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链》教学设计(获奖教案)含板书设计
莫泊桑《项链》优秀(教案)
莫泊桑《项链》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作者莫泊桑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掌握小说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创作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小说的人物性格和命运;(2)学会欣赏小说中的优美语句,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爱;(2)启发学生思考社会现实和个人命运,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小说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2)小说的创作特点和艺术风格。
2. 教学难点:(1)分析主人公玛蒂尔德的性格特点和心理变化;(2)理解小说对社会现实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揭示。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作者莫泊桑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引导学生关注小说的,激发阅读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小说,了解故事情节;(2)引导学生关注小说的人物形象和创作特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主人公玛蒂尔德的性格特点和心理变化;(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欣赏与鉴赏:(1)引导学生欣赏小说中的优美语句;(2)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5.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2)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阅读。
四、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学习的小说内容,整理笔记;2. 选取一篇课后阅读文章,分析其人物形象和创作特点;3. 写一篇关于《项链》的读后感,不少于800字。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3. 读后感:阅读学生的读后感,评价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考深度。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小说中的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玛蒂尔德的性格特点和心理变化。
2.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小说中人物的情感波动,增强对人物的理解。
项链一等奖教学设计(精选18篇)
项链一等奖教学设计〔精选18篇〕
篇一:《项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概鉴
1.知识目的:
〔1〕理解作家、作品。
〔2〕理解作者的创作动机,认识人物形象。
2.才能目的:
〔1〕组织学生课堂讨论,训练口头表达才能。
〔2〕引导学生从人性论的角度重新审视玛蒂尔德,培养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评价才能。
3.感情目的:
〔1〕认识爱慕虚荣、追求享乐的思想对人的毒害。
〔2〕肯定主人公面对不幸表现出的老实品德和奋斗精神。
二、聚焦重点难点:
1.理解巧妙的构思,生动、细腻的心理描写所起的作用。
2.剖析作者对整个事件与主要人物的认识。
第 1 页共 1 页。
《项链》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项链》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小说背景及作者简介一、小说背景1. 时代背景:19世纪末的法国社会,社会风气浮躁,人们追求虚荣。
2. 社会背景:等级制度严格,贫富悬殊,底层人民生活艰辛。
二、作者简介1. 简介:居伊·德·莫泊桑(1850-1893),法国著名短篇小说家。
2. 代表作品:《羊脂球》、《我的叔叔于勒》、《项链》等。
三、教学目标1. 了解小说背景及作者简介,为学生阅读小说奠定基础。
2. 培养学生对19世纪末法国社会的认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小说背景及作者简介的掌握。
2. 难点:理解19世纪末法国社会风气及作者的创作意图。
第二章:小说情节梳理一、故事梗概1. 主人公:玛蒂尔德,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
2. 故事情节:玛蒂尔德为参加一次晚会,向朋友借了一条项链,不慎将项链弄丢,为了赔偿,她节衣缩食,艰难地度过十年,发现项链是假的。
二、情节细节分析1. 玛蒂尔德的心态变化:向往上流社会→失望→坚定→绝望。
2. 小说的高潮与结局:项链丢失→赔偿→发现项链是假的。
三、教学目标1. 了解小说情节,把握主人公的心态变化。
2. 分析小说高潮与结局,体会作者的创作手法。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小说情节的把握,主人公心态变化的分析。
2. 难点:理解小说高潮与结局的意义,体会作者的创作手法。
第三章:人物形象分析一、主要人物1. 玛蒂尔德:向往虚荣,勇敢面对生活困境。
2. 弗朗索瓦:玛蒂尔德的丈夫,善良、宽容。
3. 朋友:借给玛蒂尔德项链,间接导致悲剧发生。
二、次要人物1. 晚会上的其他人:体现了19世纪末法国社会的虚荣风气。
2. 店员:在小说结局中揭示项链是假的。
三、教学目标1. 分析主要人物形象,理解人物性格特点。
2. 关注次要人物,认识他们对于主要人物的影响。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主要人物形象的分析,次要人物的作用。
2. 难点:理解人物性格特点,认识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年级《项链》教学设计一等奖4篇
一年级《项链》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蓝、又”等11个生字和禾木旁1个偏旁;会写“白、的”等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体会“小娃娃”海边玩耍的快乐。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海的项链是什么。
能合理搭配“的”字词语。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蓝、又”等11个生字和禾木旁1个偏旁;会写“白、的”等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合理搭配“的”字词语。
