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密的理论贡献》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
基本信息
学科
政治
年级
高一
教学形式
多媒体
教师
黄水清
单位
五华县水寨中学
课题名称
《斯密的理论贡献》
学情分析
分析要点:1.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3.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
3.产业革命
产业革命有两重含义。一是指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过渡到采用机器的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的过程,也被称为“工业革命”。二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广泛采用新技术,以及由此引起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根本变革。
工业革命在18世纪60年代始于英国的纺织业,80年代因蒸汽机的发明和采用得到进一步发展,遍及化学、采掘、冶金、机器制造等部门。继英国之后,在19世纪,法国、德国、美国也相继完成这一革命。机器大工业的建立,为资本主义制度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使资本主义制度最终战胜封建制度而居于统治地位;同时加强了对工人的剥削,深化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他把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分解为工资、利润、地租,这是对的,但是商品的全部价值绝不只是分解为这三部分。
资本出现后,劳动者对原材料增加的价值,被分为两个部分。
1、劳动工资:是雇佣工人劳动的价格。
2、利润:是对资本家垫付的自身生活资料的补偿,是他的实际费用的一部分。
3、地租的来源:A、地租是劳动产品的一部分,是农产品价格超过农业资本和普通利润的部分。
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英格兰银行行长默文。金近日宣布,从明年春天起,被称为“现代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的头像将出现在英国20英镑新版钞票上。斯密因此成为第一个获此待遇的苏格兰人。据报道,新版20英镑钞票上还将印有斯密在《国富论》中用以阐述其理论的别针厂的图片。报道援引默文的话说:“现在政界几乎到处有人把斯密的观点当成自己的见解宣扬,可见斯密再度引起了人们的兴趣。”
其二,斯密的二元收入分配理论。
斯密关于三种收入来源的理论是二元的。他一方面认为资本主义工资、利润和地租都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又认为工人得到了自己劳动的全部成果,利润是对资本家支出的一种补偿,地租是自然力的产物、是“自然的恩赐”。
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斯密已经从明确地从商品的价格中抽象出交换价值。但是,仍然没有能够从商品的交换价值中抽象出价值来。
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
一个国家的全部产品要分解为土地地租、劳动工资和资本利润三部分。
他混淆了价值决定和价值分配,价值首先必须由劳动决定,然后才能够分配为工资、利润和地租。
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迅速发展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有利条件)
(1)要有大批失去生产资料、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
(2)要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需的大量资本。
英国的“圈地运动”和殖民地的掠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准备了上述条件。
3、束缚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因素
受重商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影响,束缚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观念和政策依然存在。
2.“圈地运动”
“圈地运动”是指15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英国贵族用暴力大规模剥夺农民土地的过程。15世纪末,因毛纺织工业的迅速发展和羊毛价格的大幅上升,英国的新贵族用栅栏和沟渠圈占农民的土地,把耕地变成牧羊场。被圈地区的房屋、村庄被毁,农民破产。破产农民不得流浪和乞讨,否则,就会受到鞭打、割耳甚至被处死的处罚。他们被迫成为雇佣劳动者。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在《乌托邦》一书中,将“圈地运动”比作“羊吃人”。“圈地运动”加速了英国资本的原始积累进程。
(3)斯密对价值的理解
(4)斯密的劳动价值理论、阶级结构理论、收入分配理论、分工理论的主要观点内容
2、能力目标:着重培养学生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学会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导入】:斯密简介
新闻引述:
“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头像将登英国钞票(2006-11-01)
二、经济学的目的与财富的含义
1、重商主义者的观点
(1)金银是社会财富的唯一形态
(2)财富只能来自对外贸易的顺差
(3)民穷国富
一方面可以为出口提供尽可能多的资源,从国外获得尽可能多的金银;另一方面可以因国内工资水平低而降低本国产品的成本,提高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4)主张国家干预经济,主张采取鼓励出口,禁止或限制进口的政策。
2、斯密的劳动价值论是二元的。
(1)劳动量决定商品的价值。这种观点正确地揭示了价值的源泉。
(2)交换价值决定价值。他颠倒了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
当商品作为资本存在形式时,它的价值的确会增值,这种增值发生在生产过程中,并非发生在交换过程中
四、斯密的阶级结构与收入分配理论
其一,斯密的阶级结构理论。
