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环境与稳态 神经调节
内环境稳态与调节
1、内环境结构示意图
2、体温调节示意图
细胞外液渗透压正常 增加饮水
产生渴觉 饮水不足, 失水过多, 食物过咸 +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 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 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 分泌 + 垂体后叶 释放 + 抗利尿激素 + 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 尿量
大脑皮层
3、 水 平 衡 调 节 示 意 图
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 (Acquired Immure Deficiency Syndrome)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AIDS: HIV:
3、艾滋病(AIDS) (1) 含义: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由艾滋病病毒 [人类 免疫缺陷病毒] (HIV)引起 (2)致病机理: 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特别是侵入T细胞,使T细 胞大量死亡,导致患者丧失一切免疫功能,各种传 染病则乘虚而入。 (3)传播途径: 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和母婴传播。
(4)病症—感染HIV后,经2—10年潜伏期,可发展成艾滋 病,患者一般两年内 死亡。
初期症状是全身淋巴结肿大,持续发热,夜间盗汗,食 欲不振,精神疲乏。之后,出现肝、脾肿大,并发恶性肿瘤, 极度消瘦,腹泻便血,呼吸困难,心力衰竭,中枢神经系统 麻痹,最终死亡。 (5)预防措施: 主要是切断传播途径。
细 胞 T细胞 免 (2) 疫 效应 T细胞 记忆细胞 的 过 (1)感应阶段 程 (2)反应阶段
(3)效应阶段
被抗原 侵入的 组织细胞
T细胞与靶细胞紧 密接触
靶细胞破裂死亡抗原被 消灭
(3)
记忆细胞的二次免疫
抗 体 数 量
记忆细胞很快分裂产生新的 效应B细胞和新的记忆细胞。
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3.致热原引起的发热是调定点重调定 而上移的结果: WSN温度反应阈值(3739℃, 斜率变小)散热反应推迟。
致热原 CSN温度反应阈值(3739℃, 斜率变大)产热反应提前。 两类神经元活动的共同作用调 定点上移(39℃)。
热敏和冷敏神经元的单位放电频率对局部 脑温变化的半对数曲线
低,午后1-6时最高,但波动幅度不超过lC。 ⑵ 性别:女>男0.3℃;女基础体温(醒后起床前
的体温)随月经周期变化; ⑶ 年龄:新生儿体温调节能力差;老年体温低。 ⑷ 肌肉活动:代谢强,产热增,体温高 ⑸ 其他:激动、紧张、进食、麻醉药等
(三) 体温调节 1.产热过程 (1) 产热 产热器官:安静时肝脏为主、 运动时骨骼肌为主。 (2) 产热形式: A.战栗产热 寒冷环境下,骨骼肌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 B.非战栗产热 又称代谢产热。褐色脂肪产热量最大
(二)体液调节 humoral regulation 1.体液调节概念 (concept) 2.激素 (hormone) 3.受体 (receptor) 4.靶细胞 (target cell) 方式: 全身性;局部性 特点是:反应速度较缓慢、但作用 广泛而持久。
(三)自身调节 autoregulation 特点:所能调节的范围较小, 只限于某器官和组织的功能状态内, 反应强度较小,对刺激的敏感性低。
(三)稳态 homeostasis 内环境的各项理化因素的相对恒定 或动态平衡。 例如:体温、PH值、血糖等
二、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 (一)神经调节 nervous regulation
1.基本方式—反射 reflex 2.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reflex arc
特点是:反应迅速、准确、作用部位局限、作用时间短暂。
机体的内环境及其稳态
内环境稳态与神经调节
一.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生理意义(Ⅱ)
1.单细胞动物与多细胞动物进行物质交换的区别:
单细胞动物直接与外部环境进行交换。
多细胞动物的内环境是细胞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内环境的含义及保持相对稳定的意义:
细胞外液是机体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细胞外液就是身体的内环境。
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细胞正常生存必要条件。
因为细胞的代谢活动基本上是由多种多样的酶所促成的反应,这些反应要求有最合适的温度、pH,要求有一定的离子浓度、底物浓度等。
3.稳态及其调节:
稳态的概念:机体通过自动调节组织和器官的活动使它们产生一些反应来减少内环境的变化。
由这种通过调节反应所形成的动物机体内部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叫做稳态。
二.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Ⅱ)
1.神经系统的作用:
人和动物的神经系统能感受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并
相应地调节人和动物多方面的活动,对内能协调各器官、各系统的活动,使它们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完整体,对外使人和动物能适应外部环境的各种变化。
2.神经元及其主要结构
神经元是构成人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
一般包含胞体、树突、轴突三部分。
3.神经冲动的产生及其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神经冲动的产生
①静息状态(极化状态):
静息膜电位:外正内负
1。
