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对比鉴赏阅读
2024届高考诗歌双文本对比阅读训练:手法异同(含解析)
诗歌双文本对比阅读训练-------手法异同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各题。
月夜怀故人【宋】寇准清夜月初满,藓庭①吟更幽。
梧桐疏影老,蟋蟀乱声秋。
旧国②情何极,空江思欲流。
故人今底处,危坐独凝愁。
虞美人【南唐】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注】①藓庭:郊野。
②旧国:故乡。
1.下列对上面两首作品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月夜怀故人》首联交代时间、地点和自然环境;颈联在前两联基础上,通过“情何极”“思欲流”点题抒怀;尾联通过对故人“今底处”的发问写作者独处“凝愁”。
B.“梧桐疏影老,蟋蟀乱声秋”两句十分精妙,结合听觉、嗅觉,描写“梧桐疏影”和耳边不时传来的蟋蟀乱鸣声,使诗句画面立体可感。
C.《虞美人》中“朱颜改”可指故国宫殿颜色已旧,也可理解为旧时宫女容貌衰老,更可以理解为国家易主、变色。
D.寇准和李煜均用简练自然的语言,表达在月夜的思念之情。
相比寇准对“旧国”的思念之情,李煜更在思“故国”的同时内心燃起亡国之痛。
2.以上两首作品都表现了作者的愁绪,在表达情感的手法上则各有异同。
请结合内容,赏析主要的异同点。
阅读下面这两首词,完成小题。
望江南·闲梦远①(一)李煜闲梦远,南国正芳春。
船上管弦江面绿,满城飞絮辊②轻尘。
忙杀③看花人!望江南·闲梦远(二)李煜闲梦远,南国正清秋。
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
笛在月明楼。
【注】①这两首词是李煜亡国入宋后的作品。
②辊(gǔn):翻滚,滚动,转动。
③杀:同“煞”,形容极甚。
3.下列对这两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南国正芳春”中着一“芳”字,写出姹紫嫣红、百花争艳、遍地芳香的江南春色,表达了词人的愉悦之情。
B.“满城飞絮辊轻尘”中以“飞絮”来写春景,传神地写出了春情流转、春光如泻、春风扑面而来的迷人春色。
C.“笛在月明楼”一句由景及人,把前面的空景用人来衔接,把眼见的凄凉用耳听的哀惋来充实,韵致无穷。
古诗词对比赏析阅读
古诗词对比赏析阅读①无限情思寄楼台《黄鹤楼》和《登金陵凤凰台》都是因楼名而起兴,进而由传说展开遐想,抚古思今,感慨盛衰变化,接下来回归对眼前实景的描写,最后在此基础之上抒发愁情。
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①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②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注释]①历历:清楚可数。
②乡关:故乡。
[诗歌鉴赏]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
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
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
真是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
登金陵凤凰台[唐]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①。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②,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释]①古丘:古坟②浮云蔽日:比喻奸臣蒙蔽君主。
[诗歌鉴赏]李白年轻时第一次来到黄鹤楼,站在楼上看长江远景,心潮澎湃,即刻诗性大发。
怎奈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心头。
后来,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时,用崔颢这首诗的韵律写下了《登金陵凤凰台》。
[对比阅读]这两首诗虽都是触物兴感、登临抒怀之作,但却各有兴会,各抒其情,各擅胜境。
崔颢的诗突出的是乡愁,确实其对乡愁的抒写动人情肠,将中国人普遍具有的怀乡情结表现得气概苍莽、出神入化,特别呈现出一种突破格律、“不法而法”的奇崛之美。
而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呈现出诗人关注现实、注意国家命运、渴望对国家有贡献的忧国伤时的心情。
②夜里赏花古人赏花总是别有一番情味,借景抒情的大有人在,白居易的《惜牡丹花》和苏轼的《海棠》同样写夜里赏花,二者所抒发的感情却大不相同。
惜牡丹花[唐]白居易惆怅①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②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注释]①怅:伤感,愁闷,失意。
②明朝:明天。
[诗词鉴赏]诗文通过独特的视角,写出了作者对翰林院中牡丹的厚爱,以及因为花期将过而产生的恋恋不舍的复杂心态。
部编版八上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对比阅读(含答案)
八上诗歌鉴赏对比阅读一、【甲】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乙】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1.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甲词中两次用典,上片自喻孙权,下片又自比冯唐。
B.从乙词第三句中的“梦”字可以看出,这首词是记梦之作。
C.甲乙两词都具有景象壮阔,气势磅礴,豪迈奔放的特点,充满了豪放之气。
D.甲词用一“狂”字笼罩全篇,乙词一“嗟”字传达出作者对日暮途远的叹息。
2.这两首词分别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概括。
