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零件表面处理标准

合集下载

电镀件外观检验标准

电镀件外观检验标准
电镀件外表面生锈,不可接受

盐雾测试8小时,不能腐蚀到镀层(表面叻架层可节受有腐蚀)



水渍水印、白印、黄印
电镀件表面不能有明显水渍,水印
表面水渍水印,白印、黄印明显,影响产品外观

有A级面,水渍水印,白印,黄印面积≦3mm²,且周边印痕30cm处观察不明显

在A级面,水渍水印,白印,黄印面积≦5mm²,且水渍水印印痕可擦拭

C级面:长≦10mm,宽≦0.1m m

碰伤
物件表面经处理后不能有明显的碰伤痕
(没露底材)
物件A级面碰伤,不可接受

B级面及边角碰伤面积≦1mm

边角碰变形B、C级面,其组装后不影响产品的整体外观

边角碰变形,其组装后影响整体外观

物体表面碰伤(B、C级面)其凹凸痕面积≦5mm²,深度(高)≦0.5mm,不刮手
长10mm宽01碰伤物件表面经处理后不能有明显的碰伤痕没露底材边角碰变形其组装后影响整体外观其凹凸痕面积5mm深度高05mm不刮手其凹凸痕面积5mm深度高05mm刮手电镀件表面处理后不能有明显的砂痕表面抛光粗糙在30cm远的距离视力10以上在自然光或40w日光灯下与人视线水平位观察无明显砂痕表面抛光粗糙经电镀后仍不能遮掩不可接受电镀件内外表面不能有生锈氧化现象盐雾测试8小时不能腐蚀到镀层表面叻架层可节受有腐电镀件表面不能有明显水渍水印表面水渍水印白印黄印明显影响产品外观级面水渍水印白印黄印面积3mm且周边印痕30cm处观察不明显级面水渍水印白印黄印面积5mm且水渍水印印痕可擦拭级面水渍水印白印黄印面积10mm且周边印痕30cm处观察不明显电镀件表面不能有毛刺电镀件外表面不能有毛刺露底材表面不允许有镀层露底料的电镀件表面不允许有镀层露底料的现象电镀件电极点周围未镀上的痕迹其大小在组装后可遮盖或其内部在组装后在不拆卸的情况下看不见为准

电镀件检验标准

电镀件检验标准

电镀件检验标准电镀件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工艺,通过在金属表面镀上一层金属或合金来改善其表面性能,提高其耐腐蚀性和装饰性。

然而,电镀件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其使用效果和寿命,因此对电镀件的检验标准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电镀件的检验标准及相关内容。

首先,电镀件的外观检验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外观检验包括表面光洁度、镀层厚度、镀层附着力、镀层的均匀性等。

表面光洁度是指镀件表面的光洁程度,应该没有气泡、凹陷、氧化皮等缺陷。

镀层厚度是指镀层的厚度,一般来说,镀层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镀层附着力是指镀层与基材的结合力,应该经得起划痕测试。

镀层的均匀性是指镀层在整个表面的分布均匀性,不应该出现明显的斑点或不均匀的现象。

其次,电镀件的耐腐蚀性能也是需要进行检验的重要指标。

电镀件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受到一定的腐蚀作用,因此其耐腐蚀性能直接关系到其使用寿命。

常见的电镀件腐蚀试验包括盐雾试验、硫化试验、酸碱盐腐蚀试验等。

这些试验可以模拟出不同环境下的腐蚀情况,从而评估电镀件的耐腐蚀性能。

另外,电镀件的环保性能也是需要进行检验的重要内容。

电镀过程中会涉及到一些化学药剂,如果这些药剂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就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电镀件的环保性能也需要进行严格的检验,以确保其符合环保要求。

最后,电镀件的包装和贮存也是需要注意的环节。

在包装过程中,应该注意避免镀层受到刮擦或碰撞,以免影响其外观和质量。

在贮存过程中,应该注意避免电镀件受到潮湿或化学腐蚀,以免影响其使用性能。

总之,电镀件的检验标准涉及到外观、耐腐蚀性能、环保性能、包装和贮存等多个方面,只有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检验,才能保证电镀件的质量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介绍的内容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Q-CAF01-0300-2009汽车零部件标准面处理-电镀

Q-CAF01-0300-2009汽车零部件标准面处理-电镀

用来表示外观等级的符号基于4.1外表等级,符号如表7所示: 表 7 外观等级的符号
外观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等级符号 1 2 3
4.9 特殊技术规范的符号
当需要使用到FCC标准中没有指定的符号时,要在电镀符号的后面加上符号“Z”并在图纸中给予详 细的说明。
5 性能要求
5.1 外观
5
5.1.1 外观评价
10
5
-
-
-
0.15(2) a
9.5
15
10
10 10
-
-
8.5 -
MPCrT3 MPCrBT3
-
-
15 25 0.3(2) a
-
9.5
不锈钢
MsCrT1 b
-
-
-
- 0.15(2) a
-
-
注 1:多层镀镍时,半光泽镍镀层的厚度应该为总镍层厚度的 3/5 到 4/5 之间;
注 2:平方厘米的微孔的数量不少于 10000 个或更多;
企业机密
Q/CAF01
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CAF01 0300 P-99-2009
汽车零部件标准表面处理—电镀
2010-11-04 发布
2010-11-30 实施
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发布
Q/CAF01 0300 P-99-2009
前言
本标准为规范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汽车零部件表面防护、装饰、防渗碳等作用的电镀,特制定本 标准。
每 10cm2,少于两处长度 3—10mm、宽 度在 0.1mm以内、间距最小为 20mm的划 痕
5.2 附着力
不能在镀层上出现剥落、气泡、裂缝、起皱等瑕疵。
5.3 厚度和耐腐蚀性

