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夜》优秀教案新部编本[1]

合集下载

阁夜优秀教案

阁夜优秀教案

阁夜优秀教案教案标题:阁夜优秀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和理解阁夜这一传统文化活动的背景和意义。

2.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3.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

教学时长: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 导入(5分钟):- 引入话题:阁夜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项重要活动,你们对阁夜有了解吗? -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阁夜的背景和意义。

2. 学习(15分钟):- 分发阁夜相关的资料,让学生阅读并了解阁夜的起源、发展和传统习俗。

- 学生阅读后,教师组织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3. 合作活动(20分钟):-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阁夜相关的传统习俗进行研究。

- 学生在小组内合作,收集相关资料,并准备一个小节目来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 学生可以选择演示、口头介绍、小品等形式展示。

4. 展示和总结(10分钟):- 每个小组轮流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 学生观看其他小组的展示,并提出问题和建议。

-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阁夜的重要性和传统文化的保护。

第二课时:1. 复习(5分钟):- 教师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回答与阁夜相关的问题。

2. 写作准备(10分钟):- 学生选择一个阁夜相关的话题,如自己参加过的阁夜活动、对阁夜的理解等。

- 学生在课本或其他资料的帮助下,准备写一篇短文或作文。

3. 写作实践(20分钟):- 学生根据自己的选择,开始写作。

- 教师在写作过程中提供指导和帮助,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观点和感受。

4. 交流和反馈(15分钟):- 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写作成果,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

- 学生可以选择朗读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同学们给予反馈和鼓励。

5. 总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写作的重要性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教学资源:1. 阁夜相关的资料和图片。

2. 学生的合作小组。

3. 学生的写作材料和课本。

评估方式:1. 学生小组的展示成果评估。

《阁夜》优秀教案

《阁夜》优秀教案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阁夜》诗;(2)理解《阁夜》诗的创作背景、作者杜甫的生平和诗歌风格;(3)分析诗中的意象、情感和主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阁夜》诗;(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心;(2)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3)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培养高雅的情操。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阁夜》诗的字词解释和翻译;(2)诗中的意象、情感和主题分析;(3)杜甫的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2. 教学难点:(1)诗中某些生僻字词的理解;(2)诗中深层次的情感和主题的把握;(3)杜甫诗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1. 导入新课:(1)简介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引导学生关注《阁夜》诗的题目,激发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阁夜》诗,感受诗歌的韵律美;(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中的字词和意义。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情感和主题;(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解析:(1)解析诗中的意象,如“阁夜”、“五更”、“鼓角”等;(2)分析诗中的情感,如作者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心;(3)揭示诗的主题,如忧国忧民、壮志未酬等。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强调《阁夜》诗的艺术价值和人文精神。

四、课后作业1. 背诵《阁夜》诗;2. 结合课下注释,翻译《阁夜》诗;五、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2. 反思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是否存在不足之处;3. 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包含《阁夜》诗全文、注释、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的课件;2. 教学资源:搜集与杜甫及其诗歌相关的资料,如生平介绍、作品选集等;3.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语文课文《阁夜》教案和教学安排

语文课文《阁夜》教案和教学安排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阁夜》全文;(2)了解作者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3)分析并掌握诗歌中的意象、表现手法和韵律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2)认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增强民族自豪感;(3)学会关注社会、关注人生,提高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解释和翻译;2. 诗歌中的意象和表现手法;3. 诗歌的韵律特点和节奏感。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隐喻和象征手法的理解;2. 诗歌意境的感悟和传达;3. 诗歌创作背景对诗歌意义的影响。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诗歌全文、注释、译文、相关背景资料等;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和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作者杜甫及其创作背景,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社会意义。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诗歌,解决字词解释和翻译问题,初步理解诗歌内容。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意象、表现手法和韵律特点,分享学习心得。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5. 诗歌品鉴:学生欣赏诗歌,体会诗歌的美感,感受作者的情感态度。

6. 情感体验:结合诗歌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人生和社会,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

8.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背诵诗歌,写一篇课后心得体会。

9. 课后辅导:针对学生在作业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10. 课程评价:通过课后作业、课堂表现和小组讨论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六、教学反思: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度、理解程度等方面,以便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给予解答和指导。

《阁夜》教案

《阁夜》教案

《阁夜》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阁夜》这首诗;(2)理解并掌握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3)分析诗的结构和韵律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的意境和主题;(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能力;(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2)体会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感悟;(3)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文的朗读和背诵;(2)诗中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3)诗的结构和韵律特点的分析。

2. 教学难点:(1)诗中深层意境的理解;(2)诗歌欣赏和鉴赏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诗人杜甫的背景和成就;(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学习。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和背诵《阁夜》;(2)让学生自主分析诗的结构和韵律特点;(3)让学生自主找出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深入理解诗的意境和主题;(2)分享学习心得,互相交流感悟。

