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曹冲称象》精品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曹冲称象》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曹冲称象》课文原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dbb5a00b4e767f5bcfce48.png)
欢迎下载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曹冲称象》课文原文及教案.
【篇一】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曹冲称象》课文原文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象这么大,到底有多重呢?”
曹操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
”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成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也有的说:“办法倒有一个,就是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
”曹操听了直摇头。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他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
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
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
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
曹操微笑着点点头。
他叫人照曹冲说的办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根据《三国志·魏书·武文世王公传》改写。
【篇二】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曹冲称象》教案精选文档感谢下载使用双击可编辑删除11。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教案(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教案(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8e02015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7c.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个办法。
3.培养学生做事有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
并养成遇事动脑筋想办法的良好习惯。
一新课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预习了这篇课文,学习了这课的生字新词,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课文。
二复习字词用生字卡片认读字词(开火车的形式),学生也可以自主组词语。
三课中游戏1. 老师拿出老式的木杆秤,问:同学们,你们认识吗?有的同学说不认识,有的同学说这是秤,老师随机让同学们认识秤钩,秤杆,提绳,并知道它们分别有什么用途。
2. 老师提起一个同学的书包,说:你们想知道书包的重量吗?并称出书包有多重,告诉同学们,秤是专门用来称物体重量的。
现在,科技越来越发达,你知道人们用什么秤吗随机板书:电子秤,地磅四整体感知1听范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 指名回答:课文主要写曹冲小时候想办法称象的故事。
五合作探究1、打开课本28页,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同学们边听边想:从这段中,你知道了什么?①评一评,这个同学读得怎么样。
②指名回答问题时间古时候人物曹操曹冲官员们(板书人物)③你还知道了什么?送:赠送说明大象是别人作为珍贵的礼物送给曹操的,曹操才这么高兴,带着儿子曹冲和官员们一同去看。
④一同:一起,说明大家都高兴。
⑤指导朗读,读出大家都高兴。
2、大象是什么样子呢?官员们在议论什么呢?①齐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以上的问题。
②请看大屏,说说大象的样子。
师指着大象的身子——生说:大象的身子像一堵墙,师指着大象的腿——生说:大象的腿像四根柱子。
③师:用“像……像……”这样的句子有什么好处呢?生:这样的比喻句,让大象的样子更加生动形象。
④师指着:大象的耳朵,鼻子分别像什么?⑤这大象又高又大,官员们在议论什么?指导读好问句,语气上扬。
3、自读第三自然段,官员们想出了什么办法称象?生: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
第4课《曹冲称象》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第4课《曹冲称象》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ffae355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d8.png)
第4课《曹冲称象》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曹冲称象》。
该篇文章主要讲述了曹操的小儿子曹冲运用智慧,巧妙地解决了称量大象体重的问题。
我们将详细学习文章内容,理解其中的生字词,分析曹冲的思维过程,以及文章传达的智慧与勇气。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文章中生字词的读音、书写和意义。
2. 培养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分析曹冲的思维过程,学会运用类比思维解决问题。
3. 教育学生树立智慧、勇敢面对困难的信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曹冲称象的思维过程,学会运用类比思维解决问题。
2.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朗读课文,体会文章传达的智慧与勇气。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生字词卡片。
2. 学具:课本、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关于聪明孩子解决难题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课课题《曹冲称象》。
2. 学习生字词:让学生自读课文,标注出生字词,教师带领学生认读、讲解生字词的意义。
3. 朗读课文: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节奏与情感。
4. 精讲课文:分析曹冲称象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类比思维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习题,让学生巩固生字词,运用类比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6.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设想自己遇到了类似的难题,如何运用智慧解决。
7. 例题讲解:选取一道典型例题,详细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曹冲称象》2. 生字词:称、象、曹、冲、智、勇、类、比3. 曹冲称象思维过程图解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2. 答案:(1)略(2)将绳子分成若干等份,称量其中一份,然后乘以总份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生字词掌握较好,但在运用类比思维解决问题方面还需加强引导和练习。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收集其他关于智慧解决问题的故事,下节课分享交流,进一步培养他们的智慧与勇气。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曹冲称象》教案三篇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曹冲称象》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08d5a267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1d.png)
