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综合高中的数学教学与德育
浅探数学与德育的融合
浅探数学与德育的融合数学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自觉遵守规则和纪律的能力。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其中有一定的规则和运算法则需要遵守。
在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严格按照规则来进行计算和推理,不能随意发挥。
这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律和纪律精神,时刻保持专注和注意力。
通过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秩序性的思维方式,并将其运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中。
数学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数学学习中,很多问题需要通过合作和协商来解决。
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交流等方式来解决数学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这种合作精神不仅在数学学习中有用,对于学生日后的社交能力和工作能力也非常重要。
通过数学学习,学生能够体验到集体智慧的力量,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数学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不仅仅是机械的计算和应用,还涉及到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
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自己的思维去分析、推理和判断,找出问题的本质和解决的方法。
这种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都有很大的作用。
通过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数学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良好的品德。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需要认真对待每一个问题,负责任地完成每一道题目。
数学是一门需要耐心和细心的学科,学生需要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习惯。
通过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学会承担起自己应有的责任。
数学学习中也透露出一种求真务实的品质,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数学和德育的融合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自律能力、合作精神、创新思维和责任感。
这些能力和品质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都有很大的作用。
在教学中应注重将数学与德育相结合,通过数学教育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使数学教育与德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德育教育工作总结高中数学
德育教育工作总结高中数学
首先,德育教育工作应该将高中数学教学与学生的品德培养结合起来。
数学教
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感,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品德素养。
其次,德育教育工作还要注重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思想教育。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
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不断思考和探索,这也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良好机会。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断思考问题的本质和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
最后,德育教育工作总结高中数学还要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
数学学习中,学
生可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挫折,培养学生的坚韧和毅力,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情感素养。
总之,德育教育工作总结高中数学,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更要关注学
生的品德培养和思想教育。
只有把德育教育融入到高中数学教学中,才能真正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努力构建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学习方式的改变为特征,以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标志的课程体系。
作为自然基础学科的数学,将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更加注重数学与实际的联系,更加注重数学的趣味性,也更加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因此,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找到德育的切入点,进行德育渗透,是我们值得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德育渗透“渗”的途径怎样?该运用哪些手段和方法呢?这里,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1 充分挖掘数学教材中的德育因素高中数学教材的例题、习题、注释中,有不少进行德育教育有说服力的数学材料。
因此我们要将数学教材,作为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想品德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载体,深入挖掘其中的德育因素,促进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1.1 在史料激励中渗透德育。
所谓史料激励法,就是运用数学史实、数学家的事迹激励学生,促其积极向上,形成良好品德素质的教育方法。
例如,在给学生讲授二项式系数的性质时,我告诉学生,我国南宋时期数学家杨辉在他1261年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法》一书中就已经记载了著名的“贾宪”三角,这是世界上最早给出展开式中各项系数的排列,它比欧洲最早发现这个表的法国数学家要早四百多年。
因此,我国古代数学的成就是非常值得中华民族自豪的。
1.2 在数据材料分析中渗透德育。
教材中,有许多反映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有说服力的数据,有许多应用题是描述我国工农业生产及生活方面的发展变化的,其主要方式是前后、左右对比,通过数据对比,反映变化的大小和快慢,这些素材本身就是好的教育内容。
例如,在给学生讲指数、对数函数这一节内容时,我们可以联系实际,搜集有关国民生产总值的题目,让学生惊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之快,从而对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充满信心和希望,激励他们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青春。
1.3 在数学规律揭示中渗透德育。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德育教学的实践策略探讨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德育教学的实践策略探讨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已经不再是纯粹的知识传授,更注重学生德育素质的培养。
