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现阶段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相互关系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一)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定义:主要矛盾是指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种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它的存在和发展,决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次要矛盾是指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二者的关系:(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
主要矛盾解决得好,可以带动次要矛盾的解决;但次要矛盾解决的好坏又会反过来影响主要矛盾的解决。
(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意义:(1)既然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我们在观察和处理复杂问题时,就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如果不分主次,就不可能把事情办好。
(2)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主、次矛盾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和相互影响的,并且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次要矛盾解决得好坏,对主要矛盾的解决也会产生影响。
如果把主要矛盾看成是唯一的矛盾,而不用必要的力量去解决次要矛盾,就会陷入形而上学的一点论。
(二)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定义: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矛盾双方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方面。
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指矛盾双方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
二者的关系:(1)二者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
矛盾的主要方面支配次要方面,但又不能离开矛盾的次要方面而孤立存在。
看不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就不能辨别事物的性质。
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是事物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
(2)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矛盾的主次方面转化了,事物的性质也就改变了。
方法论意义: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看问题时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弄清事物的性质。
(三)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1)把握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各自根本观点: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矛盾,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是否认矛盾。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高三政治哲学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1)主次矛盾互相依赖、互相联系。
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和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也会影响主要矛盾的发展和解决。
(2)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求我们既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
反对反对主、次不分的均衡论,“眉毛胡子一把抓”;或者只抓一点不及其余的“一点论”错误观点。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说明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其他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说明国有企业改革要集中力量抓好国有大中型企业和企业集团,进一步放活国有小企业;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中主旨是在于更好的发展,以发展为中心不动摇,同时注意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抓重点:牵牛要牵牛鼻子,工作做到点子上,好钢用在刀刃上,提纲挈领,国企改革中“抓大放小,有所为有所不为”。
防止“眉毛胡子一把抓”,十个指头按跳蚤,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统筹兼顾:学会弹钢琴,防止单打一。
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1)矛盾的主次方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规定着事物的性质;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影响。
(2)在一定条件下,二者相互转化,主次方面转化了,事物的性质也就发生了变化。
方法论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判断事物的性质主要看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反对把矛盾双方同等看待,不分主次,抓不住事物的主流、分不清事物的性质;或者颠倒主次,混淆事物的性质。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①说明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②说明在我国现阶段,要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③说明对待股份制,不能笼统地判定它的性质,国家和集体控股,股份制就有明显的公有性质;④说明国有企业从现状上看,绝大多数向着提高经济效益的方向发展,但也确有少数企业面临困境和问题;⑤说明建国后特别是二十年来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绩,这是主流,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在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不少矛盾和困难;⑥说明实行“一国两制”以后的中国,国家的主体是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所以我国的国家性质仍然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⑦说明我国绝大多数党员干部是奉公守法、廉洁自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这是主流,但是也确有极少数党员干部以权谋私、所以要加强廉政建设;⑧对互联网、手机、经济全球化的认识和评价等。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主题: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原理在哲学中,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是一个重要概念。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指在一个事物或者一个系统中,存在着一系列的矛盾。
其中,主要矛盾是指在这个事物或者系统中处于主导地位、对其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的矛盾;而次要矛盾则是相对于主要矛盾而言,对事物或者系统的发展影响较小、次要的矛盾。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原理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阐述:1. 主要矛盾决定性地影响着事物或者系统的发展方向和动态。
在任何一个事物或者系统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但是主要矛盾往往决定着整个事物或者系统的发展方向和动态,而其他次要矛盾则是在主要矛盾的基础上产生、发展和解决的。
2.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间存在着相互通联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通联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往往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
3.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是动态变化的。
随着事物或者系统发展的进程,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地位和作用也会发生变化。
正确把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需要不断地进行动态的分析和判断。
二、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现实意义理解和把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对于正确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具体来说,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具有以下几点现实意义:1. 深刻把握主要矛盾的特征和规律,可以有效地指导各项工作的开展。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根据主要矛盾的特征和规律,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措施,从而更好地推动事物或者系统的发展。
2. 调整和协调次要矛盾,有利于提高整体发展的效率和效果。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需要正确地调整和协调次要矛盾,使其与主要矛盾发挥良好的互补作用,从而更好地促进整体发展。
3. 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就是主要矛盾与其它次要矛盾的辩证统一。
在实际发展中,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从而促进事物或者系统的不断发展。
矛盾主次方面原理及其方法论

矛盾主次方面原理及其方法论
高二二班
第四组
①矛盾主次方面的含义
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 导作用的矛盾方面。 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指在事物内部处被支配地位、不起主 导作用的矛盾方面
(一)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1、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
①矛盾主次方面的含义
②矛盾主次方面的关系 ③方法论要求
对立:二者相互区别、相互排斥 统一: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
②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 对立:二者相互区别、相互排斥 统一:矛盾主、次方面相互依存、相互依赖 矛盾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事物的性质是由谁来决定的?
