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加减法的验算
加法的验算(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标题:加法的验算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加法的验算方法,提高计算准确性。
2. 培养学生运用加法验算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1. 加法验算方法的掌握。
2. 运用加法验算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加法验算方法的灵活运用。
2. 解决实际问题时,正确运用加法验算。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教具。
2.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复习加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提问:如何检验加法计算的正确性?二、探究加法的验算方法(1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加法验算的依据是什么?2.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总结。
加法的验算方法:(1)根据加法交换律,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看计算结果是否相同。
(2)根据加法和减法的互逆关系,用和减去一个加数,看是否等于另一个加数。
三、例题讲解(15分钟)1. 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加法验算方法进行计算。
2. 讲解解题思路,强调注意事项。
3.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点评。
四、课堂练习(15分钟)1. 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
2. 教师挑选部分题目进行讲解,强调易错点。
3. 学生互相检查,共同提高。
五、拓展延伸(10分钟)1. 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加法验算方法解决。
2.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总结。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加法验算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 强调加法验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七、课后作业(5分钟)1. 完成课本上的课后习题。
2.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探究加法的验算方法,让学生掌握了加法验算的依据和步骤。
在例题讲解和课堂练习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通过拓展延伸环节,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还需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计算准确性的培养。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加减法的验算》教案三篇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加减法的验算》教案三篇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使学生初步学会加法的验算,并通过加法验算方法的交流、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让学生用所学到的验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体验加减法验算方法的多样性.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理解验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加减法的验算,在学习新课之前,老师先给同学们说一件事,好不好?(点课件:出示他们一起去商店的图片)东东要参加学校举行的运动会,因此星期天,妈妈带他去商店买运动服和运动鞋【设计意图】用买东西的生活实例引出验算问题,目的是创设实际问题的情景,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验算的意义和作用。
二、探究新知1、师:点击课件,出示东东说的一句话(我们买了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
师:商店的阿姨问东东,小朋友,你能帮阿姨解决一个问题吗?东东说:没问题,阿姨。
阿姨:你们刚才在买的运动服的价钱是135元,运动鞋的价钱是48元,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那些数学问题吗?(学生会提出各种问题,如:运动服的价钱比运动鞋的价钱贵多少?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多少钱?)当学生说出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多少钱?时教师用屏幕显示这个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能帮一下东东解决这个问题吗?【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数学问题,并把教材情景图上的问题抛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解决问题,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2、教学例1(加法的验算)教师让学生根据刚才自己提出的问题,独立计算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师面批学生答案,个别学生应给予指点,课件出示:讲解之前先处理学生在解决问题中遇到的问题。
