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农业产业结构基础现状分析2.28

合集下载

张掖农业产业结构基础现状分析2.28

张掖农业产业结构基础现状分析2.28

附件1:农业产业结构基础现状分析一、社会自然环境基础条件(一)地理位置市地处河西走廊中部、古丝绸之路南北两线和“居延古道”交汇点上,南依祁连山、北靠合黎山,素有“桑麻之地”、“渔米之乡”之美称。

区域盛产小麦、玉米、红枣、甜菜、葵花、蔬菜等80多种农产品和名贵中药材,土特产品有元葱、苹果梨、乌江米、红枣、发菜、祁连葡萄酒等,是西北肉牛养殖第一大市,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西菜东运”五大基地之一,是全国最大的玉米种子生产基地,被称之为“天然玉米种子生产王国”。

(二)气候状况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燥少雨,农田水利建设以灌溉农业为主,有着丰富的水土光热资源。

全国第二大陆河——穿境而过,灌溉体系完善,耕种条件优越。

全市保有耕地380万亩,土壤肥沃,污染较少;全年日照3000小时,无霜期112—145天,农产品品质好;年平均气温5—8℃,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生长。

绝佳的水土光热资源组合,使得农产品光合作用充分、病虫害少、品质优良,是全国少有的优质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

(三)交通运输条件境高速公路和连接、蒙、的主干道全部贯通,机场建成通航,兰新高铁开工建设。

公路、铁路、航空相互交织,东西、南北干线交错纵横,是西陇海兰新经济带的节点城市和新亚欧大陆桥的战略要地,也是我国西电东送、西气东输、西煤东运、西菜东运、西粮东调的战略通道。

优越的区位优势和便捷的立体交通,为特色农产品及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社会经济条件市现辖甘州区、临泽县、高台县、山丹县、民乐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六个区县,共有93个乡镇,904个行政村。

总面积40874平方公里。

居住着汉族、回族、裕固族、藏族,蒙古族等26个民族,126万人口。

聚居在祁连山北麓肃南县境的裕固族,以畜牧业生产为主。

其民族风情独特,是我国独有的少数民族之一。

201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120.76万人。

其中,城镇人口44.81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37.11%;乡村人口75.95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62.89%,其中初中文化程度61.2万人,高中文化程度8.3万人,中专以上文化程度4万人,农村人口文化程度在全国处于中等水平。

张掖市粮食生产的技术经济分析

张掖市粮食生产的技术经济分析

张掖市粮食生产的技术经济分析张掖市粮食生产的技术经济分析一、引言粮食是人类生活的基本需求之一,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张掖市作为中国西北地区的一个典型粮食生产基地,具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适宜的气候条件,有着良好的粮食生产潜力。

本文旨在通过对张掖市粮食生产的技术经济分析,探讨如何进一步提高粮食生产效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二、张掖市粮食生产现状1. 地理条件张掖市位于中国西北地区,地处河西走廊的东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以河谷和盆地为主要地形,是典型的半干旱气候区。

2. 农业资源张掖市拥有丰富的耕地资源,土地面积达到xx万亩,其中可耕地面积占大部分。

同时,张掖市农民大多从事粮食生产,因此具有较高的农业从业人口。

3. 种植结构在张掖市的粮食种植中,以小麦、玉米和水稻为主要作物,占据了绝大部分的耕地面积。

此外,黄豆、高粱等作物也有一定种植面积。

4. 技术水平目前,张掖市的粮食生产仍然以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为主,农民主要依靠劳动力和简单的农具进行种植和管理,缺乏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

粮食生产效益较低,且易受气候条件的影响。

三、粮食生产技术改进的必要性1. 提高产量通过技术手段改进,可以提高粮食生产的产量。

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如精准施肥、科学灌溉和病虫害防治等,可以有效地提高作物的品质和产量。

2. 减少损耗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容易造成粮食损耗,如干旱、水浸、储存等。

通过应用现代农机具和科学管理手段,可以减少粮食的损耗,提高粮食的储存质量。

3. 降低生产成本通过技术改进,可以降低粮食生产的生产成本。

例如,使用节水灌溉设备、机械化作业和优质种子等,可以降低劳动力成本和物资投入。

四、粮食生产技术的改进方向1. 改进施肥技术施肥是粮食生产的重要环节,合理的施肥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通过土壤检测和精准施肥技术的运用,能够避免过量施肥和营养不平衡的问题,提高施肥的效益。

2. 推广科学灌溉技术科学灌溉对于粮食生产至关重要。

甘肃张掖特色林果产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甘肃张掖特色林果产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模式。

枣树生产与家庭养殖相结合,发展林下养殖,以禽类粪便为农家肥,禽以杂草或早期脱落的干瘪枣果为食,形成生态良性循环,一方面增加了土壤有机肥料,改良了土壤,提高了土壤肥力,减少了农民购买肥料开支,减少了农民除草的人工费,提高了果品质量和产量;另一方面通过林下养殖禽类,减少了饲料投入,保证了禽产品的绿色环保(红枣鸡),增加了农业养殖收入。

3.6发展生态旅游观光农业,加强红枣文化建设充分利用敦煌市的自然资源和文化旅游资源,深度挖掘农业的生态价值,走生态农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的路子,而不是仅仅发展农业销售原产品。

随着城市生活压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市民、游客喜欢乡下的田园生活,我们要深层次挖掘红枣文化内涵和栽培历史,把生态农业、敦煌文化、旅游相结合建立休闲观光枣园。

