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病例讨论共43页文档
危重患者讨论记录(手足口病1)
![危重患者讨论记录(手足口病1)](https://img.taocdn.com/s3/m/b32a5e14b7360b4c2e3f64ee.png)
危重患者讨论记录(手足口病)讨论日期:2013年11月08日讨论地点:ICU医生办公室主持人(姓名、专业技术职称、职务):马 xx主任医师参加人(姓名、专业技术职称、职务):马 xx主任医师;主治医师:xxx、xxx、xxx;住院医师:xxx、xxx、xxx、xxx;见习医师:xxx;护士长:xxx。
患者姓名:方xx 性别:女年龄:4岁6月住院号:2013xxx入院诊断:手足口病讨论记录:1.xxx主管医师发言记录:患者为4岁6月女性,儿童,因"发热3天" 于2013年11月04日入院。
既往体键,无传染病史,出生史及喂养史无特殊,代述患儿于3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发热,呈不规则热型,咽痛,无寒战、黄疸,无寒战、呕吐及抽搐,无咳嗽、咳痰,无气促、紫绀,病后曾到xx医院输液2天后无好转,今日4点钟到我院急诊科就诊,予炎琥宁、头孢呋辛、地塞米松、复方氨林巴比妥治疗后无好转,现为了进一步检查及治疗,遂来我院儿科门诊就诊,门诊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收入我科。
病来精神、进食欠佳,大小便正常,体重未见明显改变。
查体:T39.0℃,R35次/分,P145次/分,Wt14.5kg,神清,精神、反应好,手、足、口腔有散在疱疹,内液少,基底红,鼻翼无扇动,口唇无紫绀,咽稍充血,双侧扁桃体无肿大,无脓点。
颈软,未见吸气三凹征,两肺呼吸音稍粗,未闻及啰音,心腹(-),NS(-)。
检查:全血细胞计数:WBC. 18.75 ×10^9/L↑、Lym% 10.10 %↓、HGB 130.00 g/L、Neu% 83.70 %↑,肺炎支原体:(-) ,无机元素:NA 134.00 mmol/L↓,肝功能,心肌酶谱:ALB 48.00 g/L、CK 1105.00 U/L↑、CK-MB 29.60 U/L↑、AST 46.00 U/L,肾功、C-反应蛋白正常。
入院后给予抗病毒、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
手足口病的护理及讨论
![手足口病的护理及讨论](https://img.taocdn.com/s3/m/81b170e581c758f5f61f6776.png)
手足口病的护理及讨论手足口病是一种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婴幼儿急性传染病。
传染源为患儿和隐性感染者。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一般发生在4-7月,4岁以下儿童易感。
传播途径:主要经过胃肠道和呼吸道传播,也可以通过接触患儿皮肤上的水疱和分泌物传染,属于丙类传染病。
手足口病的病原体可以是各种病毒,最常见的是COXA16和BV71型。
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腔、肛周、臀部等部位的皮疹、疱疹。
部分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心肌炎、肺水肿、急性迟缓性麻痹等,个别重症者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
手足口病流行期间,我院被定为手足口病定点收治医院。
在手足口病的护理中不断改进和探讨科学的护理方法,总结手足口病的护理要点及手足口病的隔离措施,无一例院内感染病例发生,大大地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为2008年7月16日~8月31日共119例,男63例,女56例,3岁以下87例,3~5岁28例,5岁以上4例,其中危重病例6例,均痊愈出院。
现就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2 护理体会21 加强心理护理,做好疾病宣教手足口病持续高发,手足口病家长因对本病不甚了解,精神高度紧张、焦虑,甚至恐慌,耐心向患者家长交待病情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
患儿多有恐惧心理,哭闹不安,护理人员要用温和的态度、爱护、体贴患儿,提供整洁、安静舒适的病房,病房内可适当摆放一些动画片、玩具分散患儿注意力,以消除患儿的恐惧心理。
多鼓励表扬患儿,使其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康复。
22 生命体征的观察及护理多数患儿在就诊前1~2 d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对住院患儿建立床边隔离,密切监护体温、呼吸、心率、血压变化,及时向医生报告,给予对症处理并做好记录。
23 皮肤护理及口腔护理手足口病患儿均出现皮疹,2 d内出齐,2~6 d后消退。
保持皮肤清洁,保证患儿衣服、被褥清洁干燥,衣服要宽大、柔软以减少对皮肤的刺激,剪短患儿的指甲,防止抓破皮疹引起感染。
皮疹处也可涂抹炉甘石洗剂以减少患儿的不适,皮疹已破裂者,局部皮肤涂抗生素药膏。
重症手足口病死亡病例分析
![重症手足口病死亡病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274f7380975f46526d3e1b3.png)
重症手足口病死亡病例分析目的探讨手足口病重症患儿死亡病例的临床特点。