师问:那么怎样才能知道你们计算的结果是不是正确呢?怎样才能对它进行验算呢?我们先讨论怎样检验加法计算的结果?小组讨论并在班上交流,师点评。
师:这些小朋友想出了哪些验算的方法?哪些是我们想到的?哪些是我们没有想到的?点击课件:出现验算的方法。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加减法的验算》教案三篇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加减法的验算》教案三篇导读:本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加减法的验算》教案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使学生初步学会加法的验算,并通过加法验算方法的交流、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让学生用所学到的验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体验加减法验算方法的多样性.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理解验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加减法的验算,在学习新课之前,老师先给同学们说一件事,好不好?(点课件:出示他们一起去商店的图片)东东要参加学校举行的运动会,因此星期天,妈妈带他去商店买运动服和运动鞋【设计意图】用买东西的生活实例引出验算问题,目的是创设实际问题的情景,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验算的意义和作用。
二、探究新知1、师:点击课件,出示东东说的一句话(我们买了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
师:商店的阿姨问东东,小朋友,你能帮阿姨解决一个问题吗?东东说:没问题,阿姨。
阿姨:你们刚才在买的运动服的价钱是135元,运动鞋的价钱是48元,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那些数学问题吗?(学生会提出各种问题,如:运动服的价钱比运动鞋的价钱贵多少?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多少钱?)当学生说出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多少钱?时教师用屏幕显示这个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能帮一下东东解决这个问题吗?【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数学问题,并把教材情景图上的问题抛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解决问题,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2、教学例1(加法的验算)教师让学生根据刚才自己提出的问题,独立计算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师面批学生答案,个别学生应给予指点,课件出示:讲解之前先处理学生在解决问题中遇到的问题。
师问:那么怎样才能知道你们计算的结果是不是正确呢?怎样才能对它进行验算呢?我们先讨论怎样检验加法计算的结果?小组讨论并在班上交流,师点评。
加减法的验算教案
加减法的验算教案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27页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理解验算的意义,经历探索方法的过程,学会对加法进行验算,培养检验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加法的验算。
教学难点:加法验算的多种方法。
教学过程:一、回顾铺垫计算第一个算式并直接填出下面三个算式的得数。
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155 + 46 =201 438 - 275 = 16346+155=()438-163=()201-46=()275+163=()201-155=()163+275=()根据加减法个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加减法的互利关系(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小组讨论:你是怎么填的?为什么这样填?引导学生运用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来说明自己的想法。
二、情境导入以上是我们前面所学的加减法个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各部分之间能够进行的运算,那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呢?秦同学跟老师到商店里看一下:小明要参加运动会,妈妈们带他去商店买运动服和运动鞋。
PPT 现实教材第27页第一幅图画,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幅图画讲了一件什么事情?买东西的过程中包含着什么数学问题?小组讨论并汇报,教师PPT 显示:妈妈买了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付多少钱?妈妈扶老人200元,售货员阿姨应该找给妈妈多少钱?(如果学生提出其他的问题,教师也给于肯定,但是要下课解决) 请同学们独立的在课堂作业本上列式计算,并请同学到展示台展示并讲解,教师在旁边提出疑问并由学生来解释回答。
很好!看来同学们都又成为一名优秀商人的潜质,那么我们的小商人们,小明遇到困难了,你能帮他解决吗?(出示第二幅图画,并提出问题:找的钱对不对呢/)学生发表看法。
售货员找的钱对不对,也就是要检验集散地结果是不是正确的。
这也正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三、新课PPT 显示第一个问题:一套运动装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135+48=183(元) 183841351 我们计算的结果对不对呢?那怎样检验加法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下面小组内讨论并在班上交流。
