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6.1《蒙昧中的觉醒》教案完美版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6.1《蒙昧中的觉醒》教学设计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6.1《蒙昧中的觉醒》教学设计附件: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教学设计方案课题名称蒙昧中的觉醒姓名李三兰工作单位石家庄市第四十五中学年级学科高二教材版本人民版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选自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六第一课。
本课处于专题六第一课的位置,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主要围绕“人是怎样觉醒的?”这一问题展开的。
学通过学生朗读或教师的引读和讲解,使学生明确基本概念,为下面的学习奠定知识基础。
同时,宏观把握本专题的结构,明了人文精神的起源在西方文明发展中的引领作用,了解本课的地位,便于为下面的基础知识的学习提供铺垫,如分析智者学派出现的背景要联系必修一专题六的《雅典民主政治》,比较孔子思想与苏格拉底思想的异同要联系必修三的专题一的《百家争鸣》。
二、教学目标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了解蒙昧的含课件展示学生讨论义提前发学案学生展示预习结果掌握基础知识展示材料学生讨论加深理解板书设计学生回归知识整体把握六、教学评价设计自己设计表格总结课堂知识,强调重点知识、核心知识。
同学之间互相对照,互相补充相关知识。
七、教学板书觉醒一——智者学派1、时间:大约前 5 世纪中叶2、原因:背景:神话;条件:经济、政治3、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4、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感觉5、评价:积极:否定神,以人为中心消极:重视功利,个人主义觉醒二——苏格拉底的思想1、“认识你自己”,尊崇理性,思想自由2、“美德即知识”,重视伦理道德觉醒三——斯多亚学派1、时间:前4世纪末-前3世纪初2、代表人物:芝诺、西塞罗、塞内卡3、观点:逻各斯、理性,自然的生活4、影响:论证天赋人权、人人平等八、教学反思1、突出学术深度:多采用学者观点,联系必修一知识点,突出古希腊的智慧。
2、培养学生能力:学生可以在丰富的材料中培养提取关键信息、归纳和概括的学科能力。
1.围绕课标设计教学目标。
突出一个中心:人文精神的起源。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3专题六第一节 蒙昧中的觉醒教案-教学文档
《蒙昧中的觉醒》教学设计【课程分析】1、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普罗塔戈拉和苏格拉底二者在看待“人”自身这个问题上的共同之处及其差别。
难点:古代人文主义思潮兴起和人文精神产生的时代背景。
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通过学习教材中提供的史料,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着重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古希腊时期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提高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理解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这一观点。
2. 结合教材及课件提供的图片及史料,培养学生借助史料进行独立学习和探究的能力,鼓励学生进行推理和论证,提高学生的历史比较能力和分析能力,渗透“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
●过程与方法:1. 学生可以根据史料,尝试运用讨论法、阅读法等进行历史问题的探究和思考。
2. 注重启发式教学,设计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指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对讨论过程和结果以及学生的表现给予恰当的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普罗塔戈拉的观点具有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的倾向,从而学会对所有问题采取历史的、辩证的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 通过本课学习,体会知识对于完善一个人美德的重要意义。
【学情分析】1.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北重三中高二年第二学期的学生,基本的哲学内容学生还没有接触过,学习上有一定的难度,学生有主动参与的热情,但学生水平参差不齐。
2. 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占优势,但仍属于经验型的,需要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
在材料的选择上,以典型、贴近学生生活为原则,资源丰富,学习过程中对问题的分析以学生为主,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方法采取讲解、设疑、汇报、讨论相结合,及时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以有效组织教学。
3.大部分学生对哲学历史知识储备不够,但学生对于历史人物苏格拉底普遍兴趣浓厚。
【设计思路】运用多媒体手段以图片、材料的方式创设历史情境和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参与问题探究,通过四人小组交流、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的思想产生碰撞,在协作中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6.1《蒙昧中的觉醒》课程教学设计
《蒙昧中的觉醒》教学设计课程标准: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智者学派、苏格拉底、斯多亚学派的思想主张;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美德即知识”等观点的深刻内涵;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创设、合作探究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知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世界是什么?人在世界中的地位是什么?人活着是为了什么?”三个问题层层递进的剖析,感悟西方古典时期伟大哲人的丰富思想。
在理解“人文精神”内涵的基础上,体会哲人的人格魅力,加深对人的价值的思考,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对“人”价值的阐述教学难点:对“人是万物的尺度”和“美德即知识”的深入理解导入:关于“人文精神”的研讨,是现今人类的一个热门话题,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自从有人类以来,一直都在试图解释这个世界,思考着“世界是什么?人在世界中的地位是什么?人活着是为了什么?”一、世界是什么?由于生产力的限制,远古时代的人类对“世界是什么?”这一问题的解释充满了神话色彩,相信神灵掌控着人间的一切,世界是不可知的,人对此是无能为力的。
直到公元前6世纪左右,希腊人开始重新解释这一问题。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提出“万物始于水”,也就是说世界的本原是“水”。
在今天看来,去探讨这一命题的合理与否意义不大,这一命题的提出最大的意义是什么?他对世界的解释从神转向了自然界的物质。
这一说法是否成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把世界本原归于自然,在人类历史上最早提出了不带神话色彩的世界本原说,从而否定了神的至高无上,原来世界是可知的。
为何当时的泰勒斯会有这样的认知呢?我们在必修一中学习过古代希腊,这其中会有什么联系吗?——引出“海洋文明”二、人在世界中的地位是什么?自然界存在着万事万物,人类也是这其中的一个种类,于是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人在世界中的地位是什么?公元前5世纪中叶,普罗塔格拉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6.1《蒙昧中的觉醒》教案设计
