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

合集下载

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 复习课件(31张PPT)

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   复习课件(31张PPT)

A.计算机网络技术
B.生物工程技术
C.航空航天技术
D.原子能技术
二、综合题 1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2007年我国就业人员比1978年增加36838万人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1978年增长6.5倍;农村居民 人均纯收入比1978年增长6.3倍;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水平提 高了4.9倍,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提高了4.4倍……2007年 末,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比1989年增加14397万人,医疗、失 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也大幅度增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取得了哪些方面 的进步。(4分)
进步:①就业人数剧增。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 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不断增加。③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不 断提高。④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大幅度 增加。(4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城乡居民生活 取得巨大进步的原因。(4分)
原因:①实行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②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③科学技术的发展。④中国共产 党的正确领导。⑤人民群众自身的努力等。(4分)
“新四大发明”
2017年5月,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的20国青年评选出了 “中国的新四大发明”:高铁、移动支付、共享单车和网购 。事实上这四样没有一项是中国发明的,但是中国在推广 应用方面领先,对国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故而误传。
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和启示
(1)原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广大人民 群众的努力;科学技术的推动。
(2)启示: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坚持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 益,关注民生;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

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

不但能够“吃饱”,而且还要“ 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 配,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 日益深入人心
新知讲解
过去人们吃的野菜、窝头,今天吃起 来好像味道很不错,为什么还要说过 去的生活不好呢?
过去用来充饥果腹,往往因为吃得太多而产生副作用——水肿、 胃痛等;现在是用来搭配营养、调节口味的,属于时髦的绿色食品, 有益健康。
通信
改革开放前人们的通信方式
新知讲解
通讯方式的变化
微信聊天 QQ聊天
新知讲解 我国的电信事业取得了什么成就?
我国的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 居全球第一,发展速度也位居世 界前列。
新知讲解 我国的互联网建设取得了什么成就?
中国网民规模不断扩大,互联网普及 率越来越高
新知讲解
合作探究
材料:中央政务院于1953年10月发布命令:粮食实行计划供应, 凭证定量购买,粮 票出现了。这一时期,除了购粮需要粮票外, 其它生活必需品,如油、布、糕点等同样 需要凭票证购买。甚至 在重大节日还出现了节日补助票。 (1)材料一反映了人们物质生活中的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 这一现象? 凭票证定量购买生活用品;原因: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商品供应严重匮乏,物资短缺;生产力水平不高. (2)改革开放后,人们在衣食往行方面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 表现在哪里?概述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
A
C
B
D
巩固提升
5、开始追逐“绿色食品”,各大超市的“绿色食品”更是琳琅 满目,品种繁多。对这种现象理解错误的是 ( ) A.说明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饮食概念日益深入人心 B.反映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C.人们喜爱绿颜色的食品 D.反映了人们在饮食方面从“吃饱”到“吃好”的变化 6、20世纪80年代以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等传 统的“四大件”是城乡的最高追求;80年代以后,彩电、洗衣 机、录音机等新的“四大件”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如今,家用 电脑、汽车、住房等成为新的消费热点。这些现象说明( ) A.我国的高新科技水平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B.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C.人们的消费水平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 D.消费观念的转变促进了经济发展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实用课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实用课件
20世纪60年代,每月只有3两的油和肉,当 时一些机关工作者常成群结队到山区郊外挖野 生植物的茎,把它们磨成粉末,来弥补粮食定 量不足!
票证年代
“排着长队购物,勒紧肠子度日”
北京的粗粮票(买玉米面)
米票(可以买大米 )
面票(可以买白面粉) 油票(可以买食用油)
改革开放后 “绿色年代”
从吃多吃好到吃少吃精 营养健康
D 当时( )
A.人口多,耕地少 B.政府控制城镇人口规模 C.政府提倡节约粮食 D.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2.下列符合“文革”时期人们服饰特点的是
C ( )
A.名牌服装争奇斗艳 B.时装表演成为风景线 C.穿解放装,千篇一律 D.西服革履,风度翩翩

