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 穿 住 行 用 学 中国农民生活六大变迁
衣食住行的百年变迁 pdf
衣食住行是人类生活的基本需求,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衣:在过去的百年里,服装的风格、材料和制作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从传统的手工制作到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从简单的款式到时尚的设计,从天然纤维到合成材料,人们的穿着风格和品质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2.食:食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的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工业化生产的发展,食品的供应更加丰富和多样化。
同时,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关注也不断提高,推动了有机农业和健康饮食的发展。
3.住:住房的建设和设计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从传统的木质结构到现代的钢筋混凝土建筑,从简单的居住功能到注重舒适和环保,人们的居住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4.行:交通工具的发展是百年变迁中最为显著的方面之一。
从马车和自行车到汽车、火车和飞机,人们的出行方式变得更加快捷、舒适和安全。
同时,交通运输的发展也促进了城市化和全球化的进程。
总之,衣食住行的百年变迁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在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这些方面还将继续发生变化,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舒适。
改革开放前后衣食住行的变化
改革开放前后衣食住行的变化引言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点,自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变化。
改革开放前后,人们的衣食住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本文将从衣着、食物、住宿和交通等方面探讨改革开放前后衣食住行的变化。
衣着改革开放前,由于经济相对落后,人们的衣着选择相对简单。
大多数人都穿着统一的工作服或普通的布料衣物,时尚和个性化还不是主流。
同时,由于供应不足,甚至有些人还通过自己制作衣物来解决穿着问题。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纺织和服装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市场上涌现出各种时尚品牌和款式,人们有更多的选择空间。
同时,进口商品的引入也使得消费者能够接触到更多国际品牌。
人们不再只满足于简单的衣物,而开始追求时尚和个性化。
食物改革开放前,中国人的饮食主要以传统农产品为主。
粮食、蔬菜和豆制品是人们的主要食物来源。
由于经济条件有限,人们的饮食习惯相对简单,多以米饭、面食和简单的家常菜为主。
同时,食材的种类和质量也相对较少。
人们普遍缺乏对外国菜肴的了解和接触。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餐饮行业得到了高速发展。
人们有更多的选择,各种中西餐厅涌现出来。
进口食品的引入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社交平台的兴起使得人们能够了解和学习更多的菜肴,人们对美食有了更大的追求和品味。
住宿改革开放前,人们的住宿条件相对简陋。
大多数人居住在传统的平房或老旧的楼房中,居住面积有限,设施比较简单。
同时,由于供应不足和配套设施有限,城市中的住房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高楼大厦和现代化的住宅小区开始出现。
人们的居住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同时,租房和购房的政策也使得更多的人有了自己舒适的居住环境。
交通改革开放前,中国的交通条件相对落后。
人们主要依赖步行、自行车和少量的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由于交通工具的有限和道路条件的不完善,交通拥堵和不便利一直困扰着人们。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交通问题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从吃穿住行看新中国成立六十年的变化
从吃穿住行看新中国成立六十年的变化时间流逝,不知不觉,中国已经走过了六十年的路程。
建国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街上热闹非凡,公路上车水马龙,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
中国历经万终于走上了繁荣富强,世界文明之路。
下面就从吃、穿、住、行四个方面讲一下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的变化。
吃——中国有句俗话:“民以食为天”。
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人们对于吃根本没有奢求,不管好坏要能吃饱就是最大的满足。
记得爸妈讲他们小的时侯,生产队长叫他们到处挖野菜,然后煮在两口大锅里,叫大家都必须吃,说是忆苦思甜,结果全队的男女老少为了给自家节约一顿饭而都来吃,不到半小时,两大锅野菜饭一扫而空。
现如今,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想吃啥就有啥,什么火锅、炖锅、中餐、西餐、小吃店数不胜数;大小菜市场和超市里的各种食品应有尽有,人们对于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吃好”,还要吃得健康,吃得科学,讲究的是营养均衡,粗细搭配,有益健康。
穿——上了年纪的人都知道,“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是当年穿着要求的真实写照。