【导语】《曹冲称象》讲的是曹操的⼩⼉⼦曹冲想出办法称象的故事,表现了曹冲爱动脑筋、善于观察、富于联想的特点,也说明了遇事动脑筋、想办法,就能解决难题曹冲的年纪与学⽣相仿,且这个故事趣味性强,学⽣必将产⽣浓厚的阅读兴趣。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教学内容: 《曹冲称象》是⼀个民间⽅为流传的历史故事。
课⽂通过对曹冲称象的具体⽅法和步骤的介绍以及与⼤⾂们⽅法的对⽐,表现了曹冲爱动脑筋,善于观察,富于联想的品质。
故事情节曲折⽣动,引⼈⼊胜,语⾔通俗易懂。
教学时,要避免分析,⽽应该结合⼩学⽣的⼼理特点,启发思考,⿎励学⽣创新,训练学⽣的思维和表达能⼒。
低年级的⼩学⽣喜欢听故事,爱动⼿,好奇⼼强。
教学中,教师充分引导学⽣在掌握字词,熟读课⽂的基础上,进⾏充分的讨论交流,动⼿实践,拓展学⽣思维的空间。
教学⽬标: 1、学⽣认识“称、象”等11个⽣字,会写“再、象”等8个字,能⽤“⼀边……⼀边……”说话。
2、教师指导学⽣正确、流利地朗读课⽂,能读好对话表达的意思。
3、教师通过称象办法引导让学⽣喜爱曹冲这位爱动脑筋的想办法的⼩朋友,能从他称象的故事中受到启发,并想出其它巧妙的称象办法。
4、培养学⽣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愿意主动给家⼈讲《称象》的故事。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 教学难点: 1、通过读、思、述、议、演⽰、观察等学习活动,感悟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教师引导让学⽣喜爱曹冲这位爱动脑筋的⼩朋友,能从他称象的故事中受到启发,并想出其它巧妙的称象办法。
2、培养学⽣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
教学⽅法: 讲授法演⽰法练习法读书指导法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模拟称象的道具:如装⽔的玻璃缸、塑料肥皂盒盖、玩具象(要有⼀定的重量)、⼩⽯块等去体验称象过程。
教学过程: ⼀、趣味导课 同学们,你们见过别⼈称东西吗?都⽤什么称呀?(出⽰秤称实物画⾯)那,⼤家见过有⼈称⼤象吗?(出⽰⼤象画⾯)是呀,⼤象⼜⾼⼜⼤,怎样称出它的重量呢?今天我们学习⼀个古代故事《曹冲称象》。
《曹冲称象》教案(通用11篇)
![《曹冲称象》教案(通用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c7be53f3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9d.png)
《曹冲称象》教案(通用11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曹冲称象》教案_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_语文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教案:4、曹冲称象【教学目标】1.认识“曹、称”等 14 个生字,会写“称、柱”等 l0 个字,会写“别人、一同”等 12 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重点学习第四自然段,借助课后题的排序,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通过对比,体会“才、到底”等词语表达的意思。
3.讨论交流“为什么曹冲称象的办法好”,感受曹冲的聪明才智,学习曹冲善于观察,乐于动脑,大胆表达的品质。
4.通过分角色朗读和讲述故事,感受小蝌蚪遇事主动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感受曹冲的聪明才智,学习曹冲善于观察,乐于动脑,大胆表达的品质。
【教学难点】借助课后题的排序,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和曹冲的办法好在哪里。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人物对话,理解课文内容。
(重点)【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入类型:出示图片:教师口述:1、象,通称大象,是目前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
大象是现存世界上最大的陆地栖息群居性哺乳动物,通常以家族为单位活动。
大象的皮层很厚,但皮层褶皱间的皮肤很薄,因此常用泥土浴的方式防止蚊虫叮咬。
象牙是防御敌人的重要武器。
2、同学们,见过有人称大象吗? 在古时候,要称一头活着的又高又大的大象真是一件很难的事。
今天我们就来走进课文,看看七岁的曹冲是怎样称象的?(板书:4曹冲称象)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出示图片,引出对大象的介绍,再引导课文的学习中来。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初读感知1、听范读。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
要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4《曹冲称象》(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4《曹冲称象》(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8e9fe88b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b7.png)
4《曹冲称象》(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教学方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曹冲称象》章节。
详细内容讲述的是曹操的小儿子曹冲运用智慧,巧妙地解决了称量大象体重这一难题的故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曹冲的聪明才智。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育学生善于观察、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曹冲的聪明才智。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理解曹冲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字词卡片、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实践情景,引发学生思考如何称量大象体重这一问题,从而引入本节课。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行阅读课文,找出新学的生字词,并尝试理解课文内容。
3. 课堂讲解:a) 逐段讲解课文,分析曹冲称象的过程和方法。
b) 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体会曹冲的聪明才智。
4.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内容设计相关例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课堂讲解和例题,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运用曹冲称象的方法解决其他问题。
六、板书设计1. 《曹冲称象》2. 主要内容:a) 生字词b) 课文段落大意c) 曹冲称象的过程和方法d) 小组讨论成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b) 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曹冲称象的过程。
c) 设计一道运用曹冲称象方法的实际问题,并给出解答。
2. 答案:a) 略b) 略c) 示例:如果有一堆苹果,不知道重量,我们可以先称出一个苹果的重量,然后数出苹果的总数,相乘得到总重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述曹冲称象的故事,让学生体会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智慧的重要性。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优秀教案(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优秀教案(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3e8215f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ad.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优秀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优秀教案第【1】篇〗《曹冲称象》名师教案教学目标:1、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认识1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重点学会“船”和“做”,养成观察汉字占格的习惯。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曹冲称象的办法。