四、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诗的结构、韵律特点和意境主题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课后继续学习和欣赏古典诗歌。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阁夜》;2. 分析诗的结构和韵律特点,写在日记本上;3. 选取一首古典诗歌进行欣赏和鉴赏,写下感悟。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究的兴趣。

2. 运用案例分析法,以《阁夜》为例,讲解古典诗歌的欣赏和鉴赏方法。

3. 利用对比分析法,让学生比较《阁夜》与其他诗歌的异同,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等。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包括诗歌背诵、结构分析和欣赏鉴赏。

《阁夜》教案6篇

《阁夜》教案6篇

《阁夜》教案6篇下面是本店铺收集的《阁夜》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阁夜》教案1学习目标:1.诵读全文,把握节奏。

2.欣赏并领会本诗的思想感情及艺术特点。

3.品味本诗的意境。

学习重点、难点: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时数:一课时学习过程:一、.预习学案:1.填写杜甫的生平、思想等情况。

杜甫(712—770)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他的诗歌真实地反映了广阔的社会背景,充满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感情,被誉为诗史。

《阁夜》一诗作于安史之乱被平定的前一年(76(2)诗人受尽颠沛流离之苦,又遇上崔旰作乱,国无宁日,诗人怎能不忧心忡忡?全诗格调低沉,诵读时我们可以触摸到诗人那颗苍凉凄苦的心。

2、概括全诗内容:答:前四句都在写阁夜看到的战乱凄凉的景象,后四句表达对国家民族前途的忧虑(或表达诗人伤时感世的情怀)。

3、全诗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通过阁夜看到的战乱的凄凉景象和动荡不安时局的描写,极力渲染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表达作者对战乱的厌恶,对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的同情,对国家民族前途的优虑(或表达作者伤时感世的情怀)。

二、赏析学案:1.岁暮阴阳催短影,天涯霜雪霁寒这一联交代了什么要素?有什么作用?明确:时间,所在地,诗人彻夜未眠,可见忧心之重,为下文写听到当地驻军的鼓角声作铺垫,2.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这一联写了几种感觉?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组合成什么意境?明确:听觉、视觉。

借听觉写出了兵草未息、战局紧张的悲壮气氛,下句借视觉写出了山川美景的秀丽,音调转柔。

3.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这一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悲慨?明确:表达诗人老病孤独、亲朋音信断绝的寂寥和无奈。

(一)课堂练案:国殇如何运用场面描写渲染悲壮的气氛。

说明:《国殇》悲歌慷慨,刻画了一批英勇无畏的烈士形象。

而作为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领航者,屈原熟练地运用了多种艺术表现手法,让读者沉浸在这悲壮的气氛中。

语文课文《阁夜》教案和教学安排

语文课文《阁夜》教案和教学安排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阁夜》诗文;(2)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朗读;(3)了解作者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4)分析诗中的意象、节奏和韵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文内容;(2)运用想象和联想,体会诗中的意境;(3)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个人遭遇的无奈;(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对人生的思考;(3)学会珍惜当下,努力奋斗,为实现理想而努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文背诵;(2)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朗读;(3)诗文意象、节奏和韵律的分析。

2. 教学难点:(1)诗中意境的理解;(2)作者情感的把握;(3)古典诗词欣赏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作者杜甫及其创作背景;(2)引导学生回顾前置课程,复习相关知识点。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文,感受诗的韵律;(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意境;(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欣赏:(1)引导学生关注诗中的关键词语,体会其表达效果;(2)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加强诗歌记忆。

5.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从诗中感受作者的忧国忧民之心;(2)联系现实生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人生思考。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四、作业布置1. 背诵《阁夜》诗文;2. 书写《阁夜》诗文;3. 预习下节课内容。

五、教学反思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背诵、书写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阁夜优秀教案

阁夜优秀教案

阁夜优秀教案【教案名称】:阁夜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阁夜的概念和历史背景。

2.学习中国古代诗词《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3.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教学内容】:1.阁夜的概念和历史背景。

2.学习中国古代诗词《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3.诗词赏析和讨论。

【教学重点】:1.学习中国古代诗词《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诗词赏析和讨论。

【教学难点】:1.理解诗词中的意境和文化内涵。

2.发展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

【教具准备】:1.PPT。

2.诗词《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教学过程】:Step1:导入用PPT展示一些具有悠悠历史的阁夜景观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阁夜的认识和探索欲望。

Step2:讲解阁夜的概念和历史背景通过PPT讲解阁夜的概念和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阁夜的起源和发展,并引导学生思考阁夜对于古代人民生活的影响。

Step3:学习诗词《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播放一段古典音乐,让学生进入诗意的氛围。

教师向学生介绍诗人杜牧和他的这首诗。

然后带领学生读诗,让学生初步感受诗词的语言之美和意境之美。

再次带领学生读诗,让学生理解每句诗的含义和诗人的写作用意。

Step4:诗词赏析和讨论在PPT上展示诗词的文字,并解释其中的一些古代词语和典故。

然后向学生提问,引导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讨论:1.诗词中的意境和作者的表达意图。

