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金融学之货币供给理论

合集下载

货币供给理论最新课件

货币供给理论最新课件
对基础货币是否作为一国控制货币量可供选择的指标之一的问题往 往还有争议。
这种控制体系一旦实施,就要求所有的银行都根据其基础货币额 来保持最小的比率。对货币供给的控制将通过控制现金余额来实现。至 少从理论上来说,这种控制的本质是使货币供给受到或多或少的直接控 制,而不需要通过尽力操纵利率水平去影响货币需求。
B = R+C ;R = rd . D +rt .T +E ; C = c ·D ; T = t ·D ; E = e ·D
货币供给理论 最新
11
五、模型研究的意义:
(1)m和B的增量
相应货币供给量的变化;
(2)货币供给增长率+ 货币乘数
央行应增加多少
货币基数,从而为货币政策操作提供数量依据。
货币供给理论 最新
由上表可导出基础货币一般方程式
货币供给理论 最新
19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


负债和资本项目
得:
对政府债权A1
通货B1
对商业银行的债权A2 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存
国际储备资产A3
款B2
其他资产A4
政府及财政存款L1
对外负债L2
其他负债L3
A1 + A2 + A3 + A4 − L1 − L2 − L3 − L4 = B资本项目L4
货币供给理论 最新
16
基础货币定义(通俗): 是银行体系能够以之为基础创造出更多货币的货币。
基础货币特点
➢是中央银行的净货币负债
➢流动性很强,持有者能够自主运用,是所有货币中最活跃的部 分
➢运动的结果能够产生出数倍于本身量的货币
➢中央银行能够控制,并且通过对他的控制来控制货币供给量

金融学之货币供给

金融学之货币供给

金融学之货币供给引言货币供给是金融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货币的产生和流通。

在现代经济中,货币供给对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货币供给的定义、影响因素以及政策对货币供给的调控。

货币供给的定义货币供给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特定时间内,所发行的货币总量。

货币供给包括广义货币供应量(M2)和狭义货币供应量(M1)两个指标。

其中,M2是指整个社会的流通中的货币总量,包括现金、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居民储蓄存款等;而M1只包括现金和居民活期存款。

货币供给的规模和结构直接影响着经济运行和金融市场的稳定性。

影响货币供给的因素中央银行政策中央银行是国家货币政策的主要制定者和执行者。

中央银行通过制定货币政策来影响货币供给的规模和速度。

例如,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节存款准备金率、利率水平以及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段来控制货币供给的增长速度。

此外,中央银行还可以通过调整汇率政策来影响货币供给。

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预期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预期也会对货币供给产生影响。

当经济增长加速或通货膨胀预期上升时,人们对货币需求也会增加,中央银行为了满足市场对货币的需求,可能会增加货币供给。

居民储蓄率居民储蓄率也是影响货币供给的重要因素之一。

较高的储蓄率意味着较少的货币投入流通,从而对货币供给产生抑制作用。

相反,较低的储蓄率意味着较多的货币进入流通,进而促进货币供给的增长。

政府财政政策政府财政政策对货币供给也有一定影响。

例如,政府通过开展财政支出来刺激经济增长,可能会对货币供给产生一定的扩张作用。

而财政紧缩政策则可能会抑制货币供给的增长。

政策对货币供给的调控货币供给的稳定对于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实现货币供给的稳定,政府和中央银行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手段。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政府调控货币供给的重要手段之一。

中央银行会根据经济的运行状态和通货膨胀压力来制定货币政策。

通过调整利率水平、控制存款准备金率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等方式,中央银行可以调控货币供给的增长速度。

货币金融学货币供给

货币金融学货币供给

货币金融学货币供给引言货币供给在货币金融学中扮演重要角色,它涉及中央银行如何管理货币的发行和流通。

货币供给的变化可能对经济产生广泛的影响,因此了解货币供给的机制和影响因素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货币供给的基本概念、货币供给量的计算方法以及货币供给对经济的影响。

货币供给的定义货币供给是指经济体中可流通的货币数量。

它可以分为两个层面来理解:广义货币供给和狭义货币供给。

广义货币供给包括所有可以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的货币,如现金、存款和其他流动性资产。

狭义货币供给则仅包括流通中的现金和存款,也被称为M1货币。

货币供给的重要性在于它对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管理良好的货币供给可以促进经济增长,维护物价稳定和金融体系的稳定。