人教版 数学三年级 加减法的验算教学设计
加减法的验算(一)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加减法的验算》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3小节的内容。
教材采用加、减法验算集中编排,加法和减法的几种验算方法集中出现,以利于学生通过加、减法的互逆关系理解和掌握验算方法,体现方法多样化。
学生在以往学习加、减法计算中已经初步感受到加、减法的关系,因此,教学时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理解算理。
本节课是第1课时,集中教学“加法的验算”,这样便于学生熟练掌握加法的多种验算方法,形成验算技能。
二、整合思路通过创设现实情境,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中学习数学,引导学生亲历探索方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自觉检验的意识和习惯,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方面得到和谐发展。
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学会加法的验算,并通过对加法验算方法的交流,体会验算方法的多样化。
2.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渗透加法交换律以及加减法各部分间关系,掌握用多种方法验算加法。
3.养成自觉验算的学习习惯。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与爸爸、妈妈一起去超市买过东西吗?设计意图:从学生熟知的生活情境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2.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师:(出示课本27页情境图)小明和妈妈去超市买东西,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情预设:学生可能提出加法或减法计算的问题,如:①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多少元?②妈妈给售货员200元,应找回多少元?③运动服比运动鞋贵多少元?……学生提出这些数学问题老师都给予肯定,然后引导学生计算第一个问题。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加减法的验算1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数学教案上册加减法的验算2●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①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使学生初步学会减法的验算,并通过减法验算方法的交流,让学会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②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③让学生用所学到的验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教具准备:老师准备挂图或课件。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师:昨天,老师让同学们调查了有关爸爸、妈妈买家里东西,是怎样付钱的。
谁愿意说一说。
生1:爸爸买一双鞋和一个足球要165元钱,爸爸付200元钱,阿姨找给爸爸35元。
生2:......师:同学们,调查得真多,(挂图)昨天小明妈妈拿200元买了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183元,阿姨找给妈妈多少钱?板书:200-183=17(元)2 0 0- 1 8 31 7师:小明说什么?生:小明说找的钱对不对呢?师:小精灵也说:怎样检验减法计算的结果?●板书:减法的验算合作学习探究新知①小组合作,探究怎样检验减法计算的结果。
(反馈学生验算的结果)师:哪组同学愿意把你们验算的方法告诉大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的验算方法和结果,鼓励学生不同的方法,如:生1:我用200减17,看是不是等于183。
生2:我用17加上183,看是不是等于200。
师:你最喜欢哪种方法?②做一做:教科书第28页。
③比一比,看谁聪明。
用0,1,2,......9这十个数字组成一个加法竖式。
④啄木鸟捉害虫(电脑显示)苹果树上有许多虫子,请同学们来当啄木鸟为苹果树捉害虫。
1 4 7 7 8 0 4 6 4- 2 8 - 5 1 - 2 2 31 2 9 7 3 9 2 4 1●全课小结: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⑤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实践活动:回家把昨天你调查到的情况,用验算的方法告诉爸爸、妈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第五册第二单元《加减法的验算》优秀教学设计与反思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第五册第二单元《加减法的验算》优秀教学设计与反思《加减法的验算》教学设计与反思(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二单元)作者及工作单位钟玲柳州市融安县雅瑶乡黄金小学教材分析《加减法的验算》这一课教学内容,是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最后一部分内容,是在学习了三位数加减法,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和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系统整理的。
而验算的熟练程度和良好的验算习惯以及验算的灵活运用,在学生今后学习中,还会影响到计算的准确率及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因此,要让学生感受验算的意义,而且让学生体会到验算的作用,养成检验的良好习惯。
