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经典堪舆著作简介
风水书籍推荐
![风水书籍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86aa24f0941ea76e58fa045e.png)
一、峦头形势1《玉髓真经》张子微著2《地学》沈镐著3《撼龙经疑龙经批注校补》荣锡勋著4《一贯堪舆-杨曾地理家传心法捷》唐宗庚著5《刘国师地理真传》刘国师著6《乐山篇地理书》来木臣著7《秘传水龙经》蒋大鸿著8《寻龙点穴全集》珍藏本9《寻龙点穴墓相风水》不过五著10《简明地学堪舆泄秘》汪志伊著11《地理山洋指迷》周景一著12《辟径集》李默斋著13《现代风水学峦头总论》姜国威著14《寻龙秘诀》高隐仙藏15《图解雪心赋》白鹤鸣著16《地理啖庶录》袁守定著17《地理砂水穴法》18《地理万山图》19《仙家救贫术搜地灵》白云山人著20《黄囊穴髓》程天昭演绎21《地理汇宗》22《平砂地理玉函经释义》邱于展著23《地理点穴大全》许澹园订24《地理全书》刘伯温著25《立宅安坟风水秘传》黎浩贤著26《相墓相宅术》(四库本)27《平砂玉尺经》刘秉忠原著,李峰编28《堪舆秘笈奇书》刘伯温著29《新注雪心赋》何聪明著30《峦头精义》李默斋著31《峦头风水大破译》张健民著32《地理峦头实务》(上中下)钟义明著33《增订台湾地理图记》钟义明著34《王派风水学-峦头精义》王松寒著35《地理琢玉斧峦头括歌》张九仪增释36《地理捷径秘断》张哲鸣著37《阴阳宅宝鉴》苏立民著38《一善地理真诀》妙摩慧度著39《假日寻龙记》姜健贤著40《地理心法-寻地五要捷诀道读》许人文注张建民编41《地理囊金集注-记师口诀节文》章贡、刘谦著42《谭天纵留题-乌蒙吉真诀-刘若谷千金赋》44《风水寻龙诀》45《撼龙经》杨筠松著46《疑龙经》杨筠松著47《泄天机》廖禹著48《秘传廖公画夹拨砂经》廖禹著49《地理阴阳秘录》苏立民著50《地理天机会元》徐试可著51《地理大成-山法全书》叶九升著52《精校地理人子须知》徐善继、徐善述著二、郭杨蒋一脉玄空正法1、《青囊经》黄石公著2、《青囊序》曾求己著3、《青囊奥语》杨筠松著4、《天玉经》杨筠松著5、《都天宝照经》杨筠松著6、《地理辨正》蒋大鸿著7、《水龙经》蒋大鸿著8、《天元五歌》蒋大鸿著9、《归厚禄》蒋大鸿著10、《天元余义》蒋大鸿著11、《平砂玉尺辨伪》蒋大鸿著12、《阳宅指南》蒋大鸿著13、《阳宅天元赋》蒋大鸿著14、《杨公滴滴金》杨筠松著三、范宜宾滇南派(即连城派)玄空法1、《风水的研究》唐正一著2、《增释地理冰海》高守中著3、《地理辨正揭隐》4、《金氏地学粹篇》5、《家存玄空大卦地理秘传》6、《玄空探原录》7、《乾坤法窍》范宜宾著8、《玄空大五行真传口诀》托名蒋大鸿著四、谈养吾玄空六法派1、《中国绝学、玄空如意理气正宗入门深造》陈梦国著2、《玄空本义》谈养吾著3、《地理辨正翼》荣锡勋著4、《堪舆正经》陈正儒著5、《新玄空紫白诀》赵景义原著、张成春编6、《地理辨正白话注解》谈养吾原著、陈世范编7、《天元五歌阳宅篇注解》赵景义著8、《地理小补》刘杰著9、《辨正发秘初稿》刘杰著10、《玄空法鉴》曾怀玉著11、《元运发微》卢作周著五、邓恭江西大玄空五行派1《地理知本金锁秘》邓恭(梦觉)著2《地理黄金屋》邓恭(梦觉)著3《蒋大鸿地理秘诀稿》4《玄空河洛先后天心法秘诀》藏本5《九经会聚》李浩洋藏6《三元地理山水气运挨星图诀》张庆辑7《新增大五行图诀》(上下)张庆辑8《蒋大鸿三元奥秘手抄本》、《罗经解》、《秘授篇》邓恭著9《蒋公阳宅秘授篇》邓恭(梦觉)著六、蔡岷山广东玄空派1《中州派玄空学》(上下)王亭之著2《地理心眼指要真解》王亭之著3《地学铁骨秘》吴师青著4《玄空真秘》徐宇辰著5《地理辨正求真》蔡岷山著七、章仲山无常派玄空飞星1《玄空星相地理学》钟义明著2《玄空地理丛谈》之一钟义明著3《玄空地理丛谈》之二钟义明著4《玄空地理丛谈》之三钟义明著5《玄空地理丛谈》之四钟义明著6《玄空地理丛谈》之五钟义明著7《玄空地理丛谈》之六钟义明著8《玄空地理逸篇新解》钟义明著9《玄空地理断诀汇篇》钟义明著10《玄空地理考验注解》(上中下)钟义明著11《沈氏玄空学》(上下)沈竹礽12《地理辨证抉要》沈竹礽13《沈氏玄空学》(上中下)白鹤鸣注本14《玄空紫白诀精解》白鹤鸣著15《玄机赋飞星赋精解》白鹤鸣著16《风水秘传100诀》白鹤鸣著17《天理第一地理书》(上下)冯严筑著18《古易玄空学新探》胡京国著19《玄空精断》胡京国著20《大玄空挨星天心水法真传》张哲鸣著21《大三元玄空秘旨些子真传》张哲鸣著22《大三元玄空地灵秘笈断诀》张哲鸣著23《相地指迷》蒋大鸿著24《沈氏地理疑义答问-地理问正》李崇仰编25《玄空指妙》柯建成著26《玄空指微》柯建成著27《实用风水学秘籍总断》姜国威著28《山居手记》陈雪涛著29《玄空风水之天机妙诀》陈雪涛著30《风水选旺秘诀》罗量著31《风水墓相学》姜健贤著八、朱小鹤苏州玄空派1《地理辨正补》朱小鹤著九、上虞派张心言六十四卦玄空法1《地理辨正疏玄空秘旨摘秘》黄春发著2《三元六十四卦用爻法》林文松、陈怡诚合著3《三元地理六十四卦运用》林文松、陈怡诚合著4《易经地理学》吴明修著5《三元法地理理气探原》吴明修著6《易经三元地理阐微》吴明修著7《三元玄空地理堂奥》珍藏本8《三元玄空大卦秘传》无际山人著9《三元地理山水则要》协会合编10《三元地理抽爻换象》吴相益、谢明道合著11《分金节气用爻当运秘解》张量矿著12《玄空大卦及飞星详解》白鹤鸣著13《玄空风水突破要诀》黄春发著14《三元地理讲义》林国雄著15《风水活穴建造真诀》张量矿著16《三元易经地理交媾法诀秘笈》(上下)张量矿著17《奇