可以出售枣树盆景造型,举办敦煌红枣摄影、红枣绘画、品种展示和品鉴的红枣节,邀请各方朋友来参观、观赏、采摘、艺术创作等活动,享受田园生活乐趣,放松心情,陶冶情操。

甘肃张掖特色林果产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杨秀梅,许红燕,张建清,雷强兴(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林业和草原局,734300)甘肃省张掖市地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河西内陆河分区、国家战略布局“两 屏三带一区多点”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和北方防沙带,在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中地位特殊、责任重大。

近年来,按照国家和省市部署要求,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和“山水林田湖”统筹治理观念,以建设西部生态安全屏障市为核心,以保护山水、增加绿量、治理风沙为主线,坚持把造林绿化摆在扩大生态优势、建设美丽张掖的突出位置,集中力量持续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启动实施“一园三带”生态示范工程,统筹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切实提高重要部位、重点地段营造林整体质量,生态保护与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效,全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步提升。

在经济社会步入新时代转型时期,全市大力推进林业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加快形成以森林资源培育为基础、以产业发展为带动、以改革创新为支撑的林业发展新格局,通过产业发展反哺带动生态建设,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绿化国土的积极性,努力实现了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协同推进。

张掖市特色林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张掖市特色林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张掖市特色林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张掖市特色林果产业发展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产业结构不合理、市场竞争力不足、技术水平滞后等。

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资源配置不合理、生产方式落后、市场需求不稳定等原因造成的。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调整产业结构、提升技术水平、扩大市场渠道等对策。

还需要加强政府扶持政策、加大科研投入、促进企业合作等实施措施来推动张掖市特色林果产业的发展。

通过这些对策和措施的实施,张掖市特色林果产业有望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张掖市特色林果产业在解决问题的也需要发展自身优势,加大创新力度,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张掖市、特色林果产业、发展、问题、对策、现状分析、存在问题、问题原因、对策建议、实施措施、发展前景、总结建议、背景介绍1. 引言1.1 背景介绍张掖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是中国特色林果产业重要的生产基地之一。

张掖市气候适宜、土地肥沃,拥有良好的发展条件,特色林果产业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

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和市场需求的增加,特色林果产业发展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特色林果产业存在生产过程中管理不规范、技术水平不高的情况,影响了产量和品质。

市场营销存在滞后、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导致部分优质特色农产品无法得到有效推广和销售。

产业链条不完善、整体竞争力偏弱也是特色林果产业发展中的困难。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制定合理的对策建议和实施措施势在必行。

只有科学规划产业发展,提高技术水平,健全市场机制,完善产业链条,特色林果产业才能实现持续健康发展,为张掖市乃至全国的农业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2. 正文2.1 现状分析张掖市是甘肃省一个重要的林果产业基地,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优越的气候条件,特色林果种植业在当地具有较大发展潜力。

目前,张掖市的特色林果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特色林果产业规模相对较小,生产组织形式单一,缺乏整合和协调,影响了产业的规模效益和竞争力。

产业链条不完整,缺乏配套设施和服务支持,制约了特色林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

张掖的调查报告

张掖的调查报告

张掖的调查报告张掖的调查报告张掖,位于中国西北地区的甘肃省,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遗产的地方。

为了更好地了解张掖的现状和发展潜力,我们进行了一次调查。

本报告将介绍我们的调查结果,并对张掖的经济、旅游和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经济发展张掖作为甘肃省的重要经济支柱之一,其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我们调查发现,张掖的主要经济产业包括农业、能源和旅游。

农业方面,张掖拥有广阔的农田和丰富的水资源,农产品种类繁多,其中以小麦、玉米和水果最为主要。

能源方面,张掖拥有丰富的煤炭和风能资源,近年来发展了一批煤电联产和风电项目,为当地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

旅游业是张掖的另一个亮点,张掖丹霞地质公园和峡谷风景区等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为当地经济增加了不少收入。

二、旅游发展张掖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我们的调查发现,张掖的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但目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旅游基础设施需要进一步完善。

虽然张掖已经有了一些著名的景点,但交通、住宿和餐饮等方面的设施还不够完善,影响了游客的体验。

其次,旅游宣传和推广工作还需加强。

虽然张掖的景点非常美丽,但在国内外的知名度还不高,需要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宣传,吸引更多的游客。

最后,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重视。

张掖的旅游资源宝贵而独特,需要保护好,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

三、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一个关乎人类未来发展的重要议题。

我们的调查发现,张掖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空气质量需要改善。

由于张掖地处西北干旱地区,缺乏降水,导致空气中的尘土颗粒物较多,空气质量相对较差。

其次,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张掖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但由于气候干燥,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需要更加科学和合理。

最后,生态环境保护需要得到更多关注。

张掖拥有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需要加强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保护物种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四、文化传承张掖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

张掖市特色林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张掖市特色林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张掖市特色林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张掖市特色林果产业发展中存在着市场竞争激烈、技术落后、缺乏品牌影响力以及生产成本高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该加强市场调研,提升技术水平,加强品牌建设,优化生产流程,降低生产成本。

未来,张掖市特色林果产业有望逐步实现良性发展,为当地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做出更大贡献。

通过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可以促进张掖市特色林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

【关键词】关键词:张掖市、特色林果产业、市场竞争、技术落后、品牌影响力、生产成本、对策建议、未来发展、总结1. 引言1.1 背景介绍张掖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是中国特色林果产业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

自古以来,张掖就以丰富的果品资源和优越的生态环境闻名,经济作物以苹果、葡萄、核桃等为主,市场占有率较高。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张掖市特色林果产业也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

