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学习提纲

合集下载

岗前培训教学及考试大纲

岗前培训教学及考试大纲

《高等教育心理学》题型及参考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5分)1、高等教育心理学2、教师角色3、教学风格4、自我效能感5、教学效能感6、动机与学习动机7、学习迁移8、问题解决9、自我意识10、心理健康教育11、教师期望效应12、教学监控能力13、教师胜任力14、教学反思15、学习16、创造力17、品德与品德心理结构18、人际交往二、简述题(25分)1.简述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2.简如何理解现代教育条件下教师角色的作用?3.简述学习的作用。

4.简述大学生学习特点。

5.简述学习动机的功能。

6.简述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

7.简述创造力的影响因素。

8.培养大学生创造力的途径与方法有哪些?9.简述凯尔曼的品德形成理论。

10.简述品德的心理结构。

11.简述自我意识发展。

12.简述自我意识的功能。

13.试述人际交往的功能。

14.试述人际交往的影响因素。

15.简述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16、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常见的心理障碍有哪些?17、试述心理健康的标准。

18、简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三、论述题(30分)1、根据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试述如何帮助大学生进行自我意识完善?2、创造性的实质是什么?大学教育中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3、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有那些?在实际教学中如何促进大学生的学习迁移?4、结合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试述如何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5、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谈谈大学生的学习特点?6、根据你对教师心理健康的认识,谈谈如何进行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7、通过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谈谈学习它的现实意义。

8、结合自己的体会,论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适方法。

四、辨析题(附答题要点,15分)1、高校里有些老教师以前从没学过高等教育心理学,课同样上得很好,有的还当了教授,可见学不学这门课没多大关系。

答:这种说法不正确。

有些老教师确实从未学过《高等教育心理学》,但他们经过长时间的反复实践,不断进行总结和摸索,终于成长为优秀教师。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考试之高等教育心理学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考试之高等教育心理学
名词解释
第一章 1.心理过程:指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动方面表现出来的那些心理活动,它们经常处于 动态变化的过程中。 2.个性心理:指一个人在心理过程的发展和进程中,经常表现出来的那些比较稳定的心理倾 向和心理特点。 3.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是 学校教育心理学的重要分支。 第二章 1.教师角色:角色是指个人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相应的社会身份和社会地位,并按照一定的 社会期望,运用一定权力来履行相应社会职责的行为。教师主要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 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 2.教学反思: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 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 力发展的途径。 3.教学监控能力: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目的,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 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第三章 1.心理发展:指个体随年龄的增长,在相应环境的作用下,获得新结构或引起心理结构发生 改变的过程,是一种体现在个体内部的连续而又稳定的变化。 2.遗传素质:遗传的生物特征主要指那些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征,如机体的构造、形态、 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这些遗传的生物特征也叫遗传素质。 3.人生观:指人们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第四章 1.学习:学习是由经验引起的行为和思维的比较持久的变化过程。 2.机械学习:指当前的学习没有与已有知识建立某种有意义的联系。 3.接受学习:是将学生要学习的概念、原理等内容以结论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师传授, 学生接受。 第五章 1.动机:动机是引起并维持人们从事某项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 2.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心理特点,它是在学习需要基础之上产生的,激发和维持学 生学习活动,并力图促使学习活动趋向教师所设定的目标的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第六章 1.学习迁移: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形成的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的 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 2.普遍迁移:原理和态度的迁移。 3.侧向迁移:指习得的概念或一般规则在新情境中的简单运用,一般不会产生新的概念或规 则。 第七章 1.知识:知识即陈述性知识,是指有关人所知道的事物状况及事物之间关系的、能够被人陈 述和描述的知识,或者说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包括事实、概念、原则和理论等。 2.命题:指一个独立的断言,通过它可以使我们了解某个判断的真假。

《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广东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

《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广东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

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一部分:基本概念与知识1、自我意识P105也称自我,它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的一切的认识,包括认知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它是一种具有意识的自我觉察活动,这种意识性不仅表现在个体对自己本身有比较清晰的理解和自觉的态度,而且表现在个体对自己与客观世界的关系有比较清晰的理解和自觉的态度。

2、心理发展P71是指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相应环境的作用下,整个反应活动不断地得到改造,日趋完善化和复杂化的过程,是一种体现在个体内部的连续而又稳定的变化。

3、挫折P367是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由于遇到障碍或受到干扰,需要不能得到满时产生的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4、成就动机P355麦克利兰认为:成就动机是个人对自己所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事情,去努力完成,追求成功并要求达到完美状态的原因.包含三点含义(1)指个人追求进步以期达到目标的内在动力(2)指从事某种工作时,个人自我投入精益求精的心理倾向(3)指个人在不顺利情境中,冲破障碍克服困难奋力达到目标的心理倾向。

