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日本近现代文化的维度与途径
日本近现代文学概述
日本近现代文学概述近现代文学是日本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它涵盖了明治时期至今。
在这一时期,日本经历了西方现代化的冲击和现代社会的变革,这些变化深刻地影响了文学的发展与演变。
本文将概述日本近现代文学的主要特点、代表作品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一、背景与特点明治维新后,日本迅速引入了西方的思想和文化,其中包括文学形式和创作风格。
在这个时期,受到欧美启蒙思想和浪漫主义的影响,近现代文学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 现实主义的兴起:与传统的浪漫主义文学相比,近现代文学更加注重描写现实生活,以真实的人物和故事为基础,以此反映社会变革和人们生活的真相。
2. 文学形式的多样性:近现代文学中,文学形式的多样化成为一种显著特点。
除了传统的小说、诗歌和戏剧,还出现了新的文学形式,如短篇小说、散文、自由诗等。
3. 对社会问题的关注:近现代文学反映了社会问题的广泛关注。
作家们开始关注社会的不公平现象、阶级差距和性别问题等,通过文学作品呼吁社会改革。
二、代表作品1. 夏目漱石的《我是猫》:这部小说以独特的视角和幽默的方式描绘了人们的虚伪和空虚,对日本社会的伪善现象提出了批评。
2. 森鸥外的《舞姬》:这是一部以歌舞伎舞蹈剧场为背景的小说,通过女主人公的成长经历,反映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束缚和挣扎。
3. 川端康成的《伊豆的舞女》:这部作品描写了男主人公与一位伊豆舞女之间的爱情故事,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对爱情的探索。
4. 大岛纯的《绿与黑》:这是一部反映农村社会和资本主义冲突的小说,通过主人公的命运,揭示了社会阶层之间的冲突和人性的脆弱。
三、对社会的影响近现代文学的出现和发展对日本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它打破了传统文学的束缚,为文学创作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其次,近现代文学的揭示和批评,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变革。
作家们通过文学作品反映社会现象和问题,引起了读者的共鸣,进而推动了社会改革和人们的觉醒。
此外,近现代文学也对其他文化产生了影响。
近代日本的现代化探索与经验总结
近代日本的现代化探索与经验总结日本历史上的现代化探索与经验总结是一个历时漫长的过程,该过程囊括了变革、改革以及国际关系调整等多个方面,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该过程中,日本政府、学者和企业家等各方力量共同推动了日本的现代化进程,为现代日本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日本现代化探索的背景日本在进入19世纪之后,先后经历了闭关锁国、开国以及战争和占领等阶段,这些历史事件带来的深远影响,使得日本面临着巨大的现代化挑战。
为了跟上世界的潮流,日本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变革和组织转型等多种方式进行现代化探索。
二、日本现代化探索的具体实践1.政府措施面对现代化,政府是重要的推动力量。
从幕末时期到明治维新期间,日本政府实施了大量的变革政策,例如实行新的立宪政体、建立现代的军事、法律和教育制度,以及制定经济政策等等。
这些变革政策极大地推动了日本现代化进程。
2.教育改革19世纪末,日本政府开展了教育改革,推广适合现代社会的教育模式,并开办普及义务教育。
通过制定全民受教育计划、推广新课程、建立中央教育机构等措施,日本教育制度在短时间内得到巨大的提升,为日本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人才保障。
3.企业家活动日本现代化探索的另一重要力量就是企业家。
早期的日本企业家,以坚定的信念、敏锐的商业眼光以及对新技术、新产品的积极探索成为日本现代化探索的先锋。
4.国际合作从明治维新时期开始,日本政府积极地参与国际合作。
在国际关系中,日本把重点放在与欧美发达国家的经济和技术开放合作上,塑造自己的国际地位,通过汲取国外先进经验和技术,加快了自身现代化发展的步伐。
三、现代化探索经验的总结1.政府领导力日本现代化探索中政府的领导力是重要的推动力量,它发挥着政策制定、资源配置、法律法规和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
因此,政府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角色和责任非常重要,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
2.教育改革在日本的现代化探索中,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它为日本现代化进程提供了人才保障,同时在日本的现代社会中也发挥着故土传承和文化传承的作用,应该继续重视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日本明治维新的现代化思路与路径
日本明治维新的现代化思路与路径19世纪后半叶,日本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许多方面遭受了很多困难,经历了“幕末”时期。
国内落后和不断受到外国侵略的压迫,使得日本的现代化成为了当时政治人士关注的热点话题。
在这样的情况下,日本终于迎来了明治维新时期,开始了自己的现代化之路。
在此期间,日本最主要的思路是借鉴西方先进的文化和技术,同时也与日本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自己的现代化模式。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讲述日本明治维新的现代化思路和路径。
一、政治方面明治维新的政治变革是一个显而易见的现代化转型。
在“幕府”时期,日本主要是由武士团体治理,由于其采用了非官僚主义的管理方式,对国家文化和知识产权等并没有进行太多的发展,且没有实力防范外来的入侵。
而明治政府在经历战争和混乱后,开始了自己的现代化改革。
他们通过“五方原则”,即以政治、军事、经济、法律和文化为发展重点,并通过象征性的改革,如令天皇由象征性地扮演神格化的王室家族成员,直接管理国家,并组建一个新政府,使得日本的政治形态不断逐渐走向了现代化。
而日本明治政府在引入西方政治文化的同时,也注重学习西方核心值观,例如“人类平等和不受侵犯的权利”等基本思想。
这些思想都为日本的法制建设和社会教育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日本在现代化路上也迅速建立起了现代化的政党体系,开创了现代民主和政治机构的先河。
二、经济方面明治维新时期,日本迅速地转向市场经济。
他们推行了几大经济政策,例如制定了专业法,制订了关税、税收等政策,允许企业进行私人所有的生产,并从国外引进了最新的科学技术,大幅加快了自己的生产速度。
同时,日本还实施了一系列能够加强国家竞争力的贸易政策,这使得日本的工业生产能力得到了巨大的增长,大大增强了日本的经济实力。
三、文化及教育方面日本明治维新的另一项重要改革是文化教育。
明治政府重视教育,并将其视为一种国家安全的重要策略。