张掖市特色林果产业的发展受到市场竞争激烈的影响,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和产业的不断发展,各地的特色水果品种和品牌层出不穷,加剧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市场需求的变化和消费者口味的多样化也给特色林果产业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张掖市特色林果产业在技术上相对落后,农业科技水平不高,传统的种植模式和管理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化生产的需求,影响了产品的品质和竞争力。

缺乏品牌影响力、生产成本高等问题也制约了特色林果产业的发展。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升张掖市特色林果产业的竞争力,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2 问题意义特色林果产业是张掖市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但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不仅关乎张掖市特色农产品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更涉及到当地农民的生计和社会经济的稳定增长。

深入分析和探讨特色林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特色林果市场竞争激烈,各地同类产品竞争激烈,价格波动大,导致产品价格不稳定,给农民带来经济压力。

特色林果产业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生产结构不合理,产品质量和品种创新能力不足,限制了特色林果产业的发展。

张掖市农村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现状分析

张掖市农村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现状分析

张掖市农村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现状分析第一篇:张掖市农村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现状分析张掖市农村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现状分析近年来,张掖市在坚持家庭承包基本政策不变和保障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前提下,积极创新土地流转模式,探索建立土地流转有形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通过市场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合理有序流转,有效提高了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水平,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促进了现代农业的科学发展。

一、农村土地流转及规模化经营现状张掖市60个乡镇,835个行政村,5978个村民小组,26.95万农户,农村人口100万人,占总人口的78.1%,耕地面积380.6万亩,二轮承包面积250.05万亩。

2011年,张掖市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到49.06万亩,占承包地面积的19.6%,涉及农户61283户,主要有转包、转让、互换、出租、入股、代耕代种等形式。

其中:转包99505.49亩,占流转面积的20.3%;转让14765.83亩,占流转面积的3%;互换56614亩,占流转面积的11.5%;出租242770.86亩,占流转面积的49.5%;股份合作16030亩,占流转面积的3.3%;代耕代种60980亩,占流转面积的12.4%。

规模经营面积369842.7亩,占流转面积的75%。

从经营主体来看,由种植大户经营272469亩,龙头企业经营63692.7亩,合作组织经营33681亩;从经营用途来看,马铃薯69338亩,经济作物56795亩,玉米133087.7(制种玉米103024.7亩),蔬菜34004亩,其他制种22772亩,中药材28111亩,其他25735亩;从经营单位数来看,20-50亩的3224个,51-100亩的980个,100亩以上的851个,共计5055个。

二、主要流转模式目前,张掖市土地面积流转主要形成了以下四种模式:1、种植大户带动型。

这种类型的大户3220户,涉及农户25109户,经营面积27.25万亩,占流转面积的55.5%。

张掖市甘州区蔬菜产业化发展现状、思路和对策

张掖市甘州区蔬菜产业化发展现状、思路和对策

致富经验Zhifujingyan位于我国河西走廊中部地区的张掖市,地理位置优越,物产丰富,各类农产品的贸易项目日益增多。

尤其是甘州区,凭借其农业基础设施完善、土地资源和光热资源丰富、以及区位交通便利的显著优势,致力于打造现代化的蔬菜产业。

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张掖市甘州区蔬菜产业化发展现状,深入研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以求促进当地农业的“更上一层楼”。

1张掖市甘州区蔬菜产业化发展现状如今,我们张掖市甘州区根据自身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致力于构造本地的蔬菜产业化发展。

基于此目标,各个部门集思广益,共谋进步,共创张掖美好未来。

1.1种植类型繁多纵观张掖市甘州区的蔬菜种植规模,蔬菜类型繁多,可谓是“百花齐放”且各个品种的生产结构也符合一定的比例。

按照当下的季节状况,逐步上市供应,以保障辣椒、黄瓜、西红柿、茄子等“常用型”蔬菜都能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

至于某些反季节莴笋、杏鲍菇等冬季型蔬菜,也能够在蔬菜市场上供应。

值得注意的是,我区蔬菜种植产业大多应用复、间、套技术,以便于适应各个不同类型的蔬菜品种生产,从而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市场的运营。

1.2品种布局日益合理我区选种的蔬菜品种丰富,所以,对于品种布局工作就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

目前,我区积极地调整蔬菜品种的布局模式,且日趋合理。

以辣椒、西红柿、拱棚甘蓝等品种为主的拱棚种植区为例,该类型蔬菜的种植面积日益增大,且日趋集中化,致力于打造一整套系统完备的蔬菜种植、生产体系。

1.3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如今,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逐步发展,各国的商品都在往外流通,从而建立起了全球化的经济贸易市场。

就蔬菜产业而言,亦是如此。

不仅各个新品种的蔬菜不断地涌入我国,而且,各类先进的种植科学技术也在逐步地引进。

我们张掖市甘州区也在一步步地进行这方面工作的开展,以便于丰富当地的蔬菜种植品种。

基于此,我区选定了部分新品种进行试验种植,优胜劣汰,最终其种植覆盖率已经超过了95%。

至于新型种植技术的推广、应用,我区也在逐步进行中。

张掖市现代农业的现状及对策

张掖市现代农业的现状及对策

张掖市现代农业的现状及对策一、现代农业的一些认识现代农业(modern agriculture):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的的社会化农业。

其基本特征是:⑴高科技一整套建立在现代自然科学基础上的农业科学技术的形成和推广,使农业生产技术由经验转向科学,如在植物学、动物学、遗传学、物理学、化学等科学发展的基础上,育种、栽培、饲养、土壤改良、植保畜保等农业科学技术迅速提高和广泛应用。