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4月~2013年11月收治的22例手足口病死亡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患儿入院时临床表现以发热、皮疹最为常见,神经系统症状最常见的是易惊和肢体抖动,临床体征最常见的是高热、呼吸频率增加、肌力下降和血压升高,患者的血常规有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C反应蛋白、血糖升高,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平均水平升高,入院后20例(91%)收入重症监护室(ICU)治疗,但是患儿病情进展快,死亡距离入院的中位时间仅有1d。
结论手足口重症病例早期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缺乏特异性,容易漏诊,病情进展迅速,一旦出现心肺功能受累,预后差。
标签:手足口病;肠道病毒71型;临床分析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 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最近10余年来在亚洲地区多次爆发流行,多发生在5岁以下儿童。
患儿大多数病情较轻,预后好,但部分重症病例可并发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甚至出现死亡个例。
对我院2011年4月~2013年11月收治的22例手足口病死亡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一般资料,化验和辅助检查结果、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11年4月~2013年11月住院治疗的568例临床诊断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其中男352例(62%),女216例(38%),年龄2个月~13.6岁,平均月龄为(25.3±19.6)个月,其中≤3岁者486例,占85.6%,死亡22例(3.9%),因病情危重放弃治疗3例(0.5%)。
568例患者均有发热和皮疹,部分患儿伴有咳嗽、咽痛、食欲差、呼吸道分泌物增多等,并伴有神经系统受累的表现: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谵妄、肢体抖动,肌阵挛、共济失调、甚至昏迷。
1.2方法1.2.1重症病例的诊断标准参照2010年卫生部颁布的《手足口病诊疗指南》诊断标准[1],心肺功能受累的表现为下列情况之一者:①呼吸频率和心率明显加快;②呼吸困难、紫绀、血性泡沫痰、肺部罗音等;③休克等循环功能不全表现。
100例手足口病临床分析
![100例手足口病临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6727a8033687e21ae45a900.png)
100例手足口病临床分析手足口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其特征为:手,足,口腔内发生散在丘疹及水疱。
我院从2009年5月-2010年10月,共接诊100例手足口病的患儿。
现在就这些病例的儿科治疗及随访结果予以分析。
1 临床分析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年龄2-16岁,男:女为3:1,以2-5岁最多,病史2-3天。
均确诊为手足口病。
1.2诊断依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及体征,病后做粪便培养均为柯萨奇病毒及埃克病毒。
1.3 治疗方法均可以用抗生素静点,喜炎平,穿琥宁氯化钠注射液静点。
100例均已治愈。
2 讨论2.1 手足口病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50年代末在英国流行,以后美国等地相继报道,太原也有散在发生,主要是通过呼吸道的飞沫直接传染,粪便污染的食物和用具也能引起间接传染。
2.2 患病后,首先在口腔黏膜,如硬腭,颊粘膜,唇舌齿龈处,发生1-3mm大的红色、紫红色的丘疹、丘疱疹或水泡,之后很快破溃,形成糜烂或潜在溃疡,数目多少不定,痛时影响进食,发生于手掌、足趾的皮损为米粒至豌豆大小的红色斑丘疹及水疱疹,发生于趾指背或侧缘的典型皮损与趾指的皮纹走向一致,也可累及全身,发生广泛性丘疹及水泡。
90%的患儿上腭伴有疱疹,整个病程1周左右,很少复发。
2.3 我院发现100例患者均有手足口病密切接触史,大多数发热,体温在37.5-38.0之间,很少高热,但不及时治疗,虽然不像FV71病毒病情危重,但累及心肌炎的也占大多数。
患儿往往表现不思饮食,精神萎靡,所以给予适当的治疗,即营养心肌治疗亦起到非常重要的的作用。
2.4 对于手足口病并发心肌炎的处理。
除给予抗炎,抗病毒处理外,还要给予营养心肌治疗。
如静点丹参,或生脉1周后心肌炎症状如胸闷、气短均得到改善。
2.5 关于FV71手足口病轻重型的处理。
轻型:临床表现为轻度上感症状,口腔黏膜疹出现较早。
位于舌两侧颊部,流涎,拒食,手足肛周有疱疹,5天后变暗红,消退。
重型:典型手足口均可见疱疹,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为不精神,呕吐,肢体抖动,四肢无力,弛缓性麻痹。
手足口病病例
![手足口病病例](https://img.taocdn.com/s3/m/8a74dc59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01.png)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采集患者咽拭子和疱疹液样本进行病 原学检查,结果显示柯萨奇病毒A16 型(Cox A16)阳性,进一步确诊为 手足口病。
