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山水画的三个步骤

合集下载

传统山水画的临摹方法

传统山水画的临摹方法

传统山水画的临摹方法
传统山水画的临摹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观察素材:首先需要对素材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包括色调、线条、形状、构图、纹理等方面,掌握其整体和细节,尤其是传统山水画中常用的表现手法,如淡墨、干笔、皴法等。

2.研究构图:将素材进行拆解,把握画面的结构和平衡点,划分出主要的构图和组合元素,掌握传统山水画的构图规律和画面呼应,如前后远近、高低起伏、水勾地挂等。

3.素描笔触:根据观察和研究的基础,用铅笔或其他绘画材料进行素描,包括勾线、捕捉轮廓、薄线构建、阴影处理等等,以建立整体形象。

4.涂色:在素描的基础上,再加上颜料进行涂色,传统山水画一般采用淡墨、水墨、彩墨等材料,常用的是渐变的色块、清晰明亮的颜色和颜色的混合运用。

5.润色:彩墨画的点、线、面要求的精细度很高,所以画完后还要进行润色,把色调、线条、形状、构图、纹理进行调整,以达到画的优美之境。

以上是传统山水画临摹的基本步骤,每一步都需要认真细致地进行。

只有这样,才能够绘制出优美的传统山水画。

山水画技巧的五个步骤

山水画技巧的五个步骤

山水画技巧的五个步骤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重要形式,它能够表现山川河流的壮丽景色,展现大自然的无限魅力。