(3分)二、【甲】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乙】如梦令(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1.下面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甲词中“接”“连”两字,描绘出天幕四垂,云涛汹涌的瑰奇雄伟的境界。
B乙词中“沉醉”一词表明因尽兴畅饮而大醉,也包含了词人为初秋溪边美景沉醉之意。
C.甲词运用想象描绘丰富多姿的梦幻境界;乙词运用白描手法,回忆少时游玩情形。
D.李清照是我国宋代著名的豪放词人,两首词都体现了她的洒脱不羁。
2.在《渔家做》和《如梦令》两首词中李清照都提到了“日暮”。
请结合两首词的内容分析,同样的“日暮”下作者的心情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3分)三、【甲】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①(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13 古代诗歌多文本比较阅读鉴赏-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古代诗歌阅读与默写(全国通用)
【2024高考一轮复习】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多文本比较阅读鉴赏教学目标掌握古代诗歌多文本对比阅读鉴赏的解答技巧教学重点难点准确解答古代诗歌多文本对比阅读题教学过程考情微观考情微观年份、卷别题干表述比较点命题特点2023全国四套卷均为单文本阅读,未考多文本比较2022·全国乙卷本诗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王勃的送别之作,但诗人排遣离愁的方法有所不同。
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表达方式①比较点较多,如表达技巧、语言、形象、情感等。
②与教材联系,将课内与课外勾连,体现对教材的回归2022·全国甲卷这两首诗中,画眉鸟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
请简要分析物象作用2022·浙江卷分析两首诗后两句在情感、写法上的不同情感和写法2020·浙江卷前人评《送柴侍御》“翻新脱妙”。
比较《秋江送别》与《送柴侍御》两诗的后两句,分析后者写法的妙处表现手法2019·全国卷Ⅲ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语言风格2019·北京卷现实中没有黑色梅花,而宋代出现了墨梅画。
根据上面两首诗,概括陈与义对墨梅画特点的认识,并比较两首诗题咏的侧重点有何不同诗歌内容突破导航比较诗歌形象(意象)解题方法内涵特点类:分析形象(意象),首先要把握全诗的情感,在诗歌主题的统摄下,把握诗人情感和诗中景物的内在关系。
作用异同类:主要从写景、状物、造境、抒情、结构等方面展开分析答题模板整体比较:这两首诗都写了××形象(意象)。
分开作答:前者运用了××手法,侧重写了××,抒发了××情感;而后者则运用了××手法,着重写了××,抒发了××情感【对点训练】❶[2022·全国甲卷]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题目。
画眉鸟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部编版八上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对比阅读(含答案)
部编版八上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对比阅读(含答案)八上诗歌鉴赏对比阅读一、【甲】XXX·密州出猎(XXX)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XXX。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XXX?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乙】XXX接云涛连晓雾(XXX)天接XXX连晓雾,XXX欲转千帆舞。
仿佛XXX归帝所。
XXX,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XXX,学XXX有惊人句。
九万里XXX正举。
XXX 住,蓬舟吹取三山去!1.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甲词中两次用典,上片自喻XXX,下片又自比XXX。
B.从乙词第三句中的“梦”字可以看出,这首词是记梦之作。
C.甲乙两词都具有景象壮阔,气势磅礴,豪迈奔放的特点,充满了豪放之气。
D.甲词用一“狂”字笼罩全篇,乙词一“嗟”字传达出作者对XXX的叹息。
2.这两首词分别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概括。
(3分)二、【甲】XXX接云涛连晓雾(XXX)天接XXX连晓雾,XXX欲转千帆舞。
仿佛XXX归帝所。
XXX,殷勤问我归那边。
我报XXX,学XXX有惊人句。
九万里XXX正举。
XXX 住,蓬舟吹取三山去!【乙】如梦令(XXX)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1.下面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甲词中“接”“连”两字,描画出天幕四垂,云涛汹涌的瑰奇雄伟的境界。
B乙词中“沉醉”一词表明因尽兴畅饮而大醉,也包含了词人为初秋溪边美景沉醉之意。
C.甲词运用想象描绘丰富多姿的梦幻境界;乙词运用白描手法,回忆少时游玩情形。
D.XXX是我国宋代著名的豪放词人,两首词都体现了她的洒脱不羁。
2.在《渔家做》和《如梦令》两首词中XXX都提到了“日暮”。
