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与刀_ppt

合集下载

菊与刀

菊与刀
ルース・ベネディクトは、アメリカ・ヨーロッパ ベネディクトは、アメリカ・ する西欧文化 日本文化を 西欧文化と させて、 が帰属する西欧文化と日本文化を対比させて、西欧 文化は自律的な 文化』であるとし、 文化は自律的な『罪の文化』であるとし、日本文化 他律的な 文化』であると定 した。 は他律的な『恥の文化』であると定義した。禁欲的 勤勉なイギリスのピュ リタン(清教徒) なイギリスのピュー で勤勉なイギリスのピューリタン(清教徒)が植民 では、 して建国したアメリカ合 建国したアメリカ がっしゅうこく)では して建国したアメリカ合衆国(がっしゅうこく)では、 キリスト教文明 教文明圏 特有の キリスト教文明圏に特有の『人間は生まれながらに 罪深い という「 文化」 根付いていた いていた。 罪深い』という「罪の文化」が根付いていた。
1887年~ 1948年 年 年
背景と 背景と影響
第二次世界大戦 のアメリカの一 第二次世界大戦下のアメリカの一連の戦时研究のなかか 时研究のなかか まれた、日本研究の名著である 直接現地调査 である。 ら生まれた、日本研究の名著である。直接現地调査ができ ないという制约にもかかわらず、在米日系人との面接、 制约にもかかわらず との面接 ないという制约にもかかわらず、在米日系人との面接、文 映画の分析などを じて、 などを通 日本社会の体制に 学や映画の分析などを通じて、复雑な日本社会の体制に鋭 っている。日本社会を づける上下関係の秩序( 上下関係 く迫っている。日本社会を特徴づける上下関係の秩序(ちつ じょ) 注目し その秩序 ちつじょ)のなかで「各人にふさ 秩序( じょ)に注目し、その秩序(ちつじょ)のなかで「各人にふさ わしい位置 位置を めようとする」 わしい位置を占めようとする」人々の行動や考え方につい 、「恩」「義 といった日本人独特 日本人独特の て、「恩」「義理」といった日本人独特の表現を手掛かり 分析を めている。とりわけ日本 文化を 内面に 日本の に分析を進めている。とりわけ日本の文化を、内面に善悪 をもつ西洋 西洋の 文化」とは対照的な の绝対の基準をもつ西洋の「罪の文化」とは対照的な、内 确固する する基 他者からの評価を からの評価 として行 面に确固する基準を欠き、他者からの評価を基準として行 されている「 文化」として大胆 大胆に 型化した した点 動が律されている「耻の文化」として大胆に類型化した点 日本人に きな衝撃 衝撃を えた。 は、戦後の日本人に大きな衝撃を与えた。 『菊と刀』は人 精神に するきわめて深 洞察にもとづいて にもとづいて書 間の精神に関するきわめて深い洞察にもとづいて書かれた です。 本です。

菊与刀

菊与刀

《菊与刀》读后感作家介绍鲁思·本尼迪克特是美国当代著名文化人类学家,民族学家,诗人。

1887年6月5日生于纽约,1919年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师从美国文化人类学之父博亚斯专攻文化人类学。

1927年研究印第安部落的文化,写成《文化的类型》(Patterns of Culture,1934年出版)一书。

1940年著《种族:科学与政治》(Race:Science and Politics),批判种族歧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事对罗马尼亚、荷兰、德国、泰国等国民族性的研究,而以对日本的研究,即《菊与刀》一书成就最大。

战后,她继续在哥伦比亚大学参加“当代文化研究”,于1948年9月病逝,享年61岁。

《菊与刀》的诞生菊与刀》是本尼迪克特在二战结束前夕,受美国军方委托,通过对日本历史文化和在美生活的日本人习俗的研究,提供对日政策的具体依据的著作。

考察方法:把战时生活或者拘禁在美国的日本人作为研究原形,同时通过阅读大量有关日本的文献和日本文学和电影。

1946年,本尼迪克特将呈给美国政府的调查报告整理成书出版,书名为《菊与刀》。

(The Chrysanthemum and the Sword)。

影响和评价虽然距离这本书最初写成已经有了将近60年,世界格局也有了巨大的变化,但这本书,依然是研究日本文化的首选文献。

1944年夏开始研究,经历了一年多于1946年秋整理成书出版。

两年后长谷川松治将其译为《菊与刀》在日发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1951年此书被列入日本《现代教养文库》,只1963年就重印36次。

经过半个多世纪,还在不断重印的书只有《菊与刀》。

可以说这本书到现在也对日本人素养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印象。

本书内容与框架在日本,“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家文化的象征,“菊与刀”正好象征了日本人的矛盾性格和日本文化的双重性,由此入手,进而分析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及有关习俗,并指出日本幼儿教养和成人教养的不连续性是形成双重性格的重要因素。

