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分层教学的一些实践和体会
首先对 自己所 教的学生进行分层 :
A层 : 学 基 础 较 好 , 维 能 力也 较 好 ; 数 思 B层 : 学 基 础 一 数 般 , 维能力一般或较好 ; 思 C层 : 学 基 础 中下 , 维 能 力 一 般 , 数 思
或思维能力较 好但 数学基础较差 , 习品质不够好 ; 学 D层 : 数学
基 础 较 差 。 维 能 力 一 般 或 中下 。 思
形中位线定理类似的性 质呢? 要求学生画图探 讨和讨论 , ( 然后
讲出答案或猜想答案 )
当然 . 这样将学 生进 行分层我 是不告诉学生 的 , 只要 自己 心中有数 , 教学有针对性就行 了。 对学生分 层后 , 针对不 同层次 的学生制订不同层 次的教学 目标 和教学策 略。
求 老 师 强 调个 别 ( 少 是 一 个 层 面 上 的 部 分 学 生 ) 也 就 是在 某 至 ,
解和组合 ; 哪个地方该精讲 , 哪个地方该让学生去探求 ; 如何 设
计各层次学生 的作业 , 等等 。
三 、 课 堂 教 学 中 进 行 分 层 教 学 的 实 践 和 教 学 效 果 在 ( ) 课 堂 教 学 中 我 针 对 不 同层 次 的学 生 采取 不 同 的导 学 1在
个层 面上 做到 因材施教 , 体现 出对学生进 行个性化教育 , 因而
能更好地提高学生 的学 习积极性和数学思维能 力. 进而提高 了 数学 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
方法 . 使各层次的学生 都能理解 掌握 数学 知识 和发 展能 力。
课 堂 上 多让 A和 B层 学 生 探 求 问题 ( 题 、 题 或 老 师 和 例 习 同学 提 出 的数 学 问 题 )讨 论 问 题 , 后 独 立 地 或 在 老师 的引 导 . 最 下 找 出答 案 . 多鼓 励 他 们 质 疑 已 有 答 案 ( 解 法 、 法 ) 对 并 或 证 和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一、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优势1. 个性化学习: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分组,从而实现个性化的学习。
对于数学学得较好的学生可以开设更高层次的教学内容,对于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开设更加基础的教学内容,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2. 提高教学效果:通过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学生在适应自己的学习节奏和难度的情况下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提高学习效果。
3. 培养学习兴趣: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更加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适合自己水平的教学内容下更容易感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1. 需要细致的教学准备:初中数学分层教学需要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和准确判断,从而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
这需要老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教学水平,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
2. 教学资源需求量大:初中数学分层教学需要提供不同层次学生不同难度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题目、作业等,需要投入大量教学资源和人力物力。
这对于学校来说是一定的挑战。
3. 教学管理难度大:初中数学分层教学需要老师进行不同分层学生的教学管理,要求老师掌握不同层次学生的学情,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安排,这是一定的挑战与难度。
1. 制定合理的分层方案:学校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成绩和能力制定合理的分层方案,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进行教学。
这需要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可以借鉴学校的考试成绩、平时学习情况、老师的自主测评等因素进行分层。
2. 开发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学校和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收集和开发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包括不同难度的教材、题目、作业等,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可以通过教育软件、网络资源、教学辅导书等途径获取。
3. 强化教学管理和指导:教师应加强对分层学生的教学管理和指导,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和帮助,确保每个学生都得到有效的教学指导。
初中数学教学实践及反思(3篇)
第1篇一、引言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我深知肩负的责任与使命。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不断探索、尝试,力求提高教学质量。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初中数学教学实践及反思进行阐述。
二、教学实践1. 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基础知识是学生学习的基石。
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讲解与巩固。
首先,我会对每一章节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梳理,确保学生掌握。
其次,通过课堂提问、作业布置等方式,检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最后,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2. 强化解题能力的培养解题能力是衡量学生数学水平的重要标准。
为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我在教学中采取以下措施:(1)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2)通过典型例题讲解,让学生了解解题步骤和技巧;(3)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4)组织解题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注重实践与生活相结合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在教学中,我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
例如,在教学“面积”一节时,我让学生测量教室的面积,计算教室可容纳的人数;在教学“比例”一节时,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比例关系,如身高与体重的比例等。
4. 优化教学手段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不断优化教学手段。
首先,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其次,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三、教学反思1. 教学方法有待改进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于某些数学概念难以理解。
针对这一问题,我意识到自己的教学方法有待改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不同,因此在教学中,我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新课标下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教学质量大面积提高的重要保证。 分层教学发展的 方向教师要优化, 要真正做到变教书为育人 , 教育 目 的不是“ 选好” 人来教. 而是应该想方设法去“ 教好”