请结合两首词的内容分析,同样的“日暮”下作者的心情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3分)三、【甲】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①(XXX)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古代诗歌对比鉴赏阅读
古代诗歌对比鉴赏阅读古代诗歌对比鉴赏阅读古代诗歌对比鉴赏阅读菊仿佛看到农民起义军攻占长安,主宰一切的胜利前景。
古代诗歌对比鉴赏阅读古代诗歌对比鉴赏阅读比较: 菊花 [唐]元稹秋丝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菊花[唐]黄巢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相同处:1、两首诗都写菊花。
2、都赞扬了菊花的高贵品质不同处:情感不同元稹:诗人热情歌颂了深秋开放的菊花,赞美它饱经风霜后的品格。
作者没有正面描绘菊花的姿态和精神,而是用流畅明白的语言,对菊花独自开放于百花凋谢之后的可贵进行了赞美。
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无疑是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黄巢:菊在他笔下,化作披坚执锐的将士,振聋发聩,杀气蒸腾。
诗人借咏菊歌颂起义军,诗人赋予它农民起义军战士的战斗风貌与性格,把黄色的花瓣设想成战士的盔甲,使它从幽人高士之花成为最新最美的农民革命战士之花。
正因为这样,作者笔下的菊花也就一变过去那种幽独淡雅的静态美,显现出一种豪迈粗犷、充满战斗气息的动态美。
古代诗歌对比鉴赏阅读古代诗歌对比鉴赏阅读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古代诗歌对比鉴赏阅读题菊花饮湖上初晴后雨黄巢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赏析:题临安邸(1)相同点:1)都写出了菊的高洁气质和高尚品格林升2)都以菊花的孤高绝俗精神的个性来象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征自己的形象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3)都以咏物来抒发情感相同点:⒈都写了西湖的景色(2)不同点:1)"由来不羡瓦松高"作者以池岸边的⒉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菊花与高屋上的瓦松作对比,说明菊花虽生长在沼泽低洼不同点:⒈感情基调不同之地,却高洁、清幽,毫不吝惜地把它的芳香献给人们;⑴《题临安邸》:北宋灭亡后,在临安建立了南宋而瓦松虽踞高位,实际上“在人无用,在物无成”。
专题09 古代诗歌阅读(对比阅读)(教师卷)-五年(2020-2024)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通用)
专题09古代诗歌阅读(对比阅读)年份卷别试题简析题材考点2022浙江卷唐诗两首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诗歌情感、鉴赏诗歌艺术手法全国甲卷宋诗两首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诗歌表达技巧、鉴赏诗歌事物形象2020浙江卷唐诗两首理解诗歌内容、把握思想感情、分析艺术手法命题趋势古代诗歌阅读中,对比阅读的题型通常选择两首同一时代、或同一描写对象的诗歌进行比较鉴赏,考查对诗歌内容、情感、艺术手法等方面的鉴赏能力。
一、(2022·浙江卷·高考真题)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楼前[中唐]王建天宝年前勤政楼,每年三日作千秋①。
飞龙老马曾教舞,闻著音声总举头。
过勤政楼[晚唐]杜牧千秋佳节名空在,承露丝囊世已无。
唯有紫苔偏称意,年年因雨上金铺②。
【注】①千秋节:唐开元十七年八月,丞相表请每年八月五日(玄宗生日)为千秋节。
此后,玄宗每年在勤政楼庆生,赏百匹飞龙舞马。
飞龙,马厩名。
士庶间互赠承露丝囊。
②金铺:钉在门上的兽面形的门环底座。
19.这两首诗中都写到的和,寄寓鉴戒之意。
20.分析两首诗后两句在情感、写法上的不同。
【答案】19.勤政楼千秋节20.情感不同:①王诗追忆飞龙舞马,表达对昔日盛世的怀念,而感慨玄宗的骄侈佚乐,言外自见;②杜诗借眼前金铺上的紫苔,抒发昔盛今衰的悲叹之情。
写法不同:①王诗运用细节描写,写出老马“总举头”这一习惯性动作,生动传神;②杜诗运用拟人手法写紫苔“偏称意”,突出其任情滋蔓,寓情于景,营造荒凉氛围。
【解析】1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王建的《楼前》首句点明写的是天宝年间唐玄宗的勤政楼;前两句写唐玄宗每年都在勤政楼庆生,而且要热闹三天;三四句写曾经在勤政楼前表演过飞龙舞的老马还记得曾经被教过的音乐节奏,听见音乐声总是会抬起头。
可见此诗主要写了勤政楼和千秋节,寄寓鉴戒之意。
杜牧的《过勤政楼》题目点明所写内容——勤政楼;前两句写当年唐玄宗生日的千秋节而今只留空名,那贺寿的承露丝囊世上也不再存在;后两句写只有那紫苔得意地生长着,因雨水浇灌它长得很旺很盛,直长得上了那门扉上的铜座铜环。
2024届高考古诗词备考——诗歌鉴赏之比较阅读
湖荷之美:“十里荷花” 人文之美:“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
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 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
时间 城池
原文
昔 “名都” “竹西佳处” (虚) “春风十里”
“荠麦青青” 今 “空城”(实) “废池乔木”来自“清角吹寒”达
诗方 歌式
议 论
正面 描写
(1)描写顺序(观察角度):远近、高低、时间空间变化 (2)色彩运用:明暗对比,绘形绘色 (3)动静(视听)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正侧结合
的
描 写
侧面
描写手法
(4)衬托 渲染 (5)白描、工笔(细节描写)
表
描写
(6)修辞:比喻、夸张、拟人、对比等
达
(7)感官角度: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
