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密的理论贡献》

合集下载

2014年高考复习《经济学常识》专题一:古典经济学巨匠的理论遗产

2014年高考复习《经济学常识》专题一:古典经济学巨匠的理论遗产

3.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
(1)观点:①资本家在一定时期内支付给工人的 货币量,是工人获得的名义工资;工人用获得的货 币工资所能购得的生活必需品,是工人获得的实际 工资; ②真实反映雇佣工人生活水平的应该是实际工 资,而不是名义工资。 (2)评价:①李嘉图把工人工资区分为名义工资 和实际工资,并敢于承认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生 活水平有下降的趋势,这是他的一大贡献; ②他把工人实际工资的下降归因于人口的增长, 表明他对这个问题未能作出科学的回答。(不足)
自由贸易与绝对成本学说
对外贸易自由化 (1)生产相同产品,各国的成本不同各 国有各国的优势。
内容
绝对成 本学说
(2)各国将本国的全部资源用于生产在 成本上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然后通过 对外贸易,用自己生产的东西换取本国 需要而由其他国家生产的东西,在投入 不变的情况下,贸易参与国均可从中获 得好处。 (1)科学性
Ⅱ.斯密的政策主张
1、自由放任与“看不见的手”原理
(1)斯密的增加财富理论:斯密认为经济学要研究 如何增加国民财富。国民财富的增长,首先取决于劳 动生产率的提高,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途径是分 工。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因为:其一,分工能
提高劳动者的工作技巧和劳动熟练程度;其二,分工
能免除有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的时间损失;其三, 分工有利于机械的发明和使用。
1、对影响财富增长的因素的认识
(1)内容: ①李嘉图认为增加资本积累是实现财富增长的必 要条件。 ②他认为收入的分配状况对财富的增长影响重大。
(2)政策主张:
①李嘉图极力主张发展生产力,增加国家财富。 ②他还主张通过 降低地租 的方式来增加资本 积累,实现财富增长。
2、对商品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关系的认识

高中政治人教版选修二经济学常识专题一3、4 斯密的理论贡献和政策主张课件(共41张PPT)

高中政治人教版选修二经济学常识专题一3、4 斯密的理论贡献和政策主张课件(共41张PPT)
关于地租的来源,斯密一方面认为,地租是劳动产品的一部分,是农产品 价格超过农业资本和普通利润的部分。另一方面又认为,地租是地主借给 农业资本家使用的自然力的产物,其大小取决于想象上的自然力的大小。
如何看待斯密关于三种收入来源的理论?
2.斯密的收入分配理论二元性
“资本主义工资、利润和地租都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 价值的一部分”的观点,揭示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地主 阶级之间的经济关系;
运用《经济学常识》的相关知识,分析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什么不能完全由“看不见的 手”调节。
[参考答案] 市场调节有利于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但市
场也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局限。水资源完 全由“看不见的手”调节,会造成过度开发、分配不 公、污水排放量过多等问题,不利于可持续利用。政 府参与水资源管理能够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
政策主张:鼓励出口、禁止或限制进口的政策。
2.重商主义和斯密财富观的比较
重商主义者的观点
金银货币
通过国家干预经 济,保证顺差的对外 贸易
财富的含义? 财富的来源?
斯密的观点
一国生产商品的总量
提高劳动生产率和 资 本的利用效率
根据材料,评价重商主义者和斯密的财富观?
3.对重商主义和斯密观点的评价
斯密的理论贡献和政策主张
高二年级 思想政治
本专题在全书中的地位
时间
十八世纪中叶 至十九世纪初
十九世纪 四十年代
二十世纪初期 开始至七十年代
二十世纪 七十年代后
内容
古典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 巨匠的理论遗产 经济学的伟大贡献
(斯密、李嘉图)
社会主义经济 理论的初期探讨
现代西方国家 市场经济的兴 起与主要模式

专题一1斯密的理论贡献和主张

专题一1斯密的理论贡献和主张
主张"富国裕民" 主张"富国裕民". 提出政治经济学有两个目标 1给人民提供充足的收入 2给国家提供充分的收入, 给国家提供充分的收入, 使公务得以进行. 使公务得以进行. 意义: 意义:反映了资摆封的 要求 价值是生产该商品耗 费的劳动量决定的. 费的劳动量决定的.
斯密的理论贡献
斯密的劳动价值理论
马 克 思 主 义 的 三 个 来 源
德国的古典哲学 英国的古典政治 经济学 法国的空想社会 主义
马 克 思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主 马克思主义政治 义 的 经济学 三 科学社会主义 个 组 成 部 分
专题一: 专题一:古典经济学巨匠的理论遗产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亚当. ---亚当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亚当.斯密
重农主义 重商主义
18世纪50~70年代法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 18世纪50~70年代法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 世纪50 学说.以自然秩序为最高信条, 学说.以自然秩序为最高信条,视农业为财富的 唯一来源和社会一切收入的基础, 唯一来源和社会一切收入的基础,认为保障财产 权利和个人经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由是社会繁荣的必要因素. 权利和个人经济自由是社会繁荣的必要因素. 它建立在这样的信念上: 它建立在这样的信念上:即一国的国力基于 通过贸易的顺差--即出口额大于进口额- --即出口额大于进口额 通过贸易的顺差--即出口额大于进口额- 所能获得的财富.主张"民穷国富" -所能获得的财富.主张"民穷国富".
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取消政 取消政 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 府对经济的所有干预, 府对经济的所有干预,发挥市场 的作用,自由参加市场活动. 的作用,自由参加市场活动.
斯 密 的 政 策 主 张