阿特金森认为,成就动机水平依赖于人对行动目的的评价和达到目标的可能性的估计。

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意的成就动机包括(1)认知的内驱力:学生获得知识和解决学业问题为目的的动机,直接指向学习任务(2)自我提高的内驱力:这是学生因自己胜任能力和工作成就而赢得相应地位的动机,它不直接指向学习任务本身,而是着眼于获得一定的学业成就以赢得相应地位。

(3)附属的内驱力。

这是学生为了获得教师和家长的赞许认可而产生的学习动力。

5、归因P366就是寻找行为的原因。

20世纪60年代以来,心理学家从归因的角度来探讨行为的内在动力。

当人们在工作和学习中体验到成功和失败时,一般会将原因归结为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两个方面。

韦纳系统地提出了动机的归因理论。

对成功和失败的因果归因是成就活动的中心要素,主要有能力、努力、身心状况、(内部因素、稳定因素)任务难度、机遇和别人(外部因素、不稳定因素)的反应六种。

广东大学岗前培训高等心理学浓缩整理版

广东大学岗前培训高等心理学浓缩整理版

名词解释心理发展: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相应环境的作用下,整个反应活动不断得到改造,日趋完善化和复杂化的过程,是一种体现在个体内部的连续而稳定的积极变化。

需要:是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主观状态,它是人脑对生理的或社会的要求的反映。

人一切活动和行为的动力源泉——需要。

自我意识(自我):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的一切(生理状况、心理特征、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的认识。

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个别差异主要是指人的心理的个体差异。

它是一个人在先天素质基础上,在环境中通过一定实践活动所形成的不同于别人的心理特点。

社会角色是人们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

是人们对于处在特定地位上的人们行为的期待角色期待:社会对处于某一社会位置上的角色规定了一定的行为规范和要求,这些行为规范和要求就是社会对角色的期望。

角色期待的主要功用在使角色行使者明白其权利与义务,也即角色的学习。

威信:是人群中客观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

威信的实质就是影响力,影响力是一个人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影响和改变其他人心理与行为的能力。

狭义的学习:是指局限于知识、技能领域、即人类学习。

广义的学习:是个体在生活中由于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学习是人与动物共有的现象,学习的发生以行为和行为潜能的变化为标准,学习是由经验引起的,学习产生的行为改变时间长久。

知识:信息在人们头脑中的表征。

认知心理学认为,表征是信息在人脑中呈现和储存的方式,不同类型的知识,表征方式也不同,陈述性知识以语言描述为主,表征方式包括表象、命题、线性排序和图式(陈述性知识的综合表征形式)。

程序性知识由一套产生式系统来表征,包括认知策略、智慧技能和运动技能。

陈述性知识:能被人用语言来陈述和描述,是有关人所知道的事务状况的知识。

可以归结为“6W”:what(是什么)、why(为什么)、who(谁)、where(在什么地方)、when(在什么时候)、how(怎么样)。

2022-2022年广东教师招聘心理学最新提纲(中人)

2022-2022年广东教师招聘心理学最新提纲(中人)

2022-2022年广东教师招聘心理学最新提纲(中人)第二部分心理学第一章认知发展与教育第一节感知觉1.感觉的定义感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2.知觉的定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各个不同部分及其相互的整体反映。

3.感觉的分类:外部感觉与内部感觉外部感觉是指感受外部刺激,反映外部事物的个别属性,主要分为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肤觉五大类;内部感觉是指感受内部刺激,反映机体内部变化的感觉,主要分为机体觉、平衡觉和运动觉。

4.知觉的分类一切物体都以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形式存在着、运动着,人们对物体时间特性、空间特性和运动特性的感觉,便形成了对客观事物的时间知觉、空间知觉、运动知觉。

5.感受性感受性是分析器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感受新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

第二节记忆8.记忆的定义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9.记忆的种类根据记忆内容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根据记忆保持时间的长短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10.记忆的过程(1)识记根据识记是否有明确目的,可把识记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根据识记材料有无意义或学习者能否了解其意义,分为意义识记和机械识记(2)保持和遗忘(3)再认和再现经历过的事物重新出现时能识别它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这种现象叫再认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能够在脑中浮现,这种现象叫做再现,也叫回忆第三节言语与想象11.言语是人们在交际活动中应用语言的过程和产物,一般分为:口头言语(说、听)、书面言语(书写、阅读)、内部言语(隐蔽的,不出声地)。

12.想象的概念想象是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又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13.想象的分类(1)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无意想象是无目的、不自觉产生的想象。