喜 教材回顾 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 /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 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 /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 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学生活动3:请从试题中总结,考题常见提问方式
一般从求同或求异两方面设题 (1)给出两首或几首诗词,对其异同进行分 析评价 (2)给出一首诗词与课本所学篇目比较异同 (3)辨析一首诗词中的感情、手法等异同 (4)辨析一首诗词不同版本各自的妙处。
学习任务二:掌握高考诗歌比较鉴赏题的 基本方法与规范
一般答题思路 (1)要通读这几首诗词,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法,包括 作者作品的相关背景知识。 (2)要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思想内容、感情、艺术手法等) 来寻求诗词的差异性。 (3)要注意点面结合,既有总体分析,又有具体分析。表述时 要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比较阅读总体思路:寻找可比点---比较同与异---评价优与劣
古诗词鉴赏意象类对比阅读5练(教师版)
【二轮复习】诗歌鉴赏比较阅读精讲精练解一、意象类比较(5练)【典型例题1】人物形象对比分析·不同诗歌中的同一人物(“渔夫”)【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渔家傲引洪适子月水寒风又烈,巨鱼漏网成虚设。
圉圉从它归丙穴,谋自拙,空归不管旁人说。
昨夜醉眠西浦月,今宵独钓南溪雪。
妻子一船衣百结,长欢悦,不知人世多离别。
【注】①子月:农历十一月。
②圉圉:困而未舒的样子。
丙穴:地名,在今陕西略阳县东南,这里借指巨鱼所生活的深渊。
14.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上片“子月”一句为环境描写,既点明了渔人捕鱼的节令气候,也为下文诸多内容作了张本。
B. “巨鱼”以下三句,写巨鱼漏网,圉圉而去,但是渔人不以为意,因为他本来就志不在鱼,是想表达壮志难酬的无奈。
一个“从”字尽显其洒脱旷达状。
C. 下片“昨夜”二句不仅勾勒了优美的意境,也通过时间和场景的迅速变换,表现了渔人生活的旷放无拘。
D. “不知”一句,藏辞锋于婉转之中,由对渔人一家生活描写,转向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揭示,名为渔人的“不知”,实为作者的“深知”。
【参考答案】14 B项【解析】“不以为意”“志不在鱼”“壮志难酬”错误,从词中来看,尽管水寒风烈,渔人仍须下水捕鱼,可叹的是“巨鱼漏网”,圉圉而去,渔家生活,便无着落,连暂时缓解窘迫生活的希望也成为“虚设”了,所以对巨鱼漏网,渔人并非不以为意,而是无可奈何;“从”,“任从”的意思,任从那巨鱼摇头摆尾地回到深渊,结合渔人的心理活动:“谋自拙”来看,这是对“巨鱼漏网”的反省,自认谋拙、晦气,至于别人怎样说,那就由他去吧!渔人毕竟是旷达的,对于巨鱼漏网,渔人委心任运,超然物外,并没有壮志难酬的无奈。
★★(比较阅读题型)15. 渔夫(渔父或渔翁)是我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一个意象。
试将本词中的渔夫与柳宗元《江雪》中“独钓寒江雪”的渔翁作个比较,说说二者的不同之处。
课内外诗歌比较阅读
课外诗歌课内比较阅读鉴赏一、古代诗歌对比鉴赏题设题角度命题角度:“整体把握,寻同求异,辨同析异”即所选诗歌在题材相同或相近的基础上比较辨别其他方面的异同。
对比阅读与单首诗歌的阅读只有两点外在的、形式上的区别,一是阅读的对象在数量上的区别,二是对比阅读多了一个“作比较”的要求。
做题时应该把握住对比鉴赏的方法:寻找“求同”和“求异”两类关键词,用“相同”去鉴赏“不同”,也就是所说的存“同”赏“异”。
二、对比鉴赏要注意“四角度”角度一:形象角度——意境、意象的对比这个角度往往考查不同诗歌对相同意象或同一描写对象的比较。
一般来说,意象是起点,意境是终点。
对比鉴赏时要注意披“象”入“意”,由“象”至“境”。
[例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浪淘沙邓剡①疏雨洗天清。
枕簟凉生。
井桐一叶做秋声。
谁念客身轻似叶,千里飘零?梦断古台城。
月淡潮平。
便须携酒访新亭②。
不见当时王谢宅,烟草青青。
【注】①邓剡:南宋词人。
南宋灭亡,邓剡被俘北上。
本词为北上途经建康(今江苏南京)时所作。
②新亭:在今南京市南,据史料记载,西晋灭亡后南渡士人经常相邀到此。
赏析本词和李清照《声声慢》两首词中都使用了“桐”和“雨”意象,请结合诗句分析其在两首作品中表情达意上的异同。
(6分)【答案】(1)相同点:两首词的“桐”和“雨”都寄托了作者的悲秋之感和凄苦哀愁。
(2)不同点:①李清照借“桐”和“雨”更多地抒发了自身的凄清孤独之苦;②而邓剡则表现了寂寞飘零的无奈,抒发了亡国之痛,境界更深远。
【特别提醒】(1)分析意象的寓意,首先要做的是把握全诗的情感,在诗歌主题的统摄下,把握诗人情感和诗中景物的内在关系。
(2)诗人情感决定、影响着诗人对意象的选择和描绘,意象又疑聚、表现着情感。
不要单就景物谈景物,那样可能会南辕北歌。
(3)有时候还要分析概括意象特点和手法。
【练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效古秋夜长钱起秋汉飞玉霜,北风扫荷香。
含情纺织孤灯尽,拭泪相思寒漏长。
中考古诗词鉴赏对比阅读题解析
中考古诗词鉴赏对比阅读题解析
送人之松江
宋·俞桂
西风萧瑟入船窗,
送客离愁酒满缸。
要记此时分袂处,
暮烟微雨过松江。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袂:袖子。
诗中“分袂”是分别的意思。
题目:请赏析这两首送别诗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解题指津】解答时,要想准确把握诗词曲表达的情感,可以根据所描写的形象特点、人物行为、环境意境、作者的时代背景,生活经历、显露感情的关键词句等方面综合分析推断。
