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程导论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交通工程概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交通工程概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交通工程概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交通工程是研究什么问题的学科?A. 道路设计和建设B. 物流管理C. 交通流动和运输规划D. 车辆工程与技术正确答案:C2.交通工程师主要关注以下哪个方面?A. 道路交通安全B. 环保交通方式C. 交通设备维护D. 救援服务正确答案:A3.下面哪个是交通规划的主要目标?A. 提高交通效率B. 减少交通拥堵C. 保障交通安全D. 满足公众需求正确答案:D4.交通需求是指什么?A. 人们对交通的消费需求B. 人们使用交通服务的需求C. 人们对交通设备的需求D. 人们对交通政策的需求正确答案:B5.交通工程中的交通量指什么?A. 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路段的车辆数量B. 道路上的行人流量C. 车辆运行速度D. 交通信号灯的个数正确答案:A第二部分:填空题1.交通工程中,最常用的交通流量单位是______。

正确答案:车辆/小时2.交通工程中的“V/C比”是指______。

正确答案:交通流量与道路容量的比值3.道路交通中最基本的交通流模式是______。

正确答案:自由流4.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交通流量大于道路容量5.交通安全最重要的因素是______。

正确答案:人的行为因素第三部分:简答题1.请简要解释什么是交通工程。

答:交通工程是研究交通流动和运输规划、道路设计和建设、交通设备运行维护等问题的学科。

它涉及了交通流量、交通设施、交通安全等方面,旨在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拥堵、保障交通安全,满足公众对交通服务的需求。

2.请简要解释交通需求是什么。

答:交通需求指的是人们对交通服务的需求,即人们使用交通服务的需求。

交通需求主要包括对交通流量和流量结构的需求,可以通过调查和分析来得到。

3.请简要解释交通量和交通流量的区别。

答:交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路段的车辆数量,通常以车辆/小时作为单位。

而交通流量是指在道路上行驶的车辆流动的情况,包括车辆的密度、速度、流量等参数。

交通工程概论课程复习资料

交通工程概论课程复习资料

交通工程概论课程复习资料《交通工程概论》课程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交通工程学2.交通流3.交通流特性4.交通量5.第30小时交通量(30HV)6.小时设计交通量7.交通量的方向分布8.交通量的时间分布9.地点车速或点速度 10.行驶车速 11.行程车速 12.运行车速或营运车速13.临界车速 14.设计车速 15.车流密度 16.车头间距17.占有度 18.延误 19.固定延误 20.运行延误21.停车延误 22.排队延误 23.引道延误 24.引道延误段25.引道时间 26.道路通行能力或称交通容量 27.道路条件28.交通条件 29.基本通行能力 30.可能通行能力 31.实用通行能力32.服务水平 33.饱和流量 34.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35.交通管理36.信号相位 37.信号周期 38.最佳周期时间 39.最短周期时40.绿信比 41.绿灯间隔时间 42.最短信号周期 43.最佳周期44.绿信比 45.道路交通事故 46.轻微事故 47.一般事故48.重大事故 49.特大事故 50.可听阀 51.痛阈52.声压 53.声压级 54.声波的频率 55.声的频谱56.响度 57.响度级二、填空题:1.交通控制通常分为三种:即______、______和______。

2.用来描述车流的______、______、______的变量称为车流基本参数。

3.交通流调查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4.交通量调查是调查道路各点交通量在时间上分布的特点以及各路段交通量在空间上分布的特点,包括车辆组成的______和______、______和______。

5.速度调查主要指车速调查,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OD调查即出行起止点调查,包括调查______,______以及______等。

7.预测的交通量主要由______、______和______三部分组成:。

交通工程复习资料

交通工程复习资料

交通⼯程复习资料第⼀章绪论1、交通⼯程学:交通⼯程学是研究道路交通中⼈、车、路、环境之间的关系,探讨道路交通的规律,建⽴交通规划、设计、控制和管理的理论⽅法,以及有关设施、装备、法律和法规等,使道路交通更加安全、⾼效、快捷、舒适的⼀门技术科学。

(构成要素:⼈、车、路;⼿段:探讨、规律;建⽴:法律、法规;⽬的:安全、快捷、⾼效)2、交通⼯程发展:①步⾏时代;②马车时代;③汽车时代;④⾼速公路时代;⑤智能运输时代。

3、交通⼯程学科的建⽴与发展:①基础理论形成阶段(20世纪30年代初~40年代末);②交通规划理论研究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70年代初);③交通管理技术形成阶段(20世纪70年代~90年代);④智能化交通系统研究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

4、交通⼯程学科的外延(相关学科):①社会科学⽅⾯;②⾃然科学⽅⾯;③⼯程设计⽅⾯。

5、交通⼯程学的性质:是⼀门兼有⾃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双重属性的综合性学科。

6、交通⼯程学科的特点:①系统性;②综合性;③交叉性或复合性;④社会性;⑤前瞻性;⑥动态性。

第⼆章交通特性分析1、驾驶⼈的交通特性:⑴驾驶⼈的职责和要求,⑵驾驶⼈的反应操作过程,⑶驾驶⼈的⽣理、⼼理特性:①视觉特性:视⼒、视野、⾊感;②反应特性;③驾驶⼈的⼼理特点和个性特点。

2、乘客的交通特性:①乘客的交通需求⼼理;②乘车反应;③社会影响。

3、道路交通特性:⑴道路⽹体系;⑵道路⽹布局;⑶道路⽹密度。

4、车辆交通特性:①设计车辆尺⼨;②动⼒性能:最⾼车速,加速度或加速时间,最⼤爬坡能⼒;③制动性能:制动距离或制动减速度,制动效能的稳定性,制动时汽车的⽅向稳定性;④快速公交车辆特性。

5、交通量:是指在选定时间段内,通过道路某⼀地点、某⼀断⾯或某⼀条车道的交通实体数。

按交通类型分,有机动车交通量、⾮机动车交通量和⾏⼈交通量,⼀般不加说明则指机动车交通量,且指来往两个⽅向的车辆数。

6、平均交通量(ADT)以辆/d为单位,表达式为:(1)年平均⽇交通量(AADT)(2)⽉平均⽇交通量(MADT)(3)周平均⽇交通量(WADT)7、交通量的时间分布:⑴⽉变化:⼀年内各⽉的交通量变化成为⽉变化;⽉变化系数:⽽年平均⽇交通量与⽉平均⽇交通量之⽐称为交通量的⽉变化系数(或称为⽉不均衡系数,⽉换算系数),公式:⑵周变化:指⼀周内各天的交通量变化,⼜称⽇变化;周变化系数:年平均⽇交通量除以某周⽇的平均交通量。

交通运输工程导论总复习题【精选资料】

交通运输工程导论总复习题【精选资料】

交通运输工程导论总复习题1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是指各种交通方式中为完成客流和物流所需的固定设施,包括以下几个功能组成部分:✓线路基础设施✓站场基础设施✓枢纽基础设施✓附属基础设施2 根据国家运输系统的构成,分为5类:✓铁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道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水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空中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管道运输基础设施3 我国公路依据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六个等级,即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和等外公路。

4 城市道路等级划分: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5 公路与公路之间的交叉可以有三种形式:(1)平面交叉(2)分离式立体交叉(3)互通式立体交叉6 路面根据其面层材料类型可分为: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灌入、沥青碎石、沥青表面处置和砂石路面等。

1.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由哪些部分组成?如何进行分类?答: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是指各种交通方式中为完成客流和物流所需要的固定设施,包括:线路基础设施,站场基础设施,枢纽基础设施和附属基础设施。

分类:按我国国家运输系统的构成,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可分为五类:1,铁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2,道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3,水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4,空中交通运输基础设施,5,管道运输基础设施。

按照交通线路特征分为三类:1,陆地交通运输基础设施,2,空中交通运输基础设施,3,水楼交通运输基础设施。

按运载导向方式分为4类:1,轨道交通,2,管道交通,3,航道交通,4,道路交通。

按作用功能分为4类:1线路基础设施,2,站场基础设施,3,枢纽基础设施,4,附属基础设施。

2.线路设计的三要素是什么?主要内容包括哪几部分?答:线路设计的三要素是载运工具的服务水平,通行能力,运行速度。

主要内容包括:几何设计,结构设计,材料设计,岩土工程设计和功能设计。

3.写出公路分类的两种方法?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定义?答:根据路权行政属性,我国公路分为:国道,省道,县道,乡道,村道和专用公路。