教学难点:1、读准“蓝、金、活”等生字的字音;会写“的、和”等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策略运用多种识字方法指导学生认读本课生字新词;书写指导过程中,可通过师范写、生边说笔画名称边学写,或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同异进行认字、写字,并关注学生书写姿势和握笔姿势。
朗读指导中,通过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画面的欣赏,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努力让学生体会大海的特点和小娃娃的快乐。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同学们,看这是什么?课件出示大海图片。
2、你们见过的大海是什么样子呢?3、沙滩什么样子?4、大海蓝蓝的,沙滩白白的,海螺、贝壳小小的,你在海边尽情地玩耍,多么开心啊!有一个小娃娃也在海边玩耍,特别开心!这一切被夏辇生奶奶看到了,还写出了一篇小文章──《项链》。
5、夏辇生奶奶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资深记者,童话家,小说家。
她写了许多儿童作品。
课件出示:夏辇生照片。
6、课题质疑。
请大家齐读课题,读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课件出示项链图片。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画面的欣赏,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学习情绪高涨。
鼓励学生质疑,可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自信心。
(二)初读课文,识字写字1、师范读课文。
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去看看吧。
轻轻打开语文书,左手扶书,右手指字。
听老师读一遍课文,注意听准每个字的读音。
2、生自读课文。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和下面的生字,要求:读准字音。
遇到不认识的字,我们可以拼一拼,问一问,猜一猜。
(2)同桌做你指我读的游戏。
《项链》的教学设计一等奖2篇
4、《项链》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活动目标:1.利用彩色纸学习编折项链,巩固上下编折技能,发展幼儿动手能力。
2.尝试与同伴合作完成项链,体验编折活动的乐趣。
3.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能安静操作。
4.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5.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活动过程:一、活动导入出示范例:这是什么呀?你知道它是怎么做出来的吗?幼儿一起说一说。
二、教师和幼儿一起复习编折技能。
教师编折项链。
幼儿回忆说说编折注意的地方。
教师小结:编折的时候始终以下面的纸条压住上面的纸条。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幼儿自由操作。
教师提醒幼儿安静操作。
鼓励幼儿和同伴合作黏贴项链。
师:老师要一条长长的项链,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在最快的时间里完成。
(和朋友合作)四、展示评价教师展示幼儿的作品。
幼儿相互评价。
活动反思:通过活动,幼儿进一步巩固了上下编折技能,发展了动手能力,在尝试和同伴合作完成项链时,孩子们能相互合作,最后把项链合作组合了长长的项链,体验了活动的快乐。
在活动中,个别幼儿动手能力还比较弱,如曹伟晨、徐唯淩等,他们的小手肌肉发展较慢,再加上幼儿缺乏一定的坚持性,故完成作品显得比较困难,虽然老师请同伴帮助他们,但孩子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性老师要和家长沟通,加强培养。
5、《项链》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通过作品语言分析玛蒂尔德性格特点。
2、理解人物性格的复杂与统一。
3、人物命运包含着的哲理思考。
4、探讨研究人物给人以多种解读的可能。
教学重难点:从人性的角度诠释玛蒂尔得这一人物,人物命运包含着的哲理思考。
课时:1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深情感慨地):她如昙花一现,她如流星一闪,她出尽一夜风头,她受尽十年辛酸。
今天,她离开法兰西,来到我们中间,与我们一起追忆那段似水华年……让我们一同走进承载着玛蒂尔德命运的《项链》。
板书:项链二、初读课文,概括小说的情节这挂熠熠生辉的钻石相连,这个容貌娇俏的美丽女子,我们已经在英语课文中与她相识。
《项链》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项链》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会认“蓝”“又”“笑”等11个生字,会写“白”“的”“和”等4个生字。
2、能够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3、能够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海的项链是什么。
教学重、难点:1、掌握本课所学生字,能够按笔顺准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去过一些很好玩的地方?河边呀,公园里呀,森林里呀……你能给大家描述一下最让你难忘的地方吗?(学生自由举手回答)2、师:你们知道大海是什么样子吗?有一个小朋友啊,他去过海边。
他说那里可好玩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画出课文生字词,多读几遍。
不会读的借助拼音或向老师请教。
2、读一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3、不明白的地方用横线画下来,向老师请教。
三、动动脑筋,学习生字1、老师随机课件出示课文生字(去拼音),指名读,开火车读。
2、认读这些生字,并给这些生字找朋友。
(进行口头扩词练习。
)3、巧识字形,妙趣横生。
(1)师: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很快记住这些字的字形?(2)四人小组讨论识记方法。
(鼓励学生结合字形和字义巧识巧记。
)(3)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你是如何记住的,汇报交流识记方法。
4、书写生字。
(引导观察生字书写笔顺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师范写,指导难写的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以“找苹果”的游戏导入,让学生认读生字,进行复习。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1、让学生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