在数学教学中融入德育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具体而言,数学教师可以采用以下实践策略:
1. 倡导课堂纪律:数学课堂是学习知识的地方,数学教师应该强调课堂纪律的重要性,引导学生遵守纪律,不打扰他人的学习。
同时,数学教师也应该以身作则,自己做到课堂纪律的规范。
2.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思维、创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责任感。
3. 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数学教学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交流、协作,激发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4. 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数学教师可以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找到学生的兴趣点,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数学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努力学习,做到自律、自信、自强,树立正确的学习价值观。
总的来说,数学教师应该注重德育教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的道德素质培养,让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能够获得知识,还能够获
得人格的升华和完善。
浅析德育融入高中数学教学的路径措施
浅析德育融入高中数学教学的路径措施摘要:将德育融入高中数学教学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本文浅析了德育融入高中数学教学的路径措施。
首先,通过以数学内容为载体的德育教育,学生可以在数学学习中培养伦理思考、合作精神等品质。
其次,数学教育中的道德情感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尊重他人的态度。
最后,数学问题的伦理思考是另一途径,鼓励学生思考数学问题背后的伦理和社会影响。
为实施这些路径措施,可以制定德育融入课程计划、选用符合德育要求的教材和教学资源、借助教师的德育引领和榜样作用,以及鼓励学生参与社会服务与义工活动。
通过这些努力,高中数学教育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伦理思考能力,助力其成为全面素养的社会公民。
关键词:德育;高中数学;教学路径引言高中数学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但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知识传递,还包括品德培养。
德育与数学教育的融合,既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也能为其未来的社会角色赋予更多深刻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德育如何融入高中数学教学的路径措施。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高中数学教育不应只是机械地学习公式和定理,而应将道德、伦理、社会责任等价值观融入教学。
通过深入剖析德育融入数学教育的途径和具体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发展出伦理思考能力、社会责任感、尊重他人等道德品质,为其未来的学业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德育融入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性(一)德育与高中数学教育的关系高中数学教育与德育密不可分,二者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内在联系。
数学不仅仅是一门知识学科,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体现。
以下是德育与高中数学教育关系的几个重要方面:1.思维品质的培养:高中数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与德育目标中的思辨能力和判断力密切相关。
通过数学学习,学生可以培养清晰的思维和理性的判断,这对德育素养的提升至关重要。
2.合作与道德:数学教学中合作解题和交流思想是常见的,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尊重他人观点的态度,有助于塑造良好的道德品格。
新课程下高中数学教学与德育的渗透
新课程下高中数学教学与德育的渗透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比较强的学科,在素质教育理念下,除了理论知识的教学外,教师还需要更加重视德育教育工作。
因此,教师应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过于重视学生学习成绩的现象,将德育教育内容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内容融合起来,通过数学教育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德育水平,从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思想价值观,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一、新课程下高中数学教学与德育结合现状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行新课程改革,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做好高中数学教学与德育工作的有效融入十分关键,但是当前我国大多数高中学校,数学与德育工作结合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体现在:其一,教师对德育工作重视度不高。
传统教学模式在我国推行时间比较久,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教师教育理念受到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严重,将大多数精力都放在理论知识的教学之上,对德育工作有所忽视,导致德育教育难以真正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其二,教师对德育教育理解不深刻。
想要将德育工作与高中课程教学有效的融合,还需要教师对德育工作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明确德育工作内涵,才能更好的保证德育教育效果。
但是当前很多高中教师本身对德育教育认识不足,也没有深入的去了解,导致在引入德育教育的时候,方法单一,德育教学效果也受到很大的影响。
二、新课程下高中数学教学与德育结合原则在新课程改革中,想要将德育工作与高中数学有效融合起来,还需要教师掌握一定的融入原则。
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思想价值观念的教育,因此教师将德育教育融入到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时候,需要遵循方向原则,以正确的世界观作为德育教育的导向,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更好的完成德育教育,保证德育教育效果。
另外,数学是一门学习难度相对比较大的学科,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想要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教师还需要坚持有的放矢。
渗透德育教育同样也需要坚持循序原则,结合高中生的行为发展规律,更好的开展针对性德育教育。
三、新课程下高中数学教学与德育结合策略1.利用数学文化来开展高中数学德育教育数学是人类文化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是人类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产物,它的思想、内容、方法和语言已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推理、归纳、审美等数学意识具有精神领域的功效,它充满着人文精神,对人类智力、美学和道德方面的培养有着深刻的影响。
