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职称管理制度
公司职称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职称管理工作,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公司整体管理水平,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包括正式员工、临时员工和实习生。
第三条公司职称管理工作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实行岗位技能与业绩相结合的评定标准。
第二章职称设置与分类第四条公司职称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等级,具体如下:(一)初级职称:助理工程师、助理经济师、助理会计师等。
(二)中级职称:工程师、经济师、会计师等。
(三)高级职称:高级工程师、高级经济师、高级会计师等。
第五条各部门应根据岗位特点和工作要求,结合公司实际情况,设立相应的初级、中级、高级职称。
第三章职称评定条件第六条职称评定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精神。
(二)热爱本职工作,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三)在岗位上取得显著成绩,为公司创造良好效益。
第七条初级职称评定条件:(一)具备相应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二)从事本职工作满1年,且工作表现良好。
第八条中级职称评定条件:(一)具备初级职称,且在相应岗位工作满2年。
(二)具备相关专业学历或通过相关职业资格考试。
(三)在岗位上取得一定成绩,为公司创造较好效益。
第九条高级职称评定条件:(一)具备中级职称,且在相应岗位工作满4年。
(二)具备相关专业研究生学历或取得博士学位。
(三)在岗位上取得显著成绩,为公司创造重大效益。
第四章职称评定程序第十条职称评定分为个人申请、部门推荐、评审委员会评审、公示、审批等环节。
第十一条个人申请:符合评定条件的员工,向所在部门提出申请。
第十二条部门推荐:部门负责人对申请人的资格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予以推荐。
第十三条评审委员会评审:公司设立职称评审委员会,负责对推荐人选进行评审。
第十四条公示:评审结果公示5个工作日,接受员工监督。
第十五条审批:公示无异议后,公司领导审批。
第五章职称管理与使用第十六条公司对获得职称的员工,按照规定享受相应的待遇和荣誉。
职称证书管理制度
职称及证书管理制度目录第一章总则 .............................................................................................. 第二章本制度类别 .................................................................................. 第三章适用范围 ...................................................................................... 第四章职称定义 ...................................................................................... 第五章组织与职责 .................................................................................. 第六章证书分类、补贴标准和补贴条件.............................................. 第七章培训费管理及审批流程.............................................................. 第八章其它情况 ...................................................................................... 第九章附则 ..............................................................................................职称及证书管理制度一、总则: 为规范公司职称管理工作, 与社会职称管理的发展相适应, 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加盟, 提升公司人力资源的综合竞争力。
2024年职称证书管理制度(二篇)
2024年职称证书管理制度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各类职称证书管理工作,维护职称工作的严肃性,保护专业技术人员的合法权益,依据人事部有关证书管理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证书的分类:(一)通过评审(或认定)取得的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
(二)通过全国考试取得的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三)通过全国考试取得的职(执)业资格证书。
(四)单位根据工作需要,对取得有效资格的人员进行聘任的聘任证书。
(五)实行考试与评审相结合的系列,专业考试合格证书。
(六)职称外语(古汉语)、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成绩通知单。
第三条资格证书由专业技术人员通过评审或考试取得,是对证书持有人专业水平科学评价的证明,是求职、就业、聘任专业技术职务的重要凭证。
第四条证书的印制和发放(一)通过评审(或认定)取得的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由省职改办统一印制;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由各设区市职改办印制。
通过评审(或认定)取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的证书,由各设区市和省直主管部门职改办在当年或次年____月底前,凭省职改办发文原件到省职改办核办。
取得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的证书,由各设区市和省直主管部门职改办负责办理。
委托我省代评并取得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须办理证书的,由原委托单位提交任职资格通知函,并填写《领证名册》后,统一到省职改办办理。
(二)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取得的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和职(执)业资格证书,由人事部统一印制。
证书发放按照职责分工分别由各设区市职改办和省有关专业主管部门职改办在收到考试结果文件后两个月内到省职改办统一核办。
(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聘任书由省职改办统一印制,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聘任书由各设区市职改办印制。
省直各部门聘任高、中、初专业技术职务所需证书到省职改办购领。
(四)全国或省考试与评审相结合专业的考试合格证书,由人事部或省职改办印制,加盖省职改办钢印后,统一核发到单位或考生本人。
企业员工职称证书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规范公司职称管理工作,提升员工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公司持续健康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包括但不限于专业技术职称、职业资格证书等。
三、职责1. 人力资源部负责制定和实施本制度,组织员工职称评定工作,建立职称档案,并定期对员工职称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
2.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组织本部门员工参与职称评定,鼓励员工积极提升自身专业技术水平。
3. 员工本人负责按时参加职称评定,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
四、职称评定原则1. 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保职称评定的公平性和权威性。