门三元直指》(上下)余胜唐18《玄空秘旨-直透玄机》陈昭有著19《玄空真解-入门要诀》刘来平著20《玄空真解-地理经典批论》又元子著21《玄空真解-玄空囫囵语》又元子孙著22《玄空真解-天元歌批论》又元子孙著23《玄空真解-归厚录》又元子孙著24《玄空真解-阳宅觉》又元子孙著25《玄空大卦秘诀》孙长庚著十、尹一勺湘楚派玄空法1、《地理四秘全书》尹一勺著十一、钟九华《玉函通秘》玄空法1、《玉函通秘》原著2、《玉函通秘》崔汇滨校本十二、龙门八局(先后天派)1《正三元杨公祖师心法》杨救贫著2《三元地理四诀精论》陈启铨著3《风水风采录》陈启铨著4《地理乾坤国宝》杨藏华著5《三元地理观水点地法》庄文寿著6《地理特诀》张渊理著7《三元堪舆黄金断》庄文寿著8《地理乾坤国宝评注》陈启铨著9《乾坤国宝龙门八局图解》林志荣著十三、干支生旺墓三合四大局1《地理实用集》钟义明著2《阴阳宅断诀》妙摩慧度著3《风水指南》妙摩慧度著4《三元三合地理精论》黄春霖著5《地理四弹子》6《风水预测》李渊著7《地理汇宗-元女青囊海角经》8《立宅安坟风水秘传》黎浩贤著9《地理正宗》广西民族出版社辑10《地理五诀》赵九峰著11《风水照夭镜》劳大刚著12《地理阴阳纂要》邓士松著13《地理学新义》俞仁宇著14《增补理气图书》周淳庸著15《堪舆指南真传》陈盈芳著16《二十四山头化作四拾捌局用法》陈锡元著17《堪舆辟谬真传》刘公中著18《地理诸家开门放水》吴明修著19《地理三字经》程前川著20《地理直指原真》彻莹和尚著21《地理综合水法》梁贵博著22《风水的研究》梁贵博著23《鲁班寸白簿》鲁班著24《海底藏珠》徐试可著25《地理水法全成》高隐仙著26《王德薰地理真传》陈繁夫著27《术数精要》白鹤鸣著28《古代风水术注评》王玉德著19《三合法地理秘旨全书》(上下)陈怡诚林文松编著30《赣州风水秘传》怡然斋藏本31《秘本通玄鬼灵经》李崇仰编32《地理名墓断诀》姜健贤著33《周易与风水》何宗阳著34《三元地理连山归藏》陈怡诚林文松编著35《三元地理明师盘线秘旨》陈怡诚林文松编著36《看风水秘笈大全》御堂龙儿著37《青囊心印》《青囊心印续编》《天玉经内传心印》王宗臣著38《天玉经》四库本39《地理大全辑要》许园甫著十四、赖布衣天星纳甲派1《催官篇》赖布衣著2《入地眼全书》静道和尚著3《地理铅弹子》张九仪著4《地理穿透真传》张九仪著5《杨公地理图说》藏本6《入地眼全书》静道和尚著7《地理正义评注》张九仪著8《杜氏地理图说》杜奇英著9《形家集要》刘云岩著10《山水发微》王德薰著。
历代所有堪舆相关的主要著作
![历代所有堪舆相关的主要著作](https://img.taocdn.com/s3/m/19898a01bed5b9f3f90f1c91.png)
[清]蒋平阶撰
清稿本
一卷全
堪舆
新刊地理五经四书解义郭璞葬经
[明]吴征岀定郑谥注
明汇贤斋刻本
一卷全
堪舆
格水定针法
不署撰人
地理手抄稿本
一卷全
堪舆
管氏地理指蒙
[魏]管辂著
清印本
堪舆
郭璞古本葬经
[晋]郭璞撰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舆
红鸾经四十八局定例
祖传风水地理孤本
110
1
堪舆
胡矮仙至宝经
[唐]胡矮仙
清印本
4卷1册全
堪舆
地理铅弹子
[明]孟又承传 [清]张九仪撰
民国校经山房石印本
1卷1册全
堪舆
地理铁弹子
[南唐]何令通撰 [明]刘青田释
民国校经山房石印本
2卷1册全
堪舆
地理青囊经
[唐]杨筠松撰
民国锦章书局石印本
8卷1册全
堪舆
地理六法点穴大全
[唐]杨佐仙等撰
民国校经山房石印本
6卷1册全
堪舆
地理五决
[清]赵九峰撰
我们收集了历代所有堪舆相关的主要著作,以供大家查阅:
堪舆
八宅明镜
[唐]杨筠松撰
民国上海广益书局石印本
2卷1册全
堪舆
地理辨证疏
[清]蒋大鸿注
民国八年锦章书局石印本
5卷1册全
堪舆
地理大全辑要
[清]许明撰
民国校经山房石印本
10卷2册全
堪舆
地理大全要诀
[清]许明撰
民国校经山房石印本
7卷2册全
堪舆
地理大成地理六经注
清印本
一卷全
历代风水经典著作
![历代风水经典著作](https://img.taocdn.com/s3/m/100a8912ba1aa8114431d9fb.png)
历代风水经典著作历代风水经典著作《术藏》是一部收录海内外在世的术数学经典的宝藏,上自写于三千多前的数字卦,下至民国早期术数学家的专著,一一着录。
《术藏》的出版,集术数学研究之大成,为各方面的学者者提供完备的研究资料。
堪舆八宅明镜[唐]杨筠松撰民国上海广益书局石印本2卷1册全堪舆地理辨证疏[清]蒋大鸿注民国八年锦章书局石印本5卷1册全堪舆地理大全辑要[清]许明撰民国校经山房石印本10卷2册全堪舆地理大全要诀[清]许明撰民国校经山房石印本7卷2册全堪舆地理大成地理六经注[清]叶九升撰民国五年九经书局石印本6卷1册全堪舆地理大成理气四诀[清]叶九升撰民国五年九经书局石印本4卷1册全堪舆地理大成罗经指南拨雾集[清]叶九升撰民国五年九经书局石印本3卷1册全堪舆地理大成平阳全书[清]叶九升撰原版为民国五年九经书局石印本15卷1册全堪舆地理大成山法全书[清]叶九升撰民国五年九经书局石印本19卷6册全堪舆地理四秘全书[清]尹一勺撰民国大成书局石印本12种3册全堪舆地理四弹子铁弹子地理元机/(南唐)何令通撰/(明)游嵩注铅弹子地学正义金弹子地理元珠经/(明)刘基注玉弹子地理元枢/(清)张凤藻注清聚锦堂刻本十卷全堪舆地理金弹子玉弹子[元]白髯老人、耶律楚材撰[明]刘伯温校民国校经山房石印本4卷1册全堪舆地理铅弹子[明]孟又承传[清]张九仪撰民国校经山房石印本1卷1册全堪舆地理铁弹子[南唐]何令通撰[明]刘青田释民国校经山