2、师:同学们,读完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举手说一说)3、指导学生画出文中的重点词语,并出示配图课件,帮助学生理解。
板书:大海(蓝蓝的又宽又远)沙滩(黄黄的又长又软)浪花(雪白雪白哗哗地笑)三、学习第二自然段1、让学生自由举手(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
2、师出示问题:小娃娃挂在胸前的彩色项链是用什么穿成的?(海螺和贝壳)这些小小的海螺和贝壳是从哪儿来的呢?(浪花冲到沙滩上的)3、再读课文,说一说:大海的项链是什么?(小娃娃快活的脚印)是谁给它穿的?(小娃娃)4、课文为什么以“项链”为题?(板书)预设:①因为小娃娃的胸前挂着用海螺和贝壳穿成的彩色项链。
课文项链的教案一等奖4篇
1、课文项链的教案一等奖一、说教材《项链》这篇小说最大的特点在于主题的多样性,并且历来有不同的解读。
《项链》这篇小说是传统篇目,无论新旧教材都选用。
它的魅力何在?我觉得首先在于它主题的深刻性。
一篇有永恒魅力作品,它的主题是常读常新的。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随着时代的更新,我们理应有新的认识。
《项链》讲述了一则悲剧,这则悲剧的成因在作者看来是“偶然发生的微不足道的小事”造成的。
至此,我们明了作者其实是想通过这么一则悲剧来“探索”“人生的价值意义”,这一万古常新的话题。
正是这种“探索”,使得《项链》这篇小说具有了永恒魅力。
这一出悲剧自然而然的使人联想起《皇帝的新装》《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这两出悲剧。
但是对小说的主题却历来有不同的解读。
正是这篇小说主题的多样性特征,决定了在教学上最可取的教学方法是探究。
如何探究?我觉得应从探究“主人公悲剧命运的根源”入手。
主人公悲剧命运的根源究竟在哪里呢?如何探究呢?小说这种文学体裁,主要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现实,表达作者的思想观念。
那么,要探究主人公的悲剧命运,应该以探究人物形象为主,通过对人物自身的思想实际和言行举止的分析探讨来把握。
罗瓦赛尔太太:虚荣心是悲剧的根源。
罗瓦赛尔太太尽管不富有,但生活无忧:丈夫有一份稳定的收入,且小有积蓄;日常家务也不需操劳,忠心耿耿的丈夫对她呵护有加。
但她却感到非常的痛苦,她渴望过上贵太太的生活,渴望幽雅奢华的生活方式,渴望得到权贵的青睐,男人们的吹捧。
这样的机会终于来了,她也获得了日思夜想成功,可是这一切都来得太快,消失得太快,犹如一只扑火自焚的飞蛾,刹那辉煌后即跌进无边的黑暗之中。
罗瓦赛尔太太就象普希金的寓言故事《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中老太婆为自己的贪婪付出了代价一样,也为自己的虚荣心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罗瓦赛尔先生:平庸、老实、对妻子过分的娇纵是悲剧的根源。
罗瓦赛尔先生安于现状,对生活心满意足,甚至计划夏季和朋友一起去度假狩猎。
《项链》的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1、《项链》的教学设计一等奖课前准备1.词语卡片,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投影,歌曲《童年》。
(教师)2.赞美大海的好词佳句,预习生字,朗读课文;童年玩耍的照片、纪念品、画。
(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感受美1.学生用课前搜集的好词佳句赞美大海。
师:孩子们,你们眼中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能不能用你搜集到的好词好句来描绘一下。
2.引入课文题目。
(教师播放海浪及笑声的录音)师:听,这是什么声音?(海浪声)听,这是什么声音?(笑声)今天让我们下海好吗?脱下鞋子,光着脚丫,一同体验一下踩在松松软软的.海滩上是怎样的一种感觉,去感受那里带给我们的快乐。
板书课文题目,美读课文题目。
设计意图:本课起始体现了读和说的相互联系,丰富了学生的语言。
然后抓住孩子年龄小、爱玩的特点,让他们觉得这节课又要去游玩了,精神先愉悦、轻松起来,让学生对本课学习充满兴趣。
二、领略美1.课件播放课文内容和朗读动漫。
2.问:大海好玩吗?小娃娃快乐吗?同学们,此时你们想读一读这篇课文吗?自己读一读吧,注意读准字音,再把圈画的字词读一读。
3.标出自然段。
4.同桌分段读一读,纠正读错的字音,再把圈画的字词一起读一读。
设计意图:描画面,想意境,让学生初步感受美,感受快乐,从而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愿望和学习兴趣。
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实现学生读的愿望,达到流利读课文的目的。
三、集中识字1.出示本课生词卡片。
师:词语宝宝来到了我们的黑板上,你们试着认识认识它们。
2.师:选择你喜欢的生字记一记。
3.师:把你记的字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互相学习。
4.师:把你喜欢的字和我们大家说一说吧,其他同学应该认真倾听,并且继续补充。
预设:形声字:蓝、笑、和、活、金数笔画:又、向加一加:蓝、笑、和、娃、挂、活减一减:又(叉)、白(的)形近字:娃——挂、贝——见换一换:着(看)反义词:笑——哭同音字:向——象、又——右、和——合师随机引导:挂:做动作“挂”。
《项链》教学设计(获奖教案)含板书设计
项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文章,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体会小说精心的构思和巧妙的布局。
2、通过分析小说波澜起伏的情节特点和叙事技巧,探讨小说“情理之中,意料之外”这一艺术风格形成的原因。
3、分析小说主人公玛蒂尔德的人物形象。
4、在上述基础上多元化探讨小说的主题。
教学重点:目标1、目标3 教学难点:目标2、目标4 教学准备:PPT、导读材料、预习作业教学课时:2 课时教学步骤:预习作业(思考练笔):以你自己的方式复述这个故事,300 字左右。
你如何看待文本中的玛蒂尔德,你觉得作者塑造这样一个人物的用意时什么?假如玛蒂尔德没丢项链,或者在她丢掉项链后立马得知项链是假的,这个故事的情节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第一课时本课时目标:目标1、目标2 一、导入小时候,我们都读过这样一一个美丽的童话故事——《灰姑娘》,当午夜的钟声响起时,身着华服的灰姑娘从舞会上匆忙离开,慌乱之中,她丢下了一只水晶鞋。
英俊的王子捡到了这只水晶鞋,并通过鞋子找到了灰姑娘,从此,王子和公主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有位叫玛蒂尔德的姑娘,她不巧也在盛装匆忙离开舞会时弄丢了东西,只不过,她弄丢的是一串精美的项链。
她又会有怎样的经历呢?一起来走进文本。
讨论文本(一)情节:请同学们快速回顾课文,然后回答老师的问题。
1、小说为何以项链为题?Q:小说为何以项链为题?标题“项链”与作品内容有何联系?明确:“项链”是文本中玛蒂尔德丢失的重要物件,以“项链”为中心,推动了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即“项链”是小说情节结构的线索。