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初步怀疑为手 足口病
02
手足口病概述
定义与传播途径
定义
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是一 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 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
口腔护理
保持口腔清洁,预防细菌继发 感染。
皮疹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抓破 皮疹。
药物治疗方案
对症治疗
针对发热、呕吐、腹泻等给予相应药物治疗。
抗病毒药物
可适当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但需注意药物副作 用。
中药治疗
根据中医辨证施治原则,可选用具有清热解毒、 化湿透疹等功效的中药进行治疗。
护理注意事项
传播途径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多样,包括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 、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 起感染;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 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
病原体及致病机制
病原体
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 )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
2
对于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患儿,医生应迅速采取有 效的治疗措施,如给予抗病毒药物、控制感染等 ,以降低患儿的病死率。
3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应密切关注患儿的病情变化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未来改进方向
01
加强手足口病的宣传教 育工作,提高家长和医 生对手足口病的认识和 重视程度。
02
完善手足口病的监测和 报告制度,及时发现和 处理疫情。
手足口病病例讨论
![手足口病病例讨论](https://img.taocdn.com/s3/m/cd571809866fb84ae45c8d44.png)
2.普通病例:湿热郁蒸证 主症:高热,疹色不泽,口腔溃疡,精神 萎顿,舌红或绛、少津,苔黄腻,脉细数,指 纹紫暗。 治法:清气凉营、解毒化湿 基本方药: 清瘟败毒饮加减 连翘、栀子、黄芩、黄连、生石膏、知母、 丹皮、赤芍、生薏米、川萆薢、水牛角 用法用量: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等酌定 药物用量。日一剂,水煎100-150毫升,分3 -4次口服,或结肠滴注。 中成药:紫雪丹或新雪丹等;热毒宁注射 液、喜炎平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等。
• 精神差、嗜睡、头痛、呕吐、易惊、 肢体抖动、无力或瘫痪;颈抵抗、腱反 射减弱或消失 • 危重病例可表现为频繁抽搐、昏迷, 脑水肿、脑疝
• 呼吸浅促、困难,口唇紫绀,口吐白 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液(痰) • 呼吸节律改变 • 肺部可闻及痰鸣音或湿罗音
• 血压升高或下降 • 心率增快或缓慢,脉搏浅速、减弱甚 至消失 • 四肢发凉,大理石样花纹,指(趾) 发绀,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明显延长 • 面色苍白,口唇发绀
3.重型病例:毒热动风证 主症:高热不退,易惊,呕吐,肌肉瞤动,或 见肢体痿软,甚则昏矇,舌暗红或红绛,苔黄腻或 黄燥,脉弦细数,指纹紫滞。 治法:解毒清热、熄风定惊 基本方药:羚羊钩藤汤加减 羚羊角粉(冲服)、钩藤、天麻、生石膏、黄 连、生栀子、大黄、菊花、生薏米、全蝎、白僵蚕、 生牡蛎 用法用量: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等酌定药物 用量。日一剂,水煎100-150毫升,分3-4次口服, 或结肠滴注。 中成药:安宫牛黄丸、紫雪丹或新雪丹等;热 毒宁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等。
五、鉴别诊断
一)其他儿童发疹性疾病。 手足口病普通病例需要与丘疹性荨 麻疹、水痘、不典型麻疹、幼儿急疹、 带状疱疹以及风疹等鉴别。可根据流行 病学特点、皮疹形态、部位、出疹时间、 有无淋巴结肿大以及伴随症状等进行鉴 别,以皮疹形态及部位最为重要。最终 可依据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进行鉴别。
手足口病例讨论
![手足口病例讨论](https://img.taocdn.com/s3/m/fa12a96a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22.png)
祝健康、平安、 发展!
