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传统民居

合集下载

“陶人”徐鸿伟

“陶人”徐鸿伟

“陶人”徐鸿伟作者:朝歌来源:《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2015年第02期陇东民歌《情人谣》唱到:“胶泥沟里胶泥多,和堆胶泥捏你我,捏个你来捏个我,捏个妹妹捏哥哥,捏好绊烂再重捏,再捏你来再捏我,妹妹身上有哥哥,哥哥身上有妹妹……”平凉、庆阳两市,俗称陇东。

如果坐在飞机上,从高空向下俯瞰,它的地理状态很像大自然鬼斧神工雕琢而成的地质公园。

沟梁塬峁如卧牛、如恐龙、如大象、如巨蟒……岿然而立,粗犷而博大,永恒而震撼。

充满了冷峻而神秘、幽深而苍莽的气息。

而它的主色调是黄色,单调而绚丽,贫瘠而夺目。

站在这幅巨大的由黄土为底料创作而成的天然雕塑画卷面前,你会感到神奇而叹服,想必连雕塑大师罗丹也会望“画”兴叹,自愧弗如。

在庆阳境内,有一块著名的黄土大塬,叫董志塬,平畴沃野,一望无垠,方圆八百里,横跨庆阳四县区。

据资料显示,它是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黄土层最厚,保存最完整的黄土塬面,堪称“天下黄土第一塬”。

又因为盛产小麦,被誉为“陇东粮仓”,曾有“八百里秦川,不抵董志塬边”之说。

在这片黄土堆积起来的世界里,娃儿们从小用黄土和尿泥“过家家”、打“糊墼仗”,夏天在烫土堆里拉着树条摆“烟雾阵”;大人们用黄土筑墙、筑土炕、筑灶台,用黄土打“墼子”砌泥坯房,箍“箍窑”、挖“地坑院”、土窑洞……当然,也有手巧的人,下到沟里挖来红胶泥——捏泥人,捏动物、捏花草虫鱼、捏吉祥物……再装到陶窑里,烧制后成了陶艺品。

这些手巧的匠人,人们称他们为“陶人”,也就是陶塑艺人。

过去,在陇东民居的墙面和门楼的脊顶上,庙宇大殿的斗拱间,砖塔城垛的构件上……常能见到那些青灰色、造型各异、逼真传神的脊兽和浮雕图案。

这些古陶作品虽然不能与陇东这个天然“雕塑馆”作品相比,但它却是由人类这双巧手精雕细琢、用汗水和智慧凝结而成的艺术品,它给陇东这个单调的以黄色为主基调的世界带来了无数炫目的亮色,也给人们贫乏的精神生活增添了乐趣和色彩。

人们爱这些艺术品,也爱这些在他们看来无比“日能”和聪明的“陶人”,也许这些艺术品和“陶人”就是乡亲们在艰苦岁月里对美好精神生活渴求的替代物和象征。

窑洞-庆阳窑洞

窑洞-庆阳窑洞

庆阳窑洞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材料资料整理:张昊靖罗立雄●中文名称:庆阳窑洞●英文名称: Qingyang Cave●批准时间:2010年4月●遗产种类:文化遗产●遗产遴选标准:五指山初保村根据世界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V)提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窑洞不仅仅是黄土里的几个洞,还是一种文化产生的源地,是文化发展的纽带,是文化传承的依托。

千百年来,庆阳人以窑洞为居室,视窑洞为保护神,窑洞在某种意义上代表了富有、文明。

窑洞民居是黄土高原地区最古老的建筑形态,也是最经济适用、节能环保的民居形式,它具有独特的文化和艺术内涵,体现了中国式建筑之美。

●概况走进庆阳,无论是平展展的平原,还是沟壑纵横的山区,都会看到一排排、一孔孔窑洞庄院组成的村落。

庆阳人居住的窑洞,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在先周时期,庆阳先民就根据黄土高原沟壑区的地理条件,挖掘不同形式的窑洞,构筑风格各异的庄院为住所。

如今的庆阳,一些人家靠沟边,依山坡,就崖壁之势,挖掘窑洞而居,称为“崖庄”;有的村落,依山靠坡分布着一排排窑洞庄院,庄上有庄,窑上有窑,酷似拔地而起的“楼房”,人们称之为“架板庄”;在原区,窑洞庄院的建造别具特色,农户向平地下掘一个三四丈深的方方正正的大坑,再向四壁挖掘一孔孔窑洞,好像一个地下“四合院”,称为“地坑庄”。

庆阳窑洞的建造,更是千姿百态。

有坐落平原的窑洞,还有挂在崖面上的高窑;有各自成洞的独窑,又有相互串通,一明两暗的套窑;有的窑洞里还挖有拐窑,窑里有窑,洞中有洞;有用土坯砌成的土箍窑,用石料砌成的石箍窑,又有土坯、石料兼用砌成的“双料窑”;有的人家给箍窑顶上盖着青砖红瓦,远看是高大的瓦房,入内才知是舒适宜人的窑洞;有的人家在成排的箍窑顶上盖起了砖瓦房,上房下窑,别具一格;有的农户则在过去的庄院里,翻修了窑洞,盖起了新式瓦房和砖瓦盖顶的土箍窑、石箍窑,组成了“三合一”的庄院。

“没有三十年不漏的瓦房”,却有数百年安然无恙的窑洞。

窑洞民居

窑洞民居
们根据窗户的格局,把窗花布置得美观而又得体。
• 4、窑洞的窗户是窑洞内光线的主要来源,窗花贴在窗外,从外看颜色鲜艳,内观则明
快舒坦,从而产生一种独特的光、色、调项融合的形式美。
朴素无华的建筑立面
• • • • • • •
由于黄土窑洞只有一个 外露的门脸,俗称“窑脸”。 立面真实地反映出拱形结 构的特征和门窗的装饰艺 术。不管家中经济条件如 何,人们都力求将“窑脸”精心装饰一翻。 从最简朴的粑纹装饰、草泥抹面到砖石砌筑窑 脸,再发展到木构架的檐廊装饰,历代工匠都将 心血倾注在窑洞的这唯一立面上。
、二米进深石头或砖做窑面,新做圆窗木门。为加固内顶 ,用柳椽箍顶。然后用麦鱼细泥抹壁,土拱与石拱接口处 抹平隐藏使其新旧两上部分浑然一体。接口窑里过去土窑 基础上的进步,门窗变大后采光面积大,光线增强,既明 亮又保温。窑面也坚固美观。