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一蒙昧中的觉醒【课程标准】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考试内容与要求】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的普罗塔哥拉和雅典的苏格拉底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主义的基本内涵。
【学习要求】懂得智者学派普罗塔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了解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的主张;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人文主义起源的重要原因;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着重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命题,提高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课前组织学生通过多种途径、网上资源等感受西方古典时期伟大哲人的丰富思想。
课堂上通过创设问题情景,体会人文主义内涵,追溯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并合理评价其历史和现实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普罗塔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哲理名言的剖析,认识到其具有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的倾向,从而更加明确:并非每一句出自伟人或哲人的话都是绝对的真理。
所以,我们应该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对所有问题都应采取历史的、辩证的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教学重点】古希腊“智者”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内涵和价值;古希腊“智者”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古希腊“智者”运动的三个发展阶段和派别。
【教学难点】对普罗塔戈拉“人是万物尺度”所孕育的人文精神的内涵的分析和理解;对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的名言所体现的尊崇理性和追求思想自由的理解。
【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语:当中国古代的先贤们在春秋战国的乱世中“百家争鸣”时,西方的先哲们也在社会发展进步中碰撞出了思想的火花。
今天,让我们走近这些思想巨人,共同来学习了解——西方思想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的相关内容。
师:同学们在课下已经做了预习,那么就说一说西方思想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指的是什么(时间、事件)投影西方思想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6.1《蒙昧中的觉醒》教案
(1)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的普罗塔哥拉的主张
(2)理解雅典的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以及产生这种思想倾向的时代背景;
(3)理解斯多亚学派的“人生而平等”的主张
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
(1)掌握智者学派普罗塔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
(2)苏格拉底“发现自我”的主张理论
教学设计思路
本单元内容是一个有一定难度,理论性强又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专题。学习本专题时首先要明确人文精神的内涵和价值,应先将本专题四节课的内容综合概括介绍,使学生对人文精神起源、复兴和成熟的三个阶段及其所对应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公元前5世纪中叶产生于希腊的智者运动;公元14世纪至17世纪的文艺复兴;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有一较完整的认识和较全面的理解。在学习时,可注意本专题与高中历史必修课第一册第六、第七专题,第二册第五专题和本册第七专题知识内容之间的联系。
过程与方法:课前,学生可以进行预习,感受一下西方古典时期伟大哲人的丰富思想。课堂上,让学生独立思考教材中的思考题,并在课后完成教师设计的具有启发性的习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名言的剖析,认识到其具有的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的倾向,从而更加明确:并非每一句出自伟人或哲人的话都是绝对的真理。所以,我们应该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对所有问题都应采取历史地、辨证地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专
家
点
评
培养学生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
课
堂
教
学
流
程
图
导入——古代希腊智者学派的思想——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斯多亚学派的“人生而平等”的主张——小结——课堂练习
教
学
反
思
新课程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但是,我个人认为:有时候过分强调活动和忽视了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落实和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有些适得其反。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6.1蒙昧中的觉醒优秀教学案例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开场提问: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提问古希腊文明对后世的影响,引发学生的思考。
2.视频导入:播放古希腊的风景视频,让学生感受古希腊的美丽与神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故事导入:讲述一个古希腊的传奇故事,如特洛伊战争等,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2.思维导图:让学生绘制古希腊文明发展历程的思维导图,帮助他们梳理知识点。
3.重点提醒:提醒学生关注古希腊文明的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和思想,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设计一份关于古希腊文明的作业,包括研究报告、心得体会等,让学生深入思考。
2.作业反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及时反馈,指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二)讲授新知
1.讲解古希腊文明的地理环境:介绍爱琴海、希腊半岛等地形地貌,分析其对古希腊文明的影响。
2.讲授古希腊文明的发展历程:从爱琴文明、古风文明到古典文明,讲述各个阶段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3.人文精神的起源:介绍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贡献,阐述其对后世的影响。
4.西方文化的传播:讲解古希腊文明如何通过战争、贸易、学术交流等方式传播到罗马、欧洲等地。
4.掌握西方文化的传播途径和影响,了解古希腊文明对罗马文明、基督教文明以及近现代西方文明的影响。
5.通过分析史料,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运用史料教学,让学生在分析史料的基础上,形成对古希腊文明的深入理解。
蒙昧中的觉醒教案
蒙昧中的觉醒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特别是人类从蒙昧时期到觉醒时期的演变过程。
