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法规教案

合集下载

《新闻报道一则》教案(通用)-2024鲜版

《新闻报道一则》教案(通用)-2024鲜版
27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3/27
28
2024/3/27
新闻媒体在报道新闻事件的同时,也应发挥 舆论引导作用,通过深度评论帮助读者深入 了解事件背景和意义。
17
案例三:网络新媒体创新实践
创新点
采用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形式,结合互 动问答、话题讨论等方式吸引用户参与。
A 实践案例
某网络新媒体平台关于环保知识的 普及推广。
B
C
D
启示意义
网络新媒体在传播信息时应注重创新实践 ,采用多样化的传播形式和手段吸引用户 关注,提高传播效果。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 完成一篇新闻报道的撰写 和热情,增强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
教学内容与安排
新闻报道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介绍新闻报道的定义、功能和特点, 引导学生认识新闻报道的重要性。
新闻报道的分类和写作原则
详细讲解新闻报道的分类方法,包括 消息、通讯、评论等,以及各类新闻 报道的写作原则和技巧。
新闻价值判断标准
真实性原则、党性原则、群众性原则 。
2024/3/27
10
03 新闻报道写作技 巧
2024/3/27
11
标题撰写技巧
突出新闻点
将新闻事件中最重要、最吸引人 的部分浓缩在标题中,使读者一
目了然。
2024/3/27
简洁明了
标题应简短、精炼,避免冗长和复 杂的句式,方便读者快速浏览和理 解。
2024/3/27
26
对未来学习的建议和期望
2024/3/27
加强实践环节
希望未来课程中能增加更多的实践环节,如模拟新闻发布 、新闻评论等,让我们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

2024年《新闻两则》教案

2024年《新闻两则》教案

2024年《新闻两则》教案第一章:新闻的定义与特点1.1 新闻的定义:解释新闻的概念,强调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件的报道。

1.2 新闻的特点:阐述新闻的真实性、及时性、客观性和准确性等特点。

1.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新闻案例,让学生理解新闻的特点。

第二章:新闻报道的要素2.1 新闻报导的五要素:介绍新闻报导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原因。

2.2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新闻案例,让学生理解新闻报导的要素。

2.3 练习:让学生练习编写包含五要素的新闻报导。

第三章:新闻结构与语言运用3.1 新闻结构:介绍新闻的结构包括、主体、尾语等部分。

3.2 新闻语言运用:强调新闻语言的准确性和简练性。

3.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新闻案例,让学生理解新闻结构和语言运用。

3.4 练习:让学生练习编写结构清晰、语言简练的新闻。

第四章:新闻采访技巧4.1 采访准备:介绍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包括了解采访对象和准备问题。

4.2 采访技巧:讲解如何进行有效采访,包括提问技巧和倾听技巧。

4.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采访案例,让学生理解采访技巧的重要性。

4.4 练习:让学生进行模拟采访,锻炼采访技巧。

第五章:新闻写作与编辑5.1 新闻写作:讲解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和技巧。

5.2 新闻编辑:介绍新闻编辑的工作内容和技巧。

5.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新闻案例,让学生理解新闻写作和编辑的重要性。

5.4 练习:让学生练习编写和编辑新闻稿件。

第六章:新闻价值观与伦理6.1 新闻价值观:讨论新闻报道的价值取向,如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等。

6.2 新闻伦理:介绍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如保密、隐私、更正等。

6.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新闻案例,让学生理解新闻价值观和伦理的重要性。

6.4 讨论:让学生讨论新闻价值观和伦理在实际报道中的应用。

第七章:新闻评论与分析7.2 新闻分析:讲解如何进行新闻事件的深入分析,如背景、影响、趋势等。

7.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新闻评论和分析案例,让学生理解其写作技巧。

2024版年度说新闻教案精选

2024版年度说新闻教案精选

说新闻教案精选•新闻基础知识•新闻播报技巧•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评论与分析•多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播•法律法规与职业道德教育•课堂互动环节•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新闻基础知识新闻定义与特点新闻定义新闻是一种信息传播,是媒体和公众之间进行沟通的重要手段,旨在传递时事、事件、动态等信息。

新闻特点新闻具有时效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和趣味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新闻能够吸引公众的注意力并产生影响。

新闻价值与要素新闻价值新闻价值是指新闻事实本身所包含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特殊素质的总和,包括时效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等。

新闻要素新闻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等,这些要素是构成新闻事实的基本元素,也是新闻报道中必须明确交代的内容。

新闻来源与分类新闻来源新闻来源是指新闻事实的提供者或新闻报道的线索提供者,包括直接来源和间接来源。

直接来源是指新闻事件的目击者、参与者等;间接来源是指从其他媒体或机构获取的新闻线索或资料。

新闻分类新闻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如按照内容可分为政治新闻、经济新闻、社会新闻、体育新闻等;按照传播媒介可分为文字新闻、图片新闻、视频新闻等;按照事件性质可分为硬新闻和软新闻等。

新闻播报技巧发音准确,字正腔圆,避免出现模糊音和吃字现象。

准确清晰语调自然语音变化根据新闻内容调整语调,保持自然流畅,避免过于夸张或平淡无奇。

通过语音的高低、轻重、快慢等变化,突出新闻的重点和层次。

030201语音语调运用根据新闻的重要性和紧急性,适当调整播报速度,既要保证听众能够听清楚,又要体现新闻的时效性。

适当控制速度在播报过程中保持一定的节奏感,避免出现拖沓或急促的现象。

节奏感强对于长篇新闻,要合理分段,每段之间留有适当的停顿,方便听众理解和接受。

合理分段播报速度与节奏把握在播报新闻时要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避免个人情感的介入。

