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微专题训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合集下载

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九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九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九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线索一 从“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鸦片战争后,在“欧风美雨”的影响下,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洋务企业出现;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等。

中国被迫放弃闭 关锁国政策,开始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附庸。

线索二 民族资本主义在曲折发展中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19 世纪末,民族工业获得初 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一战后,民族工业萧条;20 世纪 30 年代,民族工业又有较快发展,但是官僚资本主义获益最大;抗日战争 和解放战争期间,民族工业发展艰难,陷入困境。

线索三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深受时代的影响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前,突出表现为中西合璧、不土不洋;20 世纪 50 年 代以后,社会面貌焕然一新,但也受政治生活的影响;改革开放后,社会生活快 速发展,科技在民众生活中的影响逐渐增强。

考点一 晚清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洋务运动1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1.(题点: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江苏松江、太仓一带是中国棉纺织业中心,素有“衣被天下”的美誉。

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以低廉的价格长驱直入。

因为洋布充斥市场,布市很快萧条。

当地一些专门靠纺织为业的乡村已经无纱可纺。

材料说明( )A.农产品商品化提高B.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D.家庭手工棉纺织业转型[解析] 由材料“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以低廉的价格长驱直入。

因为洋布充斥市场,布市很快萧条。

当地一些专门靠纺织为业的乡村已经无纱可纺”可知鸦片战争后,西方商品的大量涌入冲击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故 C 项正确。

[答案] C2.(题点: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影响)1843~1850 年间白银与制钱比价波动表年代白银兑换 制钱文数指数年代白银兑换 制钱文数指数18431 656.23 123.931847 2 167.44 162.1618441 724.12 128.961848 2 299.34 172.0218452 024.74 151.511849 2 354.98 176.1918462 208.36 165.221850 2 230.32推动表中白银与制钱比价波动的主要因素是( )A.清王朝实施银本位制度 B.政府镇压农民运动C.民众对制钱需求量增大 D.白银大量流向外国166.86[解析] 材料反映了白银价格上涨,不能体现出稳定的银本位制度,故 A 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当时并未爆发大规模农民运动,故 B 项错误;材料反映了当时白银和制钱的比例,不是制钱的流通问题,故 C 项错误;鸦片战争后,列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导致白银外流,银价上涨,故 D项正确。

2020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常考题型:5.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2020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常考题型:5.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及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1、鸦片战争后,依附于外商的买办首先在上海诞生;至60年代买办“于士农工商之外,别成一业”,广州有不少失去垄断特权的行商纷纷到上海充当买办。

据此推知()A. 广州行商最具买办职业优势B. 买办社会地位高于“四民”C. 中国主动融入世界市场D. 上海外贸地位逐渐提升2、19世纪六七十年代,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新式企业的做法,在通商口岸较为盛行。

这一做法( )A.导致民间设厂高潮局面的出现B.有利于中国新的社会阶层发展C.加剧了外国资本对中国的输入D.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入超局面3、《长沙市各行业概况调查》一文载:“长沙苏广业,初营业范围甚广,所经营者多是江苏、广东、上海之各种土产。

嗣以五口通商,洋货输入,西洋货竞占于该业市场矣。

故该业店铺之称呼,初为苏广杂货铺,嗣称为广货铺,复曰洋货铺。

”由材料可以得出( )A.我国传统商业受到西方的强烈冲击B.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走向解体C.中国的商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D.西方商业经营观念影响广泛4、随着自强运动的推进,中国人越来越认识到,财富是权力的基础,一个国家要强大就必须富有。

新式国防远比传统国防花费大,它必须有更好的交通体系、工业和企业作支撑。

因此,在1872 年后的第二阶段中,洋务运动创办的企业( )A.依靠商办发展军用工业B.意在追求利润缓解经费压力C.化解了清政府财政危机D.军工产品的市场化趋势明显5、开平煤矿在甲午战争前每天产煤不过七八百吨,1894 年每日产量已超过一千吨,而1898年的年产量增至七十三万吨,大大超过了战前水平,其他洋务企业类似此情况者尚多。

由此可见( )A.甲午战争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中国已经赶上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浪潮C.洋务企业在甲午战争后仍然持续发展D.清政府被迫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6、1879年以前,福州船政局所造之船均“派拨各省,并不索取原价分文”;此后造船所用材料费由用船一方拨付,采取“协造”方式生产。

2020届高考历史总复习课时作业: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2020届高考历史总复习课时作业: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听课手册第27讲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线索1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随着列强的侵略,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被强行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在外商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刺激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线索2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工业诞生;经历了甲午中日战争后、一战期间、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较快发展;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日益萎缩,发展陷入绝境。

第27讲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1)原因①鸦片战争后,洋纱大量涌入中国地区。

②西方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

(2)表现①洋纱、洋布涌入,“纺”与“织”分离、“耕”与“织”分离。

②中国农副土特产品日趋。

(3)影响: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也瓦解着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