要绘制一幅成功的山水画,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技巧和步骤。

下面是进行山水画创作的五个步骤。

第一步:构图规划构图是山水画的基础,它决定了整体画面的形式和布局。

在构图时,可以参考一些经典的构图方法,如“三分法”、“黄金分割法”等,以达到画面的平衡和美感。

同时,要注意画面中的主体与背景的错落有致,以及前景、中景和远景的衔接和过渡。

第二步:线条处理线条是山水画中的重要元素,它能够描绘出山川的轮廓和风貌。

在线条处理上,可以运用各种线条的笔法和技巧来表达不同的意境。

例如,直线可以用来描绘飞瀑、峭壁等陡峭的景物,弯曲的线条可以用来描绘江河、树枝等柔和的景物。

同时要注意线条的粗细、长短、密集程度等变化,以增强画面的层次感和动感。

第三步:色彩运用色彩是山水画中的重要表现方式,它能够赋予画面以生命和情感。

在色彩运用上,可以运用一些基本的色彩知识和技巧,如色调的搭配、色彩的层次和对比等。

对于山水画来说,一般可以运用蓝、绿、灰等冷色调来表现山川的广远和空灵感,同时搭配适当的暖色调,如红、黄、橙等,来突出画面的焦点和亮点。

第四步:明暗处理明暗对比是山水画中的重要手法之一,它能够直接影响画面的光影效果和立体感。

在明暗处理上,可以注意山川的明暗关系,即阳面和阴面的分布。

可以利用暗色调来增强画面的深度和质感,同时通过明亮的局部反衬来突出画面的亮点和焦点。

第五步:细节描绘细节描绘是山水画中的最后一步,它能够表达画面的细腻和细微之处。

在细节描绘上,可以运用各种绘画技法和手法,如点画、勾线、擦拭等,来表达山川的细枝末节、水波的细微变化等。

同时要注意细节与整体的关系,不要过于注重细节而失去整体的和谐和统一总结起来,进行山水画创作的五个步骤分别是构图规划、线条处理、色彩运用、明暗处理和细节描绘。

通过掌握这些基本的技巧和步骤,我们可以创作出更加成功和生动的山水画作品。

中国山水画教程:“山分八面、石有三方”具体画法步骤,简单易学

中国山水画教程:“山分八面、石有三方”具体画法步骤,简单易学

中国山水画教程:“山分八面、石有三方”具体画法步骤,简单易学山石法自古以来山石的画法无非是勾、皴、擦、点、染。

皴法是表现各种石质纹络的主要手段,是中国画特有的绘画技巧和符号化的形式语言,它既具象,又抽象。

皴法可以表现出具象的山川地貌,画家也可以通过它表现自己特有的审美取向和精神气质,同时也是国画区别其他画种表现自然景观的主要特征之一。

1.石的表现石是山的一个组成部分,要画好山首先要先了解石、画好石。

古人云:“石乃天地之骨,而气亦寓焉。

无气之石,则为顽石犹无气之骨,则为朽骨。

”首先要对石有立体的认识。

王维在《山水诀》中写道“山分八面、石有三方”。

“石有三方”就是指石的形体要通过石面的刻画表现出来,要表现石的体积,最少要分出三个面来刻画,复杂的石块,需要表现的面就会更多。

画石一般分为勾、皴、擦、染、点五个步骤。

一般情况用硬毫秃笔勾轮廓,中锋为主兼用侧锋,做到藏露结合,顺逆并施。

从石的头部起笔,到石脚收笔,先勾左边轮廓,再勾右边轮廓,注意要有顿挫起伏,虚实对比,不可勾成死线。

在勾轮廓的同时就可以分出大的石面,通常阳面的轮廓线较细,阴面的轮廓线较粗。

轮廓线要方中有圆,圆中有方,石面棱角明显的,用笔折顿有力,石面棱角浑圆的,用笔园劲柔和,石面的大小、形状要尽可能避免雷同。

大的石面分出后,就要通过皴法来刻画石纹,进一步的加强阴面与阳面的对比,表现出石的凹凸关系,加强石的质感和厚重感。

不同的石头要用不同的皴法,皴是深入刻画石面的重要步骤。

擦是皴的辅助手段,将笔倾倒,从笔端到笔腹轻触纸面,笔干、墨少摩擦出明显的笔触,擦可以弥补皴法的不足之处,以增强石的粗糙感、重量感和阴阳关系。

可以擦一遍,也可以擦多遍,要掌握好分寸。

待皴擦的墨迹干后,可用毛笔蘸淡墨染石的阴面,以加强明暗关系,增加润泽感和厚重感。

石的阳面不染,墨染不可过深,阴面到阳面的墨色过渡要自然,也可不经过墨染,直接用色染,赭石,汁绿、花青等色。

染法和墨染相同,染色要由淡而浓,一遍颜色不够深,还可以染两遍三遍,切忌不可过深,破坏了墨的效果,染色干后在点苔,这是画石的最后一个步骤。

黄宾虹山水画步骤

黄宾虹山水画步骤

]黄宾虹作画的方法步骤黄宾虹作画的方法步骤黄宾虹“黑密厚重”的艺术风格与其独特的作画方法步骤密切相关。

其作画大致分三个步骤九个方面:第一步:勾勒--上墨--补笔。

1、勾勒:以墨线勾描山川的大体。

画石,往往一勾一勒。

用笔勾线,是为画“骨”,对画面起着“生死刚正”的作用。

“画笔勾勒,如字横直”。

对于用笔,他讲求中锋,重视收笔回转。

偶尔用侧锋。

他以为中锋圆稳,使所画山、石沉着不轻浮。

他要求用笔如“屋漏痕”,意即落笔时留得住,使线条着力不轻佻。

所谓“折钗股”,又不妄生圭角;更要求画得重,如“高山堕石”。

线条起迄明确,意到笔到。

黄宾虹一勾一勒,除了画岩石或山岗外,还用以画出山的大势。

写生稿也是这样一勾一勒画成。

一勾一勒,不但要勾出形,还要勾出势,更要体现出意。

对善画者来说,这是一局画的起手,大器在后。

2、上墨:在勾勒的基础上,将每块石,每座山分清楚.上墨分湿淡墨和干淡墨。

所谓分清楚,一是分石块、山形的大小,二是分山水树石的空间远近,勿使混沌。

上墨以淡墨为主,但也可以用浓墨。

上墨时,要心有全局,眼看全面,否则容易顾此失彼,为小失大。

上墨分湿淡墨与干淡墨。

这些淡墨,由干湿不同,表现的效果也不同,要根据下同对象的实际去使用。

例如干淡墨用在近山处,则湿淡墨可用在远山处。

若以湿淡墨画山石坡脚,则干淡墨可用在画水。

反之,倘以干淡墨画山地坡脚,湿淡墨可用来画水。

即是说,同是画水,却要看实际情况而定。

从墨色的变化来说,干湿对比,完全可以灵活运用。

3、补笔:勾勒和上墨后,在不周到处补笔完善之。

再有,画上产生“肉多骨少”时补笔完善之。

第二步:点墨或点色--墨破色与色破墨--泼墨(彩)铺水--焦墨宿墨理层次4、点墨或点色:黄题画云:“细而不纤,粗而不犷,气在笔力,韵在墨彩,北宋人画,浑厚华滋,六法兼备,层层点染,常积数百遍而成。