2. 按照国家相关政策和公司实际情况,结合员工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实际工作表现进行评定。
3. 鼓励员工通过自学、培训等方式提升自身专业技术水平,为职称评定创造条件。
五、职称评定程序1. 员工提出申请,填写《员工职称评定申请表》。
2. 部门负责人对员工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并提出初步意见。
3. 人力资源部组织专家评审小组,对申请材料进行评审。
4. 评审小组根据评审结果,提出评定意见。
5. 公司领导审批通过后,颁发相应职称证书。
六、职称管理1. 员工获得职称后,应按照规定参加年度考核,确保职称的持续有效性。
2. 员工职称证书遗失或损坏,应及时向人力资源部申请补办。
3. 员工职称评定结果作为公司内部晋升、培训、薪酬等方面的重要依据。
七、附则1. 本制度由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有相关规定与本制度不一致的,以本制度为准。
通过实施本制度,公司旨在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员工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为公司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公司员工职称工作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员工职称管理工作,提高员工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促进公司人才队伍建设,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包括正式员工、临时员工和实习生。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员工职称评定、晋升、管理及监督等方面进行规范。
第二章职称评定第四条公司设立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委员会,负责员工职称评定工作。
第五条员工职称分为初级、中级、高级和特级,分别对应初级职称、中级职称、高级职称和特级职称。
第六条员工申请评定职称,需具备以下条件:1. 具备相应专业学历或工作经历;2. 在工作中表现突出,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3. 参加公司组织的职称培训,取得合格证书。
第七条职称评定程序:1. 员工向部门负责人提交职称评定申请;2. 部门负责人审核申请材料,提出初步意见;3. 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委员会对申请材料进行评审;4. 评审结果经公司领导批准后,予以公布。
第三章职称晋升第八条员工晋升职称,需按照公司规定的时间和条件进行。
第九条员工晋升职称,需满足以下条件:1. 具备相应专业学历或工作经历;2. 在工作中表现突出,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3. 参加公司组织的职称培训,取得合格证书;4. 经评审委员会评审合格。
第十条职称晋升程序:1. 员工向部门负责人提交晋升申请;2. 部门负责人审核申请材料,提出初步意见;3. 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委员会对申请材料进行评审;4. 评审结果经公司领导批准后,予以公布。
第四章职称管理第十一条公司设立职称管理部门,负责员工职称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十二条职称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1. 负责员工职称的评定、晋升、管理及监督;2. 负责职称培训的组织和实施;3. 负责职称证书的发放和管理;4. 负责职称信息的统计和上报。
第十三条员工应按规定参加职称培训和考核,取得相应证书。
第五章监督与考核第十四条公司对员工职称评定、晋升、管理及监督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考核。
2024年职称证书管理制度
2024年职称证书管理制度____年职称证书管理制度一、引言职称证书是评价人员职称水平和专业能力的重要依据,对人才队伍建设和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推动职称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建立科学合理的职称证书管理制度,确保职称评审的公平、公正、公开,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需求的同时,充分发挥职称制度的激励和导向作用,本制度制定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经相关主管部门批准实施。
二、职称评审的目标和原则1. 目标:(1)评价人员的职称水平和专业能力,推动人才队伍建设和职业发展。
(2)根据职称不同级别的要求,激励和鼓励人员继续学习、提高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
2. 原则:(1)公平公正:评审过程公开透明,能够客观、全面、公正地评价个人的职业水平和专业能力。
(2)科学准确:评审标准明确、可操作,能够客观准确地评估人员的职称水平。
(3)激励导向:通过评审,激励和引导人员持续学习、提高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促进职业发展。
三、职称评审的程序和要求1. 评审程序:(1)报名资格审查:申请人需符合职称评审的基本条件和资格要求,提交必要的申请材料,进行资格审查。
(2)评审材料提交:申请人提交评审申请表和相关证明材料,包括个人简历、职称证书、职称报告等。
(3)评审组成:由专业领域相关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负责对评审材料进行评审,并按要求进行面试或考试。
(4)评审结果公示:评审委员会根据评审情况进行评定,评审结果公示,接受申请人的复核和申诉。
(5)职称证书颁发:评审结果合格的申请人,由相关部门颁发相应级别的职称证书。
2. 评审要求:(1)学历要求:申请人应具有相应的学历背景,满足职称评审的基本学历要求。
(2)工作经验要求:申请人需具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经验,不同级别的职称评审要求不同。
(3)专业技能要求:申请人需具备相关专业领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够独立承担工作任务。
(4)学术成果要求:申请人需具备一定的学术研究成果,包括发表论文、参与科研项目等。
职称证书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职称证书管理制度范文职称证书是一种对个人职业水平和能力的认可和验证,对于任职、升迁和评优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规范和管理职称证书的发放和使用,公司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职称证书管理制度。
以下是一份职称证书管理制度的范本,供公司参考。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员工的职业素质和岗位能力,规范公司内部职称证书的发放和使用,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员工的职称证书的发放、申请、评审和使用。
第三条职称证书的发放和评审工作由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力资源部门须设立专门的职称证书管理人员负责相关工作。
第四条职称证书的管理工作必须依法依规进行,并保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第五条员工申请职称证书前需详细了解公司对职称评审的具体要求和流程,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申请和评审。
第六条公司将职称证书作为员工晋升和提升的重要依据,对职称证书的伪造、泄露以及造假行为将严肃处理。
第七条公司将加强对职称证书管理的监督和检查,确保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
第二章职称证书的分类与级别第八条公司根据不同岗位的职责和要求,将职称证书分为专业技术职称和管理职称两类。
第九条专业技术职称包括高级工程师、工程师、技术员等。
第十条管理职称包括高级经理、经理、主管等。
第十一条公司将职称证书分为五个级别,分别为初级、中级、副高级、正高级和特级。
第三章职称证书的申请和评审第十二条员工在获得相应工作经验和技能后,可以向人力资源部门提出申请职称证书。