浅探数学与德育的融合
浅探数学与德育的融合首先,数学与德育的融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思想方法。
数学是一门需要严密逻辑推理的学科,学习数学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而道德方面的培养则可以使学生更加注重思维方式的正确性和全面性。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们总是强调证明过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这与道德品质中对“说话算话”和“做事踏实”等要求是一致的。
此外,在数学的实际应用中,我们常常需要面对的是复杂的问题,例如数学建模中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就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思考和分析,这也要求学生要具备全面性和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而这些都是道德素质的体现。
其次,数学与德育的融合可以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而数学则是这种创新的重要基础。
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开展思维活动、解决问题是必不可少的,而这些活动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已有的知识,创造性地思考并提出全新的解决方法。
而道德教育则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素养,使学生更加具备开放的思维方式和勇于尝试新事物的勇气。
这种开放性的思维方式和勇气是创新精神的源泉,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
第三,数学与德育的融合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数学的学习需要与人交流与合作,学会倾听别人的观点并考虑他人所处的角度是非常重要的。
德育教育则更加着眼于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
而数学与德育的融合可以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团队合作氛围,使学生在合作中培养出责任感和合作意识。
综上所述,数学与德育的融合是一种相得益彰、互补互促的教育方式。
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学生在道德品质上得到完善的提升。
只有将数学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才能培养出真正具备人文素质和创新精神的未来精英。
浅探数学与德育的融合
浅探数学与德育的融合数学与德育是学校教育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既有着各自独特的特点,又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它以逻辑推理和数学方法为基础,通过对数量、结构、空间和变化等概念的研究,发展了一套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求解问题的技能。
而德育则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情感,使他们具备正确的行为方式和处世原则,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本文将从数学教育与德育的内在联系、融合的方式以及融合后的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与德育的融合,进一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数学与德育的内在联系数学与德育看似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域,但它们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内在联系。
数学的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德育过程。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需要培养严谨的思维方式和求解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他们具备坚持不懈、勇于追求、勇于探求真理和勇于开拓创新的品质。
而这些品质恰恰也是德育的核心内容,它们对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处世原则等都具有深远影响。
数学教育中的数学道德规范和数学伦理意识也与德育有着密切的联系。
数学教育不仅仅是传授数学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伦理观念和数学道德规范。
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需要遵循数学规律,尊重数学事实,遵守数学规则,尊重他人的数学成果,这些都是德育的重要内容。
二、数学与德育的融合方式数学与德育的融合并不是简单地将两者进行简单的叠加或者简单的交叉,而是要通过有机地结合,使得数学教育与德育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形成一种有机的整体。
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进行数学与德育的融合。
1. 引导学生探索数学背后的道德意义。
在数学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数学问题所涉及的伦理与道德问题,帮助学生从数学中发现道德的内在意义,进而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思维。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社会责任感。
在数学学习中,可以设置一些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义的数学问题,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发掘问题的解决方法,通过与他人的合作达到个人成长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浅谈德育与高中数学教学相结合的试探
浅谈德育与高中数学教学相结合的试探教学先育人,在教学当中渗透德育必不可少,作为教师应当在平时的工作中把德育贯穿在课堂中,新时代的教育要符合新课程标准,新课标要求要在教学中进行德育的渗透,要学文化先学做人,这是我们作为教师也要首先教育学生,能既教书又育人才是真正的合格教师。
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本身的知识内容和知识体系渗透了德育因素。
1.在教师的人格中德育渗透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学生的模范榜样,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
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就像一盏红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他人,教师的职业本身就是一种崇高的,神圣的代名词,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来说,都是引领,起到了示范作用。
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比如,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自己的语言进行规范,多用书面语讲解,这样也给同学们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再比如为了上好一堂数学课,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教师的语言风趣幽默,在课堂上融入一些小故事,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2.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德育渗透在高中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
