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转型国家的经济与政治C
中国经济转型的制度、体制目标及其国际借鉴
中国经济转型的制度、体制目标及其国际借鉴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经济转型是一个制度移植过程抑或是制度创新过程.应当如何看待经济转型过程中自发演进与政府设计之间的关系、经济转型与政治改革的关系以及市场化与现代化的关系?以上问题是转型经济研究必须面对并加以解决的问题,但长期以来经济学家们对此却一直存在着争论,须重新审视。
一、重新审视制度移植与制度内生的关系:制度变迁中的“淮桔成枳”现象与制度创新的“三种境界”经济学家在如何认识作为制度变迁过程的转型上迄今依然存在着比较大的分歧。
这突出地表现在对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的争论上。
萨克斯和胡永泰认为.存在一个制度核心,它是长期成功的经济发展的根本。
因此,转型是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向全球资本主义制度趋同的过程.而不是创造一个本质上不同于资本主义的制度创新过程。
进而,萨克斯、胡永泰、杨小凯以俄罗斯和中国两种转型模式为例,对经济改革与宪政转型之间的关系加以研究,论证了国家之间和国家内部不同政治力量间的竞争是宪政转型的推动力量。
他们认为,经济转型是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与WTO规则下的全球经济趋同的过程,而不是创造一个本质上不同的制度的创新过程,因而中国经济转型双轨制产生了宪政转型的非常高的长期代价。
大大超过它赎买既得利益平滑转型的短期好处。
这篇文章引发了杨小凯与林毅夫之间关于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之间的争论。
杨小凯认为,“后发优势”和“后发劣势”同时存在,“后发劣势”的克服是“后发优势”得以发挥的前提,而如果要克服“后发劣势”,就必须模仿发达国家的制度,特别是英美的宪政共和体制。
他运用沃森的“后发劣势” 理论。
指出后发工业化国家倾向于模仿发达国家的技术和管理而不模仿发达国家的制度,虽然这样可以在短期内获得快速的经济增长,但却会强化制度模仿的惰性,给长期增长留下许多隐患,甚至长期发展成为不可能。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第六章
返回
结束 放映
二、政治制度的转轨与发展
(二)政党制度
俄 罗 斯
俄罗斯的政党政治发展状况不如 东欧国家,在2001年颁布的政党法的 推动下,许多政党和组织开始重新组 合,使俄罗斯的政党格局发生了重大 变化,现在也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左中 右三大派政治力量为主的政党格局。
经济 自由化
经济 私有化
经济 稳定化
结束 放映
一、经济制度的转型
(一)转型的方式和内容 1. 休克疗法——内容
自由化:废除过去国家对经济的计划管理,使 经济一步到位地市场化。 私有化:把原有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 构大规模迅速地改造为以私有制主体的混合所 有制结构。
稳定化: 通过采取严厉的财政金融紧缩政策来 维持宏观经济的相对稳定。
结束 放映
一、经济制度的转型
(一)转型的方式和内容
1. 休克疗法——作用
摧毁旧制度,使向资本 主义制度演变不可逆转
作为稳定宏观经济 的办法,在具备条 件下可以取得成效
作为快速实现经济 转型,促进经济增 长的方式并不足取
结束 放映
一、经济制度的转型
(一)转型的方式和内容 2. 渐进的转型方式
匈牙利采取了相对渐进的经济转型方式,虽然也出 现了较为严重的经济危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转 轨过程相对比较平稳。 匈牙利的渐进方式与激进的“休克疗法”并不是两 种截然不同的模式,即使是实行激进转轨的国家,在 激进改革进程中也包括某些渐进的因素。而没有实行 “休克疗法”的国家也并不排除在某些领域或阶段采 取较为激进的措施。激进方式与渐进方式在经济转型 的基本内容和进度上都没有实质性的区别。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_试卷含答案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试题库第一章当代世界经济一、单项选择1、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C、1995年2、亚太经合组织的性质是()D、地区经济论坛二、不定项选择题1、知识经济的特点主要有()A、智力型经济B、信息化经济C、创新型经济2、当前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重点在A 、争夺人才B、发展核武器C 、维护经济安全D、加大科技和教育投入E、进行经济结构和经济政策的调整,提高国际竞争力3、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是()A、强调权利与义务的平衡B、以发展中国家身份加入C、没有中国加入的世界贸易组织是不完整三、论述题1、试述经济全球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经济全球化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任何国家也回避不了。