日本国内的教育体系改革开始于明治时代,成立了日本最严格的庶民长子式中学及其后的大学制度, 为国内培育出众多的专业人才,他们不仅掌握了创新的科学技术,而且对西方文化的了解也逐渐加深。
日本现代文化与文学的研究
日本现代文化与文学的研究在当今世界,日本无疑是一个备受关注的国家。
从艺术与文化、科技与经济、政治与社会等多个方面来看,日本都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巨大的影响力。
与此同时,日本文学也在国际舞台上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和赞誉。
本文旨在探讨日本现代文化与文学的研究,以期加深对这个国家和文化的了解。
一、日本现代文化的特征1.动漫与漫画在当作家和艺术家们注重写实风格的时代,日本动漫和漫画给了读者们全新的表达方式。
自从日本动漫与漫画诞生的那一刻起,这种形式的表现一直被广泛使用。
此外,日本的动漫与漫画也深受大众欢迎,一些作品更是成为了代表日本文化的重要标志。
2.卡拉OK起源于日本的卡拉OK在国际上也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传播。
现今在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可以通过卡拉OK翻唱自己喜欢的歌曲,这种体验也成为了许多人共享文化的方式。
3.日本电影从黑泽明到土屋斗士,日本电影历史上有许多优秀的作品。
如今,日本电影仍然持续地发展和蓬勃发展。
部分电影也获得了国际奖项和声誉。
电影是另一种非常重要的表达文化和表达情感的方式。
二、日本现代文学的发展1.日本文学的起源日本文学始于公元1世纪,当时的作品多以诗歌和散文形式为主,同时也受到了中国文化和文学的影响。
到了公元8世纪,日本宫廷文学出现,其中最著名的是《古今和歌集》和《万葉集》。
2.近代文学的发展近代以来,日本文学一直在不断的发展和创新。
在20世纪初期,以太宰治和神山绫治为代表的作家们是日本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
他们创作的内容涵盖了人性的深层次的思考,对那个时代的文化和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此外,太宰治的《人间失格》、川端康成的《伊豆的舞女》等作品也赢得了国际上的赞誉。
3.日本小说日本小说不仅在本国得到了发展,在世界范围内也获得了广泛的阅读和翻译。
从村上春树著名的小说《Norwegian Wood》到川端康成的《雪国》,这些作品承载了许多日本文化和社会的特征,并通过小说的形式传达给了读者们。
三、研究日本现代文化和文学的重要性1.掌握日本文化和艺术由于日本文化的独特性和创新性,对日本文化和艺术研究的需求也逐步增加。
近代日本的文明与现代化进程
近代日本的文明与现代化进程近代日本的文明与现代化进程是一个令人着迷的话题。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日本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发展,使其从一个封闭的农业社会转变为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国家。
这个过程中,日本的文明也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和发展。
首先,近代日本的文明与现代化进程紧密相连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西方文化的引入。
19世纪末,日本开始接触到西方国家的文化和思想,其中包括科学、技术、教育、法律等方面。
这些新的思想和知识对日本的现代化进程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例如,日本开始引进西方的工业技术,建设铁路、电力和工厂,从而推动了日本的工业化进程。
此外,日本还引进了西方的教育体系和法律制度,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的要求。
其次,近代日本的文明与现代化进程还与日本的国家建设和政治改革密切相关。
在明治维新之后,日本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包括废除封建制度、建立现代国家机构和推行民主制度。
这些改革为日本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并促进了日本的文明发展。
例如,日本的宪法制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保障了人民的自由和平等。
此外,日本还建立了现代的行政机构和法律制度,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另外,近代日本的文明与现代化进程还与社会变革和文化发展密不可分。
在现代化进程中,日本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封建社会逐渐瓦解,替代它的是一个以城市为中心的工业社会。
这种社会变革带来了新的社会问题和挑战,同时也促进了日本的文化发展。
例如,日本的文学、艺术和音乐都经历了繁荣的时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作品和艺术家。
此外,日本的娱乐产业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如电影、音乐和游戏等,为社会带来了丰富多样的文化体验。
最后,近代日本的文明与现代化进程还与国际关系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随着现代化的推进,日本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国际力量。
日本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和合作,与其他国家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和交流。
这种国际交流不仅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发展,还丰富了日本的文化和文明。
同时,日本也从其他国家吸收了许多新的思想和知识,为自身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启示。
浅论日本近现代文学
浅论日本近现代文学摘要:日本文学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
从明治维新以来, 日本全面吸取西方文明, 完成了文化上的急剧变革,并最终形成如今的近现代文学。
本文主要就日本文学的历史、近现代文学发展及主要作家流派进行阐述。
1、日本文学的起源与历史:日本文化的根是从中国来的,从隋代开始,日本各代天皇都大量向中国输送文化取经者,这种情景一直持续到南宋灭亡忽必烈征讨日本为止。
日本人是最好的学习者,他们永追求着最先进的文化,并且极为迅速的进行改善与吸收,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华文化如烙印一般的刻在日本人的文化基因里。
由于日本在历史上长期的动荡,自圣德皇太子以后,日本剔除了中国儒家学者视为珍宝的“仁”,而把忠、勇、毅思想加以放大,这三种思想也成为日本武士道文化构成的基础。
日本社会讲“礼”,对于“礼”的执着可以和中国西周相媲美。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对于“仁”思想的抛弃也造成了日本文化对于弱者的极大蔑视。