3、通过读读比比,初步领会在句子中恰当地加上一些词语,可以把话说得更加具体、明确、有力。
教学重点:1、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认识1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曹冲称象的办法。
教学难点:通过读、思、述、议、演示、观察等学习活动,感悟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之处。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初步感知。
1、设疑导思(PPT出示):同学们,你们愿意猜谜语吗?那就猜猜这是什么动物?(谜底:大象)2、自由交流:你觉得怎样形容大象?如何知道大象的重量?3、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一个古代故事《曹冲称象》(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看看人们是怎样称大象的。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出示自读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画出生字、词语,多读几遍。
2、小组学习。
(1)组长检查生字读音。
(2)交流识字方法。
(3)接读课文。
3、检查小组学习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词语。
①指名开火车朗读,师生正音。
②齐读。
③去掉拼音朗读。
(2)朗读课文。
①教师范读,提醒学生认真听,注意生字的读音。
②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教师相机指导,要注意字音准确、语言顺畅。
4、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说说读了课文之后,知道了什么。
(引导学生自由说,帮助学生提取文本信息,能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5、观看《曹冲称象》的视频,加深印象。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1、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认字,说说哪些字是自己已经认识的,是从什么渠道或通过什么方法认识的(出示会写的字的谜语,让学生猜。
)。
4曹冲称象(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4曹冲称象(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fdeec8d4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dc.png)
4 曹冲称象(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曹冲称象》。
这一课详细讲述了曹冲如何运用智慧称量大象体重的故事,通过学习这个故事,让学生了解曹冲的聪明才智,同时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掌握生字词,并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2. 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内容,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和智慧。
3. 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曹冲称象的故事,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和原理。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正确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实践情景,引发学生对重量和称量方法的思考,进而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 新课导入:让学生自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同时讲解生字词。
3. 例题讲解:详细讲解曹冲称象的方法和原理,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理解曹冲的智慧。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曹冲称象的方法,并尝试用其他物品进行模拟实验。
六、板书设计1. 曹冲称象2. 主要内容:故事背景曹冲称象的方法称象的原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曹冲称象的故事。
(2)列举出你还能想到的其他称象方法,并说明原理。
2. 答案:(1)故事复述:略。
(2)其他称象方法:如用天平称量、用浮力原理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教师要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曹冲称象的方法和原理。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寻找其他有关曹冲的故事,了解他的才智,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思考如何运用类似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生字词的掌握2. 曹冲称象的方法和原理3. 实践情景的引入和运用4.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一、生字词的掌握1. 在新课导入阶段,让学生自读课文,并在PPT课件上展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跟读和认读。
4曹冲称象(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4曹冲称象(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4c91f59c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ff.png)
4 曹冲称象(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智勇篇”中,学习《曹冲称象》的故事。
该故事讲述了曹操的儿子曹冲如何运用智慧解决了称量大象重量的问题。
我们将详细解读文章的第三、四段,深入探讨其意义,并学习生字词。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并书写生字词,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 能力目标: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3. 情感目标:通过曹冲的形象,教育学生遇到问题要沉着冷静,善于思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正确认读和书写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曹冲称象的故事中,领悟到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挂图。
2. 学具:生字词卡片、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发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思考,进而引入新课。
我给学生讲述一个关于“如何称量一块不规则形状的石头”的问题,让学生们想办法解决。
2. 新课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我巡回指导,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2)我通过PPT展示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认读和书写。
(3)详细解读文章第三、四段,让学生了解曹冲是如何运用智慧解决称量大象重量的问题。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果他们遇到了类似的问题,会如何解决。
鼓励他们发挥想象,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
4. 例题讲解:通过PPT展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练习本上的相关练习,我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曹冲称象2. 板书内容:生字词文章第三、四段内容概括解决问题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2)根据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曹冲称象的故事。