【问题思索】(1)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走向解体。

但就整体而言,其瓦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2)西方列强经济侵略的双重影响①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激化了社会矛盾,使中国沦为资本主义的经济附庸。

②自然经济的破坏,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2.洋务运动(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陷入的窘境。

(2)兴起:洋务派在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掀起了一场洋务运动。

(3)活动①创办军事工业:以“自强”为旗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

②创办民用工业:以“求富”为旗号,创办、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③筹划近代海防:初步建成北洋、南洋和三支海军。

④兴办近代教育:创办了等一批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

(4)失败: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

(5)影响①引进了西方近代科技,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的发展。

②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2020高考总复习历史(专题版)文档专题6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Word版含解析

2020高考总复习历史(专题版)文档专题6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Word版含解析

专题6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网络构建※※主线解读※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背后,是资本主义的入侵和西方文明的传入,结果不仅打破了中国经济的封闭性,而且引发了经济结构的变化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同时也使社会生活呈现出中西交汇的特点。

具体可归纳出三条线索:1.从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鸦片战争后,在“欧风美雨”的影响下,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主要表现为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和洋务企业的出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等。

中国被迫放弃闭关锁国政策,开始服从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附庸。

2.民族资本主义在曲折发展中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19世纪末,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

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一战后,民族工业萧条。

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又有新的发展,但是官僚资本主义获益最大。

全国抗战和解放战争期间,民族工业发展艰难,陷入困境。

3.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深受时代的影响。

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前是社会生活变迁的第一阶段,中西合璧、不土不洋成为这一阶段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突出特征。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社会生活面貌焕然一新,但也受到政治生活的影响。

改革开放后,社会生活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特别是科技在民众生活中的影响逐渐增强。

第一关真题自测·找差距1.(2017·全国卷Ⅰ·28)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

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1钱。

这一举措阿凡题1086019() 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解析:据材料“土煤……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到“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1钱”可知,开平煤矿所产之煤税负减少,这有利于增强洋务派兴办企业的信心,故A项正确;材料涉及的只是开平煤矿税负问题,没有涉及到企业的生产经营,与开平煤矿的管理无关,故B项错误;开平煤矿属于洋务运动的民用企业,材料未涉及列强控制煤矿业,故C项错误;税负减轻只是煤矿业发展的外部因素,其稳健发展的关键还在于内部的经营管理、技术、资金等条件,因而“保证”一词言过其实,故D项错误。

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系统强化练:专题五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Word版含答案

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系统强化练:专题五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Word版含答案

专题五系统训练1、李淘在《明清史》中说“鸦片战争前夕的清代农业,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但是商业性农业已经出现。

…… 商业性农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的苏、杭地区和粤江下游广州附近地区。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商业性农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下列各项属于鸦片战争后中国“商业性农业”发展原因的是()A.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农业原料的掠夺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主体地位未改变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夹缝中日益萎缩D.清政府对“商业性农业”发展的重视2、1875年,中国在正当的进出口贸易中仍处于出超,出超额近111万两白银,但此后逐步转为入超。

到1885年,入超约2320万两白银,1905年入超额扩大到9416余万两白银。

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中国()A.出口总额锐减B.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关税税率下降D.政府放宽兴办实业的限制3、如果从中国近现代的角度考查鸦片战争后中国历史的发展,洋务运动可以说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 )A.有限度地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B.建立起一支近代化的海军C.兴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D.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经济制度4、“洋务新政的兴起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次重要转折。

它虽然没有使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生产方式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但却为此后改良派、革命派成长提供了基础。

“材料旨在说明洋务运动( )A.积极扶持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客观上促进了进步力量的发展C.是中国走向独立富强的转折点D.是创办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主力军5、我国早期的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城市,这主要是因为()A.该地区人们的思想比较开放B.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促使该地区封建自然经济瓦解较早C.清政府扶持沿海企业D.维新派的宣传推动6、1883年,《字林沪报》报道:“凡开矿公司如长乐、鹤峰、池州、金州、荆门、承德、徐州等处,一经禀准招商集股,无不争先恐后,数十万巨款,一旦可齐。

”这一报道反映了( )A.近代企业分布日益合理B.近代企业规模逐渐扩大C.兴办实业热潮迅速掀起D.近代企业竞争渐趋激烈7、1895~1913年,我国新建的460余家私人资本企业中,轻工业占85%以上,其中纺织业、面粉业占资本总额的58.8%。

2020版高考历史大二轮专题辅导与增分攻略专题强化训练:9 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2020版高考历史大二轮专题辅导与增分攻略专题强化训练:9 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专题强化训练(九)一、选择题1.(2019·北京海淀区模拟)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形成了只有外国商人才能享受的“子口税”特权。

无论进口洋货或出口土货交纳子口税后,一律免征内地税;而子口税的税率远低于内地税。

子口税制度( )A.增加了清政府的收入B.刺激了民族工业的发展C.便利了外国商品倾销D.减轻了民众的赋税负担[解析] 据材料“无论进口洋货或出口土货交纳子口税后,一律免征内地税;而子口税的税率远低于内地税”可知外商缴纳子口税便利了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故C项正确。