3、石窑。就是用石块,灰沙垒砌的拱形窑洞。窑面石料按尽寸凿方 凿孤,砌面讲究缝隙横平竖直,窑面整体平整,拱圈贺缓,合平规范 标准。窑顶前加穿廊抱厦,顶戴花墙,尤显大方。窑口安装大门亮窗 ,窗棂图案有简有繁,花样多变,什么“朝阳四射式”、“蛇盘九蛋 式”、“勾连万字式”、“十二莲灯式”,可由木匠巧妙设计。

传统的窑洞空间从外观上
• 看是圆拱形,虽然很普通但是 • 在单调的黄土为背景的情况下, • 圆弧显得轻巧而活泼,体现了 • 传统天圆地方的理念。窑洞洞口朝阳,门洞处高高的洞口
加上高窗在冬天时可以使阳光进一步深入到窑洞内侧,从 而充分利用太阳辐射。内部空间空间也是拱形的,加大了
竖向空间,使人们感觉开场舒适。
术效果。在山坡高度允许的情况下,有时布置几层台梯式窑洞,类似楼房。
• 清康熙本《隰州志》记载了吕梁山区南端的靠崖式土窑: • • • • • •

西北民居建筑特点探析

西北民居建筑特点探析

西北民居建筑特点探析作者:***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19年第10期摘要:西北民居的建筑风格因西北地区特有的人文地理环境而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同时也一定程度反映出当地人的生活方式。

胡氏古民居因其独特的形制成为西北明清民居中的典型代表,不但深刻体现了当地特色,而且为当地历史脉络、民俗风情提供了珍贵而丰富的历史资料,对研究明代当地人的生活方式也同样具有重要作用。

胡氏民居不仅为当地的民俗博物馆,也是古民居建筑文化的博物馆,对现代建筑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西北民居;明代民居;胡氏民居;建筑特点一、西北民居建筑地域特征民居是建筑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不仅能够深刻反映当地的历史、审美、文化,更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体现,也展现了当地的历史文化传统。

西北地区地域辽阔,具有独特的自然、人文环境,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与影响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具西北特色的民居形式。

民居建筑无论是内外环境,还是它的装饰、形制、格局布置,都反映了地域文化差异。

西北传统民居大都以传统四合院形式呈现,形制多为长条状,左右厢房的间距较窄,受自然地理因素影响,建造大多就地取材,因地制宜,依势而建,建筑的夯土或石砖墙体高大厚实,充分起到防风保暖的作用,是西北建筑的典型代表。

民居建筑在实用的前提下,其外在形式、装饰是当地独特文化的集中体现。

不同地理地域间,民居文化存在着巨大差异,使民居文化形成了多元的地方特色,西北民居也是西部文化独特魅力的体现。

西北地区最典型的几类传统民居建筑如宁夏民居,陕北、陇东等黄土高原地区的窑洞等。

与北京四合院不同,西北传统民居房屋大多为“一坡水”,从材料上看,土坯、青砖、木材兼有。

与西北雨水少有关,民居的屋顶采用方砖平铺的居多,少用筒瓦。

二、胡氏民居基本概况(一)地理位置及功能价值天水胡氏古民居(也称南北宅子),是由明代名臣胡来缙和其子胡忻所建造的个人住宅。

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民主西路,毗邻文庙,是当前西北地区现存的明代品官府第,明代民居建筑的代表之一,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为当地人文历史和民俗风情的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

中国民居—窑洞民居(建筑学082班)

中国民居—窑洞民居(建筑学082班)
中国传统民居
——窑洞民居
湖南工业大学建筑学082班 指导老师:杨英 组员:陈军 谢远兴 李灿 杨爱文 李章彰 2011.12.20
一、窑洞民居概述
◘ 1.分布地区:多通行于山西西部及陕西北部。目前中国的窑洞民居
大致集中在五个地区,即晋中、豫西、陇东、陕北、冀西北。 ◘ 2.文化气息:中华民居史上标志了一个古老时段建筑水平的居住形
13
2013/9/17
14
2013/9/17
15
二、窑洞的典型代表
◘ 1.山西平遥古城
◘ 2.延安窑洞 ◘ 3.黄土高原窑洞
◘ 4.天井窑洞
2013/9/17 16
1.山西平遥窑洞的特点
在2.25平方公里的古城内共有四合院3797处。这些四合院,轴
线明确,左右对称,层次分明,外雄内秀,沿中轴线,有几套院组 成,中间多用短墙、垂花门楼分割,形成二进或三进的“日”“目”
2013/9/17
23
黄土高原的特殊
地形,也形成了独特
的窑洞形式
特殊的地形以及环
境的恶劣让居民集中在 一起
2013/9/17
24
2013/9/17
25
2013/9/17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6
4.天井窑洞的特点
又名“地坑窑”,为窑洞式住房的一种样式。在冈地上,凿掘方 形或长方形平面深坑,沿坑面开凿窑洞,内有各种形式的阶道通至地 面上,如所在有天然崖面,则掘隧道与外部相通。流行于北方黄土地 区。 窑洞建筑美观耐用、节约耕地、保护植被、冬暖夏凉、静无噪音, 内部陈设同样可以"现代化"。 天井窑院既是游览农村的一大景观,也是考察研究黄土高原民俗 和原始"穴居"发展演进的实物见证。

我国十大传统民居的地域差异

我国十大传统民居的地域差异

我国十大传统民居的地域差异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区域差异显著,民族众多,在各地特定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和风俗人情根底上开展起来的传统民居是丰富多彩的。