客观公正根据新闻内容适度表达情感,既要体现新闻的真实性,又要引起听众的共鸣。

新闻两则教案

新闻两则教案

新闻两则-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新闻的基本结构和特点;(2)能够分析新闻报道的角度和立场;(3)能够提取新闻中的关键信息和要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新闻,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2)通过讨论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3)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新闻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新闻的关注和兴趣;(2)培养学生对真实、客观、公正的新闻报道的尊重和追求;(3)培养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敏感性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新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新闻的定义和作用;(2)新闻的特点:真实性、及时性、客观性、全面性。

2. 新闻的结构和要素(1)新闻吸引读者的注意;(2)新闻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3)新闻主体:详细报道事件的经过和细节;(4)新闻结尾:总结全文,提出观点或建议。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关注当前社会热点新闻;(2)激发学生对新闻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新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介绍新闻的定义和作用;(2)强调新闻的真实性、及时性、客观性、全面性。

3. 分析新闻的结构和要素:(1)讲解新闻的作用和写作技巧;(2)讲解新闻的作用和写作技巧;(3)讲解新闻主体的写作方法和注意事项;(4)讲解新闻结尾的写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四、课堂练习1. 让学生阅读一篇新闻,分析其结构和要素;2. 让学生找出新闻中的关键信息和要点;3. 让学生评价新闻报道的角度和立场。

五、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新闻写作练习;3. 学生互评,教师进行指导和点评。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新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的理解程度;2. 学生对新闻结构和要素的掌握情况;3. 学生新闻写作能力的提高情况。

六、教学内容3. 新闻的写作技巧和风格(1)新闻语言的特点:准确、简练、客观;(2)新闻写作的技巧:引语的使用、事实与评论的平衡、悬念的设置。

4. 新闻价值观和职业道德(1)新闻价值观:真实、客观、公正;(2)新闻职业道德:遵守法律法规、保护隐私权、避免歧视和偏见。

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教案.doc

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教案.doc

第一讲新闻法制的基本理论教学目的通过讲述新闻法制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及渊源,比较我国与西方新闻法制体制,向学生集中阐释新闻法制的核心问题——新闻自由。

时间安排:两课时。

教学重点:通过新闻法制保障新闻自由的充分实现和限制新闻自由的泛滥。

教学过程在传媒日益走近我们生活的今天,言论自由在更大程度上得到实现,同时,大量不良信息也得到滋生的机会,从而使虚假、低俗、负面的信息与有用的信息一起构成我们整个传媒环境。

每年评出的“十大假新闻”(2003年起评),新闻侵权的四次浪潮(北大徐迅),明星与媒体的不断纷争(如窦唯与新京报),现实要求我们去发现新闻法制的含义。

一、基本概念法的概念及特点(见教材第1页)新闻法制是掌握国家政权的社会集团按照自己的利益和意志,通过政权机关建立起来的、用以调节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各种关系的法律制度。

新闻法制是实现新闻自由的前提,是构建和谐传媒环境的重要保障。

二、新闻与法的关系每一条新闻产生的过程,都可用传者——信息——受者的模式来表示。

而就在这样一个简单的模式中,处处可以体现新闻与法的唇齿相依。

我们用下图来表示新闻与法的关系:采访者(媒体)将采访或报道他人后所产生的新闻传给受众,这样一个过程就涉及到采访权、名誉权、沉默权、知情权等权利。

新闻法制在整个信息传播的过程中,既保障新闻自由的充分实现,也限制新闻自由的泛滥。

(1)新闻法制为新闻自由的充分实现提供法律支持新闻自由对于社会的健康发展非常必要。

自由有助于形成一种观点的自由市场,防止出现声音的垄断,有助于发现真理,因此在整个世界范围内都非常重视对新闻自由的保护。

如1791年生效的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规定:“国会不得制定关于下列事项的法律:确立宗教或禁止信仰自由;剥夺人民言论或出版自由;剥夺人民和平集会及向政府请愿的权利。

”(杰斐逊与汉密尔顿的新闻自由之争)《世界人权宣言》和《国际人权规定》都有保护新闻自由的规定。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言论出版自由的权利,这一宪法性规定为新闻自由的实现打下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教案

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教案课时安排:45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新闻法规的基本内容,提高法律意识。

2. 培养学生遵守新闻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新闻观念。

3. 引导学生正确行使新闻自由,负责任地传播信息。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新闻法规和职业道德的基本概念和要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新闻行业中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新闻法规和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新闻案例,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1. 新闻法规的基本概念和我国新闻法规的现状。

2. 新闻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职业行为规范。

3. 新闻工作者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4. 我国新闻行业的监管机制和违规行为的法律责任。

5. 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践行新闻职业道德,发挥新闻的舆论监督作用。

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新闻法规和职业道德的概念,引导学生关注新闻行业的法律和道德问题。

2. 讲解新闻法规:阐述新闻法规的基本内容和我国新闻法规的现状,让学生了解新闻行业的法律环境。

3. 讲解新闻职业道德:介绍新闻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职业行为规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新闻价值观。

4. 案例分析:选取新闻行业中的典型案例,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新闻法规和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5.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案例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对新闻法规和职业道德的理解程度。

3. 小组讨论表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检验学生对新闻法规和职业道德的巩固程度。

三、教学资源1. 教材: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相关教材或阅读材料。

2. 案例库:收集新闻行业中的典型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查找相关新闻法规和职业道德的信息,丰富教学内容。

四、教学进度安排1. 教案一:新闻法规的基本概念和我国新闻法规的现状(第1-2周)2. 教案二:新闻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职业行为规范(第3-4周)3. 教案三:新闻工作者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第5-6周)4. 教案四:我国新闻行业的监管机制和违规行为的法律责任(第7-8周)5. 教案五: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践行新闻职业道德,发挥新闻的舆论监督作用(第9-10周)五、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章节内容,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案例。

《新闻法规与管理》教案八(x)

《新闻法规与管理》教案八(x)