模块三稳态与调节01 内环境和神经调节-2023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2)如果该反射弧的效应器为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探究神经元A是传出神经还是传入神经的方法步骤(只在神经元A上完成)如下:①先用剪刀将神经元A的___________剪断。②再用电刺激仪刺激神经元A上的实验位点___。若________________,则神经元A为传入神经,反之则为传出神经。
1. 内环境稳态及调节
一、内环境及其稳态
2.明确内环境中存在的物质和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过程
一、内环境及其稳态
3.组织水肿的五个成因:
一、内环境及其稳态
下降
升高
增强
例1.(2022·广东)在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上,我国运动健儿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运动员的科学训练和比赛期间需要监测一些相关指标,下列指标中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A.血红蛋白 B.血糖 C.肾上腺素 D.睾酮
1
1
2(或4 2 1)
单向传递
C
例9.(2022·浙江)听到上课铃声,同学们立刻走进教室,这一行为与神经调节有关。该过程中,其中一个神经元的结构及其在某时刻的电位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此刻①处Na+内流,②处K+外流,且两者均不需要消耗能量B.①处产生的动作电位沿神经纤维传播时,波幅一直稳定不变C.②处产生的神经冲动,只能沿着神经纤维向右侧传播出去D.若将电表的两个电极分别置于③④处,指针会发生偏转
光刺激光敏蛋白导致Na+通道开放,Na+内流产生兴奋
二、神经调节
3.兴奋的传导与传递
电信号
电信号
例5.杜冷丁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麻醉剂,与吗啡有相同止痛镇静的作用,经常使用会上瘾。杜冷丁并不会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在阻断神经冲动传导的过程中,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量不变,推测杜冷丁的作用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1 内环境的稳态及调节
专题七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明考点·析考情·谈趋势考点1.人体内环境及稳态。
2.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
3.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和传递。
4.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人脑的高级功能。
5.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和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6.神经—体液调节的关系。
7.免疫调节的功能、类型及应用。
考情1.考查题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有呈现。
2.命题趋势:(1)内环境与稳态部分多以基础判断或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2)神经调节多为反射弧各组件异常分析以及反射发生的条件、兴奋的传导与传递机理的分析与探究。
(3)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常结合实例或图表曲线分析其中原理或进行相关实验分析。
1.(选择性必修1 P6概念检测)“水疱”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主要是由血浆中的水大量渗出到组织液形成的,“水疱”可自行消失是因为其中的液体可以渗入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2.(选择性必修1 P11小字)不同层次的生命系统都普遍存在着稳态。
在正常生长和分裂的细胞中,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表达存在的稳态属于分子水平的稳态。
3.(选择性必修1 P20小字)神经胶质细胞是对神经元起辅助作用的细胞,具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神经元等多种功能。
4.(选择性必修1 P20拓展应用1)有些神经元轴突很长,这有利于神经元将信息输送到远距离的支配器官;树突很多有利于充分接收信息。
5.(选择性必修1 P30思考·讨论)吸食可卡因后,可卡因会使转运蛋白失去回收多巴胺的功能,于是多巴胺就留在突触间隙持续发挥作用,导致突触后膜上的多巴胺受体减少。
6.(选择性必修1 P31拓展应用1)当改变神经元轴突外Na+浓度的时候,静息电位并不受影响,但动作电位的幅度会随着Na+浓度的降低而降低。
7.(选择性必修1 P34思考·讨论)大脑皮层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且大脑皮层运动代表区范围的大小与躯体运动的精细程度有关。
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冲刺2023年高考生物考前回归教材知识梳理
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一节细胞生活的环境P2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第一自然段;图1-1体液的组成示意图。
P3第一、二、三自然段关于细胞外液主要成分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的介绍;思考与讨论中的图讲解血浆、组织液、淋巴液三者的关系。
P4内环境的概念(黑体字)P5第一自然段血浆的组成成分,图1-2也是。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黑体字),第四自然段渗透压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最后一自然段讲解内环境的功能。
P6概念检测第2题B 二、拓展题【提示】剧烈运动后肌肉产生的大量乳酸等酸性物质,不会使血浆的酸碱度发生很大的变化,这是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以及机体的调节作用。