在70年代,小孩子非常盼望过年,因为只有过年,家里才会给做新衣服,平时穿的基本上是哥哥姐姐穿过的旧衣服,有的还是补丁摞补丁,即使在寒冬腊月,也有不少人因为没有棉衣棉裤而挨冻受冷。
记得爸爸讲他上小学时,冬天下雨,因家里买不起雨鞋,只有赤着脚去上学,脚都冻麻了,走一路摔一路,到学校时已成了泥人。
随着时间推移,人们穿的是越来越丰富、越来越高档。
从喇叭裤、蝙蝠衫到健美裤、牛仔服,从连衣裙、棉毛衫到羽绒服、高筒马靴,真是穿不完的品牌,穿不尽的时髦。
住——俗话说:安居才能乐业,安身是立命之本。
在改革开放前,不少家庭住的是土坯房、茅草房,而且是一家三代居住一室。
记得我小时候,我家三口人住在一个40平米的小屋里,卧室、厨房、客厅、饭厅全在一间屋,饭桌靠在床沿,尽管如此日子也要照样过。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我们家的住房条件不断改善,从土坯房、到瓦房、到现在的楼房,真是今非昔比,是农村城市化造福了我们,舒适、环保、美观的朝来绿色家园让我们这些搬迁上楼的农民尽情享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幸福。
改革开放前后变化(衣食住行)
改革开放前后变化(衣食住行)改革开放前后变化(衣食住行)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它意味着中国经济与社会生活的根本变化。
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人民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生活水平极低,生活质量相对较差。
但改革开放的到来,使人们的生活状态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通过比较改革开放前后的生活变化,我们可以看到世人的日常生活因此而变得更好,本文将着重探讨改革开放前后衣、食、住、行等方面生活的变化。
一、衣服方面改革开放前,中国人的衣着是非常单调和落后的。
传统的中国服饰大多是带有民族特色的长衫、对襟衫、褶裙、领巾等。
由于经济的落后,很多人都穿着家常衣,孩子们不少都是穿大人的旧衣服。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飞跃式的提高。
越来越多的外国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各种时装品牌不断涌现。
人们的衣着不仅注重美观和时尚,而且也逐渐注重质地、用料以及服装的舒适性和健康性。
二、食品方面改革开放前,中国人的饮食以粗粮为主,热量不足,在食品缺乏的情况下,经常饥饿。
而工业食品极少,淀粉类和肉类占据了人们的主食。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各种精制高档食品陆续进入了中国市场,越来越多的新食品品牌不断涌现。
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也促进了各种食品的跨界融合。
新式餐馆、快餐厅、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连锁店成功落地中国市场,创新的餐饮新品种层出不穷,满足了人们对食品的多元化需求。
三、住房方面改革开放前,人们住房条件非常差劣,普遍居住在窄小的房子里。
公共住房荒,人们只能依靠单位分配。
改革开放后,人们的住房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随着建筑业的飞速发展和市场的逐渐开放,住房面积日益扩大,各种高档住房品牌如松江、港城、大连等大型住房项目陆续出现,社会住房制度逐渐完善,人们的居住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四、交通方面改革开放前,人们的出行主要依靠自行车、步行等方式,公共交通非常匮乏,汽车属于奢侈品。
改革开放后,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人们的交通方式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了解改革开放前后你家在衣、食、住、行、用方面有哪些重要变化。
了解改革开放前后你家在衣、食、住、行、用方面有
哪些重要变化。
以下是普遍意义上改革开放前后在这些方面存在的一些变化:
1.衣着方面:改革开放前,由于物质匮乏和供应不足,衣着
选择相对较少,人们的穿着往往以朴素为主。
然而,改革
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进口的增加,人们的衣着选择
变得更加多样化和时尚化。
2.饮食方面:改革开放前,由于生产和供应的限制,食物种
类相对有限,人们的饮食习惯普遍比较简单。
但随着改革
开放,食品供应增加,人们的饮食变得更加多样化和丰富。
3.住房方面:改革开放前,由于资源有限,住房条件普遍比
较简陋。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住房条件
得到改善,建筑和住房的质量和规模得以提升。
4.交通出行方面:改革开放前,交通工具相对有限,人们出
行的方式主要是步行、自行车等。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
发展,人们拥有更多的交通选择,如私家车、公共交通等,交通出行更加方便快捷。
5.生活用品方面:改革开放前,由于供应问题,人们的生活
用品选择有限。
改革开放后,大量进口和国内生产的产品
丰富了市场,人们的生活用品得到了更多的选择和改善。
每个家庭的情况和经历都是独特的。
然而,总的来说,改革开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积极的变化,提高了生活质量和生
活水平。
从衣食住行看改革开放年的新变化
从衣食住行看改革开放年的新变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从衣食住行方面来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便利和舒适。
一、衣服变化改革开放初期,人们的衣着简单朴素,衣服不够,还有穿百色布衣的现象。
经过不断发展和进步,今天中国人的衣着品质不断提高,除了国际知名品牌外,国内品牌也不断涌现。
如今,中国衣服的品质和款式已经可以与国际接轨。
同时,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消费观念也得到了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环保、可持续的时尚理念,不再追求低价而是追求高品质、高品位的穿衣品味。
