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犯罪案件及其发展趋势(作业)
刑事诉讼发展的世界性趋势与中国刑事诉讼制度的改革
在刑事诉讼制度日趋成熟的现代社会,刑事诉讼的国际标准开始确立与推行。
在国际标准的作用下,刑事诉讼发展的世界性趋势表现为:职权主义与当事人主义刑事诉讼模式开始相互吸收与接近,被告人权利保护的扩大和加强,被害人程序保护的提出与强化,日益追求诉讼效率等。
顺应世界性趋势,我国《刑事诉讼法》在1996年3月作了重大修改,在许多方面已与国际刑事司法标准趋同。
但是,由于受国家制度、文化传统、司法水平等因素影响,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在诉讼结构、被告人地位、证据规则等方面与刑事司法国际标准差距尚存。
刑事司法制度,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刑事司法经历了从司法行政不分到司法独立、从"不告不理"到国家追诉、从诉审合一到诉审分离、从有罪推定到无罪推定、从程序粗糙简单到精细复杂等变迁的历程。
可以说,刑事诉讼民主化和科学化的历史,也是刑事诉讼活动内在规律普遍化、全球化的历史。
1996年3月17日,我国颁布了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使我国刑事司法制度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在这一历史背景下,探讨刑事诉讼发展的世界性趋势,无疑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修改《刑事诉讼法》的重要意义,有利于我们在国际刑事司法标准下对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进行客观定位,以及在今后的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中明确主攻方向。
一、刑事司法国际标准与世界性趋势在刑事诉讼机制日趋成熟的现代社会,刑事诉讼的国际标准开始确立与推行。
联合国及其下属的预防犯罪与罪犯待遇大会、犯罪的防止及控制委员会、刑事司法公正研究会等机构非常关心刑事诉讼标准的国际化和各国刑事诉讼法的改革问题,致力于总结、归纳现代国家刑事诉讼的一般准则,并把这些准则推广到各个国家之中。
通过这些组织和参加这些组织活动的各国及各国专家的共同努力,达成一系列关于刑事诉讼的共识,或者以书面文件(如宣言、计划、建议等等)形式规定下来,或者以联合国及联合国下属国际性组织非规范性的法律文件形式表现出来,从而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应当遵循的约束性准则。
“严打”刑事政策的历史与未来
“严打”刑事政策的历史与未来秦德良我国“严打”刑事政策经历了共和国初期的“从重、从快”“坚决无情地镇压”反革命,以及20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的“依法从重从快”“严打”严重危害社会治安和严重破坏经济秩序的犯罪分子的发展过程。
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惩办与宽大相结合刑事政策基本上被取代了,实践证明,随着我国进入法治社会步伐加快以及可以选择的社会控制手段的增加,具有中国特色的“严打”刑事政策将逐渐演变为“重重”和“迅速公正审判”的刑事政策。
“严打”是在中共党中央和政府统一领导下,由各级中共党组织和各级政府牵头,组织各级公、检、法部门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开展的一场全国性的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的斗争。
“严打”突出两个“严”字,一是打击重点是严重犯罪活动;一是对严重犯罪活动的打击要严厉,坚决贯彻依法从重从快的方针,稳、准、狠地打击犯罪分子。
它包括实体和程序两方面:“从重”是就实体而言,“从快”是就程序而言。
二者又分别体现为司法和立法两个层面:从司法层面看,“严打”是一种在现行刑法、刑事诉讼法范围内“从重”、“从快”的执法活动,这也是一般意义上的“严打”含义。
[1] 但“严打”有时也体现在立法层面上,如1983年的“严打”,全国人大常委会于当年9月2日颁布实施了《关于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决定》和《关于迅速审判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程序的决定》。
[2]当代中国“严打”政策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与西方国家“重重”的“严打”政策不同,一个最突出的特点是我国“严打”政策的典型的政治性、军事性、行政性和阶级专政性。
“严打”刑事政策在我国20世纪50年代确立,80年代得到进一步发展。
今天,“严打”刑事政策面临着向何处去的问题。
本文试图对我国“严打”刑事政策的历史与未来进行考察。
一、确立时期:共和国初期镇压反革命运动“从重、从快”的“严打”刑事政策1950年3月至1953年上半年的镇压反革命运动,是建国初期中共领导的一场成功的镇压反革命的阶级斗争、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是对反革命分子的“坚决无情地镇压”, 是共和国的首次“严打”,这次“严打”所采用的政策主要是“从重、从快”[3]。
犯罪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的研究与分析
犯罪的现状与趋势的研究与分析-一、犯罪的基本原理是国家主权的象征,其出现伊始,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征收关税。
关税是国家税收的一种,组织财收入是关税的基本职能之一。
在早期,关税收入曾占一些国家财收入的很例,例如,1805年联邦府的财收入90%-95%是来自关税,1900年仍占41%强.而所谓内外有市场,商品有差价,关税在发挥组织财收入基本职能的同时,也提高了商品的销售价格,从而使商品的国内价格与国际价格之间产生差价,关税越高,差价会越大,犯罪获利就越丰厚,高额利润的刺激下,犯罪就会越猖獗。