片影,双肺门影增浓,左下肺透过度增高;
5.住院后病情变化(续)
! 4 h后复查右肺上野模糊片影较前略增加、增浓。诊断肺
水肿。
! 皮肤潮湿多汗,四肢末梢凉、花纹,足毛细血管充盈时
间(CRT)>3S。
! 气管插管内吸出粉红色泡沫样痰,给予机械辅助通气。 ! 经降颅压、扩容、多巴胺改善微循环、利巴韦林和马斯
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180次/min)。
血细菌培养未见细菌生长,MPAb阴性,CRP、PCT、血沉和肝 肾功能及DIC筛查试验均正常。
4.住院后病情变化
! 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呈点头样呼吸,SaO280%,心率
快(200次/min),双肺密集的中小湿啰音。
! X线胸片:双肺透过度减低,肺纹理增强,可男,3岁,以“手、足、肛周皮疹及口腔疱疹伴发热3 d, 呼吸困难半小时”入院。 3 d前手足心及肛周起红色皮疹,体温38.3~38.5℃,轻 咳、无气促。
入院当日出现抽泣样呼吸,同时发现单侧下肢不自主抬 起,双上肢惊吓样抖动。 神志清,精神不振,口周略发绀。
体检
T 36.9℃,P 118bpm,R 32bpm,BP124/75 mm Hg 手足心、肛门周围散在红色斑丘疹,部分结痂,舌面可见 数个粟粒样斑丘疹,咽赤。 双肺呼吸音粗,心音有力,律齐。腹软,肝脾肋下未及, 肌力和肌张力正常,脑膜刺激征阴性,病理反射未引出。
入院诊断?
原始诊断: (1)HFMD; (2)急性支气管肺炎; (3)心肌炎?
修正诊断:
手、足、肛周皮疹及口腔疱疹伴发热3 d+体检:手足心、肛门 周围散在红色斑丘疹,部分结痂,舌面可见数个粟粒样斑丘 疹+ 虽然有感染血象但CRP、降钙素原正常。第一诊断: HFMD。
手足口病病例讨论
![手足口病病例讨论](https://img.taocdn.com/s3/m/20088514a417866fb84a8e82.png)
• 精神差、嗜睡、头痛、呕吐、易惊、 肢体抖动、无力或瘫痪;颈抵抗、腱反 射减弱或消失 • 危重病例可表现为频繁抽搐、昏迷, 脑水肿、脑疝
• 呼吸浅促、困难,口唇紫绀,口吐白 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液(痰) • 呼吸节律改变 • 肺部可闻及痰鸣音或湿罗音
• 血压升高或下降
• 心率增快或缓慢,脉搏浅速、减弱甚 至消失 • 四肢发凉,大理石样花纹,指(趾) 发绀,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明显延长 • 面色苍白,口唇发绀
二、临床表现
1.神经系统危重症表现 • 精神差、嗜睡、头痛、呕吐、易惊、惊跳、 烦躁、躁狂、谵妄、肢体抖动、肌阵挛、无力 或瘫痪;颈抵抗、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 危重病例可表现为频繁抽搐、昏迷,中枢性 呼吸衰竭、急性脑水肿、脑疝 2.呼吸系统危重症表现 • 呼吸浅促、困难,口唇紫绀,口吐白色、粉 红色或血性泡沫液(痰) • 呼吸节律改变 • 肺部可闻及痰鸣音或湿罗音
1.神经系统表现: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谵妄 甚至昏迷;肢体抖动,肌阵挛、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眼球运动 障碍;无力或急性弛缓性麻痹;惊厥。查体可见脑膜刺激征,腱 反射减弱或消失,巴氏征等病理征阳性。
2.呼吸系统表现:呼吸浅促、呼吸困难或节律改变,口唇紫 绀,咳嗽,咳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样痰液;肺部可闻及湿啰 音或痰鸣音。
3.心血管系统危重症表现 • 心率增快或缓慢,脉搏浅速、减弱甚 至消失
• 四肢发凉,大理石样花纹,指(趾) 发绀,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明显延长
• 面色苍白,口唇发绀 • 血压升高或下降 4.其他系统 消化道出血等
三、重症(危重)患儿辅助检查
• 白细胞计数可升高或明显减低 • 血生化检查:部分病例ALT、AST、 CK-MB轻度升高 • 重症病例血糖可升高 • 血气
小儿手足口病的病例分享
![小儿手足口病的病例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17d69c45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75.png)
提高警惕