2.诗词中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

3.诗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Step5:总结梳理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课堂内容,回顾所学的知识和体验。

同时,还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相关阅读资料,让学生继续深入了解阁夜。

【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根据所学的知识,选择自己喜欢的古代诗词进行欣赏和分享。

2.学生可以自行组织阁夜活动,并在活动中感受古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积淀。

【教学反思】:通过这个教案的教学活动,学生不仅了解了阁夜的概念和历史背景,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语文课文《阁夜》教案和教学安排

语文课文《阁夜》教案和教学安排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阁夜》诗文。

(2)了解作者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理解诗文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3)分析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诗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2)学会通过诗文中的关键词句,感知诗人的情感和主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提高文化素养。

(2)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传承民族精神。

二、教学重点1. 《阁夜》诗文的背诵和理解。

2. 分析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3. 感受诗人的情感和主旨。

三、教学难点1. 诗中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的理解。

2. 诗中较为生僻的字词的解释和理解。

四、教学准备1. 教师讲义:包括诗文译文、作者简介、诗文背景、鉴赏分析等。

2.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诗文、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 学习资料:包括古文词典、参考书籍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作者杜甫及其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诗文《阁夜》,提问学生对“阁夜”的理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诗文,结合注释理解诗文内容。

(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诗文中的关键词句和意象。

3. 课堂讲解(1)讲解诗文中的生僻字词和难点句子。

(2)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引导学生感知诗人的情感和主旨。

4. 欣赏与鉴赏(1)学生分享对诗文的理解和感悟。

(2)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文。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文中的重点和难点。

(2)提醒学生关注诗文中的情感表达,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

6. 作业布置(1)背诵《阁夜》诗文。

(2)写一篇关于《阁夜》的鉴赏心得,包括诗文的理解、意象分析、情感感悟等。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学习:组织学生学习其他描写冬夜的诗篇,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等,比较不同诗人对冬夜的描绘和情感表达。

《阁夜》教案新部编本1

《阁夜》教案新部编本1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阁夜》教案1知识与能力了解杜甫的诗歌风格,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积累名句。

过程与方法把握诗歌风格,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想象、欣赏,领会诗歌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1、探讨杜甫诗的风格2、在反复诵读中把握诗风,体会诗意。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流露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涵咏探讨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同学们,我们通过学习《蜀相》、《登高》、《登岳阳楼》这三篇律诗,对杜甫的平生经历与思想工作情感有了更多更全面的了解。

《登高》一诗中包含着作者郁积难舒的爱国情感和排遣不开的羁旅愁思。

不仅仅写出个人的漂沦西南衰老多病,鬓毛早衰止酒停杯,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的动荡不安满目疮痍,人民颠沛流离受尽苦难。

《蜀相》一诗中表达作者对诸葛亮的崇敬与仰慕之情,也对自己未能实现复兴汉室,统一中国的天下大计深表痛惜。

《登岳阳楼》一诗,作者面对浩淼的洞庭湖抒发的是忧时伤世的感情。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杜甫的《阁夜》,这是他晚年客居夔州西阁时所写的。

二.朗读感知1.学生自读。

感知全诗的情感基调。

诵读提示:此诗对仗工稳,音节齐整。

读时要注意把握作者情感。

师问:《阁夜》的风格是怎样的?(沉郁顿挫)2、对照课文注释,感知内容。

3、师问;这首诗中,诗人写到了哪些所见所闻和所想?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最后总结:见到了冬天晚上的霜雪景象,天上的星星在三峡中倒映的动态。

听到跟战争有关的声音如鼓角、野哭、夷歌。

想到了与夔州这个地方有关的历史人物,如诸葛亮、公孙4、生再次感情诵读。

三、合作探讨,赏析诗文分四个小组分别探讨四个问题。

1、首联“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作者的心境如何?2、颔联“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为千古名句,说说其妙处。

阁夜/杜甫_教学设计_教案(精选5篇)

阁夜/杜甫_教学设计_教案(精选5篇)

阁夜/杜甫_教学设计_教案(精选5篇)第一篇:阁夜/杜甫_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准备1.教学目标1、欣赏并领会本诗的艺术特点。

2、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教学重点/难点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3.教学用具多媒体4.标签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解题这是一首年终时感怀的诗,写景、写情,充满孤寂悲凉的感觉。

从诗的内容可以判定它作于大历元年(766)冬季。

当时诗人住在夔州府的西阁,这首诗所写的是诗人在一个雪后的不眠之夜里的所闻所感,所以诗题叫做《阁夜》。

2、全诗写冬夜景色,有伤乱思乡的意思。

首联点明冬夜寒怆;颔联写夜中所闻所见;颈联写拂晓所闻;末联写极目武侯、白帝两庙而引出的感慨。

以诸葛亮和公孙述为例,说明贤愚忠逆都同归于尽,个人的寂寞就更无所谓了。

全诗气象雄阔,大有上天下地,俯仰古今之概。

3、岁暮/阴阳/催短景,时令到了寒冬,日子就越来越短;天涯/霜雪/霁寒宵。

浪迹天涯,在这霜雪初散的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五更时听到战鼓号角,起伏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山峡倒映着银河星辰,随波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野外几家哭声,传来战争的讯息;夷歌/数处/起渔樵。