2、概括小说的情节Q:在“项链”的牵动下,小说都写到了哪些情节?请你以“ X 项链” 为格式,串联故事情节。
明确:小说采用“物线法”结构。
在“项链”的牵动下,写了五个情节:借项链—戴项链—丢项链—赔项链—识项链。
3、教师以精炼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概括:《项链》的故事由女主人公丢失项链的前前后后构成。
小说以“项链”为线索,写了玛蒂尔德为参加晚会而借项链,戴着项链在晚会上出尽风头,回来时丢失项链沿途寻找未得而焦急万分,四处借钱买了项链归还,用10 年的光阴偿还所借款项,直到得知那项链原来是条赝品这样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故事。
(教学设计)《项链》教学板书设计
项链教学板书设计项链是一篇语言美丽的课文,通过课文对大海的描述要让同学产生对大自然的宠爱之情,在课堂教学中连续利用随文识字、看拼音识字等方法学习生字,学习课文时有效利用多媒体为同学创设情境,通过图片让同学开放想象,感受大海的秀丽,激发孩子对大自然的宠爱之情。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项链教学板书设计5篇,期望大家能有所收获!项链教学板书设计1一、教学目标(一)学问目标:1、生疏11个字,会写4个字。
2、生疏偏旁禾字旁“禾〞(二)力量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合理搭配“的〞的词语(三)情感目标: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海的项链是什么,感悟大海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宝藏,也给孩子们带来了欢快。
我们要爱护我们的环境,爱护我们的大海。
二、教学重点:认字和写字,理解重点词语和练习朗读。
三、教学难点:辨别汉字,生疏偏旁。
理解课文。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读书指导法玩耍法问答法五、教学媒体:教学挂图,生字卡片,课件六、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谈话同学们,你们观察过项链吗今日呀有一个小娃娃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串项链,你知道他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吗我们去看课文。
二、课件出示或者图片出示本课的插图老师板书课题项链,让我们去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一)初读课文1、听老师读。
2、你自己读读看。
请同学自己小声的读一遍,留意自己读自己的呦,不要齐读。
3、一边读一边圈出本课的生字。
(二)学习生字1、哪一位同学可以试着看拼音读一下本课的生字。
lán yòu xiào zhe xiànɡ hé bèi wá guà huó jīn bái de蓝又笑着向和贝娃挂活金白的2、分析生字:一个一个生字分析:看生字看生字拼音是几拼音节,什么偏旁部首,什么结构,怎样组词。
是否多音字,反义词等,例如学习生字和:音节:两拼音节,偏旁:禾字旁“禾〞,生疏禾字旁“禾〞结构:左右结构,请同学组词,最少说三个词,可以一起说,也可以找同学说。
莫泊桑《项链》(教案)
莫泊桑《项链》优秀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师简要介绍莫泊桑及其作品《项链》的背景和特点。
1.2 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平凡人物,培养学生对人性的关注和思考。
1.3 分析《项链》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第二章:故事情节梳理2.1 教师带领学生梳理《项链》的故事情节,理解故事的发展脉络。
2.2 学生通过阅读原著,了解主人公玛蒂尔德的生活背景和性格特点。
2.3 分析故事中的冲突和矛盾,引导学生关注人物内心的挣扎和抉择。
第三章:人物形象分析3.1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玛蒂尔德这一典型人物形象,分析其性格特点和心理变化。
3.2 学生通过讨论、写作等方式,探讨玛蒂尔德在故事中的行为动机和道德选择。
3.3 分析其他人物形象,如玛蒂尔德的丈夫、朋友等,探讨他们在故事中的作用和意义。
第四章:主题思想探讨4.1 教师引导学生从社会、道德、人性等多个角度,探讨《项链》的主题思想。
4.2 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式,表达自己对作品主题的理解和感悟。
4.3 分析作品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以及对平凡人物的关怀和尊重。
第五章:教学总结与拓展5.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项链》中的重要人物、情节和主题思想。
5.2 学生通过课后作业、研究报告等方式,深入研究《项链》的相关话题。
5.3 推荐学生阅读莫泊桑的其他作品,拓展阅读视野,培养文学素养。
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6.1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项链》中的重要情节,分享彼此的想法和观点。
6.2 角色扮演:学生选取《项链》中的关键场景,进行角色扮演,深入理解人物性格和情感。
6.3 写作练习:学生根据《项链》的情节,创作自己的短篇小说,锻炼写作能力。
第七章:作品分析与批评7.1 教师引导学生从文学角度分析《项链》的写作技巧和艺术特色。
7.2 学生通过阅读相关评论和研究文章,了解《项链》的不同解读和评价。
7.3 课堂讨论: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探讨对作品的不同看法和评价。
项链优秀教案(优秀6篇)
[项链的优秀教案]项链优秀教案(优秀6篇)项链优秀教案篇一品味欧享利式的结尾;认识虚荣的危害;学习文章留空的艺术手法注意辩析虚荣和过度的虚荣,探求隐藏于悲剧后面的根源;鉴赏文学作品中“空白”的艺术魅力两课时一、阅读课文,熟悉小说情节,项链教案。
(课前完成)二、完成对文章结构的梳理。
1、以诗导入新课。
“天生一只又一只,三四五六七八只,凤凰何少鸟何多,啄尽人间千万石。
”(明・伦文叙题苏东坡百鸟归巢图)“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六七八片九十片,飞入芦花总不见。
”(清・无名氏《冰雪诗》)说明:这两首诗前三句都平淡无奇,最后一句却是奇峰突起,化平淡为神奇,诗意的大逆转给人以特别深的印象。
这种大逆转类似于欧・享利式的结局,它们的共同点是出人意料,合乎情理,《项链》的结局也是如此。
2、(学生速读三分钟)运用演绎法,从文章的结局往前推,导出文章的结构。
提问:文章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从结局往前看,连续发生了哪些事情?请柬借项链丢项链子还项链发现真相【从结局往前推,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又可以较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3、提问:从文章的内容看,大家不难理解出人意料,可说它是合乎情理的,有什么根据吗?有。
三处:a佛来思节夫人答应得非常爽,甚至没有一句叮嘱的话。
