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同步练习题《诗经》两首
人教版语文必修二《诗经》两首(氓、采薇)同步训练(含答案解析)
一、夯基训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士也罔.极(wú)渐.车帷裳(jiān)夙.兴夜寐(sù) 靡.室劳矣(mǐ)B.咥.其笑矣(xì) 隰则有泮.(pàn)岁亦莫.止(mù) 淇水汤.汤(shānɡ)C.载.饥载渴(zǎi) 体无咎.言(jiù)自我徂.尔(cú) 信誓旦.旦(dàn)D.匪我愆.期(qiān) 乘彼垝.垣(ɡuǐ)象弭.鱼服(mí) 雨.雪霏霏(yù)项,“罔”应读“wǎnɡ”;C项,“载”应读“zài”;D项,“弭”应读“mǐ”。
2.对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静言思之,躬.自悼矣躬:自身B.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斯:语气词,无实义C.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即:就D.我戍未定,靡使.归聘使:使者项,使:指使、委托。
3.下列诗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士也罔极,二三其德B.今我来思,雨雪霏霏C.言既遂矣,至于暴矣D.岂不日戒,狁孔棘项,“二三”,数词用作动词;B项,“雨”,名词用作动词;D项,“日”,名词作状语。
4.对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两个“尔”相同,两个“彼”相同。
B.两个“尔”不同,两个“彼”相同。
C.两个“尔”相同,两个“彼”不同。
D.两个“尔”不同,两个“彼”不同。
“尔”都是代词,代指“你”。
第一个“彼”,代词,指“那”;第二个“彼”,代词,指“对方、他们”。
5.比较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①与②意思相同,③与④意思也相同。
B.①与②意思相同,③与④意思不同。
C.①与②意思不同,③与④意思相同。
D.①与②意思不同,③与④意思也不同。
句的“言”是动词,说;②句的“言”是名词,预兆。
③④两句的“靡”意思都是“无,没有”。
二、延伸阅读6.补写出下列诗句的空缺部分。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配套习题:4 《诗经》两首
02第二单元4《诗经》两首一、语基落实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蚩.蚩(chī)愆.期(qiān)将.子无怒(jiāng) 咥.其笑矣(xì)B.桑葚.(shèn) 帷裳.(cháng)尔卜尔筮.(shì) 体无咎.言(jiù)C.罔.极(wǎng) 靡盬.(gǔ)淇水汤.汤(tāng) 隰.则有泮(xí)D.狁.(yǔn) 垝.垣(wēi)不遑.启居(huáng) 四牡骙.骙(kuí)思路解析:A项,“将”应读“qiāng”;C项,“汤”应读“shāng”;D项,“垝”应读“guǐ”。
★答案★:B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贸:交换。
B.尔卜尔筮,体无咎.言咎:责备。
C.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徂:往。
D.言既遂.矣,至于暴矣遂:顺心、满足。
思路解析:B项,“咎”的意思是“灾祸”。
★答案★:B3.下列语句中全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①彼尔维何?维常之华②匪来贸丝,来即我谋③将子无怒,秋以为期④尔卜尔筮,体无咎言⑤于嗟鸠兮,无食桑葚⑥士之耽兮,犹可说也⑦女也不爽,士贰其行⑧淇则有岸,隰则有泮A .①③⑥⑧ B.②⑤⑥⑧C.①④⑤⑦D.②③④⑦思路解析:有通假字的是:①“尔”通“艹尔”;②“匪”通“非”;⑤“于”通“吁”;⑥“说”通“脱”;⑧“泮”通“畔”。
其余没有通假字。
★答案★:B4.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①将子无怒,秋以为期②乘彼垝垣,以望复关B .{①三岁为妇,靡室劳矣②王事靡盬C .{①将子无怒,秋以为期②出郭相扶将D .{①我心伤悲,莫知我哀②曰归曰归,岁亦莫止思路解析:A 项,“以”:①介词,把;②连词,表承接。
B 项,“靡”:①②都是“没有”的意思。
C 项,“将”:①动词,愿,请;②动词,扶持,搀扶。
D 项,“莫”:①代词,没有谁;②同“暮”。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诗经》两首 同步练习
c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有误的一项是()A.氓(mánɡ)之嗤嗤(chī)匪我愆(qiān)期将(qiānɡ)子无怒B.乘彼垝(wēi)垣(huán)靡(mí)室劳矣载(zài)笑载言C.渐(jiàn)车帷裳(shānɡ)隰(xí)则有泮(pàn)D.无食桑葚(shèn)咥(xì)其笑矣与子偕(xié)行无食我黍(shǔ)答案:B2.选出对诗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女也不爽,士贰其行A.贰,不专一,有二心;行,读hánɡB.爽,爽快;行,行为C.也,现代汉语“也是”的意思D.也,语气助词;爽,差错答案:D3.对《氓》一诗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本诗第一、二章写结婚经过,第三章追悔自陷情网,第四、五章写男方负情背德,第六章表示对男方的怨恨。
B.女子受夫权的压迫,被任意遗弃,这在几千年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里,是一个普遍的问题,本诗表明妇女解放的重要性。
C.这是一首弃妇诗,反映了当时妇女的痛苦,不仅是对那薄情男子而且是对男权社会的强烈的控诉。
D.本诗将恨与悔的感情熔铸于叙事、议论之中,较细腻地刻画了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并展现了她的坚强性格。
答案:B4.下列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古时也称“诗三百”。
它和乐、射、御、书、数一起被称为“六艺”。
B.所谓“风”“雅”“颂”是《诗经》中的三部分;“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后人把这两者合称为“六义”。
C.我国文学史上向来以“风”“骚”并称,“风”就是指《诗经》中的“国风”民歌;“骚”就是指屈原代表作《离骚》。
“风骚”就是指我国古代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传统,后代用“风骚”泛指文学。
D.“风”指十五国风,大多为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辞;“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2单元第4课《诗经两首》同步练习
