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腿痛的辨证分型与饮食调护
精品-中医说腰痛的中医辩证施治
精品-中医说腰痛的中医辩证施治
腰痛的中医辨证分型包括寒湿腰痛、湿热腰痛、瘀血腰痛、肾阴虚型、肾阳虚型,治法分别是散寒除湿、清热利湿(去除体内的热邪和湿邪)、活血化瘀(促进血液运行,消除体内瘀血)、滋补肾阴、补肾壮阳(补益肾阳的作用),可在医师指导下用甘姜苓术汤、四妙丸等进行治疗。
1.寒湿腰痛:采用散寒除湿,温经通络的治法,使用的方药为甘姜苓术汤。
对本品组成成分过敏者禁用。
2.湿热腰痛:采用清热利湿,舒筋止痛的治法,使用的方药为四妙丸。
注意孕妇慎用,对本品组成成分过敏者禁用。
3.瘀血腰痛:采用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疏通经络,缓解疼痛)的治法,方药为身痛逐瘀汤。
对本品组成成分过敏者禁用。
4.肾阴虚型:采用滋补肾阴,濡养筋脉的治法,方药为左归丸。
对本品组成成分过敏者、孕妇、儿童禁用。
5.肾阳虚型:采用补肾壮阳,温煦经脉的治法,方药为右归丸。
对本品组成成分过敏者禁用。
患者出现腰痛要及时就医,在医师指导下规范治疗,不可以随意服用或乱用药物。
腰腿痛中医诊疗方案
腰腿痛中医诊疗方案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一、概述腰痛又称腰脊痛,是指以腰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病证,可表现在腰部的一侧或两侧,部分患者伴有下肢疼痛。
六淫之气,客于经脉,气血阻滞,经脉不通;或年老体衰,纵欲过度,肾精亏损,筋脉失养;以及跌扑损伤,筋脉受损,气血运行不畅,瘀血留置与腰部,均可引起腰腿痛。
西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腰腿痛范畴。
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及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教材《中医正骨学》第二版(XXX、XXX主编,XXX,1991年)。
(1)病史:多有不同程度的腰部外伤及腰肌劳损病史(2)主要症状:腰痛和下肢坐骨神经放射痛(3)主要体征:腰部畸形,腰部压痛和叩击痛,腰部活动受限,直腿抬高实验(+)加强实验(+)屈颈试验(+),根据DR、CT或MRI检查射片即可诊断。
2、西医诊断尺度: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XXX编著,XXX),《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XXX)(1)病史:多有不同程度的腰部外伤及腰肌劳损病史。
(2)症状:有腰痛伴下肢坐骨神经放射痛症状:腰痛:腰痛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最早先出现的症状,而且是多见的症状,产生率约91%,疼痛性质一般为钝痛、放射痛或刺痛。
腹股沟区或大腿内侧痛:高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突出的椎间盘可压迫L1、L2和L3神经根,出现相应的神经根支配的腹股沟区疼痛或大腿内侧疼痛。
马尾神经综合症:向正后方突出的髓核、游离的椎间盘组织,可压迫马尾神经,出现大小便障碍,鞍区感觉异常。
多表现为急性尿储留和排便不能自控。
尾骨疼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症状可出现尾骨疼痛。
原因是突出的椎间盘组织移入骶管,刺激腰骶神经丛。
肢体麻木感:有的病人不出现下肢疼痛而表现为肢体麻木感,此乃是椎间盘组织压迫刺激了本体觉得纤维而引发的麻木。
(3)体征:间歇性跛行:当患者走路时,随着行走距离增多,腰背痛加重,不得不停步下蹲休息。
颈肩腰腿疼辨证治疗方案
一、概述颈肩腰腿疼是常见的慢性疼痛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也可见于年轻人。
由于颈、肩、腰、腿部位解剖结构复杂,肌肉、骨骼、神经等组织易受到损伤或劳损,导致疼痛。
中医认为,颈肩腰腿疼是由于气血运行不畅、肝肾不足、筋骨失养等原因引起的。
本治疗方案结合中医辨证论治原则,旨在通过中药、针灸、推拿等方法,达到缓解疼痛、恢复功能的目的。
二、辨证分型1. 肝肾亏虚型症状:颈肩腰腿疼痛,酸软无力,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失眠多梦,舌淡苔薄,脉沉细。
2. 气血瘀滞型症状:颈肩腰腿疼痛,刺痛或胀痛,活动受限,面色晦暗,舌质紫暗,脉涩。
3. 风寒湿痹型症状:颈肩腰腿疼痛,疼痛游走不定,局部冷痛,遇寒加剧,得温痛减,舌淡苔白,脉弦紧。
4. 瘀血阻络型症状:颈肩腰腿疼痛,疼痛如锥刺,局部肿胀,活动受限,舌质紫暗,脉涩。
三、治疗方案1. 中药治疗(1)肝肾亏虚型方药:六味地黄丸加减组成: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丹皮用法:每日2次,每次6克,温开水送服。
(2)气血瘀滞型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组成: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白芍、生地黄用法:每日2次,每次6克,温开水送服。
(3)风寒湿痹型方药:独活寄生汤加减组成:独活、桑寄生、秦艽、防风、细辛、川芎、当归、芍药、牛膝、肉桂、杜仲、人参、茯苓、甘草用法:每日2次,每次6克,温开水送服。
(4)瘀血阻络型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组成: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柴胡、枳壳、甘草用法:每日2次,每次6克,温开水送服。
2. 针灸治疗(1)肝肾亏虚型穴位:肾俞、肝俞、太冲、太溪、三阴交操作:每次选3-5穴,每次留针30分钟,每日1次。