房石印本2卷1册全堪舆地理青囊经[唐]杨筠松撰民国锦章书局石印本8卷1册全堪舆地理六法点穴大全[唐]杨佐仙等撰民国校经山房石印本6卷1册全堪舆地理五决[清]赵九峰撰民国锦章书局石印本8卷2册全堪舆地理选择录要[清]蒋大鸿撰民国乙酉年上海会文堂石印本4卷2册全堪舆地理阳宅大全四集[清]许明撰民国校经山房石印本4卷1册全堪舆地理正宗[清]蒋国撰民国广益书局石印本12卷2册全堪舆地理直指原真[清]释彻莹撰民国校经山房石印本3卷2册全堪舆地理葬埋黑通书[清]释彻莹撰清抄本1册全堪舆地理琢玉斧[清]张九仪撰民国广益书局石印本4卷2册全堪舆六圃沈新周先生地学[清]沈镐撰原版为民国锦章书局石印本2卷1册全堪舆赣州风水秘传无名氏民国石印本12卷2册全堪舆撼龙经、疑龙经批注校补合刻[唐]杨筠松撰民国锦章书局石印本撼龙经6卷疑龙经2卷2册全堪舆郭璞葬经[晋]郭璞撰民国十三年锦章书局石印本1卷1册全堪舆罗经顶门针[明]徐之镆撰民国广益书局石印本2卷1册全堪舆罗经解定[清]胡国桢撰民国元年江东书局石印本4卷2册全堪舆罗经透解[清]王道亨撰民国二年铸记书局石印本2卷1册全堪舆秘本搜地灵[明]刘伯温订光绪有益堂刻本2卷1册全堪舆平砂玉尺经[元]刘秉忠撰[明]刘基解上海文明书局金属版2卷1册全堪舆乾坤法窍[清]范宜宾集民国锦章书局石印本3卷2册全堪舆阳宅都天滚盘珠要法[清]瞿天赉撰宣统二年扫叶山房石印本1册全堪舆入地眼全书[宋]静道和尚撰民国广益书局石印本10卷2册全堪舆三元总录[明]柳珍纂辑民国广益书局石印本3卷1册全堪舆阳宅大全[明]一壑居士集光绪校经山房石印本10卷2册全堪舆山洋指迷[明]周景一撰乾隆刻本4卷4册全堪舆阳宅爱众篇[清]张觉正撰民国校经山房石印本4卷2册全堪舆宝照秘诀无名氏清稿本1册全堪舆山洋指迷[明]周景一撰民国上海广益书局4卷2册全堪舆阳宅集成[清]姚廷銮撰宣统元年江左书林石印本8卷4册全堪舆雪心赋辩讹正解[清]卜应天撰[清]孟浩注宣统元年扫叶山房石印本4卷1册全堪舆阳宅三要[清]赵九峰撰民国上海校经山房石印本4卷1册全堪舆阳宅十书[明]王君荣纂辑民国江东书局石印本4卷2册全堪舆阴宅集要[清]姚廷銮撰宣统元年江左书林石印本4卷2册全堪舆阴阳二宅必用[附鲁班经秘决仙机元空法鉴] 无名氏民国江东书局石印本4卷2册全堪舆宅谱指要[清]魏青江撰民国扫叶山房石印本4卷1册全堪舆陈子性二十四山造葬秘诀[清]陈应选撰民国抄本1册全堪舆倪公阐明阳盘住宅秘诀无名氏嘉庆抄本一卷全堪舆地理辨正直解[清]蒋大鸿撰经元堂刻本5卷全堪舆地理参赞玄机仙婆集[明]张鸣凤编明世德堂写刻本十二卷全堪舆地理黑囊经[明]范越风撰清初抄本1册全堪舆地理星体图格真龙名髓无名氏明抄本1册全堪舆地理正宗臆解[明]萧智深[清]金六吉撰清乾隆四十二年嘉德堂刻本三卷全堪舆地理指迷篇臆解[明]萧智深[清]金六吉撰清乾隆四十二年嘉德堂刻本二卷全堪舆地理琢玉斧峦头歌括[明]徐之镆唐际云辑[清]张九仪释清康熙宏德堂刻本四卷全堪舆地学[清]沈镐撰清康熙五十二年刻本二卷全堪舆地学精华[民国]夏更清撰民国版铅印本1册全堪舆分房变气论宅法[清]蒋平阶撰清稿本一卷全堪舆新刊地理五经四书解义郭璞葬经[明]吴征岀定郑谥注明汇贤斋刻本一卷全堪舆格水定针法无名氏地理手抄稿本一卷全堪舆管氏地理指蒙[魏]管辂著清印本堪舆郭璞古本葬经[晋]郭璞撰清印本一卷全堪舆红鸾经四十八局定例祖传风水地理孤本110堪舆胡矮仙至宝经[唐]胡矮仙清印本一卷全堪舆黄帝宅经无名氏清印本一卷全堪舆空石长者五星捉脉正变明图[唐]空石长者清印本一卷全堪舆李思聪堪舆杂撰[宋]李思聪清印本一卷全堪舆九天元女青囊海角经无名氏清印本一卷全堪舆堪舆要诀[明]狄奄氏手录嘘龙村舍藏本一卷全堪舆考验通书法窍秘决无名氏清印本二册全堪舆金精廖公秘授地学心法正传画策扒砂经[宋]廖禹撰清嘉庆二十五年大文堂刻本四卷全补遗一卷全堪舆李思聪总索[宋]李思聪清印本一卷全堪舆灵城精义笺[清]沈竹礽撰自得斋丛书一卷全堪舆刘基堪舆漫兴[明]刘基撰清印本一卷全堪舆缪希雍葬经翼[明]缪希雍撰清印本一卷全堪舆灵驱解法洞明真言秘书(秘诀仙机)无名氏明汇贤斋刻本一卷全堪舆刘见道乘生秘宝经[唐]刘见道清印本一卷全堪舆八宅明镜[唐]杨筠松撰清乾隆五十五年姑苏乐真堂刊本二卷全堪舆杨曾地理元文[清]端木国瑚撰清刻本一册全堪舆水龙经[晋]郭璞撰[明]刘基阅清内府抄本五卷全堪舆续水龙经[晋]郭璞撰[明]刘基阅清内府抄本四卷全堪舆水龙经阴阳宅[晋]郭璞撰[明]刘基阅清内府抄本阳宅二卷全阴宅二卷全堪舆青乌先生葬经无名氏清印本一卷全堪舆仕学备余[清]纪大奎撰清刻本六卷全堪舆十道天心[清]戴洪润手抄真传择日秘本28一卷全堪舆孙伯刚璚林国宝经[宋]孙伯刚撰清印本一卷全堪舆天机望龙经[宋]吴景鸾授雅德江村迂穸藏本手稿本一卷全堪舆天心正运线法无名氏手稿本一卷全堪舆天星秘诀寻龙合格定穴无名氏清光绪手抄秘本一卷全堪舆谢和卿神宝经[宋]谢和卿撰清印本一卷全堪舆新镌京版工师雕斫正式鲁班经匠家镜[明]午荣撰明汇贤斋刻本三卷全堪舆玄秘龙法玄秘穴法无名氏手抄本两册全堪舆选择纪全无名氏明汇贤斋刻本一卷全堪舆雪心赋辨讹正解[唐]卜应天撰民国排印本四卷全堪舆雪心赋直解[明]吴一棣撰清顺治十八年刻本四卷全堪舆阳宅大成[清]魏青江撰清嘉庆刻本十五卷全堪舆阳宅起手[清]査咏旺传清抄本一卷全堪舆阳宅十书[明]王君荣纂辑清印本四卷全堪舆阳宅元运会要无名氏清抄本一册全堪舆阳宅指南篇[清]蒋平阶撰清稿本一卷全堪舆杨筠松青囊奥旨[唐]杨筠松撰清印本一卷全堪舆杨筠松十二杖法[唐]杨筠松撰清印本一卷全堪舆杨再谪仙人杨公金刚钻本形法葬图诀[唐]杨筠松撰清印本一卷全堪舆阴阳秘诀无名氏1堪舆玉元子天宝经[宋]玉元子撰清印本一卷全堪舆廖禹十六葬经[宋]廖禹撰清印本一卷全堪舆青囊心印[清]王宗臣撰清康熙刻本堪舆青囊续编[清]王宗臣撰清康熙刻本一卷全附天玉经四卷全堪舆重刊人子须知资孝地理心学统宗八卷[明]徐善继徐善述撰明隆庆三年刻万历十一年梅墅石渠阁补刻本510。