就地取材、因地制宜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精湛技艺和浓郁的文化精神。

下面,就简单的介绍我国不同地区的传统民居。

一、北方寒冷民居区本区南界大致以岭——淮河为界,包括东北、华北大局部地区。

冬季寒冷,1月份平均气温在0℃以下,民居防寒性能好,冬季多刮西北风,夏季多吹东南风,正房一般座北朝南。

1、东北地区的民居包括、、东部、东北部地区。

由于东北地区冬季寒冷而漫长,西北风猛烈,所以居住环境力求保温,屋设有火炕、火墙,北窗小或无窗,南窗一般为双层玻璃,屋门、檐较为低矮。

东北是我国最大的林区所在地,木材丰富,所以房屋多为砖木构造。

该区的鄂伦春族居住的圆锥形窝棚极具特色,它被称为"仙人柱〞,又叫"撮罗子〞。

冬季四周围以狍皮,夏季为桦树皮,且易搬迁,符合其按季节狩猎的特点和逐兽的行动规律。

包括西部、北部、河套地区、平原。

本区属于暖温带北部,气候年较大,冬季寒冷,因此土墙厚实,一般屋设有火炕;冬季吹西北风,北窗小;年降水量不大,屋顶呈平顶或近似平顶,便于晒粮食。

3、黄土高原的民居包括、陕北、陇东、南部和西部。

该区最富有特色的传统民居就是窑洞。

由于黄土土质疏松,质地均一,垂直节理发育,富含钙质,所以直立性强,便于开挖。

其特点是因势而造,冬暖夏凉。

按地形不同及所处的位置和形式,可分为靠崖式、地坑式和地坯拱式三种。

靠崖式为垂直崖面上开掘的窑洞,各家只能平列,不能围聚成院。

地坑式又称天井窑,是在没有崖面的地方向下深挖,造成人工崖面,再挖窑洞,深坑成方形,形成庭院。

在窑洞,靠近窑口门窗空气充足处,安排炕、灶等日常起居用;深处作为贮藏室。

包括中南部、、及北、皖北地区。

该地区冬季寒冷枯燥,多北风,房屋座北朝南,大多为四合院。

四合院由北面的正房和东西两侧的厢房及南面的门楼组成,它们之间用围墙连结。

窑洞

窑洞
5.4窑洞民居的类型
分别叙述三种类型各自特点:(一)靠崖式:在山坡、土厚边缘地区。窑门在山崖边,窑身在崖里,前面有较开阔的平地。依山势随等高线布置,台梯层层后退布置几层窑洞,下层的窑顶就是上层的前厅。
5.5从整体地域建筑理论分析窑洞民居
从整体地域建筑观的角度来看,传统的窑洞民居无疑是非常符合地域建筑理论所要求的建筑类型。
我国的生土建筑一一窑洞民居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上游的甘肃、陕西、山西、河南、宁夏、新疆等七个省区。如图:窑洞民居分布极为广泛,而这些地区得的劳动人民在千百年来的生活实践中,对窑洞的设计和营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我国,按地理位置将窑洞划分为六个区(1)陇东窑洞区(2)陕西窑洞区(3)晋中南窑洞区(4)豫西窑洞区(5)冀北窑洞区(6)宁夏窑洞区。
窑洞区灶台的制作多种多样,一种是黄土夯打捶成锅台,然后镟大小锅口,灶坑和灶门,安上炉齿;另一种是砖石砌成,由石匠事先錾就寸许厚的石板砌成灶面。另外还有水泥锅台、砖镶面锅台等。
内蒙古清水河县,南与山西省陕西省毗邻,西与准格尔旗隔河相望。位于黄土高原边缘,境内西南部地区属典型黄土高原地貌,沟壑纵横,梁峁相接,人们的居住方式以窑洞为主。现在,清水河县正在旧城改造,大多数窑洞都面临被拆迁的境遇。记者撰写此文,希望岁月的变迁不要将人们对窑洞的记忆完全拂散。
清水河人把建筑窑洞俗成为“砌窑”。砌窑很讲究,一定要先请风水先生确定下方位。窑洞的方位确定之后,就开始挖地基,挖地基就要动土,动土还得看好黄道吉日。
据称,窑洞的地基根据所挖的窑洞类型先确定。如果门前有沟洼,可用架子车把土边挖边推进沟里,这样扔土方便也省力。过去人们砌窑基本都是靠人力,一根扁担两个箩筐, 起早贪黑地干活。饭前饭后的挤时间,能担一担是一担。朋友的姑舅大爷是当时的一个砌窑小工,听她姑舅大爷讲,砌窑洞是人生的大事,不仅老幼不得闲,而且是全村人不得闲,甚至颇有点愚公的精神——这一辈人完不成,下辈人接着干。

甘肃民居建筑介绍

甘肃民居建筑介绍

• 明初建筑崇尚古风,讲 究制度,装饰朴素。统 治者以礼制的形式强化 了建筑中的封建等级, 形成了住宅单体建筑的 简约单一和群体组合的 严谨整,古老的前堂后 寝格局重新被推崇,成 为品官宅第的经典式建 筑模式。 • 与南宅子相较,北宅子 规模更为宏大。北宅子 平面接近正方形,原为 正院三进,侧面建有大 小院落5个,现仅存二、 三院的前后正庭与中院 庭楼及厢房。
特点
1.建筑高度较低,屋顶坡度<20度,屋檐窄; 2.建筑样式以北房、西房为主的单式方形院落; 3.北房多采用“堂屋式”建筑,突出家长(老人) 的地位,堂屋两旁的耳房比堂屋较低;又有很大 部分采用“挑檐式”的建筑风格; 4.建筑结构一般为土木结构或砖木结构,今年来随 着现代建筑方式的影响, 砖混结构的平顶房, 小洋楼开始流行起来
天水四合院介绍
• 甘肃天水民居中占主要成分的当属四合院形制。 • 汉族民居以木构架系统的院落式为基本特征,以 地理上的秦岭、淮河为界,形成了南北不同的风 格,而天水民居将南北风格相融合,兼有北方的 雄厚与南方的灵秀。
天水四合院特点简介
• 受当地传统风水观念支配,院落大门多座院之东南,厕所 置于院之西南角。院内雨水则汇流于西南排出院外。 • 四合院大门多采用屋宇门形式。即是将倒座东侧稍间辟作 门道,而在倒座后墙上开门的一种大门。门框、门扇坚实 厚重,造形简约朴素。 • 亦有部分大门采用对山式墙垣门,即大门对着前院东房山 墙开南门,或对着西房山墙开北门。 • 一坡构架,四面屋顶均为 • 一坡各自向院内延伸。 • 因而造成后墙高竣、 • 深巷高墙的奇观。
厢房位于院内东、西两侧,坐落于一高0.395米 的台明之上。南北长13.8米,东西宽7.31米。面 阔三间,通面阔12.88米;进深两间,前出廊, 通进深5.94米。平面呈长方形。大木构架为7檩6 步架前出廊,单檐悬山顶式结构。屋面为合瓦屋 面,施扁担脊,无正吻。山面墙身为夯土墙,下 碱为块石砌筑。台明为陡板石包砌,高0.395米。 室内外地面均为素土地面。建筑后檐墙体底部厚 0.77米,两山面墙体底部厚0.7米左右。山墙及 后檐墙由下碱和上身组成,山墙下碱为块石砌筑, 墙身均为夯土墙。 屋内明间施立柱,柱间用穿相连接,穿之间施壁 板,以分割室内空间;次间梁架为三架梁,上施 脊瓜柱,檩下施枋,不施垫板,檩上为桷子。三 架梁下为三步梁,梁间以金柱和金瓜柱相连。前 廊施前穿单挑出檐,上托檐檩,檩下施枋,其上 为屋面。