三、平衡新闻自由与公平审判 二者关系的规范与技巧
1、判决前,不对案件做定罪、定性式的 报道
2、不应指责诉讼参与人正当行使诉讼权 利的行为
3、平衡报道,不做诉讼一方代言人
4、对案件报道中涉及的某些群体予以特 别的关切
(1)对未成年人的特别保护 (2)对妇女的特别保护
5、对涉密案情不详细报道 6、评论一般应当在判决后进行
《新闻法规与管理》要点课件
第六章 新闻与司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司法公开及对公开的限制 新闻自由与公平审判 传媒监督与司法独立
第一节 司法公开及对公开的限制
一、侦查阶段公开及其限制 1、侦查阶段的公开范围分类 (1)完全保密,不予公开; (2)对辩护律师公开,对其他人保密; (3)对辩护律师、嫌疑人和社会公开,
第二节 新闻自由与公平审判
一、关于“媒介审判”问题的争论
媒介审判:新闻报道凌驾于司法之上、干预和 影响司法的行为。通常发生于案件审理过程之 中,主要表现是,超越司法程序抢先对案情作 出判断,对涉案人员作出定性、定罪、定刑期 以及胜诉或败诉等结论,其事实往往是片面的、 夸张的以至是失实,其影响往往是煽情的,其 后果足以影响法庭独立审判的舆论氛围,从而 使审判在不程度上失去了应有的公正性。
但未经批准,新闻媒体不得采访报道; (4)对所有人公开,允许新闻媒体报道。
2、侦查阶段限制公开的原因 (1)出于实现诉讼任务的需要 (2)保障犯罪嫌疑人人权的需要 (3)传播犯罪情节的负面影响
二、审判公开及其限制
1、开庭信息公开的制度 “依法公开审理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以
第三节 传媒监督与司法独立
一、对于正在审理的案件发表质疑性、 批评性评论应当谨慎,限于程序违法和 违反职业道德上。

新闻法规和职业道德教学大纲

新闻法规和职业道德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300477《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教学大纲Regulation and Professional Ethics of Journalism执笔人:吴倩编写人员:吴倩审核人:田萱《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教学大纲[基本概况][注:以上表格字体均为五号宋体,表格中所要填写的容除特别说明外均为五号楷体][学时分配][理论教学容与要求]第一章新闻传播法规的基础知识[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新闻法制的核心问题,掌握新闻法制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容,对新闻法制有整体上的认识。

[重点难点]新闻法制的核心问题、新闻法制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容[教学时数]2[教学容]第一节新闻法制的基本概念及核心问题一、法与新闻法制的基本概念及特征二、新闻法制与其他规三、新闻法制的核心问题1. 依法保障言论出版自由2. 依法限制滥用言论出版自由3 •新闻界本身的自律第二节新闻法制中的法律关系一、新闻法律关系及其特点二、新闻法律关系的主体三、新闻法律关系的客体四、新闻法律关系的容和类型[ 练习题]1.什么是新闻法制?其特点是什么?2.新闻法制的核心问题是什么?3.新闻法制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第二章新闻法的历史发展[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英美法系新闻法,大陆法系新闻法,掌握新闻法产生的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对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新闻法有宏观上的认识,并能够理清中国的新闻法制的历史发展。

[ 重点难点] 英美法系新闻法及大陆法系新闻法,旧中国新闻法及社会主义新闻法的历史发展。

[ 教学时数] 4[ 教学容]第一节新闻法产生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一、经济条件二、思想条件三、政治条件第二节国外新闻法的历史发展一、英美法系国家新闻法的历史发展二、大陆法系国家新闻法的历史发展三、电视字幕与声画搭配第三节我国新闻法的历史发展一、旧中国新闻法的历史发展二、社会主义中国新闻法的历史发展[ 练习题]1.试述“曾格案”在美国新闻法发展中的意义。

《新闻两则》教案

《新闻两则》教案

重点
重点一:新闻报道的基本要素
新闻报道的基本要素包括时间、地点 、人物、事件、原因和结果等。学生 需要掌握这些要素在新闻报道中的作 用和意义,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要素构 建一篇完整的新闻报道。
重点
重点二:新闻结构和写作技巧
新闻报道的结构包括标题、导语、正文和结 尾等部分。学生需要了解这些结构的特点和 作用,学习如何运用合适的语言和表达方式 写出高质量的新闻报道。此外,学生还需要 学习如何运用引语、数据和事实等材料来支
拓展作业
阅读相关新闻报道,了解 新闻的时效性和重要性。
要求
掌握新闻的基本要素
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理解新闻的写作特点
客观、准确、简明、生动。
06
教师自我反思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
在教授《新闻两则》时,我采用了讲解、讨 论和小组合作的方式,旨在引导学生理解新 闻的特点和写作技巧。我反思后认为,这些 方法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 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难点
难点二:新闻背景的理解与分析
新闻报道往往涉及到复杂的背景信息,如政治、经济、文 化等因素。学生需要具备分析新闻背景的能力,理解新闻 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从而更好地理解新闻报道的意义 和价值。
难点
难点三:新闻评论的写作技巧
VS
新闻评论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写作要求较高,需要学生掌握如 何结合新闻事件进行深入分析,提出 自己的观点和见,并学会如何写出有说服力的 评论。
详细描述:设计相关练习题,如新闻改写、新闻评论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新闻写作和表达能力。
课堂小结
总结词:回顾总结
详细描述: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强 调新闻写作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实际生活 中运用所学知识。

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教案

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教案

一、教案名称: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教案二、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新闻法规的基本内容,提高遵守新闻法规的意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新闻法规的基本内容和新闻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新闻行业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新闻法规和职业道德。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新闻案例,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五、教学内容:1. 第一节:新闻法规的基本概念和我国新闻法规的演变【讲解】新闻法规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我国新闻法规的发展历程,特别是近年来我国新闻法规的重要修改和补充。