人。 分层教学要求教 师的说理、 动员的能力更强, 要 真, 关爱他们的成长。 当然实行分层教学是一项整 体教育改革 。 需在数学教学 中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
学中 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 内容, 设计教学各环节 以 照顾到班级中各层面的学生 , 有利于提高整体 的课
堂效率 , 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最大的“ 回 报” 。 使学 科成绩有较大幅度提高。 我所任教的紫东实验学校,
在七年级编班时 3 个班级数学平均分相差在 o 4以 内, 及格人数相差 3 个。 优 良率 0 2 , 因素也做到尽 量均衡。 通过—个学期的实验我任课的两个班【 7 4 人)
题 比较轻松 。 所 以能够在较快 的时间 内完成 , 教师
进行适当的指导。 4 . 对学生的学习分层评价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原
业布置、 学法辅导等环节得到优化 , 更有针对性 , 真
正体现 因材施教 , 同时也减轻了学生负担 . 可发挥 学生 的自主性 , 便于提高学生能力 。 更好的适应 未 来。 服务社会。 二、 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大, 但由于他们领悟了因式分解的内涵 , 完成基础
功的喜悦, 减少心理压力, 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 有
助干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挖掘他们 内在的潜能。4 . 分层教学可使教师在备课 、 上课、 作
这一切都可能成为他们学好数学的动力。
综上所述, 在数学教学 中 做好分层教学是实现
后再分解因式的问题。 ( 5 ) 探索研究具有一定难度与 灵活性的因式分解问题 。 需要添项或拆项等方法进
对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实 施 有 差异 的教 学 , 每 名 学 生 都 得 到 充分 的发 展 . 文 旨 使 本
在 综 合 我 国教 育 界分 层 教 学 的理 论 成 果 ,结合 本 人 的教 学 经验 . 对分 层 次 教 学 作 出 了以 下 几个 方 面的 探 索 与思 考 .
一
、
分 层 教 学 的 必 要 性 及 可行 性
思 . 节 并 控 制 好各 层 次 学 生 的 学 习 . 好对 各层 次学 生的评 价 , 以纵 向性 为
主. 教师 通过 观察 、 馈信 息 , 时 表扬 激励 , 进 步大 的学 生 反 及 对 及 时调到 高一 层 次 , 对落后 的同意转 层 , 相 从而 促进 各层 学 生 学 习的积极 性 , 所有 学生 随时都 处于最 佳 的学 习状 态. 使 四 、 施 的 步骤 和 方 法 实 ( ) 生 分 层 : 学 生 分 为 A, C - , 一 学 将 B, 二层 A组 ( 习 较 学
提 高 了学 生 学 习数 学 的兴 趣 .
全面、 续 、 持 和谐 地 发 展 . 由 于 学 生 所 处 的 文 化 环 境 、 但 家 庭 背 景 和 自身 思 维 方 式 的 不 同 , 生 的数 学 学 习 活 动 存 在 学 个 体 差 异 . 此 教 师在 数 学 教 学 中要 关 注学 生 的个 体 差异 , 因
实践探索中的初中数学分层教学
实践探索中的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摘要: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面对广大学生,因材施教显得更为重要。
而分层教学则是因材施教在教学上的一种具体实施的方式,分层教学的目的是面向全体学生,让不同层次成绩的学生都能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
结合教学实践,分别从分层教学的涵义、实施步骤及效果反思等几个方面对分层教学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实施步骤本着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让所有学生都有所提高的原则,近年来,我们一直在进行对学生实施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的探索,具体做法就是对学生实行分层教学。
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现状等)并征得家长支持的基础上,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几个层次实施教学,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和教学方式都不相同。
接下来就实施以来的一些方法和感受与大家进行交流,希望可以得到提高。
一、什么是分层教学所谓分层教学,是指学生在发展中是有差异的,素质是良莠不齐的,在此基础上对学生采用“因材施教”“掌握教学”等教学手段,并且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发展层次上的学生,再根据他们不同的个性特点、心理倾向、学习基础、学习现状及学习能力等等来合理为他们“量体裁衣”。
为他们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所有学生都能通过分层教学而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入手:一是根据学生发展的层次来为学生分层,二是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
1.学生分层分层教学的第一步是对学生进行分层。
也就是根据学生的知识层次、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并结合家长以及教师的综合考评,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实施分层。
这种分层与我们常说的快慢班是不同的,因为它更多的是体现了学科性,而且分层的依据也不是单看考试成绩。
通过上述方法将学生从低到高分为abc三层:a层学生的基础和智力相对较差,学习欲望不强,学习热情不高,因而接受能力有限,成绩较差;b层学生的基础和智力一般,有求知的欲望,能自觉学习,成绩属于中间层次;c层学生的基础知识扎实,有很强的求知欲,能有一套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并正确运用于独立自主的学习中,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强,成绩优异。
初二数学ABC分层走班制教学实践措施分析
初二数学ABC分层走班制教学实践措施分析【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的相关内容。
在文章对背景介绍进行了阐述,强调了研究的意义。
在分别对ABC分层走班制进行了概述,并深入探讨了其在初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教学实践措施进行了分析,并着重介绍了课堂教学设计以及学生辅导与答疑方面的重要性。
在文章对初二数学ABC分层走班制教学实践效果进行评估,并提出了展望与建议。
本文旨在为初二数学教学提供有效的教学实践措施,以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绩。
【关键词】初二数学、ABC分层走班制、教学实践、课堂教学设计、学生辅导、答疑、效果评估、展望、建议。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初二数学ABC分层走班制教学实践措施分析引言本文将从ABC分层走班制的概述、在初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教学实践措施分析、课堂教学设计和学生辅导与答疑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深入研究初二数学ABC分层走班制的教学实践效果,并提出展望与建议,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初二数学ABC分层走班制教学实践措施分析的研究意义在于深入探讨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为初中数学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ABC分层走班制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
通过分层走班制,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研究初二数学ABC分层走班制的教学实践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