零件表面处理标准

零件表面处理标准
可稳定接触电阻和作油漆底层,提高耐蚀性
To achieve a stable contacting resistance and as a
underlayer for painting,Increase corrosion resistance
1~1.5
-1~-5
尺寸无变化
金黄色
Gold yellow
镀层外观
Coating Appearance
适用材料
suitable material
1
无 电 沉 镍
Electroless nickel plating
装饰,防锈,增加硬度,提高耐蚀性, 耐磨性
Decoration,rust prevention,enhance hardness
corrosion resistance and abrasion-resistibility
单边尺寸
Single size dimention(um)
电镀后尺寸变化 Size change after plating
镀层外观
Coating Appearance
适用材料
suitable material
10
镀锌
Zinc Plaing
防锈,装饰, 提高耐蚀性
Antirusy,Decorating,Increase corrosion resistance
零件表面处理标准
Part Surface treatment standard
项目
Item
表面处理类型
Exterior treatment model
功能
function
镀层厚度
Coating thick-ness(um)

iso4042电镀标准

iso4042电镀标准

iso4042电镀标准ISO4042电镀标准是一套国际标准,它提供了一种标准的电镀表面处理方法,用于减少零件表面材料上的损伤及延长其使用寿命。

ISO4042电镀标准作为强有力的国际标准,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尤其是航空航天和汽车行业的零部件表面处理领域。

ISO4042电镀标准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严格一致的表面处理技术,以确保零件能够实现精确的尺寸和表面光滑度,并延伸使用寿命至少达到6年以上。

在设计上,每一种ISO4042电镀标准都包括了许多定量的要求,包括厚度要求(规定不得超过0.003英寸)、耐腐蚀性要求(耐蚀性不得少于800小时)、仪器精度要求(规定精度不得少于0.015英寸)以及其他特定性要求。

此外,根据设计的不同,ISO4042电镀标准同时提供了三种实施的机制,包括定义标准的特殊要求(如特定的特殊要求)、认证机构的特殊要求(如特殊工厂检查程序以及特殊技术术语)和评价机构的特殊审查要求(如特殊技术文件以及特殊报告)。

这三种实施机制能够有效确保ISO4042电镀标准在生产中的准确性以及全面性,从而确保零部件表面质量的合格程度。

另外,ISO4042电镀标准还包括一系列检测和检验项目,以确保按照标准要求施行的表面处理技术的有效性。

这些检测和检验项目包括但不限于:表面处理厚度测试、表面处理均匀度测试、表面处理坚硬度测试以及表面处理耐蚀性测试等。

所有经过ISO4042电镀标准测试的零件必须满足规定的要求,否则将被拒绝生产。

总之,通过IS0 4042电镀标准,旨在确保零件表面处理的质量符合严格的国际标准,保证零件表面的精确尺寸和表面光滑度,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此外,三种实施机制以及检测检验项目的加入,进一步保障了ISO4042电镀标准在表面处理技术中的准确性与全面性,从而确保输出零件质量的合格率。

电镀规范要求标准最新

电镀规范要求标准最新

电镀规范要求标准最新电镀是一种表面处理技术,通过在金属表面镀上一层金属膜来增强其耐腐蚀性、耐磨性、装饰性等性能。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电镀工艺不断进步,相应的规范要求也在不断更新。

以下是最新的电镀规范要求标准:1. 环境要求:电镀车间应保持清洁、干燥,避免灰尘和湿气对电镀液和镀层质量的影响。

2. 原材料检验:所有待镀件在进入电镀工序前,必须进行严格的外观和尺寸检验,确保无裂纹、无锈蚀、无油污等。

3. 预处理:电镀前,工件需进行彻底的清洗和预处理,包括除油、除锈、活化等步骤,以确保镀层与基材的结合力。

4. 电镀液管理:电镀液应定期检测和调整,确保其成分和浓度符合工艺要求,以保证镀层的均匀性和质量。

5. 电流密度控制:电镀过程中,电流密度应严格控制在工艺范围内,以避免镀层过厚或不均匀。

6. 镀层厚度:根据产品要求,镀层厚度应达到规定的标准,可通过X 射线荧光光谱分析等方法进行检测。

7. 镀后处理:电镀完成后,工件需进行清洗、钝化、干燥等后处理工序,以提高镀层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

8. 质量检测:所有电镀产品在出厂前必须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包括外观检查、厚度测试、附着力测试等。

9. 环保要求:电镀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废渣必须按照环保法规进行处理,确保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10. 安全操作:电镀操作人员必须接受专业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穿戴必要的防护装备,确保生产安全。