【案例分析】分析我国新闻法规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如新闻检查、新闻报道等方面。

2. 第二节:新闻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讲解】新闻职业道德的定义、特点和重要性。

我国新闻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案例分析】分析新闻行业中的职业道德问题,如虚假新闻、有偿新闻等,引导学生认识到遵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3. 第三节: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讲解】新闻从业人员的角色定位和职责。

新闻从业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包括政治素养、业务素养、道德素养等。

【案例分析】分析优秀新闻从业人员的事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

4. 第四节: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失范行为及防范措施【讲解】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失范的表现形式,如新闻侵权、新闻腐败等。

【案例分析】分析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失范的典型案例,探讨防范措施。

5. 第五节: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在实践中的应用【讲解】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在新闻采访、新闻报道、新闻编辑等环节的应用。

【案例分析】分析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如新闻采访中的隐私权问题、新闻报道中的客观公正问题等。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新闻案例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新闻法规和职业道德知识的掌握程度。

1、新闻两则公开课教案

1、新闻两则公开课教案

知识目标:了解新闻相关知识。

能力目标:把握新闻的内容及结构特点。

情感目标:了解解放战争中我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力阻顽敌的精神以及人民必胜、正义势必战胜邪恶的历史规律。

理解新闻内容,把握战争的主题。

课时按排:二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获得信息普通通过什么途径?我们要知晓国内外的大事,普通得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

但是,广播、电视、报纸都只是传播媒介,而报导这些事件的文字,才是最主要的,它们被称为"新闻"。

二、介绍新闻:新闻这种文体从广义上来讲,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

从狭义上来讲,只指消息,本文就是一篇报导及时的消息。

消息有三个特点: 1.让事实说话,内容真实准确,不能虚构或者夸张。

2.报导迅速及时。

3.简明扼要,在表达上以叙述为主,多用较朴素和概括的语言。

有时(看需要而定)兼有议论(精辟的画龙点睛式的)、描写。

一条新闻包含标题(有时有副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个部份,有时可根据需要省略导语或者背景或者结语。

新闻多采用记叙手法,因此新闻写作需注意记叙的六要素。

三、引入本课:今天我们学习的两则新闻,高屋建瓴,大气磅礴,是新闻作品中不可多得的瑰宝,它出自一代伟人毛泽东之手。

介绍写作背景并背诵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背景简介:(1)时代背景简介1947 年 7 月到 9 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范围内转入战略进攻。

1948 年秋天,人民解放军连续发起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给国民党反动派以致命的打击。

为了获得喘息的机会,以便卷土重来, 1949 年 1 月 21 日蒋介石宣布下野,由李宗仁代总统,支撑残局,并大搞和平谈判的阴谋。

在这历史的紧要关头,毛主席在1948 年 12 月 31 日为新华社写了一篇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指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已是确实无疑了,国民党反动派看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范围的胜利,已不能用单纯的军事斗争的方法加以阻挠,就大搞“和平阴谋”。

《新闻法规与管理》教案三(x)PPT教学课件

《新闻法规与管理》教案三(x)PPT教学课件

2020/12/11
22
(4)有30万以上的注册资本;
(5)有确定的报纸出版业务范围;
(6)有适合业务范围需要的组织机构和 符合国家规定的资格条件的编辑出版专 业人员。
2020/12/11
20
四、报刊创建的程序
1、申请创办报刊的条件 (1)有确定的,不与现在报刊重复的
名称; (2)有报纸出版单位的名称、章程; (3)有符合新闻出版总署认定条件的主
管、主办单位;
2020/12/11
21
主办单位:指报刊的举办者,被规定为
出版单位的上级领导部门。
主管单位:指主办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
第三章 新闻事业的行政管理
第一节 我国出版业概况(补充内容) 第二节 出版行政管理 第三节 广播电视的行政监管 第四节 互联网法律制度
2020/12/11
1
第一节 我国出版业概况
一、我国出版业的结构构成
1、出版单位 (1)出版社:是以出版图书、音像制品
或电子出版物为主的出版单位。出版社 内部一般设有编辑、校对、印制、发行 等业务部门。编辑部门内又往往分设按 专业分工的文字作品编辑部和兼任装帧 设计的美术作品编辑室。
2020/12/11
18
三、我国报刊创建的管理
创办报刊的制度:保证金制、审查批准 制、注册登记制、追惩制。
1、我国报刊的创办实行审批制度
2、我国创办报刊的审批机构是新闻出版 署。
2020/12/11
19
3、对内部报刊的治理整顿
1998年起,全部取消内部报刊,原内部报刊 一部分停止出版,一部分改为“内部资料” (不超过原有“内部报刊”的60%),要求: 免费交流,并要有明显位置完整地印出“内部 资料准印证”编号,一种“内部资料”一证, 该号由省级新闻出版局审核发放,分一次性和 6个月有效期两种。

时政教学教案设计案例模板

时政教学教案设计案例模板

教学对象:初中/高中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当前时政热点,增强时事意识。

2. 培养学生分析时政问题的能力,提高思辨水平。

3. 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1. 时政热点的了解与分析。

2. 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 深入分析时政问题的能力。

2. 将时政学习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时政热点材料、案例分析、多媒体课件等。

2. 学生提前预习,了解相关时政背景知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本次课的时政热点,激发学生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时政新闻,引导大家关注时事。

二、时政热点分析1. 教师展示时政热点材料,如新闻报道、政策文件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时政热点背后的原因、影响及对策。

3. 每组代表发言,教师点评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三、案例分析1. 教师提供典型案例,如国内外重大事件、政策调整等。

2. 学生分析案例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3. 教师总结案例中的关键点,强调时政学习的重要性。

