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体重量计算
电线电缆截面和重量计算方法
![电线电缆截面和重量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e2e07d028ea81c758f578b5.png)
电线电缆截面和重量计算方法1.圆单线的截面和重量计算:(1)单一材料的圆单线:截面 F=0.25π*d12 (mm2)重量W1=F*r=0.25π*d12*r (kg/km)W1铜=6.982 d12 (kg/km)W1铝=2.121 d12 (kg/km)W1钢=6.126 d12 (kg/km)F—圆单线截面积mm2 W1 --导线重量kg/kmd1—圆单线直径mm r—所用材料比重g/cm3(2)双金属线:1)重量系数法:W2=W1*K W2锡=W1铜*K=6.982d12 *K2)综合比重法:W2=0.25π*d12*r2 *(r-r1)/(r2-r1)W2—镀层材料重量kg/km K --镀层的重量系数见表1d2—镀层单线的直径mm r –有镀层材料的比重g/cm3r1—内层材料的比重g/cm3 r2—镀层材料的比重g/cm3 表1.2.型线的截面和重量计算1)裸扁线的截面和重量计算(1) 截面 F=a*b - f=a*b-[(2R)2-πR2] = a*b - 0.358 R2 (mm2)(2) 周长 C=2(a+b) - L=2(a+b)-(8R-2πR) =2(a+b) - 1.72R (mm)(3) 重量 W1=F*r (kg/km)a—扁线厚度 mm b—扁线宽度 mmR—扁线的圆角半径 mm r—方角一圆角截面的差数 mm2L—方欠与圆角周长的差数 mm F—扁线截面积 mm2C—扁线的周长 mm r—所用材料比重 g/cm32)双沟形电车线截面和重量计算双沟形是车线截面可用作图法分块计算,然后相加而得,或使用求积仪测得。
但在计算重量时可用标称截面计算。
(1) 铜电车线W=F*8.89 (kg/km) F—标称截面 mm2(2) 铝合金电车线W=F*r (kg/km) r—铝合金比重 g/cm3(3) 钢铝电车线W=W铜+W铝=F钢*r钢+F铝*r铝 (kg/km)(参照电线电缆手册第二册709页表12—5)3)高压电缆用型线芯重量计算(1) 空心绞合线芯直径DD=D0+2(tz+t弓) (mm)(2) 重量W=(FZnZ+F弓n弓)*r*K (kg/km)tz、t弓—Z形及弓形线厚度 mm D0 —油道直径 mmFZ、F弓—Z形及弓形线厚度 mm nZ、n弓—Z形及弓形线根数r —所用材料比重 g/cm3 K—线芯绞入系数电线电缆重计算:(电线电缆材料用量计算公式)电线电缆材料用量计算公式铜的重量习惯的不用换算的计算方法:截面积*8.89=kg/km如120平方毫米计算:120*8.89=1066.8kg/km1。
电线电缆常用的计算公式
![电线电缆常用的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5da524f2561252d380eb6ee0.png)
电线电缆常用的计算公式 2010年11月29日08:37 生意社生意社11月29日讯1、导体的截面1)单根导体S = πd2/4 (mm2)2)正规绞合导体S = (πd2/4)* n * k1其中d——导体外径(mm)n——绞线根数k1——绞入系数π——圆周率,2、导体的重量W = S * ρ* L其中W——导体重量(kg)ρ——材料密度,铜,铝L——导体的长度(km)3、绝缘外径D = d + 2*t (mm)其中D——绝缘外径 (mm)d——导体外径 (mm)t——绝缘厚度 (mm)4、绝缘层截面积S1 = (D2–d2)*π/4或S1= π*(d+t)* t5、绝缘层的重量W1 = S1* ρ* L其中W1——重量(kg)ρ——材料密度,PVC为~,XLPE为L——线芯的长度(km)护套的外径、截面积、重量与绝缘层计算方法相同。
截~ = (D2 -D2k1——6、绞合外径以下介绍的是正规绞合结构的绞合外径计算方法:正规绞合一般外层的根数比内层多6根。
1+6的结构:D0 = 3 * d2+8的结构:D0 = 4 * d3+9的结构:D0 = * d4+10的结构:D0 = * d5+11的结构:D0 = * d如果外面还有一层或多层,则D = D0 + 2 * n * d其中n——绞合层数一、电线电缆材料用量铜的重量习惯的不用换算的计算方法:截面积*=kg/km如120平方毫米计算:120*=km1、导体用量:(Kg/Km)=d^2 * * G * N * K1 * K2 * C /d=铜线径G=铜比重N=条数K1=铜线绞入率K2=芯线绞入率C=绝缘芯线根数2、绝缘用量:(Kg/Km)=(D^2 - d^2)* * G * C * K2D=绝缘外径d=导体外径G=绝缘比重K2=芯线绞入率C=绝缘芯线根数3、外被用量:(Kg/Km)= ( D1^2 - D^2 ) * * GD1=完成外径D=上过程外径G=绝缘比重4、包带用量:(Kg/Km)= D^2 * * t * G * ZD=上过程外径t=包带厚度G=包带比重Z=重叠率(1/4Lap =5、缠绕用量:(Kg/Km)= d^2 * * G * N * Zd=铜线径N=条数G=比重Z=绞入率6、编织用量:(Kg/Km)= d^2 * * T * N * G / cosθθ = atan( 2 * * ( D + d * 2 )) * 目数/ / Td=编织铜线径T=锭数N=每锭条数G=铜比重比重:铜;银;铝;锌;镍;锡;钢;铅;铝箔麦拉;纸;麦拉;;;PEF(发泡);;Teflon(FEP);;;棉布带;PP绳;棉纱线二、导体之外材料计算公式1.护套厚度:挤前外径×+1(符合电力电缆,单芯电缆护套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1.4mm,多芯电缆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1.8mm)2.在线测量护套厚度:护套厚度=(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2π或护套厚度=(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3.绝缘厚度最薄点:标称值×90%4.单芯护套最薄点:标称值×85%5.多芯护套最薄点:标称值×80%6.