(2)气血瘀滞型穴位:合谷、曲池、血海、膈俞、足三里操作:每次选3-5穴,每次留针30分钟,每日1次。
(3)风寒湿痹型穴位:曲池、合谷、风池、大椎、腰阳关、委中、足三里操作:每次选3-5穴,每次留针30分钟,每日1次。
(4)瘀血阻络型穴位:合谷、曲池、血海、膈俞、委中、阳陵泉、足三里操作:每次选3-5穴,每次留针30分钟,每日1次。
腰痛辨证分型
腰痛辨证分型古人多论腰痛有五种类型,我略作解析,补充相关理法方药,以充实其分类。
对于各型腰痛,其有效的处方有许多。
且就我临床所喜用的处方提供几则,以方便患者对症用方,省去腰痛牵延之苦。
一则少阴肾衰,阳虚腰痛。
此类腰痛,本于肾虚,而阳气不收,其脉必大,其痛必反复难愈,需要温补肾阳才行。
一般我常用制附片、制川乌、制草乌、杜仲、枸杞、五味子、补骨脂、核桃仁之类药物,临床有效。
凡遇右尺脉紧,且有腰痛患者,我常用乌附麻辛姜桂汤,其方:制川乌20克,制附片20克,麻黄30克,细辛20克,干姜30克,桂枝30克,炙甘草30克。
水煎服,日一剂,需要久煎两小时。
且脉有一分紧,就多用一分附子。
这是阳虚而寒盛之证,离不开附子的温通少阴功效。
且其方重用诸温药,祛寒之功极好,若是辨证精确,可一剂收效。
唯不可滥用温补,以防升阳太过,病反有变。
二则风痹风寒,湿著腰痛。
此类腰痛乃外邪所客,正虚而邪客,气血不畅而发作为疼痛。
其法,莫如开太阳而扶少阴。
麻附细正是其大法。
又当分风寒,风湿,寒湿而各论之。
1、风寒当解表祛风,如元胡,肉桂,杜仲,羌活,赤芍各30克,共研极细末,每服六克,黄酒调下。
此方从元胡止痛散(由当归、元胡、肉桂三药组成)化出,去当归之活血,加羌活之温开,更配合杜仲入肾补肾坚强筋骨,赤芍活血化瘀,助肉桂成桂枝汤以化气调阴阳,解表和营卫,为治本之道。
此方亦治闪挫气滞,血瘀亦良。
又有橘核配合木香,黄酒调下,亦是理气之治腰痛法。
古方有又一养肾散,治肾经虚弱,风寒伤肾,膀胱虚寒,以至腰脚疼痛,不能步履,效验非常。
其方:苍术30克,天麻6克,制草乌6克,制附片6克,上药共为极细末,三克每次,黄酒调下,麻痹少时,随愈。
此方审用得宜,殊有神效,但孕妇忌之。
此天麻祛风,苍术利湿而二乌通阳也。
又余读《奇效良方》亦有养肾散,主治腰脚筋骨疼痛,不能步履,共效如神。
其方加天麻为9克,更加全蝎15克。
且研细末后,每服3克,用黑豆酒调下。
药气所至,麻痹少时,须臾疾随药气顿愈,知是骨髓中痛,用核桃酒调。
腰痛辨证分型以及治疗方
腰痛辨证分型以及治疗方按语:腰痛属常见病,亦是多发病。
不少人因之而选择了手术,实在令人遗憾。
其实多数情况下,腰痛是不需要手术治疗的。
兼于此,我整理出中医治疗腰痛的一些资料,其中列举诸多实用处方,可供临床参考,以方便患者临床所需。
一、针刺治疗腰痛有效长期以来,西医认为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腰腿痛是必需手术治疗的。
因此发明了各种切除术,融核术等等,临床效果如何呢?不少病人手术后仍然疼痛,甚至于反复两三次手术后还是疼痛不休。
我在奥地利用针刺的方法治疗过不少例术后仍然腰痛的病人。
举两个病例:SORAPERRA YUERGEN,男,意大利人,44岁,十个月前发作腰痛,西医发现是腰四五间盘突出,并已经手术。
但术后仍然腰痛,且因某次走路滑倒而加重。
结果又手术一次,仍未解决疼痛问题。
西医说因为局部有关节炎,无法用钉子固定脊柱,嘱其只好多服止痛药片缓解一下症状。
病人现因腰痛剧烈,无法继续工作,已经办理退休手续。
病人不得已,求治于中医。
当时我为针刺局部夹脊穴,配合风市,束骨,中渎,昆仑,痛渐减轻。
再针人中,后溪,束骨,风市,并配合针三间,束骨,大都,痛渐消失。
之后嘱病人服下方巩固疗效,核桃仁3个,补骨脂10克,白术10克,元胡10克,赤芍10克,当归10克,肉桂10克。
五付,水煎服,日一剂。
手术不能解决的腰痛竟然如此而愈,病人叹为观止。
其家庭医生惊讶不已,专程来我们门诊参观学习针灸医术。
正当我在门诊空隙写作此篇时,来了一位曾患腰痛的患者。
SLEZAK WELTER先生,于2008年因腰痛而首诊,当时已经患腰痛四十年,于八个月前做过第五腰椎间盘电灼手术,但术后仍有右侧腰痛,下及腿部,每天气变化即出现麻木感,且出现小便急迫。
其左脉浮大,寸大明显。
明显是木火偏旺之象。
当时针刺董氏奇穴之灵骨、大白、鼻翼、肾关、小节以及后溪穴。
再诊脉已经大减,且疼痛好转。
再治五次而诸症豁然。
且病人出现极为明显的一个变化是,初诊时非常罗嗦,语言极多,渐治渐减,之后伴随腰痛消失竟然完全不再罗嗦,我自己亦觉不可思议。
中医辨证治疗腰痛
中医辨证治疗腰痛
简介:
腰痛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中医辨证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本文将介绍中医辨证治疗腰痛的原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1. 辨证原理:
中医认为腰痛是由于腰部经络不通而引起的,常见的辨证类型
包括肾虚、寒湿、湿热和气滞等。
通过辨证,可以确定病因,进而
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2. 辨证方法:
(1)肾虚型:治疗重点在于补肾。
可采用草本药物,如补骨脂、巴戟天等;饮食上宜多食用补肾壮阳的食物,如黑豆、黑芝麻等。
(2)寒湿型:治疗重点在于祛寒湿。
可采用温热的药物,如
附子、生姜等;饮食上宜避免冷凉食物,如冰饮等。
(3)湿热型:治疗重点在于清热利湿。
可采用具有清热作用
的药物,如黄芩、车前子等;饮食上宜少食动物脂肪和辛辣食物。
(4)气滞型:治疗重点在于活血理气。
可采用具有活血作用的药物,如丹参、川芎等;饮食上宜避免食用过多油腻食物。
3. 注意事项:
(1)在接受中医辨证治疗前,应先进行全面的中医诊断,确保准确辨证;
(2)在治疗过程中,应遵医嘱,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3)治疗期间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活动;