2、日本近现代文学发展:2.1、日本近现代的划分要研究日本的近现代文学史,首先我们要清楚日本的近现代是如何划分的。
一般来说,日本把从1868年明治维新开始到1926年(昭和元年)称为近代,从1927年到现在约80多年称为现代。
2.2、日本近现代文学的发展背景及特点:近代日本是亚洲唯一没有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国家。
它经过1868年“明治维新”的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
日本近代文学随着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成长发展起来。
它受到西方文化的强烈影响,在短短的几十年(从明治维新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之间,就完成了欧洲近代文学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所经历的过程。
近代日本资产阶级在政治上依附于封建天皇制所表现出来的软弱性以及日本近代社会的急速发展,致使日本近代文学呈现了两个明显的现象:一是派别众多,纷纭万状,文学呈现复杂的局面;一是进步的、民主的文学由于政治力量薄弱,又处在急速发展、变化的社会条件中,不能形成强大的文学力量。
日本战前的现代化建设与文化传承
日本战前的现代化建设与文化传承日本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东亚国家,自古以来就具有很高的文化底蕴与精神气质。
但是,在19世纪末以来,日本开始走向现代化的道路,并在短时间内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这个过程中,不仅形成了一套高效的现代化制度和体系,也产生了一些重要的文化遗产,对于今天的日本和世界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结合历史背景和文化遗产的介绍,探讨日本在战前的现代化建设与文化传承。
一、背景与起因自19世纪末以来,世界各国都开始进入了现代化的时代,工业化和科技革命的浪潮席卷了世界。
但是,对于当时的大多数东亚国家来说,现代化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无论是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各个领域的转型,都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和努力。
尽管如此,日本却在短时间内快速实现了现代化。
这个过程不仅有历史的原因,还有地理位置、国情、政治改革、文化传统和外交等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背景和原因:地理位置:日本是一个岛国,由于它距离世界大陆比较远,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避开了一些战争和疾病的冲击。
国情:在19世纪末,日本的政治和军事实力都比较弱,同时还面临着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控制。
这种弱势状态促使许多日本人意识到必须通过现代化提高国力,保卫国家安全。
政治改革: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的一次政治变革,将日本从封建时代带入了近代化的道路。
这次改革中,政府对于军事、财政、教育等方面进行了大力改革,建设了现代化的政治和行政制度。
文化传统:日本具有独特且深刻的文化传统,例如侍道精神、武士道、茶道、浮世绘、和食、歌舞伎、芭蕾舞等等,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许多日本人将这些传统文化用于涵养人民的思想和精神,培养自身的认同感和自尊心。
外交: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日本和各个西方列强之间进行了多次战争和外交谈判,许多国家也开始向日本传播和引进现代化思想和技术。
这些外交关系和经济往来都加速了日本的现代化进程。
二、现代化建设日本的现代化建设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日本文化简史--近现代
大正时期(1912~1926)
所谓政党政治发展期。全球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民主主义浪潮高涨,国内民众的政治活动显著增多。 在此背景下政党势力发展,政党政治趋于稳定。 随着日本资本主义的飞跃发展和工业化的推进,社 会各个方面开始出现城市化和大众化局面。文化也由 市民文化的萦荣发展开始成长为大众文化。 支持这一发展的首要条是教育的普及。学校制度的 改革、大学令的制定、义务教育的普及,这些都促进 了文化的大众化。此外,在新时代浪潮中批判政府教 育统治的自由教育运动也得以发展壮大。
昭和时期(1926~1989)
二战结束后世界局势和日本国内都发生了各种变化, 在美国占领军的指令下,日本朝着对美国不构成威胁 的方向进行了非军事化和所谓民主化的各种改革。但 是.随着二战后形成的两大阵营的对立和冷战的开始, 美国把日本当成了反共的堡垒。 朝鲜战争后日本经济复苏并成为国际资本主义社会 的一员,经济的增长达到影响世界经济的地步。 文化方面由起初人们的迷惑和混乱转致美国文化的 大量迅速流入和吸收,人们追求新生活的欲望成了战 后文化创造的动力。人文、社会、自然科学不断发展, 电影的发展特别是电视的普及和大众传媒的发展促进 了文化的普及和大众化。文学艺术多种多祥。人们价 值观的多样化推动了文化的多样化。
大正时期(1912~1926)
艺术方面兴起了新派剧、翻译剧和交响乐及 新的画风。 生活方式进一步西洋化,体育运动也开始发 展。
昭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期(1926~1989)
昭和前期也是军国主义统治发展期。进入30年代后 在对外危机和经济恐慌的影响下,以军部为中心兴起 了一股企图打破政党政治和协调外交的势力,日本以 “九一八事变”为契机走上了侵略战争的道路,形成 了军人统治体制。在政府的严格取缔和高压及国家主 义风潮高涨形势下,20年代出现的马克思主义知识分 子有许多开始转向,回归日本传统文化和思想的呼声 高涨起来,政府和军界严格压制了共产主义以及自由 主义的思想和言论。政府和军界致力于天皇的神圣化, 发起“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鼓吹军国主义和国粹 主义,改小学为国民学校,建立战时教育体制。并且 设立内阁情报部,加强对言论机构、出版、电影、戏 剧等的控制,剥夺国民言论自由。
世界史通论--浅谈日本近代化之路及其特征
浅谈日本近代化之路及其特征摘要:日本,从偏居太平洋西北角的一个弹丸小国,在很短的时间内一跃而跻身于世界大国之列。
回首其漫漫变革之路,犹如漫溯在一条屈辱与光荣并存、成功与曲折同在的历史长河中。
从幕府统治到“倒幕开国”,我们看到一个饱受束缚的大和民族正在摆脱封建的桎梏;从明治维新到称霸东亚,我们看到一个开明上进的政府废旧立新,一个积贫积弱的小国的崛起之路。
让我们超越沧桑的历史,穿梭时空的隧道,汲取大国崛起之经验,肩负复兴中华之使命!关键词:幕府明治维新近代化殖产兴业一、从幕府统治到“黑船”叩关日本在经历了从公元9世纪起一直到12世纪初的200多年的藤原氏外戚专政后,公元1190年,关东武士集团首领源赖朝终于结束了纷争,统一了日本,并取得了天皇授予的“征夷大将军”称号,并在镰仓设立幕府,掌握了国家政权。
历史上通常把源赖朝在镰仓设立幕府作为日本进入幕府统治的标志。
