治通鉴》的评价,这本书也因此得名为《资治通鉴》。

这是北宋司马光所主编的一本长篇编年体史书,共294卷,300多万字,耗时19年完成。

它总结了历朝历代的政治智慧,记载了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一直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共1362年的详细历史。

唐太宗有句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据说这书被伟人前前后后读了17遍,足见此书的巨大价值,伟人读书用心终结,为其所用,给中华民族带来屹立世界的精神财富和给中华儿女做人和学习的榜样。

《资治通鉴》的作用,一开始就是作为君王学习的教科书,但是,这本书放到现在,不仅可以有资于治道,还能帮助我们从中获取克己修身的智慧。

常言道:“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读《资治通鉴》,是读国家民生的兴衰历史,也是读修身齐家、做人处世之道。

历史滚滚向前,古籍留给我们的,更多是关于生活的教义。

如果你此刻正处生活的岔道口,相信这些经典名句也能帮你越过迷茫的荒原,打开你的历史视野,看到更多可能。

那么我为大家整理以下几句话,希望对各位有所裨益。

1.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我们要记住以前的事情,把它作为以后的教训。

这句话教导我们,要时刻保持警醒,汲取历史的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晋灵公荒淫无道,赵盾多次劝谏。

但晋灵公不但不接受,反而派刺客去刺杀赵盾。

赵盾只好逃亡,但他的忠心和正义感动了晋国民众。

晋灵公被民众所杀,赵盾后来重回晋国执政。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正直无私,敢于直谏;同时也要有智慧和勇气,善于应对困境。

2.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只有多方面听取意见,才能明辨是非,盲目相信一面之词,才会产生误解,导致错误的判断。

因此要保持客观理性,多方面听取不同的声音,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避免因为片面狭隘而做出错误的判断。

中国古代至理名言20句

中国古代至理名言20句

中国古代至理名言20句01、责其所难,则其易者不劳而正;补其所短,则其长者不功而遂。

——《资治通鉴》释义:做事把重点和精力放在难点上,只要把难点解决了,简单的自然也就解决了;做人要取长补短,只要把自己的短板解决好了,自己的长处自然也就会得到加强。

02、知过非难,改过为难;言善非难,行善为难。

——《资治通鉴》释义:知道自己的过错并不难,改正过错才是难的;说好话并不难,做好事才是难的。

03、身不善之患,毋患人莫己知。

——《管子》释义:应该忧虑的是自身不好,而不该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

《老子》中说“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

”人生要多些反思,也要多些扪心自问,看清自己更重要。

04、多言而不当,不如其寡也。

博学而不自反,必有邪。

——《管子》释义:喜欢说话而又不恰当,不如少说话为好。

博学多识但不知道反省自己,一定会出问题。

孔子说“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言语上减少过失,行为上减少悔恨,多反省自己,慎言慎行,成功就不会远了。

05、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传习录》释义:可贵之处不在于没有过错,而在于能够在犯错之后虚心接受并改过。

人都会犯错,但一定要善于改过。

从孔子到王阳明,都强调改过,孔子盛赞颜回“不贰过”,同样的错误不犯两次,这已经是很高的要求了。

对于自己的错误,要严格对待,及时反思改正。

对于别人的错误,只要能及时改正,我们也要懂得宽容。

06、持志如心痛。

一心在痛上,岂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

——《传习录》释义:心里有致良知、止于至善的信念,就如同心上的疼痛一样,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反省自我,存善念、行善事,这样一来自然就心无旁骛了。