具体调节机制如下。
当大量乳酸进入血液后,可与血液中的碳酸氢钠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碳酸是一种弱酸,可以分解成CO2和水。
血液中的CO2增多会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运动增强,增加通气量,从而将CO2排出体外,所以对血液的pH影响大。
当乳酸钠进入血液后,与血液中的碳酸发生作用,形成碳酸氢盐,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排出。
第二节内环境的稳态P9稳态的概念(黑体字),图1-4;P10黑体字,与社会的联系P11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第一自然段;稳态的发展:小字部分。
P12概念检测第2题D;P14选择题第1、2题C、C;P14二、非选择题1. 【提示】第2章神经调节第一节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P16 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第2、3自然段以及图自主神经系统的概念(黑体字);P19自主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第1自然段及其图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讲解第1/2自然段及其图2-3;神经胶质细胞小字部分。
P20概念检测第2题C;二、拓展题2. 【答案】突如其来的考试消息可能会使人紧张,此时,自主神经系统中交感神经的活动占优势,副交感神经的支配活动减弱。
第二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的概念P22黑体字;反射弧的组成P23第1自然段,图2-4反射的大致过程;兴奋的概念P23黑体字。
生物 高考 专题内环境与稳态、神经调节、激素调节
下丘脑
垂体
甲状腺
肾上腺
胰岛
卵巢 睾丸
1、动物激素的种类和生理作用 激素名称 化学成分 分泌腺体
生长激素 促甲状腺 激素 促性腺激 素
胰岛素
生理作用
促进生长、主要是促进蛋白质合成和 骨的生长。
肽及 蛋白 质类
氨基酸 衍生物
垂体
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发育,调节甲状腺 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促进性腺生长发育,调节性激素的合 成和分泌。
第二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讲
概念 成分
内环境与稳态
定义 实质 调节机制 意义
理化性质
作用
1、体液的组成
细胞内液(细胞内,占2/3)
血浆 体液
细胞外液(内环境)
(细胞外,占1/3)
组织液 淋巴等
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液体是否为 内环境的组成?
人的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系统管道等属于 人体与外界相通的环境,不属于内环境。因而汗 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液体不属于内环境的 组成。
(3)将离体神经置于不同钠离子浓度的生理盐水中,给予一定 刺激后,下图中能正确反映膜电位变化与钠离子浓度关系的是 ( D )
神经纤维传导的特点:
a、生理完整性 b、绝缘性 c、双向性 d、相对不疲劳性
细胞间的传递 单向传递
突触 前膜 突触小体 突触小泡 突触 间隙 突触 后膜
②递质:化学物质 (乙酰胆碱、多巴胺等) 递质移动方向: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3)同位素示踪法
以甲状腺激素为例,可用碘的同位素饲喂动物, 检测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部位,及释放后的运输机制。
2、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 下丘脑
(-)
促(**激素)释放激素
稳态与内环境调节知识点总结
稳态与内环境调节知识点总结稳态和内环境调节是生物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关乎着生物体的正常运作和生命活动的平衡。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稳态和内环境调节的相关知识进行总结和解析。
一、稳态的概念和特点稳态是指生物体在一定环境中能维持相对恒定的内部状态,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稳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相对恒定性:稳态意味着生物体内部各项生理指标保持相对恒定,不会发生大幅度的波动。
2. 动态平衡:稳态是通过动态调节来实现的,即生物体内部的各种调节机制会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作出相应的调整。
3. 多元性:生物体内部有多种稳态存在,如体温、血糖浓度、血液pH值等都需要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相对恒定的稳态。
二、内环境调节的机制内环境调节是指生物体通过一系列反馈机制维持稳态的过程。
它包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两种机制。
1. 神经调节:神经调节是通过神经系统对内环境进行调节的过程。
它主要通过神经元之间的神经信号传递来实现,包括感受器、传感器、中枢神经系统和效应器等组成。
当内环境发生变化时,感觉器能够感受到这些变化并将信息传递给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再通过神经传递信号来调节相应的效应器,使内环境回到稳态。
2. 体液调节:体液调节是通过体液(如血液、淋巴液等)中的化学成分来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体液调节主要包括负反馈机制和激素调节两种方式。
负反馈机制是指当某项生理指标偏离稳态时,会引发一系列反应来抑制这种变化,并使指标回到正常范围。
例如,当体温升高时,身体会通过出汗和扩张血管等方式散热,从而降低体温。
激素调节是指通过体液中的激素来调节生理过程。
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并通过血液传播到目标器官产生作用的物质。