《菊与刀》好书推荐、读书会PPT

《菊与刀》好书推荐、读书会PPT
统和民族性格。
内容梗概
二战后期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 克特奉美国政府之命,为分析、研 究日本社会和日本民族性所做的调 查分析报告,旨在为美国管制战败 后的日本提供政策依据。作者把笔 触深入日本人生活的诸多方面,既 展示了日本人的生活习性和行为信 条,也剖析了这些习性和信条之所 以形成的深层文化因素,并依靠这 些内容解读独特了日本独特的文化
02 精 彩 摘 录
4、对任何人而言,受人之恩都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就像日本人常说的那样:“对于他人 的恩情,我们往往是连它的万分之一都难以报答。”这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因而,“恩 情的力量”常常会超过受恩者的个人偏爱。 5、事实上,日本人始终对把恶看做是人生观进行批判。他们相信人有两种灵魂,但却不 是善的冲动与恶的冲动之间的斗争,而是“温顺的”灵魂和“粗暴的”灵魂之间的斗争。 每个人、每个民族一生当中都应当有“温顺”和“粗暴”的时候。哪个灵魂进地狱,哪 个灵魂上天堂,并不是命中注定的。这两个灵魂都是必需的,并且在不同场合下都是善 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3 评

因为历史原因,本书的作者在写作期间并没有 去过日本,所凭资料多为各种文献和日本侨民的 交流,其研究成果至今仍被广为接受。需要指出 的是,作者是西方人,有些地方难免是用西方的 视角来审视日本文化乃至东方文化,这是有所偏 颇的。但是,她提出的多数观点独到,犀利,准 确,而且触到其实质,留下的很多结论至今依旧 值得我们深思。
传统和民族性格。
02 精 彩 摘 录
1、日本人生性及其好斗而又非常温和;黩武而又爱美;倨傲自尊而又彬彬有礼;顽梗不 化而又柔弱善变;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忠贞而又易于叛变;勇敢而又怯懦;保守而 又十分欢迎新的生活方式。他们十分介意别人对自己行为的观感,但当别人对其劣迹毫 无所知时,又会被罪恶征服。 2、耻感文化基本上是靠外部的强制力来维护善行。罪感文化则通过内心的罪恶感来维护 善行。前者的羞耻感产生也往往源自外部,是一种针对别人批评的反应,或者因为被大 众讥笑、排斥,或者是他自己觉得受到了讥笑,但无论哪一种,这都是一种非常有效的 强制力。 3、西方人认为人生下来就是为了赎罪的,日本人认为人生下来就是为了守规矩的。

菊与刀精致PPT

菊与刀精致PPT

菊刀与Company nameCompany slogan here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用“菊”与“刀”来揭示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亦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如爱美而黩武、尚礼而好斗、喜新而顽固、服从而不驯等)由此入手,进而分析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及有关习俗,并指出日本幼儿教养和成人教养的不连续性是形成双重性格的重要因素。

2菊与刀简介Company slogan here前言第一章任务——研究日本第二章战争中的日本人第三章各得其所,各安其分第四章明治维新第五章历史和社会的负恩者第六章报恩于万一3目录第七章“情义最难接受”第八章洗刷污名第九章人情的世界第十章道德的困境第十一章自我修养第十二章儿童学习第十三章投降后的日本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德日败局已定,美国需要根据日本的情况制定具体的政策,于是本尼迪克特在1944年,受命于美国政府,收集各项资料,完成了这份报告,并在报告中阐述自己的推断。

战争结束后,美国的决策与她的推断意见一致,她准确的预见是本书亮点之一。

背景作者鲁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1887-1948),生于纽约,原姓富尔顿(Fulton),美国女人类学家。

在大学期间学习的是英国文学,1919年前往哥伦比亚大学从事人类学研究。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事对罗马尼亚、荷兰、德国、泰国等国民族性的研究,而其中对日本的研究——《菊与刀》一书的贡献最大。