”打点,还起以点作皴的作用,同时又用以补气。

点彩宜虚不宜实。

补笔之后,黄宾虹有时站立,对全局画面,作一番细心的观察,待心中有了一个谱,再行点墨或点色。

画山的步骤

画山的步骤

画山的步骤
画山是绘画中常见的主题之一,它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和神秘。

下面是画山的步骤:
第一步:准备画材
在开始画山之前,我们需要准备好画材。

一般来说,我们需要一张画纸、铅笔、橡皮、彩色铅笔或水彩笔等。

如果你想要更加专业的效果,可以使用油画颜料和画布。

第二步:确定山的形状
在画山之前,我们需要先确定山的形状。

可以在画纸上用铅笔轻轻地勾勒出山的轮廓,这样可以更好地掌握山的形状和比例。

第三步:填充山的颜色
在确定山的形状之后,我们可以开始填充山的颜色。

可以使用彩色铅笔或水彩笔,根据山的形状和光线的方向,选择合适的颜色进行填充。

一般来说,山的上部颜色较浅,下部颜色较深。

第四步:细节处理
在填充山的颜色之后,我们可以开始处理山的细节。

可以使用铅笔或彩色笔,勾勒出山的纹理和细节,使山看起来更加真实。

第五步:添加背景
在完成山的绘制之后,我们可以添加一些背景,使画面更加丰富。

可以画一些树木、河流或天空等,使画面更加生动。

画山需要耐心和细心,只有这样才能画出一幅真正的山水画。

希望以上步骤能够帮助你更好地掌握画山的技巧。

初中美术人美八年级上册中国山水画中国山水画 PPT

初中美术人美八年级上册中国山水画中国山水画 PPT

(2)体会艺术与自然的关系,学习用艺术和自然愉悦心灵、丰富情感,陶冶高 尚情操。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山水画勾、皴、擦、点、的表现技法。学画一副简单的山水画小品。 (2)使所画山水画小品能体现一点笔墨情趣。感受山川ຫໍສະໝຸດ 欣赏画作看 一 看
万山红遍 1963 李可染
富春山居图
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
3.擦--擦是皴的补充和强调。皴擦经常同 时使用,不分彼此。擦的使用目的在于丰 富笔墨层次。
4.点--指运用戳、揉、按等笔触来表现山石表
面苔点的一种技法。点法有很多种,有方、 圆、横、竖、长、短点等。苔点要有大小、 疏密、浓淡、干湿变化,注意整体统一。
5.染--以淡墨渲染山石之凹部、暗处。干 后可多次进行,以增强山石的体积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欣赏中国山水画,能感受到山水画的意境之美。
(2)初步掌握山石的画法,学习画山水画的步骤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听课、讨论等途径,学习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感受历代画家是如何 借山川抒发情感、表现意境的。
(2)通过动手实践,学习和体验山水画的基础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引导学生感受传统绘画的魅力,乐于学习与传承传统绘画,从而更加热爱 中国传统文化
元代 黄公望 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寒江独钓图(局部) 宋代 马远
西陵峡 1960 傅抱石
学画一幅简单的山水小品
1·勾--用线勾出山石的大体外形和体面的起伏变化
2.皴--勾出山石轮廓后,用线或面的笔法皴出山石的 凹凸、纹理。

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和步骤

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和步骤

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和步骤山水画的基本技法(一)、笔法:中国画在用笔方面的要求是很高很严格的,这些严格的要求就是所谓“笔法”。

唐代张颜远在《历代名画记》里提到“夫物象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式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

”1、笔法的原理自古用笔讲“笔意”、“笔理”、“笔法”、“笔趣”,“意”即主观感情、认识,“理”即客观规律,“意”与“理”结合即产生“法”和“趣”,“法”是主客观辩证统一的产物。

李苦禅说:“画至书为高度,书至画为极则。

”好的中国画,合起来看,笔笔都是形象。

折开来看笔笔都是书法。

这也就是“见笔而又无笔痕”的原理所在,实际上是用笔合于自然规律,使人看了之后,感受到的是形象而忘记了是用笔的笔痕。

2、用笔的几点要求:平、留、圆、重、变(1)平,如“锥划沙”(力量匀实,不结不滞)(2)圆,如“折钗股”(丰腴、圆润、富有弹性)(3)留,如“屋漏痕”(高度控制,积点成线)(4)重,如“高山坠石”(力透纸背,入木三分)(5)变,如“百川归海”(极尽变化,复归统一)用笔和用墨是分不开的,所以称为“笔墨”。

明代莫是龙在《画说》中提出:“古人云:有笔有墨,笔墨二字,人多不晓,画岂无笔墨哉?但有轮廓而无皴法,即谓之无笔;有皴法而无轻重、向背、明晦即谓之无墨。

”墨法很多,下面作重介绍“积墨”和“破墨”两种。

1、积墨法:简单说即是层层递加。

要点有三:①第一遍干后再加第二遍②第二遍是第一遍的补充、交错,不是第一遍的重复与描绘复线,加之结果是多种笔法的交汇统一。

③每加一次都要保持极强的整体观念,当疏则疏,当密则密。

2、破墨法:是在前一笔不太干时,趋势再补充上去另一笔使其融和渗化,合二而一浑然一体,产生鲜活生动,和谐滋润的效果。

只有积墨,易厚而不润活,只有破墨,易活而不厚实。

(三)、色法:①色墨重叠法②色墨对比法③色墨混合法④用水、黄宾虹说“水是用的,不是洗的”。

水在作画时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材料。

山水画的学习步骤树在山水画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构成因素,古人云:“画树之功居诸事之半。

传统山水画的学习方法和技法基础

传统山水画的学习方法和技法基础

传统山水画的学习方法和技法基础一、中国传统山水画学习方法1、文房四宝笔:大、中、小狼毫毛笔各一支备用,一定要选硬毫的笔毛。

破笔一支,将笔毛打散成散毛状,或刮成扁锋,不要刮成尖头。

秃笔一支,用中狼毫将笔毛剪去一半长度,只留一个秃头,秃头要平整。

刀笔一支,用刀片将中狼毫笔毛削成象手术刀一样备用。

钝笔一支,用中狼毫将笔毛尖剪去一点备用。

锥笔一支,将笔毛削成锥状备用,如商家能制作些异形笔更佳。

(图9)图9墨:墨分五色,是指焦墨、干墨、浓墨、淡墨、湿墨,用这五种浓度不同的墨可代替色彩表现不同的层次感,焦墨浓度相当于用墨锭作画,干墨相当于不加水的墨汁,这二种不常用,山水多用浓、淡、湿墨。