⑵机械化现代机器体系的形成和农业机器的的广泛应用,使农业由手工畜力农具生产转变为机器生产,如技术经济性能优良的拖拉机、耕耘机、联合收割机、农用汽车、农用飞机以及林、牧、渔业中的各种机器,成为农业的主要生产工具,使投入农业的能源显著增加,电子、原子能、激光、遥感技术以及人造卫星等也开始运用于农业;⑶良好的、高效能的生态系统逐步形成。

⑷社会化和专业化农业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有很大提高,如农业企业规模的扩大,农业生产的地区分工、企业分工日益发达,“小而全”的自给自足生产被高度专业化、商品化的生产所代替,农业生产过程同加工、销售以及生产资料的制造和供应紧密结合,产生了农工商一体化。

⑸精准化经济数学方法、电子计算机等现代科学技术在现代农业企业管理和宏观管理中运用越来越广,管理方法显著改进。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提出,今后将更多地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

现代农业类型①绿色农业:②休闲农业:③工厂化农业:④特色农业:⑤观光农业:⑥立体农业:⑦订单农业。

二、张掖市发展现代农业存在的问题:科技成果应用少,科技转化率低。

生态脆弱。

差区位不优,交通闭塞,基础设施落后,财政匮乏,缺乏必要的财政保障。

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业资源得不到最佳配置,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

最新-生态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分析 精品

最新-生态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分析 精品

生态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分析一、特色产业明显,农业产业化初具规模玉米制种、马铃薯加工、肉牛养殖、高原夏菜、设施葡萄等特色产业是张掖市农业发展的主导产业,围绕这五大主导产业,目前已开展金张掖玉米制种基地、马铃薯加工及种薯繁育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工程、百万头肉牛基地等工程建设,加速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

经过20多年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像奥瑞金种业、金象种业、爱味客马铃薯加工等龙头企业加工集群已经形成,产前、产中、产后环节全程衔接,龙头、基地、农户的利益机制日趋完善。

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组织形式已初步形成。

地域经济实力不断提升,发展生态经济有潜力2007~2011年,张掖市生产总值从1465亿元增加到2566亿元,年均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从4137元增加到6467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558元,年均增长1126,全市经济总规模不断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尤其是农村居民收入增幅位于全省前列。

张掖市还充分利用甘肃省建设全国首个循环经济示范区的机遇,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在推动水资源循环利用、废弃物综合利用、种养加结合等产业循环式组合和生产的实践中,为生态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奠定良好的产业基础。

二、张掖市生态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劣势1龙头企业发展规模小,辐射带动能力有限生态农业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必须借助若干掌握一定技术的农业企业作为推动其发展的动力和龙头。

张掖市的龙头企业多属中小企业,资产规模小,管理水平不高,产品档次低,竞争实力较弱。

截止2011年底,全市建成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仅132家,建成产业化基地面积296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92,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549,现有的国家级龙头企业仅1家,省级龙头企业仅34家。

除玉米制种外,其他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品牌认知度低,缺乏特色农产品品牌,而且市场占有率低,农产品交易市场和物流等流通组织规模小、季节性强、辐射带动能力有限。

2农户的组织化程度较低,限制了产业集群的协同增长实践表明,市场竞争力的强弱与组织化程度正相关。

张掖市特色林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张掖市特色林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张掖市特色林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张掖市是一个具有丰富的林果资源的地区,其林果产业在当地农业经济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然而,在林果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产业结构单一、品牌建设不足、市场营销不足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推动张掖市特色林果产业的健康发展。

首先,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

张掖市的林果产业以苹果为主,其他种植的果树比例较低。

对于这样一种极为单一的产业结构,我们需要引进新品种,多样化林果种植结构,丰富林果品类,提高市场占有率。

同时,还应该适当发展果品鲜食和加工业,多元化林果产品的营销渠道,扩大市场份额。

其次,品牌建设不足的问题。

由于缺乏品牌建设,张掖市的特色林果产品无法在市场上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形象,导致销量和价格都难以提升。

因此,我们应该开展品牌建设活动,以果品的特色为出发点,打造具有张掖市特色的品牌形象,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

第三,市场营销不足的问题。

目前张掖市特色林果的营销渠道较为单一,主要是通过传统的批发市场进行销售,很难形成规模化的销售网络。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拓展营销渠道,发展电商平台和线下销售网点,提高商品的市场覆盖率和销售渠道的灵活性。

综上所述,张掖市特色林果产业的发展还面临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在多个方面采取对策,切实推动该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同时,我们还需要进一步进行科技研发,提升林果品质,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张掖市特色林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张掖市特色林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张掖市特色林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张掖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是一个以农业产业为主的地区。

特色林果产业是该市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包括葡萄、苹果、樱桃等水果,以及板栗、核桃等干果。

在特色林果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着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本文将就张掖市特色林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一、问题分析1. 品种单一张掖市特色林果产业的品种主要集中在葡萄、苹果和核桃上,缺乏多样化的特色水果种植。

这种单一的品种结构使得市场竞争力较弱,一旦出现天气灾害或疾病虫害,整个产业链都会受到较大的冲击。

2. 品质不稳定由于气候、土壤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张掖市特色林果的品质和口感往往难以保持稳定。

一些优质的水果产品难以达到市场的标准,影响了产业的发展和企业的效益。

3. 产业链不完善特色林果产业链不完善,从种植、采摘、加工、销售等环节都存在着瓶颈问题。

农民缺乏现代化的种植管理技术,产品加工环节和销售渠道也相对薄弱,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市场份额的下降。

4. 品牌建设不足张掖市特色林果的品牌建设相对滞后,缺乏知名度和美誉度。

没有形成特色林果的独特品牌形象,也限制了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二、对策建议1. 多样化种植为了解决特色林果产业的品种单一问题,张掖市应该加大对多样化特色水果种植的支持力度,引进和培育适应当地气候的新品种,丰富产品类型,提高市场竞争力。