探究民居建筑窑洞的文化内涵及其传承保护——以甘肃东部庆阳窑洞区为例

探究民居建筑窑洞的文化内涵及其传承保护——以甘肃东部庆阳窑洞区为例
始挖 掘 ,整 个 挖 掘 是 一 个 完 整 的过 程 。首 先 有 一 个 开 工 仪 式 ,表 现 为 挂 红布 ,有 钱 人 家 会 备 点酒 席 ,主要 是 图个 吉 利 ,接 着 开 始 正 式 的 挖 凿 过 程 。在 挖 掘 过 程 中 遵 循 的一 个 原则 就 是 ,注 重 主 窑 大 于 边 窑 、正 窑大 于 侧 窑 。正 面 崖 上 的 中 间 一孔 窑 洞 叫 主窑 ,也 叫 客 窑 ,是 祭 祖 、接 待 客 人
窑洞 民居的历史概况 庆阳市位 于甘肃省东部 ,习称 “ 陇东 ” ,与陕西接壤 。山 、川、塬 兼有 ,沟、峁、梁之 间,高原风貌独特。境 内的董志塬一 望无 垠,是世 界上面积最 大 、 土层最厚 、保存最完整的黄土塬 面,堪称 “ 天下 黄土第


选好地址后 ,就由主人 开始规划挖凿窑洞的数量 、各个窑洞 的大小 等 ,这 个 布 局 主 要 是 依 据 主人 的需 要 而 定 。计 划好 之 后 ,并 不 是 立 刻 开
原 ” 因此 ,庆 阳有 了 “ 。 窑洞 居 民之 乡” 的 美誉 !
因其位 于黄河 中下游黄土高原的中心地带 ,历史悠久 ,可 以追溯 到 四千年前。早在夏商周时期 ,我 们的祖先 就利用黄土 特殊的地质 结构 , 建设窑洞村 落 ,发展农牧业生产。当时的土窑洞遍布整个 山塬 谷地 ,密 密层层 ,而且那个 时候就有 了下沉式的地坑窑和半 敞式 的名庄窑 ,从此 人们就过上了安定 的农耕生活 。唐宋时期 ,窑洞 的造型 和内部 构造进一 步发展 以更适合人们居住 ,比如和火炕相通的烟囱、灶 台都很讲究 ,利 风利烟 ,体现了人们 的智慧 ,而且随着劳动分工的发展 ,窑洞 也因各种 需要分为很多种类 ,如客屋窑 、灶房窑 、放柴窑、牲 口窑等 ,到了明清 乃至现代 ,人们更加讲究 ,为 了防寒取暖 ,开始筑起独 立的院墙 ,窑洞 也 安 装 了门 窗 ,有 的 甚至 外 面用 砖 箍 ,坚 固 窑 洞 。 总 之 ,陇 东 庆 阳 窑 洞 民居 的历史源远流长 ,而在整个历史的传承与发展过程 中,营造大师一 窑匠功不可没 !窑洞的营造技艺更是人们聪明才智的体现 ! 二 、窑 洞 的 营 造 技 艺 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 ,就是指人类在历史上创造 ,并以活态形式传 承至今 的,具有重要历史 价值 、艺术价值 、文化价值 、科学价值与社会 价值 ,足 以代表一方文化 ,并为当地社会所认可的 ,具有普世价值 的知 识类 、技术类与技能类传统文化 事项 。由此推及 ,传统生活知识类遗产 就是指人类在历史上创造并以活态形式传承至今 的、与人们衣食住行 等 日常 生活有关 的各种优秀知识 、技术与经验 。既包括服饰 、饮食 、建 筑 及交通等方面 的知识与技能 ,也包括传统 医术 、建筑术 、凿井术等生 活 技能。依据这两个概念 ,我们可以看 出,虽然窑洞是一种 民居建筑 ,一 种实物形态 ,但是 由于挖掘窑洞的技艺确实高超 ,而且对于我们这些 不 了解的晚辈和外地人来说堪称一壮举。因此 ,我们有必要从窑洞这个 实 物出发 ,由表及里 ,探究其 中的奥秘 ,并加 以认定 。如此说来 ,窑洞的 营造技艺作 为中国农耕文化发展中轨迹性的传统手工技艺之 一 ,作 为我 国北方住宿文明的源头及人与 自然争与合 的历史 见证 ,理所 当然地被评 为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既然 是一项非物 质文化遗产 ,则必 然有 使 之 然 的 功 能 与价 值 。接 下 来 笔 者 将 具 体 介绍 营造 技 艺 中蕴 含 的 知 识 与

中国窑洞介绍

中国窑洞介绍

地理位置气候建筑类型特点演变发展形成机理文化性形成的格局形成原因选址原因生存条件(水食物防御宗教)发展前景民居形态与生活方式的关系1,功能使用2,环境(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内部环境院落小气候地势环境观念3,自身看法生活社会新农村规模生产方式当地承载力黄土高原是一种独特的地貌景观类型, 具有塬、峁、墚、沟等地貌形态。

黄土高原上的窑洞就像是从土地中“生长”出来的, 或星罗棋布地隐避在黄土峁、墚之下, 或顺着沟坡谷地自然展开, 最大限度地与大地形态融为一体。

聚落布局的形成条件中国窑洞, 起源于石器时代的穴居, 半穴居时期。

原始先民发现自然洞穴的空间适于居住, 具有遮风避雨、御寒抗暑及防卫的功能———穴居文化的真正起源便是从这一发现开始的。

黄土质地疏松、垂直节理发育, 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和适度的柔软性, 使用简单的石器工具就可以挖掘成洞穴, 于是黄河流域的先祖们由洞穴而窑洞、由窑洞而窑居, 用最原始的挖掘工具, 在黄土中凿出一座座建筑。

.聚落布局的文化我国是一个季风气候盛行的国家, 夏季盛行偏南风, 温暖湿润; 冬季盛行偏北风, 寒冷干燥。

加之处在北半球, 阳光从南面照射而来。

因此,窑洞建筑普遍采用坐北朝南、背山面水或背崖面水的模式。

河南省具有代表性的窑洞康百万庄园, 依“天人合一、师法自然”的传统文化观念进行选址, 经历代陆续营造, 其总体结构至今依然完整。

其布局沿袭了传统的四合院格式, 随山坡顺势巧妙地利用地形, 使每个院落都有窑洞存在, 而且多作为正房来使用。

因材致用的生土材料窑洞民居的营造可以充分利用黄土高原得天独厚的深厚土层, 这种黄土堆积层最深达200 m,在千百万年风雨侵蚀和雨水冲刷下形成了无数峭壁、地沟; 黄土节理垂直, 二三十米高的土崖峭壁仍能直立, 不易坍塌, 具有良好的整体性、稳定性和适度的可塑性。