在墨汁中加入一至五倍清水为浓墨,五至十倍清水为淡墨,十至二十倍清水为湿墨。

纸:熟宣不浸染,常用于工笔山水画,历史上的山水画家大多也用于写意山水画,初学用熟宣易成。

生宣易浸染,常用于写意画,因浸染不易控制掌握初学难度较大。

此外,不同的纸画法亦不同,熟宣通常按勾、皴、点、染的步骤,将染墨染色放在最后,这是因为,熟宣作画笔触显得生硬毛刺,最后通过三矾九染,可消除毛刺,使画面柔美滋润。

生宣可按勾、染、皴、点的顺序,先染后画,这是因为,生宣易浸,如画好再染,往往墨色会浸到画面外去,这叫跑墨,跑墨会破坏画面的整体美,染后再皴再点,可根据浸染的程度进行修正,才能保证画面整洁美观。

此外,生宣画写意采用枯笔简约干画法为好,此种画法勾、皴、点而少染或不染,远山也用勾画法或飞白法,少用塗染法。

由于塗染法不太好掌控,易使画面浸花,所以初学者少用为宜。

即便是使用塗染法,也应注意塗染面积不应过大,且应快准,落笔即成,忌讳反复塗抹,并及时用电吹风将边缘吹干,現在有一种半生宣画山水较理想。

砚:可多备几个碟用于配色配墨。

画山水配色配墨与人物、花鸟画有些区别,人物、花鸟画多是干画法,很少渲染,而山水画因渲染用墨用色量较大,应一次多调些墨色,保证渲染时整幅画的墨色统一。

墨水画山水画初学的教程。

墨水画山水画初学的教程。

墨水画山水画初学的教程。

墨水画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初学者可以通过以下教程来学习墨水画山水画的基本技巧和步骤。

一、准备工作准备绘画所需的材料。

墨水画山水画所需的基本材料包括毛笔、宣纸、墨汁和水。

毛笔是绘画的主要工具,宣纸是绘画的载体,墨汁和水用来调节墨水的浓度和深浅。

二、构图在绘画之前,需要先进行构图。

构图是指确定绘画的主题、布局和元素的位置关系。

山水画通常以山、水、树木等自然景物为主题,可以参考现实中的山水风景或其他山水画作品进行构图。

三、勾线在宣纸上用淡墨勾勒出山、水、树木等主要元素的轮廓线。

勾线要轻柔、流畅,不要过于用力。

可以根据构图的要求,调整线条的粗细和曲直,使画面有层次感和立体感。

四、打底在勾线的基础上,用浅墨或水墨在宣纸上打底。

打底的目的是为了为后续的上色打下基础,使颜色更加鲜明和持久。

打底时要注意控制墨水的浓度和用笔的力度,以免影响后续的上色效果。

五、上色上色是墨水画山水画的重要步骤。

在打底完全干燥后,可以用不同浓度的墨水进行上色。

上色时要注意墨水的深浅和层次感,可以运用水墨的渐变和晕染效果来表现山体的远近和细腻的纹理。

六、增加细节在上色完成后,可以根据需要增加一些细节。

可以用细笔在画面中添加一些树叶、花朵或者其他小物件,以增加画面的丰富性和趣味性。

细节的处理要细致入微,不要过于突出,以免影响整体的平衡和和谐。

七、点染点染是墨水画山水画的独特技法之一。

可以用细笔蘸取适量的墨汁,轻轻点在画面上,形成点状的纹理和阴影。

点染可以增加画面的动感和层次感,使画面更加生动和逼真。

八、落款和鉴赏完成绘画后,可以在宣纸的适当位置落款,标明画作的作者和年代。

同时,也可以对自己的作品进行鉴赏和评价,总结自己的绘画经验和感受。

九、练习和提升墨水画山水画需要不断的练习和提升。

初学者可以多观摩优秀的山水画作品,学习大师的技法和表现手法。

同时,也要勤于实践,多尝试不同的构图和上色方式,不断探索和创新,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学画山水画的步骤