四、互动环节1. 教师提问,学生抢答,巩固时政知识。

2. 学生分组进行辩论,围绕时政热点问题展开讨论。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次课的时政热点,强调重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反思自己在时政学习中的收获和不足。

六、作业布置1. 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时政热点的分析报告。

2. 鼓励学生关注时事,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情况。

2. 分析能力:评估学生对时政热点的分析深度和广度。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时政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

板书设计:一、导入1. 时政热点介绍2. 学生分享时事二、时政热点分析1. 材料展示2. 分组讨论3. 发言与点评三、案例分析1. 案例展示2. 分析与解决方案3. 教师总结四、互动环节1. 抢答2. 辩论五、总结与反思1. 时事总结2. 学生心得分享六、作业布置1. 分析报告2. 关注时事,参与实践。

《新闻法规与管理》教案十二(x)

《新闻法规与管理》教案十二(x)


审查鉴定淫秽物品应当制作《淫秽物品 审查鉴定书》一式三份,鉴定结论必须 准确、简明。由两名以上鉴定人员签字, 并加盖‘淫秽物品审查鉴定专用章’ 。
五、传播淫秽色情内容应负的法律责任

1、传播夹杂淫秽内容的出版物 没有艺术价值的坚决取缔。 对虽有艺术价值但夹杂淫秽内容,对青少年产 生不良影响的文艺作品如果安排出版,地方出 版单位必须事先将选题、印数和发行范围上报 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审核批准,并 报新闻出版署备案。中央一级出版单位必须事 先报新闻出版署审核批准。如有违反,应给出 版单位以一项或几项行政处罚,包括没收所得 利润、罚款、停业整顿。




1、注意从整体上分析判断 ; 2、注意载体和传播特征 ; 3、重视鉴定的法律程序: (1)明确鉴定权限 (2)应当有正规的书面鉴定意见 (3)对第一次做出的鉴定结论有异议的,可 以要求重新鉴定 (4)最高行政鉴定机关是国务院主管部门

对于淫秽物品的鉴定国内出版单位正式 出版发行的录像带、图片等出版物由省 级以上新闻出版管理部门、音像归口管 理部门负责鉴定:其他由地、市以上公 安机关治安部门负责鉴定‛。县级或者 县级以下部门无权进行这类鉴定。




(3)刑事处罚 有关罪名包括走私淫秽物品罪 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 品牟利罪 为他人提供书号出版淫秽书刊罪 传播淫秽物品罪 组织播放淫秽音像制品罪




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文化娱乐 制品的管理。 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 了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的 行为。 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包括自然人 和单位。 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行 为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是淫秽物品而进行制作、 复制、出版、贩卖、传播,同时行为人在实施 本罪的犯罪行为时还必须具有以牟利为目的, 这是本罪不可缺少的主观因素,只要有此目的, 无论是否获利、获利多少均不影响本罪。

新闻传播法案例课程设计

新闻传播法案例课程设计

新闻传播法案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新闻传播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及法律框架;2. 掌握新闻传播过程中涉及的法律问题,如名誉权、隐私权、版权等;3. 掌握新闻从业者应遵循的职业道德规范。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新闻案例中的法律问题;2. 能够运用合适的法律依据判断新闻传播行为的合法性;3. 能够在团队讨论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有效沟通。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新闻传播法律的尊重和敬畏,树立法治意识;2.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在新闻传播中积极传播正能量;3. 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使其成为有担当的新闻传播者。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新闻传播专业选修课,旨在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了解新闻传播法律知识,提高法律素养。

学生特点:学生为大学三年级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具备一定的新闻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对新闻传播法律知识有一定了解。

教学要求: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新闻传播法律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在新闻传播领域的专业素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应对未来职业生涯中的法律问题。

二、教学内容1. 新闻传播法基本原理- 新闻自由与法律限制- 新闻传播的法律责任- 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2. 新闻传播中的法律问题- 名誉权与诽谤- 隐私权与公众人物- 知识产权与版权- 信息安全与保密3. 新闻传播法律实务- 新闻采集与报道的法律界限- 网络新闻传播的法律问题- 新闻评论与批评的法律责任- 新闻侵权诉讼案例分析4. 新闻职业道德与法规- 新闻从业者的职业道德规范- 职业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新闻行业自律与监管- 国内外新闻职业道德案例对比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新闻传播法基本原理第二周:新闻传播中的法律问题(一)第三周:新闻传播中的法律问题(二)第四周:新闻传播法律实务第五周:新闻职业道德与法规本教学内容依据教材相关章节编写,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形式,使学生全面掌握新闻传播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和实践能力。

《新闻法规与管理》教案一

《新闻法规与管理》教案一


(3)对法律、行政法规未及涉及的具体 事项制定规则。如《出版管理条例》只 对由依法登记的出版单位正式出版的出 版物制定管理规范,新闻出版署公布 《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管理办法》,对管 理非正式的出版物作了补充。

2、地方政府规章。 如21世纪开始,广州、上海、成都、武 汉等省市先后制定《政府信息公开规定》 这样的规章,大多数规章都明确把“保 障公民知情权”作为指导原则,要求进 行政务信息公开,有的还对政府信息应 予公开而不公开的行为规定了救济措施 和制裁手段。

三、行政法规 1、管理各类传播媒介的专门行政法规。《音 像制品管理条例》、《电影管理条例》、《出 版管理条例》、《印刷业管理条例》、《广播 电视管理条例》、《电信条例》、《计算机信 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计算机信息网络国 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 理办法》等等。

2、对新闻传播活动中的某一具体事项进 行单项管理的行政法规。《关于严厉打 击非法出版活动的通知》、《外国记者 和外国常驻新闻机构管理条例》、《广 播电视设施保护条例》、《有线电视管 理暂行办法》、《卫星电视广播地面设 施管理规定》等。
《新闻法规与管理》要点课件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法的概述 第二节 我国新闻传播法的渊源 第三节 我国新闻传播法制建设的难点 第四节 新闻传播活动的法律规范和其他 行为规范
第一节 法的概述