通过评估初二数学ABC分层走班制的教学实践效果,可以为今后的教学改进提供依据和指导,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深入研究初二数学ABC分层走班制的教学实践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 正文2.1 ABC分层走班制概述ABC分层走班制是一种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兴趣特点进行分层教学的教学模式。
通过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的班级,可以更好地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初中数学教学实践的探索(3篇)
第1篇一、引言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初中阶段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数学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的探索。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运用多媒体、实物、图片等教学手段,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勾股定理”时,可以展示一个三角形模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勾股定理的应用。
2. 突破难点,激发兴趣对于数学中的难点,教师可以通过变式、举例、比较等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提高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可以列举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体会到一元二次方程的广泛应用。
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兴趣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
例如,在讲解“函数”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绘制函数图像,通过实践加深对函数的理解。
三、注重教学方法改革1. 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让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
2. 问题引导法问题引导法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
3. 合作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的教学方法。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探究,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关注学生个体差异1. 个性化教学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应采取个性化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例如,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降低难度,给予更多的辅导;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增加难度,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256-021分层教学的涵义及内容所谓的分层教学就是从实际出发,根据知识学习、能力形成等方面的具体情况与个人愿望,把初中生进行分班或分组开展教学活动的一种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包含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学生的主体多层次,目标设定多层次,教学过程多层次,考试评价多层次。
2分层教学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现行的教学方式为传统的“平行分班”,由于学生基础知识状况、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潜在能力、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存在差异,接受教学信息的情况也就有所不同,而且一个班级里人数较多,如果按中等学生的水平授课,长期下来必然形成一部分学生“吃不饱”,一部分学生“吃不了”,优生学习没动力,冒不了尖,后进生最基本的也掌握不了,给其它学科的学习带来困难,不能实现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3分层教学的组建与实施3.1学生分层: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的差异和提高学习效率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水平、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性格特征,按课程标准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要求,可将学生依上、中、下按 3∶5∶2的比例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是拔尖的优等生,即能掌握课文内容,独立完成习题,完成教师布置的复习参参考题及补充题,可主动帮助和解答b层、c层的难点,与c层学生结成学习伙伴;b层是成绩中等的学生,即能掌握课文内容,独立完成练习,在教师的启发下完成习题,积极向a 层同学请教;c层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即能在教师和a层同学的帮助下掌握课文内容,完成练习及部分简单习题。
3.2教学目标分层:分层次备课是搞好分层教学的关键。
在学生分层的基础上,根据教材和课标的要求,以及各层次学生的水平,对各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
a层学生要求掌握课本的基础知识,学会基本方法;b层学生要求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c层学生要求在b层次的基础上,培养创新意识,有良好的数学素质。
浅谈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探究和体会
浅谈初 中数学分层教学 的探究和体会
张 欣 华
河北省雄县朱各庄镇初级中学
摘 要: 根 据初 中孩子的数 学水平和 个体 差异 , 对他们 分开 在课堂上我让 A和 B层次 的孩子针对例题提 出问题 , 探 档 次进行授课 , 有助于发展孩 子们 的个性 , 有助 于培养孩子们 讨问题 , 最后经过思考独立地找到答案 , 或在老师 的帮助下解 的特长与兴趣 , 进 而更好地提 高我们 的上课效率 。 决问题。 激励他们敢于提 出疑问并提倡对一题进行多解 , 以发 关键词 : 初 中数 学 分层教 学 教 学策略 上课 效率 展他们的创新能力 。而对 c层次 的孩子则在细讲知识点后还
一
要对他们 进行课外辅导 。 上课 前对上节课知识 的复习 , 随堂练习 , 作业 的布置都要 根据不同层次 的孩子进行设置 ,一般随堂练习和家庭作业分 基础题和能力题 , 能力题 要让 A层次 的孩子做并 鼓励 B层次 的孩 子试着去做 , c层次 的孩子 可以不做 , 但基础题一定要完 成 。怎样对每个章节 的练习题分层次则以孩子们掌握知识的
追 上 A层 的 学生 。 C层 这部分学生数学 底子相对较薄 , 所 以以培养他们 的
学习兴趣为主 , 增强他们学 习数学 的主动性 , 对他们要多加辅 导, 课 上多提 问他们 , 并要求他们 在考试 中争取达 到及格分 。 二、 备课时要做到备教材和备学生的有机统一。 为 了让孩子们更有 效地 理解数学 知识 和发 展他们的数学 思维 , 每节数学课 前 , 我都要做充分 的准备 : 各 个档次 的孩子 的教学 目 标 和教学 方法是什 么; 为了完成教学任务 , 怎样创设 教学情境 , 怎样合理 引导学生 , 让他们 主动去思考 ; 怎样讲 解 例题 , 哪些 问题该细讲 , 哪些 问题该让他们 自己去寻找 答案 , 哪些 问题可一带而过 ; 怎样 布置各档次孩子们 的作业等等 。 三、 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分层教学 的效果 。 2 0 1 2 年, 我任八年 级数学 老师 , 在课 堂上 我采用分 层教 学法 , 下面就是我进行分层教学 的一些实践 : ( 1 ) 在课堂 上我根据不同档次的孩子采用不 同的教学方 法, 使各个档次 的孩子都不 同程度地得到进步。.