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脉络,认识到科技进步和思想变革对人类社会的重要影响。
1.2 教学目标了解蒙昧时期的特点及其对人类历史的影响。
认识觉醒时期的标志性事件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分析科技进步和思想变革在人类历史中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1.3 教学方法讲座:教师通过讲解,引导学生了解蒙昧时期和觉醒时期的历史背景和关键事件。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蒙昧时期和觉醒时期的理解和看法。
案例分析:学生分析具体的历史案例,深入探讨科技进步和思想变革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第二章:蒙昧时期的特点2.1 定义蒙昧时期解释蒙昧时期的概念,包括其时间范围和历史背景。
引导学生了解蒙昧时期对人类历史的影响。
2.2 蒙昧时期的经济和社会结构分析蒙昧时期的经济形态,如游牧经济和农业经济。
探讨蒙昧时期的社会结构,如家族和部落组织。
2.3 蒙昧时期的文化和宗教了解蒙昧时期的文化特点,如口头传统和图腾崇拜。
探讨蒙昧时期的宗教信仰,如原始宗教和一神教。
第三章:觉醒时期的曙光3.1 定义觉醒时期解释觉醒时期的概念,包括其时间范围和历史背景。
引导学生了解觉醒时期对人类历史的重要性。
3.2 觉醒时期的科技革新分析觉醒时期的科技进步,如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
探讨科技进步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如城市化和全球化。
3.3 觉醒时期的思想变革了解觉醒时期的思想变革,如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
探讨思想变革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第四章:蒙昧时期到觉醒时期的转变4.1 转变的背景和原因分析蒙昧时期到觉醒时期转变的背景,如气候变化和人口迁移。
探讨转变的原因,如科技进步和思想变革的相互作用。
4.2 转变的过程和特点描述蒙昧时期到觉醒时期的转变过程,如城邦国家的兴起和帝国的扩张。
分析转变的特点,如文明的冲突和融合。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6.1《蒙昧中的觉醒》优秀教学教案(4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6.1《蒙昧中的觉醒》优秀教学教案(4页)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第一课蒙昧中的觉醒臧晓玉【课标要求】: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思考”及“材料阅读与思考”等学习,丰富相关的历史知识,培养解答历史问题的能力;着重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观点,提高辩证思考问题和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独立思考教师给出的材料及思考题,并在课后完成教师设计的具有启发性的习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肯定“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名言的同时,更应认识到其具有的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的倾向,加以批判地继承和发展;苏格拉底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物质和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更要有为捍卫真理而不惜付出任何代价的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教学难点】:对普罗塔戈拉“人是万物尺度”所孕育的人文精神的内涵的分析和理解;对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的名言所体现的尊崇理性和追求思想自由的理解。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向同学们推荐两部电影《卧虎藏龙》《少年派的奇异漂流》,《卧虎藏龙》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少年派的奇异漂流》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奖。
有人这样评价:李安手下的诸多作品尽管故事千变万化,尽管技术日新月异,但李安却从未改变过!他永远是沉静的视角配以一成不变的人文关怀,并最终在华丽的视效中升华为寓言的史诗。
人文关怀一般认为发端于西方的人文精神。
导语分析1、人文精神(humanism)狭义是指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心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张扬人的理性;主张灵肉和谐、立足于尘世生活的超越性精神追求。
广义则指欧洲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
①人性,追求人的幸福和尊严;②理性,追求真理;③超越性,追求生活意义和人生价值。
2、西方人文精神三次大的演进和变化智者运动---人文精神的起源(公元前5世纪)——蒙昧中的觉醒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复兴(14--17世纪)——神权下的自我启蒙运动---发展成熟(17、18世纪)——专制下的启蒙新课教授一、蒙昧中的觉醒(一)、出示课程标准:1.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2.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6.1《蒙昧中的觉醒》精品教案(6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6.1《蒙昧中的觉醒》精品教案(6页)蒙昧中的觉醒(一课时)【教学目标】内容标准:了解古代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课前预习,掌握智者学派、人文主义精神的内涵,了解苏格拉底的生平,收集并鉴赏苏格拉底的名言。
2.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课本“知识链接”、“资料卡片”、“学习思考”“史学争鸣”、“自我测评”等模块进行自主学习,培养综合运用能力。
3.通过课前、课中、课后学生搜集资料、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发展在社会中学习、网络中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确认以人为本,同时认识到普罗塔戈拉的观点具有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的倾向,从而学会对所有问题采取历史的、辩证的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还要体会知识对于完善一个人美德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理解苏格拉底和普罗塔戈拉二者在看待“人”自身这个问题上的共同之处及其差别。
【教学难点】古代人本思潮兴起和人文精神产生的时代背景。
【设计理念】本专题是一个有一定难度,理论性强又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专题,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用人文主义这一主线贯穿本专题全部的教学过程和内容,而本节的核心内容就是人文精神的内涵。
理解它的关键就是与同时期的政治、经济因素结合起来。
学生初中已经学过相关的内容,本节就是在其基础上的发展,它还与必修一专题六、七,必修二专题五,本册专题七有联系,因此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学习本专题的时候,要结合现代教育所提出的人文素质的培养要求,加强、加深对人文素质的理解。
教师可引导学生反思一下中国历史上的人文精神与西方相比有何特点。
【教学构想】一、导入先请大家看两个案例:2019年4月上海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研究生黄洋遭室友林森浩投毒后死亡。
林因琐事对黄不满,逐渐怀恨在心。