所以说,只要国家实施对外贸易管理,只要存在国内外市场差价,就必然会有现象的发生.可见,犯罪的产生是与关税制度,国家间商品差价和贸易限制的存在相关联的。
因此,从理论上说,某国的关税水平越高,的规模就会越大。
对行为人而言,如何偷逃关税以最大限度赚取商品的国内价格与国际价格之间的差价是其实施犯罪的最直接动因,而是进出关境的监督管理机关,依法对进出境的货物、运输工具、行李物品、邮递物品和其他物品进行监管,因此,如何逃避监管以及能否逃避监管就是行为能否成功的关键.我国地域辽阔,与境外接壤的陆路边境以及可通往境内外的海岸线较长,监管的力量有限,分子就可以凭借先进、方便的运输工具在未设立的地点实施绕关。
因此,绕关直到目前仍然是犯罪分子实施犯罪的主要方式之一。
在沿海、沿边一些地区,甚至了一批专门以客带货为生的职业水客。
这些水客一般由边民组成,他们持有进出境通行证,进出方便,受雇于幕后的分子(表面上是货主),频繁进出,将分散进境的货物、物品集中交给货主.通关相对于绕关而言,更富于技术含量。
由于从设立的地点入境,就必须接受的监督、检查。
但是,相对于当前十分活跃的国际间贸易,监管力量显得相对薄弱。
如皇岗口岸,是目前规模最大的客货综合性公路口岸,也是全国最大的陆运集装箱、货柜车的进出境口岸,每天进出境的货柜车20000辆,而皇岗口岸仅有500多人,其中承担查验工作的200多人。
新形势下刑事犯罪趋势研究
新形势下刑事犯罪趋势研究社会犯罪发展趋势的研究,是犯罪研究中一个崭新的领域。
通过对犯罪现状的研究,我们总结出未来刑事犯罪发展的以下趋势:(1)刑事犯罪案件的总量不断增加;(2)犯罪低龄化;(3)暴力犯罪,特别是严重暴力犯罪案件在一定时期内仍将突出;(4)团伙犯罪,有组织犯罪更加突出;(5)流窜犯罪案件趋势明显;(6)智能化犯罪将进一步发展。
标签:刑事案件;现状;发展趋势刑事犯罪发展趋势的分析,是一种以客观存在的刑事犯罪事实为依据,通过对犯罪活动的发展规律的研究,结合我国刑事犯罪的特點,对刑事犯罪一项预测性研究活动。
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刑事犯罪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预测,可以为侦查和犯罪防控提供依据,有利于满足维护稳定的发展需要。
新形势下我国改革和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化,社会发展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与此同时,各种社会利益的冲突和摩擦日益明显,刑事犯罪的形式将会呈现一个新的态势。
通过研究,总结出我国刑事犯罪在今后一定时期内将会呈现以下趋势:1 刑事犯罪案件的总量进一步增加,农民犯罪是主要增量刑事犯罪的趋势是未来刑事犯罪的总体性变化,一般以刑事犯罪的数量为标志,各种刑事犯罪的结构变化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刑事犯罪的趋势。
依据我国刑事犯罪的现状和社会发展的水平,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刑事犯罪总量呈不断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不断变化的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日益突出,而在这个磨合期中部分群体利益没有得到满足,社会冲突的因素增多。
城市化进程中从农村解放了相当部分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量的劳动力聚集到城市,自然增加了城市的治安压力。
因此,在可预见的未来,犯罪数量不断增多而且农民犯罪将是主要增量。
(2)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交流越来越频繁。
人们在享受全球化的同时也不得不承受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层出不穷的涉外犯罪。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为跨国贩毒,拐卖妇女儿童,走私提供了目标地。
求学、工作及偷渡进入境内的外国人增加了与当地人冲突发生的机会,在华的外国人和外国人之间、外国人和中国人之间犯罪的冲突更加直接,涉外犯罪可能性和总量不断上升。
刑事犯罪发展趋势
一、刑事犯罪发展趋势所谓发展趋势,就是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刑事犯罪发展变化的趋向以及这种趋势所反映出来的刑事犯罪的一般规律。
对刑事犯罪发展趋势的认识,是建立在客观现实刑事犯罪现状基础上的。
因此,他是一种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带有预测性的研究活动。
刑事犯罪发案率的上升,短期还难以控制。
刑事犯罪的地区领域正在迅速扩大。
犯罪手段在不断翻新。
犯罪成员由非职业型向职业型转换。
青少年犯罪日趋突出。
刑事犯罪发展二、刑事犯罪被抓怎么委托辩护人当事人可以自己委托,或者由监护人或者近亲属委托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三条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在侦查期间,只能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
被告人有权随时委托辩护人。
侦查机关在第一次讯问犯罪嫌疑人或者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的时候,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
人民检察院自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
