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接地施工规范
电气工程施工规范线路敷设与接地标准
![电气工程施工规范线路敷设与接地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0ebc272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69.png)
电气工程施工规范线路敷设与接地标准电气工程施工是一项涉及线路敷设和接地的重要任务。
线路敷设和接地的标准工作是确保电气安全和设备可靠性的关键。
本文将重点介绍电气工程施工规范中线路敷设和接地的标准要求。
一、线路敷设标准要求1. 线缆选择与敷设在线路敷设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电缆,并遵循以下要求:- 线缆应具有足够的电气容量,能承受额定负荷和短路电流;- 线缆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或行业标准,如GB/T 12706.1-2002《额定电压35kV及以下动力电缆》;- 线缆应安装在保护管道或贴墙,保护其免受外力损坏;- 线缆敷设应符合安全距离要求,避免与其他设备的干扰。
2. 环境适应性线路敷设时必须考虑环境因素,确保线缆能适应各种复杂的条件,如:- 耐候性:线缆应具有良好的耐候性能,能在不同气候条件下正常工作;- 防腐保护:对于暴露在潮湿、腐蚀环境中的线缆,应采取防腐保护措施,如沉入土壤或使用防腐涂层。
3. 安全标志和标识为了确保安全,必须正确标志和标识线路敷设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如:- 标注电压等级和线缆类型等重要信息;- 标识线缆起点和终点,便于维修和定位故障。
二、接地标准要求1. 接地装置选择在电气工程施工中,接地装置是保证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部分。
根据不同的要求,接地装置应选择合适的类型,如:- 构造接地:适用于低电阻要求的场所,如配电站;- 独立接地:适用于对共用接地系统的电气设备的要求不一致的场所;- 阻抗接地:适用于对电流干扰要求较高的场所。
2. 接地电阻要求为了确保接地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接地电阻应满足以下要求:- 系统接地电阻应符合国家规定,如《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规范》GB 50254;- 不同类型的场所,如住宅区、工业区应有不同的接地电阻标准;- 接地电阻的测量应使用合适的测试方法和工具,如使用万用表、接地测试仪等。
3. 接地设施维护接地设施的维护是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减少事故发生的关键。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14e0bfcec281e53a5902ff80.png)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9 —92第一章总则第1.0.1 条为保证接地装置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促进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确保接地装置安全运行,制定本规范。
第1.0.2 条本规范适用于电气装置的接地装置安装工程的施工及验收。
第1.0.3 条接地装置的安装应按已批准的设计进行施工。
第1.0.4 条采用的器材应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井应有合格证件。
第1.0.5 条施工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应符合本规范和现行有关安全技术标准的规定。
第1.0.6 条接地装置的安装应配合建筑工程的施工,隐蔽部分必须在覆盖前会同有关单位做好中间检查及验收记录。
第1.0.7 条接地装置的施工及验收,除按本规范的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电气装置的接地第一节一般规定第2.1.1条电气装置的下列金属部分。
均应接地或与PEN线相接:一、电机、变压器、电器、手携式或移动式用电器具等的金属底座和外壳。
二、电气设备的传动装置。
三、屋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或钢筋混凝土构架以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遮栏和金属门。
四、配电、控制、保护用的屏(柜、箱)及操作台等的金属框架和底座。
五、交、直流电力电缆的接头盒、终端头和膨胀器的金属外壳和电缆的金属护层、可触及的电缆金属保护管和穿线的钢管。
六、电缆桥架、支架和井架。
七、装有避雷线的电力线路杆塔。
八、装在配电线路杆下的电力设备。
九、在非沥青地面的居民区内,无避雷线的小接地电流架空电力线路的金属杆塔和钢筋混凝土杆塔。
十、电除尘器的构架。
十一、封闭母线的外壳及其他裸露的金属部分。
十二、六氟化硫封闭式组合电器和箱式变电站的金属箱体。
十三、电热设备的金属外壳。
十四、控制电缆的金属护层。
第2.1.2条电气装置的下列金属部分可不接地或不与PEN线相接:一、在木质、沥青等不良导电地面的干燥房间内,交流额定电压为380V 及以下或直流额定电压为440V 及以下的电气设备的外壳;但当有可能同时触及上述电气设备外壳和已接地的其他物体时,则仍应接地。
gb50169_2022年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与规范验收
![gb50169_2022年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与规范验收](https://img.taocdn.com/s3/m/ac630af0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bd.png)
GB50169_2022年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与规范验收一、引言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中的接地装置施工与规范验收是确保电气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
接地装置作为电气系统的一部分,其主要功能是防止电气设备漏电,保护人身安全,同时降低电气设备故障率。
GB50169_2022年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与规范验收标准,旨在规范接地装置的施工过程,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
二、接地装置的施工要求1. 材料要求:接地装置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导电材料,如铜、铝等。
接地线的截面积应根据电气设备的额定电流和接地电阻要求进行选择。
2. 接地体的设置:接地体应埋设在土壤中,其埋深应符合设计要求。
接地体之间的间距应合理设置,以确保接地电阻的稳定性。