学情分析11231212教学反思本节课,我努力做到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有效实施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的步骤,先让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索—讨论归纳”从而概括出加减法的验算方法。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自己的验算方法的过程中,取长补短,进一步完善了自己的想法,这样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不仅仅摘到了自己想要的“苹果”,同时也发展了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二、科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本节课中,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回忆旧知识等途径,唤起学生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思维策略方法,为学生自主探究新知做好铺垫,同时,教师的适当点拨,让学生初步掌握了验算的方法,为学生自主探究,提供了有效的学习策略。
三、精心创设开放的数学课堂。
在学生尝试练习中、让学生在计算中选择出最适合自己的最优化的验算方法。
并为自己的方法找理由和根据,并鼓励算法多样化。
在这样开放的、动态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发现”、去“创造”,学生不仅仅是获得了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了数学的思想方法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学生在亲身“经历”这样生动活泼的、积极生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中,实现了知识与能力的同步发展。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4.2减法的验算教案
加减法的验算 1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会进行加减法的验算,提高计算的准确率。
2.能力目标:让学生体验加减法验算策略的多样性,加强对加减法互逆关系的认识。
3.情感目标:养成验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会进行加减法的验算,体验验算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过程一、加减法的计算及验算1.计算并验算3 4 8 3 9 8 1 4 9 2十7 1 4 十 8 5 6 —7 2 84 0 3 3 0 0— 2 7 4 一1 2 4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讲评时,提问:(1)两数相加应该怎样算?要注意什么?(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继续加。
)(2)两数相减应该怎样算?要注意什么?(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上不够减,就要向前一位退1,当10,加上原数位上的数再减。
)(3)验算时可采用什么方法验算?加法,可采用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进行验算,也可采用和减一个加数等于另一个加数的方法进行验算。
减法:可采用被减数减差等于减数的方法,也可采用差加减数等于被减数的方法进行验算。
2.练习(完成教科书第33页练习八的第1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讲评。
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1.完成教科书第33页练习八的第2题(1)用自己的话,编一道应用题。
(2)独立分析应用题,然后列式解答。
(3)讲评时,教师让学生上台展示自己各种不同的提问题的方式。
2.完成教科节第33页练习八的第2题(1)题目告诉我们的已知条件是什么?(有900个鸡蛋孵小鸡,上午孵出了337小鸡,下午比上午多孵出118只)(2)我们必须具备哪两个条件可以求出这个问题?要求下午挺出多少只小鸡?(上午孵出337只小鸡,下午比上午多孵出118只)该怎样列式?[337十118=455(只)](3)要求这一天共孵出多少只小鸡?我们必须具备哪两个条件可以直接求出这个问题?(上午孵出多少只和下午孵出多少只?)该怎样列式?[337十455=792(只)] (4)要求还剩下多少个鸡蛋?我们必须具备哪两个条件可以直接求出这个问题?(一共有多少个蛋,己孵出多少只小鸡?)该怎样列式?[900一792=108(只)](5)小结:解答题目时,要认真审题,找出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再进行认真解答。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加减法的验算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加减法的验算本节教学内容是学习加减法的验算方法。
教材编排有这样几个特点。
(1)用买东西的生活实例引出验算问题。
(2)以往加、减法的验算是放在加法和减法的计算中分别学习的,现在采用加、减法验算集中编排,加法和减法的几种验算方法集中出现,以利于学生通过加、减法的互逆关系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体现方法多样化。
(3)体现合作学习的要求,加减法的验算方法都是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得出。
教学本节内容,首先要注意创设实际问题的情景,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验算的意义和作用。
其次学生在以往学习加、减法计算中已经初步感受到加、减法的关系,例如,根据一幅图画,写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可以想加法算减法等,教学中要从这些已有认识出发,去探索加、减法的验算方法。