例如理解《送人之松江》表达的情感必须结合所写环境及人物行为。
理解《别董大》表达的情感得抓住人物有怎样的行为。
【答题构建】答案组成要注意:1.这首诗词通过写……形象或景物;2.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3.结合比较双方分点答题。
【参考答案】前诗通过写西风烟雨等环境和借酒消愁,来表现诗人离别时沉重、悲伤的情绪;后诗通过劝慰朋友天下到处有知己,来表现诗人离别时乐观旷达的胸襟。
比较辨析类诗歌鉴赏 (训练)解析版
比较辨析类诗歌鉴赏目录01 挑战真题·查知识漏洞02 回顾教材·补知识漏洞回顾知识体系回顾核心考点易混易错归纳03 知识通关演练(2022·全国乙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白下驿饯唐少府王勃下驿穷交日,昌亭旅食年。
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
浦楼低晚照,乡路隔风烟。
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
16.本诗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王勃的送别之作,但诗人排遣离愁的方法有所不同。
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6分)【答案】①《送》诗中王勃直抒胸臆,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来宽慰朋友,排遣离愁,乐观豁达,一洗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②《白》诗中,“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运用“日近长安远”的典故,以激励朋友去长安施展才华抱负、建功立业来排遣离愁。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与比较诗歌内容的能力。
古诗词的抒情方法: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
间接抒情又分为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古抒情和情景交融。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大意是只要同在四海之内,就是远在天涯海角也如同近在邻居一样。
此句写出友谊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是永恒的、无所不在的,所抒发的情感是乐观豁达的;尾联“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大意为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青年男女那样悲伤得泪湿衣襟。
“无为”既是对朋友的叮咛,也是自己排遣离愁的情怀吐露,表现出诗人志向高远,乐观豁达的特点。
这两句一洗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排遣离愁,乐观豁达,这是属于直抒胸臆;《白下驿饯唐少府》中尾联“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的大意是走哪条路离开呢?长安就在太阳边上。
此句是诗人想象与友人分别后的情景,写出了友人要去的地方是长安,运用“日近长安远”的典故,以激励朋友去长安施展才华抱负、建功立业来排遣离愁。
这是通过用典来抒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高中古代诗歌阅读05:诗歌比较题鉴赏策略(27张)
题点2:语言比较
语言比较鉴赏题主要分微观语言比较题和整体风格比较题两类。其中“字 词句”型的微观语言比较题主要通过“炼字题”在单首诗歌内对字、词、句进 行比较。
但对于不同诗歌语言风格的比较也屡有考查。整体风格比较题主要是对诗 歌、诗人的整体风貌进行考查。
四方面鉴赏词语比较赏析题 词语比较赏析题与一般的词语赏析题一样,看该词语是否造境、写景、表 情,是否传神等。 (1)一定要选好比较点。如联系描写的情景进行比较,看谁更符合语 境。 (2)从表现作者情感上进行比较,看谁更能准确表达诗人当时的情感; (3)从表达特点上进行比较,看谁更生动形象; (4)从结构特点上进行比较,看谁更能使结构浑然一体、更能起照应等 作用。 【注意】把理由说清楚、说充分。
第一步:要熟悉各种表达技巧的术语与内涵。 第二步:审清题干要求比较的方向、角度,比较到哪一步,是只要答出术 语还是兼有效果的分析。 第三步:鉴于表达技巧的复杂性,要立足于对原诗准确的判断,尤其注意 甄别那些易混淆的表达技巧。
真题研习
【2016浙江卷】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北来人二首
1.这两首送别诗在情感上,《秋江送别》突出_________;而《送柴侍 御》突出_________,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 比邻”情怀类似。
2.前人评《送柴侍御》“翻新脱妙”。比较《秋江送别》与《送柴侍 御》两诗的后两句,分析后者写法的妙处。
【参考答案】1.感伤 达观。2.①意象运用上,王勃诗的意象隐于句 内;王昌龄诗将青山、明月两个意象前置,形象鲜明突出,富有象征意义(青 山象征思念,明月暗示友情),意境开阔。②空间处理上,王勃诗化近为远, 强调心理距离之远,为送别诗传统写法(如谢朓诗有“何况隔两乡”);王昌 龄诗则化远为近,强调心理距离之近,是创新性的表达。③抒情方式上,王勃 诗以议论直接表达,意尽句中;王昌龄诗融情入景,反诘收尾,余韵悠长。
09古诗词鉴赏之对比阅读-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与练(江苏通用)
