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PPT课件
合集下载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 ppt课件
3.中性颗粒呈等电点状态与伊红美兰均可结合,染成 紫红色,称为中性物质。
医学课件
14
pH对细胞染色的影响
在酸性环境中染色偏红;在碱性 环境中染色偏蓝。因此要求用磷酸盐 缓冲液,使染色环境维持在6.4~6.8 之间,以达到满意的染色效果。
医学课件
15
1.用玻璃笔在血膜两端划线。 2.瑞氏染液覆盖血膜,染 0.5~1min。
医学课件 20
制备血涂片
染色
镜检
检查区域:体尾交界处,细胞分布均匀, 红细胞紧密排列但不重叠。 低倍镜: 估计细胞分布和染色情况,浏 览全片是否存在异常细胞。 油镜: 观察红细胞形态。
医学课件 21
正常红细胞形态
双凹圆盘形,淡桔红色,中央1/3为生 理性淡染区,呈正常色素性。红细胞直径 为6.7~7.7μm,平均直径7.2μm左右,厚 约2μm。无核,胞质内无异常结构。除健 康人外,还见于急性失血、再生障碍性贫 血和部分白血病。
血涂片的染色
染色的目的是使细胞膜、细胞浆、胞 浆中颗粒及细胞核等主要结构染上特定的 颜色,以便于显微镜下观察与识别。
医学课件
11
一、瑞氏染色法(Wright’s stain)
对胞浆和中性颗粒染色较好,对胞核稍差。
二、吉姆萨染色法(Giemsa’s stain)
对胞浆和中性颗粒染色较差,对胞核和寄 生虫着色较好。
医学课件
25
小红细胞( microcyte )
医学课件
26
红细胞大小异常
2.大红细胞( macrocyte):直径>10μm。最 常见于缺乏叶酸和维生素B12所致的巨幼细 胞性贫血(MA)。也可见于溶血性贫血 (H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 3.巨红细胞(megalocyte):直径>15μm。 常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MA)和骨髓增生 异常综合症(MDS)。
血细胞形态学PPT课件
7
骨髓细胞学检测的禁忌症
由于凝血因子缺陷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 晚期妊娠的孕妇做骨髓穿刺应慎重。 患者拒绝。
8
骨髓穿刺
穿刺部位 髂前上棘、髂后上棘、脊椎棘突、胸骨以及 胫骨粗隆前下方等部位。 骨髓液量 0.2mL,过多将被血液稀释。 骨髓取材指标 ①抽取骨髓一瞬间,病人有特殊的疼痛感 ②外观骨髓液红色粘稠状、有骨髓小粒*、油滴。 ③显微镜下可见骨髓特有的细胞。如巨核细胞、浆细胞、 组织细胞、原始及幼稚粒、红细胞。 ④骨髓细胞分类计数中杆状核细胞与分叶核细胞之比大 于血片之比。
吴钟琪.医学临床“三基” 医技分册.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注:骨髓小粒是骨髓细胞中的一个结构,为少量条索状纤维搭成的网架,其间布以造血细胞和非造血 细胞的团块,多分布骨髓涂片尾端和两侧。
9
骨髓穿刺
未抽取骨髓液的原因 ① 穿刺位置不佳,未到达骨髓腔。 ② 针管被皮下组织或骨块阻塞。 ③ 某些疾病可能出现“干抽现象”,如骨髓纤维化、骨髓有
核细胞增生过度(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10
血涂片制备
手工推片法 主要用于观察血细胞形态及仪器结果复查。 ✓ 薄血膜推片法 用血量少、操作简单,应用最广。 ✓ 厚血膜推片法 对疟原虫、微丝蚴等阳性检测率高。 自动推片法 可获得细胞分布均匀、形态完好的血涂片,
但尚未普及。
刘成玉,罗春丽. 临床检验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18
血涂片染色
19
骨髓细胞学检测的方法和内容
肉眼观察 选择血膜的颜色、厚薄、骨髓小粒等适宜者 进行镜下观察。
NEU%>85%;LYM%>50%(成人)>60%(儿童);M%>13%;E> 10%;B>2%.
4.仪器报警信息 如原始细胞、各类幼稚细胞、异型淋巴细胞、粒细胞左移、大血 小板、血小板凝集、红细胞碎片、难溶性红细胞等。
骨髓细胞学检测的禁忌症
由于凝血因子缺陷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 晚期妊娠的孕妇做骨髓穿刺应慎重。 患者拒绝。
8
骨髓穿刺
穿刺部位 髂前上棘、髂后上棘、脊椎棘突、胸骨以及 胫骨粗隆前下方等部位。 骨髓液量 0.2mL,过多将被血液稀释。 骨髓取材指标 ①抽取骨髓一瞬间,病人有特殊的疼痛感 ②外观骨髓液红色粘稠状、有骨髓小粒*、油滴。 ③显微镜下可见骨髓特有的细胞。如巨核细胞、浆细胞、 组织细胞、原始及幼稚粒、红细胞。 ④骨髓细胞分类计数中杆状核细胞与分叶核细胞之比大 于血片之比。
吴钟琪.医学临床“三基” 医技分册.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注:骨髓小粒是骨髓细胞中的一个结构,为少量条索状纤维搭成的网架,其间布以造血细胞和非造血 细胞的团块,多分布骨髓涂片尾端和两侧。
9
骨髓穿刺
未抽取骨髓液的原因 ① 穿刺位置不佳,未到达骨髓腔。 ② 针管被皮下组织或骨块阻塞。 ③ 某些疾病可能出现“干抽现象”,如骨髓纤维化、骨髓有
核细胞增生过度(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10
血涂片制备
手工推片法 主要用于观察血细胞形态及仪器结果复查。 ✓ 薄血膜推片法 用血量少、操作简单,应用最广。 ✓ 厚血膜推片法 对疟原虫、微丝蚴等阳性检测率高。 自动推片法 可获得细胞分布均匀、形态完好的血涂片,
但尚未普及。
刘成玉,罗春丽. 临床检验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18
血涂片染色
19
骨髓细胞学检测的方法和内容
肉眼观察 选择血膜的颜色、厚薄、骨髓小粒等适宜者 进行镜下观察。
NEU%>85%;LYM%>50%(成人)>60%(儿童);M%>13%;E> 10%;B>2%.