复旦大学投毒案嫌疑人一审被判死刑,引希腊工商业发展——物质基础民主政治发展的需要和推动平民地位提高 智者运动兴起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代表人物:普罗塔格拉 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黑格尔说:“这是一句伟大的话。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6.1《蒙昧中的觉醒》教学设计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6.1《蒙昧中的觉醒》教学设计三、学习者特征分析现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表现欲强,具备一定的自主探究的能力;但他们对材料信息的提取、概括等能力还较为欠缺,需进一步的培养。
所以本课设计以新课程理念为依据,采用情境创设、问题探究、自主学习等方式设计本节教学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希腊神话中的众神。
设问:蒙昧的含义是什么?神主宰一切,人是神灵的玩物。
导入课题觉醒一:智者的启蒙根据学案提前预习,自己梳理课本知识。
【合作探究】结合教材中智者运动“与雅典民主政治的高峰期相比”这就话,提问:智者学派时期的雅典的政治、经济、社会状况是怎样的。
古希腊人解决实际问题需要什么素质?(演说术、雄辩术)联系公民大会、陪审法庭的决策形式,个人主义成长的原因是什么?(诉讼中蕴含的经济利益多元化)过渡:在高度发达的政治经济文化氛围下,人们陶醉于自己的辉煌成就,产生了高度的自信心,于是有人提出了一些崭新的观点。
材料一:对于人们普遍尊奉的神,普罗泰格拉在《论神》中说:“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
”那么,人们的行为准则应该是什么呢?普罗塔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他解释说:一阵风吹来,对于感觉冷的人是冷的,对于感觉不冷的人是不冷的。
这个哲学命题的意思是:个人的感觉是判断一切事物的标准。
普罗塔戈拉号召人们:“你们与其把时间耗在争论真理上,不如用来改善自己的物质生活。
”当时,雅典百姓正忙于医治希波战争造成的创伤,普氏思想恰合众人心意,遂大行其道。
设问:我们应如何评价“人是万物的尺度”呢?(积极方面:否定了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第一次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智者运动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普罗塔哥拉是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
消极方面:注重功利,忽视道德,否定绝对权威,倾向于相对主义,导致主观主义)过渡:出于对“人是万物的尺度”消极方面的忧虑,苏格拉底认为,仅以人的感觉作为判断一切事物的标准是不科学的,他要求突破人的“感觉”这个本能的低级层次,进一步挖掘人的更为深刻的内涵,从而发出了“认识你自己”的号召。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61《蒙昧中的觉醒》教学设计
觉醒二:苏格拉底的智慧
材料二:有思考力的人才是万物的尺度。
设问:我们应如何评价“人是万物的尺度”呢?(积极方面:否定了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第一次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智者运动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普罗塔哥拉是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消极方面:注重功利,忽视道德,否定绝对权威,倾向于相对主义,导致主观主义)
过渡:在高度发达的政治经济文化氛围下,人们陶醉于自己的辉煌成就,产生了高度的自信心,于是有人提出了一些崭新的观点。
材料一:对于人们普遍尊奉的神,普罗泰格拉在《论神》中说:“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那么,人们的行为准则应该是什么呢?普罗塔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他解释说:一阵风吹来,对于感觉冷的人是冷的,对于感觉不冷的人是不冷的。这个哲学命题的意思是:个人的感觉是判断一切事物的标准。普罗塔戈拉号召人们:“你们与其把时间耗在争论真理上,不如用来改善自己的物质生活。”当时,雅典百姓正忙于医治希波战争造成的创伤,普氏思想恰合众人心意,遂大行其道。
未经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唯有理性最为可贵。
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主要是如何让它发光。
凡是为一个人自己的理智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代价予以抵制。
教师讲解:苏格拉底对人有什么新认识呢?强调思考力,就是思考的标准,考察生活的标准,简单说就是判断一切事物的标准,而这个标准就是理性、理智。如何获得理性呢?学习,追求真理,追求思想自由,不屈从于权威。通过在追求真理过程中获得的理性,每个人都可以发光,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最后一句不仅表达了追求思想自由的渴望,更是表达了对理性的尊崇。
历史必修Ⅲ人民版专题六第一节蒙昧中的觉醒教案
智者学派的特点:重视逻辑;从个人角度和利益出发来判断事物,具有相对性和主观性,淡化道德。契约社会,重视法律
综上所述,你如何评价“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话?智者学派这里,人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由自然的产物变成了万物的尺度)
为什么苏格拉底会提出“美德即知识”,人应该做有道德的人呢?这和当时的什么相关
(原因: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
雅典政局由盛转衰,由无知者治国)
B.“认识你自己”
过渡:苏格拉底说美德来自于知识,那么怎么获取知识呢?是不是每天做小练习呢?(认识你自己)
我们说着是苏格拉底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自我”,那认识你自己的什么?(学生回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人文精神的内涵,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养成批判精神和怀疑意识,尊崇理性,追求思想自由;通过地图的展示,提高学生的学习历史的空间意识和时间意识以及变迁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普罗塔哥拉,苏格拉底,斯多亚学派对人和人的价值的阐述。
难点:理解西方人文精神的内涵。
【教学方法】问探究法、讲解法,图片教学法等。
实践上:解决参政实际问题需要
3.智者运动最主要的代表是谁?有何主张?(普罗塔哥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4.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呢?(含义: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
5.黑格尔说,“这是一句伟大的话”,你同意吗?(同意)请同学举手回答
进步性——第一次肯定人的尊严和价值,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第一次肯定和强调了人的价值,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
《蒙昧中的觉醒》教学设计
蒙昧中的觉醒教案
蒙昧中的觉醒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在人类历史的漫长进程中,蒙昧时代是一个重要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人们对自然、社会和宇宙的认知非常有限,迷信和无知普遍存在。
正是这个蒙昧的时期,孕育了人类文明的觉醒。
本课程将通过探讨蒙昧时代的情况,以及人类如何从蒙昧中觉醒,来揭示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
1.2 教学目标了解蒙昧时代的特点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掌握人类从蒙昧中觉醒的历程和主要事件。
认识到蒙昧时代的局限性和人类觉醒的重要性。
第二章:蒙昧时代的认知困境2.1 蒙昧时代的认知特点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解读:自然现象的不可解释性导致了迷信和神秘主义的产生。
社会结构与信仰:蒙昧时代的社会结构通常以部落或家族为单位,信仰和宗教观念也开始形成。
