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民《国际经济学》(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
国际经济学课后练习题答案
![国际经济学课后练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a616d66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db.png)
增加所导致的,对该国贸易品需求的增加会使该国贸 易品价格上涨,导致实际价格总水平上升,实际汇率 升值。另外,贸易品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导致实 际汇率升值,而这个实际汇率的升值对出口部门是有 利的。
•4/11/2020
课后练习题第3题
·当非贸易品的价格相对于贸易品价格上升时,非
•4/11/2020
·E. 没有发生市场交易,无需记入经常项目或金融
项目。
· F. 这种离岸交易不会记入美国的国际收支账户。
•4/11/2020
课后练习题第4题
·电话录音机的购买对于纽约州应记入经常项目的
借方(进口了产品),对于新泽西州而言,要记 入经常项目的贷方(出口了产品)。
·那当么新记泽入西纽公约司州将金所融得项的目支的票贷存方入(纽资约本州流的入银)行,时,
另一部分是收益,则是伦敦银行对这笔存款支付的10% 的利息。
因此,在伦敦银行存款的年收益率是-8%+10%=2%
•4/11/2020
第5题
· a. 实际收益率=25%-10%=15% · b. 实际收益率=20%-10%=10% · c. 实际收益率=2%-10%=-8%
•4/11/2020
第6题
际货币需求量的减少,价格水平同比例上升,导 致实际货币供应量减少,从M/P1到M/P2,利率恢 复到实际货币需求量减少到以前的水平。同时, 持续的货币需求减少会使外汇市场有本币贬值的 预期,导致了外国资产的本币收益率提高。汇率 从E1到E2,到E4.
•4/11/2020
•4/11/2020
Chapter 14 第2题
贸易品支出的增加会导致实际汇率升值。
·外国转向对本国出口产品的需求,会导致对本国
国际经济学习题答案(国际金融)共18页word资料
![国际经济学习题答案(国际金融)共18页word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f7547d0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cd.png)
国际经济学习题答案(国际金融)共18页word资料国际经济学习题答案国际金融部分1.不同意,至少从一般意义上来讲是如此。
经常项目盈余的含义之一是,国家的商品与服务出口大于进口。
人们可能会认为这是不好的——国家正在为出口而生产商品和提供服务,与此同时,国家却没有得到使其能够进行更多消费和国内投资的进口商品和服务。
从这一角度讲,拥有经常项目赤字却会是一件好事情——更多的进口可以使国家的国内消费和投资量超过其当前生产量。
经常项目盈余的另一个含义是,国家在进行外国金融投资——它正在建立对外国人的债权,这会增加国家的财富。
这听起来很好,但正如前面所指出的,它是以放弃当前国内消费为代价的。
经常项目赤字意味着国家对外国人债权的减少或对外国人债务的增加。
这听起来很不好,但它意味着更高水平的当前国内支出这一福利。
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时期,对这些代价和收益会有不同的重视程度。
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经常项目盈余是否优于经常项目赤字。
2.交易c会导致经常项目的盈余,因为这是商品出口,该出口得到的支(交易a不会使经常项目账户发生变动,付体现于资本账户的某个项目。
因为它既是出口又是进口。
交易b导致经常项目的赤字,因为它属于进口。
交易d也会导致经常项目的赤字,因为它属于单方转移形式的流出。
交易e不对经常项目账户中的任何项目发生影响。
)3. a.商品贸易余额:330-198=132(美元)商品和服务余额:330-198+196-204=124(美元)经常项目余额:330-198+196-204+3-8=119(美元)官方结算余额:330-198+196-204+3-8+102-202+4=23(美元)b.官方储备资产变化(净值)=-官方结算余额=-23(美元)。
该国在增加其官方储备资产的净持有量。
4. a.国际投资头寸(10亿):30+20+15—40—25=0(美元)。
该国既不是国际债权国,也不是国际债务国。
它持有的国外资产等于它对外国人的负债。
国际经济学课后题答案.doc1
![国际经济学课后题答案.doc1](https://img.taocdn.com/s3/m/5ec78f82cc7931b764ce1554.png)
第3章课后题答案、1、商品的相对要素强度:不同商品的资本/劳动比率的不同,通过比较可判断该商品是资本密集型商品还是劳动力密集型商品。
国家的相对要素丰裕:要素丰裕度是指一国要素拥有的相对状况。
贸易的商品构成:即使技术水平相同,生产要素禀赋不同也可以产生贸易。
一国终将出口密集的使用其相对丰裕(便宜的生产要素)生产的商品,进口那些密集使用其相对稀缺(昂贵的要素)生产的商品。
商品流动和要素流动的相互替代:如果加拿大或者欧洲国家对美国的资本密集型商品设立保护性贸易壁垒,那么,美国企业就可以向这些国家进行投资,建立工厂,在这些国家之内进行生产,绕过贸易壁垒。