亚当斯密的理论贡献

亚当斯密的理论贡献

三、斯密的劳动价值论
? 1、斯密对于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认识
? 价值有两个不同的意义,有时表示特定 物品的效用,有时表示由于占有某物而取得的 对他种货物的购买力。前者叫使用价值,后者 叫做交换价值。
三、斯密的劳动价值论
水的用途很大,但我们不能以水购买任何物品,也不会拿任何物品与 水交换。反之,金刚钻虽几乎无使用价值可言,但需有大量其他货物 才能与之交换。
第一框:斯密的理论贡献
一、走进亚当. 斯密 二、亚当斯密的理论贡献
亚当. 斯密,英国经济学家,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 和理论体系的建立者。1723年出生在苏格兰法夫郡 的寇克卡迪。 * 17岁获格拉斯哥大学硕士学位。同年,斯密获得 了奖学金,进入著名学府牛津大学学习。 * 1746年获格拉斯哥大学博士学位。 * 1748年,斯密开始在爱丁堡大学担任讲师,主讲 英国文学,几年后又开始讲授经济学课程。 * 1751年,斯密回到母校格拉斯哥任教授,主讲逻 辑学和道德哲学。在格拉斯哥大学任职期间,斯密 公开发表经济自由主义的主张,形成了自己的经济 学观点。 * 1759年,斯密的第一部著作《道德情操论》出版, 这部著作为他赢得了巨大的声誉,使他跻身于英国 一流学者之列。 * 1764年任布克莱希公爵的私人教师,曾前往法国, 与重农学派的经济学家交往。 1767年回家乡从事政 治经济学的研究和写作。 * 1776年,历时六年,修改三年的经济学巨著《国 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即《国富论》) 终于 完成。它的发表,标志着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正 式诞生。
亚当. 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思考:在斯密看来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是什么?
①商品的交换价值不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
②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可能有交换价值。

斯密的理论贡献

斯密的理论贡献
放 任
(1)增加国民财富的途径
(自由放任主张的提出)
国民财富的增长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分 工
如何 促进
取消一切限制市场 和交换的措施,自由 放任(政策主张)
扩大市场规模,充 分发挥市场作用
思考: 斯密是如何认识分工与交换的关系的?
斯密思考
在将资本放在哪一部门能带来最大收益的问题上,斯密认 为,每个人处在他当时的地位,显然能判断的比政治家或立法 家好得多。他指出,如果政治家企图指导私人应如何运用他们 的资本,那不仅是自寻烦恼地去注意最不需要注意的问题,而 且是攫取一种权利。把这种权利交给一个大言不惭地、荒唐地 自认为有资格行使的人,是再危险不过的了。 思考:反映了斯密的什么观点?
重商主义
“就象守财奴一样,双手抱住他心爱的钱袋,用嫉 妒和猜疑的目光打量着自己的邻居”
——恩格斯
产生背景——
“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及整个远东地区搜寻着 黄金;黄金这两个字变成了驱使西班牙人远渡大西洋 的符咒;黄金也是白种人刚踏上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追 求的头一项重要的东西” 。
重商主义
的贸易观点
亚当.斯密 1723——1790
亚当· 斯密是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1723年亚 当斯密出生在苏格兰法夫郡(County Fife)的寇克 卡迪(Kirkcaldy)。亚当· 斯密的父亲也叫亚当· 斯 密,是律师、也是苏格兰的军法官和寇克卡迪的 海关监督,在亚当斯密出生前几个月去世;母亲 玛格丽特(Margaret)是法夫郡斯特拉森德利 (Strathendry)大地主约翰· 道格拉斯(John Douglas)的女儿,亚当斯密一生与母亲相依为命, 终身未娶。 许多人知道亚当.斯密是从“看不见的手” 这句话开始的。不论是马克思还是西方经济学界 都毫不怀疑地认为亚当.斯密是古典经济学最杰 出的代表。马克思说:“在亚当.斯密那里,政 治经济学已发展成为某种整体,它所包括的范围 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形成。”当代美国最著名的经 济学家萨缪尔逊说:“我们可以把亚当.斯密出 版《国富论》的那年看作是现在所学的经济学的 诞生之年。”《国富论》出版于1776年,《独立 宣言》也发表于这一年,全面地考虑,很难说清 楚哪一部文献更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独立宣 言》向社会发出了一个全新的呼吁,呼唤社会致 力于生活、自由和快乐的追求,而《国富论》则 解释了这样的社会是如何运行的。

斯密的理论贡献罗大容

斯密的理论贡献罗大容
对价值决定因素的认识
①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 ②由商品在交换中所能购买到的劳动量决定
例如:
东西①与水科水的学交用换地途;最认大识,到但商我品们不的能交以换水价购值买任不何是物由品使,用也不价会值拿决任定何的; ②金没刚有钻认虽几识乎到无,使没用有价值使可用言价,值但的须有东大西量不其可他能货物有才交能换与价之值。
斯密的观点
①资本主义的工资、利润和地租都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 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
②工资是工人自己劳动创造的全部价值,利润是对资本 家支出的补偿,地租是自然力的产物。
评价
①科学地揭示出资本主义工资、利润和地租的来源,以及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地主阶级之间的经济关系; ②掩盖了资本主义工资、利润和地租的实质,以及三大阶 级之间特别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经济关系。
斯密在《国富论》中对重商主义财富观进行了无情的批判, 指出:“如果力求认真地证明,财富不由货币或金银构成,而 由货币所购各物构成,并且只在购买货物时才有价值,那就未 免过于可笑了。无疑,货币总是国民资本的一部分;但我已经 说过,它通常只是一小部分,并总是最无利可图的一部分。” 回答1-2题。
A 1、在斯密看来,货币在这里行使的职能是( )
什么是经济学?
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 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物品和劳务,并将它们在 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
经济学:关于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 中内在规律的科学。
为什么学经济学?
经济学法则 :成本效益原则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被誉为“社会科学皇冠上最耀眼的明珠” 唯一被授予“诺贝尔奖”的社会科学
西方经济学发展阶段
1.重商主义:西方经济学的萌芽时期(15世纪~17世纪中期)
代表人物有英国的托马斯•曼和法国的孟克列钦、柯尔培尔等人。