学画山水画的步骤

学画⼭⽔画的步骤学画⼭⽔画的步骤先从局部⼩景画起先画树,然后画树旁边的⽯或⼭坡;也可以边画树,边画⽯。

勾、皴、染、点交叉进先画树,然后画树旁边的⽯或⼭坡;也可以边画树,边画⽯。

勾、皴、染、点交叉进⾏。

这些⼩景是很容易看到的⾃然景⾊,可以随时写⽣,写⽣稿就是绘画创作的好素材。

1、⽤中锋淡墨勾勒出树和⽯的形态。

2、添画另⼀株树。

3、⽤⼲、湿、浓、淡的点法点树叶。

4、给⼭⽯加皴,并渲染。

1、⽤淡墨勾勒出全幅⼭⽔的结构,⼭的脉络要清楚。

注意勾勒时⽤笔要简洁。

2、在勾勒的基础上对⼭进⾏皴染,这幅⼭⽔⽤的是折带皴。

在画的过程中要根据⼭的⾃然情况灵活运⽤。

要点出草⽊,注意⽤点要密⽽不乱、疏⽽不散。

3、进⼀步对全局进⾏皴染,墨⾊要分出浓淡,可以⽤浓墨破淡墨,有些地⽅也可以⽤淡墨破浓墨。

⼭的基本脉络要⽤较浓的墨重新勾勒。

⽤淡墨渲染⼭的脉络。

注意不要⼀遍染够,可以视情况分层次染出,这样⼭的厚重感才能显出来。

4、⽤淡赭⽯分染⼭的各部,⽤花青和⽯绿分染草⽊胎点部分。

这⼀遍也要注意不可⼀次染够。

点染云和⽔,要点染出空间感来。

⼭⽔画从局部到整体的画法画前须对全幅⼭⽔的意境、章法整体构想成熟,然后从⼀个较完整的局部画到另⼀个局部。

从何处起笔要视具体章法布局⽽定。

可以先从下部的⼭取势,画好后,⽣发到整体的画⾯。

这种画法⽐较灵活,富有变化,勾、皴、擦、染、点结合进⾏,更须时时照顾到整体效果,务使作品⽓势连贯、画⾯完整。

1、⽤淡墨勾出⼭与树的基本轮廓。

2、从画⾯的主峰或从⼀个局部画起。

3、⽤淡湿墨从⼭的脉络阴阳凹凸处皴染。

4、接着就要全幅画⾯渲染,云、树各处及⼭脚等部位⼀遍⼀遍地进⾏。

1、⽤淡墨勾出⼭与树的基本造型,注意画⾯要有整体的⽓势。

2、然后⽤中墨皴、擦、点、染⼭体,要注意有浓有淡。

3、接着就⽤淡湿墨再全幅画⾯渲染,要⼀遍⼀遍地染。

⼀幅作品的作画步骤因各⼈的习惯不同⽽不同。

⼀般情况是,先⽤炭条定下整幅⼭⽔画的⼤体位置。

⼀般是近处浓,远处淡。

初一学生美术山水画教案

初一学生美术山水画教案

初一学生美术山水画教案教案标题:初一学生美术山水画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山水画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准备:1. 展示屏或黑板2. 展示山水画的图片或视频资源3. 学生画画所需的纸张、铅笔、彩色铅笔或水彩颜料等材料4. 班级或个人画架(可选)教学步骤:引入:1. 展示一些优秀的山水画作品,引起学生对山水画的兴趣和好奇心。

2. 与学生讨论山水画的特点和意义,引导学生思考山水画所表达的自然景观和情感。

技法讲解:1. 解释山水画的基本构图要素,如山、水、树、云等。

2. 介绍山水画的传统技法,如皴法、点染法等,并展示相关示范作品。

3. 引导学生观察山水画中的线条运用、颜色运用和层次感的表现方法。

实践操作:1. 让学生选择一幅自己喜欢的山水画作品进行模仿或参考。

2. 引导学生先用铅笔勾勒出画面的基本轮廓和构图,再逐渐添加细节。

3.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技法和创造力,表达自己对山水景观的理解和感受。

4. 提供个别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和提高作品质量。

分享与评价:1. 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同学和老师,并分享创作的心得和感受。

2. 进行同学间的互评,鼓励积极的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改进空间。

3. 老师进行总结性评价,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提出进一步提高的建议。

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或艺术展览,让学生接触更多优秀的山水画作品,拓宽艺术视野。

2. 鼓励学生在课外继续练习和创作山水画,形成良好的艺术习惯和兴趣。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包括对山水画概念的理解和运用、技法的掌握程度等。

2. 评估学生的作品质量,包括构图、线条运用、颜色运用和表达能力等方面。

教学延伸:1. 将山水画与其他学科进行跨学科的融合,如语文、地理等,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创造力。

2. 组织学生参与美术比赛或展览,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艺术追求。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学画山水画》教案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学画山水画》教案

《学画山水画》教案一、导入部分:现在我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级下册第九课《学画山水画》,这一节课我们主要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1、什么是山水画;2、山水画的表现形式;3、山水画的用色用墨技法;山水画的步骤。

二、、讲授新课:1、什么是山水画我们都知道中国画分为三科,分别是以人物为主的人物画,以表现花草、竹石、鸟兽、虫鱼为主的花鸟画和以描绘山川自然景色为主的山水画,我国山水画有着悠久的历史,风格繁多,在中国绘画史和艺术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山水画开始脱离人物画背景而独立成为正式画科始于南朝的宋,大约在隋朝,出现了一幅最早的山水画就是这幅展子虔的《游春图》,画中以山石作为主体,人物作为点景,物体之间的比例及空间处理均表现的恰当而完整,它的出现标志着山水画最终的形成,其影响深远。

2、山水画的表现形式(1)、山水画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各种画法和艺术风格,概括起来技法上分为“工笔”“写意”“兼工带写”(2)、从设色上分为:水墨山水、青绿山水、前江山水、彩墨山水。