钢丝铠装:根数={π×(内护套外径+钢丝直径)}÷(钢丝直径×λ)重量=π×钢丝直径²×ρ×L×根数×λ7.绝缘及护套的重量=π×(挤前外径+厚度)×厚度×L×ρ8.钢带的重量={π×(绕包前的外径+2×厚度-1) ×2×厚度×ρ×L}/(1+K)9.包带的重量={π×(绕包前的外径+层数×厚度)×层数×厚度×ρ×L}/(1±K)其中:K为重叠率或间隙率,如为重叠,则是1-K;如为间隙,则是1+K ρ为材料比重;L为电缆长度;λ绞入系数电线重量计算公式及每百米电线标准重量一览;如何计算电线平方数2009-07-09 10:14电线重量=导体重量+绝缘重量导体重量=导体比重×截面积(其中铜导体比重为8.9g/cm3,铝为2.7g/cm3,截面积一般取标称截面如、、4、6.....等绝缘层重量=×(挤包前外径绝缘厚度)×绝缘厚度×绝缘料比重(其中PVC绝缘料比重为1.5g/cm3 PE绝缘料比重为0.932g/cm3 )以上公式算出的重量单位均为:千克/千米二、什么是电线平方数如何计算电缆平方数?几平方是国家标准规定的的一个标称值,几平方是用户根据电线电缆的负荷来选择电线电缆。
电缆电线重量计算方法与重量表
![电缆电线重量计算方法与重量表](https://img.taocdn.com/s3/m/18ecfe7ff90f76c661371ac0.png)
电缆电线重量计算方法与重量表
电线重量=导体重量+绝缘重量
导体重量=导体比重×截面积(其中铜导体比重为8.9g/cm3,铝为2.7g/cm3,截面积一般取标称截面如1.5、2.5、4、6.....等
绝缘层重量=3.14×(挤包前外径绝缘厚度)×绝缘厚度×绝缘料比重(其中PVC绝缘料比重为1.5g/cm3 PE绝缘料比重为0.932g/cm3 )
以上公式算出的重量单位均为:千克/千米
国标电线直径表与计算方法
注:以上导体直径指BV 塑铜线及 BLV 塑铝线
换算方法:
知道电线的平方,计算电线的半径用求圆形面积的公式计算:
电线平方数(平方毫米)=圆周率(3.14)×电线半径(毫米)的平方
知道电线的平方,计算线直径也是这样,如:
2.5方电线的线直径是:2.5÷
3.14 = 0.8,再开方得出0.9毫米,因此2.5平方线的线直径是:2×0.9毫米=1.8毫米。
知道电线的直径,计算电线的平方也用求圆形面积的公式来计算:
电线的平方=圆周率(3.14)×线直径的平方/4
电缆大小也用平方标称,多股线就是每根导线截面积之和。
电缆截面积的计算公式:
0.7854 ×电线半径(毫米)的平方×股数
如48股(每股电线半径0.2毫米)1.5平方的线:
0.785 ×(0.2 × 0.2)× 48 = 1.5平方。
电线电缆的计算公式、平方、重量
![电线电缆的计算公式、平方、重量](https://img.taocdn.com/s3/m/eb9b6ca65fbfc77da269b1d2.png)
铜的重量习惯上不用换算的计算方法:截面积X8.89=kg/km如120 平方毫米计算:120X8.89=1066.8kg/km1、导体用量:(Kg/Km)=cT2 X 0.7854 G XN XK1 XK2 XQ /d=铜线径G=铜比重N=条数K1 =铜线绞入率K2=芯线绞入率C=绝缘芯线根数2、绝缘用量:(Kg/Km)=(DA2 - d A2) X0.7854 )G XC XK2。
=绝缘外径d=导体外径6=绝缘比重K2=芯线绞入率C=绝缘芯线根数3、外被用量:(Kg/Km)= ( DS2 -。
人2 )成7854 GD1 =完成外径D=±过程外径6=绝缘比重6、编织用量:(Kg/Km)= dA2 0C7854 X T X N X G / cos 00 = atan( 2 x 3.1416 x ( D + d 贸兹)/ 25.4 / Td=编织铜线径T=锭数N=每锭条数G=铜比重比重:铜-8.89;银-10.50;铝-2.70;锌-7.05; W-8.90;锡-7.30;钢-7.80;铅-11.40;铝箔麦拉-1.80;纸-1.35;麦拉-1.371.护套厚度:挤前外径XQ.035+1 (符合电力电缆,单芯电缆护套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 1.4mm,3. 绝缘厚度最薄点:标称值X90%-0.14. 单芯护套最薄点:标称值X85%-0.15. 多芯护套最薄点:标称值X80%-0.26. 钢丝铠装:根数={ n欢护套外径+钢丝直径)}』钢丝直径X入)重量=兀钢丝直径2X p X根数X 入7. 绝缘及护套的重量=兀 ><前外径+厚度)辱度X LX p导线截面积与载流量的计算一、一般铜导线载流量导线的安全载流量是根据所允许的线芯最高温度、冷却条件、敷设条件来确定的。
一般铜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5~8A/mm2,铝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3~5A/mm2。
〈关键点〉一般铜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5~8A/mm2,铝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3~5A/mm2。
耐热铝合金导线重量换算公式
![耐热铝合金导线重量换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2da7d15d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bd.png)
耐热铝合金导线重量换算公式耐热铝合金导线的重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换算:
重量(kg)= 面积(mm^2)× 密度(g/mm^3)× 长度(m)× 10^-6。
在这个公式中,面积是指导线的横截面积,密度是指铝合金的密度,长度是指导线的长度。
需要注意的是,密度的单位通常是克每立方毫米(g/mm^3),长度的单位是米(m),面积的单位是平方毫米(mm^2),因此在计算时需要进行单位换算,确保所有的单位是匹配的。
这个公式可以帮助你计算出导线的重量,对于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材料选择和使用都非常有用。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到导线的实际工作环境、安全系数等因素,以便选择合适的导线规格和数量。