(4)辨证治疗是个体化的治疗方法,同一种辨证类型的治疗方法在不同患者身上可能会有所不同。
结论:
中医辨证治疗腰痛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在接受治疗时应注意全面的诊断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腰痛病的辨证施护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痛病)的辨证施护概念腰痛又称“腰脊痛”,是以腰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病证,可表现在腰部的一侧或两侧,或腰脊当中,也可能与背腿等部位疼痛合并出现为特征的疾病。
病因病机腰痛病因为内伤、外感与跌仆挫伤,基本病机为筋脉痹阻,腰府失养。
内伤多责之禀赋不足,肾亏腰府失养;外感为风、寒、湿、热诸邪痹阻经脉,或劳力扭伤,气滞血瘀,经脉不通而致腰痛。
证治分类:1:寒湿腰痛证机概要:寒湿闭阻,滞碍气血,经脉不利。
治法:散寒行湿,温经通络。
辩证施护:①.注意保暖,防潮防湿。
安排患者于温暖舒适的病室,保持空气的清新。
②.加强腰部保暖,使用护腰,切勿吹风受寒。
③.少食寒凉和滋腻食品, 适量吃些辣椒、花椒等祛湿祛寒之物。
2.湿热腰痛证机概要:湿热壅遏,经气不畅,筋脉失舒。
治法:清热利湿,舒筋止痛。
辩证施护:①.要避免高温、潮湿的环境, 尤其是夏末秋初, 湿热较重, 尽量不在户外做较剧烈的活动和锻炼, 防止湿热入侵机体, 加重疼痛。
②.禁辛辣、油腻、高热量饮食, 多吃芹菜、苦瓜、等清淡食品, 多饮水,保持二便通畅, 因湿热可从大小便排泄。
③.应注意观察体温、出汗等情况。
3.瘀血腰痛证机概要:瘀血阻滞,经脉痹阻,不通则痛。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辩证施护:①.应卧床休息,注意观察疼痛的时间、性质及程度,可配合针灸,按摩等。
②.疼痛时患者情绪紧张、恐惧,故应做好精神护理。
③.痛如针刺者,临时服参三七粉,延胡各1.5g,温开水或藕汁调服。
4.肾虚腰痛证机概要:肾阴不足,不能濡养腰脊。
治法:滋补肾阴,濡养筋脉。
(1)肾阴虚证机概要:肾阴不足,不能濡养腰脊。
治法:滋补肾阴,濡养筋脉。
(2)肾阳虚证机概要:肾阳不足,不能温煦筋脉。
治法:补肾壮阳,温煦经脉。
辩证施护:1.护理上应不使过于疲劳,注意脾胃运化功能2.加强饮食调补,如红枣、桂圆,黄豆等均可调配煮食。
3.坚持针灸、推拿等治痕预防调护:1.预防腰痛:应注意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正确的坐、卧、行体位,劳逸适度,不可强力负重,避免腰部跌仆闪挫。
腰腿痛患者的辨证施护要点
腰腿痛患者的辨证施护要点腰腿痛是一种常见病症,多数情况下是由于腰部或骨盆区域的肌肉、韧带、关节等组织损伤或炎症引起。
在中医理论中,腰腿痛属于“痹痛”范畴,是因为人体气血运行不畅所致。
因此,治疗腰腿痛的关键在于辨证施护,即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一、辨证1.寒湿痹痛型特点:患者腰腿痛,常伴有关节酸痛、肌肉僵硬、活动不便等症状。
疼痛部位多在腰部、臀部、大腿外侧等处,且容易受寒湿天气影响,疼痛加重。
治疗方法:以温通和祛湿为主,可采用艾灸、针灸、拔罐、理疗等方法。
2.气血虚弱型特点:患者腰腿痛,多伴有乏力、头晕、心悸等症状。
疼痛部位多在腰部、臀部、大腿后侧等处,疼痛呈隐痛或酸痛感,常随着活动而加重。
治疗方法:以补益气血为主,可采用中药调理、针灸、理疗等方法。
3.肝肾不足型特点:患者腰腿痛,多伴有头晕、耳鸣、失眠等症状。
疼痛部位多在腰部、臀部、大腿后侧等处,疼痛呈刺痛或胀痛感,常随着劳累或久站而加重。
治疗方法:以滋肾养肝为主,可采用中药调理、针灸、理疗等方法。
二、施护1.中药调理中药调理是治疗腰腿痛的常用方法,可以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选用不同的中药进行调配。
常用的中药有当归、川芎、红花、桂枝、白芍等,可通过煎汤、泡酒、贴敷等方式进行使用。
2.针灸针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可以通过刺激人体穴位,调节气血运行,达到治疗腰腿痛的效果。
常用的针灸方法有温针、电针、艾灸等,需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3.理疗理疗是通过物理手段进行治疗的一种方法,包括按摩、推拿、拔罐等。
可以通过刺激肌肉、韧带等组织,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4.饮食调理饮食调理是治疗腰腿痛的重要方法之一,可以通过调节饮食结构,增加营养物质的摄入,达到滋补身体的效果。
建议患者多食用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钙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鱼、豆制品、绿叶蔬菜等。
5.生活习惯调整生活习惯调整是治疗腰腿痛的重要环节之一,可以通过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减轻腰腿负担,预防疼痛反复发作。
腰腿痛
【临床表现】
多种多样,它包括所有种类的腰痛症状。其 主要临床表现有: 1.下腰痛 绝大多数患者以腰痛为主,这是为突出的髓核从及纤维环和后 纵韧带,刺激纤维环内的痛觉纤维的结果。疼痛轻重不一,严 重时影响腰部活动。任何能增加腹内压的活动,均会导致腰痛 加剧。有时甚至刷牙、转身、低头、仰面时也可诱发腰部阵痛。 2.下肢放射性神经痛 腰腿痛患者多数以腰痛开始,不久腰痛减轻,下肢放射痛逐渐 加重。这是因为当髓核进一步后突后,原来处于紧张状态的纤 维环破裂,换上痛觉神经纤维张力减低,至疼痛减轻;也因髓 核进一步突出,经过后纵韧带直接压迫神经根,故出现下肢放 射痛加重。疼痛常自臀部开始,逐渐延伸至小腿后侧、后外侧 及足底外侧。当行走、站立或咳嗽时,也同样加剧疼痛。多数 患者经卧床后症状可减轻。个别患者由于巨大的椎间盘后突压 迫整个马尾出现不完全性双下肢瘫痪,会阴部和大小便功能障 碍。