第十三条员工填写相关申请表格,并提交工作证明、相关学历证书及其他相关资料。
第十四条申请时间为每年的某个具体时间段,具体时间由人力资源部门确定并在公司内公示。
第十五条人力资源部门对提交的职称证书申请进行初步审核,并组织专家进行实地考察和面试。
第十六条经过初步审核和专家考察后,人力资源部门将候选人名单上报给公司领导,由公司领导审批。
第十七条审批通过后,公司将颁发职称证书,并在员工档案中做相应记录。
第十八条未通过审核的员工可以在规定时间内提出复议申请,由公司组织专家再次进行评审。
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规范职称评审和管理,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国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在职人员。
第三条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分为初级、中级、副高级和高级,其中副高级和高级职称分为正高级和副高级。
第四条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和管理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实行分级分类管理。
第二章职称评审第五条职称评审分为以下四个等级:(一)初级职称:包括助理工程师、助理经济师、助理会计师等。
(二)中级职称:包括工程师、经济师、会计师等。
(三)副高级职称:包括高级工程师、高级经济师、高级会计师等。
(四)高级职称:包括正高级工程师、正高级经济师、正高级会计师等。
第六条申报职称的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胜任本职工作。
(三)具备相应的学历、学位或专业技术水平。
第七条职称评审程序:(一)个人申请:申报人员向所在单位提出申请,填写《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表》。
(二)单位审核:所在单位对申报人员进行审核,提出推荐意见。
(三)专家评审:由评审委员会对申报人员进行评审。
(四)公示:评审结果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五)审批:审批机关对评审结果进行审批。
第三章职称管理第八条职称获得者应按照以下要求进行管理:(一)积极参加专业培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二)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发挥专业特长,为单位创造经济效益。
(三)遵守职业道德,树立良好形象。
第九条职称获得者有以下情况之一的,取消其相应职称:(一)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受到刑事处罚。
(二)严重违反职业道德,损害单位利益。
(三)弄虚作假,骗取职称。
(四)因工作需要调整岗位,不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
第四章附则第十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有相关规定与本制度不一致的,以本制度为准。
第十一条本制度由国务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解释。
教师职称晋升管理制度最新
教师职称晋升管理制度最新一、背景在当今社会,教师培训和职称晋升管理制度已经成为教育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职称制度是一种鼓励和激励教师个人成长的制度,也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因此,建立健全的教师职称晋升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二、制度目的1.促进教师教育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培养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2.激发教师学习和创新的动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教育教学效果;3.加强学校教师队伍的知识体系建设、学术氛围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晋升评定标准1.专业技能:教学能力、科研能力、教学方法、课程设计与开发、教学成果。
2.师德师风:遵纪守法,廉洁奉公,教书育人,甘于奉献,尊重学生,乐于助人,恋家敬业。
3.学历学位: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历、学术资质。
4.经验与成绩:教学工作经验、社会职务、教学评比和竞赛获奖情况。
四、晋升申报流程1.教师根据自身条件,按照学校教师职称晋升管理制度的相关要求,认真准备晋升资料。
2.按照学校规定的时间和程序,将晋升申报材料递交给学校教务处。
3.学校教务处对教师的晋升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并组织相关专家进行审定评审。
4.通过评审合格的教师,进行面试、答辩等环节。
最终确定教师的晋升资格。
五、晋升申报材料1.晋升申报表;2.个人简历;3.学历学位证书;4.教学评比和竞赛获奖证书;5.教学、科研成果;6.推荐信、答辩材料等。
六、晋升奖励1.通过评审晋升的教师,将获得一定的晋升津贴;2.享受相应的职称待遇;3.提供学术科研经费支持。
七、晋升后管理1.晋升后的教师需要定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专业发展活动,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和科研水平;2.晋升后的教师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服务学校、服务学生、服务教育事业;3.建立晋升教师的档案管理和考核机制,定期对其进行绩效考核。
八、制度完善1.学校需要定期对教师职称晋升管理制度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2.适时对教师职称晋升管理制度进行调整和优化,使其更加符合教育教学的实际需求;3.通过对教师职称晋升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学术水平。
职称管理制度
职称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为了规范企业职能部门职称评定和管理工作,激励员工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梯次职称晋升机制,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职能部门内所有职称评定和管理工作。
三、管理标准3.1 职称评定标准1.岗位要求:根据岗位职责和能力要求,制定不同职称的岗位要求,包括技术能力、管理能力、综合素质等。
2.工作表现:根据员工在岗位上的表现,评估员工的工作业绩和能力发展情况。
3.违纪违规:严禁员工在工作中存在违反法律法规、违反职业道德、违反企业纪律的行为,对违纪违规的员工将不予职称晋升。
3.2 职称评定程序1.提交申请:员工根据自身发展和岗位要求,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职称评定申请,并提供相应的材料和证明。
2.材料审核:主管部门对员工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并与员工进行沟通、核实。
3.评定考核:根据职称评定标准,进行评定考核,包括岗位实操、面试考核、论文撰写等环节。
4.职称发布:主管部门根据评定结果发布职称,并将职称结果通知给申请人和申请人所在部门。
3.3 职称晋升机制1.职称晋升条件:员工达到下一级职称的条件包括:在当前职称岗位上工作年限、业绩表现、继续学习和培训情况等。
2.职称晋升周期:员工晋升一个职称至少需要在前一级职称岗位上工作满3年,并根据绩效考核、培训学习情况等进行综合评定。
3.职称晋升调整:根据企业战略和业务需求的变化,企业有权对职称晋升条件和周期进行调整,但必须提前向员工做出通知,并合理安排晋升计划。
4.职称晋升奖励:职称晋升员工将享受到相应的薪酬调整和职业福利待遇提升。
四、考核标准4.1 工作业绩考核1.量化指标:根据岗位职责和工作内容制定相应的量化指标,并根据实际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包括业绩目标完成情况、任务进度、工作质量等。
2.定期评估:定期对员工的工作业绩进行评估,一般为每年一次,评估结果作为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