3. 接地线的连接:接地线应与接地体可靠连接,连接处应使用专业的连接器或焊接。
接地线的连接应牢固、可靠,防止因松动或腐蚀导致接地电阻增大。
4. 接地装置的防腐处理:接地体和接地线应进行防腐处理,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防腐处理方法包括镀锌、喷涂防腐涂料等。
三、接地装置的验收标准1. 接地电阻的测量:接地装置完成后,应使用专业的接地电阻测试仪进行接地电阻的测量。
接地电阻应符合设计要求,以确保接地装置的有效性。
2. 接地线的连接检查:检查接地线的连接是否牢固、可靠,连接处是否有腐蚀现象。
如有问题,应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
3. 接地体的外观检查:检查接地体的外观是否完好,是否有损坏、变形等现象。
如有问题,应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
4. 接地装置的标志:接地装置应设置明显的标志,标明接地体的位置、接地线的走向等信息,以便于维护和管理。
四、结论GB50169_2022年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与规范验收标准,对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中的接地装置施工与验收进行了详细规定。
生产企业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施工和验收,确保接地装置的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生产企业还应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以确保施工和验收工作的顺利进行。
建筑物电气接地施工的规范和防雷要点
![建筑物电气接地施工的规范和防雷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5225e787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72.png)
建筑物电气接地施工的规范和防雷要点电气接地在建筑物的施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保障建筑物安全运行的必要条件之一。
本文将针对建筑物电气接地施工的规范和防雷要点展开探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并正确应用相关知识。
一、电气接地施工规范建筑物电气接地工程的施工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范和标准,如《建筑物电气设计规范》、《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等。
首先,施工前需要进行现场勘测和设计,明确电气接地装置的类型、位置和方式。
其次,施工过程中要确保电气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符合规范要求,通常要求电阻小于10欧姆。
此外,施工中还需铺设良好的接地线路,保证接地装置与建筑物各部分的良好接触。
二、电气接地装置的选用电气接地装置按照其作用和特点可分为接地极、接地带和接地网。
在建筑物电气接地施工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接地装置。
例如,在建筑物外部,常采用接地带或接地网来降低地下水位电势。
而在建筑物内部,可选用接地极来提供安全的人身接地。
三、接地装置的位置和布置接地装置的位置和布置需要根据建筑物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安排。
在电气接地施工中,通常应选取地势较低、湿度较高的地方作为接地装置的位置。
此外,接地装置应与建筑物的主体结构有良好的接触,确保接地装置与周围土壤的良好导通。
四、接地线路的布置与保护在建筑物电气接地施工中,接地线路的布置和保护也是至关重要的。
接地线路不仅要合理布置,还要保护好,以防止外界因素造成线路故障。
在布置接地线路时,应尽量减少线路长度,降低线路电阻。
同时,还要通过设计合理的线路走向,避免与其他设备或管道的相互干扰。
五、接地装置的施工要求在电气接地施工中,接地装置的施工要求至关重要。
首先,施工人员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保证施工质量。
其次,施工材料和设备要符合相关标准,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同时,施工过程中还需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检测和验收,确保接地装置正常工作。
六、建筑物的防雷要点除了电气接地施工外,建筑物的防雷工作也是至关重要的。
电气接地施工方案范本
![电气接地施工方案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e19e3520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5d.png)
电气接地施工方案一、前言在电气工程中,电气设备的接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能够确保电气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有效预防人员触电事故的发生。
因此,在电气设备安装前,必须编制一份合格的电气接地施工方案,并根据该方案进行具体施工。
本文档旨在介绍电气接地施工方案的一般规定。
二、电气接地的分类根据电气接地的功能和形式,电气接地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保护接地。
用于保护设备和人员不受电流冲击的接地方式。
这种接地形式包括:手持设备的外壳(如电动工具等)应接地,整机或设备主体应通过低阻接地去连接;变压器、发电机等设备的中性点应接地;箱式开关、保护器的外壳和支架应接地。
2.工作接地。
用于离线工作电流之间的接地方式。
一般是设备的控制回路、信号回路等进行接地。
3.静电接地。
用于消除静电电荷而引起放电的接地方式。
三、电气接地施工规范安装电气设备时,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GB50169-2017)和专门规定进行施工。
下面是电气接地施工规范:(一)电杆接地1.在电杆附近挖掘一个适当大小的坑,深度与电杆深度相同,深度不小于1米深。
2.在坑中用混凝土固定接地棒,接地棒的材质和长度应符合规定标准。
接地棒必须与电杆末端等高。
3.在接地棒下挂钙钜,将接地棒与电线连接起来。
总阻抗不应大于4欧姆。
(二)地下电缆接地1.地下电缆应按照规定标准敷设,接地塞的间距不应超过30米。
2.接地塞应该与外壳连接紧密,并且环保接地塞还应进行双重接地。
3.对于非金属接地塞,其材质应符合规定标准。
而且必须符合其规定的总阻抗要求。
(三)室内设备电气接地1.设备外壳和金属结构等必须接地。
其连接材质和规范应根据设备特性选择。
2.在室内铺设金属管道时,必须连接金属管并接地。
3.根据控制电源信号传递、静电和雷击等知识选择合适电气接地方案。
四、电气接地施工注意事项(一)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在施工过程中要遵守电气安全规则,加强安全防护,保证人身安全。