在涉及到函数的概念的讲解的时候,举了一个高铁运行的例子,这样可以增强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有学习的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在讲解指数函数的时候,可以引用九章算术的引言,渗透古代和现代的结合,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学生培养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
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这样的例子在数学中还很多,只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是可以找到德育教育的素材的。
浅探数学与德育的融合
浅探数学与德育的融合
定义了数学与德育的概念。
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等概念的科学,是一种逻辑性强、准确性高的学科。
德育则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的过程。
数学与德育的融合,即是将数学教育与德育目标有机结合,通过数学学习来培养
学生的德育能力。
探讨了数学教育中培养德育的目标。
数学教育中,除了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思维能
力外,也应当注重学生的品德培养。
通过数学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严谨性和创新能力,提高其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数学教育也能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责任心和自律能力。
这些都是德育的重要目标,数学正好可以成为实现这些目标的一种手段。
介绍了数学与德育的融合实践。
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选择德育素材,引导学生思
考并讨论一些涉及道德价值观的数学问题。
教授优化问题时,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如何在公
平和效率之间取得平衡;在解决数学难题时,可以强调解题过程中的努力和坚持。
教师还
可以通过分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共同解决难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教师也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公平意识和诚信意识,给予学生正面的评价和激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这些实践都是数学与德育融合的具体应用。
浅探数学与德育的融合
浅探数学与德育的融合我们来看一下数学与德育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
数学教育强调逻辑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而人格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品德修养、道德观念的塑造和素质的提高。
在数学教学中注重的思维训练和逻辑推理,正是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和分析能力,而这些能力也恰好是品德教育所倡导的。
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地思考、推敲、验证,这些过程正是锻炼学生坚韧不拔、勇敢探索和心无旁骛的品质。
从这个角度来看,数学教育与德育的融合是存在内在联系的。
数学教育与德育的融合可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得以体现。
在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设计一些有关道德观念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探究。
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如“小明买苹果花了50元钱,他只有100元,他该如何合理支配这50元?”这个问题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金钱消费和理财的道德问题。
通过这些有关道德的数学问题,可以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感受到道德观念的渗透,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
数学教学中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互助精神、责任感等品质。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共同探讨、合作解决问题,这些过程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友情、团结和信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
数学教学中也可以通过数学史和数学人物的故事来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和情感。
通过学习数学史上一些伟大的数学家、数学发现的历史故事,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的伟大和美妙,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敬畏之心。
在这些数学史故事中也可以融入一些道德情感的引导,让学生感受数学人物的责任感、毅力和奉献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和品格修养。
数学教育与德育的融合还可以在学校日常生活和管理中得以体现。
学校可以通过数学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互助关心、友爱亲善等品质。
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数学竞赛或挑战活动,让学生在竞争中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和团队合作精神,让胜利者学会谦逊,让失败者学会接受,达到身心完善的目的。
浅析德育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开展
握策略 、有效解题的重要手段和方式。
实践探究活动 的有效 、深入开展 ,能够 对 高 中生 勇 于实践 的探索 求知 情感 培 养起 到促进 和提 升作用 。数学作为一 门
进 的进取精神和能动探索 的求知情感 。
问题 :设对于任意 实数 ,不 等式 I x + 7 1 + l x 一 1 I ≥ m恒 成 立 。 ( 1 )求 m的
动 中 ,要 将 主动 思维 情感 培 养作 为 学 生创 新能力 素养培养 的重要 内容 之一 ,
提 供学 生思 考 分析 时机 ,指 导学 生 思 考分析活动 ,肯定学生思考分析活动 , 逐步弓 l 导学 生树 立 主动 积极 思 考分 析
如在 “ 已 知 A A B C中, j 个 内 角 A、B、C的 对 边 分 别 为 a 、b 、C ,
寻解 决 问题 的思 路 ,学 生 小组 合作 探
析认 为 “ 第 一小题要使不 等式 I x + 7 1 + l x 一
1 I ≥ m恒 成 立 ,需 厂 ( ) = l x + 7 1 + l x 一 1 l
抓住学生学 习的认知特点 ,使 高中生保
持学习主动 性,深人 参与探求 新知的活 动 中,进而构建团结 合作 的学 习情 感。 2 . 强化 实践 过 程指 导 。奠 定高 中 生 勇于克服 困难 的求知情感 实践 探究 是 高 中生 学 习新 知 、掌
践探究 中战胜 困难 、找寻出路的活动进
数的 问题案例 。最后 ,教 师对 学生 的探 究解 题 活 动过程 进 行评 析 ,对 学 生实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加强德育的渗透,不仅是响应新课标的倡导和要求,同时也是提高学生综合数学素养的需要,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势在必行,那么要如何挖掘数学学科中的德育因素,如何巧妙利用这一载体开展德育教育,成为摆在每一个数学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来做具体的研究和分析。