(3)思考:在生活中,你遇到过什么问题?你是如何解决的?2. 答案:(1)略。
(2)略。
课文4《曹冲称象》优秀教学案例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课文4《曹冲称象》优秀教学案例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62f07841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a9.png)
(一)情景创设
1.课前准备:收集有关象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
2.情景模拟: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模拟故事中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对故事情节的理解。例如,教师可以扮演曹操,学生扮演曹冲,一起称象,感受故事中的智慧。
3.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故事中的角色,通过表演的方式,加深对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的理解。
五、案例亮点
1.情景创设:本节课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对故事情节的理解。特别是教师扮演曹操,学生扮演曹冲,一起称象的场景,让学生仿佛穿越到了古代,直观地感受到了故事中的智慧。这种情景创设的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提高了他们的参与度和体验感。
2.问题导向: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设计了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例如:“曹冲为什么能够想到用石头代替大象?”,“你认为曹操会对曹冲的做法有什么反应?”等问题,让学生在思考中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通过问题导向的方式,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提高了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故事续编:让学生发挥想象力,为故事添加后续情节,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问题导向
1.设计问题:教师要针对课文内容,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例如:“曹冲为什么能够想到用石头代替大象?”,“你认为曹操会对曹冲的做法有什么反应?”等。
2.问题探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2.创设情境:教师可以讲述一个有关象的趣味故事,引发学生对象的好奇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联系生活:引导学生思考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象鼻子如何帮助人们搬运货物,让学生感受到象的智慧。
(二)讲授新知
第4课《曹冲称象》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第4课《曹冲称象》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22a2785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ab.png)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曹冲称象》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需要动脑筋解决问题的时刻?”比如,当你们的玩具坏了,你们是怎么修好的?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曹冲是如何聪明地解决称象的问题的。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曹冲称象》这一课时,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手段,旨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曹冲的智慧,并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有几个方面值得反思。
首先,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问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成功引起了他们的兴趣,使学生们能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但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还有待提高,今后在提问时应更加具体、明确,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智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曹冲称象是一个关于古代小孩曹冲运用智慧解决难题的故事。这个故事展示了智慧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曹冲称象》。通过分析曹冲如何称象的过程,了解他是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曹冲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维过程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结回顾(用时5分钟)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4曹冲称象(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4曹冲称象(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201fc5b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2f.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4曹冲称象(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来自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课《曹冲称象》。
课文讲述了曹操为了试探儿子们的智慧,让他们想办法称量大象的重量,最终小儿子曹冲想出了用船和石头替代大象称量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主要人物和事件。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学习曹冲聪明、机智、勇敢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学生理解课文中的科学道理,如何用石头替代大象进行称量。
2. 重点: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主要人物和事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卡片。
2. 学具:课文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讲述曹操试探儿子们智慧的故事,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回答问题。
3. 讲解课文:详细讲解课文内容,重点讲解曹冲的聪明才智和称象的方法。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用石头替代大象进行称量,分享讨论成果。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6. 拓展延伸:讲述类似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习勇敢、聪明的品质。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曹冲称象2. 板书内容:曹操试探儿子们智慧曹冲的聪明才智用石头替代大象进行称量七、作业设计曹操为什么要试探儿子们的智慧?曹冲是如何想出用石头替代大象进行称量的方法的?2. 答案:曹操试探儿子们的智慧是因为他想知道哪个儿子最聪明。
曹冲想出用石头替代大象进行称量的方法是因为他发现大象太重,无法直接称量,而石头可以替代大象进行称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发现学生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较好,但在讨论环节,部分学生表现出较强的依赖性,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引导。
