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原理(郑道平版本)重点知识
货币银行学重点知识
货币银行学重点知识
货币银行学是金融学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货币银行体系的组织、运作和政策调控等问题。
以下是货币银行学的重点知识:
1. 货币的本质和功能:货币作为一种交换媒介、价值尺度和贮藏手段,具有一定的本质和功能。
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以及货币供给与需求的关系是货币银行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2. 货币市场和货币供求关系:货币市场是短期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货币的供求关系影响着货币市场利率的形成和变动。
货币供应量、货币乘数、央行政策利率等因素都会对货币市场产生影响。
3. 银行体系和银行业务:银行体系是现代金融体系的核心机构,包括商业银行、中央银行等。
货币银行学探讨了银行的组织结构、内部运作机制以及金融创新等问题。
常见的银行业务包括储蓄存款、贷款、支付结算和信用卡等。
4. 货币政策和央行:货币政策是央行运用货币工具来影响货币供给和利率水平的一种宏观调控手段。
货币银行学研究了货币政策的目标、工具和实施方式,以及其对经济波动和通货膨胀等问题的影响。
5. 银行风险管理:银行业务具有一定的风险,货币银行学重点研究了银行如何管理和控制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方面。
同时,还研究了银行监管和监督的相关政策和措施。
6. 国际货币体系:货币银行学还研究了国际货币体系的组织和运作,包括汇率制度、国际支付结算和资本流动等问题。
国际货币体系的变动对国际金融市场和国际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对于货币银行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是货币银行学的重点知识,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货币银行体系的运作和政策调控。
货币银行学知识点总结
货币银行学知识点总结货币银行学作为经济学的重要分支,研究货币和银行体系的运作与影响。
它在解释经济现象、政策制定和金融机构管理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货币的本质、货币的函数、货币供给和需求、货币政策和银行等角度,对货币银行学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货币的本质:货币是商品交换和价值计量的媒介,具有通用等价物和价值尺度的特点。
相对于商品交换中的直接交换,货币介入交换过程,使交换更加便捷高效。
货币的本质是社会的产物,它的价值是通过社会分工和需求形成的。
货币的函数:货币有三种基本函数,即价值尺度函数、流通手段函数和支付手段函数。
作为价值尺度,货币用于衡量不同商品和服务的价值。
作为流通手段,货币用于方便商品和服务的交换。
作为支付手段,货币用于清偿债务,如付款和借贷。
货币供给和需求:货币供给是指货币的总量,以货币基础乘以货币乘数得出。
货币基础由央行控制,货币乘数受商业银行的存贷款活动和公众的存款偏好等因素影响。
货币需求受人们的交易需求和资产需求的影响。
人们对交易需求的货币需求受收入、物价和支付技术等因素影响,而对资产需求的货币需求受利率和风险偏好等因素影响。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央行通过改变货币供应量、利率和其他货币工具来影响经济发展和资金利用的政策。
宽松货币政策通常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和降低利率来刺激经济增长。
紧缩货币政策通常通过减少货币供应量和提高利率来控制通胀和经济过热。
货币政策的制定需要考虑经济增长、通胀、失业和国际经济环境等因素。
银行: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核心机构,承担着存款储备和贷款发放的功能。
商业银行通过吸收存款来形成贷款储备,通过放贷获得利润。
央行作为中央银行,负责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
投资银行则主要从事证券发行、交易和资产管理等业务。
货币银行学的研究内容广泛,涉及货币政策、金融体系、货币供给和需求、银行业务等多个领域。
了解货币银行学的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经济运行和金融市场的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宏观经济风险和制定个人理财策略。
货币银行学知识点总结
货币银行学知识点总结货币银行学是一门研究货币、银行以及金融市场的学科,对于理解现代经济体系和金融运作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对货币银行学主要知识点的总结。
一、货币的定义与职能货币是在商品交换中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它具有以下三个主要职能:1、价值尺度:货币作为衡量商品价值的标准,使不同商品能够在价值上进行比较。
2、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方便了交易的进行。
3、贮藏手段:货币可以被保存起来,在未来用于购买商品或服务。
二、货币的形式货币的形式经历了从实物货币到金属货币,再到信用货币的演变过程。
1、实物货币:如贝壳、牲畜等具有实际使用价值的物品。
2、金属货币:以金、银、铜等金属为材料铸造的货币。
3、信用货币:包括纸币、存款货币等,其本身价值低于其代表的价值,依靠国家信用和法律强制流通。
三、货币的创造银行通过存款和贷款业务创造货币。
1、原始存款:客户存入银行的现金。
2、派生存款:银行通过贷款等业务创造出来的存款。
货币乘数是指货币供应量与基础货币的比值,它反映了银行体系创造货币的能力。
四、利率利率是借款成本或资金的价格。
1、名义利率:未考虑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
2、实际利率: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后的真实利率。
利率的决定因素包括:1、平均利润率:是利率的上限。
2、借贷资金的供求关系。
3、预期通货膨胀率。
4、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五、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资金融通的场所,包括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1、货币市场:短期资金市场,交易期限在一年以内,如票据市场、同业拆借市场等。