【病因】
1.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 在正常情况下,椎间盘经常受体重的压迫,加上腰 部又经常进行屈曲、后伸等活动,更易造成椎问盘 较大的挤压和磨损,尤其是下腰部的椎间盘,从而 产生一系列的退行性改变。 2.外力作用 有些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往往存在长期腰部用 力不当、过度用力、姿势或体位的不正确等情况。 例如装卸工作人员长期弯腰提举重物,驾驶员长期 处于坐位和颠簸状态。这些长期反复的外力造成的 轻微损伤。日积月累地作用于椎间盘,加重了退变 的程度。 3.诱发因素
【临床分型】
中医辨证分型 根据腰腿痛的临床症状,我们将其分为 以下六型。 1.风湿痹阻型 腰腿痹痛重着,腰部活动受限,阴雨天症状加重,痛处 游走不定,怕风,得温则减或下肢乏力麻木,或有肌肉 萎缩,屈伸不利,趾端麻木不知痛痹,舌质淡红或暗淡, 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紧、弦缓。 2.寒湿痹阻型 多有外感风寒或涉湿感寒等病史,腰腿部冷痛,活动不 利,痛有定处,虽静卧亦不减或反而加重,昼轻夜重, 遇寒痛增,得热则减,小便通利,大便溏泄,舌质淡胖、 苔白腻,脉弦紧或沉紧。
腰腿痛患者的辨证施护
饮食 宜 高热量 高 营养 , 多食 牛 羊 肉、 鸡蛋 、 胡 萝 卜、 鱼 虾 等 补益食 物 , 忌食 生冷 之 品 。鼓 励户 外活 动 , 多晒 太 阳 ,
适度 运 动 , 配 合 中医艾 灸 、 穴贴 等温 热疗 法 。
讨 论
液, 大便 时需 人 陪伴 , 勿用力 , 以免 虚 脱 、 跌 倒 。大便 过
1 .病 室要 整洁 、 干燥 、 舒适、 日光充 足 、 温度 适 宜 。
2 .急性 期 卧硬 板床 2 ~7 d , 床褥 可 稍 厚 , 不 宜 卧 软
床 。对腰 椎稳 定性 功 能 较 差 者 , 应 佩 带 腰 围进 行制 动 ,
防止 症状 加重 。
辛 1 0 g , 秦艽 3 O g , 黄柏 2 0 g , 青 风藤 3 0 g , 川 I 芎 2 O g , 羌活 2 0 g , 独活 2 0 g 。②湿 热型 方剂 : 生石 膏 3 0 g , 知母
腰 腿痛 患 者 的辨 证 施 护
杨 丽 娟
( 湖北省应城 市中医医院, 4 3 2 4 0 0 )
腰腿 痛是 以腰 部 和 腿 部 疼痛 为 主要 症 状 的伤 科 病 症, 是 一 种常见 病 , 多发 病 , 好发 于 3 0 ~6 0岁 人群 , 严 重
影 响 患者 的 日常起 居生 活 , 主要 包括 西 医学 的腰椎 间 盘
便 。针刺可 取 穴 大肠俞 、 脾俞、 胃俞 、 天枢 、 上 巨虚 等 , 用
补法。
5 .阳虚 型 。施 护原则 : 温 阳通 便 。护 理 措施 : 病 室
应 温 暖 向阳 , 注 意 防 寒 保 暖 。年 老 体 虚 患 者 减少 活动 。
( 收稿 日期 2 0 1 4 — 0 9 — 0 5 )
中医腰痛的分类及治疗方法
中医腰痛的分类及治疗方法中医关于腰痛主要有四方面的发病机理(1)感受寒湿:由于久居冷湿环境,衣着湿冷,身劳汗出等,都可感受寒湿之邪。
寒邪凝敛收引,致经脉受阻,气血运行不畅,因而发生腰痛。
(2)感受湿热:长夏之际,湿热交蒸,或寒湿蕴积日久,郁而化热,感受其邪,阻遏经脉,而发为腰痛。
(3)肾虚亏损:多因久病肾虚,肾之精气无以濡养筋脉,而引起腰痛。
其痛势绵绵,遇劳更甚,反复发作,多见于虚证、里证。
(4)气滞血淤:久病肾虚损及经脉气血,使其运行不畅,而致脉络阻滞,血淤滞留于腰部而发生疼痛。
此腰痛为虚实夹杂,肾虚为其本,气滞血淤为其标。
页首中医腰痛病证表现及至治法1、寒湿证【证候标准】腰部冷痛重着,得热则减,转侧不利。
遇阴雨天疼痛发作或加重,静卧时腰痛不减甚或加重,舌苔白腻,脉沉而迟缓或沉紧。
【治法】散寒除湿温通经络2、湿热证【证候标准】腰部弛痛,有热感,遇热或雨天疼痛加重。
小便短赤,甚或大便结。
舌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
【治法】清热利湿舒筋活络3、瘀血证【证候标准】腰痛如刺,痛处固定不移,拒按。
轻症俯仰不利,重症痛剧不能转侧,或有外伤、用力史。
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止痛4、肾虚证【证候标准】腰部酸软或绵绵作痛,喜揉按,遇劳则甚,卧则痛减。
腰膝软弱无力,或少腹拘急,手足不温,或五心烦热,失眠少寐,口燥咽干。
舌苔少,脉虚细弱。
偏阳虚者舌淡、脉沉弱,偏阴虚者舌红、脉弦细数。
【治法】偏阳虚者,宜温补肾阳;偏阴虚者,宜滋补肾阴治疗方剂(供参考)1.风湿腰痛主证:腰部疼痛、走串不定,牵引腿足,活动不利,天气阴变则疼痛加重,脉浮弦,苔薄白。
治法:袪风湿、止腰痛。
方药:独活寄生汤加减。
独活12克、桑寄生18克、秦艽9克、防风6克、细辛3克、川芎6克、当归9克、白芍9克、茯苓9克、牛膝9克、杜仲12克、桂心3克、甘草3克,水煎服。
方中独活、细辛、防风、秦艽、茯苓、桂心袪风散寒利湿,当归、川芎、白芍活血止痛,桑寄生、牛膝、杜仲补肾强腰,甘草和中,全方具有袪风除湿,补益肝肾,邪正兼顾的特点,对于肌肉风湿,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所引起之腰痛,有良好补益镇痛作用。
腰腿痛的中医辨证施治
腰腿痛的中医辨证施治在日常生活中,腰腿痛多是中老年人,一些从事强度较大的体力劳动人群也容易腰腿痛,很多患者认为这不是病,不需要特别注意,只要休息好、日常做下按摩就可以。
但实际上还是会产生一些影响,如果严重可导致运动能力减退,不能正常工作和生活。
不管如何,腰腿痛都应当引起重视。
腰腿痛的具体表现可以分多种,如有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具体造成腰腿痛的原因多与退行性病变、慢性劳损等有关,如果有这些症状一定要注意。
若要治疗,腰腿痛可以选择保守治疗,严重的要进行手术治疗。
若从中医出发,中医的治疗往往要进行辨证施治。