2.2 觉醒的契机人类对自然现象的探索:人类开始对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和思考,寻求解释。
知识的传承与创新:蒙昧时代末期,人类开始通过文字记录知识,并逐渐形成更为系统化的学问。
第三章:觉醒的历程3.1 觉醒的里程碑古代文明的出现:古埃及、巴比伦、印度和中国等文明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觉醒的开始。
轴心时代的思想家:孔子、老子、释迦牟尼和耶稣等思想家的出现,为人类提供了新的精神指引。
3.2 科学革命与启蒙时代科学革命的爆发:哥白尼、伽利略、牛顿等科学家的贡献,推动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知。
启蒙时代的思想:启蒙思想家如伏尔泰、卢梭和洛克等提倡理性思考和人权保障,为人类社会的觉醒铺平了道路。
第四章:现代文明的发展4.1 工业革命与科技进步工业革命的影响:机械化生产的兴起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
科技进步的推动:互联网、等科技的发展,进一步拓宽了人类的认知领域。
4.2 全球化的挑战与机遇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文化冲突、环境问题等全球性问题成为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
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国际合作、文化交流等为人类社会的觉醒提供了新的机遇。
第五章:蒙昧中的觉醒反思5.1 蒙昧时代的评价蒙昧时代的局限性:蒙昧时代的人类对世界的认知非常有限,迷信和无知普遍存在。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6-1蒙昧中的觉醒 教学设计
蒙昧中的觉醒课时计划:1课时一、内容及其解析本节课要学的内容包括智者的启蒙、苏格拉底的智慧、斯多亚学派的“人生而平等”三个子目,其核心是人文精神的内涵,理解它的关键就是要注意与同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历程结合起来,以辨明思想文化与政治层面和经济层面之间的辩证关系。
学生已经学过初中的有关知识,本节课的内容就是在其基础上的发展。
由于它还与高中历史必修课第一册第六、第七专题,第二册第五专题和本册第七专题的知识有密切的联系,所以在本学科有重要的地位,并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是本学科的核心内容。
教学的重点是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的普罗塔哥拉和雅典的苏格拉底对人的价值的阐述,解决重点的关键是掌握智者学派普罗塔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和苏格拉底“发现自我”的主张理论。
二、教学目标及其解析1.目标定位:(1)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的普罗塔哥拉的主张(2)理解雅典的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以及产生这种思想倾向的时代背景;(3)理解斯多亚学派的“人生而平等”的主张2、目标解析:(1)是指普罗塔戈拉(约前481年-前411年),代表观点:“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
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2)是指苏格拉底(约前469年-前399年),主要贡献:1、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主张:凡是为一个人的理智所判断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的强迫,也要不惜任何代价予以抵制。
“未受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的”。
(3)是指以创始人塞内卡为首的斯多亚学派主张:一是顺应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二是人生而平等。
三、问题诊断分析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为什么说普罗塔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具有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的倾向,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含义难理解。
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让学生细读100页最后一段后自由发挥举例感受,其中关键是要让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对所有问题都应采取历史的、辩证的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六第一课蒙昧中的觉醒优秀教学案例
(二)讲授新知
1.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介绍诸侯割据、礼崩乐坏等现象,分析社会变革的原因。
2.诸子百家的兴起:讲解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起源、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3.各家思想的现实意义:分析儒家仁爱、道家无为、墨家兼爱、法家法治等思想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历史文化的热爱,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2.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使学生认识到思想多样性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包容精神。
3.引导学生从历史人物和思想家的成长历程中,汲取奋发向前的动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通过分析各家思想的社会意义,培养学生关注民生、热爱和平的价值观,为他们成为有责任感的社会公民奠定基础。
3.问题导向: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关注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矛盾,思考各家思想的产生背景、核心观念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4.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分享中交流思想,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责任感。
5.反思与评价: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反思,思考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繁荣对现代社会的启示,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六第一课蒙昧中的觉醒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六第一课蒙昧中的觉醒”的教学案例背景设定在春秋战国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大变革、大动荡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我国古代社会经历了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各诸侯国之间频繁发生战争,人民生活陷入水深火热之中。然而,正是在这个动荡的时期,思想上却呈现出空前的繁荣,诸多思想家和学派应运而生,他们的思想观念和理论主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61蒙昧中的觉醒优秀教学案例1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通过展示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作品,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氛围。
2.设计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针对特定问题展开讨论,如“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对现代教育有何启示?”