b送还时,佛来思节夫人没有打开盒子。
c珠宝店里只卖出盒子,高中三年级语文教案《项链教案》。
【文章贵曲忌直,波澜起伏的情节肯定比平铺直叙更能吸引人,但情节的设置也应合乎事理,不能脱离实际,这样才是真正的好作品。
不然,生编硬造,出人意料,却不合乎情理,就成了荒唐,不会有什么审美价值,也必将遭到人们的唾弃。
对于文学作品,无论是长是短,都须遵循四字真言:合情合理。
】三、分析情节发展的根本原因。
提问:1、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有它内在的原因。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马蒂尔德的悲?虚荣。
2、在文中有哪些表现?环境:寒伧、黯淡、破旧、粗陋梦想:古式、精巧、珍奇、华美、奇异、名贵心境:伤心、悔恨、失望、困苦3、一个如果所处的环境不好,有自己的梦想,有不好的心情,这不允许吗?这有错吗?没错。
《项链》教案
《项链》教案教案:《项链》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选用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项链》。
本课主要内容是讲述一位小学生小明在生日那天收到一条美丽的项链,项链上有一粒粒闪闪烁烁的宝石。
然而,这条项链并非真正的宝石项链,而是母亲用种子和毛线制作而成。
通过这个故事,教育学生要懂得珍惜亲情,感恩父母。
二、教学目标1. 认识生字词,能正确读写“项链、晶莹、闪烁、祝福、鼓励”等词语。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母对子女的关爱与教育。
3. 学习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识字、写字、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理解父母的爱与教育,学会感恩。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课件。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美丽的项链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想象拥有一条自己的项链。
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查找含义。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合作交流(1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4. 精讲点拨(10分钟)教师讲解课文内容,重点解析父母的爱与教育。
引导学生学会感恩,体会亲情的珍贵。
5. 实践拓展(5分钟)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父母的爱与教育的感悟。
教师引导学生学会珍惜亲情,感恩父母。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项链爱——珍惜亲情,感恩父母七、作业设计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写一篇关于父母的爱与教育的感悟文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的形式,让学生明白了父母的爱与教育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融洽。
但在讲解课文内容时,部分学生对父母的爱与教育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拓展延伸:结合课文内容,开展“亲情作文”征文活动,让学生用文字表达对父母的爱与感激之情。
项链》教学设计(获奖教案)含板书设计
项链》教学设计(获奖教案)含板书设计Q:小说的艺术风格是什么?这种风格是如何形成的?明确:小说的艺术风格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小说在情节发展上,符合一定的逻辑和常理,但是结局却出乎意料,让人意想不到。
这种风格的形成,与作者的叙事技巧密不可分,作者通过巧妙的伏笔和反转,让读者在情节的发展中不断猜测和推理,最终达到出乎意料的效果。
三、课堂练请同学们结合文本,回答以下问题:1、小说中的玛蒂尔德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她的性格特点有哪些?2、在你看来,作者塑造这样一个人物形象的用意是什么?3、假如玛蒂尔德没丢项链,或者在她丢掉项链后立马得知项链是假的,这个故事的情节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第二课时本课时目标:目标3、目标4一、导入上节课我们研究了《项链》的情节结构和艺术风格,今天我们将继续深入探讨小说的主人公玛蒂尔德的人物形象以及小说的主题。
二、分析人物形象请同学们结合文本,回答以下问题:1、玛蒂尔德的外貌特征是怎样的?她的家庭背景如何?2、玛蒂尔德的性格特点有哪些?她的行为举止表现出了哪些情感?3、玛蒂尔德的人物形象在小说中的作用是什么?三、多元化探讨主题请同学们结合文本,回答以下问题:1、小说的主题是什么?它有哪些内涵和深层含义?2、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结构如何体现主题?3、小说的主题与现实生活有何联系?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四、课堂练请同学们结合文本,回答以下问题:1、小说中的“项链”在情节发展和主题表达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2、小说中的玛蒂尔德和灰姑娘有哪些相似之处?有哪些不同之处?3、你认为小说的结局是否合理?为什么?如果你是作者,你会怎样改变结局?五、课堂总结通过本次课堂的研究,我们深入理解了小说《项链》的情节结构、艺术风格、人物形象和主题,也探讨了小说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和启示。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今后的阅读中,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领悟文学之美。
中心问题:玛蒂尔德把赝品当真货,花了10年时间才知道事情的真相(项链的真假),你们认为她是不是个反应迟钝的傻姑娘?(分组讨论,给出理由)1)是(认为玛蒂尔德是反应迟钝的傻姑娘)在事情发生的过程中,有很多“破绽”和细节都可以展示出项链是假的。
《项链》教案(精选14篇)
《项链》教案(精选14篇)《项链》教案篇1【教学目标】1.分析课文人物形象;2.理解小说的深刻内涵;3.理解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4.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目标2、3【教学方法】阅读法、讨论法【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由《套中人》相关常识导入课文。
二、整体感知1.介绍莫泊桑。