数处渔人樵夫,唱起夷族的歌谣。

卧龙/跃马/终黄土,诸葛亮和公孙述,一样终成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人事变迁音书断绝,我寂寞无聊。

二、具体分析1、“岁暮阴阳催短影,天涯霜雪霁寒宵”这一联交代了什么要素?注释:• 阁:指四川夔州西阁。

• 岁暮:年终。

• 阴阳:指日月。

• 短景:指冬季日短。

景:日光。

• 霁:雨停初放晴或雾散了、雪不下了,都可用「霁」来形容。

• 寒宵:寒冷的夜晚。

“岁暮”,交代时间转眼一年将尽,有韶光易逝人生短暂之感,稍稍流露出凄苦的心境。

“天涯”,称所在地资州,有客居天涯自伤飘泊凄寒,“宵”,这里指黎明前, 暗示诗人彻夜未眠,可见忧心之重,为下文写听到当地驻军的鼓角声作铺垫。

【分析】首联对起,点出时间和地点,借夜雪初霁之景烘托出诗人的凄苦悲凉的心境。

阁夜教学设计(优秀5篇)

阁夜教学设计(优秀5篇)

阁夜教学设计(优秀5篇)阁夜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力能:了解杜诗歌风格及本诗的写作背景,掌握诗歌朗诵的基本方法,背诵诗歌。

过程与方法:把握诗歌风格,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析象解意,领会诗歌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感悟诗人的高尚人格,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1、探讨杜甫诗的风格。

2、在反复诵读中把握诗风,体会诗意。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流露的思想感情及朗诵方法。

教学方法:朗诵涵咏探讨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知人论世——导读(一)复习导入,温故知新同学们,我们在这册书中已学习了杜甫的《蜀相》和《登岳阳楼》这两首诗歌,对杜甫的平生经历与创作风格已经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杜甫的一首诗歌——《阁夜》。

1、指名背诵这两首诗歌。

2、指名介绍作者(师补充,多媒体展示)。

3、师介绍《阁夜》的写作背景(多媒体展示)。

(二)朗读引导,整体感知1、回顾本单元对诗歌朗诵的基本要求:因声求气,吟咏诗韵2、学生自读感知诵读提示:此诗对仗工稳,音节齐整,读时要结合内容把握作者情感。

3、师从诗歌押韵、节拍、平仄、对仗、感情几个方面进行朗读引导(多媒体展示)。

4、采用自读,指名读等方式掌握朗读方法。

5、生结合注释,了解诗歌大意。

问题:读了这首诗中,你读到了什么?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最后总结:示例:看到了冬天晚上的霜雪景象,天上的星星在三峡中倒映的动态;听到跟战争有关的声音,如鼓角、野哭、夷歌;想到了与夔州这个地方有关的历史人物,如诸葛亮、公孙述等。

二、析象解意——赏读合作探讨,赏析诗文1、分四个小组分别探讨四个问题。

(1)、首联“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作者的心境如何?“岁暮阴阳催短景”中的“催”字,很有表现力,请简要赏析。

(2)、“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这一联写了几种感觉?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3)、颈联“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写什么?作者情感如何?(4)、尾联“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作者联想此地两位历史人物的用意何在?2、小组交流,发言汇报,师生互评。

语文课文《阁夜》教案和教学安排

语文课文《阁夜》教案和教学安排

语文课文《阁夜》教案和教学安排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背诵《阁夜》全文;2. 分析诗的结构和意境,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3. 了解作者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4.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1.2 教学内容1. 课文《阁夜》的阅读与理解;2. 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的分析;3. 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介绍;4. 课文的背诵与默写。

第二章:教学步骤与方法2.1 教学步骤1. 课前预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查找作者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内容,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3.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讨论课文中的难点和重点,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观点;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2.2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2. 互动法:组织学生讨论,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观点;3. 实践法:课文的背诵与默写,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第三章:教学评价3.1 课堂表现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和进度。

3.2 课后作业评价1. 练习题答案: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 课文背诵与默写:检查学生的记忆和表达能力。

第四章:教学资源4.1 教材:《阁夜》原文;4.2 参考资料:关于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的资料;4.3 教学工具:黑板、多媒体设备等。

第五章:教学时间安排5.1 课时:本课文教学计划安排2课时;5.2 具体时间安排:第一课时:课堂讲解和讨论;第二课时:课后作业布置和相关练习。

第六章:教学拓展活动6.1 活动内容1. 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比赛,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2. 开展以“阁夜”为主题的写作活动,让学生发挥创意,描绘自己心中的阁夜景象;3. 进行诗歌知识竞赛,测试学生对诗歌知识的掌握程度。