事物的性质主要的是由 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决定的
资本主义社会
主要 矛盾
我国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相 同
主要 矛盾
资产 阶级
主要 方面
资产阶级与无产 阶级之间的矛盾
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我们在认识事物时,必须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正 确认识事物的性质、主流。 同时,也不能:
次要矛盾
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 次要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
一个矛盾
复杂事物
矛盾的次要方面
蔷薇花香总是有刺。
我相信,天上可爱的天使,她们也决不会没有瑕疵。 天幕上最光洁的星辰,要是伤了风,也会坠入凡尘。 最好的葡萄酒常带有木桶的味道,太阳也会有黑点看到。
正确理解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及其相互关系

正确理解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及其相互关系本文通过对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及其相互关系等哲理的辨析,对现行教材有关上述哲理表述中的某些提法提出商榷,对明晰有关哲理及其方法论,促进思想政治课教研的深化可以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活与哲学》第73页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对教材的这一观点,笔者不敢苟同。
理由如下:第一、按照教材的观点,首先就遇到两个无法自圆其说的悖论:其一、一提到“主要矛盾”,其所处的环境一定是含有两个以上矛盾的事物(以下简称复杂事物)。
既然教材认为“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那么请问:世界上除了存在着复杂事物之外,是否还存在着只有一个矛盾所构成的事物(以下简称简单事物)呢?如果是,其矛盾并无主、次之分,它的性质又怎么可能主要是由其中的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呢?如果否,那么“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这一哲学命题又该做何解释呢?其二、教材认为“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这是否意味复杂事物的性质主要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简单事物的性质主要由该事物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呢?如果是,那么请问:世界虽大,无非是一阴一阳(也可以分为主观与客观);基本粒子虽小,却也是无限可分的,又怎能绝对地认定某个事物究竟是简单事物还是复杂事物呢?如果否,那么教材这种表述的真正意义究竟何在?不难看出,教材的观点,要么就是否认了“世界上除了存在着复杂事物之外,还存在着简单事物”这一客观事实;要么就是否认了“任何事物都是复杂事物与简单事物的辩证统一,复杂事物与简单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一客观规律,因而是错误的。
第二、教材的观点,不但在理论上站不住脚,而且在实践中也必然遭遇到无法解决的两个现实问题。
问题一、复杂事物的矛盾不能彻底解决。
所谓主要矛盾,一般说来至少具有三个特点:其一,它是复杂事物整体中的关键部分,对整个事物的存在和发展(不是对事物的性质)起决定作用;其二,它是在现实中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的东西;其三,它在复杂事物整体中所占的比重往往较小。
主要矛盾和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的原理及方法论

、主要矛盾和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的原理及方法论〖原理内容〗: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种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决定或影响着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这种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
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则是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方法论要求: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又不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统筹兼顾。
6、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及方法论〖原理内容〗:每一个矛盾中的两个方面的力量是不平衡的。
其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叫矛盾的主要方面。
而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叫矛盾的次要方面。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重视主流,但又不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即支流。
7、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的辨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处于支配作用,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矛盾的主次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方法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应用举例】例1:“过去的五年是我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在各个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五年……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前进的道路上还有不少矛盾和困难,工作中也有缺点和不足……我们要高度重视存在的问题,扎扎实实地加以解决。
”(1)以上分析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道理?(2)为什么要高度重视存在的问题,扎扎实实地加以解决?答:(1)体现了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哲学教学案十二】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相互关系原理和矛盾主次方面相互关系原理

【哲学教学案十二】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相互关系原理和矛盾主次方面相互关系原理【考纲】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知识板块(原理观点)】唯物辨证法矛盾的观点之五、六: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相互关系原理和矛盾主次方面相互关系原理世界观与方法论:5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关系原理:(1)原理内容:在复杂事物的很多矛盾中,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2)原理内容: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在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同时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特点:多对矛盾分主次矛盾原理。
讲两点全面而且突出其中一点关键词:抓重点、中心、关键、突破口、着重点、着力点、首要地位、核心、骨干力量等。
6矛盾主次方面相互关系原理:(1)原理内容:事物的性质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方法论:这要求我们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把握事物的本质,认清事物的性质(2)原理内容: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
他们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这要求我们看问题时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特点:一对矛盾分矛盾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两点与重点、一对矛盾、材料有一对反义词或有对立观点,讲两面而且突出其中一面。
