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里芦笙节

合集下载

贵州芦笙节

贵州芦笙节

贵州芦笙节一.芦笙节简介芦笙节是苗族地区最普遍、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是以芦笙踩堂、赛芦笙为主要活动的节日。

芦笙节一般以坡会的名称命名的多(如十三坡、古龙坡)。

各地芦笙节的时间不尽相同,原因是有的来源于古理古规的吉日,有的来源于庆丰收,有的来源于神话传说。

一般在节日之前要举行仪式,先由某村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祭祖,与此同时,各家各户都在自家自行祭祖,随后各村各寨的姑娘穿着盛装,佩戴银花银饰,小伙子和芦笙手们都各自带着芦笙,从四方八面向芦笙场地涌来,各村的男子青年都各自围成圆圈,吹笙跳舞,持续四五天,气氛十分热烈,是一种融歌、舞、乐于一体的群众性的文艺活动。

苗族自古喜爱吹芦笙,善跳芦笙舞。

黔东南许多地方如凯里、从江、榕江、黄平的芦笙节非常隆重。

凯里市、麻江、雷山、丹寨等县交界地区舟溪芦笙节于每年阴历正月十六至二十一日举行,芦笙堂设在河沙坝。

十六日开始“起堂”,十七日集会,十八日、十九日、二十日跳芦笙,十九日增加赛马活动,二十日还举行斗牛,二十一日,芦笙会结束时,苗族男女青年进行“游方”活动。

芦笙会时,附近市县方圆几十公里的人都来赴会,一时间人山人海,笙声如潮。

人们围成一个个圆圈跳芦笙,小伙子在圈内捧着长长短短的芦笙边吹边跳,姑娘们踏着笙歌的节奏翩翩起舞。

黄平县谷陇芦笙会,每年阴历九月二十七日至二十九日举行,芦笙场设在一块平缓宽阔的山坡上。

届时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人数最多时可达数万人。

节日的活动与舟溪的相差不远,那千把芦笙齐奏的场面非常壮观。

二.美丽的传说关于芦笙节的来历,流传着这样一个爱情故事。

相传古时候,苗寨里住着名叫篙确的老汉,老汉有个女儿叫榜篙,不仅貌如天仙,而且心灵手巧,许多小伙子都喜欢她,但她却一个也看不中。

一天,她随父亲上山打猎,忽见一只猛虎扑来,在这危急时刻,一个英俊的小伙子拨刀相助,杀死了老虎,救了榜篙和父亲的命。

就在那次,榜篙暗地里爱上了这个小伙子。

有一天,寨子里来了只野鸡精,它见榜篙貌美,就把她拖回了山洞。

芦笙节作文600字

芦笙节作文600字

芦笙节作文600字【篇一】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一个山川秀美、民风古朴的地方,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

居住着全国近四分之一的苗族人口,近一半的侗族人口,中国最大的苗寨——西江千户苗寨和最大的侗寨——肇兴千户侗寨都坐落于此。

走进黔东南,就好象进入了绿色世界,苗岭深处的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及剑河百里阔叶林,很少有人迹化自然的痕迹。

原始森林茫茫苍苍,珍禽异兽自由出没,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空气清新。

黔东南有舞阳河、清水江、都柳江;还有龙鳌河、高过河、杉木河、野洞河、八舟河等,全州境内大小河流2900多条,条条溪河清澈见底,这里有一个国家级六个省级风景名胜区。

来到黔东南,你回感觉到这不仅是空间的转移,而是时光在倒流,丰富的民族历史文化积淀,使这里还保存着唐代发型、宋代服饰、明清建筑、魏晋遗风,居住在这里的苗族、侗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在长期劳动和生活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传统文化。

他们依山建寨,聚族而居,村村寨寨都木青竹翠,绿树成荫。

村寨来客,热情的苗侗人民都有用酒拦路、拦门的礼仪,最高的贵客到来,拦路酒达十二道之多。

穿着盛装的苗侗少女,用醇香的米酒和动人的歌声表示欢迎,相与同乐。

洒脱粗旷的小伙子吹起芦笙芒筒,迎客进寨。

黔东南是贵州东线民族风情旅游的中心,有“百节之乡”的美称,民族传统节日数以百计,异彩纷呈,犹如一座活生生的民族风情博物馆。

黔东南是“芦笙的故乡”“歌舞的海洋”,芦笙与歌舞交相辉映,已成为闻名天下的民族特色,情丝万缕的芦笙金曲,悦耳动听的苗族飞歌、侗族大歌,精彩激烈的斗牛场面,风情别致的苗家吊脚楼,堪称民族工艺一绝的苗族银饰、挑花、刺绣、蜡染等,无不闪烁着东方文化的光芒。

【篇二】农历七月十五,就是咱们侗族的芦笙节。

每当这一天来到时,整个村子到处悬挂着醒目的标语。

眉开眼笑的人们穿上了节日的盛装,潮水般地涌向学校操场。

这时,操场上人声鼎沸,好一派节日的气氛。

一声哨响,全场人不约而同地朝传来哨声的地方看去,原来村长在学校的楼上讲话了,他说:“一年一度的芦笙节又到来了。

芦笙节

芦笙节

4.方茴说:"可能人总有点什么事,是想忘也忘不了的。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

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芦笙节盛况在苗家,每年都要举行几次盛大的芦笙节(苗语称基别,为汉语爬高坡之意)。