历史上有哪些出名的堪舆家及著作
![历史上有哪些出名的堪舆家及著作](https://img.taocdn.com/s3/m/4a422dd980eb6294dd886c5f.png)
历史上有哪些出名的堪舆家及著作堪舆八宅明镜[唐]杨筠松撰民国上海广益书局石印本2卷1册全堪舆地理辨证疏[清]蒋大鸿注民国八年锦章书局石印本5卷1册全堪舆地理大全辑要[清]许明撰民国校经山房石印本10卷2册全堪舆地理大全要诀[清]许明撰民国校经山房石印本7卷2册全堪舆地理大成地理六经注[清]叶九升撰民国五年九经书局石印本6卷1册全堪舆地理大成理气四诀[清]叶九升撰民国五年九经书局石印本4卷1册全堪舆地理大成罗经指南拨雾集[清]叶九升撰民国五年九经书局石印本3卷1册全堪舆地理大成平阳全书[清]叶九升撰原版为民国五年九经书局石印本15卷1册全堪舆地理大成山法全书[清]叶九升撰民国五年九经书局石印本19卷6册全堪舆地理四秘全书[清]尹一勺撰民国大成书局石印本12种3册全堪舆地理四弹子铁弹子地理元机/(南唐)何令通撰/(明)游嵩注铅弹子地学正义金弹子地理元珠经/(明)刘基注玉弹子地理元枢/(清)张凤藻注清聚锦堂刻本十卷全堪舆地理金弹子玉弹子[元]白髯老人、耶律楚材撰[明]刘伯温校民国校经山房石印本4卷1册全堪舆地理铅弹子[明]孟又承传[清]张九仪撰民国校经山房石印本1卷1册全堪舆地理铁弹子[南唐]何令通撰[明]刘青田释民国校经山房石印本2卷1册全堪舆地理青囊经[唐]杨筠松撰民国锦章书局石印本8卷1册全堪舆地理六法点穴大全[唐]杨佐仙等撰民国校经山房石印本6卷1册全堪舆地理五决[清]赵九峰撰民国锦章书局石印本8卷2册全堪舆地理选择录要[清]蒋大鸿撰民国乙酉年上海会文堂石印本 4卷2册全堪舆地理阳宅大全四集[清]许明撰民国校经山房石印本4卷1册全堪舆地理正宗[清]蒋国撰民国广益书局石印本12卷2册全堪舆地理直指原真[清]释彻莹撰民国校经山房石印本3卷2册全堪舆地理葬埋黑通书[清]释彻莹撰清抄本1册全堪舆地理琢玉斧[清]张九仪撰民国广益书局石印本4卷2册全堪舆六圃沈新周先生地学[清]沈镐撰原版为民国锦章书局石印本2卷1册全堪舆赣州风水秘传不署撰人民国石印本12卷2册全堪舆撼龙经、疑龙经批注校补合刻 [唐]杨筠松撰民国锦章书局石印本撼龙经6卷疑龙经2卷2册全堪舆郭璞葬经[晋]郭璞撰民国十三年锦章书局石印本1卷1册全堪舆罗经顶门针[明]徐之镆撰民国广益书局石印本2卷1册全堪舆罗经解定[清]胡国桢撰民国元年江东书局石印本4卷2册全堪舆罗经透解[清]王道亨撰民国二年铸记书局石印本2卷1册全堪舆秘本搜地灵[明]刘伯温订光绪有益堂刻本2卷1册全堪舆平砂玉尺经[元]刘秉忠撰[明]刘基解上海文明书局金属版2卷1册全堪舆乾坤法窍[清]范宜宾集民国锦章书局石印本3卷2册全堪舆阳宅都天滚盘珠要法[清]瞿天赉撰宣统二年扫叶山房石印本1册全堪舆入地眼全书[宋]静道和尚撰民国广益书局石印本10卷2册全堪舆三元总录[明]柳珍纂辑民国广益书局石印本3卷1册全堪舆阳宅大全[明]一壑居士集光绪校经山房石印本10卷2册全堪舆山洋指迷[明]周景一撰乾隆刻本4卷4册全堪舆阳宅爱众篇[清]张觉正撰民国校经山房石印本4卷2册全堪舆宝照秘诀不署撰人清稿本1册全堪舆山洋指迷[明]周景一撰民国上海广益书局4卷2册全堪舆阳宅集成[清]姚廷銮撰宣统元年江左书林石印本8卷4册全堪舆雪心赋辩讹正解[清]卜应天撰[清]孟浩注宣统元年扫叶山房石印本4卷1册全堪舆阳宅三要[清]赵九峰撰民国上海校经山房石印本4卷1册全堪舆阳宅十书[明]王君荣纂辑民国江东书局石印本4卷2册全堪舆阴宅集要[清]姚廷銮撰宣统元年江左书林石印本4卷2册全堪舆阴阳二宅必用[附鲁班经秘决仙机元空法鉴] 不署撰人民国江东书局石印本4卷2册全堪舆宅谱指要[清]魏青江撰民国扫叶山房石印本4卷1册全堪舆陈子性二十四山造葬秘诀[清]陈应选撰民国抄本1册全堪舆倪公阐明阳盘住宅秘诀不署撰人嘉庆抄本一卷全堪舆地理辨正直解[清]蒋大鸿撰经元堂刻本5卷全堪舆地理参赞玄机仙婆集[明]张鸣凤编明世德堂写刻本十二卷全堪舆地理黑囊经[明]范越风撰清初抄本1册全堪舆地理星体图格真龙名髓不署撰人明抄本1册全堪舆地理正宗臆解[明]萧智深[清]金六吉撰清乾隆四十二年嘉德堂刻本三卷全堪舆地理指迷篇臆解[明]萧智深[清]金六吉撰清乾隆四十二年嘉德堂刻本二卷全堪舆地理琢玉斧峦头歌括[明]徐之镆唐际云辑[清]张九仪释清康熙宏德堂刻本四卷全堪舆地学[清]沈镐撰清康熙五十二年刻本二卷全堪舆地学精华[民国]夏更清撰民国版铅印本1册全堪舆分房变气论宅法[清]蒋平阶撰清稿本一卷全堪舆新刊地理五经四书解义郭璞葬经[明]吴征岀定郑谥注明汇贤斋刻本一卷全堪舆格水定针法不署撰人地理手抄稿本一卷全堪舆管氏地理指蒙[魏]管辂著清印本堪舆郭璞古本葬经[晋]郭璞撰清印本一卷全堪舆红鸾经四十八局定例祖传风水地理孤本110 1堪舆胡矮仙至宝经[唐]胡矮仙清印本一卷全堪舆黄帝宅经不署撰人清印本一卷全堪舆空石长者五星捉脉正变明图[唐]空石长者清印本一卷全堪舆李思聪堪舆杂撰[宋]李思聪清印本一卷全堪舆九天元女青囊海角经不署撰人清印本一卷全堪舆堪舆要诀[明]狄奄氏手录嘘龙村舍藏本一卷全堪舆考验通书法窍秘决不署撰人清印本二册全堪舆金精廖公秘授地学心法正传画策扒砂经 [宋]廖禹撰清嘉庆二十五年大文堂刻本四卷全补遗一卷全堪舆李思聪总索[宋]李思聪清印本一卷全堪舆灵城精义笺[清]沈竹礽撰自得斋丛书一卷全堪舆刘基堪舆漫兴[明]刘基撰清印本一卷全堪舆缪希雍葬经翼[明]缪希雍撰清印本一卷全堪舆灵驱解法洞明真言秘书(秘诀仙机)不署撰人明汇贤斋刻本一卷全堪舆刘见道乘生秘宝经[唐]刘见道清印本一卷全堪舆八宅明镜[唐]杨筠松撰清乾隆五十五年姑苏乐真堂刊本二卷全堪舆杨曾地理元文[清]端木国瑚撰清刻本一册全堪舆水龙经[晋]郭璞撰[明]刘基阅清内府抄本五卷全堪舆续水龙经[晋]郭璞撰[明]刘基阅清内府抄本四卷全堪舆水龙经阴阳宅[晋]郭璞撰[明]刘基阅清内府抄本阳宅二卷全阴宅二卷全堪舆青乌先生葬经不署撰人清印本一卷全堪舆仕学备余[清]纪大奎撰清刻本六卷全堪舆十道天心[清]戴洪润手抄真传择日秘本28 一卷全堪舆孙伯刚璚林国宝经[宋]孙伯刚撰清印本一卷全堪舆天机望龙经[宋]吴景鸾授雅德江村迂穸藏本手稿本一卷全堪舆天心正运线法不署撰人手稿本一卷全堪舆天星秘诀寻龙合格定穴不署撰人清光绪手抄秘本一卷全堪舆谢和卿神宝经[宋]谢和卿撰清印本一卷全堪舆新镌京版工师雕斫正式鲁班经匠家镜[明]午荣撰明汇贤斋刻本三卷全堪舆玄秘龙法玄秘穴法不署撰人手抄本两册全堪舆选择纪全不署撰人明汇贤斋刻本一卷全堪舆雪心赋辨讹正解[唐]卜应天撰民国排印本四卷全堪舆雪心赋直解[明]吴一棣撰清顺治十八年刻本四卷全堪舆阳宅大成[清]魏青江撰清嘉庆刻本十五卷全堪舆阳宅起手[清]査咏旺传清抄本一卷全堪舆阳宅十书[明]王君荣纂辑清印本四卷全堪舆阳宅元运会要不署撰人清抄本一册全堪舆阳宅指南篇[清]蒋平阶撰清稿本一卷全堪舆杨筠松青囊奥旨[唐]杨筠松撰清印本一卷全堪舆杨筠松十二杖法[唐]杨筠松撰清印本一卷全堪舆杨再谪仙人杨公金刚钻本形法葬图诀[唐]杨筠松撰清印本一卷全堪舆阴阳秘诀不署撰人清抄本 1堪舆玉元子天宝经[宋]玉元子撰清印本一卷全堪舆廖禹十六葬经[宋]廖禹撰清印本一卷全堪舆青囊心印[清]王宗臣撰清康熙刻本二卷全堪舆青囊续编[清]王宗臣撰清康熙刻本一卷全附天玉经四卷全堪舆重刊人子须知资孝地理心学统宗八卷[明]徐善继徐善述撰明隆庆三年刻万历十一年梅墅石渠阁补刻本。
杨、曾、廖、赖堪称为《堪舆学》的四大鼻祖
![杨、曾、廖、赖堪称为《堪舆学》的四大鼻祖](https://img.taocdn.com/s3/m/6641750e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fe.png)
杨、曾、廖、赖堪称为《堪舆学》的四大鼻祖杨、曾、廖、赖堪称为《堪舆学》的四大鼻祖。
他们的著述可谓详尽而细腻,包罗了阴阳宅的方方面面的内容及操作方法。
并且一直流传延续至今,可以说为我国的《堪舆学》留下了宝贵的遗产,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虽经时代的发展,科学的昌明,又派生出了很多的分支和流派。
但总体来看,还是离不开龙、砂、向、水、穴这五种要素。
然而这五个字看似简单,但今人又有几人能完全领会而融会贯通呢?可以说是寥若星辰。
俗称“三年寻龙,十年点穴“。
可见其难度之大也!中国风水源远流长,各种学术派别很多,自唐宋以来,风水术大致分为两大派,即形势派和理气派。
形势派又分为形势、形法、蛮体三个门派,理气派又分为理气、方位、封义、宗庙等。
易学专家两大派别,历来观点不一,各自都维护自家门派,标榜自己是正宗。
到底谁是正宗?至今还无定论。
其实两个派别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互相都是分不开的。
形势派也讲方位,理气派也讲形势,不过侧重点各有不同而已,由于各种门派林立,使风水显得神秘莫测,玄而又玄,弄得不知哪一派是正宗,更不知从哪里了解起,为解除大家的疑惑,现介绍各派的名称及部分原理,并提出个人见解,供大家鉴别和参考。
易学专家一、峦头派(一)峦头派又称之为形势、形象、形法等派。
指的是自然界的山川形势,其中包括龙、穴、砂、水,和远处伸展来的山脉统称之为峦头。
若是平原无山之地,可以高一寸为山,低一寸为水,高大建筑物皆称之为山。
“穴”是指阴阳宅风水聚集之地。
“砂”是指穴地周围的山川,若是阳宅是指四周高大建筑物。
“水”无论阴宅还是阳宅,指河流、沟塘、干流水,包括马路以,一切四周低洼的地方皆称之为水。
易学专家1、形象:形象派属于峦头范畴,是指勘察时所见到的地理形象,把山川的形象看成某地像嫦娥奔月,像某种动物的神态,如某地像“犀牛望月”,某地像“天马腾空”,某地像“金钟罩顶”,像蟹、虾、鱼、印等等,有上百种之多,不胜枚举。
易学专家2、形法:形法是形象派延伸出来的一种,是峦头派中的一种勘察方法,最主要是看形象对穴场所起的吉凶,例如右屋的前面接一间小房子,并且在小屋的前面开门,名叫白虎探头,又如在正前面有一道水沟冲来称之为穿心水,或一条路冲来,称之为穿心路等。
阳宅大成(简介)
![阳宅大成(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d91870eb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1d.png)
阳宅大成(简介)《阳宅大成》[清] 魏青江《阳宅大成》是清代康乾年间湖北地师魏青江依师蓬窠子与祖上所传,集数十年堪舆经验所作,其书堪称中国古代最全面最细致的阳宅堪舆巨作!《阳宅大成》原分两部,一部为《宅谱三书》,一部为《选时造命》。
所谓《宅谱三书》是指《宅谱指要》、《宅谱迩言》、《修方按证》三书,前两书以阳宅理论为主,后一书乃阳宅实证案例。
其理论之丰富乃千年来阳宅著作之所未见,其实例之全面也是千年来在《宅运新案》出版以前之所仅见。
至于《选时造命》一册是青江后作,本不属三书之中,因其内容与三书息息相关,后来清代书商将其一并印行,冠名《阳宅大成》,实即魏青江一生著作总集。
该书于清代民国流传颇广,而当今学者则多受沈氏玄空的影响于此类古书视而不见,而又有一些易界老师于此书受益,又遮遮掩掩,不愿明言;但观其所论,无非只守一隅,尚不能全面认识此书学术源流。