货币供给量的计算方法货币供给量的计算可以通过两个指标来衡量:货币基础和货币乘数。

货币基础是指中央银行直接控制的货币的总量。

它包括中央银行的现金流通和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

货币基础的计算公式如下:货币基础 = 中央银行的现金流通 + 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货币乘数是指商业银行在货币信用创造中的作用。

它反映了商业银行通过贷款和账户存款创造货币的能力。

货币乘数的计算公式如下:货币乘数 = 1 / 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是商业银行需要按照法律规定保留的存款比例。

通过货币乘数,可以计算得出货币供给量。

货币供给对经济的影响货币供给的增加或减少对经济产生广泛的影响。

以下是货币供给变化对经济的一些可能影响:1.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如果货币供给增加超过经济所需,可能导致通货膨胀。

反之,如果货币供给减少,则可能导致通货紧缩。

2.利率变动:货币供给的增加通常会导致利率下降。

这是因为货币的增加会增加资金供应,降低借款成本。

相反,货币供给的减少可能会导致利率上升。

3.经济增长:合理管理的货币供给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通过提供充足的流动性和信贷,货币供给可以支持企业投资和消费支出的增长。

4.金融稳定:货币供给的过度波动可能会导致金融市场的不稳定,增加金融风险。

货币供给理论

货币供给理论

第十章货币供给理论完整的货币供给理论应该包括货币供给的决定理论、货币供给影响经济的理论及控制货币供给的理论,但一般所谓的货币供给理论主要是指货币供给的决定理论,这也是本章主要介绍的内容。

第一节货币供给与供给体系全社会的流动性增加还是减少以中央银行为核心金融体系信用创造的结果,同时社会公众的消费、投资行为也对流动性形成产生了影响,因此,货币供给(流动性)的决定过程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一、货币供给概念货币供给(money supply)可以从静态与动态两个角度来定义。

从动态角度上看,货币供给是指货币供给主体把所创造的货币投入流通领域的经济行为及其过程。

从静态角度上看,货币供给是一个存量的概念,是指一定时点上一国经济中的货币性资产的总量。

二、两极银行体系下货币供给主体现代信用货币制度时代,货币供给主要是由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所构成的双层银行体系承担的,这已成为当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所采用的普遍模式。

1.中央银行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的源头,即基础货币的创造,以及整个体系货币流量、流速与流向。

2.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调控下,进行信用创造,即存款货币的创造。

三、基于两级银行体系的货币供给过程由上述货币供给过程可知,现代货币供给是以中央银行供给基础货币为起点,以商业银行的存款货币创造为中间环节,以非银行机构转移、结算货币为终点,形成的一个复杂的货币供给体系。

四、货币供给量货币供给量通常是指一国经济中的货币存量,由货币性资产组成。

货币定义按口径依次加大的顺序可划分为IM。

、M1、M2、M3等几个层次。

第二节中央银行与基础货币创造一、中央银行概念1.央行含义中央银行(Central 82水)是指一个国家金融体系中居于i °中心i±地位的金融机构或组织,是统领全国金融机构或组织、控制全国货币供给、实施国家贷币政策的最高金融机构。

2.央行特征一是中央银行的权威性和垄断性。

中央银行作为国家调节经济的重要机构,独享货币发行权,履行国家赋予的调节经济、稳定货币的任务。

货币金融学之货币供给培训课件

货币金融学之货币供给培训课件

美国的准备金种类
度量标准
定义
准备金
存款机构的准备金
非借入准备金
准备金减去从联邦储备系统的借款(法定、超额)
超额准备金
准备金减去法定准备金(含借入)
自由准备金
超额准备金减去从联邦储备系统的借款
一、存款创造的条件
2、部分现金提取 是指存款者只变现支票存款的一部分。3、初始存款的增加原始存款:是指银行吸收的现金存款或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贷款所形成的存款;派生存款:是指商业银行以原始存款为基础发放贷款而形成的超出原始存款的那一部分存款。
A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如果是A银行购买的债券的话,则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为:资产 负债在央行的准备金-1000债券 +1000 为了弥补准备金的不足,A银行必须收回贷款1000元,资产 负债在央行的准备金+1000贷款 -1000
三、多倍存款创造:更为现实的考察
1、假定银行都持有一个固定比例(相对于支票存款)的超额准备金;设为E,且E/D=e,e称为超额准备金率 通过观察我们会发现这部分超额准备金在存款创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和法定准备金是完全一样的。
三、多倍存款创造:更为现实的考察
2、假定在支票存款增加的同时有部分支票存款将被以现金的形式提取出来,C为现金,且C/D=c, c称为现金漏损率 ;例子:原始存款=1000支票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20%再假定银行系统中支票存款同现金保持9 :1的比例(则支票存款/原始存款=90%, 现金/原始存款=10%);超额准备金率设为5%。
2、整个银行系统的支票存款增加额为
3、各行贷款增加额
800+640+512+…=1000 + 800 + 640 + 512 + … -1000=各行支票存款增加额 -1000=5000 –1000=4000