07、故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

——《荀子》释义:君子以品德修养不够为耻辱,不以受到了侮辱为耻;以没有诚信为耻,不以不受信任为耻;以没有能力为耻,不以不被任用为耻。

08、不知戒,后必有,恨复遂过不肯悔,谗夫多进。

——《荀于》释义:犯了错误以后不知道警惕,以后必然还要重犯错误;拒绝规劝,坚持错误不肯悔改,必然会让进谗言的人钻空子。

读《资治通鉴》之蕴含人生哲理经典名句

读《资治通鉴》之蕴含人生哲理经典名句

读《资治通鉴》之蕴含人生哲理经典名句1任贤必治,任不肖必乱。

——《资治通鉴·汉纪》【释义】任用贤人天下就会太平,任用不肖之徒天下就会生乱。

【延伸】诸葛亮说:亲贤臣,远小人,此西汉之所以兴隆也。

企业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亲近任用贤德有才能的人,企业才能越做越好。

2去就以道,可谓君子矣!——《资治通鉴·晋纪》【释义】离开自己的职位,或者继续留任,都有正当的理由,这就是高尚的人了。

【延伸】任用一个人,免去一个人,都有规则道理可循,才能让人心服口服。

也能避免一言堂,避免不理智时做出错误地决策。

3短于从善,故至于败。

——《资治通鉴·汉纪》【释义】不能向优秀的人学习他们的长处,所以,才导致了失败。

【延伸】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失败。

学习才能使人不断成长。

4币厚言甘,古人所畏也。

——《资治通鉴·晋纪》【释义】送来的礼物多,说的话又甜蜜入耳,这是古人最警惕的事。

因为其必有所图。

【延伸】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拿人手短,吃人嘴软。

5不痴不聋,不作家翁。

——《资治通鉴·唐纪》【释义】对于小夫妻之间的矛盾,做公公、婆婆的最好装聋作哑,不要介入,免得添乱。

【延伸】在家庭关系中,难得糊涂。

6责其所难,则其易者不劳而正;补其所短,则其长者不劝而遂。

——《资治通鉴·汉纪》【释义】做事把重点和精力放在难点上,只要把难点解决了,简单的自然也就解决了;做人要取长补短,只要把自己的短板解决好了,自己的长处自然也得到了加强。

【延伸】做事抓重点,事半功倍。

7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面从后言,古人所诫。

——《资治通鉴·魏纪》【释义】人的心思各不相同,就像每个人的面容一样。

表面服从,背后反对,是古人最忌讳的事情。

【延伸】阳奉阴违的人,最要小心。

不怕真小人,就怕伪君子。

8夫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

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

——《资治通鉴·周纪》【释义】有德的人令人尊敬,有才的人使人喜爱。

《资治通鉴》智慧妙言23句,每一句都值得细读品悟

《资治通鉴》智慧妙言23句,每一句都值得细读品悟

《资治通鉴》智慧妙言23句,每一句都值得细读品悟1、为善最乐。

(录自《资治通鉴》第四十五卷)原文:春,正月,东平王苍与诸王俱来朝,月余回国。

帝临送归宫,凄然怀思,乃谴使手诏赐东平国中傅曰:“……日者问东平王'处家何等最乐?王曰:'为善最乐’。

其言甚大!”白话:春季,正月,东平王刘苍和诸王都来朝见,过了一个多月回国。

明帝亲自送行,回宫思怀凄然,就派遣使臣奉手诏给东平国中傅说:“……往日问东王:'居家怎样最快乐?’东平王说:'为善最快乐。

’他的话非常博大!”2、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

(录自《资治通鉴》第三卷)原文:陈贾曰:“然则圣人亦有过与?”曰:“周公,弟也;管叔,兄也,周公之过不亦宜乎!且古之君子,过则改之;今之君子,过则顺之。

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

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为之辞!”白话:陈贾说:“那么说来,圣人也会犯错喽?”孟子说:“周公是弟弟,管叔是哥哥,所以周公犯错,不是很正常的吗!况且古时的君子,犯了错能改正;现在的君子,犯了过错则依错而行。

古时的君子,他的错就好象日月之蚀,人人都看得见;等到一旦改正,人人都会仰望他。

现在的君子,岂止是不加改正,还会托辞掩饰自己的错误。

”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诎,是之谓大丈夫。

(录自《资治通鉴》第三卷)原文:孟子论之曰:或谓:“公孙衍,张仪岂不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轲曰:“是恶足以为大丈夫哉?君子立天子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则与民由之,不得志则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诎,是之谓大丈夫。