初中数学小组分层学习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理, 所 以需要小 组分层要求 , 要求A 组学 生任意 画个 三
l1 .
删
角形 , 并量 出三角形 的两条边 , 及夹角 , 然后 全组一起 做实验 ,根据这三个条件来作图 。组长应快速解决 问 题, 并指导 自己的组员如何动手来 画出来 。 案例3 : 全等三角形的一题 多解 在全等的证 明中 ,大家都知道一般的两个三角形
号问题就 可设计这 样三个层 次的练 习 :基础层 2 ( x + 2 )
=
B 层( 中等生) 、 c 层f 基础生) 。但 这样一来学生就会 产生 误解 , 为了不给差生施加 心理压力 , 使 他们产 生“ 破 罐 子破摔 ” 的不利心理 , 必须 向他们解 释分层 的 目的及意 义, 让学 生明确分层 只是手段 , 是一 种竞 争机 制 , 并 采
“ 力” 而行 。
三、 课堂教学 。 分 层 进 行
一
起做实验并利用两条边及它们 的夹角来 总结 出全 等
考虑到本节课的特点 , 动手及抽 象思维较强 , 需要 定 的作 图的能力 ,并在此 基础上总结探 索 出S AS 公
的结论。
打破传统教学观念 ,在新课 程改革当 中以学生为
.
间 进 行 比对
系列练 习及 书里 B 组 的提高题 ,并 负责搜集有关 问
2 . 利用 尺规作 图作 出要求的图形
小组分层 学习 : 让学 生一起探讨 , 并 了解全等 形 ,
一
题, 当然中等生如学有余 力时 , 也可 以完成提 高题 , 优 等生也可以超前三 四节 ;如优等 生完成相应练习有 困 难, 也可以参 与较低 层次 的学 习 , 让 他们有 的放矢 , 量
有四个判寇, 特殊的直角三角形有五个判定 现在就有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摘要:当前,面对学生之间认知水平的差异性,对学生初中数学实施“分层教学”模式显得更为重要。
阐述了对分层教学三年课题研究的实践和探索。
关键词:课题研究;分层教学;分层培养一、问题的提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而现在的教学方式都是相对传统的教学方法,由于学生之间的认知水平有较大的差异,如果教师都按照传统教学方法上课,长期下来必然会造成好学生学习没动力,而学习困难的学生连最基本的知识也掌握不了。
因此,我们年级数学组的四位老师于2009年3月起开始尝试“分层教学”模式的课题研究,探索在学生学习能力有较大差异的班级里如何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标。
二、分层教学的理论当前,我们正在实施的新课程从课程目标到课程内容都体现了我们必须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此我们数学组四名教师一致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
分层教学就是教师首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学生分成几个层次,然后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使每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它是因材施教的一种很好的实施方式。
三、分层教学的实施1.学生分层分层教学的一个基本的要求和目的就是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知识结构进行教学设计,因此我们首先根据学生对数学知识掌握水平的现状将每班的学生都分成了高、中、低三个层次,也就是a、b、c三个小组。
我们深知对学生分层是实施分层教学的第一步,而迈好第一步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2.分层备课我们四名教师在分层备课这个环节,将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都分成不同的水平层次,且每个层次都有不同的侧重内容。
例如:在对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2.3.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进行备课时,我们制定的教学目标是:(1)要求c组学生能说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并能应用性质进行简单作答;(2)要求b组学生能理解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并能熟练地加以运用;(3)要求a组学生能理解掌握等腰三角形两条性质的推理过程,并能灵活地运用性质。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新 课标对初 中数学分层教学提 出了新 的挑战 , 主要 是在初 中 学生 积极 思考 ,使学生 的求 知欲 望与学 习兴趣得 到有效激发 , 所
数学 教学 过程 中 , 注入新 的教 育理念 , 就是树立 学生 能提 高 以 , 过分层教 学使不 同层次 的学生都有 所收获 , 要 也 通 让不 同层次 的 的观 念 , 抓住数 学 的个性化 特征 , 让不 同层次学 生 的数学思 维都 学生 可 以参与 到教学 活动 中, 对不 同层次 的问题进行 分析 , 师 教 有所提高 。根 据分层教学这 一理念 , 我在数 学教学 中进行 了如下 根据教 学 内容 , 设计 不 同层 次的教学 目标 , 根据 学生层次 的不 同
让处 于 中层 的学生 回答 中层 问题 , 其他 全体学生 , 基础性 知识 进行教 育与普及 , 学生得 到不 同程 度 同意见 的学生进行 补充 , 对 使
的发展 ,在数学 中得到 提高与 发展主要 是指 数学课 程要 具有层 层次学 生进行补充 ,让处 于较高层次 的学生解答 高层次 的问题 。
2 习基础 方面的差 异 . 学
学 阶 段 的数 学 学 习状 况 不 同 , 出现 了两 极 分 化 现 象 。 3学 习 方 法 的差 异 .