二战结束后,她继续在哥伦比亚大学参加“当代文化研究”,于1948年9月病逝。

菊恬淡静美日本皇室家徽8世纪末,日本将都城移至平安京(现在的京都)。

开始了在日本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平安时代。

在平安朝初年,皇室乃至公卿贵族和文人墨客都大力推崇菊花之美。

中国每年的九月初九重阳节在日本又称菊节。

在这一天,皇太子率诸公卿臣僚到紫宸殿拜谒天皇,君臣共赏金菊、共饮菊酒。

10月,天皇再设残菊宴,邀群臣为菊花践行。

也许日本皇族族徽上的菊花便是此时镌刻上去的。

《菊与刀》课件

《菊与刀》课件

总结
作者在比较美国人和日本人在政治制度、伦理道德、 社会阶层、风俗习惯等诸多方面之后,进而对比两国 文化的异同,这些不同正是由于不同的文化造就了不 同的国民性。 从人类学的角度来说,本尼迪克特将在研究部族社 会过程中形成的文化模式和文化与人格理论,扩大 应用到分析日本这一大型文明社会。通过对等级制 度、“恩与报恩”、义理与人情、耻感文化、修养 和育儿方式等的考察,从结构上深入探讨了日本人 的价值体系,分析了日本人的外部行为及深藏于其 行为之中的思考方式,即日本文化的各种模式。得 出了日本文化不同于欧美的“罪感文化”的“耻感 文化”的结论。
四、日本人两面性人格的形成原因
日本人与美国人的人生曲线差异: 日本人与美国人的人生曲线差异: 美国人的人生曲线和日本人的人生曲线截然相反,日 本人是U字型的人生曲线,老年人和儿童有着无限的 自由,而中年人受到严格的约束。 在美国,这种曲线是倒过来的,幼儿教养非常严厉,随 着孩子日益成长而逐渐放松,当他足以自食其力地工 作,有了自己的家庭,就几乎可以不受任何人的掣肘。 在美国,壮年期是自由和主动的鼎盛时期。当他年老 迟钝,精力衰退,或要人照顾时,又一次受到约束。
恩的分类 (第五章)
皇恩: 受于天皇 的恩
亲恩: 受于双亲 的恩
主恩: 受于主子 的恩
师恩: 受于老师 的恩
一生中与各 色人等接触 时所受的恩
A、义务:无限的报恩,永远不可能全部偿 、义务:无限的报恩, 还。
忠:报答天皇的恩,对天皇、法律和日本国的义务。 日本人理想国中的统治者就是天皇,他是现世存在 的神,天皇满足了人们对神和完美的需要。因此任 何人都要对天皇绝对地忠诚,而且日本人时时刻刻 都在增强皇恩意识。 孝:报答父母的恩,对父母和祖先的义务,连带对 子孙的义务。父母即使犯了很大的错也不会有人批 评父母,而是由子女来承受后果。 职责:对自己工作的义务

菊花和刀

菊花和刀

菊花和刀美国作家本尼迪克特用“菊花和刀”来比喻日本民族的国民性和文化特征,这一比喻直观的体现着两个极端,荡漾张力的美。

菊花代表美的事物,如茶道、樱花等,而刀则象征暴力杀戮、死亡等。

菊花与刀便是“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的北野武影片风格的有力概括,既有菊花一般的温情也有刀一样的冷酷,而《花火》和《菊次郎的夏天》则是其影片美学特征的代表作。

拍摄于1997年的《花火》沉重压抑与苦涩感伤并存,延续了其处女作《小心恶警》(1989)中以暴制暴的警探主人公,干净利落的剪辑手法和对家人浓浓的爱。

在暴力与温情间诠释“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的张力,在宁静中迸发暴力又将暴力诉诸于宁静。

当枪声划过,万籁寂静,生命在弹指间灰飞烟灭。

影片采用平行交叉的叙述方法。

一个线索是轮椅上的崛部,失去妻子和女儿,以绘画唤回生的希望,另一线索是阿西为陪妻子度过其余生先向黑社会借高利贷后打劫银行。

崛部妻女的离去是冷酷而阿西为他买颜料试图唤起他生的希望则是温情;阿西对黑社会马仔突如其来的暴殴让人猝不及防,然在他刀一样的暴力后面则是对妻子菊花一样的温情。

北野武糅合瞬间的暴力和静态的唯美到了淋漓尽致的地步,将暴力表现为一种深刻、凄厉的美。

片中暴力与温情的选择也体现了生与死的选择。

片中的暴力是突发性的,省略了过程,上一个镜头还是挥拳下一个镜头便已血肉模糊,简洁而触目,节奏行云流水。

暴力镜头表现不多却惊心,以慢镜头拍摄没有音乐没有台词,在压抑的氛围中结束曾经鲜活的生命。

影片另一重要特色温情则是通过细节来呈现的。

阿西是个寡言的不苟言笑的擅长以暴制暴的警察,他戳瞎别人眼球杀人无数,这样一个冷酷的人所表现的温情不仅丰富了角色性格使其丰满可信。

赠送颜料贝雷帽是他对崛部的愧疚与罪赎,而对妻子不经意的爱护则使影片洋溢了淡淡的感动。

小木桌的清茶蛋糕,富士山的皑皑白雪,寺庙里的悠悠钟声,深夜天空的绚烂烟火,清冷大海的滔滔大浪,以及那近似无限透明的蓝,道出了夫妻之间不尽的爱。

菊与刀:左手菊花右手刀

菊与刀:左手菊花右手刀

菊与刀:左手菊花右手刀菊与刀式的日本民族特点日本是一个岛国,狭窄的地理空间,决定着日本民族的矛盾性。

当你说某个民族礼仪超群,便不会加上他们目空一切,妄自尊大,当你说某个民族行为举止刻板,可能不会说他们也很善于适应激进的改革,当你说某个民族驯服时,不会说但是他们不习惯服从自上而下的控制。

就这样一些矛盾的民族特性,却复杂的交融在日本历史中。

正如日本最具有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菊花与刀。

左手菊花,右手刀:菊花是日本的皇室专有花象征着富贵,他们能够迅速的绽放,奉献自己的青春,也能在极短时间内凋零,归于尘土。

菊花的凋谢,岂不就是刀的拔出,看似矛盾,但刀拔出人死亡,那种瞬间的形态恰好照应了菊花的凋谢。

菊与刀,向死而生,为死而生。

菊本身就是死亡的化身,而刀无疑是通向死亡的桥梁。

刀成为了菊的工具,菊化为了刀的目的。

在菊花的隐喻中,刀和主人都是被动的,杀人是使命,被杀或自杀则是必然;而在刀的语法中,菊代表了不可知的前身和宿命的未来。

本尼迪克特写出了菊与刀的不可分离,菊与刀的相得益彰,在死亡的舞台上,二者如影随形。

她用写意的笔法准确地把握了一个民族的实质,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民族的光荣与梦想,也看到了一个民族的底色与基调。