”白话:孟子辩论说:有人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大丈夫吗?他一怒而使各国恐惧,安居时又能使兵火熄灭。

”孟轲说:“那岂能称得上大丈夫!君子处世堂堂正正,行天下之正道,得志便带领百姓,同行正道,不得志便洁身自好,独行正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才能算得是大丈夫。

学经典|《资治通鉴》经典名句

学经典|《资治通鉴》经典名句

学经典|《资治通鉴》经典名句《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最权威、最重要的编年史。

曾国藩读之数遍后,称它“论古皆折衷至当,开拓心胸”。

1.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多方面听取意见,才能明辨是非;单听信某方面的话,就会愚昧不明。

2. 得财失行,吾所不取。

获得财物却丧失了德行(得不义之财), 这样的事我是不去做的。

3. 去就以道,可谓君子矣。

离开自己的职位,或继续留任,都能出于正理,这就是高尚的人了。

4. 不诚于前而曰诫于后,众必疑而不信矣。

事前不诚实而事后却表现自己诚实,这必然会引起人们的怀疑而让人不相信自己。

5.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才能是德行的资本,德行是才能的统帅。

6. 币厚言甘,古人所畏也。

送来的礼物很多,说的话又非常入耳,这是古人最警惕的事。

7. 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

木心不直,它的纹理就会歪歪斜斜,用这种木材制造的弓,虽然强劲,可是发射出去的箭矢也不会直飞目标。

8.能择善者而从之,美自归己。

能选择别人的长处去学习它,这种长处自然也就属于自己了。

9. 夫登进以懋庸,黜退以惩过,二者迭用,理如循环。

让他升任,是为了奖励他的功劳;罢免他,是为了惩罚他的过错。

这两方面常常可以交替使用。

10. 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德行胜过才能,叫做君子;才能胜过德行,就叫做小人。

11. 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

家道贫困的时候就希望有个能持家的好妻子,国家大乱的时候就希望有个治国有方的好宰相。

12. 短于从善,故至于败。

不肯向善者学习,这便是失败的原因了。

13. 面从后言,古人所诫。

古人最忌讳的是,表面服从而背后反对。

14. 明者,销祸于未萌。

聪明的人总能把祸患消灭在没有产生的时候。

15. 立功者患信义不著,不患名位不高。

立功的人担心自己的信义不显著,而不必忧虑自己的名誉和地位不高。

16. 君子陷人危,必同其难,岂可以独生乎?因为自己的原因而使人陷入危境,君子必定要和他共患难,怎么可以独自活下来呢?17. 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目睹。

《资治通鉴》10句至理名言,道理深刻,字字珠玑!

《资治通鉴》10句至理名言,道理深刻,字字珠玑!

《资治通鉴》10句至理名言,道理深刻,字字珠玑!《资治通鉴》10句至理名言,道理深刻,字字珠玑。

1. 君子陷人危,必同其难。

——《资治通鉴·汉纪》。

因为自身的原因,使得他人陷入困境,君子一定会同其共同承担祸患。

2. 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

——《资治通鉴·唐纪》。

树木的心如果不直,他的纹理就会歪斜,如果用这种树木去制造弓箭,虽然很强劲,但是射出的箭,是无法命中目标的。

3. 人欲自见其形,必资明镜;君欲自知其过,必待忠臣。

——《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元年》。

人们要想看到自己的形象,必须用明镜来自照;君王要想知道自己的过失,一定要听取忠臣的进谏。

4. 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资治通鉴·魏明帝景初二年》下棋时高手遇上高手,打仗时良将遇上高才。