如,中学生在听老师讲课时,脑中浮现相应的情景有意想象是根据一定目的、自觉努力进行的想象。

如中学生写作文时构思作文提纲。

《高等教育心理学》讲授提纲

《高等教育心理学》讲授提纲

培养和激发人类创新能力,以 更高效的方式管理和配置人力 资源。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教学方法与技巧
情境教学 合作学习 反思实践
通过情境的安排,帮助学生提高对问题的理解、 应用和解决能力。
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强化学习和教学 环节中的合作、互动。
对教学、学习等实践体验进行定性、客观地梳 理评价与反思。
自我效能理论
2
境中得到开发和体现。
个体在实践活动中对自己能力的信任
感。
3
成就动机理论
人类在追求目标、达成目标的过程中
心理资本理论
4
产生的动机。
个体积极品质、学习体验和社会人力 资本的聚集状态。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应用领域
教学应用
优化教学设计和实施,提高师 生互动和学生学业成就。
职业指导
人力资源
重视个体职业成就和个人发展, 助力个体职业成长和生涯规划。
高等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教师和学生心理特征、个体差异、心理问题与应对策略 等,旨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个体发展水平。
心理过程的科学。
心理学的作用
提供个体与社会互动、学习、 工作、生活等方面的有效指导 思路和手段。
心理学的重要性
了解人类大脑和行为的机制, 帮助人们实现个体和社会生活 的完美结合。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前景
学科建设
以开展理论和应用研究为核 心,构建更加完善的学科体 系和学科建设计划。
前沿技术
把握新兴技术的机遇,发展 数字化教育、大数据和在线 教育等新型教学模式。
国际交流
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和进入全 球高等教育系统,与国外高 等教育心理学研究机构和专 家保持紧密联系。
总结与展望
高等教育心理学是发展迅速的新兴学科,具有广泛的理论与实践应用前景。 通过深刻的理论探索和有效的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个体学习能力, 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高等教育心理学岗前培训知识

高等教育心理学岗前培训知识

高等教育心理学岗前培训知识高等教育心理学岗前培训知识引言:高等教育心理学岗前培训是指为即将进入高校从事心理教育与咨询工作的专业人员提供的系统、全面、深入的培训。

这一培训旨在提高心理专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使其能够胜任高等教育心理学工作的各项任务。

本文将以任务和要求为主线,从理论、技能和态度三个方面介绍高等教育心理学岗前培训的相关知识。

一、理论知识1.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工作内容:包括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定义、发展历程、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

2. 学生发展理论:了解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包括生理、认知、情感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3. 心理测量与评估:熟悉心理测量和评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选择和运用适当的工具对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测量和评估。

4. 教育心理学理论:掌握教育心理学的核心理论,如学习理论、动机理论、认知发展理论等,能够将其运用到实际的教育实践中。

5. 心理咨询理论和技术:了解不同的心理咨询理论和技术,并能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咨询方法,有效地开展心理咨询工作。

二、技能知识1. 心理测量与评估技能:具备使用常见心理测量工具的技能,如智力测验、人格问卷、注意力测验等,并能正确解读和分析测试结果。

2. 心理咨询技能: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倾听技巧,能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运用合适的咨询技术和方法进行咨询。

3. 学生心理援助技能: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心理困扰和问题,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和援助,包括个案辅导、群体辅导和危机干预等。

4. 心理危机处理技能:能够迅速判断和处理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包括自杀倾向、焦虑抑郁、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心理问题。

三、态度知识1. 尊重与理解:建立尊重学生的态度,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以感同身受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和沟通。

2. 积极的帮助态度:具备乐于助人的精神,热情地为学生提供心理支持和援助,能够积极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3. 保密与责任:保护学生的隐私权和信息安全,严守职业道德,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确保工作的安全和可靠性。