交通工程学复习资料

交通工程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1.交通工程学的定义?它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是什么?2.交通工程学主要研究内容?3.简述交通工程学的发展?4.简述研究和运用交通工程学在道路运输管理中的作用?第二章1.驾驶员的交通特性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它与交通安全有何关系?2.驾驶疲劳的影响因素有哪些?驾驶疲劳与肇事的关系是什么?3.驾驶员的职业适应性对交通安全有何影响?4.饮酒对驾驶员的驾驶机能有什么影响?酒后驾车对安全行车会带来什么影响?5.生物节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与安全行车有什么联系?试计算你自己下月第一天的生物节律状态。

6.根据行人的交通特性,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谈谈对行人如何进行管理?7.汽车的行驶方程式是什么?满足汽车行驶的条件有哪些?8.汽车的动力性能指的是什么?9.汽车的制动性能包括哪几个方面?制动距离和停车距离有何不同?10.汽车的制动性能对交通安全有何影响?11.什么是城市道路的交通特性?12.城市道路横断面形式分几种?它们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是什么?13.什么是道路的平面线性?其构成要素是什么?如何保证?14.为什么要设置平曲线的超高和加宽?如何设置?15.什么是视距?分几种?如何保证视距?它对交通安全有何影响?16.结合当地事故多发地点的情况,谈谈道路条件与交通安全的关系。

第三章1.哪些参数可以用来衡量交通量的时间变化特征?2.什么是交通量?常见的交通量有哪几种?3.什么是第30位小时交通量?用它作为道路的设计小时交通量有何意义?4.什么是交通量的变化?交通量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说明了什么?5.如何计算、理解K月和K日?如何运用K月和K日推测AADT?6.简答交通量有哪些用途?7.某地三月K月3=0.925,K日3= 1.113,实际观测到该地某道路上2007年3月28日(星期三)的交通量为3558辆,试推算该地此道路2007年的年平均日交通量。