钢芯铝导线米数换算公斤公式
![钢芯铝导线米数换算公斤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ef0e6d4c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4f.png)
钢芯铝导线米数换算公斤公式钢芯铝导线是一种常用的电力传输线材,由铝合金导体和钢芯组成。
在电力工程中,经常需要进行米数与重量之间的换算,以便计算线材的成本和使用情况。
下面我们将介绍如何进行钢芯铝导线米数换算公斤的计算方法。
我们需要知道钢芯铝导线的线密度。
线密度是指单位长度的导线的质量。
钢芯铝导线的线密度可以通过实验测量得到,通常以千克/千米(kg/km)为单位。
假设钢芯铝导线的线密度为D(kg/km),我们要将米数M(m)换算为公斤数W(kg),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W = D * M / 1000其中,1000是将米数转换为千米的换算因子。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快速计算出钢芯铝导线的重量。
举个例子,假设钢芯铝导线的线密度为 2.5 kg/km,我们要将1000米的导线换算为公斤数,可以使用上述公式进行计算:W = 2.5 * 1000 / 1000 = 2.5 kg这样,我们就得到了1000米的钢芯铝导线的重量为2.5公斤。
除了将米数换算为公斤数,我们还可以反过来进行计算,将钢芯铝导线的重量换算为米数。
假设钢芯铝导线的线密度为D(kg/km),我们要将重量W(kg)换算为米数M(m),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M = W * 1000 / D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快速计算出钢芯铝导线的长度。
同样举个例子,假设钢芯铝导线的线密度为2.5 kg/km,我们要将5公斤的导线换算为米数,可以使用上述公式进行计算:M = 5 * 1000 / 2.5 = 2000 m这样,我们就得到了5公斤的钢芯铝导线的长度为2000米。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了解了钢芯铝导线米数换算公斤的计算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线密度和长度或重量数据,使用相应的公式进行换算。
需要注意的是,钢芯铝导线米数换算公斤的公式适用于钢芯铝导线这种特定材料的换算,对于其他材料的导线,线密度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总结一下,钢芯铝导线米数换算公斤的公式为W = D * M / 1000,其中W表示重量(kg),D表示线密度(kg/km),M表示长度(m)。
电缆的重量计算公式量计算口诀
![电缆的重量计算公式量计算口诀](https://img.taocdn.com/s3/m/9a00593d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af.png)
电缆的重量计算公式量计算口诀电缆重量=导体重量+绝缘重量。
导体重量=导体比重×截面积(其中铜导体比重为8.9g/cm3,铝为2.7g/cm3,截面积一般取标称截面如 1.5、2.5、4、6.....等绝缘层重量=3.14×(挤包前外径绝缘厚度)×绝缘厚度×绝缘料比重(其中PVC绝缘料比重为 1.5g/cm3 PE绝缘料比重为0.932g/cm3 )。
1)裸扁线的截面和重量计算(1) 截面F=a*b - f=a*b-[(2R)2-πR2] = a*b - 0.358 R2 (mm2)(2) 周长C=2(a+b) - L=2(a+b)-(8R-2πR) =2(a+b) - 1.72R (mm)(3) 重量W1=F*r (kg/km)a—扁线厚度mm b—扁线宽度mmR—扁线的圆角半径mm r—方角一圆角截面的差数mm2L—方欠与圆角周长的差数mm F—扁线截面积mm2C—扁线的周长mm r—所用材料比重g/cm3双沟形电车线截面和重量计算双沟形是车线截面可用作图法分块计算,然后相加而得,或使用求积仪测得。
但在计算重量时可用标称截面计算。
(1) 铜电车线W=F*8.89 (kg/km) F—标称截面mm2(2) 铝合金电车线W=F*r (kg/km) r—铝合金比重g/cm3(3) 钢铝电车线W=W铜+W铝=F钢*r钢+F铝*r铝(kg/km)3)高压电缆用型线芯重量计算(1) 空心绞合线芯直径DD=D0+2(tz+t弓) (mm)(2) 重量W=(FZnZ+F弓n弓)*r*K (kg/km)tz、t弓—Z形及弓形线厚度mm D0 —油道直径mm FZ、F弓—Z形及弓形线厚度mm nZ、n弓—Z形及弓形线根数r —所用材料比重g/cm3 K—线芯绞入系数。
导体重量
![导体重量](https://img.taocdn.com/s3/m/8ed15818650e52ea5518989d.png)
导体重量=导体比重*截面积其中铜导体比重为8.9g/cm3,铝为2.7g/cm3,截面积一般取标称截面如10、16、 (240)挤包绝缘层重量=3.14*(挤包前外径+绝缘厚度)*绝缘厚度*绝缘料比重其中PVC绝缘料比重为1.5g/cm3 PE绝缘料比重为0.932g/cm3以上公式算出的重量单位均为:千克/千米电缆重量的计算一两句话也说不清楚的有必要的话可发邮件到我邮箱:huanghongding@ 我自己对电缆材料净重计算方法做了一些总结可发送给你22|评论(2)一、电线电缆材料用量铜的重量习惯的不用换算的计算方法:截面积*8.89=kg/km如120平方毫米计算:120*8.89=1066.8kg/km1、导体用量:(Kg/Km)=d^2 * 0.7854 * G * N * K1 * K2 * C /d=铜线径G=铜比重N=条数K1=铜线绞入率K2=芯线绞入率C=绝缘芯线根数2、绝缘用量:(Kg/Km)=(D^2 - d^2)* 0.7854 * G * C * K2D=绝缘外径d=导体外径G=绝缘比重K2=芯线绞入率C=绝缘芯线根数3、外被用量:(Kg/Km)= ( D1^2 - D^2 ) * 0.7854 * GD1=完成外径D=上过程外径G=绝缘比重4、包带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G * ZD=上过程外径 t=包带厚度 G=包带比重 Z=重叠率(1/4Lap = 1.25)5、缠绕用量:(Kg/Km)= d^2 * 0.7854 * G * N * Zd=铜线径 N=条数 G=比重 Z=绞入率6、编织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N * G / cosθθ = atan( 2 * 3.1416 * ( D + d * 2 )) *目数 / 25.4 / Td=编织铜线径 T=锭数 N=每锭条数 G=铜比重比重:铜-8.89;银-10.50;铝-2.70;锌-7.05;镍-8.90;锡-7.30;钢-7.80;铅-11.40;铝箔麦拉-1.80;纸-1.35;麦拉-1.37PVC-1.45;LDPE-0.92;HDPE-0.96;PEF(发泡)-0.65;FRPE-1.7;Teflon(FEP)2.2;Nylon-0.97;PP-0.97;PU-1.21棉布带-0.55;PP绳-0.55;棉纱线-0.48如何计算成本铜电线的成本包括三个部分。
电线电缆的计算公式平方重量
![电线电缆的计算公式平方重量](https://img.taocdn.com/s3/m/76f13708e518964bcf847c5d.png)
铜的重量习惯上不用换算的计算方法:截面积×8.89=kg/km如120平方毫米计算:120×8.89=1066.8kg/km1 、导体用量:(Kg/Km)=d^2 × 0.7854 × G × N × K1 × K2 × C /d=铜线径G=铜比重N=条数K1=铜线绞入率K2=芯线绞入率C=绝缘芯线根数2、绝缘用量:(Kg/Km)=(D^2 - d^2)× 0.7854 × G × C × K2D=绝缘外径d=导体外径G=绝缘比重K2=芯线绞入率C=绝缘芯线根数3、外被用量:(Kg/Km)= ( D1^2 - D^2 ) × 0.7854 × GD1=完成外径D=上过程外径G=绝缘比重4、包带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G × ZD=上过程外径t=包带厚度G=包带比重Z=重叠率(1/4Lap = 1.25)5、缠绕用量:(Kg/Km)= d^2 × 0.7854 × G × N × Zd=铜线径N=条数G=比重Z=绞入率6、编织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N × G / cosθθ = atan( 2 × 3.1416 × ( D + d × 2 )) × 目数/ 25.4 / Td=编织铜线径T=锭数N=每锭条数G=铜比重比重:铜-8.89;银-10.50;铝-2.70;锌-7.05;镍-8.90;锡-7.30;钢-7.80;铅-11.40;铝箔麦拉-1.80;纸-1.35;麦拉-1.371.护套厚度:挤前外径×0.035+1(符合电力电缆,单芯电缆护套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1.4mm,多芯电缆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1.8mm)2.在线测量护套厚度:护套厚度=(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2π或护套厚度=(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0.15923.绝缘厚度最薄点:标称值×90%-0.14.单芯护套最薄点:标称值×85%-0.15.多芯护套最薄点:标称值×80%-0.26.钢丝铠装:根数= {π×(内护套外径+钢丝直径)}÷(钢丝直径×λ)重量=π×钢丝直径²×ρ×L×根数×λ7.绝缘及护套的重量=π×(挤前外径+厚度)×厚度×L×ρ8.钢带的重量={π×(绕包前的外径+2×厚度-1) ×2×厚度×ρ×L}/(1+K)9.包带的重量={π×(绕包前的外径+层数×厚度)×层数×厚度×ρ×L}/(1±K)其中:K为重叠率或间隙率,如为重叠,则是1-K;如为间隙,则是1+Kρ为材料比重;L为电缆长度;λ绞入系数。
电线电缆的计算公式、平方、重量
![电线电缆的计算公式、平方、重量](https://img.taocdn.com/s3/m/a0b623bba8114431b80dd859.png)
铜的重量习惯上不用换算的计算方法:截面积×=kg/km如120平方毫米计算:120×=km1 、导体用量:(Kg/Km)=d^2 × × G × N × K1 × K2 × C /d=铜线径 G=铜比重 N=条数 K1=铜线绞入率 K2=芯线绞入率 C=绝缘芯线根数2、绝缘用量:(Kg/Km)=(D^2 - d^2)× × G × C × K2D=绝缘外径 d=导体外径 G=绝缘比重 K2=芯线绞入率 C=绝缘芯线根数3、外被用量:(Kg/Km)= ( D1^2 - D^2 ) × × GD1=完成外径 D=上过程外径 G=绝缘比重4、包带用量:(Kg/Km)= D^2 × × t × G × ZD=上过程外径 t=包带厚度 G=包带比重 Z=重叠率(1/4Lap =5、缠绕用量:(Kg/Km)= d^2 × × G × N × Zd=铜线径 N=条数 G=比重 Z=绞入率6、编织用量:(Kg/Km)= d^2 × × T × N × G / cosθθ = atan( 2 × × ( D + d × 2 ))× 目数 / / Td=编织铜线径 T=锭数 N=每锭条数 G=铜比重比重:铜;银;铝;锌;镍;锡;钢;铅;铝箔麦拉;纸;麦拉1.护套厚度:挤前外径×+1(符合电力电缆,单芯电缆护套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多芯电缆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2.在线测量护套厚度:护套厚度=(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2π或护套厚度=(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3.绝缘厚度最薄点:标称值×90%4.单芯护套最薄点:标称值×85%5.多芯护套最薄点:标称值×80%6.钢丝铠装:根数= {π×(内护套外径+钢丝直径)}÷(钢丝直径×λ)重量=π×钢丝直径²×ρ×L×根数×λ7.绝缘及护套的重量=π×(挤前外径+厚度)×厚度×L×ρ8.钢带的重量={π×(绕包前的外径+2×厚度-1) ×2×厚度×ρ×L}/(1+K)9.包带的重量={π×(绕包前的外径+层数×厚度)×层数×厚度×ρ×L}/(1±K)其中:K为重叠率或间隙率,如为重叠,则是1-K;如为间隙,则是1+Kρ为材料比重;L为电缆长度;λ绞入系数。