在经济学说史上,斯密是第一个根据生产资料的占有状况和取得收入的形式来划分阶级的人。他将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成员划分为地主阶级、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三大阶级。
学生活动:探究三:这一探究活动的正文,包括了两个自然段。其中,第一个自然段是一个过渡段,第二自然段是关键段。设计这一探究活动的主要意图是分析斯密对商品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之间的关系的认识。
实施本探究活动时,教师要注意先引导学生回忆在《经济生活》中学习过的商品使用价值、交换价值等相关知识。然后,让学生逐句分析斯密关于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之间关系的论述。通过分析,既要使学生认识到斯密在此问题上的贡献,又要使学生认识到斯密对此问题分析的不足。
该探究活动中所涉及的问题,在活动框后的行文中基本作出了回答。在进行该活动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在学生看书自学的基础上,让学生就斯密和重商主义者在财富的含义与来源上的认识作一比较。
第二步,讲述重商主义者关于“民穷国富”的理论观点和国家干预主义的政策主张。
第三步,指出斯密理论观点与重商主义者的不同,提出“你知道斯密认为如何来增加社会财富吗”这一问题,留待下一步继续分析。
B、地租是地主借给农业资本家使用的自然力的产物,其大小取决于想象上的自然力的大小。
劳动≠劳动力
劳动是劳动力的使用过程。劳动力是一种商品。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创造了新价值,其中的一小部分被资本家用于支付工人的工资,因此,工人实际上只得到了他创造的全部价值中的一部分。因此说,工资只是工人劳动力这个商品的价值,而不是雇佣工人劳动的价格
【材料】:P2
本探究活动,建议按以下步骤实施。
第一步,教师对“圈地运动”、英国17世纪中叶后发动的一系列殖民战争、英国产业革命、重商主义等背景知识做一简要介绍。
第二步,在学生独立思考材料的基础上,结合提出的三个问题,组织学生分小组交流他们的认识。
第三步,让每个小组找一名同学做典型发言,教师最后予以总结。
本探究活动的实施可分段进行。先对斯密的阶级划分理论进行分析,然后再分析斯密的收入分配理论。需要指出的是,斯密的二元收入分配理论涉及了剩余价值的具体形态,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三大阶级的关系,但他的收入分配理论也存在歪曲三大阶级关系的一面。
板书设计
一、时代的呼唤
1、斯密所处年代的英国社会状况
学生活动:探究四
这一探究活动的正文给出了斯密关于商品价值决定的两种矛盾的观点。设计这一探究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分析斯密的二元劳动价值决定理论。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这些基础知识,学生在《经济生活》中学习过。在实施本探究活动时,教师要注意先引导学生回忆这些知识。然后,让两位同学分别对斯密的上述两种观点作出评价。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对上述两种观点作出相应的点评。
重商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第一次理论探讨,但仅从商业资本运动的表面现象出发,并错误地认为利润来自流通过程。
学生活动:探究二:对比重商主义者观点与斯密的观点
【探究】:设计本探究活动的目的有两个:一是通过与重商主义者的比较,阐释斯密对什么是财富与政治经济学目标的理解;二是提出问题—斯密认为增加社会财富的途径是什么—为后面的分析作辅垫。
学生活动(探究活动):
看书回答提问:说说亚当·斯密的主要思想与作品。
学生答: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建立者。作品《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国富论》)
他从“人类利己心”出发,以经济自由为中心思想,以国民财富为研究对象。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政治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学生活动:探究一:斯密生活的年代,英国社会处于一种什么状况
1、注重把握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性,知识之间环环相扣,连接成一个整体。
2、本堂课强调学生讨论,分组合作探究,共设计了两次讨论、七个思考问题;
教学目标
分析要点:1.知识目标;2.能力目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识目标:
(1)识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迅速发展需要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
(2)重商主义者与斯密对于经济学的目的与财富的不同看法
2、斯密的观点
(1)财富包括一国生产的所有商品
(2)财富只能来自生产领域
(3)富国裕民
(4)政治经济学有两个目标
A、一是给人民提供充足的收入
B、二是给国家提供充分的收入,使公务得以进行
评价:重商主义者的观点和政策主张,反映了早期新兴资产阶级积累货币资本的强烈愿望,对加速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曾起过积极作用,,但是在新的条件下,妨碍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请欣赏视频《大国崛起》第四集片断
教师活动(二):
名词解释:
1.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又称“古典政治经济学”或“古典经济学”,产生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处于成长阶段的17世纪中叶,代表了英、法等国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它由英国的威廉·配第和法国的布阿吉尔贝尔所始创,被法国的魁奈、杜尔哥,特别是英国的亚当·斯密加以发展,而以英国李嘉图和瑞士西斯蒙第为结束。古典经济学反对封建制度和重商主义的国家干预制度,主张经济自由,并试图阐明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联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成分,并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之一。其重要贡献是:把理论考察从流通领域转入生产领域;初步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并据以说明剩余价值的一些具体形式;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三大阶级,并论证他们之间的矛盾。但因阶级局限性,古典经济学不能正确阐明资本主义的运动规律,而把资本主义社会说成是永恒的;有时停留于表面现象的观察,以致在他们的理论中包含一些庸俗的成分。随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矛盾的激化,在19世纪30年代被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所取代。