要注意体现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索的要求。
本节内容可用2课时进行教学。
具体内容的说明和教学建议1.主题图。
教材设计了两幅有联系的买东西的情境图:①妈妈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付出200元。
②售货员找给妈妈17元。
这个买东西的过程包含了一个加法问题(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和一个减法问题(应该找给妈妈多少钱?)。
由孩子提出的“找的钱对不对呢?”提出检验计算结果的问题,引入验算的教学。
教学时先让学生看图1(如果有条件可用多媒体做成动态画面以展现事情的发展情节)。
说说图中讲的是一件什么事?这件事中包含了哪些数学问题?让学生提出,并进行计算。
然后出现孩子的问题(使用多媒体可结合画面出现孩子的画外音),组织学生讨论,怎样解决孩子提出的这个问题?使学生明确需要对计算结果进行检验,引出课题。
2.例1。
教学加法的验算。
教材针对“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的计算结果提出:怎样检验加法的计算结果?下面以小组讨论的形式,由学生提出了三种具体的验算方法,归纳起来有两种:(1)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看和是不是相同。
(2)用和减一个加数,是不是等于另一个加数。
「精选」(人教新课标)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加减法的验算-推荐下载-精选下载
加减法的验算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会进行加减法的验算,提高计算的准确率。
2.能力目标:让学生体验加减法验算策略的多样性,加强对加减法互逆关系的认识。
3.情感目标:养成验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会进行加减法的验算,体验验算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过程一、准备铺垫看第一个算式填出下面三个算式的得数。
45+56=10156+45=101-56=101-45=讨论:你是怎样填的?怎样想的?二、新课1.教师:小明要参加学校运动会,妈妈带他去商店买运动服和运动鞋。
用屏幕显示教材第27页第一幅图画。
请学生说一说这幅图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提问:这个买东西的过程中包含有什么数学问题?小组讨论并汇报,教师板书或用屏幕显示。
(1)妈妈买了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付多少钱?(2)妈妈付了200元,售货员应该找给妈妈多少钱?请同学们独立列式并计算。
出现第二幅图画,并出现画外音:找的钱对不对呢?教师:谁能帮助小明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发表看法。
教师:售货员找的钱对不对,也就是要检查计算的结果正确不正确。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出示课题:加、减法的验算。
2.用屏幕显示例1: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135+48=183(元)1 3 5+ 4 81 8 3教师:我们先讨论怎样检验加法计算的结果?小组讨论并在班上交流。
教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27页,这些小朋友想出了哪些验算的方法?哪些是我们想到的?哪些是我们没有想到的?教师:我们来一起总结一下加法验算的方法。
学生发言教师板书或用屏幕显示。
(1)用48+135,看得数是不是183。
(2)用183-135,看得数是不是48。
(3)用183-48,看得数是不是135。
(如果学生提出重新加一遍也应当肯定。
)归纳:我们看到,验算加法的计算结果一般用三种方法。
第一种是把加数的位置交换后再加一遍,看结果是不是相同。
根据这个方法,我们也可以利用原来的竖式从下向上再加一遍。
推荐2019最新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新课标教案加减法的验算-精选教案
加减法的验算●教课内容:教科书第 27 页的内容。
●教课目的:①经过创建详细的情境,使学生初步学会加法的验算,并经过加法验算方法的沟通、让学生领会算法的多样化。
②培育学生研究合作沟通的意识和能力。
③让学生用所学到的验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领会用数学的乐趣。
●教具准备:老师准备挂图或课件。
●教课过程:创建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与爸爸、妈妈去商场买过东西吗?生:相互谈谈,再请同学发布建议。
师:(挂图 1)我们来看挂图,小明和妈妈去商场买东西,从图 1 中你看到了什么?生 1:从图 1 中我看到了小明妈妈买了一套135元的运动服和一双 48 元的运动鞋。
生 2:从图 1 中我看到小明妈妈给了售货员200元。
生 3:要知道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应用加法计算。
师:全班着手计算。
板书: 135+48=183(元)135+48183师:看小精灵说什么?生:如何查验加法计算的结果?●板书:加法的验算合作学习研究新知①小组合作,研究如何查验加法计算的结果。
(反应学生验算的结果)师:哪组同学愿意把你们验算的方法告诉大家?指引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的验算方法和结果。
鼓舞学生不一样的方法,如:生1:我用183-135,看得数是否是48。
生2:我用48+135,看得数是否是183。
生3:我用183-48 ,看得数是否是135。
师:同学们的方法这么多,你最喜爱哪一种?②做一做:教科书第 27 页。
③数学门诊部。
④数学门诊部来了很多患者,请同学来当小医生为患者治病。
175329259+ 6 2+ 4 6 4+ 1 4 8 137843307●全课小结:师:经过今日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感想?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回家检查一下爸爸、妈妈买家里东西,是如何付钱的?。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加减法的验算 3教学设计
