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物消费居民吃穿用住行
消费内涵及基本结构

高端消费是指消费者对品质更好、功能更新、消费体验更优的商品或服务的消费。
它不是一个绝对意义上的结果,而是一个相对意义上的过程。
这一过程融汇了消费规模扩容和消费结构升级的双重效应,可以有效缓解高收入阶层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趋势的负面影响,对内需型的经济发展具有持续的拉动作用。
--我国高端消费外流成因与回流政策研究[马龙龙,刘畅]消费结构(consumption structure)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人们(包括各种不同类型的消费者和社会集团)在消费过程中所消费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消费资料(包括劳务)的比例关系。
有实物和价值两种表现形式。
实物形式指人们在消费中,消费了一些什么样的消费资料,以及它们各自的数量。
价值形式指以货币表示的人们在消费过程中消费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消费资料的比例关系。
在现实生活中具体的表现为各项生活支出。
指各种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消费在消费总体中所占的比重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
比如,按照人们消费的实际内容来划分,可以把消费分为吃、穿、住、用、烧这样的结构;按照消费形式来划分,可以把消费分为实物消费和服务消费这样的结构。
消费结构,也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用于生活消费的各种消费资料的比例关系,以及各种消费方式、消费形式、居民各阶层、各地区消费水平之间的比例关系的总和。
——《消费结构升级是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内涵》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14第6期。
消费是人类通过消费品满足自身欲望的一种经济行为,是一个涉及社会、心理、文化、宗教等复杂因素的行为过程。
可持续消费是指“提供服务以及相关的产品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使自然资源和有毒材料的使用量最少,使服务或产品的生命周期中所产生的废物和污染物最少,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
可持续消费的概念涉及几个关键词: 满足需要、提高生活质量、提高资源利用率、生命周期观点及各方利益的平衡。
可持续消费首先是“可持续”的,即具有强调代内公平、代际公平、资源能源永续合理利用等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改革开放以来居民的消费需求、结构及行为变化

天道酬勤网络旗舰店
一、居民的消费水平变化 二、居民的消费结构变化 三、居民的消费行为变化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费经历了数次变 迁,消费需求、结构以及行为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我国居民消费经历了从传统的基本生活消费逐步向发 展性和享受性消费转移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认识 到消费变化带给市场的冲击和对我们每个消费者的影 响。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消费结构的调整将直接 影响到经济的发展。本文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居民消 费需求、结构及行为的变化进行了阐述和剖析。
变了居民的消费行为。
结语
马克思说过:“一个社会不能停止消费,同样,它也不 能停止生产,因此,每一个生产过程,从经常的联系和 它的不断更新来看,同时也就是再生产过程。” 也就 是说,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消费, 社会再生产便无法继续进行,消费既是生产的起点,也 是生产的终点。研究消费水平、结构以及消费者行为, 对确定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要代表的新四件成为集中的消费热点。
2、居民消费水平的变化
新四件基本普及后,电话、空调、家用电脑又逐渐 进入城镇居民家庭,2014年末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拥 有家用电脑89台,空调68台,移动电话99.1台,而且 部分城镇居民经过多年的资金积累期已具备了从万元 级向十万元或几十万元级以上消费过渡的能力,汽车、 住房等高档消费品进入城市家庭,居民消费需求有了
明显的提高。
老四件
新四件
一、居民的消费水平变化 二、居民的消费结构变化 三、居民的消费行为变化
二、居民的消费结构变化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城市环境的改善,居民生 活质量明显提高,消费结构继续由吃、穿、用向住、 行、休闲娱乐、健康方向转化,消费精彩纷呈。住房 保持旺盛需求,私家车、手机带动交通通信支出成为
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

指数 (1978=100) 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
1978 1980 1985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192/01011/11
133.6 191.3 397.6 686.3
708.6 784.0 921.6 1221.0 1577.7
1926.1 2090.1 2162.0 2210.3 2253.4
2366.4
100.0 139.0 268.9 311.2
317.4 336.2 346.9 364.4 383.7
418.2 437.4 456.2 473.5 483.5
503.8
343.4 477.6 739.1 1510.2
111.98 7.06 5.45
18.30 13.44
0.55 0.64 2.85 4.97 1.06 3.92 1.28 7.02 0.35 0.96 18.31 0.74
240.55 84.95
105.75 3.98 1.59
103.08 6.18 4.36
20.15 15.79