高等教育心理学学习大纲

高等教育心理学学习大纲

高等教育心理学学习大纲第一章解读学科:高等教育心理学概论第一节高等教育的特征和功能●领会:高等教育的特征和功能第二节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识记: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领会: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第三节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任务和作用●简单应用: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任务●领会: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作用第四节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识记: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综合应用: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第二章认识自我:高等学校教师心理第一节高校教师的角色分析●领会:角色及其理论●领会与简单应用:高校教师的角色分析●简单应用:高校教师职业角色的形成第二节高校教师的心理品质●识记:高校教师的能力结构●领会:高校教师的情感和意志品质●综合应用:高校教师的人格特征第三节高校教师的威信●领会:威信的心理分析——影响力●识记:教师威信的内涵●领会:教师威信的作用●领会:影响高校教师威信形成的因素●领会:教师威信的变化●综合应用:如何维护和发展高校教师的威信第四节高校教师的成长●领会:教师职业成长理论●简单应用:高校教师的成长目标:新手—专家●识记:专家型教师的一般特征●综合应用:高校教师成长和培养的途径第三章认知对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第一节心理发展的模式和过程●识记:心理发展及其特点●领会:心理发展的模式第二节心理发展的理论●识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领会:埃里克森和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理论●领会:斯普兰格和彪勒的人格发生论、张增杰的大学生心理发展观第三节大学生的认知特点●识记:大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性●领会:大学生的认知特征第四节大学生的情意特征●领会:大学生的需要特征●简单应用:大学生的动机特征●领会:大学生的人生观特征●简单应用:大学生的价值观特征、情感特征、意志特征第五节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识记:自我意识及其结构●领会:自我意识的发展●简单应用: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综合应用:培养大学生良好自我意识的途径第四章指导学习:学习理论第一节学习概述●识记:学习的概念●领会:学习的分类第二节学习过程●领会:学习过程与认知过程●简单应用:关于学习过程的理论第三节大学生学习的特点●识记、领会、简单运用:大学生学习的特点第四节联结派的学习理论—-学习的行为主义●识记: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领会:华生的条件反射理论●领会:桑代克的“联结—试误说”●识记、简单运用: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第四节认知派的学习理论●识记:格式塔学派的学习理论●领会:托尔曼的目的行为学习理论●简单应用: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简单应用: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理论和同化说第六节联结-认知派的学习理论●识记:社会学习论的学习理论●简单应用: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领会:信息加工的学习理论●简单应用:认知建构主义的学习观第五章传授知识:大学生的知识获得第一节知识概述●领会:知识的定义与分类第二节知识的表征●领会:陈述性知识的表征●领会:程序性知识的表征第三节知识的获得●简单应用:陈述性知识的获得●简单应用:程序性知识的获得第四节知识的保持●识记:记忆及其分类●领会:多重记忆系统理论●识记:编码●简单应用:遗忘及其规律●简单应用:如何加强知识的保持第五节知识的迁移和应用●识记、简单应用:知识的迁移●领会:知识的应用第六章激发创造:大学生思维与创造性培养第一节思维概述●识记:思维及其特征●领会:思维的分类●领会:思维过程第二节问题解决●领会:问题解决及其特征●领会: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简单应用:问题解决的策略●简单应用: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第三节创造性的培养●识记:什么是创造性●领会:创造性的心理结构●简单应用:创造性的影响因素第七章学会育德:大学生品德的培养第一节品德概述●识记:品德和道德●领会:品德的心理结构第二节品德发展的理论●领会:中国古代的品德发展理论●领会:皮亚杰的品德发展阶段论●领会:柯尔伯格的品德发展理论●简单应用:品德发展阶段论在教育上的应用第三节品德形成的过程和影响因素●领会:品德的形成过程●简单应用:影响品德形成的因素第四节大学生品德的培养●简单应用:道德认识的培养●简单应用:道德情感的培养●简单应用:道德意志的培养●综合应用:道德行为的培养与矫正第八章促进健康: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第一节心理健康概述●识记、领会:心理健康的概念●领会:心理健康的标准●领会: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简单应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分析第二节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识记: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冲突●领会: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简单应用: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疾病第三节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措施●识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综合应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第九章完善人格:大学身健全人格的培养第一节人格概述●识记:人格的概念和特征●领会:气质与性格第二节健全人格的特点及模式●识记:健全人格的特点●领会:健全人格的模式第三节大学生常见的人格障碍及自我调适●领会:人格障碍的特征●简单应用:大学生常见的人格特征●简单应用:人格障碍的自我调适第四节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领会: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综合应用: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途径与措施第十章善于激励:大学生的激励与管理第一节激励概述●识记:激励的概念●领会:激励的作用第二节需要与动机●识记:激励的基础—人的需要●领会:激励机制—人的动机●领会:成就动机理论第三节激励理论●领会:内容型激励理论●领会:过程型激励理论●领会:状态型激励理论第四节激励大学生的途径和方法●简单应用:按需激励●简单应用:目标激励●简单应用:强化激励●简单应用:成功激励●简单应用:公平激励●简单应用:归因激励第十一章精于教学:高等学校教师的教学心理第一节教学概述●识记:教学的概念●简单应用:教学过程●综合应用:教学的共同原理第二节教学理论●领会:学习时间理论●简单应用:掌握学习理论●领会:凯勒计划●领会:教学的发展模式●领会:能力倾向—教学处理交互作用理论●简单应用:最近发展区理论●领会:教学支架理论第三节高效的教学及其特征●领会:什么是有效的高校教学●简单应用:有效教学的特征第四节有效的高校教学模式●领会、简单应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直接教学●领会、简单应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建构主义的教学●领会:其他的教学模式●简单应用:有效的学习环境第五节促进高校教师有效教学的途径●识记、简单应用:教学监控●识记、简单应用:教学反思●领会、简单应用:教学评价第十二章因材施教:大学生的个别差异第一节差异心理概述●识记:个别差异的概念●领会:个别差异的理论●领会:学习和研究大学生差异心理的意义第二节大学生的智力差异与教育●领会:智力及其理论●领会、简单应用:大学生的智力差异与教育第三节大学生的人格差异与教育●领会、简单应用:大学生的气质差异与教育●领会、简单应用:大学生的性格差异与教育第四节大学生的性别差异与教育●领会:性别及其差异●综合应用:大学生的性别差异与教育第十三章凝练集体:大学生的群体心理第一节大学生的人际关系●识记:人际关系理论●领会、简单应用: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综合应用:如何发展与协调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第二节大学生的群体心理●领会:群体的概念及分类●领会、简单应用:大学生的群体心理●综合应用:大学生的社团活及指导第三节大学生的班集体心理●领会:班集体概念和类型●简单应用:班集体心理●领会:大学生班集体的形成和特点●综合应用:如何建立健康向上的大学生班集体第十四章指导人生:大学生就业心理及指导第一节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意义●领会: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意义●领会: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第二节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目标●简单应用:帮助大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简单应用:帮助大学生了解社会不同职业的岗位要求●综合应用:帮助大学生根据自身的个性特点选择适合职业第三节大学生常见的就业心理偏差●识记:自我同一性问题●领会:目标定位偏差●领会:几种常见的求职择业心理偏差第四节如何做好大学生的就业指导●领会:加强就业政策与就业观念的指导●综合应用:帮助学生合理规划职业生涯●简单应用:加强就业指导●简单应用:加强求职技能指导。