不仅是各国经济,而且各国的政治和国际关系都受到这一发展趋势的影响。
(1)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关系的内容更加丰富,国际行为主体更加多元化。
传统的国际关系主要是国家间关系,政治和军事是核心内容。
而当今国际关系包括经济、文化、环境、科技等各方面的内容,非国家行为主体越来越多地介入国际关系,对世界政治和各国政治都产生了影响。
(2)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相互依存不断加深,有助于制止战争,推动国际合作。
(3)发展中国家利用经济全球化提供的机遇,可以加快发展,增强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
(4)经济全球化使传统的主权观念受到冲击。
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经济中占有优势,从经济全球化中得到的利益最大,因此更多地强调主权过时的观点,甚至直接干涉发展中国家的内政。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主权问题上的斗争更加复杂、尖锐。
(5)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动荡加剧、以西方文化为主的强势文化渗透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国内稳定带来新的安全挑战。
能否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成为获益者,取决于各国自身的实力和把握机遇、战胜挑战的能力。
根据联合国《1997年世界投资报告》资料整理请回答:(1)指出材料1反映的90年代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
(2)结合材料3评析材料费的观点。
东欧国家经济与政治的转型
内部目标 高于外 部目标
2.突出外交政策中的经济色彩 经济
3.强调俄罗斯是欧洲国家
4.强化俄罗斯的核威慑能力
台风级弹道导弹核潜艇
强化俄罗 斯的核 威慑能 力
5.规避风险,避免卷入地区性冲突
八国外长会议
规避风险 ,避免 卷入地 区性冲 突
以维护国家利益为核 心、以谋求和捍卫经济利 益为重点、以淡化意识形 态为策略、以重振大国地 位为目标的务实外交政策, 将会对俄罗斯的未来产生 深刻的影响。
第一,通过一系列法律加强中央权力。2000年 5月,普京下令将俄联邦划分为7个联邦区,并 任命了7个联邦区的总统全权代表。此后普京又 提出了包括《联邦委员会组成法》在内的法律草 案。目的一是改组议会上院议员的组成方式,二 是总统有权解除地方领导人职务和解散地方议会。
第二,多党制被纳入法制轨道。
第三,通过了一系列反对腐败法律,加大惩治腐 败的力度,并对寡头势力继续予以打击。
二、冷战后独联体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独立国家联合体简介
1991年12月21日,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 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哈萨克、摩尔多瓦、塔 吉克、土库曼、吉尔吉斯和乌兹别克等前苏联 境内的11个国发表《阿拉木图宣言》,正式成 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简称独联体)。1993年10 月格鲁吉亚加入独联体。独立国家联合体是苏 联解体后横跨欧亚填补该地区力量空白的一个 国际组织。独联体既不是国家,也不是超国家 实体,而是一种松散的国家间联合形式。
私有化趋向长期化 制订“发展预算” 努力刺激投资和生产
加强社会保障 坚持扶持和刺激本 国工农业生产的方针
•俄罗斯的政治体制转轨
(一)俄罗斯政治体制的特征
俄罗斯政体
俄1993年宪法规定
中国经济转型的原因及作用
总结词
政府政策是引导经济转型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提供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措施,可以 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案例概述
产业升级是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方面之 一,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该地区通 过引进外资和技术,发展加工贸易,实 现了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
VS
总结词
产业升级是经济转型的重要途径,通过引 进外资和技术,发展加工贸易,可以实现 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
案例二:科技创新推动经济转型的案例
案例概述
技术创新的推动
技术进步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技术、新工 艺、新材料等不断涌现,为经济转型 提供了技术支持。
产业升级