2、资本市场:长期资金市场,交易期限在一年以上,如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等。
金融市场的功能包括:1、资金融通:将资金从盈余方转移到短缺方。
2、价格发现:确定金融资产的合理价格。
3、风险管理:提供风险分散和对冲的机会。
六、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以盈利为目的,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的金融机构。
1、负债业务:包括存款业务、借款业务等。
2、资产业务:如贷款业务、证券投资业务等。
货币银行学重点知识
货币银行学重点整理第一单元1、名词解释货币:○1货币是特殊的商品,它是表现和衡量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它具有与其它一切商品互相交换的功能,具有一般的交换手段;货币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货币体现了一定的生产关系。
信用货币:第一,信用货币是价值符号,在社会商品总额和货币流通速度一定的情况下,每单位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和货币数量成反比。
第二,信用货币是债务货币,信用货币是表示银行债务的凭证,它是通过银行的资产业务投放出去的。
第三,信用货币具有强制性,国家规定全社会都必须接受和使用信用货币。
复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是以金铸币和银铸币同时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这两种铸币均可自由铸造及融化,具有无限法偿能力,均可以自由的输出入,辅币和银行券均能自由与之兑换。
又分平行本位制和双本位制。
格雷欣法则:在双本位制下,当市场上金、银的比价发生变化时,会引起金币或银币的实际价值与名义价值发生背离,这是实际价值高与名义价值的货币(良币)就会被人熔化,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劣币)就会充斥市场。
这就是劣币驱逐良币的格雷欣法则。
金本位制:金本位制即一国基本货币单位与一定成色及重量的黄金维持固定的关系。
又分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双本位制:即法律规定了金、银比价,金、银币仍同时作为本位货币。
2、简答题1、货币制度包含哪些内容?答:概括的讲,货币制度可分为两类:(1)金属本位制,即以贵金属作为本位货币;铸币与银行券的发行必须以充足的金属作为后备。
其中囊括了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和金本位制。
(2)信用货币制度,又称纸币本位制或不兑现本位制,是指不以有价值的商品作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
2、什么是“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答:在金银复本位制的双本位制下,当市场上金、银的比价发生变化时,会引起金币或银币的实际价值与名义价值发生背离,这是实际价值高与名义价值的货币(良币)就会被人熔化,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劣币)就会充斥市场。
货币银行学知识点总结全面
货币银行学知识点总结1.什么是货币银行学?货币银行学是研究货币、银行和金融系统的学科,涉及货币的起源、发行和流通,银行的功能和作用,以及金融体系的组织和运作等方面的知识。
2.货币的起源和发展货币是一种被广泛接受并用于交换商品和服务的媒介。
在货币出现之前,人们使用物物交换来满足需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物物交换变得不便,于是出现了货币。
最早的货币形式包括贝壳、动物皮毛和稀有金属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货币逐渐演变成纸币和电子货币。
3.货币的功能和特点货币具有三大基本功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贮藏手段。
作为价值尺度,货币可以衡量商品和服务的价值。
作为流通手段,货币方便了商品和服务的交换。
作为贮藏手段,货币可以保存价值并在未来使用。
4.货币供求与货币市场货币供求决定了货币的价值和利率水平。
如果货币供给过多,货币价值下降,通货膨胀可能会出现。
如果货币供给不足,货币价值上升,通货紧缩可能会出现。
货币市场是金融市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使货币供求的调节成为可能。
5.银行的功能和作用银行是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存款、贷款、支付和资金管理等多种功能。
银行作为存款机构,接受个人和企业的存款,并提供利息以吸引存款。
银行还可以通过贷款向个人和企业提供资金,以促进经济发展。
此外,银行还提供支付和结算服务,使人们能够安全便捷地进行交易。
6.银行的类型根据业务范围和性质的不同,银行可以分为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发展银行等不同类型。
中央银行是国家的货币发行机构,负责制定货币政策和维护金融稳定。
商业银行是大众常说的银行,提供各种金融服务。
投资银行主要从事证券发行和投资银行业务。
发展银行致力于支持国家重点项目和经济发展。
7.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用来调控货币供给和利率水平,以实现经济稳定和金融稳定的重要手段。
合理的货币政策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控制通货膨胀,防止金融风险。
金融稳定是金融系统中各方利益的平衡和金融风险的控制,是经济稳定的基础。
货币银行学重点(名词解释+简答)
货币银行学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名词解释货币: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并能反映一定的生产关系。
信用货币: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强制流通不以任何贵金属为基础的独立发挥货币只能的货币。
复本位制:同时以金、银两种金属作为本位币币材的货币制度。
①平行本位制:是金银两种本位币按其所含金属的实际价值流通,国家对这两种货币的交换比率不加规定,而由市场上金和银的实际比价自由确定金币和银币比价的货币制度。
②双本位制:法律规定金、银比价,金、银仍同时作为本位货币。
格雷欣法则即“劣币驱逐良币”规律,是指在双本位制下,当市场上金币和银币的比价发生变化时,会引起金币或银币的实际价值与名义价值背离。
此时实际价值高于名义价值的货币(良币)就会被熔化,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劣币)则充斥市场。