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与练(江苏专用)09古诗词鉴赏之对比阅读(解析版)目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标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考查重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主要题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命题趋势】.. (2)【备考策略】 (2) (2)考点1:内容、情感比较 (2)考点2:意象、意境、形象比较 (4)考点3:语言赏析比较 (5)考点4:手法、技巧比较 (7) (9)古诗词比较阅读应对策略 (9) (10)【课标要求】所谓古诗词比较阅读,就是将内容和形式有一定联系的两则或几则古诗词材料放到一起,让考生分析比较,求同存异,深入理解材料的内涵和本质。
这是课内知识达成和课外迁移能力的综合考查,可以“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思维素质。
【考查重点】内容、情感比较;意象、意境、形象比较;语言赏析比较;手法、技巧比较。
【主要题型】命题方式通常有:1、甲诗包含了怎样的哲理?它与乙诗中哪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2、甲诗和乙诗抒情方式和书法的情感有何不同?3、结合具体诗句,比较甲、乙两诗在内容上的异同4、同是送别诗,两首诗都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但该手法的运用却有差别,试结合具体诗句比较其不同之处。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各题材分类训练:怀古诗对比阅读(附答案解析)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各题材分类训练:怀古诗对比阅读(附答案解析)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姑苏怀古唐•许浑宫馆余基①倚棹过②,黍苗③无限独悲歌。
荒台麇鹿争新草,空苑岛凫占浅莎。
吴岫雨来虚槛冷,楚江风急远帆多。
可怜国破忠臣④死,日月东流生白波。
【注】①宫馆余基:指姑苏陈迹。
②倚棹过:言舍舟登岸,凭吊古台。
③黍苗:禾黍④忠臣:指伍子胥。
姑苏怀古宋•姜夔夜暗归云绕柁牙①,江涵星影鹭眠沙。
行人怅望苏台②柳,曾与吴王扫落花。
【注】①柁牙:桅杆。
②苏台:姑苏台,春秋时吴王阖闾所建。
14. 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许诗首联叙登台,直接点题。
该联以叙事起,以情语接,用一“悲”字奠定全诗感情基调。
B. 姜诗一、二两句,写晚云悠闲,白鹭自适,星斗灿烂,刻画了一个清幽的境界,欲抑先扬。
C. 许诗颈联“吴岫雨来”“楚江风急”是虚写,“风”“雨”在这借喻晚唐动荡的政治现状。
D. 姜夔笔下的柳被拟人化了,带上了作者自己的情感,并且被作者赋予了历史见证人的身份。
15. 同为怀古伤今之作,两首诗在写景、抒情方面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14. C15. 许诗写景时融入了众多意象,赋比兴兼用,驰骋才情,写景质实;许诗情感抒发浓郁强烈。
姜诗景物描写轻灵活泼。
景物看似与题旨无关,却寄托了无穷的感慨,而感慨之中又富有悠远的情韵,姜诗情感抒发淡而悠远。
【解析】1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C.“吴岫雨来”“楚江风急”是实写。
故选C。
1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评价诗歌中景物形象和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许诗:首联叙登台。
上句“宫馆余基”指姑苏陈迹。
“辍棹过”言舍舟登岸,凭吊古台。
下句写初登台基,放眼眺望,只见残砖败瓦间禾黍成行,断壁颓垣上蒿草丛生。
“黍苗”二字实写眼前景色,又暗中脱化《诗经·黍离》诗意,借古人亡国之哀思,表现自己对人世沧桑的感慨。
“悲歌”即含黍离之悲意。
用一“悲”字奠定全诗感情基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诗歌对比鉴赏阅读古代诗歌对比鉴赏阅读一、考点介绍在近年的古代诗歌的鉴赏题目中,比较鉴赏因其更加有利于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比较分析能力而逐渐成为新宠。
它有利于引导学生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进行归类学习。
命题者往往选取两首或三首(三首比较只有2007年的浙江卷)主题、风格、题材、体裁、等一两个方面相同的诗歌进行比较。
其比较点往往是两首诗歌的相同点或相异点。
考生要注意求同更要求异。
近五年的比较鉴赏诗歌有13题,占高考诗歌试题总量的1/5。
二、高考真题(一)【2005年辽宁卷】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江宁夹口三首(其三)舟下建溪宋·王安石宋·方惟深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
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
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
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
(1)两首诗的首句均用了月黄昏三个字,且用意基本相同。
请问,两诗借此营造的是一种什么氛围?表达的又是怎样的心绪?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
(4分)(2)两首诗的末句,一用应有,一用犹有,哪个更好?为什么?请简要赏析。
(4分)(二)【2007重庆卷】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海棠惜牡丹花(宋)苏轼(唐)白居易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月廊。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注]崇光:美艳的光彩。