日本人既好斗又和善,既崇尚武力又爱好美好,既野蛮又文明,既刻板又富有适应性,既顺从又不甘任何人支配,既忠诚不二又会背信弃义,既勇敢又胆怯,既保守又善于接受新鲜事物,而这种种种的矛盾都是以极短的对立面来体现,而又在矛盾的对立中,他们又难以置信的保持了统一。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特点,日本从二战中横扫亚洲各国,表现出极度的残忍残暴,对亚洲各国尤其我们国家造成了深厚的国家灾难。

同时,二战而败,而又迅速的听从天皇的指令,投降接受美国接管,表现出极大的顺从和遵守。

不得不说,日本的行为习惯形成的世界观一致性。

日本人相信:精神必胜论。

精神必然战胜物质。

日本与西方各国不同在于并不在于日本对物质的态度,而是日本人认为:军舰大炮,不过是不灭的日本人精神的外部表现。

菊与刀(PPT典藏版--日本文化解读)

菊与刀(PPT典藏版--日本文化解读)
文中从日本人生活方式和典型事件入手,于生动的叙述中进行有力析论,语言富有 智慧和幽默感,是了解日本民族绕不过的经典书籍。
一等级制
[等級制]
日本 是一个等级制度森严的国家。
长期封建等级造成的影响渗透到日本的最深层 有关日本好的方面和不好的方面或许都源于此
在战争中的日本,所有人都说战争不是天皇的错 对天皇的态度,也是日本社会等级森严的集中体 现。
无论是作为朋友
还是作为敌人
原书目录
第一章 任务—研究日本 第二章 战争中的日本人 第三章 各得其所 各安其分 第四章 明治维新 第五章 历史和社会的负恩者 第六章 报恩于万一
第七章 情义最难接受 第八章 洗刷污名 第九章 人情的世界 第十章 道德的困境 第十一章 自我修养 第十二章 儿童学习 第十三章 投降来的日本人
雪耻 是对自己名誉的的洗礼,当
名誉蒙羞时如果不报复、不洗刷罪名就 对不起自己的名誉。作者在这一部分还是 略有疑惑,不是很明白报恩思想在东方思 想体系中的重要性。
在战争中的日本,正是这样的报恩的思想,让一批 批的日本青年奔赴了战场。
报恩是一种义务, 同时也会让他们丧失了生命 报恩这一现实的行为也再次体现了日本这 个民族的矛盾性。
最后,还是本尼迪克特的一句话最能完整的概括日本:
既生性好斗而又温和谦让 既穷兵黩武而又崇尚美感 既桀骜自大而又彬彬有礼 既顽固不化而又能伸能屈 既勇敢而又懦怯 既忠贞而又心存叛逆
完 菊与刀
[終]
正好象征了这种矛盾
既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
既保守而又敢于接受新的生活方式
这是一个需要我们去了解的民族
…… ……
另一方面 虽然美国意识到了日本社会的问题, 但是
并没有给整个社会带来的足够压力去改变他们。在此之后 日本文化中一些迷人的方面,比如武士道精神,在全世界 范围流行,客观上隐藏了日本文化中落后的一面,而在经 济上,优秀的日本制造带来的非凡成功使日本人无意于文 化上的反思。 这也造就了日本这样一个特殊的现象: 他希望成为亚洲的领导者, 却无法让亚洲各国心服口服。 换句话说日本还没有体会什么是真正的:

菊与刀――――论日本矛盾的民族性格PPT课件

菊与刀――――论日本矛盾的民族性格PPT课件
4
• 报告中推断出的结论是:日本政府会投降; 美国不能亲自直接统治日本;要保存并利 用日本的原有行政机构。因为日本跟德国 不同,不能用对付德国的办法对付日本。 假如那样,日本人会拚命打到底,而且美 国人也无法直接统治。美国人不了解日本 国情,两国的文化类型不同。
5
• “菊”是日本皇室家徽,日本皇室的家徽 “十六花瓣八重表菊纹”,它的原形是幕 府时期的萨摩藩的菊纹家徽,所以日本的 皇室为“菊花王朝”。
12
报恩于万一
一、恩:被动发生的义务。一个人“受恩”、 “接受恩惠”都是从被动立场而产生的义 务。 皇恩 —— 受于天皇之恩。 亲恩 —— 受于父母之恩。 主恩 —— 受于主人之恩。 师恩 —— 受于师长之恩。
13
恩的故事
• 日本小学二年级教科书中,有一个小故事, 题目叫“不忘恩情”,就是这个意思。这 是少年修身课教材中的一段故事:
18
情义最难接受
B、情义 应当如数偿还的恩情债,在时间上 也不是无限的。
(一)对社会的信义 对主君的义务 对近亲的义务 对他人的义务
19
(二)对自己的名声的情面相当于德语的“名 誉”
受到侮辱,或遭到失败,有“洗刷”污名 的义务,亦即报复或复仇的义务。(注:这 种反击、报复不被看作侵犯)
不承认自己(专业上)失败和无知的义务。
14
• 哈齐是一条可爱的小狗。它出生不久,就 被一个陌生人带走了。在那个人家里象小 孩一样受到疼爱。因此,它那弱小的身体 也强壮了起来。主人每天早晨上班时,它 总陪送到车站,傍晚下班回家时,它又去 车站迎接。不久主人去世了。哈齐也许不 知道,它每天都在寻找主人。
15
• 照例到那个车站,每当电车到站,它就注 视人群中有没有它的主人。岁月就这样流 逝,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三年过去 了,甚至十年过去了,但仍然可以看到那 已经长大、衰老的哈齐,每天在车站前寻 找着它的主人。(寻常小学校用修身课本 第2册,昭和10年12月发行。)