例如,胰岛素是一种重要的激素,它能够调节血糖浓度。
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细胞会释放胰岛素,使血糖浓度下降。
三、稳态失调和相关疾病稳态失调指的是生物体内部的稳态机制出现障碍,无法维持正常的内环境状态,导致一系列疾病的发生。
1. 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障碍的疾病。
内环境稳态和神经调节
代谢紊乱
内环境稳态失衡会导致代 谢紊乱,影响正常的生理 功能。
疾病风险增加
长期内环境稳态失衡容易 引发各种疾病,如心血管 疾病、糖尿病等。
生理功能异常
内环境稳态失衡会导致生 理功能异常,如体温调节、 水盐平衡等。
02 神经调节的基本原理
神经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组成
神经系统由大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组 成,它们通过复杂的网络连接来传递 信息。
自主神经系统
相互影响
控制内脏器官,如心跳、呼吸和消化 等,以维持内环境稳态。
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相互影响,共 同调节内环境稳态。
内分泌系统
通过激素调节生理活动,与神经调节 共同维持内环境稳态。
03 内环境稳态的神经调节机 制
下丘脑在神经调节中的作用
下丘脑是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核心,能够感知内环境变化,并通过神经和激素信号调节机体生 理功能。
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机制
01
02
03
神经调节
神经系统通过反射和神经 递质等机制调节各器官和 系统的活动,以维持内环 境稳态。
体液调节
激素、代谢产物等体液因 子通过血液运输调节各器 官和系统的活动,以维持 内环境稳态。
自身调节
各器官和系统根据自身生 理需求进行自我调节,以 维持内环境稳态。
内环境稳态失衡的后果
04 内环境稳态失衡与神经系 统疾病
内环境稳态失衡对神经系统的直接影响
代谢紊乱
内环境稳态失衡会导致代谢紊乱, 影响神经细胞的能量代谢和物质 合成,进而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
功能。
离子平衡失调
内环境稳态失衡会导致离子平衡 失调,影响神经细胞的电生理活
动,导致神经传导异常。
神经递质平衡失调
稳态与神经调节
人体内环境稳态(新课标Ⅰ卷)3.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答案】D【解析】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为细胞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A项正确;内环境稳态可使细胞生活在温度和 pH等相对稳定的环境中,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B项正确;静息电位的维持主要依赖于K+外流,动作电位的产生主要依赖于Na+内流,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C项正确;丙酮酸的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内(丙酮酸的彻底氧化分解在线粒体中,不彻底氧化分解在细胞质基质中),没有发生在内环境中,D项错误。
(新课标Ⅱ卷)3.关于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B.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C.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D.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答案】A【解析】一般情况下,富含氧气的血浆从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生成组织液,生活在组织液中的组织细胞通过有氧呼吸消耗部分氧气,导致毛细血管静脉端回流的组织液通常氧气含量相对较低。
(江苏卷)9.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与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运送到甲状腺B.人体遇冷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均可参与机体产热调节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主要受血糖浓度的调节,也受神经调节wD.饮水不足会引起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答案】A【解析】内分泌腺产生的激素,弥散到内环境中通过体液运输到靶器官或靶细胞,故A项错误;人体在寒冷环境中,体温调节受神系统和激素的调节,可以通过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的作用促进物质代谢,物质氧化分解加速从而产热增多,故B项正确;机体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受血糖的直接作用或下丘脑通过神经调节共同完成的,故C正确;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促进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使渗透压下降,D 正确。
高中生物内环境及稳态的调节
热 觉感受 体温调 ②汗液分泌增多 增加散热
器
节中枢
下丘脑在生命活动调节中的作用
一.下丘脑与激素调节-------内分泌腺的枢纽
促激素释放激素
下丘脑
(反馈调节)
促激素
垂体
甲状腺 性腺 肾上腺
21
二.下丘脑与神经调节
下丘脑刺激某一区域
刺激另一区域
心跳加快
交感神经兴奋 血压升高
消化器官运动 减弱 副交感神经 的兴奋 心跳变慢、血压 下降、消化器官 运动加强
非特 渐形建立起来的一种天然防御功能。
人 类
异性 免疫
特点:不针对哪一种病原体,对多 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的
免 疫 类 型
特异 性
来源:病原体或病原体的某种特征 物(抗原)侵入人体后,引起人体产 生专门抵抗该病原体的物质(抗体) 来消灭、排除这种病原体。
免疫 特点:只对具有抗原特征的病原体
起作用,对其它的病原体无效。
b .皮肤立毛肌收缩.