金本位制:以黄金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金币本位制是典型的金本位制。
它的主要内容是:以一定数量与成色的金币作为本位货币,金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辅币和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成金币。
金币本位制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的积极作用:1)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 2)促进了汇率的稳定 3)自动调节国际收支布雷顿森林体系①核心内容:(1)建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两大国际金融机构。
(2)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实行“双挂钩”的国际货币体系。
“双挂钩”是指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1盎司黄金=35美元),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各国中央银行可按规定官价用美元向美国中央银行兑换黄金,逐渐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金汇兑本位货币制度。
(3)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
②体系作用:使国际货币金融关系有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暂时结束了战前货币金融领域里的混乱局面,维持了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扩大了世界贸易;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活动对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货币银行学知识点
货币银行学知识点1. 货币的定义与职能- 货币作为交易媒介、价值尺度、价值储藏和支付手段的角色。
- 货币的种类:现金、存款货币、电子货币等。
- 货币的职能与经济活动的关系。
2. 银行体系的结构- 银行的类型: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中央银行等。
- 银行的主要业务:存款、贷款、支付结算、外汇交易等。
- 银行的组织结构和管理。
3. 货币供给与需求- 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中央银行政策、商业银行行为等。
- 货币需求理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
- 货币供给与需求的均衡。
4.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的职能: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银行体系的监管等。
- 货币政策工具:利率政策、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等。
- 货币政策的目标:控制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增长、维护金融稳定。
5. 利率与债券市场- 利率的决定因素:供求关系、风险、通货膨胀预期等。
- 利率的风险结构和期限结构。
- 债券市场的运作和债券定价。
6. 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 金融市场的分类:货币市场、资本市场、衍生品市场等。
- 金融工具的种类:股票、债券、期货、期权等。
- 金融市场的功能和效率。
7. 银行风险管理- 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类型: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
- 风险管理的方法: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转移等。
- 国际风险管理标准:巴塞尔协议等。
8. 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浮动汇率制等。
- 外汇市场的运作和汇率的决定因素。
- 国际收支平衡表和国际储备管理。
9. 金融创新与电子支付- 金融创新的动力和影响:衍生品、结构化产品等。
- 电子支付系统的发展:电子转账、移动支付、数字货币等。
- 金融科技(FinTech)对传统银行业的挑战和机遇。
10. 金融危机与监管- 金融危机的成因和影响: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案例分析。
- 金融监管的目的和原则:保护投资者、维护市场稳定等。
- 国际金融监管合作和监管框架的改革。
货币银行学要点重点学习
货币银行学要点重点学习货币银行学是现代货币银行体系的核心学科,其研究的对象是现代货币体系的构成、运作和调控,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货币银行学的学习不仅是金融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而且也是广大市民应当了解的基础知识。
本文将对货币银行学的要点和重点进行系统的介绍。
一、货币银行体系的概念和组成货币银行体系是现代货币体系的核心,主要由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府和金融市场四个主要组成部分构成。
中央银行是货币银行体系的核心,负责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等职能;商业银行是货币供应的主要渠道和储蓄和贷款的主要机构;政府则通过税收和开支对货币市场产生影响;金融市场则是货币流通和货币政策实施的场所。
二、货币供应量的测算货币供应量包括M0、M1、M2和M3等多个层次,其中M1是最基本的货币供应,包括了流通中的现金和银行存款;M2则是M1外的其他流通货币和存款;M3则比M2更广泛,包括了大额存单和同业存款等。
货币供应量的构成和变化对整个经济运行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是货币银行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三、货币政策和调控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使用货币政策工具调整货币供应量和金融市场的一系列手段,以达到控制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增长和维护金融稳定等目标的政策。