节日里,苗族人民盛装前往,各寨芦笙手云集芦笙坡,平时寂静的青山翠谷,顿时汇成芦笙歌舞的海洋,满山遍野,一望无际。

在黔东南的谷陇地区,每年的农历9月27日—29日,要举行三天芦笙节,这已成为苗族的传统节日。

目录4.方茴说:"可能人总有点什么事,是想忘也忘不了的。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

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4.方茴说:"可能人总有点什么事,是想忘也忘不了的。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新版)中国凯里国际芦笙节整合营销策划方案

(新版)中国凯里国际芦笙节整合营销策划方案

第三届中国·凯里“金芦笙”中国民族器乐大赛整合营销传播策划方案2011.7.15第三届“金芦笙” 中国民族器乐大赛整合营销传播策划方案内容提要:中国贵州黔东南享有“百节之乡”、“歌舞海洋”,贵州黔东南地区的少数民族风情则更具独特,是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极其珍贵的旅游资源。

黔东南作为多彩贵州的典型代表,其美丽独特的自然景观、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被联合国世界文化基金会确定为全球“返璞归真、回归自然”十大旅游首选地之一,被世界乡土文化保护基金会确定为世界十八个生态文化保护圈之一(亚洲只有黔东南和西藏),被中外游客、专家学者赞誉为“露天的原生态民族文化博物馆”、“全球最友善的旅游目的地”。

两大主体民族——苗族和侗族作为民族文化符号,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芦笙文化、歌舞文化和服饰文化在苗族文化中最具代表性,这三种苗族文化元素被充分浓缩在中国·凯里国际芦笙节里。

因而运用整合营销传播,把“国际芦笙节”这个品牌传播给大众,推向国际无舞台。

1. 市场定位“金芦笙”中国民族器乐大赛是由中国凯里宣传部、文化局主办的权威赛事;“金芦笙”主要针对的是全国器乐爱好者,是选拔专业型民族器乐人才的赛事,培育和输出器乐人才黑马;“金芦笙”在举办思路、比赛方式、参赛规模、评选机制、运作模式上,既坚持民族器乐的学术性和艺术性,同时又注重娱乐性和商业性。

2. 目标受众确定“金芦笙” 中国民族器乐大赛的目标受众主要是:参赛者:爱好民族器乐的人士:不分那女老少,不分专业或非专业。

他们主要关注比赛的权威性、专业性,参赛可获得的利益。

收视群体:a. 热爱民族器乐的爱好者;热爱少数民族风情的人士,他们主要关注节目的娱乐性。

b. 参赛者的亲友、粉丝团;他们主要关注自己支持的参赛者的比赛情况。

3. 竞争者分析“学院杯”与其竞争者对比分析表:4. 营销目标本届“金芦笙” 中国民族器乐大赛的营销目标分为三个层次:提高“金芦笙”的知名度,使贵州地区50%的受众知道“金芦笙”。

贵州苗族风俗——芦笙节作文

贵州苗族风俗——芦笙节作文

贵州苗族风俗——芦笙节作文在贵州的大山深处,生活着苗族同胞,他们有着丰富多彩的风俗文化,其中芦笙节就是一场盛大而独特的狂欢。

芦笙节一般在农历的正月初三到正月十七这段时间举行,具体日期会因地域和村寨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每到这个时候,整个苗寨就像被点燃了热情的火焰,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中。

我有幸亲身参与过一次芦笙节,那场面,真叫一个热闹非凡!还没走进寨子,远远地就听到了芦笙那悠扬的声音。

那声音仿佛有一种魔力,牵引着我的脚步不断加快。

一进寨子,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人们身上那色彩斑斓的盛装。

女人们穿着绣有精美图案的百褶裙,头上戴着闪闪发光的银饰,走起路来银饰相互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

男人们则身着黑色或蓝色的对襟长衫,腰间系着绣花的腰带,看起来精神抖擞。

在寨子的中央,有一块大大的空地,那是芦笙舞的舞台。

只见一群年轻的苗族小伙手持芦笙,边吹边跳。

他们的动作整齐有力,芦笙的声音时而高亢激昂,时而低沉婉转。

周围的人们也跟着节奏摇摆起来,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我好奇地凑近一位吹芦笙的大哥,仔细观察他手中的芦笙。