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提高产品质 量和附加值,促进经济发展。
国际竞争的压力
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
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要求中国必须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以增强国际竞争 力。
跨国公司的竞争
跨国公司的进入给中国企业带来了竞争压力,要求中国企业必须提高自身实力 。
提高国际竞争力
中国经济转型是为了提高国际竞争力,通过加强自主创新 、培育新兴产业、推动绿色发展等方式,提高中国在全球 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02
经济转型的原因
资源瓶颈与环境压力
资源短缺
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对资源的需 求量大,但国内资源储备有限, 需要从国外进口。
环境恶化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环境污 染问题日益严重,需要采取措施 保护环境。
促进经济结构优化
经济转型可以促进产业结构、需求结 构、区域结构等方面的优化,提高经 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经济转型的必要性
应对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
第6章 转型国家
经济发展较好的波兰、匈牙利、捷克等中东欧国家已经 恢复到剧变前的最高水平。但是这些国家要想赶上西方 发达国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欧洲复兴开发银行专家认为,以欧盟平均年增长率为 2%、中欧各国年增长5%~6%这样的速度来看,中欧 国家还需要20年才能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1倍,这 些国家大约要用35年的时间才能赶上欧盟的平均水平。 俄罗斯经济从1999年开始好转,并出现了较快的增长, 但至今尚未恢复到剧变前的水平。俄罗斯在新世纪的头 十年内必须保持年均4.9%的增长速度才能在2010年恢 复到自己1989年的水平。
(三)经济转型的结果
经过十多年的大力推进,东欧中亚国家的经济转型基本完成, 主要表现为: 1.大规模的私有化运动已基本结束,初步形成了以私有制为主体 的混合所有制结构。 2.市场经济体系初步建成。 但各国都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主要表现在: 1.生产大幅度下降 2.通货膨胀恶性发展 3.居民生活水平下降,失业急剧增加,社会两极分化严重 4.对外贸易恶化,外债负担加重
第六章 转型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1 2 3 4
经济制度的转型
政治制度的转轨 外交政策的转变 俄罗斯的政治经济形势
要论提示
● 改造以公有制为基础的计划经济,建立以私 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 ● 建立以多党制、三权分立和自由选举为特征 的西方民主政治体制。 ● 东欧国家外交力求回归欧洲;俄罗斯外交从 向西“一边倒”到灵活务实,力求彰显大国 影响。
2. 着手修复同东欧国家的关系
俄罗斯通过外交努力缓和了与东欧各国因此而产生的对 立情绪,并保持了良好关系。
3. 进一步发展同亚洲及其他地区国家间的联 系
俄罗斯积极推行新亚太政策,积极谋求发展同亚太大国 的关系和加入亚太地区政治经济组织及地区一体化进程。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简明第三版)》第六章转型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简明第三版)
俄罗斯的政治经济形势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简明第三版)
1999年,普京出任俄罗斯总统,这标志着俄罗斯进入了一个新的历 史时期。普京以强力稳健的姿态登上俄罗斯最高政坛后,治国有方,高 效务实,深得民心。2004年3月14日,普京以72.2%的高得票率蝉联俄 联邦总统。普京执政时期俄罗斯政局稳定,经济增长,在国际上的大国 地位也得到显著提升。2008年5月7日,梅德韦杰夫正式就任俄联邦总 统。普京任新政府总理,俄罗斯开启“梅普组合”时期。2012年3月普 京再次当选俄联邦总统,任期6年。
济改革的难度。
在经历了长短不一、程度不同的经济转型的危机后,现在 绝大多数国家都进入了经济稳定持续的发展阶段。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简明第三版)
政治制度的转轨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简明第三版)
政治体制:
• 经过十多年的政治制度转轨,东欧中亚国家已经初步确立了以多党 制、三权分立和自由选举等原则为基础的西方民主政治制度,基本 上形成了两种类型的政治体制; ➢ 总统制(独联体国家) ➢ 议会制(东欧国家)
经济转型概述:
• 经济转型是这些国家社会制度大变迁在经济领域的具体体现; • 苏东剧变之后,这一地区的国家立即开始实施从原有的以公有制为