2.施工人员必须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完整版)施工用电接地的要求和规范
![(完整版)施工用电接地的要求和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bc26ebc0ad02de80d4d840f9.png)
附件1:施工用电器具、移动电源箱、移动发电机的接地线、体(桩)及接地的要求和规范为了防止电气设备外壳意外带电时造成人员触电伤害,应将电气设备外壳与接地体良好连接,形成保护性接地。
当电气设备外壳因漏电等原因意外带电时,如果人员触及电气设备外壳,由于保护接地电阻是和人体电阻并联的,并远小于人体电阻,则可保证将通过人体的电流限制在安全的范围内,保证人员的人身安全。
参考《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5.1.1、5.1.2、5.1.9、5.1.10、5.3.2、5.3.4、9.1.3等条文的规定,以及现场实际,对施工用电器具、移动电源箱、移动发电机等的外壳接地要求如下:一、适用范围施工用电器具、移动电源箱、移动发电机等的金属外壳应接地。
二、接地线截面要求和规范(一)配电装置、电动机械的接地线(PE线)应为截面不小于2.5平方毫米的绝缘多股铜线。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接地线截面积一般不得小于相线截面1/3,且不得小于1.5平方毫米的绝缘多股铜线。
接地线(PE线)上严禁装设开关或熔断器,严禁通过工作电流,且严禁断线。
(二)相线、N线、PE线的颜色标记必须符合以下规定: A、B、C相线的绝缘颜色依次为黄、绿、红色;N线的绝缘颜色为淡蓝色;PE线的绝缘颜色为绿/黄双色。
颜色标记严禁混用和互相代用。
三、接地体(桩)要求和规范(一)自然接地体(接地桩):施工前已埋入地中,可兼作接地体用的各种构件,如:已投运的钢筋混凝土基础的钢筋结构、金属井管、金属管道(非燃气)等。
根据现场作业环境合理选择,尽量选截面大、埋深深、方便操作的接地体。
(二)人工接地体(接地桩)1、可采用角钢、钢管或光面圆钢作为接地桩。
采用圆钢时,其直径不得小于16毫米;采用扁钢时,其厚度不得小于4毫米、截面积不得小于160平方毫米;采用钢管时,壁厚不小于3.5毫米。
不得采用螺纹钢作为接地桩;不得采用铝导体做接地体或地下接地线。
2、在接地桩的埋深要求处应有明显标示(红油漆划线、用电焊做记号等),便于判断埋深是否达到规范要求。
施工用电接地的要求和规范
![施工用电接地的要求和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ebcb1b51a37f111f1855bd8.png)
附件1:施工用电器具、移动电源箱、移动发电机的接地线、体(桩)及接地的要求和规范为了防止电气设备外壳意外带电时造成人员触电伤害,应将电气设备外壳与接地体良好连接,形成保护性接地。
当电气设备外壳因漏电等原因意外带电时,如果人员触及电气设备外壳,由于保护接地电阻是和人体电阻并联的,并远小于人体电阻,则可保证将通过人体的电流限制在安全的范围内,保证人员的人身安全。
参考《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5.1.1、5.1.2、5.1.9、5.1.10、5.3.2、5.3.4、9.1.3等条文的规定,以及现场实际,对施工用电器具、移动电源箱、移动发电机等的外壳接地要求如下:一、适用范围施工用电器具、移动电源箱、移动发电机等的金属外壳应接地。
二、接地线截面要求和规范(一)配电装置、电动机械的接地线(PE线)应为截面不小于2.5平方毫米的绝缘多股铜线。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接地线截面积一般不得小于相线截面1/3,且不得小于1.5平方毫米的绝缘多股铜线。
接地线(PE线)上严禁装设开关或熔断器,严禁通过工作电流,且严禁断线。
(二)相线、N线、PE线的颜色标记必须符合以下规定: A、B、C相线的绝缘颜色依次为黄、绿、红色;N线的绝缘颜色为淡蓝色;PE线的绝缘颜色为绿/黄双色。
颜色标记严禁混用和互相代用。
三、接地体(桩)要求和规范(一)自然接地体(接地桩):施工前已埋入地中,可兼作接地体用的各种构件,如:已投运的钢筋混凝土基础的钢筋结构、金属井管、金属管道(非燃气)等。
根据现场作业环境合理选择,尽量选截面大、埋深深、方便操作的接地体。
(二)人工接地体(接地桩)1、可采用角钢、钢管或光面圆钢作为接地桩。
采用圆钢时,其直径不得小于16毫米;采用扁钢时,其厚度不得小于4毫米、截面积不得小于160平方毫米;采用钢管时,壁厚不小于3.5毫米。
不得采用螺纹钢作为接地桩;不得采用铝导体做接地体或地下接地线。
2、在接地桩的埋深要求处应有明显标示(红油漆划线、用电焊做记号等),便于判断埋深是否达到规范要求。
GB50169-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9-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4b0bd14b767f5acfa1c7cd26.png)
GB50169-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保证接地装置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促进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确保接地装置安全运行,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电气装置的接地装置安装工程的施工及验收。
第1.0.3条接地装置的安装应按已批准的设计进行施工。
第1.0.4条采用的器材应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并应有合格证件。
第1.0.5条施工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应符合本规范和现行有关安全技术标准的规定。
第1.0.6条接地装置的安装应配合建筑工程的施工,隐蔽部分必须在覆盖前会同有关单位做好中间检查及验收记录。
第1.0.7条接地装置的施工及验收,除按本规范的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电气装置的接地第一节一般规定第2.1.1条电气装置的下列金属部分,均应接地或接零:一、电机、变压器、电器、携带式或移动式用电器具等的金属底座和外壳。
二、电气设备的传动装置。
三、屋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或钢筋混凝土构架以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遮栏和金属门。
四、配电、控制、保护用的屏(柜、箱)及操作台等的金属框架和底座。
五、交、直流电力电缆的接头盒、终端头和膨胀器的金属外壳和电缆的金属护层、可触及的电缆金属保护管和穿线的钢管。
六、电缆桥架、支架和井架。
七、装有避雷线的电力线路杆塔。
八、装在配电线路杆上的电力设备。
九、在非沥青地面的居民区内,无避雷线的小接地电流架空电力线路的金属杆塔和钢筋混凝土杆塔。
十、电除尘器的构架。
十一、封闭母线的外壳及其他裸露的金属部分。
十二、六氟化硫封闭式组合电器和箱式变电站的金属箱体。
十三、电热设备的金属外壳。
十四、控制电缆的金属护层。