教育心理学提纲((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教育心理学提纲((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教育心理学提纲一名词解释1.心理学:心理学研究人和动物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是研究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一门科学,主要研究人的心理,包括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等,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2.认知过程: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进而支配人的行为这个过程就是信息加工的过程,也就是认知过程.3.个性差异: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因受遗传与环境交互影响,使不同个体之间在身心特征上所显示的彼此不同的现象。

4.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是人在获得和应用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的稳固而经常出现的心理特征.它是个性的重要方面之一,是个体在活动中表现为行为特异性的心理特征部分,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个性心理特征既是分别独立存在的心理现象,又是个性结构的组成部分,与个性倾向性(如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价值观等)共同构成个性的整体。

5.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注意的指向性是指人在每一瞬间,他的心理活动或意识选择了某个对象,而忽略了另一些对象。

当心理活动或意识指向某个对象的时候,它们会在这个对象上集中起来,这就是注意的集中性。

)注意的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朝向哪个对象,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在一定方向上活动的强度或紧张度。

6.有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也称作随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一种事前有预定目的,不需意志努力的注意。

它是由有意注意转化而来的一种特殊形态的注意。

这种注意既不同于一般的无意注意,即它仍然是自觉的,有目的的;又不同于一般的有意注意,即它不需要意志的努力(或不需要明显的意志努力)。

这种注意兼有两种注意的部分特点,是一种高级状态的注意,它是从事创造性劳动的必要条件。

7.注意的广度:注意的广度又称注意的范围,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能够清楚地把握注意对象的数量。

它反映的是注意品质的空间特征。

8.感觉域限:人的感官只对一定范围内的刺激作出反应,只有在这个范围内的刺激才能引起人们的感觉。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要点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要点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要点第一章心理学概论一、个体心理是指个人所具有的或在个人身上所发生的心理现象。

它包括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四个方面。

心理动力系统决定着个体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态度和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偏向。

人的心理过程是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

个体的不同心理状态体现着主体的心理激活程度和脑功能的活动水平。

人们在认知、情绪和意志活动中形成的那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心理特征就是心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二、个体的心理活动与其行为反应之间有着密切关系。

通过对行为的直接观察与科学分析,可以间接地推断人的心理活动的性质和水平。

三、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是心理学称为独立科学的标志。

四、西方心理学的理论流派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是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构造主义这个学派的奠基人为冯特,著名的代表人物为铁欣纳。

构造主义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意识经验,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三种元素。

感觉是知觉的元素,意象是观念的元素,而激情是情绪的元素。

所有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是由这些元素构成的。

在研究方法上,构造主义强调内省的方法。

认为意识经验是人们的直接经验,要了解它,只有依靠实验者对自己经验的直接观察和描述。

机能主义机能主义的创始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士,其代表人物还有杜威等人。

主张研究意识,认为意识是一个川流不息的过程,意识的作用就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

行为主义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后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斯金纳。