4.仪器报警信息 如原始细胞、各类幼稚细胞、异型淋巴细胞、粒细胞左移、大血 小板、血小板凝集、红细胞碎片、难溶性红细胞等。
外周血细胞形态ppt-课件
常 红细胞大或正常,但厚度变薄。
靶形红细胞常见于各种低色素性贫 血
在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地中海 贫
皱缩红细胞:外形不规则,边
缘 呈毛刺状,体积皱缩变小,该细胞
增 多提示铅、汞、砷等化学药物中毒
和 重金属中毒,也见于尿毒症、癌转 移;也常发生人为因素如血液在
20℃ 放置过夜红细胞也会形成皱缩或玻
璃 片不干净,均可见皱缩红细胞。
铁粒 幼细胞贫血(铁粒贫)、慢性病贫血、珠蛋白生成障
碍性 贫血。 大红细胞:MCV>95,直径>8.5μm,见于巨幼红细
胞贫血、 急性失血性贫血、混合性贫血、红白血病型。
(二)形态变化
球形红细胞:细胞小,染色深,
球形,直径缩小,中心淡染区 消失。
正常人球形红细胞不超过10%,如 超
过20%时应考虑遗传性球形红细胞 增
27学习形态学的心得体会我觉的在看血片和骨髓片时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全局的观念绝不可以以小而见大一叶障目看片时首先要用低倍镜通览全片选择一个合适的区域再进行观察譬如有时好多大的细胞常会在推片时被挤到玻片的尾部和两侧边缘
外周血细胞形态
检验科
检验流程
1、制片(推出舌形,分头、体、尾三部分) 2、染色(瑞氏-吉姆萨染色,3-5min) 3、镜检 4、分类、计数 (100个细胞)
有内含物的红细胞:可见豪周氏小体,双核,卡波氏环。
白细胞 中性粒细胞:特异性颗粒多,细小,均匀布满胞质,浅紫红 色。
• 嗜酸性粒细胞:颗粒多,粗大,圆而均匀,充满胞质,鲜橘红色。
嗜碱性粒细胞:颗粒少,大小和分布不均,常覆盖在核上,蓝黑 色。
淋巴细胞:小淋巴细胞一般无颗粒,大淋巴细胞可有少量粗 大
注意与皱缩红细胞区别。皱缩红细
靶形红细胞常见于各种低色素性贫 血
在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地中海 贫
皱缩红细胞:外形不规则,边
缘 呈毛刺状,体积皱缩变小,该细胞
增 多提示铅、汞、砷等化学药物中毒
和 重金属中毒,也见于尿毒症、癌转 移;也常发生人为因素如血液在
20℃ 放置过夜红细胞也会形成皱缩或玻
璃 片不干净,均可见皱缩红细胞。
铁粒 幼细胞贫血(铁粒贫)、慢性病贫血、珠蛋白生成障
碍性 贫血。 大红细胞:MCV>95,直径>8.5μm,见于巨幼红细
胞贫血、 急性失血性贫血、混合性贫血、红白血病型。
(二)形态变化
球形红细胞:细胞小,染色深,
球形,直径缩小,中心淡染区 消失。
正常人球形红细胞不超过10%,如 超
过20%时应考虑遗传性球形红细胞 增
27学习形态学的心得体会我觉的在看血片和骨髓片时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全局的观念绝不可以以小而见大一叶障目看片时首先要用低倍镜通览全片选择一个合适的区域再进行观察譬如有时好多大的细胞常会在推片时被挤到玻片的尾部和两侧边缘
外周血细胞形态
检验科
检验流程
1、制片(推出舌形,分头、体、尾三部分) 2、染色(瑞氏-吉姆萨染色,3-5min) 3、镜检 4、分类、计数 (100个细胞)
有内含物的红细胞:可见豪周氏小体,双核,卡波氏环。
白细胞 中性粒细胞:特异性颗粒多,细小,均匀布满胞质,浅紫红 色。
• 嗜酸性粒细胞:颗粒多,粗大,圆而均匀,充满胞质,鲜橘红色。
嗜碱性粒细胞:颗粒少,大小和分布不均,常覆盖在核上,蓝黑 色。
淋巴细胞:小淋巴细胞一般无颗粒,大淋巴细胞可有少量粗 大
注意与皱缩红细胞区别。皱缩红细
外周血白细胞形态学检测11.29
涂片镜检
<60或>参考范围上限 确认标本是否合要求
重测标本
涂片镜检
序号 相关参数
11
Neut#
12
Lym#
13
Mono#
14
Eos#
15
Baso#
复检界定标准
<1.0或>20.0 >5.0 >1.5 >2.0 >0.5
复检要求
涂片镜检 涂片镜检 涂片镜检 涂片镜检 涂片镜检
序号 9 10 11 12
Abn Lymph/ L-Blasts ?