因 为 在 小 学 所 受 教 育 的不 同 , 学 基 础 表 现 不 一 , 于 在 小 营业 员拿出的两种 邮票有几 种可能?我对此题 进行设计时 , 数 由 主要
探索 。
~
与差异 , 使高 、 、 中 低各个层次 的学生能在其 最近发展 区得 到启 发
中 学 生 之 间 的 个 体 差 异
、
与提 高 , 现情趣性 的分层 问题 , 实 在教 师的引导 、 发与讲解 中 , 启
初中数学作业分层的实践与研究
初中数学作业分层的实践与研究一、分层教学概述分层教学是一种有效的差异化教学方法,它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层次,按照学生的水平,提供不同的学习资源和支持。
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鼓励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分层教学的实施可以在多种方式下进行。
其中一种常见的方式是基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来分层。
这种方法在教师们给学生提供不同难度的数学练习时也是非常有用的。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高、中、低。
高层次的学生被给予更具挑战性的练习,中层次的学生被给予具有适度难度的练习,而低层次的学生被给予更简单的练习。
二、我的实践在我的初中数学班级中,我实施了作业分层教学方法。
我将学生分为几组,每组都由不同的学习层次组成。
通过作业分层,我以更有效的方式满足学生的差异化学习需求。
我的作业分层教学实践大致可分为以下几步:1. 利用课堂中已有的提升训练或练习册,将繁琐、难度较低的部分剔除出来,形成不同难度的适宜学生的不同层次练习册。
2. 在充分听取同学意见的基础上,当然也是经过了我周密的评估后,将班里的学生依据基础差异和考试成绩分为三个层次:高、中、低。
3. 每周,我会按层次给出不同的作业任务清单,并用不同的颜色标注(绿色表示难度级别较低的,黄色表示难度级别适中的,红色表示难度级别较高的)。
4. 每个层次的作业具有自己独特的任务和难度等级,可以确保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进行有效学习。
但同时,难度级别较低的学生也可以逐渐接触更具挑战性的作业,从而逐渐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
5. 鼓励每个学生按时完成作业。
如果某个学生的成绩明显不能达到预期,我会与该学生进行必要的辅导和关心。
三、实践经验总结1. 适应学生的需要:在此方法中,学生有了选择,学生也开始突显出自己的差异化需求。
通过分组和分层的方法,我的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自己的学习弱点,以及享受让自己挑战性的作业。
2. 易于管理:分层的教学方法能够让教师更好地管理大量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因此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在初中数学分层教学中实践和
在初中数学分层教学中的实践和探索目前素质教育正在全面推广,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数学教学要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必须要以人为本,充分发展学生的潜能。
但初中学生尤其是初三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都不尽相同,所以(根据我们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初中数学教学尤其是初三数学教学,进行分层教学能更好地进行因材施教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较快地提高教学效果。
我个人在初中数学教学多年的实践中体会到,初中数学教学进行分层教学,教学效果比不分层的传统教学要好,初二和初三的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差别会更大,进行分层教学效果会更加显著。
以下谈谈我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进行分层教学的一些做法: 一、充分了解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基础根据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思维能力水平对学生分开几个层次。
并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
首先对自己所教的学生进行分层:a层:数学基础较好,思维能力也较好。
b层:数学基础一般,思维能力一般或较好。
c层:数学基础中下,思维能力一般,或思维能力较好但数学基础较差,学习品质不够好。
d层:数学基础较差,思维能力一般或中下。
当然,这样将学生进行分层我是不告诉学生的,只要自己心中有数,教学有针对性就行了。
对学生分层后,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数学基础要更扎实,数学思维能力要更强,成为数学尖子。
有针对性地对他们提出较高要求和开小灶。
要求他们除完成课本习题外,尽量多看些有关解题和数学竞赛的数学课外书,鼓励他们提数学问题,多鼓励他们自学和进行一题多解。
b层提高数学基础知识水平和数学基本运算技能,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使他们一部分能向a层转化。
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鼓励他们在课堂上多问,多提问题,多鼓励他们自学,多鼓励他们一题多解,要求他们在测验时争取优分并追上成绩最好的同学。
c层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使他们其中一部分向b层转化。
四中分层递进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四中分层递进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一、萌发“分层递进教学策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的背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实行划片招生,小学毕业生取消升学考试,基本上全盘端就近升入初中学校,在这种情况下,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升高,学生间的差异就越来越来大,学困生也随着越来越多,从而使学校生源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这对于文科教学来手影响不大,而对于理科教学的影响就非常大,出现课堂教学中难以顾及两头现象,结果是优生吃不饱,求知欲得不到充分的满足,智力的潜能得不到很好的开发,学困生吃不了,跟不上教学进度,达不到教学要求,久而久之,势必造成优生不优,学习缺乏竞争力;学困生找不到成功的喜悦,学习意志不断遭到打击,失去学习信心,破罐子破摔,直接影响班级的学习空气,形成恶性循环,使义务教育和素质教育得不到落实,初中生的毕业率有其名而无其实,个别初中毕业生的学生的数学成绩,恐怕连初一的学生都达不到。