加减法的验算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认识加、减法的互逆关系,让学生掌握加、减法的验算方法。
2. 能力目标:让学生经历合作学习的全过程,体会到算法多样性,并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验算的意义和作用。
3. 情感目标:会进行加减法的验算,体验验算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重难点:加、减法的互逆关系。
学习内容:加减法的验算P27-28例1、2。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复习:(要求:先估算,再计算;点名板演)376+136= 512-376=2. 汇报:根据学生完成情况提出问题。
(通过计算,你有什么发现?)二、展开出示问题情景:读取信息:①妈妈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付出200元。
②售货员找给妈妈17元。
提出问题:“找的钱对不对呢?”我们该怎样回答:答对或答错。
[教师统计认为对的()人,认为错的有()人,不知道的的()人。
]指导探究:(第一阶段)先解决“妈妈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共要多少钱?”这问题,引出例1。
思考:“183元”这答案究竟对不对?“怎样检验加法计算的结果?”四人小组讨论并把你的做法展示给同学看看:汇报并展示三种验算方法:(学生黑板板演后点评)思考:三种验算方法可否归为两类?为什么?归纳加法验算方法,明确验算的格式。
反馈练习:P27做一做(第二阶段)确保前一步答案正确后,我们检验第二步才有意义,引出例2。
思考:“17元”这答案究竟对不对?“怎样检验减法计算的结果?”四人小组讨论:汇报并展示两种验算方法:(学生黑板板演后点评)质疑:减法验算方法可以归为一类吗?回应开始部分,请他们说说判断的依据。
反馈练习:P28做一做,学有余力者试做思考题。
小结(关注学困生理解情况,如果对理解算法多样性有困难的,可以由他们决定选择一种容易理解的验算方法,并明确先掌握一种,其余以后再领会。
)三、巩固加减法互逆练习:不用计算,根据450-278=172填空:()+()=()()-()=()不用计算,根据358+299=657填空:()+()=()()-()=()()-()=()先计算再验算,完成后同桌交流计算、验算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加减法的验算 4教学设计
加减法的验算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交流减法验算方法,体会验算方法的多样化,学会减法的验算。
2.理解验算的意义所在养成自觉验算的习惯,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用所学到得验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验算方法,能正确进行验算。
教学难点:养成自觉检查验算的习惯。
一、准备练习1.让学生用840、360、480三个数写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
预计学生不难写出360+480=840、480+360=840,840-360=480,840-480=360师:观察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2.根据350+123=473写出另外的三条算式。
(这样的复习,渗透加减法的关系,在思路上为新课作铺垫,达到隐而不漏,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出示主题图师:上节课我们一起帮小明的妈妈计算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并用多种方法眼算了加法的计算结果。
如果妈妈付给营业员阿姨200元,营业员阿姨找回了17元,营业员阿姨找的钱究竟对不对呢?2.提出问题,揭示课题。
要知道营业员阿姨找的钱究竟对不对,应该怎么办?让学生充分说一说后,教师揭示并板书课题:减法的验算。
【承接上一节课的现实情境,体现“加法”与“减法”知识的相互联系,同时从学生熟知的生活情境出发,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提出问题。
师:营业员阿姨应找回妈妈多少钱?该怎么列式?板书:200-183=17元师:你能不能用估算的方法,说说这个答案对不对?引导得到把183看作180,估算是找回20元左右,并且比20小,所以这个答案很可能对。
师:那么要知道找回17元究竟对不对,你认为可以怎样检验?每个同学先独立思考,再把你的想法和小组成员交流。
2.汇报交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验算方法和结果。
预设:由于学生已学习了加法验算,知道了什么是验算,所以这里让学生自主探索,结合具体问题提出验算的方法。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加减法的验算教学设计
加减法的验算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会进行加减法的验算,提高计算的准确率。
2.能力目标:让学生体验加减法验算策略的多样性,加强对加减法互逆关系的认识。
3.情感目标:养成验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会进行加减法的验算,体验验算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过程一、准备铺垫看第一个算式填出下面三个算式的得数。
45+56=10156+45=101-56=101-45=讨论:你是怎样填的?怎样想的?二、新课1.教师:小明要参加学校运动会,妈妈带他去商店买运动服和运动鞋。
用屏幕显示教材第27页第一幅图画。
请学生说一说这幅图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提问:这个买东西的过程中包含有什么数学问题?小组讨论并汇报,教师板书或用屏幕显示。
(1)妈妈买了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付多少钱?(2)妈妈付了200元,售货员应该找给妈妈多少钱?请同学们独立列式并计算。