3.组织小组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文艺复兴知识问答、小组演讲等形式的竞赛。
4.鼓励小组成员相互评价、总结,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历史解释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如思考自己在解决问题、团队合作等方面的优点和不足。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问题驱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引导学生运用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方法,深入挖掘文艺复兴时期的内涵,提高历史研究能力。
3.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氛围,增强历史感知能力。
4.注重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二)问题导向
1.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艺复兴的背景、核心思想和影响,如“文艺复兴为何起源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为?”
2.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质疑的精神,如针对文艺复兴时期的某个事件或人物,引导学生思考其背后的原因和意义。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61蒙昧中的觉醒优秀教学案例1
一、案例背景
在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61课“蒙昧中的觉醒——文艺复兴”的教学中,本案例以14至17世纪欧洲社会历史发展为背景,通过深入挖掘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性人物、事件和思想,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文艺复兴的本质,即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兴起。本节课的重点是掌握文艺复兴的背景、核心思想以及代表人物,难点是理解文艺复兴对欧洲乃至世界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6.1蒙昧中的觉醒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蒙昧时期的背景,掌握人类文明初期的主要特征,理解蒙昧中的觉醒的含义及其历史意义。
2.掌握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印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等古文明的基本情况,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3.学习并比较不同古文明的发展特点,分析其内在联系和影响,培养学生对历史事物的分析、综合能力。
2.通过学习蒙昧中的觉醒,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文明的艰辛历程,培养珍惜当下、努力奋斗的精神。
3.引导学生尊重不同文明,树立平等、包容的世界观,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4.培养学生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
5.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如诚实守信、团结互助、勤奋好学等,使其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4.鼓励学生提问,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蒙昧中的觉醒”这一章节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分析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选择题作业:设计一份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0道选择题的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题目内容应涵盖本节课所学的古文明、发展特点、影响等方面的知识,以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古文明的基本情况:详细讲解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印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等古文明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3.蒙昧中的觉醒:阐述人类在蒙昧时期对自然、社会、宗教等方面的认知,以及这些觉醒对后世的影响。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教师可安排以下活动:
1.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负责研究一个古文明。
2.提出问题: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图片中的建筑和文物分别代表了哪个古文明吗?它们为什么能在蒙昧时期崛起?”引发学生思考。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6.1《蒙昧中的觉醒》教案(00001)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6.1《蒙昧中的觉醒》教案依据的理论启发式教学信息技术应用分析知识点学习水平媒体内容与形式使用方式使用效果人文精神与人文主义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计算机、多媒体多媒体显示演示文稿便于学生形象、直观的了解本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教学过程(可续页)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所用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3分钟从图书资料或网上收集整理苏格拉底和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先哲们(孔子等)的道德说教提取有效信息掌握搜集历史资料的方法,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新课古代希腊智者学派10分钟什么叫“智者”?智者运动兴起的原因是什么?根据课文,结合材料归纳培养学生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学会用历史辩证法正确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10分钟1、仔细阅读课文,总结雅典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以及产生这种思想倾向的时代背景是什么?2、展示苏格拉底的故事根据课文,结合材料归纳培养学生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学会用历史辩证法正确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斯多亚学派的主张10分钟归纳斯多亚学派的“人生而平等”的主张结合必修一,联系课文归纳培养学生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流程图导入——古代希腊智者学派的思想——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斯多亚学派的“人生而平等”的主张——小结——课堂练习教学反思新课程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
但是,我个人认为:有时候过分强调活动和忽视了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落实和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有些适得其反。