8.某测站测得的连续5min时段的交通量统计如表3-6所示,高峰小时交通量为1373veh/h,求5min和15min的高峰小时系数。

交通工程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交通工程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交通工程概论一.名词解释1.交通工程学:是关于道路交通工程的一门科学,是综合研究道路交通系统中的人、车、路、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2.交通流:是在道路上人、车、物从甲地到乙地的流动形态,即人们通常所说的行人流、车流、客流、物流等;3.交通流特性:交通流的定性与定量的特征及其随着时间与空间的变化而变化的一般规律; 4.交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一般为往返两方向,如特指时可为某一方向或某一车道的车辆数和行人数,5.第30小时交通量30HV:一年中所有小时交通量按大小顺序排列,其第30位小时交通量称之为第30小时交通量一年=365×24=8760小时;6.小时设计交通量:在进行道路的改建或新路的设计中,既能满足交通量的需要,又能达到经济有效的目的的小时交通量;7.交通量的方向分布:一条道路往返两个方向的交通量在长时间内,可能接近相等,但在某段时间内例如,一年中的某个季节,一月中的某天,一天中的某几个小时则会有很大的差别,这种差别称为交通量的方向分布;8.交通量的时间分布:指的是在不同时间段内道路上交通量的变化;9.地点车速或点速度:指车辆通过某一地点时的瞬时速度,实际工作中常用很短的距离和时间内求得的车速;10.行驶车速:是以车辆行驶于某一区间所需的时间不包括停车时间和此区间的距离所求得的车速;11.行程车速:是以车辆行驶于某一区间所需的总时间包括停车时间和此区间的距离所求得的车速;12.运行车速或营运车速:是指具有中等水平的驾驶员在道路的实际交通和环境条件下所能保持安全行驶的最大车速;它是估计道路通行能力的依据;13.临界车速;指道路交通量达到最大值时所对应的车速;14.设计车速;指按道路条件决定的最高车速;它是道路线型几何设计的标准;15.车流密度是指在一条道路上车辆的密集程度;即某一时刻在单位长度内一车道或全车道的车辆数;16.车头间距也叫车头空距或车头间隙,是指连续行驶的两车车头之间的间隔距离;若用空间距离米来表示,则称为车头距,若用时间秒来表示,则称车头时距;17.占有度是指形成交通流的每台车辆对道路的占有情况;具体表示占有度的参数有时间占有度和空间占有度;18.延误是指车辆在行驶中,由于受到驾驶员无法控制的或意外的其他车辆的干扰或交通控制设施等的阻碍所损失的时间;19.固定延误:由交通控制装置所引起的延误,与道路交通量多少及其他车辆干扰无关的延误; 20.运行延误:由于各种交通组成相互干扰而产生的延误;一般它含纵向、横向、外部和内部的干扰,如停车等待横穿、交通拥挤、连续停车以及由于行人和转弯车辆影响而损失的时间;21.停车延误:由于某些原因使车辆停止不动而引起的时间延误;22.排队延误:排队时间与以畅行车速驶过排队路段的时间之差;排队时间是指车辆第一次停车到越过停车线的时间;23.引道延误:引道时间与车辆畅行行驶越过引道延误段的时间之差;24.引道延误段:在入口引道上,从车辆因前方信号或已有排队车辆而开始减速行驶之断面至停车线的距离;25.引道时间:车辆受阻排队通过引道延误段的时间;26.道路通行能力或称交通容量:是指车辆在可以接受的运行速度和行车无阻碍的条件下,道路上某一断面处在单位时间内能通过的最大车辆数;27.道路条件:指道路的几何组成状况如车道宽度、侧向净空路面状态、道路线形、视距及坡度等和沿途条件如沿途的街道化程度;28.交通条件:指交通流中的车辆组成、车道分布、交通量的变动、交通管理、交通控制以及由交通信号引起的交通中断等;29.基本通行能力:指在理想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下,假定由统一类型的标准车辆以适时速度的最小的车头间隔作连续行驶在单位时间内所通过道路某端面的最大车辆数;30.可能通行能力:一种以基本通行能力为基础加以各种因素修正而得出的通行能力;这种通行能力实际上是道路所能承担的最大交通量;31.实用通行能力:指道路能保证车流畅通无阻的通行能力,以作为道路规划和设计的标准; 32.服务水平:就是指道路使用者即车辆驾驶员根据不同交通状态,从速度、舒适、方便、经济和安全等方面所能得到的服务程度,从行车速度和行驶时间,车辆自由行驶的自由程度如能否保证要求的行车速度,交通受限制的程度如车辆的延误时间和每公里的停车次数等,行车的安全性、舒适性、畅通性、经济性等方面能体现出道路服务水平的高低33.饱和流量:绿灯时间内车辆在持续排队情况下通过交叉口的最大车流量;34.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用图案、符号、文字传递交通管理信息,用以管制及引导交通的一种安全管理设施;35.交通管理:是按照既定的交通法规的规定和要求,运用各种手段、方法和工具合理地限制和科学地组织、指挥交通;36.信号相位:交叉口各进口道不同方向所显示的不同灯色的组合称为一个信号相位;37.信号周期:是红、黄、绿信号显示一个循环所用的时间,单位为秒;38.最佳周期时间:是通车效益指标最佳的交通信号周期时间;39.最短周期时:是到达车辆刚好能全部通过交叉口的周期时间的最小值;40.绿信比:是在一个周期时间内,有效绿灯时间与周期时间之比;41.绿灯间隔时间:从失去通行权的上一个相位绿灯结束到得到通行权的下一个相位另一方向绿灯开始的时间;42.最短信号周期:在一个周期内到达交叉口的车辆恰好全部被放行,既无滞留车辆,信号周期也无富余43.最佳周期:在指定的条件下,使车辆总延误最小的配时方案即为最优方案;44.绿信比为一个周期的绿灯显示时长同周期时长之比,以百分数%表示,亦即一个周期内可用于车辆通行的时间比例;45.道路交通事故: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行人、乘车人以及其他在道路上进行与交通有关活动的人员,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和其他道路交通管理法规、规章的行为,过失造成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故;46.轻微事故:是指一次造成轻伤1~2人,或者财产损失机动车事故不足1000元,非机动车事故不足200元的事故;47.一般事故:是指一次造成重伤1~2人,或者轻伤3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不足3万元的事故; 48.重大事故:是指一次造成死亡1~2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财产损失3万元以上不足6万元的事故;49.特大事故:是指一次造成死亡3人以上,或者重伤11人以上,或者死亡1人,同时重伤8人以上,或者死亡2人,同时重伤5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6万元以上的事故;50.可听阀:在寂静的环境中,勉强能听到最小的声音强度;51.痛阈:使人耳开始感到疼痛的声音强度;52.声压:表示声音强弱的物理量,常用单位为帕Pa;53.声压级:是声音强度相对大小的指标,其定义为2倍待测声压与用作比较的标准声压的比值的常用对数;54.声波的频率:每秒钟媒介质点振动的次数,单位为Hz;55.声的频谱:声音成分与能量分布的关系;56.响度:是指声音“响”的程度;单位为Sone来;57.响度级:是以频率为1000 Hz的纯音的声压级为其响度级;二.填空题1.交通控制通常分为三种:即点控制、线控制和面控制;2.用来描述车流的数量、速度、密度的变量称为车流基本参数;3.交通流调查包括交通量调查、速度调查、密度调查、交通延误调查和OD调查;4.交通量调查是调查道路各点交通量在时间上分布的特点以及各路段交通量在空间上分布的特点,包括车辆组成的成分和数量、流量和流向;5.速度调查主要指车速调查,包括瞬时车速调查、路段车速调查、交叉口车速调查、车速在各条道路上的分布状况;6.OD调查即出行起止点调查,包括调查出行何始何终,采用什么交通方式以及转乘情况等;7.预测的交通量主要由正常增长的交通量、转移交通量和新增交通量三部分组成:;8.行驶车速与行程车速的观测方法有记录号牌法、跟车法、乘观测车测定法;9.按交通规划考虑的时限来分,有远景或战略规划、中长期规划、近期建设规划等;10.交通分配方法常用全有全无分配法,容量限制分配法,多路概率分配法等数种;11.以道路交通事故的损害后果为标志,道路交通事故分为轻微事故、一般事故、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三.简单题1.交通工程学所研究的内容大体可分为哪几类答:交通工程学所研究的内容大体可分为如下几类:1交通调查2交通规划3交通流理论4人——机特性5交通管理6道路线型的设计7对交通事故与道路交通安全的研究8汽车交通对环境污染的防治9城市公共交通的研究2.道路情况对车速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答:道路情况对车速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道路的类型;2道路的平面线型;3纵断面线型;4车道数及车道位置;5视距;6侧向净空;7路面;3.交通流调查有哪些作用答:交通流调查是交通工程学的基础工作,对制定道路交通规划、道路网合理布置、道路线形设计,以及现有道路的综合治理,将提供起决定性作用的数据;具体说来,可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道路设施的规模;2确定交通控制的方法;3道路管理的依据;4预测交通量发展趋势;5用于运输经济分析;6评价道路安全程度;4.远景交通量基础资料的收集及调查有哪些答:1绘制拟建道路可能吸引的交通量区域的平面图,并画出该范围内的现有道路、铁路及主要通航航道;2收集平面图范围内现有道路上的交通量观测资料,并在平面图上标出各观测点的年平均日交通量;如发现原有观测点的交通量观测数字不能反映出拟建路线主要段的交通量,则应加设观测点;3收集在路线吸引区范围内的历年工农业总产值、人口、公路汽车货运量的资料;汽车货运量要包括社会车辆的货运量根据需要也可包括非机动车辆的货运量;如吸引区范围这些资料收集有困难,则可收集包括吸引区范围的工农业总产值占扩大区域资料扩大到能收集的程度,但要估算吸引区范围的工农业总产值占扩大区域的工农业总产值的百分比;4选择适当路线进行车辆起讫点调查简称OD调查,对于老路改建选择在拟建路线上;对于新建路线则选择在邻近拟建路线的公路上;调查目的是了解、分析拟建路线上现在各主要段的交通量、流向以及车辆组成与装载情况;;5调查区域内现有铁路、水运的运量、运输能力、发展规划以及各类货物的运价;装卸费用;这是确定转移交通量的主要依据,必须充分重视;6调查区域内现有公路的路况、正常情况下各类车辆的平均车速、运输成本和养护管理费用等; 5.