(3)、从风格上分为北派和那派。

3、山水画的用色用墨技法那山水画都有哪些用笔用墨的基本技法呢?用笔技法有,“勾、点、接、染、皴”。

五种方法,具体来看一下,用笔直接蘸墨勾出山石树木的形象叫勾,在勾好的山石树木上用点的多少来表现明暗关系是点的方法,直接采用墨与色自然衔接晕染的方法是接和染的方法,我们具体来看一下“皴”的方法,皴法是山水画创作中的极为重要的表现手法,是古代山水画家在长期的观察和艺术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表现形式,他们根据各种不同的山石结构归纳概括成一定的笔墨符号,来表现对自然界的真实感受,归纳起来有三类皴法,他们分别是:以线为主的皴法,以面为主的皴法,以点为主的皴法,以线为主的皴法有披麻皴、牛毛皴、荷叶皴、解索皴、折带皴,以面为主的皴法有小斧劈皴、大斧劈皴、、马牙皴、,以点为主的皴法有米点皴。

《线》我们首先来看一下以线为主的皴法------披麻皴,是先用毛笔蘸墨直接勾出山石的外形,然后蘸上少点一点的墨拉出长线,压力,速度要均匀,先从山石的阴面起笔,这种披麻皴的线形在山水画中的地位如同书法中的中锋用笔的线条一样,是最基础的,同时也是最重要的,披麻皴在用笔时要注意墨色浓淡的变化,线与线之间的疏密交错关系,线条要显得圆润饱满,含蓄有力,行笔时要特别注意不要出现侧缝,以免出现败笔,像元代的黄公望画的《富春山居图》就是用披麻皴的方法完成的。

山水画技巧的五个步骤

山水画技巧的五个步骤

山水画技巧的五个步骤山水画是一种传统的中国画,以山水为题材,以墨水和宣纸为媒介。

山水画虽然看似简单,但却有一套独特的技巧和步骤。

以下是山水画技巧的五个步骤:第一步:构图与布局构图是山水画的基础,合理的构图可以使画面更加丰富和生动。

在构图过程中,需要确定画面的中心和主题,同时要注重整体平衡和布局的对称。

在山水画中,常用的构图方式有中心构图和黄金分割构图。

中心构图是将画面的焦点放在中心位置,让画面呈现出一种稳定和对称的感觉。

黄金分割构图是参照黄金分割比例,在画面中划分出黄金分割点,使画面显得更加和谐和动态。

第二步:画线与用笔画线是山水画的基本技法之一,它可以用来勾勒物体的形状和轮廓。

山水画中常用的画线方式包括直线、弯曲线和变化线等。

画线应该有节奏感和变化感,以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动态感。

用笔是山水画的核心技法之一,它可以表现出物体的质感和纹理。

在山水画中,常用的用笔方式有点画、勾线、涂抹、抹拓等。

用笔要轻重相间、有力度,创造出丰富的笔触效果。

第三步:设色与挥洒山水画的设色是决定画面氛围和色调的重要因素。

在设色过程中,要注意明暗对比和层次感,使画面更加生动和有立体感。

常用的颜色有黄、绿、蓝、红等,要根据不同的画面效果选择合适的颜色。

挥洒是山水画中独特的技法之一,它可以增加画面的随机性和自然感。

挥洒可以用水或墨水进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

挥洒的程度要适当,既能增加画面的丰富性,又不至于让画面失去重点和主题。

第四步:渲染与点缀渲染是山水画中重要的技法之一,它可以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柔和感。