二、饮食变化在改革开放的早期,由于国家贫困,饮食匮乏,老百姓过着口吃不饱的生活,而现今,中国的饮食文化丰富多样,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具有特色和魅力的饮食文化之一。
中国的饮食文化涵盖了八大菜系,如川、湘、鲁、粤、苏、闽、浙和徽菜。
这些菜系各具特色,风味独特。
除了传统的中式美食,国际美食也在中国大片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尝试各种各样的美食,而且快捷、安全、健康的外卖服务更是深受人们的喜爱。
三、居住变化改革开放初期,大家的居住环境和条件相当差,许多人住在只有数平米大小的小房间内。
然而,如今中国的居住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人们可以可以享受到舒适的生活环境。
高楼大厦、花园式住区、定制和高品质的室内装修和家居用品已经变得非常普遍。
同时,现代化的建筑技术和人们对生态环保的重视,在建筑和住宅的方面均体现出中国对于良好居住环境的追求。
比如,温馨安全的家庭将是未来住房市场主流,节能环保、智能化也将是未来住宅和城市的趋势。
四、交通出行变化中国的交通出行也随着改革开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交通工具也逐步发展。
改革开放之前,人们主要步行或者乘坐人力车、自行车。
如今,全国范围内高速铁路、地铁、轻轨以及多种其他现代交通工具遍布城市和乡村,大大地改善了人们的出行条件。
同时,共享经济也兴起,如滴滴出行、摩拜单车等,可以为人们提供便捷的出行方式,并推动了节能、减排的运动理念。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衣食住行的变化(整理过的)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衣食住行的变化(整理过的)衣:改革开放前,农村居民生活条件差,买布靠布票,穿着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那一句农村里流行的“一件衣裳,老大穿了老二穿,老二穿了老三穿”也是当年的真实写照。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市场商品的逐渐丰富,人们开始追求新、美的穿戴消费模式,穿着更加讲求舒适大方,服装变得丰富多彩,并日趋成衣化。
各种皮鞋、旅游鞋、休闲鞋等不但式样新颖,而且穿着舒适,普遍为农民所接受。
食:相信粮票、油票,在很多人眼里都不会陌生,吃饭必须靠这个去换。
随着改革开放,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消费水平随着收入的快速增长消费水平逐步提高,农村居民的食品消费逐步从追求数量满足为主转入了以追求质量为主的阶段,人们开始在吃上讲科学、讲精细、求营养、高质量。
市场上丰富的肉、蛋、鱼、鲜菜、果四季常有,居民家庭想吃什么买什么。
主食细粮化,且逐渐丰富多样,副食品消费从以追求数量满足逐渐转入讲究质量。
住:改革开放前,几乎家家户户住的房子都是茅草房,下雨天的时候,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后来用砖砖瓦瓦建了个土砖房,下雨天依然受此待遇。
现如今,一踏进村庄,一幢幢二、三层高的新楼房,展现在眼前。
每户人家一块五、六分土地的宅基地,. 四面用宅沟围起来,沟水清澈,鱼翔浅底,既可捕食,又可防火。
宅前宅后,还种上了花果林木,绿树成阴、鲜花争妍,家家住的是个鸟语花香、环境优美的“农民别墅”。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乡政府和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助下,家家接通了水、电,既可饮上洁净的自来水,又能用上电灯、电话,还可上网、看电视,过上了现代化的城市生活。
同时,户户添了三件“宝”:一是修了个洁净厨房,用上了燃气灶、电冰箱、微波炉;二是建了卫生厕所;三是造了沼气池,把粪便、垃圾统统灌到沼气池里,经发酵后制成沼气,供厨房作为清洁能源使用、其残渣又是农田需要的有机肥料。
这样,既节省了燃料支出,又保护了农村环境,还提供了有机肥料。
从衣食住行 看农村巨变
从衣食住行看农村巨变固始一小六(7)班任俊杰清明节,我随爸爸一起去老家唐集踏青。
中午,我和爸爸在三姑家吃午饭。
三姑准备一桌丰盛的菜肴,让我格外震惊,我对三姑说:“三姑,你怎么做这么多菜呀?"“生活好了,这点菜算什么!”三姑得意的说。
刚才还为三姑经济收入担心的我,一颗心如释重负的放下了,感到特别轻松。
说来也是,现在的农村变化还真大:多数家庭住上了小洋楼,一日三餐吃的都是精米白面,家家都有摩托车,甚至还有几家购买了小轿车呢!我问三姑:“你说现在农村变化大,我怎么没看出来呀?”“笨,这都没看出来,当然是‘衣食住行’了。
”旁边的爸爸未等三姑开口,便抢了先。
“对,是‘衣食住行’”,三姑说,“先来说一说穿衣的变化吧。
”她说,三十年前,她们这里穿的衣服主色调是灰、黑、蓝色,千篇一律、不分季节,不分男女。
布料大多是到商店购买的几毛钱一尺的老粗布。
俊杰,你看看现在穿的。
’’我望了望四周,发现现在人们穿的比原来好太多了,他们穿的有一二百元一件的休闲服,还有高档的夹克衫。
在村里男女青年结婚时,新郎也少不了买一套1000多元的西装,穿在身上格外精神,新娘子也穿上了洁白的婚纱,打扮得更是十分抢眼。
“别看穿的变化大,吃的变化也大的很噢。
”三姑笑着对我说:“年轻的时候,平时一日三餐就是稀饭,红薯,忙季一天才有一顿干饭,很少改善伙食,因为那时,农村实在太穷了。
可能也只有过年才能吃顿肉,吃顿饺子。
现在好,想吃啥就有啥,好东西多的不得了,过年时与城里人差不多,各种山珍海味都有。
生活水平提高了,肚里的油水多了,肉也不想吃了,蔬菜倒是挺受欢迎。
”我一想还真是的,这变化太大了,看来改革开放30年还真是让农村老百姓受益匪浅。
“下面听我说‘住’的变化”三姑说,“哎,要说‘住’呀,我就要多说几句了。
三十年前我们这里住的房子多是为土坯房、茅草房,婆婆、媳妇一家三代挤住在一套三间的茅草屋里。
唯一的家具是一套小柜子,装一些日用品,睡的床全部是用土坯砌成的,上面铺着稻草,墙上挂着几张老照片算是装饰品了,非常简陋。
近代中国社会衣食住行的变化ppt课件
四.行
24
所谓交通工具的变迁,指的是人们代步 工具的演变。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 应该说代步工具也不少,但与西方先进 的交通工具相比十分落后,而且速度也 非常慢。