比喻双方才智相当,本领匹敌。

5. 英雄无用武之地。

——《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形容有才能的人没有施展才能的地方或机会。

6. 夫强人之所不能,事必不立;禁人之所必犯,法必不行矣。

——《资治通鉴·唐穆宗长庆二年》。

让人们去做一些无法做到事情,这样的事情一定不会取得成功。

制定一些人们一定会触犯的刑法,这种刑法也一定难以贯彻执行。

7. 夫行罚先贵近而后卑远,则令不犯。

——《资治通鉴·唐纪》施行惩罚,一定要从帝王最亲近的人开始,然后再到离都城偏远的地方,这样便不会再有人去违反法令了。

8. 胜败乃兵家常事。

——《资治通鉴·唐宪宗元和十一年》打胜仗或是打败仗是军界常有的事。

比喻办事有成功也有失败。

遭受失败也不必气馁担忧。

9. 人生当先晓逆顺,交知利害。

——《资治通鉴·唐僖宗中和二年》人生在世,应当通晓顺逆的时势,也要周到做那些事情是有利的,哪些事情是有害的。

10. 名以命之,器以别之,然后上下粲然有伦,此礼之大经也。

名器既亡,则礼安得独在哉!——《资治通鉴·周威列王二十三》用名为去分别称呼,用器具去分别标致,能够做到这样,才能上下井然有序,这便是礼的精华所在。

帝王教科书《资治通鉴》的49句名言

帝王教科书《资治通鉴》的49句名言

帝王教科书《资治通鉴》的49句名言帝王教科书《资治通鉴》的49句名01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资治通鉴·周纪》02 责其所难,则其易者不劳而正;补其所短,则其长者不功而遂。

--《资治通鉴·汉纪》03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资治通鉴·唐纪》04 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亡战必危。

--《资治通鉴》05 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

--《资治通鉴·周纪》06 面从后言,古人所诫。

--《资治通鉴·魏纪》07 怒者常情,笑者不可测也。

--《资治通鉴·唐纪》08 明主用人也,使能者不敢遗其力,而不能者不得处其任。

--《资治通鉴·魏纪》09 老禾不早杀,余种秽良田。

--《资治通鉴·陈纪》10 君子陷人危,必同其难,岂可以独生乎?--《资治通鉴·汉纪》11 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

--《资治通鉴·周纪》12 能择善者而从之,美自归己。

--《资治通鉴·宋纪》13 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

--《资治通鉴·唐纪》14 好胜人,耻闻过,骋辩给,眩聪明,厉威严,恣强愎,此六者,君上之弊也。

--《资治通鉴·唐纪》15 凡论人,必先称其所长,则所短不言自见。

--《资治通鉴·晋纪》16 舟顺水之道乃浮,违则没;君得人之情乃固,失则危。

--《资治通鉴·唐德宗建中四年》17 为贵人当举纲维,何必事事详细!--《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五年》18 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

——《资治通鉴·周显王十年》19 法忌烦苛,治贵清约。

--《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十六年》20 仁者不以盛衰改节,义者不以存亡易心。

--《资治通鉴·魏志》21 凡百事之成也在敬之,其败有必在慢之。

《资治通鉴》浓缩成30句话

《资治通鉴》浓缩成30句话

《资治通鉴》浓缩成30句话1. 里说,得民心者得天下。

就像刘备,他待百姓那叫一个好,走到哪儿都有百姓拥护,这才在乱世中有了立足之地。

要是统治者不把百姓放在眼里,只知道自己享乐,那政权能长久吗?2. 书中告诉我们,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就好比齐桓公,他信任管仲,把大权交给他,管仲才得以施展才华,齐国才变得强大。

要是一边用着人家,一边又猜忌,这事儿能成吗?3. 提到,祸从口出啊。

杨修那小子,整天卖弄自己的聪明,在曹操面前乱说话,结果呢?脑袋就没了。

咱平常人也得注意,说话前可得过过脑子,不然也得吃亏。

4. 它还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周处以前是个大坏蛋,被人看作是“三害”之一,可他后来知道自己错了,努力改正,最后还成了英雄。