20
WBC IPMassage Blasts阳性报警
涂片镜检
21
WBC IPMassage NRBC阳性报警
涂片镜检
22
CBC+DC
血液病标本
涂片镜检
临床要求镜检的标本
序号 相关参数
23
各种参数
复检界定标准
复检要求
LIS数据8天内一致
不需要要复检
西京医院复检规则验证
奥-赖颗粒异常 (Alder-Reilly)
中性粒细胞中含有巨大深染的嗜天 青颗粒,似中毒颗粒,不伴有核左移。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五、其他异常白细胞
梅-赫畸形 (May-Hegglin)
粒细胞中含有淡蓝色包涵体大而圆。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似杜勒小体。
不成熟粒细胞
• 原粒细胞: • 早幼粒细胞: • 中幼粒细胞: • 晚幼粒细胞:
涂片质量:厚薄 染色 部位选取
血细胞形态分析要点
胞核为依据 胞浆为条件 纵向分析 横向比较
胞核为依据 胞浆为条件
嗜碱性颗粒
核仁
卡波式环
外周血细胞形态的观察ppt课件
刺形红细胞(棘状、锯形):细胞表面不规则的 刺状突变起,间距不规则,突起长 宽不一。
泪滴红细胞:细胞长形如水滴、逗点状。 裂片红细胞(红细胞断片,破碎红细胞): 细胞
形态不规则,大小不等,呈盔形、 带刺、三角形等。
可编辑ppt
24
红细胞形态异常:可见靶形红可细编辑胞ppt,泪滴形红细胞,环形红细25 胞,盔形红细胞,红细胞碎片,红细胞大小不等。
可编辑ppt
32
红细胞分布异常:红细胞缗钱形成。
可编辑ppt
33
红细胞凝集:红细胞不规则地聚集在一起。
红细胞凝集:红细胞可不编辑规pp则t 地聚集在一起。
34
血红蛋白含量异常: 正色素性:有中央淡染区。 低色素性:中央淡染区扩大。 高色素性:中央淡染区消失。 嗜多色性:细胞较大,中央淡染区减 少,染 色偏蓝。 双相性:正色素红细胞和低色素红细胞群混合 存在。
可编辑ppt
20
红细胞形态异常:球形红细胞可(编辑左ppt上),椭圆形红细胞(上)21, 口形红细胞(左下),棘形红细胞(右下)。
红细胞形态异常:可见红细胞碎片,泪滴形红细胞,锯齿形红
细胞,盔形红细胞,镰刀状红可细编辑胞pp。t
22
红细胞形态异常:可见靶形红细可编胞辑,ppt 半岛形红细胞,半月形红细23 胞, 拖鞋形红细胞,环形红细胞,泪滴形红细胞。
外周血细胞形态的观察
可编辑ppt
1
涂抹标本的观察方法: 肉眼观察 低倍镜下观察 油镜下观察
可编辑ppt
2
可编辑ppt
3
A:染色偏酸,细胞核、颗粒结构不清楚,红细胞染色偏红。
B:染色较好,细胞结构、颗粒、胞浆清晰,红细胞染粉红色。
C:染色偏碱,细胞核、胞浆染色太深,细胞不易辨认,红细胞
检验科外周血涂片检查PPT
检验科外周血涂片检 查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引言 • 外周血涂片检查基础知识 • 外周血涂片检查在临床中的应用 • 外周血涂片检查的注意事项与局限
性 • 外周血涂片检查的未来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外周血涂片检查是检验科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主要用于观察外周血中细胞形 态和数量,从而协助诊断疾病。
观察血小板数量和形态的变化,有助 于诊断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增多症 等疾病。
观察白细胞数量和形态的变化,有助 于诊断白血病和其他血液系统肿瘤。
监测肿瘤治疗反应
监测化疗效果
外周血涂片检查可以观察肿瘤细 胞数量和形态的变化,评估化疗
效果和肿瘤缓情况。
监测放疗效果
通过观察白细胞数量和形态的变化 ,评估放疗对血液系统的损伤程度 和恢复情况。
背景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外周血涂片检查已经成为临床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尤其在血液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和恶性肿瘤等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重要性
01
协助诊断
通过外周血涂片检查,医生可以观察到细胞形态和数量 的异常变化,从而对疾病进行初步判断,为后续治疗提 供依据。
02
监测病情
对于已经确诊的患者,外周血涂片检查可以监测病情变 化和治疗效果,帮助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03
指导治疗
根据外周血涂片检查结果,医生可以指导治疗方向和方 法,例如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化疗药物等。
02 外周血涂片检查基础知识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外周血涂片检查是一种通过观察 外周血中细胞形态和数量的检查 方法,用于协助诊断疾病和评估 健康状况。
分类
根据检查目的和要求,外周血涂 片检查可分为常规检查、特殊染 色检查和免疫学检查等。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引言 • 外周血涂片检查基础知识 • 外周血涂片检查在临床中的应用 • 外周血涂片检查的注意事项与局限
性 • 外周血涂片检查的未来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外周血涂片检查是检验科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主要用于观察外周血中细胞形 态和数量,从而协助诊断疾病。
观察血小板数量和形态的变化,有助 于诊断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增多症 等疾病。
观察白细胞数量和形态的变化,有助 于诊断白血病和其他血液系统肿瘤。
监测肿瘤治疗反应
监测化疗效果
外周血涂片检查可以观察肿瘤细 胞数量和形态的变化,评估化疗
效果和肿瘤缓情况。
监测放疗效果
通过观察白细胞数量和形态的变化 ,评估放疗对血液系统的损伤程度 和恢复情况。
背景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外周血涂片检查已经成为临床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尤其在血液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和恶性肿瘤等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重要性
01
协助诊断
通过外周血涂片检查,医生可以观察到细胞形态和数量 的异常变化,从而对疾病进行初步判断,为后续治疗提 供依据。
02
监测病情