6.2 活动组织与实施1. 提前布置活动任务,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准备;2. 在课堂上组织活动,确保活动有序进行;3.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阁夜》教学设计(优质课教案)

《阁夜》教学设计(优质课教案)

《阁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因声求气,把握中国古典诗歌的声律特点,学习有情感诵读作品。

2.吟咏诗韵,体会诗歌的音乐美,理解作品蕴含的感情。

3.了解杜甫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材分析】1.因声求气。

了解诗词格律,体会诗歌流露的思想感情。

2.吟咏诗韵。

在反复诵读中把握诗风,体会诗意。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以第一单元所学的《蜀相》、第二单元的《登岳阳楼》导入,了解杜甫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

《蜀相》一诗表达作者对诸葛亮的崇敬和仰慕之情,对诸葛亮未能实现复兴汉室,统一中国的天下大计深表痛惜。

《登岳阳楼》作者面对浩淼的洞庭湖抒发的是忧时伤世之情。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杜甫的《阁夜》,这是他晚年客居夔州西阁时所作。

二、初读诗歌,感知音韵和节拍(一)初读要求:1.押韵:找出韵脚,注意朗读时,韵脚字稍微拖余音,读出音韵美;2.节拍,读出节奏美。

(二)师生合作探究后明确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1.正音:①景:yǐng 日光;②霁:jì雪止;2.押ao韵,偶句押韵;3、节拍:2—2—1—2 2—2—1—2三、再读诗歌,感知格律(一)注意诗歌的对仗和平仄。

(二)师生合作,探究后明确:1.对仗。

律诗中,颔联和颈联是严谨的对仗,如颔联“五更”与“三峡”、“鼓角”与“星河”名词相对,“声悲壮”与“影动摇”主谓结构的词组相对;颈联“野哭”与“夷歌”、“千家”与“数处”名词相对,“闻”与“起”动词相对,“战伐”、“渔樵”名词相对;2.平仄。

是诗词格律的一个术语,“平”指阴平、阳平,“仄”指上、去、入三声。

平仄在诗词中是交错使用的。

可概括为: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平仄在对句中是对立的。

如本诗前两联为: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阁夜》优秀教案[1]

《阁夜》优秀教案[1]

《阁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把握全诗的感情基调,因声求气,并能有感情的朗读;2、把握诗歌风格,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想象、欣赏,领会诗歌内涵3、深刻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培养自主鉴赏能力和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1、把握全诗的感情基调,因声求气,并能有感情的朗读;2、把握诗歌风格,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想象、欣赏,领会诗歌内涵三、教学难点:把握诗歌风格,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想象、欣赏,领会诗歌内涵。

四、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五、教学方法:诵读体味、合作探究、问题引导六、教学时间:一课时七、板书设计:<时光飞逝,人生短促的感慨客居天涯的凄寒悲慨•百姓劳顿的痛惜之情宇宙永恒,人生无常的悲哀<老病孤独,亲朋音信断绝的寂寥与无奈艺术手法:1、通过声音来写战争2 、善于用事(用典)教学内容、导入韩愈曾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上周我们学习了“诗仙”李白的《将进酒》,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唐代另一著名诗人——杜甫。

(回顾所学诗歌《登高》,《登高》一诗中包含着作者郁积难舒的爱国情感和排遣不开的羁旅愁思。

不仅仅写出个人的漂沦西南衰老多病,鬓毛早衰止酒停杯,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的动荡不安满目疮痍,人民颠沛流离受尽苦难。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杜甫律诗中的典范性作品《阁夜》。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1、诗人生平杜甫,字子美,他授检校工部员外郎,故称“杜工部”,又授左拾遗(谏官),故又称“杜拾遗”。

他的诗反映唐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现实,故有“诗史”之称。

他的诗表达悲天悯人情怀,济世安民思想,以及其高尚人格和完美技巧,故又有“诗圣”之称,并被推崇为现实主义诗派的代表。

他与李白并称为“李杜” ,著有《杜工部集》。

2、杜甫诗歌风格:沉郁顿挫,“沉郁”有深挚、沉雄、郁结、抑塞之意,主要指感情的力度、浓度、深度,侧重于“意” 、“思想”;“顿挫”有抑扬曲折、句断意连、波澜起伏之意,主要指感情表达的层次、节奏,侧重于“法” 、“表现”。

杜甫处于干戈扰攘的乱世,奔走衣食,贫病交加,但在诗歌中,抒写的却不局限于他个人的苦难,而是更多地想到国家和人民,想到周围世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高中语文《阁夜》教案

高中语文《阁夜》教案

高中语文《阁夜》教案
教案:高中语文《阁夜》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并掌握《阁夜》的内容和中心思想。

2. 通过阅读文本,学习分析文学作品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手法。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理解和分析《阁夜》的情节、人物形象和中心思想。

2. 分析小说的描写手法和语言特点。

三、教学难点
1. 分析《阁夜》的艺术特色和细节描写。

2. 理解小说中所传达的人生哲理和情感。

四、教学方法
1. 导读法:通过对文本的精读,导引学生理解文本内容。

2. 课堂讨论法: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分享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