交通量调查资料的用途有哪些答:交通量的调查资料是交通工程最基本的资料,其用途有如下方面:1交道规划一个国家或一个省、市及自治区,小至一个县或乡镇,甚至一条道路,在进行交通规划时,必须对交通量进行充分的调查和分析,以获得交通量的现状,并推求其发展趋势,预测远景交通量,使交通规划建立在客观可靠的基础上;2交通设施设计有了准确的交通量目前或远景数据,就能正确地确定道路等级;交叉口类型、道路的断面布置和停车场等交通设施设计;3交通控制根据交通量的大小,可以确定交叉口控制方式和信号配时等;4经济分析要新建一条道路,必须先通过经济分析来论证它的必要性与合理性,比较新旧路线的效益以及新路线究竟吸引多少交通量等;5交通事故评价道路上发生的交通事故的数量和严重程度与交通量的大小有一定的关系;有了交通量数据,才能评价不同道路上的交通事故发生率,以衡量道路的服务质量;6交通管理根据交通量的大小,采取相应的交通管理措施,以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6.交通延误资料有何作用答:交通延误资料作用表现为以下几点:1评价道路的阻塞程度和服务质量交通延误十分直观地反映道路交通的阻塞情况,而对于道路的使用者,最关心的是时间和延误;因此,交通延误资料客观地反映道路的阻塞程度,也体现了道路服务质量的高低;2道路改建的依据在拟定道路或路口改建计划时,是否应拓宽道路或实行快慢车隔离,是否应设左转专用道等,都应以延误分析为依据;3运输规划交通运输部门在运营调度时往往不是选择距离最短的路线而是在选择行车时间最少的路线,有了延误资料,有利于运输部门进行路线选择;公共交通运输部门制定行车时刻表,调整路线运行状况时,也要依据延误资料;4经济分析交通运输部门计算运输成本、交通管理部门对采取某一工程措施或管理措施进行可行性研究时,通常将时间换算成经济指标,延误资料是重要的原始资料;5前后对比研究对交通设施改善前后的延误时间进行调查,可以对改善的效果作出评价;6 交通管制根据延误资料,可以确定是否应限制停车,是否应采取单行或禁行等交通管制措施;延误资料还是确定路口信号灯配时的重要依据;当路口某一方向的延误明显大于另一方向时,则应调整绿信比,使两方向延误大致相等;7交通延误资料可以作为交通运政部门进行定线管理、合理调控线路运力的重要依据;7.影响通行能力的修正系数主要有哪几种答:影响通行能力的修正系数主要有以下几种:1道宽度的修正系数r1当车道宽度为其一数值时,其交通量能达到理论的最大交通量,当车道宽度小于该数值时,则交通量小于理论的最大交通量;2侧向净空的修正系数r2侧向净空是指车道外边缘至路旁障碍物灯柱、护栏、停放的车辆等的距离;根据实际调查表明;当净空小于某一数值时,会使驾驶员感到不安全而使车辆偏向路中央行驶,这就使边部车道宽度无法利用,相当减少了车道宽度;当路肩宽度不足时,其对通行能力的影响与侧向净空不足完全一样;因此,当侧向净空或路肩宽度小于米时,应对基本通行能力加以修正;3纵坡度的修正系数r3道路的纵坡度对车速有相当大的影响,载重汽车就更为突出;随着坡度、坡长的增加,行车速度随着降低;国外均以小客车为计算车辆类型,由于小客车有较大的后备功率,当坡度小于7%时,车速降低很小, 因而不予考虑修正,但我国道路行驶的大部分车辆为载重汽车,在坡道上行驶的速度降低很大,因此必须进行修正,但其修正值目前尚未能确定;4行车视距的修正系数r4根据美国的调查研究,当超车视距小于457米的路段在道路全长中所占的比例越大时,则对通行能力的影响就越大;5沿途条件的修正系数r5沿途条件指的是道路两旁的街道化程度,由于路旁有房屋建筑,则会增加行人和车辆进入道路的干扰,从而引起速度和通行能力的降低;6车辆换算系数r6道路上车辆的组成是影响通行能人的主要因素,特别是我国目前处在混合交通的情况下,这种影响就更为突出,车辆类型繁多,不仅占用道路的面积不同,而且行车速度也不同,相互干扰较大,严重地影响了道路的通行能力,为了使不同类型车辆换算成单一的车型,一般根据所占的道路面积和行车速度的比值进行换算;8.在道路上行车时吸引驾驶员注意力的三组因素是什么答:在道路上行车时吸引驾驶员注意力的三组因素是:1直接与道路有关的因素;包括影响汽车驾驶的路边环境和道路的各组成部分平面上的转弯和纵断面上的变坡、道路标志、路面不平整度、交叉口以及道路的连接和分叉;在正确设计的道路上,以安全行车速度行驶时,驾驶员对道路的各组成部分可以有较长的时间进行观察,以便来得及在正常的情况下采取措施;2与其地汽车、摩托车、自行车以及行人等交通实体有关的因素;3与交通没有直接关系的因素;令人注目的建筑物、路肩上的物体、路旁上的丛生植物、周围的景观部分以及吸引力较强的事物;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规定的交通标志分为哪七大类答:1警告标志:警告车辆和行人注意危险地点的标志;2禁令标志:禁止或限制车辆、行人交通行为的标志;3指示标志:指示车辆、行人行进的标志;4指路标志:传递道路方向、地点、距离的标志;5旅游区标志:提供旅游景点方向、距离的标志;6道路施工安全标志:通告道路施工区通行的标志;7辅助标志:附设于主标志下起辅助说明使用的标志;10.规定的道路交通标线分为哪三大类答:1指示标线:指示车行道、行车方向、路面边缘、人行道等设施的标线;2禁止标线:告示道路交通的遵行、禁止、限制等特殊规定,车辆驾驶人员及行人需要严格遵守的标线;3警告标线:促使车辆驾驶人员及行人了解道路上的特殊情况,提高警觉,准备防范应变措施的标线;11.行车过程中驾驶员需要的情报可分为哪几类答:1道路及各组成部分的特性:关于路线的概况、交通服务建筑的位置、道路方向、路面质量、危险路段;2道路的行驶条件:交通流参数以及在具体环境中推荐采取最佳的交通状况;3行车的外界条件:大气的能见度、降雨雪量、雪阻、洪水、雪崩、落石、流石、滑坡等;12.交通管理主要内容可分哪五个方面答:1技术管理①各种技术规章的执行监督;②交通标志,道路标线的设置管理与维护;③信号及专用通信设施的设计安装、管理与维护;④建立各种专用车道与交通组织方法;⑤安全防护及照明设施的安装与管理;2行政管理①规划组织单向交通与建立合理的管理体制;②禁止某种车辆、某种运行方式;③实行错时上下班或组织可逆性行车;④对于某些交通参与者老人、小孩、残疾人员予以特殊照顾;⑤决定交叉口的管理或控制方式;3法规管理①执行交通法规条例;②建立机动车驾驶员的管理制度;③建立各种违章与事故处理规则并监督实施;④各种临时的局部的交通管理措施;4交通安全教育与培训考核①交通民警的培训与考核;②驾驶人员的培训与考核;③对驾驶员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④对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交通法制与安全教育;⑤对于各种交通违章对象的教育与处罚;5交通控制①交叉口控制定时、感应、半感应;②线路控制联动控制;③区域控制定时、自感应、分层;13.常用的平面交叉口的交通管制有哪几种方式答:1交通信号控制按控制的范围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即①点控制;是指个别独立交叉口的信号灯控制,此法又可分为单点定时信号控制和感应式控制两种,感应式控制又可分为全感应式和半感应式;②线控制;是指对一条主干道相邻交叉口的信号实行协调自动控制,亦称绿波通行带或绿波控制;③面控制;是指对城市中某区域的所有交叉路口的交通信号,用计算机实行统一协调的自动控制;2停车控制车流进入或通过交叉路口时,必须先停车,观察到达路口的车流情况而后进人或通过,一般又分为:①多路停车法是在交叉口所有引导入口的右方设立停车标志,让所有到达交叉口的车辆必须先停车而后等待出现空档再通过,此法又称为全向停车或四路停车,多为临时措施;②二路停车是在次要道路进入交叉口的引道上设上停车标志,使次要道路的来车必须先停车,等候间隙出现再通过,此法亦称单向停车或两路停车;3让路法在次要路口或车辆较少的引道入口处没让路标志,使司机放慢车速,看清相交道路有无来车,估计有适当间隙可以通过再加速驶去;4自行调节法即采用中央岛,让各路进入车辆按反时针方问统一,连续行驶通过的环形交叉;5不设管制交通量很小的交叉口一般均不设管制,如居民区内部的交叉口等;14.平面交叉口的交通管制按控制的范围可分为哪几种类型1点控制;是指个别独立交叉口的信号灯控制,此法又可分为单点定时信号控制和感应式控制两种,感应式控制又可分为全感应式和半感应式;2线控制;是指对一条主干道相邻交叉口的信号实行协调自动控制,亦称绿波通行带或绿波控制;3面控制;是指对城市中某区域的所有交叉路口的交通信号,用计算机实行统一协调的自动控制; 15.单点信号控制的几种方式:答:1定时控制2按钮式信号控制3感应式信号控制16.感应式信号控制的主要形式有哪几种答:1半感应式信号控制2全感应式信号控制3公共汽车感应式信号控制4列车感应式信号控制17.综合社会经济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答:1行政区划、分区规划、隶属关系、管辖范同、影响区域等;2人口总数、分布、构成、增长等;3土地利用土地特征、建筑构成、开发程序、客货发生等:4国民经济发展国民收入、工农业总户值、生产和基础建投资等:5产业产业结构、布局、资源、运量等;6客货运量运输量、运输周转量、各种方式所占的比重等,:7资金来源国家投资、银行贷款、社会集资等;8社会价值时间价值、劳动力价值、美学景观价值、人文历史价值等;18.地区公路网规划的基本内容有哪些答:1客、货运资料的搜集与分析;2未来交通量的推算预测;3公路与土地利用的经济分析;4调查沿路土地利用的运量变化分析;5现有公路的调查分析;6拟建主要交叉口平面和立体交叉口类型选择与分析;7出入车道控制及交通用地分析;8路线服务设施的发展规划;9公路与铁路交叉口分析;10高速公路规划;11公路的环境影响评估等;19.交通规划方案的一般要求是什么答:1充分性规划方案必须在适当的原则下能为将来的客货运输需求提供充分的设施和服务,必须对比较方案进行检验,从中找出在交通服务方面最佳的方案;衡量的根本标准是人和物的输送的高效性、安全性、可靠性等;2与总体规划的一致性交通规划与区域和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要适应和协调;通过交通规划方案的实施可以保证区域和城市总体规划所确定的社会经济发展、土地使用开发、文化价值保护等方面的目标能顺利实现;3与环境的一致性交通规划方案必须与环境发展的目标相一致;4可接受性规划方案必须能够为大多数人、政治团体、利益集团从其他可能反对方案实施的人们所接受;5财政可行性方案的投资必须在国家、地区或城市财力所允许的限度之内;20.评价交通规划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有哪些答:交通规划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大致包括相对规模、等级结构、布局形态、投资费用等几个方面;1相对规模指标这类指标是将交通网络设施的长度、面积等与地区经济、用地、人口等相对比较,用可比的指标进行评估分析;如路网密度、道路面积率、人均道路面积等等,。