货币政策主要包括利率政策、公开市场操作政策和存款准备金政策等。
货币政策的调控对整个经济社会具有重要影响,货币政策也是货币银行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
四、商业银行的业务和运作商业银行是货币供应的主要渠道和资金融通的主要机构。
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包括存款业务、贷款业务、汇款业务和国际业务等。
商业银行的运作模式也非常复杂,主要包括银行间清算机制、货币市场、借贷市场和信用市场等。
商业银行的业务和运作是货币银行学中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
五、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金融市场是资金流通和货币政策实施的重要场所,包括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和衍生品市场等。
金融产品则是在金融市场上引入的各种投资性产品,包括利率产品、股票产品、基金产品和衍生品产品等。
货币银行学原理(郑道平版本)重点知识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1产生与发展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发展过程:实物货币→金属称量货币和铸币→可兑换的信用货币→不兑换信用货币→存款货币和信用货币。
主要经历了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三个过程。
2.职能与作用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货币对经济的影响(即货币与经济的关系):货币使用方便了交易,扩大了市场,降低了交易费用,从而促进可社会分工的发展和深化,提高了整个社会的生产能力。
3.货币制度货币制度包含四个要素:规定货币币材;确定货币单位;规定本位币和辅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建立准备制度。
货币制度的发展:金属本位币制度{(银本位制度→金银复本位制度→金本位制度(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特点:国家授权中央银行垄断发行纸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货币由现钞和银行存款构成;货币主要通过银行信贷渠道发行;货币供应在客观上要受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供应过多势必危及国民经济正常运行;货币供应量不受贵金属量的制约,具有一定的伸缩弹性,通过货币供应管理,可以使货币流通数量与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
)4..货币的发行与区域货币国家对货币制度和货币发行的管基于两个方面的利益考虑:货币作为公共事业所带来的间接利益。
随着铸币的产生,国家可以依靠发行不足值的铸币和不兑现的信用货币能够为发行者带来直接的铸币税收入区域货币也称地区货币,它是由一定区域的经济特征和政治制度联系的紧密性做决定的。
譬如我们国家的“一国多币”(人民币港元澳元台币)和多国一币(欧盟集中发行的欧元。
罗伯特A.蒙代尔是“最优货币区域理论”的首创者,因倡议和设计了世界第一个区域货币,被称为“欧元之父”。
还有西非货币联盟和西非货币区。
)附带理解如何理解货币的本质?从货币的起源和逻辑分析的角度来把握本质是最重要的: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理解:●货币首先是一种商品,具有商品的共性。
●货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是一切商品价值的表现材料,具有与其他商品直接相交换的能力。
货币银行学知识点总结全面
货币银行学知识点总结全面一、货币银行学概述货币银行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货币和银行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论和实践。
货币银行学的研究对象包括货币供应、货币政策、货币市场、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等方面的内容,是现代经济金融学的基础。
货币银行学的研究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金融市场的运行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货币的基本特征1. 流通性:货币具有方便的流通性,可以方便地进行交换。
2. 可分性:货币可以分割为不同的面额,方便进行小额交易。
3. 稳定性:货币的价值应该是相对稳定的,不易受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影响。
4. 一般等价物:货币应该是一种普遍被接受的交换媒介,具有普遍等价性。
5. 货币的稀缺性:货币具有相对稀缺的特征,能够保持其价值。
三、货币的发行和管理1. 中央银行是货币的发行和管理机构,负责制定货币政策,维护货币的稳定性。
2. 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来调控货币供应量,包括公开市场操作、贴现率、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等。
3. 中央银行还可以通过干预外汇市场来影响货币汇率。
四、货币的传导机制1. 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调控,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
2. 改变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会对经济产生一系列影响,包括影响投资、消费、进出口等方面。
3. 这些影响通过货币传导机制传递到整个经济体系中,影响经济的总体运行。
五、货币市场1. 货币市场是短期债务工具市场,包括央行票据、商业票据和银行同业拆借等产品。
2. 货币市场的特点包括短期性、市场性、流动性和低风险性。
3. 货币市场的主要功能是资金融通,为金融机构提供短期融资和投资工具。
六、金融机构1. 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和投资基金等,它们是金融市场的主要参与者。
2. 商业银行是金融机构中规模最大、服务最全面的机构,它们包括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等。
3. 证券公司是进行证券经纪、证券承销和证券投资业务的机构,包括券商、基金公司和期货公司等。
货币银行学重点知识
、货币银行学重点知识汇总名词解释1.货币: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并能反映一定的生产关系。