《诗经两首》同步练习一、语言基础1.以下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望风披糜内心不安世外桃园既来之,则安之B.糜糜之音纵横驰聘弥天大谎人材济济C.兵荒马乱戍马倥偬仓惶逃跑一触即发D.寻物启事无缘无故沧桑巨变山清水秀2.以下加点词语解说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止:句尾语气词,无实义B.我戍不决,靡使归聘聘:问C.行道迟迟迟迟:很晚D.戎车既驾,四牡业业业业:高大的样子3.以下加点的“以”字不可以作介词理解的一项为哪一项()A.秋认为期B.以望复关C.以尔车来D.以我贿迁4.以下相关《诗经》的知识,表述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从西周早期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有“诗三百”之称。
B.《诗经》为我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滥觞,汉代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列为“五经”之首;“楚辞”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以《离骚》为代表,所以又称“骚体”诗。
C.《诗经》依照音乐的不一样分为《风》《雅》《颂》三部分,此中《风》又称为《国风》,艺术成就最高;《诗经》的形式以四言为主,广泛采纳赋、比、兴的手法,与“风”“雅”“颂”合称为《诗经》六义。
D.《雅》分《大雅》和《小雅》,作者多属贵族阶级;诗作以颂扬和保护其统治为基本偏向。
《采薇》是《大雅》中的一篇。
5.以下对《采薇》的赏析,不适合的一项为哪一项()A.这首诗的第五章运用了起兴的手法,描绘我方军队的军威。
B.这首诗中既有表达,也有谈论,更有抒怀,把出征的原由、战争的进度、自己心里的痛苦交代得清清楚楚。
C.“行道迟迟,载渴载饥”两句是直接描绘,“我心伤悲,莫知我哀”两句是直接抒怀,但感情是控制的、平易的,表现了《诗经》“哀而不伤”的特色。
D.这首诗写的是戍边战士在归程中的心情,经过诗句,我们能够想象他们戍边时的艰辛情况。
诗歌表达了战士对参军生活的厌烦,对和一生活的神往和迷恋。
二、阅读鉴赏阅读下边的文段,达成6~8 题。
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练习:第4课《诗经》两首+Word版含答案
第4课《诗经》两首(一)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及尔偕.老,老使我怨偕:共同B.女也不爽.,士贰其行爽:爽快C.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违反D.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徂:往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乘.彼垝垣,以望复兴(乘坐)B.尔卜尔筮,体无咎.言(灾祸)C.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财物)D.夙兴夜寐,靡.有朝矣(没有)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副词,又)B.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助词,没有实义)D.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介词,把)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代词所指的内容,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其:指桑树B.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其:指那男子C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尔:你,这里指那男子家.D.静言思之.,躬自悼矣之:指兄弟5、对下列两组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1)以尔.车来,以我贿迁尔.其无忘乃父之志(2)乘彼.垝垣,以望复关彼.竭我盈,故克之A.两个“尔”相同,两个“彼”相同B.两个“尔”不同,两个“彼”相同C.两个“尔”相同,两个“彼”不同D.两个“尔”不同,两个“彼”不同6、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经》中的“雅”分“大雅”和“小雅”,是宫廷乐歌。
它是一种正统音乐。
B.《采薇》表现了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害,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
C.《采薇》中抒情主人公的感情丰富、复杂。
他非常思念家乡,内心痛苦至极。
不过他在战斗中毫不懈怠,并对已方的装备大加赞赏,表现出一种自豪感。
D.《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篇章结构经常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
《采薇》全诗即采用这种形式。
7、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古代还风行九月九日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茱萸节①茱萸入药②,可用它③养身袪病。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诗经两首+同步练习+
诗经两首同步练习题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愆期 (qiān)垝垣 (huán)孔疚 (ji ù)...B、涉淇 (qí)夙兴夜寐 (sù)咎言 (jiū)...C、不遑 (huánɡ)象弭 (mǐ)归聘 (pìn)...D、桑葚 (shèn)棠棣 (dì)嗟叹 (jiē)...2.下面各句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尔卜尔筮 (shì).自我徂尔 (cù).雨雪霏霏 (yù).咥其笑矣 (diē).熏陶渐染 (ji ān).匪夷所思 (fěi).风靡一时 (mí).载歌载舞 (zài).①曰归曰归,岁亦莫止②不见复关,泣涕涟涟维何,维常之华⑤匪来贸丝,来即我谋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耽兮,不可说也A.①⑤B.②⑥C.③⑧D.④⑦③淇则有岸,隰则有泮④彼尔⑦于嗟鸠兮,无食桑葚⑧女之3.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送子涉淇,至于顿丘B.昔我往矣,杨柳依依C.不见复关,泣涕涟涟D.