出现第二幅图画,并出现画外音:找的钱对不对呢?教师:谁能帮助小明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发表看法。
教师:售货员找的钱对不对,也就是要检查计算的结果正确不正确。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出示课题:加、减法的验算。
2.用屏幕显示例1: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135+48=183(元)1 3 5+ 4 81 8 3教师:我们先讨论怎样检验加法计算的结果?小组讨论并在班上交流。
教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27页,这些小朋友想出了哪些验算的方法?哪些是我们想到的?哪些是我们没有想到的?教师:我们来一起总结一下加法验算的方法。
学生发言教师板书或用屏幕显示。
(1)用48+135,看得数是不是183。
(2)用183-135,看得数是不是48。
(3)用183-48,看得数是不是135。
(如果学生提出重新加一遍也应当肯定。
)归纳:我们看到,验算加法的计算结果一般用三种方法。
第一种是把加数的位置交换后再加一遍,看结果是不是相同。
根据这个方法,我们也可以利用原来的竖式从下向上再加一遍。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加减法的验算4
加减法的验算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交流减法验算方式,体会验算方式的多样化,学会减法的验算。
2.明白得验算的意义所在养成自觉验算的适应,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用所学到得验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探讨并把握三位数减法的验算方式,能正确进行验算。
教学难点:养成自觉检查验算的适应。
一、预备练习1.让学生用840、360、480三个数写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
估量学生不难写出360+480=840、480+360=840,840-360=480,840-480=360师:观看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觉?2.依照350+123=473写出另外的三条算式。
(如此的温习,渗透加减法的关系,在思路上为新课作铺垫,达到隐而不漏,培育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出示主题图师:上节课咱们一路帮小明的妈妈计算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并用多种方式眼算了加法的计算结果。
若是妈妈付给营业员阿姨200元,营业员阿姨找回了17元,营业员阿姨找的钱究竟对不对呢?2.提出问题,揭露课题。
要明白营业员阿姨找的钱究竟对不对,应该如何办?让学生充分说一说后,教师揭露并板书课题:减法的验算。
【承接上一节课的现实情境,表现“加法”与“减法”知识的彼此联系,同时从学生熟知的生活情境动身,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自主探讨,学习新知。
1.提出问题。
师:营业员阿姨应找回妈妈多少钱?该怎么列式?板书:200-183=17元师:你能不能用估算的方式,说说那个答案对不对?引导取得把183看做180,估算是找回20元左右,而且比20小,因此那个答案极可能对。
师:那么要明白找回17元究竟对不对,你以为能够如何查验?每一个同窗先独立试探,再把你的方式和小组成员交流。
2.汇报交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验算方式和结果。
预设:由于学生已学习了加法验算,明白了什么是验算,因此那个地址让学生自主探讨,结合具体问题提出验算的方式。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万以内加减法的验算-人教新课标2014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万以内加减法的验算人教新课标2014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计划的重要性。
在此,我将按照您提供的教案,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详细阐述我对三年级上数学教案万以内加减法的验算人教新课标2014的理解和实践。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万以内加减法的验算。
具体涉及到人教新课标2014版三年级上册第66页例1、例2以及第67页的练习。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加减法的运算规则,以及如何通过借位、补位等方法进行验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万以内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并能够运用借位、补位等方法进行验算。
我还希望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为万以内加减法的运算规则,以及借位、补位等验算方法的运用。
而教学难点则在于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运用这些规则和方法,以及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计算器、练习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在课堂上创设一些实际情境,如购物、计算零钱等,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例题讲解:我会通过讲解教材中的例1和例2,让学生了解万以内加减法的运算规则,以及如何通过借位、补位等方法进行验算。
3.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会设计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即时巩固所学知识,并及时解答他们的问题。