(P37)里昂剔夫悖论是否证实了这种解释?如果不是,那又是什么?里昂惕夫利用计算结果表明得出了与要素禀赋理论完全相悖的结论。
人力资本说、贸易壁垒说、自然资源稀缺说、需求逆转说可以解释这种现象。
2、要素比例理论不是产业内贸易的一个良好的解释。
规模经济理论可以更好的解释。
6、区别产业间贸易与产业内贸易,并分别举例。
请提供有关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的解释。
•产业间贸易:是国家之间完全不同商品的贸易,可以用要素禀赋理论来解释。
•产业内贸易:是国家之间高度相似的商品的贸易,可以用规模经济来解释。
例子:略7、根据垄断竞争和规模经济理论,产业内贸易的利益包括:•对于生产者:规模经济效应,降低了每个种类商品的生产成本•对于消费者:更低的价格和更多的商品种类•生产要素所有者:所有的生产要素都从贸易中获得利益。
第4章课后题答案2:有效保护率是指关税使被保护行业每单位产出的附加值提高的百分率。
a.对最终商品的有效保护率取决于⏹最终产品的名义税率和投入品的名义税率。
⏹取决于商品国内附加值占商品价格的比例。
为了保护本国的出口企业,提高有效保护率,对进口原材料免税或者低的关税。
b用有效保护率的分析方法解释下列政策问题:发展中国家的生产深化:第一阶段,发展中国家实行保护性的高关税,并对投入品进口免征关税,进而开始建立起总装配厂。
国际经济学课后答案(word版)
![国际经济学课后答案(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1b62383e102de2bd9705882c.png)
第三章复习题(1),本国共有1200单位的劳动,能生产两种产品:苹果和香蕉。
苹果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是3,香蕉的单位劳动产品投入时2。
a.画出本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b.用香蕉衡量的苹果的机会成本是多少?c.贸易前,苹果对香蕉的相对价格是多少?为什么?答:a.本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是一条直线,在400(1200/3)处与苹果轴相截,在600(1200/2)处与香蕉轴相截,如图2-7所示。
b.用香蕉衡量苹果的机会成本是3/2。
生产1单位苹果需要3单位的劳动,生产1单位香蕉需要2单位的劳动。
如果放弃1单位苹果的生产,这将释放出3单位的劳动。
这2单位的劳动可以被用来生产3/2单位的香蕉。
c.劳动的流动性可以使得各个部门的工资趋同,竞争可以使得商图2-7 本国生产可能性曲品的价格等于它们的生产成本。
这样,相对价格等于相对成本,而相对成本等于工资乘以苹果的单位劳动产品投入。
因为各个部门工资相等,所以价格比率等于单位产品劳动投入的比率,即生产苹果所需的3单位劳动与生产香蕉所需的2单位劳动比率。
(2)假设本国的情况和习题1相同。
外国拥有800单位的劳动,外国苹果的单位劳动投入是5,香蕉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是1。
a.画出外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b.画出世界相对供给曲线。
答:a.外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是一条直线,在160(800/5)处与苹果轴相截,在800(800/1)处与香蕉轴相截。
如图2-8所示。
b.世界相对供给曲线可以由苹果和香蕉的相对价格和相对供给量绘出。
如图2-9。
从图2-9可以看出,苹果对香蕉的最低相对价格是3/2,在这个价格上,苹果的世界相对供给曲线是水平的。
在3/2的相对价格上,本国对苹果的最大供给量是400,外国对香蕉的供给量是800,这时,相对供给量为1/2。
只要相对价格保持在3/2和5之间,相对供给量就不变。
如果相对价格成为5,两个国家都会生产苹果,香蕉的产量为零。
这时,相对供给曲线是水平的。
《国际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国际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f30423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8a.png)
第18章第十八章浮动汇率制下的内外平衡1.浮动汇率下的政策环境和目标与固定汇率下有什么区别答案提示:不同于固定汇率下的情况,浮动汇率可自动调节国际收支,使一国经济到达对外平衡,这样汇率调节就完成了固定汇率下政府必须考虑的内外均衡两个任务中的一个。
现在,只剩对内平衡一个目标需要考虑。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政府的政策目标将只有一个,即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到达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
2.比拟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下的各种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并对之加以解释。
答案提示:在资本具有完全流动性的情况下,如果实行固定汇率制度,财政政策有效,而货币政策完全无效;如果实行浮动汇率制度,财政政策完全无效,而货币政策是有效的,即一国货币当局在浮动汇率下可以实行独立的货币政策。