)抓关键词:主流、主体、性质、本质、物质与精神、利与弊、成绩和问题、机遇和挑战、失去和拥有、尽管、、、、但是、既、、、又、、、等【考点训练】1. (09上海26)上海"两个中心"的建设,有助于上海突破资源,环境承载力方面的制约,是实现上海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契机,而且可以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及其他中心城市经济发展。
从哲学家的角度讲,着重抓上海"两个中心"建设以带动其他工作,符合辩证法的()A.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主要方面规定的观点B.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的观点C.矛盾特殊性质是造成事物存在差别的内在原因的观点D.认识和改造世界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观点2. (09天津6)人民公园是天津市仅存的清代私家园林。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的原理及方法论意义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的原理及方法论意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哲学上关于矛盾的主要和次要的划分,是分析和解决事物矛盾问题的重要方法。
原理:
主要矛盾是指对事物的发展、变化和发展有重要作用的矛盾,通常是指对事物的主要方面产生矛盾的因素,是推动事物发展的主要力量。
主要矛盾往往可以通过解决它来推动事物的发展。
次要矛盾是指对事物的发展、变化和发展不起重要作用的矛盾,通常是指对事物的主要方面产生次要影响的因素,是推动事物发展的主要障碍。
次要矛盾往往可以通过解决它来促进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意义:
在分析和解决事物矛盾问题时,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的原理可以帮助我们确定矛盾的的主要和次要方面,从而更好地推进事物的发展和解决问题。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划分可以帮助我们找出事物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和次要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
例如,在企业管理中,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划分可以帮助我们找出企业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和次要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事物的本质,从而更好地进行决策。
例如,在商业决策中,我们可以根据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来选择正确的商业策略。
总之,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的原理和方法论意义对于分析和
解决事物矛盾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我国现阶段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相互关系
主要矛盾是指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
次要矛盾是指从属于主要矛盾,处于被支配地位的其他矛盾。
主、次矛盾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在实际工作中,应首先抓住和解决好主要矛盾,同时又不能忽略次要矛盾的解决。
一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
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为了解决这一主要矛盾,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强综合国力,为其他各种社会矛盾的顺利解决创造条件。
主要矛盾的具体体现:
1. 我国生产力和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改变,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贫困人口还为数不少;
当今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为全世界所瞩目。
但是,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个让人忧心的问题,那就是:中国东西部地区贫富差距悬殊,并且差距还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
这种说法并非空穴来风,我们可以从几组数据中找到这种现象。
从社会发展总指数来看。
据去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地区间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结果,我国东部与中西部发展水平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进一步拉大。
发展总指数低于全国水平的16个省区基本上都属于中西部地区。
从国民收入水平来看。
东部与西部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差距额,1978年为214元,1992年为724元,扩大了3倍多;199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东部最高的上海为3437元,而西部最低的甘肃为724元,相差近5倍。
一方面绝对贫困人口在逐年减少,一方面地区差距在不断扩大。
从人均GDP来看。
1993年的统计数字表明,西部10个省区人均GDP在2000元以下的低收入地区有6个,在2000到3000元之间的下中等收入的地区有4个,这10个省,除新疆外人均收入都在全国平均数以下,其中最低的贵州人均GDP 为1232元,仅占全国平均数2663元的46.2%,与最高的上海人均GDP11700元比差8.5倍。
3.人口总量继续增加,老龄人口比重上升,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
目前我国正在走向老龄化社会,老年人越来越多,而人口总量也在不断增加,因此需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来满足就业和社会保证的需要,
4.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
科学发展观总结了20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吸取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在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生态环境保护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当前,如何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生态环境保护中,是一个非常重要而紧迫的问题。
5.我们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
6.经济体制和其他方面的管理体制还不完善;
7.民主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相互的相互关系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主要矛盾决定和影响次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解决得如何也反过来影响主要矛盾解决。
二者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次要矛盾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国有企业内部矛盾;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之间的矛盾;中央和地方的矛盾;积累和消费的矛盾;沿海\沿边和内地的矛盾等等.
因此次要矛盾也是有很多种的,我们必须加以重视,才能更好的为解决我国的主要矛盾服务.否则,次要矛盾得不到好的解决,将直接影响主要矛盾的解决.
综上所述,我们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同时,还要注意解决好其他的社会矛盾. 坚持“两手抓”,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
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全面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