人民法院自受理案件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被告人有权委托辩护人。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期间要求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及时转达其要求。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的,也可以由其监护人、近亲属代为委托辩护人。
辩护人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后,应当及时告知办理案件的机关。
三、什么叫刑事犯罪违反刑法的行为是犯罪。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
新形势下刑事犯罪趋势研究
新形势下刑事犯罪趋势研究在新形势下,各种社会因素和技术进步的影响下,刑事犯罪呈现出新的趋势。
本文将通过对当前刑事犯罪形势的分析,探讨新形势下刑事犯罪的趋势,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经济发展引发的刑事犯罪趋势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财富的积累,财富分配不均等等问题也日益突出。
这给刑事犯罪提供了温床,尤其是一些经济犯罪的增加。
例如,贪污受贿、侵占公款、金融诈骗等犯罪行为频发。
这些犯罪活动的背后,既有一些人的贪婪和不法行为,也有制度建设和监管不力等问题。
面对这种趋势,我们应加强经济监管和建设,完善法律体系,加大对经济犯罪的打击力度。
二、网络时代下的刑事犯罪趋势网络的快速发展使得刑事犯罪的手段也与时俱进。
网络诈骗、网络盗窃、网络暴力等犯罪屡见不鲜。
高科技手段的不断进步,使得犯罪主体能更为隐蔽地进行违法活动。
同时,网络犯罪的国际性也日益突出,跨国追击和打击成为一项巨大挑战。
针对这种新形势,我们应制定完善的网络安全法规,提升网络监管的能力,同时推动国际合作的加强,以共同应对网络时代下的刑事犯罪。
三、社会心理与刑事犯罪的趋势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心理需求变得多样化。
一些人在追求个体自由的同时,也产生了社会规范和道德观念减弱的现象。
这使得一些刑事犯罪行为频发,诸如抢劫、敲诈勒索等。
与此同时,一些心理问题患者也成为潜在的犯罪人群,他们可能因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而走上违法犯罪之路。
我们应该关注社会心理健康与犯罪之间的关系,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治疗手段,以减少这一类犯罪行为的发生。
四、环境污染与刑事犯罪的趋势近年来,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污染问题不仅直接威胁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还导致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例如,非法倾倒危险废物和水土保持破坏等犯罪行为层出不穷。
在这方面,我们应增加环境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同时加强环境教育和意识的普及,提高大众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五、恐怖主义威胁与刑事犯罪的趋势近年来,恐怖主义威胁日益严重,成为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
犯罪案例分析 作业
案例介绍:3名累犯杀害台州政协委员 2008年08月12日15:28 法制与新闻008年6月23日,备受媒体关注的浙江台州“政协委员被害案”一审判决。
被告人金锁、韩小龙犯抢劫罪分别被判处死刑,被告人马伟犯抢劫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同时判决3被告人共同赔偿56.4万元。
受害人王政生前是台州市政协委员、台州市家政龙头企业——台州绿意物业管理服务公司总经理。
王政被害后,因其特殊的身份,以及案犯特别残忍的作案手段,此案迅速引起了全国各级媒体的关注。
案件侦破后,3名凶手的“犯罪记录”更是令人震惊:均是“四进宫”、“五进宫”的累犯,他们曾分别在湖北、新疆、江苏、浙江4省(区)因犯抢劫、盗窃、诈骗、运输毒品等罪被判刑。
近日,记者通过查阅案卷,再现这一大案,破析3名“两劳”累犯归正后,再次步入犯罪深渊的心路历程。
3名累犯杀害台州政协委员——破析“两劳”归正人员再犯罪难题(本刊通讯员)王先富(本刊记者)余东明/文可恨:“三进宫”、“四进宫”成了社会毒瘤打开厚厚的卷宗,3名凶手的“犯罪记录”令人震惊:被告人金锁,男,1976年3月3日出生,汉族,小学文化,无业人员,住湖北省嘉鱼县牌洲湾镇大垸村。
虽然只有32岁,他却已是个“四进宫”的累犯,年仅17岁时就犯下了抢劫罪。
1993年10月因犯抢劫罪、盗窃罪被湖北省嘉鱼县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6年,1998年1月13日刑满释放;2 000年7月因犯盗窃罪被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6个月,2003年10月12日刑满释放;2 005年4月因犯盗窃罪被浙江省玉环县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2年8个月,2007年8月2日刑满释放。
因本案于200 7年12月15日被刑事拘留,2008年1月19日被批准逮捕。
被告人韩小龙,男,1973年8月29日生,锡伯族,初中文化,无业人员,住新疆霍城县大西沟乡政府家属院11号。
1992年7月因犯抢劫罪被陕西省宝鸡市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1993年因抢劫被劳动教养3年,1995年6月26日被减教释放;1995年9月因犯抢劫罪、运输毒品罪被江苏省南京市下关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7年,2006年7月20日刑满释放。
当前国际刑法与发展趋势