4. 小组讨论:我会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相互讨论、交流解题方法,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板书设计我会根据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简洁明了的板书,突出万以内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和验算方法。
七、作业设计1. 完成教材第67页的练习题;2. 设计一个关于万以内加减法的实际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答案如下:1. 教材第67页练习题的答案为:……(此处填写答案);2. 学生设计的问题及解答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一加减法的验算
本节教学内容是学习加减法的验算方法。
教材编排有这样几个特点。
(1 )用买东西的生活实例引出验算问题。
(2)以往加、减法的验算是放在加法和减法的计算中分别学习的,现在采用加、减法验算集中编排,加法和减法的几种验算方法集中出现,以利于学生通过加、减法的互逆关系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体现方法多样化。
(3)体现合作学习的要求,加减法的验算方法都是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得出。
教学本节内容,首先要注意创设实际问题的情景,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验算的意义和作用。
其次学生在以往学习加、减法计算中已经初步感受到加、减法的关系,例如,根据一幅图画,写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可以想加法算减法等,教学中要从这些已有认识出发,去探索加、减法的验算方法。
要注意体现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索的要求。
本节内容可用2课时进行教学。
具体内容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教材设计了两幅有联系的买东西的情境图:①妈妈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付
出200元。
②售货员找给妈妈17元。
这个买东西的过程包含了一个加法问题(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和一个减法问题(应该找给妈妈多少钱)。
由孩子提出的找的钱对不对呢”提出检验计算结果的问题,引入验算的教学。
教学时先让学生看图1 (如果有条件可用多媒体做成动态画面以展现事情的发展情节)。
说说图中讲的是一件什么事这件事中包含了哪些数学问题让学生提出,并进行计算。
然后出现孩子的问题(使用多媒体可结合画面出现孩子的画外音),组织学生讨论,怎样解决孩子提出的这个问题使学生明确需要对计算结果进行检验,引出课题。
2 .例1 。
教学加法的验算。
教材针对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的计算结果提出:怎样检验加法的计算结果下面以小组讨论的形式,由学生提出了三种具体的验算方法,归纳起来有两种:(1)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看和是不是相同。
(2)用和减一一个加数,是不是等于另一个加数。
教学时可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你想用什么方法检验加法的计算结果再组织小组讨论和汇报。
因为学生初次接触验算,可让学生边看书,边思考和讨论,教师作适当的引导和提示。
最后就学生提出的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
做一做”可以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交流一下你是用什么方法验算的验算的结果怎么样
3.例2。
教学减法的验算。
教材的处理与加法验算相同,先提出问题,再运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
学生提出了两种具体的验算方法,归纳是:(1)用被减数减去差,看是不是等于减
数。
(2)用差加减数看是不是等于被减数。
教学这部分内容依然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
由于学生在学习加法验算时已经了解了如何进行验算,这里应当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探索,让学生观察减法算式的各部分关系,提出验算的方法。
做一做”的处理方法与例1相同。
也可以要求两道题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验算。
4•关于练习七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练习七是本单元教学的综合性练习,共9道题。
第1题是巩固三位数的加减计算,安排了4道三位数加法题和4道三位数减法题,结
合第三节的教学,可以要求学生先计算,再验算。
第2题是找错题,要求学生用验算的方法找出错题,再改正。
既巩固了验算,又巩固了计算。
第3〜5题的形式不同,但都是应用加减法各部分的关系进行计算和填空。
可以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交流,说说是怎样填出来的。
第6题是一道情景题,教材呈现一艘客轮到码头后旅客上下船的情景,是一道两步计算的加、减应用题。
可以先让学生看图叙述图意,找到条件和问题,提出解答的思路,再独立列式计算。
第8题是一道开放题,给出一组商品的价格,要求提出问题并计算。
因为商品的品种
较多,所以能提出多个不同的问题,计算的结果也不同。
接着由小精灵提出用500元可以买哪些商品,还剩多少元”解答这个问题,需要先估算,再进行计算。
提问题可用小组活动的形式开展,先在小组中提出三个问题,小组同学共同计算出结果,各小组在全班进行汇报交流。
然后教师提出小精灵的问题,让同学们发表意见,实际是一个进行估算的过程:买哪几件商品的价钱大约
500元最后让各人根据自己选择的商品,进行计算。
第9题是选作题,使这四个数建立起一个等式,实际只要考虑每个数的个位数。
答案
是107+ 108- 106= 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