0.75 1.34 1.98 2.24 2.30 1.07 1.20 4.72 0.34 0.43 14.79 0.50
• 社会平均消费水平的提高,要考虑农业劳动生产 率的增长。
• 社会平均消费水平的增长要低于消费品工业劳动 生产率的增长。
• 总之,我们既反对高消费,也要反对压抑消费。消费作为社会再生产 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因此,必须 妥善处理好消费水平提高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2019/11/11
8.36 1.13
关于消费结构的各种认识

对消费结构的各种认识消费结构研究的是居民是随着其总消费支出的增加而变化的,关于消费结构一词虽然被广泛应用,但学界对其确切定义有不同的认识,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人们在消费过程中所消费的不同类型消费资料的比例关系;在消费行为过程中,各类消费品和劳务在数量上各自所占的百分比及其相互之间的配合、替代诸比例关系;在需求和供给的矛盾运动中形成的各类消费资料(劳务)在消费支出总额中所占的比例及其相互关系;人们生活消费过程中各种社会因素自然因素内部以及社会因素与自然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数量比例的总和。
这些观点为人们深入研究消费结构奠定了基础,但这些定义也存在一些不足,把消费结构的概念仅仅规定为比例关系,没有反映其内涵,没有反映对质的要求及其质与量的相互协调性。
消费结构应包括质与量两个方面的统一。
消费结构的质包括消费品本身的质量、生活消费中各种消费品的相互协调状况、消费环境和消费者本人享受各种消费品的能力,也包括直接反映生活消费过程中的舒适和便利程度,和人们在心理上、精神上所得到的享受和乐趣。
消费结构的量是各种消费对象的实物量和价值量的统一。
消费结构从质与量的规定性出发可定义为:人们在生活消费过程中所耗费的各种消费对象的构成及其协调程度。
指各种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消费在消费总体中所占的比重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
比如,按照人们消费的实际内容来划分,可以把消费分为吃、穿、住、用、烧这样的结构;按照消费形式来划分,可以把消费分为实物消费和服务消费这样的结构。
消费结构,也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用于生活消费的各种消费资料的比例关系,以及各种消费方式、消费形式、居民各阶层、各地区消费水平之间的比例关系的总和。
?编辑本段消费结构的分类与意义①实物消费结构和价值消费结构。
前者由一系列消费资料和消费服务的实物名称和数量来表示,后者则通过人们收入中各项货币支出的数量和比例来表示。
在中国,当前实际消费的实物结构中还包括一定量的自给性实物消费,这部分一般不通过价值结构表现。
衣食住行整治行动实施方案

衣食住行整治行动实施方案一、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城市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衣食住行问题。
衣食住行是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而城市的高速发展也给这些基本需求带来了一系列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制定了衣食住行整治行动实施方案。
二、整治目标我们的整治目标是:优化城市居民的衣食住行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具体包括:1. 衣:改善衣物供给,提高居民的着装品质;2. 食:优化食品安全管理,保障居民的饮食健康;3. 住:提升住房品质,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4. 行:优化交通系统,提高居民的出行便利度。
三、整治措施1. 衣:加强对服装市场的监管,严格把关服装质量,打击假冒伪劣产品;2. 食: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严格把关食品质量,加大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3. 住:加强对房屋建设和装修的监管,推动建筑行业规范发展,提高住房品质;4. 行:加强城市交通规划,优化公共交通线路,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四、实施步骤1. 制定整治方案:明确整治目标和措施,制定具体的整治方案;2.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各种媒体宣传整治方案,引导居民积极参与整治行动;3. 加大监督检查: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4. 加强组织协调: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协调合作,形成合力推进整治行动。
五、预期效果通过衣食住行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的实施,我们预期可以取得以下效果:1. 居民的着装品质得到明显提高,假冒伪劣产品得到有效遏制;2. 食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居民的饮食健康状况明显改善;3. 居民的居住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住房品质得到提高;4. 交通系统得到优化,居民的出行便利度明显提高。
六、总结衣食住行是城市居民的基本需求,也是城市发展的基础。
通过衣食住行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的实施,我们可以有效解决城市居民在衣食住行方面的问题,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全社会能够共同努力,为衣食住行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的实施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共同推动城市的发展和进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 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法规类别】11803【发布部门】a01国务院【发布日期】2018.09.20【实施日期】2018.09.20【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R1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2018年9月20日)消费是最终需求,既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也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体现。