《菊与刀》--一份精致的“质的研究报告”

《菊与刀》--一份精致的“质的研究报告”

《菊与刀》——一份精致的“质的研究报告”
“菊”本是日本皇室家徽 “刀”是武士文化的象征
本尼迪克特在以此命名本书时,似乎并未从 这种含义出发,而是以“菊”和“刀”来象征日 本人的矛盾性格,亦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一位 日本军人,早晨可以怀抱钢枪把守岗哨,下午可 西装革履在园中赏菊。由此入手,进而分析日本 社会的等级制及有关习俗 。 日本民族既彬彬有礼,又很蛮横、倔傲;既无比顽固,又极易适应 激烈的变革;既性格温顺,又不轻易服从上级控制;既忠诚、宽厚,又 心存叛逆,满腹怨恨;既勇敢成性,又怯懦;既考虑自己的面子,又具 有真诚的良心;既在军队中承受机器人式的训练,又不服管教,甚至犯 上作乱;既热诚倾慕西方文化,又渲染他们顽固的保守主义;既讲这个 民族如何爱美、醉心于菊花栽培,又崇尚刀剑和武士的无上荣光。
鲁思· 本尼迪克特 (Ruth Benedict)
《菊与刀》——一份精致的“质的研究报告”
问题:
为什么美国要帮助日本复兴?
日本会向亚洲侵略行径道歉吗? 日本会不会向亚洲再举屠刀?
《菊与刀》——一份精致的“质的研究报告”
忏 悔 是 一 种 担 当 !
1970年12月7日,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波兰首都华沙犹太人殉 难纪念碑前下跪,是“令每一个局外人都会流泪的”一跪,被誉 为“欧洲千年来最强烈的谢罪表现”的一次忏悔。
在《菊与刀》一书中,本尼迪克特明确谈到她所坚持的“关注细节并 建构整体”的研究思路:“人类学家必须发展研究日常琐事的技术,因为, 他所研究的部落中的这些日常琐事,与他本国相应的事物相比截然不 同。……人类学家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这些乃是最关键的,并且也知道如 何进行挖掘。” 除了访谈、观察之外,她大量地通过有关日本人生活的小说、电影、 民间故事来分析日本人的性格。她收集了大量的民间故事,其中有些民间 故事, “哈齐的故事”,“空军少尉的故事”,一直流传到今天的世界各 国。

菊花与刀——矛盾的

菊花与刀——矛盾的
• 日本人还认为人人都有“佛性”(成佛的可能性),人人 死后都能成为神,其国教神道教也主张,无论生前功罪如 何,人们在死后都会成为神,都应当被祭拜。正因为如此, 相当一部分日本人认为参拜靖国神社是日本传统文化的一 部分,是日本的内政,是日本人的自由,外国无权干涉。
七、成长经历
••
日本人的这种两面性与他们的成长经历有很大的关系。日本人在
将菊花和刀的精神结合起来。如果说菊花象征的是某种可
以抵抗外界的精神力量,刀这个符号,代表的就是顽冥不
化的崇尚由这种精神带来的道德优势和力量。这种重视精
神轻视物质的文化内在,使得日本在作战时常常采取异常
极端的方法。他们的飞行员常以自杀的方式撞击美国的军
舰,百姓在白天工厂里干了12个小时,晚上还要受到空袭
格自相矛盾的原因。他们彬彬有礼,但有时又显得傲慢不逊;在等级
制下他们可以表现得极为驯服,但有时他们又难以驾驭;严谨的教育
让他们有时表现得缩头缩尾,而有时他们却又勇敢得接近莽撞。
• 中日两国是近邻,有着悠久的文化交流历史。但是事 实表明,中日两国未必做到了对对方的真正了解和理解, 近年来中日之间各种摩擦增多就是一个明证。提起日本人, 我们中国人尤其是年青人,更多的只是情绪,却事实上不 去了解和学习那个谦虚却不驯的邻居。很多时候我们都是 一边骂着对方,一边用着它精美耐用的电器、坐着他的汽 车。认真研究学习邻居日本人的科技、性格、生活的却更 少之又少。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有时候,在一个安 静的下午,静下心来,细细的读读这本书,打开心扉,去 接受了解一下这个令人讨厌又不得不敬佩的民族,,也不 妨为一件乐事~~~~~
菊花与刀——矛盾的日本人
• 本书的作者鲁思·本尼迪克 特是美国当代著名文化人 类学家,民族学家,诗人。 这本书1946年正式出版, 1949年出版日文版,在美 国、日本等引起强烈反响。 是全世界公认的现代“日 本学”开山之源,是我们 了解日本不得不读的经典 著作。