古典经济学巨匠的理论遗产 斯密的理论贡献

古典经济学巨匠的理论遗产 斯密的理论贡献
(4)斯密的阶级结构与收入分配理论
①斯密对资本主义社会成员划分阶级的依照、结构及评价 ②斯密的收入来源二元论内容及其评价
亚当·斯密(1723~ 1790) Adam
Smith
英国经济学家,古典政治经济学的
代表和理论体系的建立者。出生于苏 格兰,父亲是律师兼海关官吏。17岁获 格拉斯哥大学硕士学位,又入牛津大学 学习,1746年格拉斯哥大学博士学位。 1764年任布克莱希公爵的私人教师, 曾前往法国,与重农学派的经济学家交 往。1767年回家乡从事政治经济学的 研究和写作,1776年出版《国民财富 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 》,一译《原富》)他的经济学说形成 于18世纪50—70年代。后被选为格拉 斯哥大学名誉校长。 斯密是工场手工 业时期的经济学家。
斯密认为,分工起因于交换能力。因此,分工程度总要受交换 能力大小的限制,换言之,要受市场大小的限制。他指出,假如市 场过小,就不能鼓舞人们专门从事一种工作。因为在这种情况下, 人们不能用自己消费不了的剩余产品随意换得自己需要的别人 的剩余产品。
考虑:这体现了斯密的什么观点?
(一)自由放任与“看不见的手”
一、时代的呼唤
1、斯密生活年代的英国社会状况 ——斯密经济理论
①圈地运动达到了高潮
产生的客观必定性
②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
③科技进步的加快发展
④封建势力和重商主义的存在
2、斯密生活时代社会状况对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①“圈地运动”的加速 提供大批自由劳动力 推动着
对殖民地掠夺的加剧 提供大量资本
1、增加国民财富的途径
(1)分工理论
国民财富的增长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分工
取消一切限制市场 和交换的措施,自由

专题一-1、2亚当斯密

专题一-1、2亚当斯密

(1)在对外贸易中,不同国家生产相同的产品, 其成本是不同的,且各国有各国的优势。 (2)如果各国将本国全部资源用于生产在成本上 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后通过对外贸易,用本国生 产的东西换取本国需要而由其他国家生产的东西, 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贸易参与国均可从中获得好 处,所以各国都应该参加对外贸易。
斯密 李嘉图
马克思主义经 济学的巨大贡 献(专题二) 劳动价值论 剩余价值理论 经济危机理论
列宁 斯大林 毛泽东
第一专题 古典经济学巨匠的理论遗产
为什么要讲古典经济学
1.
2.
3.
古典经济学的出现,标志着政治经济 学的诞生。 古典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直接 理论来源之一。 古典经济学大师们提出的一些经济理 论和政策主张,影响犹存。
3. 斯密的政策主张 (2)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

②评价

①具有科学性:该学说揭示了国际分工、 自由贸易的必要性,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科 学性。 ②存在局限性:但事实上,并非所有国家 都有自己的绝对优势,各国的绝对优势也 不是固定不变的,而且某一种社会资源不 可能被用来生产任意一种商品。
从根本上看,该学说反映了当时英国资产阶
①金银是唯一的财富形式 ②财富增加来自对外贸易的顺差 ③国家干预经济(禁止进口、鼓励出口) ④民穷国富:降低工资和成本,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2. 斯密的理论贡献 (1)经济学的目的和财富的含义


①财富:包括一国生产 的所有商品 ②经济学的目的:一是 给人们提供充足的收入; 二是给国家提供充分的 收入。(富国裕民)
级通过对外贸易进行对外扩张的迫切愿望。
——斯密的观点和政策主张是在反对重商主义的 过程中建立起来的 (1)斯密的财富观 (2)劳动价值理论 (3)阶级结构和收入分配理论 (4)自由放任政策主张:“看不见的手”理论 (5)自由贸易主张:绝对成本学说

亚当斯密的经济学思想与贡献

亚当斯密的经济学思想与贡献

亚当斯密的经济学思想与贡献亚当·斯密(Adam Smith)是18世纪苏格兰著名的经济学家和哲学家,被广泛称为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

他的著作《国富论》对现代西方经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提出了诸多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为当代经济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对亚当·斯密的经济学思想及其贡献进行探讨。

一、亚当·斯密的经济学思想亚当·斯密通过对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观察,建立了一套自成体系的经济学理论,包括以下几个核心要点。

1. 劳动价值论亚当·斯密认为,劳动是物质财富创生的源泉,是价值的根本来源。

他提出了劳动价值论,认为一个商品的价值应当以生产该商品所需的劳动时间来衡量。

他以此作为基础,通过劳动分工的分析,提出了劳动分工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2. 自由市场与竞争亚当·斯密主张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体制,认为市场的自由竞争可以使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实现经济效率最大化。

他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认为通过个人追求经济利益来达成社会福利最大化。

3. 国际贸易与比较优势斯密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不同国家在生产某种商品上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应通过国际贸易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他反对国家干预贸易,主张贸易的自由化与开放化。

