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情绪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

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

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黄璐璐【摘要】积极心理学兴起仅十余年,已经形成一股世界性的研究热潮。

整体来看,积极心理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积极情绪体验、积极人格特质和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

三个领域研究的发展并不均衡。

国内的研究相对比较薄弱,还缺少有国际影响力的成果,本土化的研究有待加强。

目前,积极心理学在研究的科学性和研究领域方面都存在不足。

尽管如此,积极心理学未来的发展前景还很广阔。

%Positive psychology being risen just more than ten years, has become a worldwide trend. On the whole, positive psychology researches mainly concentrate on in three areas: positive emotions, positive personalities and social positive organization systems, which have got an unbalanced development. Domestic research is relatively weak and more results had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are needed. At present, positive psychology should make the researches more credible and expandtheresearchfields. Even so, thefuture ofpositivepsychology is still verybroad.【期刊名称】《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22)002【总页数】4页(P162-165)【关键词】积极心理学主观幸福感乐观教育综述【作者】黄璐璐【作者单位】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辽宁锦州12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84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

积极情绪研究综述与展望

积极情绪研究综述与展望

【 关键词 】 积极情绪 ; 健康 ; 幸福感 在18 9 年的美国心理学会年度大会上,P 9 A A主席塞利格曼提出了积极 间, 扩展了个体 的瞬间思维活动序列 , 而心理 活动 空间的扩展增加了个 心理学自 慨念。之后在他的大力倡导下 , 9 积极心理学在国内外的心理学研 体对于后来有意义 事件 的接受性 , 进而增加 了体验积极 情绪的 机会和 究中受到了充分重视, 有了较广泛的研究。他指出, 积极心理学研究包括三 可能性 。积极,绪体验不仅促进了挑战的应对 , 睛 缓解 了消极情绪 , 而且 个方面 : 一是积极情绪; 二是积极性个体的个性特质 ; 三是积极的社会制度。 积极 情绪的反复体验 , 增加 了个体 的心理 弹性 , 高了 社会关 系的质 提 积极的情绪和体獭 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杨 内容。 量, 能够增进个体的主观幸福感。 积极情绪 的性质 () 2 积极 情绪的表达能够促进心理健康。研究认 为, 所有积极情绪 1 积 极 情 绪 的 定 义 、 共享一种表情符号即杜兴式微 笑——嘴 角上翘并伴 有眼周 肌肉收 缩。 虽然人们频繁地使用积极 情绪 这个词 语 , 但积极 情绪这 个概念 的 研究结果表明 , 杜兴式微笑减少 了人 的痛 苦而且使人 能够更好 的调 整 确切含义目前还 没有 唯一 的看 法。Lre& Dee 认 为积极 情绪就 是 自己。许多研究也表明情绪表达对健康 有显著 的促 进功能 , asn i r n 特别是 把 种具有正向价值的情绪。弗瑞克森认 为 “ 积极情绪 是对个人有 意义 积极 情绪的 内容写下来时 , 如运用积极 情绪词汇记 录比较 温和的压 力 的事情的独 特即时反应 , 是一种 暂时的愉悦 ” 情绪的认知理论 认为积 和创伤 , ; 有利于个体面对 创伤和压力 , 使个体感受到更多的积极 气氛 和 极情绪就是在 目标实现过程中取得进步或得到他人积极评价 时产生的 更少 的抑郁心境。 感受 ; 哈塞认 为“ 积极情绪就是当 事情进得顺利时 , 你想微 笑时产生的 2 积极 情 绪与 生理 健 康 、 那种好的感受 ” 。戴维森认为 “ 积极情绪是与直接行为相伴随而产生的 积极情绪对于身体健康 的重要意义 也受到大 量研究 的关注 , 究 研 情绪 ” 。我国心理学家孟昭兰认为“ 积极情绪是与某种需要的满足相联 发现积极情绪对于疾病的预防和治愈起着重大的作 用。 系, 通常伴随愉悦的主观体验 , 并能提高人的积极性和活动能力 ” 。 () 1 积极情绪有利于身体康 复。研究表明乐观 和希望对于健 康非 虽然对积极情绪 有不同的解释 , 以上所 有看法均 有一个共 同特 常重要, 但 在心脏移植手术后, 积极的期望预示着更佳的健康 。外科手术 征, 即认为积极情绪会产愉 悦感受。因此 , 概括地 说 , 积极 情绪是 指个 和其他疾病之后也发现乐观者比悲观者恢复的更快。在对失去 配偶 的 体由于体内外刺激、 事件满足个体需要而产生的伴有愉悦感受的情绪。 人研 究中发现 , 能发 现生 活意义 , 有积极 情绪 的人更能 战胜 以后的 困 2 积 极 情 绪 的 类 别 、 难, 生活的日 司更长。 寸 关于积极情绪的类别 , 目前尚无 定论。汤姆金 斯认为 积极情 绪应 () 2 积极 情绪 的预防作用。研究发现 , 积极情绪对于心血管 疾病 的 包括兴趣 、 快乐 ; 弗瑞德认为愉快 、 趣、 兴 期望 、 惊奇 四种 情绪为积 极情 预防具有重要 的影响。乐观的、 焦虑少的成人比悲观的 、 焦虑 的成人 表 绪; 拉扎勒斯认为积极情绪包括 愉快 、 自豪 、 希望、 ; 爱 艾克 曼认 为积极 现出更低钓不稳定血压和更多的积极心境。 情绪包含快乐和惊讶 。 () 3 积极情绪促进生理健康。积极 情绪促进生理健 康主要是积 极 积极情绪研究中 的一个 代表人 物弗 瑞克森 认为 积极 情绪包 括快 情绪可以提高人的免疫系统功 能 , 主要体现在对 主观幸 福感 的研 究 这 乐、 兴趣 、 满足和爱 , 并对这四种 情绪 进行 了详细的 描述。快乐经 常是 中。众多研 究表明 , 人的主观幸福体 验能够通过 影响人 的免疫 系统来 与愉快互换的 , 而且和高兴等相对高唤起的正情绪在 定义上 相近 ; 兴趣 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 与那些缺乏主观幸福感的人相比 , 一个主观 幸福感 有时是可和好奇或者疑惑互换 的, 在安全和具有新鲜 感的情境下产生 ; 体验更强的 人 , 免 疫 系统 的工 作 也更 为有 效 , 能确 保人 的身 体 其 更 满足常和平静 、 静谧这样低唤醒 状态的情绪 相似 , 在某 种程度 上 , 同 等 健康。 于放松 。爱由多种积极情绪所组成 , 包括兴趣、 欢乐、 满意等等 。 四、 极情 绪 研 究 的 不 足 与 展 望 积 由此可见 , 从基本的愉快、 满足到较 复杂 的目豪 、 激等都 可划为 感 顺应积极心理学的潮流 , 积极情绪的研 究得到 了越来越多心理学工 积极 情绪 的 范 围 。 作者的重视 , 但总的来说 , 对积极情绪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关于积极 二 、 极 情 绪 的 功 能 积 情绪的研究在 国内外 才刚刚开始 , 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