这芦笙可真是个精致的家伙!它是用竹子和木材制成的,上面雕刻着各种图案,有花鸟鱼虫,还有神话中的人物。

芦笙的管上还插着一些鸡毛,据说这是为了增加芦笙的声音效果。

大哥看到我好奇的眼神,笑着对我说:“小姑娘,这芦笙可是我们苗族的宝贝,它能传达我们的喜怒哀乐。

”不远处,一群小姑娘手拉手围成一个圈,也在欢快地跳着舞。

她们的笑声如同银铃般清脆,眼神中透着纯真和快乐。

我忍不住加入了她们的队伍,跟着她们的步伐一起跳动。

一开始我还不太熟练,总是跟不上节奏,但是小姑娘们非常热情,耐心地教我。

慢慢地,我也能跟上她们的节奏,融入到这欢乐的氛围中了。

跳累了,我就找了个地方坐下休息。

这时候,一位阿婆走过来递给我一块糍粑。

糍粑白白胖胖的,还冒着热气,闻起来香喷喷的。

我咬了一口,软糯香甜,那滋味真是让人回味无穷。

阿婆笑着说:“孩子,多吃点,这是我们自己做的,可好吃啦!”芦笙节不仅有精彩的歌舞表演,还有各种有趣的比赛。

凯里第十届甘囊香国际芦笙节

凯里第十届甘囊香国际芦笙节

着盛装起舞 , 场面十分壮观 , 苗1 0年
第 2卷
第 1 期
凯 里第 十届 甘 囊 香 国 际芦 笙 节
21 00年 3月 3 日, 由凯里 市委 、 市政府 主 办的凯里 第十届 甘 囊 香 国际芦 笙 节在 凯里 市民族体 育馆 正
式拉 开帷幕 。
“ 囊 香” 苗语 的音译 , 甘 是 意思是神 仙 汇聚的地 方 。甘 囊香 芦笙 堂就位 于舟 溪苗 寨 的河 滩坝 子上 , 距 离凯里城 约 1 里 , 8公 芦笙 堂建 于 明代 , 50余 米 , 10余 米 , 苗族 每年 举 办 芦笙 节的地 方 , 长 0 宽 0 是 也是 黔
东 南最 大的芦 笙堂之一 , 里每年 农历 的正 月十六到 正 月二 十 , 间都会 举行 一 个盛大 芦笙会 即“ 囊香 这 民 甘
芦笙会 ” 甘 囊香 芦 笙会 ” 。“ 至今 已有 40余年 的历 史 ,甘 囊香 芦笙会 ” 已被 列入 贵 州省 级 非物 资文化 0 “ 现 遗产保 护 项 目。每 年这 个 时候 , 里市周边 数 万苗族群 众 自发 欢 聚于舟 溪甘 囊香芦 笙堂 , 凯 以吹 笙跳 月、 斗 牛 、 马 、 苗歌 等 方式庆祝 新年 、 赛 赛 祈福 来年 丰收 。芦 笙 堂 内外 几 千只 芦 笙 同时吹 奏 , 万 苗 家姑 娘 头 身 数

芦笙舞体育文化价值研究——以凯里甘囊香芦笙节为例

芦笙舞体育文化价值研究——以凯里甘囊香芦笙节为例

芦笙舞体育文化价值研究——以凯里甘囊香芦笙节为例
王勇;王莉敏;文荣华
【期刊名称】《凯里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8(036)005
【摘要】芦笙舞是西南地区苗族的传统舞蹈,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民族文化特质.运用田野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其进行研究发现,芦笙舞是用肢体语言来表现内心世界的一种舞蹈,具有愉悦身心、健康体魄、促进友谊的作用,广泛存在于苗族的日常生活当中,是苗族文化的结晶,具有极高的体育文化价值.
【总页数】5页(P1-5)
【作者】王勇;王莉敏;文荣华
【作者单位】凯里学院,贵州凯里556011;凯里学院,贵州凯里556011;从江县停洞镇中心小学,贵州从江5574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凯里第十届甘囊香国际芦笙节 [J], 杨菁
2.凯里的国际名片——中国·凯里甘囊香国际芦笙节 [J], 李葆中
3.中国·凯里甘囊香国际芦笙节 [J], 李葆中
4.基于IPA分析法的民族村寨节庆旅游开发策略研究——以甘囊香芦笙节为例 [J], 徐宏;尚海龙
5.基于IPA分析法的民族村寨节庆
旅游开发策略研究
——以甘囊香芦笙节为例 [J], 徐宏;尚海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贵州芦笙名家演奏会致辞

贵州芦笙名家演奏会致辞

贵州芦笙名家演奏会上的致辞凯里市委副书记周文锋(2012年2月10日)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同志们、朋友们:大家晚上好!从1999年算起,中国〃凯里〃甘囊香国际芦笙节已经连续举办了12届,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贵州芦笙名家演奏音乐会,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这也是凯里市委、凯里市人民政府持续为挖掘和传承我市优秀民族民间文化,弘扬芦笙文化品牌,推动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项重要举措。

在此,我代表大会组委会向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向今晚所有演出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众所周知,芦笙是贵州苗、侗、水、瑶等少数民族喜爱的一种传统簧管吹奏乐器。

据文献记载,芦笙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远在唐代,宫廷就有了芦笙的演奏,当时芦笙被称为“瓢笙”。

凯里被誉为“芦笙之乡”、“歌舞海洋”,芦笙文化在这里源远流长,得到了很好的保护、继承和发扬。

凯里市新光村制作芦笙有上百年的历史,今天村里140余户人家就有60余户人家仍在从事芦笙制作。

沿袭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的凯里舟溪甘囊香芦笙会是最好的见证。

甘囊香芦笙堂上的石碑记载:“窃维吹笙跳月,乃我苗族千年来盛传之正当娱乐,每逢新年正月,各地纷纷循序渐举,以资娱乐而贺新年,更为我苗族自由婚配佳期……”可见,芦笙不仅是一种单纯的乐器,而且是苗族男女青年成婚的重要“媒介”,也是苗族同胞在祈福迎新、婚丧嫁娶、起房盖屋等重要活动中抒发情感的手段和方式。

每年农历十六至二十,甘囊香总会吸引周边5至6万人的苗族群众聚会“踩芦笙”,甘囊香芦笙会也因此成为黔东南州乃至贵州省规模最大的芦笙会之一,是苗族芦笙传统文化的一场视觉盛宴。