而以往的实践表明: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教师的教不适应学生的学。
教师如果仍旧沿用过去在同一教材下运用同一要求、同一方法来授课,就不能充分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不能很好地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不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会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
为了克服这种弊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地把教学的重心从“教”向“学”转移,不仅使学生“学会”,而且让学生“会学”,把教学真正转化为学生富有成效的学习活动,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让优等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学困生“吃得了”的教学要求,从而大面积提高我校各层次班级教学质量。
鉴于我校学生人数较多,学生个体差异、知识能力参差不齐的现象较为严重,我校从2001年秋开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探讨尝试“分层递进策略”教学法,经过近年的教学实验,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究,并确立为省级研究课题,获得省级成果一等奖或二等奖。
2004年9月又创造性的运用“单元自主流动式分层教学”效果显著,成为我校特色教育的一大亮点。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探索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探索【摘要】人们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差异,因材施教做为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怎样有效的贯彻这一原则,通过本人几年来的实践与研究,在教学中采取“分层教学,优化课堂教学结构,面向全体学生,开发学生潜能”的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文就是笔者对这种教学模式的一些尝试。
【关键词】分层教学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面对学习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促使全体学生获得良好发展,落实素质教育目标,这是当前学校课堂教学改革面临的一个突出课题。
教学实践表明:分层教学能优化课堂教学结构,面向全体学生,开发学生潜能,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
一、实施分层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教”要适应学生的“学”,学生是有差异的,因学定教,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需要和潜能。
分层教学注重发展每一个学生的潜能,为不同层次学生创造各种尝试、探索、发现、发展的条件和机会。
分层教学将学生的差异作为可供开发利用的教育资源,以推动各层次学生的合作学习,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积极互动关系的建立。
在分层教学过程中,不同层次学生在各自学习“最近发展区”有所发展,人格受到尊重,个性得到发展,素质得到提高。
分层教学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实际,对学生发展有利,符合学生愿望,实施分层教学是必要而又可行的。
二、分层教学的具体作法实施分层教学的五个基本环节是:学生分层、教学目标分层、分层施教、分层测试、分层评价。
1、学生分层对学生“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原有知识与能力差异”进行分析,根据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水平将全班学生分为高、中、低即a、b、c三个层次,比例为2:6:2,学生分层可根据情况采取显性分层或隐性分层。
学生分层由学生自择、师生协商、动态分层。
隐性分层则只由教师掌握,作为划分合作学习小组、课堂实施针对性分层教学的依据。
学习成绩好,学习兴趣浓,学习主动、接受快的学生属于a层;学习成绩中等,学习情绪不够稳定或能力一般的学生属于b层;学习成绩较差,学习困难大,消极厌学或顽皮不学的学生属于c层。
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个体差异,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水平,实施分层教学,有的放矢地分层备课、分层讲课、分层训练及分层指导,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确保每个学生的潜能得以挖掘.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分层教学,为的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一、分层教学思想溯源分层教学的思想,至少要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孔子的这个观点,是指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有时甚至是相互矛盾的教学方式.在欧美,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等,都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分层教学.所谓分层教学,指的是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依照从高到低的原则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再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以达到改善教学效果、培养合格人才的目标.