对于已经确诊的患者,外周血涂片检查可以监测病情变 化和治疗效果,帮助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03
指导治疗
根据外周血涂片检查结果,医生可以指导治疗方向和方 法,例如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化疗药物等。
02 外周血涂片检查基础知识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外周血涂片检查是一种通过观察 外周血中细胞形态和数量的检查 方法,用于协助诊断疾病和评估 健康状况。
分类
根据检查目的和要求,外周血涂 片检查可分为常规检查、特殊染 色检查和免疫学检查等。
血细胞形态学PPT优秀课件
晚幼红细胞
直径7—13μm 核圆形,偏位明显,染色质凝聚成大块或团块
状,甚至固缩不能看出任何结构(碳核) 胞浆量增多,淡灰或粉红色 比例 10.75-2.36%
增生极度活跃 增生明显活跃 增生活跃 增生减低 增生极度减低
RBC与有核细胞之比 常见病
1:1
各类白血病
10:1
各类白血病 增贫
20:1
正常骨髓、某些贫血
50:1
慢性再障、MDS
300:1
急性再障 、急停
临床分类过程中,增生程度介于两者之间,以 +/-号表示。如:增生活跃+或-。
第二部分
偏酸 合适
偏碱
五 光学显微镜使用
显微镜使用注意事项 低倍镜(10倍):
判断取材、涂片、染色是否满意,小粒、油滴分级 骨髓增生程度 估计小粒细胞面积 计数全片巨核细胞数目 寻找瘤细胞团 油镜下(100倍):观察单个血细胞形态。
骨髓小粒分级(1)
肉眼及低倍镜下观察: (-) 无骨髓小粒 (+) 骨髓小粒稀疏,相隔较远 (++)骨髓小粒较密集,于血膜尾部甚
骨髓小粒分级(4)
临床意义 骨髓小粒:正常骨髓中+-++
急、慢性髓系细胞白血病多为 (++)或(+++) 淋巴细胞白血病多无粒、无油 骨髓小粒细胞面积及细胞成分: 慢性再障多在50%以下,以非造血细胞为主 各种白血病及增生性贫血多在75%以上,以 造血细胞为主。
油滴分级(1)
(-) 无油滴 (+) 油滴少且小,细沙状均匀分布,
涂片后于血膜尾部有很少油滴 (++)油滴稍多且大,有的直径达1mm
血细胞形态学检查PPT课件
血细胞形态学检查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检验科 温会燕 郭敏
红细胞形态
瑞氏染色:正常红细胞呈双凹圆盘形,大小
较一致,直经6-9μm,平均7.5μm,边缘部厚度 2μm,中央约为1μm,染色后四周呈浅桔红色, 面中央呈淡染区(又称中央苍白区)约占RBC 直径的1/3-2/5。
电镜:双凹性圆盘状
RBC形态异常
• 嗜酸性粒细胞0.5-5% 增高见于寄生虫病、变态反应性疾病、皮肤病、血
骨髓瘤、原发巨球蛋白血 症
(三)染色反应异常
• ①低色素性( hypochromic)RBC染 色过淡、中央淡染区 扩大,提示Hb↓,见 于缺铁性、海洋性,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三)染色反应异常
• ②高色素性红细胞着 色深 中央淡染区消失 ,见于巨幼红细胞性 贫血,球形细胞亦呈 高色素性.
• ③嗜多色素(多染色 性 Polychromatic)细 胞呈淡灰兰色或紫灰 色。刚脱核未完全成 熟的RBC,见于增生性 贫血如溶贫。
• 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是晚幼红细胞到成熟红细胞之 间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胞质中尚有核糖体、核糖核酸 等嗜碱性物质残存,经煌焦油蓝或新亚甲蓝活体染色后,胞 质中可见蓝或蓝绿色枝点状甚至网织状结构。
• 0型,有核红细胞胞质内含网状物,见于骨髓。 • 1型(丝球型),红细胞充满网状物,见于骨髓。 • 2型(网型),红细胞网状物结构松散,见于骨髓。 • 3型(破网型),红细胞网状结构稀少,呈不规则枝点状
• 淋巴细胞20-40% 增高见于急慢性传染病如风疹、流行性腮性炎、传
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百日咳、结核等,肾移植 术后,白血病、再障、粒细胞缺乏症; 减少见于接触放射线、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醋肾 上腺皮质激素、严重化脓性感染。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检验科 温会燕 郭敏
红细胞形态
瑞氏染色:正常红细胞呈双凹圆盘形,大小
较一致,直经6-9μm,平均7.5μm,边缘部厚度 2μm,中央约为1μm,染色后四周呈浅桔红色, 面中央呈淡染区(又称中央苍白区)约占RBC 直径的1/3-2/5。
电镜:双凹性圆盘状
RBC形态异常
• 嗜酸性粒细胞0.5-5% 增高见于寄生虫病、变态反应性疾病、皮肤病、血
骨髓瘤、原发巨球蛋白血 症
(三)染色反应异常
• ①低色素性( hypochromic)RBC染 色过淡、中央淡染区 扩大,提示Hb↓,见 于缺铁性、海洋性,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三)染色反应异常
• ②高色素性红细胞着 色深 中央淡染区消失 ,见于巨幼红细胞性 贫血,球形细胞亦呈 高色素性.
• ③嗜多色素(多染色 性 Polychromatic)细 胞呈淡灰兰色或紫灰 色。刚脱核未完全成 熟的RBC,见于增生性 贫血如溶贫。
• 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是晚幼红细胞到成熟红细胞之 间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胞质中尚有核糖体、核糖核酸 等嗜碱性物质残存,经煌焦油蓝或新亚甲蓝活体染色后,胞 质中可见蓝或蓝绿色枝点状甚至网织状结构。
• 0型,有核红细胞胞质内含网状物,见于骨髓。 • 1型(丝球型),红细胞充满网状物,见于骨髓。 • 2型(网型),红细胞网状物结构松散,见于骨髓。 • 3型(破网型),红细胞网状结构稀少,呈不规则枝点状
• 淋巴细胞20-40% 增高见于急慢性传染病如风疹、流行性腮性炎、传
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百日咳、结核等,肾移植 术后,白血病、再障、粒细胞缺乏症; 减少见于接触放射线、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醋肾 上腺皮质激素、严重化脓性感染。
检验科 外周血涂片检查ppt课件
涂片中RBC 呈串状重叠, 似缗线状。
见于多发性骨 髓瘤、原发性 巨球蛋白血症。
红细胞缗线状形成 rouleaux rormation
完整版PPT课件
66
完整版PPT课件
67
Irregular overlapping aggregate of RBCs A cluster of overlapping RBCs (Non-linear overlapping RBCs)
other half mostly empty of hemoglobin giving a blister
appearance.