25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流行能 载较少量货物的交通工具。 无论是城市的马路上,还是 农村乡间土道上,随处都可 以看到“二八”自行车上满 载的人或货。“二八”自行 车成为那个年代家家户户必 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和运输工 具。人们常说的二八自行车 中的“二八”指的是轮子的 直径为28英寸
盖的四贴袋服装。
6
7
80年代流行的蝙蝠衫
20世纪80年代, 蝙蝠衫风靡一 时,成为时髦 青年必备的行 头。
8
9
10
一.衣:城市民众的服装沿着大中城市→中小 城镇→广大乡村这一路径扩展,从而影响 全国,成为中国服装的主流。
二.食 三.住 四.行
11
“吃了吗?”是我们这个地区问候语。 解放初期家家户户以土豆、红薯为主,或许是肚里没油 水的原因。逢年过节能吃上一顿白面饭,白面大米虽说 是供应,但毕竟经常可以见到这些“奇缺品”。
21
砖瓦房
22
如今的农村过上了小康生活,房子跟着豪华起来
23
一.衣:城市民众的服装沿着大中城市→中小城 镇→广大乡村这一路径扩展,从而影响全国, 成为中国服装的主流。
二.食:饮食文化的存在与发展,主要取决于自 然生态环境与文化生态环境两大系统因素。 就物质层面说,饮食文化主要取决自然因素; 就民族性层面看,则主要由文化因素制约。
17
18
一.衣:城市民众的服装沿着大中城市→中小城 镇→广大乡村这一路径扩展,从而影响全国, 成为中国服装的主流。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吃穿住行的变化
• 改革后服饰特点是:丰富多彩,而且时装表演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这表明,在当今社会,服饰不仅仅是遮羞御寒的工具,更是人们展示 个性、显示风度的一种方式。
小节
• 服饰的变化是以经济的发展为前提的,同时也反映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着。服饰的变化是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一个 表现。
•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乘出租汽车和开私家车的人 多了起来,除此之外,我国铁路、公路和航线的增长都很快,私人汽 车也越来越多。
Thank you
三、住
• 改革开放前,人们的居住条件较差,1978年人均居住面积,城镇只有 3.6平方米,农村是8.1平方米。
• 改革开放后在,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十几年里,中国的城市面貌和百 姓住房条件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到2000年,人均居住面积,城镇超 过了10平方米,农村超过24平方米。
四、行
• 改革开放前,农村靠畜力和步行,城市靠公共汽车和自行车。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们生 活方式变迁调查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2年,中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 很大的变化,从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的变迁,无不折 射出社会的进步。目 录一、吃 二、穿 三、住 四、行
一、吃
• 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居民每天只能凭粮票、肉票、菜票领取有 限的食粮,七八十年代,百姓都挖窖储藏萝卜、白菜、土豆等蔬菜, 粮食以粗粮为主。
• 改革开放后,大米等精细口粮成为人们的主食,蔬菜种类日渐丰富, 90年代营养搭配、绿色食品、膳食平衡成为百姓饮食“主旋律”。
小节
• 改革开放前,人们的食物匮乏、单调、营养不足,改革开放后,人们 的吃饭问题基本解决,不但能吃饱还要吃好,即吃出营养、吃出文化、 吃出健康。
建国62周年衣食住行的变化
建国62周年衣食住行的变化60年,可谓弹指一挥间!60年的改革开放惠及了每一个国人的生活。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国家经济在三十年间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也在这三十年间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衣食住行和生活环境、工作条件哪一样都是翻天覆地。
衣:由于收入低,大多数农户都得紧衣缩食,穿代很简陋,一年四季有棉单两季服装的就算富豪了。
计划经济时期凭证供应的年代,一年至多能添置上两件新衣服,还是一般的平布。
“过年穿新衣”的期盼是他们那个时期的同龄人都有过的愿望。
爸爸说:“过年时,家里才添一件新衣裳。
”妈妈说:“那时家里孩子多,老大穿小了的衣裳给老二,老二给老三……最后在撕成小碎片当补丁。
”如今,现在的衣服至少一两百元,多套样式和质地都很好的的衣服越来越多,甚至越来越漂亮,做工技巧提高了甚多。
食:食品的供应更是让妈妈难忘,买肉凭票是自然的,但绝对没有挑肥选瘦的份儿,更不要说得排上拥挤不堪的露天长队,并要担心轮到自己时还有没有货物可以买到。
因为争购食品引起大人们吵闹甚至是相互抓扯让孩子们惊恐不已,妈妈十几岁时最怕的就是让家长吆喝着去排队,常常在接受这个任务时嘴硬地说“宁可不吃肉也不去排队”。
六七十年代物资极度匮乏,一块红糖或豆腐乳,甚至是加了点食盐的辣椒面都曾经是分享的零食。
而如今,饭桌上的菜的种类越来越多,想吃什么都可以买得到。
甚至曾经想都不敢想的白米饭,在现在已经是家家必不可少的主食了。
鸡、鸭、鱼肉想吃随时都可以买,甚至是以前从来都没见过的鱿鱼、螃蟹等海鲜,现在也随处可见。
住:在住房方面,30年前一家6口人面积在不到40平方旧泥土房里,一家老小起居在一处十分不便,那时做梦也想要一间面积大一点的房子。
夏天,全家人挤在一个床上,热得受不了;下雨天,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冬天,全家人都挨在一起,保持温度。
现在,住房是高楼大厦,几口人住在90平方米的房子里,十分方便。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衣食住行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衣食住行的变化一、衣1.改革开放前:朴素单调改革开放前,人们的衣着清一色粗布、卡叽,海昌蓝几乎充斥了城里乡下。
从乡间到城市一片蓝、灰、黑,人人都穿着工农服、中山装。
全中国都是生活在这样一种单调枯燥的服饰年代,因此被外国人戏称为“蓝蚂蚁”。