金融学概论828.2 第二节 货币供给

金融学概论828.2 第二节 货币供给
(二)商业银行创造派生存款
商业银行在货币供给过程中是通过其特殊的信用 创造功能来发挥作用的。商业银行能够在部分准 备金制和转账结算制度的条件下进行存款货币的 创造,从而在货币供给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这 在前面章节我们已经学习过。商业银行的信用业 务能够形成并创造存款货币,使其在全社会货币 供给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商业银行也由此 成为中央银行调节和控制货币供给量,进而调控 社会总需求的重要对象。
三、货币供给模型
(二)货币乘数的决定因素
Step 3
Step 2
Step 1
现金漏损率
超额准备金率
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的比例以及活 期存款转化为其他金融工具的比例
二、货币供给的运行机制
(一)中央银行提供基础货币
Hale Waihona Puke 2.基础货币的决定因素1 国外净资产对基础货币决定的影响
2 政府债券和财政借款对基础货币决定的影响
3 再贴现及再贷款对基础货币决定的影响
4 其他项目(净额)主要是指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化以及中央银行 在资金清算过程中应收应付的增减变化
二、货币供给的运行机制
一、货币供给理论的主要内容
1. 凯恩斯的货币供给
理论
2. 凯恩斯主义的货币
供给理论
3. 货币主义学派的货币
供给理论
二、货币供给的运行机制
1.基础货币的含义
(一)中央银行提供基础货币
基础货币又称为强力货币或高能货币,通常是指流通中的现金 和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之和,可用公式表示为:
B=C+R 式中,B代表基础货币;C代表流通中的现金(包括公众持有的 现金和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R代表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包 括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的 总和)。

货币金融学:第十一章 货币供给

货币金融学:第十一章 货币供给
定期存款和活期存款的准备率通常并不相同,这部分对K的影响,可以看成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进一 步提高。
K=1/(rd+c+e+rt〃t)
派生存款
派生存款的缩减过程 银行系统派生存款倍数创造机制在相反方向上也是适用的,派生 存款的减少是呈倍数消减的。
CONTENTS
03 货
Part Three
币 供 给 决 定 因 素
原始存款基础上出现派生存款,核心意义就在于存款货币的创造。
存款准备金
假设:银行只保留法定存款准备金,超额准备金为零;客户资金全部 由银行结算,没有提现行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20%。 存款创造过程
银行 A B C D E …… 合计 支票存款增加额 10000 8000 6400 5120 4096 …… 50000 贷款增加额 8000 6400 5120 4096 3276.8 …… 40000 准备金增加额 2000 1600 1280 1024 819.2 …… 10000
货比供给机制原理
• 对于中央银行来说,货币供给机制是通过提供基础货币来发挥作 用
• 基础货币是指流通中的现金(C)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 (R)之和,它表现为中央银行的负债。 • 基础货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不论存款提现还是现金存入银行,基础货 币数量是不会改变的。
Mb=C+R
2015/8/13
复习思考

商业银行如何创造存款货币的 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有哪些?它们是如何 影响货币乘数的? 行和社会公众共同决定的? 怎样理解货币供给量是中央银行、商业银
谢谢!
2015/8/13
银行存款准备金
商业银行存款货币创造机制所决定的存款总额,最大扩张倍数被 称为存款乘数,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它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倒 数。

金融学-第8章 货币供给

金融学-第8章 货币供给
分的存款。 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还存在有相互转化的关系, 但必须以贷款作为条件。