2.信用货币:信用货币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强制流通不以任何贵金属为基础的独立发挥货币职能的货币。
3.复本位制:以金币和银币同时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
4.平行本位制:是金银两种本位币按其所含金属的实际价值流通,国家对两种货币的交换不加规定,而由市场上的金银的实际比价自由确定金币和银币比价的货币制度。
5.双本位制:法律规定了金银币的比价,金币和银币仍同时作为本位币。
6.格雷欣法则(劣币驱逐良币):在实行金银复本位中的双本位制条件下,金银有一定的兑换比率,当金银的市场比价与法定比价不一致时,市场比价比法定比价高的金属货币(良币)将逐渐减少,而市场比价比法定比价低的金属货币(劣币)将逐渐增加,形成良币退藏,劣币充斥的现象。
7.布雷顿森林体系:(1).以美元充当国际货币,确立黄金和美元并列的储备体系。
(2).实行固定汇率(3).实行多渠道的国际收支调节(4).建立一个长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即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国际货币事项进行磋商,维护汇兑评价体系。
8.牙买加体系:(1).浮动汇率合法化(2).黄金非货币化(3).国际储备多元化(4).多种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相互补充9.货币制度:货币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由法律形式所确定的有关货币流通的系列规定,它分为金属货币制度和信用货币制度。
10.信用:信用这个范畴是指借贷行为,这种经济行为的形式特征是指以收回为条件的付出,或以归还为义务的取得。
11.利率:利率即利息率,是指借贷期内所形成的利息额与所贷金额的比率。
12.市场利率:市场利率就是随供求关系等市场规律而自由变动的利率。
13.基准利率:是在利率体系和整个金融市场中处于关键地位,起决定作用的利率。
它有两重含义:一是基准利率是银行体系制定各种差别利率和加罚息利率的依据;二是基准利率是金融市场体系制定各种有价证劵利率的依据。
货币银行学复习重点及答案
货币银行学复习重点及答案货币银行学第一章:货币理论一、名词解释:基础货币P482:是中央银行所发行的现金货币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的总和。
基础货币直接表现为中央银行的负债,它是由中央银行资产业务创造的,并且是信用货币的源头。
货币层次P478:各国中央银行在确定货币供给的统计口径时,以金融资产流动性的大小作为标准,并根据自身政策目的的特点和需要,划分了货币层次。
其粗略的分类为:M0:现金流通量;M1:M0+各种活期存款;M2:M1+各种定期存款。
货币层次的划分有利于中央银行进行宏观经济运行监测和货币政策操作。
流动性偏好P:凯恩斯在分析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时认为,货币需求主要受个人对收入支配的心理因素决定。
个人对收入支配有消费和储蓄两种形式。
其中储蓄部分是以现金货币形式持有还是以有价证券形式持有,取决于人们对金融资产流动性的偏好程度,即流动性偏好。
凯恩斯认为影响流动性的偏好程度即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主要有: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倒逼机制P484:在中国目前的经济体制下,大量的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出于自身利益,往往压迫商业银行不断增加贷款,从而迫使中央银行被动的增加货币供应,形成所谓的“倒逼机制”。
二、简答题:1、简要说明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外生性。
P483-484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外生性的争论,实际上是讨论中央银行能否完全独立控制货币供应量。
内生性指的是货币供应量是在一个经济体系内部由多种因素和主体共同决定的,中央银行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因此,并不能单独决定货币供应量;因此,微观经济主体对现金的需求程度、经济周期状况、商业银行、财政和国际收支等因素均影响货币供应。
外生性指的是货币供应量由中央银行在经济体系之外,独立控制。
其理由是,从本质上看,现代货币制度是完全的信用货币制度,中央银行的资产运用决定负债规模,从而决定基础货币数量,只要中央银行在体制上具有足够的独立性,不受政治因素等的干扰,就等从源头上控制货币数量。
货币银行学原理
货币银行学原理货币银行学原理,是指研究货币与银行体系之间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
它涉及货币的产生、流通和使用,以及银行的角色和功能。
本文将介绍货币银行学原理的基本概念、货币的属性、货币的产生与发行、货币的流通和使用、银行的角色和功能等相关内容。
一、货币银行学原理的基本概念货币银行学原理是研究货币与银行体系的学科,它主要研究货币的产生、流通和使用,以及银行的角色和功能。
在现代经济中,货币起着重要的作用,是经济活动的媒介和交换手段。
银行作为金融机构,发挥着货币存储、支付结算、信贷和资金调剂的作用,是市场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货币的属性货币具有一定的属性,包括价值尺度、交换媒介、价值储藏和支付手段等。
首先,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可以衡量商品和服务的价值。
其次,货币作为交换媒介,方便商品和服务之间的交换。
第三,货币作为价值储藏,可用于储蓄和财富积累。
最后,货币作为支付手段,方便人们进行交易和支付。
三、货币的产生与发行货币的产生与发行主要涉及到央行和商业银行。
央行作为国家的中央银行,负责货币的发行和管理。
央行有权利根据经济形势和政府的需求,通过决策和货币政策工具来控制货币的供应量。
商业银行作为央行的代理机构,负责将货币引入经济系统,并通过贷款和存款等业务推动货币的流通和使用。
四、货币的流通和使用货币的流通和使用是指货币在经济中的交易和支付过程。
货币流通是通过人们之间的交换来实现的,购买商品和服务需求通过货币来满足。
货币的使用涉及到现金支付和电子支付等方式,如现金、支票、信用卡、移动支付等。
随着技术的发展,电子支付方式越来越普遍,便利了人们的交易和支付。
五、银行的角色和功能银行在货币银行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和功能。
首先,银行作为货币中介,接受储户存款,并通过贷款和信贷等业务向借款人提供资金,促进资源配置和经济增长。
其次,银行作为支付清算机构,处理和结算各类支付交易,保障交易的安全和便捷。