在中医当中,腰腿痛被认为与肾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即“腰为肾之府”,如果肾脏出问题,腰部会最先反映出来。
中医当中对腰腿痛有实证和虚症两种常见的分型,在治疗腰腿痛病人的时候,先判断病人具体是什么证型之后也有相应的治疗方法。
这里先讲一讲,从中医出发腰腿痛的不同证型情况。
腰腿痛的实证中,比较常见有血瘀气滞型、寒凉淤血型两种。
前者通常是腰腿部位有局部的疼痛,并且感到刺痛,痛的位置相对固定,这种很可能或是因为外伤,或者长期久坐等造成的。
后者也会感到疼痛,同时也有怕冷畏寒的症状,这种一般是因为受凉导致的。
肾阳亏虚和肝肾亏虚型是腰腿痛的两种常见的虚症,如果是肾阳亏虚,一般会有腰部怕冷的感觉,夜晚起床小便的次数会比较多,还可能会有性功能障碍的症状。
如果是肝肾亏虚,一般就是腰部、膝盖有酸痛感,日常会感到乏力。
针对这些不同证型,下面来讲讲中医辨证施治的常见方法。
患者为血瘀气滞型,中医治疗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原则,具体可采用腰痛逐淤汤治疗。
这一汤剂的主要成分主要包括丹参、当归、红花、桃仁、川芎、牛膝、地龙等,经水煎煮服用,在此汤剂中,桃仁、红花、川芎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牛膝等可有效止痛。
如果患者伴有其他症状可加减用药,如感到胀痛可加降香、橘核。
若是寒凉淤血型,中医治疗则以祛风止痛、滋补肝肾为原则,患者可服用风寒腰痛汤。
中医治疗腰腿痛有效验方。腰腿痛。一、寒湿型。二、湿热型。三、肾虚型
中医治疗腰腿痛有效验方。
腰腿痛。
一、寒湿型。
二、湿热型。
三、肾虚型【处方】独活20克、杜仲15克、年健20克、乳没20克、金毛狗脊20克、制川乌12克、萆解20克、毛姜15克、五加皮15克、寄生15克、秦艽20克、土鳖12克、田七20克、桃仁12克、红花10克、蜈公4条克、全虫10克、伸筋草20克、姜黄15克后来这个病人把单子告诉了周围一些腰痛、腰腿痛的病人在我这抓药,疗效确切,所以从那以后只要是腰腿痛的病人我都以此为基础方,辩证加减每获疗效。
此药方虽然贵点,但效果好!病人可以接受。
【百张图解舌诊】临证首先宜分辨表里虚实寒热。
大抵感受外邪所致者,其证多属表、属实,发病骤急,治宜祛邪通络,根据寒湿、湿热不同,分别施治。
由肾精亏损所致者,其证多属里、属虚,常见慢性反复发作,治宜补肾益气为主。
一、寒湿型【证见】腰部冷痛重着,转则不利,静卧不减,阴雨天加重。
舌苔白腻,脉沉。
【治法】散寒祛温,温通经络。
【方药】1.主方甘姜苓术汤(张仲景《金匮要略》)加味处方:干姜12克,炙甘草9克,白术15克,茯苓20克,杜仲、独活各12克,狗脊20克,牛膝15克。
水煎服。
2.中成药(1)腰息痛,每次2粒,每日3次。
白芷12克制草乌10克独活12克续断15克牛膝15克三七粉15克防风15克威灵仙30克秦艽15克川加皮15克防己15克海风藤杜仲15克土萆解15克何首乌15克桑寄生15克当归12克骨碎补15克红花10克千年健12克赤芍12克桂枝12克扑热息痛每次1颗【功能主治】舒筋活络,祛瘀止痛,活血驱风。
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肥大性腰椎炎,肥大性胸椎炎,颈椎炎,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
【规格】每粒装0.3g(含扑热息痛0.1g)【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粒,一日3次,饭后服。
【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胃肠不适者慎服。
(2)舒筋活络丸,每次1-2丸,每日2次(3)腰椎痹痛丸,每次1丸,每日3次。
3.单方验方(1)二术苡仁汤(刘国普验方)处方:白术30克,薏苡仁20克,苍术15克。
腰痛中医辨证论治
腰痛中医辨证论治腰痛是常见的临床症状,中医对于腰痛的辨证论治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理论体系。
中医认为腰痛的成因多样,包括外感风寒湿邪、内伤肝肾、气血瘀滞等。
在治疗时,中医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的原则,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1. 风寒湿邪侵袭:当风寒湿邪侵袭腰部时,患者常表现为腰部冷痛,遇寒加重,得温则减,舌苔白腻,脉象浮紧。
治疗上宜采用祛风散寒、温经通络的方法,常用的中药方剂有羌活胜湿汤、桂枝加葛根汤等。
2. 湿热内蕴:湿热内蕴导致的腰痛,患者腰部疼痛伴有热感,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象滑数。
治疗上宜采用清热利湿、通络止痛的方法,常用的中药方剂有八正散、龙胆泻肝汤等。
3. 肝肾亏虚:肝肾亏虚引起的腰痛,患者常表现为腰部酸痛,劳累后加重,休息后缓解,伴有头晕耳鸣,舌淡苔白,脉象细弱。
治疗上宜采用补益肝肾、强筋壮骨的方法,常用的中药方剂有六味地黄丸、左归丸等。
4. 气血瘀滞:气血瘀滞导致的腰痛,患者腰部疼痛固定不移,夜间加重,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象涩滞。
治疗上宜采用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方法,常用的中药方剂有血府逐瘀汤、桃红四物汤等。
5. 外治法:除了内服中药,中医还常用外治法治疗腰痛,如针灸、拔罐、艾灸、推拿等。
这些方法可以直接作用于腰部,通过刺激穴位或经络,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目的。
6. 饮食调理:在治疗腰痛的同时,还应注意饮食调理,避免食用寒凉、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多吃温补肝肾、强筋壮骨的食物,如黑枣、核桃、黑芝麻等。