[答案] C2.(2019·湖北黄冈模拟)1840年以来,中国棉花、大豆、蚕桑、烟草、花生、蓝靛、桐油等农作物的种植面积都逐年增加并大量出口。

这反映出当时( )A.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B.传统的经济结构没有发生变化C.中国传统农业的倒退D.中国逐渐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解析] 经济作物的大量种植并大量出口说明中国为列强提供原料,故D项正确。

农作物的种植与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无关,故A 项错误;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传统小农经济逐渐解体,故B项错误;经济作物的大量种植体现了中国农业的进步,故C项错误。

[答案] D3.(2019·重庆调研)陈启沅创办的继昌隆缫丝厂,曾被当地官府和顽固势力视为异端,1881年南海知县还下令封闭,致使陈启沅被迫迁厂于澳门。

19世纪末,谕令各省“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

这一变化( )A.是自然经济瓦解的必然结果B.主要是出于抵制列强侵略的需要C.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D.反映了清王朝统治危机的加深[解析] 清政府由反对民族资本主义到19世纪末主张广办民族工业,反映了财政极度紧张,再结合19世纪末甲午战争战败,民族危机加深,清政府统治风雨飘摇,故D项正确。

[答案] D4.(2019·湖北新高考联盟质测)徐泰来在《洋务运动新论》中说:“虽然当时李鸿章、张之洞等地方大员掌握着实权,但由于他们笃信纲常名教,所以对清朝并没有十分跋扈的表示。

高三历史二轮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复习训练(含解析)

高三历史二轮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复习训练(含解析)

高三历史二轮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复习训练(含解析)高三历史二轮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复习训练(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小题大做”) 1.1847年,英国商人组织在一份报告中写道:“中国人所织的白而结实的布比我们的货物贵得多。

我在上海发现,由于我们的布代替了他们的布,他们的织布业已迅速下降了。

”材料实质上反映了 A.洋布物美价廉,竞争力强 B.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土布做工粗糙,价格昂贵 D.外国商品占据中国市场【答案】B 【解析】注意时间1847年,可知时间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理解“他们的织布业已迅速下降了”,说明我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故答案为B。

A、C项反映的是表象,不是本质,可排除;D项表述错误,近代中国自然经济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2.《长沙市各行业概况调查》记载:“长沙苏广业,初营业范围甚广,所经营者多是各种士产。

嗣以五口通商,洋货输入,洋货竞占于该业市场。

店铺之称呼,初为苏广杂货铺,嗣称为洋货铺。

”由材料可以得出 A.我国传统商业受到西方的强烈冲击 B.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走向解体 C.中国商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D.西方商业经营观念影响广泛【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列强入侵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的理解能力。

提取材料信息“嗣以五口通商,洋货输入,洋货竞占于该业市场。

”可得中国的传统商业、手工业都受到列强输入商品的冲击。

3.“申江鬼国正通商,繁华富丽压苏杭。

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

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

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

”从中不能得到的信息是A.上海已经开放为通商口岸 B.中国生丝商品化程度提高 C.苏杭地区传统纺丝业破产 D.纺丝业已使用机器大生产【答案】D 【解析】材料的大意是,随着上海海上贸易的发展,经济地位逐渐超过了苏杭,带来社会生产的变化,就是更多的人从事纺织业。

结合时代背景,可知当时仍然是手工劳动,D项不正确。

2020届高考历史课标版二轮专题习题:专题九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及社会生活的变迁

2020届高考历史课标版二轮专题习题:专题九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及社会生活的变迁

专题九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及社会生活的变迁 限时:60分钟 总分:85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 1.(2019山东济宁期末)下表为19世纪四五十年代一些在华英国人的言论。

这些言论反映出( )言论内容出处(19世纪50年代初,一个在中国的3个省份中住了10年的英国人说道)我还没有看见过一个靠劳作生活的中国人穿过一件用我们的布料做的衣服严中平《英国资产阶级纺织利益集团与两次鸦片战争的史料》我们永远找不到一个人会承认我们的布和他们的布一样好。

就我对于布的知识而言,他们偏好土布是正确的孙玉琴《中国对外贸易史》(1847年,英国驻福州的领事说)关于英国或其他外国在这个港口进行贸易,目前还看不出任何有希望的前途姚贤镐《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A.靠武力无法打开中国市场B.中国社会的思想意识仍极为落后C.在华英国人不了解中国市场D.中国传统经济具有超强的稳定性答案 D 根据材料可知此时西方资本主义商品未能打开广大的中国市场,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对外国商品起到了很大的抵制作用,这反映出中国的传统经济具有超强的稳定性,故选D项;材料中的言论未涉及西方列强的侵略方式,排除A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自然经济对外国商品的抵制作用,并非强调中国社会的思想意识落后,排除B项;C项属于表面现象,并不是本质问题,排除。