同时,我计划进行拓展延伸,讲述更多有关勇敢、聪明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教案(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教案(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8d55dee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c1.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教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熟读第4自然段。
2.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曹冲称象的办法好不好,自己还能想出什么办法来称象。
3.让学生平时要多观察事物,遇事要开动脑筋想办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1.熟读记忆第4自然段。
2.通过阅读,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自己思考其它称象办法。
教育学生平时要多观察事物,遇事要开动脑筋想办法。
三、教学准备板书词条四、教学方法情境教学,实验法教学过程1.出示学习目标2.猜谜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体型大,喜群居,长长鼻子作用大。
打一动物(生:大象)同学们真聪明,认出了大象朋友。
曹冲也是个聪明的孩子,为什么说他聪明呢?(因为他巧妙地称出了大象的重量)对,这节课就接着学习《曹冲称象》这个故事。
-------板书课题(竖版)2.复习,授新。
(1)回顾生词。
(开小火车读)谁能用“议论或者到底”来说一句话。
情境导入:古时候有个叫曹操的人。
别人送他一头大象,他很高兴,带着儿子和官员们一同去看。
(PPT依次出示)这头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耳朵像(两把大扇子),鼻子像(一个长长的钩子),尾巴像(一根小小的辫子)。
(PPT同时出示大象的样子,进行比喻句练习。
)官员们这时是什么反映?一边看一边议论;“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朗读指导,感受有“到底”的不同,情绪强烈一点,跺脚着急的状态。
)3.学习第3自然段同学们读得很好,现在老师也很好奇了,这象到底有多重,怎么才能称出来呢?曹操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有的说;“学生读”。
有的说:“学生读”。
(长句子断句读)这里可以做动作来读一读。
官员们想出的办法这么多,曹操觉得这些办法怎样?你怎么看出来的?(曹操听了直摇头)“直”是什么意思呢?做一做曹操这个的动作。
说明曹操对这些办法不满意。
4.学习第4自然段曹操很生气,那到底有没有巧妙的办法可以称出大象的重量呢?这时,有一个声音叫了起来;“我有个办法。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4《曹冲称象》优秀教学案例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4《曹冲称象》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499fbb60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b2.png)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4《曹冲称象》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曹冲称象》,文章讲述了曹操为了确定大象的重量,让儿子曹冲用巧妙的方法称出大象的重量,体现了曹冲的聪明才智。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故事体会曹冲的聪明才智,并能够理解和运用相关的语文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我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1.创设情境:我会通过播放一个有趣的动画故事,讲述曹冲小时候的聪明事迹,如曹冲在河边救人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引导思考:我会向学生提出问题,如“你们认为聪明的小朋友应该具备哪些特质?”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曹冲称象。
(二)讲授新知
1.生字词教学:我会逐个讲解本节课的生字词,如“曹、冲、称、象”等,并通过例句演示这些生字词的用法,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3.学习曹冲的聪明才智,并能够运用到生活中。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在学习生字词时,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查阅字典,理解生字词的含义;在理解文章内容时,学生可以通过合作学习,讨论问题,共同解决问题。
2.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故事、游戏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导入新课时,我可以播放与曹冲称象相关的故事动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优秀教案(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优秀教案(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b943b94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00.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优秀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要求】1. 认识“曹、员”等14个生字,会写“称、柱”等10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才、到底”等词语表达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冲称象的办法。
3.讨论交流“为什么曹冲称象的办法好”,学习曹冲善于观察,乐于动脑,大胆表达的品质。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课后题的排序,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教学难点】通过读、思、述、议、演示、观察等学习活动,感悟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认识“曹、员”等14个生字,会写“称、柱”等10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冲称象的办法。
教具准备1.教学课件。
【设计意图:谈话的形式,从学生熟悉的话题入手,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自然过渡到下面的学习。
】2.模拟称象的演示道具,如装水的玻璃缸、塑料肥皂盒盖、玩具象(要有一定的重量)、小石块等。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质疑课题。
1.引入课题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都用什么称呀?(课件出示2)(出示秤称实物画面),大家见过有人称大象吗?(课件出示3)(出示大象画面)是呀,大象又高又大,怎样称出它的重量呢?今天我们学习一个古代故事《曹冲称象》(板书课题),看看人们是怎样称大象的。
2.围绕课题质疑看到这个课题,大家想知道什么呢?(学生可能会提出“曹冲为什么要称象”“曹冲想用什么方法称象”“大象到底有多重”等【设计意图:以填空的形式,整体感知课文,降低了难度,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问题。
对于学生的质疑,教师在肯定之后,要告诉学生“曹冲想用什么方法称象”是我们要读懂的重要问题。