咱要是犯了错,可不能死不认错,要像周处一样勇敢改正。

5. 在里,有识时务者为俊杰的道理。

就拿韩信来说,他看清局势,追随刘邦,要是他一根筋跟着项羽,估计也没后来的成就。

人得学会看清形势,不然只能撞得头破血流。

6. 书里有这么个事儿,骄兵必败。

苻坚率领那么多的军队,还骄傲得不行,觉得自己肯定能打败东晋,结果呢?淝水之战输得那叫一个惨。

咱可不能有点成绩就骄傲,不然准没好果子吃。

7. 指出,要善于纳谏。

唐太宗李世民就是个好例子,他听魏征的话,虽然有时候魏征说话不好听,但他知道那是为他好,为国家好。

要是当领导的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只喜欢听好话,那这领导当得能好吗?8. 书中表明,防微杜渐很重要。

一个小毛病要是不早点改正,就会变成大问题。

就像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一样。

平常有点小坏习惯,可不能不当回事儿,得赶紧改。

9. 告诉我们,忍辱负重有时候是必要的。

勾践被夫差打败后,卧薪尝胆,受尽屈辱,可他都忍下来了,最后才得以复国报仇。

要是遇到点挫折就受不了,还怎么成就大事呢?10. 它还提到,不可妇人之仁。

项羽就是太仁慈了,鸿门宴上放走刘邦,结果呢?把自己的命都搭进去了。

在该果断的时候就得果断,可不能犹犹豫豫的,像项羽那样。

司马光资治通鉴经典名言(80句)

司马光资治通鉴经典名言(80句)

司马光资治通鉴经典名言(80句)司马光资治通鉴经典名言1. 用人如器,各取所长摘自《资治通鉴·唐纪·唐纪八》解释:任用人才如同使用器物一样,要扬长避短。

2. 用人如器,各取所长摘自《资治通鉴·唐纪·唐纪八》解释:任用人才如同使用器物一样,要扬长避短。

3. 识时务者在乎俊杰。

摘自《资治通鉴·汉纪·汉纪五十七》解释:认清时代潮流的,聪明能干的人,方可为英雄豪杰。

4. 法立于上,教弘于下摘自《资治通鉴·魏纪·魏纪十》解释:法令应该由国家最高层来制定,然后对下层的人进行教化。

5. 今者违命,胜不足多,若其不胜,为罪已重。

摘自《资治通鉴·晋纪·晋纪三》解释:现在违背命令,如果打了胜仗就不算什么;假如没有获得胜利,那么罪过就太大了。

6. 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摘自《资治通鉴·晋纪·晋纪十五》解释:活着的时候对当时之世没有益处,死后也没有美名流传于后代,就是自暴自弃的表现。

7. 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摘自《资治通鉴·魏纪·魏纪七》解释:治理国家要施行大的恩德,而不是小恩小惠。

8. 不以无过为贤,而以改过为美也。

摘自《资治通鉴·汉纪·汉纪四》解释:不以没有过错为贤德,而以改正过错为美德。

9. 侈兴于有馀,俭生于不足。

摘自《资治通鉴·宋纪·宋纪六》解释:奢侈往往由于富裕而兴起,俭朴常常在不足的情况下形成。

10. 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摘自《资治通鉴·晋纪·晋纪二十八》解释:寻找忠臣必须到孝子家里,指孝敬父母者必能为国效力。

11. 十年之功,废于一旦!摘自《续资治通鉴·宋纪·宋纪一百二十三》解释:十年的努力与心血,一朝尽毁。

12. 博览兼听,谋及疏贱摘自《资治通鉴·汉纪·汉纪二十三》解释:广泛观察事物,普遍地倾听意见,谋虑到关系疏远地位低下的人。

资治通鉴经典语录

资治通鉴经典语录

资治通鉴经典语录1. “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你看那些品德高尚的人,大家都尊敬他,这不就像黑夜中的明灯一样耀眼吗?比如雷锋,他就是德胜才的典范啊!2.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哎呀,想想看,如果只听一面之词,那不就像只看到了事物的一角,多片面啊!就好比在讨论问题时,大家都各抒己见,这样才能全面了解呀!3.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这就好像我们吃好吃的,不能一下子全吃光,得有节制,这样才能一直有得吃呀!像那些懂得节约资源的人,不就是这样做的嘛!4. “吴王好剑客,百姓多创瘢;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这多像一种风气的传播呀,上面的人喜欢什么,下面的人就跟风,甚至会造成不好的后果,就像时尚潮流一样,影响着很多人呢!5. “不痴不聋,不做家翁。