4. 动机与利益追求亚当·斯密认为人类行为的根本动机是追求个人利益。

他提出了自利动机理论,认为通过每个人按照自己的利益行动,市场经济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推动社会的繁荣和发展。

二、亚当·斯密的贡献亚当·斯密的贡献不仅体现在他的经济学思想上,还表现在以下方面:1. 现代经济学的奠基者《国富论》是经济学史上的经典著作,奠定了现代经济学的基础。

其对劳动价值论、自由市场、资源配置、利益追求等问题的独特见解,为后来经济学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参考和研究方法。

2. 劳动分工的提出者亚当·斯密对劳动分工的分析,对于工业化和产业发展的理解具有深远的影响。

亚当斯密的贡献

亚当斯密的贡献

亚当斯密的贡献亚当·斯密(Adam Smith)是18世纪英国思想家、经济学家,他对现代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本文将从亚当·斯密对经济理论的贡献、他对劳动分工的观点、自由市场经济的理念以及他的《国富论》等方面展开论述。

首先,亚当·斯密对经济理论的贡献不可忽视。

他是西方现代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通过对市场经济的研究与思考,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经济学理论,对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强调市场的自由与竞争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认为市场经济可以自我调节,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并带来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的增加。

这些理论对后来的经济学家起到了重要的启示作用,被广泛运用于实践中。

其次,亚当·斯密对劳动分工的观点也是他的重要贡献之一。

他认为劳动分工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他通过对不同生产领域的分工,将生产过程中的工序分割与专业化,从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他用“针的例子”形象地说明了劳动分工对生产效率的影响,并指出劳动分工可以使工人们更加熟练地工作,从而提高产品质量。

这个观点为后来的管理学和生产制造领域提供了很大的借鉴与启发。

进一步地,亚当·斯密强调了自由市场经济的重要性。

他认为市场的自由竞争能够调节供求关系,使资源得到最优的配置。

他反对政府过多地干涉市场经济,主张市场应该自由运作,通过供需关系的调节来实现均衡状况。

他的自由市场经济理念对后来的自由主义经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全球范围内的市场经济奠定了基础。

最后,亚当·斯密的著作《国富论》是他思想贡献的重要体现。

这本书系统地阐述了他的经济思想,并深入分析了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和原理。

《国富论》被视作古典经济学的经典之作,对现代经济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它不仅为经济学奠定了基础,也为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考框架。

总之,亚当·斯密以其对经济理论的贡献而闻名于世。

他提出的自由市场经济的理念、对劳动分工的观点以及《国富论》的思想深刻影响了现代经济学的发展。

亚当斯密的思想体系和贡献

亚当斯密的思想体系和贡献

亚当斯密的思想体系和贡献亚当·斯密,一位充满智慧的经济学家、伦理学家和社会思想家,他的思想体系为现代经济学、伦理学和社会政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本文将介绍亚当·斯密的思想体系和贡献,以表彰他对人类思想史的卓越贡献。

亚当·斯密生于18世纪初的苏格兰,那个时代是欧洲启蒙运动的鼎盛时期。

他毕业于牛津大学,并在爱丁堡大学担任教授一职。

在此期间,他的学术成就斐然,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想体系。

亚当·斯密的经济思想体系主要体现在他的著作《国富论》中。

他主张自由放任主义,认为市场经济中的“看不见的手”会自动调节经济活动,促进国家财富的增长。

他反对政府对经济的过度干预,认为政府只需要扮演好“守夜人”的角色,为市场经济提供必要的法律和制度框架即可。

在伦理学方面,亚当·斯密提出了“道德情感论”。

他认为,人类的道德情感源于对自身利益的,以及对他人的同情和关爱。

他将道德情感分为“自爱”和“仁爱”两种,并认为这两种情感在人类行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社会政策方面,亚当·斯密主张自由主义的社会政策。

他认为,人们应该享有言论自由、宗教自由和财产权等基本权利。

同时,他还主张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府,认为政府的权力应该受到限制,以避免腐败现象的发生。

亚当·斯密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经济学思想成为了现代经济学的基石,为后来的经济学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启示。

在伦理学方面,他的“道德情感论”成为了情感伦理学的重要基础,影响了许多思想家和哲学家。

他的社会政策主张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西方社会政策的制定和发展。

亚当·斯密的思想体系和贡献是巨大的,他对后世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他的思想体系为我们提供了理解经济、伦理和社会政策的重要视角,同时也启发了我们对这些领域的深入思考。

他承上启下的思想影响力不仅塑造了现代社会,也为我们指明了未来的方向。

在今天这个全球化的时代,亚当·斯密的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启示作用,值得我们不断地去学习和思考。

古典经济学巨匠的理论遗产

古典经济学巨匠的理论遗产

2011年10月14日,在第110届广交会上,针对国际贸易投资保护 主义明显抬头的状况,温家宝总理指出,历史经验证明,自由、 开放、公正的国际贸易,能够促进社会分工,提高劳动效率, 扩大市场规模,增加就业机会,符合世界各国的根本利益。相
反,贸易保护主义只会拖累世界经济复苏步伐,最终受损的是
各国人民。 结合材料,运用李嘉图的观点,分析温家宝总理积极倡导发展 自由贸易,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正确性。
东西换取本国需要而由他国生产的东西,就可以从中获得好处。
【高考警示钟】 比较成本学说对指导不同国家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增进各自利 益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一国参与国际分工,素,处理不好会给本国发
展带来严重危机。
共同抵制贸易保护主义 2011年10月14日,第110届广交会在广州开幕。温家宝总
理表示,在当前国际金融市场急剧动荡,世界经济不稳定和不
确定因素显著增加的关键时刻,国际社会应该同舟共济,进一 步扩大市场开放,以更加鲜明的态度和行动,共同抵制形形色 色的保护主义。增强国际社会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实现世界 经济强劲可持续增长。
1.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应该充分发挥世界市场在 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古典经济学家斯密和李嘉图认为,应该扩 大市场的范围,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实现财富的增长,他们 极力主张限制政府的作用,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反对贸易保护 主义。而在今天,有些国家仍然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滥用反倾
销、反补贴等贸易救济措施,使贸易摩擦政治化的倾向日益突
出,给世界经济复苏蒙上了浓厚的阴影,不利于世界经济的发 展。
2.温家宝总理的讲话充分利用了李嘉图理论和政策主张的 科学成分。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认为,各国按照“有利取
重”、“不利取轻”的原则,生产那些成本相对低的商品,通