积极心理学文献综述

积极心理学文献综述

积极心理学( Positive Psychology)是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它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

首先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的是心理学家Seligman和Csikzentmihlyi。

1997年Seligman就任APA主席一职时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随后,愈来愈多的心理学家涉足这一研究领域,逐渐形成了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

国内外研究现状目前关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极的个性特征,积极的情绪对生理健康的影响以及培养天才等方面。

国外研究现状积极的情绪和体验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当前,关于积极情绪的研究很多,主观幸福感、快乐、爱等,都成了心理学研究的新的热点。

2001年4位获John Templeton 积极心理学奖的心理学家中的前3位(Jonathan Haidt;Laura A King;Mc Cullough)都是因他们关于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的研究而获奖。

在积极的个性特征方面,在积极情绪对生理健康影响方面,Hillson和Marie (1999)在问卷研究的基础上将积极的人格特征与消极的人格特征进行了区分,认为积极的人格特征中存在两个独立的维度:(1)正性的利己特征;(2)与他人的积极关系。

而在积极的个性特征中,引起较多关注的是乐观(optimistic),因为乐观让人更多地看到好的方面。

积极的心理和情绪状态在保持生理健康上也有很大的意义。

Salovey 和同事也讨论了情绪和身体健康的关系。

George Vaillant(2000)认为:没有人能够在一生中都没有痛苦,都体验快乐,但积极的心理适应会渗透于整个人生。

这些研究者都认为,促进心理健康是心理学的科学、合理目标。

但尽管同样是研究心理健康,其视角与目标和消极心理学是大相径庭的,积极心理学是强调从正面而不是从负面来界定与研究心理健康。

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研究综述

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研究综述

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研究综述一、引言在当今社会,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对中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进行综述,探讨其重要性,培育方法以及个人观点。

二、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重要性1.1 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含义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是指中学生在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中所表现出的积极心态和品质,包括乐观、自信、自尊、适应性等。

1.2 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重要性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积极心理品质有助于中学生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的环境,从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积极心理品质还可以增强中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和压力应对能力,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

另外,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还可以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到积极的作用,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

三、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方法2.1 家庭教育家庭是中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于培育中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至关重要。

家长可以通过尊重孩子、关心孩子、给予孩子良好的、积极的情感支持等方式,培养中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2.2 学校教育学校是中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学校教育也是培育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重要途径。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沟通服务等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自信心和抗挫折能力。

2.3 社会教育社会环境对中学生的影响也非常重要。

社会可以通过举办各类活动、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等方式,对中学生进行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家庭、学校、社会等各个方面都应该共同参与,形成合力。

家庭应该注重对孩子的情感关怀,给予他们充分的支持和鼓励;学校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关注学术成绩,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社会应该为中学生提供更多的情感关怀和支持,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情绪调节研究综述_郑容

情绪调节研究综述_郑容

2009年10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Oct .2009第26卷第10期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ducati onVol .26 No 110情绪调节研究综述郑 容(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福州350007)摘 要:目前关于情绪调节的研究已得出了很多成果。

本文主要从情绪调节的定义、相关理论、当前研究现状等方面着手进行阐述,同时在总结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尝试着提出一些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情绪;情绪调节;现状收稿日期:2009207210中图分类号:B8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344X (2009)1020088203作者简介:郑容(1985-),女,重庆合川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到目前为止,有关情绪调节的研究已取得许多成果。

在国外,除了相关理论研究之外,他们更注重实践方面的研究,现已得出很多有意义的结论。

在国内,关于情绪调节研究理论方面的文章比较多,。

本文尝试着通过结合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对情绪调节的研究进行梳理与分析,主要从情绪调节的定义、情绪调节的相关理论、当前情绪调节的研究现状等方面着手进行阐述,同时在总结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尝试着提出一些需要考虑的问题。

一、情绪调节的定义到目前为止,尽管研究者们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已取得很多成果,但是,对于“情绪调节”这个词的界定,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看法和见解。

Kopp (1989)[1]把情绪调节看作是应对高水平的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如高兴、悲伤、痛苦、愤怒等)的过程及特性。

Thomp s on (1991)[2]认为情绪调节是指个体为完成目标而进行的监控、评估和修正情绪反应的内在与外在过程。

Gr oss (1998)[3]认为情绪调节(e moti on regulati on )是个体对他们所拥有的情绪及怎样去体验与表达情绪施加影响的过程。

Cole 等(2004)[4]把情绪调节看作是与被激活的情绪的相关变化,包括情绪本身的变化及在其他生理、心理过程中的变化。

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

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

一、积极心理学产生的背景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90 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它与传统心理学主要关注消极和病态心理不同,积极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经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看待正常人性,关注人类美德、力量等积极品质,研究人的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认知过程、积极的人格特征以及创造力和人才培养等,成为心理学的一种思潮。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涉及有价值的体验,如幸福感、满足和满意(对过去而言)、希望和乐观(对未来而言)、充盈和快乐(对现在而言)。