2.改革开放以来:丰富多彩、时尚个性改革开放以来,服装的花色、款式更加多样化,面料、质地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穿着越来越丰富,色彩也从单一的蓝色灰色变得五颜六色。
追求个性与时尚成为新风尚。
二、食1.改革开放前——很有改善,但食物匮乏单调、票证盛行,人们营养不足,有些农村没有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
粮票是计划经济的产物。
在票证盛行的年代,也是物质短缺的时代,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人们才能凭票购买一些糕点糖果、干货果品,而且分量都极少。
2.改革开放以来——不但吃饱,还可以吃好,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深入人心。
今天,我们的物质生活已经极大地丰富了,菜场、超市、大卖场,琳琅满目的食品应有尽有。
人们对于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吃好”,还要吃得健康,科学卫生观念深入人心。
人们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口味清淡,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
以前因粮食不够用来充饥的野菜、粗粮,如今却成为餐桌上的健康食品。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
三、住1.刚建国时期——居住条件极差城市居民的住宅大多面积小,设施简陋。
如北方的大杂院,南方的亭子间等,十分拥挤杂乱,屋子小得给人以压迫感。
农村里,北方内地多为土坯房、窑洞,南方多住茅草房,房屋破旧,年久失修,岌岌可危。
人畜有时混居一室,卫生条件差。
2.改革开放前——不断改善,但居住条件仍较差样式统一单调的平板房取代了建国初的破旧民居。
一片片鱼鳞状的瓦片取代了破旧的屋顶,墙也不再是石砖砌成的,而是用石灰砌成的平坦而洁白的墙面。
但房屋内部很少有装修,只有床、桌子、椅子等基本家具,看上去简朴整洁,洋溢着和谐宁静。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衣食住行的变化ppt
衣食 住行
服饰变化
过去衣服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单调十分单一,一顺水的都
是黑灰制服。现在衣服丰富多彩穿着时髦,个性化,颜色是
五彩缤纷、样式是百花齐放。讲究服装的品牌、穿着的舒适。
服饰变化
衣食 住行
服饰变化
衣食 住行
衣食 住行
服饰变化
过去衣服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单调十分单 一,一顺水的都是黑灰制服。现在衣服丰富 多彩穿着时髦,个性化,颜色是五彩缤纷、 样式是百花齐放。讲究服装的品牌、穿着的 舒适。
衣 食 住 行
之
改 革 开 放
REFORM AND OPENING UP
It has been thirty years since China started reform and began a policy of opening up China to the outside world
CONTENTS
住
过去居住条件差 现在居住面积扩大、环境改善
人居改善
衣食 住行
人居改善
衣食 住行
人居改善
衣食 住行
人居改善
衣食 住行
第 肆 部 分
行
过去交通条件差,现在交通发达方便新修建了许多铁 路,城市交通除公共汽车、电车以外,还有出租汽车, 少数大城市开始拥有地铁。
衣食 住行
交通 出行
衣食 住行
衣食 住行
目录
壹
衣
贰
食
叁
住
肆
行
第 壹 部 分
衣
过去衣服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单调十分单一,一顺水的都是黑灰制服。现在 衣服丰富多彩穿着时髦,个性化,颜色是五彩缤纷、样式是百花齐放。讲究服 装的品牌、穿着的舒适。
谈中国的衣、食、住、行——从衣食住行看中国近六十年的发展
谈中国的衣、食、住、行——从衣食住行看中国近六十年的发展近六十年来,中国经历了一次历史性的变革,从一个农业大国逐渐转变为一个工业化、城市化大国,人们的衣食住行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下面从衣食住行分别来看中国的发展。
一、衣改革开放以前,中国衣服的样式和种类都非常有限,人们普遍穿着布料较为简单、质量相对较差的衣服。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纺织业呈现出了繁荣的景象,衣服的样式和品质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服装设计师掀起了一股“中国风”的流行潮,以传统的汉族服饰为基础,结合了现代设计理念,将传统与现代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深受人们的喜爱和追捧。
二、食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人的饮食主要以粗米为主,吃肉更是稀有事情,饭量也不多。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现在的中国餐厅琳琅满目,各种口味的美食应有尽有,不仅有中餐、西餐,近年来韩国、日本等异国风味的餐厅也成为了人们的新宠。
同时,备受关注的健康食品也开始逐渐向人们的餐桌上进军,人们越来越意识到饮食对身体的重要性。
三、住改革开放之前,大多数中国人居住在简陋的房屋里,房屋面积小、采光不好,卫生条件也很差。
经过近年的城市化进程,人们的住房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各种新型居住区、高楼林立,人们的住房面积不断扩大,居住条件也大幅提高。
同时,住宅小区配套设施也得到了不断的改善,物业管理日益规范,人们的居住环境更加舒适、便利。
四、行交通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中,交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道路状况非常糟糕,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工具的配备也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中国的交通网已经建成,公路、铁路、民航等交通工具逐渐完善。
如今,中国的高速公路已覆盖全国大部分地区,高速铁路的建设也在不断推进,旅行方便、快捷成为了现代化城市的标志之一。