重商主义分早晚两期。早期重商主义亦称“重金主义”,代表人物主要有英国的约翰·海尔斯和威廉·斯塔福、法国的蒙克列钦等人,他们坚持“货币差额论”,主张禁止货币输出,增加金银输入。晚期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有英国的托马斯·曼、法国的柯尔赔尔等人,他们坚持贸易差额论,主张发展工业,扩大对外贸易出超,保证大量货币的输入。
【设计意图】:目的在于通过阐述斯密生活年代的英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分析斯密经济理论产生的客观必然性。
归纳如下:
1、圈地运动达到了高潮
2、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
3、科技进步的加快ຫໍສະໝຸດ 教师活动(三):名词解释: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是指在十五六世纪的英、法等国,适应资本主义生长对货币积累和扩大市场的需要,而产生的代表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思想和政策体系。重商主义者认为货币是财富的基本形式,发展对外贸易以输入金银货币是一国富强的首要途径;主张国家通过采取限制、保护、奖励等措施,促进工业和贸易的发展,以增加金银货币的进口。
三、斯密的劳动价值理论
1、斯密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认识
(1)价值有两个不同的意义
A、使用价值:特定的物品的效用
B、交换价值:由于占有某物而取得的对他种货物的购买力。
(2)评价:斯密是第一个明确提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概念的人。他科学地认识到了商品的交换价值不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但未能认识到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可能有交换价值。
名词解释:
教师活动:名词解释:劳动价值论
论证商品价值由何而来的理论。这一理论由英国的威廉·配第和法国的布阿吉尔贝尔所始创,被英国的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加以发展,最后马克思在批判地吸收前人观点的基础上,科学地全面予以完成。
学生活动:探究五
这一探究活动的正文,包括了三个自然段。其中,第一自然段的内容主要是斯密关于阶级划分的理论,后两段的内容涉及的是斯密的收入分配理论。设计这一探究活动的目的是分析斯密的阶级划分理论和收入分配理论。
基本信息
学科
政治
年级
高一
教学形式
多媒体
教师
黄水清
单位
五华县水寨中学
课题名称
《斯密的理论贡献》
学情分析
分析要点:1.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3.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
3.产业革命
产业革命有两重含义。一是指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过渡到采用机器的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的过程,也被称为“工业革命”。二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广泛采用新技术,以及由此引起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根本变革。
工业革命在18世纪60年代始于英国的纺织业,80年代因蒸汽机的发明和采用得到进一步发展,遍及化学、采掘、冶金、机器制造等部门。继英国之后,在19世纪,法国、德国、美国也相继完成这一革命。机器大工业的建立,为资本主义制度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使资本主义制度最终战胜封建制度而居于统治地位;同时加强了对工人的剥削,深化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他把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分解为工资、利润、地租,这是对的,但是商品的全部价值绝不只是分解为这三部分。
资本出现后,劳动者对原材料增加的价值,被分为两个部分。
1、劳动工资:是雇佣工人劳动的价格。
2、利润:是对资本家垫付的自身生活资料的补偿,是他的实际费用的一部分。
3、地租的来源:A、地租是劳动产品的一部分,是农产品价格超过农业资本和普通利润的部分。
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英格兰银行行长默文。金近日宣布,从明年春天起,被称为“现代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的头像将出现在英国20英镑新版钞票上。斯密因此成为第一个获此待遇的苏格兰人。据报道,新版20英镑钞票上还将印有斯密在《国富论》中用以阐述其理论的别针厂的图片。报道援引默文的话说:“现在政界几乎到处有人把斯密的观点当成自己的见解宣扬,可见斯密再度引起了人们的兴趣。”
其二,斯密的二元收入分配理论。
斯密关于三种收入来源的理论是二元的。他一方面认为资本主义工资、利润和地租都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又认为工人得到了自己劳动的全部成果,利润是对资本家支出的一种补偿,地租是自然力的产物、是“自然的恩赐”。
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斯密已经从明确地从商品的价格中抽象出交换价值。但是,仍然没有能够从商品的交换价值中抽象出价值来。
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
一个国家的全部产品要分解为土地地租、劳动工资和资本利润三部分。
他混淆了价值决定和价值分配,价值首先必须由劳动决定,然后才能够分配为工资、利润和地租。