加快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有利于优化生产和消费等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构建符合我国长远战略利益的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有利于实现需求引领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互促进,带动经济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互促共进,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近年来,我国在扩大消费规模、提高消费水平、改善消费结构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要看到,当前制约消费扩大和升级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突出。
重点领域消费市场还不能有效满足城乡居民多层次多样化消费需求,监管体制尚不适应消费新业态新模式的迅速发展,质量和标准体系仍滞后于消费提质扩容需要,信用体系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还未能有效发挥作用,消费政策体系尚难以有效支撑居民消费能力提升和预期改善。
为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新发展理念,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应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顺应居民消费提质转型升级新趋势,依靠改革创新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实行鼓励和引导居民消费的政策,从供需两端发力,积极培育重点领域消费细分市场,全面营造良好消费环境,不断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引导形成合理消费预期,切实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消费经济学考点

一、名词解释1、消费需要:消费需要是人类为了实现自己的生存、发展和享受而产生的一种获得各种消费资料和服务的内在欲望和意愿。
2、消费需求:消费需求是指消费者对以商品和劳务形式存在的消费品的需求和欲望。
3、消费环境:是消费者在生存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对消费者有一定影响的,外在的、客观的因素。
4、消费水平:我们通常所说的消费水平一般指狭义的消费水平,它是指按人口平均的消费品的数量,反映人们物质文化需要实际满足的程度。
他可以用实物表现,也可以用货币表现。
广义的消费水平,不仅包括消费品的数量,而且包括消费品的质量。
5、消费结构: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人们在消费过程中所消费的各种不同种类的消费资料的比例关系就是消费结构。
6、消费方式:在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一定生产关系条件下,消费者与消费资料相结合以实现需要满足的方法和形式,是消费的自然形式与消费的社会形式的有机统一。
7、消费者行为: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满足物质和文化消费的需要,根据自身收入条件,取得消费资料并进行消费的行为的总和。
8、消费市场:是指个人或家庭为满足生活需求而购买和使用商品、服务的市场。
9、消费热点:是一定时期内消费需求或者购买力投放比较集中于某种消费品或服务,人们对这种消费品或服务的追求出现的一种热潮。
10、医疗消费:是指城乡居民到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接受医疗服务时,由个人和保险机构支付给医疗机构的费用,它反映居民有支付能力的医疗需求。
11、消费者权益:是指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时所享有的权利和利益。
二、简答1、消费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我国扩大内需,是否应着力发挥消费启动的作用?答:消费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一,消费直接体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第二,消费是促进社会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第三,消费有利于促进社会文明和社会全面进步。
2、消费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主要任务是什么?答:研究对象是:一定社会条件下消费领域的经济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消费经济学

合理消费水平的主要参考标准?
消费水平是否合理,是相对的,但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也 有一些客观要求,有一定的衡量标准。
• 物质生活合理,保证生理上所需要的各种营养,促进身心健康。 • 不仅物质生活合理,而且有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能够提高消费者素
质,特别是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合理消费水平,应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 合理消费水平,要有利于减少浪费,合理使用消费资源,提高消费品
• 按满足消费需要的层次来分类,可以把消费结构 划分为生存资料的消费、享受资料的消费和发展 资料的消费。按消费品的不同内容,可以划分为 实物消费和劳务消费。