)二、自读课文,了解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2~3遍,提醒学生把句子读通顺,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指名不同层次的学生朗读,检查自读效果,如果有的学生还没有读顺,再提醒他们自读相应的句子、段落,力求大部分学生能把课文读通读顺。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优秀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优秀教案(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ef18ded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78.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优秀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优秀教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学会本课“称、曹、议、论、秤、砍、块、沉、线、止、然、量”12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学习曹冲遇事开动脑筋。
3.朗读课文,复述故事。
(二)能力训练点:培养学生遇事要开动脑筋,平时多观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教育学生学习曹冲,平时多观察,遇事要开动脑筋想办法。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曹冲称象的办法以及他和官员称象的办法之间的联系。
解决办法:教师启发学生把官员们提出的称象办法与曹冲提出的称象办法进行对比。
难点:曹冲想出称象办法的原因。
解决办法: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用船代替秤,解决了提不动的难题,用石头代替大象,化整为零,找到了称大象的巧办法,实验过程就是突破难点的过程。
三、教学步骤(一)引入新课,揭示课题:“象”就是我们在电视中看到的大象。
“称象”就是称大象的重量,现在,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要称一头活着的大象的重量是不成问题的,可在古时候,这却是件很难的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4课:曹冲称象,让我们看看曹冲想出一个什么好办法称得大象的重量的。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写的是谁称象的事?(曹冲)曹冲是曹操的儿子。
曹操是什么人?(古时候的大官)2.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段主要讲的是谁?讲了他什么事?引导学生感知这段的主要内容。
(2)读第1句话,回答曹操是什么时候的人?理解“古时候”指三国时期,离现在大约有一千七百多年。
(3)读第2、3句,回答:人家送给他一头大象,他心情怎样?是怎样做的?(他很高兴,所以就带着官员和儿子去看象)(4)指导朗读。
3.学习第二段(1)指名读第2段,思考并回答:象是什么样子?官员们怎么做的?(使学生了解本段主要写了象又高又大,官员们边看边议论象的重量)。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教案范文(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教案范文(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08bfc3c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82.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教案范文(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教案范文第【1】篇〗【学习目标】1.复习“曹、称”等14个生字,会写“做、站”等5个字,重点指导“船、然”2个字。
2.学习第四自然段,借助课后题的排序,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3.大致说明白曹冲称象的办法为什么好,通过对比体会“才”字表达的意思,感受曹冲的聪明才智,明白遇到问题要多动脑筋想办法解决。
【学习重点】1.对比体会“才”这个词语表达的意思。
2.重点指导“船、然”2个字。
【学习难点】学习第四自然段,借助课后题的排序,说出曹冲称象的过程。
【学习活动】活动一:复习词语,教学引入出示词语读:曹冲称象官员四根柱子议论秤杆砍树重量画线为止师:小朋友们,上节课的词语又和咱们见面啦!快来打个招呼吧!活动二:曹冲和官员比任务1:比办法是什么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官员们的称象办法,那曹冲的称象办法是怎样的?我们这节课,接着来学习。
师:请小朋友们轻声读第4自然段,说说曹冲说了几句话。
出示第4自然段:曹冲才七岁,他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
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
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
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
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师:曹冲一共说了几句话?(5句话)师:你读得很仔细,老师想请五位同学分别读读这五句话,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其他小朋友边听边想:哪几句话写的是曹冲称象的具体办法。
师:真好,字音都读准了,现在你知道哪几句话写的是曹冲称象的具体办法呢?预设:我觉得曹冲说的第2.3.4句话写的是他称象的具体办法。
师:你说得很正确。
请小朋友们用直线画出写曹冲称象办法的句子。
师:你们都画对了吗?曹冲想出的称象办法是分几步完成的。
请同学们再读读画线的句子,试着完成这个练习。
师:看看你排对了吗?排错的小朋友赶紧订正。
师总结并板书:曹冲称象的办法,分为四步:第一步赶象上船,(板书:赶)第二步是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线,(板书:画)第三步,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教案(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教案(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f02dcab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1f.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通过曹冲称象的故事,使学生了解曹冲是个怎样的孩子,懂得遇到问题要善于动脑筋。
2、继续学习预习课文,边读边电教,并练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曹冲想出的称象办法及官员们想出的称象办法和曹冲的办法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一、导入现在,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要称一头活着的大象的重量是不成问题的,可在古时候,这却是件很难的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9课:称象,让我们看看曹冲想出一个什么好办法称得大象的重量的。
二、范读课文思考:围绕着称象,课文却写了什么?你们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试着提出来。
三、出示目标通过学生的质疑导入目标。
四、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思考: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些什么?A:称象这件事的时间:古时候。
B:大象的来历:人家送给曹操的。
C:人物:曹操,曹冲,官员们。
2、当时曹操什么心情?谁能试着读出这种语气?过渡:曹操看到的那头象是什么样子呢?五、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这头大象是什么样子的?(用––––画出来)默读画–––––句,这句话是个什么句?把什么比作什么?说明什么?2、课文写的是称象的事,可为什么介绍这头大象的样子呢?3、谁能试着读出大象的高大?4、官员们看着这头象,发出了议论,议论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5、官员们议论什么问题?6、谁能把议论的语气读出来?过渡:大家都在认真地看,都在不停地议论,曹操却提出了问题,官员们是怎样回答的呢?六、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1、默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官员们想出哪几种称象方法?用(–––––)画出来。