在个体层面上涉及积极的人格特性,如爱与召唤能力、勇气、灵性、人际交往技巧、审美观、韧性、宽容心、创造性、对未来的憧憬、洞察力、天才和智慧。

在群体层面上涉及公民道德和推动个体更好地发展的社会机能,如责任、教养、利他、礼貌、适应、容忍力和职业道德,以寻求人文关怀为宗旨,致力谋取人类幸福和社会繁荣,也就是说,积极心理学以积极的价值观来解读人的心理,试图激发人类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帮助个体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美好的生活。

(一)积极心理学的起源积极心理学产生的社会背景包括当前世界愈演愈烈的种族和宗教冲突,人们对当代科技和社会经济发展而产生的困惑,广大普通民众对自己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

解决这些问题的出路在于挖掘和发展人性的共同部分,即人性积极的一面。

“积极”一词来自拉丁语positism,具有“实际”或“潜在”的意思,这既包括内心冲突,也包括潜在的内在能力。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terman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探讨,以及荣格关于生活意义的研究。

20世纪60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和由此产生的人类潜能研究奠定了积极心理学发展的基础。

但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几乎中断,战争及战后心理学的主要任务变成了治愈战争创伤和治疗精神疾患,研究心理或行为紊乱以找到治疗和缓解的方法,心理学对人的积极性研究似乎被遗忘了。

国内近十年来关于积极情绪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国内近十年来关于积极情绪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课程教育研究Course Education Research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发展,近十年,国内对积极情绪的研究也逐渐兴起。

它们主要集中于积极情绪与认知的关系、积极情绪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这两个方面的探讨与研究。

回顾与总结相关研究的结果,对于深入开展积极情绪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1.前言积极情绪是指个体对于自身内外刺激、事件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伴有愉悦感受的情绪。

目前对于积极情绪的定义,国内外学者都有各自的看法。

国内学者使用最多的关于积极情绪的定义是Fredrickson对积极情绪做出的定义,即积极情绪是对个体有意义的事情的独特即使反应,是一种暂时的愉悦(郭小艳,王振宏,2007)。

基于目前国内对积极情绪的相关研究,并结合积极情绪的功能和作用,本文从三个方面总结了近十年国内积极情绪的研究成果。

2.积极情绪对认知的作用研究表明积极情绪对认知结果具有促进作用,积极情绪对认知的促进作用不仅体现在加工的速度和准确度方面,而且可以在类别和等级层次上改变认知的功能,以及在信息加工中引起认知结构的变化(郭小艳,2008)。

对积极情绪促进认知作用的近十年研究发现,国内学者主要把焦点集中于两个方面,即积极情绪拓宽认知范围和积极情绪提高认知灵活性。

2.1积极情绪拓宽认知范围积极情绪引起特性抑制能力的缺失,这样进入个体注意中心的信息就会增加,获得认知加工的信息容量也会扩大(施静,任俊,张振新,2012)。

董俊(2010)的研究发现同一种效价的积极情绪对注意范围的影响会有所不同,低趋近积极情绪扩展注意范围,而高趋近积极情绪缩小注意范围。

李金霞(2012)将行为实验和眼动技术相结合得出了相同的结论。

刘芳等人(2016)的研究结果表明,积极情绪对注意的早期和晚期加工阶段受到趋近动机强度的影响。

从近十年的研究中可以发现,国内学者不再单纯的关注情绪效价对个体认知范围的影响,而更多的考虑情绪与动机的共同作用对注意范围的影响。

2.2积极情绪提高认知灵活性认知灵活性可使我们的反应适合当前任务的需要,使个体在某个特定的任务情境下产生最优的反应(王艳梅等,2006)。

积极情绪研究综述与展望

积极情绪研究综述与展望

积极情绪研究综述与展望作者:刘群刘博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11年第11期【摘要】本文概括和总结了积极情绪研究的成果和现状,包括积极情绪的概念、功能,指出了积极情绪研究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给予了展望。

【关键词】积极情绪;健康;幸福感在1998年的美国心理学会年度大会上,APA主席塞利格曼提出了积极心理学的概念。

之后在他的大力倡导下,积极心理学在国内外的心理学研究中受到了充分重视,有了较广泛的研究。

他指出,积极心理学研究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积极情绪;二是积极性个体的个性特质;三是积极的社会制度。

积极的情绪和体验则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一、积极情绪的性质1、积极情绪的定义虽然人们频繁地使用积极情绪这个词语,但积极情绪这个概念的确切含义目前还没有唯一的看法。

Larsen& Diener认为积极情绪就是一种具有正向价值的情绪。

弗瑞克森认为“积极情绪是对个人有意义的事情的独特即时反应,是一种暂时的愉悦”;情绪的认知理论认为积极情绪就是在目标实现过程中取得进步或得到他人积极评价时产生的感受;哈塞认为“积极情绪就是当事情进得顺利时,你想微笑时产生的那种好的感受”。

戴维森认为“积极情绪是与直接行为相伴随而产生的情绪”。

我国心理学家孟昭兰认为“积极情绪是与某种需要的满足相联系,通常伴随愉悦的主观体验,并能提高人的积极性和活动能力”。

虽然对积极情绪有不同的解释,但以上所有看法均有一个共同特征,即认为积极情绪会产愉悦感受。

因此,概括地说,积极情绪是指个体由于体内外刺激、事件满足个体需要而产生的伴有愉悦感受的情绪。

2、积极情绪的类别关于积极情绪的类别,目前尚无定论。

汤姆金斯认为积极情绪应包括兴趣、快乐;弗瑞德认为愉快、兴趣、期望、惊奇四种情绪为积极情绪;拉扎勒斯认为积极情绪包括愉快、自豪、希望、爱;艾克曼认为积极情绪包含快乐和惊讶。