• 此外,还可以划分为自给性消费和商品性消费; 满足物质需要的消费和满足精神需要的消费等。
消费结构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 产业结构对消费结构的影响 • 收入对消费结构的影响 • 价格的变化对消费结构的影响 • 人口对消费结构的影响 • 此外,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消费行为、社会风
气、自然环境、气候条件、民族差别等都会程 度不同的影响消费结构。
消费结构的发展变化趋势 之一
• 生存资料、享受资料、发展资料的变化趋势
生存资料在消费总量中的比重逐步下降,享受资料、 发展资料在消费总量中所占比重将逐步上升。从 需求弹性的角度分析,生存资料需求弹性小,享 受和发展资料的需求弹性大。
举例说明
• 微观消费问题
• 微观消费问题是从微观消费主体——消费者的角度来研究消费者的资 源分配。消费者行为中最基本的是下消费行为和储蓄行为,即消费者 如何将其收入在消费和储蓄之间进行分配,影响这种分配的主要因素 是什么。在现代市场经济中,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消费者的收 入分配行为将极大的受金融市场的影响。比如,他可以通过借贷来增 加当期可支配收入,也可以通过对金融工具的投资来再增加未来的财 富,因此消费信贷决策和投资决策也成为经济学对消费者行为分析的 重要内容。同时,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发展,消费者对其劳动供给决策 的选择不仅影响其当期收入,还影响其一生的收入和消费,也影响其 时间分配,进而影响其消费方式。因此,劳动供给行为也被纳入了微 观消费问题研究的视野。
八大类消费支出构成按照商品或服务的用途进行分类

居民消费支出构成按照商品或服务的用途进行分类,可分成以下八大类支出:1、食品城镇:包括在商店、集市、工作单位食堂和饮食业购买的各种主食、副食、烟草、酒、饮料、干鲜瓜果、糖果、糕点、奶制品以及在外饮食和食品加工费等支出。
农村:指农村居民年内消费各类食品支出。
包括主食、副食、其他食品、在外饮食和食品加工费支出。
2、衣着城镇:指居民家庭用于购买各种穿着用品(如服装、鞋帽及其他零星穿着用品)及加工穿着品的各种材料和加工费的支出。
农村:指农村住户用于各种穿着用品及加工穿着用品的材料支出。
包括各类成衣、各种鞋、帽等消费品及衣着的加工修理费。
3、居住城镇:指与居住有关的消费性支出。
包括住房装潢与维修服务费、水、电、燃料、物业管理费、房租等方面的支出,但不包括购房与建房支出。
农村:指与农村住户居住有关的所有支出。
包括新建(购)房屋、房屋维修、居住服务、租赁住房所付的租金、生活用水、生活用电、用于生活的燃料等支出,以及清洁费、卫生费等。
4、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城镇:指居民家庭各类日用消费品及家庭服务的费用。
包括日用耐用消费品、室内装饰品、床上用品、家庭日用杂品、家具、家庭服务等。
【日用消费品又名生活用品,是普通人日常使用的物品,生活必需品,即是家庭用品,家居食物、家庭用具及家庭电器等。
按照用品的使用频率或范围划分为:生活必需品,或称日常生活用品、奢侈品。
按照用途划分有:洗漱用品,家居用品,炊事用品(有按厨卫用品归类)装饰用品、化妆用品、床上用品。
】农村:指农村住户购买各种耐用消费品、家庭日用品及家庭用品的加工修理费用。
5、医疗保健城镇:指用于医疗和保健的药品、用品和服务费用。
包括医疗器具、保健用品、医药费、滋补保健品、医疗保健服务及其他医疗保健费用。
农村:指农村住户用于医疗和保健的药品、医疗器械以及服务费用。
包括购买医药卫生保健用品、医疗保健服务费和医疗卫生器械用品及有关修理费等。
6、交通和通信城镇:指用于交通和通信工具以及相关的各种服务费、维修等支出。
上海居民消费结构发展分析

居民消费结构是指居民各种具体消费内容和形式及其互相配合、互相作用的方式。
就居民消费对象而言,既表现为居民在一定时间内消费的一定数量的各种各样的消费资料(包括产品和服务)结构,又表现为消费主体在市场上各项消费的货币支出的结构。
消费结构十分复杂,从不同的维度进行分类,可以形成不同的消费结构类型。
主要的消费结构类型包括消费主体结构、消费支出结构、消费形态结构、消费层次结构等。
消费主体结构研究的是不同消费者之间消费状况。
消费的支出结构是基于居民吃、穿、行、用等消费形式所表现的对食品、衣着、住房、用品、交通工具、娱乐设施(服务)等商品和服务消费的支出结构。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采用消费支出结构分析研究居民生活消费情况。
我国目前的统计年鉴就将居民消费分为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居住和其他商品与服务八大类。
每一类消费支出可以进一步细分。
消费形态结构指由实物消费和劳务消费组成的消费结构。
实物消费是指物质产品或有形产品的消费。
劳务消费则是指对他人提供的服务的享用。
劳务消费是居民生活消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人们的生活向高层次发展时更离不开劳务消费。
消费层次结构是指由居民对生存资料、享受资料、发展资料等的上海居民消费结构发展分析消费所构成的纵向结构。
对消费结构的研究分析是上海经济分析的重要内容,对宏观经济决策和企业经营管理决策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研究分析上海居民消费结构的几个典型特征。
"人均消费支出持续增长,不同收入阶层的消费支出差距却不断扩大"就消费主体结构而言,1985-2003年间,随着人均GDP的持续上升,上海城市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快速增长,人均消费支出持续增加。
18年间,上海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以年均14.32%的速度持续攀升。
不过,就不同的收入群体而言,虽然消费支出水平都迅速增长,但由于收入的绝对量以及收入的增长速度在不同群体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导致不同收入群体之间消费支出的增长速度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进而导致不同收入群体间在消费支出上的差距持续扩大。
西安变化之衣食住行用成品

+ 改革开放初期,住房大多是分配的。筒子楼,便是那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
住房样式,当时很时髦。
随着时间消逝,筒子楼渐渐天破旧,它再不能满足人们的居住要求了, 人们把它重新改建,里面的单房改成了套房,单元的门前都安上了厚厚 的防盗门。如今,筒子楼只能成为我们记忆中的一道风景了!