古典经济学家的理论知识总结

古典经济学家的理论知识总结

专题一古典经济学巨匠的理论遗产一、【斯密的理论贡献】(1)斯密的理论产生的背景有利条件:①18世纪中期,英国“圈地运动”的加速、②对殖民地掠夺的加剧③科技进步的加快发展(工业革命),推动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

不利条件:但受重商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影响,束缚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观念和政策依然存在。

工业资产阶级迫切需要理论上的支持。

(2)斯密与重商主义观点比较:【表一:】(3)斯密的劳动价值理论和收入分配理论㈠斯密的劳动价值理论1.斯密对商品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关系的认识。

⑴斯密认为商品的价值有时是指使用价值,有时是指交换价值。

(斯密认为,价值一词有两个不同的意义。

有时表示特定物品的效用,有时表示由于占有某物而取得的对他种货物的购买力。

前者叫做使用价值,后者叫做交换价值。

)⑵斯密是第一个明确提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概念的人。

⑶他科学地认识到了商品的交换价值不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

⑷但未能认识到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可能有交换价值。

☆2.斯密的劳动价值论是二元的。

观点一:内容:他有时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所存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

评价:这种观点正确地揭示了价值的源泉。

观点二:内容:他有时又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商品在交换中所能购买到的劳动量决定评价:在这里,他颠倒了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

㈡斯密的收入分配理论1.斯密认为一个国家的全部产品要分解为土地地租、劳动工资和资本利润三个部分。

2.斯密关于三种收入来源的理论是二元的。

观点一:内容:“资本主义工资、利润和地租都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评价:科学地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地主阶级之间的经济关系;观点二:内容:他的“工人得到了自己劳动的全部成果、利润是对资本家支出的一种补偿、地租是自然力的产物”的观点评价:掩盖了三大阶级之间特别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经济关系。

二、【斯密的政策主张】(1)国民财富增长的途径:第一:取决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途径是分工。

1斯密的理论贡献

1斯密的理论贡献

1723年6月5日,亚当 斯密出生于苏格兰法夫郡一 年 月 日 亚当•斯密出生于苏格兰法夫郡一 个只有1500人左右的小镇柯卡尔迪 人左右的小镇柯卡尔迪(Kirkcaldy)。 个只有 人左右的小镇柯卡尔迪 。 幼年的斯密聪明好学, 岁就进入格拉斯哥大学 幼年的斯密聪明好学,14岁就进入格拉斯哥大学 (University of Glasgow),主修拉丁语、希腊语、 ,主修拉丁语、希腊语、 数学以及道德哲学。在格拉斯哥学习期间, 数学以及道德哲学。在格拉斯哥学习期间,著名哲 学教授弗兰西斯•哈奇森的自由主义精神给予斯密 学教授弗兰西斯 哈奇森的自由主义精神给予斯密 很大启发,斯密对这位老师的教导一直念念不忘。 很大启发,斯密对这位老师的教导一直念念不忘。 1740年,斯密获得了奖学金,进入著名学府牛津 年 斯密获得了奖学金, 大学学习, 年毕业后回到故乡柯卡尔迪。 大学学习,1746年毕业后回到故乡柯卡尔迪。 年毕业后回到故乡柯卡尔迪
斯密对财富的认识
探究:阅读课文,比较重商主义者和斯密对社会财 富理解的不同之处.
重商主义者的观点 财富的含义 财富的来源
金银是社会财富 的唯一形态
财富只能来自对外贸易的顺差, 财富只能来自对外贸易的顺差, 要使本国的劳动者处于贫穷状态
斯密的观点
财富包括一国生产 的所有商品 财富只能来自 生产领域
主 张
旅行的经历以及在旅行过程中同许多著名大陆学者 的交往,促使斯密经济理论走向成熟, 的交往,促使斯密经济理论走向成熟,尤其是重农 主义的经济学家魁奈对他影响很大。三年后, 主义的经济学家魁奈对他影响很大。三年后,斯密 回到伦敦,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回到伦敦,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为了完成自 己的研究工作,斯密回到故乡柯卡尔迪, 己的研究工作,斯密回到故乡柯卡尔迪,开始潜心 撰写经济学著作。1776年,这部写作历时六年, 撰写经济学著作。 年 这部写作历时六年, 修改三年的经济学巨著《 修改三年的经济学巨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 研究》 即 国富论》 终于完成 它的发表, 终于完成。 研究》(即《国富论》)终于完成。它的发表,标志 着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正式诞生。 着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正式诞生。