交通工程复习资料

交通工程复习资料

交通工程复习资料Chapter 11.交通工程研究的主要内容Traffic studies and characteristics交通调查与交通特性分析Performance evaluation交通评价Facility design交通设施设计Traffic control交通控制Traffic operation道路交通运行组织Transportation systems management交通系统管理Integration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technologies ITS的一体化技术2.可采用哪些措施减少交通需求?主要有交通需求管理(TDM)和交通系统管理(TSM):交通需求管理是一种政策性管理,它的管理对象是交通源,通过对交通源的政策性管理,影响交通结构,削弱交通需求总量,达到减少道路交通流量的目的,缓解交通紧张状态。

它包括优先发展策略、限制发展策略、禁止出行策略、经济杠杆策略。

(Reducing the demand, Shifting the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the demand, repackage the demand)交通系统管理是一种技术性管理,它的管理对象是交通流,通过对交通流的管制及合理引导,引起交通流在时间、空间上的重分布,均匀交通负荷,提高道路网络系统的运输效率,缓解交通压力。

它包括节点交通管理策略、干线交通管理策略和区域交通管理策略。

减少平均出行距离、增加在家工作时间、减少工作时间(减少每周工作时间、错开每天上下班时间)。

3.交通对环境的影响应考虑哪些主要因素①交通运输(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②噪声(noise),③空气质量(air quality),④沼泽地(wetlands),⑤历史纪念馆(historic sites),⑥公共用地、娱乐用地、陆地生态系统和水中生态系统(parking, recreational facilities, wildlife and waterfowl refuges),⑦濒临灭绝的物种(endangered species)、⑧社会环境的影响(social, including impacts on neighborhoods and communities),⑨能源(energy),⑩经济影响(economic impact, positive and negative)Chapter 6智能运输系统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A TMS(Advanced Traffic Management System)先进的出行者信息系统A TIS(Advanced Traveler Information System)先进的公共交通系统APTS(Advanced Public Transportation System)运营车辆调度管理系统CVO(Commercial V ehicle Operation)先进的乡村运输系统ARTS(Advanced Rural Transportation System)先进的车辆控制系统A VCS(Advanced V ehicle Control System)自动公路系统AHS(Automated Highway System)Traffic signal optimization(Network Optimization), data needs and quality(Sensing Traffic Using Virtual Detectors), and fuzzy control algorithmsBus Transit and ParatransitDynamic Assignment and dynamic routingCommercial fleet management(Commercial Routing and Delivery)TruckingSpecific technical problemsìIn-V ehicle Routing, and Personal Route Information ìThe Smart Car ìElectronic T oll Collection ìThe Smart Card ìCongestion Pricing ì Traffic EnforcementChapter2& 51. Braking distanceThe distance traveled during a stop is the average speed during the stop multiplied by the time taken to stop.制动距离:驾驶员开始踩制动踏板到完全停车所需的距离。

交通工程学期末复习资料。必考

交通工程学期末复习资料。必考

交通⼯程学期末复习资料。

必考第⼀章绪论1.交通⼯程学定义:我国《交通⼯程⼿册》给出的定义:交通⼯程学是研究道路交通中⼈,车,路,环境之间的关系,探讨道路交通的规律,建⽴交通规划,设计,控制和管理的理论⽅法,以及有关设施,装备,法律和法规等,是道路交通更加安全,⾼效,快捷,舒适的⼀门技术科学2.交通⼯程学科的内涵:(1)交通特性(2)交通调查(3)城市公共交通系统(4)交通流理论(5)交通规划的理论与⽅法(6)交通组织管理与监控、诱导的理论、技术与⽅法(7)交通事故的预测、预防、交通安全的评价、对策与交通违法处理(8)停车需求与停车设施的规划、设计、管理(9)交通环境保护、道路景观规划设计研究(10)⾃⾏车交通的特性,通⾏能⼒,使⽤条件及线路的规划设计(11)道路交通⽴法、条例等(12)新交通体系及各种交通设施等3.交通⼯程学的特点:(1)系统性(2)综合性(3)交叉性或复合性(4)社会性(5)前瞻性(6)动态性2、运输⼯程学包括哪五类?(P6 标题前⼀段)运输⼯程学包括:道路、铁路、航空、⽔路和管道五种运输⽅式。

5.交通系统的构成要素(⼀个安全、畅通、效率、便捷、环保、协同的先进交通系统):1、⼈/物2、交通⼯具3.交通设施4、交通环境5、交通规划6、信息。

第⼆章交通特性分析1.道路交通的基本要素:⼈、车、路、环境2.驾驶⼈的⽣理、⼼理特性:(1)视觉特性:①视⼒②视野③⾊感(2)反应特性:反应是由外界因素刺激⽽产⽣的知觉⾏为过程。

它包括驾驶⼈从视觉产⽣认识后,将信息传到⼤脑知觉中枢,经判断,再由运动中枢给四肢发出命令。

反应时间:2.5s3.道路交通特性:(1)道路⽹体系(2)道路⽹布局(3)路⽹密度(4)道路线形(5)道路结构3.道路⽹体系:道路⽹体系⼀般分为公路⽹和城市道路⽹两⼤体系,并且这两⼤体系具有⼀定的关联性,公路⽹主要服务于区域城际及乡村的交通联系,城市道路⽹主要服务于城市内部及其与外部的交通联系。

交通工程导论期末复习

交通工程导论期末复习

第一章绪论一、交通运输的概念(了解)交通运输:运输工具在运输网络上的流动和运输工具载运的人员的物质在两地之间的位移这一经济活动的总称。

二、交通运输系统的基本组成(重点)六个基本组成部分:载运工具、站场、线路、交通控制和管理系统、设施管理系统、信息管理系统。

三、各类交通运输系统的特点(重点)(一)轨道交通运输1、优点:a、货物或旅客的装载能力很大;b、平均运行速度中等,机动性较高;c、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较高;d、能源消耗较低;e、环境污染较小2、缺点:a、普遍性受到较大限制;b、线路、站场和控制管理设施的修建和维护费用比较高;c、货运的成本较低,高速客运的成本较高;d、营运缺乏弹性。

(二)公路交通运输1、优点:a、“门到门”、路网密度大时普遍性较高、机动灵活;b、平均运行速度中等;c、受地形限制程度比轨道运输低。

2、缺点:a、车辆装载能力较小;b、基础设施修建和维护的投资低于轨道交通运输,营运费用较高;c、能源消耗较大;d、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不高。

(三)水路交通运输1、优点:a、运输能力大;b、能源消耗低;c、运输成本较低。

2、缺点:a、普遍性较受局限;b、平均运行速度低;c、投资大,回收周期长;(四)航空运输1、优点:a、快速;b、舒适;c、建设周期短,占地少和投资少;2、缺点:a、普遍性不高,受机场密度的限制;b、能耗大,运输成本高;c、噪声污染严重;d、受气候条件限制;e、快速的优点在短途运输中难以发挥。

(五)管道运输:输送速度低,输送能力较高;管道埋于地下,受地面干扰少,较为安全。

适宜长距离的连续输送液体和气体介质。

四、世界交通运输发展的四个阶段(简单掌握)1、水路运输阶段2、铁路运输阶段3、汽车、航空、管道运输阶段4、综合运输体系阶段五、我国铁路、公路、水路运输系统的不足(重点)1、我国铁路运输系统的不足:a、铁路线路里程过少,路网密度过低;b、技术装备陈旧、落后;c、技术水平、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较低。

交通工程学复习资料

交通工程学复习资料

交通工程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1、【名词解释】交通工程学是研究交通发生、发展、分布、运行与停驻规律,探讨交通调查、规划、设计、监控、运营、管理、安全的理论、方法以及有关设施、装备、法律和法规,协调道路交通中人、车、路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使道路交通更加安全、高效、快捷、舒适美观、方便、经济的一门工程技术科学。

2、交通工程的发展【不太重点】(1)步行时代:公元前25世纪(2)马车时代:公元前25世纪-公元19世纪(3)汽车时代: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4)高速公路时代:20世纪30年代以后3、交通工程学科的建立与发展(p4)【填空】标志:1930年美国交通工程师学会成立(1)交通工程学创立的初期:20世纪30年代(2)交通工程学发展中期:(3)近期交通工程学发展的发展:4、交通工程学科的特点:系统性、综合性、交叉性(复合性)、社会性、前瞻性、动态性。