引导公众认识到手足口病的危害性 ,提高防范意识,一旦发现疑似病 例,立即就医并报告。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倡导公众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包 括勤洗手、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接 触病患等,从源头上预防手足口病 的发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THANK YOU
感谢聆听
血清学检测:检测患儿 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 辅助诊断手足口病。
医生根据患儿的病史、 典型症状及实验室检测 结果,综合判断患儿是 否患有手足口病。
治疗方案和实施过程
01
02
03
04
$item1_c一般治疗:保持患儿 充足的水分和营养,注意口腔 卫生,避免继发感染。
$item1_c一般治疗:保持患儿 充足的水分和营养,注意口腔 卫生,避免继发感染。
$item1_c一般治疗:保持患儿 充足的水分和营养,注意口腔 卫生,避免继发感染。
一般治疗:保持患儿充足的水 分和营养,注意口腔卫生,避 免继发感染。
治疗反应和效果
大部分患儿在经过及时治疗后,病情会逐渐好转 ,发热、疱疹等症状逐渐消失。
总体来说,手足口病的治疗效果良好,多数患儿 能在1-2周内康复,少数患儿可能需要更长时间 。
并发症处理
在治疗过程中,患儿出现脱水症状,医生及时调整 治疗方案,充分体现出对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能力 。
诊断和治疗中的挑战及对策
80%
诊断挑战
手足口病初期症状与其他疾病相 似,容易造成误诊。通过详细询 问病史、观察症状变化,结合实 验室检查,最终确诊。
100%
治疗挑战
患儿病情发展快,容易出现并发 症。采用抗病毒、对症治疗等综 合治疗措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确保患儿生命安全。
1例重症手足口病的病例讨论
![1例重症手足口病的病例讨论](https://img.taocdn.com/s3/m/a0e57b11ee06eff9aef8074c.png)
问题讨论
• 下列情况列为应激性溃疡的高危人群。
(1)高龄(年龄≥65岁); (2)严重创伤(颅脑外伤、烧伤、胸、腹部复杂,困难 大手术等); (3)合并休克或持续低血压; (4)严重全身感染; (5)并发MODS、机械通气>3d; (6)重度黄疸; (7)合并凝血机制障碍; (8)脏器移植术后; (9)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与胃肠道外营养; (10)1年内有溃疡病史;
来我院,急诊以“手足口病(重症)”收入。自发病 以来,精神差,食欲差,睡眠少,大小便尚正常,体 重无明显变化。
流行病学史、既往史、个人史
• 流行病学史:1周内有手足口病患儿接触史 • 既往史:无药物、失误过敏史;接种过乙肝、脊髓灰
质
炎等疫苗,未接种“麻风腮”疫苗
• 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
T:36.7℃,P:85次/分,R:23次/分,BP:94/75mmHg 抱入病房,嗜睡状态,无哭闹 ,易唤醒
问题讨论
• ③20%甘露醇 • 患者有精神差、嗜睡等神经系统表现,给予50ml20%甘
露醇注射液脱水,用于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保护 脑组织,防止形成脑疝使患者病情转向危重型。
• ④ ATP·MgCl2 • 患者出现心律不齐可能由于病毒感染导致的心肌损伤,
但心功能正常,排除病毒性心肌炎。给予ATP·MgCl2能够 改善细胞能量供给,加速脑、心及神经细胞等受损后的 恢复,保护重要脏器。
1例重症手足口病的病例讨论
临床药学室
患者一般情况
• 患儿男性,2岁3月12天,汉族 • 身高:89cm
体重:10kg BMI:12.62kg/m2
• 主诉:发热、皮疹4天
现病史
缘于 2014 年 6 月 14 日下午出现低热,体温 37.5℃, 伴口腔、足部皮疹、易惊,呕吐 1 次,当地诊所给予肌 注药物后,体温正常; 15 日再次呕吐 4 次,当地医院诊
病例讨论(手足口)
![病例讨论(手足口)](https://img.taocdn.com/s3/m/adb9ad6701f69e31433294d1.png)
地方人民医院失责致小孩死亡2014年5月5日10:04昨天我发表了一片长微博,是关于同事姐姐的小孩在什邡人民医院治疗却因为医生、医院的失责致死,事后院方的态度极其恶劣,拒不承认小孩死亡与院方有关的事件。