教学设计4:1.1 斯密的理论贡献

教学设计4:1.1 斯密的理论贡献

斯密的理论贡献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识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迅速发展需要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2)重商主义者与斯密对于经济学的目的与财富的不同看法(3)斯密对价值的理解(4)斯密的劳动价值理论、阶级结构理论、收入分配理论、分工理论的主要观点内容2、能力目标:着重培养学生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学会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教学重点:斯密的劳动价值理论教学难点:斯密的阶级结构与收入分配理论教学方法:提纲导学法、探究释疑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学生自主学习并完成课本探究二、教师概括整合(一)时代的呼唤1、斯密所处年代的英国社会状况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迅速发展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有利条件)(1)要有大批失去生产资料、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

(2)要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需的大量资本。

英国的“圈地运动”和殖民地的掠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准备了上述条件。

3、束缚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因素受重商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影响,束缚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观念和政策依然存在。

(二)财富及其来源1、重商主义者的观点(1)金银是社会财富的唯一形态(2)财富只能来自对外贸易的顺差(3)民穷国富一方面可以为出口提供尽可能多的资源,从国外获得尽可能多的金银;另一方面可以因国内工资水平低而降低本国产品的成本,提高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4)主张国家干预经济,主张采取鼓励出口,禁止或限制进口的政策。

2、斯密的观点(1)财富包括一国生产的所有商品(2)财富只能来自生产领域(3)富国裕民(4)政治经济学有两个目标一是给人民提供充足的收入、二是给国家提供充分的收入,使公务得以进行(三)斯密的劳动价值理论1、斯密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认识(1)价值有两个不同的意义A、使用价值:特定的物品的效用B、交换价值:由于占有某物而取得的对他种货物的购买力。

(2)评价:斯密是第一个明确提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概念的人。

教学设计5:1.1 斯密的理论贡献

教学设计5:1.1 斯密的理论贡献

斯密的理论贡献1.受封建势力和重商主义的影响,束缚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观念和政策依然存在。

工业资产阶级迫切需要理论上的支持。

2.重商主义主张国家采取鼓励出口、禁止或限制进口的政策,斯密主张国民财富的增长,取决于劳动生产率和资本利用效率的提高。

3.斯密的劳动价值论是二元的。

4.在经济学说史上,斯密是第一个根据生产资料的占有状况和取得收入的形式将资本主义社会成员划分为地主阶级、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三大阶级的人。

5.斯密关于三种收入来源的理论是二元的。

一、时代的呼唤1.18世纪中后期,英国“圈地运动”的加速、对殖民地掠夺的加剧和科技进步的加快,推动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

2.受封建势力和重商主义的影响,束缚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观念和政策依然存在。

18世纪中后期对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有利和不利的因素各是什么?[提示]18世纪中后期,英国“圈地运动”的加速、对殖民地掠夺的加剧和科技进步的加快,推动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

但大地主阶级和封建贵族在对外贸易方面坚持实行一系列早已过时的重商主义政策和保护关税制度,如实行鼓励出口、禁止或限制进口的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自由发展,损害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全面理解斯密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1)社会现实18世纪中后期,英国“圈地运动”的加速、对殖民地掠夺的加剧和科技进步的加快,推动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

(2)理论现实受封建势力和重商主义的影响,束缚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观念和政策依然存在。

工业资产阶级迫切需要理论上的支持。

二、财富及其来源1.重商主义者的观点(1)金银是社会财富的唯一形态,财富只能来自对外贸易的顺差。

(2)他们主张国家采取鼓励出口、禁止或限制进口的政策。

2.斯密的观点(1)认为财富是包括一国生产的所有商品,它只能来自生产领域。

(2)斯密认为国民财富的增长,取决于劳动生产率和资本利用效率的提高。

在新的条件下,重商主义妨碍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斯密的思想,反映了资产阶级摆脱封建势力的束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愿望和要求。

古典经济学巨匠的理论遗产

古典经济学巨匠的理论遗产

古典经济学巨匠的理论遗产古典经济学巨匠的理论遗产1. 斯密的理论贡献18世纪后期,英国的圈地运动的加速, 对殖民地掠夺的加剧以及科技进步的加速,推动着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

但受重商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影响,束缚资本主义发展的观念和政策依然存在。

工业资产阶级迫切需要理论上的支持。

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迅速发展,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一是需要有大批失去生产资料的,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

二是要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须的大量资本。

英国的圈地运动和对殖民地的掠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准备了上述条件。

经济学的目的与财富的含义重商主义产生于15世纪,反映了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

重商主义认为,金银是社会财富的唯一形态,在一国没有金矿的情况下,财富只能来自对外贸易的顺差。

他们认为,要增加国家财富,就必须使本国的劳动者处于贫穷状态。

这一方面可以为出口提供尽可能多的资源,从国外获得尽可能多的金银。

另一方面可以因国内工资水平低而降低本国产品的成本,提高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因此他们主张国家干预经济,主张采取鼓励出口·禁止或限制进口的政策。

重商主义的观点和政策主张,反映了早期新兴资产阶级积累货币资本的强烈愿望,对加速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度曾起过积极作用,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妨碍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与重商主义相反。

斯密认为财富包括一国生产的所有商品,它只能来自生产领域。

与重商主义主张民穷国富相对立,斯密主张富国裕民。

他提出政治经济学有两个重要目标,一是给国民提供充足的收入;二是是给国家提供充分的收入,使公务得以进行。

斯密的思想。

反映了资产阶级摆脱封建势力的束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愿望和要求。

斯密的劳动价值理论在经济学史上,斯密是第一个明确提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概念的人。

他科学地认识到了商品价值不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但未能认识到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可能有交换价值。