c.激素分泌:代谢加强
(肾上腺素、甲状腺激 素、糖皮质激素等)
炎热环境
体温调节: 神经调节
过程:
1.血管平滑肌舒张
皮肤温觉 传入神经 下丘脑 传出神经
感受器
体温调节中枢
(增加散热) 2.汗腺分泌
13
六.下丘脑与水盐平衡
1.饮水不足、 细胞外液 体内失水过多 渗透压升高 或吃的食物过咸时
宿主细胞 T细胞
抗原
感
应
被抗原
阶
侵入的 组织细胞
段
记忆细胞 效应T细胞
反应阶段
T细胞与靶细 靶细胞破裂死亡
胞紧密接触
抗原被消灭
淋巴因子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稳态与环境》教材问题和练习答案汇总
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C 正确;大量失水,导致内环境中水含量降低,
合题意;大脑细胞间隙的液体属于细胞外液,属于内环境,B 符合题
意;肺泡腔与外界环境相通,故肺泡腔内的气体不属于内环境,C 不
符合题意;小肠腔与外界环境相通,故小肠腔内的消化液不属于内环
境,D 不符合题意。
3.提示 (1) 肺 小肠 肾脏
浆内存在一些缓冲物质( 如 HCO / H2 CO 3 ) ,缓冲物质可与乳酸发生反
应,维持血浆 pH 的相对稳定。
-
3
第 2 节 内环境的稳态
练习与应用
一、概念检测
1.(1) ✕ 人吃进酸性或碱性的食物,血浆 pH 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但
在相关调节机制的作用下,血浆 pH 会保持相对稳定,正常情况下不
应为小肠;C 器官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其应为肾脏。 ( 2) 小肠内
的营养物质通过消化吸收过程进入内环境,故①过程表示食物的消
化吸收。 (3) 由图可知,②过程表示经肾脏的物质返回内环境,则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过程应为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二、拓展应用
提示 剧烈运动会使肌肉产生大量乳酸,其可导致血浆 pH 降低,但血
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构成的,A 错误;自主神经属于外周
间的传递,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被迅速降解或回收进细胞。 乙酰胆
神经系统,B 错误;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通常相反,作用于
碱是一种神经递质,其发挥作用后会被乙酰胆碱酯酶分解,有机磷农药
同一器官可使机体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更准确,C 正确;交感神经
会发生紊乱。
(2) √
(3) ✕ 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是相对稳定的,而不是恒定不变的。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教案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教案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1.1 教学目标了解人体内环境的组成和特点理解内环境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1.2 教学内容人体内环境的组成:细胞外液、细胞内液人体内环境的特点:温度、pH值、电解质平衡内环境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1.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演示文稿,介绍人体内环境的组成和特点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内环境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1.4 教学评估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内环境的理解和认识设计问题问卷,测试学生对内环境知识的掌握程度第二章:稳态的概念与意义2.1 教学目标理解稳态的定义和意义掌握稳态的调节机制2.2 教学内容稳态的定义:内部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稳态的意义:维持生理功能的正常进行和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稳态的调节机制:神经调节、内分泌调节、肾脏调节等2.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和实例,解释稳态的概念和意义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稳态调节机制的实际操作2.4 教学评估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稳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设计问题测验,评估学生对稳态知识的理解程度第三章:神经调节与内环境稳态3.1 教学目标了解神经调节的基本原理和作用掌握神经调节在内环境稳态中的具体作用3.2 教学内容神经调节的基本原理:神经元传递、反射弧构成神经调节在内环境稳态中的作用:体温调节、血压调节等3.3 教学方法通过动画演示,讲解神经调节的基本原理和作用利用模拟实验,让学生体验神经调节在内环境稳态中的作用3.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神经调节与内环境稳态的理解设计问题测验,评估学生对神经调节知识的掌握程度第四章:内分泌调节与内环境稳态4.1 教学目标理解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掌握内分泌调节在内环境稳态中的作用4.2 教学内容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内分泌腺、激素内分泌调节在内环境稳态中的作用:血糖调节、生长发育调节等4.