三、存款货币的创造与消减过程
1.不能创造存款货币的两个特例
第一个特例是全额现金准备制度,即以法律的形式要 求银行对存款保持100%的准备金。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某 一客户存入10 000元现金,则此时银行的简化资产负债表用 T形账户表示为 (单位:元):

至下节
一、现金运行机制
将我国现金运行的几条主要渠道加以综合,可以得到下图。

纵观现金运行机制,它有如下三大特点:
(1)现金主要在银行之外流通,进入银行体系之后或走 出银行体系之前,现金都不是流通中的,尽管它仍然以 现金形态存在。 (2)如果银行体系既不增加现金投入,也不组织现金回 笼,那么,无论现金如何流通,它只会发生持有人结构 的变化,而不会有数量上的增减。 (3)现金流通一般主要对应于小宗商品即消费品的交易。
1.必要性:货币供应理论产生的宏观背景
主要是中央银行对货币发行权的垄断。
2.可能性:信用创造──货币供给理论的基础
(1)信用媒介说 又称“自然主义信用论”。创始于18世纪,而盛行于 19世纪前半期。主要代表是亚当· 斯密、李嘉图和约翰· 穆勒。 他们认为银行的功能只在于为信用提供媒介,信用不过是 资本从一个手中转到他人手中而对现有资本进行的再分配。 他们强调信用并不具有不可思议的力量,信用不是资本。 也不能创造资本。
(1)资金运用(资产)不增加,资金来源(负债)不会增 加。因为增加信贷资金来源,至少要构成信贷资金来源的某一 项资金增加。
(2)资金运用(资产)发生变动,资金来源(负债)会相 应变动。
根据以上分析,再将原有的资产负债表加以简化,即可得 出“贷款=存款+现金”这一恒等式。 当然,在具体操作中,可以通过贷款和其他方式向流通中注 入货币,但是这些方式最终还是由贷款所引起的。所以笼统地 说,流通中的货币大多数是由银行通过贷款这一渠道注入的这 一结论应该是正确的。

货币供给理论

货币供给理论

第十三章货币供给货币供给理论是分析货币供给量大小以及决定因素的理论,和货币需求理论比较而言,货币供给理论的产生和形成要晚得多。

这是因为在很长时间里,绝大多数经济学家都把货币供给作为中央银行能够完全控制的一个变量,因此经济学家很少研究货币供给的决定过程,而是只研究当中央银行改变货币供给量时经济如何变化。

后来人们才逐步认识到,中央银行并不具有绝对控制货币供给的能力,中央银行能够直接控制的只是基础货币,而基础货币对全部货币供给量的影响,还有赖于货币乘数,货币乘数又受到商业银行和公众的影响,由此货币供给理论可以分为外生性的货币供给理论和具有内生性的货币供给理论。

本章主要介绍货币供给的原理与过程以及几种典型的货币供给理论,不管是外生性的货币供给理论还是内生性的货币供给理论在形式上有一致性,而货币乘数是否稳定是区别这两者的关键因素。

第一节货币供给原理与过程一、货币供给与货币供给量1.货币供给与货币供给量的定义货币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系统向经济中投入、创造、扩张(或收缩)货币的行为,是经济主体把所创造的货币投入流通的过程。

货币供给量则是指一国各经济主体持有的、由银行系统供应的债务总量,通常是指一国经济中的货币存量,由货币性资产组成。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货币供给量是流通在公众手中的货币资产,银行系统拥有但不能参与流通的货币是不能够计入货币供给量的。

货币供给量又可分为名义货币供给量和实际货币供给量,前者是指一定时点上不考虑物价因素影响的货币存量;后者是指剔除物价因素之后的一定时点上的货币存量,我们通常所说的货币供给量一般都是名义货币供给量。

虽然货币供给量和货币供给是有区别的,货币供给是一种行为或过程,而货币供给量是货币的存量,但在不影响理解的前提下人们常常把货币供给量简单地称为货币供给。

由于货币供给量是存在于流通领域之中被各经济单位(银行系统以外的个人、家庭、企业和机关团体等)所持有的货币存量,现实生活中的货币都出自银行,财政、企业单位、机关团体及个人等,只是货币的运用者,货币只由银行体系发行和创造,又不断回归银行体系,所以银行体系是整个货币流通的中心环节。

金融学之货币供给(doc 9页)

金融学之货币供给(doc 9页)