总体上来说,中国在近六十年的发展中,在衣食住行方面有了巨大的变化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极大的增强。
改革开放后人们衣食住行的变化
改革开放后人们衣食住行的变化一、背景介绍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它开始于1978年,标志着中国逐步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和对外开放政策。
改革开放的实施使得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包括人们的衣食住行方式。
二、衣食方面的变化1. 衣着风格的多样性在改革开放之前,由于物质匮乏和封闭政策的限制,人们的衣着多以传统服饰为主。
但随着对外交流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西方文化和时尚潮流逐渐进入中国。
人们开始接触到更多种类、样式丰富的服装,并且有了更多选择自己喜欢的穿着风格。
2. 衣物质量和品牌意识提升改革开放后,国内纺织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各种优质面料和先进工艺技术被引入,并且国内开始兴起了一些知名服装品牌。
人们对衣物质量和品牌意识的要求也逐渐提升,他们更加注重穿着的质感和品味。
3. 购物方式的变化改革开放后,商业市场逐渐兴起,各种购物中心、百货公司和超市纷纷涌现。
人们不再局限于集体供应,可以自由选择购买自己喜欢的商品。
此外,互联网的普及也使得在线购物成为人们生活中常见的一部分。
三、食品方面的变化1. 饮食结构的多样性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发展和交流合作的增加,中国开始引进了许多国外菜系,并且国内各地美食也得到了更好的传播。
人们在饮食上有了更多选择,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中国菜。
2. 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改革开放后,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关注。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法规和标准,并加强监管力度。
人们开始更加注重食品质量和卫生状况,选择安全可靠的食品。
3. 外餐的普及改革开放后,中国逐渐开放了对外贸易和旅游业,越来越多的外国餐馆进入中国市场。
人们开始尝试各种国际美食,并且西式快餐也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四、住房方面的变化1. 住房条件的改善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住房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旧式公房逐渐被新建小区取代,居民住房面积得到扩大,居住环境也得到了提升。
2. 购房方式的多样性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们在购买住房时有了更多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衣食住行变化课件
餐饮文化交流频繁
中外饮食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不 仅带来了新的烹饪技术和菜式, 也为中国餐饮业带来了新的发展
机遇。
食品安全和健康意识的提高
食品安全法规不断完善
01
政府对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不断加强,出台了一系列食品安全法
规和标准,保障了消费者的健康权益。
健康饮食观念普及
02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饮食,低糖、低脂
配套设施完善
住房内部的配套设施越来越完善,包括自来水、燃气、暖气、家 电等,提高了居住的舒适度。
城市化和居住环境的变迁
01
02
03
城市化进程加速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大量 人口涌入城市,城市住房 需求持续增长。
居住环境改善
城市中的居住环境得到显 著改善,包括绿化、环境 卫生、安全等方面,提高 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未来出行方式将更加多样化、智能化和环 保,新能源汽车、无人驾驶等将得到更广 泛应用,出行将更加安全、便捷和高效。
THANKS
感谢观看
、高纤维等健康食品受到青睐。
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市场兴起
03
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市场需求不断增加,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快
速发展。
餐饮业的发展和变化
餐饮业规模迅速扩大
随着消费需求的增长,中国餐饮业规模迅速扩大,各种类型的餐 厅、小吃店、快餐店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连锁经营和品牌化发展
餐饮企业开始注重品牌建设和连锁经营,通过品牌效应吸引更多消 费者。
人们开始注重服装的品味和搭配,不 再满足于简单的穿着,而是通过服装 展现自己的品味和风格。
03
食的变化
Chapter
饮食种类丰富化
饮食种类多样化
从吃住穿行看变迁
从吃穿住行看祖国的变化一说吃,从我记事起, 那时群众生活就有好几种情况:1, 地主生活, 他们有大量土地, 全靠雇人耕种,不管收成如何, 他们吃饭都有保障外,还年年有余粮, 各种肉食鸡蛋不断. 处于饭来张口, 衣来伸手生活无忧的情况。
2, 富裕生活, 他们也有一些土地, 除自己参于耕种外, 大部是靠雇人耕种, 年年生活有一定保障外, 还有余粮. 肉食也是经常不断。
3, 温饱性生活, 他们也有些土地 , 但不是很多, 自种自吃, 收成好年景了,粮食够吃略有余, 收成不好年景, 粮食就不够吃, 逢年过节才能吃些肉食。
4, 贫民生活, 他们只有很少土地, 收的粮食不够吃一年, 每年靠出卖劳动力, 挣钱买粮吃. 肉食除了过春节才能吃些, 平常就很少吃到。
5, 乞讨生活, 他们没一分土地,吃饭无着落,全靠挨门乞讨要点吃点,每年因没吃的就饿死许多人。
看看现在人民生活是个啥样子。
过去五种生活状况变成了一种生活情况,不管城市还是乡村,官员还是百姓,各行各业的人都不愁吃,生活水平大大改善和提高,真是:吃的大米白面镆,喝的都是营养汤。