从此,日本开始了武士政权与天皇政权并存的统治时代,但是实权却掌握在幕府手中。
直到1868年的明治维新,日本共经历了镰仓、室町和德川三个长达700多年的幕府统治。
镰仓幕府以武士作为统治的阶级基础,而经济基础则是庄园。
将军与武士之间以恩赐的土地作为媒介结成了主从关系,这多少与中国历史上周天子分封诸侯有几分相似之处。
幕府的这种统治模式保持了一定时期的国内稳定。
但是到了12—13世纪,日本再次内乱四起,纷争频繁。
直到一位伟大的历史人物丰臣秀吉的出现,日本才再次归于统一。
丰臣秀吉对巩固统治和发展日本国内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并在这个时期,日本开始露出侵略的面目。
1592年和1597年成两度侵略朝鲜,觊觎中国,但均以失败告终。
1603年,德川家康在江户建立幕府。
日本又进入了德川幕府统治时期。
在此期间,幕府建立起了“幕藩体制”,即幕府把持中央大权,地方各藩由“大名”来管理。
同时,幕府还实行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将军之下为大名,武士再次之。
他们构成了统治阶级,而“士农工商”成了被统治阶级。
日本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并存与发展
日本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并存与发展在世界范围内,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是两个相对独立的体系,东方文化尤其是日本传统文化以其独特性和神秘性深受世人喜爱。
不过,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日本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发展关系变得更为复杂。
本文就探究日本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并存与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相互渗透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以其惊人的速度开展现代化建设,但传统文化并未因此而消失。
相反,传统文化凭借其独特的魅力不断地融入现代文化,形成了相互渗透的交流局面。
例如,和式建筑和园林设计对现代建筑和公园设计都有着深远影响。
同时,传统唐琴、箏等乐器也能找到其在现代音乐中的用武之地,并有一批年轻人为其热爱,乐曲演绎的时髦感给青年群体带来了新体验。
此外,日本传统文化的衣着、美容、品酒等领域,虽然不断革新,但它的本质并未被动摇,反而更好地表现了此类文化的核心精神。
这些文化作为现代生活的调味剂,深受当地人的喜爱。
二、文化演绎与文化创新的相互激发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交流、相互渗透是双向的。
不仅现代文化继承了传统文化的经验和教益,传统文化也因现代化的变革而逐渐演绎出新的面貌。
例如,歌舞伎和Noh这两种古老的表演形式,现代化的改革使得歌舞伎成为现代剧场演出的代表性文化,也让Noh的古老观念和意境在当代艺术舞台上展现了新的魅力。
在传统文化走出国门、逐步形成了海外市场的过程中,文化交流不断加深,其内容不断丰富、深化。
同时,文化创新也不断推进了日本传统文化的发展。
尤其是在当下科技发达的环境下,传统文化得到了更多的发挥。
例如,日本的动漫、游戏、卡通等元素,融合了传统文化的底蕴,在年轻人中广受欢迎。
这些作品精美绝伦,情节悬疑离奇,成功地将传统文化变成现代艺术,拥有了独特的美学魅力。
三、文化保护与文化传承的关系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在保障文化底蕴,发扬民族精神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与此同时,如何在传承中保持其原有性质和魅力,也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浅谈近现代日本文化
浅谈近现代日本文化浅谈近现代日本文化前言日本是位于亚洲东北部的海岛国家,国土面积约38万平方公里,人口1.26亿,人口密度约是中国的3倍。
受地理环境和资源条件的制约,使得日本民族有着强烈的危机意识进而造就了其“淡如菊花拔刀见血”的民族性格,纵观历史日本民族又是一个很善于吸收和借鉴外国文化的民族,通过广泛吸收外来文化,并和日本的本土文化相融合,形成了现在日本的特质文化。
然而在日本文化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有许多看似是很矛盾对立的现象,可是又和谐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自具一格的东亚文化,这种情况可以说是举世罕见的。
所以,美国哲学家穆尔认为,日本文化是“所有伟大的传统中最神秘的,最离奇的”。
1.1日本近现代文化的形成及特点1.1.1日本近现代文化的形成中日邻邦,一衣带水,自古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影响甚深。
公元3-7世纪,日本沿袭纯粹的中国文化,到飞鸟时代,圣德太子直接向中国派遣留学生,全面摄取中国文明制度,为日本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日本对唐文化的吸收在奈良时代达到高潮。
禅宗于12世纪末和13世纪初由荣西和道元传入日本后,受到日本武士阶层的欢迎。
然而中国文化中对日本影响最深当属中国儒学,由于儒学具有疏于抽象的世界观的思考、重视感觉经验和认识论、赋予感情色彩的伦理观、“有德者王”思想逐渐淡化、强调灵活对应现世、与固有思想共存与融合等特征,所以对日本传统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
随着时代的变迁,日本民族发现儒家文化无法使其摆脱遭受外来侵略的命运,更不能富国强兵,故此毅然弃儒从西,近乎疯狂且不失目的的开始学习西方。
当时,日本著名的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认为仿效西洋文明是当务之急,并以文明开化的启蒙为己任。
需要强调的是,他们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总是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确定一个需要保护传统文化范围,并“纯化”那些可能阻碍现代化进程的东西,而这种对传统的留恋和对现代化的向往构成了在两种文化中的求同除异。
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化发展的重要转折,也是日本近代文化形成的开端。
日本现代化之路的历史和文化分析
日本现代化之路的历史和文化分析日本是一个拥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
然而,随着近现代的到来,日本经历了从闭关锁国到向外开放的转变,走上了现代化之路。
本文将从历史和文化两个方面分析日本现代化之路。
历史篇在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通过武力和贸易侵略,迫使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成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
而当时日本仍处于封闭状态,没有进入现代化的轨道。