当前国际刑法与发展趋势本文一国际刑法的概念首先,从国际刑法的内容看,国际刑法是以规定由哪些认为是国际犯罪以及为多数国家所认同的针对国际犯罪的应对及惩罚措施为主要内容的,是各国在惩治国际犯罪问题上相同意志或者协调意志的反映。
所谓国际犯罪,是指哪些违反国际社会根本利益,具有普通危害性,并为世界各国所公认的犯罪行为。
此类犯罪行为主要包括:违反国际法基本原则的侵略罪;违反战争法的虐待战俘、危害平民、非法使用禁用武器等犯罪;违反国际人权法的灭绝种族罪、酷刑罪、种族隔离罪等;违反海洋法的海盗罪、危害海上航运、安全犯罪;违反国际航空法去危害国际航空安全的犯罪,以及侵害应受国际保护人员,劫持人质等恐怖犯罪,伪造货币犯罪、毒品犯罪等等。
这些犯罪行为除具有犯罪的一般特点外,还具有以下一些共同特性:一是,国际犯罪是为国际社会所公认的犯罪行为;二是,国际犯罪是具有国际危害性的行为;三是,从国际刑事犯罪行为的预防与制裁来看,单靠一国力量很难达到满意的效果。
遏制国际犯罪需要多国的通力合作与相互配合。
其次,从国际刑法产生及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国际刑法是随着跨国犯罪的出现,各国彼此合作而逐步形成的行为规则,其目的旨在打击日益猖獗的跨国犯罪和国际性犯罪行为。
再次,国际刑法的渊源与法的渊源是一致的,即主要表现为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
综上所述,国际刑法是在国际社会预防和惩治国际犯罪行为中形成的,主要调整国家间刑事合作关系并为各国所公认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称。
二国际刑法的法律性目前,由于在国际刑法规范背后不存在一个权威机构来制定具有实效的统一的国际刑法典。
因而,从国内刑法的角度看国际刑法,按照形而上学的观点,也许会提出国际刑法不是/刑法0,也无所谓国际刑法的错误结论,甚至有人认为国际刑法根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法律,否认其法律存在的现实性和必要性,所以,研究国际刑法的法律性已迫在眉睫。
(一)国际刑法的强制性国际刑法规范作为法律规范,自然包括强制性这一特征。
未来五年刑事犯罪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分析-夏立彬法律论文网_司法制度论文.doc
盗窃、抢劫、故意伤害三类占总案件数的比例41%57%34%40%57%未成年人案件占总案件数的比例4.35%11.54%11.05%9.69%10.31%个案人数与个案数的比例124%118%138%141%136%盗窃、抢劫、故意伤害拐卖妇女儿童四类占总案件数的比例46%62%41%45%63%盗窃类占总案件数的比例42.31%18.78%23.98%25.45%抢劫类占总案件数的比例6.52%6.92%3.31%4.84%11.52%故意伤害类占总案件数的比例4.35%11.60%11.22%16.84%拐卖妇女儿童占总案件数的比例7.61%4.62%7.73%5.61%6.06%上图表是我院1998年至2000年五年间审理的经常性、多发性案件的数据统计表。
从上图表中可看出,我院1998年至2002年刑事案件的发展趋势是:(1)盗窃案件总体趋于上升趋势。
1998年至1999年呈直线上升,上升幅度达16%。
1999年达到最高点,2000年有所下降,但2001年以后案件比2000年案件有所上升且每年呈上升趋势,平均上升幅度达10%;(2)抢劫案件趋于迂回上升趋势。
1999年比1998年上升了0·4%,2000年比1999年下降了3·61%,2001年比2000年上升1·53%、2002年比2001年上升了6·68%;(3)故意伤害类案件呈折线上升趋势。
1998年至2000年平均上升幅度为3.6%,2001年比2000年稍微下降,2002年比2000年上升了5·62%;(4)拐卖妇女儿童类案件时升时降。
从五年来所审理的案件来看,稍微有上升趋势、总体上趋于平衡。
(5)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占据较大比例。
1998年审理未成年人案件的比例稍少、占4·35%,2000年后平均比例达10%,未成年人犯罪已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6)自2000年始盗窃、抢劫、故意伤害、拐卖妇女儿童等类多发性财产型案件、危害公民人身权利类案件比例有所上升;(7)从表中“个案人数与个案数的比例”可知,由单个作案趋向多人合伙作案的趋势发展。
刑法的未来发展趋势
刑法的未来发展趋势浅谈我国刑法的轻刑化发展趋势(1)日期:2008年12月13日| 来源:国公网| 本文纠错或补充| 建议投诉| 加入我的书签文章摘要:轻刑化是人类进一步走向文明的体现,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加之国际形势的影响,我国刑法典中的适用,也经历了由严到宽的过程,且有进一步轻刑化的趋势。
作为社会安全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的刑法,其刑罚的宽严对社会稳定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多数人的观念中,刑罚似乎只是用来惩罚犯罪者的,其实不然,刑罚的目的更多的是实现预防犯罪的目的。
我国现行刑法典应借鉴国外经验,体现轻刑化的趋势。
轻刑化的利弊,我们通过对周朝“明德慎罚”思想的详细论述揭示周朝得以长久统治的奥秘,然后对历史上较为繁盛的汉、唐两代的轻刑政策加以论述,以增强此观点的可信度。
同时通过对秦、元、明因重刑而灭亡的历史教训更加突出减轻刑罚的重要性。
在现代化建设中,重刑会给社会劳动者增加心理障碍,从而阻碍现代化建设之积极性,尤其是在经济建设领域里,更应注意刑罚的尺度。
新的历史时期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在用刑方面都趋向于轻刑化,这是人类进一步注重人权和走向文明的体现,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加之国际形势的影响,我国刑法典中刑罚的适用,也经历了一个由严到宽的过程,且有进一步轻刑化的趋势。