第2.1.2条电气装置的下列金属部分可不接地或不接零:一、在木质、沥青等不良导电地面的干燥房间内,交流额定电压为380V及以下或直流额定电压为440V及以下的电气设备的外壳;但当有可能同时触及上述电气设备外壳和已接地的其他物体时,则仍应接地。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程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9cf147e0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26.png)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程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程概述:在电气装置的安装工程中,接地装置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施工工作。
接地装置的良好施工和验收规程能够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并保护人身和财产的安全。
本文将深入探讨接地装置的施工及验收规程,并提供个人的观点和理解。
一、接地装置施工规程1. 施工前准备:在进行接地装置的施工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明确施工过程中所需的设备和材料,并保证它们的质量和数量符合要求。
另外,还要仔细研读相关的图纸和规范,确保对施工流程有清晰的了解。
2. 接地电极的安装:接地电极的安装是接地装置施工的核心环节。
在进行电极的布置时,应考虑地质条件、电流规模等因素。
电极应垂直埋设于地下,深度应符合规范的要求。
在安装时,应注意电极与其他设备的距离,避免相互干扰。
3. 接地导体的安装:接地导体是将接地电极与电气设备连接起来的关键部分。
在进行导体的安装时,应选择质量良好、导电性能优异的材料,并采用符合规范的连接方式。
导体的固定必须牢固可靠,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松动或脱落。
4. 施工验收及记录:接地装置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验收和记录工作。
验收的内容包括接地电阻的测量、接地性能的检查等。
确保接地装置达到设计要求,并记录下验收结果,作为以后的参考依据。
如有不合格的地方应及时进行修复和整改,直到满足规范的要求为止。
二、接地装置验收规程1. 接地电阻的测量:接地电阻是评价接地装置良好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进行验收时,需要使用专业的电阻测量仪器进行测量。
接地电阻的测量应在施工完成后的适当时间进行,以确保土壤的干燥状态。
测量结果应与设计要求进行比对,且不得超过规范规定的允许范围。
2. 接地性能的检查:验收时还需要对接地装置的接地性能进行检查。
可以通过使用万用表等仪器,对接地导体和设备的接地状态进行测试。
确保接地装置与设备之间的导通性良好。
并核对连接件是否紧固可靠,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接触不良或腐蚀现象。
施工用电接地的要求和规范
![施工用电接地的要求和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7a4d52ae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eb.png)
施工用电接地的要求和规范施工用电接地是为了保证施工现场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以及人员的安全,其要求和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接地形式和接地材料的选择施工用电接地可以采用直接接地和间接接地两种形式。
直接接地是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和接地装置直接连接到地下的金属构造物或接地体,以实现与地的连接。
间接接地则是通过中间设备(如接地线或接地电阻器)来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地连接起来。
在选择接地材料时,应优先选择导电性能好、机械强度高的材料。
常用的接地材料包括镀锌钢板、镀锌角铁、镀锌圆钢、铜排等。
二、接地电阻及其测试施工用电接地的电阻值是衡量接地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一般的建筑工地中,施工用电接地电阻的要求通常为不大于4欧姆。
测试接地电阻应采用专用的接地电阻测试仪,测试步骤如下:1.首先将接地电阻测试仪的两个测试棒插入地面,保持棒间相距适当的距离;2.打开测试仪的电源开关,并选择合适的测量范围;3.将测试棒与接地体的接地部分连接;4.等待测试仪的读数稳定后,记录下接地电阻的数值。
三、接地电流的保护为了避免接地电流对人身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造成影响,施工用电接地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一般来说,当接地电流大于30mA时,会对人身安全造成危害。
常用的接地电流保护措施包括:1.设置过电流保护器,当接地电流超过规定值时,自动切断电路;2.设置漏电保护器,当接地电流发生漏电时,自动切断电路;3.对接地电阻进行定期检测,确保接地电阻不会因为氧化、腐蚀等原因增大,从而导致接地电流增大。
四、接地电位的平衡为了保证施工现场的电气设备正常工作,接地电位应平衡。
电位平衡一般通过对接地体进行合理的布置和联接来实现。
具体措施包括:1.将接地体均匀分布在施工现场的各个位置,避免出现电位集中现象;2.尽量减少接地线的长度,以减小接地电阻;3.接地体之间通过铜排等导体互联,以降低接地电位差。
五、接地装置的标识和维护为了保证接地装置的正常运行和维护,应对接地装置进行明确的标识和维护。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07f55c55fbfc77da269b191.png)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保证接地装置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促进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确保接地装置安全运行,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电气装置的接地装置安装工程的施工及验收。
第1.0.3条接地装置的安装应按已批准的设计进行施工。
第1.0.4条采用的器材应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井应有合格证件。
第1.0.5条施工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应符合本规范和现行有关安全技术标准的规定。
第1.0.6条接地装置的安装应配合建筑工程的施工,隐蔽部分必须在覆盖前会同有关单位做好中间检查及验收记录。