3. 归纳总结法:通过对文本的分析,总结作品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手法。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导读,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兴趣,引入主题。

2. 学习分析《阁夜》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 了解小说的背景和主要人物。

- 分析小说中的事件和情节发展。

- 探究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意义。

3. 分析小说的语言特点和描写手法。

- 分析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比喻和象征等表达方式。

- 总结作者的描写技巧和语言特点。

4. 讨论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 分析作品中所传达的人生哲理和情感。

- 讨论作品中的主题和价值观。

5. 总结课堂内容,并布置相关的作业。

六、教学评价
1. 课堂讨论和个人思考的参与程度。

2. 学生对作品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

3. 对作品主题和情感的准确理解和表达能力。

语文课文《阁夜》教案和教学安排

语文课文《阁夜》教案和教学安排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阁夜》全文;(2)了解作者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3)分析并掌握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内容;(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国家兴亡、民生疾苦的关切;(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的字词解释和翻译;(2)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分析;(3)作者的情感态度和诗歌的主题思想。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含蓄的意境和深层的含义;(2)如何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和时代背景的联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作者杜甫及其创作背景;(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字词和含义;(3)让学生初步分析诗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深入解读诗歌内容;(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四、作业布置:1. 背诵《阁夜》全文;2. 完成练习题,包括字词解释、意象分析、情感态度等;3. 写一篇关于《阁夜》的读后感,表达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质量,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3. 读后感评价:通过学生的读后感,了解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深度和情感体验。

六、教学策略:1. 利用多媒体展示诗歌相关的图片、音乐等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2.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3. 运用对比分析法,让学生了解《阁夜》与其他诗歌的异同;4. 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诗歌所描绘的历史背景和人文氛围。

阁夜教案新部编本设计

阁夜教案新部编本设计
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课题
阁 夜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4、作用:
①生动形象,突显特征;
②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五、拓展延伸 提升总结
1、诗歌中的比喻 2、成语中的比喻 3、作文中的比喻
六、熟能生巧 作业设计
假如你是学校广播台“青春热线”栏目的主持人,请你用比喻的手法为“如何与教师沟通”这个话题设计一个简短、轻松、形象、幽默的开场白,不超过50个字。
板书设计:
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
比喻
本体喻词喻体
明喻甲像乙出现像,似,如出现
过程
与方法
理解——品鉴——运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比喻的表达效果的认识,培养学生品味优美语言的兴趣。
重点
能正确地理解比喻的特征,品鉴优美的比喻现象。
难点
理解修辞手法的内涵,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 引人入境
诵读《荷塘月色》的片段,说说为什么语言优美。
二、七嘴八舌 明确中心
1、概念: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
2、结构: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
3、种类
明喻 暗喻 借喻
创设情景,引出授课内容
清楚概念,加深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阁夜》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把握全诗的感情基调,因声求气,并能有感情的朗读;2、把握诗歌风格,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想象、欣赏,领会诗歌内涵。

3、深刻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培养自主鉴赏能力和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1、把握全诗的感情基调,因声求气,并能有感情的朗读;2、把握诗歌风格,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想象、欣赏,领会诗歌内涵。

三、教学难点:把握诗歌风格,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想象、欣赏,领会诗歌内涵。

四、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五、教学方法:诵读体味、合作探究、问题引导六、教学时间:一课时七、板书设计:时光飞逝,人生短促的感慨客居天涯的凄寒悲慨百姓劳顿的痛惜之情宇宙永恒,人生无常的悲哀老病孤独,亲朋音信断绝的寂寥与无奈艺术手法:1、通过声音来写战争2、善于用事(用典)教学内容一、导入韩愈曾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上周我们学习了“诗仙”李白的《将进酒》,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唐代另一著名诗人——杜甫。

(回顾所学诗歌《登高》,《登高》一诗中包含着作者郁积难舒的爱国情感和排遣不开的羁旅愁思。

不仅仅写出个人的漂沦西南衰老多病,鬓毛早衰止酒停杯,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的动荡不安满目疮痍,人民颠沛流离受尽苦难。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杜甫律诗中的典范性作品《阁夜》。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1、诗人生平杜甫,字子美,他授检校工部员外郎,故称“杜工部”,又授左拾遗(谏官),故又称“杜拾遗”。

他的诗反映唐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现实,故有“诗史”之称。

他的诗表达悲天悯人情怀,济世安民思想,以及其高尚人格和完美技巧,故又有“诗圣”之称,并被推崇为现实主义诗派的代表。

他与李白并称为“李杜”,著有《杜工部集》。

2、杜甫诗歌风格:沉郁顿挫,“沉郁”有深挚、沉雄、郁结、抑塞之意,主要指感情的力度、浓度、深度,侧重于“意”、“思想”;“顿挫”有抑扬曲折、句断意连、波澜起伏之意,主要指感情表达的层次、节奏,侧重于“法”、“表现”。