行为主义有两个重要的特点:否认意识,主张心理学只研究人的行为;反对内省,主张采用客观的实验方法。

行为主义认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不应该是意识,而应该是可以观察到的行为。

行为主义直接影响了20世纪上半叶心理学的发展道路。

格式塔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的创始人是韦特海默、考夫卡和苛勒。

广东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学习提纲

广东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学习提纲

广东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学习提纲专题一“大学生心理特点与因材施教”一、心理发展及其特点(一)心理发展的含义(二)心理发展的特点二、大学生的认知特点(一)大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性(二)大学生的的认知特征三、大学生的情意特点(一)大学生的需要特征(二)大学生的动机特征(三)大学生的人生观特征(四)大学生的价值观特征(五)大学生的情感特征(六)大学生的意志特征四、大学生的自我意识的发展(一)自我意识及其结构(二)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五、大学生智力差异与教育(一)智力及其理论(二)大学生的智力差异与教育六、大学生的人格差异与教育(一)大学生的气质差异与教育(二)大学生的性格差异与教育七、大学生的性别差异与教育(一)性别及其差异(二)大学生的性别差异与教育专题二“高等学校教师心理”一、高校教师的角色分析(一)高校教师角色与角色期待(二)高校教师角色冲突、压力与调适(三)教师职业角色的形成二、高校教师的心理品质(一)高校教师的能力结构(二)高校教师的情感和意志品质(三)高校教师的人格特征三、高校教师的威信(一)影响高校教师威信的因素(二)高校教师威信的发展和维护四、高校教师的成长(一)教师职业成长理论(二)高校教师的成长目标及专家型教师的基本特(三)高校教师成长和培养的途径专题三“学习理论及应用”一、学习的概念与分类(一)广义的学习与狭义的学习(二)奥苏伯尔有关学习的分类二、大学生学习的特点(一)总的特点:广博性、专精性、自主性、能动性、创新性(二)其他特点: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学习方法特点三、联结派的学习理论——学习的行为主义(一)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二)华生的条件反射理论(三)桑代克的“联结—试误说” (四)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四、认知派的学习理论(一)格式塔学派的学习理论(二)托尔曼的目的行为学习理论(三)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四)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理论和同化说五、联结—认知派的学习理论(一)社会学习论的学习理论(二)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专题四“认知心理与知识学习”一、大学生认知的特点(一)智力发展达到最佳水平(二)记忆能力发展达到黃金期(三)思维发展处于成熟期(四)创造力发展处于最佳期二、大学生的知识获得(一)大学生知识的表征(二)大学生知识的获得(三)大学生知识的保持(四)大学生知识的迁移和应用三、大学生思维与创造性的培养(一)大学生思维的特点(二)大学生问题解决的特点(三)大学生创造性的培养专题五“德育与心理健康”一德育概论(一)品德概述 (二)大学生品德的培养二心理健康概论(一)心理健康概述 (二)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三)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措施专题六“激励与管理”一、激励概述(一)激励的概念(二)激励的作用二、需要与动机(一)激励的基础—人的需要(二)激励机制—人的动机(三)成就动机理论三、激励理论(一)内容型激励理论(二)过程型激励理论(三)状态型激励理论四、激励大学生的途径和方法(一)按需激励(二)目标激励(三)强化激励(四)成功激励(五)公平激励(六)归因激励《高等教育心理学》学习要点第一部分:基本概念与知识1、自我意识2、心理发展3、挫折4、成就动机5、归因6、问题解决7、认知-发现说8、人格障碍9、需要 10、从众 11、定势 12、案例教学13、心理冲突 14、动机斗争 15、气质类型学 16、激励的要素17、马斯洛需要层次论 18、创造性的心理结构19、搞高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技术 20、知识的分类21、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 22、人格的基本特征23、记忆的分类 24、动机和行为的关系 25、教师威信的变化26、利用感知的内在规律,促进陈述性知识的获得27、有效教学的理念 28、教学反思的作用第二部分:基本原理及其应用1、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及培养。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62期高等教育心理学要点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62期高等教育心理学要点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62期高等教育心理学要点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高等教育心理学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包含的环节:明确教学目标、任务分析、评估学生的水平、课的设计、实施教学和教学评价。

心理学可以为整体教学科学化提供依据。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客观性、发展性、理论联系实际性、教育性原则。

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个案法。

心理发展:心理活动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就是心理活动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

大学生生理发展对心理发展产生的影响:1生理变化对心理发展产生影响的方式直接作用:身体变化与心理发展之间有直接的因果关系间接作用:通过个人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的折射而起作用。

2体态变化产生一定影响3早熟和晚熟也有影响。

大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情绪情感体验的(波动性、延续性和心境化、丰富性和深刻性、内隐性)。

学习的心理学涵义学习是指通过主客观的相互作用,在主体头脑内部积累经验、构建心理结构以积极适应环境的过程,它可以通过行为或者行为潜能的持久变化而表现出来。

学习的特点:1.学习除了要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外,还要掌握人类世世代代积累起来的社会历史经验和科学文化知识。

2.学习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生活实践中,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通过语言的中介进行的。

3.人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的、自觉的、积极主动地过程。

学生学习的特点:1学生学习知识技能主要是掌握前人所积累起来的各种科学知识,即间接的知识经验。

它和科学家的主要探索尚未发现的客观真理的识别活的是不一样的。

2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是他们的世界观、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