1.小说写菜大爷的儿子在外地工作, 多次提 出想接 老两口 过去一 块生活 ,这是 倒叙手 法,这 种写作 技巧的 运用, 避免了 平铺直 叙。

5. 不同时期的重要作家倾其心力与才 力创作 出来的 时代精 品成了 经典, 经过了 时间淘 洗

6. 经过时间淘洗的经典之作,是不同 时期的 重要作 家倾其 心力与 才力创 作出来 的时代 精品

7. 经过不同时期淘洗的经典之作是重 要的时 代精品 ,不同 时期的 作家倾 尽了心 力与才 力

8. 作家在不同时期倾其心力与才力创 作出来 的经典 之作, 经过时 间淘洗 后成了 重要的 精品
过去人们食物匮乏,只有野菜和粗粮,人们 为解决温饱并无选择。现在食品供应丰富,人们 不但要吃饱,还要吃好,人们开始讲究营养均 衡,粗细搭配和选择绿色食品。
改 革 开 放 前
改革开放初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
筒现子代平楼楼房房
自行车潮
乡间的土路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五代家人居陋室
气罐,旧物杂陈,电线 裸露,墙皮剥落……
走廊两边是房间, 每家每户房间很小,一 般十几个平方米。每层
住宅的变化
筒子楼与现代住宅
交通的变化
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问题?该如何解决, 请你出个主意?
行:落后 便捷
绿皮火车与高铁
通讯方式的变化
书信
通讯方式的变化
彩屏手机
智能手机
改革开放后:新四大件
C.出门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开私人汽车出行的人占了一定的比重
D.人们可以在网络上购物
C 2.下列能够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生活变化的是( )
①人们上网浏览信息、发E-mail ②人们使用粮票、布票购买东西
③70年代住草房,80年代住瓦房,90年代住楼房 ④从北京乘坐
京沪高铁到达上海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汽车 手 机
住房
电脑
变迁表现:
改革将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
数量有限,凭布票供应,色彩样式单调,只

衣着日益丰富多彩,服饰展示风度和个性
有中山装和解放装
食物匮乏、单调,凭粮票供应,营养不足, 人们不但能吃饱,还能好吃,讲究营养均

许多人温饱问题不能解决
衡、粗细搭配
住 居住条件差,多数是茅草房、土坯房
居住面积大,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有了明 显改善
行 步行、自行车
开摩托车、乘出租车、开私家车出行,乘 飞机旅游
旧四大件: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 新四大件: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在

是高档消费品
家庭中日益普及
练习巩固
B 1.下列选项中,属于改革开放前出现的现象的是( )

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统编版】

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统编版】
走过50—70年代的饿:新中国成立初期,6亿人吃不饱,
初中男生每月口粮仅为31斤
80年代温饱奔小康: 1979-1984年,中国粮食总产量达到
4.073亿吨,6年间年均递增4.9%,这一时期粮食生产的快速增 长,扭转了中国粮食长期严重短缺的局面
90年代饕餮盛宴:1995年中国粮食总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人
均380公斤左右(含豆类、薯类),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人均肉类 产量41公斤、水产品21公斤、禽蛋14公斤、水果35公斤、蔬 菜198公斤,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现在
食品种类繁多 讲究饮食健康 购买方式多样
第三组:住
第三组代表:
改 革 开 放 前
改 革 开 放 初 期
第四组:交通和通讯
第四组代表: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五一假期第一天,八达岭长城景区又出现了人山 人海的现象,5.4万人同游长城,可谓是人贴人寸步难 行,硬生生筑起一道人墙。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变化
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
一、
话生活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一组:衣
第一组代表:
50年代
60、70年代
80年代
今天
第二组:食
第二组代表:
吃的变化
二、集思广益探原因
集思广益
1、50年代列宁装和布拉吉流行的原因是什么? 2、六七十年代绿军装为什么会成为时尚? 3、过去难以下咽的野菜窝头,今天吃起来好像
味道很不错,人们的感觉为什么发生了变化? 4、改革开放前我们的日常生活比较单一的原因
有哪些? 5、为什么1978年以后我们的生活变化比较快? 6、结合电脑、电视、手机、洗衣机、汽车、电

活方式产生影响。
生 党和政府以人为本,不断调整经济发展政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统编版】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统编版】
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第__一__。
互 联 网 起步晚,但发展迅速。通信事业的发展和通
信方式的变迁,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 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_思__想__观__念______ 和生活方式。
第六单元

前 改革开放 后

前 改革开放 后

前 改革开放 后

前 改革开放 后

前 改革开放 后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市场 源的基础作用明显增强。
(4)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利用外资成效显著
(5)科技教育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1、人民的衣食住行折射出新中国时代的变迁。图中的时装表演,最有可能出
A.三大改造时期 B.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C.改革开放新时期
C
D.人民公社化“吃好”