专家点评。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3专题六第一节 蒙昧中的觉醒教案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3专题六第一节蒙昧中的觉醒教案《蒙昧中的觉醒》教学设计【课程分析】1、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普罗塔戈拉和苏格拉底二者在看待“人”自身这个问题上的共同之处及其差别。
难点:古代人文主义思潮兴起和人文精神产生的时代背景。
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通过学习教材中提供的史料,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着重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古希腊时期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提高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理解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这一观点。
2. 结合教材及课件提供的图片及史料,培养学生借助史料进行独立学习和探究的能力,鼓励学生进行推理和论证,提高学生的历史比较能力和分析能力,渗透“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
●过程与方法:1. 学生可以根据史料,尝试运用讨论法、阅读法等进行历史问题的探究和思考。
2. 注重启发式教学,设计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指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对讨论过程和结果以及学生的表现给予恰当的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普罗塔戈拉的观点具有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的倾向,从而学会对所有问题采取历史的、辩证的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 通过本课学习,体会知识对于完善一个人美德的重要意义。
【学情分析】1.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北重三中高二年第二学期的学生,基本的哲学内容学生还没有接触过,学习上有一定的难度,学生有主动参与的热情,但学生水平参差不齐。
2. 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占优势,但仍属于经验型的,需要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
在材料的选择上,以典型、贴近学生生活为原则,资源丰富,学习过程中对问题的分析以学生为主,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方法采取讲解、设疑、汇报、讨论相结合,及时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以有效组织教学。
3.大部分学生对哲学历史知识储备不够,但学生对于历史人物苏格拉底普遍兴趣浓厚。
【设计思路】运用多媒体手段以图片、材料的方式创设历史情境和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参与问题探究,通过四人小组交流、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的思想产生碰撞,在协作中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六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与发展一蒙昧中的觉醒名师说课本课课标本课的课标要求是了解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重点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精神的内涵。
通过学习,了解人文主义起源的重要原因,了解古代希腊智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着重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命题,提高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课前组织学生通过多种途径、网上资源等感受西方古典时期伟大哲人的丰富思想。
课堂上通过创设问题情景,体会人文主义内涵,追溯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并合理评价其历史和现实意义。
课后还可以依学生的兴趣程度和疑点继续探讨。
在“一标多版”状况下,教学时可参照其他版本对此专题的论述及其采用的史料;人民版中与其他相关专题的联系(如必修一的第六、七专题,必修二的第五专题,必修三的第一、七专题等)。
本课地位作为衡量文明程度重要指标并对社会发展起着独到作用人文精神,在西方历史上可谓源远流长,它是伴随着西方思想上的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从而经历了由产生、复兴再到成的发展过程。
西方的人文精神是西方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全球化的今天,它应该成为我们汲取其他优秀文化营养的重来源。
毛泽东就一贯主张学习西方文明,他说:“古为今用,洋中用。
”他曾明确地指出:“我们决不可拒绝继承和借鉴古人和国人,哪怕是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东西”,并特别强调:“还外国的古典文化,例如各资本主义国家启蒙时代的文化,凡属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都应该吸收。
”显然,这里所指的启蒙时的文化,主要指的就是西方的人文精神。
邓小平也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这些经典论述,成为我们积极汲取西方文化的精华、借鉴西方的人文精神以加速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识记智者普罗塔戈拉,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用问题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追求真、善、美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1)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去分析智者学派对人的价值的论述和认识。
(2)借助课本中所提供的历史图片,并结合自己所掌握的历史史料,试着编写模拟古希腊“智者”雄辩的历史场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创新能力和历史想象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公元前五世纪中叶以后希腊产生的智者学派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观点,这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此后,他们开始了用人的眼光去观察世界的有益尝试,并从自己的新方法中得出与以往不同的结论,充分体现了对真、善、美的追求。
重点与难点重点.智者学派;苏格拉底。
难点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
教学过程课堂导入1590年的一天,年轻的比萨大学教授伽利略在有名的比萨斜塔上做了一个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实验的结果大出所料,在场的人们都惊呆了,他们信奉了近千年的亚里士多德轰然倒塌了。
亚里士多德为什么在当时意大利人的心中有着如此崇高的地位?这他在古希腊历史中到底占据着怎样的地位呢?讲授新课一、智者的启蒙1.智者运动的兴起(1)时间:大约公元前5世纪中叶。
(2)原因:①根本原因:希腊工商业发展,平民地位提高。
②主要原因:雅典民主政治高度发展。
③直接原因:个人主义的成长;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3)探讨问题:与人类自身相关的问题。