金融学之货币供给(doc 9页)第8章货币供给本章思考题1.试述货币供给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答:(1)货币供给理论产生的宏观背景在纸币流通完全取代金属货币流通,以及在中央银行垄断了货币发行权之后,客观经济形势就迫切需要人们对货币供给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了。

(2)信用创造——货币供给理论的基础货币供给理论的产生不仅有其客观必要性,还有其现实可能性,这就是信用创造学说的产生与发展。

信用创造学说兴起之后,流通中的货币是如何形成的和怎么运行的等问题开始明朗化,作为货币管理当局的中央银行通过什么手段、采取什么方法加以控制等问题也就很自然地提出来了。

(3)货币供给理论的发展过程①萌芽期。

信用创造理论为货币供给理论的产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据有关资料,货币供给理论的萌芽期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

②成长期。

货币供给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有了长足的发展a.早期影响最大的是米德和丁百根两人,他们的主要贡献在于对整个银行制度与货币供给量作了系统的研究,他们将实证研究方法引进货币供给理论。

b.弗里德曼和施瓦兹关于货币供给决定因素的分析见二人合著的《1867~1960年的美国货币史》一书。

c.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菲利普·卡甘于1965年出版了专著《1875~1960年美国货币存量变化的决定及其影响》,这一研究成果是对近一百年来美国货币供给量的最全面最深入的分析。

d.货币供给理论经过以上学者的发展,尽管存在一些不同观点,但基本观从纯技术的角度探讨,存款由贷款引出,贷款制约并决定着存款,因此,就银行整体而言,银行扩大信贷的能力是无限的。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信贷的无限扩张是极其少见的。

现实状况是:贷款的恶性扩大造成流通中货币过多,货币过多又必然引起经济运行的紊乱。

银行扩大信贷技术上的无限性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它具有客观上的有限性。

通过银行向企业单位提供和分配信贷资金是价值的分配,这种价值的分配受客观生产条件的限制。

因此,“贷款决定存款”这一结论不会导致信贷失控。

货币金融学· 第十四章 货币需求与供给理论共99页文档

货币金融学· 第十四章 货币需求与供给理论共99页文档

❖在同一个自动清算体系中,每人只需持有各自债权债务的净额,就
可以自动完成清算;即,只要B和D分别在各自的帐户中保存100元的
现金余额就可以完成全部的债权债务清算,货币总需求为200元,比
原来减少了900元。
2020/5/17
6
集美大学财经学院金融系
货币金融学
货币金融学
2020/5/17
第二节 货币需求理论
↓/↑
反比 反比
快/慢
少/多
反比
高/低
多/少
正比
发达

反比
多/少
大/小
正比


正比


反比
集美大学财经学院金融系
货币金融学
便利性和清算功能
例如:有5个人之间的交叉债权债务关系在下个月的1日到期。
E
200元
A
100元
100元 200元
100元
B 200元
D
200元
C
❖在没有自动清算体系的条件下,由于债务同时到期,每个人在到期 日之前都必须备足应付债务金额,以供偿债;即A、B、C、D、E每人 应持有的现金余额分别为:200元、200元、200元、300元和200 元,货币总需求为1100元。
思考
❖ 一个社会到底需要多少货币? ❖ 货币是否越多越好? ❖ 货币需求是否可以交由市场决定?
货币金融学
2020/5/17
1
集美大学财经学院金融系
第一节 货币需求概述
1
货币需求的涵义
2
货币需求的分类
3 货币需求的影响因素
货币金融学
2020/5/17
2
集美大学财经学院金融系

《货币金融学7资料

《货币金融学7资料

3、基础货币的决定因素 (1)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债权规模
(2)中央银行对财政的债权规模
(3)黄金外汇储备规模
•中央银行创造基础货币,是通过其资产业务实现的
7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四:十三点 五十八分。
例:央行向券商购买国库券1亿元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与向商业
银行购买有什么不同?
货币供给量M1=现金C+活期存款Dd
第七章 货币供给理论
第六章 货币供给理论
第一节货币供给与货币供给量
1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四:十三点 五十八分。
一、货币供给与货币供给量
货币进入流通图示
→ 财政部门
单位和家庭个人