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迅速发展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有利条件)
(1)要有大批失去生产资料、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
(2)要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需的大量资本。
英国的“圈地运动”和殖民地的掠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准备了上述条件。
3、束缚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因素
受重商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影响,束缚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观念和政策依然存在。
2.“圈地运动”
“圈地运动”是指15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英国贵族用暴力大规模剥夺农民土地的过程。15世纪末,因毛纺织工业的迅速发展和羊毛价格的大幅上升,英国的新贵族用栅栏和沟渠圈占农民的土地,把耕地变成牧羊场。被圈地区的房屋、村庄被毁,农民破产。破产农民不得流浪和乞讨,否则,就会受到鞭打、割耳甚至被处死的处罚。他们被迫成为雇佣劳动者。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在《乌托邦》一书中,将“圈地运动”比作“羊吃人”。“圈地运动”加速了英国资本的原始积累进程。
(3)斯密对价值的理解
(4)斯密的劳动价值理论、阶级结构理论、收入分配理论、分工理论的主要观点内容
2、能力目标:着重培养学生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学会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导入】:斯密简介
新闻引述:
“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头像将登英国钞票(2006-11-01)
二、经济学的目的与财富的含义
1、重商主义者的观点
(1)金银是社会财富的唯一形态
(2)财富只能来自对外贸易的顺差
(3)民穷国富
一方面可以为出口提供尽可能多的资源,从国外获得尽可能多的金银;另一方面可以因国内工资水平低而降低本国产品的成本,提高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4)主张国家干预经济,主张采取鼓励出口,禁止或限制进口的政策。
2、斯密的劳动价值论是二元的。
(1)劳动量决定商品的价值。这种观点正确地揭示了价值的源泉。
(2)交换价值决定价值。他颠倒了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
当商品作为资本存在形式时,它的价值的确会增值,这种增值发生在生产过程中,并非发生在交换过程中
四、斯密的阶级结构与收入分配理论
其一,斯密的阶级结构理论。
在经济学说史上,斯密是第一个根据生产资料的占有状况和取得收入的形式来划分阶级的人。他将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成员划分为地主阶级、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三大阶级。
学生活动:探究三:这一探究活动的正文,包括了两个自然段。其中,第一个自然段是一个过渡段,第二自然段是关键段。设计这一探究活动的主要意图是分析斯密对商品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之间的关系的认识。
实施本探究活动时,教师要注意先引导学生回忆在《经济生活》中学习过的商品使用价值、交换价值等相关知识。然后,让学生逐句分析斯密关于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之间关系的论述。通过分析,既要使学生认识到斯密在此问题上的贡献,又要使学生认识到斯密对此问题分析的不足。
该探究活动中所涉及的问题,在活动框后的行文中基本作出了回答。在进行该活动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在学生看书自学的基础上,让学生就斯密和重商主义者在财富的含义与来源上的认识作一比较。
第二步,讲述重商主义者关于“民穷国富”的理论观点和国家干预主义的政策主张。
第三步,指出斯密理论观点与重商主义者的不同,提出“你知道斯密认为如何来增加社会财富吗”这一问题,留待下一步继续分析。
B、地租是地主借给农业资本家使用的自然力的产物,其大小取决于想象上的自然力的大小。
劳动≠劳动力
劳动是劳动力的使用过程。劳动力是一种商品。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创造了新价值,其中的一小部分被资本家用于支付工人的工资,因此,工人实际上只得到了他创造的全部价值中的一部分。因此说,工资只是工人劳动力这个商品的价值,而不是雇佣工人劳动的价格
【材料】:P2
本探究活动,建议按以下步骤实施。
第一步,教师对“圈地运动”、英国17世纪中叶后发动的一系列殖民战争、英国产业革命、重商主义等背景知识做一简要介绍。
第二步,在学生独立思考材料的基础上,结合提出的三个问题,组织学生分小组交流他们的认识。
第三步,让每个小组找一名同学做典型发言,教师最后予以总结。
本探究活动的实施可分段进行。先对斯密的阶级划分理论进行分析,然后再分析斯密的收入分配理论。需要指出的是,斯密的二元收入分配理论涉及了剩余价值的具体形态,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三大阶级的关系,但他的收入分配理论也存在歪曲三大阶级关系的一面。
板书设计
一、时代的呼唤
1、斯密所处年代的英国社会状况
学生活动:探究四
这一探究活动的正文给出了斯密关于商品价值决定的两种矛盾的观点。设计这一探究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分析斯密的二元劳动价值决定理论。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这些基础知识,学生在《经济生活》中学习过。在实施本探究活动时,教师要注意先引导学生回忆这些知识。然后,让两位同学分别对斯密的上述两种观点作出评价。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对上述两种观点作出相应的点评。
重商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第一次理论探讨,但仅从商业资本运动的表面现象出发,并错误地认为利润来自流通过程。
学生活动:探究二:对比重商主义者观点与斯密的观点