11. 记录和追溯:电镀生产过程中的所有关键参数和操作步骤都应有详细记录,以便于产品追溯和质量控制。

12. 持续改进:企业应建立持续改进机制,定期对电镀工艺进行评估和优化,以适应市场和技术的发展需求。

电镀规范要求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保护环境和保障员工健康都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结合行业标准和法规要求,制定和实施适合自身的电镀规范。

表面处理检验标准(喷塑、磷化、电镀、发黑、阳极氧化)

表面处理检验标准(喷塑、磷化、电镀、发黑、阳极氧化)

廊坊多元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检验标准(表面处理)编制:校对:审核:年月日发布年月日起实施目录喷塑喷漆检验标准 (1)磷化处理(金属)检验标准 (4)表面电镀(金属)检验标准 (5)发黑处理(金属)检验标准 (7)阳极氧化检验标准 (8)高频淬火检验标准 (11)喷塑喷漆检验标准1、目的规范检验操作,发现、控制不良品,防止批不良品输入下道工序。

同时给检验工作提供引导及接收标准。

2、范围适用于进料、外协制品回厂、成品的检验接收及顾客退货的挑选检验。

3、定义喷塑、喷漆件检验过程的参照标准。

4、职责4.1 质量部负责不合格的发现、记录和标识,组织处理不合格品。

4.2 采购部负责进料中不合格品与供应商的联络。

5、工作程序外观(目测)5.1 喷涂种类(如:塑粉或漆)、颜色与图纸要求及客户、我司、供应商三方确认的色板是否一致。

5.2 一般情况下,产品喷涂表面外观在使用时要求100%进行检验,检验方式依据本标准。

进料、外协回厂或过程验收则采用抽检,抽检操作方式依据《抽检规范》。

特殊产品根据产品的具体要求检验。

5.3 外观缺陷:有缩孔、针孔、杂质点、漏底、涂层厚度明显不均、流泪、预处理不良有锈、表面有污斑、不光滑、不平整、桔皮、花斑、凹坑等。

5.4 外观和颜色检验的环境:5.4.1 色板采用客户样件或经客户认可的签样。

5.4.2 应在标准光源对色灯箱CAC-600箱内(无设备条件时则要求在天然散射光线或光照度不低于2×40w光源环境下),以目视方法进行。

光照度通常在D65(特殊情况下用F/A,其次高标准要求时用CWF/TL84),背景颜色为中灰色。

5.4.3 检查距离:被测品与眼睛的距离为500mm,检验时在±15°范围内旋转。

5.5表面粗糙度应达到设计要求的表面粗糙度值。

涂膜附着力(划格实验)5.6 涂膜附着力检验(基体金属为铁、钢、铝及铝合金):5.6.1 采用划格—胶带粘贴法测定漆膜附着力,每批次以一件或两件检验则可。

电镀、电泳件外观检验标准

电镀、电泳件外观检验标准
4、定义
气泡:指因为电泳工艺原因产品表面出现的气泡。
脱落:指电泳产品表面涂漆层掉。
漏漆:指电泳产品要求电泳面实际未涂漆。
花斑:指电泳前因基本材料腐蚀、或者材料中的杂质、或者材料微孔等原因所造成的、与周围材质表面不同光泽或粗糙度的斑块状花纹外观。
黑点:指电泳产品表面存在的黑色圆点。
发黄:指电泳产品表面的颜色显示黄色状态。
极重要
B面
次要外露面
指产品的侧面、向下外露面、边位、角位、接合位、内弯曲位。或物料装配成产品后,对产品的外观要求、客户使用无影响或此面对功能调试没有影响。
重要
C面
不易看到的面
指产品安装后的隐藏位、遮盖位。或物料装配成产品后,对参数调试无影响,纯属设计需要或此面有喷漆要求,或非喷漆面不外露面。
一般重要
B面残留有面积1mm2≤S≤2mm2的污渍,10cm2内不超过1处
C面内残留有面积1mm2≤S≤2mm2的污渍,10cm2内不超过2处
斑点
产品表面能有明显的凹凸点及异色点(如:麻点、亮点、氧化点)
产品表面有大片密密麻麻的斑点
A面10cm2内有大面积S≥0.3mm2的斑点不超过1个
A面10cm2内有面积0.08mm2≤S<0.3mm2的斑点不超过2个
B面:严重擦花/刮花/划伤面积S>0.3mm2
C面:轻微擦花/刮花/划伤面积1.5mm2≤S≤3mm2
C面:严重擦花/刮花/划伤面积S>3mm2
碰伤
产品表面不能有明显的碰伤现象
A面或B面有明显的、损伤镀层的碰伤,不可接受
A面有不损伤镀层的碰伤,面积S≥1mm2,不可接受
B面及边角碰伤面积S>1.5mm2,组装后影响整体外观
B面10cm2内有面积S≥0.3mm2的斑点不超过2个