7. 生活调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久坐、久站,适当进行腰部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等,有助于预防和缓解腰痛。
总之,中医治疗腰痛的方法多样,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同时,患者也应积极配合治疗,注意日常调养,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腰腿痛的辨证分型与饮食调护
腰腿痛的辨证分型与饮食调护腰腿痛属于祖国医学“痹证”范畴。
早期表现主要以邪盛为主,病位浅而病情较轻,多因气候变化无常,冷热交错,或居处潮湿,涉水冒雨,外邪直入肌肉关节筋脉,多表现为表寒证;因素体阳气偏盛,内有蕴热,或阴虚阳亢之体复感外邪,或寒温之邪郁而化热所致,经络气血痹阻不通,多表现为湿热证;若外伤或病邪久而不去,气血运行不畅,血脉瘀阻者,多表现为气滞血瘀。
病情进一步发展,病邪由表人里,内犯脏腑,脏腑功能失调。
肾主骨,腰为肾之府,腰部疾患很易犯肾,故后期表现为肾虚证。
腰腿痛证候复杂,我科对治疗有其独到之处,在继承和发扬祖国传统中医特色基础上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配合中医护理辨证施护措施,成为我科治疗腰腿痛的特色之处。
1.气滞血瘀型(1)证侯特点:腰腿疼痛剧烈,痛有定处,拒按,腰部板硬、俯仰活动受限,两手叉腰,步履艰难,舌质紫黯,边有瘀斑,苔薄白或薄黄,脉涩或弦数。
(2)饮食调护:饮食宜清淡、行气、活血通络止痛类食物为主。
如桃仁、菠菜、山楂、黑木耳、金针菜、三七粉冲服、山斑鱼煲西洋菜、祛瘀生新汤、桃仁红花粥等。
多饮水、摄青菜、蔬果。
禁食海腥发物类易致过敏之物,如虾、蟹、烟酒、辛辣之品,以及肥甘厚腻等阻滞气机之品。
待病情稳定、二便通畅、舌苔脉象正常后,再适当给予补养之品。
平素注意在饮食中摄取富含钙质之物,如虾皮、紫菜、海带、豆制品、奶制品等。
2.风寒型(1)证侯特点:腰腿部冷痛重者,痛有定处,遇寒痛增,得热则减或痹痛重着,阴雨天加重,麻木不仁;或痛处游走不定,恶风,并有转侧不利、行动困难、日轻夜重,小便利,大便溏,舌质淡红或暗淡或胖,苔薄白或白腻,脉弦紧。
(2)饮食调护:饮食宜祛风除湿,稳经散寒,除痹止痛类食物为主。
如全蝎、鸟梢蛇、牛膝、当归、北芪、水蛇、蹄筋、生姜、羊肉、胡椒根等。
忌食肥厚及生冷寒冷之品。
如通菜、芥菜、生冷水果等。
3.湿热型(1)证侯特点:腰疼或兼下肢疼痛,痛处伴有灼热感,热天雨天疼痛加重,重浊难移,或屈伸不利,小例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
腰腿痛的辩证施治
腰腿痛的辩证施治标签:腰痛;中医辩证;分型施治中医腰腿痛包括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骨质增生等疾病引起的腰部及下肢疼痛痠麻不适症状。
根据本病临床表现特征将其分为寒湿阻絡,气滞血瘀,湿热蕴结,肾阳不足,肾阴亏虚,气血两虚6种证型辨证施治,采用口服中药汤剂,结合牵引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1寒湿阻絡患者腰腿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阴雨天疼痛加重,遇寒痛增,得热痛减,腿膝沉重,形寒肢冷,舌淡,苔白厚,脉沉而迟紧。
治当散寒除湿,温经通絡。
方选独活寄生汤加减:独活18g,桑寄生25g,秦艽20g,木瓜20g,杜仲20g,防己12g,当归15g,延胡索15g,肉桂10g,制附子10g,细辛6g。
2气滞血瘀患者起病急,初期腰腿剧痛拒按,腰部僵硬,俯仰转侧不利,甚者不能下床,日轻夜重,痛如针刺,痛有定处,行走不便,舌质紫黯或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涩。
治当行气活血,化瘀通络。
方选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12g,红花12g,当归20g,川芎15g,鸡血藤20g,丹参20g,赤芍15g,制香附子12g,川楝子12g,延胡索15g。
3湿热蕴结患者腰痛重着,痛有热感,小腿胀痛,雨天或热天疼痛加重,活动后稍减,体困身热,恶热口渴,小便短少黄浊,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数。
治当清热除湿,理筋通络。
方选加味二妙散加减:苍术15g,蚕砂15g,木瓜20g,黄柏12g,防己12g,泽泻20g,车前子20g,川牛膝18g,忍冬藤18g,伸筋草15g。
4肾阳不足患者腰背痠痛,腰腿发冷,如坐凉水,得温则减,畏寒怕冷,面色晄白,手足不温,少气乏力,,小便清长,舌质淡,苔薄,脉微弱。
治当温补肾阳,养筋舒絡。
方选肾气丸加减:山药20g,熟地18g,当归18g,山茱萸15g,泽泻15g,丹皮12g,杜仲20g,续断20g,巴戟天20g,淫羊藿18g,肉桂10g,狗脊15g,菟丝子20g,鸡血藤20g,制附子10g,炙甘草10g。
5肾阴亏虚患者腰部痠软疼痛,痛势绵绵,腿膝软弱无力,头晕耳鸣,潮热盗汗,面色潮红,心烦失眠,口干舌燥,手足心热,舌红苔少,脉细数。
腰腿痛的辩证施护
辩证施护
▪ 1.风寒湿型
▪ 1)保持病室干燥温暖,向阳避风,避免居住潮湿之 地.注意保暖.不宜在寒冷季节或阴雨潮湿之天气到室外 活动,要尽可能避免关节肘臂外露。鼓励病人多晒太阳。
▪ 2)在疼痛剧烈的部位加甩扣套.疼痛缓解后.给病人作
▪ 4)孺防褥疮,定时协助病人翻身.更换体位, 翻身时最好用翻身板或手获病人肩、臀部同时翻 动.防止配舍不当产生剪氏应力.侧卧时.背部 用枕头顶住或用翻身板靠好,定时按摩皮肤受压 处,及时处理大小便。
辩证施护
▪ 5)部分病人困生活 自理能力差,心情比较急躁 甚至感到绝望,护理人员要给予精神上的安慰, 尽快穗定病人情绪.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辩证施护