此书卷帙浩繁,博主将逐一整理上传博客,以飨博友。
敬请留意。
古代先贤编撰的堪舆著作恒河沙数,每本洋洋大观。
以下是十大经典堪舆著作:一、中国阳宅风水第一书——《宅经》(亦称《黄帝宅经》),相传黄帝所作。
该书认为宅是阴阳之枢纽,首次将住宅分为“阴宅”和“阳宅”,强调修建住宅要先选择好方位、方向、破土动工的时间,以求阴阳相得。
二、中国风水开源第一书——《葬经》(亦称《葬书》),西晋郭璞著。
该书首次提出“风水”的概念,教人们慎重选择阴宅以便荫及子孙。
三、形法派(峦头法)风水鼻祖代表——《撼龙经》,唐代杨筠松撰。
该书具体分析寻龙捉脉之法,指导怎样选择聚气旺财之地;是龙脉风水的最权威圣典,被誉为“中国古代测绘学之最”,是了解与运用龙脉风水、快速振兴家业的最佳典籍。
四、理气派风水鼻祖代表——《催官篇》,宋代赖布衣撰。
该书继承总结了古代地理风水学术概论,研发和补遗前人之不足,独创编写了龙的规律,详细的描述龙的作用和缺点,龙的祸福相关论说,把龙穴、砂、水、局表露无遗。
该书强调以风水助官贵,是地理阴阳学术的一部风水经典。
历代风水堪舆经典著作总目录114部及作者
![历代风水堪舆经典著作总目录114部及作者](https://img.taocdn.com/s3/m/8ca645fc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e1.png)
历代风水堪舆经典著作总目录114部及作者1、八宅明镜 [唐]杨筠松撰民国上海广益书局石印本 2卷1册全2、地理辨证疏[清]蒋大鸿注民国八年锦章书局石印本5卷1册全3、地理大全辑要 [清]许明撰民国校经山房石印本 10卷2册全4、地理大全要诀 [清]许明撰民国校经山房石印本 7卷2册全5、地理六经注[清]叶九升撰民国五年九经书局石印本6卷1册全6、地理大成理气四诀 [清]叶九升撰民国五年九经书局石印本 4卷1册全7、罗经指南拨雾集 [清]叶九升撰民国五年九经书局石印本 3卷1册全8、地理大成平阳全书 [清]叶九升撰原版为民国五年九经书局石印本 15卷1册全9、地理大成山法全书[清]叶九升撰民国五年九经书局石印本19卷6册全10、地理四秘全书[清]尹一勺撰民国大成书局石印本12种3册全11、廖禹十六葬经 [宋]廖禹撰清印本一卷全12、地理金弹子玉弹子[元]耶律楚材撰[明]刘伯温校民国校经山房石印本 4卷1册全13、地理铅弹子 [明]孟又承传 [清]张九仪撰民国校经山房石印本1卷1册全14、地理铁弹子 [南唐]何令通撰[明]刘青田释民国校经山房石印本 2卷1册全15、地理青囊经 [唐]杨筠松撰民国锦章书局石印本 8卷1册全16、地理六法点穴大全 [唐]杨佐仙等撰民国校经山房石印本 6卷1册全17、地理五决 [清]赵九峰撰民国锦章书局石印本 8卷2册全18、地理选择录要[清]蒋大鸿撰民国乙酉年上海会文堂石印本4卷2册全19、地理阳宅大全四集 [清]许明撰民国校经山房石印本 4卷1册全20、地理正宗 [清]蒋国撰民国广益书局石印本 12卷2册全21、地理直指原真 [清]释彻莹撰民国校经山房石印本 3卷2册全22、地理葬埋黑通书 [清]释彻莹撰清抄本 1册全23、地理琢玉斧 [清]张九仪撰民国广益书局石印本 4卷2册全24、六圃沈新周先生地学[清]沈镐撰原版为民国锦章书局石印本2卷1册全25、赣州风水秘传不署撰人民国石印本 12卷2册全26、撼龙经、疑龙经合刻 [唐]杨筠松撰民国锦章书局石印本 2卷2册全27、郭璞葬经 [晋]郭璞撰民国十三年锦章书局石印本 1卷1册全28、罗经顶门针 [明]徐之镆撰民国广益书局石印本 2卷1册全29、罗经解定 [清]胡国桢撰民国元年江东书局石印本 4卷2册全30、罗经透解 [清]王道亨撰民国二年铸记书局石印本 2卷1册全31、秘本搜地灵 [明]刘伯温订光绪有益堂刻本 2卷1册全32、平砂玉尺经[元]刘秉忠撰[明]刘基解上海文明书局金属版2卷1册全33、乾坤法窍 [清]范宜宾集民国锦章书局石印本 3卷2册全34、阳宅都天滚盘珠要法[清]瞿天赉撰宣统二年扫叶山房石印本1册全35、入地眼全书[宋]静道和尚撰民国广益书局石印本10卷2册全36、三元总录 [明]柳珍纂辑民国广益书局石印本 3卷1册全37、阳宅大全 [明]一壑居士集光绪校经山房石印本 10卷2册全38、山洋指迷 [明]周景一撰乾隆刻本 4卷4册全39、阳宅爱众篇 [清]张觉正撰民国校经山房石印本 4卷2册全40、宝照秘诀不署撰人清稿本 1册全41、山洋指迷 [明]周景一撰民国上海广益书局 4卷2册全42、阳宅集成 [清]姚廷銮撰宣统元年江左书林石印本 8卷4册全43、雪心赋辩讹正解[清]卜应天撰[清]孟浩注宣统元年扫叶山房石印本 4卷1册全44、阳宅三要 [清]赵九峰撰民国上海校经山房石印本 4卷1册全45、阳宅十书 [明]王君荣纂辑民国江东书局石印本 4卷2册全46、阴宅集要 [清]姚廷銮撰宣统元年江左书林石印本 4卷2册全47、阴阳二宅必用不署撰人民国江东书局石印本 4卷2册全48、宅谱指要 [清]魏青江撰民国扫叶山房石印本 4卷1册全49、陈子性造葬秘诀 [清]陈应选撰民国抄本 1册全50、倪公阳盘住宅秘诀不署撰人嘉庆抄本一卷全51、地理辨正直解 [清]蒋大鸿撰经元堂刻本 5卷全52、地理参赞玄机仙婆集 [明]张鸣凤编明世德堂写刻本十二卷全53、地理黑囊经 [明]范越风撰清初抄本 1册全54、地理星体真龙名髓不署撰人明抄本 1册全55、地理正宗臆解[明]萧智深[清]金六吉撰清乾隆四十二年嘉德堂刻本三卷全56、地理指迷篇臆解[明]萧智深[清]金六吉撰清乾隆四十二年嘉德堂刻本二卷全57、地理琢玉斧峦头歌括[明]徐之镆唐际云辑[清]张九仪释清康熙宏德堂刻本四卷全58、地学 [清]沈镐撰清康熙五十二年刻本二卷全59、地学精华 [民国]夏更清撰民国版铅印本 1册全60、分房变气论宅法 [清]蒋平阶撰清稿本一卷全61、新刊解义郭璞葬经 [明]吴征岀定郑谥注明汇贤斋刻本一卷全62、格水定针法不署撰人地理手抄稿本一卷全63、管氏地理指蒙 [魏]管辂著清印本残本64、郭璞古本葬经 [晋]郭璞撰清印本一卷全65、红鸾经四十八局定例祖传风水地理孤本孤本66、胡矮仙至宝经 [唐]胡矮仙清印本一卷全67、黄帝宅经不署撰人清印本一卷全68、五星捉脉正变明图 [唐]空石长者清印本一卷全69、李思聪堪舆杂撰 [宋]李思聪清印本一卷全70、九天元女青囊海角经不署撰人清印本一卷全71、堪舆要诀 [明]狄奄氏手录嘘龙村舍藏本一卷全72、考验通书法窍秘决不署撰人清印本二册全73、金精廖公扒砂经 [宋]廖禹撰清嘉庆二十五年大文堂刻本四卷全补遗一卷全74、李思聪总索 [宋]李思聪清印本一卷全75、灵城精义笺 [清]沈竹礽撰自得斋丛书一卷全76、刘基堪舆漫兴 [明]刘基撰清印本一卷全77、缪希雍葬经翼 [明]缪希雍撰清印本一卷全78、秘诀仙机不署撰人明汇贤斋刻本一卷全79、刘见道乘生秘宝经 [唐]刘见道清印本一卷全80、八宅明镜 [唐]杨筠松撰清乾隆五十五年姑苏乐真堂刊本二卷全81、杨曾地理元文 [清]端木国瑚撰清刻本一册全82、水龙经 [晋]郭璞撰[明]刘基阅清内府抄本五卷全83、续水龙经 [晋]郭璞撰[明]刘基阅清内府抄本四卷全84、水龙经阴阳宅 [晋]郭璞撰[明]刘基阅清内府抄本阳宅二卷全阴宅二卷全85、青乌先生葬经不署撰人清印本一卷全86、仕学备余 [清]纪大奎撰清刻本六卷全87、十道天心 [清]戴洪润手抄真传择日秘本一卷全88、孙伯刚璚林国宝经 [宋]孙伯刚撰清印本一卷全89、天机望龙经 [宋]吴景鸾授雅德江村迂穸藏本手稿本一卷全90、天心正运线法不署撰人手稿本一卷全91、天星秘诀寻龙定穴不署撰人清光绪手抄秘本一卷全92、谢和卿神宝经 [宋]谢和卿撰清印本一卷全93、新镌鲁班经匠家镜 [明]午荣撰明汇贤斋刻本三卷全94、玄秘龙法玄秘穴法不署撰人手抄本两册全95、选择纪全不署撰人明汇贤斋刻本一卷全96、雪心赋辨讹正解 [唐]卜应天撰民国排印本四卷全97、雪心赋直解 [明]吴一棣撰清顺治十八年刻本四卷全98、阳宅大成 [清]魏青江撰清嘉庆刻本十五卷全99、阳宅起手 [清]査咏旺传清抄本一卷全100、阳宅十书 [明]王君荣纂辑清印本四卷全101、阳宅元运会要不署撰人清抄本一册全102、阳宅指南篇 [清]蒋平阶撰清稿本一卷全103、杨筠松青囊奥旨 [唐]杨筠松撰清印本一卷全104、杨筠松十二杖法 [唐]杨筠松撰清印本一卷全105、杨公金刚钻法葬图诀 [唐]杨筠松撰清印本一卷全106、阴阳秘诀不署撰人清抄本一卷全107、玉元子天宝经 [宋]玉元子撰清印本一卷全108、人子须知八卷[明]徐善继徐善述撰明万历十一年梅墅石渠阁补刻本八卷全109、青囊心印 [清]王宗臣撰清康熙刻本二卷全110、青囊续编 [清]王宗臣撰清康熙刻本一卷全附天玉经四卷全111、地理四弹子 [清]张凤藻注清聚锦堂刻本十卷全112、地理偶注 [清]程宗良撰玉函山房辑佚书一卷全113、地理偶摘 [清]张九仪撰玉函山房辑佚书一卷全114、地理偶录 [清]张九仪撰手抄本一册全以上就是小编用尽洪荒之力替大家整理出来的历代风水地理经典著作,共计114部。
堪舆经典合集《地理天机会元》,590页
![堪舆经典合集《地理天机会元》,590页](https://img.taocdn.com/s3/m/b58b070c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72.png)
堪舆经典合集《地理天机会元》,590页
1、《地理天机会元》,明顾陵冈辑,明朝集先贤地理书之大成者,原辑只有二十八卷,后来徐试可重编,有所增加,增加到三十五卷。
所集诸书,都是先贤名作。
2、作为集诸书于一书者,后来的《仙婆集》《统一全书》、都不如《天机会元》精到,但可以补充《天机会元》不足。
3、原作者顾陵冈,无从考证。
4、续编者:徐试可,辑有《琢玉斧》、《罗经顶门针》等著作。
5、目录如下:
1)子集
一卷雪心赋
二卷发微论附穴赋黑囊经
2)丑集
三卷葬经
四卷撼龙经疑龙经
五卷泄天机
3)寅集
六卷五星
七卷黄囊经附杨公授曾文遄山水诀
八卷倒杖附二十四砂葬法
九卷至宝经附寸金赋
十卷寻龙记太华经附温监薄巧拙歌
4)卯集
十一卷金亟赋
十二卷天宝葬法
十三卷玉尺经
十四卷玉尺经
5)辰集
十五卷催官篇
十六卷青囊经
十七卷理气葬法
十八卷夹竹梅花
6)巳集
十九卷上髓龙格
7)午集
二十卷玉髓官鬼曜砂
8)未集
二十一卷龙格
二十二卷穴法心镜附万成叔葬法谢公五星口诀二十三卷龙格
9)申集
二十四卷穴格
二十五卷砂格
10)酉集
二十六卷水格
二十七卷九星传变
二十八卷亚婆砂断何野云砂断
11)戌集
二十九卷喝形取类
三十卷卦例
三十一卷披沙拣金附四法心镜
12)亥集
三十二卷丛珠金秘透地穿山
三十三卷九宫四吉三奇定局
三十四卷穿山透地吉凶克应
三十五卷分金宿度九州分野。
详解堪舆经典《摇鞭赋》
![详解堪舆经典《摇鞭赋》](https://img.taocdn.com/s3/m/79264964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8e.png)
详解堪舆经典《摇鞭赋》《摇鞭赋》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堪舆经典之一,被誉为“风水圣经”。
本文将对《摇鞭赋》的内容进行详解,介绍其主要内容及背后的哲理。