4.2 学习培训考核1.学习计划:员工应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并向上级主管部门进行申请,争取学习和培训资源。
职称管理制度范本模板
职称管理制度范本模板一、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职称管理工作,保障职称评审的公平、公正和透明,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机构内职称申报、评审、聘任、考核等管理工作。
第三条本机构职称管理工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注重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员工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提升。
第四条本机构设立职称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职称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
二、职称申报第五条职称申报对象为本机构正式在岗员工。
第六条员工晋升职称应具备以下条件:(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二)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工作业绩突出;(三)符合规定的学历、学位、工作年限等要求;(四)完成继续教育和专业培训等相关要求。
第七条员工职称申报按照以下程序进行:(一)个人申报:员工根据自身条件和工作业绩,向所在部门提出职称申报申请;(二)部门审核:所在部门对申报员工的资格条件和业绩情况进行审核,提出审核意见;(三)职称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评审:职称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确定评审结果;(四)公示:将评审结果在机构内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5个工作日;(五)聘任:公示无异议后,进行职称聘任。
三、职称评审第八条职称评审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等级。
第九条职称评审委员会由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负责职称评审工作。
第十条职称评审按照以下程序进行:(一)职称评审委员会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查,确定评审对象;(二)职称评审委员会对评审对象进行面试、答辩等形式的评审;(三)职称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根据评审结果,确定最终评审意见;(四)公示:将评审结果在机构内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5个工作日;(五)聘任:公示无异议后,进行职称聘任。
四、职称聘任第十一条职称聘任期限为三年,期满后进行重新评审。
第十二条职称聘任人员应履行以下职责:(一)按照职称等级要求,承担相应的工作任务;(二)参与机构内的专业研究和技术交流活动;(三)指导、培养下一级职称人员;(四)其他与职称相关的职责。
职称管理制度范本模板
一、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人才队伍建设,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公司整体竞争力,特制定本职称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旨在规范职称评定、晋升和管理的流程,促进员工专业成长。
二、职称定义与分类第三条职称是指公司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对员工在专业技术、管理能力、技能水平等方面所授予的等级称号。
第四条职称分为以下类别:(一)专业技术职称:根据员工所从事的专业领域,分为初级、中级、高级和正高级。
(二)管理职称:根据员工所担任的管理岗位,分为初级、中级、高级和正高级。
三、职称评定条件第五条评定专业技术职称应具备以下条件:(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二)具备相应的学历和专业技术水平。
(三)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能独立承担相关工作。
(四)通过公司组织的专业技术考试或评审。
第六条评定管理职称应具备以下条件:(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二)具备相应的学历和管理工作经验。
(三)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管理能力。
(四)通过公司组织的管理能力考核。
四、职称评定程序第七条职称评定程序如下:(一)员工向所在部门提出职称评定申请。
(二)部门对员工进行初步审核,符合条件的报公司人力资源部门。
(三)人力资源部门组织评审委员会对申请人的材料进行审核。
(四)评审委员会对申请人进行面试或笔试,综合评定其专业能力和管理水平。
(五)评审委员会提出评定意见,报公司领导审批。
(六)对评定通过的员工颁发相应职称证书。
五、职称晋升第八条员工在具备相应条件的情况下,可根据公司实际情况申请职称晋升。
第九条职称晋升程序与评定程序相同。
六、管理与监督第十条公司设立职称评定委员会,负责职称评定、晋升和管理的监督工作。
第十一条职称评定委员会由公司领导、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相关部门负责人等组成。
第十二条职称评定委员会定期对职称评定、晋升和管理工作进行检查,确保制度的贯彻执行。
七、附则第十三条本制度由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负责解释。
单位职称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本单位的职称管理工作,规范职称评定程序,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素质,促进人才队伍建设,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定工作。
第三条本单位职称评定工作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导向,注重能力和业绩,鼓励创新,促进专业技术人员全面发展。
第二章职称体系与等级第四条本单位职称体系分为初级、中级、副高级和正高级四个等级。
第五条初级职称包括助理工程师、助理会计师、助理统计师等;中级职称包括工程师、会计师、统计师等;副高级职称包括高级工程师、高级会计师、高级统计师等;正高级职称包括研究员、高级会计师、高级统计师等。
第三章职称评定条件第六条申报初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1. 具有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2. 在本专业工作满1年;3. 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胜任本职工作。
第七条申报中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1. 具有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2. 在本专业工作满4年,取得初级职称;3. 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独立承担本专业工作任务。
第八条申报副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1. 具有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2. 在本专业工作满5年,取得中级职称;3. 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能主持或参与本专业重要项目的研究、设计、实施等工作。
第九条申报正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1. 具有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2. 在本专业工作满10年,取得副高级职称;3. 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主持或指导本专业重大科研项目、关键技术攻关等工作。
第四章职称评定程序第十条职称评定程序分为个人申报、资格审查、评审、公示、审批、颁发证书等环节。