菊与刀 露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 露丝本尼迪克特

鲁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1887-1948,美国当代著名文化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根据文化类型理论,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把战时在美国拘禁的日本人作为调查对象,同时大量参阅书刊和日本文学及电影,写成报告。

报告中推断出的结论是:日本政府会投降;美国不能直接统治日本;要保存并利用日本的原有行政机构。

因为日本跟德国不同,不能用对付德国的办法对付日本。

战争结束,美国的决策同这位人类学家的意见一致,事实发展同她的预料和建议一样。

1946年,本尼迪克特把这份报告整理成书出版,立刻在日本引起强烈反响。

1949年初被译成日文,1949年至1951年,日本几家杂志约请专家举行座谈,对此书进行评论,有的并出版了特集。

“菊”本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家文化的象征。

但本尼迪克特以“菊”和“刀”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亦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

有些日本社会学者评价很高,认为表现了“深刻的洞察力”。

有些日本历史学者则不同意,认为作者把特定时代、特殊社会集团的社会心理当作“日本人”的普遍心理,在方法论上有非历史的和超阶级的缺点。

评价虽然不同,此书影响至今不衰。

前言说明,作者从没去过日本。

美政府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将全美11万日裔美国人全部送往位于中西部的10个集中营里,过与世隔绝的生活。

直至战争结束才解散,也正是这些日裔美国人为作者提供大量素材。

第一到四章战国时期应仁之乱1467源赖朝——源式家族首领。

1192任命为世袭的终生军事首领,意味着他成为日本的专制“君主”,也标志着幕府时代的开始。

德川家康幕府建立1603 武士的忠诚,勇猛是建立在他所效忠的领主能对武士所作贡献给予奖赏的主从制度上。

日本那些受落后等级制度束缚的民众快速转向一条崭新的道路,并一直坚持走了下来。

日本人的信条:一切各就其位。

国家只掌控象征国家统一和民族优越的那一种崇拜——国家神道受国家支持和管理,其变成了诸神时代以来日本历史和对“万世一系的统治者”天皇的崇拜。

菊与刀 第二章.pptx

菊与刀 第二章.pptx
图片摘自: 日本人的生死观——试 从《菊与刀》浅析 刘 学宇 2011.6
右图:二战期间日军军旗,每 个部队都必需与军旗共存亡。
日本人的生死观
• 不忘恩情在日本人的 习性中占有最高地位。 近代日本用尽一切手 段使这种感情集中于 天皇一身。在他们看 来,神风敢死队一系 列自杀式的撞机就是 在报答皇恩;所有为 守卫太平洋上岛屿而 捐躯的士兵也是在报 答浩荡无边的皇恩。
原文
• 胜利的希望:对于胜利的希望,日本所寄托的基 础也不同于美国的通行见解。它叫嚷日本必胜, 精神必战胜物质。(p16) • 增产运动:日本也向美国一样开展增产运动,但 日本开展增产运动的基础去在于其独特的前提。 他们说精神就是一切,是永存的。(p17) • 生活的支撑:在民间日本当权者也推行精神优越 于物质这一信条,越是疲倦就越能锻炼人。 (p17-18)
思想宣传
• 效忠天皇 • 圣战 • 武士道精神
摘自《环球时报》2005年08月10日第二十三版
慰安妇
东京警视 厅牵头建立的RAA 协会正式成立,专 门在天皇皇宫下设 慰安、游技、艺能、 特殊施设、食堂、 物产各部,冠冕堂 皇地声明称:“为 维护民族的纯洁性 和百年后的未来, 作阻挡狂澜的防波 堤,作战后社会秩 序的地下支柱。”
天皇崇拜思想
天皇崇拜思想
“这一观念是近代日本具有国家 主义性质的神道宗教的核心;如果我们 削弱并挑战天皇的神圣性,那么敌国日 本的整个结构就会土崩瓦解。”
——《菊与刀》第25页
天皇崇拜思想发展历程
”日本民族的天皇崇拜思想发轫于‘史前时
期’,强化于封建时代,至近代被推向极端。”
——孙立祥・《日本民族的
谢谢
ありがとう ございます!
观看
(P21、第16行)