基础的计划经济向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的转型及基本经济制 度的转变这一更为重要的内容; • 除了匈牙利以外,绝大多数国家的经济转型都采用了激进的“休克 疗法” (shock therapy)
➢ 其最终目标是要把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改造成以私有 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使社会制度变迁不可逆转。
• 分类: ➢ 按资产分配方式:有偿私有化、无偿私有化和重新私有化(退 还原主); ➢ 按私有化对象的规模:“大私有化”和“小私有化”。
经济社会学第六章市场转型
2、现代化理论或多元群体理论的研究范式
在革命取得胜利后,社会主义社会就必须致力于经济增 长,这种增长要求实现工业化和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 而工业化和现代化又要求一套相应的现代价值观和制度。 这与革命热情、自上而下的动员以及全面性的控制是不 相容的。因而社会主义面临着两难问题,即乌托邦式的 革命目标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由此,西方学者在研 究社会主义社会时,把趋同论视为描述社会主义社会的 制度和结构变迁的逻辑。
第一节 市场转型研究的渊源
市场转型研究的兴起有着深层原因 1、世界政治格局变化 2、生产力的迅速提高,人口急剧增加 3、大学系统在世界各国的发展
• 区域研究(英语:area studies)是主要以国家规模的 区域为对象,在注意各地区的共时性的同时,注意地区 的特色并比较其他地区,广泛研究该地区的政治、经济、 产业、法律制度、社会、文化、民俗的学科。通常认为 区域研究的发祥地是美国。战后美国与世界全体的关系 加强,但之前美国因门罗主义的影响,美国对中南美以 外的第三世界的了解较为有限。因此美国为推进其世界 战略需要大量的知识和信息,美国也因此投入巨资培养 亚洲问题和非洲问题的专家。因这些地区的情况无法简 单的西洋知识来分析,因此除了旧有的经济学、法学、 历史学之外,也常用人类学和民族学的成果及手法等学 际性手法分析。
(一)市场和不平等 1、不平等最初下降的原因
一种假设是将这一现象归于更公平的国家再分配 政策(边燕杰等);一种是是将这一现象归于新 的市场机会(倪志伟等)。瑟伦伊(1978)和倪 志伟(1989)认为不平等的最初下降是市场渗透 的结果。 边燕杰和洛根(1995)却表明1977年 之后中国的 平等主义是国家再分配的结果,因为 国家企图通过提高最 低收入水平以获得市场改革 的稳定环境。
第六章经济体制的改革与转型.ppt
6.3 经济体制的改革与转型
Ⅰ.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演变
一、改革计划经济体制和确立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
这一阶段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以搞活国有企业为中心环节而展开的。 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两权分离,是企业从政府的行政控 制下解脱出来,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商品生产者, 根据这一思想,国有企业改革积极探索,进行厂长负责制、工效挂钩、劳动合同 制为内容的企业领导、分配、用工等管理制度的改革,实行了承包制、租赁制等 经营形式,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以搞活企业和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为中心,各项改革措施依次展开,全面推进。 大幅度缩小指令性计划,企业的人财物和供产销逐步纳入了市场调节的轨道;调 整产品价格,理顺比价关系,实行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改革商品和服务价格形 成机制,逐步形成以市场价格为主体的价格体制;改革商业经营管理体制,发展 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的流通体制;改革银行组织体制,积极推进银行商业化进程; 实行各种形式的财政包干制,变单一税制为复合税制;对部分城市实行计划单列, 减少管理层次,扩大地方自主权。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政治、科技、教育、 文化等领域的改革也开始启动。
三、要尽快把农业搞上去
必须首先调动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必须在经济上充分关心他们的物质利益, 在政治上切实保障他们的民主权利。
6.2 伟大的转折
Ⅱ.“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的制定
十一届三中全会 提出了关于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改革的基本思想。 1979年4月,中共中央又召开了工作会议进行具体贯彻。会议正式确定了 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