Q-CAF01-0300-2009汽车零部件标准面处理-电镀

Q-CAF01-0300-2009汽车零部件标准面处理-电镀

用来表示外观等级的符号基于4.1外表等级,符号如表7所示: 表 7 外观等级的符号
外观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等级符号 1 2 3
4.9 特殊技术规范的符号
当需要使用到FCC标准中没有指定的符号时,要在电镀符号的后面加上符号“Z”并在图纸中给予详 细的说明。
5 性能要求
5.1 外观
5
5.1.1 外观评价
ZnF SnZn
工业镀层
锌镍合金 铬 铜
ZnNi ICr(1)
Cu
注:(1)表示“I”需要放在Cr前面,用来区分工业铬镀层与装饰铬镀层。
4.4 镀层厚度符号
表示镀层厚度的符号如表3所示: 表 3 镀层厚度的符号
厚度的符号 T1 T2 T3 T4 T5 T6
镀层厚度(μm 最小值)
按镀层的不同,符号也不同。 参照表 8 到 11。
抗腐蚀性 h (最小值)
盐雾试验时间
产生白锈 产生红锈时
时间

48
-
96
144
120
168 72
192
72 a(48)
336 120(96)a 168(144)a
8
Q/CAF01 0300 P-99-2009
表 11(续) 锌和锌铁合金镀层厚度和抗腐蚀性的评价
MFZnT3-B MFZnT5-B
黑色
电镀种 类
基本材料
锌镀层
铁或钢
电镀符号
MFZnT1-W MFZnT2-W MFZnT3-W MFZnT1-C MFZnT2-C MFZnT3-C MFZnT5-C MFZnT1-B MFZnT2-B
铬酸化处 理
有光泽的
黄色或银 白色
黑色
镀层厚度μm (最小值)

金属材料的表面电镀层标准DIN50966

金属材料的表面电镀层标准DIN50966

金属材料的表面电镀层标准DIN50966为了和国际标准组织(ISO)出版的标准中的当前作法保持一致,使用逗号做为小数点符号。

关于与国际标准组织(ISO)发布的国际标准ISO 4527—1987的联系,参见注释。

1 应用范围和领域本标准规定了对于自动催化镍——磷镀层*1在金属上的推荐镀层厚度,和当这些镀层经受加速腐蚀试验时要求这些镀层必须表现出来的抗腐蚀能力。

本标准同时还提供了有关抗磨性能,这样的镀层用作焊接剂的应用情况,热处理前后的硬度,以及有关其密度随含硫量变化的信息。

自动催化镍——磷镀层主要应用于提高抗腐蚀和抗磨损性能。

类似地,本标准还适用于其他衬底的镀层。

本标准不适用于半成品。

对于螺纹零件,需要制定特别的规定。

2 原理镍——磷镀层是采用次磷酸钠做为还原剂,通过镍离子的催化还原作用,由水溶液形成的。

如果该加工溶液允许在被镀零件的所有表面自由流动,则不论零件的形状如何,所形成的镀层将具有相等的厚度。

镀层材料是合金物质,主要成分是镍和磷。

镀层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将随电解液的组成和放置条件而变化,同时也随它们的状态、结构和成分而变化。

镀层的结构在电镀后经热处理可能被改变,热处理通常可提高硬度和抗磨性能,也可以提高粘着性能。

热处理的温度达到约180℃时,将不会影响镀层的抗蚀性能。

但超过这一温度时将削弱这一性能。

3 表示方法参见DIN 50960第1部分关于原理的部分,在这部分规定了表示方法。

在特殊情况,镀层中磷的含量可以以一个质量百分比的形式给出,该百分比数值放在符号NiP后面的括弧中。

举例一个铁(Fe)制物件上的一个自动催化镍——磷镀层,镍—磷合金镀层厚度10 μm(微米),(NiP 10),其表示方法是:镀层DIN 50966—Fe / NiP 10一个锌压铸件(Zn)上的一个自动催化镍——磷镀层,具有一个8微米厚的铜内镀层(Cu),镍—磷合金镀层厚度20微米(NiP 20),其表示方法是:镀层DIN 50966——Zn / Cu8 NiP 20一个铁(Fe)制物件上的一个自动催化镍——磷镀层,含磷11%,镍磷合金镀层厚度50μm(微米),(NiP(11)50),其表示方法是:镀层DIN 50966——Fe/NiP(11)504 详细定购信息应指出DIN 50960第一部分的技术规格。

电镀锌层与镀后表面处理

电镀锌层与镀后表面处理

PSA 标致-雪铁龙集团车辆标准目录1. 主题内容 (1)2. 文件上的表示方法 (2)3. 覆盖层的功能(镀后表面处理与镀锌层) (2)3.1. 精饰 (2)3.2. 沉积 (3)4. 表示符号 (4)5. 应用范围 (5)6. 操作程序 (6)7. 表面预处理 (6)8. 锌层 (7)8.1. 厚度与表示符号 (7)8.2. 螺钉类零件 (8)8.3. 镀层的检验 (8)9. 去氢处理(用字母D标记,见§4) (8)9.1. 概述 (8)9.2. 应用 (9)10. 镀后表面处理 (10)10.1. 选择与表示符号 (10)10.2. 镀后表面处理类型及要求 (10)11. 储存 (12)12. 标准演变和引用文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 标准演变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 引用文件 (13)12.3. 等效于 (13)12.4. 等同于 (13)12.5. 关键词 (13)1.主题内容本标准规定了在铁基材料上,在水溶性电解液中,用电解法获得的单层或多层镀锌层,以及除锌—镍合金以外的纯锌及锌合金(钴—铁)镀层(见备注)。