3.试解释浮动汇率下的财政政策的“挤出效用〞。
答案提示:参考本章第二节。
4.假设A国和B国经济联系严密,均实行浮动汇率制度,A国遭遇严重失业问题,遂采取放松银根政策,B国是否会受到影响答案提示:B国会受到影响。
A国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将导致物价上升和货币贬值,随着A国出口的增加,B国国内市场将相对减小,不利于B国的就业和生产的增加。
5.试分析在资本完全不流动的情况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
答案提示:通过画图进展分析,此时BP曲线为垂直的。
6*. 试讨论资本不完全流动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与资本完全流动下的作用效果有何差异答案提示:在这种情况下,汇率的变化会引起BP曲线的移动。
7.在资本完全流动情况下,试分析在以下两种情形下,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对国内经济的稳定作用。
〔1〕国内货币供给突然自发增加;〔2〕外国资本突然大量流入。
答案提示:〔1〕固定汇率下,国内货币供给突然自发增加,本国货币的利率下降,本国货币利率下降导致资本大量外流、存在国际收支逆差,这样对国内货币产生贬值压力,中央银行必须干预市场,抛出外汇,收回本币,使汇率保持固定,与此同时国内货币供给减少,直到重新到达原来的均衡点为止。
国际经济学2 的习题PPT文档43页
![国际经济学2 的习题PPT文档43页](https://img.taocdn.com/s3/m/6fa028e1ba1aa8114531d967.png)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国际经济学2 的习题
11、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 希腊
12、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 托马斯
13、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 情。——弗劳德
1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15、像房子一样,法律和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43
华民国际经济学第2版课后答案
![华民国际经济学第2版课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78f1237561252d380eb6ec6.png)
导论⼀、概念题1国际经济答:国际经济学研究的是发⼀在主权国家之间的经济活动,这些经济活动主要包括主权国家相互之间的商品、劳务与资本的流动,以及货币的⼀付等。
此外,国际经济学还研究各国在管制与调节商品、劳务、资本流动和货币⼀付时所采⼀的政策,以及由这些政策所带来的经济与社会的福利效应。
具体说来,国际经济学主要研究以下内容: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政策、国际收⼀理论以及国际收⼀的调节政策等。
除此之外,国际经济学也研究国际经济活动的各种制度安排,如国际贸易的制度安排、国际货币制度的安排等。
2国际贸易理论答:国际贸易理论主要分析国际贸易发⼀的原因,以及国际贸易的所得。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致经历了古典、新古典、新贸易理论以及新兴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四个阶段。
古典和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以完全竞争市场等假设为前提,强调贸易的互利性,主要解释了产业间贸易。
⼀战后,以全球贸易的新态势为契机,新贸易理论应运⼀⼀,从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技术进步等⻆度解释了新的贸易现象。
新兴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则以专业化分⼀来解释贸易,⼀图将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统⼀在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框架之内。
3国际贸易政策答:国际贸易政策是指⼀国所采取的对外贸易政策。
国际贸易政策主要分析各种贸易政策的产⼀及其对⼀国福利的影响。
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贸易政策⼀起构成了国际经济学的微观部分。
4国际收⼀答:国际收⼀分为狭义的国际收⼀和⼀义的国际收⼀。
狭义的国际收⼀指⼀国在⼀定时期(通常为1 年)内对外收⼀和⼀出的总额。
⼀义的国际收⼀不仅包括外汇收⼀,还包括⼀定时期的经济交易。
国际收⼀是⼀个流量概念。
国际收⼀理论主要研究⼀国在开放经济下的国际收⼀的平衡问题与汇率的决定。
5国际收⼀政策答:国际收⼀政策即国际收⼀的调节政策,是⼀国采取的关于国际收⼀和汇率的调节的政策。
主要研究国际收⼀与汇率的调节⼀法。
它与国际收⼀理论综合在⼀起,构成了国际经济学的宏观部分。