同时, 黄土运用简单的工具就能挖掘、施工, 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原状土体作为窑壁、窑顶; 挖出来的原土, 可以通过版筑作为院墙、隔墙, 或打成土坯, 砌筑洞口墙和火炕, 烧制土砖镶边, 用以防水, 并起到一定的装饰作用; 还可以用来做土踏步、土照壁、土桌、土花池等土构件或土家具; 多余的土还可以用于平整耕地, 垫坡填坑。

关于陇南白马藏族民居建筑的地域文化特色

关于陇南白马藏族民居建筑的地域文化特色

关于陇南白马藏族民居建筑的地域文化特色摘要:白马藏族聚居地区是古代“藏彝走廊” 最东端藏、汉两民族文化交汇之处,在文化形态上呈现出与其他各民族共生、共存和叠加的综合性特征。

陇南白马藏族同胞主要居住在文县白马河流域以及民堡沟一带的高山上,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积淀深厚的民族文化,使他们的民居建筑在内部结构、组合形式、装饰特征和村落布局等方面体现出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形成了陇南白马藏族民居建筑独特的造型特征以及审美特色,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民族文化的融合,体现出鲜明的时代印记。

关键词:陇南;白马藏族;民居建筑;结构;地域文化特色建筑是人类文化的纪念碑,是集艺术、文化、科技于一体的文化综合体,也是一个民族的形象。

一个民族的民居建筑风格,是当地人们在长期的生存过程中,根据当地的气候、水文、地势、地质等环境因素,不断总结经验和完善而逐渐形成的,同时临近民族之间的建筑文化也会相互影响,形成一些共性特征,所以其中也必然积淀着丰富而深厚的民族文化。

白马藏族聚居地区是古代“藏彝走廊” 最东端藏、汉两民族文化交汇之处,历史上不同民族在这条走廊交错杂居,因此白马藏族在文化形态上呈现出与其他各民族共生、共存、叠加的特征。

所以他们的民居建筑既是陇南南部秦巴山区特殊地貌、气候的体现,也是多民族聚居繁衍的陇南南部独特地域文化的反映。

长期的民族文化传承与融合发展,形成了陇南白马藏族民居建筑独特的造型特征以及审美特色,并且随着收稿日期:2011一O8―28・ 90 ・时代的发展和民族文化的融合,体现出鲜明的时代印记。

一、陇南白马藏族民居建筑的基本结构作为古代氐族的后裔,白马藏族很早就进入发达的农业文明,并在此居住生息。

《华阳国志》记载氐人居地“土地险阻,有桑麻”,所反映的正是目前陇南白马藏族的居住环境以及生产生活状况。

史籍记载氐人的民居形式是“土墙板屋”,《汉书・地理志》记载:“天水、陇西山多林木,民以板为室屋。

” 《南齐书》描述得更详细:“氐于上平地立宫室果园仓库,无贵贱皆为板屋土墙,所治处名洛谷。

西北民居建筑介绍

西北民居建筑介绍

屋内明间施立柱,柱间用穿相连接,穿之间施壁板,以分割室内 空间;次间梁架为三架梁,上施脊瓜柱,檩下施枋,不施垫板,檩上 为桷子。三架梁下为三步梁,梁间以金柱和金瓜柱相连。前廊施前穿 单挑出檐,上托檐檩,檩下施枋,其上为屋面。
建筑台明阶条石为当地青石,阶条石以下为陡板石包砌。
民居细节
生土建筑
生土建筑是人类从原始进入文明的最具有代表性的特征之一,是中华民族历史文 明的佐证与瑰宝,也是祖先留给我们丰富遗产中一个重要的内容。 生土建筑发源于中国的西北部地区,该地区干燥少雨,丰富的黄土层成为华夏文 明初期的天然建筑材料。生土建筑结构体系大概经历了掩土结构体系(穴居、窑洞)、 夯土结构体系及土坯结构体系三个阶段。早在石器时代,原始人就建造了各种生土建 筑,距今7000年前的磁山文化、裴李岗文化、大地湾文化时期,已有圆形、方形的半 地穴式房址。大约4000年前人类初步掌握的夯土技术,最具有特征的便是夯土建造的 村社与城墙。土坯结构的出现,使生土建筑在保留人类与自然依恋关系与形式美感方 面均达到很高的水准。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生土建筑有形史料,大都保留在黄土高原 西北方向的地域。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广大农村建房已逐步用黏土砖 代替土坯、土夯墙体,使这一古老的建筑材料走向消亡。然而,随着生态文明时代的 到来,这个曾经被工业文明遗忘的人类瑰宝又一次引起有识之士关注。 作为人类最早的建筑方式之一,生土建筑很多地方的古文化遗址中,都有其文物 遗留,像古长城的遗址、墓葬以及故城遣址等,都可以看到古人用生土营造建筑物的 痕迹。生土建筑分布广泛,几乎遍及全球。中国黄土高原64万平方公里范围内的乡村 居民,大多仍然居住在窑洞及其他生土建筑中。
明初建筑崇尚古风,讲究制度,装饰朴素。统治者以礼制的形式强化了建筑 中的封建等级,形成了住宅单体建筑的简约单一和群体组合的严谨整体,古老 的前堂后寝格局重新被推崇,成为品官宅第的经典式建筑模式。

窑洞论文

窑洞论文

2.陇东窑洞概况2.1陇东地理概况2.1.1地理位置陇东地区位于甘肃省东部,东有子午岭,西有六盘山,东南部与陕西省为邻,西北面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接壤,西南角与天水地区连接,在农业区列中,称之为陇东南黄土高原农林牧区。

该区包括庆阳地区的庆阳、镇原、宁县、合水、正宁、环县、华池与平凉地区的平凉、泾川、灵台、崇信、华亭等12县。

土地面积3.46万平方公里,即5.190万亩,总人口281.5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55.13万人,占总人口的90.6%。

约有60%以上的农业人口居住在黄土窑洞里,它是甘肃省黄土分布最集中最典型的地区(表4—1)2.1.2自然条件陇东地区,地起黄河中游,是西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马岭以南泾河以北的中部为黄沟壑区。