积极情绪研究中的一个代表人物弗瑞克森认为积极情绪包括快乐、兴趣、满足和爱,并对这四种情绪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中国心理学界大学生情绪调节研究的综述

中国心理学界大学生情绪调节研究的综述
从2 O世 纪 8 O年代 开 始 , 中 国基 础 医 学界 、 教育 界 和 心 理 学 界 女生常采用转移注 意的方式 , 男生则多采用压抑 的方式 。 大 学 生情 绪调 节 策 略 多元 化 研 究 主 要涉 及 情 绪 调节 策 略 的学者 先后将研究的兴趣放置到 了大学生情绪调节研究上。
的趋势, 可 粗 分 成两 个 阶 段 。 第一阶段为 2 0 0 0 - 2 0 0 7年 , 此 阶 关, 与 自我肯 定因子呈显著正相 关。差异检验结果也表 明, 除 段的 7年关注者甚少 , 平均每年仅有论文 5 . 7 篇; 第二阶段为 抑郁这一 因子外,认知重评得分高低不同的大学生在心理问 2 0 0 8 - 2 0 1 4年 , 平 均每 年 1 6 . 7篇 。 题、 自我 肯 定 、 焦 虑 上 的 得 分 都有 显 著 差 异 。可见 , 认 知 重评 心 理 学专 业 杂 志 刊 登 大 学生 情 绪 调 节 文 章情 况 如 下 。1 4 策略与心理健康水平有密切联系 。认知重评策略水平越高 ,
关键词 国内 大学生情绪调节研究 现状 与分析
中图分类号 : B 8 4 2 . 6 文献标识码 : A
G r o s s 认 为 情 绪 调 节 是指 “ 个 体 对 具 有 什 么样 的情 绪 、 情 意 。性别差异表现为女生多使 用情感分享和情感表露 的方式
绪什么时候发生、 如何进行情绪体验与表达施加影响的过程。 ” 来调节积极情绪 , 男生 多用克制、 升华的方式 。 对消极情绪时,
着 负相关关系, 正性情绪的克制和 负性情绪的发泄、 压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体
1 文献的总体情况 验与人际关系困扰有正相关关系。负性情绪 的压抑、体验和 中 国知 网显 示 ,中 国心 理 学 界 的 第 一 篇大 学 生 情 绪 调 节 发泄对人 际关系困扰有 显著 的正向预测作用 。大学生情绪调 的研究论文发表于 2 0 0 0年 。在 2 0 0 0 ~ 2 0 1 4年 间的 1 8 3篇学 节策 略与抑郁的研究发现 ,情绪调节中重新评价策略与抑郁 术论文 中, 会议论文集 1 6 篇, 占1 0 %; 学位论文 5 6 篇, 占3 1 %; 呈 显著 负 相 关 , 重 新 评 价策 略 的使 用有 利 于 减 少 抑 郁情 绪 。 大 期刊文章 1 0 8篇 ,占5 9 %。各年份论文发表数量呈逐渐递增 学生的认知重评策略与心理 问题 、焦虑及忧郁呈显著的负相

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学生:黄静学号: 201141330116 学院:教育科学学院专业:应用心理学入学时间: 2011 年 9 月指导教师:杨虎民职称:完成日期: 2015 年 4 月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摘要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90年代末兴起于西方心理学界的一股新的心理学力量,它以独特的研究视角给传统的主流心理学思潮注入了新的活力。

本文结合了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已有理论成果,系统阐述了其理论含义、产生背景、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应用研究、意义及不足,并对其当代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积极人格特质积极的主观体验积极心理治疗Review on the Research of Positive PsychologyAbstract Positive psychology is a new psychological force arose in the western psychology in the late 1990 s. It has injected new vitality to the traditional mainstream psychology thoughts in a unique research perspective.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existing theoretical research results of positive psychology has system expounds its theoretical meaning,background,Research purpose, research contents, research methods, application research,Significance and the insufficiency, And its contemporary development trend is prospected.Keywords Positive psychology Positive personality traits Positive subjective experiencePositive psychotherapy一、引言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塞利格曼等人为代表的心理学家向传统的西方社会消极、病态的心理学研究取向提出挑战,提出了至今方兴未艾的积极心理学思想。

情绪 文献综述

情绪 文献综述

情绪文献综述情绪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通过对情绪这一主题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探讨情绪的基本概念、情绪与认知、情绪与健康以及情绪调节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一、情绪的概念情绪是指一种个体内在感受和外显行为的反应,是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状态。

情绪的种类有很多,如喜悦、愤怒、恐惧、悲伤等。

Clore和Ortony(1988)认为,情绪可以被视为一个三元(评价、生理反应和目标)系统,其中评价为情绪的核心,反映了个体对环境或经验的评价。

二、情绪与认知情绪和认知之间有着密切关系。

许多研究表明,情绪可以影响人的认知判断和行为决策。

例如,情绪正向的个体通常更倾向于选择风险性更高的行为,而情绪负向的个体则更倾向于选择保守的行为。

另外,情绪也可以影响注意力、思维、记忆等认知过程。

例如,情绪正向的个体相对于情绪负向的个体更能够快速地识别出愉快的面孔。

研究人员认为,情绪与认知的相互作用在个体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情绪与健康情绪与健康之间也有密切关系。

许多研究表明,情绪的不健康表达与健康问题之间存在关联,例如抑郁症和心理应激症。

另外,情绪的调节也会影响健康。

研究表明,情绪调节良好的个体通常更能够应对生活中的负面情境,不易出现心理应激等健康问题。

四、情绪调节情绪调节是个体对情绪进行掌控和调节的过程。

有些个体天生具有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而有些个体则需要通过训练来提高情绪调节能力。

情绪调节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它可以改善个体的生活质量、提高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等。

近年来,研究者们对情绪调节的训练方法和效果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综上所述,情绪是个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与认知、健康和社会适应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

情绪的调节和训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提高个体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有明显的积极影响。