这时,日本开始意识到自己与西方强国之间的差距,开始推进改革和开放。
日本最初的改革是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是指1868年明治天皇发动的政治革命,取消幕府体制,建立了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政府,实现了政治上的现代化。
这一时期的日本,不断学习和吸收西方文化,并进行了一系列建设国家的举措,使日本在近代化的路上走的更加快速。
在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开始了对教育、军事、产业和运输等领域的变革。
其中,近代化的教育制度是为了更好地培养现代人才,而产业革命更是为了提升产能和竞争力。
另外,日本还完善了社会基础设施,不断推进科技创新,打造了让世界瞩目的“东京奥运会”。
这一时期,日本取得了很多成就,但是也有一些争议。
尽管日本的现代化给人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但同时也遭受了其他亚洲国家的侵略和脚踏实地的搏击阶段,朝着未来的道路上仍有着许多的艰辛和困难。
文化篇日本在文化方面的发展也是围绕着现代化展开的。
日本传统文化的发展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如茶道、花道、武道、曲艺等。
与此同时,随着西方文化的逐渐影响和日本本土文化的融合,在日本近代文化中也催生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其中,文学和艺术是日本文化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方面。
在文学方面,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曾经出现过许多重要作家,如夏目漱石、森鼓太郎、三岛由纪夫、村上春树等。
一些作品通过对现代社会的写实,再现了一些社会问题;一些作品则是从个人经历出发,讲述了个人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的感受和处境。
在艺术方面,日本画、浮世绘、雕塑等也有了新的呈现形式。
近代日本的现代化与西方文化接受与改造
近代日本的现代化与西方文化接受与改造日本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东方国家,然而,从近代开始,它经历了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
这场变革让日本成为了一个现代化的国家,而其中最重要的推动力量之一就是对西方文化的接受与改造。
随着近代日本迎来了开国与启蒙的浪潮,人们开始对西方的先进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种兴趣主要来源于对西方科技、思想和社会制度的向往。
不少日本人开始抱着学习西方文化的目的奔赴西方国家求学,他们希望能够获得先进的知识和技术。
这些留学生们往往选择了适应西方社会并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道路。
随着日本人逐渐获得了西方科学技术的知识,他们开始将其引入国内并加以改造。
日本工业的快速发展是这种改造最为明显的例证之一。
通过学习西方的机械制造技术,日本建立起了自己的工业体系,把传统的手工业转变为现代工业。
同时,他们还在西方社会制度、教育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改造,使之适应当时日本社会的需要。
然而,仅仅是将西方文化植入日本并不足以实现国家的现代化,更需要深入地吸收西方文化,将其融入到日本人自身的价值观念中。
因此,日本文化在接受西方文化的同时也进行了一定的改造。
在艺术方面,西方绘画和音乐成为了日本人追求的对象。
例如,西方油画技法的引入对日本的绘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传统的日本绘画开始受到西方绘画的影响,出现了新的绘画技法和题材。
而在音乐方面,一些西方的乐器和音乐理论也开始进入日本,日本音乐家们开始创作出符合日本风格的西式音乐。
此外,日本人还受到了西方文化的社会思潮的影响,开始对传统价值观进行反思和重新定义。
在近代的日本,一些先进的西方思想如民主主义、资本主义等开始在日本深入发展。
这些西方思想的引入使得日本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推动了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然而,虽然近代日本对西方文化的接受与改造的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也不可否认其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些西方文化的引入过于急躁,忽视了传统文化的保留。
这导致了一部分日本人在西化的同时也丧失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
旧日本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进程
旧日本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进程日本是一个独特的国家,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这些传统文化对于日本人来说非常重要,它们源远流长,深深融入到了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然而,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这些文化也在不断地发生着改变。
本文将围绕着旧日本的传统文化和现代化进程来探讨这个话题。
一、旧日本的传统文化1. 茶道茶道是日本传统的文化艺术,它源于唐代的茶社文化,于日本平安时代隆盛起来,并成为了贵族文化的代表。
茶道以茶席为主要活动场所,以传承“和敬清寂”为宗旨,强调礼仪、素质、审美等方面的修养。
茶道在日本人的生活中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不仅仅是贵族之间的交际活动,也成为了普通百姓家庭生活的一部分。
2. 歌舞伎歌舞伎是日本传统的戏剧艺术,它通过音乐、舞蹈、戏剧表演等多种元素来表现故事情节。
歌舞伎在日本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它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和娱乐性。
歌舞伎剧本多是历史题材或神话传说,表现出日本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传统。
3. 京都祇園祭京都祇園祭是以庆祝金龟子赐给京都居民神德和以祈求免灾为目的的节日,是日本最具历史和文化价值的节日之一。
祇園祭分为山鉾巡行和御座船巡行两种,每年7月1日至7月31日,庆祝活动持续整月。
祇園祭是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范围内的文化瑰宝。
二、现代化进程对传统文化的影响1. 新技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方便、快捷的生活方式。
这种方式对传统文化的影响不可避免。
比如,在茶道方面,现代人们可以使用能够加热水、选择茶叶种类和带有计时器的茶具制作茶水,大大缩短了准备的时间和步骤。