▪ 3)久卧伤气,久坐伤内,病情稳定后即应加强锻炼,如 打太极拳、气功、温浴、八段锦等可使气血畅通.肌骨坚 定.利于康复。 对那些不能下床者.嘱其在床上活动四 肢.勤翻身. 有舒筋活络止痛的功效。 谨防褥疮的发生。 对悲观忧郁耆应加强精抻护理。
▪ 4)在饮食上宜食温性食品,如牛内,羊肉、狗内等;多 用姜撒等温热性调料,以助热散寒。禁食生冷瓜果、晕腥 油腻、酸性食物.以免积湿生痰而加重病情。 中药水荆 宜温服,服后同饮步量风湿酒以助药效。服药时间最好是 在早晨与睡前,因为此证患者活动障碍以晨起为甚.疼埔 以夜间加重为多,早晚分服药,意在发作前及时截治.有 利于药效的发挥,控制病情发展。
▪ 2)腰部垫枕,用棉布阿放棉花的钝三角形 长枕垫在伤处.由于柔簌和吸水性好.可 减步或预防褥疮,也可避免腰部辟空、减 少腰部活动.使肌 肉放松.为损伤的组织 修复、瘀血的吸收创造条件。
辩证施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腰腿痛的辨证分型与饮食调护腰腿痛属于祖国医学“痹证”范畴。
早期表现主要以邪盛为主,病位浅而病情较轻,多因气候变化无常,冷热交错,或居处潮湿,涉水冒雨,外邪直入肌肉关节筋脉,多表现为表寒证;因素体阳气偏盛,内有蕴热,或阴虚阳亢之体复感外邪,或寒温之邪郁而化热所致,经络气血痹阻不通,多表现为湿热证;若外伤或病邪久而不去,气血运行不畅,血脉瘀阻者,多表现为气滞血瘀。
病情进一步发展,病邪由表人里,内犯脏腑,脏腑功能失调。
肾主骨,腰为肾之府,腰部疾患很易犯肾,故后期表现为肾虚证。
腰腿痛证候复杂,我科对治疗有其独到之处,在继承和发扬祖国传统中医特色基础上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配合中医护理辨证施护措施,成为我科治疗腰腿痛的特色之处。
1.气滞血瘀型(1)证侯特点:腰腿疼痛剧烈,痛有定处,拒按,腰部板硬、俯仰活动受限,两手叉腰,步履艰难,舌质紫黯,边有瘀斑,苔薄白或薄黄,脉涩或弦数。
(2)饮食调护:饮食宜清淡、行气、活血通络止痛类食物为主。
如桃仁、菠菜、山楂、黑木耳、金针菜、三七粉冲服、山斑鱼煲西洋菜、祛瘀生新汤、桃仁红花粥等。
多饮水、摄青菜、蔬果。
禁食海腥发物类易致过敏之物,如虾、蟹、烟酒、辛辣之品,以及肥甘厚腻等阻滞气机之品。
待病情稳定、二便通畅、舌苔脉象正常后,再适当给予补养之品。
平素注意在饮食中摄取富含钙质之物,如虾皮、紫菜、海带、豆制品、奶制品等。
2.风寒型(1)证侯特点:腰腿部冷痛重者,痛有定处,遇寒痛增,得热则减或痹痛重着,阴雨天加重,麻木不仁;或痛处游走不定,恶风,并有转侧不利、行动困难、日轻夜重,小便利,大便溏,舌质淡红或暗淡或胖,苔薄白或白腻,脉弦紧。
(2)饮食调护:饮食宜祛风除湿,稳经散寒,除痹止痛类食物为主。
如全蝎、鸟梢蛇、牛膝、当归、北芪、水蛇、蹄筋、生姜、羊肉、胡椒根等。
忌食肥厚及生冷寒冷之品。
如通菜、芥菜、生冷水果等。
3.湿热型(1)证侯特点:腰疼或兼下肢疼痛,痛处伴有灼热感,热天雨天疼痛加重,重浊难移,或屈伸不利,小例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
(2)饮食调护:饮食宜清热利湿,舒筋止痛类食物为主。
如苡米、冬瓜、木瓜、绿豆、芡实、丝瓜瘦肉汤、车彰菜煲猪小肚汤、白果煲鸡汤等。
忌煎炸热燥之品,如油条、烧鹅、烧鸡、酒等。
4.肝肾亏虚型(1)证侯特点:腰腿痛缠绵不愈,劳累更甚,肢体麻木有冷感,沉重乏力,肌肉萎缩。
偏阳虚者面色苍白,手足不温或腰腿发凉,或有阳痿,早泄,妇女带下清稀,舌淡苔白滑;偏阴虚者面色潮红,咽干口渴,心烦失眠,多梦或有遗精,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2)饮食调护:肾阳虚者饮食宜温补肾阳,温阳通痹为主:如狗肉、红枣淮山、桂圆煲鸡、当归生姜煲羊肉汤、川崎杜仲煲猪尾汤,忌生冷瓜果及寒凉食物;肾阴虚者饮食宜滋阴补肾,强筋壮骨为主:如海参、鸡蛋、白鸽、龟鳖、蜂房、莲子百合煲瘦肉汤、冰糖炖雪耳等,忌香燥,烟酒,烧鹅等。
骨科常见病、专科专病的饮食健康教育一、骨折早期的膳食护理1. 骨折早期的膳食护理原则骨折早期是指骨折伤后2W以内。
饮食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清热解毒凉血为原则。
食用清淡富含营养之品,如瘦肉末汤,鱼汤,田七田鸡汤、田七瘦肉、蔬菜,水果等。
年老体弱患者给予软烂易消化的饮食。
忌食酸辣、辛辣、燥热、油腻,不宜过早进食肥腻滋补之品如骨头汤,肥鸡,炖水鱼等,否则瘀血积滞,难以消除,必然拖延病程,使骨痂生长迟缓,影响日后关节功能的恢复。
骨折禁食醋,因醋有软化骨骼和脱钙作用。
《本草纲目》中记载,醋多食损筋骨亦损胃。
辛辣类食物具有散气伤阴,耗血损目,生痰动火之功效,不利于骨折的愈合。
早期卧床病人常有大便秘结,宜食含纤维素多的食品蔬菜,多吃香蕉、蜂蜜等促进排便。
2.骨折早期常用的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类膳食有(1)田七煲田鸡瘦肉汤主料:田七12g、田鸡4只、瘦肉3两。
辅料:盐适量。
功能: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田七,味甘微苦,具祛瘀止血,消肿止痛功效。
既能止血又能活血散瘀,故止血而无留瘀之弊,瘀去则肿消痛止。
用法:每天温服一次。
(2)田七当归肉鸽汤主料:田七10g、当归10g、肉鸽1只,共炖熟烂。
用法:喝汤吃肉,每日1次,连用7~10d。
(3)黑木耳瘦肉汤主料:黑木耳30g、瘦肉3两。
辅料:盐适量。
(4)桃仁粥主料:桃仁10~15g(捣烂)、粳米50g。
配料:红糖适量。
功能:活血通经,祛淤止痛,润肠通便。
桃仁性善破血,入红糖与粳米为粥,功专破血行血,活血不伤正。
适用于骨折早期瘀血阻滞,肿胀疼痛及跌打损伤初期诸证。
用法:温热内服,每日2次。
因桃仁破血力强,食之能引起流产,孕妇禁用。
二、骨折中期的膳食护理1. 骨折中期的膳食护理原则骨折中期是指伤后3~6W。
饮食以和营止痛、接骨续筋、舒筋活络为原则。
可多才用(1)和营止痛汤:桃仁10g、川芎10 g、归尾10g煲猪排骨。
具有调和营血,理血止痛,去瘀生新的功效。
适用于骨折中期仍有瘀血,气滞,肿痛未尽者。