莫泊桑(1850~1893),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一生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和356多篇中短篇小说,他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
莫泊桑出身于一个没落贵族之家,母亲醉心文艺。
他受老师、诗人路易·布那影响,开始多种体裁的文学习作,后在福楼拜亲自指导下练习写作,参加了以左拉为首的自然主义作家集团的活动。
他以《羊脂球》入选《梅塘晚会》短篇小说集,一跃登上法国文坛,其创作盛期是80年代。
XX年间,他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一生》《俊友》《温泉》《皮埃尔和若望》《像死一般坚强》《我们的心》。
这些作品揭露了第三共和国的黑暗内幕:内阁要员从金融巨头的利益出发,欺骗议会和民众,发动掠夺非洲殖民地摩洛哥的帝国主义战争;抨击了统治集团的腐朽、贪婪、尔虞我诈的荒淫无耻。
莫泊桑还创作了350多部中短篇小说,在揭露上层统治者及其毒化下的社会风气盼同时,对被侮辱被损害的小人物寄予深切同情。
莫泊桑短篇小说的主题大致可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是讽刺虚荣心和拜金主义,如《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第二是描写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赞颂其正直、淳朴、宽厚的品格,如《归来》;第三是描写普法战争,反映法国人民爱国情绪,如《羊脂球》。
莫泊桑短篇小说布局结构的精巧。
典型细节的选用、叙事抒情的手法以及行云流水般的自然文笔,都给后世作家提供了楷模。
2.播放课文相关视频片断,引起学生兴趣。
3.学生默读课文,借助注释,初知文意。
4.教师点拨,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0《项链》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表格式)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10《项链》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表格式)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教学内容项链教学目标知识1、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概述故事内容;2、分析小说主人公的性格特点,理解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3、体会小说构思的精巧。
能力通过阅读分析、掌握小说基本常识,增强学生学习小说的能力。
情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和用意。
德育培养学生坚强勤劳、诚实守信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分析小说主人公的性格特点,理解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教学难点体会小说构思的精巧。
教学准备PPT备课时间第6周授课时间2课时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讲授法、讨论法、分析法作业布置课后作业板书设计项链莫泊桑情节:借项链丟项链赔项链假项链_________ 人物:马蒂尔德——贪图享乐、诚实守信、爱慕虚荣___ 坚强勤劳教学后记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人们常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问题的另一方面,凡事过犹不及,过度的虚荣心,过度的爱美,不仅不会得到美的享受,反而还会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
今天将要学习的《项链》这篇课文里,它是一篇关于资本主义社会一个身处社会底层的漂亮女子为了满足自己一时的虚荣心,由于在得意忘形之际,丢失了向朋友借的项链,为此付出了10年的代价,结果怎样请同学们开始迅速地浏览即将学习的课文。
作者简介莫泊桑(全称居伊·德·莫泊桑,1850—1893)出身于法国西北部诺曼底省一个没落贵族家庭。
从小由母亲培养起对文学的爱好。
著名作家福楼拜是其成名的得力导师。
莫泊桑的《项链》是一篇揭露资本主义社会没落本质的短篇小说,曾受到鲁迅先生推崇。
鲁迅说:“无论从形式、结构,以及表现手法来看,都达到了短篇小说的要求具备的高度。
"小说以项链作为标题,是小说常用的“物线法”。
拓展: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是谁?明确:他们是美国的欧·亨利,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他们的短篇小说不仅数量众多,文学价值更是不容忽视,因而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幼儿园中班优质教案《项链》含反思通用1
幼儿园中班优质教案《项链》含反思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选取教材中第五单元“美丽配饰”中第一章节“项链”作为教学内容。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详细学习项链定义、制作方法以及其装饰作用。
通过学习,让幼儿解项链多样性,培养他们审美观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解项链定义、组成和分类。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动手制作简单项链能力,提高他们审美观。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合作、分享良好品质,激发他们对美追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项链定义、制作方法及其装饰作用。
难点:指导幼儿动手制作具有创意项链,提高他们审美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图片、挂图、示范用项链等。
2. 学具:彩色珠子、绳子、胶水、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我将通过展示一幅挂图,引入本节课主题。
挂图上展示着各种漂亮项链,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共同特点。
通过这个环节,让幼儿对项链产生兴趣。
2. 讲解(10分钟):结合教材,我向幼儿讲解项链定义、组成和分类。
在此过程中,我会通过图片、示范用项链等辅助教具,让幼儿更加直观地解项链相关知识。
3. 实践环节(10分钟):我将带领幼儿进行项链制作实践。
我示范制作过程,然后指导幼儿分组进行制作。
在这个过程中,鼓励幼儿发挥创意,选择自己喜欢珠子和绳子进行搭配。
4. 随堂练习(10分钟):在实践环节结束后,我让幼儿展示自己作品,并请其他幼儿评价。
通过这个环节,培养幼儿审美观和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项链2. 内容:项链定义项链组成项链分类项链制作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条具有创意项链。