这种现代科技帮助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统一,也扩大了茶道这类传统文化在年轻人中的影响。
2. 海外文化的影响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海外文化在日本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很多年轻人开始追求流行的外国文化,传统文化自然受到了挑战。
比如,相比于歌舞伎,年轻人更喜欢看电影和电视剧;相比于日本的节日,他们更喜欢去国外旅游。
浅析近代日本对外侵略的文化因素
浅析近代日本对外侵略的文化因素前言近代日本的先进科技、强大经济、高效政治,曾经成为亚洲的一股引领力量。
但同时,日本也在一段时间内沉迷于对外侵略,特别是对于中国和朝鲜半岛。
为什么近代的日本,在文化背景、思想观念上,追求的是“西化”进程,却在对外侵略上表现出了一种相对武装力量的异乎寻常的决心呢?近代日本的文化背景日本的文化背景源远流长,具有浓厚的东方文化特色。
近代日本追求“西化”进程,要求取长补短,吸收欧洲和美洲的先进科技、工业体系、政治制度等等。
在这个过程中,日本开始认为自己的传统文化制度已经过时,应该淘汰和取代。
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国内的爱国主义思潮和军国主义思想盛行。
国家需要发展贸易和经济以及扩张领土。
日本的爱国主义思想在国家对外的侵略和侦察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日本的儒家文化背景日本的文化符号是儒家思想,是东亚儒家文化的代表。
在这种文化背景下,日本社会形成了一个强烈的等级制度和服从等级思想。
这就表现为了对社会的某些人产生影响——以导致扩张和侵略为目的的社会发展或者对他们经济上或政治上的依赖关系。
这种背景下的日本产生了一种奉行“天皇下士”的忠诚精神,即从天皇作为国家祖宗的角度出发,所有日本人都应该保持忠诚,不顾个人利益和生命安危,为国家牺牲。
对外侵略的文化因素在日本文化背景和思想观念的基础上,日本继承了西方的背景色彩,产生了对外侵略的想法和理念。
1.教育与宣传日本社会中的教育和宣传一直强调日本特有的文化和思想,鼓励年轻人为了国家利益牺牲自己。
国家机器不断强调日本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特殊国家,需要扩张领土来发挥日本文化的潜力。
2.政治体制日本的政治体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一些权力阶级掌控。
这个阶级的核心,是具有强烈民族主义观念的军人精英。
他们成为了日本的政治、军事主宰。
日本国家机器为了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倡导扩张和对外侵略,于是展开了对邻国的侵略行动。
3.经济日本的经济发展始终是对于其他国家侵略的基础和动力。
日本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继承与发展
日本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继承与发展日本是一个充满传统文化的国家,在现代社会中,这些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和发展。
传统文化对于每个民族都非常重要,它是民族思想和历史的精髓,是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遗产。
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日本传统文化非常丰富多样,涵盖了音乐、绘画、建筑、服装、饮食、戏剧等多个方面。
以下将从多个方面来探讨日本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继承与发展。
一、音乐日本传统音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其韵味独特、神秘深沉,具有浓郁的东方文化色彩。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雅乐和民间音乐。
雅乐是中国唐代文化传入日本后,以日本特有的语言、乐器和演奏方式演绎而成的。
它不仅体现了东方民族音乐的传统和特点,也展现了古代日本贵族的生活和情感。
而民间音乐是日本民族特有的创作形式,具有强烈的民间色彩,常用的乐器包括三味线、笛子、琵琶等。
在现代社会中,日本传统音乐得到了广泛的发扬和传承,不仅在很多电影和电视剧中被使用,还在文艺演出、音乐节等各类文化活动中得到了宣传和推广。
二、绘画日本传统绘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包括木版画、水墨画和屏风等多种形式。
其中最著名也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浮世绘。
浮世绘是一种以木版印刷为主的画风,古代用于书本插图和佛教经文的书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演变成了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文化和娱乐。
在现代社会中,浮世绘在艺术界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推崇,其独特的风格和精美的制作工艺,被许多国际知名艺术收藏家所收藏和珍藏,同时,也受到许多艺术家的喜爱和模仿。
三、建筑日本的传统建筑非常独特,其特点在于结构简单、装饰细致、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寺庙和城堡。
寺庙是日本文化中最为珍贵的建筑之一,不仅代表了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也是历史遗存的载体。
城堡则是日本战争文化的重要符号,在现代社会中,它们被当做了旅游景点和文化遗产的代表。
四、服装服装始终是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和服非常独特,因为它结构简单、线条流畅、色彩鲜艳,体现了日本文化的高雅和内敛。
日本文化的传统价值和现代化进程
日本文化的传统价值和现代化进程随着现代化不断推进,日本文化也不断地面临着变革与挑战。
但是,作为一个强调传统文化及风俗习惯的国家,日本仍在尽力将传统价值与现代化进程相平衡。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简要介绍日本文化的传统价值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以及如何调和现代化进程与传统文化价值的困境。
一、传统文化对化繁为简的影响传统日本文化是一种崇尚“静寂”的文化,尤其强调慢慢而从容地生活。
因此,传统的日本文化通常注重简化和化繁为简。
这种精神在今天的现代社会中仍然存在。
例如,在日本的商业方面,人们通常选择做简单的工作、购买简单的服装和产品,而不是纠结于过于复杂的东西。
这样做的目的是回归简单的生活方式,消除不必要的复杂性和混乱。
二、礼仪之邦的传统传统的日本文化强调礼仪和尊重。
这种观念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很重要。
例如,在日本的商务会议上,整个会议过程是非常正式的,包括开场白、自我介绍、正式报告和归纳总结。
每个人的发言都需要有序地排队,通常还需要笔记,以便更好地跟进课程内容。
此外,日本文化对于自然环境的尊重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在现代社会中得以继承下来的。