为保证耐蚀性能要求,保护零件外观,本标准规定了锌层厚度、电解槽型式以及多种不同的镀后表面处理工艺。

注:此处锌镍镀层是指在专用酸槽内得到的镀层(含10%到15%镍),这种镀层仅能用于大型零件或铸铁件。

重要事项:当采用油漆镀后表面处理时,本标准仅给出了镀锌层的厚度,此时,本标准应该与“金属机械零件油漆层”标准B15 5220同时使用。

表面处理检验标准(喷塑、磷化、电镀、发黑、阳极氧化)

表面处理检验标准(喷塑、磷化、电镀、发黑、阳极氧化)

廊坊多元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检验标准(表面处理)编制:校对:审核:年月日发布年月日起实施目录喷塑喷漆检验标准 (1)磷化处理(金属)检验标准 (5)表面电镀(金属)检验标准 (6)发黑处理(金属)检验标准 (9)阳极氧化检验标准 (10)高频淬火检验标准 (15)喷塑喷漆检验标准1、目的规范检验操作,发现、控制不良品,防止批不良品输入下道工序。

同时给检验工作提供引导及接收标准。

2、范围适用于进料、外协制品回厂、成品的检验接收及顾客退货的挑选检验。

3、定义喷塑、喷漆件检验过程的参照标准。

4、职责4.1 质量部负责不合格的发现、记录和标识,组织处理不合格品。

4.2 采购部负责进料中不合格品与供应商的联络。

5、工作程序外观(目测)5.1 喷涂种类(如:塑粉或漆)、颜色与图纸要求及客户、我司、供应商三方确认的色板是否一致。

5.2 一般情况下,产品喷涂表面外观在使用时要求100%进行检验,检验方式依据本标准。

进料、外协回厂或过程验收则采用抽检,抽检操作方式依据《抽检规范》。

特殊产品根据产品的具体要求检验。

5.3 外观缺陷:有缩孔、针孔、杂质点、漏底、涂层厚度明显不均、流泪、预处理不良有锈、表面有污斑、不光滑、不平整、桔皮、花斑、凹坑等。

5.4 外观和颜色检验的环境:5.4.1 色板采用客户样件或经客户认可的签样。

5.4.2 应在标准光源对色灯箱CAC-600箱内(无设备条件时则要求在天然散射光线或光照度不低于2×40w光源环境下),以目视方法进行。

光照度通常在D65(特殊情况下用F/A,其次高标准要求时用CWF/TL84),背景颜色为中灰色。

5.4.3 检查距离:被测品与眼睛的距离为500mm,检验时在±15°范围内旋转。

5.5表面粗糙度应达到设计要求的表面粗糙度值。

涂膜附着力(划格实验)5.6 涂膜附着力检验(基体金属为铁、钢、铝及铝合金):5.6.1 采用划格—胶带粘贴法测定漆膜附着力,每批次以一件或两件检验则可。

氧化、电镀件表面质量验收标准.

氧化、电镀件表面质量验收标准.

Q/YCG 广西玉柴重工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YCG 4007—2012代替Q/YCG 4007—2009Q/YCG 4007—2012前言本标准是对Q/YCG 4007—2009《标准件表面质量检验标准》进行的修订,本标准与原标准的主要区别为:——标准名称改为《氧化、电镀件表面质量验收标准》;——范围描述进行了修改,适用范围扩大到公司产品的零部件和紧固件;——第4章的描述及要求都作了修改,具体见红色字体部分。

本标准由广西玉林玉柴重工有限公司质量保证部提出。

本标准由广西玉林玉柴重工有限公司工程机械研究院归口。

本标准由广西玉林玉柴重工有限公司质量保证部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吕振玉 梁德辉 陈超旺 李剑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Q/YCG 090-2008、Q/YCG 4007—2009更 改 记 录更改通知单编号 更改标记 处 数 更改经办人 更改日期 备 注氧化、电镀件表面质量验收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零部件、紧固件表面处理质量(氧化、镀锌、镀铬、达克罗,以及其它未提及的表面处理)的进货检验和判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产品零部件及紧固件氧化、电镀表面质量的验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4955 金属覆盖层 覆盖层厚度测量 阳极溶解库仑法GB/T 4956 磁性金属基体上非磁性覆盖层厚度测量 磁性方法GB/T 5267.1 紧固件 电镀层GB/T 10125 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3 表面氧化3.1 外观不得有红色,白色挂灰及锈斑,用手擦拭不易褪色。

3.2 氧化膜试验3.2.1 为了防止油膜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所有的试验零件必须进行去油处理,将氧化处理工件用120#汽油清洗去除表面油膜,等汽油挥发后,然后将零件浸入3%的硫酸铜溶液中30秒内不变色。