斯密的劳动价值论是二元的。

他有时认为,商品的价值是获得他的辛苦和麻烦,是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

斯密的理论贡献

斯密的理论贡献

专题五 中国社 会主义 市场经 济的探 索
专题一 古典政治经济学巨匠的理论遗产
1.斯密的理论贡献 2.斯密的政策主张
3.李嘉图的理论贡献 4.李嘉图的政策主张
斯密的理论贡献
一产生的 时代背景
圈地运动 英国殖民扩张 有利因素 科技进步 重商主义
不利因素 封建势力 亚 当 二财富 重商主义 财富的含义:金银货币 国家干预经济,保证顺差的对外贸易 斯 及其 评价:局限性 如何增加社会财富: 财富的含义: 一国生产商品的总量 密 亚当 斯密 来源 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本的利用效率 的 评价:进步性 如何增加社会财富: ※ 概念 P4 理 三劳动 使用价值与交换价 第一个明确提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概念 进步性: 认识到使用价值不决定价值 论 价值 值的关系 评价 局限性: 未认识到没有使用价值也不可能有交换价值 贡 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 评价: 正确 献 理论 价值的决定因素 ※
为什么学经济学?
【经济学法则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经济学法则 天生我材必有用】
被誉为“社会科学皇冠上最耀眼的明珠” 唯一被授予“诺贝尔奖”的社会科学
经济学常识高考涉及内容
专题一:古典政治经济学巨匠的理论遗产 专题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伟大贡献 专题三:现代西方国家市场经济的兴起与主要模式 专题四: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索 专题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
教材立意
内容结构
十九 世纪 四十 年代
专题二 马克思主 义政治经济 学的伟大贡 献
知识梳理
二十世 纪初期 开始至 七十年 代
专题四 社会主义经 济理论的初 期探讨 专题三 西方国家现代市 场经济的兴起与 主要模式 二十世 纪 七十年 代后
时 间 内 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
基本信息
学科
政治
年级
高一
教学形式
多媒体
教师
黄水清
单位
五华县水寨中学
课题名称
《斯密的理论贡献》
学情分析
分析要点:1.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3.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
3.产业革命
产业革命有两重含义。一是指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过渡到采用机器的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的过程,也被称为“工业革命”。二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广泛采用新技术,以及由此引起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根本变革。
工业革命在18世纪60年代始于英国的纺织业,80年代因蒸汽机的发明和采用得到进一步发展,遍及化学、采掘、冶金、机器制造等部门。继英国之后,在19世纪,法国、德国、美国也相继完成这一革命。机器大工业的建立,为资本主义制度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使资本主义制度最终战胜封建制度而居于统治地位;同时加强了对工人的剥削,深化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他把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分解为工资、利润、地租,这是对的,但是商品的全部价值绝不只是分解为这三部分。
资本出现后,劳动者对原材料增加的价值,被分为两个部分。
1、劳动工资:是雇佣工人劳动的价格。
2、利润:是对资本家垫付的自身生活资料的补偿,是他的实际费用的一部分。
3、地租的来源:A、地租是劳动产品的一部分,是农产品价格超过农业资本和普通利润的部分。
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英格兰银行行长默文。金近日宣布,从明年春天起,被称为“现代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的头像将出现在英国20英镑新版钞票上。斯密因此成为第一个获此待遇的苏格兰人。据报道,新版20英镑钞票上还将印有斯密在《国富论》中用以阐述其理论的别针厂的图片。报道援引默文的话说:“现在政界几乎到处有人把斯密的观点当成自己的见解宣扬,可见斯密再度引起了人们的兴趣。”
其二,斯密的二元收入分配理论。
斯密关于三种收入来源的理论是二元的。他一方面认为资本主义工资、利润和地租都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又认为工人得到了自己劳动的全部成果,利润是对资本家支出的一种补偿,地租是自然力的产物、是“自然的恩赐”。
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斯密已经从明确地从商品的价格中抽象出交换价值。但是,仍然没有能够从商品的交换价值中抽象出价值来。
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
一个国家的全部产品要分解为土地地租、劳动工资和资本利润三部分。
他混淆了价值决定和价值分配,价值首先必须由劳动决定,然后才能够分配为工资、利润和地租。
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迅速发展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有利条件)
(1)要有大批失去生产资料、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
(2)要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需的大量资本。
英国的“圈地运动”和殖民地的掠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准备了上述条件。
3、束缚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因素
受重商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影响,束缚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观念和政策依然存在。
2.“圈地运动”
“圈地运动”是指15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英国贵族用暴力大规模剥夺农民土地的过程。15世纪末,因毛纺织工业的迅速发展和羊毛价格的大幅上升,英国的新贵族用栅栏和沟渠圈占农民的土地,把耕地变成牧羊场。被圈地区的房屋、村庄被毁,农民破产。破产农民不得流浪和乞讨,否则,就会受到鞭打、割耳甚至被处死的处罚。他们被迫成为雇佣劳动者。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在《乌托邦》一书中,将“圈地运动”比作“羊吃人”。“圈地运动”加速了英国资本的原始积累进程。
(3)斯密对价值的理解
(4)斯密的劳动价值理论、阶级结构理论、收入分配理论、分工理论的主要观点内容
2、能力目标:着重培养学生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学会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导入】:斯密简介
新闻引述:
“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头像将登英国钞票(2006-11-01)
二、经济学的目的与财富的含义
1、重商主义者的观点
(1)金银是社会财富的唯一形态
(2)财富只能来自对外贸易的顺差
(3)民穷国富