通俗地讲,分层教学就是分层而不分班,让学优生拔尖,中等生进步,学困生赶上.二、分层教学法的优势1.兼顾学生个体差异学生之间存在着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其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分层教学可以较为有效地解决统一施教和个体差异两者之间的矛盾.这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为学困生提供了“低起点”的数学教学,有利于学困生后来赶上.教学活动按照层次化的结构,从低到高循序渐进,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并且相应的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显而易见,这种兼顾学生个体差异的教学方法,为全体学生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2.释放学习主动权初中数学教学实施分层教学,必然要将数学知识一分为三,甚至一分为几,分解成不同层次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通过分析与解决问题,主动获取数学知识.这就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3.提升学生思维能力一般来说,对课堂内容实行分层,中档题会设为每节课的教学重点.中档题是联系三个层次的纽带,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而设计高难度题目时,应从学生的思维能力特点出发,巧妙地安排,把握好点拨的时机,务求第一层学生听得懂,第二层学生有所得,第三层学生思维提升.这两类题都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与思维的创造性及灵活性,从而形成学生之间相互激励、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三、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1.尊重差异,进行学生分层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实施分层教学,首先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通常情况下,对新生进行分层,会以其入学成绩作为依据;对其他学生进行分层,则主要按照上个学期的具体学习情况及各项考试成绩来划分,并且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分析,综合评定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态度、意志、品质以及能力等项目.对学生进行分层,可以通过教师观察来确定,也可以采用学生自愿报名的形式.但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事先做好学生和家长的思想工作,消除学生和家长的顾虑,使他们了解分层教学法的优点,明白每一层次的设计都是因人而设的,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全班学生通常分为三个层次比较合适.第一层为学优生,表现为数学基础扎实,思维活跃;第二层为中等生,表现为数学基础中等,思维能力较好;第三层为学困生,表现为数学基础较弱,思维能力一般.要注意的是,学生在三个层次中的安排不是一成不变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会根据各项测试和考核的表现,重新调整学生在各个层次的分布.第一层的学生会为自己处于第一梯队而感到光荣,同时时刻提醒自己如果不继续努力将会被其他同学赶超而落入后两层;而第二、三层的学生会以第一层为目标,加倍努力,提升学习成绩.这样,会使各层次学生形成了竞争、激励的关系.2.因材施教,进行内容分层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要阵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行分层教学,要以上述学生分层为基础,再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初中数学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遵循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原则;在设计问题时,要遵循分层设疑、分层提问的原则,力求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对号入座”.解题是初中数学学习的主要手段.初中数学教师可以从“学困生强化基础,中等生有所提高,学优生充分发展”的目标出发,找准切入点,为第一层学生设计难度较大的题目,为第二层学生设计难度适中的题目,为第三层学生设计难度较低的题目.例如,初中数学教师在讲授“同底数幂的乘法”的知识后,要求学生理解“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的法则,掌握“am·an=am+n(m、n是正整数)”的运算公式,并做以下题目:(1)a6·a4;(2)-b6·b3;(3)c5·c()=c8;(4)(-5)6×(-5)5;(5)改错:y3·y5=x15;(6)。
对于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初步探索与研究
、
初 中数 学分层 教学 的
实 施 意 义
初中数学的分层教学就是将 同一教
每个学生在数学课上都 得到适合 自身 的
造成学 生之 间的差异越来越大 ;而分层
我 ,从而爱上音乐课 。有歌 唱表演的课
堂, 气氛极 为活跃 , 生在唱 中动 , 中 学 动
学 , 课 堂 推 向 了高 潮 。 唱表 演 不 仅 培 将 歌
解放 以前 , 子们的生活是怎样 的吗?” 孩 教室里一片唏嘘声 , 同学之间相互讨论 。
容, 使学生从歌词 中受 到爱国主义教育 。 在教 唱《 国 , 国多美 丽》 祖 祖 这课 的开始 部分时 , 我就伴随着 多媒体课 件中的“ 爱 国主题 ” 像 , 情并茂地 朗诵着诗歌般 声 声 的歌词《 国, 国多美丽》 祖 祖 。学生通过积
极 活 跃 的联 想 和 想 象 ,在 自己 的思 维 中
我再将一些解放前像他们这 么大的孩子
受苦的图片 , 通过多媒体放给他们看 , 让 他们有一个对 比,从而激起 学生对生活 的热爱 , 悟到要珍 惜时 光 、 领 发奋学 习 、 努力成才 ,体会到生活在社会 主义大家 庭中的温暖 ,大大增强 了同学们 的爱 国
的年龄 、 理特点 , 循善诱 , 心 循 让人 文之 雨“ 随风潜 入夜 , 润物细 无声 ” ……让人 文之花在艺术的土壤中开得更加灿烂 !