完整版PPT课件
57
完整版PPT课件
58
When the blister ruptures or is removed by the spleen, the red cell shape changes to that of a keratocyte (horn cell).
Hereditary spherocytosis due to band 3 membrane
protein abnormalities
完整版PPT课件
62
完整版PPT课件
63
完整版PPT课件
64
完整版PPT课件
65
Stacking of Four or more RBCs in a linear fashion "Stack of coins" appearance Must be in the correct location of the slide (slightly inside of the feathered edge)
83
Infectiou完s整-M版PPaTl课a件ria
见于多发性骨 髓瘤、原发性 巨球蛋白血症。
红细胞缗线状形成 rouleaux rormation
完整版PPT课件
66
完整版PPT课件
67
Irregular overlapping aggregate of RBCs A cluster of overlapping RBCs (Non-linear overlapping RBCs)
other half mostly empty of hemoglobin giving a blister
appearance.
完整版PPT课件
57
完整版PPT课件
58
When the blister ruptures or is removed by the spleen, the red cell shape changes to that of a keratocyte (horn cell).
Hereditary spherocytosis due to band 3 membrane
protein abnormalities
完整版PPT课件
62
完整版PPT课件
63
完整版PPT课件
64
完整版PPT课件
65
Stacking of Four or more RBCs in a linear fashion "Stack of coins" appearance Must be in the correct location of the slide (slightly inside of the feathered edge)
83
Infectiou完s整-M版PPaTl课a件ria
外周血细胞形态PPT课件
正常红细胞
小红细胞
大红细胞
有核红细胞
点彩红细胞(1)
又名嗜碱性点彩红细胞,血片中有时可见在染色正常的或胞浆嗜多色性红细 胞内出现大小不等、多少不一的深兰色颗粒者称为点彩红细胞。在正常人血 片中极少见,约占0.01%。此种细胞出现表示再生加速并有紊乱现象。有人认 为它是由于在铅、铋、锌、汞中毒时红细胞膜被金属破坏,而嗜碱性物质 (核糖核蛋白)在染色时被沉淀所致。铅中毒病人此种细胞明显增多,为诊 断的重要指标之一。
椭圆形红细胞
红细胞呈椭圆形,横径缩短,长径增大,正常人椭圆形红细胞也可高达15%。 这种红细胞多见于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这种红细胞至少占25%,一般 要高于25%-50%才有诊断价值。在大红细胞性贫血可达25%,恶性贫血及严重 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及镰刀形贫血也可见此细胞。
口形红细胞
口形红细胞的中心淡染区呈条状,这种细胞正常小于4%, 增高见于口细胞增多症,急性酒精性中毒时可大于5%。
核右移
空泡
中性粒细胞的胞浆中出现一个或数个空泡,亦可在核中出现。 它是细胞受损后,发生脂肪变性的结果。常见于严重感染。
中毒颗粒
中性粒细胞胞浆中出现较粗大的、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匀 的黑蓝色颗粒,称为中毒颗粒。见于较严重的化脓菌感 染及大面积烧伤等。
分叶过多
核左移
退变
嗜碱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Howell-Jolly 也称染色质微粒,表现为在成熟或晚幼红细胞胞浆内有一至数个 染成深紫红色的小圆点,大小不一,为有核红细胞核碎裂的遗迹。多见于巨 幼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脾切除后以及缺铁性贫血等的骨髓及血片中。
Cabot环
Cabot环 为红细胞内染成紫红色的纤细的大环形或8字形物质,常出现于嗜多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
• 其他成分及寄生虫
教学目的要求
• 掌握:血涂片的制备、瑞氏染色的原理及注意事 项、正常外周血细胞形态、常见的异常外周血细 胞形态。
• 熟悉:外周血的采集与抗凝,血涂片的染色步骤。 • 了解:常见异常外周血细胞形态的临床意义。
外周血的组分
离心
血浆
血小板 白细胞 (有核细胞)
红细胞
抗凝全血
血细胞的发育模式图
– 最常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
• 嗜多色性红细胞:呈灰蓝或灰红色,较大
– 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溶血性贫血最多见,提示红细胞生成活跃。
红细胞染色异常
a 红细胞呈低色素性改变(环形红细胞),a为嗜多色性红细胞。
红细胞染色异常
嗜多色性红细胞
红细胞形态异常
• 常见的异常形态主要有球形红细胞、椭圆形红细胞、靶形 红细胞、口形红细胞、镰形红细胞、棘形红细胞、泪滴形 红细胞、新月形红细胞、裂片形红细胞等,异常红细胞达 到一定比例时对某些疾病有提示价值。
• 常用的染色方法:
– 瑞氏(Wright)染色法 – 吉姆萨(Giemsa)染色法 – 瑞氏-吉姆萨复合染色法
染色前
染色后
Wright染色法—原理
• 染料组成:酸性伊红与碱性美蓝组成的复合染料,反应式 为:M+Cl-+Na+E- →ME↓+NaCl,ME溶于甲醇制得瑞氏染液。
• 着色原理:既有物理的吸附作用,又有化学的亲和作用, 各种细胞成分化学性质不同,对各种染料的亲和力也不一 样。
红细胞形态异常
口形红细胞:中央淡染区呈扁平状,似张开的嘴型或鱼口。正常人<4%,常 见于遗传性口形红细胞增多症(>10%),急性酒精中毒,DIC时可少量增多。
教学目的要求
• 掌握:血涂片的制备、瑞氏染色的原理及注意事 项、正常外周血细胞形态、常见的异常外周血细 胞形态。
• 熟悉:外周血的采集与抗凝,血涂片的染色步骤。 • 了解:常见异常外周血细胞形态的临床意义。
外周血的组分
离心
血浆
血小板 白细胞 (有核细胞)
红细胞
抗凝全血
血细胞的发育模式图
– 最常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
• 嗜多色性红细胞:呈灰蓝或灰红色,较大
– 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溶血性贫血最多见,提示红细胞生成活跃。
红细胞染色异常
a 红细胞呈低色素性改变(环形红细胞),a为嗜多色性红细胞。
红细胞染色异常
嗜多色性红细胞
红细胞形态异常
• 常见的异常形态主要有球形红细胞、椭圆形红细胞、靶形 红细胞、口形红细胞、镰形红细胞、棘形红细胞、泪滴形 红细胞、新月形红细胞、裂片形红细胞等,异常红细胞达 到一定比例时对某些疾病有提示价值。
• 常用的染色方法:
– 瑞氏(Wright)染色法 – 吉姆萨(Giemsa)染色法 – 瑞氏-吉姆萨复合染色法
染色前
染色后
Wright染色法—原理
• 染料组成:酸性伊红与碱性美蓝组成的复合染料,反应式 为:M+Cl-+Na+E- →ME↓+NaCl,ME溶于甲醇制得瑞氏染液。
• 着色原理:既有物理的吸附作用,又有化学的亲和作用, 各种细胞成分化学性质不同,对各种染料的亲和力也不一 样。
红细胞形态异常
口形红细胞:中央淡染区呈扁平状,似张开的嘴型或鱼口。正常人<4%,常 见于遗传性口形红细胞增多症(>10%),急性酒精中毒,DIC时可少量增多。
血涂片、红细胞形态ppt课件
血涂片、红细胞形态
22
正常红细胞 形态
血涂片、红细胞形态
23
异常红细胞形态
红细胞大小异常 红细胞形状异常 血红蛋白充盈度与着色异常 红细胞内出现异常结构 红细胞排列异常 有核红细胞
血涂片、红细胞形态
24
红细胞大小异常
1.小红细胞( microcyte ):直径<6μm。血片 中出现大量的染色过浅的小红细胞,提示血红 蛋白生成障碍,常见于缺铁性贫血(IDA)、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 多症(HS),血红蛋白充盈良好,生理性中心 淡染区消失。
对于严重贫血患者,应如何推制血片?
血涂片、红细胞形态
8
推制适当的血膜
角度大, 速度快, 太厚, 太短
推片不光滑,呈毛刷状
用力不均,呈搓板状
血量过多,无尾 血涂片、红细胞形态 玻片油腻,有空泡
9
1.灰白层涂片法 抗凝血离心,取灰白层涂片。 用于白细胞减少者的白细胞分类和红斑 狼疮细胞(LEC)检查。
血涂片、红细胞形态
3
1.新玻片上有游离碱质,须清洗后使用。
2.用过的载玻片须用肥皂水或乙醇除去 染料和油污。 3.使用时切勿用手触及玻片表面。
血涂片、红细胞形态
4
* 手工推片法
薄血涂片法 灰白层涂片法
厚血涂片法
* 自动血液涂片法
血涂片、红细胞形态
5
手工薄血推片法
推片
手持玻片推制血膜
用推片从血滴前方接触血滴
吸附血液成一线
推完血片,迅速干燥 血涂片、红细胞形态
推片角度
6
厚薄适宜,头体尾分明, 细胞分布均匀,边缘整齐, 两边和两端留有一定空隙。
血涂片、红细胞形态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5
2)放射线损伤后淋巴细胞形态变化 3)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时形态学变化 (3)浆细胞:
见于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反应性浆细胞 增多症、疟疾、黑热病、伤寒等。 莫氏细胞;火焰状浆细胞;拉塞尔小体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二、外周血中红细胞形态检查 各种病因作用于红细胞生理进程的不同 阶段,引起红细胞相应的病理变化,导 致红细胞产生特殊的形态改变,与血红 蛋白测定、红细胞计数结果相结合可粗 略推断贫血原因,对贫血的诊断和鉴别 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45
1、正常红细胞形态:6~9μm 2、异常红细胞形态 (1)红细胞大小不一 1)小红细胞:直径﹤6μm 2)大红细胞:直径﹥10μm 3)巨红细胞:直径﹥15μm 4)红细胞大小不均:同一患者的红细胞之间直
径相差一倍以上。大红细胞直径可达12μm, 小红细胞直径仅2.5μm。见于巨幼红细胞性贫 血,严重的增生性贫血等
min左右。 4、用接近中性的水冲去染液,待自然干燥或用滤纸膜外观为淡紫红色。在显微镜下红细 胞染粉红色,在厚薄均匀处略有碟状感,白细胞胞浆中的 颗粒能显示各种细胞的特有色彩,细胞核染天青紫红色, 染色质清楚,粗细松紧可辨。
5
一、外周血中白细胞形态检查 1、正常白细胞形态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
赤峰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 张皓
1