”可不是嘛,有时候就得装傻充愣,别什么都计较,不然家里还不得天天吵架呀!就像有的家长对孩子的小打小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样。

6. “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这不就跟我们回顾过去的经验教训,来指导现在的行动一样吗?比如从历史上的战争中吸取教训,让现在的世界更和平啊!7. “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

”这就好像一个人的心不正,那他做的事能对吗?就跟射箭一样,弓再好,心不正箭也射不中目标呀!8. “能择善者而从之,美自归己。

”这不就是说要跟好人学好事嘛,自己也会变得美好呀!就像跟优秀的同学在一起,自己也会进步很快呢!9. “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这多像拼图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长处,把他们放在合适的位置,才能拼成一幅完美的画面!比如一个团队里各种人才都有,才能成功呀!10. “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目睹。

”你说光听别人说有啥用呀,还不如自己亲身经历呢!就像别人说一道菜好吃,哪有自己尝一口来得真切呀!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资治通鉴》24个名言警句让人沉思

《资治通鉴》24个名言警句让人沉思

《资治通鉴》24个名言警句让人沉思1,夫听者,事之候也;计者,事之机也;听过计失而能久安者鲜矣!故知者,决之断也;疑者,事之害也。

实际含义:做事不要优柔寡断,错失良机。

2,初,智宣子将以瑶为后。

智果曰:“不如宵也。

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

美鬓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慧则贤,强毅果敢则贤,如是而甚不仁。

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

”实际含义:一个人能懂得智慧,而且口才很好,就是贤人。

如果能坚强和有毅力,那就更好了。

3,行于霜上而知严寒冰冻将至。

哲理含义:当你走在霜冻上之后,才会真正的知道严寒将至。

4,治性之道,必审己之所有余而强其所不足,盖聪明疏通者戒于太察,寡闻少见者戒于壅蔽,勇猛刚强者戒于太暴,仁爱温良者戒于无断,湛静安舒者戒于后时,广心浩大者戒于遗忘。

必审己之所当戒而齐之以义,然后中和之化应,而巧伪之徒不敢比周而望进。

哲理含义:改变自己脾性有方法,聪明的人要戒除处于敏感的毛病,勇猛刚强的人要戒除太暴躁的毛病,善良温良者要戒除不果断的毛病,而心胸广博的人要戒除遗忘细节的毛病。

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中和全面,那些小人虚伪之徒就不敢轻易冒犯了。

5,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材也,取其所长,用其所短。

实际含义:圣人用人,好比工匠选材料,应选取他的特长,避开他的短处。

6,云梦之竹,天下之劲也,然而不矫揉,不羽括,则不能以入坚;棠溪之金,天下之利也,然而不熔范,不砥砺,则不能以击强。

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实际含义:做人如果德才兼备,那是圣人。

如果才华和品德都没有,那是愚人;如果德性高但才华低,可以称为君子;如果才华高而德性低,无论如何都是小人。

7,牧心者,牧天下。

哲理含义:善于把握人心的人,可以把握天下。

8,责其所难,则其易者不劳而正;补其所短,则其长者不功而遂。

哲理含义:开始做事选择了困难的,则碰见容易之事,很轻松就搞定。

资治通鉴名言名句

资治通鉴名言名句

资治通鉴名言名句1. “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哇,你想想看,在生活中不就是这样嘛!就好比说一个人很有才华但品德不行,那不就像那外表好看但里面都烂了的苹果嘛,这样的人能算得上是正人君子吗?肯定不能呀!而那些品德高尚才华也不错的人,那才是真正的君子呀!2.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嘿,这可太重要啦!就好像你去买东西,只听一个商家夸他家的东西好,你能知道到底好不好吗?当然得听听其他人的意见呀!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被忽悠,这道理不是很简单嘛!3.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哎呀呀,这不就是告诉我们要懂得适度嘛!就像我们吃饭,吃多了撑得难受,吃少了又饿,得适量才行呀!在花钱上也是如此,要合理安排,不然怎么能保证一直都有足够的呢?4. “币厚言甘,人之所畏也。