一、教师要树立良好的典范作用古语有云,“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可见榜样所发挥的力量和作用,数学教师要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努力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典范,建议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展开,一是教师要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开展教学,这就要求教师要真正把学生当做教学的中心和主体,根据学生实际学习基础和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和计划,尊重学生意见和建议,鼓励学生对老师教学建言献策,并对其中科学合理的部分予以采纳,这种做法不但可有效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大大提高数学教学的成效;二是教师要努力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为此教师要积极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尝试和学生做朋友,对学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在学生遭遇困难的时候及时伸出援手予以帮助,并对他们人格予以充分的尊重,这样有助于构建平等、和谐、尊重的师生关系,在这种轻松、愉快的关系模式之下,不但有助于学生获得心理的安全感,还能使其品德得到培养,性格得到完善;三是教师在授课及和学生相处的过程中,要时刻注意控制自己言行和情绪,始终秉持温和、宽容、耐心的态度对待学生,试想一下,一个谈吐睿智、风趣幽默、对待学生耐心亲切的老师,学生怎会不喜欢,学生喜欢老师,就会无意识地模仿其言行,进而达到完善自身行为的效果和目的,这远比教师反复的道德说教效果要好得多,也更有力量,所谓“身教重于言传”即是这个道理。
二、教师要深入挖掘数学教材中的德育因素要把德育教育贯穿在教学活动的始终,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是十分有必要的,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入研读教材,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开展德育教育,首先教师可巧用史料激励法开展德育教育,所谓史料激励法,具体来讲就是通过讲述数学史实、伟大数学家的奉献和研究精神来达到激励学生的目的,促使学生振奋精神,形成良好的品德素质,进而更加用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之中。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在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有这样的误解:数学是自然科学,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一加一等于二,有什么德育可教呢?恩格斯指出:“要确立辨证的,同时又是唯物的世界观,需要具备数学和自然知识。
”这充分说明,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的可能性。
再说,数学教材具有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非常有利的内在的思想性,表现出科学和思想性的统一。
所以,寓德于数学教育之中是完全可能的。
那么,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呢?1.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良好的教学情景,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醒学生的思维,激励学生的求学信心,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我们所设计的教学情境,应与本课堂的教学内容有关,而不要东拉西扯,故弄玄虚,用来哗众取宠。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我们要适时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今数学领域的杰出成就和数学家的事迹,培养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增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例如:我国南北朝杰出的数学家、祖冲之的儿子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著名的“等积原理”。
(等积原理的内容是:夹在两个平行平面间的两个几何体,被平行于这两个平行平面的平面所截,如果截得两个截面的面积总相等,那么这两个几何体的体积相等)。
一千一百多年后的17世纪意大利数学家卡发雷利(1595-1647)在他的名著《连续不可分几何》中才提出这个公理。
关于二项式定理,公元1261年,我国数学家杨辉在他著的《详解九章算法》中提出了著名的“杨辉三角形”,比法国数学家巴斯卡(1623-1662)在1653年才开始使用这个“三角形”早四百多年。
这些素材,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介绍,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思想,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思想和社会责任感,激励他们刻苦学习,敢于争先,为国争光。
另外,学习数学史还可以激励学生热爱数学,发展科学,为人类的进步做贡献的精神。
爱因斯坦在悼念居里夫人的讲演中说:“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方面,或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是新时期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也是学校进行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
作为一个数学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现谈谈笔者的一些作法与体会,以期抛砖引玉。
一、结合教学内容适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相机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今数学领域的杰出成就和数学家的事迹,可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增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例如:公元五世纪,我国博学多才的数学家祖日恒(祖冲之之子),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著名的体积公理,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
一千一百多年后的17世纪意大利数学家卡发雷利(1595-1647)在他的名著《连续不可分几何》中才提出这个公理。
关于二项式定理,公元1261年,我国数学家杨辉在他著的《详解九章算法》中提出了著名的“杨辉三角形",比法国数学家巴期卡(1623—1662)在1653年才开始使用这个“三角形”早四百多年……在芝加哥一家博物馆中,有一张引人注目的名单,名单上开列的都是当今世界著名的数学家,在这当中有一个中国人的名字--华罗庚,他是自学成才的数学家。
苏步青教授是从放牛娃到著名数学家,他在微分几何方面有很高的水平,在国际上有威望,他写的《一般空间微分几何》一书,获得国家科学奖。
在数学皇冠上,有一颗耀眼的明珠,那就是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
几百年来,在伸向这颗明珠的无数双手中,有一双手距离明珠最近,那就是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的一双勤奋的手……在国际数学奥赛中,我国中学生自从组队参赛以来,都夺得辉煌成就,特别是1997年的38届国际数学奥赛,我国中学生夺得六枚金牌,总分第一,压倒群芳。
但是,1998年7月的第39届国际数学奥赛中国大陆却未组队参赛,这是为什么?因为竞赛地点在台北,有台湾的同胞参赛,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这些素材,我们在第二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介绍,都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思想和社会责任感,激励他们刻苦学习,敢于争先,为国争光.二、数学是一门知识体系严谨,逻辑性很强的自然科学。