2.(2019河南郑州二模)洋务派在1865年以后创办的军事工业中,普遍实行雇佣劳动。

工人的工资基本上是按照技术高低而定,劳动强度虽然很大,但加班作业,亦加给工资。

这表明当时的洋务企业( )A.注重保障工人权益B.已脱离落后因素的影响C.具有资本主义因素D.主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答案 C 根据材料中“雇佣劳动”“工人的工资基本上是按照技术高低而定”“加班作业,亦加给工资”等信息可知,这些企业具有资本主义因素,故选C项。

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注重保障工人权益,故A项错误;洋务企业的管理多为封建衙门式管理,故B项与史实不符;主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与材料主旨不符,故D项错误。

2020届高考历史复习之大题精做5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迁(教师版)

2020届高考历史复习之大题精做5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迁(教师版)

1.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爆发以后,中国被迫打开国门,启动了工业化步伐,近代中国从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从自然经济向半殖民地经济转换,然而农业一直是国家的主要经济命脉。

……1884年,投资于轻工业的资本比重为工业总投资的42%,到1933年上升到72.7%;相比之下,投资重工业的资本则呈现大幅度下降的趋势。

……70%以上的工业集中于占国土面积不到12%的东部沿海狭长地带,而沿海工业的,绝大部分又聚集于上海、天津、青岛、广州和辽宁中南部以及江苏南部的少数城市;广大内陆地区虽然资源丰富,但工业产值不到10%。

——摘编自邹晓涓《近代中国产业诂构变动的回眸与反思》材料二 1842年以后,中外贸易不断扩大,鸦片和棉纺织产品为主要进口品,茶叶、丝绸、初级矿产品、手工制品等为中国的主要出口品。

中国的出口商品科技含量很低,生产规模较小,仍处于自然经济的落后态势中。

随着中国市场的逐渐开辟,鸦片贸易的比重就逐渐减少了,而正常的商品交易则越来越扩大。

——摘编自张易《近代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的发展》(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工业化步伐”启动的主要因素,指出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基本特征。

(2)据材料二,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对外贸易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制约近代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和阻碍对外贸易健康发展的主要原因。

【答案】(1)因素:外国资本主义入侵;自然经济解体;洋务派创办近代工业。

特征:经济结构不合理(近代工业兴起,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工业结构投资不平衡(轻工业为主,重工业为辅);产业分布区域不均衡(集中于东南沿海,内陆分布很少)(2)特点:贸易总量不断扩大;进口产品以工业品为主;出口商品主要为科技含量低的农副产品影响:中国经济与世界联系日益紧密,并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经济的对外依赖性强,并成为列强的经济附庸。

2020年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讲练课件:专题微练5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2020年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讲练课件:专题微练5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答案 A
4.(2019·娄底市高三二模)下表是近代中国民用工矿企业的家数和资本
额(1912—1918)统计表,当时民营工矿企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家数
资本额
年份
指数
实数
指数
实数
(1912=100) (千元) (1912=100)
1912
85
100.0
10 382
100.0
1913
79
92.9
A.官商勾结导致企业效率低下 B.军事工业丧失了主导地位 C.商人对洋务运动失去了信心 D.官僚权力凌驾于资本之上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和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提及的章程,虽然强 调:要改变官督商办的不足,遵循商品买卖市场的规律,但是最终还是失败, 说明洋务企业“官督商办”的性质,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官僚权力依旧凌 驾于资本之上,综上 D 项正确;洋务企业的效率确实低下,但不能说是官商勾 结导致,A 项表述错误;材料中提及的轮船招商局一类企业,属于民用工业, B 项错误;商人对洋务运动失去信心,并非是企业失败的主要原因,C 项亦错 误。
解析 材料中“未得到法律上的保证”“敲诈勒索”“苛捐杂税”说明本 国的封建主义束缚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故答案为 A;B 项,材料没有涉及 外国资本主义,排除;C 项,民族工业全面萎缩是在解放战争时期,与材料中 的时期不符,排除;D 项,材料反映的是民族工业受封建势力的压迫,不是经 营管理混乱,排除。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上海的公共租界 工部局是在中国最好的宣教士”说明上海成为中国人认识西方文明的窗口,故 A 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上海是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跳板,故 B 项错误; C、D 两项说法错误。故选 A。

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练习试题

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练习试题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明明是海军学校,却要叫水师学堂。

这不是一个称谓的问题,其背后体现的是一个特别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新的东西,每每要被旧的压着,戴一顶旧帽子才能存活。

”其体现的是( )A.欣然接受器物层面的西化B.讽刺“中体西用”的局限C.反对洋务派的变革尝试D.认识到了中国落后的根源2.在1914—1921年,中国面粉进口在最少时仅有0.5万担,国产面粉已能基本实现自给。