3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

各派学习理论对教学的启示1联结派的学习理论巴普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经典条件反射的基本程序、刺激学生泛化和分化、二级条件作用。

桑代克的联结学习: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在高等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多用积极强化的手段来塑造大学生的良性行为,用不予强化的方法来消除消极行为,慎重对待处罚。

高等教育心理学—岗前培训重点提示

高等教育心理学—岗前培训重点提示

高等教育心理学—岗前培训重点提示冯特1879年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实验室。

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研究,心理学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独立学科。

冯特被誉为心理学之父。

冯特的重要贡献是使心理学具备了客观性、可验证性和系统性。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心理现象的著作。

奈瑟出版的《认知心理学》标志着认知心理学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

桑代克:1903年出版《教育心理学》,这是教育心理学科诞生的标志。

班杜拉提出:自我效能感和观察学习。

冯特:构造心理学华生:行为主义学派创始人——主张否认意识,将心理学建立在可以客观观察的事物——人和动物的行为上;强调在实验操作的基础上研究人和动物的行为。

格式塔心理学派(Gestalt:完型或整体):主张:把心理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认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主张重视对无意识的研究;开辟潜意识心理学研究新纪元;促进了自我心理学与文化心理学的发展。

人本主义心理学派:马斯洛、罗杰斯★★★埃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必考,选择或填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社会文化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被称为“社会心理发展理论”。

➢婴儿期:基本信任与不信任➢儿童期:自主与害羞、怀疑➢学龄初期(幼儿园):主动对内疚➢学龄期(小学):勤奋对自卑➢青春期(中学):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成年早期(大学):亲密对孤独➢成年期:生育对停滞➢成熟期:自我完整与绝望★★★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选择或填空)1.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2.学习方面的问题;3.心理危机问题(引起挫折感最重要的是对挫折的认知);4.恋爱与性的问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选择或填空P57理解内容)1.全体性原则2.主体性原则3.差异性原则4.预防、调治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教师职业角色意识的形成过程(选或填3条)1.角色认知阶段2.角色认同阶段3.角色信念阶段★★★高校教师的专业知识(4点理解区别,选择,P65题干)1.通识性知识处于教师知识结构最基础层面的是有关当代科学、人文及艺术几方面的通识性知识,即通常意义上的一般科学文化知识。

高等教育心理学-高校教师岗前培训

高等教育心理学-高校教师岗前培训

一、J 名词解释1、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P8)2、陈述性知识:指言语方面的信息,主要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

(P9需理解)3、程序性知识:指动作和程序方面的信息,主要回答“做什么”的问题,平时称之为技能。

(P9需理解)4、教育机智:指教师对学生的活动的敏感性,以及能够根据新的、意外情况快速做出反应,果断地采取恰当的教育和教学措施的能力。

(P40)5、教师威信的内涵:指教师对学生在心理和行为产生的一种崇高的影响力,是师生之间一种肯定的人际关系的表现,它主要属于自然性影响力范畴。

(P48)6、教师专业发展:指教师在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

(P51)7、心理发展:指个体随着年龄增长,在环境的作用下,整个反应活动不断地得到改造,且趋完善化和复杂化的过程,是一种体现在个体内部的连续而又稳定的变化。

(P60)8、自我意识:也称自我,它是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的认识,包括认知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P83)9、知识理解:指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去认识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关系,直至认识其本质、规律的一种逐步深入的思维活动。

(P149)10、思维:指人脑借助于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性质及关系的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

(P172)11、直观动作思维:这种思维解决的是直观、具体和操作性的问题,解决的方式是实际动作。

(P173)12、抽象逻辑思维:这种思维解决的是理论性问题,解决的方式是借助于抽象概念、命题进行的判断、推理,以求得出合乎规律的结论。

(P174,没说要考)13、集中思维:人们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运用逻辑方法或熟悉规则去寻求唯一正确的答案,又称求同思维或辐合思维。

(P177)14、发散思维:人们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去设想、探求多种答案,力图使问题获得完满解决的思维方式,又称求异思维或辐射思维。