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和图表,介绍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内分泌调节在内环境稳态中的作用4.4 教学评估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内分泌调节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设计问题测验,评估学生对内分泌调节知识的理解程度第五章:肾脏调节与内环境稳态5.1 教学目标了解肾脏的结构和功能掌握肾脏调节在内环境稳态中的作用5.2 教学内容肾脏的结构和功能:肾小球、肾小管等肾脏调节在内环境稳态中的作用:水平衡调节、电解质平衡调节等5.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和图表,讲解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肾脏调节在内环境稳态中的作用5.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肾脏调节与内环境稳态的理解设计问题测验,评估学生对肾脏调节知识的掌握程度第六章:内环境稳态的失衡与疾病6.1 教学目标理解内环境稳态失衡的原因和影响掌握内环境稳态失衡与疾病的关系6.2 教学内容内环境稳态失衡的原因:外部环境变化、生理功能障碍等内环境稳态失衡的影响:生理功能紊乱、疾病发生内环境稳态失衡与疾病的关系: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病机制6.3 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讲解内环境稳态失衡的原因和影响利用模拟实验,让学生体验内环境稳态失衡与疾病的关系6.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内环境稳态失衡与疾病关系的理解设计问题测验,评估学生对内环境稳态失衡与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第七章:现代医学与内环境稳态7.1 教学目标了解现代医学对内环境稳态的研究和应用掌握现代医学在内环境稳态维护中的作用7.2 教学内容现代医学对内环境稳态的研究:生理学、生物化学等学科的研究进展现代医学在内环境稳态维护中的作用:药物治疗、透析治疗等7.3 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演示文稿,介绍现代医学对内环境稳态的研究和应用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现代医学在内环境稳态维护中的作用7.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现代医学与内环境稳态关系的理解设计问题测验,评估学生对现代医学在内环境稳态维护知识的掌握程度第八章:生活中的内环境稳态维护8.1 教学目标了解日常生活中内环境稳态维护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掌握保持内环境稳态的生活习惯和技巧8.2 教学内容日常生活中内环境稳态维护的方法:合理饮食、适度运动等8.3 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讲解日常生活中内环境稳态维护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利用模拟实验,让学生体验保持内环境稳态的生活习惯和技巧8.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生活中内环境稳态维护的理解和经验设计问题测验,评估学生对保持内环境稳态生活习惯和技巧的掌握程度第九章: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生活方式9.1 教学目标理解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生活方式的关系掌握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的方法和原则9.2 教学内容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生活方式的关系:保持内环境稳态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的方法和原则: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心理平衡等9.3 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讲解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生活方式的关系利用模拟实验,让学生体验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的方法和原则9.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生活方式关系的理解设计问题测验,评估学生对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方法和原则的掌握程度第十章:内环境稳态的未来研究方向10.1 教学目标了解内环境稳态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掌握内环境稳态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前沿领域10.2 教学内容内环境稳态研究的现状:基因调控、细胞信号传导等研究热点未来发展趋势:纳米医学、再生医学等新兴领域10.3 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演示文稿,介绍内环境稳态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了解内环境稳态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前沿领域10.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内环境稳态未来研究方向的理解和展望设计问题测验,评估学生对内环境稳态研究最新进展和前沿领域的掌握程度重点和难点解析第六章:内环境稳态的失衡与疾病重点环节:内环境稳态失衡的原因和影响。
内环境稳态和神经调节
神经调节的例子
自主神经系统
通过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调节心率、呼吸等自主功能。