住 住房比较拥挤,室内 设施也很简单。
人均住房面积扩大,室内装修和 奢 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行 用
我国交通条件很落后:步 行、自行车、公交车、 火车。
经济发展水平低,商品 严重匮乏。
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地铁、私 家车、火车、飞机、轮船等。
收入增加,消费总量增长,消费 结构优化,生活方式变化。文化、 旅游、健身等休闲娱乐
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第__一__。
互 联 网 起步晚,但发展迅速。通信事业的发展和通
信方式的变迁,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 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_思__想__观__念______ 和生活方式。
第六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极大解放了生产力,经 水平快速提高,改善了人民的物质生活条件
党和政府以人为本,不断调整经济发展政策 制定了正确的发展纲要,特别是作出了改革 放的正确决策,使我国综合国力大大提高。

《社会生活的变迁》PPT课件

《社会生活的变迁》PPT课件

A.城市建设发展
B.思维方式改变
C.传统观念更新
D.生活水平提高
【解析】 依据题干中的“1978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开始的改革
开放促使社会生产得到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故选D项。
课堂小结
当堂小练
1.下图中的票证退出历史舞台的主要原因是(C )
A.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B.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 C.改革开放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 D.人们的购物方式发生了变化
当堂小练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投入巨资改善交通条件,以下属于我国交通
领域发展的表现的是( D)
①中国铁路营运里程居世界前列
②中国高速公路里程居世界前列
③中国是世界民航大国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当堂小练
4.古话说:“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今天这句话变为现实是通过( B )
A.航天技术
A.发行这种票证是由于当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商品供应匮乏 B.这是当时人们购粮,买柴油所需的票证 C.这两张票证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前发行的 D.票证退出历史舞台表明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典例分析
【解析】 在计划经济时代,物资严重匮乏,为缓和供应的紧张局面,保持物 价的稳定,国家通过发行不同票证来对生产和供应加以控制,改革开放后, 生产日益发展,物资丰富起来,物资配置不再按计划而是按市场需求,这样 票证就失去了它的历史作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是从1978年开始的,故C项表 述错误,符合题意。
再见
当堂小练
2.李飞的爷爷说:“爷爷像你这么大的时候(15岁) 一顿能吃四碗饭,你却连两 碗都吃不了。” 李飞辩解道:“你们那时吃饭只求‘吃饱’,我们现在吃饭不 但要‘吃饱’,而且还要‘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这段对话说 明改革开放以来(C ) A.国家粮食产量有所下降 B.青少年深受西方饮食文化影响 C.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D.青少年的体质有所下降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课件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共26张PPT)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课件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共26张PPT)

改革开放前---食
有机食品:
改革开放后,丰 富多彩的美食
食:
改革开放前
饮食结构比较单一,有些 农村甚至没有解决最基本 的温饱问题。
改革开放后
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基本 上得到了解决,人们不但能 “吃饱”,而且还要“吃 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 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 的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
住: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粮票”
北京的粗粮票(买玉米面) 米票(可以买大米) 面票(可以买白面粉) 油票(可以买食用油)
主要包括: 谷物类:玉米、小米、红米、黑米、紫米、 高梁、大麦、燕麦、荞麦等。 杂豆类:黄豆、绿豆、红豆、黑豆、青豆、 芸豆、蚕豆、豌豆等。 块茎类:红薯、山药、马铃薯等。
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
1.了解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生活发生根本变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 状况,知道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发生的巨大 变化;理解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了解我国交通、通信事业的发展 状况,分析交通、通信的发展对我国人民生活的影响,提高学生分 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搜集与人们生活变化有关的材料,进一步掌握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讲述人们 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尤其是我国交通、通信 的不断发展,加强对改革开放巨大成就的认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
丰富多 彩时尚 个性
改革开放前:
衣: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不能满足人 们生活需要,人们买衣服要凭布 票,不仅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 也很单调。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流行的服装
中山装
20世纪50年代上海女青年的盛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们衣服 的总体风格是简单、朴素和廉价、耐穿, 款式一般也比较简单。
饮食的变化:改革开放前
“吃饱肚子成奢望”
20世纪60年代,每月只有3两的油和肉,当时一些机 关工作者常成群结队到山区郊外挖野生植物的茎,把它 们磨成粉末,来弥补粮食定量的不足!
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我们可以通过互
联网做的事情有 ( C )
①网上购物 ②网上炒股 ③远程教育 ④网络游戏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
吃自己的饭,流自己的汗,自己事情自己干; 靠天,靠地,靠祖上,不算是好汉!
——郑板桥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日常生活的变化 1.衣:①前:买衣服要凭布票,色彩和样式单调。
有“票”为“证”
“排着长队购物,勒紧肠子度日”
北京的粗粮票(只能买玉米面)
米票(可以买大米)
面票(可以买白面粉)
油票(可以买食用油)
改革开放前的住房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
筒现子代平楼楼房房