第1.0.7条接地装置的施工及验收,除按本规范的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电气装置的接地第一节一般规定第2.1.l条电气装置的下列金属部分。
均应接地或与PEN线相接:一、电机、变压器、电器、手携式或移动式用电器具等的金属底座和外壳。
二、电气设备的传动装置。
三、屋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或钢筋混凝土构架以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遮栏和金属门。
四、配电、控制、保护用的屏(柜、箱)及操作台等的金属框架和底座。
五、交、直流电力电缆的接头盒、终端头和膨胀器的金属外壳和电缆的金属护层、可触及的电缆金属保护管和穿线的钢管。
六、电缆桥架、支架和井架。
七、装有避雷线的电力线路杆塔。
八、装在配电线路杆下的电力设备。
九、在非沥青地面的居民区内,无避雷线的小接地电流架空电力线路的金属杆塔和钢筋混凝土杆塔。
十、电除尘器的构架。
十一、封闭母线的外壳及其他裸露的金属部分。
十二、六氟化硫封闭式组合电器和箱式变电站的金属箱体。
十三、电热设备的金属外壳。
十四、控制电缆的金属护层。
第2.1.2条电气装置的下列金属部分可不接地或不与PEN线相接:一、在木质、沥青等不良导电地面的干燥房间内,交流额定电压为380V及以下或直流额定电压为440V及以下的电气设备的外壳;但当有可能同时触及上述电气设备外壳和已接地的其他物体时,则仍应接地。
电气接地施工规范
![电气接地施工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950130396c175f0e7cd137b1.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169—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保证接地装置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促进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确保接地装置安全运行,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电气装置的接地装置安装工程的施工及验收。
第1.0.3条接地装置的安装应按已批准的设计进行施工。
第1.0.4条采用的器材应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井应有合格证件。
第1.0.5条施工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应符合本规范和现行有关安全技术标准的规定。
第1.0.6条接地装置的安装应配合建筑工程的施工,隐蔽部分必须在覆盖前会同有关单位做好中间检查及验收记录。
第1.0.7条接地装置的施工及验收,除按本规范的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电气装置的接地第一节一般规定第2.1.l条电气装置的下列金属部分。
均应接地或与PEN线相接:一、电机、变压器、电器、手携式或移动式用电器具等的金属底座和外壳。
二、电气设备的传动装置。
三、屋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或钢筋混凝土构架以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遮栏和金属门。
四、配电、控制、保护用的屏(柜、箱)及操作台等的金属框架和底座。
五、交、直流电力电缆的接头盒、终端头和膨胀器的金属外壳和电缆的金属护层、可触及的电缆金属保护管和穿线的钢管。
六、电缆桥架、支架和井架。
七、装有避雷线的电力线路杆塔。
八、装在配电线路杆下的电力设备。
九、在非沥青地面的居民区内,无避雷线的小接地电流架空电力线路的金属杆塔和钢筋混凝土杆塔。
十、电除尘器的构架。
十一、封闭母线的外壳及其他裸露的金属部分。
十二、六氟化硫封闭式组合电器和箱式变电站的金属箱体。
十三、电热设备的金属外壳。
十四、控制电缆的金属护层。
第2.1.2条电气装置的下列金属部分可不接地或不与PEN线相接:一、在木质、沥青等不良导电地面的干燥房间内,交流额定电压为380V及以下或直流额定电压为440V及以下的电气设备的外壳;但当有可能同时触及上述电气设备外壳和已接地的其他物体时,则仍应接地。
gb5016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b1a85dc76c66137ef0619b9.png)
1 总则1.0.1 为保证接地装置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促进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确保接地装置安全运行,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电气装置的接地装置安装工程的施工及验收。
1.0.3 接地装置的安装应由工程施工单位按已批准的设计要求施工,工程建设管理单位和监理单位应有专人负责监督。
1.0.4 接地装置施工采用的器材应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并应有合格证件。
1.0.5 施工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应符合本规范和现行有关安全标准的规定。
11.0.6 接地装置的安装应配合建筑工程的施工;隐蔽部分必须在覆盖前会同有关单位作好中间检查及验收记录。
1.0.7 各种电气装置与主接地网的连接必须可靠,接地装置的焊接质量应符合本规范第3.4.2条的规定,接地电阻应符合设计规定,扩建接地网与原接地网应为多点连接。
1.0.8 接地装置验收测试应在土建完工后尽快安排进行;对高土壤电阻率地区的接地装置,在接地电阻难以满足要求时,应由设计确定采取相应措施,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
1.0.9 接地装置的施工及验收,除应按本规范的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的规定。
22 术语和定义2.0.1接地体(极)grounding conductor埋入地中并直接与大地接触的金属导体,称为接地体(极)。
接地体分为水平接地体和垂直接地体。
2.0.2自然接地体natural earthing electrode可利用作为接地用的直接与大地接触的各种金属构件、金属井管、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的基础、金属管道和设备等,称为自然接地体。
2.0.3接地线grounding conductor电力设备、杆塔的接地螺栓与接地体或零线连接用的在正常情况下不载流的金属导体,称为接3地线。
2.0.4接地装置grounding connection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总和,称为接地装置。
2.0.5接地grounded将电力系统或建筑物电气装置、设施过电压保护装置用接地线与接地体连接,称为接地。
gb50169-201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条文说明)