2. 推进标准化生产通过建立统一的标准化生产体系,制定特色林果的生产标准和质量标准,加强对农产品生产的监管和管理,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口感稳定性,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3. 完善产业链加强特色林果的产业链衔接,鼓励农民采用现代化的种植管理技术,提高产量和质量。

加强对产品的加工和销售环节的扶持政策,建立健全的产业链体系,减少资源浪费,提高产业的效益。

5. 强化科技创新加大对特色林果产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引导企业增加科技投入,开展新品种的研发和种植技术的研究,提高果品质量和产量,提高产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张掖市特色林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张掖市特色林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张掖市特色林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张掖市是一个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城市,特色林果产业是该市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该产业在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采取一些对策来解决。

问题一:种植结构单一。

目前,张掖市的特色林果主要种植品种以苹果、葡萄为主,种植结构单一,缺乏多样性。

这导致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严重,价格波动大,给农民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对策一:调整种植结构。

张掖市应该推广多样化特色林果品种,发展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新品种。

鼓励农民种植多样化的特色林果,提供种植技术指导和政策支持,加强农民培训,提高他们的种植技术水平。

问题二:市场营销不足。

虽然张掖市的特色林果品质优良,但由于市场营销不足,销售渠道狭窄,销售市场不稳定。

农民在销售特色林果时面临很大的困扰,无法稳定获得较高的收入。

对策二:加强市场营销。

张掖市应该加强特色林果产业的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知名度和竞争力。

鼓励农民合作组织,建立农民合作社和农产品社区直销店,拓宽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的销售量和市场份额。

加强与相关农产品批发商、超市和酒店等销售渠道的合作,促进特色林果的销售和流通。

问题三:产业链不完整。

张掖市的特色林果产业链不完整,涉及到的环节较少,利益分配不均。

农民参与其中的机会有限,无法从产业链中获得合理的收益。

对策三:完善产业链。

张掖市应该发展全产业链,从种植、生产、加工到销售,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鼓励农民参与林果的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提高农民的产业链参与水平和收益水平。

问题四:生态环境保护不够。

特色林果产业对生态环境的依赖性较高,但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种植技术不当、农药和化肥使用过度等原因,导致土壤污染、水源污染等环境问题。

对策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张掖市应该加强对特色林果产业的环境监测和管理,严格控制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推广绿色种植技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加大生态环境修复力度,恢复和保护湿地、森林等生态环境。

张掖市畜牧养殖业发展现状分析2.28综述

张掖市畜牧养殖业发展现状分析2.28综述

附件3:张掖市畜牧养殖业发展现状分析张掖市传统的农业大市和西北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草畜产业是张掖特色优势产业之一,也是实现农民收入倍增计划的重要支撑。

多年来,张掖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草畜业发展,将百万头肉牛基地建设工程列为全市十大工程之一,有力推动了以牛羊为主的草畜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2012年,全市畜禽饲养量达到1726.3万头只(牛100.3万头,羊410万只,猪160万头,禽类1056万只);出栏910万头只(牛26万头,羊182万只,猪82万头,禽类620万羽)。

肉蛋奶产量达到12万吨、1.5万吨、6.9万吨,鲜鱼产量2600吨。

畜牧业产值达37.8亿元,畜牧业人均纯收入1660元。

一、畜牧业发展现状1、主导产业特色优势明显近年来,按照“两稳定、两加快”(即稳定猪鸡生产、加快牛羊规模扩张)的发展思路,做大做强以牛羊为主的草畜产业。

2013年,全市牛羊产业占畜牧业总产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比重达到60%以上。

“肃南甘肃高山细毛羊”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认证,并成功注册“赛美努”、“九排松”等商标。

目前,六县区全部进入全省牛羊产业大县行列,得到省委、省政府的重点支持。

2、区域化产业布局基本形成立足区域资源优势,加快推进优势产业向优势产业集中,将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目前,初步形成了四大优势产业,即以甘州、临泽、高台为主的黑河沿岸肉(奶)牛优势产区,饲养量占到全市总产量的70%;以山丹、民乐、肃南为主的肉羊优势产区,饲养量占到全市总量的75%以上;以民乐、临泽、高台为主的生猪优势产区,饲养量占全市总量的85%以上;以甘州、临泽、高台为主的蛋肉鸡生产优势产区,饲养量占全市总量的90%以上。

3、百万头肉牛基地建设工程稳步推进张掖百万头肉牛基地建设工程实施以来,通过五年的建设,各项目标任务以全面完成。

一是肉牛养殖基地快速膨胀。

2013年全市肉牛规模化养殖场达到329个,肉牛饲养量和出栏量分别达到105万头和23.4万头,同比增长5.48%和7.8%。

张掖市特色林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张掖市特色林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张掖市特色林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张掖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是一个拥有丰富林果资源的地区。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张掖市的特色林果产业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就张掖市特色林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张掖市特色林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是土地资源利用不足。

由于张掖市地处西北地区,水资源稀缺,土地干旱,而特色林果产业对水资源和土壤要求较高,所以土地资源的利用不足成为了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

对策一:张掖市政府应该引导农民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通过合理的轮作和种植结构调整,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政府应该采取措施加大对于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特色林果产业提供更多的水资源支持。

张掖市特色林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之二是市场需求不足。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食品健康、营养成分的要求日益提高,对于特色林果产品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由于张掖市特色林果产品的知名度不高,市场需求相对不足,因此制约了特色林果产业的发展。