1997年中共十五大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 制度,实现了思想理论上的一系列新突破,推动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 目标的改革进一步向纵深发展。
政治理论——中国经济转型(张智勇)两节课一个PPT
3、经济转型的方式
激进式
——休克疗法
渐进式
——摸着石头过河
(二)、经济转型理论
1、制度 “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 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它旨在约束追 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 ——道格拉斯·C ·诺思
正式制度: 是指人们有意识创造出来并通过国家等 组织正式确立的成文规则,包括宪法、成文 法、正式合约等。 非正式制度: 是指人们在长期的社会交往中逐步形成、 并得到社会认可的一系列约束性规则,包括 价值信念、伦理道德、文化传统、风俗习惯、 意识形态等。
3、 制度变迁的动因
制度变迁的终极动力在于个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 行为。
制度变迁的成本与收益之比,对于促进或推迟制 度变迁起着关键作用,只有在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 的情形下,行为主体才会去推动直至最终实现制度的 变迁。这就是制度变迁的原则。
4、制度变迁的类型
根据变迁的推进速度或节奏,制度变迁可 分为激进式变迁和渐进式变迁。 根据制度变迁的发动主体,制度变迁可分 为诱致性变迁和强制性变迁。
不同国家的经济转型均以建立市场经济体 制为目标,但转型的路径不同,绩效也相差很 大。一个国家究竟选择哪一种改革路径,取决 于改革的约束条件,因为它界定了改革战略的 选择空间。这些约束条件主要包括改革的初始 条件和改革成本。
“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 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 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 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马克思
复兴路
鸦片战争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鸦片战争
洋务运动
甲午战争
戊戌变法
梁启超,光绪帝和康有为
新版转型国家的经济与政治经济制度的转型一、经课件.ppt
1.俄罗斯政治体制转轨的过程
第一阶段(1990~1993年9月)主要是政治体制 的转轨。俄罗斯从苏联时期的一党执政、议行合一为特征 的传统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转变为以总统制、多党政治、 议会民主、三权分立、自由选举等为特征的资本主义议会 民主政治制度。
第二阶段(1993年10月~1999年12月)主要是
“总统集权制”形成、确立和运行阶段。1993年宪法规定
“俄罗斯是共和制的民主联邦法制国家”,俄罗斯联邦的
国家权力由总统、联邦会议(联邦委员会和国家杜马)、
政府和法院共同行使。 精选
23
2.政党政治的发展 (1)从一党制到多党制的转型 (2)俄罗斯的政治斗争主要在有影响的政党之间展 开,政党斗争的重心也逐渐从街头转向议会。
或集团,变更其所有权。
精选
1
2.独联体国家的价格体 制转轨
采取大幅度放开价格的 措施。经过剧烈阵痛之后, 这些国家基本建立起自由价 格机制,价格关系基本理顺, 市场竞争也基本形成。伴随 着私有化和价格体制的转型, 独联体国家也进行了金融、 财税、外贸体制的转型,市 场经济体制基本形成。
精选
2
3.独联体国家的经济发展
独联体国家签署自贸条约 迈出经济一体化重要一步。
2011年10月18日,在 俄罗斯圣彼得堡,参加独联体 国家政府首脑理事会的会议代 表共同出席记者见面会。
独联体国家国际铁路运输
精选
3
(二)东欧国家的经济转型
1.向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转变,实行生产资 料私有化,提高企业经营效率。
2.放开物价,依靠市场调节商品供求。 3.实行紧缩货币政策,抑制通货膨胀。 4.稳定经济,削减财政补贴,减少财政赤字,防止 债务危机。
另一方面,“休克疗法”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第一,经济进一步 滑坡,各项经济指标大幅度下降。第二,通货膨胀失控,财政赤字更加 严重。第三,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居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
剧变后的东欧和独联体国家
4、普京政府经济政策的走向 鉴于俄罗斯在经济和政治方面积 累了种种棘手难题,要走向复兴, 尚需时日,难以一帆风顺,更不会 一蹴而就。但是,如果能找到一条 体现俄罗斯特点的成功之路,有可 能加快复兴的进程。
2009年,金融危机使俄罗斯经济遭受重创 • 首先,经济 陷入严重衰退 • 其次,财政赤字加重俄罗斯债务负担 • 再次,经济 发展模式存在诸多弊病