菊与刀教学课件ppt

菊与刀教学课件ppt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12
日本人得相應義務
•情義 : 應該如數償還得情債,在時間上也就是無限 得。
-對社會得情義 -對主君得義務 -對近親得義務 -對她人得義務 -對非近親得義務
中國人與日本人在道德上得異同
•日本人認為對國家得義務与孝道就是無條件得,但 就是中國人則沒有把這些道德瞧成無條件得。
• 多一份恩情多一份义务。 • 不妨瞧作一种钱财上得往来。
总结
•负恩-报恩得独特伦理体系对日本人得性格 与行为起着决定性影响。
•人们在受恩时怀着矛盾情绪。在公认得社 会关系中,巨大得欠恩感推动日本人竭尽全 力以求报恩。但就是,欠恩感有时很难受得, 因而也容易造成反感。
第六章 報恩於萬一
日本人得恩
对社会得情义
• 对姻亲家属应负得一切义务(入赘养子) • 武士对主君及其同伴得关系 • 目前更多地强调舆论压力迫使人们违背心
意而不得不履行情义
情义得报答
情义得准则就是必须报答,与美国人借债还账 相似:
• 毫厘不爽,等量对待(只要有可能,人们都记录 相互之间得来往,无论就是劳务还就是物品)
• 如果逾期未报,就会像利息那样增长
•西方人對法律得觀點 ➢美國人認為任何得新法律都就是干涉 個人自己,即使對全國有利得法律都很難 被人接受
•日本人認為遵守法律就就是對“皇恩”得 回報
第七章 “情义最难接受”
•日本独有 •情义释义:正道;人应遵循之道;为免遭世人
非议做不愿意做得事 •情义:
1,对社会得情义(履行契约性得关系) 2,对名誉得情义(保持名誉不受任何玷污得 责任)
孝道
對子女得照顧 • 西方人認為出自母親得本能与父親得責任
感。 • 東方人認為出自對祖先得孝道。

NO.5亚马逊100本之社科类《菊与刀》—日本文化密码

NO.5亚马逊100本之社科类《菊与刀》—日本文化密码

NO.5亚马逊100本之社科类《菊与刀》—日本文化密码《菊与刀》是二战期间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受美国战时情报局委托,从一个文化人类学家的角度从事日本民族性的研究,其后向情报局提交的一份研究报告。

“菊”本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

令人不寒而栗的武士刀与让人心情怡然的秋菊,毫无冲突地共同组成了一幅完美的画作。

既生性好斗又性格温和;既穷兵黩武又恬淡宁静;既倨傲蛮横又彬彬有礼;既冥古不化又温和善变;既效忠服从又自尊独立;既忠贞又叛变;既勇敢又怯懦;既保守又喜新…《菊与刀》正是揭示了日本人的矛盾性格和日本文化的双重性,而这种异常矛盾的民族特性,贯穿了日本的整个文化。

秋菊,代表日本民族谦逊、尚礼、好学……象征日本人对美好的向往,其中一点就表现在名誉上,名誉在日本人看来是一项比自身生命还要重要的事。

最能反映的一个例子是:在跟美国人军人作战中,日本海军官兵有这样一条诫令:当他们所在舰艇被敌人鱼雷攻击而不得不弃舰逃生时,必须用最出色的动作和姿态来到救生艇上,如果不然,“会有损帝国海军的威严,被世人嘲笑,而可恶的美国人就会拿你们的丑态去拍成电影,送到纽约去放映”。

这是严重影响日本人在全世界民众心中的形象的,所以他们会尽力保全日本人在世人眼中的良好感。

其实在日本传统文化中,这一点也是有着深厚渊源的。

日本人在名誉受损的情况下,一定会不惜一切代价挽回自己的名誉。

他们会用尽一切方法,有时甚至会不择手段,这种精神是很可怕的。

在日本人看来,自杀不是懦弱,而是勇气与决断的表现,方式适当的自杀能够挽回失去的名誉。

武士的刀,就是武士的魂。

为了自己所追求的武士道精神,武士可谓是“神阻杀神,佛挡灭佛”。

本尼迪克特在本书中抓住了日本民族的两大典型性格表现,一是天皇的神最不可侵犯,二是被俘虏的日本人与美军的高度合作。

她毫不避讳地谈到了这样的性格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处置有参考价值。

一,天皇的神最不可侵犯。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3/9
3
日本人的恩(1)
•1. 位于第一位和最大的恩情,是皇恩。在日本人 看来,天皇的恩情,每个人都必须以无比感激的 心情来恭受,因为是天皇让他们安居乐业,万事 称心。这也是为什么日本人有着极端的自我牺牲 精神,在他们看来是报答浩荡无际的皇恩。
•2.日本人也接受父母之恩。这正是父母有权支配 子女的东方著名的孝道的基础。
2021/3/9
4
日本人的恩(2)
•3.日本人对老师和主人负有特殊之恩。在 日本人的观念中,他们都是帮助自己成长 起来的人。他们对自己有恩,将来报答他 们是自己的一种义务。
2021/3/9
5
不喜受恩
• 尽管文化的特殊性使日本人易于接受报恩 思想,但在日本,人们不喜欢随便受恩而 背上人情债。
• 多一份恩情多一份义务。 • 不妨看作一种钱财上的往来。
2021/3/912ຫໍສະໝຸດ 中國人與日本人在道德上的異同
•日本人認為對國家的義務和孝道是無條件的,但是 中國人則沒有把這些道德看成無條件的。
•中國人提倡“仁”,但是日本人則把“仁”排斥。 •對中國人和日本人來說,孝道是對雙親和祖先的尊
敬與服從。 •對日本來說,“行仁義”不是必須具備的道德。
2021/3/9
2021/3/9
15
孝道
和中國不同的地方 ➢ 範圍不同
• 中國是包括幾百年前的祖先世系, 包括所有衍生的龐大宗族。
•日本人的祖先祟拜只限於近祖。
重視的孝道對象只限於記憶中的祖先, 注重現時現地。
2021/3/9
16
孝道
對子女的照顧 • 西方人認為出自母親的本能和父親的責任
感。 • 東方人認為出自對祖先的孝道。
-在數量上和持續時間上都是無限 -在數量上相等并須在特定時間內償還 •無限的恩則稱為義務 (難以報恩於萬一) •義務分為兩種: -報答父母的恩 (孝) -報答天皇的恩 (忠)
2021/3/9
9
日本人主要的恩
• 恩 : 被動發生的義務,主要有以下幾種。
• 皇恩 受於天皇之恩 • 親恩 受於父母之恩 • 主恩 受於主人之恩 • 師恩 受於師長之恩
一字多义的“恩”
含意: 从“Obligation”(义务), “loyalty”(忠诚),直到“kindness” (关切), “love”(爱), 都不能确切表 达其原意。
共通点:承受的负担,债务或者重负
意而不得不履行情义
2021/3/9
24
情义的报答
情义的准则是必须报答,与美国人借债还账 相似:
• 毫厘不爽,等量对待(只要有可能,人们 都记录相互之间的来往,无论是劳务还是 物品)
• 如果逾期未报,就会像利息那样增长
2021/3/9
25
木屐的起源与美德之始
晋文公和介子推的故事
2021/3/9
26
2021/3/9
6
总结
•负恩-报恩的独特伦理体系对日本人的性格 和行为起着决定性影响。
•人们在受恩时怀着矛盾情绪。在公认的社 会关系中,巨大的欠恩感推动日本人竭尽 全力以求报恩。但是,欠恩感有时很难受 的,因而也容易造成反感。
2021/3/9
7
第六章 報恩於萬一
2021/3/9
8
日本人的恩
•一經接受,便是永久常的債務 •欠恩不是美德 •分為兩個不同范疇:
2021/3/9
20