一、基本概念 法:是由国家创制的、并由国家强制力 保证实施的、制对滥用新闻自由的法规比 较详尽,而对保障新闻自由的法规相对 不足; (4)新闻法制与党的政策和新闻职业道 德的关系十分密切,既要求严格的他律, 也要求主动的自律。



二、我国新闻传播法制建设的难点 1、法的刚性和意识形态的弹性的矛盾 2、新闻媒介社会控制功能与表达功能的 矛盾 3、权利的普遍性和权力的等级性的矛盾 4、法的稳定性和舆论导向的随机性的矛 盾 5、随机调控和依法行政的矛盾

第六讲 新闻传播与维护公序良俗 新闻法规 教学课件

第六讲  新闻传播与维护公序良俗 新闻法规 教学课件

二、禁止性别歧视
“性别歧视〞是指,针对特定性别的人的偏见态 度和歧视行为,以及社会对特定性别的限制性 的制度化的法律和规章。
案例:2006年英国皇家学会生物学家劳伦斯在所 撰论文中并不认同男女“生而平等〞这一传统 观点,而称“男女天生有别〞。 这篇论文在经 过美国?科学?杂志长达7个月的审核和修改后 ,最终被拒。
第六章 新闻传播与维护公序良俗
§1 第一节 禁止淫秽、色情的内容 §2 第二节 禁止宣扬邪教、暴力 §3 第三节 禁止宣扬种族歧视和破坏民族团结 §4 第四节 其他禁载内容
第一节 禁止淫秽、色情的内容
一、 淫秽色情出版物的认定标准
淫秽物品,是指具体描绘性行为或者露 骨宣扬色情的诲淫性的书刊、影片、录 像带、录音带、图片及其他淫秽物品。
四、禁止宣扬封建迷信
新闻出版署?关于局部应取缔出版物认定标 准的暂行规定?: 宣扬封建迷信的出版物,指除 符合国家规定出版的宗教出版物外,其他违反 科学、违反理性,宣扬愚昧迷信的出版物。
以看相、算命、看风水、占卜为主要内容的;
宣扬求神问卜、驱鬼治病、算命相面以及其他传 播迷信谣言、荒唐信息,足以蛊惑人心,扰乱 公共秩序的。
在“漫画风波〞中,伊斯兰世界和西方世界的观点迥 异。伊斯兰教义禁止描绘先知穆罕默德或安拉;但西方 媒体监督机构那么认为报社拥有发表这些漫画的自由。
我们认为:群众传媒在传播活动中成心扭曲 宗教人物形象、攻击宗教教义、嘲弄宗教习俗 等行为,即可以“亵渎宗教〞视之。“亵渎宗 教〞不仅会伤害教徒的宗教感情,甚至可能引 起冲突纷争。
案例:2005年9月?南方周末?一篇将近万字的报 道———?两个男人的 20 年“婚姻〞?,细腻、 感性地描写了两个男人“海枯石烂,永不变心, 白头偕老,挑战传统〞的情感传奇, 就颇有宣扬 同性恋的意味。

新闻传播法规教案

新闻传播法规教案

新闻传播法规教案标题:新闻传播法规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新闻传播法规的重要性,并能够解释其对社会和媒体行业的影响;2. 掌握相关新闻传播法规的基本内容和原则;3. 运用新闻传播法规的知识,分析和评估新闻报道的合法性和道德性。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幻灯片和多媒体设备;2. 针对新闻传播法规的法律文件副本,如宪法、新闻出版法等;3. 打印或制作法规案例分析的材料;4. 学生参考书籍和在线资源。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使用幻灯片展示新闻报道中出现的违反法规的案例,并引发学生对新闻传播法规的思考和讨论;2. 引导学生了解新闻传播法规对保护公众利益和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知识掌握:3. 讲解宪法和新闻出版法等与新闻传播法规相关的法律文件,并强调其目的和基本原则;4. 将学生分成小组,提供法规案例分析材料,让学生研究并发表意见;5. 引导学生总结案例中涉及的法规条款,并与实际新闻报道进行对比和讨论。

技能应用:6. 联系当地或国家媒体监管机构,邀请相关专业人士给学生进行讲座或座谈会,分享新闻传播法规的实际应用和案例;7. 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新闻编辑或记者,根据法规要求编辑新闻稿件,并进行集体评估。

复习与评估:8. 组织小组演讲,学生分享他们对新闻传播法规的认识和感悟;9. 组织开放式讨论,让学生交流和辩论新闻传播法规在媒体行业中的重要性和局限性;10. 布置相关知识的书面作业,如写一篇文章讨论新闻传播法规对新闻报道的影响。

教学扩展:11. 鼓励学生关注当地和国际媒体行业的新闻传播法规发展和变化;12. 提供相关资源链接和推荐书籍,供学生深入研究和了解新闻传播法规的更多内容。

这个教案旨在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资源,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新闻传播法规的重要性、内容和应用。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法律意识,提高他们对新闻报道的分析和评估能力。

最后,通过复习和评估活动,巩固学生对新闻传播法规的掌握并促进他们的主动学习。

新闻道德法规重点讲课教案

新闻道德法规重点讲课教案

新闻道德与法规重点&第一章&1、什么是法?法的基本特点(特征)是什么?“法是由一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范体系,它通过对人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确认、保护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

”(1982年中国法学界)法的特征:(1)法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2)法是掌握国家政权的社会集团的共同意志的体现,即国家意志的体现;(3)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4)法是由国家的强制力来保证实施的;(5)法以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

2、新闻法制的概念、构成体系以及渊源新闻法制:掌握国家政权的社会集团按照自己的利益和意志,通过政权机关建立起来的,用以调节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各种关系的法律制度。