6微观经济学答:微观经济学是研究单个⼀产者或企业如何利⼀有限的资源⼀产商品和劳务以获取最⼀利润,以及单个消费者或家庭是如何利⼀有限的货币收⼀购买商品和劳务以获取最⼀满⼀的学科。
国际经济学课程学习题集与参考答案
![国际经济学课程学习题集与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d9d250f90f76c661371aaa.png)
国际经济学习题集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选择、判断题(每题1分):第一章:1、国际贸易理论以微观经济学原理为基础,讨论世界围的资源配置问题。
2、最常用国际贸易模型的结构形式为两个国家、两种产品(或部门)和两种要素。
3、在完竞争的假设前提下,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
4、国家间的供给、需求方面的差异是造成相对价格的根源。
5、贸易后,国际均衡价格由两国的供需共同决定,国际均衡价格处于两国封闭下的相对价格之间。
6、国际贸易利益包括两个部分:来自交换的利益和来自专业化的利益。
7、贸易理论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国际贸易的格局、国际贸易的条件、国际贸易的收益。
第二章:1、斯密的绝对优势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别;嘉图的比较优势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别。
2、哈伯勒首先用机会成本概念来阐明比较优势论。
3、重商主义者提倡的国家经济政策有:限制进口和鼓励出口,采取奖金、退税、协定和殖民地贸易等措施鼓励出口。
4、嘉图认为在国际贸易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绝对成本,而是相对成本。
5、斯密的绝对优势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别;劳动生产率的比较优势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别。
6、在嘉图模型中,生产可能性边界线方程是一个线性方程式,表示A、B两国的PPF曲线是一条直线段。
7、重商主义者提倡的国家经济政策有:限制进口和鼓励出口,采取奖金、退税、协定和殖民地贸易等措施鼓励出口。
8、嘉图认为在国际贸易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绝对成本,而是相对成本。
9、机会成本概念表明:彼种选择的机会成本就构成此种选择的机会成本。
选择题:1、首先用机会成本理论来解释比较优势原理的学者是: C、A、嘉图B、罗布津斯基C、哈伯勒D、穆勒第三章:1、要素禀赋理论最初是由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的,后经萨缪尔森等人加工不断完善。
2、要素禀赋理论由H-O定理、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和罗伯津斯基定理、斯托伯-萨缪尔森定理等构成3、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指出国际贸易通过商品价格的均等化会导致要素价格的均等化,从而在世界围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
国际经济学课后答案
![国际经济学课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b2488e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a0.png)
国际经济学课后答案第一章绪论1、列举出体现当前国际经济学问题的一些重要事件,他们为什么重要?他们都是怎么影响中国与欧、美、日的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最能体现国际经济学问题,其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各国的金融、实体经济、政治等领域,也影响了各国之间的关系因此显得尤为重要;其对中国与欧、美、日的政治和经济关系的影响为:减少中国对上述国家的出口,影响中国外汇储备,贸易摩擦加剧,经济联系加强,因而也会导致中国与上述国家在政治上的对话与合作。
2、我们如何评价一国与他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我们可以通过一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来评价该国与他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评价比如一国政府政策的溢出效应和回震效应以及对外贸易对国民生活水平的影响。
3、国际贸易理论及国际贸易政策研究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说他们是国际经济学的微观方面?国际贸易理论分析贸易的基础和所得,国际贸易政策考察贸易限制和新保护主义的原因和效果。
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是国际经济学的微观方面,因为他们把国家看作基本单位,并研究单个商品的(相对)价格。