”可不是嘛,那些给你很多好处、说话又好听的人,你不得多个心眼呀!就像那糖衣炮弹,看着诱人,一不小心就会让你陷入困境呢!大家可都得小心着点!5. “吴王好剑客,百姓多创瘢;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这说的不就是跟风的危害嘛!上面的人喜欢啥,下面的人就一股脑地跟着做,也不考虑对不对。

就像流行啥衣服大家都穿一样,也不管适不适合自己,到头来可能闹笑话呢!6. “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哇塞,这多形象呀!就像做一道菜,你得用不同的工具来发挥它们的长处呀,切菜的刀、炒菜的锅,各有各的用处。

我们用人也是一样,得看到每个人的优点,让他们在合适的地方发挥作用,这样事情才能干好呀!7. “责其所难,则其易者不劳而正;补其所短,则其长者不劝而遂。

”想一想哦,如果我们先去解决困难的事情,那容易的不就顺带解决啦!就好比爬山,先把最难爬的那段攻克了,后面的路不就好走多了嘛。

我们也要弥补自己的短处,这样长处就能更好地发挥啦!8. “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

”这就好比一个人的心要是不正,那做出来的事肯定也是歪的呀!就像一把弓,要是本身就是弯的,就算它再有力量,射出去的箭也不会直呀!所以我们得先保证自己的心是正的呢!我的观点结论就是:《资治通鉴》里的这些名言名句真的是充满了智慧,非常值得我们好好去领悟和实践呀!。

《资治通鉴》中的50句名言,句句经典,醍醐灌顶

《资治通鉴》中的50句名言,句句经典,醍醐灌顶

《资治通鉴》中的50句名言,句句经典,醍醐灌顶《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

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历时19年完成。

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据说这书被伟人前前后后读了17遍,足见此书的巨大价值。

《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

论其地位,可用清人王鸣盛的一句话来概括“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也。

”下面我们来赏析这部著作的50句经典名言。

01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资治通鉴·周纪》【译文】所谓的才学,是道德的资本。

所谓的德行,是才学的主帅。

这其实是说,个人的道德素质,要高于个人的才学。

这是因为一个人无才,但是有德的话,只不过平庸,难以成大事而已,如果一个人有才却无德,那对于社会的危险就大了。

所以,对于人才的培养,首先是对其思想品质和道德水平的培养,然后才是知识、技能方面。

02 责其所难,则其易者不劳而正;补其所短,则其长者不功而遂。

--《资治通鉴·汉纪》【译文】做事把重点和精力放在难点上,只要把难点解决了,简单的自然也就解决了;做人要取长补短,只要把自己的短板解决好了,自己的长处自然也就会得到加强。

03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资治通鉴·唐纪》【译文】多方面听取意见,才能明辨是非;单听信某方面话,就会愚昧不明。

04 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亡战必危。

--《资治通鉴》【译文】国家虽大,喜好战争必定灭亡;天下虽然太平,忘掉战争必定危险。

05 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治通鉴中的25句至理名言
1. 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

——《资治通鉴•唐纪》
释义:木心不直,它的纹理就会歪歪斜斜,用这种木材制造的弓,虽然强劲,可是发射出去的箭矢也不会直飞目标。

2. 能择善者而从之,美自归己。

——《资治通鉴•宋纪》
释义:能选择别人的长处去学习它,这种长处自然也就属于自己了。

3. 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资治通鉴•唐纪》
释义:德行胜过才能,叫做君子;才能胜过德行,就叫做小人。