血细胞分析是临床诊疗工作中常做的检验项 目,血细胞分析仪广泛用于全血细胞计数,随 着自动化血细胞分析仪的普及和仪器性能的提 高,使检验结果更加准确,但是全自动血细胞 分析仪也存在着内在缺陷,由于血细胞形态的 多样化和复杂性,只能提供血细胞多少、大小、 分布及相互间比例,得出正常或异常的提示, 不能直接提供血细胞质量改变的确切信息,如 过度依赖会出现漏诊和误诊。对于发热、贫血 和血细胞异常的标本,在鉴别感染性疾病和非 感染性疾病,病毒性感染和细菌性感染等必须 做外周血的形态学检查。
2
血液涂片制备 取末梢血1滴,置于载玻片的一端,以边缘平滑的推
片(推片两端应平整光滑,比载片稍窄或磨去两角)的一 端,放在血滴前方,逐渐后移接触血滴,血液立即沿推片 散开。然后将推片与载玻片保持30-45度角,平稳地向前 推动至载玻片的另一端,载玻片上便留下一薄层血膜。血 涂片制成后,立即在空气中挥动,迅速干燥,以免血细胞 形态改变。血膜干燥后,用铅笔在厚血膜处写明病人姓名 或编号。
34
②Ⅱ型(不规则型):
胞体较大,外形常不规则,可有多数伪 足。核形状圆形或不规则,染色质较粗 糙致密。胞质丰富,染淡蓝或灰蓝色, 有透明感,边缘处着色较深,一般无空 泡,可有少数嗜天青颗粒。
③Ⅲ型(幼稚型):胞体较大,核圆形或 卵圆形。染色质细致呈网状排列,可见 1~2个核仁。胞质深蓝色,可有少数空 泡。
46
47
48
(2)红细胞形态异常
1)球形红细胞: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2)靶形细胞:缺铁贫,其他溶血性贫血等 3)椭圆形红细胞:杆状,长度大于宽度3~4倍,遗传 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缺铁贫,巨幼贫等 4)镰形细胞:镰形红细胞性贫血 5)口形细胞:遗传性口形细胞增多症,溶贫等 6)棘状红细胞:酒精性肝病,脾切除 7)新月形红细胞:红细胞残缺不全,体积大。见于溶 血性贫血
49
8)红细胞缗钱状形成:多发性骨髓瘤, 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等
9)泪滴形红细胞:贫血、骨髓纤维化
10)裂红细胞:红细胞碎片,DIC、严重 烧伤
血液涂片制备是血液学检查重要的基本技术之一。一 张良好的血片,厚薄要适宜,头体尾要明显,细胞分布要 均匀,血膜边缘要整齐,并留有一定的空隙。
3
试剂配制
1、瑞氏染液
将瑞氏染料0.1g粉放在清洁干燥的乳钵里,加少量甲 醇,充分研磨使染料溶解。将巳溶解的染料倒入棕色试剂 瓶中,未溶解的再加少量甲醇研磨,直至染料全部溶解, 60毫升甲醇全部用完为止。或将瑞氏粉和甲醇直接置于棕 色瓶中,加适量碎玻璃,立即振荡混合5分钟(一般600 ml甲醇加瑞氏粉1.2~1.5g),置37℃水浴中3天,每天振 摇混合2~3次,促其溶解,待一周后方可使用。新配染料 的染色效果较差,放置愈久天青愈多,染色效果愈好。染 液中也可加中性甘油3.0ml,防止甲醇挥发,使细胞染色 较清晰。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2)淋巴细胞 1)异形淋巴细胞 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肺炎、病毒性肝 炎、流行性出血热等病毒性感染时或过敏原刺激下, 可使淋巴细胞增生,并出现某些形态学变化,称为 异型淋巴细胞。正常人外周血中偶见不超过2%,传 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流行性出血热时,可高达 10%。 形态特征分为3型:①I型(空泡型):最多见。 胞体比正常淋巴细胞稍大,多为圆形、椭圆形或不 规则形。核圆形、肾形或分叶状,常偏位。染色质 粗糙,呈粗网状或小块状,排列不规则。胞质丰富, 染深蓝色,含空泡或呈泡沫状
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 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正常白细胞可自然退化变性,正常的 血涂片上也可以见到变形或破裂的细胞, 数量极少
6
7
8
9
10
11
12
2、异常白细胞形态(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 (1)中性粒细胞
1)中性粒细胞的毒性变化 大小不均;中毒颗粒;空泡变性;Dohle小体;退 行性变, 2)棒状小体; 3)中性粒细胞胞核的异常形态;常见多分叶核中 性粒细胞 4)其他异常形态粒细胞,多于遗传性疾病有关 注意:中毒颗粒、嗜碱性粒细胞、染色偏碱的中性 颗粒的鉴别
2、磷酸盐缓冲液(pH6.4~6.8)
蒸磷馏酸水二加氢至钾1(00K0H.20Pm0l4。)0.3g,磷酸氢二钠(Na2HP04)0.2 g,
配好后用磷酸盐溶液校正pH,塞紧瓶口贮存。
4
染色方法 1、将制备好血涂片平放在染色架上。 2、先加瑞氏染液数滴,覆盖整个血膜,固定细胞0.5~1min。 3、按1:1或1:2加磷酸盐缓冲液,与染料混匀,染色10
2)放射线损伤后淋巴细胞形态变化 3)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时形态学变化 (3)浆细胞:
见于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反应性浆细胞 增多症、疟疾、黑热病、伤寒等。 莫氏细胞;火焰状浆细胞;拉塞尔小体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二、外周血中红细胞形态检查 各种病因作用于红细胞生理进程的不同 阶段,引起红细胞相应的病理变化,导 致红细胞产生特殊的形态改变,与血红 蛋白测定、红细胞计数结果相结合可粗 略推断贫血原因,对贫血的诊断和鉴别 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45
1、正常红细胞形态:6~9μm 2、异常红细胞形态 (1)红细胞大小不一 1)小红细胞:直径﹤6μm 2)大红细胞:直径﹥10μm 3)巨红细胞:直径﹥15μm 4)红细胞大小不均:同一患者的红细胞之间直