海拔1200-1500m。

有保存比较完整的董志、早胜等较大的黄土塬。

著名的董志塬,南北长87㎞,东西宽36.5㎞,总面积2.369平方千米,坡度不到5°。

塬边为3-8°,宛如平川。

泾河水来自西北向东南流贯全境,泾河干流以南为山、川、塬相间地貌。

川地海拔1000-1200m,山地1200-1500m.这一带的黄土覆盖厚度达100m以上。

本区属暖温带气候型。

南部河川区气候温暖,塬区气候温和,大部分地区雨量较多,日照较长,利于作物生长。

年平均气温7-10℃,最冷日一般在零下4-8℃,最热日平均气温20-23℃。

夏季气温较高,最高可达28.3℃,多暴雨,秋季多阴雨,冬季冷而长,最低气温达零下20℃,春旱严重。

全区年降水量为300-650㎜。

降水量由南向北逐渐减少,至环县西北角为350㎜左右。

雨量大多集中在7、8、9三个月,年降水量变率最大,历年最多降雨量为最少降雨量的2-2.5倍,年蒸发量为1400㎜。

年平均日照数为2300—2690小时,次于河西地区(2600-3300小时)。

本区林业用地面积约1701万亩。

但有林地面积为415万亩,仅占林业用地面积的24.4%。

庆阳市农村住房建设管理条例

庆阳市农村住房建设管理条例

庆阳市农村住房建设管理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庆阳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3.12.21•【字号】庆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2023〕第3号•【施行日期】2024.05.01•【效力等级】其他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时效性】尚未生效•【主题分类】村镇建设正文庆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2023〕第3号《庆阳市农村住房建设管理条例》经庆阳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于2023年10月31日通过,已由甘肃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于2023年11月28日批准,现予公布,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

庆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3年12月21日庆阳市农村住房建设管理条例(2023年10月31日庆阳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 2023年11月28日甘肃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批准)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规划和管控第三章申请和审批第四章建设和管理第五章服务和监督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农村住房建设管理,节约集约用地,保障农村住房质量安全,促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国土空间规划划定的城镇开发边界以外的农村集体所有土地上农村村民新建、改建、扩建住房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条例。

法律、法规对农村住房建设管理已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执行。

第三条农村住房建设管理应当遵循规划先行、适度集中、一户一宅、建新拆旧、风貌管控、保障质量的原则。

第四条市、县(区)人民政府组织领导农村住房建设管理工作,建立目标管理和责任追究制度,督促有关部门依法履行职责。

乡(镇)人民政府负责乡(镇)国土空间规划、村庄规划编制和宅基地审批、农村住房质量安全管理以及监督执法工作。

第五条市、县(区)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负责乡(镇)国土空间规划、村庄规划编制的指导审查以及农用地转用、房屋权属登记等监督管理工作。

中国七大民居的特点52页PPT

中国七大民居的特点52页PPT
我国地域辽阔,民居形式多 种多样。大概可以划分为七大类, 即:窑洞式民居、干栏式民居、 庭院式民居、土楼式民居、江南
中国传统民居的分 类
一、窑洞式民居
◘ 分布地区:目前中国的窑洞式民居大致集中在五 个地区,即:晋中、豫西、陇东、陕北、冀西北。
◘ 文化气息:中华民居史上标志了一个古老时段建 筑水平的居住形式,被誉为“东方一绝”。
圆楼是当地土楼群中最具特色的建筑,一般它以一个圆心出发,依不同的半径,一 层层向外展开,如同湖中的水波,环环相套,非常壮观。其最中心处为家族祠院,向外 依次为祖堂,围廊,最外一环住人。整个土楼房间大小一致,面积约十平方米左右,使 用共同的楼梯,各家风乎无秘密可言。
建筑特点
土楼是以土作墙而建造起 来的集体建筑,呈圆形、 半圆形、方形、四角形、 五角形、交椅形、畚箕形 等,各具特色,其中以圆 形的最引人注目,土楼属 于集体性建筑,其最大的 特点在于其造型大,无论 从远处还是走到跟前,土 楼都以其庞大的单体式建 筑令人震惊,其体积之大, 堪称民居之最。其直径大 约为50余米,三、四层楼 的高度,共有百余间住房, 可住三、四十户人家,可 容纳二三百人。而大型圆 楼直径可达七八十米,高 五六层,内有四五百间住 房,可住七八百人。从土 楼这种民居建筑方式体现 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民俗
拱窑洞。这种窑洞
无需靠山依崖, 能
自身独立,又不失
窑洞的优点。可为
单层,也可建成为
楼。若上层也是箍
窑即称“窑上窑”;
若上层是木结构房
屋则称“窑上房”。
独立式窑洞图片
二、干栏式民居
我国先民为了居住地能有良好的通风和防 潮性能,于是盖造干栏式房屋。这种木建筑房屋, 一般都由若干木桩、圆木、木板组成,下部有木 柱构成底架,高出地面,底架采取打桩的方法建 成。桩木打成后,上架横梁,再铺板材,然后在 木板上立柱构梁架和屋顶,形成架空的建筑房屋。 干栏式建筑,既可防蛇虫猛兽之害,又可避潮湿, 下面还可养殖家禽家畜。至今,我国西南一些少 数民族地区,仍然采用这种古老建筑形式。干栏 式房子,中国古籍亦称作为干兰、高栏、阁栏、 葛栏,还有认为考古学和民族志中所见的水上居 址或栅栏居,均属干栏式房子。文献传说的巢居,