对策二:张掖市政府应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特色林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政府还应该着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加强特色林果产品的市场推广工作。

特色林果产业发展中还存在着技术水平不足、品牌建设不完善、行业协调发展程度低等问题。

对策三:张掖市政府应该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提升特色林果产业的技术水平。

政府还应该加强与知名企业合作,共同推动特色林果产业品牌建设,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政府应该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特色林果产业的协同发展。

张掖市特色林果产业发展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但只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采取科学合理的对策,相信特色林果产业一定能够迎来更好的发展前景。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张掖市的特色林果产业能够蓬勃发展,为当地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做出更大的贡献。

张掖经济调研报告

张掖经济调研报告

张掖经济调研报告2021年张掖市经济调研报告一、概述本报告旨在对张掖市2021年的经济状况进行调研和分析,为进一步了解该地区的发展现状提供参考。

通过对张掖市的产业结构、人口情况、经济增长率等指标的综合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结论和建议。

二、产业结构张掖市的产业结构主要以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为主。

农业在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是该地区的支柱产业。

工业发展较为活跃,尤其是能源、化工、冶金等工业领域有着较强的实力。

服务业也在快速增长,尤其是旅游和物流行业成为了该地区的新增长点。

三、人口情况张掖市的人口规模较大,具有一定的劳动力资源。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性加大,城市人口逐渐增加。

人口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年轻人占比增加,老年人口比重有所下降。

这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人力资源支持。

四、经济增长率从数据统计来看,张掖市的经济增长率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

在过去几年中,该地区的GDP增长率保持在5%左右,呈现出持续稳定的增长趋势。

此外,投资环境良好,吸引了一定的资金流入,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动力。

五、存在问题尽管张掖市的经济发展较为稳定,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产业结构不够优化,农业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工业和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

其次,产业链条相对较短,产品附加值不高,缺乏核心竞争力。

此外,人才流失问题也比较严重,人才培养和吸引具有一定困难。

六、建议与展望为了进一步推动张掖市的经济发展,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优化产业结构,加大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力度;加强技术创新,提升产品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提高人力资源质量。

展望未来,我们相信张掖市的经济会在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张掖市特色林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张掖市特色林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张掖市特色林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张掖市位于甘肃省西部,是我国著名的特色林果产业基地之一。

经过多年的发展,张掖市的特色林果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种植业、加工业和市场销售等方面,对张掖市特色林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探讨。

一、种植业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土地资源有限。

张掖市是典型的丘陵山地地貌,山地面积占比较大,可利用的耕地资源相对较少,而且受到土地流转、水肥等因素的限制,难以扩大种植规模。

对策:政府应该加大对土地流转的扶持力度,鼓励农民合作社或种植大户进行农田流转,实现规模化种植,提高土地利用率。

2. 技术水平不高。

目前,张掖市的特色林果种植大多采用传统的种植方法,缺乏科学技术的支持,导致产量低、质量差。

对策: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引导农民科学种植,提高特色林果产量和品质。

3. 品种单一。

目前,张掖市的特色林果品种相对较少,主要以苹果、梨、葡萄为主,缺乏多样化的果品种植。

对策:引导农民适当引进新的特色林果品种,以增加产品的多样性,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

1. 加工技术落后。

张掖市的特色林果加工业大多采用传统的加工方法,设备技术落后,产能低,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对策:政府应该加大对特色林果加工业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力度,提高加工水平,提高产品附加值。

2. 产品附加值不高。

张掖市的特色林果产品主要为原料销售,缺乏深加工和品牌建设,使得产品附加值不高。

对策:鼓励企业进行深加工,开发出更多的特色林果产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加强品牌建设,拓展销售渠道,提高经济效益。

3. 生产与加工不协调。

特色林果产业生产与加工的协调性较差,供需不平衡,影响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对策:加强特色林果生产与加工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建立产销对接机制,促进产业链的有机衔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1. 市场竞争激烈。

随着特色林果产业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很多地方都有类似的特色林果产品,导致市场份额下降。

甘肃张掖农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甘肃张掖农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甘肃张掖农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甘肃张掖位于中国西北地区,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城市。

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政府对农业发展的不断支持,甘肃张掖的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本文将从农业发展现状、政府支持政策和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对甘肃张掖农业发展进行分析。

首先,关于甘肃张掖的农业现状,该地区农业涵盖了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等多个领域。

在种植业方面,甘肃张掖的主要作物包括小麦、玉米、甘薯等,其中小麦是该地区的主要经济作物。

在养殖业方面,畜牧业占据主导地位,主要养殖种类有牛、羊和猪等。

此外,甘肃张掖还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如苹果、葡萄、核桃等,在储备粮食和食品产业方面具有重要地位。

其次,政府在推动甘肃张掖农业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政府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农业扶持政策,鼓励农民增加种植面积、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促进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升。

政府还加大了对农业科技创新和现代农业设施建设的投入,引导农民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在农产品加工业方面,政府积极引导和扶持农业企业发展,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政府还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品牌建设的监管力度,加强农产品的质量检测和溯源体系建设,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未来甘肃张掖农业发展的趋势将持续向着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发展方向发展。

一方面,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农业生产方式将更加智能化和信息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例如,引入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开展智慧农业和精准农业,通过精确施肥、水肥一体化、无人机巡检等手段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另一方面,绿色发展将成为甘肃张掖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资源和环境压力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传统农业模式已难以持续发展。

未来,甘肃张掖农业将积极倡导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政府将加大对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的支持力度,提供相应的补贴和优惠政策,鼓励农民转变传统农业观念,推动农业绿色化转型。