社区住宅楼
别墅
农家乐
华西村农民住房
二.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 1.交通设施建设: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 ①铁路:营运里程世界第二位;铁路几次大提速,提高了运营效率。 ②公路:全国建立起密集的公路网,高速公路里程已居世界前列。 ③民航: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④轨道交通:城市道路建设发展迅速,轨道交通改善城市交通状况。
2.出行方式变化:自行车、公交车、出租车、地铁、火车、 汽车、飞机、轮船;私家汽车也进入寻常百姓家 3.互联网:中国网民规模不断扩大,互联网普及率越来越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稿源:《南方都市报》

曾经的“装机贵”
受访人:钊哥 年纪:52岁
1979年,市民主要的联系方式是寄信,遇到紧急事情
就发电报,电话很罕见,父亲所在的国有纸厂也仅有一部 电话,是手摇式的。1985年,迫于工作需要,钊哥家装了 电话,装机费就200多元,“不吃不喝也差不多要攒一年 的钱才能装”。
稿源:《南方都市报》
A.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B.时间观念的增强
C.通讯手段的进步
D.消费观念的变化
2. “民以食为天”,改革开放后,中国十几亿人民的吃饭问
题基本得到了解决。以下属于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的吃饭情况
的是( )①食物匮乏单调 ②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③
野菜充饥 ④讲究绿色食品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20世纪60年代,每月只有3两的油和肉,当时一些机关工作 者常成群结队到山区郊外挖野生植物的茎,把它们磨成粉末, 来弥补粮食定量不足!

“一顿稠来两顿稀,多下红芋少下米。 大人勒紧裤腰带,莫让小孩哭肚饥。”
票证时代



90年代初,票证退出历史舞台

粤菜菜式,传统点心,外来风味……

改革开放
1、作出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的会议是 ( 十一届三中全会 ),时间( 1978年 )
2、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 邓小平 )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变 可以通过哪些史料了解 迁呢?
图说历史
数读历史 口述历史
1 23
4
5
衣 食住
பைடு நூலகம்



50年代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 又三年(物质生活极为匮乏)
上世纪80 年代牛仔 裤在中国 年轻一代 中流行开 来,至今 不衰。

正装
休闲装
运动装
如今,各种场合 各种款式 各种材料 ……
中西式礼服
日常服饰
21世纪,混搭风 流行开来。不同 的服装款式相互 交织,从广泛的 时期和不同的文 化中吸取灵感。 这种主观能动性 彻底颠覆了“整 体着装”的传统 概念,为诠释个
六十年代住草房,七十年代建瓦房,八十年代加走廊, 九十年代盖楼房,现在实行建洋房,盖处别墅讲花样。

改革开放

凭票供应,数量有限 色彩和样式单调
丰富多彩, 显示风度、展示个性
饮食结构单一,凭票供应 有些农村温饱还是问题
吃饱 + 吃好 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住房比较拥挤,室内 设施简单
人均住房面积扩大 装修和环境明显改善

凭票供应,数量有限 色彩和样式单调
丰富多彩, 显示风度、展示个性
饮食结构单一,凭票供应 有些农村温饱还是问题
吃饱 + 吃好 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泥巴墙,茅草房, 支口锅,铺张床。

筒子楼
筒子楼的公共区
这里是爷爷奶奶童 年记忆的开始……
略显老旧的房屋,留下了我们爸爸妈妈太多的童年记忆!