窑洞--丰富生动的建筑形式与元素

窑洞--丰富生动的建筑形式与元素

此室内的布局也不一样。以窑洞厨房和卧房
为例来说明。厨房的布局很简单,厨房右侧 一般都没有土炕,灶台与土炕相连,中间有
一高台,厨房左边摆放器皿,水缸等。厨房
左边也家具放置。左右山墙上贴挂字画,背 墙多为中堂。
窑洞的营造技艺3
室内格局的特征 第一,室内布局设计因地制宜。 第二,室内布局安排以人为本。 第三,室内布局注意装饰文化,这一点可以从窑洞内挂的字画看出。
1.4 丰富多变的院落层次
庆阳窑洞,根据黄土高原沟壑区的地理条件,
挖掘不同形式的窑洞,有崖庄、架板庄和地坑 庄等。构筑了风格各异的庄院,有着丰富多变
的院落层次。
院落的特征是是封闭和内向,以窑洞为主体 的住宅以院为中心,只一道门。庄院也有几进
院的,,把主窑围在最里层,高墙深院,有明
显的封闭性和防卫性.
2.4.多样的靠崖箍窖地坑
土窑洞修凿容易,但窑内墙壁难以粉刷, 易碱化,窑面经风化雨蚀常常整块整块地剥 落,如遇洪灾或山体滑坡。其坍塌之危总是 毁灭性的。后来在土窑洞外接一圈砖石拱洞, 这样既加固了窑洞,又比过去的土窑洞美观 了许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窑洞由掘土 修造逐渐转为用砖石在平川箍建。砖石窑洞 既秉承了土窑洞的优点,又克服了它的缺陷, 成为陕北人较为理想的住宅。 俗谚有“箍窑盖房,一世最忙”,箍窑是家 中一件大事,按照传统观念,窑洞箍的怎样, 关系到子孙后代吉凶盛衰大事。因此,箍窑 必请风水先生看地势、定方向、择日子来选 定。现在的选址大都趋向实用,选择向阳、 背风、吃水和交通都方便的地方。
砖窑较土窑晚,始建于元朝是用粘土砖砌筑而成的; 石窑是将人工采用撬凿法和爆破法开采出来的时刻加 工后砌筑而成的。
石窑 砖窑
1.1质朴简洁的材质
窑洞被誉为最绿色的建筑,自然有其独特 的内在魅力。黄土窑洞是生土建筑,就地取材, 造价低廉技术简单,保温和隔热性能比较好。 窑洞除了黄土和黏土做材质外,窑洞的 门窗多用柳、杨、榆、椿之木。窗棂格式多 样,曲直交错,长短相间,构图古朴典雅或 新颖别致,有八角楼、十二莲灯等雕刻花卉 图案,十分考究,经彩绘油漆,显得美观大 方。窑洞的门多为双扇,开在中间,如在一 侧则为单扇。有的地方的门是镂空的,称为 棂子门,但大多数地方的都是实心门。窑洞 的门窗都是木质框架做成,并装架在窑洞正 面。上部为两扇天窗,下部左侧为两扇木板 合对而成的门。

西北民居建筑介绍

西北民居建筑介绍

富有特色的天水民居
在甘肃各地的民居中,具有“陇上江南”之称的 天水民居别具一格,最具特色。天水传统民居主 要胡氏民居为代表。
明代民居建筑的杰出代表——胡氏民居
• 2003年10月,天水民居——这个西北小城以往并 未被人如此关注过的人文遗迹,破天荒地出现在 该组织一份叫做“100个濒危世界遗产名录”中。 • 天水胡氏古民居(俗称南北宅子),属明代民居古 建筑,位于天水市秦州区民主西路,西边毗邻文 庙。,具有很高的历史、 文化、艺术价值, 在全国范围内其规模 也是不多见的古民居。
陇东窑洞民居分布广泛庆阳市各县乡镇都有窑洞村落分布窑洞庄院都互相靠近户连户村连村构成了独特的窑洞民俗社会千百年来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窑洞民居文化对陇东人的生产生活和我国北方的居住形式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陇东窑洞多为土窑洞近年来出现了少量砖箍窑
甘肃民居建筑介绍
总体概括
• 甘肃历史上是一个多民族地区 ,由于历代统治阶级 相互攻战征掠 ,使甘肃成了历史上军事争夺频繁的 地区。这种状况反映到建筑上 ,使甘肃建筑非常突 出地普遍具有军事的性质 ,出现了大量军事城池、 长城边墙、关隘、烽火台、堡寨和驻兵屯田设施。 而且城乡民居也都具有防御性质 ,聚居防守 ,庄堡 棋布 ,尤以河西走廊地区最为显著。秦始皇统一六 国 ,建立了统一的大业。在甘肃建立了陇西郡和北 地郡 ,下设若干县 ,郡治、县治的城池都有一定的 规模。修全国驿道 ,车同轨 , 大修宫室。统一修长城 , 使建筑及其技巧迅 速地丰富和提高。
甘肃窑洞
• 尽管陕北窑洞名扬天下,但实际上,甘肃陇东黄 土高原是天下黄土最深厚的地方,而庆阳地处典 型的陇东黄土高是平展展的平原,还是沟壑纵横的山区,都会 看到一排排、一孔孔窑洞庄院组成的村落。
陇东窑洞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远古的时代。庆阳自古以 来是周朝圣祖的发祥地,从不窋到鞠陶再到公刘,历经 三世,在这里艰苦创业,繁衍生息,创造了光辉灿烂的 周文化。《甘肃通志》记载:庆阳府人“好稼穑务本业, 有先王遗风,陶复陶穴以为居,于貉为裘以御寒。”说 的是周人的生活情况,而窑洞居住的历史大概还要在周 之前。这里的“陶复陶穴”就是周人的窑洞,古代“陶” 与“窑”音异而义同,古之陶即今之窑。“陶复陶穴” 就是周人根据不同的地理条件挖掘的两种不同形式的窑 洞。 在塬面上,正凿的窑洞 既为“陶穴”,在塬边、 半山腰挖的窑洞 既为“陶复”。这种 “陶复陶穴”的古 建筑一直流传至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陇东传统民居
摘要:地坑庄院陇东地区的人们利用往日的废涝池、自然坑洼以及为使风水好且出入便利而在选中的地方挖建的一种住宅。

这种住宅形式的产生和发展,有其特殊的自然和文化原因。

本文试图揭示这种住宅形式所蕴含的陇东先民所具有的畏惧自然、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追求居住环境和谐完美;安贫乐道、眷恋故土;着眼现实、长幼有序等文化特征。

关键词:地坑庄院居住形式陇东地区地域文化特征
一、地坑庄院简介
地坑庄院陇东地区的人们利用往日的废涝池、自然坑洼以及为使风水好且出入便利而在选中的地方挖建的一种住宅。

实际上,地坑庄院是原区群众在进入文明时代以后对原有的古老“穴居”住宅最直接的发展和进化。

这种住宅一般是在旧涝池或废坑的基础上开一大方坑,四壁开凿窑洞。

地坑院窑洞庄院的长度一般在15米左右,深度在6米左右,宽度因院落性质、地形、地貌而差异较大。

小的通常有十多米见方,常常呈座北向南的方向。

在正面,一般修挖窑洞三孔,左右两边修相同数目或少于正面的窑洞,十分讲究左右之间的对称。

出入通道多修建于庄院主窑的对面,通道所在的一面一般不修窑洞,修时也只是小于正侧三面许多的辅助性窑洞,如厕所,鸡、猪、牛、羊圈。

主窑(即正面的窑洞)一般略大于其他窑洞,大体为深6.6米左右,高3—4米,底宽3—3.3米。

较大的院子有二十多米甚至几十米见方。

一面挖窑五孔或七孔,能容纳几
十口的大家庭居住。

二、地坑庄院的历史成因
陇东地坑庄院的产生和延续的物质条件是深厚的黄土层的存在,是陇东人民在漫长的年代里与黄土同生存共相处的实践中,对黄土特性一种规律性认识的反映。