构成体系:渊源:法律渊源——从形式意义上来使用这一概念,指依据法律效力的来源不同而形成的法律类别,其制订机关、效力范围、修改程序都有不同。

补充: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核通过。

3、新闻违法行为分类及定义新闻违法行为的定义:新闻媒介及其从业人员在主观过错的支配下实施的违反法律规范要求和法定行为模式的危害社会的行为。

新闻违法行为的分类:(1)新闻刑事违法行为;(2)新闻民事违法行为;(3)新闻行政违法行为。

4、新闻法制中法律关系及特点新闻法律关系的定义:新闻法律关系,是指新闻法律规范所确认和调整的在新闻传播活动过程中参与者各方所形成的新闻权利和新闻义务关系。

新闻法律关系的特点:(1)是根据新闻法律规范建立的关系;(2)是以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3)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的社会关系;(4)是一种思想社会关系。

PS:*新闻法律关系的主体,亦称权利主体或义务主体,即新闻法律关系的参加者,是在新闻法律关系中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或组织。

eg:①新闻媒体:报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络媒体。

②新闻记者或新闻从业人员:总编辑;主编;编辑;记者;通讯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新闻传播法规的基础知识学时安排:2学时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新闻传播法规的基础知识。

教学重点:新闻传播法规与新闻传播法制教学难点:新闻传播法规、法制与法律关系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课堂讨论、案例教学、提问式教学、师生互动教学手段:传统讲授、多媒体教学、影视教学内容:法的基本概念与我国现行法律制度概说;新闻传播法规与新闻传播法制一、法的基本概念与我国现行法律制度概说(一)法的基本概念法是什么?就其本质而言,法是一种具有强制性的社会控制手段,是人类社会用来指导、约束社会上各种个体与群体的一套行为规范。

社会控制的三大基本功能:确立标准;规范行为;制止冲突法、法律与法规的区分法的基本内涵(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法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法是掌国家意志的体现;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法是由国家的强制力来保证实施的;法以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

法制与法治A、法制是法的规范化、制度化B、法制的基本特征:根本性。

普遍性。

相对稳定性。

阶级性。

C、法治是一种治国理念D、法治理念的提出E、法治与法制的关系法与政策的关系A、法是政策体系的一种表现形式B、法在政策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二)我国现行法律制度概说1、宪法制度: A、国家的根本制度B、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C、宪法的解释、修改与监督实施制度2、立法制度: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国务院及其所属部门立法/地方立法/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经济特区立法/特别行政区立法3、司法制度:检察制度:是国家检察机关的性质、任务、组织体系、组织和活动原则以及工作制度的总称。

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管机关,行使国家的检察权。

检察机关: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军事检察院审判工作制度: A、公开审判制度 B、辩护制度 C、两审终审制度D、其他制度二、新闻传播法规与新闻传播法制(一)新闻传播法规、法制与法律关系1、新闻传播法规及其渊源:新闻传播法一词,通常有狭义的和广义的两种解释。

狭义的新闻传播法,是指专门适用于新闻传播活动的一部法律。

在我国,近十几年来新闻界内外呼吁早日出台的新闻法,是指从狭义上理解的新闻传播法,即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调整与规范新闻传播活动的法律。

广义的新闻传播法,即有关新闻传播活动的法律规范,是指由国家制定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体现这一国家的统治阶级意志的、用于调整人们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称。

要不要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调整与规范新闻传播活动的专门法律?即:要不要制定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法》?2、新闻传播法规与新闻传播法制新闻传播法制:是掌握着国家政权的社会集团将本集团的意志以国家意志的形式出现、通过国家机关制定的调节新闻传播活动中各种关系的法律与制度的总和。

新闻传播法制的类型:以立法形式制定有关新闻传播活动的法律规范性文件。

以最高法院和上级法院的判例为标准来审理新闻传播案件,即判例法。

3新闻传播法律关系的界定:新闻传播法律关系,是指新闻传播法律规范所确认和调整的在新闻传播活动过程中参与者各方所形成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新闻传播法律关系的特点:国家意志的体现 ;以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由国家强制力作保障;属于思想社会关系的范畴。

新闻传播法律关系的主体与客体:新闻传播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在新闻传播活动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或组织。

它必须具备新闻传播法律关系的主体资格,即具备能够享有参加新闻传播活动的权利和承担新闻传播活动义务的资格。

新闻传播法律关系的主体有以下几类:新闻传播媒体;新闻传播从业人员;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民或自然人。

新闻传播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新闻传播法律关系主体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新闻传播法律关系客体,包括物、新闻传播行为和智力成果。

(二)我国新闻传播法制的基本原则1、言论出版自由的原则世界各国都在很大程度上对言论出版自由给予宪法和法律的保障。

1791年,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第一条规定:“国会不得制定关于下列事项的法律:确立宗教或禁止信仰自由;剥夺人民言论或出版的自由;剥夺人民和平集会及向政府请愿的权利。

”1948年12月,《世界人权宣言》第十九条规定:“任何人都有通过一切手段不受国界限制寻求、接受、传达信息及实现的自由。

”依法保障言论出版自由:公民享有言论出版自由权利《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第三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第四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第四十七条)言论出版自由在新闻学中被表述为新闻自由。

依法限制滥用言论出版自由各国宪法都在对言论出版自由给予宪法和法律的保障的同时,作出不得滥用言论出版自由权利的原则性规定。

依法限制言论出版自由的主要原则:公共利益原则;事后限制原则;明显而即刻的危险原则。

不可滥用言论出版自由权利:根据《宪法》第五十一条规定,任何自由权利都不可能是绝对的、毫无限度的。

新闻事业及其从业人员在行使新闻自由这项权利时,必须注意遵守宪法和法律,尊重社会公德和他人的人格尊严,“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新闻传播违法行为的界定:新闻传播违法行为,是指新闻传播媒介及其从业人员在主观过错的支配下实施的违反法律规范要求和法定行为模式的危害社会的行为。