鸡鸭鱼肉天天有,各种蔬菜样样全。
比解放前,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这翻天复地变化,都是因为有伟大的中国共产的领导的结果。
二说住的,从我记事起,住房也是悬殊较大,有钱大户住的两层小楼和瓦房,还有多余房屋。
一般户住的是半砖半土胚半瓦半草房。
次户住的全土胚房全草房,基本住下。
困难户住的不但是全胚全草房,且又小又矮,几代人住在一起,是常见的事。
最穷的户,啥房也没一间,只靠住庙住窑洞住山洞住地洞住桥洞。
看现在,农村也没土胚草房了,全是楼房瓦房,人均住房面积超过城镇住房面积,城乡住房面貌大变样, 家家户户都是住楼房。
三说穿的, 过去最有钱的人, 才能穿上洋布和绫罗绸锻, 冬有棉夏有单, 还有余衣可以经常换冼, 穿皮鞋的很少,冬有棉鞋,夏有单鞋。
一般人只能粗土布衣, 有几件羊布衣只能在逢年过节时穿穿,没穿过皮鞋。
新中国的十大生活变迁(组图)
新中国的十大生活变迁(组图)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
中国从一穷二白的落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经过全国人民的团结拼搏,已经发展成独立自主丰衣足食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60年来,中国老百姓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下面我们就从衣食住行等方面来看看新中国的十大生活变迁:变迁一、腰包越来越鼓了改革开放之初,中国人创造的新名词“万元户”,几乎成了家庭拥有巨额财富的代名词。
而如今,“万元户”已经成为一个过时的历史名词。
因为在中国家庭里,特别是在城镇家庭里,“万元户”太普通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创造出的是几何级数递增的个人财富和家庭收入。
在农村,8亿农民逐步走上富裕幸福的康庄大道。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度提高。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14638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674元,增长12.9%。
变迁二、饮食越来越精了食不厌精,是中国人的梦想。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中国人的膳食结构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主食消费量不断下降,中国人的饭量越来越小;副食的消费量在攀升,中国人吃得越来越好。
特别是城镇居民食品消费已经摆脱过去以粮食为主的粗放消费方式,逐渐向讲究营养、风味、疗效、方便等集约消费方式转变。
变迁三、服饰越来越靓了姹紫嫣红时装潮是人民生活质量的生动写照。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带来了居民穿着消费的深刻变化:成衣消费比重明显扩大,并且向中高档转变。
城镇居民衣着求新、求美,讲究舒适、大方,“一季多衣”取代了过去的“一衣多季”。
衣着消费的个性化特征明显。
中老年青睐中高档服装,年轻一代追逐时装潮流。
不同品牌不同风格的专卖店琳琅满目,市场上国际名品比比皆是。
变迁四、住房越来越大了“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
过去,一家三代挤在一间房子,并不是一件罕见的事情。
中国的城市和农村,有着太多的旧房、筒子楼、危房。
在拥挤的大城市里,不少人感叹:难有安居之地。
过去的20年里,危房改造工程、安居工程的实施,使不少人喜迁新居;住房制度改革,激活了房地产业一潭死水。
中国衣食住行变化
现在,中国的教育体系已经变得更加完善和多 元化。人们可以接受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 全面教育。在线教育和远程教育的兴起也为更 多人提供了学习的机会。此外,中国也在积极 推动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发展,以培养更多 具备专业技能和知识的人才
PART 7
医疗与健康
在1998年,中国的医疗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如 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医疗水平相对较低等。随着 国家对医疗卫生的重视和投入的增加,中国的医
PART 1
衣
01
02
在1998年,中国的服装行业刚刚开始发展, 人们的着装选择相对有限。然而,随着时 间的推移,中国的服装市场迅速成长,并 逐渐变得更加多元化。从那时起,各种风 格和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满足了不同 人群的需求
现在,人们不仅可以选择不同风格的衣服, 还可以通过各种在线平台购买。这些平台 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便利,同时也使得时 尚更加容易接触和理解。在另一方面,随 着社交媒体的发展,人们也更加注重个人
PART 3
住
在1998年,中国的住房市场正处于改革之中。随着
01 城市化的加速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拥有自己的
住房的需求也在增加。然而,当时的住房制度还存 在一些问题,如住房分配不均等
现在,中国的住房市场已经变得更加成熟和稳定。
人们可以购买商品房或租赁房屋来满足自己的住房 需求。同时,政府也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来鼓励住
总之,在过去的十年中,中国在衣食住行方面都经历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不仅反映了 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革,也反映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变化。在未来, 我们可以期待中国在这些方面将继续发展和进步,为人们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PART 5
通讯与社交