张掖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浅析

张掖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浅析

张掖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浅析
张掖市农业局
【期刊名称】《甘肃农业》
【年(卷),期】2013(000)021
【摘要】本文通过对张掖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浅析,提出了增强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建立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扩大招商,借助外部技术资金加快发展;创建品牌,提高农产品市场知名度;鼓励创新,提高农产品加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强化服务,保障农产品加工产业健康发展等六各方面的工作是加快张掖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总页数】2页(P59-60)
【作者】张掖市农业局
【作者单位】甘肃省张掖市农业局,甘肃张掖 73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03.3
【相关文献】
1.锦州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浅析 [J], 付志峰;朱宏利;陈国富
2.张掖市人民政府关于命名张掖市第五批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决定 [J], ;
3.张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公布张掖市第四批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名单的通知 [J], ;
4.张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公布张掖市第三批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名单的通
知 [J], ;
5.张掖市人民政府关于命名张掖市第七批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决定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张掖农业产业结构基础现状分析一、社会自然环境基础条件(一)地理位置张掖市地处甘肃河西走廊中部、古丝绸之路南北两线和“居延古道”交汇点上,南依祁连山、北靠合黎山,素有“桑麻之地”、“渔米之乡”之美称。

区域内盛产小麦、玉米、红枣、甜菜、葵花、蔬菜等80多种农产品和名贵中药材,土特产品有元葱、苹果梨、乌江米、红枣、发菜、祁连葡萄酒等,是西北肉牛养殖第一大市,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西菜东运”五大基地之一,是全国最大的玉米种子生产基地,被称之为“天然玉米种子生产王国”。

(二)气候状况张掖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燥少雨,农田水利建设以灌溉农业为主,有着丰富的水土光热资源。

全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穿境而过,灌溉体系完善,耕种条件优越。

全市保有耕地380万亩,土壤肥沃,污染较少;全年日照3000小时,无霜期112—145天,农产品品质好;年平均气温5—8℃,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生长。

绝佳的水土光热资源组合,使得张掖农产品光合作用充分、病虫害少、品质优良,是全国少有的优质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

(三)交通运输条件境内高速公路和连接新疆、内蒙、青海的主干道全部贯通,机场建成通航,兰新高铁开工建设。

公路、铁路、航空相互交织,东西、南北干线交错纵横,是西陇海兰新经济带的节点城市和新亚欧大陆桥的战略要地,也是我国西电东送、西气东输、西煤东运、西菜东运、西粮东调的战略通道。

优越的区位优势和便捷的立体交通,为张掖特色农产品及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社会经济条件张掖市现辖甘州区、临泽县、高台县、山丹县、民乐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六个区县,共有93个乡镇,904个行政村。

总面积40874平方公里。

居住着汉族、回族、裕固族、藏族,蒙古族等26个民族,126万人口。

聚居在祁连山北麓肃南县境内的裕固族,以畜牧业生产为主。

其民族风情独特,是我国独有的少数民族之一。

201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120.76万人。

其中,城镇人口44.81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37.11%;乡村人口75.95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62.89%,其中初中文化程度61.2万人,高中文化程度8.3万人,中专以上文化程度4万人,农村人口文化程度在全国处于中等水平。

连续5年实施30万农村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有8000多人获得农民技术员职称,1万人取得职业技能鉴定资格证书,14万人取得农村劳动力培训合格证书,农村劳动力普遍掌握2-3门实用技术。

广大农民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较强,为发展现代农业奠定了坚实的智力基础。

二、农业发展基本情况近年来,张掖不断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扩大优势特色产业规模,基本形成了农业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格局,集中打造张掖玉米种子、肉牛、高原夏菜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质产品和优势品牌,建成了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竞争力强的高效农业规模化产业基地。

全市3个县区进入全省蔬菜产业大县,蔬菜生产成为全国五大基地之一,肉牛产业跃居全国前列,六个县区分别进入全国产粮大县和全省肉牛、肉羊产业大县。

“张掖玉米种子”是中国唯一获得地理证明商标的种子产品,全国最大的西门达尔种群、富有特色的养殖模式,为建设西北肉牛第一大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张掖作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瓜果蔬菜和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的重要地位更加凸显。

全省首家院士工作站--张掖院士专家工作站挂牌成立,与中国农科院签订院地合作框架协议,同中国农业科学院、中科院兰州分院和兰州大学、甘肃农业大学、河西学院等75个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建立了紧密的经济技术协作关系,储备聘用了大批高科技人才。

全市农业科技推广机构达到432个,拥有专业技术人员2086人,农业良种覆盖率达到95%,农业科技应用率达到85%,科技进步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达到52%。

创造性建设绿洲现代农业实验示范区,甘州区被确定为全国21个国家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示范区之一。

现代设施农业、荒漠区设施农业、设施延后葡萄发展迅速,木瓜、火龙果等热带作物成功引进种植,效益显著,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亮点。

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累计达到1625个,有31个被命名为“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有8个被授予“全省百强合作社”称号,甘州区长绿蔬菜合作社被树为全国典型。

2012年,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达到65.7万亩,占承包面积的26.2%,涉及农户5.27万户,其中出租面积达到42.9万亩,占流转面积的65.3%;规模经营面积55.7万亩,占承包面积的21.9%;流转面积100亩以上的经营户达1003户,万亩流转乡镇达到25个,整村流转的达到33个。

2013年,全市土地流转面积突破75万亩。

三、农业产业结构现状(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农村经济稳步增长,农业增加值达到62.33亿元,较2005年35.75亿元增加26.58亿元,年均增长5.9%,粮食生产连续6年获得丰收,产量达到109.23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比2005年87.3万吨增加了21.93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575元,比2005年的3751增加1824元,年均增长8.2%。