期间,死亡小孩家属在医院理论时医院方的负责人说出了:“每个医院都有那么一两个技术差的医生,我们医院的技术水平低,手指都有长短之分!”之类的语句,难道这个时候家属都应该自认倒霉,遇到了技术不好的医生?现在是什邡市没人敢管医院的这个事情,找谁都没用。
我不知道这家医院还要出多少医疗事故,不知道还要死多少人,希望“有关部门”能处理这件事,给家属一个公道和交代!希望媒体能报道这件事,让更高级的政府部门出面解决。
施刘鸿博在什邡市人民医院医治过程2014年4月29日小孩(2岁3个月零1天)由于出现发烧、有呕吐症状到什邡市人民医院门诊就医(会诊医生-阮涛),门诊结果:扁桃体发炎、口腔黏膜性疱疹。
医生根据此病症开药给我们服用。
2014年4月30日小孩服用一天药后病情未见好转仍然持续呕吐体温持续38.5-40度之间徘徊,于是带着小孩继续到门诊就医(医生-李青)诊断结果:建议入院进行输液治疗。
于中午办理住院手续。
2014年5月1日上午医院继续进行了输液治疗,但小孩任然持续呕吐、高烧不退未见任何好转迹象‘期间我们不间断的在给小孩测量体温一直在38度5以上(医生并未给我儿子测量体温,一直是我们自带体温计自己测量体温)’。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断的给医生反映我儿子的情况并催促医生来看,医生只是淡淡的让我们观察、再观察。
晚上我们测量小孩体温已达39度,此时我立即让母亲前往值班室叫医生(值班室仅只有一位值班医生在场),但医生并没有亲自来病房只是告诉我们:“小孩该用的药物已经用了,该加药的也加了。
发烧也需要3天的观察期,你们自己多观察。
等你们的主治医生上班后又再说”。
我们很无奈大约1小时左右发现小孩开始抽搐,我们再次测量体温39度5,此后小孩昏迷口吐白沫。
病例解读:手足口病发热疱疹齐来
![病例解读:手足口病发热疱疹齐来](https://img.taocdn.com/s3/m/f615371883c4bb4cf7ecd1e2.png)
病例解读:手足口病发热疱疹齐来*导读:手足口病是柯萨奇肠道病毒感染导致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夏秋季节高发,并极易在儿童中爆发流行。
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及隐性感染者,通过直接接触传染或通过鼻咽分泌物、粪便、飞沫传播。
*病例导读:4岁的小龙手足口肛周皮疹2天了,2天来他皮疹无明显消退,同时皮疹逐渐增多,而进食也渐渐减少,这到底怎么回事呢?*【病例】*丘疹*发热*进食少4岁的小龙2天前被家属发现口腔内可见数个溃疡,手、脚掌和肛周伴有些许红色斑丘疹,初未在意,未给予诊治。
2天来患儿皮疹无明显消退,同时皮疹逐渐增多,同时进食较前有所减少,手试发现患儿有发热。
*检查结果明确治疗对症效快入院查体:T37.9℃,P88次/分,R18次/分,神志清,精神稍软,营养好,手心、足底、肛周可见红色斑丘疹,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口腔下唇粘膜上可见多个溃疡,颈软,无抵抗,心肺听诊未见明显异常,腹软,肝脾肋下未及,四肢肌力正常,病理征阴性。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12.9*10^9/L,N70.7%,L21.1%,HGB124g/L,PLT294*10^9/L(入院时)。
(入院第二天)血常规:WBC12.510^9/l,N72.1%,L20.8%,HGB123g/l,PLT304*10^9/l;肝肾功能及心肌酶谱基本正常。
病毒检测结果:EV71阳性。
诊断为手足口病,给予对症治疗,5天后,体温降至正常,患儿无明显不适主诉,痊愈出院。
*【医生解析】*1、手足口病的疱疹,需和哪些疾病鉴别?*水痘:由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多发于5~9岁儿童;冬春季发病为主;皮疹呈向心性分布,多见于躯干和头部,而四肢较少;同时可见斑疹、丘疹、疱疹及痂疹等多形性皮疹;皮疹新老并存;皮疹痒,皮薄易破。
*疱疹性口炎: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多发于3岁以下,四季均可发病,以散发病例为主;病损常累及齿龈;皮疹较少见;多同时伴有颏下或颌下淋巴结肿痛。
*丘疹性*荨麻疹*:多发于3岁以下儿童;夏秋季发病为主;皮疹呈梭形,大小似花生米,较硬,壁厚而不易破,皮疹四周往往出现红斑,顶端中央常有透明的水疱,剧痒,夜间甚;常见于四肢伸面,尤以下肢为多,左右不一定对称,但一般不累及头皮及黏膜;病程短,一般无淋巴结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