今我来思,雨雪霏霏4.下列各句中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是()A.何以知之B.何陋之有C.彼路斯何?君子之车D.将子无怒,秋以为期5.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忧心孔疚,我行不来孔:内心痛苦的样子B.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斯:语气词,无实义C.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即:就D.女也不爽,士贰其行爽:过错6.下列句子中无活用现象的一句是()A.士也罔极,二三其德B.今我来思,雨雪霏霏C.言既遂矣,至于暴矣D.岂不日戒,犭严狁孔棘7.对下列两组加点词的意义、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尔卜尔筮,体无咎言及尔偕老,老使我怨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竭我盈,故....克之A.两个“尔”相同,两个“彼”相同B.两个“尔”不同,两个“彼”相同C.两个“尔”相同,两个“彼”不同D.两个“尔”不同,两个“彼”不同8.比较下面两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自我徂尔,三岁食贫②士也罔极,二三其德③三岁为妇,靡室劳矣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A.①与②意思相同,③与④意思也相同。
人教版必修2第4课《诗经》两首精选同步习题(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人教版必修2第4课《诗经》两首精选同步习题(含答案)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一、现代文阅读(题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文化是指一个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和价值系统。
每一种文化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成分共生的,呈现多种文化成分相融合的状态。
中华文化更是如此,它其实是个大包容的概念。
过去我们经常说,中华文化是“黄河文化”“黄土地文化”,具有内陆文化的特征。
但近二三十年来,随着考古新发现和学术界对中华文化起源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中华文化并非只有黄河文化一源,长江文化同样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
如果说黄河文化具有内陆文化的特征,那么,长江文化已多少带有海洋文化的特征。
或者至少可以认为,用内陆文化去描述长江文化是不全面的。
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反映在文化思想方面,也呈现不同风格。
《诗经》作为写实主义文学的典范,产生在黄河流域;而浪漫主义文学的鼻祖《楚辞》,则产生在长江流域。
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和孟子诞生在黄河下游;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老子和庄子则诞生在长江中游和下游。
黄河和长江这两河两源文化相互交融而又各自发展,哺育着中华民族。
中华文化除了起源是多元的,学术思想也是多元的。
儒、释、道三家并存,就是学术思想多元的体现。
儒家在汉代地位隆起,此后一直是社会思想的主流,成为中华文化的大传统。
但老子、庄子的道家思想同样对中华文化有着重要影响。
他们后退一步,以“弱”态制衡“强”态,出发点和归宿都本诸自然,这与孔子、孟子思想有很大不同。
如果说孔子、孟子的儒家思想所要面对和解决的是人与人的关系,那么,老子、庄子的道家思想所要面对和解决的则主要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主张人与自然为一体,以自然而然为旨归。
除了儒、道两家的思想,佛教思想对中华文化的影响也不能轻视。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试题:4 《诗经》两首+课时作业+Word版含答案【KS5U+高考】
第二单元先秦、南北朝诗歌4 《诗经》两首一、课外阅读(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
子衿《诗经·郑风》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①?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②,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注】①嗣音:传音讯。
②挑兮达兮:独自来回走动的样子。
1.这首诗采用了怎样的叙述手法?从结构上看,具有怎样的特点?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叙述手法和结构方式的能力。
可以看出,这首诗采用的是倒叙手法,结构上具有《诗经》的共同特点——重章叠句,这可从《氓》《采薇》中看出。
答案:全诗采用倒叙手法。
从结构上看,诗歌的前两章具有重章叠句的特点。
2.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最后一句“一日不见,如三月兮”有什么含意?解析:本题考查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
这首诗的内容比较明显,最后一句采用了夸张手法,能点出写相思之苦这层意思即可。
答案: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可望穿秋水,不见人影。
浓浓的爱意不由转化为惆怅与幽怨。
最后一句的含意是: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3~4题。
点绛唇闺思李清照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祇是无情绪。
人何处,连天芳草,望断归来路。
3.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这是一首借伤春写离恨的闺怨词。
词句开篇点题,并通过“一寸”与“千缕”这一数量上的反差,刻画出词人愁思深重、难忍孤寂的形象。
B.“惜春”一句,直言其愁,后一句则描写出数点花瓣于风中飘零,如雨点落下的情形,表明春天归去,惜春、惜花,也暗示惜青春、惜容颜。
C.词人“倚”字后面缀以“遍”字,活画出一深闺女子百无聊赖的烦闷苦恼;“无情绪”指女子没有了往日的心境,独自一人无所事事。
D.本词借刻画人物形象来反映意绪,将动作描写与心理描写结合,以景物描写烘托气氛、寄寓情感,从而刻画出一位亟待良人归来的女子形象。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5诗经两首》练习题及解析