依据其违反的法律的不同,可以分为新闻传播刑事违法行为和新闻传播民事违法行为两大类。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新闻传播民事违法行为的界定:新闻传播民事违法行为,是指新闻传播媒介及其从业人员在新闻传播活动中触犯民事法律规范、不履行民事法律义务、因而必须承担相应的民事法律责任的过错行为。

认定新闻传播民事违法行为的依据: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民法通则》对我国基本的民事法律关系作了明确的规定,主要调整的对象是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民事范围内的人身关系。

2、“两个服务”方向的原则: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3、国家发展与行政管理的原则:国家发展新闻传播事业;国家对新闻传播事业实行行政管理作业练习1、根据《宪法》规定,言论出版自由原则有哪些内涵?2、网络传播媒体需要接受行政管理吗?课后反思第二章我国新闻传播法制内容概要学时安排:4学时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我国新闻传播法制内容基本要点。

教学重点:新闻传播与行政管理、新闻传播与国家安全教学难点:新闻传播与社会秩序、新闻传播与公民权利、新闻传播与司法独立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课堂讨论、案例教学、师生互动教学手段:传统讲授、多媒体教学教学内容:新闻传播与行政管理、新闻传播与国家安全、新闻传播与社会秩序、新闻传播与公民权利、新闻传播与司法独立一、新闻传播与行政管理(一)报刊管理1报刊的出版管理:照法定程序出版;报刊审读制度;质量评估制度;报刊年检制度2报刊内容的监管报刊出版禁载内容管理关于报刊坚持真实性原则的规定3关于使用信息的规定不要公开引用内部信息的规定互联网信息使用的规定使用境外媒体信息的规定4有关报纸出版内容的其他规定关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报道司法案件的报道关于突发事件报道关于气象、汛情、震情、疫情等信息发布规定关于证券信息的报道5禁止非法出版非法出版非法出版行为及处罚二、广播电视管理(一)我国广播电视节目管理禁播规定;审查规定;限制播放规定;直播节目规定(二)广播电视网络管理广播电视设施管理;有线广播电视管理;卫星广播电视接收管理1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2互联网登载新闻业务管理3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4互联网出版管理5互联网视听节目管理(四)新闻记者管理1新闻记者从业资格管理:新闻采编人员从业资格认证;新闻记者证资格认证。

2新闻记者证件:由新闻出版总署统一编号,并加盖新闻出版总署印章、新闻记者核发专用章、新闻记者证年度审核专用章和本新闻机构钢印。

二、新闻传播与国家安全(一)禁止发表煽动言论1煽动、分裂的含义2刑法中的相关罪名煽动分裂国家罪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煽动军人逃离部队罪(二)禁止泄露国家秘密1国家秘密及其范围国家机密的密级国家机密的范围2新闻保密制度新闻出版保密审查制度通过内部途径反映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的制度采访涉及国家秘密的事项由主管机关批准制度新闻发布制度3刑法中的相关罪名泄露国家秘密罪为境外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非法获取或非法持有国家秘密罪(三)禁止破坏民族团结1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的定义2刑法中的相关罪名: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出版歧视、侮辱少数民族作品罪(一)禁止散布谣言1散布谣言的定义2刑法中的相关罪名编造并传播证券、期货交易虚假信息罪;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二)禁止宣扬邪教1邪教的定义2刑法中的相关罪名(三)禁止传播淫秽、色情内容1淫秽物品及认定标准2淫秽、色情内容的界定标准:构成淫秽出版物的要件;色情出版物的界定;夹杂淫秽内容出版物的界定。

3刑法中的相关罪名走私淫秽物品罪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为他人提供书号出版淫秽书刊罪传播淫秽物品罪(四)禁止渲染凶杀、暴力内容1“宣扬凶杀暴力”出版物的界定2相关规定四、新闻传播与公民权利(一)新闻传播与名誉权1名誉与名誉权的定义2新闻传播侵害名誉权的方式:侮辱、诽谤3新闻传播侵害名誉权的构成要件:行为人实施了侵犯名誉权的行为、行为人传播的内容直接指向受害人、行为人传播的内容确有造成受害人精神损害的事实、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4名誉侵权的抗辩事由:内容真实、公正评论、特许权(二)新闻传播与隐私权1隐私与隐私权的定义2侵害他人隐私的情形公布、宣传他人的隐私窃取个人资讯侵入互联网的私生活区域3侵害隐私的抗辩原则公共利益原则社会知名人士与公众兴趣原则政府官员克减隐私原则权利人同意原则使之不可辨认原则(三)新闻传播与肖像权1肖像与肖像权的定义2侵犯肖像权的行为3肖像的合理使用情形(四)新闻传播与著作权1著作权的基本内容:著作权的主体;著作权的客体;著作权的内容2著作权中的邻接权:图书出版者权;表演者权;录音录像制作者权;广播、电视组织权;网络服务提供者传播权3著作权与公共利益:合理使用制度4信息网络传播: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四个特点五、新闻传播与司法独立(一)新闻传播与司法的关系1新闻传播与司法的一致性2新闻传播与司法的矛盾性3新闻传播媒体监督司法的必要性:满足公众知情权监督公权力新闻传播媒体职责所在司法实践的需要(二)新闻传播媒体监督司法应适度1新闻传播媒体对司法的监督要保持一定的“度”,谨防“媒介审判”2媒介审判的两大负面影响3防范媒介审判(三)新闻传播媒体监督司法的十条原则1新闻传播媒体监督司法的十条原则2新闻传播媒体监督司法要注意的事项作业练习简要分析传媒监督司法的必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