被称为“气势”的纸,这种传统的日本手工制品是用和纸、植物染料和植物纤维制成的,无需用任何化学品。
这一过程完全体现了日本人尊崇大自然的信仰。
三、传统美学的影响日本文化中的传统美学是以自然为中心的,与动态和视觉美学有关。
传统的美学观念在日本文化已经存在了很久,对当今的建筑、景观、工艺品和设计都非常重要。
这种美学明显地反映在日本手工艺品、家具、园艺景观和建筑设计上。
此外,传统美学也对日式料理有着深刻的影响。
日本美食以“唐津风味”为特色,注重色彩、闻觉、味觉和口感。
这些特征同样反映了传统美学。
四、现代化进程对传统文化的挑战尽管传统文化价值对日本社会的影响很深远,仍然存在不少挑战,这些挑战与现代化进程密不可分。
例如,日本的年轻人越来越倾向于接受西式方式和文化,因此导致了日本传统文化的流失。
近代日本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和启示
近代日本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和启示在19世纪时,日本开始向西方学习并吸收现代化文化。
这样的发展过程,一度让中国这个东亚近邻感觉受到困惑。
日本不仅摆脱了中国明清两朝的影响,而且法国、英国、美国等国的影响也相应显现。
因此,近代日本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大,并且也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很多启示。
一、对中国文化的摧毁19世纪70年代末,日本开启了明治维新,实行了大胆的改革,短时间内其国力急剧提升。
与此相应的,日本也开始将其文化向外推广,并且想要取代中国成为东亚文化中心。
此时的中国国力衰落,加上近代以来的压迫和侵略,也开始让中国的自信心受到挑战。
不断受到打压的中国,丧失了其文化自信心。
一些中国人,开始认为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是不相容的,特别是在不断摧毁的情况下。
而日本的现代化进程,也让一些中国人担心,中国在现代化之路上的安全也受到了很大的威胁。
二、对中国文化的吸收然而,现代化进程也使得中国开始认识到了日本文化的实际。
近代日本全面学习西方,但是在学习过程中,日本也深度吸收了装备和理念等来自中国的文化元素。
因此,现代化的进展,毫无疑问,也是向了一定程度上继承和传播了中国的文化。
更具体地说,日本吸收了中国的神话、历史和诗词等文化精华。
此时,日本文化已经包含了来自中国的元素,也因此建立起了其文化骨架。
此时,日本文化则能够反哺中国传统文化。
三、对中国文化的启示通过此次历史进程,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不应该被日本侵略者的政治目的所影响,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建立一个有着自己文化特色和优势的国家。
我们应该摒弃被动的思想,积极学习创新,并且具有自己的创造性。
我们也不应该一味地复制日本或其他国家的文化元素,而是要创新并あり类中国特色的文化。
此外,通过中日文化的差异,我们也应该在语言、文学和哲学等方面学习日本的文化,认真思考中华文化的地位和价值。
总之,近代日本的不传统和全面学习的文化传承方式,对于中国文化都存在着影响。
尽管我们也受到了日本文化的负面影响,但是它也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发展的东西,也反省我们传统文化的坚持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读日本近代文化史的维度和途径——评《近现代日本文化史》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瞿亮赵德宇先生的《近代日本思想文化史》快要杀青出版了,已经进入到最后的校对部分。
三年以来,先生一直嘱咐我把所负责的部分尽力诠释清楚,能够给学界和读者一个好的交代,惭愧的是,这几年来,自己因为个人私事和想法所纠缠,始终无法平静踏实地完成好涉及的内容,辜负了先生和学院老师们的重托,是在感到愧疚和歉意。
现在正在逐个章节地读先生的最终稿,洋洋洒洒二十多万字的书稿,倾注了先生这几年在日本近代思想文化领域所耗费的心血,也能读出先生这几年在这一领域的一些独到的体会和见解。
其实,自我2006年踏入日本文化史学习的门槛的时候,也一直在思考关于近代日本文化史的诸多问题,因为才疏学浅和基本事实上的欠缺,这些问题只是堆积起来始终没有得以解决。
硕士论文虽然选取了近现代日本思想史上一个重要的课题——十五年战争时代日本知识分子的战争认识,对广大知识分子的集体转向和拥护战争,力图做一个剖析,但由于自身态度和储备方面的不足,并没有解答得十分清楚。
建国后的中国日本文化史研究,改革开放之前,始终难以独立于偏重传统的政治经济研究的通史,并且受意识形态左右。
近现代日本文化史成为简单的封建势力,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的文化替换过程,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被看成是评判的主要标准,失去了其本身的多元性。
上世纪80年代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日本文化理论研究成为学界炙手可热的话题,一时间以《菊与刀》为代表的文化人类学及其他文化理论逐渐在国内形成掀起一阵日本文化研究热,一时间,一些经典的日本研究译著1,旅日游记,日本社会生活文化现状介绍成为当时努力汲取日本先进经验的普通读者们了解日本的窗口。
90年代之后,随着中日经贸往来的频繁,互联网的普及,对日本的了解逐渐增多,尤其是日本影视作品和大众文化渗入中国,让更多的人能够揭开在《菊与刀》中被描述得近乎神秘的日本文化的面纱。
一时间,留日人士的网络博客,各大动漫和影视爱好者的论坛,以及趣味横生的日本饮食,传说,小说等出版物的激增,人们多少对于日本文化能够说到一二。
但多停留在对庞杂不清,真伪并存的事件的认知和感性1 商务印书馆的日本研究文集,包括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家永三郎的《日本文化史》,村上专精的《国家神道》等。
情感层面的褒贬。
很难有既遵照事实,又有一定理性逻辑分析的体统的文化诠释。
更何况国人对于日本历来存在微词,对于日本文化,更是只有“原本隶属我邦”的错误认知,加之媒体在宣传上的失衡,中国民众的日本文化认识远远不及日本人对于中国文化的全面了解和认识。
限于普通民众对于日文尚不通识,无法通过日文文本来了解日本文化,因而一本面向大众,既包含知识性介绍,又有理性分析和系统概括的中文日本文化著作,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近现代日本文化史确实是一个非常难以概括总结的领域,相对于经济史领域明确的数据,政治外交史上系统保存的文书和法令集,思想史,文学史上那些系统的个人文集来说,文化领域的史料往往散见于人类精神活动的各个领域。
对“文化史”这一领域的界定,便成为整个篇章的重点和难点,否则一部文化史的著作,或停留于对表面衣食住行现象的简单介绍,或拘泥在挖掘那深邃难懂的思想命题,难以构成全面而又系统的理解。
如果没有对“文化史”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可能会成为思想史,教育史,文学史,宗教史和社会生活史的一个单单的搅拌综合。
全书首先明确了文化与文明的概念,将文化史研究的范围确定在文类的精神领域活动上,为诠释近现代日本文化史提供了一个明确的范围和对象,也是得这项浩大的工程能够具有可操作性。