( 者单位 : 苏省宿迁市宿城 区实 作 江 验小学1
育, 能使 学生的道德 品质得 到升华 , 使学
么喜欢它们呀?” 孩子们讨论 , 让 启发学
而 又简 练 的语 言 向学 生讲 解 歌词 的 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256-02
1分层教学的涵义及内容
所谓的分层教学就是从实际出发,根据知识学习、能力形成等方面的具体情况与个人愿望,把初中生进行分班或分组开展教学活动的一种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包含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学生的主体多层次,目标设定多层次,教学过程多层次,考试评价多层次。
2分层教学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现行的教学方式为传统的“平行分班”,由于学生基础知识状况、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潜在能力、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存在差异,接受教学信息的情况也就有所不同,而且一个班级里人数较多,如果按中等学生的水平授课,长期下来必然形成一部分学生“吃不饱”,一部分学生“吃不了”,优生学习没动力,冒不了尖,后进生最基本的也掌握不了,给其它学科的学习带来困难,不能实现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3分层教学的组建与实施
3.1学生分层: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的差异和提高学习效率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水平、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性格特征,按课程标准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要
求,可将学生依上、中、下按 3∶5∶2的比例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是拔尖的优等生,即能掌握课文内容,独立完成习题,完成教师布置的复习参参考题及补充题,可主动帮助和解答b层、c 层的难点,与c层学生结成学习伙伴;b层是成绩中等的学生,即能掌握课文内容,独立完成练习,在教师的启发下完成习题,积极向a层同学请教;c层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即能在教师和a层同学的帮助下掌握课文内容,完成练习及部分简单习题。
3.2教学目标分层:分层次备课是搞好分层教学的关键。
在学生分层的基础上,根据教材和课标的要求,以及各层次学生的水平,对各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
a层学生要求掌握课本的基础知识,学会基本方法;b层学生要求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c层学生要求在b层次的基础上,培养创新意识,有良好的数学素质。
如“平行线的性质”的教学目标可分为三个层次:a层学生能说出平行线的性质,并能应用性质进行简单计算;b层学生要求能理解、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并能熟练地加以运用;c层学生要求能理解掌握性质的推理过程,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发现问题能力,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要求能灵活运用性质。
各层次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各层次学生通过努力能达到的,这样才能调动各层次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备课时应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设设计好教学内容,课堂提问,技能训练,应注意层次和梯度。
3.3教学过程分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采用:低起点,缓坡度,
多层次立体化的弹性教学。
为了能鼓励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充满生机,教师应将有思维难度的问题让a层的学生回答,简单的问题优待c层的学生,适中的问题回答的机会让给b层学生,这样,每个层次的学生均等参与课堂活动,便于激活课堂。
学生回答问题有困难时,教师再给他们以适当的引导。
对b、c层的学生要深入了解他们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帮助他们解答疑难问题,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精神,让他们始终保持强烈的求知欲。
对于a层的学生在教学中注意启发学生思考探索,领悟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并归纳出一般的规律与结论,再引导学生变更问题帮助学生进行变式探求。
对a层学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
突出教师的导,贵在指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进而向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
3.4课堂练习分层:分层练习是分层教学的核心环节,其意义在于强化各层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反馈、矫正,检测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把所理解的知识通过分层练习转化成技能,反馈教学信息,对各层学生进行补偿评价和发展训练,达到逐层落实目标的作用。
因此教师要在选编三个不同层次的练习时,必须遵守基本要求一致,鼓励个体发展的原则。
在保证基本要求一致的前提下,习题综合与技巧分三个层次。
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学习能力,分层次选编基础巩固性练习,拓展延伸性练习,综合运用性练习,对低、中层学生要求紧扣课本,低层学生能完成课本上大部分基础巩固性练习,鼓励选做书中章节习题,中层学生能完成书上全部基础巩固
性练习,和书中章节习题,选做拓展延伸性练习,高层学生另外增加综合运用性练习,满足他们的求知欲,这样配制练习,有利于低层学生巩固基础,中层学生略有提高,高层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3.5作业分层: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应该多层次设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题量、不同难度的作业,供不同层次学生选择,题型应由易到难成阶梯形。
c组做基础性作业;b组以基础性为主,同时配有少量略有提高的题目;a组做基础作业和有一定灵活性、综合性的题目。
使得作业的量和难度使每个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苹果”。
从而调动各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作业批改上,对c层学生尽可能面改,发现问题及时订正,集中的问题可利用放学后组织讲评,反复训练,真正掌握;成绩较好的学生的作业可以采取抽查、互改等处理。
3.6测试分层:测试是检验一个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在试题编制中,我们依据教学目标,把测试题可以分基础题和分层题,其中每份测试卷中基础题占80分,层次题各20分,可完成本层次题也可完成高一层次题,若完成高一层的测试,则该部分得分加倍。
4思考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因材施教,贵在得法”。
对于教学模式来说也是如此,教学作为一门科学,有规可循,但作为一门艺术,不应当也不能只以一种教学模式来实现它的全部功能。
重要的是针对具体情况,选择、设计最能体现教学规律、达到教学目的的教学
过程。
为了发挥分层教学的最大功能,在保持分层教学基本模式的前提下,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模式,相互补充,形成良好的整体优势有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分层次教学能真正达到“以学生发展为本”,因材施教的目的,能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均衡和谐发展,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激励学有余力、学有专长的学生超前发展,同时创造条件,鼓励促进基础较差、学习上暂存在困难的学生能在学习中获得成功,得到相应的发展,实现“人人成功,个个发展”的办学目标,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