作为社会安全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的刑法,其刑罚的宽严对社会稳定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轻刑化符合我国刑罚的目的一个国家的刑法的任务往往与刑罚密不可分,而又与刑罚的目的息息相关。
关于刑罚的目的,目前学术界没有统一的观点。
主要有以下几种学说:一是惩罚说,认为刑罚的目的在于限制和剥夺犯罪分子的自由和权利,使他们感到压力和痛苦,以制止犯罪的发生。
二是改造说,认为刑罚的目的是通过惩罚的手段,改造罪犯,使其重新做人。
三是预防说,认为刑罚的目的是预防犯罪,包括特殊预防和一般预防。
四是双重目的说,认为刑罚的目的是惩罚犯罪和教育改造犯罪人。
刑事司法的十大发展趋势
刑事司法的十大发展趋势关键词: 刑事司法发展趋势在未来的数百年内,世界刑事司法的发展会遵循什么路径,会呈现什么走向?这是一个很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把握了刑事司法的世界发展趋势,可以使我们更科学更合理地设计当前刑事司法制度的改革发展路径。
在此还需要明确一点:就目前而言,刑事司法的基本发展趋势还是健康向上的。
从这一基点出发,笔者认为世界刑事司法具有十大发展趋势。
一、走向统一世界各国的刑事司法制度是在各自不同而且相互独立的社会和人文环境下逐渐形成的,因此其本源各不相同,其内涵各具特色。
其实,在世界上一些主要国家的历史上,最初也都存在着内部的司法制度上的差异,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才逐渐形成了统一的制度。
例如,在中国古代的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司法制度并不完全相同,就连刑事司法官员的称谓都不一样,齐国称为“大理”,楚国称为“廷理”,秦国和晋国则称为“廷尉”。
公元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才基本上统一了中国的司法制度。
英国在公元5世纪之后也有一段“七国”时期。
在那七个王国中,地方习惯法以及相应的司法制度并不完全相同。
大约在公元9世纪末,阿尔弗雷德大帝统一了英格兰,才逐步建立了统一的普通法制度。
在法国的历史上,最初的地方政府(郡和百户)在处理司法事务时也是各自为政的。
公元8世纪末,法兰克王国的查理大帝为了统一全国的法律和司法而建立了王室法院,但是,其努力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因为在公元813年,法兰克王国又分裂为三个独立的王国。
后来,三国之中的法兰西王国逐渐强大,并通过12至13世纪的一系列扩大王室司法权的措施,统一了法国的司法制度。
在美国的历史上,由于早期移民具有不同的社会文化传统,所以各殖民地的司法制度也是各不相同的。
美利坚合众国成立之后,其各地的司法制度才逐渐走向统一。
由此可见,从地方分立的刑事司法制度到国家统一的刑事司法制度,是人类社会在过去几千年内所走过的道路。
这是一种从小到大的统一进程,但是这种统一是以国家权力为支柱的,是以政治制度的统一为前提的。
当前刑法改革的现状与趋势
当前刑法改革的现状与趋势本文作者:赵秉志鲍遂献工作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我国第一部刑法典颁布于1979年7月1日,正式施行于198。
年元月1日。
其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从1981年开始,对《刑法》进行了多次重要的修改补充,迄今为止已制定和颁布了21个单行刑法法规。
同时,国家行政立法机关也在已颁行的50余件行政法规中,增加了刑事责任的规定。
为了切实保障和促进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发展和保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使刑法规范协调发展,改进和提高刑事立法技术,解决司法实际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我国刑法典需要进一步修改。
然而,在刑法改革的许多重大问题上,社会各界的看法并不一致,甚至存在相当大的分歧。
本文仅就六个方面的热点问题作一述评,并表明我们的观点。
一、类推制度之存废在修改和完善刑法的讨论中,类推制度的存废问题,一直是各界关注的热点,并形成了“保留说”和“废除说”的论战。
主张保留类推制度的人认为:(1)类推制度符合国情。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情况千差万别,法制建设刚刚起步。
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刑法》对所有犯罪都作出明文规定,显然是不可能的。
而设立类推制度,就可以弥补刑事立法之不足,以便更好地发挥刑法对社会生活的调控作用。
(2)类推制度有利于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在目前我国社会大变革时期,形形色色的犯罪层出不穷,而法律又不可能穷尽规定一切犯罪现象。
通过适用类推对刑法没有明文规定的犯罪予以刑事制裁,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3)保留类推有利于保持刑法的稳定性。
一部刑法典颁布施行以后,应当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
保留类推制度,可避免法律的频繁修改。
(4)类推制度是实行罪刑法定原则的必然要求。
我国刑法上的类推制度,是一项在实体和程序上具有严格条件限制的法律类推,它既不同于封建刑法中的比附援引,也不同子违背法制原则的罪刑擅断。
因此,类推制度的存在,是对罪刑法定原则的必要补充,而不是对罪刑法定原则的否定和破坏。
犯罪学17秋在线作业24
犯罪学17秋在线作业2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被尊称为“犯罪学”之父的是()。
A. 保罗.托皮纳尔
B. 切萨雷·贝卡利亚
C. 费尔巴哈
D. 菲利
满分:2 分
正确答案:B
2. “输入、修改、删除或隐藏计算机数据或程序,干扰数据处理过程,由此影响数据处理结果,达到为自己或他人谋求非法利益而使别人受到经济或财产损失的行为”。
上述观点是哪个地区或国家的学者提出的()
A.