电线电缆的计算公式
![电线电缆的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ae44c17a1711cc7931b71650.png)
电线电缆的计算公式、平方、重量电线电缆的计算公式、平方、重量铜的重量习惯上不用换算的计算方法:截面积×8.89=kg/km如120平方毫米计算:120×8.89=1066.8kg/km1 、导体用量:(Kg/Km)=d^2 × 0.7854 × G × N × K1 × K2 × C /d=铜线径 G=铜比重 N=条数 K1=铜线绞入率 K2=芯线绞入率 C=绝缘芯线根数2、绝缘用量:(Kg/Km)=(D^2 - d^2)× 0.7854 × G × C × K2D=绝缘外径 d=导体外径 G=绝缘比重 K2=芯线绞入率 C=绝缘芯线根数3、外被用量:(Kg/Km)= ( D1^2 - D^2 ) × 0.7854 × GD1=完成外径 D=上过程外径 G=绝缘比重4、包带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G × ZD=上过程外径 t=包带厚度 G=包带比重 Z=重叠率(1/4Lap = 1.25)5、缠绕用量:(Kg/Km)= d^2 × 0.7854 × G × N × Zd=铜线径 N=条数 G=比重 Z=绞入率6、编织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N × G / cosθθ = atan( 2 × 3.1416 × ( D + d × 2 )) × 目数 / 25.4 / Td=编织铜线径 T=锭数 N=每锭条数 G=铜比重比重:铜-8.89;银-10.50;铝-2.70;锌-7.05;镍-8.90;锡-7.30;钢-7.80;铅-11.40;铝箔麦拉-1.80;纸-1.35;麦拉-1.371.护套厚度:挤前外径×0.035+1(符合电力电缆,单芯电缆护套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1.4mm,多芯电缆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1.8mm)2.在线测量护套厚度:护套厚度=(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2π或护套厚度=(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0.15923.绝缘厚度最薄点:标称值×90%-0.14.单芯护套最薄点:标称值×85%-0.15.多芯护套最薄点:标称值×80%-0.26.钢丝铠装:根数= {π×(内护套外径+钢丝直径)}÷(钢丝直径×λ)重量=π×钢丝直径²×ρ×L×根数×λ7.绝缘及护套的重量=π×(挤前外径+厚度)×厚度×L×ρ8.钢带的重量={π×(绕包前的外径+2×厚度-1) ×2×厚度×ρ×L}/(1+K)9.包带的重量={π×(绕包前的外径+层数×厚度)×层数×厚度×ρ×L}/(1±K) 其中:K为重叠率或间隙率,如为重叠,则是1-K;如为间隙,则是1+Kρ为材料比重;L为电缆长度;λ绞入系数。
电缆价格核算方法
![电缆价格核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4e6d06831126edb6e1a104d.png)
五:已知原始价格的浮率,计算现行价格
上浮后价格=原始价格x(1+上行浮率) 下浮后价格=原始价格x(1-下行浮率)
有的厂家执行上下浮政策 价格调整时,只通知上下浮率即可 便于经销商快捷的计算,所以公式也比较简单
例如:YJV-3x4原始价格为5.6元/米 由于铜价上涨,单价上浮5% 则现在的价格=5.6x(1+5%) =5.6x1.05 =5.88元/米
电缆价格核算方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已知导体直径,计算平方数
第一种:平方=直径X直径X0.785X根数 第二种:平方=半径X半径X3.14X根数
例如:计算某厂家25mm²电缆的实际平方单根直径为2.4mm,根数为5根: 实际平方=2.4x2.4x0.785x5=22.6mm²
=1.2x1.2x3.14x5=22.6mm²
三:已知导体单根重量,计算导体成本单价
导体单价=每米的重量x根数x每吨的成本单价
例如:计算YJV-5x16每米的铜成本 =(16mm²x1米x8.9g/cm³)x5根x37500元/吨=0.1424kgx5根x37.5元/kg=26.7元
最后得出YJV-5x16每米所需铜的成本为26.7元 特别注意:在计算过程中,单位的统一,如果重量算出是kg,则每吨铜的单价也要换算成元/kg
四:已知导体单丝直径,计算导体成本单价
导体单价=直径x直径x0.785x导体密度x根数x每吨铜的单价
当了解上面三个公式后,报价是则可以更加灵活运用: 比如我们只知道YJV-3x70的单根直径为2.3mm,由14根导体绞合成束。那么怎么计算此型号每米的单价呢? 我们可以简单推导下: 3x70单价=所需铜的重量x每吨铜的单价 =(平方x1米x铜的密度x根数)x3x每吨铜的单价 =(直径x直径x0.785x1米x铜的密度x根数)x3x每吨铜的单价 =(2.3x2.3x0.785x1x8.9x14根)x3x375000元/吨、 =0.51742kgx3x37.5元/kg =58.2元
导体重量计算
![导体重量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9519e6ae9b89680203d825cc.png)