答案:幼儿可根据自己喜好,选择不同颜色和形状珠子、绳子进行搭配。
2. 附加作业:与家人分享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家人解项链相关知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幼儿在动手制作环节存在一定困难,可能是由于操作不熟练导致。
在今后教学中,我会多给予这类幼儿关注和指导。
项链优秀教案
项链优秀教案项链优秀教案(精选9篇)项链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对小说情节、人物性格的剖析,让学生深切体会虚荣心给小说主人公带来的巨大打击,记取小说提供的超时空的现实警戒意义。
2、引导学生学习借鉴小说主人公遭打击而不沉沦,遇逆境而敢于奋起的坚强、负责、勇敢的精神。
3、通过对小说的鉴赏,让学生领会本文别出心裁的结构艺术。
4、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本文巧妙的构思和结局的空白艺术。
2、人物形象的分析与概括。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探讨本文多元化的主题。
[教学方法]质疑、启发、讨论相结合。
[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熟悉小说的情节。
2、领会本文精妙的构思和布局。
[教学重点]体会本文结局“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含义,重点探讨本文结局的“空白艺术”,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空白”,并在写作中尝试这种技法。
[教学步骤及内容]一、导入新课:有这样一个故事:长征路上,冰天雪地之中,一个人又冻又饿,行将死亡。
这时,司令生气地找军需部长,因为是他的失职,才让战士这样冻饿致死,出人意料的是,原来这个快死的人就是军需部长。
文章到此戛然而止,意味悠长。
这种结局往往是出乎意料,又合乎情理,今天我们要学的《项链》一文结局也是如此。
(板书题目)二、概括文章结构(课前让学生听朗读,解决生僻字词,熟悉情节,了解作者情况。
)提问:1.文章的最后结局如何从结局往前看,连续发生了哪些事情明确:得请柬借项链丢项链还项链发现真相附图:提问:2.从文章的内容看,玛蒂尔德为之付出十年艰辛的项链竟然是假的,我们不难理解结局的“意料之外”,可我们还说它是“情理之中”,这在文中有哪些根据?请同学们找出来并加以分析。
明确:文中有三处暗示项链是假的。
玛蒂尔德借项链时,佛莱思节夫人答应得很爽快,甚至没有一句叮嘱的话。
玛蒂尔德还项链时,佛莱思节夫人连盒子都没有打开来看一下。
珠宝店的老板说只卖出过盒子。
教师小结:文章贵曲忌直,波澜起伏的情节肯定比平铺直叙更能吸引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文章,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体会小说精心的构思和巧妙的布局。
2、通过分析小说波澜起伏的情节特点和叙事技巧,探讨小说“情理之中,意料之外”这一艺术风格形成的原因。
3、分析小说主人公玛蒂尔德的人物形象。
4、在上述基础上多元化探讨小说的主题。
教学重点:目标1、目标3教学难点:目标2、目标4教学准备:PPT、导读材料、预习作业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步骤:预习作业(思考练笔):以你自己的方式复述这个故事,300字左右。
你如何看待文本中的玛蒂尔德,你觉得作者塑造这样一个人物的用意时什么?假如玛蒂尔德没丢项链,或者在她丢掉项链后立马得知项链是假的,这个故事的情节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第一课时本课时目标:目标1、目标2一、导入小时候,我们都读过这样一一个美丽的童话故事——《灰姑娘》,当午夜的钟声响起时,身着华服的灰姑娘从舞会上匆忙离开,慌乱之中,她丢下了一只水晶鞋。
英俊的王子捡到了这只水晶鞋,并通过鞋子找到了灰姑娘,从此,王子和公主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有位叫玛蒂尔德的姑娘,她不巧也在盛装匆忙离开舞会时弄丢了东西,只不过,她弄丢的是一串精美的项链。
她又会有怎样的经历呢?一起来走进文本。
二、讨论文本(一)情节:请同学们快速回顾课文,然后回答老师的问题。
1、小说为何以项链为题?Q:小说为何以项链为题?标题“项链”与作品内容有何联系?明确:“项链”是文本中玛蒂尔德丢失的重要物件,以“项链”为中心,推动了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即“项链”是小说情节结构的线索。
2、概括小说的情节Q:在“项链”的牵动下,小说都写到了哪些情节?请你以“X项链”为格式,串联故事情节。
明确:小说采用“物线法”结构。
在“项链”的牵动下,写了五个情节:借项链—戴项链—丢项链—赔项链—识项链。
3、教师以精炼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概括:《项链》的故事由女主人公丢失项链的前前后后构成。
小说以“项链”为线索,写了玛蒂尔德为参加晚会而借项链,戴着项链在晚会上出尽风头,回来时丢失项链沿途寻找未得而焦急万分,四处借钱买了项链归还,用10年的光阴偿还所借款项,直到得知那项链原来是条赝品这样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故事。
(二)、艺术风格鉴赏——“情理之中,意料之外”中心问题:玛蒂尔德把赝品当真货,花了10年时间才知道事情的真相(项链的真假),你们觉得她是不是个反应迟钝的傻姑娘?(分组讨论,给出理由)(1)是(认为玛蒂尔德是反应迟钝的傻姑娘)1、预设(原因):在事情发生的过程中,有很多“破绽”和细节都可以展示出项链是假的。
结合文本如下:A、D50-52 借项链时——一个大方,一个粗心着急佛来思节夫人答应得非常爽快“当然可以”。
表现的相当大方,如果项链真的贵重,价值连城。
佛来思节夫人不会如此爽快的答应。
其次,玛蒂尔德只顾的高兴,根本就没仔细检查,带着项链就“跑”了。
(太粗心大意)B、D89-90买项链时————项链与盒子不匹配他们照盒子上的地址找到那家珠宝店,老板说“我只卖出这个盒子子”。
卖出了盒子不代表卖出了项链。
C、D96-D98还项链时——未打开盒子检查佛来思节夫人虽然神情不满意,怪玛蒂尔德还迟了,但没有打开盒子。
这足以说明所谓的“钻石项链”并不贵重,否则佛来思节夫人不会连打开检查一下都不做的。
(2)不是(认为玛蒂尔德不是反应迟钝的傻姑娘)1、提问:既然玛蒂尔德不是反应迟钝的傻姑娘,那么玛蒂尔德把赝品当真物,就是有因可寻的了?那么你能找到哪些原因呢?(即玛蒂尔德为什么会把赝品当真货)预设原因:A、D6 佛来思节夫人夫人的富有——好马配好鞍佛来思节夫人是一位富有得令玛蒂尔德“看望回来就会感到十分痛苦”的朋友。
所以,玛蒂尔德根本就没考虑这么一个有钱的朋友会收藏如此低廉的赝品。
依据“好马配好鞍”的原则,赝品项链怎能放在“镶着镜子的衣柜”中精美青缎子盒子里。
B、D1-D2玛蒂尔德的身份——无法做到“慧眼识珠”生活在小职员的家里、嫁于教育部的一个小书记的玛蒂尔德没有一眼辨出真伪的能力。
(3)为什么同学们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看法?Q: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同样一个问题,大家得出了完全不同的看法?(提示:阅读文本的角——你在阅读这篇文本时有没有将自己代入?)明确:认为玛蒂尔德不是反应迟钝的傻姑娘的同学很有同理心,他们将自己放在了主人公玛蒂尔德是视角上来看待问题,所以很能理解玛蒂尔德为何会做出如此判断。