![gb50169-201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条文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5b2f1a3d0b1c59eef8c7b464.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9 - 2016条文说明修订说明《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9-2016 ,经住房城乡建设部2016 年8 月18 日以第1260 号公告批准发布。
本规范是对《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9-2006 的修订。
本规范上一版的主编单位是国网北京电力建设研究院(现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参编单位是广东电力试验研究所、东北电业管理局第二工程公司、湖北电力建设一公司、北京电力建设公司、甘肃送变电工程公司、上海电力建设一公司、广州供电分公司、乐清市华夏防雷器材厂、武汉岱嘉电气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欧地安科技有限公司等,主要起草人是陈发宇、李谦、孙关福、孙克彬、余祥、穆德龙、雷宗灿、朱有山、马庆林、章国林、汪海涛、屈国庆、宋美云、佟建勋等。
本规范修订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了我国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的实践经验,同时参考了国外先进技术法规、技术标准。
为了方便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本规范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规范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的目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还着重对强制性条文的强制性理由作了解释。
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规范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规范规定的参考。
目次1 总则............................................................................................................................. - 4 -2 术语............................................................................................................................. - 5 -3 基本规定........................................................................................................................... - 6 -4 电气装置的接地............................................................................................................... - 8 -4.1 接地装置的选择..................................................................................................... - 8 -4.2 接地装置的敷设..................................................................................................... - 9 -4.3 接地线、接地极的连接....................................................................................... - 10 -4.4 接地装置的降阻.................................................................................................... - 11 -4.5 风力发电机组与光伏发电站的接地................................................................... - 12 -4.6 接闪器的接地....................................................................................................... - 13 -4.7 输电线路杆塔的接地........................................................................................... - 13 -4.8 主(集)控楼、调度楼和通信站的接地........................................................... - 15 -4.9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接地....................................................................... - 16 -4.10 电力电缆金属于户层的接地............................................................................. - 16 -4.11 配电电气装置的接地 ......................................................................................... - 17 -4.12 建筑物电气装置的接地..................................................................................... - 17 -4.13 携带式和移动式用电设备的接地..................................................................... - 18 -4.14 防雷电感应和防静电的接地............................................................................. - 19 -5 工程交接验收................................................................................................................. - 20 -1 总则1.0.1 本条阐明了本规范编制的原则:为了保证接地装置的施工和验收质量而制定。
电气设备工程中的接地规范要求