2、曹操听了他们的话怎么样子,为什么会这样?3、比较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体会直的意思)曹操听了摇头曹操听了直摇头4、谁能试着读读这段,看谁体会得?指名读–––评议––––分角色读过渡:曹操听了官员们的话都不满意,这时七岁的曹冲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曹冲的称象的办法是怎样的呢?七、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1、自由读第四自然段说一说:曹冲所说的办法,要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最后还干什么?2、做实验突破难点让学生一边说称象的步骤,老师一边演示。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4曹冲称象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4曹冲称象教学设计(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43e44ca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57.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4曹冲称象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4曹冲称象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要求:1、认识12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得”。
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重难点,关键:1、识字、写字。
2、弄清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课时划分: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1、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都用什么称呀?2、教师:象有多重?现在称象不是难事,可在古时候,这确实件很难的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看看曹冲想出一个什么好办法称得大象的好办法。
二、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整体感知1、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要求划出生字,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课文。
教师强调重点字的读音。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认读情况。
4、学生再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5、指名反馈。
三、读文,体会称大象的难度1、找出描写大象的语句。
2、指导感情朗读,体会大象的大和重。
3、教师:见了这么大的象,这可怎么称呢?我们先看看官员们是怎么说的`。
四、了解官员的想法,衬托曹冲的聪明1、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官员们想出哪几种方法?2、学生交流,这些方法行吗?3、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当时的情景。
五、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会写6个生字。
2、朗读课文。
3、总结全文,懂得遇到问题要善于动脑筋。
教学过程:一、复述故事,引入新课1、出示生字卡片,大家一起读一读。
2、谁能把这个故事简单的说一说。
3、官员们都说了些什么方法?4、可是这些方法都不好,这时候,曹冲想了一个好办法。
二、读文实验,了解称象的过程1、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曹冲所说的办法,要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最后干什么?2、指名根据课文内容说一说。
3、引导讨论:(1)曹冲的办法好吗?(2)如果现在让你们去称这头象的重量,你们有什么方法?三、总结全文,启发学生1、读文后你觉得曹冲是个怎样的孩子?2、应该学他什么?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024版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曹冲称象》教案
![2024版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曹冲称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d9d77e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39.png)
这句话引出了故事的核心问题,也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
“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就知道大象有多…
曹冲详细解释了自己的称象方法,体现了他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曹操听了直点头……微笑着点点头。”
通过曹操的反应,侧面烘托出曹冲方法的巧妙和实用性。
情感表达与主题思想
情感表达
故事中通过描述曹操对曹冲的赞扬和认可,以及曹冲自己表现 出来的自信和从容,表达了对曹冲聪明才智的肯定和欣赏。同 时,也通过孙权送大象这一情节,展现了三国时期各国之间的 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
生介绍简单的数学概念和计算方法,如加减法、重量单位等。
02
物理
曹冲利用浮力的原理来称象。可以向学生简单介绍浮力的概念和在日常
生活中的应用,如船只漂浮、潜水等。
03
历史
曹冲是三国时期著名人物曹操的儿子,可以通过这个故事引导学生了解
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古代中国
的科技水平和智慧。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与要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曹冲的聪明才智,学习他善于观察、思考的品质。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勇于尝试、敢于挑战。
教具准备和多媒体资源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大象图片、称重工具模 型等。
多媒体资源
PPT课件、课文朗读音频、相关视 频资料等。
02 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
曹冲生平事迹
少年神童
曹冲自幼聪慧过人,有“神童” 之称。
才华横溢
他精通文学、历史、天文等领域, 尤其在数学方面有着卓越的才能。
英年早逝
曹冲在年仅十三岁时因病去世,令 人扼腕叹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曹冲称象》
本篇课文讲的是古时候的一个故事。
有人送了一头大象给曹操,曹操让人们想办法把大象称一称,最后曹操七岁的儿子曹冲想出了一个妙计,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本文设计意在通过朗读了解人物性格特点,懂得当一个问题从习惯的角度无法解决时,应换一个角度去寻求办法,培养学生平时多观察、多动脑筋的好习惯。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识记9个要求会写的字,认识14个要求会认的字,掌握两个部首“四点儿底”、“木字旁”;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讲述这个故事。
【过程与方法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曹冲称象的故事,知道曹冲是一个聪明、爱动脑筋的孩子,懂得遇到问题要善于动脑筋;
2、培养学生遇事动脑筋,平时多观察的习惯;
3、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通过曹冲称象的故事,懂得遇到问题要善于动脑筋。
【教学难点】
1、掌握“秤、称”两个字的读音;
2、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
多媒体课件、识字、词语卡片。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同学们,你们看见过秤吗?秤是干什么用的?板书:称。
2、问:称什么?谁来称?请大家打开课本齐读31课的课题。
3、板书:曹冲称象
4、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曹冲称象》,“象”就是我们在公园里、电视中看见的大象。
“称象”就是称大象的重量,看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大家还想知道什么?这些问题,同学们学过这篇课文就知道了。
5、猜谜语:
四腿如柱子,身子像墙,
两耳像蒲扇,鼻子弯又长。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认识曹冲。
自由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写的是曹冲称象的事,曹冲是曹操的儿子,曹操是什么人?