•“忠”在臣民與天皇之間構成了雙重體系。
➢ 臣民自己用行動來便“陛下安心” 。 ➢ 天皇的敕令,透過各種中介人,層層傳到臣民。
“這是天皇御旨”這一句話就可以喚起 “忠”,其強制力要超過任何現代國家的 號召。
2021/3/9
21

•西方人對法律的觀點 ➢美國人認為任何的新法律都是干涉個 人自己,即使對全國有利的法律都很難 被人接受
•日本人認為遵守法律就是對“皇恩”的回 報
2021/3/9
22
第七章 “情义最难接受”
•日本独有 •情义释义:正道;人应遵循之道;为免遭
世人非议做不愿意做的事 •情义:
1,对社会的情义(履行契约性的关系) 2,对名誉的情义(保持名誉不受任何玷污 的责任)
2021/3/9
23
对社会的情义
• 对姻亲家属应负的一切义务(入赘养子) • 武士对主君及其同伴的关系 • 目前更多地强调舆论压力迫使人们违背心
菊與刀
2021/3/9
1
第五章 历史和社会的负恩者
• 为什么日本人在战争中有着极端的自我牺 牲精神?
负恩!
2021/3/9
2
•历史的负恩人--经常祭祀祖宗先辈,承 认对过去的一切欠有巨大的恩情
•社会的负恩者—在当前,在每天与别人 的接触中增加他们所欠的恩情。
日本人的日常意志和行为都发自这种报恩 感。
2021/3/9
17
孝道
➢ 日本是明確指出,對回報祖先之恩的辦 法就是把自己受到的照顧轉移給兒女。
➢ 嘱咐家長履行義務。
✓ 撫養子女 ✓ 讓兒子或弟弟接受教育 ✓ 管理財產 ✓ 保護那些需要保護的親戚
➢ 日本制度化家庭的嚴格限制了具有這種義 務的人數。
2021/3/9
18

•日本的政治家把天皇奉為神聖,使之與人 間喧騷的現實生活完全隔離。
•天皇是日本國民統一的最高象徵而不是負 責的國家元首。
•“忠”是每個日本人對神聖首領的報恩
2021/3/9
19

• 約七百年來,天皇從未作為實際統治者。 • 日本雖然經歷了各種變遷,但社會組織並
未瓦解,其模式一直未變。 • 極少在民眾面前出現,從不對有爭議的政
治問題發怖詔書,所發的詔敕內容都是有 關道德,節儉或者是某項問題解決後安撫 民心。
2021/3/9
10
日本人的相應義務
•義務 : 無論如何償還都是無法全部還清的,而且 在時間上也是無限的。
-忠 對天皇、法律、日本國家的義務。 -孝 對雙親及袓先的義務。 -任務 對自己工作的義務。
2021/3/9
11
日本人的相應義務
•情義 : 應該如數償還的情債,在時間上也是無限 的。
-對社會的情義 -對主君的義務 -對近親的義務 -對他人的義務 -對非近親的義務
13
日本人的相應義務
-對自己的名聲的情面 -報復或復仇的義務 -不承認自己失敗和無知的義務 -遵守日本人禮節的義務
2021/3/9
14
“孝”的例子
• 母親了犯罪,兒子替母親認罪,但他的妻子又替他 認罪。
• 年青人的婚姻由父母來決定,因為善良的孩子必須 報答父母之恩,不能違抗父母之命。
• 如果婆婆不喜歡媳婦,她可以把媳婦趕回家,甚至 可以解除婚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