全书以丰富的历史资料为基础,对日本自江户时代至今各个阶段的思想、学术、教育、宗教、文学、艺术等文化因素进行了细致介绍和分析,并且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总结出一些特点和规律。
基于丰富事实叙述基础上对问题本质的分析论述,应该是本书最大的一个耀眼之处。
全书关于几个重大问题的分析论述,也是近年来学界和民间所关注的日本文化的焦点,也是今后继续努力探索的课题。
一、江户文化和明治文化的评价在被殖民化危机下而进入近代的非西方国家,前近代与近代往往被认为是“未开化”和“文明”的两个不同的维度。
日本学者也曾一致认为,处于前近代的江户文化,相对于近代辉煌的明治文化来说,无疑是代表了封建与落后的。
明治时代摆脱被殖民危机,全力追赶西方,并最终超过其历来尊崇老师的中国,被看做是激荡人心的“黄金时代”,明治文化自然也被看成是文明开化,破旧立新的历史进步。
但全书通过基于历史事实的考察分析,对江户文化与明治文化的历史地位重新进行了一番定位,得出了与之不同的结论。
江户时代学术、宗教、教育、文学、艺术等领域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学繁盛,洋学兴起,国学占有重要地位,神道、佛教各自得到发展,精英教育与平民教育得到普及和提高,以为商人为核心的庶民文学和艺术全面开花结果……江户文化的烂熟,不仅仅是前近代传统文化的顶峰,也为近代文化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在日本文化史乃是世界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而幕末时期,幕府为摆脱被殖民命运而采取的开国策略和一系列近代化的文化措施,也表明了江户幕府并不是历史的反动,而是迎着时代前进方向不断调整的先行者。
与之相反,明治文化貌似破旧立新,文明开化,但通过历史事实可以看到,虽然它看起来废除了江户时代的所谓“陋习”,以西洋为楷模,全力模仿追赶,但它的主基调乃是王制复古,在这样的一种背景下,明治文化人在西化与传统中进退两难,茫然失措,最终近代的启蒙主义、自由民主思想让位于专制皇权,随着国家逐渐走上侵略扩张的道路,民权逐渐退出舞台,皇权与国权相结合,成为统合整个近代日本人的核心精神,近代日本也因为自明治文化以来盲目西化,否定亚洲,倡导国粹和皇统而付出了沉痛代价。
通过对比,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前近代与近代日本文化的不同命运,也能知道前近代文化并不都是反动落后的,近代文化也不全都是灿烂辉煌的,只有兼容并包,自由开放,才能真正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
二、畸形的战时文化对于中国人来说,日本的侵略战争始终是难以抹去的一道伤口,至今我们依然义愤填膺,国内各类研究著述和文学作品纷纷揭露事实和真相,批判抨击日本侵略行径,但往往由于疏于对其进行文化上的考察,对战时日本人狂热的杀戮行为、奉公尽忠而表示不解。
本书通过历史事实发现:畸形的战争文化根源来自于文化的专制和错误引导。
实际上,大正自由民主、消费享乐的文化风气在昭和初年依然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在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无政府主义和右翼思想、法西斯思想并存的昭和初年,正式由于军部法西斯对文化的专制,导致进步知识分子迫于现实而纷纷转向,思想、学术、宗教、教育、文学、艺术全部围绕奉公报国而展开,人们在举国一致的体制下,义无反顾的投入战争。
此外,自明治以来日益膨胀的极端民主主义,也是引导民众加入战争的罪魁祸首。
战时,日本的文化人面对“亚洲”、“西洋”、“近代”这两三大近代日本取舍不定的主题,力图从学理角度分析出对抗西洋,引导亚洲、超越近代的路径,他们的文化活动完善了战争逻辑,也助长了日本的侵略扩张气焰。
而战时日本建立在暴力基础之上所进行的文化殖民和文化侵略,也因其抹杀亚洲各国本土文化而宣告失败。
以文化专制为基础的畸形战争文化,使得战时国民普遍相信凭靠精神就能战胜一切,让参加战争的士兵怀着解放亚洲对抗欧美的英雄主义幻觉在战场上进行屠杀,甚至在最后还怂恿国民参与“一亿总玉碎”的集体性悲剧,给日本带来了几乎亡国灭种的毁灭性灾难,其历史教训值得每个国家和地区引以为鉴。
三、战后日本文化的勃兴经过民主化洗练之后的日本,随着经济高速增长,大众文化日渐发展,并与精英文化相结合,真正迎来了日本文化全面丰收的时代。
集各家之所长实现飞跃的日本审时度势进行的文化输出,不但将日本文化推向了世界,赢得了世界的尊重和追崇,并且展示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和谐结合。
战后日本文化的勃兴,离不开以下五个因素。
1,民主化改革。
战后日本文化的勃兴离不开美国的民主化改革。
美国对日本占领下实行民主改革,各个领域去除军国主义、封建皇权思想,实现自由民主和开放包容,使日本文化实现第三次开国,逐步走向兴盛。
民主化迎来了自由开放的良好文化环境,在自由开放的环境下开展的对天皇制批判以及对战争责任的反省,使得封建专制的思想真正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由于彻底贯彻了民主的精神,使得战后各类思想能够自由发展,不至陷入独裁专制真理丧失的危险境地。
2,努力吸收外来文化,并为之所用。
战后初期,从思想学术到生活方式的全面西洋化,给缺乏自由民主理念和近代消费文化的日本带来了清新空气,从而,在思想学术、教育艺术各个领域在汲取其理念基础上,发展出独具日本特色的新文化。
同时,日本又将中国文化、印度文化等东方文化因素进行了自身包装和再创造,从音乐、动漫、游戏等领域,体现富含东方精神的神韵,使其在文化输出上获得了极大地成功。
正因为战后的日本文化立足于东西方文化碰撞下,使其兼具东西洋双重的魅力,让其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3,具有深厚的传统积淀。
当代日本之所以能够成为文化大国,来自于其战后对传统的秉承和发扬。
战后日本十分注重对江户时代传统艺能的保护和发扬,并将其同现代的传媒联系起来,让这些传统文化不是只存在于个别的民间,而是通过新闻报纸、杂志和电视宣传围棋名人赛,相扑比赛,茶道,歌舞伎和能剧表演,普及给大众。
日本动漫、影视也时常将传统文化穿插入故事主题之中,使其增色不少。
而日本对于佛寺、古迹、书画、温泉、建筑风格的完整保存,让忙碌奔波于现代工业文明的日本人有了精神寄予的原乡,也成为吸引东西方游客的重要魅力。
明治到战后的所打下的近代文明基础,也成为战后日本文化起飞的基础。
战后日本对战前一些文学风格、电影艺术的继承,体现了其底蕴和厚重,而战前诸如岩波书店、松竹、东映、东宝、宝冢这些成长起来的专业文化机构,在战后承接了其悠久的传统和风格,并且得到了新一轮的飞跃。
日本文化自古以来就体现了延续性,没有因为战争和其他人为因素而导致断层,使其在深厚的根基基础下逐步成长,这也值得中国参考借鉴。
4,拥有一大批优秀的人才。
战前的日本教育并非一无是处,它全力学习西洋培育出许多优秀的理工科人才,而思想和艺术方面,也有许多世界著名的人物,这也成为战后日本文化崛起的一个重要资源。
历经战争的日本文化人不仅开启了民主化的思想启蒙,而且从在解禁的环境下,将战前被压制的个人肉体主义、情感主义表现出来,许多战前文化的花朵,最终在战后得以结成丰硕的果实。
战后日本教育不仅培养了工业文明的产业军,也为日本文化发展提供了软实力基础。
在民主自由教育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从小就接触了世界各国的文化,他们思想活跃并具有创造力和想象力,并且能够在开放的环境下,施展他们的才华最终实现他们的梦想,这成为战后日本文化活跃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