自行车零件电镀技术标准

自行车零件电镀技术标准

C1 根据自行车电镀件种类繁多形状复杂的特点,在进行镀铬件防腐蚀能力评判时可参照
GB5944 采用等数的简易十级制定级法确定。根据1dm²的考核面积上出现的锈点数来确定腐
蚀等级,具体规定见表 C1。
表 C1 评定级数 9 8 7 6 5
锈点数/dm² 1 2 3~4 5~8 9~16
C2 如果试件考核面积小于1dm²,可根据实际面积推算,或把多个零件相加成1dm²的面积
5.4 镀铬层的防腐蚀能力
5.4.1 技术要求
镀铬件的防腐蚀能力应符合表5的规定
表5 产品等级
类别 三类件
一类件 二类件 四类件
评定级数
优质品 一级品 合格品
≥9 ≥8 ≥7 ≥8 ≥7 ≥6 ≥7 ≥6 ≥5
5.4.2 试验方法
镀铬件的防腐蚀能力试验,采用中性盐雾试验方法。
5.4.2.1 试验设备
相距40cm 左右,目测检验。
5.1.2.1 试验部位应是试件的正视面、主要面、使用面。由各零件标准规定
5.2 镀铬件表面粗糙度
5.2.1 技术要求
镀铬层件的表面粗糙度应符合标准样块所规定的要求。
5.2.2 试验方法
5.2.1.1 在自然光线下(或由两支40W 日光灯照明,试件与灯管相距60cm),试件与测试者
样块表面粗糙度的平均值公差按 GB/T 6060.2 规定为其公称值的
A4 标准样块试验方法
标准样块的表面粗糙度要求用电动轮廓仪测定,按仪器规定操作方法进行。 A5 样块的制备 镀铬件表面粗糙度的标准样块由全国自行车质量检测中心(以下简称“检测中心”)制备、测 定并封存。各单位也可自己制造样块,但需送当地技术监察部门或检测中心评定。如有争议, 以检测中心测定结果为准。 附录 B 盐水喷雾箱技术要求 (参考件) 由于盐水喷雾箱的结构对喷雾结果的关系很大,为此,本附录规定了盐水喷雾箱的一些主要 技术要求。 B1 喷雾箱和箱内挂钩及夹具由耐腐蚀材料制成。考虑到自行车产品的特点,箱体有效容积 应大致在下述尺寸范围内。 m:1.5x0.8x0.7≈0.8m³ m:1.6x0.9x0.8≈1.2m³ m:2.0x1.0x0.8≈1.6m³ m:2.0x1.1x0.9≈2.0m³ m:2.4x1.1x0.9≈2.4m³ m:2.0x1.4x1.0≈2.8m³ m:2.2x1.6x1.0≈3.5m³ 箱盖密封、箱顶倾斜,顶角不大于100°,使凝霜不直接落在试件上。 B2 喷雾箱要求加温、调温迅速、可靠,保证喷雾室内各点温差不超过±2℃。温度计放在 离箱壁100mm 处,并可以在箱外读数,控温仪表要求简易可靠。 B3 喷雾箱的排气口安排在箱后壁下端,使盐雾气流能充满并流过整个喷雾室,然后由排 气管排出,喷雾室底有少许倾斜,已利排水,排水口应在排气口下端,有阀门可以关闭。 B4 压缩空气必须先除去油污杂质,并经加热到47±2℃的蒸馏水加以饱和。喷嘴口直径分 别为0.51~0.53mm(空气管)与0.74~0.76mm(盐水管),保证90°夹角。要求盐雾经过挡板 或箱壁反射,不是直接喷向试件方向。 B5 喷嘴个数及压缩空气量,应保证面积为80cm²的收集器在8h 内,盐雾沉降为盐水,其收 集量平均1~2mL/h。收集器应安排在箱底,离喷嘴的近处和远处至少各一个,并可以在箱 外读数、排放。 附录 C 镀铬件防腐蚀能力简易十级制定级法 (参考件)

电镀锌标准

电镀锌标准

电镀锌标准【镀锌层重量】标准镀锌量(单面) g/m2 单面最小镀锌量(g/m2) 镀层厚度(单面) um 等厚差厚标准值10 8.5 8.0 10 1.4 20 17 16 20 2.8 30 25.5 24 30 4.2 40 34 32 40 5.6 50 42.5 40 50 7.060 51.0 4860 8.470 59.5 56 70 9.8 80 68 64 80 11.2【表面处理分类】表面处理种类记号用途说明:11磷化处理P 涂装用磷酸盐处理主要是为钢板进一步涂漆作表面准备,同时也可以防止表面产生白锈钝化处理 C 一般用铬酸盐钝化处理主要是为了防止产品在运输和储存期间产生白锈涂油O 前处理加涂装涂油处理主要是为了防止产品产生白锈耐指纹N 电器用提高耐指纹性及耐蚀性【通常可供规格范围】项目公称尺寸mm厚度0.5~2.0宽度900~1550长度钢板1000~6000钢带内径610【镀层种类及可供范围】g/m2镀层形式镀层种类适用范围纯锌镀层锌-镍合金镀层等厚3/3~90/90 10/10~40/40 适用于对两面耐蚀性要求一样的场合差厚3~90(每面)两面差值最大值为40g/m210~40(每面)两面差值最大值为20g/m2适用于对两面耐蚀性要求不一样的场合单面0/10~0/110 - 对一面的焊接性有要求注:①50g/m2纯锌量约等于7.1mm,50g/m2锌-镍合金量约等于6.8mm。