此外,银行还提供资金管理、投资咨询和风险管理等服务,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货币银行学重要理论考试重点总结
五、重要理论1、掌握本一门学科的内在联系。
2、树立信用,流动性和风险意识。
3、为什么说货币的本质是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的统一?价值尺度指货币作为尺度用以表现和衡量其它商品的价值。
货币执行价格尺度职能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
流通手段是当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时,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充当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商品价值要表现出来,需要一个共同的、一般的价值尺度;商品要实际转化为与自己价值相等的另一种商品,则需要有一个社会所公认的媒介。
当两个要求由某种商品来满足时,该商品就取得货币的资格。
所以,马克思说“价值手段和流通手段的统一是货币。
”4、人民币制度的基本内容。
人民币是我国唯一的法定货币,人民币的单位为元,辅币单位是角和分,人民币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发行,不与黄金兑换,国家对货币流通进行管理,国家建立金银和外汇储备制度。
5、为什么要建立货币制度?目的是:保证货币和货币流通的稳定,使之能够正常的发挥各种职能,为发展商品经济提供有利的客观条件。
6、以消费信用为例,说明应该持有什么样的负债观?负债消费的前提是有足够的经济能力,负债消费的方式包括信用卡透支、贷款消费、借支等7、列举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区别。
商业信用借贷双方都是企业,借贷的客体是商品,借贷行为与商品买卖紧密联系,但它有规模和使用方向的局限性;而银行信用借方是企业,贷方是银行或金融机构,信用的客体是货币,且规模和使用方向超出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
8、什么是收益资本化,举例说明收益资本化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各种有收益的事物,不论它是否是一笔贷放出去的货币金额,甚至也不论它是否是一笔资本,都可以通过收益与利率的对比而倒过来算出它相当于多大的资本金额。
这习惯地称之为“资本化以土地为例。
土地本身不是劳动产品,无价值,从而本身也无决定其价格大小的内在根据。
但土地可以有收益。
土地收益大小取决于多种因素,同时由于利率也会变化,使一块土地的价格会有极其巨大的变化。
货币银行学知识点总结
货币银行学知识点总结一、货币银行学的定义货币银行学是研究货币和银行体系的学科,它主要研究货币的发行与循环、货币的种类与功能、银行业务的特点和运作机制、金融市场的结构与规律等内容。
货币银行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它与货币政策、金融市场、经济金融史等领域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货币的定义和功能货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通用性、稀缺性和流通性。
货币的功能主要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储藏手段和支付手段四个方面。
三、需求货币量的决定需求货币量是指人们持有的货币数量。
影响需求货币量的因素有收入水平、价格水平、利率、预期等。
四、货币供应量的决定货币供应量是指经济体系中的所有可用货币总量。
货币供应量的决定因素有货币乘数、央行的货币政策、商业银行的信贷创造等。
五、银行的定义和功能银行是指依法成立,主要从事金融中介业务的机构。
银行的功能主要有金融中介、资金融通、风险管理等。
六、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与运作机制商业银行是指以获取利润为目的,向公众提供各种金融服务的银行。
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主要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行长、各种职能部门等。
商业银行的运作机制主要包括存款业务、贷款业务、投资业务、外汇业务等。
七、中央银行的职能与作用中央银行是负责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机构。
中央银行的职能主要有货币发行、货币政策制定、金融监管、外汇管理等。
中央银行的作用主要在于稳定货币价值、维护金融稳定、促进经济增长等。
八、金融市场的类型与功能金融市场是指各种金融资产和金融工具买卖的场所。
金融市场主要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两大类。
金融市场的功能主要包括资源配置、风险管理、信息传递等。
九、货币政策的目标与工具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
货币政策的目标主要有稳定物价水平、促进就业、维护金融稳定等。
货币政策的工具主要包括开放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贷款利率等。
十、金融风险管理的原则与方法金融风险管理是指通过各种手段降低金融风险的过程。
货币银行学原理-第4章
∑ 报告期每种股票的价格 × 每种股票的数量 × 基日指数 股票价格指数 = ∑ 基期每种股票的价格 × 每种股票的数量
货币银行学原理
清华大学出版社
4.3.2 股票市场
(4)股票的交易方式
①现货交易 ②期货交易 ③信用交易 ④期权交易
货币银行学原理
清华大学出版社
4.3.3 证券投资基金市场
1.证券投资基金市场的含义
货币银行学原理
清华大学出版社
4.2.2 票据市场
3.票据流通市场
(1)票据的背书:就是转让人在商业票据的背面 进行转让签字的行为。 (2)票据的贴现:是持票人以未到期的票据向银 行兑取现款,银行扣除自贴现日至到期日的利息后, 给付现款以融资的行为。
货币银行学原理
清华大学出版社
4.2.3 回购协议市场
货币银行学原理
清华大学出版社
4.1.3 金融市场的特点
以融资期限长短不同 金 融 市 场 按金融交易次序不同 按交易对象不同 按交割时间不同 按有无固定场所划分 可划分为短期金融市场和长期 金融市场 可划分为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 分为货币市场、 资本市场、 外汇 市场和黄金市场 可分为现货交易市场和期货交 易市场 可分为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
1.外汇市场的定义
外汇市场是指由银行等金融机构、自营交易商、 外汇市场 大型跨国企业参与的,通过中介机构或电讯系统联 结的,以各种货币和以货币计价的票据为买卖对象 的交易市场。
货币银行学原理
清华大学出版社