积极情绪研究综述

积极情绪研究综述

积极情绪研究综述吴茹谦云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云南昆明650500摘要:当今,关于积极情绪已成为情绪研究的一个核心,并且已出现了不少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本文回顾和总结了积极情绪研究的诸多方面,包括积极情绪的概念、相关理论及其功能和意义。

以及积极情绪对心理和生理健康的影响,培养90后大学生积极情绪的方法。

关键词:积极情绪;90后大学生;心理生理健康积极情绪近年来在国外情绪心理学研究中受到了充分重视,有了相对比较广泛的研究,许多研究对于积极情绪的概念、积极情绪的功能以及积极情绪对于健康的意义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理论分析,也开展了许多实证研究。

20世纪六十年代,美国Kentucky大学的三位心理学家Danner,David和Wallace,以文献回顾作为主要方法对老龄化和老年痴呆症进行研究时,对19世纪30年代天主教修女的日记进行了再次查阅。

他们通过研究发现,表达积极情绪最多的人比表达最少的多活十年【1】。

在20世纪末的10年研究中,心理学家在对关于心理疾患预防的研究中发现,对于抵御心理疾患起缓冲作用的是人类的力量:勇气、乐观、人际技能、信仰、希望、忠诚、坚韧等。

美国心理学家Martin E.P.Sligman,在对这些研究结果回顾的基础上,认识到研究人性的积极方面,是更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事情。

于是他构想发起一场新的心理学运动——种关注人的积极力量和积极潜力的心理学运动: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运动。

在他就任APA主席后1998年的美国心理学会年度大会上,明确的提出积极心理学的概念【2】。

之后在他的大力倡导下,积极心理学在国内外的心理学研究中受到了充分重视,有了比较广泛的研究。

Sligman指出,积极心理学研究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积极情绪;第二是积极性个体的个性特质;第三是积极的社会制度”【3】。

而积极的情绪和体验则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回顾和总结积极情绪的相关研究结果,对积极情绪的进一步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于积极的态度的研究报告

关于积极的态度的研究报告

关于积极的态度的研究报告摘要本研究报告旨在探讨积极的态度对个人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培养积极的态度来改善个人的生活质量。

通过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的分析,我们发现积极的态度不仅能够增强个人的心理健康,还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加强人际关系以及应对压力。

我们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方法来培养积极的态度,包括改变思维模式、树立目标、寻找乐观的解释、保持积极社交圈等。

积极的态度是一个重要的心理资产,对于个人的幸福感和成功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引言积极的态度是个人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个人的健康、幸福感和成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然而,积极的态度并不是每个人都天生具备的,它需要通过积极的心理训练和意识形态的引导来培养和发展。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积极的态度的重要性,以及为个人提供一些有效的方法来培养积极的态度,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2. 积极的态度对个人的影响2.1 行为和情绪方面的影响积极的态度能够显著提升个人的行为表现和情绪状态。

通过积极的态度,个人更容易面对挑战和困难,表现出更多的勇气和毅力。

研究发现,积极的态度能够改善个体的情绪状态,减少抑郁和焦虑等负面情绪,提高幸福感和自尊心。

2.2 工作效率的提高积极的态度对工作效率有着显著的正面影响。

持有积极态度的个人更加乐观和充满动力,能够更好地面对工作中的挑战和压力。

他们更有可能追求卓越,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2.3 人际关系的改善积极的态度有助于建立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

积极的态度使个人更加友好、善良和乐于助人,从而使他们更容易与他人建立密切的联系和互信。

研究还发现,积极的态度可以缓解亲密伴侣之间的紧张和冲突,有利于家庭和谐和长久的感情关系维系。

3. 培养积极的态度的方法3.1 改变思维模式改变思维模式是培养积极的态度的关键。

个人需要学会将注意力集中在积极的方面,避免过度关注负面的事物。

可以通过积极地思考和自我暗示来改变思维模式,例如每天给自己说几句积极的话语,鼓励自己成为更积极的人。

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大脑反应差异研究综述

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大脑反应差异研究综述

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大脑反应差异研究综述摘要情绪的产生通常伴随着相应的生理变化。

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在进化过程中具有不同的适应意义,形成了不同的生理反应。

该文综述了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在大脑中的反应差异,归纳了相关的研究结论和存在的争论,并指出寻找敏感情绪指标、脑功能定位、情绪调节等三个方向可能会在未来几年显著的推动情绪研究的进步。

关键词积极情绪,消极情绪,大脑反应,差异。

1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划分在情绪类型的划分上,存在多种分类方式。

传统的情绪理论认为人类的情绪可以通过几个维度进行区分,目前较为常用的方法是“效价—唤醒度”的划分方法:依据效价(valence)将情绪分类为正、负两极,位于正极的称积极情绪,通常带来愉悦感受,位于负极的称消极情绪,通常产生不愉悦感受;同时依据唤醒度(arousal)区分情绪的强弱,唤醒度越大,所产生的情绪就越强烈。

情绪的这一分类方法在当前情绪研究中仍在广泛应用,应用事件相关电位(ERP)、功能性核磁共振(fMRI)、正电子放射断层扫描(PET)等先进实验手段的研究中也在使用。

人们认为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使研究者没有对情绪进行更为细致的划分:首先,在实验情景下,诱发积极或消极情绪比诱发具体某种情绪要简单得多。

其次,诱发某种具体情绪时会有很大的风险,因为被试很可能不能被恰当地诱发出研究者所希望的情绪。

再次,从研究者的目的来说,并不一定非得诱发某种具体的情绪,因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各有其特性,诱发出积极或消极情绪就达到了研究的目的。

因此,在当前研究工作中效价—唤醒度划分情绪的方法仍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情绪的产生总是会伴随着相应的躯体反应以及心境的改变。

那么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在生理反应和情绪表达上存在哪些差别? 随着先进研究手段的应用,对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的生理特性进行比较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

Barrett等认为,一旦控制了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在反应与表达上将会具有很强的两极性[1]。