+ 八十年代中期,住房开始私有化,城市里许多人住进了带卫生间、
厨房的单元房,居住条件上升了一个大台阶。
用今天的眼光看房子面积是很小,但在当时,已经是很不错了。
+
一边是急需改善的住房条件,一边是捉襟见肘
的财政难题,关系民生的“住房难”,成为当 时不得不面对的棘手问题。
1988年1月,中央宣布将房改正式纳入中央和
二、改革开放西安三十年变化之
食
改革三十年前后陕西饮食变化
民以食为天,粒米看世界,箸间显变迁。 改革开改30年以来,让老百姓感受最深 的就是菜篮子、米袋子的变化。改革开 放三十年来职工生活从粮油食品凭票供 应到大鱼大肉席满盘,再到现在的粗细 搭配、营养配餐,折射出人们饮食观念 的变化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具体风格包括:瑞丽、嘻皮、百搭、淑女、韩版、民族、欧 美、学院、通勤、中性、嘻哈、田园、朋克、OL、洛丽塔、 街头、简约、波西米亚等18种。服装正走向以下特点;短周 期 ,多元化趋势 ,低碳化 ,风格休闲化 ,时装平民化
民族
淑女
瑞丽
中国人的衣柜里也五彩缤纷起 来,一些女性朋友开始不得不 为换季清理衣柜而感到烦恼。 “‘一衣多季’是过去时了, 现在是‘一季多衣’的时代了! 服饰的新潮,时尚,异类已经 成为主流。改革开放以来,服 装的花色、款式更加多样化, 面料、质地也发生了很大的变 化。而到了九十年代,人们的 生活向小康过渡,思想观念更 为开放。人们的服饰在急速变 化,穿衣打扮讲求个性和多变, 很难用一种款式戒色彩来概括 时尚潮流,强调个性。
我国居民消费问题

消费结构的影响因素
(一)生产力发展水平 (二)需求结构 (三)产业结构 (四)居民收入水平 (五)价格水平 (六)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变动 (七)消费观念和心理变化
消费结构的一般变化趋势
1.生存资料、享受资料、发展资料的变化趋势 生存资料、享受资料、 生存资料在消费总量中的比重逐步下降 享受资料、 在消费总量中的比重逐步下降, 生存资料在消费总量中的比重逐步下降,享受资料、发展 所占比重将逐步上升。 资料所占比重将逐步上升 资料所占比重将逐步上升。 2.吃 2.吃、穿、住、用的变化趋势 食物消费在消费总量中的比重将呈下降趋势 穿着用品的 消费在消费总量中的比重将呈下降趋势; 食物消费在消费总量中的比重将呈下降趋势;穿着用品的 消费趋于稳定,略有下降; 的比重有所上升, 消费趋于稳定,略有下降;用的比重有所上升,然后趋于 稳定; 的比重呈上升趋势。 稳定;住的比重呈上升趋势。 3.实物消费和劳务消费的变化趋势 3.实物消费和劳务消费的变化趋势 总体上实物消费的绝对量会大大增加,但从其比重来说, 总体上实物消费的绝对量会大大增加,但从其比重来说, 实物消费的绝对量会大大增加 在人们的消费总支出中,实物消费的比重会呈下降趋势, 在人们的消费总支出中,实物消费的比重会呈下降趋势, 劳务消费的比重会逐步呈上升趋势 的比重会逐步呈上升趋势。 而劳务消费的比重会逐步呈上升趋势。
人们在解决温饱以 欣赏高雅艺术、 后,欣赏高雅艺术、时 装表演;观看比赛, 装表演;观看比赛,游 历名山; 历名山;享用高级生活 用品等。 用品等。是一种享受性 消费。 消费。
问题: 问题:家庭生活中的 享受性消费, 享受性消费,是否等 同于铺张浪费? 同于铺张浪费?来自返回右图讽 刺了什 么?