《诗经》两首1、下边加粗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氓之蚩蚩(mánɡ)靡室劳矣(mí)犹可说也(tuō)B.匪来贸丝(fēi)乘彼垝垣(ɡuǐ)自我徂尔(cú)C.夙兴夜寐(sù)隰则有泮(pàn)无食桑葚(shèn)D.载笑载言(zài)无与士耽(dān)渐车帏裳(chánɡ)2、下列句中全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①于嗟鸠兮,无食桑葚②士之耽兮,犹可说也③女也不爽,士贰其行④淇则有岸,隰则有泮⑤玁狁孔棘⑥信誓旦旦,不思其反A.①②④⑤B.①③④⑤C.②③⑤⑥D.②③④⑥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学校举行的“我读《诗经》”比赛活动,使我们锻炼了组织能力,增强了集体意识,彰显了青春活力,提升了诗歌鉴赏水平。
B.“两让两争取”这一办学思路的提出,目的就是切实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争取社会的广泛认可,使我们学校真正成为全省乃至全国一流的名校。
C.根据各种民调显示,人们高度钦佩中央的反腐勇气,坚决拥护中央对所有贪官开展调查的决定。
D.加快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坚定不移地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要求我们的政府努力加强执政能力和水平,为中原经济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4、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党员干部应该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恪尽职守,夙兴夜寐,勤勉工作,做好履职尽责的表率,向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②人和人之间的艺术欣赏品味有着很大的差异,有的人喜欢追捧相声,有的人则对气势澎湃的钢琴演奏甘之如饴。
③唐太宗李世民尽心国事,宵衣旰食,励精图治,重视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减轻赋税,发展生产,于是有了被史家称道的“贞观之治”。
④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移动支付走进了千家万户,为了争夺市场,支付宝、微信支付掀起了红包大战,谁会笑到最后,让我们拭目以待。
⑤汇聚优秀师资和生源的所谓“超级中学”看似风光无限,可对那些本该健康发展的普通高中来说,却不啻于釜底抽薪,负面影响不容小觑。
人教版必修二 第二单元 4.《诗经两首》同步练习
绝密★启用前人教版必修二 第二单元 4.《诗经两首》同步练习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中的没有错误的一项( ) A . 愆.期(qiān) 垝垣.(huán) 孔疚.(jiù) B . 尔卜尔筮.(shì) 涉淇.(qí) 夙.兴夜寐(sù) C . 咎.言(jiū) 自我徂.尔(cù) 桑葚.(shèn) D . 帷裳.(chánɡ) 嗟.叹(jiē) 咥.其笑矣(diē) 2.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①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②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③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④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⑤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⑦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⑧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A . ①⑤ B . ②⑥ C . ③⑧ D . ④⑦ 3.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孔:内心痛苦的样子 B .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斯:语气词,无实义 C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即:就 D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爽:过错 4.下列加点的字词属于名词活用作动词的一项是( ) A . 其黄.而陨 B . 二三..其德 C . 夙.兴夜寐 D . 雨.雪霏霏 5.下列句子中,没有借代用法的一项是( )B .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C . 披坚执锐,以挡来敌D .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第II 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 卷的文字说明二、情景默写6.将下列句子中的空缺处补充完整。
(1)《氓》中初露男子的粗暴性格同时也写出女子温柔体贴的性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氓》中表现女子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体现了她刚烈的性格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语文 第4课《诗经》两首同步测试(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第4课《诗经》两首一、知识积累与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垝垣./恒.信卜筮./吞噬.夙.兴夜寐/风餐露宿.B.愆.期/繁衍.咎.言/内疚.熏陶渐.染/防微杜渐.C.不遑./仓皇.桑葚./甚.至风靡.全球/萎靡.不振D.象弭./弥.补腓.骨/绯.红载.笑载言/厚德载.物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将:愿,请B.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体:卜筮的卦象C.言既遂.矣,至于暴矣遂:顺心,满足D.总角之宴.,言笑晏晏宴:宴会3.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B.昔我往.矣,杨柳依依C.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D.今我来思,雨雪..霏霏4.下面各句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曰归曰归,岁亦莫止不见复关,泣涕涟涟B.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昔我往矣,杨柳依依C.尔卜尔筮,体无咎言匪来贸丝,来即我谋D.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女之耽兮,不可说也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