4、什么是外汇交易市场及国际收支平衡表?调节国际收支平衡意味着什么?为什么说他们是国际经济学的宏观方面?什么是宏观开放经济学及国际金融?外汇交易市场描述一国货币与他国货币交换的框架,国际收支平衡表测度了一国与外部世界交易的总收入与总支出的情况。
调节国际收支平衡意味着调节一国与外部世界交易出现的不均衡(赤字或盈余);由于国际收支平衡表涉及总收入和总支出,调节政策影响国家收入水平和价格总指数,因而他们是国际经济学的宏观方面;外汇交易及国际收支平衡调节涉及总收入和总支出,调整政策影响国家收入水平和价格总指数,这些内容被称为宏观开放经济学或国际金融。
5、浏览报刊并做下列题目:(1)找出5条有关国际经济学的新闻(2)每条新闻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或影响(3)每条新闻对你个人有何影响A (1) 国际金融危机: 影响中国整体经济,降低出口、增加失业、经济减速等(2) 美国大选:影响中美未来经济政治关系(3) 石油价格持续下跌:影响中国的能源价格及相关产业(4) 可口可乐收购汇源被商务部否决:《反垄断法》的第一次实施,加强经济法治(5) 各国政府经济刺激方案:对中国经济产生外部性效应B 以上5条新闻对个人影响为:影响个人消费水平和就业前景第二章比较优势理论1、重商主义者的贸易观点如何?他们的国家财富概念与现在有何不同?重商主义者主张政府应当竭尽所能孤立出口,不主张甚至限制商品(尤其是奢侈类消费品)。
国际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国际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4b91770b4e767f5acfce6d.png)
这是我在网上找的,大多数题目都有,朋友们可以参考一下!有一点不确定的是G — L指数,大家再上网查看看,是乘100还是乘1?希望可以给你们帮助,预祝大家顺利通过!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在古典贸易模型中,假设A国有120名劳动力,B国有50名劳动力,如果生产棉花的话,A国的人均产量是2吨,B国也是2吨;要是生产大米的话,A国的人均产量是10吨,B国则是16吨。
画出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并分析两国中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绝对优势?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比较优势?思路:B国由于每人能生产16吨大米,而A国每人仅生产10吨大米,所以B国具有生产大米的绝对优势。
从两国生产可能性曲线看出A国生产大米的机会成本为0.2,而B国为0.125,所以B国生产大米的机会成本或相对成本低于A国,B国生产大米具有比较优势。
(1)计算不发生贸易时各国生产计算机的机会成本。
(2)哪个国家具有生产计算机的比较优势?哪个国家具有生产小麦的比较优势?(3)如果给定世界价格是1单位计算机交换22单位的小麦,加拿大参与贸易可以从每单位的进口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中国可以从每单位进口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如果给定世界价格是1单位计算机交换24单位的小麦,加拿大和中国分别可以从进口每单位的货物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4)在自由贸易的情况下,各国应生产什么产品,数量是多少?整个世界的福利水平是提高还是降低了?试用图分析。
(以效用水平来衡量福利水平)思路:(1)中国生产计算机的机会成本为100/4=25,加拿大为60/3=20福利最大化仍在大米的边际替代率与贸易条件相等处,即Y 2X二1或Y=2X 处。
代 (2)因为加拿大生产计算机的机会成本比中国低,所以加拿大具有生产者计算机的比 较优势,中国就具有生产小麦的比较优势。
(3) 如果各国按照比较优势生产和出口,加拿大进口小麦出口计算机,中国进口计算 机出口小麦。
加拿大进口一单位小麦需要出口 1/22单位计算机,折合成劳动时间来算,生产一单位小麦本国要用 3小时,但生产1/22单位计算机本国要用 60/22小时劳动,所以加拿大进口一单位小麦相当于用 60/22小时的劳动换回本国3小时生产的产品,节省了 3-60/22=3/11小时的劳动时间。
国际经济学-课后重点及课后答案
![国际经济学-课后重点及课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03d9afe518964bce847cc6.png)
第2章现代贸易理论的基础2011年12月18日15:141,现代贸易理论主要关注贸易基础,贸易方向和贸易收益的决定因素.2,当前对世界贸易模式的解释是基于经济思想史的丰富遗产。
重商主义以及亚当斯密和李嘉图是现代贸易理论的先驱。
3,在重商主义学派看来,贵金属储备代表了一国的财富。
重商主义学派主张政府应该实行贸易管制,以限制进口和促进出口。
一国只有牺牲贸易伙伴的利益才能获得贸易收益,因为在给定时间点上,世界财富的存量是固定的,而且不能所有国家同时出现贸易顺差。
4,斯密对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提出了挑战。
他认为通过自由贸易,投入要素的国际专业化分工能够增加世界的产出,这些产出可由各贸易国共同分享,所有国家能够同时享有贸易收益。