2、学生自由读。
(1)勾画出课文生字;
(2)了解课文内容;
(3)读准字音;
(4)教师检查读音,指导读准“称、秤、量、曹”等字音。
(5)学习书写冲、议、杆、官、员这几个汉字并理解汉字的意思学习组词。
(6)学习多音字:称杆倒。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习第一自然段。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先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然后一边读,一边想,课文中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并回答: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象这么大,到底有多重呢?
(2)从哪些地方看出象又高又大?
(3)最后一句话是疑问句,读一读,读出疑问的语气,读出想知道重量的心情。
(4)比较句子:
“大象有多重呢?”
“大象到底有多重呢?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朗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官员们想出哪些称象的办法。
(2)曹操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的重量称一称?官员们是怎样说的?这个办法行吗?学习生字“棵”。
(砍树造秤)
(3)读最后一句,说一说,“摇头”和“直摇头”有什么不同?再读一读课文,体会曹操的态度。
5、学习第四自然段。
(1)朗读第四自然段,思考曹冲想出了什么样的称象办法。
(2)谁能分步说说曹冲称象的办法呢?
(用船当大称,用石头代替大象,可以一块一块地称)
如果我是曹冲,还会想: ()
(3)教师根据学生说的内容演示称象过程。
四、精读(选读)课文,深入感悟:
1、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意图:通过读句子体会课文语言的具体、形象)
2、面对着这样一头又高又大的象,你最想知道什么?
3、抓住“再、然后”等词语理解文段内容,体会曹冲遇事动脑筋、积极思考问题的好品质。
4、思考:曹冲称象的办法好吗?他是怎样想出这个办法的?引导学生理解:第一,曹冲认真听别人议论,从中受到启发;第二,最主要的是他平时注意观察。
5、思考:用曹冲想出的办法称象,结果怎样?
(1)石头的重量就等于大象的重量。
(2)曹冲的办法好吗?
(3)如果现在让你们去称这头象的重量,你们有什么方法?
6、你要向曹冲学习什么?
(1)曹冲用心听别人的议论,积极动脑筋想办法。
(2)曹冲善于观察和学习,知识丰富。
7、请同学们看看、想想:曹冲从大臣们的谈话里,得到了那些启发?(1)从宰象中想到:怎样才能使整体变化为一部分一部分呢?(石头)(2)从造大秤中想到:用什么来代替大秤呢?(船)
(3)从“提不起”中想到:用什么来托起大象呢?(水)
(4)你们喜欢曹冲吗?为什么?
五、课堂总结,巧记课文:
曹操一日好心情,众人观象真高兴。
一个问题提出来,大象到底有多重。
砍树造杆大秤用,秤大没人提得动。
曹操有子叫曹冲,小小年纪很聪明。
议论声中站出来,我有主意大家听。
一艘大船水中停,大象稳稳站船中。
船舷上面刻记号,再换石头容易称。
石头多重象多重,智慧解题传美名。
我们立志学文化,中华少年出英雄。
六、布置作业:
1、把这篇课文的内容讲给别人听;
2、把这篇课文的内容画连环画;
3、查找有关历史人物曹操的资料;
4、在生活中你遇到了什么难题?你是怎样想办法解决的?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