,。
东汉以后,齐、鲁、韩三家先后亡失,仅存《毛诗外传》。
毛诗盛行于东汉以后,并流传至今。
①到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才称为《诗经》②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③收集和保存了古代诗歌305首④《诗经》最初只称为《诗》或“诗三百”⑤《诗经》是按《风》《雅》《颂》三部分编辑的⑥汉代传授《诗经》的有齐、鲁、韩、毛四家A .④①②③⑤⑥B .②④①⑥⑤③C .①⑥②⑤③④D .③④①⑤②⑥二、课内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语文必修二《诗经两首》同步练习及答案
《诗经两首》同步练习及答案一、课内双基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采薇.(wēi)(yán)狁靡.(mǐ)室靡家B.不遑.(huánɡ) 归聘.(chěng) 王事靡盬.(ɡǔ)C.孔疚.(jiù) 戎.(rónɡ)车四牡骙骙.(kuí)D.所腓.(fēi) 象弭.(mǐ) 雨雪霏霏.(fēi)【答案】C(A.:xiǎn,B.聘:pìn,D.腓:féi。
)2.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薇亦作止.(停止)莫.止(同“暮”)狁之故.(缘故)B.不遑.(闲暇) 归聘.(问)载.饥载.渴(又……又……)C.忧心孔.疚(很) 不来.(回家)彼.路斯何(那)D.四牡.业业(雄马) 所腓.(遮蔽)狁孔棘.(同“急”)【答案】A(止:句尾语气词。
)3.下列句子中没有借代用法的一项是()A.不见复关,泣涕涟涟B.淇水汤汤,渐车帷裳C.披坚执锐,以挡来敌D.总角之宴,言笑晏晏【答案】B(A.“复关”代指从复关来的“氓”。
C.“坚”“锐”代坚固的铠甲,锐利的兵器。
D.“总角”代指少年时代。
)4.诵读要读出诗作的感情色彩和语调。
对下列诗句所含感情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思念、回忆)B.我心伤悲,莫知我哀(伤心、无奈)C.既见复关,载笑载言(热情、温柔)D.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哀伤、无奈)【答案】D(决绝,刚烈。
)5.下面关于《采薇》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本诗通过一个戍卒归途中的自述和回顾,描写了当时征夫的生活。
B.诗篇真实地描写了远征生活的苦难,征人久戍思归的凄楚心情。
C.全诗交织着抗敌卫国和思家恋乡的矛盾。
D.本诗主旨在揭露和控诉了统治者穷兵黩武,不顾百姓安危的残暴统治。
【答案】D(主要表达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
)6.《采薇》全诗共分六章,其中前三章都由“采薇采薇”引起,这是《诗经》中的什么手法?请概括前三章的内容。
【人教版】必修二《诗经》两首(氓采薇)同步训练(含答案解析)
一、夯基训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士也罔.极(wú)渐.车帷裳(jiān)夙.兴夜寐(sù) 靡.室劳矣(mǐ)B.咥.其笑矣(xì) 隰则有泮.(pàn)岁亦莫.止(mù) 淇水汤.汤(shānɡ)C.载.饥载渴(zǎi) 体无咎.言(jiù)自我徂.尔(cú) 信誓旦.旦(dàn)D.匪我愆.期(qiān) 乘彼垝.垣(ɡuǐ)象弭鱼服(mí) 雨.雪霏霏(yù)项,“罔”应读“wǎnɡ”;C项,“载”应读“zài”;D项,“弭”应读“mǐ”。
2.对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静言思之,躬.自悼矣躬:自身B.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斯:语气词,无实义C.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即:就D.我戍未定,靡使.归聘使:使者项,使:指使、委托。
3.下列诗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士也罔极,二三其德B.今我来思,雨雪霏霏C.言既遂矣,至于暴矣,狁孔棘项,“二三”,数词用作动词;B项,“雨”,名词用作动词;D项,“日”,名词作状语。
4.对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两个“尔”相同,两个“彼”相同。
B.两个“尔”不同,两个“彼”相同。
C.两个“尔”相同,两个“彼”不同。
“尔”不同,两个“彼”不同。
“尔”都是代词,代指“你”。
第一个“彼”,代词,指“那”;第二个“彼”,代词,指“对方、他们”。
5.比较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①与②意思相同,③与④意思也相同。
B.①与②意思相同,③与④意思不同。
C.①与②意思不同,③与④意思相同。
,③与④意思也不同。
句的“言”是动词,说;②句的“言”是名词,预兆。
③④两句的“靡”意思都是“无,没有”。
二、延伸阅读6.补写出下列诗句的空缺部分。
(1),。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新人教版必修2高中语文诗经两首 同步练习
诗经两首同步练习一、基础训练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氓.之蚩蚩( ) 匪我愆.期( ) 将.子无怒( ) 乘彼垝.垣( )尔卜尔筮.( ) 自我徂.尔( )渐.车帷裳( ) 口至..其笑矣( ) 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_________通__________(2)于嗟女兮,无食桑葚 _________通__________(3)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_________通__________(4)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_________通__________ 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1)氓之蚩蚩.. ___________________(2)匪我愆.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载.笑载言 ___________________(4)体无咎.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以我贿.迁____________________(6)自我徂.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无与士耽.____________________(8)士也罔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言既遂.矣____________________(10)总角..之宴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指出下列各句中所用的手法。