神经内分泌调节
下丘脑通过分泌激素调节内 分泌系统的功能。
脑干反射
脊髓和脑干控制着呼吸、吞 咽等基本反射活动。
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影响
1 疾病发生
内环境稳态失调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等。
2 免疫系统受损
内环境稳态失调可削弱免疫系统功能,增加感染和疾病的风险。
3 器官功能障碍
内环境稳态失调可能导致器官功能不全,影响机体的正常运作。
结论和总结
内环境稳态的维持由神经调节等功能机制实现,确保机体在不同环境中顺利运行,对健康至关重要。
神经调节的作用
神经调节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调节内环境稳态,使机体能够快速响应外界刺 激并做出适应性反应。
通过神经调节实现内环境稳态的机制
1
感知
感觉器官通过接收外界信息,将其转化
传导
2
为神经信号。
神经信号经过神经元传导至中枢神经系
统。
3
处理
Hale Waihona Puke 中枢神经系统对神经信号进行处理和分 析,生成适当的反应信号。
内环境稳态和神经调节
了解内环境稳态及神经调节的重要性,以及通过神经调节实现内环境稳态的 机制。
内环境稳态的定义
内环境稳态是指生物体维持稳定的内部环境条件,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它对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至关重要。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保证了细胞和组织的正常功能,保护机体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高考生物核心知识回顾:7 个体稳态与调节
高考生物核心知识回顾七、个体稳态与调节一、知识点总结1.内环境及其稳态(1)体液和内环境的关系(2)内环境的成分:水、无机盐、营养成分(如葡萄糖)、代谢废物(尿酸、尿素等)、气体(O2、CO2)、其他物质(激素、抗体、细胞因子、血浆蛋白等)。
(3)内环境与外界环境及细胞内液的关系(如图所示)(4)组织液、血浆、淋巴液在成分上的最主要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淋巴液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5)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是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
①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
②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③在37 ℃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 kPa。
(6)内环境的稳态:指内环境的各组成成分、理化性质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7)内环境异常举例:引起组织水肿的原因分析。
(8)稳态的调节方式: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2.自主神经系统: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共同调节同一器官,且作用一般相反。
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1)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判断条件反射的消退是一个新的学习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2)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其中,感受器是感觉神经末梢和与之相连的各种特化结构组成的,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
(3)完成反射的两个条件:①有完整的反射弧;②有适宜的刺激。
(4)反射弧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判断①根据是否有神经节:有神经节的为传入神经。
②根据脊髓灰质内突触结构判断。
③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与前角(膨大部分)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后角(狭窄部分)相连的为传入神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细胞外液的三种主要成分和相互转化
• 3.内环境概念,化学成分,差异,特殊细胞的内环境
• 4.能在内环境中进行的化学反应有哪些
• 5.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内环境与外界进行交换的器官,系统
• 6.稳态的概念,实质,调节机制,直接参与稳态维持的系统
• 7.稳态的意义和稳态失调引起的不良反应,物质进出穿过了几层膜
• 5.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区分神经中枢和中枢神经系统,各级中枢的作用, 低级中枢受高级中枢的调控(排尿反应),人脑的高级功能
信 能 相 同 的 神 经
突触小泡
兴奋 抑制 递质
(化学信号)
突触小体
前膜
间隙 突触(兴奋传递单向性) 后膜 比神经元内传导慢
感觉神经末梢 感受刺激,产 生兴奋
8、正常人的血浆近__中__性,pH为_7_._3_5_~_7_._4_5。血浆pH之所以 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__H_C_O__3_- 、_H_P__O_4_2-_等离子有关。 9、__内_环__境__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10、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直接环境是___血_浆___和_组__织__液__;毛细 淋巴管的直接环境是淋__巴_____和组_织__液____ 。