幼儿情绪调节策略研究综述

幼儿情绪调节策略研究综述

幼儿情绪调节策略研究综述
幼儿的情绪调节能力是影响其身心健康和社交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综述了幼儿情绪调节策略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 儿童行为疗法
儿童行为疗法是一种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

它通过建立正面的行为和
思维模式,帮助幼儿增强自信心和自我控制能力,减轻焦虑和抑郁等
负面情绪。

该方法包括认知重构、行为调节、情绪表达和放松训练等
技巧。

2. 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基于认知重构和行为改变的心理治疗方法。

它针
对幼儿的负面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通过引导其挖掘潜在的负面信仰
和思维,矫正其不良的认知处理方式,帮助其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和
思维模式。

该方法包括思维记录、情境模拟、放松训练等技巧。

3. 玩具疗法
玩具疗法是一种通过游戏和玩具促进幼儿情绪调节和自我表达的方法。

它通过提供安全、舒适的游戏环境,让幼儿放松心情,表达内心感受,发展社交技能。

该方法包括情境演练、角色扮演、玩具创作、家庭游
戏等技巧。

4. 技能培训
技能培训是一种基于行为学和认知心理学的方法。

它通过提供各种社
交技能、情绪管理技巧、自我控制技能等培训,帮助幼儿掌握解决问
题的能力和自我调节的技巧。

该方法包括情境训练、角色扮演、反思
训练等技巧。

总体来看,幼儿情绪调节策略涉及认知、行为和社交等多个方面,需要根据幼儿个体差异选择不同的方法和技巧。

未来的研究应更加注
重幼儿情绪调节策略实践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以更好地促进幼儿身
心健康发展。

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

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

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摘要】积极心理学研究关注人类优秀品质与行为背后的原因,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并发挥个人潜力。

本文从积极心理学研究的背景和概念入手,介绍了其研究内容、方法,以及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同时也指出了该领域所面临的挑战。

结论部分强调了积极心理学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发展的方向。

通过对积极心理学研究的综述,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类的积极品质和行为,为个人和社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指导。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研究综述, 背景, 概念介绍, 内容, 方法, 应用领域,发展趋势, 研究挑战, 重要性, 展望, 总结.1. 引言1.1 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的背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背景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末和本世纪初,当时心理学界开始对人类心理健康的积极因素进行深入研究。

过去心理学主要关注于人们的心理问题和疾病,而忽视了人类内在的积极资源和潜力。

而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填补了这一空白,将人类的精神健康视为一个积极和完整的概念。

积极心理学的发展也受到了正向心理学和幸福学等相关领域的启发和影响,使研究者开始关注人类的幸福感、乐观态度、个人成长等积极方面的心理特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身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也逐渐深入人们的生活领域,促进了人们对自身心理状态的认识和重视。

积极心理学的背景主要体现在对人类积极心理资源的重视和探索,通过深入研究积极情绪、乐观态度、心流体验等方面,为人们提供了更多参考和指导,促进了人们更加健康、快乐地生活。

1.2 积极心理学概念介绍积极心理学是一门关于个体如何实现幸福、优势和良好生活的心理学分支。

它关注的焦点是人类的优点、美德和幸福感,以及个体如何更好地利用自身优势来增强心理健康和幸福感。

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下,人们不仅仅是被动的心理问题解决者,更是可以通过积极的心理态度和行为来提升自身生活质量的创造者。

积极心理学强调个体的优点、能力和潜力,关注个体的自我实现和成长。

关于一线员工情绪管理的研究综述

关于一线员工情绪管理的研究综述

关于一线员工情绪管理的研究综述郝莹(陕西理工学院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1101班,陕西汉中 723000)指导老师:潘锦棠[摘要]情绪管理是对个体和群体的情绪感知、控制、调节的过程。

做好一线员工情绪管理的研究,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当前我国一线员工情绪管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企业和员工两个方面。

企业具体体现在过度依赖员工自我调节情绪、对情绪劳动引发的后果关注不足、忽视员工的情绪需求以及与情绪相关的企业“内耗”问题。

员工主要体现在情绪管理认识上的不到位、员工对情感进行自我压抑、员工压力过大。

因此就得出相对应的对策,即从企业角度加强基层管理者情绪工作和管理知识教育、普及情绪管理相关知识、对员工情绪工作进行适当补偿、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与健康的业余文化氛围。

从员工角度进行自我激励、适度表达愤怒、转移目标以及提高自身修养。

[关键词]一线员工情绪管理研究综述引言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

企业间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员工。

只有处理好员工的情绪管理问题,才能产生良好的管理效果,为企业创造出的更大的价值。

本次研究综述主要有以下目的:首先,可以系统的了解我国企业一线员工情绪管理的现状;其次,是了解目前学术界关于一线员工情绪管理研究有哪些最新理论,从而找出突破口,再进行深入研究;最后,通过综述研究能够很好的把握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律、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并快速提高学术论文的写作能力。

一、情绪管理的含义情绪是指人们对环境中某个客观事物的特种感触所持的身心体验,是一种对人生成功活动具有显著影响的非智力潜能素质。

情绪管理,是指通过研究个体和群体对自身情绪和他人情绪的认识、协调、引导、互动和控制,充分挖掘和培植个体和群体的情绪智商、培养驾驭情绪的能力,以确保个体和群体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并由此产生良好管理效果的一种管理手段。