斯密认为每个国家都将发现专门生产本国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是有利的。
5,李嘉图认为,即使一国同他国相比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处于绝对劣势地位,互利贸易也是可能的。
生产率低的国家应当专门生产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
6,现代贸易理论认为:如果在无贸易条件下,两个国家生产两种商品的比较成本(价格)不同,两国就都能从国际贸易中获利。
贸易收益来自于国际劳动分工及专业化带来的生产和消费水平的提高。
7,比较成本可以用生产可能性曲线解释。
这条曲线表明,假定所有资源都以最有效的方式得到利用,一个经济所能产生的两种产品的最大产量组合。
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提供了一种测算边际转换率的方法,边际转换率是指每增加一单位的一种产品必须牺牲的另一种产品的数量。
8,在成本不变的情况下,生产可能性曲线是一条直线。
国内的相对价格只由本国的供给条件决定。
在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可能发生一个国家完全专业生产一种商品的情况。
9,在现实世界中,各国往往处于成本递增的情况。
因此,生产可能性曲线凹向坐标原点。
每个国家的产品的相对价格由供给和需求因素共同决定。
在成本递增的情况下生产完全专业化就不太可能了。
10,当生产率的增长落后于国外竞争对手时,一国的制造商在一种特定产品的比较优势将随时间的推移而最终消失。
国际金融第二版课后答案(全)
![国际金融第二版课后答案(全)](https://img.taocdn.com/s3/m/52529a48b307e87101f69685.png)
国际金融习题答案第一章国际收支本章重要概念国际收支:国际收支是指一国或地区居民与非居民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经济交易的货币价值之和。
它体现的是一国的对外经济交往,是货币的、流量的、事后的概念。
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将国际收支根据复式记账原则和特定账户分类原则编制出来的会计报表。
它可分为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以及错误和遗漏项目三大类。
国际收支平衡表:又称为国际收支帐户,是指将国际收支按照特定帐户分类,根据一定的原则用会计方法编制出来的报表。
具体地说,是指按照复式簿记原理,以某一特定货币为计量单位,运用简明的表格形式总括地反映一经济体(一般指一国家或地区)在特定时期内与世界其他经济体间发生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统计报表。
自主性交易:亦称事前交易,是指交易当事人自主地为某项动机而进行的交易。
国际收支失衡:国际收支失衡是指自主性交易发生逆差或顺差,需要用补偿性交易来弥补。
它有不同的分类,根据时间标准进行分类,可分为静态失衡和动态失衡;根据国际收支的内容,可分为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衡;根据国际收支失衡时所采取的经济政策,可分为实际失衡和潜在失衡。
复习思考题1.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经常账户是赤字的同时,该国的国际收支是否可能盈余,为什么?答:可能,通常人们所讲的国际收支盈余或赤字就是指综合差额的盈余或赤字.这里综合差额的盈余或赤字不仅包括经常账户,还包括资本与金融账户,这里,资本与金融账户和经常账户之间具有融资关系。
但是,随着国际金融一体化的发展,资本和金融账户与经常账户之间的这种融资关系正逐渐发生深刻变化。
一方面,资本和金融账户为经常账户提供融资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
另一方面,资本和金融账户已经不再是被动地由经常账户决定,并为经常账户提供融资服务了。
而是有了自己独立的运动规律。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经常账户是赤字的同时,该国的国际收支也可能是盈余。
2.怎样理解国际收支的均衡与失衡?答:由于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因此,国际收支的均衡与失衡也由多种含义。
(完整word版)《国际经济学》课后思考题(纯文字答案题目)
![(完整word版)《国际经济学》课后思考题(纯文字答案题目)](https://img.taocdn.com/s3/m/5091ff9c0029bd64783e2c84.png)
《国际经济学》课后思考题(纯文字答案题目)第二章一:名词解释1、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当把一定的经济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放弃的另一些产品生产上最大的收益。
2、比较优势: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
3、提供曲线:提供曲线反映的是一国为了进口其某一数量的商品而愿意出口的商品数量。
二:简答简述对绝对优势理论的评价。