A.兴 B.比 C.赋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 )②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 )③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 )④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 )5.翻译下面诗句(1)女也不爽我,士贰其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诗经》两首同步练习
第二单元4《诗经》两首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愆.期(qiān)采薇.(wēi)尔卜尔筮.(wū)靡.室靡家(mǐ)B.垝.垣(guǐ)桑葚.(shèn)淇水汤.汤(tāng)王事靡盬.(gǔ)C.徂.尔(cú) 戎.车(róng)渐.车帷裳(jiān)四牡骙.骙(kuí)D.所腓.(fēi)象弭.(mǐ)隰则有泮.(pàn) 雨雪霏.霏(fēi)解析:A项,“筮”应读“shì”;B项,“汤”应读“shāng”;D项,“腓”应读“féi”。
答案:C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贿:财物。
B.于嗟女兮,无与士耽.耽:沉溺。
C.我戍未定,靡使归聘.聘:问。
D.忧心孔疚.,我行不来疚:内疚。
解析:D项,“疚”的意思是“痛苦”。
答案:D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岂敢..定居?一月三捷B.言既遂矣,至于..暴矣C.昔我往矣,杨柳依依..D.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解析:B项,“至于”,现代汉语中是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这里的意思是“就”,表顺承关系。
答案:B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将子无怒,秋以.为期②乘彼垝垣,以.望复关B.①士也罔极,二三其.德②信誓旦旦,不思其.反C.①既.见复关,载笑载言②戎车既.驾,四牡业业D.①桑之.未落,其叶沃若②总角之.宴,言笑晏晏解析:C项,“既”,都是“已经”的意思,指动作已经完成。
A项,“以”,①介词,把;②连词,用来。
B项,“其”,都是代词,①他的,作定语;②他,作“反”的主语。
D 项,“之”,①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②助词,的。
答案:C5.下列句子中没有借代用法的一项是()A.不见复关,泣涕涟涟B.淇水汤汤,渐车帷裳C.披坚执锐,以挡来敌D.总角之宴,言笑晏晏解析:A项,“复关”代指从复关来的“氓”。
高中语文诗经两首同步练习2 新课标 人教版 必修2 试题
高中语文诗经两首同步练习2一、基础题(1)岁亦莫.止()(2)玁.狁()(3)不遑.()(4)王事靡盬.()(5)小人所腓.()(6)雨.雪霏霏()(1)薇亦作止.()(2)岁亦莫.止()(3)靡.室靡家()(4)载.饥载渴()(5)忧心孔.疚()(6)彼路.斯何()(7)靡室归聘.()(8)玁狁孔棘.()(9)今我来思.()(10)雨.雪霏霏()(1)《》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收集了从西周初年到的诗歌首,分为、、三部分。
其表现手法是、、。
(2),。
,。
行道迟迟,载饥载渴。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二、阅读题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4题。
采薇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
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
岂敢定居,一月三捷!驾彼四牡,四牡骙骙。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
岂不日戒,玁狁孔棘!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1.下列关于文章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本诗通过一个戍卒归途中的自述和回顾,描写了当时征夫的生活。
B.诗篇真实地描写了远征生活的苦难,征人久戍思归的凄楚心情。
C.全诗交织着抗敌卫国和思家恋乡的矛盾。
D.本诗主旨是揭露和控诉了统治者穷兵黩武,不顾百姓安危的残暴统治。
2.全诗共分六章,其中前三章都由“采薇采薇”引起,这是《诗经》中的什么手法?请概括前三章的内容。
3.第四、五章的内容与前三章有何不同?4.清人方玉润评此诗时说:“此诗之佳全在末章,真情实景,感时伤事,别有深情,非言可喻。
”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5~7题。
周南·关睢关关睢鸠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②。
【最新精编】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同步练习:《诗经》两首
《诗经》两首一、语言文字应用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载.笑载言 载:动词前缀,无义 B .以我贿.迁 贿:财物 C .女也不爽.爽:直爽、爽快 D .静言.思之 言:助词,无实义 解析:C 项,爽:过错。
答案:C2.下列各组句子中,每句都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A .岁亦莫止/我戍未定B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C .匪来贸丝/于嗟鸠兮D .象弭鱼服/小人所腓解析:A 项,莫—暮;C 项,匪—非,于—吁;B 项、D 项无通假字。