导体重量计算导体重量=导体比重*截面积其中铜导体比重为8.9g/cm3,铝为2.7g/cm3,截面积一般取标称截面如10、16、 (240)挤包绝缘层重量=3.14*(挤包前外径+绝缘厚度)*绝缘厚度*绝缘料比重其中PVC绝缘料比重为1.5g/cm3 PE绝缘料比重为0.932g/cm3以上公式算出的重量单位均为:千克/千米电缆重量的计算一两句话也说不清楚的有必要的话可发邮件到我邮箱:我自己对电缆材料净重计算方法做了一些总结可发送给你22|评论(2)一、电线电缆材料用量铜的重量习惯的不用换算的计算方法:截面积*8.89=kg/km如120平方毫米计算:120*8.89=1066.8kg/km1、导体用量:(Kg/Km)=d^2 * 0.7854 * G * N * K1 * K2 * C /d=铜线径G=铜比重N=条数K1=铜线绞入率K2=芯线绞入率C=绝缘芯线根数2、绝缘用量:(Kg/Km)=(D^2 - d^2)* 0.7854 * G * C * K2D=绝缘外径d=导体外径G=绝缘比重K2=芯线绞入率C=绝缘芯线根数3、外被用量:(Kg/Km)= ( D1^2 - D^2 ) * 0.7854 * GD1=完成外径D=上过程外径G=绝缘比重4、包带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G * ZD=上过程外径t=包带厚度G=包带比重Z=重叠率(1/4Lap = 1.25)5、缠绕用量:(Kg/Km)= d^2 * 0.7854 * G * N * Zd=铜线径N=条数G=比重Z=绞入率6、编织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N * G / cosθθ= atan( 2 * 3.1416 * ( D + d * 2 )) *目数/ 25.4 / Td=编织铜线径T=锭数N=每锭条数G=铜比重比重:铜-8.89;银-10.50;铝-2.70;锌-7.05;镍-8.90;锡-7.30;钢-7.80;铅-11.40;铝箔麦拉-1.80;纸-1.35;麦拉-1.37PVC-1.45;LDPE-0.92;HDPE-0.96;PEF(发泡)-0.65;FRPE-1.7;Teflon (FEP)2.2;Nylon-0.97;PP-0.97;PU-1.21棉布带-0.55;PP绳-0.55;棉纱线-0.48如何计算成本铜电线的成本包括三个部分。
电线铜的重量计算公式
![电线铜的重量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639121ae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13.png)
电线重量=导体重量+绝缘重量。
导体重量=导体比重×截面积,其中铜导体比重为8.9g/cm3,铝为
2.7g/cm3,截面积一般取标称截面如1.5、2.5、4、6等。
绝缘层重量=
3.14×(挤包前外径绝缘厚度)×绝缘厚度×绝缘料比重(其中PVC绝缘料比重为1.5g/cm3 PE绝缘料比重为0.932g/cm3 )。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外力侵害:电线电缆如果铺设在强酸碱性能特别强的地域,通常会导致电线电缆受到侵蚀,保护层厚度因长期性遭到有机化学浸蚀或电解法浸蚀,导致保护层厚度无效,绝缘层减少,也会造成电缆故障。
因此如在铺设电线电缆位置之前,需要对当地的土质进行分析。
自然天气:电线电缆在安装时候尽量要避免在烈日下暴晒或者遭受大风大雨侵害,因为日积月累电线电缆会造成护套的脆化加快,降低电线电缆的使用寿命。
电线重量计算公式及每百米电线标准重量一览
![电线重量计算公式及每百米电线标准重量一览](https://img.taocdn.com/s3/m/572ff82183d049649b6658e7.png)
电线重量计算公式及每百米电线标准重量一览;如何计算电线平方数?2009-07-09 10:14电线重量=导体重量+绝缘重量导体重量二导体比重X截面积(其中铜导体比重为8.9g/cm3,铝为2.7g/cm3,截面积一般取标称截面如1.5、2.5、4、6..…等绝缘层重量=3.14 X (挤包前外径绝缘厚度)瀝缘厚度瀝缘料比重(其中PVC绝缘料比重为1.5g/cm3 PE绝缘料比重为0.932g/cm3 )以上公式算出的重量单位均为:千克/千米二、什么是电线平方数?如何计算电缆平方数?几平方是国家标准规定的的一个标称值,几平方是用户根据电线电缆的负荷来选择电线电缆。
电线平方数是装修水电施工中的一个口头用语,常说的几平方电线是没加单位,即平方毫米。
电线的平方实际上标的是电线的横截面积,即电线圆形横截面的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
一般来说,经验载电量是当电网电压是220V时候,每平方电线的经验载电量是一千瓦左右。
铜线每个平方可以载电1-1.5千瓦,铝线每个平方可载电0.6-1千瓦。
因此功率为1千瓦的电器只需用一平方的铜线就足够了。
具体到电流,短距送电时一般铜线每平方可载3A到5A的电流。
散热条件好取5A/平方毫米,不好取3A/平方毫米。
换算方法:知道电线的平方,计算电线的半径用求圆形面积的公式计算:电线平方数(平方毫米)=圆周率(3.14)炖线半径(毫米)的平方知道电线的平方,计算线直径也是这样,如:2.5方电线的线直径是:2.5 +3.14 = 0.8,再开方得出0.9毫米,因此2.5方线的线直径是:2X).9毫米=1.8毫米。
知道电线的直径,计算电线的平方也用求圆形面积的公式来计算:电线的平方=圆周率(3.14)X线直径的平方/ 4 电缆大小也用平方标称,多股线就是每根导线截面积之和。
电缆截面积的计算公式:0.7854 X电线半径(毫米)的平方X股数如48 股(每股电线半径0.2 毫米)1.5 平方的线:0.7854 X(0.2 X0.2)X48 = 1.5 平方。
铝导体的每米重量
![铝导体的每米重量](https://img.taocdn.com/s3/m/7777ee34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ee.png)
铝导体的每米重量1. 引言铝导体是一种常见的电导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较低的密度。
在电力传输和电子设备中广泛应用。
了解铝导体的每米重量对于设计和安装电力系统以及选择合适的导线材料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铝导体的每米重量的计算方法、影响因素以及应用案例。