5、【常识】(1)世界上第一条最长的路---丝绸之路(2)世界上最早用车的国家---中国(3)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开始生产载货汽车。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我国公路仅建成13万多公里。

截至2007年底,我国公路总里程达358.37万km。

(5)国家公路网布局分为三类:一类12条由北京向全国放射,编号为101-112,计长2.35万km;二类由28条南北走向的纵线组成,计长4.79万km,编号为201-228(后调整为29条,4.62万km);三类30条由东西向横线组成,计长4.79万km,编号为301-330(后调整为29条,4.62万km)(6)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采用放射线与纵横网格相结合的布局方案,形成由中心城市向外放射以及横连东西、纵贯南北的大通道。

6、7918网:7条首都放射线、9条南北纵向线和18条东西横向组成,简称7918网,总规模8.5万km。

7、【填空】1980年上海市成立交通工程学会,1981年中国交通工程学会成立,标志我国交通工程学科诞生。

交通工程复习提纲

交通工程复习提纲

交通工程复习提纲引言:交通工程是研究交通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和管理的学科领域。

本文将为读者提供一份交通工程复习提纲,帮助大家系统地回顾和理解交通工程的关键概念和原理。

一、交通工程概述1. 交通工程的定义及其研究领域2. 交通工程的重要性和作用3. 交通工程的发展历程二、交通流理论1. 交通流的基本概念和特性2. 交通流参数的测量和分析方法3. 交通流模型及其应用4. 交通流优化和控制方法三、交通规划1. 交通规划的目标和原则2. 交通需求预测方法3. 交通规划的决策过程和参与者4. 交通规划的评估指标和方法5. 交通规划中的可持续性考虑四、道路工程1. 道路设计原则和标准2. 道路几何设计和交通安全设施3. 道路施工和养护管理4. 道路通行能力和交通管制五、交通信号控制1. 交通信号控制的目标和原则2. 交通信号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技术3. 交通信号优化方法4. 交通信号控制的新技术和趋势六、公共交通系统1. 公共交通的分类和特点2. 公共交通的规划和设计原则3. 公共交通的运营和管理4. 公共交通的可持续性发展七、交通安全与环境影响评价1. 交通事故的成因及其预防措施2. 交通安全评价方法和指标3. 交通噪声和空气污染的影响及防治措施八、交通工程的新技术和发展趋势1. 智能交通系统及其应用2. 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和挑战3. 交通大数据的应用与挖掘结论:交通工程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技术。

通过系统、全面地复习交通工程的概念、原理和方法,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交通工程的理论与实践。

希望本文提供的交通工程复习提纲能够帮助读者加深对交通工程的理解,并在复习备考中起到指导作用。

交通工程学 复习题题库及答案

交通工程学  复习题题库及答案

一、填空题1. 交通量是一个随机数, 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交通量都是变化的,即交通量具有时空分布特性。

2.高峰小时系数是高峰小时交通量与高峰小时内某一时段的交通量扩大为高峰小时的交通量之比。

3.汽车的动力性能包括最高车速、加速时间、最大爬坡能力。

4.驾驶员的视觉特性主要从视力、视野、色感来考察。

5.方向分布系数KD是反映一条道路上往返两个方向的交通量不平衡现象。

6.交通量随空间位置而变化的特性称为空间分布特性。

7、高峰小时流量比指高峰小时交通量与该天全天交通量之比。

8、交通量时变图的特征一般呈马鞍形。

9、道路交通系统中的人包括驾驶员、乘客和行人。

10、驾驶疲劳是指驾驶作业引起的身体上的变化、心理上的疲劳以及客观测定驾驶机能低落的总称。

11.心理空间是指人们在自己周围划出的, 确定为自己领域的部可见区域。

12、最高车速是指在良好的水平路段上, 汽车所能达到的最高行驶速度。

13.最大爬坡能力用汽车满载时第一档在良好的路面上可能行车的最大爬坡度。

14.汽车制动性能主要体现在制动距离或制动减速度上。

15.方向稳定性是指制动时不产生跑偏、侧滑及失去转向能力的性能。

16.自行车流的交通特性包括群体性、潮汐性、离散性、赶超型、并肩或并行骑行、不易控制。

17、一个区域的路网密度是衡量道路设施数量的一个基本指标, 一个区域的路网密度等于该区域内道路总长与该区域的总面积之比。

18、道路结构的基本部分是路基、路面、桥涵。

19、道路线形是指一条道路在平、纵、横三维空间中的几何形状。

20、典型的公路网布局有三角形、并列形、放射形、树叉形等。

21.典型的城市道路网布局有棋盘形、带状、放射形、放射环形等。

22、交通量是指在单位时间段内, 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某一断面或某一条车道的交通实体数。

23.交通量随时间和空间而变化的现象称之为交通量的时空分布特性。

24.临界车速对于选择道路等级具有重要作用。

25.临界车速对于选择道路等级具有重要作用。

交通运输工程导论复习提纲

交通运输工程导论复习提纲

《交通运输工程导论》总复习第一章绪论1、交通运输的概念。

(了解)2、交通运输系统的六个基本组成部分。

(重点)3、五大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

(重点)4、世界交通运输发展的四个阶段。

(简单掌握)5、我国铁路运输系统的主要运输通道。

(了解)6、我国铁路、公路、水路运输系统的不足。

(重点)7、我国航空运输系统的现状。

(简单掌握)第二章轨道交通运输系统1、轨道交通的应用类型有哪些?(重点)各有什么特点?(了解)2、铁路机车的类型;车辆的类型。

城轨交通车辆的类型。

(简单掌握)3、铁路线路的等级及其主要技术标准。

(简单掌握)4、铁路线路的平面和纵断面设计。

(了解)5、铁路轨道的组成。

(道岔、无缝线路、道床等概念,钢轨、轨枕的特性)。

(重点)6、铁路车站的类型。

(重点)7、中间站、区段站、编组站的概念、主要作业及其区别。

(重点)8、几种主要固定信号机的设置地点及显示意义。

(重点)9、联锁、闭塞的概念。

(重点)10、实现联锁的条件、联锁的类型。

(重点)11、闭塞的类型;半自动闭塞和自动闭塞的区别。

(简单掌握)12、什么是机车信号?(简单掌握)13、什么是列车调度集中系统?(简单掌握)14、列车自动控制系统的概念。

(了解)第三章公路交通运输系统1、道路等级的划分。

(公路的等级和城市道路等级)(重点)2、道路设计的技术标准。

(了解)3、道路平面、纵断面和横断面设计的主要内容。

(简单掌握)4、行车视距的概念。

(简单掌握)5、道路交叉的类型,立体交叉的类型。

(简单掌握)6、道路交通管理的主要内容。

(简单掌握)7、道路交通控制设施有哪些?什么是交通标志、交通信号、路面标线?交通标志有哪些类型?交通信号又有哪些类型?(重点)8、安排公路客运班次考虑的因素。

(了解)9、直达行驶法、分段行驶法的概念。

(简单掌握)10、甩挂运输法的概念和特点。

(简单掌握)11、零担货物运输的特点和组织形式。

(简单掌握)12、集装箱运输的概念和特点。

交通工程学复习整理(全)

交通工程学复习整理(全)