→ → 商业银行 多倍扩张 单位和家庭个人


收兑社会公众的金银
收兑社会公众手中的外汇
2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四:十三点 五十八分。
224 第二十四页,编辑于星期四:十三点 五十八分。
小结:
货币供给最终是中央银行、商业银行、社会公众共同作用的结果
❖ 中央银行发挥决定性作用:B、rd、rt ❖ 商业银行是存款货币的创造者,使M成倍增减:e ❖ 社会大众对货币资产的需求和选择行为影响Ms:c、t
25 第二十五页,编辑于星期四:十三点 五十八分。
例:某国基础货币 1000亿元,活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为
10%,定期存款的准备金率为6%,现金漏损率为10%,银行超额准
备金率为8%,定期与活期存款之比为2,求该国的货币乘数与货币供
给量。
c:10% B:1000
e:8%
t:2
rd:10% rt:6%
13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四:十三点 五十八分。
补充:货币乘数的其他形式

货币金融学9货币供给.ppt

货币金融学9货币供给.ppt
供给(1980-1984) • 3.“实贷实存”信贷管理体制下的货币供给
(1985-90年代中期) • 4.“比例管理”信贷管理体制下的货币供给
(90年代中期至今)
25
中国社会经济主体的行为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 货币供给量不仅具有外生变量性质,而 且它同时是一个内生变量。
• 企业、居民、财政的行为都对货币供给 构成决定作用。
• 在我国现阶段,各社会主体的行为对货 币供给的决定作用又具有其特殊内容。
26
第五节 货币供求均衡
一、货币均衡与货币失衡
(一)货币均衡与失衡的含义 货币均衡是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基本相适 应的货币流通状态。而如果在货币流通过程 中,Md≠Ms, 则为货币失衡。 (二)货币均衡是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由均衡 到失衡,再由失衡回复到均衡的不断运动的 过程。 (三)货币均衡具有相对性。货币均衡实际上是 一种在经常发生的货币失衡中暂时达到的均 衡状态。
• 派生的存款总额是(1000/9%)-1000
17
存款准备金、法定准备金、超额准备 金之间的数量关系:
• 存款准备金=库存现金+商业银行在中央 银行的存款
• 法定准备金=法定准备率×存款总额 • 超额准备金=存款准备金-法定准备金
18
第三节 货币供给决定因素
• 一、基础货币
• 基础货币或称高能货币、强力货币,是 指处于流通界为社会公众所持有的现金 及银行体系准备金(包括法定存款准备 金和超额准备金)的总和。
• 内生变量,又叫非政策性变量。它是 指在经济机制内部由纯粹的经济因素 所决定的变量,不为政策所左右;
• 外生变量,又称政策性变量,它指在 经济机制中易受外部因素影响,由经 济因素所确定的变量。

《货币供给理论》课件

《货币供给理论》课件
02 经济增长对货币供应有反作用,经济增长会导致 货币供应增加。
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货币供应过多会导致物价 上涨,引发通货膨胀。
控制货币供应量是预防通 货膨胀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货膨胀率与货币供应增 长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
货币供给与金融稳定的关系
01 货币供应稳定有助于维护金融市场秩序和稳定。 02 货币供应过快增长可能导致资产泡沫和金融风险
衰退时降低利率,以刺激经济增长。
03
货币供给理论的演变
古典货币供给理论
总结词
古典货币供给理论强调货币的交换媒介功能,认为货币供给应由国家控制,以维持经济的稳定 。
详细描述
古典货币供给理论认为货币的价值在于其作为交换媒介的便利性,强调货币的交换媒介功能。 该理论主张货币供给应由国家控制,以维持经济的稳定。
THANKS
感谢观看
货币政策与绿色金融的发展
绿色金融对货币供给的影 响
随着绿色金融的快速发展,绿色金融产品对 传统货币供给理论提出了挑战,需要深入研 究绿色金融对货币供给的影响机制。
货币政策与绿色金融的协 同
货币政策制定者需要关注绿色金融的发展, 研究如何利用货币政策支持绿色金融的发展
,推动经济向绿色可持续发展转型。
基础货币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基础货币的增加会导致货币供给的增加,反之则减少。基础货币是 货币供给的源头,对货币供给有直接影响。
基础货币的控制手段
中央银行通过控制基础货币的数量,如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 场操作等手段,来调控货币供给。
商业银行信贷的影响
01 商业银行信贷定义
指银行向企业或个人提供的贷款,是银行利润的 主要来源之一。
货币政策操作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货币金融学货币供给课件.ppt