2. 铝导体的每米重量计算方法铝导体的每米重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每米重量(kg/m)= 导体横截面积(mm²)× 导体密度(g/mm³)× 0.001其中,导体横截面积可以通过测量导体的直径或直接查阅导线规格表获得。
导体密度一般为2.7 g/mm³。
3. 影响铝导体每米重量的因素铝导体的每米重量受以下因素的影响:3.1 导线规格导线规格是指导线的横截面积大小。
常见的导线规格有10mm²、16mm²、25mm²等。
较大的导线规格通常具有更高的每米重量,因为它们的横截面积更大。
3.2 导体材料铝导体的材料决定了其密度,从而影响每米重量。
铝的密度为2.7 g/mm³,因此铝导体的每米重量较低。
相比之下,铜导体的密度为8.9 g/mm³,每米重量更高。
3.3 导线构造导线的构造也会影响每米重量。
例如,单芯导线和多芯导线具有不同的构造方式,导致每米重量的差异。
4. 铝导体每米重量的应用案例铝导体的每米重量在电力系统设计和电线电缆选择中起着重要作用。
以下是两个应用案例:4.1 电力传输线路设计在设计电力传输线路时,需要考虑导线的每米重量。
较大的每米重量意味着导线更重,因此需要更牢固的支撑结构。
通过计算铝导体的每米重量,可以选择合适的导线规格,以确保传输线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2 电线电缆选择在选择电线电缆时,每米重量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较大的每米重量意味着更高的材料成本和更高的安装难度。
通过比较不同导线材料的每米重量,可以选择最经济和适用的导线材料。
5. 结论铝导体的每米重量是设计和选择导线材料时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体重量计算导体重量=导体比重*截面积其中铜导体比重为8.9g/cm3,铝为2.7g/cm3,截面积一般取标称截面如10、16、 (240)挤包绝缘层重量=3.14*(挤包前外径+绝缘厚度)*绝缘厚度*绝缘料比重其中PVC绝缘料比重为1.5g/cm3 PE绝缘料比重为0.932g/cm3以上公式算出的重量单位均为:千克/千米电缆重量的计算一两句话也说不清楚的有必要的话可发邮件到我邮箱:**********************我自己对电缆材料净重计算方法做了一些总结可发送给你22|评论(2)D=上过程外径t=包带厚度G=包带比重Z=重叠率(1/4Lap = 1.25)5、缠绕用量:(Kg/Km)= d^2 * 0.7854 * G * N * Zd=铜线径N=条数G=比重Z=绞入率6、编织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N * G / cosθθ= atan( 2 * 3.1416 * ( D + d * 2 )) *目数/ 25.4 / Td=编织铜线径T=锭数N=每锭条数G=铜比重比重:铜-8.89;银-10.50;铝-2.70;锌-7.05;镍-8.90;锡-7.30;钢-7.80;铅-11.40;铝箔麦拉-1.80;纸-1.35;麦拉-1.37PVC-1.45;LDPE-0.92;HDPE-0.96;PEF(发泡)-0.65;FRPE-1.7;Teflon (FEP)2.2;Nylon-0.97;PP-0.97;PU-1.21棉布带-0.55;PP绳-0.55;棉纱线-0.48如何计算成本铜电线的成本包括三个部分。
1.铜材的成本2. PVC(外边料皮)的成本3.人工的成本成本的计算方法铜的成本:铜重量*铜价格=铜成本铜的重量=铜的密度(0.0089)*铜丝的体积铜丝的体积=面积*高度面积=3.14*半径的平方以BV2.5平方的铜线为例,如下图用千分尺,可量出铜丝的直径,如下图是国标的线,直径是1。
772,国标是1.78那半径就是1.772 / 2=0.886那面积就=3.14*0.886*0.886=2.46这个值指的就是平方毫米。
之所以BV2.5平方电线。
指的就是这个铜丝的截面积是2.5平方毫米。
得出了2.46平方,假如这盘电线的长度是100米。
那么这盘电线中间铜丝的重量就是2.46*100*0.0089(重量=面积*长度*密度)=2.1894公斤的铜2.189*今日铜价(55.7)=122元122元就是铜的原材料成本PVC外面材料的成本在没有样品时,这个细算很麻烦,不过正常情况下那这盘BV2.5所使用的料皮就是8元。
如果有样品,那直接称整盘电线的重量,减去铜的重量,就是PVC的重量了。
PVC的价格按照8元一公斤左右来计算。
也可以剪下1小段,如1厘米的外皮在天平上称重后来计算出100米PVC料的总重量。
人工成本生产2.5平方的需要2元的人工电费。
那么这盘电线生产出来的总成本就是122+8+2=132元。
加上点利润就是卖价了。
聚四氟乙烯(PTFE)树脂原料价格快讯 2012年2月14日时间:2012-02-14来源:中国氟塑料网作者:聚四氟乙烯2012年2月14日浙江巨化聚四氟乙烯(PTFE)分散乳液价格快讯:浙江巨化聚四氟乙烯(PTFE)分散乳液市场参考报价75000元/吨。
[聚四氟乙烯]2月14日浙江巨化聚四氟乙烯(PTFE)悬浮中粒料价格快讯浙江巨化聚四氟乙烯(PTFE)悬浮中粒料市场参考报价118000元/吨,实际成交略低。
[聚四氟乙烯]2月14日浙江巨化聚四氟乙烯(PTFE)分散树脂价格快讯浙江巨化聚四氟乙烯(PTFE)分散树脂市场参考报价140000元/吨。
[聚四氟乙烯]2月14日浙江巨化聚四氟乙烯(PTFE)分散乳液价格快讯浙江巨化聚四氟乙烯(PTFE)分散乳液市场参考报价75000元/吨。
[聚四氟乙烯]2月14日中昊晨光聚四氟乙烯(PTFE)微粉价格快讯中昊晨光聚四氟乙烯(PTFE)微粉CGUF201厂家报价185000元/吨。
[聚四氟乙烯]2月14日中昊晨光聚四氟乙烯(PTFE)悬浮中粒价格快讯中昊晨光聚四氟乙烯(PTFE)悬浮中粒CGM031厂家报价115000元/吨。
[聚四氟乙烯]2月14日恒通氟化学聚四氟乙烯(PTFE)分散树脂价格快讯恒通氟化学聚四氟乙烯(PTFE)分散树脂市场参考报价135000元/吨。
[聚四氟乙烯]2月14日上海三爱富聚四氟乙烯(PTFE)分散树脂价格快讯上海三爱富聚四氟乙烯(PTFE)分散树脂FR202A 厂家报价142000元/吨,实际成交略低。