体现了陇东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提升认识,不断地利用自然,改善生活环境的奋斗精神,映射了陇东先民在漫漫岁月中所表现出的聪明才智。

陇东地区在明清以前长期处于中原王朝与边族政权、统一王朝与分裂政权、汉民族与少数民族之间对峙争锋的前沿,政治军事地位尤为重要,这种多民族的交错分布与融合、农牧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是陇东地坑庄院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延续千年断断续续的战乱,带给广大陇东先民的毫无疑问是食不果腹、衣不裹体、流离失所。

长期的战乱,严重地影响了这一地区经济发展进步,使这里的人民处在极端贫困的生活状态。

地坑庄院的省钱、省工,不需要花很多投资就能入住,也可以没有很多家具的经济性,与古代陇东人民在长期战乱中所具有的经济水平一致;另外地坑庄院隐藏在地下,不容易被远距离侵袭的异族人发现,在一定程度上对躲避战乱有帮助。

这也是陇东地坑庄院能够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

三、地坑庄院所蕴含的文化特点
第一、地坑庄院的生产和发展经历了5000多年漫长的历史,是中国窑洞住宅的典型形式和中国窑洞文化的精花。

陇东的地坑庄院距今已有5000年左右的历史了。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化和发展,人们在长期的生活时间中逐步利用黄土高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吸取三种住宅形式的优点,在实用的前提下日益追求美观,利用黄土高原独特的地理环境,将地穴式和半地穴式窑洞开挖成有一定艺术标准的正方、长方型地坑院,然后凿窑洞居住;从而克服了早期穴居式住宅空间小、容水量少、阴暗潮湿、简单粗糙和抗灾害性差的缺陷,赋予地坑庄院以实用加美观的丰富而又深刻的内涵。

地坑庄院这种民居形式的创立和发展,体现了陇东先民倡导的以“人惧天、人顺天、人用天、指望天、天人和”等观念为核心的农耕文化所表现出来的畏惧自然、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深层次文化特征。

第二、窑洞具有防火、防噪音、冬暖夏凉、节省土地、经济省工、适应农耕生活等优点,射影了陇东古代劳动人民在艰苦的漫漫长河中无与伦比的聪明才智。

地坑庄院除门窗等部位用木材外,95%以上的面积都是所黄土或石头,整个建筑所用可燃性物质极少,因为很少有火灾发生;窑洞修建于深厚的黄土层中,每个窑洞之间至少也有1.5米以上的黄土间隔,很少受外界影响,具有机好的隔音效果;地坑庄院深入黄土层数米,冬天保温,夏天隔热,冬暖夏凉,为人们提供了安静而又舒适的生活、休息环境。

地坑庄院常常利用不便耕种的废弃地,可以修建于耕地附近及周围,基本不占耕地,而且利用自然黄土资源,便于农作物的收藏保管;用丰富的黄土积粪施肥,便于就近耕
作和粮食产量的提高等等。

这种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表现的是陇东先民以“人顺地、人用地、人改地、指望地、地人和”为核心的水土农耕文化特征。

第三,陇东地坑庄院十分讲究实用与和谐美观的艺术效果。

地坑庄院从修建到装饰都十分讲究实用。

地坑庄院的修建,从选址、计划、挖凿到装饰,贯穿整个过程的基本原则是“实用”。

在选址时,人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便于生活、便于劳动;在计划中,人们特别注重庄向的面北向南、窑洞的布局排列、通道的位置坡度;挖凿与修筑时,讲究窑洞的坚固和谐。

从内容结构来看,地坑庄院,都是锅台连炕。

每当做饭,土炕便成了火道,一顿饭的火力,就足以消除土坑的冰冷潮湿,既实用,又节约燃料;装饰时则看重外观的整齐和谐、美观大方。

如门窗安装。

从节能保暖的目的出发,陇东地坑庄院窑洞的门窗一般比山西、陕西的窑洞小些,但却非常讲究门与主窗的平行、对称,等等。

典型的地坑院则左右对称,上下通道与主窑洞形成一道中轴线,将一个院子分为左右一致的两半,构成一个典型的地下四合院。

窑洞与窑洞、窑洞各个部位之间始终表现出和谐与完美的艺术效果。

这既体现了陇东先民所具有的务实思想、又是陇东先民追求居住环境和谐完美文化特征的具体体现。

第四,地坑庄院培育了陇东先民安土重迁、眷恋故土情感,
安土重迁是黄土文明——农业文明的重要特征。

在以农耕为主的生产方式下,陇东先民对土地的依赖远胜于长期活动于这一地区的游牧民族。

上古时代陇东肥沃的土壤养育了远古的人民,也使陇
东人习惯于在故土从事周而复始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习惯于这种自然经济所带来的安宁与平静。

在安土重迁的文化心态下,形成的小农意识,一方面表现为胸无大志:老婆孩子热炕头,成为古代普通陇东男人的最高人生理想追求。

只有被故土抛弃者,才会于万般无奈之下,背井离乡,离家远走。

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对故土深深的眷恋和强烈的民族凝聚力。

而对外相对封闭的地坑庄院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陇东先民安贫乐道、眷恋故土的心理需求,因而这一建筑形式在陇东地区就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也就是这种居住方式的长期存在,强化了陇东文化的封闭性和保守性特征。

第五,地坑庄院的建筑形式反映出浓厚的道教风土观和儒家长幼有序的伦理思想。

陇东地坑庄院在发展进步中还深深地表现出道教的风土观和儒家,长幼有序,的伦理思想。

道教自魏晋南北朝进入陇东后,就很快为陇东人民所接受,并在包括修建住宅等生活文化多方面渗入了其思想观念。

如修建新庄过前将风水看作头等大事,讲究“背实眼阔”,即背面要靠实,对面要眼界开阔;厨房要安排在上首;上下通道不讲究“正”,而要根据“风水”作一些走向上的调整。

院落的布局在风水好的前提下才考虑什么地方作什么安排等等。

与此同时,地坑庄院还表现出强烈的儒家,长幼有序,的伦理思想。

窑洞的修建,注重主窑大于边窑、正窑大于侧窑。

面南背北的正面中间一孔窑洞为主窑,也叫客窑,是祭祖、接待客人和长辈居住的地方。

主窑旁边的窑洞,除左面的一孔安灶做厨房,其他窑洞都可以为小
字辈子所用。

这充分体现了陇东先民对于祖先的崇拜和对长辈的尊重。

这是陇东文化着眼现实的具体表现,也是儒家“长幼有序”的伦理思想在地坑庄院这种民居形式中的集中反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