![电气设备工程中的接地规范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8be0e675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54.png)
电气设备工程中的接地规范要求接地在电气设备工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能够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并有效地防止电气故障产生的电击和火灾风险。
为了保证接地的可靠性和合规性,国际上普遍制定了一系列接地规范要求。
本文将介绍电气设备工程中的接地规范要求,并进一步讨论其实施过程及技术要点。
一、接地规范要求的重要性在电气设备工程中,接地的规范要求至关重要。
首先,良好的接地系统能够提供对设备的可靠保护,防止电气故障引起的电压过高和电流过大,从而降低人员和设备的安全风险。
其次,合规的接地系统也能够减小电磁干扰,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数据传输。
因此,电气设备工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接地规范要求进行设计、施工和维护。
二、接地规范要求的实施过程1. 接地系统的布置根据规范要求,接地系统需要合理布置,以确保接地电阻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一般情况下,接地系统应该与电气设备的负荷中心相连,并考虑到设备布置的合理性以及场地的特殊要求。
布置接地系统时还需注意减少与其他金属结构的接触,以避免地电流的影响和干扰。
2. 接地电阻的要求接地电阻是评估接地系统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根据规范要求,接地电阻的值应该符合设备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条件和环境要求。
通常情况下,接地电阻应该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保证接地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为了降低接地电阻的值,可以采用增加地网面积、提高电极深度等方式。
3. 接地材料的选择根据接地规范要求,接地材料的选择也十分重要。
接地电极通常采用铜材料,其导电性能好且抗腐蚀性能强。
对于接地电极的安装方式,应根据规范要求进行选择,例如埋地电极、桩式电极等。
同时,还需要注意与接地电极连接的导线及其连接方式,确保其接触良好,避免接地电阻增加。
4. 接地系统的维护接地系统的维护也是合规要求的一部分。
规范要求定期检查接地系统的状态,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保养。
例如,检查接地电极的连接是否紧固,表面是否受损等。
如果发现接地电阻增加或其他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或更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169—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保证接地装置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促进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确保接地装置安全运行,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电气装置的接地装置安装工程的施工及验收。
第1.0.3条接地装置的安装应按已批准的设计进行施工。
第1.0.4条采用的器材应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井应有合格证件。
第1.0.5条施工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应符合本规范和现行有关安全技术标准的规定。
第1.0.6条接地装置的安装应配合建筑工程的施工,隐蔽部分必须在覆盖前会同有关单位做好中间检查及验收记录。
第1.0.7条接地装置的施工及验收,除按本规范的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电气装置的接地第一节一般规定第2.1.l条电气装置的下列金属部分。
均应接地或与PEN线相接:一、电机、变压器、电器、手携式或移动式用电器具等的金属底座和外壳。
二、电气设备的传动装置。
三、屋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或钢筋混凝土构架以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遮栏和金属门。
四、配电、控制、保护用的屏(柜、箱)及操作台等的金属框架和底座。
五、交、直流电力电缆的接头盒、终端头和膨胀器的金属外壳和电缆的金属护层、可触及的电缆金属保护管和穿线的钢管。
六、电缆桥架、支架和井架。
七、装有避雷线的电力线路杆塔。
八、装在配电线路杆下的电力设备。
九、在非沥青地面的居民区内,无避雷线的小接地电流架空电力线路的金属杆塔和钢筋混凝土杆塔。
十、电除尘器的构架。
十一、封闭母线的外壳及其他裸露的金属部分。
十二、六氟化硫封闭式组合电器和箱式变电站的金属箱体。
十三、电热设备的金属外壳。
十四、控制电缆的金属护层。
第2.1.2条电气装置的下列金属部分可不接地或不与PEN线相接:一、在木质、沥青等不良导电地面的干燥房间内,交流额定电压为380V及以下或直流额定电压为440V及以下的电气设备的外壳;但当有可能同时触及上述电气设备外壳和已接地的其他物体时,则仍应接地。
二、在干燥场所,交流额定电压为127V及以下或直流额定电压为110V及以下的电气设备的外壳(该款系沿用《电气安装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82中条文)。
三、安装在配电屏、控制屏和配电装置上的电气测量仪表、继电器和其他低压电器等的外壳,以及当发生绝缘损坏时,在支持物上不会引起危险电压的绝缘子的金属底座等。
四、安装在已接地金属构架上的设备,如穿墙套管等。
五、额定电压为220V及以下的蓄电化室内的金属支架。
六、由发电厂、变电所和工业、企业区域内引出的铁路轨道。
七、与已接地的机床、机座之间有可靠电气接触的电动机和电器的外壳。
第2.1.3条需要接地的直流系统的接地装置应符合下列要求:一、能与地构成闭合回路且经常流过电流的接地线应沿绝缘垫板敷设,不得与金属管道、建筑物和设备的构件有金属的连接。
二、在土壤中含有在电解时能产生腐蚀性物质的地方,不宜敷设按地装置,必要时可采取外引式接地装置或改良土壤的措施。
三、直流电力回路专用的中性线和直流两线制正极的接地体、接地线不得与自然接地体有金属连接;当无绝缘隔离装置时,相互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m。
四、三线制直流回路的中性线宜直接接地。
第2.l.4条按地线不应作其他用途。
第二节接地装置的选择第2.2.1条交流电气设备的接地可以利用下列自然接地体;一、埋设在地下的金属管道,但不包括有可燃或有爆炸物质的管道。
二、金属井管。
三、与大地有可靠连接的建筑物的金属结构。
四、水工构筑物及其类似的构筑物的金属管、桩。
第2.2.2条交流电气设备的接地线可利用行列接地体接地:一、建筑物的金属结构(梁、柱等)及设计规定的混凝土结构内部的钢筋。