山水画中常用的渲染方式有浅淡、渐变和分散等。

渲染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效果,不宜过多或过繁。

点缀是山水画中的修饰技法之一,它可以增加画面的点睛之笔和生动感。

点缀可以使用不同的颜色、形状和纹理,要注重点缀的位置和数量,以达到画面的平衡和完整。

第五步:收尾与搪整收尾是山水画中的最后一个步骤,它可以使画面更加完整和精致。

山水画技巧的五个步骤

山水画技巧的五个步骤

山水画技巧的五个步骤山水画是一种传统的中国绘画艺术形式,描绘自然景色,包括山脉、河流、云雾等元素。

山水画技巧需要细致的观察和精细的表达,下面将介绍山水画的五个步骤。

第一步:构图准备构图是山水画的基础步骤,它决定了整幅画作的整体效果。

首先,要选择一个适合的画面形式,如横幅、立幅或轴,然后确定画面的主题和要表达的情感。

其次,要注意画面的布局,将重要的景物放在画面的重点位置,并根据需要增加适当的空间感。

第二步:线描勾勒线描是山水画中最基础的技巧,可以用来勾勒出画面中的主要元素。

可以使用细毛笔或细的羊毫笔,根据构图的要求,使用不同粗细的线条,描绘出各个景物的轮廓和形状。

在线描的过程中,要注意对比明暗和层次感,以增强画面的立体感。

第三步:写意渲染写意渲染是山水画中最具特色的技法,通过简洁的笔触表现出山水的神韵和气质。

可以使用淡墨渲染或水墨绘画的方式,将画面中的山、水、云等元素进行渲染。

在渲染的过程中,要根据不同景物的特点,运用不同的笔法,如点画、花瓣笔法等,营造出恰到好处的氛围。

第四步:运用色彩在山水画中,色彩并不是必要的要素,但是通过适当的色彩运用,可以增加画作的亮点和吸引力。

可以使用多种水墨或水彩颜料,在适当的位置添加色彩。

在选择色彩时,要根据画面的整体调性和表达的情感来决定,如使用暖色调渲染山水的温馨和宁静,或使用冷色调表现山水的凛冽和沉静。

第五步:点缀细节点缀细节是山水画中让画作更加丰富和生动的步骤。

可以在画面中添加一些细小的元素,如花草、鸟类或人物,来增加画面的趣味和层次感。

在点缀细节时,要注意与整幅画作的风格和主题相协调,不要过多地侧重于细节,而忽略了整体效果。

总的来说,山水画的绘制需要仔细观察和细致入微的表达能力。

通过构图准备、线描勾勒、写意渲染、运用色彩和点缀细节这五个步骤,可以创作出真实、生动和有情感的山水画作。

中国山水画课件精讲

中国山水画课件精讲

二、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有什么区别?
1、工具材料的不同 西画多用平头笔,如油画笔、水彩、水粉颜
料作画,画出的卓品一般都叫“风景画”。而用毛 笔和水墨颜料,画在宣纸和绢上的中国风景画, 都叫“山水画”。从名称就把西画与中国画分清了。
水 粉 静 物 画
水 彩 风 景 画
油画风景
2、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的不同
唐寅(明)
❖ 字伯虎。别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吴中四才子之 一。在画史上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合称“明四家” 或“吴门四家”。在诗词歌赋上与文征明、祝枝山、 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之首
❖ 历史上的唐伯虎才华出众,有理想抱负,是位天才 的画家,文学上亦富有成就。其诗多纪游、题画、 感怀之作,以表达狂放和孤傲的心境,以及对世态 炎凉的感慨,著有《六如居士集》。他一生坎坷, 最后潦倒而死,年仅54岁。他临终时写的绝笔诗就 表露了他刻骨铭心的留恋人间而又愤恨厌世的复杂 心情:“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阳间 地府俱相似,只当飘流在异乡。”
❖ 赵伯驹 ❖ 《江山秋色图》
是一幅长卷山 水,绢本。全 图布局严谨, 勾勒精细,设 色绚烂,以石 青石绿为主, 手法表现细致 入微。
No Image
《草地一角》丢勒
唐寅《桃花诗》
❖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显者事,酒盏花枝隐士缘。 ❖ 若将显者比隐士,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花酒比车马,彼何碌碌我何闲。 ❖ 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元代倪瓒所画《六君子图》 是一幅典型的以画抒情的作品。 画家出生富裕,战乱毁了他原本 平静的生活,从此隐居不出,一 生只与纸笔墨砚为伴。作品画了 松、柏、樟、楠、槐、榆六种树 木,以表达自己做人的志趣。画 面萧疏的气氛,廖落的用笔都体 现了画家内心的情感,无语的传 达了画家的心声。

中国山水画的步骤

中国山水画的步骤

中国山水画的步骤
1. 选择合适的画材:山水画多用宣纸,墨,水彩等绘画材料。

2. 选择合适的绘画工具:画竹篾、画笔,笔墨配制好之后开始绘制。

3. 选好要创作的主题:大自然的景色是中国山水画的灵感来源,选择适合自己创作风格的主题。

4. 构建画面:考虑构图和画面的布局,确定画面中各个元素的大小和位置。

5. 线描和填涂: 在宣纸上先用淡墨线描画出框架、轮廓和主要
物体,并在画面中融入一些水、山、云、树等自然元素,然后填涂颜色。

6. 赋予画面生命:打黑、著白、做笔画,使画面中的形象有动感。

7. 再次修画:对不满意的部分进行修改和调整。

8. 给作品取名:为画作起一个有意义的名字。

9. 完成作品:最后完成整幅画作,将画作装裱成卷轴或框画。

国画入门的七大步骤

国画入门的七大步骤

国画入门的七大步骤嘿,你问国画入门的七大步骤啊?这国画入门说难也不难,说容易也不容易呢。

第一步,得准备工具哇。

国画要用的工具可不少,毛笔得有好几支,大的小的粗的细的。

还有宣纸,生宣熟宣得搞清楚。

再就是颜料啦,国画颜料颜色可漂亮了。

还有墨汁、砚台啥的。

就像要做饭得先准备好锅碗瓢盆一样。

第二步,认识毛笔。

毛笔有不同的型号,软的硬的,用起来感觉可不一样。

得试试怎么拿笔,怎么蘸墨,怎么画线条。

就像刚学骑自行车,得先熟悉熟悉车子。

第三步,练习线条。

国画很讲究线条呢,线条要流畅、有力度。

可以在纸上画各种线条,直线、曲线、波浪线啥的。

就像学写字先练笔画一样。

第四步,认识颜色。

国画的颜色不像油画那么鲜艳,比较淡雅。

要知道怎么调色,怎么搭配颜色。

可以试着画一些简单的彩色图案。

第五步,临摹作品。

找一些简单的国画作品,照着画。

这就像学唱歌先跟着原唱唱一样。

可以从一些简单的花鸟、山水开始临摹。

第六步,写生。

去外面看看大自然,画一些真实的东西。

比如一朵花、一棵树、一只小鸟。

这样能提高观察力和表现力。

第七步,创作。

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就可以自己想画啥画啥啦。

发挥想象力,画出自己的风格。

比如说有个小朋友,他想学国画。

他先准备好工具,然后跟着老师认识毛笔,练习线条。

接着认识颜色,临摹了一些简单的作品。

后来他去公园写生,画了一朵漂亮的花。

最后他开始自己创作,画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他可高兴了,觉得自己画得越来越好了。