第十一条个人申报:专业技术人员根据自身条件,向所在单位提出职称评定申请。
第十二条资格审查:单位对申报人员的基本条件进行审核,确保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职称文件管理制度最新
职称文件管理制度最新一、目的和意义为了规范职称管理工作,为职称评定提供依据,制定职称文件管理制度。
通过规范的管理,提高职称评定的公平性和科学性,激励广大教职员工积极参与职称评定活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
二、管理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所有教职员工的职称评定工作。
三、管理要求1. 职称文件的存储(1)职称文件包括个人的教学、科研、学术和行政工作等相关资料,以及评审委员会的会议纪要、评定报告、评审意见等。
(2)职称文件应以硬拷贝和电子文档形式保存,并建立档案管理系统,确保文件资料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2. 职称文件的归档(1)职称文件应按照规定格式整理,包括个人基本资料表、学历证书、工作经历、论文发表情况、教学评价、科研成果等。
(2)职称文件的归档应按照不同职称等级,分门别类地整理,便于评定委员会查阅和审阅。
3. 职称文件的更新(1)职称文件应定期更新,及时纳入最新的工作成果和评价情况。
(2)评定委员会有权对职称文件进行抽查和核实,确保文件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4. 职称文件的保密(1)职称文件内容涉及个人隐私和单位机密,应严格保密,不得向外部泄露。
(2)评定委员会和相关工作人员对职称文件应保守秘密,不得私自篡改或泄露文件资料。
5. 职称文件的审查(1)职称评定委员会应认真审查职称文件内容,按照制度规定的标准和程序进行评定。
(2)评定委员会应对职称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和科学性进行审核,确保评定工作的公平、公正和公开。
6. 职称文件的利用(1)教职员工可凭借职称文件参与职称评定,提升个人职称水平和学术地位。
(2)单位领导可根据职称文件的评定结果,决定教职员工的晋升和奖惩等事项。
7. 职称文件的备份(1)建立职称文件的备份制度,定期备份职称文件的电子和硬拷贝,以防止文件丢失或损坏。
(2)备份文件应存放在安全可靠的地方,确保文件资料的持久保存和可追溯性。
四、职称文件管理的监督1. 职称评定委员会应定期对职称文件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职称管理工作制度
职称管理工作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职称管理工作,规范职称评审程序,提高职称评审质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职称管理工作应坚持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充分体现职称评审的专业性、客观性和权威性。
第三条职称管理工作应涵盖职称评审的各个环节,包括职称评审的组织、申报、评审、公示、授证等。
第四条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是职称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职称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二、职称评审组织第五条职称评审组织应按照职称系列和专业设置,分级负责职称评审工作。
第六条职称评审组织应建立评审委员会,评审委员会由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负责职称评审的具体工作。
第七条评审委员会成员应具备高级职称,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且不得同时担任评审组织和被评审对象的职务。
第八条评审委员会应设立秘书处,负责职称评审的日常工作,包括申报材料的接收、审核、评审安排等。
三、职称申报第九条职称申报对象应具备相应的学历、学位、工作年限和业务能力,符合申报条件的方可申报。
第十条职称申报采取个人申报、单位审核、评审委员会评审的程序进行。
第十一条申报人应提交以下材料:(一)职称申报表;(二)身份证复印件;(三)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四)工作证明;(五)业务成果和业绩证明;(六)其他有关证明材料。
第十二条单位应认真审核申报人的材料,确保材料的真实、完整、合规,并在规定时间内上报评审委员会秘书处。
四、职称评审第十三条评审委员会应按照职称评审标准,对申报人的材料进行评审。
第十四条评审委员会可采取面试、答辩、评审等方式进行评审,充分体现申报人的业务能力和实绩。
第十五条评审委员会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评审工作,并将评审结果公示不少于5个工作日。
第十六条公示无异议的,评审委员会应出具职称评审报告,报上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审核。
五、职称授证第十七条上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对评审报告进行审核,审核无误的,颁发相应级别的职称证书。
人事职称管理制度
人事职称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公司内部人事职称管理,激励员工持续提升专业能力和业绩水平,建立科学、公正的职称评定机制,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部职工。
三、职称评定原则1. 职称评定应以能力和业绩为主要依据,兼顾工作年限和学历背景。
2. 职称评定应注重能力和业绩的实际表现,强调实效性和实践性。
3. 职称评定应公开透明,员工有权了解评定细则和流程。
4. 职称评定应公平公正,避免任何人为因素的干扰。
5. 职称评定应注重员工的综合素质和团队精神,而非个人行为。
四、职称评定管理机构公司设立职称评定委员会,负责职称评定的具体工作,该委员会由公司领导和人事部门负责人组成,任期为三年。
五、职称评定条件1. 技术职称评定条件:公司员工在专业技术方面取得较高造诣或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独立完成具有一定难度的专业技术工作,或是在专业技术领域有较大成绩、产出。
2. 管理职称评定条件:具备较强的管理能力,对团队有较好的控制和激励,能够有效完成团队目标,表现出卓越的业绩。
3. 综合职称评定条件:综合考评员工工作成果、信誉度、人际关系和团队精神等因素。
六、职称评定程序1.员工申请:员工根据自身情况提出职称评定申请,提交相应材料。
2.初审:人事部门初审员工的申请材料和条件是否符合职称评定的要求。
3.评定考核:评定委员会对满足初审条件的员工进行考核评定。
4.评定结果:评定委员会根据考核结果,决定是否给予员工职称评定。
5.公布结果:评定结果将公布于公司内部,员工有权了解自己以及他人的评定情况,提高透明度。
七、职称评定奖励1. 技术职称评定奖励:技术职称评定成功员工将获得一定的技术津贴和职称证书,提高员工的职业认同感。
2. 管理职称评定奖励:管理职称评定成功员工将获得一定的管理激励和职称证书,提高员工的管理信心和能力。
3. 综合职称评定奖励:综合职称评定成功员工将获得一定的综合激励和职称证书,提高员工的总体竞争力。
企业单位职称的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企业单位职称管理工作,提高企业人才队伍素质,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内部所有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定、晋升、考核、管理等工作。
第三条企业单位职称管理工作遵循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确保职称评定的科学性、合理性。
第二章职称评定第四条职称评定分为初级、中级、副高级和正高级四个级别。
第五条评定条件:(一)初级职称:具备相应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能独立完成本职工作。
(二)中级职称:具备相应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能独立完成较复杂的工作,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三)副高级职称: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较高的专业水平,能主持或参与重要项目的研发、管理,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