【探究】:设计本探究活动的目的有两个:一是通过与重商主义者的比较,阐释斯密对什么是财富与政治经济学目标的理解;二是提出问题—斯密认为增加社会财富的途径是什么—为后面的分析作辅垫。
学生活动(探究活动):
看书回答提问:说说亚当·斯密的主要思想与作品。
学生答: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建立者。作品《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国富论》)
他从“人类利己心”出发,以经济自由为中心思想,以国民财富为研究对象。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政治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学生活动:探究一:斯密生活的年代,英国社会处于一种什么状况
1、注重把握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性,知识之间环环相扣,连接成一个整体。
2、本堂课强调学生讨论,分组合作探究,共设计了两次讨论、七个思考问题;
教学目标
分析要点:1.知识目标;2.能力目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识目标:
(1)识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迅速发展需要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
(2)重商主义者与斯密对于经济学的目的与财富的不同看法
2、斯密的观点
(1)财富包括一国生产的所有商品
(2)财富只能来自生产领域
(3)富国裕民
(4)政治经济学有两个目标
A、一是给人民提供充足的收入
B、二是给国家提供充分的收入,使公务得以进行
评价:重商主义者的观点和政策主张,反映了早期新兴资产阶级积累货币资本的强烈愿望,对加速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曾起过积极作用,,但是在新的条件下,妨碍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请欣赏视频《大国崛起》第四集片断
教师活动(二):
名词解释:
1.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又称“古典政治经济学”或“古典经济学”,产生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处于成长阶段的17世纪中叶,代表了英、法等国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它由英国的威廉·配第和法国的布阿吉尔贝尔所始创,被法国的魁奈、杜尔哥,特别是英国的亚当·斯密加以发展,而以英国李嘉图和瑞士西斯蒙第为结束。古典经济学反对封建制度和重商主义的国家干预制度,主张经济自由,并试图阐明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联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成分,并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之一。其重要贡献是:把理论考察从流通领域转入生产领域;初步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并据以说明剩余价值的一些具体形式;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三大阶级,并论证他们之间的矛盾。但因阶级局限性,古典经济学不能正确阐明资本主义的运动规律,而把资本主义社会说成是永恒的;有时停留于表面现象的观察,以致在他们的理论中包含一些庸俗的成分。随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矛盾的激化,在19世纪30年代被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所取代。
重商主义分早晚两期。早期重商主义亦称“重金主义”,代表人物主要有英国的约翰·海尔斯和威廉·斯塔福、法国的蒙克列钦等人,他们坚持“货币差额论”,主张禁止货币输出,增加金银输入。晚期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有英国的托马斯·曼、法国的柯尔赔尔等人,他们坚持贸易差额论,主张发展工业,扩大对外贸易出超,保证大量货币的输入。
【设计意图】:目的在于通过阐述斯密生活年代的英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分析斯密经济理论产生的客观必然性。
归纳如下:
1、圈地运动达到了高潮
2、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
3、科技进步的加快ຫໍສະໝຸດ 教师活动(三):名词解释: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是指在十五六世纪的英、法等国,适应资本主义生长对货币积累和扩大市场的需要,而产生的代表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思想和政策体系。重商主义者认为货币是财富的基本形式,发展对外贸易以输入金银货币是一国富强的首要途径;主张国家通过采取限制、保护、奖励等措施,促进工业和贸易的发展,以增加金银货币的进口。
三、斯密的劳动价值理论
1、斯密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认识
(1)价值有两个不同的意义
A、使用价值:特定的物品的效用
B、交换价值:由于占有某物而取得的对他种货物的购买力。
(2)评价:斯密是第一个明确提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概念的人。他科学地认识到了商品的交换价值不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但未能认识到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可能有交换价值。
名词解释:
教师活动:名词解释:劳动价值论
论证商品价值由何而来的理论。这一理论由英国的威廉·配第和法国的布阿吉尔贝尔所始创,被英国的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加以发展,最后马克思在批判地吸收前人观点的基础上,科学地全面予以完成。
学生活动:探究五
这一探究活动的正文,包括了三个自然段。其中,第一自然段的内容主要是斯密关于阶级划分的理论,后两段的内容涉及的是斯密的收入分配理论。设计这一探究活动的目的是分析斯密的阶级划分理论和收入分配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