简单说,情绪管理是对个体和群体的情绪感知、控制、调节的过程[1]。

孙恩泽指出,情绪管理是企业的一种资本管理。

积极心理学英文综述范文

积极心理学英文综述范文

积极心理学英文综述范文English:Positive psychology is a branch of psychology that focuses on the study and promotion of positive emotions, strengths, virtues, and well-being. Developed by Martin Seligman and his colleagues in the late 1990s, positive psychology seeks to understand what makes life worth living and how individuals can thrive. It emphasizes cultivating strengths such as resilience, optimism, gratitude, and mindfulness to enhance overall psychological functioning and satisfaction with life. Rather than solely treating mental illness, positive psychology aims to foster human flourishing by identifying and nurturing positive aspects of human experience. Research in this field encompasses various domains including positive emotions, positive traits, positive relationships, and positive institutions. Positive psychology interventions, such as gratitude journaling, mindfulness meditation, and strengths-based coaching, have been shown to effectively enhance well-being and reduce symptoms of depression and anxiety. By promoting a strengths-based approach and focusing on personal growth and fulfillment, positive psychology offers valuable insightsinto enhancing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promoting resilience in individuals and communities.中文翻译: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专注于研究和促进积极情绪、优势、美德和幸福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积极情绪研究综述吴茹谦云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云南昆明650500摘要:当今,关于积极情绪已成为情绪研究的一个核心,并且已出现了不少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本文回顾和总结了积极情绪研究的诸多方面,包括积极情绪的概念、相关理论及其功能和意义。

以及积极情绪对心理和生理健康的影响,培养90后大学生积极情绪的方法。

关键词:积极情绪;90后大学生;心理生理健康积极情绪近年来在国外情绪心理学研究中受到了充分重视,有了相对比较广泛的研究,许多研究对于积极情绪的概念、积极情绪的功能以及积极情绪对于健康的意义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理论分析,也开展了许多实证研究。

20世纪六十年代,美国Kentucky大学的三位心理学家Danner,David和Wallace,以文献回顾作为主要方法对老龄化和老年痴呆症进行研究时,对19世纪30年代天主教修女的日记进行了再次查阅。

他们通过研究发现,表达积极情绪最多的人比表达最少的多活十年【1】。

在20世纪末的10年研究中,心理学家在对关于心理疾患预防的研究中发现,对于抵御心理疾患起缓冲作用的是人类的力量:勇气、乐观、人际技能、信仰、希望、忠诚、坚韧等。

美国心理学家Martin E.P.Sligman,在对这些研究结果回顾的基础上,认识到研究人性的积极方面,是更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事情。

于是他构想发起一场新的心理学运动——种关注人的积极力量和积极潜力的心理学运动: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运动。

在他就任APA主席后1998年的美国心理学会年度大会上,明确的提出积极心理学的概念【2】。

之后在他的大力倡导下,积极心理学在国内外的心理学研究中受到了充分重视,有了比较广泛的研究。

Sligman指出,积极心理学研究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积极情绪;第二是积极性个体的个性特质;第三是积极的社会制度”【3】。

而积极的情绪和体验则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回顾和总结积极情绪的相关研究结果,对积极情绪的进一步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积极情绪”这一名词,在很多早期的情绪模型或理论中都有出现。

在冯特的情绪三维模型中,他认为情绪由三个维度组成:即愉快一不愉快;激动—平静;紧张一松弛【4】。

Plutchik 把情绪分为积极与消极,单一性与综合性,两极性,强度四个维度。

积极情绪的概念,至今仍没有一致的结果。

心理学家们各自保留自己的见解,一部分研究者认为积极就是一种愉快和快乐的特性,如LKrsen&Diener认为积极情绪就是一种具有正向价值的情绪;。

另一部分心理学家则认为,积极情绪是能激发人产生接近性行为或行为倾向的一种情绪,所谓接近性行为或行为倾向,就是指产生情绪的主体对情绪的对象能够出现接近或接近的行为趋势。

比如戴维森认为“积极情绪是与接近行为相伴随而产生的情绪”【5】。

我国心理学家盂昭兰(1989)则认为“积极情绪是与某种需要的满足相联系,通常伴随愉悦的主观体验,并能提高人的积极性和活动能力”【6】。

一积极情绪的概述(一)积极情绪的概念积极情绪(positive emotion)即正性情绪或具有正效价的情绪,“positive”即正性的、积极的。

许多研究者给积极情绪给出过具体的描述或定义,如罗素(Russell)曾提出“积极情绪就是当事情进展顺利时,你想微笑时产生的那种好的感受”[7]。

Fredrickson 认为“积极情绪是对个人有意义的事情的独特即时反应,是一种暂时的愉悦”[8]。

情绪的认知理论则认为“积极情绪就是在目标实现过程中取得进步或得到他人积极评价时所产生的感受”[9]。

从分立情绪理论的观点来看,积极情绪包括快乐(joy, happy)、满意(contentment)、兴趣(interest)、自豪(pride)、感激(gratitude)和爱(love)等。

快乐是指当情境被评价为安全的和熟悉的,或者事件被理解为个人目标取得进步和实现时而产生的情绪感受;满意是指被他人的接受和关爱所引起的感受,如果情境被评价为安全的、高度确定的和需要低付出的,就会引起满意感;兴趣是指当个体技能知觉与环境挑战知觉匹配时产生的愉悦与趋近感,当情境被评价为安全的、新颖的和改变的、神秘的以及一种困难感时就会引起兴趣;自豪是当目标成功实现或被他人评价为成功时产生的积极的体验。

因此,概括地说,积极情绪即正性情绪是指个体由于体内外刺激、事件满足个体需要而产生的伴有愉悦感受的情绪。

(二)积极情绪的相关理论1.积极情绪的扩展--建构理论传统的一般性情绪理论把所有的各种特种的情绪状态混为一谈,忽视了积极情绪的特殊功能。

积极心理学家Fredrickson(1998,2001),对传统的一般性情绪理论进行了发展,并对积极情绪的特定功能和作用提出了自己的“积极情绪扩展一建构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各种具体的积极情绪都能够扩展个体瞬间知—行指令系统,并建构个体资源,这些资源从体力和智力资源到社会和心理资源。

并且,积极情绪建构的这些个人资源是持久的。

它认为,当个体体验积极情绪时建构的个体资源,可以被储存下来,在以后的情景中使用。

因此通过体验积极情绪,人们可以将他们自己变成更有创造性,知识更渊博,更有弹性,更综合的社会交际和更健康的个体。

不过积极情绪对思想和行为的扩建效应也受到它自身强度的影响。

正如Fredrickson所说的,积极情绪通过扩展、建构个体即时的思想和行为资源而帮助个建构起持久的个人资源,这些资源倾向于从长远的角度、用间接的方式给个体带来各种利益。