交通⼯程学复习整理(全)名词解释1.⾼峰⼩时系数PHF:是⾼峰⼩时交通量与⾼峰⼩时内某⼀时段的交通量扩⼤为⾼峰⼩时的交通量之⽐。

公式为PHF t=(⾼峰⼩时交通量)⁄(t时间段内统计所得最⾼交通量*60/t)2.流量(交通量):在单位和时间内,通过道路某⼀点、某⼀断⾯或某⼀车道的交通实体数3.设计通⾏能⼒:指以设计中的道路的⼀组成部分在预测的道路、交通、控制和环境条件下该组成部分⼀条车道或⼀车⾏道对上述诸条件有代表性的均匀段上或⼀横截⾯上,在所选⽤的设计条件下,1h所能通过的车辆(在混合交通道路上为标准汽车)的最⼤车辆数理论(可能)通⾏能⼒:指⼀已知道路的⼀组成部分在实际或预测的道路、交通、控制和环境条件下该组成部分⼀条车道或⼀车⾏道对上述诸条件有代表性的均匀段上或⼀横截⾯上,不论服务⽔平如何,1h所能通过的车辆(在混合交通道路上为标准汽车)的最⼤车辆数4.饱和流量:在⼀次绿灯时间内,进道⼝或冲突点上连续车队能通过停车线或冲突点的最⼤流量5.信号相位:是⼀股或多股交通流在⼀周期时间内不管任何瞬间都获得完全喜爱那个痛的信号灯显⽰,按路⼝车流获得信号显⽰的时序来划分6.周期时长:各个⾏车⽅向完成⼀组⾊灯变换所需总时间,它等于红灯时间+绿灯时间+黄灯时间7.85%位车速:在该路段⾏驶的所有车辆中有85%的车辆⾏驶速度在此速度⼀下,15%的车辆⾏驶速度⾼于此值,⽤于某些路段的限速标志。

多选题1.典型公路⽹布局形式:三⾓形、并列形、放射形、树杈形等城市道路⽹布局:棋盘形、带形、放射形、环形放射2.交通量空间分布特征:城乡分布(城市>近郊>远郊>乡村),路段上的分布(随各路段等级、功能、所属区位不同⽽不同,⽤路⽹交通量分布图表⽰),交通量⽅向上的分布(⼀条道路往返⽅向上交通量在某些时刻不平衡),交通量在车道上的分布(交通量不⼤时右侧⽐重⼤,随交通量增⼤靠近中⼼线的车道交通量⽐重增⼤)3.交通量的调查⽅法:⼈⼯计数法、浮动车法、机械计数法、录像法4.OD调查(起讫点调查)内容:⼈的出⾏OD调查、车辆OD调查、货流OD调查5.不同交通流分布形式的适⽤条件:离散型分布(泊松分布:均值M=⽅差D=λt,λ=单位时间间隔的⼈或车的到达率,t=每个计数间隔持续的时间或距离;⼆项分布:均值M>⽅差D;负⼆项分布:均值M<⽅差D);连续型分布(负指数分布:均值M=1⁄λ,⽅差D=1⁄λ2;)6.主⼲路、⽀路交汇处交叉⼝的交通管制形式:单向停车主⼲路、次⼲路交汇处交叉⼝的交通管制形式:信号灯、多向停车、单向停车7.⾮⾃由⾏驶状态下车队的特征:制约性、延迟性(滞后性)、传递性8.常⽤交通密度调查⽅法:出⼊量法、地⾯上(⾼处)摄影观测法、航空摄影观测法、道路占有率的检测和调查判断1.驾驶员从感知、判断、开始制动到制动发⽣时间:2.5~3.0s2.⾏驶车速是:由⾏驶某⼀区间所需时间(不包括停车时间)及其区间距离求得的车速3.延误调查如何清点车辆:每到⼀个清点时刻(如30s)都要清点停车⼊⼝(或拟调查的车道)上的所有车辆,不管它在上个清点时刻(如15s)是否被清点过4.描述速度密度空间模型5.警告标志:是警告车辆、⾏⼈注意道路前⽅危险的标志,计有30中,42个图式,形状为顶⾓朝上的等边三⾓形,颜⾊为黄底、⿊边、⿊⾊图案。

重庆交通大学交通工程导论考研复习题

重庆交通大学交通工程导论考研复习题

第一章交通的组成要素:人交通工具移动空间环境与保障系统交通工程的作用:1.一个地区、一个省甚至一个国家的生产发展、经济繁荣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赖于发达的交通。

2..交通运输是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的继续和进行社会再生产的必要条件,是沟通工农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活动的纽带,也是联系国内与国外、商品生产与商品消费不可缺少的桥梁。

3.城市各项功能的发挥,特别是大城市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教育等各项活动的正常开展与带动市郊各县与地区的经济发展,也有赖于交通的现代化。

因此,交通是国民经济与各项生活、生产活动的主要环节之一,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先行.交通工程的定义:交通工程学是研究道路交通中人、车、路、环境之间的关系,探讨道路交通规律,建立交通规划、设计、控制和管理的理论方法,以及有关设施、装备、法律和法规等,使道路交通更加安全、高效、快捷、舒适的一门技术科学。

三 E 法制(Enforcement)工程(Engineering)教育(Education)五 E 再加上环境(Environment)能源(Energy)交通工程学的主要内容 1.交通特性:人车路与交通流的交通特性。

2.交通调查:流量·流速密度OD量延误居民出行通行能力停车交通环境交通事故等3.交通流理论:交通流运行规律交通流主要参数之间的关系,宏观与微观的理论表达模型与方法等4.道路通行能力: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各种交通设施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与模型。

5.交通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土地利用社会经济发展与交通预测等6城市公共交通系统7建设项目交通影响分析与评价8.交通安全9交通管理与控制10交通环境保护11智能交通系统交通工程学科的特点答(1)系统性(2)综合性(3)交叉性和复合型(4)社会性(5)前瞻性(6)动态性交通工程学科是一门发展中的综合性学科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属性的综合性学科交通工程发展回顾答(1)步行时代(2)马车时代(3)汽车时代(4)高速公路时代(5)智能运输时代交通工程学在我国的发展状况,可概况为以下几个方面 1.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学术成果显著2.交通工程学得到了系统传播3开展交通基础数据调查4公路网规划与城市交通规划5制定交通法规 6 交通管理与控制7交通仪器设备与交通安全设施的研制8全国城市交通“畅通工程”9交通工程学基础理论研究和实用技术开发取得新成果10交通应用软件及新理论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11交通智能化系统的研制与开发12发展交通信息技术13重视停车场规划与管理技术第二章道路交通系统是由人车路环境交通管理等要素构成的一个动态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月平均日交通量(MADT)
AADT
1 365
365
Qi
i 1
周平均日交通量(WADT)
MADT
1 365
365
Qi
i 1
7
WADT 1 Q 交通密度:
i
7 是指在一条车道上车辆的密集程度,即在某一瞬间内单位长度道路上一条车道(i或单1位宽度)
内车辆(或人、自行车)数
又称车流密度,常以 K 表示,其单位为辆/km( veh/km),如为多车道,则应除以车道换
★系统是由两个以上的要素组成的整体 集合性 — 要素是构成系统的最基本的部分,没有要素就无法构成系统,单个要素也无 法构成系统 ★系统诸要素之间、要素与整体之间、以及整体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有机联系 相关性 — 要素之间若没有任何联系和作用,则也不能称其为系统 ★系统要素之间的联系与作用必产生一定的功能 功能性 — 功能是系统所发挥的作用或效能,且是各要素个体所不具备的功能,这种功能是 由系统内部要素的有机联系和系统的结构所决定的 ★整体性 系统的各要素之间存在一定的组合方式,各要素之间是相互统一和协调的,系统整体的 功能不是各组成要素功能的简单迭加,而是呈现出各组成要素所没有的新的功能
(3)运输供给的价格弹性分析与含义 运输供给弹性分析
运输供应曲线
运输供给的价格弹性
运输供给的价格弹性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运价变动所引起的供给量变动的灵敏程
度。用运输供给价格弹性系数 Es 表示
第二节 无 第三节 1、什么是系统: (1)系统的主要特性有哪几个 概念: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 ==特性:
主,利用公共交通布线、

差,过境交通不易
压力过大,而边缘区 造 成 中 心 交 通 过 分 集
分流。
组织,但易造成纵向主 交通联系不便。
中。
干道交通压力大。
城市道路具有功能多样、组成复杂、行人交通量大、车多、交叉口多、交通量分布不均匀等 特点,其横断面布置主要有:单幅路、双幅路、三幅路、四幅路等四种形式,如图:
城市的交通特性
路网布 棋盘形路网