火柴也由1914年的2384万箩减为1918年的1334万箩,减幅达44%。

此外,搪瓷制品、精盐、酸碱、卷烟、橡胶制品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制。

这反映了近代民族工业( )A.出现轻重工业比例失衡的畸形态势B.已经实现完全独立的自主发展C.基本摆脱了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依赖D.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从对外引进到进口替代的转变3.下图为1912—1932年中国海关棉花、棉纱、棉织物进口数据统计表(单位:10万两)据此可知当时( )A.棉纺织业得到比较快的发展B.自然经济仍占据主导地位C.中国在对外贸易中优势明显D.民族棉纺织技术实现突破4.“‘假如东莞堵车,世界都会缺货。

’……30年前,中国人睁大了眼睛,惊喜地望着国门外陌生的世界,心中震惊着与世界的巨大落差;如今,中国人睁大眼睛,不再有焦虑和惊诧,而是从容地观察着国内国际的市场,捕捉着财富的机会和给生活带来快乐的物质。

”对此最为合理的解释是( )A.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B.中国成为世界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C.中国人用更开放的思维拥抱世界D.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舞台的中心5.1913年,章太炎为自己公开发布征婚广告(如图),它反映出当时( )A.受社会各种因素的制约,依旧带有浓厚的保守思想B.征婚成为当时社会主要的求偶方式,社会习俗发生重大变化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D.婚姻礼俗开始删繁就简,仿效西方的新式婚礼6.下表是“1843—1850年广州、上海生丝出口统计表”。

2020高考总复习历史(专题版)文档专题6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规范练)Word版含解析

2020高考总复习历史(专题版)文档专题6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规范练)Word版含解析

测能·提速·规范练(六)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1.福州开埠后,茶叶出口大幅增长。

据统计,1855年这一数字是15,793,700磅,1860年就达到了40,000,000磅。

这一变化反映了()A.福州成为东方经贸中心B.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C.中英贸易获得大幅增长D.西方崇尚东方生活方式解析:材料中列举了福州茶叶的出口情形,无法体现“贸易中心”,故A项错误;对外茶叶贸易的发展反映了经济结构的变化,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型,故B项正确;福州茶叶的出口并没有只向英国,故C项错误;茶叶不能代表东方的生活方式,故D项错误。

答案:B2.(2017·湖南十校调研)读下图,据图中信息可知()1840-1920年我国粮食商品率变化示意图A.传统自然经济的瓦解进程缓慢B.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迅速C.近代农民的平均收入大幅提高D.西方国家对中国经济侵略加剧解析:从统计表可知,从1840年到1920年这80年间,农产品商品率仅增长了10%,反过来说,小农经济瓦解的进程缓慢,故A项正确;表格只是提供了粮食商品率的进程,无法判断民族工业具体情况,故B项错误;粮食商品率的变化不能判断农民的收入,故C 项错误;商品率发展缓慢说明了对外国强烈的抵制,故D项错误。

答案:A3.(2017·淮北模拟)“经过三十年和平发展的自救运动,到1900年庚子国变前夕,大清朝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全世界的8%,先辈们用短短三十年的时间走完资本主义国家一百多年才走完的路,这是一个令世人感叹、世界瞩目的成就。

”材料表明() A.自然经济解体加快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C.洋务运动成效明显D.近代经济结构变动巨大解析:材料强调的是大清朝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与自然经济的解体速度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速度无关,并且根据所学知识此时民族资本主义仅是初步发展,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三十年和平发展的自救运动”可知材料讲的是洋务运动,后面突出的是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突出经济结构有何变化,故D项错误。

2020届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九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时作业 含解析

2020届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九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时作业  含解析

[高中历史]绪论:许多同学头疼历史,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历史需要大量的记忆。

的确如此,学好历史的基础就是记忆。

人的智力系统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等等。

其中,记忆力是基础,思维力是核心。

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曾经说过:“人如果没有记忆力,就无法联想和发明创造。

”日本记忆学家高木重郎认为:“记忆力是效率的别名……是发展创造性的基础。

”记忆的东西越多,观察就越敏捷,思维推理就越缜密,判断就越准确,就越富有创造力。

因此,发展记忆力是和发展其他智力因素相辅相成的,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和纽带。

对于历史学科的记忆来说,有以下一些具体的方法:(1) 顺序记忆法:按照事件本身的发展的顺序依次记忆。

(2) 特征记忆法:对于内容相似的知识,通过细致地观察和全面地比较后,找出所要记忆内容中特别容易记住的特征。

(3) 规律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加以记忆。

(4) 隔年记忆法:将发生时间具有某种特定规律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加以记忆。

(5) 重复记忆法:通过反复阅读来巩固记忆。

(6) 回忆记忆法:将学过的内容,经常地、及时地尝试回忆,在回忆过程中加强记忆。

(7) 谐音记忆法:将要记的东西,变成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词组、短语或杜撰的句子,使之便于记忆。

(8) 形象记忆法:对于较抽象的内容,可用图、表等形象地描绘出来。

(9) 讨论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够理解的地方,不妨先按照自己的意见与同学讨论,在讨论就比较容易记住。