具体来说,它能促使个体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从而产生多种思想和行为,特别是能产生一些创造性的思想和行为,并把这些思想和行为迁移到其他方面。

Fredrickson(2002)用相关的图表来清晰的表达了“积极情绪扩展一建构理论”的作用过程,并且特别强调它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也就是,个体每一次的积极情绪体验都会使个体原来的思想或行为模式上升到—个新的高度。

图1积极情绪的扩展一建构理论简而言之,扩展一建构理论用扩展的知——行指令系统来描述积极情绪的形式,用建构持久的个人资源描述他们的功能。

2.积极情绪对认知影响的神经心理学理论艾施(Ashy,1999)提出的积极情绪的神经心理学理论认为,适度的积极情绪状态会使中脑边缘皮层、前扣带皮层的多巴胺水平升高,而这种神经递质会提高思维的灵活性,使个体克服习惯化反应的能力增强¨【10】【11】这个理论对积极情绪促进了问题解决、决策制定等任务成绩的研究结果给予了很好的解释。

3.有关积极情绪来源的相关理论对于积极情绪的来源,目前也没有一致的研究结果,主要有三种理论观点。

来自临床心理学研究的结论认为,积极情绪是特质性的,这种特质是通过遗传或进化形成的,积极情绪的产生与多巴胺递质和教养因素有关,因此积极情绪是生来具有的,不可改变的;另一种观点认为积极情绪是环境的产物。

身体的、社会文化、个人经历、环境刺激、外在事件,都会产生积极情绪并影响它¨【12】。

第三种观点强调意志性变量,认为人们所主动做出的选择将直接影响积极情绪的出现。

如确定通过努力可达到的目标、全身心投入工作等都可以产生积极情绪【11】。

(三)积极情绪的功能1.积极情绪激活一般的行动趋势研究认为情绪是有机体在进化过程中由于适应环境而被赋予或设置的,尤其是消极情绪(负性情绪),是在应对具有生存威胁的环境中逐渐进化而来。

在进化的阶梯上,消极情绪与特定行动趋势密切联系,例如,愤怒生成攻击欲求,恐惧产生逃离欲求,厌恶引发驱逐欲求等。

这种特定行动的趋势对于应对危险和生存挑战是必须的和关键的。

但对于积极情绪,一般研究认为并不伴随特定行动趋势,只伴有一般性激活,如高兴、愉快伴随无目的激活;兴趣与注意定向相联系,兴趣引起个体一种希望研究、探索或卷入的感受以及通过整合新的信息到自我中和获得对于客体和他人新的经验;而满意与放松的状态相联系。

尽管积极情绪不伴随特定的行动趋势,不产生具体的行动,但积极情绪会产生一种一般的行动激活,即接近或趋近倾向,积极情绪能够促进活动的连续性。

在积极情绪状态下,个体会保持趋近和探索新颖事物,保持与环境主动的连结。

2.积极情的推销效应消极情绪发生时产生的一个显著改变是生成特定的行动倾向,而另一个显著改变是会导致个体各种相关的生理唤醒处于一种高水平的激活状态,使得有机体动员生理能量应对特定环境的挑战,这样就会使得有机体的体内生理活动水平暂时处于一种不平衡状态。

消极情绪所造成的体内生理活动的不平衡状态的恢复就需要积极情绪过程的参与,积极情绪能够撤销和恢复消极情绪导致的各种心血管活动的激活状态,使其恢复到正常的基线水平。

Fredrickson 及其同事的研究证实了一点,他们首先采用压力任务(告诉被试用一分钟的时间准备一个演讲,一分钟后演出并由同伴进行评价)引发被试的焦虑情绪,引起被试的心率改变和血压升高等生理反应。

接着随机的让被试观看四部影片片断,两个影片片断引发积极情绪(欢乐和满足),一个是中性刺激,作为控制条件,另外一个影片片断引发悲伤情绪。

然后测量从看影片开始被试的心血管活动恢复到准备演讲任务时的基线水平的时间。

结果发现,观看两部引发积极情绪(欢乐和满足)影片的被试心血管活动恢复到基线水平的速度明显快于观看中性影片控制条件下的被试,观看引发悲伤情绪影片的被试心血管活动水平恢复的最慢。

同时实验也发现在观看悲伤的影片时保持微笑的被试比在观看影片时不微笑的被试在影片结束后心血管活动水平恢复的更快。

积极情绪的撤销效应不仅表现在对于生理唤醒的撤销方面,同时也表现在对于消极情绪所造成的狭小的思维活动序列予以撤销,使得思维活动序列恢复到正常的水平,能够缓解消极情绪造成的紧张。

尽管这方面没有直接的研究支持,但研究表明主观报告积极情绪水平高的个体表现出更灵活的、更建设性的应对方式,表现出更抽象的、更持续的思维水平。

研究也表明参加幽默干预活动的被试与控制组被试比较,报告了显著低的焦虑和抑郁3.积极情绪对于组织效能的促进作用积极情绪不仅对于个体的适应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组织内成员的积极情绪对于一个组织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组织内个体的积极情绪可以相互感染和传递,对于营造积极的组织氛围是极为关键的,能够激励组织中员工的工作绩效,提高组织的效能。

与员工工作绩效相关的积极情绪不仅包括高唤醒的积极情绪如快乐、激动,也包括较低唤醒的积极情绪如满意、平静等。

Staw、Sutton、Pellod 等研究发现员工的积极情绪水平能够预期后来受到管理者高的评价和增加薪金,同时能够预期后来受到管理者、合作伙伴的更多社会支持。

StawSutton、Pellod 的研究也表明,员工最初报告的愉快水平能够预期后来的工作绩效。

对于MBA 学生的研究发现,报告更高积极情绪的学生,对于相关管理情境的决策更恰当、更仔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