4.4.1外汇市场 4.4.1外汇市场
2.外汇市场的基本交易种类
外汇现货交易 外汇期货交易 掉期交易
货币银行学原理
清华大学出版社
4.2.3 回购协议市场
货币银行学背诵资料
货币银行学背诵资料一、货币的定义与功能货币是一种广泛应用的交换媒介,被普遍接受,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以及偿还债务。
货币具有以下三个基本功能:1.交换媒介:货币作为交换的中介,简化了交换过程,提高了交易效率。
2.价值尺度:货币作为商品价值的度量标准,方便人们对不同商品进行比较和评估。
3.价值储藏:货币可以用于储存财富,提高资产的流动性和可分割性。
二、货币的属性货币具有以下四个重要属性:1.流通性:货币易于流通和交换,能够在市场中广泛使用。
2.稳定性:货币的价值相对稳定,不容易波动和贬值。
3.可分割性:货币可以被分割成较小的单位,方便进行不同金额的交易。
4.延展性:货币可以通过信用和借贷等手段进行扩张和收缩,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货币的发行与货币供给货币的发行由中央银行负责,中央银行通过实施货币政策来调控货币供给量。
货币供给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基础货币:也称为高外汇准备货币,由中央银行发行,包括纸币和银行存款准备金。
2.商业银行货币:商业银行通过贷款和放款等业务活动创造的货币。
3.其他机构货币:除了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外,其他金融机构也可以发行货币,如邮政储蓄、信用社等。
四、货币的价值与货币的表现形式货币的价值来源于人们对其作为交换媒介和价值尺度的认可。
货币的表现形式包括以下几种:1.实物货币:以实物形式存在的货币,如金属币和纸币等。
2.法定货币:由政府法定的流通媒介,具有法律效益,如人民币等。
3.信用货币:基于信用体系的货币,如存款、债券等。
五、货币在经济中的作用货币在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1.交换媒介:货币作为交换媒介,促进商品和服务的买卖,推动经济交流和发展。
2.价值储藏:货币作为储备资产,方便人们保存财富并进行资产配置。
3.流通媒介:货币的流通媒介属性使得经济中的货物和服务得以流通交换,促进社会的分工与合作。
4.债务偿还:货币作为法定支付手段,被用于债务偿还和履约。
六、货币银行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货币银行学是一门研究货币和银行的学科,涵盖了货币的产生、流通、银行的角色和职能等内容。
货币银行学原理-第11章
货币银行学原理
清华大学出版社
11.3.2外汇交易方式 11.3.2外汇交易方式
2.远期外汇交易
远期外汇交易(forward foreign exchange 远期外汇交易 transaction)是指外汇买卖成交后,于两个工作 日以外的预约时间再办理交割的外汇业务。
货币银行学原理
清华大学出版社
11.3.2外汇交易方式 11.3.2外汇交易方式
(1)政治局势 (2)市场信息 (3)心理预期因素 (4)市场投机 (5)中央银行干预
货币银行学原理
清华大学出版社
F:非稳定性投机 D,S:稳定性投机
图11—1 稳定性投机与非稳定性投机对汇率的影响
返回
货币银行学原理
清华大学出版社
11.2.5 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1.汇率变动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1)影响物价水平 (2)对国内收入和就业的影响
1.外汇市场的含义
广义的外汇市场 外汇市场泛指一切进行外汇交易的场所, 外汇市场 包括个人外汇买卖交易场所、外币期货交易所等; 狭义的外汇市场指以外汇专业银行、外汇经纪商、 中央银行等为交易主体,通过电话、电传、交易机 等现代化通讯手段实现交易的无形的交易市场。
货币银行学原理
清华大学出版社
11.3.1外汇市场 11.3.1外汇市场
货币银行学原理
清华大学出版社
11.4.2国际收支平衡表 11.4.2国际收支平衡表
2.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记账原则
(1)凡是引起本国从国外获得货币收入的交 易记入“贷方”,凡是引起本国对国外货币支出的 交易记入“借方”;而这笔货币收入或支出本身则 相应记入“借方”或“贷方”。 (2)凡是引起外汇供给的经济交易都记入 “贷方”,凡是引起外汇需求的经济交易都记入 “借方”。 (3)储备资产项目的记账原则是例外的,即 储备资产的增加记入“借方”,而储备资产的减少 记入“贷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1产生与发展
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
发展过程:实物货币→金属称量货币和铸币→可兑换的信用货币→不兑换信用货币→存款货币和信用货币。
主要经历了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三个过程。
实物货币称量货币
商品货币金属货币(铜、银、金)
铸币
货纸币、银行券(现金)
币信用货币存款货币
电子
2.职能与作用
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货币对经济的影响(即货币与经济的关系):货币使用方便了交易,扩大了市场,降低了交易费用,从而促进可社会分工的发展和深化,提高了整个社会的生产能力。
3.货币制度
货币制度包含四个要素:规定货币币材;确定货币单位;规定本位币和辅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建立准备制度。
货币制度的发展:金属本位币制度{(银本位制度→金银复本位制度→金本位制度(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特点:国家授权中央银行垄断发行纸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货币由现钞和银行存款构成;货币主要通过银行信贷渠道发行;货币供应在客观上要受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供应过多势必危及国民经济正常运行;货币供应量不受贵金属量的制约,具有一定的伸缩弹性,通过货币供应管理,可以使货币流通数量与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
)
4..货币的发行与区域货币
国家对货币制度和货币发行的管基于两个方面的利益考虑:货币作为公共事业所带来的间接利益。
随着铸币的产生,国家可以依靠发行不足值的铸币和不兑现的信用货币能够为发行者带来直接的铸币税收入
区域货币也称地区货币,它是由一定区域的经济特征和政治制度联系的紧密性做决定的。
譬如我们国家的“一国多币”(人民币港元澳元台币)和多国一币(欧盟集中发行的欧元。
罗伯特A.蒙代尔是“最优货币区域理论”的首创者,因倡议和设计了世界第一个区域货币,被称为“欧元之父”。
还有西非货币联盟和西非货币区。
)
附带理解
如何理解货币的本质?