(10)口诀记忆法:将记忆内容编写成口诀或歌谣,是一种变枯燥为趣味的记忆方法。

(11)词头记忆法:将要记忆材料的词头连成句子。

(12)练习记忆法:一些可以通过动手来记忆的内容可以自己亲自练习、检测、实验,增强记忆效果。

(13)联想记忆法:利用联想是促进记忆的有效方法之一。

(14)多种感官参与记忆法: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记忆活动,可大大提高记忆的水平。

(15)信息压缩记忆法:先记住大体轮廓,然后逐渐记住每一细节,由粗到细进行记忆。

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3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练习版必修2

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3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练习版必修2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课时加餐拔高练|课后加餐练|1.鸦片战争后,洋纱首先涌入中国东南沿海的市场。

因其质优价廉,取代土纱,使中国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织”分离。

这意味着( )A.中国家庭织布业仍为手工B.西方商品完全占据中国市场C.耕织结合的农业模式已经解体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大大增加解析:选A 中国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织”分离,说明当时中国家庭购买洋纱来织布,反映了当时中国的家庭织布业仍为手工方式,故A项正确;“西方商品完全占据中国市场”说法过于绝对,故B项错误;材料只反映了“纺”与“织”分离,没有反映耕织结合的农业模式已经解体,故C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中国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故D项错误。

2.下表是1843年与1858年中国进口棉花及棉纺织品税率比较表。

这一现象造成( )AB.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C.列强控制中国棉纺织业经济命脉D.中国洋务棉纺织企业大量破产解析:选B 从图中数据分析,进口税率降低将会使更多的外国商品进入中国,使中国的棉纺织业发展更为艰难,中国也将进一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体,这一切使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故选B项。

3.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逐渐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

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这对中国最主要的影响是( )A.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B.自然经济迅速崩溃C.近代化进程开始启动D.农民起义风起云涌解析:选C 注意题干的要求“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另一方面也传播了先进技术与文化,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故选C项。

4.洋务派提出“寓强于富”的口号,鼓励投资近代企业,并采取减免税收、优化管理等措施推动经济发展。

在这一口号引领下,洋务派创办的企业是( )A.江南制造总局B.发昌机器厂C.轮船招商局D.安庆内军械所解析:选C 洋务运动中创办了一系列企业,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军事企业,后期在发展军事企业的同时,以“求富”为口号,创办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民用企业,故A、D两项错误,C项正确;发昌机器厂是1866年由方举赞、孙英德创办于上海的私人经营的近代工业企业,故B项错误。

2020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训练卷中国近现代史专题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与社会生活变迁》附解析

2020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训练卷中国近现代史专题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与社会生活变迁》附解析

2020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训练卷中国近现代史专题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与社会生活变迁》一、选择题1.(2018·广东肇庆三模)鸦片战争前后,国内用棉还靠印度输入补充,但六十年代以后棉花出口剧增,从1868年的58万两激增到1895年的1000余万两。

这一变化反映了( )A.自然经济基本让位于商品经济B.传统手工纺纱业的衰落C.政府放宽对棉花出口的限制 D.传统小农经济蓬勃发展2.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地租收入仍然是经济剥削中最稳当的方式。

当时的地租额很高,一般是地价的十分之一,有的甚至达到三分之一。

这就是说,投资土地的收益一般是10%左右,有的甚至超过30%。

上述材料表明( )A.土地税仍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B.重农抑商政策得到强化C.近代工业资本原始积累处境艰难D.农村资本主义发展迅速3.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发展工业的重心是军事工业;而到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发展工业的重心转向民用工业。

发生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洋务派意识到发展资本主义的必要性B.国内局势走向稳定和平C.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实业救国思潮开始兴起4.(2018·河北五市联考)关于洋务运动的史学评价,有人认为它是腐朽没落的清王朝的自救运动,有人则认为是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开端。

出现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史观影响史学结论B.史学研究要服务现实C.阶级立场影响史学结论D.历史认识无客观标准5.1895年底,清政府就芦汉铁路兴建一事颁谕,允许能集资千万两以上白银的富商设立公司筑路,赢绌自负。

1896年,总理衙门根据王鹏运准民招商集股开矿、官吏认真保护不得阻挠的奏折,奏请咨令有关省份厘定章程,地方官不得勒索,得到皇帝同意。

这些措施( )A.说明洋务运动取得初步胜利B.推动民间兴办实业浪潮的兴起C.体现出对“中体西用”的反思D.是在为“新政”的实行制造声势6.从19世纪90年代起,梁启超在报刊上发表了大量时事政治评论,因这些文章大多发表在后来的《时务报》和《新民丛报》上,所以有人将之称为“时务体”和“新民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一、选择题1.清光绪年间,有大臣上奏称:“棉布为中国自有之利,本无须取给于外洋,乃洋人以机器织成,幅宽盾(质)细,价廉而适于用,人皆便之,反弃土布而不用。