正因为芦笙会这种特殊的魅力,历代封建王朝统治阶级严密提防并曾经几度禁止苗族群众吹笙跳月,现在,我们把芦笙文化作为优秀民族文化加以保护、传承并弘扬。

甘囊香芦笙节2007年被正式列入贵州省第二批非物资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名录。

我们希望各级领导、社会各界有识之士一如既往地支持我市办好中国〃凯里〃甘囊香国际芦笙节,共同努力把芦笙文化品牌做大做强,挖掘、提炼、宣传我们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取其精华,推陈出新,推动多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苗岭明珠之凯里

苗岭明珠之凯里

麻塘革家
麻塘距市中心19公里,位于凯里北部, 全寨98户,450人,是凯里市最大的革 家寨,聚居在这里的革家人能歌善舞, 勤劳朴实。革家妇女擅长蜡染,其工艺 独特,色彩绚丽,花纹别致,具有较高 的观赏、使用和收藏价值,深受海内外 旅游者的青睐。革家人有自己的语言和 习俗,特别突出的是有体现民族特征的 完整服饰(蜡染刺绣衣裙和铠甲式披 肩)。麻塘革家寨是贵州省首批开发的 民族文化旅游村寨之一。
季 刀 苗 寨
季刀距市中心20公里,位于凯里东南部。村寨沿山而居,依山傍水, 古树参天,风景美丽,民族风情纯朴、动人、浓郁。主要景点有百年 粮仓、神仙洞、埋坛山、牛马脚印、鼓藏场、风水树等。主要节日有 农历三月爬坡节、七月吃新节、十月苗年节等。2004年,季刀村被贵 州省列为巴拉河乡村旅游区的村寨之一。 到这里,有几个方面值得大家观赏游览,一是踏百年古道,体验老 百姓的勤劳;二是看百年粮仓,遥想百姓的智慧;三是听百年古歌, 观民族民间文化;四是望百年古树,思世事沧桑;五是游巴拉河河水, 享清泉飞流之欢畅。 来到季刀苗寨,可以品尝苗家烹饪的苗王鱼(青椒拌素鱼)、酸汤 鱼、鸡八块、腌鱼、腌肉、腌鱼、腌汤等巴拉河风味的菜肴。
南花苗寨
南花苗寨位于凯里市三棵树镇东南部,地处 美丽的巴拉河畔,是一个依山傍水、自然风光 秀丽、民族风情浓郁的苗族村寨。其富于哲理 的曲艺嘎百福、娓娓悦耳的苗歌,内涵丰富的 鼓社集会,别具情趣的婚俗礼仪等典型的苗族 文化特征,深深吸引了中外游客。先后接待了 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家璐、 铁木尔达瓦买提等中央领导人几联合国世界旅 游组织秘书长弗朗加利先生、尼泊尔书记、外 国驻中国10国使节、非洲10个国家政党领导人 等一些国外政要。迄今,南花村分别被中央、 省、州授予“全国先进党组织”、“先进文明 村寨、“国家农业部生态富民示范点”、“全 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等称号。

民风民俗ppt

民风民俗ppt

平土 表 日 水 谷 年 的 安, 示 里 节 雨 中 新 。祝 洗 , ” 开 最 年 傣 福去人。始盛节族 新身们在那大日泼 的上相三天的,水 一的互四定传是节 年陈泼天为统傣是 幸年水的“节族傣 福旧,节泼目一族 。
物次 全 欢 起 盛 家 全“ 村 唱 吃 的 户 村春 青 “ “ 佳 户 黎 共节 壮 贺 年 肴 都 族 享围 年 年 饭 美 要 人 。猎 男 歌 ” 酒 宰 每 ”子”;,猪逢 。,。席全杀春 这还初间家鸡节 一要一全围,到 天举、家坐摆来 的行初还在上, 猎一二要一丰家 、
农历正月十八至二十日,苗族姑娘们 穿起节日的盛装。小伙子们手捧着金色的 芦笙,约同亲朋父老,迎风踏雪,争先恐 后涌向凯里县舟溪公社甘香囊芦笙堂,欢 度一年一度的芦笙节。芦笙节是当地苗族 人民喜迎新春,预祝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的节日,也是苗族青年男女“游方”的好 时机。
苗族龙舟节,一般在农历五月初五举行。 届时,清水江畔,彩旗飘舞,人如海,歌 如潮,几十只装饰一新的青、红、黄龙舟 一字排开,泊在争相竞发的起跑线上。德 高望重的鼓师和标致英俊的少年擂鼓呐喊, 指挥龙舟行进在宽阔的江面上。
盘王节是瑶族祭祀祖先盘瓠的 重大节日。 每年的农历十月十六日, 瑶族男女老少都要穿上自己民族的 节日盛装,聚居在一起唱歌、跳舞, 欢度盘王节。他们唱的歌是以《盘 王歌》为主的乐神歌,跳的对舞。
的水 地 天 通 姑, 打 一 宵 娘谁 水 亮 达 布 。就 。 , 旦 依 是谁姑地族 最最娘在除 勤先们水夕 劳挑便塘之 、回争边夜 最第先守全 幸一恐岁家 福担后。人

苗侗族芦笙文化的发展概况

苗侗族芦笙文化的发展概况

贵州苗族传统文化“芦笙节”的概况——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为例黎回举苗族是贵州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也是贵州最早定居的民族之一。

苗族是一个富有古老文明、讲究礼仪的民族,芦笙是苗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苗族的社会生活中具有文化认同、增强不同父系家族间社区组织的凝聚力和感染力,具有传承乡土知识、文化、文明、道德礼仪教化等社会功能。