住房比较拥挤,室内 设施简单
人均住房面积扩大 装修和环境明显改善
交通条件落后 步行、自行车、公交车
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 汽车、火车、飞机、高铁等

曾经的“通信难”
受访人:庞伯 年纪:70多岁
上世纪70年代末,“要给香港的亲戚通个电话真不容易 ,没有五六个小时的等候是轮不到你打电话的。”打电话去 香港还得到电话局,先交押金,再排队。当时一个月工资也 就三四十元,但押金就要将近一个月的工资。所以 “很少 打电话,除非是遇到什么特别重要的事情。”
党的领导
“四大件”反映出的社会生活变迁
四大件 新四大件 新新四大件
课 堂 小 结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 日常生活的变化 衣、食、住、行、用的变迁
二、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 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当堂反馈
1. “50年代看阳光,70年代看墙上(钟表),80年代看手上
(手表),90年代看腰上(手机)”的现象主要反映了( )

曾经的“自行车王国”
改革开放后
如今出行方式的多样化有赖于交通的飞速发展 行
中国铁路营运里程已居世界第二位 高速公路里程已居世界前列 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改革开放

凭票供应,数量有限 色彩和样式单调
丰富多彩, 显示风度、展示个性
食物匮乏单调,凭粮票供应 营养不足,温饱还是问题
吃饱,还能吃好 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人人爱穿绿军装
衣 凭票供应
这是1978年皮尔·卡丹第一次来中国时留下的照片。他身穿毛料大衣,气宇轩昂地走 在北京的大街上。左前方一个身穿黑色棉袄、黑色棉裤和黑色棉鞋的老人忍不住偷偷 往回看,其皱巴巴的帽子和磨得明晃晃的对襟棉袄与皮尔·卡丹的时尚穿着形成了鲜 明对比。 这位世界时装设计大师兼商人当时脑子里涌动着一个大胆得近乎妄想的念 头:怎样打开这个广袤而封闭的市场?
• 一、日常生活的变化
• 1、衣--• 2、食--• 3、住---
匮乏、单调 求“吃饱” 拥挤、简单
改革开放
多彩、个性 求“吃好” 得到改善
• 二、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
• 1、行---
富裕
变 得更加……
便捷
1 23
45
衣 食住


小组讨论 : 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
老中山人孙爷爷感叹地说道:我们改革开放 这四十年的发展进步离不开_____啊!

凭票供应, 数量有限 色彩和样式单调
改革开放

丰富多彩, 显示风度、 展示个性
改革开放前 “吃饱肚子成奢望”
有一位开国上将,每月工资400多元,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5 个月的工资。上将的秘书撰文说:“司令级别高,有些补助, 当时叫特供,一个月4斤猪肉,4斤黄豆。司令有4个孩子,正是 长身体的时候,经常半夜里吵着要吃的”。 ——《建国初期上将们的生活——高薪却刚好温饱》
食物匮乏单调,凭粮票供应 营养不足,温饱还是问题
吃饱,还能吃好 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住房比较拥挤,室内 设施简单
交通条件落后 步行、自行车、公交车
人均住房面积扩大 装修和环境明显改善
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 汽车、火车、飞机、高铁等
通信条件落后
普遍使用电话, 互联网普及率越来越高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1979年3月19日,由法国著名时装设计师皮尔-卡丹率领的法国时 装表演团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行了一场服装表演。台上衣着的多 姿多彩与台下的一片“灰、黑、蓝”形成了鲜明对比。
80年代
“毛泽东的孩子 们穿起了时装!”
1984年,中国大陆的第一支时装模特队出访欧洲
上世纪80年 代初,喇叭 裤是一种所 向披靡的时 尚,谁要是 穿一条喇叭 裤在街上走 的话,那就 和现在裸奔 的效应一样。
中山装
列宁装
那一代年轻人似乎并不是把
美把装饰穿在身上,而是把建 设,革命,热情和理想这样一 些简单而崇高的理念穿在身上。
衣 50年代
60、70年代
中山装
列宁装
不爱红妆爱武装 人人爱穿绿军装
60-70年代
不爱红妆爱武装
新中国成立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的衣服都以蓝灰色为主调,被
称为““蓝蓝色灰的海色洋”的。 海洋”

1985年广州市邮电局开设无线寻呼台 1993年广州市启用新长途区号020 1988年,广州开通了第一部移动电话 2007年实现信息化村村通
信 现在的“通信易”
受访人:在座的同学们 年纪:14岁
说说你使用手机、电脑、互联网的现状。
……

改革开放

凭票供应,数量有限 色彩和样式单调
丰富多彩, 显示风度、展示个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