答案:C3.下列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将子无怒,秋以.为期②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B.⎩⎪⎨⎪⎧①不遑启居,狁之.故②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C.⎩⎪⎨⎪⎧①送子涉淇,至于..顿丘②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D.⎩⎪⎨⎪⎧①我心伤悲,莫.知我哀②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解析:A 项,①介词,把,②目的连词,来;B 项,①②都是助词“的”;C 项,①动词,到达,②副词,就;D 项,①不定指代词,没有人,②同“暮”。
答案:B4.下列有关《诗经》的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有“诗三百”之称。
B.《诗经》为我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滥觞,汉代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列为“五经”之首;“楚辞”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以《离骚》为代表,因此又称“骚体”诗。
C.《诗经》依据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又称为《国风》,艺术成就最高;《诗经》的形式以四言为主,普遍采用赋、比、兴的手法,与“风”“雅”“颂”合称为《诗经》六义。
D.《雅》分《大雅》和《小雅》,作者多属贵族阶级;诗作以歌颂和维护其统治为基本倾向。
《采薇》是《大雅》中的一篇。
解析:《采薇》是《小雅》中的一篇。
答案:D5.选出运用了借代手法的一句()A.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B.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2第二单元4《诗经》两首一、语基落实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蚩.蚩(chī)愆.期(qiān)将.子无怒(jiāng) 咥.其笑矣(xì)B.桑葚.(shèn) 帷裳.(cháng)尔卜尔筮.(shì) 体无咎.言(jiù)C.罔.极(wǎng) 靡盬.(gǔ)淇水汤.汤(tāng) 隰.则有泮(xí)D.狁.(yǔn) 垝.垣(wēi)不遑.启居(huáng) 四牡骙.骙(kuí)思路解析:A项,“将”应读“qiāng”;C项,“汤”应读“shāng”;D项,“垝”应读“guǐ”。
答案:B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贸:交换。
B.尔卜尔筮,体无咎.言咎:责备。
C.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徂:往。
D.言既遂.矣,至于暴矣遂:顺心、满足。
思路解析:B项,“咎”的意思是“灾祸”。
答案:B3.下列语句中全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①彼尔维何?维常之华②匪来贸丝,来即我谋③将子无怒,秋以为期④尔卜尔筮,体无咎言⑤于嗟鸠兮,无食桑葚⑥士之耽兮,犹可说也⑦女也不爽,士贰其行⑧淇则有岸,隰则有泮A .①③⑥⑧ B.②⑤⑥⑧C.①④⑤⑦D.②③④⑦思路解析:有通假字的是:①“尔”通“艹尔”;②“匪”通“非”;⑤“于”通“吁”;⑥“说”通“脱”;⑧“泮”通“畔”。
其余没有通假字。
答案:B4.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①将子无怒,秋以为期②乘彼垝垣,以望复关B .{①三岁为妇,靡室劳矣②王事靡盬C .{①将子无怒,秋以为期②出郭相扶将D .{①我心伤悲,莫知我哀②曰归曰归,岁亦莫止思路解析:A 项,“以”:①介词,把;②连词,表承接。
B 项,“靡”:①②都是“没有”的意思。
C 项,“将”:①动词,愿,请;②动词,扶持,搀扶。
D 项,“莫”:①代词,没有谁;②同“暮”。
答案:B5.下列关于《诗经》的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古时也称《诗三百》。
它和乐、射、御、书、数一起被称为“六艺”。
B.所谓“风”“雅”“颂”是《诗经》中的三部分,“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后人把这两者合称“六义”。
C.我国文学史上向来以“风”“骚”并称。
“风”就是指《诗经》中的“国风”,“骚”就是指屈原的代表作《离骚》。
D .“风”指十五国风,大多为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是西周王畿地区的正声雅乐;“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是统治阶级宗庙祭祀的乐歌。
思路解析:A项的“它和乐、射、御、书、数一起被称为‘六艺’”错。
对于“六艺”有两种说法,一为《诗》《书》《礼》《易》《乐》《春秋》,一为“礼、乐、射、御、书、数”。
答案:A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阅读文本选段,完成第6~7题。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6.从所选的内容中,可以看出女主人公的思想性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思路解析:节选部分第二章写到“静言思之,躬自悼矣”,而最后一章则写到“反是不思,亦已焉哉!”,由此可以分析女主人公的态度转变。
参考答案:从忍辱负重转变为刚强决绝。
7.诗歌最后一章中画线的两句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暗含了什么意思?思路解析:这是《诗经》中常用的“比”的表现手法,抓住“有岸”“有泮”分析即可。
参考答案:运用了比的手法。
一方面说自己的愁思;另一方面也表明自己的态度,对男子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8~9题。
采薇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犭严狁之故。
不遑启居,犭严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
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
岂不日戒,犭严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8.结合《采薇》全诗,说说你对诗中抒情主人公形象的理解。
思路解析:这首诗是以抒情主人公自述的口吻写成的,诗歌的前半部分既有思归之情,也有对敌人的痛恨;结尾既有对战争的厌恶,也有在归途中的伤悲。
注意从这两个方面分析即可。
参考答案:(1)“我”是一位戍守边疆、保家卫国、思念家乡、退伍归来的士卒。
(2)“我”深明大义,在国家遭遇外敌侵略时,舍生忘死;“我”又反对战争,渴望和家人团聚,过和平安定的生活。
9.清人方玉润评此诗时说:“此诗之佳全在末章,真情实景,感时伤事,别有深情,非言可喻。
”请谈谈你的理解。
思路解析:此题考查对诗评、诗论的理解,要求既有把握文本内容的能力,又要有鉴赏评价的能力。