“小儿麻痹症” 小儿麻痹症” 小儿麻痹症
【学法指导】1.3《多彩的消费及其类型》(人教版必修1)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学习指导(一)知识篇重点问题分析1.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包括生产性消费和生活消费),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一个环节,这在前面已经讲过。
本课则从消费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的角度,介绍有关生活消费的知识。
消费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合理安排消费,不仅关系个人、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还影响着个人、家庭成员的发展。
同时,消费又承载了人们对生活的期望和追求,不断提高消费水平可以说是人们的共同心愿,是人们对生活的合理要求,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的之一。
那么,人们在生活中,怎样做到合理消费?如何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应该知道人们的消费与哪些因素有关,会受到什么影响。
只有了解和认识影响消费的相关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才能理性地对待消费,并使人们在消费过程中确定合理的目标,做出合理的选择。
所以,影响消费的因素这一问题应该作为本课的重点。
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是本课第二框题的教学内容,这一内容是本课教学的落脚点。
学习理论是为了指导实践。
让学生了解了和认识消费,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使学生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消费,崇尚健康的消费方式,选择正确的消费行为,用正确的消费观指导自己的生活消费,这对学生的生活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所以,这是本课的重点之一,也是教育目标之所在。
由于这一教学内容涉及对“适度消费”“艰苦奋斗”等问题的理解,学生在认识和理解这些问题时会有不同的想法,因此,这一内容在教学中又有一定的难度,构成本课的难点问题之一。
难点问题分析1.贷款消费关于消费的类型,本课重点介绍了按照交易方式不同而划分的三种类型。
即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
在这三种消费中,我们把贷款消费作为重点和难点。
这是因为,比较三种消费可以发现,钱货两清的消费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是人们消费中最主要的形式,比较容易理解。
租赁消费在生活中存在,但选择租赁消费在生活中所占的比重还是比较小的,而贷款消费近年来得到较大发展,并对人们的生活产生较大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约消费扩大和升级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突出,如何进一步发挥 商贸流通业的先导作用、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是业内 面临的现实课题。
01
现行消费细分市场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消费取得了扩大消费规模、提高消费水
平和改善消费结构的长足进步。
201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 666 262亿元,较1978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 额1 559亿元,年均增长15%;“十三五”以来,尽管“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
细分变量因素
区域、地形、气候、城镇规模、交通运输条件、人口密度等 年龄、性别、家庭人口、家庭收入、职业、教育、文化水平、信仰、种族、 国籍、家庭生命周期等
购买心理
购买行为
生活方式、社交、态度、自主能力、服从能力、领导能力、成就感等
购买动机、购买状况、使用习惯、对服务、价格、广告等因素的敏感度等
消费细分市场,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现实问题。 理论上看,它不同于简单的市场分类,最早来源于美国等西方发
根据消费者需求类别和异质性确立细分标准。
(三)实物消费与服务消费融合不够
现行的消费市场细分标准,主要从实物消费角度考虑需求,对服 务消费关注不够。现实的情况则消费者需求往往是实物消费与服务消 费融合的。 例如,消费者的吃穿用需求和住行需求在许多方面不仅有实物消
费诉求,也有服务消费诉求,这在饮食的快餐消费与酒店消费、高档
新型消费细分市场与商贸流通业创新
汇报时间:2018年10月
汇报人:郑承志
目录 | CONTENTS
01
现行消费细分市场的问题
02 03
新型消费细分市场的主要架构
适应新型消费细分市场的商贸流通业创新路径
“构建更加成熟的消费细分市场,壮大消费新增长点”
——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 力的若干意见》
(二)细分标准过于宽泛