(4)性质:是一场反对旧的思想方法和传统的运动,是一场思想革命。
2.智者及其言论特点(1)智者的概念:教授雄辩术和修辞学的教师。
(2)言论特点:①智者的言论内容和辩论方式完全从个人的角度和利益出发,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②注重实利。
③怀疑神灵,否认绝对权威,批判传统,敢于创新。
3.代表人物及其思想观点(1)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
(2)中心内容:“人是万物的尺度”。
(3)评价:它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强调了人的价值和作用,这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但是从认识论角度来说,它带有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的倾向。
4.智者运动的作用它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普罗塔戈拉是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
合作探究如何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含义?黑格尔说:“这是一句伟大的话。
”与以前的哲学家的研究相比,这句话的伟大之处在哪里?答案含义: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
评价(伟大之处):肯定和强调人的价值,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
二、苏格拉底的智慧1.苏格拉底的生平雅典人,是人类思想史上具有极高名望的人物之一。
马克思称他为“哲学的创造者”、“智慧”的化身,神谕说他是全希腊最富有智慧的人。
他的全部兴趣集中于道德哲学,在哲学上的重大贡献是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自我”。
2.思想主张(1)道德:①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
②美德即知识。
(2)理性:①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
②“认识你自己”。
③尊崇理性,追求思想自由。
3.人格魅力为了真理与自由,他自愿选择死!既服从城邦法律的判决,又捍卫思想自由和人格尊严。
合作探究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万物从水而来,是水的变形,万物都叉复归于水。
水包围着大地,大地在水上漂浮,不断从水中吸取他所需要的营养。
材料二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有一句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材料三苏格拉底的哲学追求主要集中在认识人自己这一命题上。
他主张人不应该专注于对身外之物的追求,而应改造自己的灵魂,追求真理和智慧,成为道德完善的、真正的人。
要“认识你自己”,就应该承认自己的无知,并努力寻求知识,人必须有知识,才能达到善。
请回答(1)泰勒斯提出的观点的意义是什么?(2)同泰勒斯相比智者学派的研究方向有何变化?应怎样评价“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点?(3)在哲学思想上,苏格拉底与智者学派相比有何异同?答案(1)冲破宗教神话对世界的解释。
(2)哲学研究的重点由认识自然转变为认识社会和人生,进一步冲破宗教神话。
它体现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但过分强调人的主观感受,否认世间的客观评判标准的存在,具有局限性。
(3)苏格拉底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
但在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这方面,他与智者是一致的。
三、人生而平等1.斯多亚学派(1)产生时间:公元前4世纪末至公元前3世纪初。
(2)代表人物:创始人芝诺,还有西塞罗、塞内卡等。
身份有教师、皇帝、大臣、奴隶等。
(3)理论构成:物理学(自然哲学)、伦理学和逻辑学,前两者最重要。
2.哲学主张(1)“逻各斯”是最高理性。
(2)人人与生俱来带有理性。
(3)人人生而平等。
3.斯多亚哲学兴起的意义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论证了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这一西方人文主义的核心理论。
【合作探究】一智者学派的特点(1)智者学派的专业性:他们都是知识渊博、才思敏捷的教师。
他们口才出众,收费授徒,教人辩论之术。
(2)声名不佳:智者为取得辩论的胜利,在辩论中经常使用各式各样的狡辩语言和方法,加之收取的学费又较高,所以在当时的名声并不好。
而且就智者的辩论风格而言,也有强词夺理,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之嫌。
(3)进步性,智者否定绝对权威,怀疑神灵,尖锐地批判传统,敢于创新。
智者的某些思想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最初体现,他们的启蒙作用在于使古代西方人对自然、社会、国家、政治、法律、道德、人类社会的形式和规则,以及人的价值和人在世界中的地位与作用的认识更加合理了。
【合作探究】二“人是万物的尺度”(1)这是智者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思想的中心内容。
(2)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
这句名言表明,希腊人已经清楚地意识到只有人才是社会舞台的主角。
(3)“人是万物的尺度”。
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只能是个人的感觉和利害关系,人为自己立法、制定规则、确立制度,这些思想为当时的民主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4)“人是万物的尺度”,把“人”作为研究的中心,强调入的力量,也就必然对当时流行的“神意”说加以怀疑。
人类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才是社会的审判者,这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合作探究】三从智者学派到苏格拉底,再到斯多亚学派,西方的人文精神产生和发展(1)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希腊奴隶制经济进一步发展繁荣,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平民地位的提高、个人主义的成长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产生了反对旧的思想方法和传统的要求。
哲学家开始放弃了对物质世界的探索,转而关心与人类自身更为密切相关的问题。
(2)智者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提出把人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认识到只有人才是社会舞台的主角,体现了人的自主意识的觉醒,这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3)苏格拉底在智者学派自我意识觉醒的基础上发现了人类理性的力量和价值,只有“认识你自己”,追求知识才能产生美德,有了理性才能产生尊严。
苏格拉底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
(4)斯多亚学派在苏格拉底个人理性的基础上,提出世界也是理性的,自然界的一切发展和变化过程都是有规律的。
斯多亚学派将普遍的规律、共同的理性从自然界引申到人类社会,认为人与生俱来就带有理性,从而得出人人平等的结论。
斯多亚学派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论证了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这一西方人文主义的核心理论。
课堂小结板书设计一、智者的启蒙1.智者运动的兴起2.智者及其理论特点3.代表人物及其思想观点二、苏格拉底的智慧1.苏格拉底2.思想主张3.人格魅力三、人生而平等1.斯多亚学派2.哲学主张3.兴起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