B. 美国
C. 欧盟
D. 中国
E. 日本
满分:2 分
正确答案:B
3. 新中国的犯罪学是从研究()开始的
A. 黑社会犯罪
B. 青少年犯罪
C. 反革命罪
D. 暴力犯罪
满分:2 分
正确答案:B
4. 在广泛的意义上来理解计算机犯罪应为()
A. 与计算机有关的一切犯罪
B. 利用计算机的犯罪
C. 违反计算机职业道德的犯罪
D. 输入、修改、删除或隐藏计算机数据或程序的犯罪
满分:2 分
正确答案:A。
我国当前刑事政策的发展趋势及特征
安徽文学ANHUIWENXUE 安徽文学2018年10期总第423期作者简介:赵璞(1994-),男,安徽人,贵州大学北校区法学院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刑法学方向。
我国当前刑事政策的发展趋势及特征赵璞贵州大学法学院摘要:我国的刑事政策的发展趋势大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断指导完善刑事立法并反作用于自身,二是始终结合时代的发展来对政策作出改变。
我国刑事政策的发展趋势表现为以下特征:第一,人权理念在刑事政策中的地位日益提高;第二,刑事政策向具体刑事法律层面的转化频率日益增加;第三,刑事政策的两极化趋势愈发明显;本文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具体刑事政策的论述来分析其中刑事政策的趋势和特征。
关键词院刑事政策人权保障发展趋势一、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一)惩办与宽大相结合具体含义“惩办与宽大相结合”刑事政策带有浓重的阶级色彩,是在特殊历史时期制定的一项基本刑事政策。
这项政策是我们党和政府在特殊的革命时期同反革命分子作斗争的情况下一步步总结实践下来的,其首要内容就是要区分对待反革命分子。
简而言之,就是从罪数的多少,罪责的程度,主观恶性的大小并且结合犯罪分子的认罪态度来分别处以不同的刑罚。
[1]首次将宽大与惩办相结合政策上升为我党的基本刑事政策是在1956年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在该会议的政治报告中明确指出:“我们对反革命分子和其他犯罪分子一贯地实行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政策”。
罗瑞卿把“宽大与惩办相结合政策概括为首恶必办,协从不问,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立功折罪,立大功受奖”虽然从现在看来宽大与惩办相结合政策应该不止这几个具体内容,但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还是具有时代意义的。
(二)惩办与宽大相结合之客观评价“轻其所轻,重其所重”是该政策的核心思想,这一思想影响了我国数十年刑事政策的发展。
我们看待问题必须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如果我们将时空抛开来评价这一刑事政策,那么得到的只能是片面的结论。
该刑事政策顺应了当时的时代要求和抗制犯罪的需要,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犯罪现象状况、特点及规律分析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犯罪现象状况、特点及规律分析一、1977 年—1982 年犯罪现象的状况、特点(一)1977 年—1982 年犯罪现象的状况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尽管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但其积累下来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其中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刑事犯罪案件持续大幅度增加。
在危害社会治安的刑事犯罪案件大幅度增加的同时,发生在经济领域里的犯罪现象也呈日趋严重的趋势。
(二)1977 年—1982 年犯罪现象的特点1.犯罪数量连年大幅度上升,犯罪案件的恶性复杂程度明显加剧,犯罪形势越来越严峻。
2.以获取物质为目的,发生在经济领域、以国家工作人员为主要主体的犯罪现象,也即通常所说的经济犯罪迅速泛滥,成为与治安犯罪同等严重的犯罪现象。
经济犯罪日益增加使犯罪结构发生变化。
形成改革开放至今约以治安犯罪和经济犯罪为主的犯罪格局。
3.犯罪主体及其组织形式出现了新的特点。
国家工作人员开始成为犯罪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青少年罪犯开始在整个犯罪主体中占50%以上。
有组织的犯罪日益增多,犯罪团伙、犯罪集团除反革命犯罪和经济犯罪外,多见于抢劫、流氓等严重刑事犯罪。
从1982年开始,农民作案数在案犯和案件总数中都超过60%。
4.犯罪现象开始出现地域特点。
这个时期,沿海和南方经济开始迅速发展,向北方和中西部地区开始拉开差距,由此造成犯罪现象在地理分布上的东西和南北差异。
二、1983 年—1986 年犯罪现象的状况、特点(一)1983 年—1986 年犯罪现象的状况1983 年至1986 年的犯罪现象呈现一个明显的马鞍型。
由1981年的犯罪高峰骤降至1984年的谷底,然后又逐步回升、逐步反弹接近下一个高峰。
(二)1983 年—1986 年犯罪现象的特点(一)犯罪现象的起伏性在这一时期得到充分体现。
犯罪总量处于低水平,呈现负增长或低速增长态势是这一时期刑事犯罪的第一显著持点。
(二)在刑事犯罪处于低速增长乃至负增长的同时,经济犯罪却呈现总量增长、形式日趋复杂的态势。