现行的消费市场细分标准,源自理论研究,宽泛有余、指向不够。 民间有“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说,就很明细地道出了消
费指向。
现行的消费市场细分标准,在操作层面上,因为变量因素与细分 标准对应不够,如人口状况与年龄、性别、家庭人口、家庭收入等变 量如何真正挂钩,在实际业务中有太多的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今天的消费指向当然不能按照列举法划分,只能按照分类法进行,既
表2 居民吃穿用住行消费市场细分标准
细分标准
吃
穿
用
住
行
细分变量因素 备注 1.主食(按种类,如米、面、杂粮等;按购买心理,如营养、保健、 可以按照地理区域、 生活方式等) 品牌、价格、档次等 2.副食品(按类别,如肉类、蛋类、奶类、禽类、鱼类、豆类和蔬 细分 菜;烟、酒、果品、糖、茶等) 可以按照城乡、购买 1.服装(按性别、年龄、面料、用途、档次等) 动机等细分 2.鞋帽(按性别、年龄、用途等) 1.家庭用品(家用电器,如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灯具;家 具用具,如沙发、床及床上用品、衣柜、桌椅;厨房用品,如灶具、 可以按照品牌、价格、 餐饮用品等) 档次等细分 2.个人用品(手机、笔记本电脑、手表、金银首饰、箱包、文化与 艺术用品等) 1.商品房或自建住房(可以按照城乡、购买动机、面积、区位等细 分) 2.商品房或自建住房装修(可以按照档次细分) 3.住房租赁(可以按照价格、区位等细分) 1.汽车(按用途、品牌、价格、档次等细分) 2.汽车租赁(可以按照用途、价格等细分) 3.电动车(按品牌、价格、档次等细分) 4.自行车(可以按照用途、价格等细分)
服装的清洗与保管、家电与家具和汽车等的以旧换新等方面,表现的 非常明显;在信息消费、文化旅游体育消费方面,实物消费与服务消 费融合就更加直接。
02
新型消费细分市场的主要架构
新型消费细分市场的构建,要“围绕居民吃穿用住行和 服务消费升级方向”,“适应居民分层次多样性消费需求”,
按照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方式,考察实物消费(居民吃穿用
住行)和服务消费(文体旅游、健康和教育)两个方面。
(一)实物消费(居民吃穿用住行)
居民吃穿用住行消费按照分类法这属于基本需求。其中,吃穿用 消费是商贸流通业的主要服务范围,住行作为居民现实生活的两个方
面,在当前住房热和汽车热的环境下,消费支出中所在比重很大,并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吃穿用消费支出。考虑到需求的异质性,居民吃 穿用住行消费细分标准可以用表2列示:
在购买心理上,只关注跟风、自主;
在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行为,多突出价格、广告敏感度。
(一)消费者中心观念空虚
市场=“人口+购买力+购买欲望”。消费者应该是具有购买力和购买欲望的人。 过去,我们往往想当然地认为,我国人口多、购买力强,只要刺激购买欲望,
市场就大了。这就明显违背了消费者中心观念,只问居民消费“有没有”、不问
现行的消费细分市场,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以商 贸流通业为主体的行业探索的结果。
总体上,按照用于消费、用于生产或再生产划分为个人消费市场与生产者
市场,其中商贸流通业主要关注个人消费市场,按照消费者存在的异质需求, 其细分标准如表1所示:
表1 个人消费市场细分标准
细分标准
地理环境 人口状况
动力,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自2015年以来已连续3年保持在50%以上,”①社会
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已经滑落至10.3%。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表明:2018年1-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2 294亿元,
同比增长9.3%,
相对于以往的状况,下滑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所以,发 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作用,仍然任重而道远。 重新审视消费市场,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意 见》,必须从消费细分市场找源头。
达国家,按照区分不同因素所形成的消费差异,对消费市场进行细分,
目的在于基于满足需求逻辑、发现市场机会和提供精准营销,真正满 足需求、实现企业目标。
从现实上看,消费细分市场是营销观念的变革,是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客观要求。 问题是,我国营销理论研究与商业现实应对的不一致,理论先行而实践滞后,导致 在许多方面将消费细分市场与简单的市场分类混同,例如: 在地理环境因素细分上,满足一般的城市市场与农村市场; 在人口状况上仅仅区分男、女和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等;
“是谁有”、更不问“好不好”,直接的表现是供给要“去库存”、需求到国外 “抢购”,“实体店”难以维系、“网购”创世界奇迹。
(一)消费者中心观念空虚
实际上,构建消费细分市场,首先要真正落实消费者中心观念,不能满足于总 体上的需求“有没有”,更要问需求“是谁有”、要问需求是“什么样”、“有多 少”和“好不好”。 例如,为什么农村居民消费上不来,看看外出务工的人数、农民工工资集中发 放,就不难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