4. 不诚于前而曰诫于后,众必疑而不信矣。

——《资治通鉴•唐纪》
释义:事前不诚实而事后却表白自己诚实,这必然会引起人们的怀疑而让人不相信自己。

5. 好胜人,耻闻过,骋辩给,眩聪明,厉威严,恣强愎,此六者,君上之弊也。

——《资治通鉴•唐纪》
释义:争强好胜,不愿意听到别人提缺点,喜欢放开自己的舌尖而驰骋辩才,显示小聪明,对人过于苛刻严厉,顽固不化且自以为是。

这六点,都是君主应当特别加以警惕的毛病。

6. 千钧之弩,不为鼷鼠发机;万石之钟,不以莛撞起音。

——《资治通鉴•汉纪》
释义:千钧重的弩弓,不会为了射一只小鼠而开动;万石重的大钟,不会因为一根草茎碰撞而发出声音。

指大材不可用在小处,大事不会因小的动静而启动。

7. 聪明流通者戒于太察,寡闻少见者戒于壅蔽。

——《资治通鉴•汉纪》
释义:聪明通达的人要警惕过于明察;听得少、见得少的人要避免闭塞无知。

8. 得财失行,吾所不取。

——《资治通鉴•陈纪》
释义:获得财物却丧失了德行(得不义之财), 这样的事我是不去做的。

9. 去就以道,可谓君子矣。

——《资治通鉴•晋纪》
释义:离开自己的职位,或继续留任,都能出于正理,这就是高尚的人了。

10. 夫登进以懋庸,黜退以惩过,二者迭用,理如循环。

——《资治通鉴•唐纪》
释义:让他升任,是为了奖励他的功劳;罢免他,是为了惩罚他的过错。

这两方面常常可以交替使用。

11. 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

——《资治通鉴·唐纪》
释义:大丈夫答应别人一句话,即使许以千金也不会改变。

12. 凡人之情,穷则思变。

——《资治通鉴•唐纪》
释义:人的本性是在到了没有办法之时,就会设法改变现状。

13. 夫表曲者景必邪,源清者流必洁。

——《资治通鉴•汉纪》
释义:标杆弯曲,其影子也一定是歪歪斜斜的,源头清澈,水流也一定是清清洁洁的。

14. 老禾不早杀,余种秽良田。

——《资治通鉴•陈纪》
释义:残留在地里的头季稻谷不早点割掉,它落下的稻粒必然会使良田荒芜。

15. 立功者患信义不著,不患名位不高。

——《资治通鉴•晋纪》
释义:立功的人担心自己的信义不显著,而不必忧虑自己的名誉和地位不高。

16. 君子陷人危,必同其难,岂可以独生乎?——《资治通鉴•汉纪》
释义:因为自己的原因而使人陷入危境,君子必定要和他共患难,怎么可以独自活下来呢?
17. 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目睹。

——《资治通鉴•唐纪》
释义:听人说的不如亲身经历,亲耳听到不如亲眼见到。

18. 明主用人也,使能者不敢遗其力,而不能者不得处其任。

——《资治通鉴•魏纪》
释义:贤明的君主在用人时,能使有才的人竭尽全力,而不让不学无术的人白白占着位子。

19. 没齿而无怨言,圣人以为难。

——《资治通鉴•魏纪》
释义:一辈子连句怨恨的话都不说,这恐怕连圣人也难以做到。

20. 怒者常情,笑者不可测也。

——《资治通鉴•唐纪》
释义:发怒是人之常情,但不发怒而常把笑容挂在脸上的人,这种人是最难让人猜测的。

21. 面从后言,古人所诫。

——《资治通鉴•魏纪》
释义:古人最忌讳的是,表面服从而背后反对。

22. 明者,销祸于未萌。

——《资治通鉴•汉纪》
释义:聪明的人总能把祸患消灭在没有产生的时候。

23. 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

——《资治通鉴•周纪》
释义:家道贫困的时候就希望有个能持家的好妻子,国家大乱的时候就希望有个治国有方的好宰相。

24.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资治通鉴•周纪》
释义:才能是德行的资本,德行是才能的统帅。

25.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资治通鉴•唐纪》
释义:多方面听取意见,才能明辨是非;单听信某方面的话,就会愚昧不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