二、独联体一体化过程中的曲折和阻力 1、独联体一体化过程过程中的问题:
第一,独联体各种机构的实际效能极低
第二,独联体经济一体化趋向“空心化 ” 第三,独联体军事一体化的努力面临夭 折的危险。
2、独联体一体化进程难以推进 的原因
第一,俄罗斯与其他独联体国家的 矛盾。
第二,独联体成员国之间的矛盾 第三,西方大国与俄罗斯的矛盾
(三)俄罗斯经济政策调整趋向
加强对经济宏观调控 私有化趋向长期化
俄 罗 斯 经济政策调整
制订“发展预算” 努力刺激投资和生产 加强社会保障 坚持扶持和刺激本 国工农业生产的方针
(四)俄罗斯的经济发展战略
1、从整顿战略到振兴战略的转变 1997年2月17日 向俄罗斯联邦议会两 院发表了题为《齐心 协力振兴俄罗斯》的 国情咨文报告。
(一)俄罗斯政治体制的特征
两 院 制
联邦委员会
国家杜马
(由178名议员组成)
(由450名议员组成)
(一)俄罗斯政治体制的特征 联 邦 制
联 邦 制 三 原 则
统一原则
平等原则
自治原则
(一)俄罗斯政治体制的特征 多 党 制
早在1990年,俄罗斯就开始 实行多党制,但当时并未得到 宪法认可,新宪法则明确承认 了多党制原则。新体制的确立 促进了多党制的发展和完善。
第六章 转型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第六章转型国家的经济与政治第六章转型国家的经济与政治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原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转型和外交政策转变情况,了解俄罗斯在当今世界的地位与作用。
教学重点:1、经济制度的转型2、政治制度的转轨3、外交政策的转变4、俄罗斯的政治经济形式教学难点:制度转型国家的经济政治情况,私有化和俄罗斯在世界中的地位与影响。
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教学、启发式、与学生互动等。
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1、经济制度的转型2、政治制度的转轨(1学时)3、外交政策的转变4、俄罗斯的政治经济形式(1学时)一、经济制度的转型本节主要讲三个问题:一、经济转型概述二、私有化是经济转型的核心与关键三、经济转型的结果(一)经济转型概述东欧中亚的经济转型并不单是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由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而是指从原有的以公有制为基础的计划经济向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的转变,既包括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变化,也包括对所有制基础的根本改造。
东欧中亚经济转型存在两种方式,一种是激进的“休克疗法”转型方式,以俄罗斯、波兰为代表;另一种是渐进的转型方式,以匈牙利为代表。
激进的“休克疗法”是东欧中亚最主要、最普遍的经济转型方式,东欧中亚国家在转型初期绝大多数都采取了这种方式。
它是由美国青年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发明的。
“休克疗法”(shock therapy)本来是一个医学术语,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被用来称谓一整套激进的反经济危机措施和毕其功于一役的经济转型方式。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在南美一些国家施行并获得了巨大成功。
苏东剧变后,在西方国际金融组织的举荐下,波兰率先采用了这种激进的改革方式,其他大多数东欧国家也都陆续试用这种激进方式。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等国也接受了“休克疗法”。
其基本内容包括经济的自由化、私有化和稳定化,通过这“三化”完成对经济制度的改造。
自由化就是废除过去国家对经济的计划管理,使经济市场化。
对中国转型的政治约束条件的经济学分析
[摘要]中国转型经济走向何方受到诸多政治条件的制约。
全球化降低了转型的交易成本,也导致效用函数不同的利益集团的分野,只有在转型过程中的收益大于损失,利益集团才会有支持转型的动力。
在中国工业化的富国征程中,"三农"问题如影随行,这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转型的成功也取决于下一步能否取得农民的持续支持。
政府是转型的推动者,同时也必须面对转型。
这些因素的交互作用成为中国下一步转型的逻辑起点,导致中国的经济转型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关键词]转型;政治约束条件;经济学分析经济学界近年来对转型分析的文献已经很多,但大多集中于转型的"休克疗法"和渐进之路二者优劣性的评论,而疏于对其约束条件的分析,或者说更多地集中于转型方式对经济绩效的分析,而缺乏对其进行政治经济学的分析。
罗兰的《转型经济学》提出了一个全面系统的分析框架,本文借用他的分析框架,对于中国转型的政治约束条件进行了尝试性分析。
文章认为,中国转型的事后政治约束是全球化和工业化以及政府的职能,由于不同利益集团在这两个过程中的损益不同,决定了转型的实际过程是不同利益集团的利益博弈过程。