其夺我之利,实为最巨。

”此现象反映了( )A.棉纺织业彻底衰败 B.自然经济日渐解体C.经济结构全面转型 D.农产品开始商品化2.鸦片战争后,我国东南沿海农业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主要“新”在( )A.增加了许多农业新品种 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大大提高C.出现了近代大农业 D.生产方式出现了质的飞跃3.“嫂嫂织布,哥哥卖布……土布贵,洋布便宜;土布没人要,饿倒了哥哥嫂嫂”,近代中国的这首民谣反映了当时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

这一社会经济现象的实质是( ) A. 传统纺织业的发展 B. 国内贸易中心的转移C.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D. 民族工业的产生4.下表是1843年与1858年中国进口棉花及棉纺织品税率的比较表。

这一现象造成( )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C.列强控制中国棉纺织业的命脉 D.中国洋务棉纺织企业大量破产5.鸦片战争前,中国粮食产量中商品粮比重在10%以下;鸦片战争后,这一比重上升至17%。

材料直接反映了( )A.外资入侵破坏民族工业 B.传统自然经济逐渐瓦解C.中国被迫卷入世界市场 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6.时文有曰:“洋人与中国通商……从此反客为主,洋人得操丝市、茶市之权。

华商之业丝茶者,反仰洋人鼻息,毫厘不能主持。

”对这种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广大农村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 B.传统农业和手工业遭到严重破坏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 D.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7.李鸿章说:“中国积弱,由于患贫。

必须先求富,而后才能自强。

”下列企业体现“求富”这一思想的是( )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开办轮船招商局C.成立天津机器制造局 D.创办福州船政局8.洋务运动可以说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从洋务运动实践看,没有被洋务派列为“夷”之“长技”的是西方的( )A.军事技术 B.机器生产C.科技教育 D.议会制度9.李鸿章说:“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

”下列洋务活动哪一项符合上文思想A. 成立江南制造总局B. 创办轮船招商局C. 组建北洋舰队D. 创办京师同文馆10.1881年投产的开平煤矿是中国第一个使用机械开采的煤矿,其章程规定:“进出煤铁银钱数目,每日有流水簿,每月有小结,每年有总结,(股东)随时可以核查。

”这说明开平煤矿( )A.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化的起步 B.产品主要远销国外,达到分洋利的目的C.具有近代企业制度的某些雏形 D.引进西方管理模式,采用中外合资经营11.1882年底,英国商人比尔兹利在年度财务报告中沮丧地写道:“统计结果表明,我们的航运公司今年亏损额达到了400万两白银……照这样下去,我们将很快退出上海航运市场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李鸿章先生蒸蒸日上的轮船招商局……”上述材料反映出( )A.洋务运动中的民用工业起到了分洋利的作用B.清政府开展洋务运动的目的是发展资本主义C.外商企业19世纪80年代后在中国逐渐消失D.李鸿章是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的杰出代表12.观察下列“外国在华产业资本控制中国主要产品比重(1936年统计)”表,材料表明( )A.清朝政府完全放弃了中国工业化的主导权 B.民族资本企业沦为西方殖民主义的附庸C.外国资本控制了近代中国重工业的主导权 D.西方列强完全控制了中国的重工业资源13.“古人忠愤,异代略同,借热情规划商情,要与前人分一席。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望大家保全时局,莫教美利让诸邦。

”这是20世纪重庆商务总会的一副楹联,它体现了近代工商业者的什么思想( )A.重义轻利 B.维新图强C.居安思危 D.实业救国14.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些官僚、地主、买办和商人开始利用外国的先进技术和机器,创办了近代企业。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首先出现在( )A.香港地区 B.沿海地区C.北京地区 D.内陆地区15.19世纪中后期出现的发昌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大生纱厂、保兴面粉厂等企业( ) A.都是中小地主投资兴办的企业 B.都是私人建立的资本主义企业C.都采用了“官商合办”的形式 D.都是近代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表现16.1876年葛元煦《游沪杂记》中记载:“向称天下繁华有四大镇,曰朱仙,曰佛山,曰汉口,曰景德。

自香港兴而四镇逊焉,自上海兴而香港又逊焉。

”“上海兴”()A.标志着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B.改变了近代中国的城市经济格局C.主要得益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反映了中国人民主动融入世界的愿望17.陈启源创办于1873年的继昌隆缫丝厂,被当地官府和顽固势力视为异端,1881年南海知县曾下令封闭。

19世纪末,清政府多次谕令各省“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

这一变化说明()A.清政府发展资本主义以增强实力B.国内外形势迫使清政府调整政策C.封建主义对民族工业的阻碍消失D.清政府开始发展制造业应对危机18.有学者用“它们只代表了非常肤浅的现代化尝试,其活动的范围局限于火器、船舰、机器、通讯、开矿和轻工业,而没有开展任何仿效西方制度、哲学、艺术和文化的尝试”来评价晚清的某一运动。