(四)正高级职称: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能引领行业发展,具有创新能力和影响力。
第六条职称评定程序:(一)个人申请:符合评定条件的员工,向所在部门提出申请。
(二)部门审核:所在部门对申请人的资格进行审核,并提出推荐意见。
(三)企业评审:企业成立职称评定委员会,对各部门推荐的申请人进行评审。
(四)公示:对评审通过的申请人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五)审批:公示无异议后,企业审批部门审批通过。
第三章职称晋升第七条职称晋升应在原有职称基础上进行,晋升条件应符合相应级别的评定条件。
第八条职称晋升程序:(一)个人申请:符合晋升条件的员工,向所在部门提出申请。
(二)部门审核:所在部门对申请人的资格进行审核,并提出推荐意见。
(三)企业评审:企业成立职称评定委员会,对各部门推荐的申请人进行评审。
(四)公示:对评审通过的申请人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五)审批:公示无异议后,企业审批部门审批通过。
第四章考核与管理第九条企业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考核分为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
第十条年度考核:(一)考核内容:德、能、勤、绩、廉等方面。
(二)考核方式:采取个人述职、群众评议、专家评审等方式。
职称管理三项制度范本
职称管理三项制度范本职称管理是企业或机构内部对员工职称晋升、评定和管理的制度,它是激励员工成长和促进组织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是一份职称管理的制度范本,供参考:一、目的和基本原则:1.目的:该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激励员工不断提升自身能力,推动组织的发展和进步。
2.基本原则:a.公平、公正原则:职称评定应基于公平公正的标准,遵守公平竞争原则,确保员工的权益受到保护。
c.契合岗位要求原则:职称晋升应与岗位要求相契合,岗位技能和知识与职称评定相关。
d.透明原则:职称评定标准、流程和结果应对员工透明,员工有权了解自身评定情况,并有权提出申诉。
二、职称评定标准:1.职称评定标准应根据公司岗位设置和发展需求制定,结合行业和国家相关标准进行参考。
2.职称评定标准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考核内容:a.专业技能和知识:根据员工在专业技能方面的才能和知识水平进行评估。
b.工作成绩和贡献:根据员工在工作中的绩效表现和对企业的贡献进行评估。
c.岗位胜任能力:根据员工在岗位上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估。
d.素质和潜力:评估员工的综合素质和潜力,包括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
三、职称评定流程:1.员工申请:员工可以主动申请职称评定,并提交相关材料,包括个人简历、工作经验、项目成果等。
2.绩效考评:公司按照规定的绩效考评周期进行绩效评估,将绩效优秀者列入职称评定的候选人范围。
3.评审委员会:公司设立职称评定评审委员会,由专业人士组成,负责对候选人进行评审。
4.评审流程:评审委员会根据职称评定标准对候选人进行评审,评审结果包括通过和不通过,不通过者可以申诉。
5.职称晋升:通过评审的员工可以获得相应职称的晋升,并享受相应的薪酬和福利待遇。
四、职称评定结果的管理和使用:1.员工职称晋升结果应及时记录并通知员工,确保员工了解自身职称评定情况。
2.职称评定结果应与员工绩效考评和薪酬激励等制度相结合,形成综合激励体系,激励员工不断提升自身能力。
3.职称评定结果可以列入员工档案,作为职业发展和个人能力展示的重要依据。
2023年职称证书管理制度
2023年职称证书管理制度摘要:职称证书是评价一个人在某个专业领域工作能力的重要依据。
为了更加科学、有效地管理职称证书,提高职称评审的公正性和准确性,2023年职称证书管理制度将进行一系列的改革。
本文就职称证书管理制度的变化、改革的目标和改革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一、职称证书管理制度的变化1. 电子化证书:2023年开始,所有职称证书将取消纸质证书,改为电子化证书。
电子化证书具有可信度高、易于传播和保存的优势,可以更好地适应互联网时代的需要。
2. 分级评审制度:为了避免职称评审的一刀切现象,2023年开始实施分级评审制度。
职称评审将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等级,不同等级职称的评审标准和要求也有所不同,更能体现个人在不同阶段的实际能力水平。
3. 评审结果公示:评审结果将会进行公示,用于监督和舆论监督。
公示期将设立60天,任何人都可以对评审结果进行异议申诉,确保评审的公正性。
4. 证书有效期:职称证书将采取有效期制度,每个职称证书的有效期为5年。
在有效期内,职称持有人需要参加继续教育或者职称再评审来延续证书的有效期。
二、改革目标1. 提高评审公正性:分级评审制度的实施能够减少评审的主观性,使评审更加公正客观。
2. 促进职称制度的科学性:职称评审标准和要求将更加明确,便于评审人员和评审职称申请人员明确评价标准,避免主观评价的偏差。
3. 增强证书的权威性:电子化证书可以更好地防伪和保护,增强证书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4. 激励人才成长:有效期制度和继续教育要求可以激励职称持有人不断学习进取,提高自身能力。
三、改革方案1. 制定分级评审标准:制定初级、中级和高级职称评审标准和要求,明确每个等级的能力要求和评审标准。
2. 建立评审专家库:建立职称评审专家库,由专家组成的评审团队进行评审,确保评审的公正性和专业性。
3. 强化教育培训机制:加强职称评审的培训和教育,提高评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评审能力。
4. 建立电子化证书系统:建立电子化证书系统,确保证书的安全保存和传递。
公司职称管理制度
公司职称管理制度一、目的与范围为规范公司员工的职称评定和使用,提高员工的专业素养和职业发展,本公司特制定本职称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全体员工。
二、职称评定1.职称评定的原则:(1)公开、公正、公平原则;(2)实事求是、以能力为主、以绩效为重原则;(3)职称评定与任职年限、薪资等其他因素无直接关联。
2.职称评定的程序:(1)员工自愿参加职称评定,出示相关证明材料,填写申请表,并由所在部门经理审核;(2)公司组织专家组对申请材料进行评审,包括学术成果、技术能力、工作业绩等方面的评估;(3)评审结果以专家组投票决定,结果为通过或不通过。
3.职称评定的等级:(1)初级职称:适用于刚入职或者职位等级较低的员工;(2)中级职称:适用于具有一定工作经验,且在本职领域有一定成绩的员工;(3)高级职称:适用于具备全面专业能力,在本职领域取得重大成就的员工。
4.职称评定周期:(1)员工可以随时申请职称评定;(2)每年定期进行一次职称评定。
三、职称使用1.职称使用的要求:(2)员工在使用职称时必须遵守公司相关规定,不得进行虚假宣称或滥用职称;(3)职称只在公司内部使用,不得在外部工作场所或社交媒体中使用。
2.职称使用的激励:(1)职称评定通过的员工将在工资、职位晋升、岗位调整等方面享受相应的激励政策;(2)公司将开展职称评定成果展示活动,为成功评定的员工颁发荣誉证书。
四、职称管理1.职称管理责任:(1)人事部门负责职称管理的组织、指导和监督;(2)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员工的职称评定申请审核和使用管理。
2.职称管理措施:(1)定期对职称评定结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2)对虚假申报、滥用职称等行为,一经发现将给予相应处罚;(3)公司将维护员工的职称权益,对不当干涉或打压职称评定的行为进行纠正。
五、附则:1.本职称管理制度由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和修订;2.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正式生效;3.对于本制度未涉及的相关事宜,按照公司其他管理制度执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版职称管理制度职称管理制度1总则1.1为规范公司职称管理工作,与社会职称管理的发展相适应,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国家职称与职业资格考评,提升公司人力资源的综合竞争力,特制定本制度.1.2职称定义1.2.1本制度所指的职称包括切合我司实际的专业技术职称及有关职业资格。