杜甫处于干戈扰攘的乱世,奔走衣食,贫病交加,但在诗歌中,抒写的却不局限于他个人的苦难,而是更多地想到国家和人民,想到周围世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他这种深厚的感情,宽广的胸襟,使得他的诗歌体现的不是一种委琐贫弱的感情,而是一种高尚的充实而有力的“悲而壮”的激情,这就使他那多半言愁的悲剧题材的作品表现为独有的“沉郁顿挫”的风格。

3、写作背景“阁夜”,即西阁之夜。

这首七言律诗是杜甫于大历元年(766)冬寓居夔州(765--767)西阁时所作,是诗人感时、伤乱、忆旧、思乡心情的真实写照。

当时,蜀中发生了崔旰(gàn)、郭英乂(yì)、杨子琳等军阀的连年混战,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导致蜀中大乱。

《阁夜》就是在这样一种动荡的时代背景中创作出来的。

加之杜甫好友郑虔﹙qián﹚、苏源明、李白、严武、高适等人相继亡故,所以杜甫深感寂寞悲哀。

《阁夜》的体裁:从诗体看,属七言律诗;从内容看,是一首抒情诗;律诗属近体诗,又名今体诗,格律诗。

有七律“千秋鼻祖”之美称。

三、朗读诗歌,初步感知(一)初读要求:读准字音正音:①景:yǐng 日光;②:霁:jì雪止;(二)再读诗歌:感知诗歌格律1、押韵:找出韵脚,注意朗读时,韵脚字稍微拖余音,读出音韵美;节拍:读出节奏美。

2、师生合作探究后明确: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1)正音:①景:yǐng 日光;②霁:jì雪止;(2)押ao韵,偶句押韵;(3)节拍:2—2—1—2(三)三读:体会诗歌情感通过朗读,我们发现杜甫这首诗感慨万千,那么,此诗一共写了诗人几种悲慨?分析诗歌内容加以概括。

四、探究品味(一)内容赏析1、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首联点明时间,岁暮时节,冬日傍晚,刚刚放晴的太阳好像被催促着似的匆匆收敛了最后一抹余晖,夜晚来临了。

这是一个霜雪初停的寒夜,无边无际的霜雪好像蔓延到天边,银白色的雪光散发出阵阵寒意,衬托得这个夜晚越发冷寂了。

“催”和“寒”两个字既是写景,又有作者的人生感受。

光阴催促着每一天的日升日落,而作者自己也被光阴催促着到了暮年,国事家事天下事,忧心的事情很多,可是时光的流逝让人不得不产生一种来日无多的紧迫感。

冰天雪地固然寒冷,对于贫病交加、飘泊天涯的杜甫来说,心境的寒冷也和这个冰天雪地的寒宵融为一体了。

2、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颔联紧承“寒宵”,写诗人冬夜闻见之景。

时值黎明前的长夜,远处的声声鼓角,在辗转难眠的诗人听来更显悲壮;俯仰天地,三峡水流湍急,天上的繁星和银河倒映其中,随江水摇曳不定。

悲壮的鼓角声,既暗示着紧张的战时气氛,也是诗人此时悲凉慷慨心境的外化;摇动的星河倒影,既象征着动荡不宁的时局,也是诗人纷乱心绪的显现。

两句形象鲜明,音律铿锵,从听觉和视觉两个方面,寓情于景,借眼前雄浑伟丽之景传达出诗人此际沉郁悲慨的心情。

3、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颈联,由景物转到了人事。

这两句可能是作者听到“五更鼓角”之后产生的联想。

他想到了漫长的战争期间和这个夜晚相似的很多不眠之夜。

当战争的消息传来,他曾经在夜晚听到过千家万户的哭声响彻四野,曾经听到过有很多地方传来渔人、樵夫的歌声。

百姓的哭声和渔樵的歌声都是乱世的音响。

夔州本已地处偏远,在这战乱的岁月里哀声遍野,可见战争的残酷。

鼓角声、哭声、歌声交织在一起,过去、现在、未来交织在一起。

这两句写得异常凄凉悲怆,作者感时伤事、忧国忧民的情怀溢于言表。

4、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尾联,作者面对种种家国的苦难而无能为力,因此作自我慰藉之语。