刑事责任与量刑原则的现代发展趋势
量刑原则适用条件
前提条件
量刑原则的适用必须建立在犯罪 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基础
上,确保定罪准确。
法定条件
量刑原则的适用必须符合刑法和相 关司法解释的规定,遵循法定程序 。
酌定条件
在法定条件的基础上,法院可以根 据案件的具体情况,酌情考虑被告 人的犯罪动机、手段、后果等因素 ,合理确定刑罚幅度。
在量刑时,应当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社会治安形势和犯罪情况,
灵活运用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既要惩罚犯罪,又要保障人权。
二者互动关系分析
刑事责任与量刑相互依存
刑事责任和量刑是相互依存的两个概念,刑事责任是量刑 的前提和基础,而量刑则是刑事责任的实现方式和具体体 现。
刑事责任与量刑相互影响
在刑事审判中,刑事责任的大小和性质会对量刑产生影响 ,同时量刑的结果也会反过来影响对刑事责任的认定和评 价。
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犯 罪中的应用,使得犯罪行为的隐 蔽性和复杂性增加,对刑事司法
带来新的挑战。
公众舆论压力
社交媒体等平台的普及,使得公 众对刑事案件的关注度提高,舆 论压力对量刑决策产生更大影响
。
法治建设提供机遇
01
02
03
法律体系完善
各国不断加强刑事法律体 系的建设,为刑事责任与 量刑原则的适用提供更加 明确的法律依据。
强化职业道德教育
加强司法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其公正、廉 洁、严谨的职业品质,防止徇私枉法、滥用职权 等行为的发生。
建立考核机制
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对司法人员的审判质量和 效率进行评估和奖惩,激励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和能力。
推进相关配套制度改革和完善
完善证据制度
改革和完善证据制度,确保证据的收集、审查、判断符合法定程序 和要求,为正确认定刑事责任和量刑提供有力支持。
新形势下刑事犯罪趋势研究
新形势下刑事犯罪趋势研究作者:徐庆祥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第19期摘要:社会犯罪发展趋势的研究,是犯罪研究中一个崭新的领域。
通过对犯罪现状的研究,我们总结出未来刑事犯罪发展的以下趋势:(1)刑事犯罪案件的总量不断增加;(2)犯罪低龄化;(3)暴力犯罪,特别是严重暴力犯罪案件在一定时期内仍将突出;(4)团伙犯罪,有组织犯罪更加突出;(5)流窜犯罪案件趋势明显;(6)智能化犯罪将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刑事案件;现状;发展趋势中图分类号:D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9-0288-01刑事犯罪发展趋势的分析,是一种以客观存在的刑事犯罪事实为依据,通过对犯罪活动的发展规律的研究,结合我国刑事犯罪的特点,对刑事犯罪一项预测性研究活动。
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刑事犯罪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预测,可以为侦查和犯罪防控提供依据,有利于满足维护稳定的发展需要。
新形势下我国改革和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化,社会发展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与此同时,各种社会利益的冲突和摩擦日益明显,刑事犯罪的形式将会呈现一个新的态势。
通过研究,总结出我国刑事犯罪在今后一定时期内将会呈现以下趋势:1 刑事犯罪案件的总量进一步增加,农民犯罪是主要增量刑事犯罪的趋势是未来刑事犯罪的总体性变化,一般以刑事犯罪的数量为标志,各种刑事犯罪的结构变化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刑事犯罪的趋势。
依据我国刑事犯罪的现状和社会发展的水平,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刑事犯罪总量呈不断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不断变化的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日益突出,而在这个磨合期中部分群体利益没有得到满足,社会冲突的因素增多。
城市化进程中从农村解放了相当部分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量的劳动力聚集到城市,自然增加了城市的治安压力。
因此,在可预见的未来,犯罪数量不断增多而且农民犯罪将是主要增量。
(2)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交流越来越频繁。
人们在享受全球化的同时也不得不承受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层出不穷的涉外犯罪。
刑事犯罪案件及其发展趋势(作业)
其中,直接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财产安全的犯罪案 件数量还占较大比例。并且绝对数在增长,犯罪总体滞涨 的趋势尚未缓解。
谢谢观看!