所以说啊,国画入门的七大步骤只要认真去做,就能慢慢走进国画的世界。

咋样,现在知道国画咋入门了吧?。

传统山水画的教学设计

传统山水画的教学设计

传统山水画的教学设计引言:传统山水画是中国绘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山水画的教学设计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静心与修身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传统山水画的教学设计进行探讨,以期为教师们提供一些有益的指导和启示。

一、教学目标传统山水画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使其能够欣赏和理解山水画的独特美感;2. 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培养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3. 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表现能力,使其能够通过绘画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感受;4.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思考和创新能力,使其在创作中展现个性与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山水画的基本特点及发展历程:介绍山水画的起源、发展及其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2. 山水画的构图与画面布局:介绍山水画的构图原则和画面布局技巧,如山水画的前、中、后景分割以及画面中心的设定等;3. 山水画的线条与墨法:讲解山水画中常用的线条与墨法技巧,如破墨、点染、干刷等;4. 山水画的色彩运用:介绍山水画中常用的色彩运用方法,如水墨、水彩等;5. 山水画的题材与意境:介绍山水画的题材选择与意境表达,如山川河流、云雾烟雨、松柏竹石等。

三、教学步骤1. 导入与知识铺垫: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的山水画作品,激发学生对山水画的兴趣,并简要介绍山水画的历史与特点;2. 了解山水画的构图与布局:以经典作品为例,指导学生分析山水画的构图和画面布局,并引导学生在纸上进行构图练习;3. 教授山水画的线条与墨法:讲解常用的线条与墨法技巧,例如破墨、点染、干刷等,并示范这些技法的运用;4. 山水画的色彩运用:引导学生学习山水画中的色彩运用方法,如水墨、水彩等,并进行实践练习;5. 山水画的题材与意境:通过展示不同题材的山水画作品,让学生感受不同题材所表达的不同情感与意境,并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6. 创作与实践: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创作意愿,结合所学的技巧与知识进行山水画的创作,并鼓励学生进行思考与创新;7. 作品展示与评价: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小组或全班评价,分享作品创作过程中的体会和感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山水画的三个步骤
山水画的学习应该包括三个重要步骤,缺一不可。

那就是学习传统、对景写生和精心创作。

学习山水画,首先要临摹古人的优秀作品。

临摹的目的是什么?无疑是学习古人精湛的绘画技巧:如笔墨技巧、章法技巧以及勾皴点染的基本技法。

这是一个寂寞的过程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

掌握了山水画的基本技巧就应该到大自然中对景写生,大自然是一本丰厚的教科书。

李可染先生曾说过:学习山水画要研究两本书,一本是传统,一本就是大自然。

可见到大自然中去,观察生活、提炼生活是山水画家必不可少的必修课。

因为临摹只是解决了笔墨与技巧的问题,而只有写生才能学会如何把自然界的真实山水景致提炼概括成画面上山水形象。

五代画家荆浩“写松数万本,始得其真”。

白雪石、李可染等大家更是足迹遍及祖国的大江南北,名山大川。

这种能力的培养决非一朝一夕的工夫。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当你具备了以上两种能力就可以进行创作了。

山水画的创作就是画家把自己的主观审美情趣和大自然真实山水完美结合形成山水画作品的过程。

创作时要按照自己的审美情趣对所搜集来的素材进行从新加工,包括取舍、变形、提炼、概括等,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极具艺术感染力的典型形象。

所以对景写生并不能完全等同于创作,因为那只是搜集素材的过程。

对景写生就象律师搜集证据,精心创作则象律师在法庭上的应诉,应诉要比搜集证据复杂的多。

如果一个山水画家不能完成创作这一步,就只能局限于临摹他人的作品或机械地描摹自然。

今天是一个追求享受的时代,能忍受寂寞,甘于清贫走完这三个步骤的人越来越少。

尤其对于后两个步骤,更是这样。

写生毕竟是去物质生活相对落后的山野之地,创作那更是艰辛的脑力劳动,于是很多人就停留在了第一个步骤:临摹。

今天能看到许多山水画作品其实就是古人作品的复制或位移后的复制。

反正古人已经去见马克思了,不会从地底下出来指责你侵犯了他的知识产权。

这样的作品从美术作品的角度来说它缺乏时代感,同时也无法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所以显得死气沉沉、千人一面。

科学求同,艺术求异,这样的作品显然是缺乏艺术生命力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