而认为玛蒂尔德是反应迟钝的傻姑娘的同学,无疑是将自己放在了文本之外的阅读者的视角上,尤其是在阅读完整个文本后,同学们从一个客观读者视角来去审视玛蒂尔德的行为。
自然能够发现作者莫泊桑在叙述过程中进行的有意的铺垫和暗示。
在文本的最后,读者跟着作者一起解开了事情的真相,但是在揭开事情真相的过程中,读者能在阅读的过程中看到了作者有意识的伏笔,这就是作者客观全知的叙事视角和巧妙铺垫的叙事技巧。
总结:无论哪种看法,无所谓好坏之分,只是一种阅读体验。
(4)揭示艺术风格——“情理之中,意料之外”Q:本文的阅读体验和我们之前学过的一篇课文很像,有着同样的艺术风格,尤其是在结尾的处理上,同学们还记得是哪篇文章么?预设:欧亨利《最后的常春藤叶》Q:这种结尾方式是一种怎样的艺术风格?预设:“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欧亨利式的结尾(5)嵌入作者简介:莫泊桑:莫泊桑,19世纪后半叶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有“短篇小说之王”美称,与俄国契诃夫和美国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代表作品有《项链》《漂亮朋友》《羊脂球》和《我的叔叔于勒》等。
同作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和欧·亨利都擅长短篇小说,在情节和结局的处理上,莫泊桑有似于欧•亨利式样的“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6)分析艺术风格成因Q:请你结合全文及我们今天课上所学,谈谈你如何理解本文的艺术风格上的“情理之中,意料之外”,以及为什么本文会产生这种“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艺术风格。
预设:“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是说小说的结尾虽然令人吃惊,让人一下子没想到,但仔细想想,这种结局又是必然的,是否符合生活实情,或者说是否符合小说中故事发展的逻辑的,它使作品的讽刺意味更深刻、更强烈了。
(即结局出人意料,但符合情节发展的逻辑条理)成因:A、叙事技巧——伏笔。
作者在在一波三折的情节中有意的作了必要的铺垫和巧妙的暗示。
B、叙事视角——有限全知视角莫泊桑的在叙述小说的过程中有意识的选择了一种有限全知视角。
理论:从叙事学的角度而言,在叙事的过程中,作者通常会使用三种视角。
第一种是全能全知视角,即上帝视角。
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如同上帝一般俯视故事中人物的行动和情节的发展,读者全知全能,这种叙事视角很清晰很系统,读者在一开始就知道一切,但是也失去了悬疑感和代入感。
第二种是限知视角,这种视角下,作者所叙述出来的几乎和文本中的人物知道的一样多,那么读者所获得的信息只能小于等于文本中的人物,这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只能跟随作品中的主人公的行动去感悟和推进情节的演进,好处在于代入感很强烈,同时充满未知和悬念。
第三种则是有限全知视角,就是本文的视角。
这种视角之下,读者通过作者的叙述,可以较为宏观的得到一些多于文本中的人物所有的信息,但又无法做到去全知全能,读者需要跟随主人公一起经历到最后才豁然开朗,但在“豁然开朗”之前的每一步,读者都会先于主人公意识到“真相”或“关键信息”。
这样即保证了代入感,也较为客观,利于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三种叙事视角无好坏高低之分,只看适用于何种风格的文本。
三、本课时作业:1、你认为玛蒂尔德丢项链这件事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为什么?明确:丢项链虽是偶然事件,但蕴含着必然的因素。
因为如不借项链,自然就无丢失项链的事,而玛蒂尔德爱慕虚荣的独特性格必然驱使她借项链。
另外,舞会上她的“狂热”“兴奋”“沉迷”“陶醉”几乎忘乎所以,为不使别人发现她的真实身份和丈夫的寒酸相,舞会结束时她仓皇逃离,这都佐证了丢失项链既是偶然的,又是必然的,更能说明玛蒂尔德的性格内涵。
2、为玛蒂尔德作人物档案第二课时本课时目标:人物形象分析及主旨把握一、导入——对上节课内容的回顾在上节课中,我们对小说的情节结构以及“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艺术风格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小说采用“物线法”结构,在“项链”这一线索的贯穿下,写了一个以玛蒂尔德“为赴宴会借项链、宴会上戴项链、宴会后丢项链、辛苦十年赔项链、以及最后得知自己以真赔假识项链”为主要情节结构的故事。
板书:“借项链—戴项链—丢项链—赔项链—识项链”小说中情节的一波三折恰如主人公命运的一波三折,宛如一条“项链”。
二、人物形象分析Q:上节课,在讨论文本情节时,许多同学认为主人公玛蒂尔德是一个反应慢的傻姑娘,竟然辨别不出项链真伪,还拉着老公花了10年时间以真换假,但也有同学给出了不同意见。
玛蒂尔德人物形象分析讨论环节:如果你是路瓦栽先生,你会不会娶玛蒂尔德这样一个女性为妻。
提示:(请结合预习作业玛蒂尔德的人物档案对其人物形象进行分析,给出自己的理由要有原文依据)(一)不娶——借项链时的玛蒂尔德爱慕虚荣D1 出身:小职员家庭(并非什么名门闺秀)D1 物质:没有陪嫁的资产(不富裕)D2-D5 精神:渴望上流社会的荣华富贵(爱慕虚荣)Q:玛蒂尔德渴望上流社会的荣华富贵,爱慕虚荣,在文本中有没有什么具体的体现?明确:A、表现在她的心理上。
D2、D3、D6 没过上有钱人生活的她感觉自己很不幸、住宅的寒伧,墙壁的黯淡,家具的破旧,衣料的粗陋,都使她苦恼、看到女仆就悲哀、看到有钱的女朋友就痛苦。
她伤心、悔恨、失望、困苦,常常会整天地哭好几天(D6)。
原文:“她觉得她生来就是为着过高雅和奢华的生活,因此她不断地感到痛苦”“她有一个有钱的女朋友,是教会女校的同学,可是她再也不想去看她了,因为看望回来就会感到十分痛苦”。
B、表现在她的梦想上(追求)Q:她“梦想”了哪些内容?能否用一句话概括出来?明确:她“梦想”宽敞的客厅及陈设;“梦想”着香气扑鼻的客厅和高压的交往;“梦想”精美的晚餐、亮晶晶的银器;“梦想”华贵的壁衣;“梦想”美味佳肴;“梦想”优雅的生活。
本部分前后共用了6次“梦想”一词,一言以蔽之,女主人公玛蒂尔德一心想过上流社会的生活的姑娘。
总结:她希望被男人追求,被女人羡慕。
然而现实生活束缚了她,她只能在梦想中得到一时的满足,这就揭示了她爱慕虚荣的心理。
从这个角度来看,确实,路瓦栽先生不应该娶马蒂尔德。
过渡:有没有同学有不同意见,认为马蒂尔德这个姑娘还是值得娶的!(二)娶——赔项链、还债务时她诚实守信、坚韧勇敢、吃苦耐劳D1 样貌:美丽动人、出众标致D99—D105 抗挫折能力:诚实守信、坚韧勇敢、吃苦耐劳D99显示出英雄气概、辞退女仆D100 做一切之前讨厌的粗笨活儿D104 按时还钱、不赖帐D105 粗壮耐劳原文:辞退了女仆搬了家,租了间小阁楼住下亲自做家里的粗活和厨房的杂活刷洗杯盘碗碟用肥皂洗衬衣把垃圾从楼上搬到街上把水从穿得像个贫民女子,讨价还价,一分一厘地保护她那点可怜的钱楼下提到楼上总结:赔项链、还债务时玛蒂尔德的诚实守信、坚韧勇敢、吃苦耐劳,人物性格及其变化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立体饱满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