(1)苏轼《海棠》诗的前二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后二句抒写情感时使用了什么手法?(4分)(2)苏轼的《海棠》与白居易的《惜牡丹花》同样写夜里赏花,二者所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 (2分)(三)【2007浙江卷】阅读下面三篇作品,然后回答问题。
(6分)乌衣巷(唐)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人月圆(金)吴激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
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
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
[中吕]山坡羊·燕子(元)赵善庆来时春社,去时秋社,年年来去搬寒热。
语喃喃,忙劫劫,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夕照斜。
兴,多见些;亡,都尽说。
[注]北宋亡后,吴激被迫仕金。
在一次宴会上,偶遇流落为歌姬的宋朝宗室女子,遂有此作。
春社、秋社:古时祭祀土神一般在立春和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分别称春社和秋社。
劫劫:匆忙急切的样子。
(1)这三篇作品均通过的意象,表达了深沉的之感。
(2分)(2)请简要赏析这三篇作品的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
(4分)(四)【2006湖南卷】阅读下面两首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6分)薛宝钗咏白海棠珍熏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采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林黛玉咏白海棠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咏物诗讲究形神兼备。
以上两诗,颔联都着眼于白海棠之白,但绘形写神各有不同。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一联,前句以洗尽胭脂,极言其自然本色之美,后句以晶莹剔透的冰雪,喻其冰消玉洁之魂。
倒装句式的运用,显得新颖别致:洗招二字,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传达出白海棠的情韵神态;而秋阶露砌的映衬,更是意味深长。
诗人含蓄地表现了白海棠朴素淡雅、清洁自励的品性。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一联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2006重庆卷】阅读下面的两首清代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6分)新雷张维屏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
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在《新雷》中,造物有情体现在哪些地方?为什么要说只待新雷第一声?(2分)(2)两首诗的末句寄托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4分)(1)(答案:觉春生、安排著、只待。
因为只有新雷响后才会有春生和千红万紫)(六)【2005浙江】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齐安郡中偶题杜牧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杨万里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时刻的景色,均以荷与______________为诗歌的主要意象。
(2分)(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4分)(七)【2005湖南】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6分)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柳宗元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登崖州城作李德裕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两诗写作之时,都是贬谪之身,正值牡年的柳宗元被贬为柳州刺史.曾任宰相的李德裕则在垂暮之年被弃置崖州。
从诗中看,两人的处境与心境是有所不同的。
(1)两诗都着一望字。
李诗之望在首句,实写登楼,引领全篇,既表达了对君国的眷念与向往,又蕴含了对帝京遥不可及的感伤。
(2)两诗都写到了山。
李诗曰青山留人,是面对山阻隔欲归不能的自我安慰。
诗人运用拟人和象征手法,抒发了看似平静超然,实则深沉悲凉的情感。
(八)【2005上海】阅读下面的诗和相关材料,完成第14-16题。
(8分)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瀑布徐凝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苏轼《东坡志林·记游庐山》:仆初入庐山,山谷奇秀。
……是日有以陈令举《庐山记》见寄者,且行且读,见其中云徐凝、李白之诗。
……旋入开元寺,主僧求诗,因作一绝云:‘帝遣银河一派垂,故古来惟有谪仙辞。
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
’[注]谪仙:李白。
(1).古人有七言诗第五字要响。