[聚四氟乙烯]2月14日上海三爱富聚四氟乙烯(PTFE)分散树脂价格快讯上海三爱富聚四氟乙烯(PTFE)分散树脂FR203A 厂家报价142000元/吨,实际成交略低。
[聚四氟乙烯]2月14日上海三爱富聚四氟乙烯(PTFE)浓缩分散液价格快讯上海三爱富聚四氟乙烯(PTFE)浓缩分散液厂家报价75000元/吨。
电线电缆材料定额计算摘要:收集、归纳、整理了电线电缆材料定额计算的相关标准、常用公式和具体参数,并对参数的意义作了详细阐述,接着以一种型号规格的电缆为例说明材料定额计算的基本过程,让读者对电线电缆材料定额计算有一个系统化的了解和掌握。
最后简述运用Excel软件实现材料定额批量计算的方法。
关键词:电线;电缆;材料定额;电缆净重;电缆结构计算0 引言电线电缆是料重工轻的产品,其材料用量对成本有很大影响。
依据电线电缆结构进行材料定额(净重)计算,是工艺控制和成本控制的要求,也是电线电缆产品报价的基础。
电线电缆的定额计算,在王春江主编的《电线电缆手册》(第1册)中的“电线电缆的结构计算”一章中已作了阐述,但由于缺乏详细说明及相关参数,很多读者在理解和应用中感到困难。
本文试图对电线电缆定额计算方法进行归纳整理和详细阐述,并举例说明计算过程,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1 电线电缆基本结构和相关标准电线电缆是用以传输电(磁)能、信息和实现电磁能转换的线材产品,主要有裸电线、绕组线、电力电缆、通信电缆和光缆、电气装备用电线电缆五大类,大类下面又分为很多小类。
虽然种类众多,但基本结构是相同的,都由导体、绝缘和护套三部分组成,如下图:各种电线电缆,根据不同的用途,在基本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扩充、删减或变化,就形成了适用于不同环境和场合的特定结构。
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产品,国家和行业制订了许多关于电线电缆的规范标准(见表1),以保证产品的质量。
电线电缆的材料定额计算也必须依据相关标准来进行。
表1 电线电缆相关标准(常用)各厂家在相关标准的基础上编制了自己的工艺文件,电线电缆材料定额的计算需要从工艺文件中获取相关参数。
2 计算常用公式2.1 导体单位长度重量导体单位长度重量的计算公式如下:说明:(1)导体的单线根数和单线直径:GB/T 3956-2008《电缆的导体》中规定了各种导体和截面的最少单线根数或最大单线直径,各生产厂需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搭配,以使导体达到合格的电阻。
比较普遍的搭配如表2:表2 电线电缆导体单线直径和单线根数(2)导体密度:电线电缆的导体通常只有铜、铝两种。
钢丝只作为加强芯,不承担电流。
此处将电线电缆常用材料的密度作归纳,如表3:表3 电线电缆常用材料密度(3)绞入系数:绞入系数的定义见《电线电缆手册》(第1册)中“电线电缆的结构计算”一章。
它的意义,通俗点讲,因为导体单丝或绝缘线芯成缆绞合时是弯曲绞入的,所以一定长度的单根绞入后就会变短。
要达到所需的长度,就必须增加单根线的长度,那么单位长度内材料用量就相应增加,因此在计算时就要乘以绞入系数。
绞入系数通常可以在1.008~1.025之间取值,也可根据绞合节径比进行测算。
圆线同心绞架空导线的绞入系数可参考GB/T 1179-2008标准中的表4。
(4)紧压系数:对于紧压导体,由于紧压后导体截面变小,单位长度内的材料用量相应变小,因此要乘以紧压系数。
紧压系数可在0.90~0.97之间取值,紧压技术越成熟,紧压系数越小,从而就能在节约材料的同时保证导体结构紧凑。
(5)公式最后计算出的数值的单位是kg/km。
对此很多初学者难以理解。
其实,圆形结构电线电缆的结构计算基本都以“圆”为原型,扩展到线材,我们就可以看做“圆柱”,从圆柱体的重量计算公式我们可以推得电线电缆导体单线的重量计算公式为:截面积×单线长度×密度。
我们取1000米进行计算,经过公式的约分化简后,最后计算出的单位就是kg/km。
2.2 圆形护层单位长度重量护层主要包括实体护层(如绝缘、护套、半导电屏蔽层)、绕包护层(如铜带屏蔽、钢带铠装)和编织护层(如铜丝编织层)等,其定额计算公式如下:除以上几种护层外,还有一种钢丝铠装护层(如YJV32的铠装层),其结构形式与导体的外层排列相同,因此其单位长度重量计算公式如下:说明:(1)护层的计算也以“圆”为原型。
如图1所示,护层材料的截面呈圆环形状,我们就按照“空心圆柱”重量的计算原理,经过公式推导和化简,即可得出护层重量的计算公式。
(2)护层厚度值取相应产品标准中规定的标称厚度。
产品标准见表1。
(3)护层密度:见表3。
(4)绞入系数:意义同2.1第(3)条。
(5)绕包层数和搭盖率(间隙率):铠装层一般绕包2层,间隙率约30%,公式③中使用1+k;包带和金属屏蔽层搭盖率约15%,公式③中使用1-k,层数见相关产品标准规定。
(6)编织护层:编织丝直径和单向覆盖率在相关产品标准中有规定(见表1),编织交叉系数一般取1.02。
2.3 圆形成缆填充料单位长度重量说明:(1)公式中的成缆外径指绝缘线芯绞合后的外接圆直径。
(2)填充系数:一般取0.90。
2.4圆形外径计算上述的材料重量计算中需要用到电线电缆的结构尺寸,结构尺寸的计算公式如下:说明:外径比指绞合外径与绞合前单线外径之比,它与单线根数和绞合形式有关。
一定数量的单线按照一定的形式排列,其外径比是一定的。
按正规绞合(中心1根,第二层6根,向外每层依次多6根的排列形式)排列的外径比如表4所示:表4 正规绞合的外径比紧压圆形导体的外径不适用外径比进行计算,在生产实践中,人们总结了圆形导体紧压后的外径,见表5:表5 各国圆形紧压导体外径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
没有帐号?立即注册电缆重量, 材料定额, 结构计算, 电缆结构, 电缆3 计算示例以YJV22-0.6/1kV-3×50为例,说明电线电缆材料定额计算的基本过程。
3.1 截面示意图3.2 结构参数3.4 材料定额整理表7 YJV22-0.6/1kV-3×50的材料定额(净重)3.5 计算方法小结由上述计算过程可以看出,要计算某种型号规格的电线电缆的材料定额,首先应搞清楚该电缆的结构及材料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