旅居夔州的杜甫想到了此地的历史人物诸葛亮和公孙述。

卧龙先生神机妙算一世英名,跃马称帝的公孙述叱咤风云一代豪杰,这些成就千秋功业的人最终都掩埋于黄土,化为历史的尘埃,今日你争我战的各路人马也终将淡出历史舞台。

自己的好友李白、严武、高适等都死了,亲朋也无一字书信问候,人生是这样的寂寞苦闷!寂寞苦闷也终将成为虚无,那就随它而去吧。

从作者的自我宽慰中,我们并没有看到这位忧愤诗人的真正解脱,反而看到他无边的寂寥和苦闷。

“卧龙跃马终黄土”这句诗把全诗的意象都贯穿起来,使全诗具有了一种深邃的历史时空感。

眼前的“短景”“寒宵”“鼓角”“战伐”“野哭”都将和“卧龙跃马”一样成为历史的尘埃,也许只有三峡的星河能够永恒只有渔樵的歌声能够代代延续,在悠远的历史中回荡。

(二)思考探究1、杜甫这首诗感慨万千,说说此诗一共写了诗人几种悲慨,诗人对什么事最为忧伤。

明确:“岁暮阴阳催短景”是写对日光飞逝人生短促的感慨,“天涯霜雪霁寒宵”是写诗人客居天涯的凄寒,“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写诗人对百姓因战争而劳顿的痛惜之情,“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写诗人对宇宙永恒、人生无常的悲哀和老病孤独、亲朋音信断绝的寂寥和无奈。

2、诗人对什么事最感忧伤?明确:诗人对百姓在战争中遭受的苦难最为忧伤。

当我们读到“野哭千家闻战伐”的时候仿佛可以看到诗人也流下了揪心的泪水。

(三)揣摩语言,品味意境赏析:“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

这一联写了几种感觉?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组合成什么意境?明确:(1)听觉、视觉。

上句借听觉写出了兵草未息、战局紧张的悲壮气氛,下句借视觉写出了山川美景的秀丽,音调转柔。

作者在长期的颠沛流离之中已经惯于无眠,又一个寒冷的长夜在无眠中度过。

五(2)更时分军营里的击鼓声和号角声传来,在作者听来,这声音在寂静的夜空中显得异常悲壮。

作者听到鼓角之声,起身走到户外,一片异常伟丽的景象出现在眼前,星光倒映在江峡中,随着水波动荡摇摆。

在悲壮的鼓角声和动荡的星河之间仿佛有一种神秘的感应,仿佛是鼓角声震动了江水,才会有星影的摇动,黎明前的鼓角之声和星河的动荡,在黑夜中别有一番惊心动魄的效果,仿佛整个世界都被震动,静谧的气氛完全消失了。

五更时分传来的鼓角声,起伏悲壮;三峡倒映着银河星辰,随着江波动摇。

创造了一种悲壮雄浑的意境,同时蕴含着诗人悲壮深沉的情怀。

(3)用典:“(曹操)闻衡善击鼓,召为鼓史,因大会宾客,阅试音节……次至衡,衡方为《渔阳》参挝,蹀躞而前,容态有异,声节悲壮,听者莫不慷慨。

”――《后汉书·祢衡传》“元光中,天星尽摇,上以问候星者。

对曰:“星摇者,民劳也。

”后伐四夷,百姓劳于兵革。

”――《汉书·天文志》悲壮的鼓角声是国家失序、民有怨气的表现,星河动摇是百姓劳顿的反映,战乱频仍给百姓带来灾难和痛苦不言而喻。

五、艺术手法1、通过声音来写战争:颔联和颈联通过鼓角声、野哭声、渔樵的歌声来渲染战争的气息,手法含蓄,情感的张力和浓度都很大,更加痛切的表现出战争带来的灾难。

2、善于用事:将眼前景、古时事与心中情巧妙地合而为一,不落痕迹,即使不知道典故的来历,也能体会到诗句所表达的感情。

知道典故之后就能够有更深的体会。

鼓角声悲壮用祢衡事,星河影动摇用汉武帝闻星相事,诗人极目远望夔州西郊的武侯庙和白帝庙,而引起无限感慨。

卧龙先生神机妙算一世英名,跃马称帝的公孙述叱咤风云一代枭雄,这些成就千秋功业的人最终都掩埋于黄土,化为历史的尘埃,今日你争我战的各路人马也终将淡出历史舞台,表达了诗人对宇宙永恒和人生无常的悲哀。

六、拓展阅读请将此诗与《旅夜书怀》对读,分析这两首诗在意境和章法上的不同。

旅夜书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答案:1、《阁夜》和《旅夜抒怀》的意境都很雄阔,细细比较,二者又有不同。

《阁夜》的意境悲壮萧瑟;《旅夜抒怀》的意境高朗壮阔。

《阁夜》中,短景、天涯、霜雪、寒宵等意象传达出来的是寒冷萧条的气氛,鼓角、星河传达出来的是征战和动荡的气息,全诗景象宏阔壮观,终究摆脱不了悲凉和萧瑟。

《旅夜抒怀》中,细草、微风、危樯、独夜舟描绘出风清气和的春夜,“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描绘出疏朗高远的广阔空间,两组意象形成微弱渺小和宏阔壮观的对比,表现了作者置身于天地之间的渺小和无助,但其中的悲慨之气不如《阁夜》浓重。

2、这两首诗在章法上也不同:《阁夜》前三联写景,尾联抒情,即使在写景当中也寄寓了作者丰富的人生感慨。

《旅夜抒怀》前两联是旅夜所见,后两联是抒怀,景和情互相对照,互相生发,非常和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