浅谈高中数学与德育的有机融合
浅谈高中数学与德育的有机融合[摘要]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数学教育是以数学来育人的,数学教学渗透德育是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的教学原则的要求。
将德育教学的思想和理念贯穿于课堂之中,不仅可以潜移默化的帮助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还能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有利于在长期积累的过程中让学生形成独特的高效学习方法和技巧,从而加强了数学教学有效性。
本文将对如何将高中数学与德育有机融合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字]高中数学;德育;联系;准备;方式引言德育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培养社会有用人才的关键, 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
而高中数学作为一门主要学科, 有它独特的风格, 结合学科本身的教学特点, 运用恰当的方式, 可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德育教育,最终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一、高中数学教学与德育的联系高中阶段的学习不仅包含理论知识的掌握,更应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德育教育的开展就能够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需要起到积极引导和促进的作用。
数学教学是最踏实最严谨的, 也是最完美的,而且具有挑战性, 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作风和创新精神,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 正确的审美观, 培养学生坚强的自信心, 成就感。
因此德育教育可以很好的在我们数学课堂中进行展开。
而在高中数学教学中, 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很大程度上与自身基础相关, 只有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才能够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 可以说二者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
若教师在教学数学内容之外,将德育教学的思想和理念贯穿于课堂之中,不仅可以潜移默化的帮助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还能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有利于在长期积累的过程中让学生形成独特的高效学习方法和技巧,从而加强了数学教学有效性。
二、高中数学课堂与德育有机融合的准备(一)充分挖掘教材的德育素材高中数学教材的例题、习题、注释中, 有不少进行德育教育有说服力的数学材料。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融入德育教学策略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融入德育教学策略摘要:高中数学教学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重视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与创造性思维,有助于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如何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将高中数学教学与德育融合,实现“人人获取优质教育,促进人人综合发展”的教育目标,是每个高中数学教师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本文就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融合德育进行探讨,最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数学教学;德育;策略;一、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融入德育的必要性在当前素质教育不断发展的背景之下,在课堂上将教师作为主体来传递知识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时代发展的需求。
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对学生德育素养的培养才能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
对此,高中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应当不断转变自身的教育理念,提高教育能力。
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通过与德育大纲进行整合,不仅能够将德育内容融入到学科教学之中,教师也能够不断丰富德育教学内容,根据教材实施教学,最终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在高中这一阶段开展数学德育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道德选择以及判断能力,提高学生的认识层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将认识转变为行为,提高师生之间的共鸣和认同,最终内化成学生自己的基本素质。
二、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融入德育教学策略(一)创设教学情境在高中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高中具有自身的学科特点,就是具有抽象性且密集程度较高,对于学生的数学思维要求也较高。
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能够确保教学质量。
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不仅能够满足课堂教学的要求,同时也能够符合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
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融入德育教学不仅需要体现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个人的道德品质也会直接影响学生个人品质的完善。
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思维活跃度,帮助学生构建学习自信心,最终实现德育教学与高中数学学科两者之间的融合。
浅探数学与德育的融合
浅探数学与德育的融合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科学之一。
它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工具,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世界、解决问题、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而德育是指对人的思想品德、情感态度和行为习惯进行教育与培养的过程。
数学与德育的融合,是指通过数学学习和实践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道德品行。
在教育教学中,如何将数学与德育有机融合,发挥其积极作用,已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
数学与德育的融合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团队意识。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需要不断地进行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就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责任心。