定义如下:1.2.2专业技术职称:遵照国家或各行业现行的法定程序,以评审、考试、认定以及考评结合等方式,通过注册登记、复审等程序而评定的,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主体在其自身从事专业方面的专业技术与学识水平的等级称号.1.2.3职业资格:按照国家制定的职业标准,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职业能力水平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对合格者授予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1.3职称分类1.3.1以等级划分,我国现行专业技术职称由高至低,分为三个等级五个档次:a。
高级:正高级(含部分副高级)、副高级;b。
中级;c。
初级:助理级、员级。
1.3.2以专业属性划分,我国现行专业技术职称有二十九个系列,涵括12个大类学科700多个专业,其中,适于我司实际的职称专业主要分布于工程、财经及其他等系列,具体如下:1.3.2.1工程系列:机电、机械、电力、电气、热能动力、锅炉、自动控制、自动化、计算机技术、电子信息、设备安装、环境工程、建筑及工程、给排水、概预算、造价、通信、安全、矿山、化学、轻化工程、水产等;1.3.2.2财经系列:会计、经济、统计、审计等;1.3.2.3专业技术职称分类详见附件1:专业技术职称分类一览表.1.3.3根据我司的实际情况,适于我司相应岗位任职资格需要的职业资格主要有:注册会计师、注册电气工程师。
1.4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
2职称管理2.1管理职责2.1.1发展规划部是公司职称管理的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职称考评工作;组织协调员工报名参加国家职称公共知识继续教育和计算机课程考试;对员工职称申报材料及资格条件进行初步审核、申报;管理专业技术人员档案;职称证书的取证、发放、备案、管理;受理有关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的咨询、申诉;登记、更新、维护专业技术人员及职称证书信息。
......感谢聆听2.1.2职称考评应根据国家有关职称工作的方针、政策,遵循公司倡导和个人自愿相结合原则,费用原则上由个人承担。
备考、复习和材料填报应坚持自学和业余时间为主的原则,尽量不影响本职工作.原则上,新员工入职一年以上方可在本公司参加职称考评,自愿报考国家职业资格考试者,不受入职时间的限制。
......感谢聆听2.1.3发展规划部亦可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自行选派、组织本公司的员工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并承担相关费用,但应与相关员工签订协议,明确双方的权责义务。
2.1.4根据公司业务发展的需要,经公司核准,员工的职称证书在公司内可共享使用.职称证书的注册或使用由需求部门向发展规划部提交职称注册/使用需求申请表(见附件2),发展规划部核准后,需求部门即可使用或注册有关证书,并自行负责办理有关手续和承担相关费用。
发展规划部配合、协助需求部门调配、收集和制作有关人事资料,有关员工应服从安排,积极配合有关工作。
......感谢聆听2.2证书管理2.2.1对要求任职者具备技术职称或职业资格的岗位,职称/职业资格证书将列入是否聘用的参考依据之一。
2.2.2新员工入职或员工在职期间取得职称或职业资格证书时,须将证书报发展规划部备案,如公司内有注册需要,由发展规划部知会员工按本制度的规定进行注册。
2.2.3证书注册时,公司应与员工签订相关协议,明确权责义务.2.2.4员工职称和职业资格证书的注册应遵循唯一性原则,即同一技术职称或职业资格证书在同一特定时期只能唯一注册于本公司.任何员工不得擅自将列入本制度第2。
3.1条的职称或职业资格证书注册或挂靠、使用于公司以外的其他单位。
2.2.5证书在注册有效期内或使用期间由注册或使用的公司统一保管和使用,使用完毕交由发展规划部还给员工本人,其余职称证书由员工本人保管使用。
若期间证书损毁或遗失,由造成损毁或遗失方承担后果和责任。
2.2.6对违反本制度注册或使用技术职称和职业资格证书、瞒报、虚报情况、蓄意破坏职称证书资料者,公司将严肃查处,限期改正,并处以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以及赔偿由此给公司或员工个人造成的损失,同时,对于违反本制度的员工,停止发放职称补贴直至改正为止.对拒不改正的员工或拟录用者,予以解除劳动合同或取消录用资格。
......感谢聆听2.2.7证书的使用、注册和管理应该符合国家法律及行业规范的要求。
对于因个人主观原因造成证书的使用和管理违反国家法律或行业规范而产生的后果由个人承担。
2.3职称补贴2.3.1补贴范围根据公司的生产及运营实际的需要,将本制度第1.3。
3条所述的适于我司实际的专业技术职称及职业资格列入公司补贴范围,补贴标准分为五类,具体如下表:表2—1员工职称补贴标准职称类类别细分级别补贴标准别专业初级员级A类:50元/技术职称月助理级B类:100元/月中级C类:200元/月高级副高级D类:500元/月正高级(含部分副高级)E类:600元/月职业资格造价员、注册安全主任(初级)B类:100元/月二级建造师、注册安全主任(中级)C类:200元/月注册电气工程师D类:500元/月注册会计师E类:600元/月2.3.2员工持有符合本制度第2。
3.1条的合法有效的专业技术职称或职业资格证书,并按本制度完成在我司备案或注册的,公司给予补贴。
2.3.3对于同时具有多项专业技术职称或多项职业资格的员工,只取其中补贴标准最高的一项给予补贴,其它项目不再进行补贴,补贴费用原则上由员工所在的单位承担。
但对于因集团业务发展需要,需将职业资格证书注册于集团内其他单位,且职业资格证书补贴高于职称补贴的,补贴费用由注册单位承担.......感谢聆听2.3.4当在职员工技术职称和职业资格发生变化需重新核定补贴或是首次获得相关职称或注册职业资格需申请补贴时,须填报职称补贴审批表(见附件3),并按公司相关要求办理注册手续;对于具有技术职称或职业资格的新员工,直接在公司薪金核定表(见附件4)中核定相关的补贴。
......感谢聆听2.3.5按照本制度规定注册职业资格证书的员工,自完成注册的次月起享受补贴;持有符合本制度规定的专业技术职称证书的新员工,按本制度备案并经试用期满转正之月起享受补贴。
职称补贴按申报核定的标准随工资每月发放至员工个人的工资账户。
2.3.6未列入本制度第2.3.1条的其他专业技术职称或职业资格暂不列入补贴范围,但公司将根据发展的需要作调整或扩充。
对必须具备或获得相应职业资格方能上岗的,不列入补贴的范围.3附则3.1本制度参考2010年国家和地方专业技术职称和职业资格管理的政策规定、本地职称补贴行情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
3.2本制度的最终解释权归发展规划部所有。
3.3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以后如有更新或补充规定,另行发布。
3.4如有本制度未尽之事宜,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和协商一致原则处理.3.5附件3.5.1专业技术职称分类一览表3.5.2职称使用/注册需求申请表3.5.3职称补贴审批表3.5.4员工薪金核定表附件1:专业技术职称分类一览表各系列(专业)分类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名称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初级(助理级)初级(员级)工程系列1建设专业人员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建筑;城市规划)师高级工程(建筑;城市规划)师工程(建筑;城市规划)师助理工程(建筑;城市规划)师技术员(工程、建筑、城市规划专业)机械专业人员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助理工程师技术员纺织专业人员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助理工程师技术员轻工工程专业人员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助理工程师技术员冶金专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工程师助理工程师技术员业人员高级工程师师石油化工专业人员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助理工程师技术员交通水运专业人员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助理工程师技术员交通公路专业人员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助理工程师技术员质量技术监督专业人员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助理工程师技术员水利专业人员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