凯里是一个以苗族为主体,多民族聚居的经济旅游新兴城市,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

其苗族文化底蕴深厚,民族风情浓郁,素有“百节之乡”、“苗岭明珠”的美誉。

在众多的民族传统节日中,“芦笙节”民族特色最为鲜明,已经成为凯里市的民族文化品牌。

从1999年至今已经连续成功举行了十二届,每届芦笙节都是盛况罕见,凯里及周边的数万苗族群众自发地欢聚舟溪甘囊香芦笙堂吹笙跳月、斗牛斗鸟、赛马赛歌等方式庆祝新年、祈福来年丰收,呈现出“百牛争霸”、“千对银角”、“万把芦笙”的缤纷壮观场面。

融民族文化、体育、饮食、工艺为一体,成为中外芦笙文化交流的盛会,同时也成为地方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的大舞台。

丰富多彩的芦笙节活动,增强了芦笙的文化内涵,同时也体现了芦笙的人文精神和多重价值。

凯里市的舟溪镇是芦笙的发祥地,“甘囊香芦笙会”,省内省外无所不知。

如今在政府的倡导、组织和领导下已更名为“中国•凯里甘囊香国际芦笙节”,闻名中外。

凯里的民族旅游村寨特点鲜明、风格各异。

如凯里的新光村是有名的芦笙制作村,芦笙远销国内外;石青村的农民芦笙画朴实自然、远近闻名;青曼村是天然的苗族文化博物馆,这些地方特色浓缩了苗族五千年来的辉煌历史、灿烂文化和苗族芦笙文化遗产。

但由于苗族分布面广、方言土语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因而在不同地域里以芦笙文化为主题的节日活动仪式中呈现出“区域性板块”结构的特征。

笔者通过对贵州凯里苗族芦笙节活动,了解苗族芦笙节的概况、仪式的系统符号和文化象征意义。

通过简单的分析、研究,希望能从人类文化的视野中初步探索和揭示苗族芦笙文化的丰富性和独特性。

金秋苗家芦笙全

金秋苗家芦笙全

金秋苗家芦笙全作者:暂无来源:《科学之友》 2009年第11期芦笙会,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9月27举行,为期2-3天。

节日期间,男子穿着襟或有大襟的短衣和长裤,头缠青布巾,腰束大带,手持芦笙、唢呐、铜鼓诵向会场。

姑娘们穿着绣有各色花纹、图案的衣裙,头缠青帕,腰束绣花彩带,佩戴着闪闪发亮的银质首饰,边说边笑地跟随而来。

芦笙,是苗族人民最喜爱的乐器,传说是三国时期诸葛孔明教苗族人民做的。

因此,他们把芦笙管也叫做“孔明管”。

芦笙一般由6根竹管组成,每管从外侧开孔,下端安置铜簧,插八一个长形木斗或葫芦内。

因此,有人亦称芦笙为葫芦笙。

芦笙的大小不一,小芦笙管仅有几厘米,大芦笙管长3 m-6 m,构成五声音阶的一组音。

吹奏时,人们伴随着芦笙起舞,称为“芦笙舞”。

芦笙舞也叫“踩芦笙”,大致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舞者围成圆圈,至少有两人吹芦笙领舞,其他人则手拉手,随之翩翩起舞。

也有的分为男女两队,男的边吹芦笙边舞,女的与吹芦笙者对舞:另一种是由群众围成圆圈,以顿足在旁助兴,主要由两个芦笙队轮流作集体或个人表演,边吹芦笙,边做快速旋转、跨步、跳跃等动作。

开始只有中小芦笙加入,随后3 m-6 m长的大芦笙也参加,最后发展到IOO - 200支芦笙,圈数越围越多,有时有上千人参加。

除跳芦笙舞外,还有芦笙拳。

表演时,运动员在芦笙的伴奏下,半舞半拳,时而摆手跳跃,时而跨步挥拳,时而单舞,时而对练。

整套动作,动静分明,刚柔相济,造型优美,巧妙地把芦笙舞和武术中的拳术台为一体。

芦笙会是苗族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集会之一。

自治州境内影响最深的要算凯里市舟溪芦笙会和黄平县谷陇的9月芦笙会。

在凯里,丹寨、麻江、雷山等县市会有约40 000左右的各民族群众踊跃参加。

节日期间,斗牛场内,几对斗牛同时拼角,围观的群众欢呼雀跃:赛马道上,几十匹高头大马同时飞奔,卷起漫天尘土,芦笙场内,几十组、几百只芦笙在同时吹奏,声浪响彻几里。

甘囊香国际芦笙节宣传片解说词

甘囊香国际芦笙节宣传片解说词

甘囊香国际芦笙节宣传片解说词“2010中国凯里甘囊香国际芦笙节”于2010年3月3日在凯里市民族体育场正式拉开了帷幕。

本次甘囊香国际芦笙节是由中共凯里市委、凯里市的人民政府主办,是一次展现少数民族文化精髓的盛大节日,同时传播具有民族特色的城市文化。

将让世界知晓到一个独具特色、充满活力、充满欢声笑语的旅游胜地——凯里。

本次芦笙节是凯里主办的第十届国际芦笙节,与往届相比,这次芦笙节加入了“甘囊香”的概念。

往年的“中国·凯里国际芦笙节”更名为“中国凯里·甘囊香国际芦笙节”,举办时间也固定为每年的农历正月十八至二十日。

“甘囊香”为苗语音译,意为河流的下游神往之地。

甘囊香国际芦笙节起源于有400多年历史的舟溪甘囊香芦笙会。

每年正月十六至二十日,舟溪甘囊香芦笙会就会是凯里最热闹、最壮观的苗族盛会,届时堂内外几千只芦笙同时吹奏,所有苗家姑娘身穿银衣,头戴银冠银角翩翩起舞,苗族的男女老少都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很多游客慕名而来,都为壮观的景象所惊叹。