博弈的结果不同,从中会演绎出一些对于中国下一步转型有意义的结论。
在本文中我们有时将转型和改革并用,但是在此它们是同一个层次的概念,是可以互相代替的。
一、转型的政治约束的一般理论政治约束在转型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政治约束分为事前的约束和事后的约束。
事前的政治约束是阻碍决策的可行性的约束,它意味着对于改革方案必须进行妥协,必须制订对受损者可信的补偿方案。
事后的政治约束是决策已经制订并看到后果以后的反作用和逆转约束,事后的约束通过试图创造不可逆转性来加以处理。
事前的政治约束和事后的政治约束在一个确定性的世界中将是相同的,然而,如果在转型路径上存在不确定决策,两者就会有实质的不同。
费尔南德斯和罗德里克是在一个贸易自由化模型的框架中做出这一证明的[1](第114621155页).要使得改革发生,必须使事前和事后政治约束两者都得到满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俄罗斯经济是原苏联经济的主体
俄罗斯经济占原苏联经济的比重(%)
国民生产总值 占70%
石油产量 占90.9%
经济综合能力 占60%
俄经济占原苏联经济的比重图
天然气 占77.3%
发电量 占62.5%
煤产量 占55.4%
(二)俄罗斯的激进经济改革
1.实行生产资料的私有化
把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 制转变为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 私有制。
俄罗斯政治体制结构
总
两
联
多
统
院
邦
党
制
制
制
制
总统制
总统制是俄罗斯新政权体制的核心。 新宪法不仅明确规定了总统制的政体, 而且特别强调了总统的权力和地位。总 统作为国家元首,集内政、外交、立法 等大权于一身,俄罗斯进入了总统集权 的新时期。
不过, 俄罗斯总统的权力不仅 由宪法确认,选民的认同,还要经 过宗教界的认可。
私有化趋向长期化 制订“发展预算” 努力刺激投资和生产
加强社会保障 坚持扶持和刺激本 国工农业生产的方针
•俄罗斯的政治体制转轨
(一)俄罗斯政治体制的特征
俄罗斯政体
俄1993年宪法规定
行政
建立一个介于美国和法
国之间的政治制度,总
俄罗斯政体 统拥有很大权力,同时 立法
司法
增强议会职能,实行三
权分立。
九十年代 中期以 来俄美 的合作 与抗争
既有合又有作抗 争
发展与美国 “平等务实的伙伴关 系”,使俄美两国在一些双方关 心的问题上达成了一致 。 在一些重大敏感的国际问题上, 与美国表现出明显的矛盾和分歧。
合作
在朝鲜问题上,俄 罗斯对被排除在调解之 外表示不满,倡议召开 国际会议,使俄参与朝 鲜核问题的解决。
济
-6%
-0.10%
工业生产 国内生产总值 -2.50% --34%%
-6%
负
-8% -10%
增
-12%
长
-14% -16%
图
-18%
-11%
-8% -12.90%
-18%
-12.50% -16% -16.20%
表
-20%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再次,民众贫困和两极分化严重
第四,对极端的民族主义、恐怖主义采取强硬立 场。
•俄罗斯的外交战略
一、俄罗斯的外交战略
(一)叶利钦政府对外政策的调整
俄罗斯独立初期推行向西方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谋求与西 方建立“战 略同盟”关 系,同西欧 和北美国家 建立伙伴关
系。
推行向西 方一边 倒的外 交政策
1992年下半年提出既面向西方、也 面向东方的“双头鹰”外交政策
•东欧国家的政治转型及其结果
1989年剧变后,东欧各国抛弃了马克思 主义和社会主义。10多年来东欧国家政 治体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转型经历了一个相当曲折和复 杂的过程。在资本主义基本价值取向的 基础上,逐步确立了三权分立和多党议 会制为主要内容的政治体制。
•东欧国家的对外关系走向
各国在具体对外政策上存在较大的差别, 在总体特点和趋势是明显的,那就是: 在全球经济一体的大背景下,东欧国家 对外关系的首要目标无一例外地选择了 回归欧洲。加入欧盟和北约成为东欧各 国共同的外交走向。
•独联体国家的经济与政治发展
经济:独联体国家独立后大多走上了经 济转型的道路。经济转型从公有制为基 础的计划经济体制向以私有制为基础的 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这些国家的私有化 进程基本上与东欧国家相同,但有一些 国家采取了不同于东欧和俄罗斯“休克 疗法”的方法,渐进式完成国家经济的 私有化进程。
政治:独联体各国也普遍进行了向西方民 主政治过渡的体制转型,政治转轨中围绕 总统选举、议会选举、制宪和修宪等问题 展开了激烈的政治斗争,甚至造成了剧烈 的政治动荡和社会混乱。另外,由于一些 国家的领土和边界争端加剧,民族和宗教 冲突频繁,影响着一些国家的政局。
斯 捷 帕 申
切尔诺梅尔金、普里马科夫
普里马科夫
切尔诺梅尔金、普里马科夫
普京上任
1999年8月9日,叶利钦 提名国家安全局局长普京为 新总理和自己的接班人, 8 月16日普京正式就任俄罗斯 总理。
1999年12月31日 叶利钦总统宣布辞职
2000年3月26日普 京当选为俄罗斯总统
普京上台后,进一步加强巩固总统权力。
俄罗斯
内部目标 高于外 部目标
2.突出外交政策中的经济色彩 经济
3.强调俄罗斯是欧洲国家
4.强化俄罗斯的核威慑能力
台风级弹道导弹核潜艇