答:(1)意义:①主张自由经济,为自由贸易奠定了基础;②解释了贸易产生的部分原因;③首次论证了贸易双方都有益。
(2)缺陷:不具有普遍性。
(比如:一国在两种产品上都具有绝对优势或者劣势)4、对比较优势理论有哪些误解?答:①劳动生产率和竞争优势。
只有当一个国家的劳动生产率达到足以在国际竞争中立足的水平时,它才能从自由贸易中获利;②贫民劳动论。
如果来自外国的竞争是建立在低工资的基础上,那么这种竞争是不公平的,而且会损害其他参与竞争的国家;③剥削。
如果一个国家的工人比其他国家工人工资低,那么贸易就会使得这个国家受到剥削,使其福利恶化;6、专业化分工会进行的那么彻底吗?为什么?答:不会。
原因:①多种要素存在会减弱分工的趋势;②国家保护民族产业;③运输费用的存在(会导致非贸易品)。
7、试述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局限性。
答:①预测了极端的专业化分工,而现实中不存在;②忽略了国际贸易对国内分工的影响,并据此认为一个国家始终能从国际贸易中获利;③忽略了各国资源不同也是产生国际贸易的重要原因;(仅认为技术不同导致劳动生产率不同,从而导致比较优势不同)④忽略了规模经济也可能是产生国际贸易的原因。
8、简述穆勒的相互需求原理。
答:商品的价格是由供求双方的力量共同决定的,市场行情也会自行调整,以使供求相等。
因此,商品的国际交换比率就是由两国相互的需求来决定的,并且将确定在双方各自对对方产品需求相等的水平上,这就是相互需求原理。
《国际经济学》第二版课后章节参考答案
![《国际经济学》第二版课后章节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590d920b307e87100f69612.png)
《国际经济学》——学位课第一章练习与答案1.为什么说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答案提示:当生产处于生产边界线上,资源则得到了充分利用,这时,要想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必须降低另一产品的生产,也就是说,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是有机会机本(或社会成本)的。
生产可能性边界上任何一点都表示生产效率和充分就业得以实现,但究竟选择哪一点,则还要看两个商品的相对价格,即它们在市场上的交换比率。
相对价格等于机会成本时,生产点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位置也就确定了。
所以,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
2.仿效图1—6和图1—7,试推导出Y商品的国民供给曲线和国民需求曲线。
答案提示:3.在只有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当一个商品达到均衡时,另外一个商品是否也同时达到均衡?试解释原因。
答案提示:4.如果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直线,试确定过剩供给(或需求)曲线。
答案提示:5.如果改用Y商品的过剩供给曲线(B国)和过剩需求曲线(A国)来确定国际均衡价格,那么所得出的结果与图1—13中的结果是否一致?答案提示:国际均衡价格将依旧处于贸易前两国相对价格的中间某点。
6.说明贸易条件变化如何影响国际贸易利益在两国间的分配。
答案提示:一国出口产品价格的相对上升意味着此国可以用较少的出口换得较多的进口产品,有利于此国贸易利益的获得,不过,出口价格上升将不利于出口数量的增加,有损于出口国的贸易利益;与此类似,出口商品价格的下降有利于出口商品数量的增加,但是这意味着此国用较多的出口换得较少的进口产品。
对于进口国来讲,贸易条件变化对国际贸易利益的影响是相反的。
7.如果国际贸易发生在一个大国和一个小国之间,那么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更接近于哪一个国家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答案提示: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将更接近于大国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
8.根据上一题的答案,你认为哪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福利改善程度更为明显些?答案提示:小国。
国际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国际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f1787b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5e.png)
国际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第⼆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1.根据重商主义的观点,⼀国必须保持贸易顺差。
在两国模型中是否可能?为什么?思路:在两国模型中⼀国的贸易顺差等于另⼀国的贸易逆差,不可能出现两国都顺差的情况,重商主义贸易顺差的⽬标必有⼀国⽆法实现。