(二)产业化经营水平稳步提升。

目前已建成农产品加工企业1009家,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132家,上亿元的9家,1000万元以上的62家,年加工农产品178万吨,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4.5%,较“十五”期间提高6个百分点。

认定市级龙头企业57家,有34家被列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高台中化番茄制品公司进入国家级行列。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到420个,产业化组织从业人数达1.2万人,60%的农户参与了农业产业化经营。

(三)特色产业格局基本形成。

深入推进中国金张掖玉米制种基地、中国西部马铃薯加工及种薯繁育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工程和百万头肉牛基地建设工程,着力做大做强玉米制种、马铃薯、蔬菜和肉牛等重点产业。

玉米杂交制种面积达到92.84万亩,产量达4亿公斤,产值突破16亿元,制种面积占全国的近25%,产量占全国大田玉米用种量的近40%;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38.9万亩,总产85万吨。

日光温室达到5.86万亩,高原夏菜面积达到40万亩,瓜菜总产量113.3万吨。

牛饲养量达到76.16万头,肉蛋奶总产量分别达到10.2万吨、1.34万吨和4.49万吨,规模养殖小区发展到140个,饲养量占到全市总量的60%。

林果“三红产业”(设施红地球葡萄、红梨、红枣产业)发展壮大,设施红地球葡萄达到4009亩(挂果2584亩),红梨3000亩,红枣13.16万亩。

(四)科技应用能力逐步提升。

全市建成职教中心7所,拥有农业科技机构432个,农民专业科技服务组织237个,农业科技人员11525人。

引进新材料、新品种1000多个,示范推广节本增效创优技术近百项,组装配套集成实用技术30多项,培育科技户示范户2万户。

农业机械总动力200万千瓦,拖拉机8.69万台,配套机具16.54万部。

围绕重点产业发展,引进推广马铃薯、玉米种植收获、秸秆综合加工、设施农业、保护性耕作等新机具3.6万台件,耕播收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66.1%。

农业良种覆盖率达到95%,农业科技应用率达到85%,科技进步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达到52%,高于全省全国水平。

(五)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

全市建成万亩以上灌区24处,其中30万亩以上的大型灌区8处,中小型水库48座,塘坝35座,总库容达到2.14亿立方米,中小型水电站73座,装机容量79万千瓦,黑河沿岸独立引水口门43处,干支渠893条4763公里,斗渠4205条5765公里,机电井5795眼(其中农业用井5198眼),提灌站141处,保灌面积达到222.8万亩。

累计发展高效节水农业面积65.9万亩,推广常规节水农业面积248万亩。

组织实施退耕还林(草)、三北四期、天然林保护、重点防护林、绿色通道和林果产业建设等重点林业工程,累计完成人工造林47.56万亩,封育35.88万亩,育苗5.06万亩,绿色通道386.52公里,农田林网更新改造7.53万亩,退耕还林23.68万亩,草原围栏1127万亩,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形成6.2万亩的特色果品(杏、枣、梨、葡萄)基地、30万亩的林草药综合经营基地和50万亩的沙棘基地,森林覆盖率达到10.71%。

(六)社会化服务条件不断改善。

全市围绕特色产业发展,注册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483个,占全省总数的23 %,入会成员3.86万人,占农村人口的3.9%,带动农户13万户。

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达到136个,发展农机大户1330户。

实施“新网工程”,组建县级配送中心6家,发展城区直营店8家,乡镇加盟店及村级配送点330个,建立各类服务网点511个。

(七)农村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全市拥有农村小学576所,专业教师5686人,农村中学59所,专业教师2880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78%,初中入学率达98.09%。

全市有医疗点的行政村842个,占92.6%,乡村医生和卫生员达1268人。

大力实施“30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增强农村劳动力择业能力和就业能力。

2010年全市劳务输转26.83万人,其中有组织输转15.83万人,实现劳务收入22.48亿元。

四、重点农业示范项目简介(一)张掖国家绿洲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区简介张掖绿洲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区是张掖市与中国农科院合作共建的国家级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区,是甘州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核心区,也是张掖“1+5”生态城市框架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示范区规划区北起连霍高速公路,沿张党公路向南到大满干渠,以张党公路为中轴,向东西两侧各规划500米,以盈科干渠为北界,甘州区水务局农场南侧为南界,向西延展到雷寨村主干道为西翼,向东延展到党寨村主干道为东翼,涉及梁家墩、党寨、大满3个乡镇、12个村、60个生产合作社和3个农林场、1个畜牧科技实验场,面积3.06万亩。

试验示范区以“绿洲农科、生态文明”为建设主题,依照“一轴、两翼、三板块”的总体规划布局,以科技创新为立区之本,试验示范为核心任务,主导产业为重要依托,节水生态为建设前提,城乡一体为发展方向,按照“多采光、少用水、节省地、高效益”的要求,从北向南建成节水型标准化生产示范、农业试验示范、生态农业试验示范3大板块。

试验示范区自2010年3月启动以来,统筹整合项目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部分土地整理、水利配套、绿化美化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共整理土地3.1万亩,修建各类道路53.5公里,迁坟4642座,衬砌渠道47.9公里,新建小康住宅2850户,栽植各类苗木19.5万株,并相继开展了以蔬菜育苗、林果新品种示范、优质玉米种子标准化繁育为主的300多项农业科技试验示范项目,累积完成投资12.84亿元。

今年试验示范区计划投资4.55亿元,主要开展研发体系建设、现代农业试验、现代农业示范、体制机制创新、龙头企业引进和基础设施建设等6大类70项具体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