1、在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②③④⑤⑦ 。
①血红蛋白 ②葡萄糖 ③二氧化碳 ④钠离子
⑤血浆蛋白 ⑥淀粉酶 ⑦抗体
2、血浆中的水来自( D )
A.组织液
B.组织液、消化道
22、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呼吸急促, 在小脑、脑干和大脑中,与有关生理功能相对应的结构分别 是__大_脑__、__小__脑__和__脑_干___。
第1章 知识网络
内环境
第2章 知识网络
、体温调节、水盐平衡调节
• 稳态与环境
课本复习提纲
• 1.体液概念,组成成分,区分体外环境液体
14、反射弧包括___感_受__器___、__传__入__神__经___、_神__经__中_枢__、 _传__出__神__经__和__效__应__器__。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递是__单__向的。
15、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__双___向的,在神经元之间的 传递是__单___向的。
16、未受刺激时,神经纤维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__正__内__负_。 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电位表现为_外__负__内__正____。
突触后膜电位
变化
电信号
深化: a.同一神经元只能释放一种神经递质,方式为胞吐。 b.神经递质发生效应后就被酶破坏失活或被移走迅速停止作用。 c.特定情况下递质可使肌肉收缩和某些腺体分泌
可能阻止兴奋传导、传递的因素
1、传导、传递结构是否被破坏。 2、影响ATP形成的因素均可影响兴奋的传导或传递。 3、一切影响递质的形成、分泌、与递质反应的物质、与递 质竞争受体的物质均可影响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血浆
淋巴
4、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 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_含__有__较__多__的_蛋__白__质___。
5、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__盐___溶液。
6、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渗__透__压__、__酸_碱__度__、 ___温_度____。
7、溶液渗透压与溶液的_浓__度__成正比。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无_机__盐__、_蛋__白__质__的含量有关。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__N_a_+_和___C__l-_。
19、由于_神__经_递__质__只存在于_突_触__前__膜__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 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_突__触__后__膜__上,因此神经元之间兴 奋的传递只能是__单___向的。 20、一般来说,位于_脊__髓__的低级中枢受__脑___中相应的高级 中枢的调控。
21、当大脑皮层的_S___区受损伤,患运动性失语症。
17、神经纤维某处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细胞膜外侧局部电流 的方向是:从_未__兴_奋__部位流向_兴__奋__部位;细胞膜内侧局部电 流的方向是:从__兴__奋__部位流向_未__兴__奋___部位。
18、突触是由前一个神经元的_突__触__小__体__,与后一个神经元的 _细_胞__体__或__树__突_相接触而形成。其组成包括:突__触__前__膜_、突_触__间__隙_、 _突__触__后_膜___。
++++
---- ---- ++++
神经纤维 传导兴奋(双向性)
运动神经末梢及支
配的肌肉与腺体 将神经兴奋转化
为效应
++++---
----+++ ----+++ ++++---
静息 K+ 外
Na+ 恢复
cm
ATP
内
兴奋Na+ K+
神经调节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单向)
突触小体电位 电信号 变化
释放递质 化学信号
必修三复习(一)
内环境与稳态 神经调节
1、人体的体液由存在于细胞内的_细__胞__内__液__和存在于细胞外的 __细__胞_外__液__组成。 2、由_细__胞_外__液__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_内__环__境__,主要包括_血__浆__、 __组__织_液___和__淋__巴__等。
3、用箭头连接表示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之间的关系。 组织液
• 神经调节
• 1.神经元(基本单位)结构,种类
• 2.反射(基本方式)概念,反射弧(结构基础)的组成,如何判断传入神 经和传出神经,反射弧结构被破坏对功能的影响
• 3.兴奋的传导:神经冲动概念,静息和动作电位特点和形成的原因,局部
电流在膜内外的方向,传导的速度和方向,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
• 4.兴奋的传递:突触小体概念,突触结构的组成,神经递质(兴奋/抑制) 的产生和传递过程,传递的速度和方向,信号的转化,神经毒素和麻醉剂
11、目前普遍认为,_神__经__-_体__液__-_免__疫__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 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__有_一__定__限__度__ 的。
12、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_正__常_生__命__活__动__的必要条件。稳态 遭到破坏,会出现细胞代谢__紊__乱__。
1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反__射__,其结构基础是_反__射__弧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