参考答案:此诗末章运用对比的手法,“昔”与“今”、“往”与“来”、“杨柳依依”与“雨雪霏霏”对比,情景交融。
“莫知我哀!”则表明此悲无人慰、此痛无人解的痛苦心情,情感达到高潮。
(二)拓展延伸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0~11题。
子衿《诗经·郑风》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①?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②,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注①嗣音:寄信。
②挑兮达兮:独自徘徊的样子。
10.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的前两章以“我”的口气自述怀人,“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恋人的衣饰比喻恋人。
B.“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刻画出女主人公急盼之中的矜持之态,表现了女主人公的娇嗔之情。
C.诗中表现女主人公的动作行为仅用“挑”和“达”二字,主要笔墨都用在刻画她的心理活动上。
D.“挑兮达兮,在城阙兮”,点明地点,写她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
思路解析:A项,“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
答案:A11.“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思路解析: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夸张,一天不见面,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
参考答案:“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造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女主人公强烈的思念之情形象地表达了出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13题。
击鼓《诗经·邶风》击鼓其镗①,踊跃用兵②。
土国③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④,平⑤陈与宋。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⑥居爰处,爰丧其马。
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⑦,与子成说⑧。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⑨阔⑩兮!不我活兮!于嗟洵⑪兮!不我信兮!注①镗(tāng):击鼓的声音。
②兵:刀枪等武器。
③土国:用土筑城。
④孙子仲:人名,统兵的主帅。
⑤平:平定。
⑥爰(yuán):于是。
⑦契阔:离散聚合。
⑧成说:约定的誓言。
⑨于嗟(xūjiē):感叹词。
⑩阔:离别。
洵(xún):长远,指夫妻离别长久。
12.下列对这首诗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两句,先用一阵阵镗镗的击鼓声造成一种紧张急迫的气氛,然后再交代“击鼓”的原因,国家要有战事。
B.“土国城漕,我独南行”两句,诗人把自己的遭遇与众人作对比,突出自己的不幸,将独去南征。
C.“不我以归”即“不让我归家”,“忧心有忡”即“内心忧伤”,这两句直接表达诗人对战争造成的长期分离的不满。
D.第三章明写战马走失,实写战士思乡欲逃离战场,但战马又在树林下找到,暗喻将军对士卒看管十分严格。
思路解析:D项,战马又在树林下找到,暗喻战士欲归乡而不得的惆怅。
答案:D13.“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传诵千古的名句。
结合诗歌的内容,简要分析这四句诗流传千古的原因。
思路解析:这是征人与妻子的誓言,结发为夫妇,生死不相离,但残酷的战争无情地粉碎了这个誓言,造成了生死不相见的结局。
滞留在边陲的征人想到与妻子的誓言,看到战争的残酷,无限悲伤,其悲伤之情在这四句诗中体现得十分鲜明。
参考答案:“死生契阔”“与子偕老”的美好誓愿与残酷的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将战争的残酷与征人的无奈生动地展现在世人面前,表达了征人对和平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
三、表达交流14.比兴手法是我国古代诗歌中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
在后来的民歌中以及现在的歌词中,这种手法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请你仿照下面的示例,用比兴的手法写两句或几句歌词,内容不限。
(内容提示:青春、理想、亲情)示例: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蓝,见个面面容易拉话话难。
(陕北民歌《泪蛋蛋》)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苦功花不开。
幸福不会从天降,社会主义等不来。
(歌曲《幸福不会从天降》)思路解析:“比”就是譬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兴”就是起兴,即以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出所要歌咏的内容。
“比”与“兴”常常连用。
在理解比兴手法特点的前提下再确定写作内容进行仿写。
答案:示例火红的旗帜哗啦啦飘,我们的青春在燃烧。
1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字。
横平竖直的方块字,是中华民族的独有创造和文化遗产。
汉字,不仅仅是几千年历史传承的记录工具,①。
有了汉字,才有了唐诗的激情洋溢,②,元曲的灵动俏丽;有了汉字,才有了张旭、王羲之等人洒脱俊逸字体的千古流传。
随着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似乎更愿意借助键盘和鼠标来沟通和完成工作,③。
人们的书写潦草、没有章法,横平竖直都难做到,更别提汉字固有的神采、韵味了。
思路解析:①处根据前面“不仅仅是几千年历史传承的记录工具”,应该用“而且是”或“更是”等关联词,再根据前面“文化遗产”的提示,这里所填的应是与中华文化有关的内容。
②处根据前面“唐诗的激情洋溢”和后面的“元曲的灵动俏丽”,应该填写“宋词”加一个概括其特点的四字词语。
③处根据前后的内容,这里应填写有关汉字被忽视之类的内容。
参考答案:①更是多彩的中华文化的巨大载体②宋词的婉转清雅③古老的方块字面临严重的发展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