②等厚及单面镀层重量每面三点试验平均值应不小于相应面标准镀层重量的85%;差厚镀层重量每面三点试验平均值应不小于相应面标准镀层重量的80%。

厚度卷内径宽度0.3~2.0 610mm 800~1830【推荐的标准镀层重量】g/m2镀层形式镀层种类纯锌镀层锌-镍合金镀层等厚3/3, 10/10, 15/15, 20/20, 30/30, 40/40, 50/50, 60/60, 70/70, 80/80, 90/90 10/10, 15/15, 20/20, 25/25, 30/30, 35/35, 40/40差厚每面:3, 10, 15,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每面:10, 15, 20, 25, 30, 35, 40单面每面: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注:经供需双方协议,亦可供其它镀层重量的钢带。

电镀和表面处理工艺规范

电镀和表面处理工艺规范

5.2.6无效铜面需用保护膜或干膜覆盖,亦或者蚀刻掉,避免金浪费。

5.2.7条状保护膜的间隙不能超过1mm,避免金浪费。

5.3 G/P5.3.1*厚度规格要求5.3.1.1*Au/Ni厚度参照MI 。

5.3.2 *电镀面积5.3.2.1*除电镀夹点PAD和电镀PAD(包括有效PAD和补加铜面)外,其他全部盖住;即:镀金干膜尽量多。

5.3.2.2*双面电镀镍金板,两面电镀面积比不能超出4:1 。

5.3.2.3*流程单必须明确注明电镀面积,双面电镀则需要分别注明每面的电镀面积,此面积不包含导通夹点的面积。

5.3.3*导电引线宽度要求≥0.2mm;5.3.4*导电夹点5.3.4.1*导电夹点要求设计在电镀PAD同一面,如果是双面电镀,要求两面都要有夹点并两面之间是导通的。

5.3.4.2*成型区与导电夹点一侧的板边间距≥10mm,板内电镀PAD与导电夹点距离≥10mm。

5.3.4.3*电镀镍金预留夹点位置尺寸:导通夹点为20mm(长)x10mm(宽), (如下图)。

5.3.4.3.1250mm*100mm 或250mm*600mm5.3.5黑孔线5.3.6标准流程:5.3.6.1黑孔遍数规则如下,孔类型柔板类型遍数线速仅有通孔双面板2遍 1.2m/min三,四层板2遍0.8m/min5.3.7制程能力:5.3.7.1普通双面板纵横比≤4:1 走黑孔,大于4:1走PTH。

5.3.7.24层及以上多层板通孔,纵横比(AR)<4且孔径>100um 需全部走PTH。

5.4电镀铜(CU/P,VCP)5.4.1标准流程:5.4.1.1整板镀铜,黑孔整板镀铜IPQA首/抽检(切片)测量厚度,确认孔的品质。

5.4.1.2整板镀铜:PTH整板镀铜(不过微蚀)IPQA首/抽检(切片)测量厚度,确认孔的品质。

5.4.2 *单位要求:5.4.2.1*镀层厚度单位统一使用微米(um)。

5.4.2.2*电镀面积单位统一使用平方分米(dm2)。

国家电镀行业标准及相关标准

国家电镀行业标准及相关标准

国家电镀行业标准及相关标准
电镀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工艺,广泛应用于金属制品的防腐、美化和功能改良。

为了规范电镀行业的生产和质量管理,国家相关部门发布了一系列的电镀行业标准及相关标准,以确保电镀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首先,国家电镀行业标准主要包括电镀工艺标准、电镀设备标准、电镀环保标
准和电镀质量标准等内容。

这些标准对电镀行业的生产工艺、设备选型、环保要求和产品质量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旨在提高电镀产品的质量和标准化水平。

其次,相关标准包括与电镀行业相关的材料标准、检测标准、安全标准等。


些标准涉及到电镀原料的选择与质量要求、电镀产品的检测方法和标准、电镀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规范等内容,对电镀行业的发展和产品质量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电镀行业标准及相关标准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各级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
企业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他们不断完善和更新标准,促进电镀行业的健康发展,推动电镀产品的质量提升和技术创新。

总的来说,国家电镀行业标准及相关标准的制定是为了规范电镀行业的生产和
管理,保障电镀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只有严格遵守这些标准,才能够有效地提高电镀产品的质量,满足市场需求,推动电镀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电镀企业应该加强标准化意识,严格执行国家电镀行业标准及相关标准,不断提升自身的生产工艺和管理水平,不断改进产品质量,为电镀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同时,各级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也应该加强标准的宣传和培训工作,提高全行业对标准的认识和遵守程度,共同推动电镀行业朝着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

电镀件外观检验标准

电镀件外观检验标准

电镀件外观检验标准电镀件作为一种常见的金属表面处理工艺,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电子产品等领域。

在生产过程中,外观质量是电镀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为了确保电镀件外观质量符合要求,制定了相应的外观检验标准。

本文将就电镀件外观检验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相关人员能够准确、全面地进行外观检验工作。