高等教育心理学岗前培训

高等教育心理学岗前培训
02 发展理论
认知发展理论、人格发展理论、社会性发展理论 等。
03 动机理论
期望-价值理论、自我决定理论、成就动机理论等。
高等教育心理学在教育中的
03
应用
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
学生心理发展阶段
学生心理健康与辅导
了解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认知、情感 和社会性发展特点,为制定针对性的 教育方案提供依据。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必要 的心理辅导和支持,帮助学生应对学 习和生活中的挑战。
调查法
总结词
调查法是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来研究心理现象的一种方法。
详细描述
调查法通常采用问卷、量表、访谈等方式来收集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揭示心理现象的特征和规律。 调查法可以快速地收集大量数据,并且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研究对象。
个案研究法
总结词
个案研究法是一种针对个别案例进行深入研究的方。
教学研究与论文发表
引导新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培养其科 研能力,并鼓励发表论文。
评估与反馈机制
建立定期评估和反馈机制,跟踪新教 师的成长,为其提供持续的支持和指 导。
THANKS
感谢观看心理学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它 涉及到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的知 识。
03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高等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对象是高等教育情境下 的学习者的心理活动、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及其 发展变化规律。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学习心理
主要研究学习理论、学习 策略、学习动机等方面, 以提高大学生的学习效果。
培养学员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提 03 升职业素养。
培训内容
高等教育心理学基本概念、理论体系和研 究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
《高等教育心理学》学习提纲
专题一“大学生心理特点与因材施教”
一、心理发展及其特点
(一)心理发展的含义(二)心理发展的特点
二、大学生的认知特点
(一)大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性(二)大学生的的认知特征
三、大学生的情意特点
(一)大学生的需要特征(二)大学生的动机特征
(三)大学生的人生观特征(四)大学生的价值观特征
(五)大学生的情感特征(六)大学生的意志特征
四、大学生的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自我意识及其结构(二)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五、大学生智力差异与教育
(一)智力及其理论(二)大学生的智力差异与教育
六、大学生的人格差异与教育
(一)大学生的气质差异与教育(二)大学生的性格差异与教育
七、大学生的性别差异与教育
(一)性别及其差异(二)大学生的性别差异与教育
专题二“高等学校教师心理”
一、高校教师的角色分析
(一)高校教师角色与角色期待(二)高校教师角色冲突、压力与调适(三)教师职业角色的形成
二、高校教师的心理品质
(一)高校教师的能力结构(二)高校教师的情感和意志品质(三)高校教师的人格特征
三、高校教师的威信
(一)影响高校教师威信的因素(二)高校教师威信的发展和维护
四、高校教师的成长
(一)教师职业成长理论(二)高校教师的成长目标及专家型教师的基本特(三)高校教师成长和培养的途径
专题三“学习理论及应用”
一、学习的概念与分类
(一)广义的学习与狭义的学习(二)奥苏伯尔有关学习的分类
二、大学生学习的特点
(一)总的特点:广博性、专精性、自主性、能动性、创新性
(二)其他特点: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学习方法特点
三、联结派的学习理论——学习的行为主义
(一)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二)华生的条件反射理论
(三)桑代克的“联结—试误说” (四)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四、认知派的学习理论
(一)格式塔学派的学习理论(二)托尔曼的目的行为学习理论
(三)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四)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理论和同化说五、联结—认知派的学习理论
(一)社会学习论的学习理论(二)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
专题四“认知心理与知识学习”
一、大学生认知的特点
(一)智力发展达到最佳水平(二)记忆能力发展达到黃金期
(三)思维发展处于成熟期(四)创造力发展处于最佳期
二、大学生的知识获得
(一)大学生知识的表征(二)大学生知识的获得
(三)大学生知识的保持(四)大学生知识的迁移和应用
三、大学生思维与创造性的培养
(一)大学生思维的特点(二)大学生问题解决的特点
(三)大学生创造性的培养
专题五“德育与心理健康”
一德育概论
(一)品德概述 (二)大学生品德的培养
二心理健康概论
(一)心理健康概述 (二)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三)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措施
专题六“激励与管理”
一、激励概述
(一)激励的概念(二)激励的作用
二、需要与动机
(一)激励的基础—人的需要(二)激励机制—人的动机
(三)成就动机理论
三、激励理论
(一)内容型激励理论(二)过程型激励理论(三)状态型激励理论
四、激励大学生的途径和方法
(一)按需激励(二)目标激励(三)强化激励
(四)成功激励(五)公平激励(六)归因激励
《高等教育心理学》学习要点
第一部分:基本概念与知识
1、自我意识
2、心理发展
3、挫折
4、成就动机
5、归因
6、问题解决
7、认知-发现说
8、人格障碍
9、需要 10、从众 11、定势 12、案例教学
13、心理冲突 14、动机斗争 15、气质类型学 16、激励的要素
17、马斯洛需要层次论 18、创造性的心理结构
19、搞高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技术 20、知识的分类
21、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 22、人格的基本特征
23、记忆的分类 24、动机和行为的关系 25、教师威信的变化
26、利用感知的内在规律,促进陈述性知识的获得
27、有效教学的理念 28、教学反思的作用
第二部分: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1、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及培养。

2、如何加强知识的保持。

3、影响品德形成的因素及道德行为的培养。

4、自我效能感理论及其在大学生激励中的应用。

5、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6、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

7、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措施。

8、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