法学13-2班 课堂小组
1.Aysajan 2.Diliraba 3.Yakup
据国际社会统计,犯罪所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远远超过二战 所造成的损失。所以我们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充分利用信息资源找出
犯罪发生的原因。
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简称“CSIS”)此前发布的报告:
显示,网络犯罪每年给全球带来大约445超过450亿美元。
犯罪的具体情况:
2003-2007年全国法院审理的10种犯罪案件(一审)
№
1 2 3 4 5 6 7 8 9 10
(数据来源: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
其中,直接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财产安全的犯罪案 件数量还占较大比例。并且绝对数在增长,犯罪总体滞涨 的趋势尚未缓解。
总结:
(数据来源:公安部公安发展战略研究室)
刑事犯罪案件及其发展趋势
2005-2007年的数据分析
犯罪与引起犯罪的主要因素
犯 罪 是 一 种 复 杂 的 社 会 现 象 ,它 不 是 孤 立 存 在 的 , 是 由 各 种 因 素 综 合 决 定 的 ,是 随 着 国 家的政治,经济形势的变革而变化。 纵观各学者的观点,我们知道引起犯罪的 因素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犯罪人自身 条件等因素。
犯罪的具体情况:
(数据来源:公安部公安发展战略研究室)
从以上数据看到 , 2005-2007年的案件数量和罪犯人数有 些犯罪的上升趋势已经变缓,但是还能看到 案件数量和罪犯 人数还在增加。
犯罪数据对比分析:
(1998-2002年与2003-2007年犯罪数量对比图)
中国刑事案件现状和发展趋势
中国刑事案件现状和发展趋势——浅谈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和对策摘要: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未成年人犯罪己被列为继吸毒贩毒、环境污染之后的第三大公害,己经成为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发展的突出问题。
一份来自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令人震惊: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青少年犯罪已成了一个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大阻力。
关键词:犯罪特点,原因分析,应对策略正文:一份来自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令人震惊: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13岁以下的青少年犯罪明显增加,其中十四五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
青少年犯罪已成了一个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大阻力。
他的主要表现在于:随着当今社会传播媒体的空前发展,青少年以敏感的心灵感受着时代的变化,自认为见多识广,早熟、早知、思维活跃。
而在另一方面,青少年犯罪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无论从犯罪动机、犯罪形式、犯罪的手段等等方面都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
针对这些变化,下面我谈一些自己不成熟的看法:先我认为我国如今的青少年犯罪较以往,呈现出如下几个1、从犯罪动机来看青少年的犯罪动机往往都很盲目,具有冲动性,在不知不觉中就步入了犯罪的深渊。
这一点我们先从青少年的心理和身理来分析,青少年时期正处于人生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时期。
由于某些青少年在社会化进程中没有形成健全的人格,往往容易走上歧途,并且由于年青人逞强好胜,在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过程中,常常带有很大程度的冲动性。
再加上他们的法律意识淡薄。
所以往往并不是策划好了的犯罪,而是在无意中就做下了血腥的傻事。
如令人震惊的成都建筑职中学生刘飞杀人案。
刘飞在电话中与周浩发生纠纷。
当日中午,周邀人找到刘飞理论,双方发生打斗,在打斗过程中,刘飞拔出随身携带的小刀朝周的胸部猛刺,随后又持路边店铺的一把菜刀追杀周浩。
最终,周浩因心脏破裂引起失血性休克死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犯罪的具体情况:
(数据来源:公安部公安发展战略研究室)
从以上数据看到 , 2005-2007年的案件数量和罪犯人数有 些犯罪的上升趋势已经变缓,但是还能看到 案件数量和罪犯 人数还在增加。
犯罪数据对比分析:
(1998-2002年与2003-2007年犯罪数量对比图)
2003-2007年的刑事犯罪同1998-2002年的犯罪相比上升了29.94%
据国际社会统计,犯罪所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远远超过二战 所造成的损失。所以我们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充分利用信息资源找出
犯罪发生的原因。
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简称“CSIS”)此前发布的报告:
显示,网络犯罪每年给全球带来大约4450亿美元的损失,其中网络犯罪每年给中国造成的经济损失 超过450亿美元。
其中,直接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财产安全的犯罪案 件数量还占较大比例。并且绝对数在增长,犯罪总体滞涨 的趋势尚未缓解。
谢谢观看!
法学13-2班 课堂小组
1.Aysajan 2.Diliraba 3.Yakup
刑事犯罪案件及其发展趋势
2005-2007年的数据分析
犯罪与引起犯罪的主要因素
犯 罪 是 一 种 复 杂 的 社 会 现 象 ,它 不 是 孤 立 存 在 的 , 是 由 各 种 因 素 综 合 决 定 的 ,是 随 着 国 家的政治,经济形势的变革而变化。 纵观各学者的观点,我们知道引起犯罪的 因素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犯罪人自身 条件等因素。
犯罪的具体情况:
2003-2007年全国法院审理的10种犯罪案件(一审)
№
1 2 3 4 5 6 7 8 9 10
(数据来源:最高康、财产安全的犯罪案 件数量还占较大比例。并且绝对数在增长,犯罪总体滞涨 的趋势尚未缓解。
总结:
(数据来源:公安部公安发展战略研究室)
罪名 网络犯罪 网络犯罪
年份平均损失 4450亿美元 450+ 亿美元
备注 全球 中国
三年的犯罪数据分析
2005-2007年我国犯罪情况比以前相比,在犯罪的类 型、结构、规模等方面已发生剧大变化。
全国法院受理的刑事案件数量, 收案、 结案略有 上升。 2007年, 全国法院共新收刑事一审、 二审 及复核、 再审案件818454件, 与2006年同比上升2. 34%。(数据来源: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2007年全国法院审判执行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