一方面可以为出口提供尽可能多的资源,从国外获得尽可能多的金银;另一方面可以因国内工资水平低而降低本国产品的成本,提高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4)主张国家干预经济,主张采取鼓励出口,禁止或限制进口的政策。
2、斯密的劳动价值论是二元的。
(1)劳动量决定商品的价值。这种观点正确地揭示了价值的源泉。
(2)交换价值决定价值。他颠倒了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
当商品作为资本存在形式时,它的价值的确会增值,这种增值发生在生产过程中,并非发生在交换过程中
四、斯密的阶级结构与收入分配理论
其一,斯密的阶级结构理论。
在经济学说史上,斯密是第一个根据生产资料的占有状况和取得收入的形式来划分阶级的人。他将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成员划分为地主阶级、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三大阶级。
学生活动:探究三:这一探究活动的正文,包括了两个自然段。其中,第一个自然段是一个过渡段,第二自然段是关键段。设计这一探究活动的主要意图是分析斯密对商品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之间的关系的认识。
实施本探究活动时,教师要注意先引导学生回忆在《经济生活》中学习过的商品使用价值、交换价值等相关知识。然后,让学生逐句分析斯密关于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之间关系的论述。通过分析,既要使学生认识到斯密在此问题上的贡献,又要使学生认识到斯密对此问题分析的不足。
该探究活动中所涉及的问题,在活动框后的行文中基本作出了回答。在进行该活动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在学生看书自学的基础上,让学生就斯密和重商主义者在财富的含义与来源上的认识作一比较。
第二步,讲述重商主义者关于“民穷国富”的理论观点和国家干预主义的政策主张。
第三步,指出斯密理论观点与重商主义者的不同,提出“你知道斯密认为如何来增加社会财富吗”这一问题,留待下一步继续分析。
B、地租是地主借给农业资本家使用的自然力的产物,其大小取决于想象上的自然力的大小。
劳动≠劳动力
劳动是劳动力的使用过程。劳动力是一种商品。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创造了新价值,其中的一小部分被资本家用于支付工人的工资,因此,工人实际上只得到了他创造的全部价值中的一部分。因此说,工资只是工人劳动力这个商品的价值,而不是雇佣工人劳动的价格
【材料】:P2
本探究活动,建议按以下步骤实施。
第一步,教师对“圈地运动”、英国17世纪中叶后发动的一系列殖民战争、英国产业革命、重商主义等背景知识做一简要介绍。
第二步,在学生独立思考材料的基础上,结合提出的三个问题,组织学生分小组交流他们的认识。
第三步,让每个小组找一名同学做典型发言,教师最后予以总结。
本探究活动的实施可分段进行。先对斯密的阶级划分理论进行分析,然后再分析斯密的收入分配理论。需要指出的是,斯密的二元收入分配理论涉及了剩余价值的具体形态,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三大阶级的关系,但他的收入分配理论也存在歪曲三大阶级关系的一面。
板书设计
一、时代的呼唤
1、斯密所处年代的英国社会状况
学生活动:探究四
这一探究活动的正文给出了斯密关于商品价值决定的两种矛盾的观点。设计这一探究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分析斯密的二元劳动价值决定理论。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这些基础知识,学生在《经济生活》中学习过。在实施本探究活动时,教师要注意先引导学生回忆这些知识。然后,让两位同学分别对斯密的上述两种观点作出评价。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对上述两种观点作出相应的点评。
重商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第一次理论探讨,但仅从商业资本运动的表面现象出发,并错误地认为利润来自流通过程。
学生活动:探究二:对比重商主义者观点与斯密的观点
【探究】:设计本探究活动的目的有两个:一是通过与重商主义者的比较,阐释斯密对什么是财富与政治经济学目标的理解;二是提出问题—斯密认为增加社会财富的途径是什么—为后面的分析作辅垫。
学生活动(探究活动):
看书回答提问:说说亚当·斯密的主要思想与作品。
学生答: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建立者。作品《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国富论》)
他从“人类利己心”出发,以经济自由为中心思想,以国民财富为研究对象。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政治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学生活动:探究一:斯密生活的年代,英国社会处于一种什么状况
1、注重把握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性,知识之间环环相扣,连接成一个整体。
2、本堂课强调学生讨论,分组合作探究,共设计了两次讨论、七个思考问题;
教学目标
分析要点:1.知识目标;2.能力目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识目标:
(1)识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迅速发展需要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
(2)重商主义者与斯密对于经济学的目的与财富的不同看法
2、斯密的观点
(1)财富包括一国生产的所有商品
(2)财富只能来自生产领域
(3)富国裕民
(4)政治经济学有两个目标
A、一是给人民提供充足的收入
B、二是给国家提供充分的收入,使公务得以进行
评价:重商主义者的观点和政策主张,反映了早期新兴资产阶级积累货币资本的强烈愿望,对加速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曾起过积极作用,,但是在新的条件下,妨碍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请欣赏视频《大国崛起》第四集片断
教师活动(二):
名词解释:
1.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又称“古典政治经济学”或“古典经济学”,产生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处于成长阶段的17世纪中叶,代表了英、法等国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它由英国的威廉·配第和法国的布阿吉尔贝尔所始创,被法国的魁奈、杜尔哥,特别是英国的亚当·斯密加以发展,而以英国李嘉图和瑞士西斯蒙第为结束。古典经济学反对封建制度和重商主义的国家干预制度,主张经济自由,并试图阐明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联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成分,并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之一。其重要贡献是:把理论考察从流通领域转入生产领域;初步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并据以说明剩余价值的一些具体形式;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三大阶级,并论证他们之间的矛盾。但因阶级局限性,古典经济学不能正确阐明资本主义的运动规律,而把资本主义社会说成是永恒的;有时停留于表面现象的观察,以致在他们的理论中包含一些庸俗的成分。随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矛盾的激化,在19世纪30年代被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所取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