2.在分析中国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利弊时,有⼈说“为了能够打开出⼝市场,我们不得不降低关税,进⼝⼀些外国产品。
这是我们不得不付出的代价”;请分析评论这种说法。
思路:这种说法实际是“重商主义”,认为出⼝有利,进⼝受损,实际上降低关税多进⼝本国不具有⽐较优势的产品,把资源⽤在更加有效率的产品⽣产中去再出⼝,能⼤⼤提⾼⼀国的福利⽔平,对⼀国来说反⽽是好事。
3.在古典贸易模型中,假设A国有120名劳动⼒,B国有50名劳动⼒,如果⽣产棉花的话,A国的⼈均产量是2吨,B国也是2吨;要是⽣产⼤⽶的话,A国的⼈均产量是10吨,B国则是16吨。
画出两国的⽣产可能性曲线并分析两国中哪⼀国拥有⽣产⼤⽶的绝对优势?哪⼀国拥有⽣产⼤⽶的⽐较优势?思路:B国由于每⼈能⽣产16吨⼤⽶,⽽A国每⼈仅⽣产10吨⼤⽶,所以B国具有⽣产⼤⽶的绝对优势。
从两国⽣产可能性曲线看出A国⽣产⼤⽶的机会成本为0.2,⽽B国为0.125,所以B国⽣产⼤⽶的机会成本或相对成本低于A 国,B 国⽣产⼤⽶具有⽐较优势。
4.理论,决不是个强权理论,只要按照⽐较优势进⾏贸易,专业化⽣产,充分有效地利⽤资源,穷国也可以得到好处,这不仅可以从Sachs 和Warner 对78个发展中国家贸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中的得到证实,单从中国改⾰开放的实践就可以得到说明。
5. 下表列出了加拿⼤和中国⽣产1单位计算机和1单位⼩麦所需的劳动时间。
假定⽣产计算机和⼩麦都只⽤劳动,加拿⼤的总劳动为600⼩时,中国总劳动为800⼩时。
(1)计算不发⽣贸易时各国⽣产计算机的机会成本。
(2)哪个国家具有⽣产计算机的⽐较优势?哪个国家具有⽣产⼩麦的⽐较优势?800 1200(3)如果给定世界价格是1单位计算机交换22单位的⼩麦,加拿⼤参与贸易可以从每单位的进⼝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中国可以从每单位进⼝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如果给定世界价格是1单位计算机交换24单位的⼩麦,加拿⼤和中国分别可以从进⼝每单位的货物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4)在⾃由贸易的情况下,各国应⽣产什么产品,数量是多少?整个世界的福利⽔平是提⾼还是降低了?试⽤图分析。
国际经济学课后练习题答案(下册)
![国际经济学课后练习题答案(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a7524005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b1.png)
04
全球化与发展经济学
全球化对经济的影响
全球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全球化对技术进步的影响
全球化促进了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 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增长。
全球化使得企业可以引进国外先进技 术和管理经验,促进本国的技术进步。
全球化对就业的影响
全球化使得企业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寻 找成本更低的劳动力,从而影响本国 的就业市场。
05
国际经济政策与合作
关税与非关税壁垒
总结词
关税与非关税壁垒是国际经济政策中的 重要手段,对国际贸易产生深远影响。
VS
详细描述
关税是政府对进口商品征收的税费,旨在 保护国内产业和市场。然而,过高的关税 可能导致贸易伙伴采取报复措施,引发贸 易战。非关税壁垒包括技术标准、卫生检 疫、知识产权保护等措施,这些措施可能 对进口商品构成隐性限制,影响国际贸易 自由化。
• 详细描述:跨国公司经营策略的主要内容包括市场拓展、资源配置、技术创新 和组织管理等,旨在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和市场竞争优势。跨国公 司对于推动全球化进程、促进国际贸易和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
• 总结词:跨国公司经营策略的制定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目标市场、竞争 环境、企业资源和组织能力等。
比较优势理论
• 总结词: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应该专注于生产并出口其机会成本 较低的产品,同时进口其机会成本较高的产品。
• 详细描述:比较优势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的,他认为 即使一个国家在生产所有产品上都不具有绝对优势,但如果它在生产某 种产品上的机会成本低于其他国家,那么它仍然可以选择生产这种产品 并出口。
详细描述
市场寻求是指企业为了扩大市场份额 、获取更多消费者而进行的投资;资 源寻求是指企业为了获得稳定的原材 料供应而进行的投资;效率寻求是指 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管理效 率而进行的投资;技术寻求是指企业 为了获取先进技术、提高产品竞争力 而进行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