货币金融学货币供给课件.ppt
货币金融学货币供给课件
第十三章 货币供给
存款货币创造在量上的限制因素(将假定条件放 松):
(1)现金漏损率(c)对存款货币创造的限制。
客户总会从银行提取或多或少的现金,使一部
分现金流出银行系统,出现现金漏损。现金漏损
与存款总额之比称为现金漏损率。出现现金漏损
时,银行系统的存款准备金会减少,也就减少了
货币金融学货币供给课件
第十三章 货币供给
13.3 货币供给决定因素 2.影响基础货币变动的因素 中央银行资产业务规模与基础货币量 (1)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债权规模与
基础货币量。 (2)中央银行对财政的债权规模与基础
货币量。 (3)外汇、黄金占款规模与基础货币量。
货币金融学货币供给课件
第十三章 货币供给
全部用于发放贷款; (3)客户将获得的贷款全部以活期存款的
形式存入银行。
货币金融学货币供给课件
第十三章 货币供给
1.存款货币的创造
A银行




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 2000
贷款
8000 货币金融学货币供给课件
存款 10000
第十三章 货币供给
1.存款货币的创造 B银行




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 1600
以t 代表定期存款占活期存款的比值,则可
将K 修订为K:=
1 r + c + e + rt
t
货币金融学货币供给课件
第十三章 货币供给
2.派生存款的缩减过程
A银行资产负债表:


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

-2 000

存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导过程如下:

MS=B×m
MS = M1=C+ Dd B=C+R
R=Rd+Rt+E= rd·Dd+rt·t·Dd+e·Dd Rt,定期存款法定准备金 rt,定期存款法定准备率
mM s
C D d
C RC rdD drttD deD d
分式的分子分母同除以Dd,得到:
m 1k krdrtte
3、货币乘数的影响因素
将货币界定为狭义——M1(M1=C+ Dd) 货币供应量的决定因素: 1、基础货币(Basic Money or Monetary Base),又称强力货币 (High Power Money)
B=C+R 2、(复杂)货币乘数 (Monetary Multiplier) ,m
货币供应量的基本公式:
通货比率 ,对货币乘数的影响是反方向 定期存款比率,对货币乘数的影响是反方向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活期、定期),反方向 超额准备率,反方向
货币金融学
货币供应理论
主要内容
• 银行系统与货币供应量 • 货币供应理论的基本模型 • 基础货币 • 货币乘数
基本内容: •货币供应量的决定因素 •货币供应过程 •货币供应量对经济的影响
货币供应理论的发展历程:
与货币制度的演变密切相关(金属货币制度→信用货币制度)
第一节 货币供给理论分析的两种思路
第三节 货币供应模型
1.简单乘数模型
三个假定前提:
(1)公众不会从银行体系提取现金 (2)银行不会保留超额准备金 (3)公众只持有活期存款,不持有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
只考虑活期存款规模的变化
存款扩张模型:
Dd
1 rd
R
2.复杂乘数模型
上述三假定不再成立 现金漏损率:现金与活期存款的比例,C/ Dd =K 超额准备率:超额准备金与活期存款比例,E/ Dd =e 定期存款比率: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比例,Dt / Dd =t
货币供给量由一国货币当局发行的、流通在外的法定货币和银行体系的存款 货币所构成
——通货是中央银行的负债 ——活期存款是商业银行和其他存款性金融机构的负债
银行体系的存款货币是一个“被创造”的过程,其基础货币由中央银行产生 供给,经过银行体系的货币乘数作用,创造出派生存款货币,构成一国货币 供给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货币供给外生理论和货币供给内生理论
外生论强调货币当局对货币供应的控制能力 (凯恩斯 、弗里德曼一施瓦兹一卡甘、乔顿 、布伦纳一梅尔泽、安德森) 内生论强调商业银行等经济主体在货币供应中的作用 (格利与萧、托宾 、温特劳布——卡尔多)
第二节 银行系统与货币供应量
货币供给形成机制的基本思路:
一、内生性和外生性
二、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和外生性
货币供给具有内生性——货币供给量主要由经济体系内部因 素决定(收入、货币需求、利率、价格以及公众和商业银 行等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等),不取决于货币当局政策意 愿
货币供给具有外生性——货币供给量主要取决于经济运行之 外的因素(如政府的意愿、或货币当局的政策行为),不 是由经济体系内部的因素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