本届凯里国际芦笙节与舟溪甘囊香芦笙会相结合,首次融入“甘囊香”的理念,充分体现了芦笙会浓厚的原生态芦笙文化氛围及民间喜庆气氛,也通过政府主导办节,完善基础公共设施、旅游接待、城市建设等,将甘囊香国际芦笙节真正打造成一个独具特色的民族节日,一个让游客流连忘返的旅游盛会。

此次甘囊香国际芦笙节的核心为“狂欢”,除了看表演、听音乐、逛市集、与篝火共舞外,游客还可以充分体验到凯里的特色小吃、民俗风情。

民族民间传统竞技,如斗牛、斗鸡、斗鸟等惊险刺激的活动,不仅让大家看得过瘾玩得痛快,更是视觉的冲击心灵的震撼。

踩芦笙、民歌对唱、斗牛,历来是芦笙会的三大主题活动。

走进舟溪甘囊香芦笙堂,就仿佛走进梦境一样,整个芦笙会场人山人海,欢腾不息。

芦笙就是旋律,就是号角,芦笙吹到哪里,芦笙舞就跳到那里,芦笙曲结束,芦笙舞也会嘎然而止。

到芦笙堂里踩芦笙的都是未婚的女子,她们一个个身着古拙而又华美的苗族盛装,跟着芦笙节拍款款而动,翩翩起舞。

苗族芦笙狂欢节

苗族芦笙狂欢节

苗族芦笙狂欢节
陈轲
【期刊名称】《中国西部》
【年(卷),期】2003(000)004
【摘要】互联网上展示的信息,让人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事。

正盘算春节去向时,贵州“凯里之窗”网页的“国际芦笙节”便牵住了我们的目光。

经验告诉我,在常态下切入某地,直接感受某个族群原生态下的生活,总会有所发现。

真情实感,对喜欢民族传统文化的人来说,太重要了。

我们的汽车在喀斯特地貌隆起的山峦中穿行,天色灰暗,似乎苗家的亮色全收藏到石灰岩上构建的吊脚木楼里。

与黔东南首府凯里市擦身而过,汽车迳直驶上去舟溪镇的乡间公路。

车窗外三三俩俩身着
【总页数】4页(P82-85)
【作者】陈轲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92.3
【相关文献】
1.丹寨县苗族芒筒芦笙乐舞表演形态变迁——以丹寨县芒筒芦笙乐舞为例 [J], 杨通俊
2.黔西北苗族芦笙文化研究评述——兼谈苗族支系芦笙文化对比研究的意义 [J], 付立志
3.黔西北苗族芦笙文化研究评述——兼谈苗族支系芦笙文化对比研究的意义 [J],
付立志
4.苗族芦笙节的转型与乡村振兴发展
——以贵州谷陇镇"九·二七"芦笙节为例 [J], 杨秋夜
5.论芦笙对广西隆林苗族芦笙舞蹈风格形成的影响 [J], 许子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百节之乡凯里简介

百节之乡凯里简介

百节之乡凯里简介《百节之乡凯里简介》嘿,朋友,你知道凯里吗?那可是个超有趣的地方呢,有着“百节之乡”的美称。

凯里位于贵州,那是一片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土地。

一到凯里,你就仿佛进入了一个永远在过节的世界。

这里的节日多得数都数不过来,什么苗年啦、芦笙节啦、爬坡节啦,各种各样的节日贯穿全年。

就说苗年吧,这可是苗族同胞最隆重的节日之一。

我有一次有幸在凯里赶上了苗年,那场面,真的是太震撼了。

一走进村子,就能看到家家户户都打扫得干干净净,门口挂着红红的灯笼,就像一张张喜气洋洋的笑脸。

男女老少都穿上了漂亮的传统服饰,那些衣服上绣满了精美的图案,花花绿绿的,可好看了。

女孩子们的银饰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走起路来叮当作响,就像一群灵动的精灵。

村子里的空地上,早就支起了一个个大桌子,上面摆满了各种美食。

有喷香的酸汤鱼,那酸汤的味道特别独特,酸辣开胃,鱼肉鲜嫩得不像话,一口下去,味蕾都在欢呼雀跃。

还有香糯的五彩糯米饭,红的、黄的、紫的、白的、黑的,就像一个五彩的小山包,看着就特别诱人。

芦笙声响起来的时候,大家就开始围着圈跳舞啦。

男人们吹着芦笙,那芦笙的声音悠扬又响亮,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女人们则跟着节奏翩翩起舞,裙摆飞扬。