并列形路网
放射形路网
树杈形路网
公共交通布置在纵向主
布局严整、简洁、
利用公共交通布线和 通达性好,利用城市扩
要交通干道,横向交通
特 点 及 方向性好,利于建
组织。缩短到市中心 展,过境交通分流,但
适 用 范 筑布置,但通达性 以 步 行 或 非 机 动 车 为 距离,但中心区交通 放射线不宜过多,否则
树杈形路网
通达性好,运输效 不完善路网布局,平 一般用于中心城市与 一般是公路网中的
率高,建设量大;
特点及适
行 干 线 上 分 别 有 城 周围城镇交通联系, 最后一级,从干线
用范围 一般用于规模较大 镇,但两条干线上城 但周围城镇之间联系 上分出去的支线公
的重要城镇间直达
镇道路连接不便捷 不便

交通
运输需求是指运输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社会经济生活对人与货物的空间位移所提出的有 支付能力的需要,即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下愿意并能够购买的运输产品的数量.
运输需求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实现位移的愿望②具备支付能力,缺少任一条件,都不 能构成现实的运输需求 5、交通运输需求的 6 个内容
6、交通运输需求的价格弹性分析与含义
(2)运输供给的曲线分析 运输供给的大小通常用供给量来描述 应注意运输供给量与运输供给之间的区别
运输供给曲线
在影响供给量的诸多因素中,运输价格是最灵敏、最重要的因素
运输供给曲线就是假定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反映运输供给量同运输价格之间的关系的曲
线
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供给曲线可分为运输企业供给曲线和运输行业供给曲线
城市道路横断面布置形式及特点
道路交叉口的交通特性 交叉口是道路与道路相交的部位。若相交道路主线标高相等时为平面交叉,若相交道路主线 标高不等时为立体交叉。 1)平面交叉:平面交叉形式有三路交叉的 T 字形、Y 字形,四路交叉的十字形、X 字形、 错位交叉及多路交叉,如图所示 2)立体交叉:立体交叉在空间上上下错开,交叉口处无冲突点,车辆行驶畅通,但占地面 积大、成本高。
作为社会经济大系统的六个特征: ①功能复杂——生产、国民经济、循环、国防②结构庞大复杂;③信息复杂;④采用大系统 控制与协调的理论与方法;⑤计算机管理手段;⑥具有庞大的职工队伍 本身独有的四个特征: ①是一个连续过程系统运输生产过程的连续性;运输生产时间的连续性;②生产的多环节、 多功能、超区域的特点;③网络性;④动态性;⑤开放性 ==旅客运输与货物运输的差异:
★目的性 ★环境适应性
(2)交通运输的构成要素 运输工具,运输节点,运输线路 (3)运输节点的形式与作用 运输节点是物流节点中的一种类型,属于转运类型节点。如不同运输方式的转运站、终点站 等都属于运输节点范畴。一般而言,货物在运输节点上停滞的时间较短
交通运输系统 交通运输系统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国家或地区)内由几种运输方式、技术设备,按照一定 历史条件下的政治、经济和国防等社会运输要求组成的运输线路和运输枢纽的综合体
运输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是指运输需求量变化的百分率与运价变化的百分率的比 值。
由于运价与运输需求按反方向变动,因此运输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就是运输需求的增 加百分比与运输价格下降百分比之比,或运输需求减少百分比与运价上升百分比之比值。 ==运输供给分析(价格弹性分析是啥 结合曲线 公式) 7、会看交通运输需求的变化曲线 运输需求函数是表征运输需求量与影响因素之间的数量关系 它反映了运输需求的增长变化受到各因素影响的程度 运输需求函数抽象的表达式为:
运输产品属于无形产品,具有有别于其他物质生产部门有形产品的主要特征: • 非实物性、不可分离性、差异性、不可储存性、较强的可替代性、 缺乏所有权
3、什么事交通运输市场 运输市场是运输产品(运输劳务)交易的场所, 该场所为旅客、货主、运输业者、运输代 理者提供交易的空间 运输市场是运输产品的流通领域 运输市场是运输产品(运输劳务)供求关系、交换关系的总和 4、交通运输需求的含义及两个基本条件
4、交通流的特性分析 Q=KV 交通流的基本概念 交通体系—道路、在道路上通行的车辆和行人以及道路交通所处环境的统称 交通流—某一时段内,连续通过道路某一断面的车辆或行人所组成的车流或人流的统称 汽车在道路上连续行驶形成的车流,在交通工程学中,一般将在道路上通行的车流称为交通 流 广义上还包括其他车辆的车流(自行车流、机动车流)和行人流 在某段时间内,在不受横向交叉影响的路段上,交通流呈连续流状态;在遇到路口信号灯管 制时,呈断续流状态 交通量: 也称为交通流量,是指在选定时间(或单位时间)段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某一断面或某 一条车道的实际交通参与实体(人、车、自行车或物)的数量( Q=N/T 辆(或人)∕单位时 间) 它是一个随时间变化的随机数,通常取某一时段内的平均值作为该时段的代表交通量 年平均日交通量(AADT)
制动效能的稳定性:水稳定性和高温稳定性 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 制动距离:
L V2
254 i
车辆的交通特性 -机动车的交通特性
机动车的尺寸、质量与2道路几何设2计、结构设计、交通规划制定,道路通行能力等2 关系
制动距离= V v * 1 v 密切
2 3.6 2 * ( i) * g 机动车性能主要有:动力性能、制动2性能、通过性、机动性及稳定性 254 ( i)
交通运输产品的分类 按产品类别分:可以有旅客运输、货物运输、行李包裹运输等 按产品系列分:可以有市内运输、市郊运输、城际客运、整车运输、零担运输等 按产品品种分:可分为短途、区间、直达运输,普通、慢车、快车、特快等
交通运输产品的特点 • 运输生产在流通过程中进行 • 运输生产改变运输对象的空间位置 • 运输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同时被消费 • 运输生产需要一个综合运输网 • 各种运输方式生产同一产品
Q=f(L,P,A,N) 式中:Q—运输需求量;L—经济发展水平;P—运输服务价格;A—资源分布及生产力 布局;N—人口数量。
8、交通运输服务: (1)概念 运输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 一定价格水平下,运输生产者在某一时刻愿意而且能够提供 的各种运输产品和运输服务的数量和质量(静态 );指运输经营者向运输市场提供运输服务 的过程 (动态) 运输服务是运输企业提供的核心产品(旅客,货物的位移)伴随辅助产品(信息咨询等延伸 服务)的服务 运输供给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即运输生产者出售运输服务的愿望和生产运运输输需服求务曲的线能力,缺 少任一条件,都不能形成有效的运输供给 四个要点:①自愿的;②有偿的;③向运输市场所提供的;④运输市场竞争主要表现为运输 供
2、什么是运输组织 运输组织(或称交通运输组织)是经营主体通过有关设施、手段和机制将交通运输基础设施、 运输线路、载运工具、人力资源等系统有效集合并运作起来,以实现客货位移预期目的(主
要分为旅客运输组织和货物运输组织两大类)
运输组织属于企业生产组织和管理的范畴,是从系统整体优化的目标出发,以生产过程的组 织管理的最优化,实现资源投入的最小化和产品利润的最大化
《辞海》的解释是: “人和物的载运和运输”。 《不列颠百科全书》的解释: “将物品与人员从一地运送到另一地即完成这类运送的各种手段”。 《简明大英百科全书》对运输解释为: “将物品和人员从一地运送到另一地及完成这类运送的各种手段”。
2、交通运输产品的概念和特点 运输产品是指运输供给方提供运输需求方所需要人或物的位移,是运输产业各个品种、品牌 产品的总称 交通运输的核心产品是货物或旅客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位移 交通运输的形式产品是位移载体的外在特征(如车船,飞机的车次、航班等) 交通运输的附加产品是顾客购买位移产品时得到的附加服务和利益(如预约售票、查询、旅 客投诉、客货运输事故赔偿等)
3、旅客的运输组织作业地点 第四节 1、驾驶员的交通特性 (1)视力:两眼矫正视力各为 0.7 以上,无红绿色盲 (2)视野:眼球注意一点所能看见的空间范围,受车速、注视点、颜色等因素影响 (3)反应特性:驾驶员对不同颜色的辨认和感觉(标志、信号设置的依据,交通语言的基 本元素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