首先,对于电镀件的外观检验,应该从表面光洁度、表面平整度、表面无损伤等方面进行检查。

表面光洁度是指电镀件表面的光泽程度,应该均匀一致,无明显的斑点或污渍。

表面平整度是指电镀件表面的平整程度,应该没有凹凸不平或波纹痕迹。

表面无损伤是指电镀件表面没有划痕、氧化斑点、气泡等缺陷。

这些都是电镀件外观检验的重点内容,需要仔细检查。

其次,对于电镀件的色泽和色差也是需要进行检验的重要项目。

电镀件的色泽应该鲜艳明亮,色泽均匀一致,不能出现色差过大的情况。

色差是指同一批次的电镀件在色泽上有明显的差异,这会影响产品的整体外观质量,因此需要进行严格的检查和控制。

另外,电镀件的镀层厚度也是外观检验的重点内容之一。

镀层厚度应该符合设计要求,不能过厚或者过薄,否则会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和外观质量。

因此,在外观检验中,需要使用合适的测厚仪器对电镀件的镀层厚度进行精确测量。

此外,对于电镀件的表面涂装和印刷图案也需要进行外观检验。

表面涂装应该均匀一致,无起泡、脱落等现象。

印刷图案应该清晰可辨,无模糊、偏移等问题。

这些都是影响电镀件外观质量的重要因素,需要进行细致的检查和评估。

最后,对于电镀件外观检验的结果,应该及时记录和整理,形成检验报告,并根据检验结果进行合理的处理和控制。

对于不合格品,应该及时进行整改或者淘汰,以确保产品的外观质量达到要求。

综上所述,电镀件外观检验标准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内容,需要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

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外观检验,才能够确保电镀件的外观质量符合要求,满足客户的需求,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希望相关人员能够认真学习和掌握电镀件外观检验标准,提高外观检验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为电镀件的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功能 Function
装饰,防锈,增加硬度,提高耐蚀性, 耐磨性。 装饰,防锈,增加硬度,提高耐蚀性, 耐磨性。 防氧化,防擦伤,装饰外表 防氧化,防擦伤,装饰外表 提高表面光洁度,防氧化,防擦伤,装 饰外表 防氧化,防擦伤,装饰外表 防氧化,防擦伤,装饰外表 防氧化,防静电,提高耐磨性和表面硬 度,装饰外表 防氧化,防静电,提高耐磨性和表面硬 度,装饰外表 防氧化,防静电,提高耐磨性和表面硬 度,装饰外表 防氧化,防静电,提高耐磨性和表面硬 度,装饰外表 防锈,装饰 防锈,装饰 防锈,装饰 提高表面光洁度,装饰外表 防氧化,防擦伤,装饰外表 防锈,装饰,提高耐蚀性 防锈,装饰,防氧化,提高表面硬度 装饰,提高导电性 防锈,装饰,提高表面硬度和耐磨性
特别备注: 1、SI36材料不适合做电抛光处理 Items_5只限于零件的外径及四周。 2、厚度少于0.1的零件需要进行电镀处理时,工艺制作者和电镀供应商需进行特别考虑是否可以电镀,必要时 先制作样板进行确认。 3、此标准仅适用于普通的电镀加工余量控制,如果图纸或客户有特别要求则以图纸和客户要求为准。 4、对有公差要求的精密尺寸零件镀铬,工艺上应考虑镀铬后增加磨这道工序。
适用材料 Suitable material
各类金属钢件 及铝合金,铜 各类金属钢件 及铝合金,铜 AL6061 AL7075 AL2024 AL6061 AL6061 AL7075 AL6061 AL7075 AL6061 AL7075 45#钢 SUS300 系列 S136 440C 17-4PH SUS300 系列 AL6061 45#钢 钢及其合金 钢及其合金 钢及其合金
电镀零件表面处理标准 Plating Part Surface Treatment Standard
项 目 Ite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eatment type
无电沉镍 Electroless nickel Plating 无电沉镍 Electroless thick nickel Plating 铝阳极氧化白(发白) Anodizing clear 铝阳极氧化白(发白) Anodizing clear 化学抛光氧化白 Chernica polishing+Anodizing clear 铝阳极氧化黑(发黑) Anodizing Black 铝阳极氧化黑(发黑) Anodizing Black 铝硬质阳极氧化(硬白) Hardness Anodizing Clear 铝硬质阳极氧化(硬白) Hardness Anodizing Clear 铝硬质阳极氧化黑(硬黑) Hardness Anodizing Black 铝硬质阳极氧化黑(硬黑) Hardness Anodizing Black 钢件发兰(发黑) Steel Oxidizing Black 不锈钢黑色氧化(发黑) S.S Oxidizing Black 不锈钢钝化 S.S Passivation 不锈钢电解抛光 S.S Electro Polishing 亮白 AL Chemical Polishing 镀锌 Zinc Plating 镀氮化钛 Ti-Plating 镀金 Golden Plating 镀硬铬 Hardness Cr Plating
单边尺寸 镀层外观 Coating 变化 Size vary Appearanc
3~5 38~42 - 1~4 -1~2 -10~ -15 7~12 6~10 10~15 8~13 10~15 8~13 -2~0 -2.5~1 0~0.5 -6~ -12 -10~ -20 8~12 0.5~2 2~3 5~8 光亮 浅黄色 光亮 浅黄色 白色 乳白色 亮白色 黑色 蓝黑色 灰色 茶灰色 浅黄 色灰色 黑色 黑色 黑色 兰黑色 黑色 兰黑色 材质本色 亮白色 亮白色 根据要求颜 色有黑色, 白色,彩色 钛金色 黄金色 亮金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