强化俄罗 斯的核 威慑能 力
5.规避风险,避免卷入地区性冲突
八国外长会议
规避风险 ,避免 卷入地 区性冲 突
以维护国家利益为核 心、以谋求和捍卫经济利 益为重点、以淡化意识形 态为策略、以重振大国地 位为目标的务实外交政策, 将会对俄罗斯的未来产生 深刻的影响。
2.实行自由市场经济体制
把高度集中的计 划经济体制转变为自 由市场经济体制。
演变中的俄罗斯经济制度
盖达尔激进经济改革的内容
休克疗法
盖达尔
盖达尔为 代表的 激进改 革
快速放开物价 全面紧缩银根 大规模私有化
激进改革的严重后果
首先,体制转轨成效甚微
抢
购
外
汇
其次,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俄
0%
经
-2% -4%
第六章:独联体成员国与冷战后 东欧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东欧国家经济与政治的转型
冷战后独联体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俄罗斯的经济、政治与外交
一、东欧国家经济与政治的转型
东欧国家的经济转型和发展前景
东欧剧变后,东欧各国向以私有制为基础的 市场经济过渡。虽然各国采取的具体政策 各异、经济发展情况不同,但各国经济转 型的目标都基本一致:明晰产权,为企业 按市场要求自由发展、提高经济效率、实 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创造条件;打破国有经 济的垄断,形成竞争性经济结构;改造国 有企业,实现国有企业私有化。
为了维护俄罗斯的大国地位和民族 利益,俄罗斯调整了其对美政策,在 一些国际问题上力图表现出自己的独 立性。
维护俄罗斯的大国地位1
波黑
维护俄罗斯的大国地位2
在波黑问题上, 反对美国动武和取 消对穆斯林的武器 禁运。
3.九十年代中期以来俄美的合作与抗争
1995年以来,随着俄罗斯以 “维护民族利益和重新恢复大国地位” 为目标的全方位外交战略的确立,加 大了大国外交的力度,与美国的关系 强调“利益均衡”,既合作又抗争。
两院制
联邦委员会
国家杜马
(由178名议员组成) (由450名议员组成)
两院制
联邦制
联邦制三原则
自治原则 平等原则 统一原则
多党制
俄罗斯政党制度经历了从苏联时 期的一党执政到多党无序并存再到多 党有序运作的发展过程。
1990年,俄罗斯就开始实行多党制,但当时 并未得到宪法认可,但同年最高苏维埃颁布的 《社会团体法》从法律上为实行多党制提供了 保障。“八.一九”事件之后,苏共与俄共被 禁止活动和解散。但由于两大权力机构并立, 出现“双重政权”,政党斗争混乱无序。 1992年11月,俄宪法法院确认共产党基层组 织存在和活动的合法性,俄共重新开始复兴。 1993年12月新宪法明确承认了多党制原则。 新体制的确立促进了多党制的发展和完善。
普京上台后加强了总统的权力。2001年7月 颁布了《政党法》,从而使俄罗斯政党政治纳 入法制轨道。
(二)俄罗斯的政治局势
随着新体制的正常运转,俄罗斯政局 逐步趋向稳定。但不稳定的因素仍然存在。
1998年俄罗斯政治危机不断,一年 内四易总理。
切尔诺梅尔金
切尔诺梅尔金
基 里 延 科
基里延科
切尔诺梅尔金、普里马科夫
“休克疗法” , 使通货膨胀肆虐, 民众的实际收入 大幅度减少,抗 议示威活动不断。
1999年俄罗斯工人生活状况与上年相比
40%
35.90%
35.30%
30% 24.80%
20%
12.50%
10%
0%
货币工 资下降
实际工 资下降
失业率
贫困线 以下
(三)叶利钦经济改革失误的原因 苏联解体后,叶利钦推行的激进改革措施使俄 罗斯经济长期陷入严重的危机之中。 其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在经济转轨中片面信奉西方经济理论,照 搬西方发展经济的道路和模式,严重脱离国情。 第二,宏观调控失调。 第三,国内政治斗争干扰了经济发展。 第四,否认政府在培育市场方面的作用。 第五,原有部分经贸关系断裂。 第六,整个社会缺乏竞争机制。
(四)普京时期俄罗斯经济的改革
普京上台后,为振兴俄罗斯经济,改变衰退 现状,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加强国家宏观经 济调控体系;建立有效的财政金融体系;制定有 关法律,改善投资环境;取缔影子经济,打击经 济犯罪;逐步实现俄经济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等。
这些改革措施收到一定成效,俄罗斯经济开 始获得较快的发展。
三、俄罗斯的经济政治和外交
“休克疗法”与俄罗斯经济体制的转轨 1992年1月2日起俄罗斯正式实施 “休克疗法” 。
“休克疗法” 原本是医学上的一种治疗方法。 后来经济学家用来指采取一步到位的激进方式 实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 “休克疗 法”又被称为“大爆炸”的改革理论,或“一揽 子过渡”的政策主张。“休克疗法”的创始人 是美国哈佛大学的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
第一,通过一系列法律加强中央权力。2000年 5月,普京下令将俄联邦划分为7个联邦区,并 任命了7个联邦区的总统全权代表。此后普京又 提出了包括《联邦委员会组成法》在内的法律草 案。目的一是改组议会上院议员的组成方式,二 是总统有权解除地方领导人职务和解散地方议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