(2)续骨活血汤:归尾12g、骨碎补12g、续断12g、煲猪排骨(猪尾)。
具有去瘀生新,接骨续筋的功能。
适用于骨折中期骨位已正,筋已理顺,筋骨已有连接但未坚实,尚有瘀血未去者。
(3)常用舒筋活血汤:上肢骨折:川芎,宽筋藤,归尾煲猪排骨(可加猪脚筋或鹿筋);下肢骨折:牛膝,宽筋藤,归尾煲猪排骨(可加猪脚筋或鹿筋)。
具有活血去瘀,舒筋通络的功效。
适用于骨折中期,气血未畅,筋膜粘连,或兼风湿,筋络挛缩、强直、关节屈伸不利者。
2.骨折中期常用的膳食方有食疗应以和法为基础,在活血化瘀的同时加大接骨续筋或补益气血之力,促进骨折早期愈合,多用猪腰,猪脊骨,猪脚筋,鸡,枸杞,牛大力,山药,粟子、核桃,芝麻等品。
常用食疗有:(1)山楂粥主料:山楂20~30g,粳米100g,红糖适量。
功能:活血化瘀,消食健脾。
主治腰椎压缩性骨折早、中期,症见腰腹部疼痛、腹胀,不思饮食,大便不通。
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患者,因外力所致血淤气滞,肠蠕动减弱,加之需要卧床治疗,久卧又可影响脾胃的运化,故常出现腹胀,不思饮食的症状。
山楂有促进消化和散淤之功效,粳米又能养胃气,壮筋骨。
故本方尤宜于骨折需长期卧床,消化功能低下的患者。
(2)猪蹄苡米汤主料:猪蹄1只,苡米50g。
功能:健脾利湿,强筋壮骨,通络除痹。
使用于骨折损伤后兼风湿、关节屈伸不利、血气未畅引起的酸痛等。
苡米,健脾,利水渗湿,祛风湿而止痹痛,利关节而解拘急。
用法:早晚2次服用.三、骨折后期的膳食护理1.骨折后期的膳食护理原则骨折后期是指伤后6~10W,饮食以补气养血法、健脾益胃、补益肝肾、温经通络为原则。
2.骨折后期常用的膳食方有(1)牛膝杜仲猪腰汤:牛膝15g、杜仲30g、猪腰一个。
(2)千斤拔鸡脚汤:千斤拔100g、鸡脚8只、花生100g。
(3)鸡脚蹄筋汤:芡实60g、鸡脚10只、淮山60g、猪蹄筋60g、蜜枣5个。
(4)杞炖猪脚鹿筋汤:淮山60g、杞子15g,鹿筋30克猪脚1只。
(5)爪排骨汤:栗子半斤、鸡脚10只、排骨半斤、陈皮一角。
(6)药粥:鲜山药50g、杜仲续断各15g、粳米50g、红糖少许。
先煎续断,杜仲,去渣取汁,后入粳米及捣碎的山药,共煮为粥。
四、颈肩痛的膳食护理膳食护理原则:辩证施膳。
(1)风寒湿阻:饮食宜疏风散寒、温经活血类食物,如葛根五加粥、葛根薏米粥、附子炖狗肉、五加皮酒、木瓜酒等。
忌食寒凉之品,如:苦瓜、海带、莲藕等。
(2)肝肾不足:饮食宜以补益肝肾类食物为主,可服用核桃仁粥、枸杞子酒、天麻炖猪脑、甲鱼、木耳、淡菜等,忌油腻肥厚之品。
(3)肾虚瘀阻:饮食宜以补肾化瘀类食物如木耳瘦肉汤,五子羊肉汤(五子:枸杞子、菟丝子、女贞子、五味子、桑椹子)等。
(4)气血亏虚:以补益气血类食物,可选用北芪肉桂瘦肉汤、当归猪肝汤等。
(5)服用健脾化湿的中药时,忌生冷、粘滞的食品。
五、腰腿痛膳食护理膳食护理原则:辩证施膳。
(1)风寒型:饮食宜祛风通络、温经散寒之品,如北芪煲南蛇肉汤,鹿筋煲花生汤,大蒜焖羊肉,忌凉性食物、生冷瓜果、冷饮及动风之品。
(2)湿热型:饮食宜清热利湿通络之品,如丝瓜瘦肉汤,车前草煲猪小肚汤,白果煲鸡汤等,忌辛热燥辣之品,如葱、蒜、胡椒等。
(3)血瘀型:饮食宜活血化瘀、清淡易消化之品,如田七煲猪脚筋汤、金针云耳蒸鸡,桃仁红花粥等,鼓励患者多饮水,忌辛热燥辣肥甘厚腻之品。
(4)肾虚型:饮食宜温补脾肾,滋阴清热之品,如当归生姜煲羊肉汤,川断杜仲煲猪尾汤,莲子百合煲瘦肉汤,冰糖炖雪耳或海参,忌生冷寒凉、辛辣香燥之品。
肾阳虚者宜温补肾阳,温阳通痹之品,如选杜仲炖猪腰;肾阴虚者宜滋阴补肾,强筋壮骨之品,如水鱼补肾汤、虫草炖乳鸽。
六、膝痹膳食护理膳食护理原则:辩证施膳。
(1)肝肾亏虚:饮食应补益肝肾之品,可用熟地、当归、黄芪煲鸡汤,杜仲、牛膝煲猪脚筋,桃仁粥,茯苓、熟地煲龟,山萸肉、黄精煲山斑鱼等,少吃菠菜、番茄、红薯、芹菜等影响钙吸收的食物。
(2)气滞血瘀:饮食宜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之品,如西洋参田七煲田鸡、佛手煲排骨汤、黑木耳煲鸡汤等。
(3)风寒湿阻:饮食宜祛风胜湿,温经通络之品,如姜蒜辣面条、防风葱白粥或牛膝、独活煲猪胰等,趁热食用,以汗出为度。
(4)湿热下注:饮食宜清热利湿食品,如玉米须煲水代茶饮,薏米冬瓜汤,鸡骨草煲瘦肉、丝瓜煲排骨汤、车前草煲鲫鱼等。
中药及中成药服药指导一、服药时机中医治病的效果,除与医生的处方、调配、中药本身及制备等质量有关外,还与服用时间选择有关。
根据药性和病情的不同,合理选择服药时间,可以充分发挥药物的治疗效果。
1. 发汗解表药宜午前服用。
如麻黄汤、桂枝汤、葛根解肌肉汤、九味羌味汤等。
2. 益气升阳药宜午前服用,如,治疗脾气下陷的补中益气汤、参术调中汤等。
3. 补肾阳药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涌吐药如常山饮、七宝饮、截疟饮等宜清晨服用。
治疗寒湿病的鸡鸣散,要在天亮前服用。
4. 止咳平喘药宜在疾病发作前2小时服用。
如苏子、半夏、桔梗、杏仁与甘草,五味子与细辛,干姜、灸麻黄与百部,麦冬与天冬,旋覆花与胆星,黛蛤散与浮海石等。
5. 泻下药宜午后或入夜时服用。
如大黄、芒硝、甘遂等药。
6. 补阴养血药宜傍晚时服用。
如天王补心丹、麦煎散、六味地黄丸、当归地黄汤等。
7. 安神定志药宜夜卧时服用。
如珍珠母丸、辰砂还志丸等于夜卧时姜汤送服。
8. 昼夜服药法:《伤寒论》中的桂枝人参汤、黄参汤等"日再一服",皂英丸、麦门冬汤、豚汤、生姜半夏汤、白术散、半夏厚朴汤等"昼三夜一服",黄连汤、竹皮大丸"昼三夜三",理中丸"日三四次,夜二服"。
昼夜服药,可以在短时间内,使药物的血液浓度迅速达到有效浓度以上,并维持较高的水平,从而更好得发挥疗效。
常用于高热、中风、瘀症及其他病情较重者。
9. 根据病所在身体的部位选择服药时间,如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而后服药,病在心腹者先服药而后食,而使药力迅速下达;病在四肢血脉者,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饱满而在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