下列创办的企业不属于这一运动的“现代化尝试”的是()A.江南制造局B.福州船政局C.发昌机器厂D.汉阳铁厂19.从19世纪70年代到甲午战争前,中国民族资本新开设的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工矿企业有50余家,1895—1913年,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新建工矿企业有549家,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一个高潮。

形成这一“高潮"的主要背景是()A.洋务运动的兴起B.“实业救国”呼声高涨C.抵制日货运动的掀起D.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20.近代化在经济上的表现就是采用机器生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进一步发展,推动了中国经济近代化。

其积极作用表现在( )①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帝国主义的经济扩张②使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③促使新的政治力量发展壮大④为民主革命的新发展创造了条件A.①②③④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③二、非选择题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72年)轮船招商局的创立,就是官督商办企业制度的最初尝试,它可以称之为官商合作形式创建的股份制公司。

李鸿章具体说明了政府与私人投资者双方的地位和职能,“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冀为中土开此风气,渐收利权”……李鸿章设计的官督商办企业模式固然与传统的官营制度有关,但也有西方国家经济政策的成份,他认为要学习西方国家以政府力量支助工商业发展的做法,“查泰西各国专以商务立富强之基,故于本国轮船,莫不一力保护,使其可以坚守,不致为他船侵夺。

其维持之法,各有不同,英、法、美三国公司轮船,其国家每年津贴一百万金;……今招商局先后借拔官款一百九十余万,每年再加拔漕粮装运,似与英、法、美国家津贴之意相合。

”——摘自严亚明《简论洋务运动时期的企业制度思想》材料二1984午上半年,世界银行提出中国可以借鉴国外股份制的经验,实行“社会主义合股所有制”的思路,……1984年7月,我国第一家股份公司——北京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的诞生标志着改革开放后我国股份制改革的正式起步。

继北京天桥百货股份公司成立之后,一些小型集体企业为解决资金短缺问题,上海、广州、沈阳等地也开始了股份制的试点工作,通过发行股票来筹集资金的公司逐渐增加,试行股份制的公司包括大中型国有企业,行业也开始逐步扩大。

——摘自卢阳春《我国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三十年制度变迁研究及启示》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现代两种股份制企业的相同点及相似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近现代两种股份制企业对社会经济产生的不同影响。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75—1931年中国土布在国内市场上的比重变化以手纺车和古老的投梭机而论,至少需要3人纺纱才能满足一架织机的原料需要,而且手纺纱的品质,一般不能达到16支以上。

因此,在产量与质量两个方面,手纺车一直是手织业发展的障碍。

纱厂的建立,恰恰替手织业解除了这些障碍。

它不独为手织业供应了足量的棉纱,使之无原料缺乏之虞,还为手织业制造了高细支棉纱,从而扩大了手织业的活动领域。

织户用了机纱以后,工效和质量都有所提高,这也是土布能与洋布争一日之短长的重要因素。

中国农村消费者对洋布向来不大感兴趣,而对土布情有独钟,问一个中国人为什么会这样,他会告诉你穷人穿土布的衣服是因为这类布可以穿到相当于外国布的三、四倍或者五倍时间长……是因为它在冬天更暖和。

材料二:晚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万两)材料三:欧洲列强对华商品输出表时间国别减少比例1915年与1914年相比欧洲列强约1/5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英国约1/2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法国约1/3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德国完全停止出口材料四:我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1)材料一中哪些现象可以说明近代以来中国农村的手工业并没有破产?你认为哪些因素会影响历史研究得出不同的结论。

(2)根据材料二表格,概括晚清政府在税收方面出现的重大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族资本主义这一时期发展的原因。

(4)据材料四所示的民族工业的状况,从政治、经济、思想方面分析对中国社会有哪些进步意义?答案一、选择题1.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洋布质优价廉,大量输入中国后,严重冲击了中国的棉布,从而导致了中国自然经济的日渐解体,故选B项。

A、C两项说法过于绝对且不符合史实,错误;“农产品开始商品化”说法错误,D项错误。

答案:B2.解析:鸦片战争后,在外国工业品的冲击下,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中国逐步沦为外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促使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大大提高。

答案:B3.解析:C依据题干“土布贵,洋布便宜;土布没人要,饿倒了哥哥嫂嫂”反映了由于外国商品倾销,使中国家庭“纺”与“织”,“织” 与“耕”分离,大批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这体现了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故C项正确;A项与题干说法相反,应排除;B、D两项材料中无从体现,应排除。

答案:C4.解析:表格显示进口棉花及棉纺织品税率降低,大量外国商品的输入,导致了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使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发生变化,故选B。

答案:B5.解析:商品粮的比重上升直接反映了“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故选D项。

鸦片战争前后尚未产生民族工业,A项错误;材料反映了自然经济的逐渐瓦解,但这并不是直接反映的,而是本质上反映,B项错误;材料并未显示中国粮食出口国外,无法显示被卷入世界市场,C项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