从货币的起源和逻辑分析的角度来把握本质是最重要的: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理解:
●货币首先是一种商品,具有商品的共性。
●货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是一切商品价值的表现材料,具有与其他商品直接相交换的能力。
●货币外在形式的变化不改变货币的本质,也不改变货币与商品的对立均衡关系。
第二章信用与信用形式
1.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②使用期限较短。
③融资数量有限。
④资金需求者融资主动权较弱。
直接信用与间接信用的联系:无论是直接信用还是间接信用,都是资金融通或交易的方式,均是将社会闲散资金纳入营运过程中,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1.量上的此消彼长;2.直接信用是间接信用的基础。
直接信用与间接信用的区别:虽然直接信用与间接信用存在种种联系,但毕竟是两种不同类型的融资,其主要区别在于:1.信用行为的主体不同(直接信用只有筹资者和投资者,间接信用的主体是筹资者、投资者和进入中介机构);2.运动形式不同;3.融资的成本及风险不同;4.灵活性不同(直接信用较间接信用灵活性);5.对货币流通量的影响不同(间接信用的规模直接影响货币流通量,而直接信用中长期信用与短期信用对货币流通的影响是不同的)
附带理解
赊销(sale on account ):商品买卖双方采用的一种延期付款的销售方式.
●赊销方式把商品购买与支付货款分离为两个环节.
●赊销方式对于买卖双方都有利.
●赊销方式实际上是销货者在出售商品的同时向购货者提供了短期资金融通.
第三章利息与利息率
1.利息发展与利息理论
利息是指在信用关系中债务人支付给债权人的(或债权人向债务人索取的)报酬。
利息是信用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2.利息率与利息市场化
利息率,简称“利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本金额的比率,即:利率=利息/本金
◆基准利率与市场利率
基准利率是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性作用的利率,当基准利率变动时,其他利率也相应发生变化。
市场利率是指按市场规律自由变动的利率,它主要反映了市场内在力量对利率形成的作用。
◆官定利率与公定利率
官定利率又称法定利率,是由一国中央银行所规定的利率,各金融机构必须执行。
公定利率由民间权威性金融组织商定的利率,各成员机构必须执行。
利率市场化,是指存贷款利率由各商业银行根据资金市场的供求变化来自主调节,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引导,以同业拆借利率为金融市场基准利率,各种利率保持合理利差和分层有效传导的利率体系。
3.决定利率的主要理论
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是建立在对利息来源与本质的分析基础上,马克思认为平均利润率是利率的上限,下限应该是大于零的正数,利率总是在零和平均利润率之间受供求关系影响波动。
西方经济学家的利率决定理论主要是从供求关系着眼的,他们都认为利率是由供求均衡点所决定的.他们之间的主要分歧在于是什么供求关系决定利率。
影响利率的主要因素
①平均利润率
◆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MS↑→r↓→ I ↑→ E ↑→ Y ↑
根据凯恩斯学派的理论,若货币供应量增加,则利率将下降,从而将刺激投资,最终将通过乘数作用而使收入成倍增加。
◆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MS↑→E ↑→I↑→ Y(P.T) ↑
货币学派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无需通过利率加以传导,而可直接引起名义收入的变动。
4.货币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的协调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货币政策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来调节社会总供求的目的;而财政政策通过调节财政收支来影响社会总供求。
尽管两种宏观政策之间存在差异,但殊途同归,都是通过影响社会总供求来实现最终目标,这就要求决策部门相互协调,使二者松紧搭配、优势互补。
货币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货币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和配合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货币政策的宏观调节要与产业鼓励和产业限制相协调;二是货币政策的资金分配结构应符合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是指政府为了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形式,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发展的策略和措施。
具有以下特点:
①着重于调节商品供给在总量和结构上的平衡;
②以实物为对象,对产业部门及其内部的资源进行调节;
③调节时间跨度长。
货币政策与收入政策的协调:社会总需求由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组成,货币政策直接影响投资需求,而消费需求则主要取决于居民收入。
货币政策与收入政策的配合更有利于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
收入政策是指国家为了实现对社会总需求的调节,而对居民收入进行调控的策略和措施。
收入政策主要包括:实行工资、价格管制;提供财政补贴;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