助理工程师技术员水产专业人员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助理工程师技术员环境保护专业人员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助理工程师技术员广播电影电视工程专业人员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助理工程师技术员电子信息专业人员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助理工程师技术员续表专业技术职称分类一览表各系列(专业)分类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名称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初级(助理级)初级(员级)工程系列2煤炭专业人员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助理工程师技术员地质矿产专业人员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助理工程师技术员水文(工程、环境)地质专业人员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助理工程师技术员探矿专业人员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助理工程师技术员物化探与遥感专业人员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助理工程师技术员地质实验测试(选矿)专业人员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助理工程师技术员测绘专业人员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助理工程师技术员采矿专业人员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助理工程师技术员土地专业人员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助理工程师技术员岩土工程专业人员研究员级高级工程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助理工程师技术员师农业系列农技人员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高级农艺师农艺师助理农艺师农业技术员畜牧(兽医)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高级畜牧(兽医)师畜牧(兽医)师助理畜牧(兽医)师畜牧(兽医)技术员林(果)业人员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林业高级工程师林业工程师林业助理工程师林业技术员农业经济人员高级农业经济师农业经济师(考试)助理农经师(考试)农业经济员(考试)续表专业技术职称分类一览表各系列(专业)分类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名称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初级(助理级)初级(员级)财经系列中级以下考试国际商务专业人员高级国际商务师国际商务师(执业资格)助理国际商务师(从业资格)外销员(从业资格)经济专业人员高级经济师经济师助理经济师经济员会计专业人员高级会计师会计师助理会计师会计员统计专业人员高级统计师统计师助理统计师统计员审计专业人员高级审计师审计师助理审计师审计员工艺美术人员高级工艺美术师工艺美术师助理工艺美术师工艺美术员教育高校教师(含学生思想政治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系列教育专职教师)高校教管研究人员研究员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研究实习员高校实验人员高级实验师实验师助理实验师实验员中专校教师高级讲师讲师助理讲师教员中专实验人员高级实验师实验师助理实验师实验员技工学校教师高级讲师讲师助理讲师教员技校实习指导教师高级实习指导教师一级实习指导教师二级实习指导教师三级实习指导教师党校教师(市级以上)教授副教授讲师助理讲师党校教师(县级)高级讲师讲师助理讲师中学教师高级教师一级教师二级教师三级教师小学教师(含幼教)小中高高级教师一级教师二级教师续表专业技术职称分类一览表各系列(专业)分类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名称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初级(助理级)初级(员级)卫生医药系列医疗;预防;药学;护理;医技等人员(法医靠用)主任医(药;护;技)师(主任法医师)副主任医(药;护;技)师(副主任法医师)主治(管)医(药;护;技)师(考试)(主检法医师)医(药;护;技)师(考试)(法医师)医(药;护;技)士(考试)(法医士)医疗;预防;药学;护理;医社区主任医(药;护;技)社区副主任医(药;社区主治(管)医(药;护;社区医(药;护;技)师(考社区医(药;护;技)士技等人员(社区、县以下)师护;技)师技)师(考试)试)(考试)药学专业(药品)人员(研发、生产、经营、质监领域)主任药(中药)师副主任药(中药)师主管药(中药)师或执业药(中药)师(考试)药(中药)师或从业资格(考试)药(中药)士或从业资格(考试)★思想政治工作专业人员研究员级高级政工师高级政工师政工师助理政工师★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高级资格中级资格初级资格科研系列自然科学研究人员(专利技术人员靠用)研究员(专利审查研究员)副研究员(专利审查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专利审查助理研究员)研究实习员(专利审查研究实习员)自然科学实验人员高级实验师实验师助理实验师实验员农业科研人员研究员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研究实习员社会科学研究人员研究员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研究实习员续表专业技术职称分类一览表各系列(专业)分类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名称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初级(助理级)初级(员级)新闻出版司法文化艺术及其他系列新闻专业人员高级记者;高级编辑主任记者;主任编辑记者;编辑助理记者;助理编辑翻译专业人员(考试)资深翻译一级口译、笔译翻译二级口译、笔译翻译三级口译、笔译翻译广播电视专业播音员播音指导主任播音员一级播音员二级播音员三级播音员出版专业人员(地方志编纂人员靠用)编审副编审编辑、一级校对(考试)助理编辑、二级校对(考试)技术设计员、三级校对(考试)律师专业人员一级律师二级律师三级律师四级律师律师助理公证专业人员一级公证员二级公证员三级公证员四级公证员公证员助理档案;图书、资料;文物、博物;群众文化专业人员研究馆员副研究馆员(含主任放映技师)馆员(含放映技师)助理馆员(含放映员)管理员(含放映员)体育教练国家级教练高级教练一级教练二级教练三级教练文学创作(评论)专业人员一级资格二级资格三级资格艺术专业人员一级[演员;演奏员;编剧;导演(编二级[演员;演奏员;编剧;导演(编导);指三级[演员;演奏员;编剧;导演(编导);四级[演员;演奏员;编剧;导演(编导);指挥;作曲;美术(书法、摄影);舞美设计;舞台技术、艺术导);指挥;作曲;美术(书法、摄影);舞美设计、艺术监督等]资格挥;作曲;美术(书法、摄影);舞美设计;舞台技术、艺术监督等]资格指挥;作曲;美术(书法、摄影);舞美设计;舞台技术、艺术监督等]资格监督等]资格(按规定:四级包括助理级和员级,主要依据学历、资历和实际工作等情况综合确定)续表专业技术职称分类一览表各系列(专业)分类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名称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初级(助理级)船舶民航及海关系列船舶(驾驶;轮机;船电;报务)专业人员(中级以下考试)高级船长(轮机长;电机员;报务员;引航员)船长、大副;轮机长、大管轮;通用(一等)电机员;通用(一等)报务员;一(二)等引航员二副、二管轮;二等电机员;二等报务员;三等引航员三副、三管轮;限用报务员;助理引航员民航飞行专业人员一级飞行(领航;飞行通信;飞行机械)员二级飞行(领航;飞行通信;飞行机械)员三级飞行(领航;飞行通信;飞行机械)员四级飞行(领航;飞行通信;飞行机械)员海关专业人员高级关务监督关务监督助理关务监督关务员说明(1)本表所列为国家统一各系列(专业)职称(专业技术)资格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