二、生产用的起重机的轨道、配电装置的外壳、走廊、平台、电梯竖井、起重机与升降机的构架、运输皮带的钢梁、电除尘器的构架等金属结构。
三、配线的钢管。
第2.2.3条接地装置宜采用钢材。
接地装置的导体截面应符合热稳定和机械强度的要求,但不应小于表2.2.3所列规格。
大中型发电厂、110kV及以上变电所或腐蚀性较强场所的接地装置应采用热镀锌钢材,或适当加大截面。
第2.2.4条低压电气设备地l扯L外露的铜和铝按地线的最小截面应符合表2.2.4的规定。
表2.2.4 低压电气设备地面上外露的铜和铝接地线的最小截面名称铜(mm²)铝(mm²)明敷的裸导体46绝缘导体 1.5 2.5电缆的接地芯或与相线包在同一1 1.5保护外壳内的多芯导线的接地芯第2.2.5条在地下不得采用裸铝导体作为接地体或接地线。
第2.2.6条利用化学方法降低土壤电阻率时,采用的降阻剂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材料的选择应符合设计要求。
二、使用的材料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
并有合格证件。
三、严格按照生产厂家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操作工艺施工。
第2.2.7条不得利用蛇皮管、管道保温层的金属外皮或金属网以及电缆金属护层作接地线。
第三节接地装置的敷设第2.3.l条接地体顶面埋设深度应符合设计规定。
当无规定时。
不宜小于0.6m。
角钢及钢管接地体应垂直配置。
除接地体外,接地体引出线的垂直部分和接地装置焊接部位应作防腐处理;在作防腐处理前,表面必须除锈并去掉焊接处残留的焊药。
第2.3.2条垂直接地体的间距不宜小于其长度的2倍。
水平接地体的问距应符合设计规定。
当无设计规定时不宜小于5m。
第2.3.3条接地线应防止发生机械损伤和化学腐蚀。
在与公路、铁路或管道等交叉及其他可能使接地处遭受损伤处,均应用管子或角钢等加以保护。
接地线在穿过墙壁、楼板和地坪处应加装钢管或其他坚固的保护套,有化学腐蚀的部位还应采取防腐措施。
第2.3.4条接地干线应在不同的两点及以上与接地网相连。
自然接地体应在不同的两点及以上与接地干线或接地网相连接。
第2.3.5条每个电气装置的接地应以单独的接地线与接地干线相连接,不得在一个接地线中串接几个需要接地的电气装置。
第2.3.6条接地体敷设完后的土沟其回填土内不应夹有石块和建筑垃圾等;外取的土壤不得有较强的腐蚀性;在回填土时应分层夯实。
第2.3.7条明敷接地线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应便于检查。
二、敷设位置不应妨碍设备的拆卸与检修。
三、支持件间的距离,在水平直线部分宜为0.5~1.5m;垂直部分宜为1.5~3m;;转弯部分宜为0.3~0.5m。
四、接地线应按水平或垂直敷设,亦可与建筑物倾斜结构平行敷设;在直线段上,不应有高低起伏及弯曲等情况。
五、接地线沿建筑物墙壁水平敷设时,离地面距离宜为250~300mm;接地线与建筑物墙壁间的间隙宜为10~15mm。
六、在接地线跨越建筑物伸缩缝、沉降缝处时,应设置补偿器。
补偿器可用接地线本身弯成弧状代替。
第2.3.8条明敷接地线的表面应涂以用15~100mm宽度相等的绿色和黄色相间的条纹。
在每个导体的全部长度上或只在每个区间或每个可接触到的部位上宜作出标志。
当使用胶带时,应使用双色胶带。
中性线宜涂淡蓝色标志。
第2.3.9条在接地线引向建筑物的入口处和在检修用临时接地点处,均应刷白色底漆并标以黑色记号,其代号为“〨”(接地)。
第2.3.10条进行检修时,在断路器室、配电间、母线分段处、发电机引出线等需临时接地的地方,应引入接地干线,并应设有专供连接临时接地线使用的接线板和螺栓。
第2.3.11条当电缆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时,电缆头的接地线应通过零序电流互感器后接地;由电缆头至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的一段电缆金属护层和接地线应对地绝缘。
第2.3.12条直接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变压器、旋转电机的中性点与接地体或接地干线的连接,应采用单独的接地线。
第2.3.13条变电所、配电所的避雷器应用最短的接地线与主接地网连接。
第2.3.14条全封闭组合电器的外壳应按制造厂规定按地;法兰片问应采用跨接线连接,并应保证良好的电气通路。
第2.3.15条高压配电间隔和静止补偿装置的栅栏门铰链处应用软铜线连接,以保持良好接地。
第2.3.16条高频感应电热装置的屏蔽网、滤波器、电源装置的金属屏蔽外壳,高频回路中外露导体和电气设备的所有屏蔽部分和与其连接的金属管道均应接地,并宜与接地干线连接。
第2.3.17条接地装置由多个分接地装置部分组成时,应按设计要求设置便于分开的断接卡。
自然接地体与人工接地体连接处应有便于分断的断接卡。
断接卡应有保护措施。
第四节接地体(线)的连接第2.4.l条接地体(线)的连接应采用焊接,焊接必须牢固无虚焊。
接至电气设备上的接地线,应用镀锌螺栓连接;有色金属接地线不能采用焊接时,可用螺栓连接。
螺栓连接处的接触面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处理。
第2.4.2条接地体(线)的焊接应采用搭接焊,其搭接长度必须符合下列规定:一、钢为其宽度的2倍(且至少3个棱边焊接)。
二、圆钢为其直径的6倍。
三、圆钢与扁钢连接时,其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
四、扁纳与钢管、扁钢与角钢焊接时,为了连接可靠,除应在其接触部位两侧进行焊接外。
并应焊以由钢带弯成的弧形(或直角形)卡子或直接由钢带本身弯成弧形(或直角形)与钢管(或角钢)焊接。
第2.4.3条利用本规范第2.2.2条所述的各种金属构件、金属管道等作为接地线时,应保证其全长为完好的电气通路。
利用串联的金属构件、金属管道作接地线时,应在其串接部位焊接金属跨接线。
第五节避雷针(线、带、网)的接地第2.5.l条避雷针(线、带、网)的接地除应符合本章上述有关规定外,尚应遵守下列规定:一、避雷针(带)与引下线之间的连接应采用焊接。
二、避雷针(带)的引下线及接地装置使用的紧固件均应使用镀锌制品。
当采用没有镀锌的地脚螺栓时,应采取防腐措施。
三、建筑物L的防雷设施采用多根引下线时,宜在各引下线距地面的1.5~1.8m处设置断接卡,断接卡应加保护措施。
四、装有避雷针的金属筒体,当其厚度不小于4mm时,可作避雷针的引下线。
筒体底部应有两处与接地体对称连接。
五、独立避雷针及其接地装置与道路或建筑物的出入口等的距离应大于3m。
当小于3m时,应采取均压措施或铺设卵石或沥青地面。
六、独立避雷针(线)应设置独立的集中接地装置。
当有困难时,该接地装置可与接地网连接,但避雷针与主接地网的地下连接点至35kV及以下设备与主接地网的地下连接点,沿接地体的长度不得小于15m。
七、独立避雷针的接地装置与接地网的地中距离不应小于3m。
八、配电装置的架构或屋顶上的避雷针应与接地网连接,并应在其附近装设集中接地装置。
第2.5.2条建筑物上的避雷针或防雷金属网应和建筑物顶部的其他金属物体连接成一个整体。
第2.5.3条装有避雷针和避雷线的构架上的照明灯电源线.必须采用直埋于土壤中的带金属护层的电缆或穿入金属管的针线。
电缆的金属护层或金属管必须接地,埋入土壤中的长度应在10m 以上,方可与配电装置的接地网相连或与电源线、低压配电装置相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