……所谓响者,致力处也的评述,请以李白诗中的挂字为例,加以赏析。
(2分)(2).以下诗句都运用了修辞手法,它们的表达效果是(2分)飞流直下三千尺:千古长如白练飞:(3).你是否同意苏轼对李、徐两诗的评价,请结合作品谈谈自己的看法。
(4分) (九)【2006湖北卷】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丹阳送韦参军严维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暮春浐水送别韩琮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注】凤城:京城。
(1)两首送别诗都写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请作简要说明。
(4分)(2)《暮春浐水送别》是怎样融情于景的?请作简要赏析。
(4分)(十)【2007辽宁卷】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秋夜独坐(节选)夜深唐·王维宋·周弼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1)两诗中均写了夜景,又有所不同。
请具体说明。
(4分)(2)两诗中均有独坐,而心境不同。
试简要分析。
(4分)(十一)【2007湖北卷】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华清宫过华清宫吴融李约四郎飞雪晴去端,君王游乐万机轻,惟此宫中落便干。
一曲霓裳四海兵。
绿树碧檐相掩映,玉辇升天人已尽,无人知道外边寒。
故宫惟有树长生。
(1)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
(4分)(2)两首诗各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十二)【2007年江西卷】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金陵晚望金陵图高蟾韦庄曾伴浮云归晚翠,谁谓伤心画不成?犹陪落日泛秋声。
画人心逐世人情。
世间无限丹青手,君看六幅南朝事,一片伤心画不成。
老木寒云满古城。
【注】高蟾、韦庄,均为晚唐诗人。
(1)这两首诗都写到了伤心,诗人为什么伤心?(2)两位诗人一位说一片伤心画不成,一位说谁谓伤心画不成。
请结合诗歌对此作简要分析。
(十三)【2008年高考湖南卷】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5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扬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龙标野宴王昌龄沅漠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
莫道弦歌愁远诵,青山明月不曾空。
【注】龙标:古地名,今属湖南黔阳。
两首诗都有一愁字,但其在诗中的含义和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三、名校试题(一)【福建师大附中,三】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6分)微雨李商隐初随林霭动,稍共夜凉分。
窗迥侵灯冷,庭虚近水闻。
细雨李商隐帷飘白玉堂,簟卷碧牙床。
楚女当时意,萧萧发彩凉。
注释:白玉堂:指天宫,相传中唐诗人李贺临死时,看见天上使者传天帝令召唤他上天给新建的白玉楼撰写记文。
楚女:指《楚辞·九歌·少司命》里描写的神女,诗中曾写到她在天池沐浴后曝晒、梳理自己头发的神情。
19.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分析这两首诗分别如何写雨。
(二)【成都树德中学,12】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列两题(8分)台城刘禹锡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台城韦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台城,古都金陵的核心,从东晋到南朝结束,一直是朝廷台省和皇宫所在地。
(1).第二首《台城》中,诗人为什么说台城柳最是无情?(2分)答:。
(2).这两首吊古伤今的古诗所用的主要艺术手法各有特色,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
(6分)答:。
(三)【邯郸一中期末,12】阅读下面两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苏幕遮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菩萨蛮李清照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
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注】沉水:沉香的别称,是一种名贵的熏香。
(1)这两首词的下阕所采用的表现手法有什么相同之处?(4分)(2)两首词都表达了思乡的主题,但风格却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4分)(四)【安徽淮南五中,13】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8分〔双调〕殿前欢·夏薛昂夫柳扶疏,玻璃万顷浸冰壶。
流莺声里笙歌度,士女相呼。
有丹青画不如。
迷归路,又撑入荷深处。
知他是西湖恋我、我恋西湖?[注]冰壶:指月亮。
(1)曲中为什么对西湖的夏日景象产生出了有丹青画不如的感受?(4分)答:(2)宋代词人李清照《如梦令》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通‘怎’)渡。
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与薛昂夫曲中迷归路,又撑入荷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