在1998年,中国的通讯方式主要依 赖电话、电报和信件。随着互联网 的发展,电子邮件和在线聊天开始 在中国普及,人们可以更加便捷地 进行通讯和交流。然而,当时的互 联网应用还相对较少,网络速度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 年 10 月 13 日 08:1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 推荐:
2006 年 4 月 30 日,山东临沂市苍山县神山镇东南村农民方贵钦夫妇和乡亲们自费赴北京 旅游。
和镇纳家户村81岁的回族老人纳志邦说,那时候什么都缺,买粮要粮票,衣服自己做,买 布还要布票。
【 数字与点评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是许多农民对以前生活的记 忆。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观念的改变,我国农民衣着消费在发生变化。以宁夏为例, 2007年宁夏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达到2528.8元,其中人均衣着消费184.3 元,比1983年的28.8元增加了155.5元,增长了5.4倍。
尹召功摄 走平坦路,喝自来水,上卫生厕,住整洁房,读免费书,报医药费……改革开放30年 来,中国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从134元增加到4140元,他们的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有了 大幅改善和提高。农民回忆和统计数字见证了他们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巨变。 变化一: 从天天耕作吃不饱到不种田却吃得好 【 今昔对比 】“大包干以前,我家5口人,每季生产队分粮食,用褂子就能兜回家, 经常挨饿。”安徽省明光市潘村镇钱西村的钱永言上世纪80年代在村里担任干部,80年 代后期开始从事水产养殖,现在已经是一名农民企业家。他说:“以前天天种田都吃不饱, 现在不但吃饱,而且吃得好。” 【 数字与点评 】从“吃不饱”到“吃得好”,反映的是农民生活“跨越贫困进入温饱,跨 越温饱进入小康”的两大变迁。上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农民生活普遍比较贫困,恩格尔 系数高达70%。80年代开始,随着包产到户广泛开展,我国农民一举跨越了温饱线,恩 格尔系数降到60%。进入新世纪以后,特别是随着包括农业税取消等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 农民生活继续改善,恩格尔系数下降至50%,达到了小康线。 变化二: 从一衣多季到一季多衣 【 今昔对比 】“以前,孩子们的衣服能穿就可以,一件衣服要好几个孩子穿,哥哥穿 小了传给弟弟。可不像现在,一个孩子漂亮的衣服可能就有一大箱。”宁夏银川市永宁县杨
“作为农民,能像城里人那样看病报销,以前想都不敢想。” 【 数字与点评 】改革开放 30 周年之际我国农民生活的最新变迁,是他们开始享受文
化娱乐和教育卫生等方面的公共服务。现在,我国已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 全国1.5亿中小学生及家庭受益。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开展,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也 进入了新阶段。截至今年3月底,全国有2679个县(市、区)开展了新农合,8亿农民 参加了合作医疗,。
变化三: 从干打垒、砖瓦房到别墅楼 【 今昔对比 】“我10多岁时,村里住的都是干打垒的房子,做梦也想不到有一天能 住上楼房”。江西省武宁县清江乡上湾自然村54岁的邱吉利如此表示。近年来,上湾村3 1户人家,在政府支持下全部拆旧建新,盖起了2到4层不等的小楼,各家楼内自来水、水 冲厕一应俱全,楼外则是数百亩绿毯似的吊瓜,整个村庄俨然是城市郊区的别墅群。 【 数字与点评 】70年代“干打垒”,80年代砖瓦房,90年代混凝土,进入新世纪 建设新农村,农民开始住别墅。江西省统计局数字显示,2007年,江西农民人均住房面 积由1980年的11.8平方米增加到36.8平方米;其中砖木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 住房面积人均达34.26平方米,占住房面积的93%。江西省统计局农业处处长叶德祥 说,全省81%的农户住房拥有卫生设备,其中14%为水冲厕所。 变化四: 从赶集到旅游 【 今昔对比 】“原来,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到处都是黄泥路,有皮鞋也不敢穿。” 说起村道的变迁,江西省安义县47岁的村民刘上家滔滔不绝。现在村里组与组、户与户之 间都是水泥路相通。而在偏远的赣南山区,原来农民外出多是赶集,很多人一辈子都难得去 一次县城。可近几年,寻乌县几位种脐橙的果农却自发组织前往美国旅游,顺带考察美国新 奇士脐橙的产销情况。 【 数字与点评 】2007年底,江西省乡镇基本通了柏油路或者水泥路,行政村通油 (水泥)路率和通公路率分别达到71%和93%,近1/4的自然村通了油路水泥路。路 好了,随着自行车、摩托车的普及,小轿车开始走入农家,农民走得越来越远了。 变化五: 从“老四件”到“新N件” 【 今昔对比 】在政府的补贴下,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农民刘国平前不久安装了一台太 阳能热水器。他说:“有了太阳能热水器,既不用烧柴,也不耗电,经济实惠又方便。”山东 一些农民有记日记的习惯。记者看到,邹平县农民刘宗水的日记里记录了家里电视机的多次 更新过程;在平原县农民杨春岭的日记中,邻居买“家庭影院”、电脑都被他记录下来了。 【 数字与点评 】30年来,我国农民家庭耐用消费品不断升级,从自行车、手表、缝 纫机、收音机“老四件”,到电视机、洗衣机、录音机、电冰箱、电风扇、影碟机“新六件”, 再到抽油烟机、热水器、空调、电脑等商品,档次越来越高。在山东省,2007年底全省 已实现村村通电、通电话,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拥有电冰箱39台、彩电104台、影碟机 61台、洗衣机57台、热水器23台。 变化六: 从因贫辍学到免费上学 【 今昔对比 】在北京打工的河南省邓州市高集乡19岁姑娘周学现说起还在读中学的 弟弟就非常羡慕。她说:“由于家境不好,我读到初二就辍学了。弟弟赶上了好时候,上学 不用交学杂费。”51岁的河北省高碑店市乔刘凡村的李学芳,2007年因患严重心脏病 到北京手术治疗花了4万多元,回家后从“新农合”管理中心领到了1.2万元补助。他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