我这个外乡人也被热情地拉进了跳舞的队伍里,虽然我跳得有点笨手笨脚的,但大家都没有笑话我,反而还很耐心地教我动作呢。

那种感觉真的很温暖,就像一家人一样。

除了这些盛大的节日,凯里平常的日子也很有味道。

在街上走一走,能看到很多传统的手工艺品店。

那些手工制作的银饰、刺绣品,每一件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

而且凯里的山水也很美,青山绿水环绕着这个充满活力的城市。

凯里啊,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宝藏,每一次去都会有新的发现。

这里的人们热情好客,这里的节日丰富多彩,这里的美食让人回味无穷。

“百节之乡”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它是凯里独特的魅力标签,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去感受它的欢乐与温暖。

真的,如果你还没去过凯里,一定要找个机会去体验一下这个特别的地方哦。

凯里的国际名片——中国·凯里甘囊香国际芦笙节

凯里的国际名片——中国·凯里甘囊香国际芦笙节

凯里的国际名片——中国凯里甘囊香国际芦笙节
李葆中
【期刊名称】《当代贵州》
【年(卷),期】2012(000)014
【摘要】中国凯里国际芦笙节,自1999年8月28日举办第一届开始,一年一届,其影响越来越大,人们被气势恢宏的芦笙队伍、激烈狂放的斗牛、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活泼健美的民族舞蹈、激越深沉的声声铜鼓等所吸引。

由于蕴含着丰富的民族历史文化沉淀,日益为国内外学者所关注,多姿多彩的节庆活动,为中外游客所倾倒。

凯里国际芦笙节,已经成为一张亮丽的国际名片。

【总页数】2页(P62-63)
【作者】李葆中
【作者单位】凯里市信息管理办公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16.22
【相关文献】
1.凯里第十届甘囊香国际芦笙节 [J], 杨菁
2.中国·凯里甘囊香国际芦笙节 [J], 李葆中
3.芦笙舞体育文化价值研究——以凯里甘囊香芦笙节为例 [J], 王勇;王莉敏;文荣华
4.基于IPA分析法的民族村寨节庆旅游开发策略研究——以甘囊香芦笙节为例 [J], 徐宏;尚海龙
5.基于IPA分析法的民族村寨节庆
旅游开发策略研究
——以甘囊香芦笙节为例 [J], 徐宏;尚海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芦笙节

芦笙节

芦笙节
芦笙节是苗族地区最普遍的节日,其中又以凯里市郊的舟溪乡和黄平县的谷陇大寨两地的芦笙节最为盛大。

舟溪芦笙节,在每年的正月十六日开始,十八、十九、二十日进入高潮,尤其是十九、二十这两天,又是芦笙会又是赛马斗牛,特别热闹。

芦笙会时,附近市县方圆几十公里的人都来赴会,一时间人山人海,笙声如潮。

人们围成一个个圆圈跳芦笙,小伙子在圈内捧着长长短短的芦笙边吹边跳,姑娘们踏着笙歌的节奏翩翩起舞。

芦笙节不但是庆丰年祝福的节日,也是男女青年择偶的节日,到了二十一日,公众的狂欢便一转而成为男女青年“游方”的活动,双双对对的情侣用对歌来传情说爱,缠缠绵绵地给芦笙会留下来年再会的盟约。

谷陇芦笙节是在农历九月二十七至二十九这三天举行,节日的活动与舟溪的相差不远,那千把芦笙齐奏的场面非常壮观。

用户体验视角下民俗节日视觉形象设计发展及探析——以凯里舟溪甘囊芦笙节为例

用户体验视角下民俗节日视觉形象设计发展及探析——以凯里舟溪甘囊芦笙节为例

用户体验视角下民俗节日视觉形象设计发展及探析——以凯
里舟溪甘囊芦笙节为例
宁银慧;刘军
【期刊名称】《鞋类工艺与设计》
【年(卷),期】2024(4)7
【摘要】本研究以用户体验为理论框架,深入剖析了凯里舟溪甘囊芦笙节的发展历程及其视觉形象设计的演变,并通过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如何全面运用设计元素以及制定综合的推广策略,从而更好地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

这一研究不仅为深入理解凯里舟溪甘囊芦笙节的独特之处提供了有益的视角,同时也为其他类似传统文化活动的视觉设计提供了有启发性的借鉴,为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传承和发展指明了一条可持续的路径。

【总页数】3页(P36-38)
【作者】宁银慧;刘军
【作者单位】广西艺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524.3
【相关文献】
1.凯里第十届甘囊香国际芦笙节
2.凯里的国际名片——中国·凯里甘囊香国际芦笙节
3.中国·凯里甘囊香国际芦笙节
4.芦笙舞体育文化价值研究——以凯里甘囊香芦笙节为例
5.体育法视角下凯里舟溪甘囊香芦笙堂“石头法”考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凯里芦笙节
芦笙节是苗族地区最普遍、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是以芦笙踩堂、赛芦笙为主要活动的节日。

芦笙节一般以坡会的名称命名的多(如十三坡、古龙坡)。

各地芦笙节的时间不尽相同,原因是有的来源于古理古规的吉日,有的来源于庆丰收,有的来源于神话传说。

流行于贵州的凯里、麻江、丹寨各县交界的舟溪一带。

各地的节期不统一,一般在农历的正、二或三月;个别地区选在七月举行。

主要是祭祀祖先,庆祝丰收。

一般在节日之前要举行仪式,先由某村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祭祖,与此同时,各家各户都在自家自行祭祖,随后各村各寨的姑娘穿着盛装,佩戴银花银饰,小伙子和芦笙手们都各自带着芦笙,从四方八面向芦笙场地涌来,各村的男子青年都各自围成圆圈,吹笙跳舞,持续四五天,气氛十分热烈,是一种融歌、舞、乐于一体的群众性的文艺活动。