径相差一倍以上。大红细胞直径可达12μm, 小红细胞直径仅2.5μm。见于巨幼红细胞性贫 血,严重的增生性贫血等
min左右。 4、用接近中性的水冲去染液,待自然干燥或用滤纸膜外观为淡紫红色。在显微镜下红细 胞染粉红色,在厚薄均匀处略有碟状感,白细胞胞浆中的 颗粒能显示各种细胞的特有色彩,细胞核染天青紫红色, 染色质清楚,粗细松紧可辨。
5
一、外周血中白细胞形态检查 1、正常白细胞形态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
赤峰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 张皓
1
血细胞分析是临床诊疗工作中常做的检验项 目,血细胞分析仪广泛用于全血细胞计数,随 着自动化血细胞分析仪的普及和仪器性能的提 高,使检验结果更加准确,但是全自动血细胞 分析仪也存在着内在缺陷,由于血细胞形态的 多样化和复杂性,只能提供血细胞多少、大小、 分布及相互间比例,得出正常或异常的提示, 不能直接提供血细胞质量改变的确切信息,如 过度依赖会出现漏诊和误诊。对于发热、贫血 和血细胞异常的标本,在鉴别感染性疾病和非 感染性疾病,病毒性感染和细菌性感染等必须 做外周血的形态学检查。
2
血液涂片制备 取末梢血1滴,置于载玻片的一端,以边缘平滑的推
片(推片两端应平整光滑,比载片稍窄或磨去两角)的一 端,放在血滴前方,逐渐后移接触血滴,血液立即沿推片 散开。然后将推片与载玻片保持30-45度角,平稳地向前 推动至载玻片的另一端,载玻片上便留下一薄层血膜。血 涂片制成后,立即在空气中挥动,迅速干燥,以免血细胞 形态改变。血膜干燥后,用铅笔在厚血膜处写明病人姓名 或编号。
34
②Ⅱ型(不规则型):
胞体较大,外形常不规则,可有多数伪 足。核形状圆形或不规则,染色质较粗 糙致密。胞质丰富,染淡蓝或灰蓝色, 有透明感,边缘处着色较深,一般无空 泡,可有少数嗜天青颗粒。
③Ⅲ型(幼稚型):胞体较大,核圆形或 卵圆形。染色质细致呈网状排列,可见 1~2个核仁。胞质深蓝色,可有少数空 泡。
46
47
48
(2)红细胞形态异常
1)球形红细胞: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2)靶形细胞:缺铁贫,其他溶血性贫血等 3)椭圆形红细胞:杆状,长度大于宽度3~4倍,遗传 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缺铁贫,巨幼贫等 4)镰形细胞:镰形红细胞性贫血 5)口形细胞:遗传性口形细胞增多症,溶贫等 6)棘状红细胞:酒精性肝病,脾切除 7)新月形红细胞:红细胞残缺不全,体积大。见于溶 血性贫血
49
8)红细胞缗钱状形成:多发性骨髓瘤, 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等
9)泪滴形红细胞:贫血、骨髓纤维化
10)裂红细胞:红细胞碎片,DIC、严重 烧伤
血液涂片制备是血液学检查重要的基本技术之一。一 张良好的血片,厚薄要适宜,头体尾要明显,细胞分布要 均匀,血膜边缘要整齐,并留有一定的空隙。
3
试剂配制
1、瑞氏染液
将瑞氏染料0.1g粉放在清洁干燥的乳钵里,加少量甲 醇,充分研磨使染料溶解。将巳溶解的染料倒入棕色试剂 瓶中,未溶解的再加少量甲醇研磨,直至染料全部溶解, 60毫升甲醇全部用完为止。或将瑞氏粉和甲醇直接置于棕 色瓶中,加适量碎玻璃,立即振荡混合5分钟(一般600 ml甲醇加瑞氏粉1.2~1.5g),置37℃水浴中3天,每天振 摇混合2~3次,促其溶解,待一周后方可使用。新配染料 的染色效果较差,放置愈久天青愈多,染色效果愈好。染 液中也可加中性甘油3.0ml,防止甲醇挥发,使细胞染色 较清晰。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2)淋巴细胞 1)异形淋巴细胞 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肺炎、病毒性肝 炎、流行性出血热等病毒性感染时或过敏原刺激下, 可使淋巴细胞增生,并出现某些形态学变化,称为 异型淋巴细胞。正常人外周血中偶见不超过2%,传 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流行性出血热时,可高达 10%。 形态特征分为3型:①I型(空泡型):最多见。 胞体比正常淋巴细胞稍大,多为圆形、椭圆形或不 规则形。核圆形、肾形或分叶状,常偏位。染色质 粗糙,呈粗网状或小块状,排列不规则。胞质丰富, 染深蓝色,含空泡或呈泡沫状
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 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正常白细胞可自然退化变性,正常的 血涂片上也可以见到变形或破裂的细胞, 数量极少
6
7
8
9
10
11
12
2、异常白细胞形态(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 (1)中性粒细胞
1)中性粒细胞的毒性变化 大小不均;中毒颗粒;空泡变性;Dohle小体;退 行性变, 2)棒状小体; 3)中性粒细胞胞核的异常形态;常见多分叶核中 性粒细胞 4)其他异常形态粒细胞,多于遗传性疾病有关 注意:中毒颗粒、嗜碱性粒细胞、染色偏碱的中性 颗粒的鉴别
2、磷酸盐缓冲液(pH6.4~6.8)
蒸磷馏酸水二加氢至钾1(00K0H.20Pm0l4。)0.3g,磷酸氢二钠(Na2HP04)0.2 g,
配好后用磷酸盐溶液校正pH,塞紧瓶口贮存。
4
染色方法 1、将制备好血涂片平放在染色架上。 2、先加瑞氏染液数滴,覆盖整个血膜,固定细胞0.5~1min。 3、按1:1或1:2加磷酸盐缓冲液,与染料混匀,染色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