数学也需要学生通过合作与讨论来解决问题,这就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通过数学学习,学生可以逐渐明白“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弱的,一群人的力量是强大的”,懂得团结协作、互助互学,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数学与德育的融合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律和坚韧精神。
数学学习是一个需要不断重复、不断练习的过程,而且每一步的进展都需要严格的逻辑思维和耐心。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自律地安排学习时间和方法,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进行学习和钻研。
通过数学学习,学生可以培养坚毅不拔的坚韧精神和自律自立的品质,这对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数学与德育的融合可以培养学生的认真细致和勤奋努力。
数学学习需要学生多次进行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对细节求真、对细微之处精益求精。
而这正是品格塑造的重要内容。
在数学的推理过程中,学生需要善于观察、认真思考,不断追求完美,培养了他们认真细致的品质。
数学的学习和解题过程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需要学生付出辛勤的劳动和勤奋的努力,培养了他们刻苦钻研、勤奋励志的品质。
这些品质的培养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和成长都是十分重要的。
数学与德育的融合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更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重视数学与德育的融合,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团队意识、自律精神、坚韧精神、认真细致、勤奋努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综合高中的数学教学与德育渗透
信息技术学校张良标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这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
学校应该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这是教育工作者的共同事业,也是关系到国家发展前途的大事。
因而,结合各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应该成为共识。
另外,学科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和教学的依据,总体上看,各学科的课程目标、教材编写要求、实验操作和练习、教学评估,都有相应的学科德育要求。
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笔者在这里仅从自身的数学教学实践心得方面探讨德育问题。
有人认为进行德育教育是政教处、班主任等人员的工作,要渗透到学科的话也是语文、历史、政治等学科教师的事情。
数学是自然科学,很难进行德育教育也没必要进行德育教育,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
数学研究的是空间形式及数量间的关系。
它相对抽象而枯燥。
虽然不像文科知识活泼,生动而富有情趣。
但数学教学作为整个教育活动的一部分,必须渗透德育教育,数学教学大纲中也有明确的规定,所以德育教育在数学教学中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须的。
尤其是在我们综合高中的数学教育过程中德育就显得更加重要了,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综合高中的生源较差,相对重点高中与普通高中的学生基础更加薄弱。
需要我们降低教学要求,辅以适当的德育内容加以充实。
第二,综合高中的学生的学习目标不一,甚至没有,这就导致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
需要我们在教育过程中穿插德育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向自己的学习目标努力。
第三,经过若干次分流后,相对重高与普高来说这批学生有相当大一部分是行为规范方面欠佳的学生。
需要我们在教育过程中以品德教育来规范他们的学习与生活。
那么应如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实施德育教育,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探讨。
(一)由数学的发展史展开,激励科学精神和爱国心
介绍数学史的目的,主要是激励学生热爱数学,发展科学,为人类的进步做贡献的精神。
在介绍国外数学家的成就,特别是他们对数学科学的执着追求,对当年教会迫害的反抗精神等都应让学生知道了解。
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外国教材中多有中国的《九章算术》、幻方、曹冲称象等的介绍。
数学贡献是全人类,故而,进行德育教育仅限于中国数学史,以免太狭隘。
再如在等差数列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入著名德国数学家高斯的生平事迹,以让学生对科学家的科学研究的执著追求精神有一定的了解。
因此,爱国主义教育最后应落实到现今我们要向他们学什么,我们应如何行动,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得以发扬。
(二)从人格修养看数学,发展学生完善的个性
数学是最容易判断真伪的一门学问,是有高度抽象的概念体系。
要弄清各种概念及定理的关系,要有一定辩证思想方法和辩证思维能力作基础,实际上数学同其它学科一样,也有一个运动、发展、变化的过程。
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用辩证法的观点阐述教学内容。
教给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论证方法,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能帮助学生形成坚毅、求知、明辨是非、坚持真理、独立思考、树立自信的科学态度和思维品质。
进而能引导学生从事物的发展与联系的层面上思考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纠正当代中学生比较普遍存在的偏激、从众、自私等不良性格倾向,减少学生间的矛盾的发生,对营造良好的校园风气有促进作用。
(三)从数学的美学方面着手,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第一,数学发现中的美学感悟。
数学命题从未知到已知的转化,充满了发现科学真理的愉悦与快乐。
大多数学生对数学的喜爱,正源自一道平常数学题的解答。
这种对科学问题的好奇、求解的欲望、解决之后的快乐,是数学的精神魅力所在,更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体验。
第二,数学表示中的美学修养。
数学是科学的语言,十分简约、明晰,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叙述的准确、精辟;数学公式、定律表达的简单明快,无疑都给人以一种简洁的美感。
第三,数学知识中的美学意识和观念。
如对称、运动、周期等等,都会给人一种美学的领悟。
数学家庞如莱说:“能够作出数学发现的,是具有感受数学中的秩序和谐、对称、整齐和神秘美等能力的人,而且只限于这种人。
”因而,数学教师应善于引导和开掘数学美,而那些应试的学习,使学生生厌的数学训练,则是在摧毁学生的美学基础。
总而言之,德育工作是一个系统而庞大的工程,做好德育工作对于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真是任重而道远。
它需要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辛勤耕耘,而不是个别德育工作者可以做好的。
作为教育工作中的一员的数学教师也不能例外,德育教育应贯穿于整个数学教育当中,这不仅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也是数学教学实践的需要。
只要教师认真钻研、挖掘教材,使德育教育溶于教学过程中,既可提高教学效果,也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