来由
芦笙节是苗族地区最普遍的节日。

芦笙节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约在农历9月27日举行,为期一周。

相传,芦笙管是诸葛亮教苗族人民做的,所以他们又把芦笙管叫做孔明管。

据文献记载,早在唐代西南地区就广泛流行吹芦笙了,芦笙节具有悠久的历史。

活动
芦笙节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约在农历9月27日举行,为期一周。

相传,芦笙管是诸葛亮教苗族人民做的,所以他们又把芦笙管叫做孔明管。

据文献记载,早在唐代西南地区就广泛流行吹芦笙了,芦笙节具有悠久的历史。

芦笙节是苗族地区最普遍的节日,其中又以凯里市郊的舟溪乡和黄平县的谷陇大寨两地的芦笙节最为盛大。

节日期间,男子穿对襟或右大襟短衣和长裤、头缠青布巾,腰束大带,手持芦笙、锁呐、铜鼓,涌向会场;姑娘们穿着绣有各色花纹、图案的衣裙,头缠青帕,腰束绣花彩带,佩带银饰,边说边笑跟随而来,人们伴随着芦笙的乐曲翩翩起舞。

苗族自古喜爱吹芦笙,善跳芦笙舞。

黔东南许多地方如凯里、从江、榕江、黄平的芦笙节非常隆重。

其中又以凯里市郊的舟溪乡和黄平县的谷陇大寨两地的芦笙节最为盛大。

凯里、麻江、雷山、丹寨等四县交界地区舟溪芦笙节于每年阴历正月十六至二十一日举行,芦笙堂设在河沙坝。

十六日开始“起堂”,十七日集会,十八日、十九日、二十日跳芦笙,十九日增加赛马活动,二十日还举行斗牛,二十一日,芦笙会结束时,苗族男女青年进行“游方”活动。

芦笙会时,附近市县方圆几十公里的人都来赴会,一时间人山人海,笙声如潮。

人们围成一个个圆圈跳芦笙,小伙子在圈内捧着长长短短的芦笙边吹边跳,姑娘们踏着笙歌的节奏翩翩起舞。

黄平县谷陇芦笙会,每年阴历九月二十七日至二十九日举行,芦笙场设在一块平缓宽阔的山坡上。

届时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人数最多时可达数万人。

节日的活动与舟溪的相差不远,那千把芦笙齐奏的场面非常壮观。

芦笙会时,附近市县方圆几十公里的人都来赴会,一时间人山人海,笙声如潮。

人们围成一个个圆圈跳芦笙,小伙子在圈内捧着长长短短的芦笙边吹边跳,姑娘们踏着笙歌的节奏翩翩起舞。

黄平县谷陇芦笙会,每年阴历九月二十七日至二十
九日举行,芦笙场设在一块平缓宽阔的山坡上。

届时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人数最多时可达数万人。

节日的活动与舟溪的相差不远,那千把芦笙齐奏的场面非常壮观。

芦笙节节日期间,男子穿对襟或右大襟短衣和长裤、头缠青布巾,腰束大带,手持芦笙、锁呐、铜鼓,涌向会场;姑娘们穿着绣有各色花纹、图案的衣裙,头缠青帕,腰束绣花彩带,佩带银饰,边说边笑跟随而来,人们伴随着芦笙的乐曲翩翩起舞。

分类
凯里国际芦笙节
在芦笙盛会里,尤以凯里国际芦笙节最为壮观,它集民族风情之精华,以“百牛争霸”、“千对银角”、“万把芦笙”的缤纷壮观场面,融民族文化、体育、饮食、工艺为一体,成为中外芦笙文化交流的盛会,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的大舞台。

从1999年8月28日首届国际芦笙节成功举办以来,已成为人们观注的焦点。

侗族芦笙节
芦笙节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约在农历9月27日举行,为期一周。

相传,芦笙管是诸葛亮教苗族人民做的,所以他们又把芦笙管叫做孔明管。

据文献记载,早在唐代西南地区就广泛流行吹芦笙了,芦笙节具有悠久的历史。

节日期间,男子穿对襟或右大襟短衣和长裤、头缠青布巾,腰束大带,手持芦笙、锁呐、铜鼓,涌向会场;姑娘们穿着绣有各色花纹、图案的衣裙,头缠青帕,腰束绣花彩带,佩带银饰,边说边笑跟随而来,人们伴随着芦笙的乐曲翩翩起舞。

苗族芦笙节
苗族地区最普遍的节日,其中又以凯里市郊的舟溪乡和黄平县的谷陇大寨两地的芦笙节最为盛大。

舟溪芦笙节
在每年的正月十六日开始,十八、十九、二十日进入高潮,尤其是十九、二十这两天,又是芦笙会又是赛马斗牛,特别热闹。

芦笙会时,附近市县方圆几十公里的人都来赴会,一时间人山人海,笙声如潮。

人们围成一个个圆圈跳芦笙,小伙子在圈内捧着长长短短的芦笙边吹边跳,姑娘们踏着笙歌的节奏翩翩起舞。

芦笙节不但是庆丰年祝福的节日,也是男女青年择偶的节日,到了二十一日,公众的狂欢便一转而成为男女青年“游方”的活动,双双对对的情侣用对歌来传情说爱,缠缠绵绵地给芦笙会留下来年再会的盟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