《摇鞭赋》是一篇以堪舆学为基础的文学作品,全文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描写和精辟的议论,旨在向读者传达堪舆知识和智慧。
该赋的作者是明代文学家袁宏道,他以强烈的表现力和独特的观点,成功地将堪舆学融入文学艺术领域。
《摇鞭赋》内容丰富,主要围绕着摇鞭的概念展开。
摇鞭是古代堪舆术语,意为以鞭打的方式来探测地脉和体察人事。
赋中以摇鞭作为线索,通过对各种地理要素和形势的描述,揭示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奥秘,并提出了相应的观点和建议。
赋文以咏景起篇,描绘了大自然的壮丽和神秘。
作品通过对山川河流、风云变幻、日月星辰等自然现象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突出了堪舆学独有的自然观。
进入第二部分,赋文开始介绍摇鞭的概念和内涵。
作者以想象力丰富的笔触,描述了摇鞭师凭借自身心灵与大地相通的能力。
这种超脱尘世的境界,使摇鞭师能够在未来预测和指导人事,成为一种神秘而崇高的存在。
在此基础上,赋文引导读者进入具体的堪舆实践。
作者逐一详述了如何观摩地势、寻找地脉、判断水源等技巧,通过一系列生动的例子,传授了摇鞭师需要掌握的实用知识。
接下来,赋文进一步展开了对于堪舆学的深入思考。
作者引用古代经书和自身经验,解释了群山和河流等地理特征背后的意义,指出了不同地貌对人类命运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最后,赋文以赞美之辞作结,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类智慧的赞美。
作者呼吁读者要珍惜和保护自然环境,提倡合理的利用和开发地理资源。
综上所述,《摇鞭赋》是一部既有文学价值又有实用价值的著作。
它不仅展示了古代堪舆学的博大精深,还包含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智慧探索。
通过仔细阅读和理解,《摇鞭赋》可以帮助读者加深对于堪舆学和自然规律的认识,提升个人的智慧和人生境界。
无论是对于专业的堪舆学爱好者,还是对于普通读者而言,《摇鞭赋》都是一部值得细细品味和研究的经典之作。
堪舆名著地理辟径集
![堪舆名著地理辟径集](https://img.taocdn.com/s3/m/ca3cd125fab069dc51220134.png)
堪舆名著《地理辟径集》堪舆名著:《地理辟径集》序:地理山龙峦头与穴法并重,然必讲到精细,方识龙真与穴真。
余自弱冠后,先子授以堪舆秘传,读之津津有味,后见各家藏本,亥豕鲁鱼,传抄日错,近晤温秋瀛太史,乃得善本,详对因参观而互订。
数十年来,博览群书,如天元歌之方便觉,指迷之分歙、向背、仰覆、合割,皆从精细中发明峦头穴法,此处豁人心目,简而明典而要者,莫如香邑小榄默斋先生辟径集四卷,所云缩、动、平、栏,五俗、三畏、三宝、三弊,盖本生平阅历契紧为入处,精细立论,援引哲言证实己见,俾孝子顺家藏户诵,得明道以庇本根,非挟术以炫,当世洵堪步曾廖赖之堂与沾沽焉。
剿集旧本者,迥乎大异,我辈果能熟读是书,多覆名墓,积以学力,磨以岁月,从此寻龙点穴,择地安亲。
庶乎其可。
若胸无成见,目无慧珠,或轻心以掉,或委任于人,诚如先生所云,非愚即妄矣。
闲尝过榄山相宅,访先生家世,人丁财禄发非常,子科甲鼎盛。
悉数牛眠。
余尝观先生葬太祖新会村虎山,及自立寿基鹤山楼冲龟山。
山龙穴法具见一斑,我生也晚,弗克亲灸门墙躬承面喻。
今读其书如见其人。
爰跋数言付之刻劂,以志景仰之意云尔。
道光十四年岁在甲午秋九月南邑后学之彦拜撰跋:堪舆世皆称曾廖赖,谓无能出其右者,然吾以为学无先后,亦视其人之识力何如耳。
使识非真识,则龙穴砂水莫能细辨,力非真,则古今名岳未尝遍游,徒以口诵印板古籍,辄为人扦葬,此但知求利而不知祸人,良可慨也。
余八世太祖默斋公,于堪舆群书专心研究,阅历名坟数十年,寝食与俱,则识以练而愈到力,以用而弥,果因刊除言,独标新论,作为辟径集四卷,所言五俗、三畏、三宝、三弊、杂者十段,皆显而易见,而其本生平之最得力以契紧为人者。
则默如缩、动、平、栏四字决。
语简而意该,真千古不易也。
厥后于新会村得虎山,以葬祖父伯叔,不数传而出文介公,学行政绩照人耳目,又于鹤山楼冲得龟山以为寿穴,迄今我子之幸绍书香悉数牛眠。
至于为人寻地,所得名山不可枚举,此莫非太祖之识力所至,即莫非太祖辟径集所言缩动平栏者之操券而获也噫。
历史上有哪些出名的堪舆家及著作?
![历史上有哪些出名的堪舆家及著作?](https://img.taocdn.com/s3/m/136e5764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2b.png)
历史上有哪些出名的堪舆家及著作?”风水“为五术之一的相术中的相地之术,古代称勘舆术。
相传风水的创始人是九天玄女,而风水一词早见于晋朝郭璞:“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
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
”堪舆家,即风水师,是指具备风水知识、受人或国家委托断定风水好坏、必要时予以修改的一种职业。
专职的风水师称堪舆师或地师,而具有传承和高明堪舆学问的真师被称为地仙,民间相信风水者尊称其为风水先生或阴阳先生。
我国古代有许多著名风水师:东晋的郭璞:其著作《葬书》是风水堪舆名著,王祎在《青岩丛录》中评价:“择地以葬,其术本于晋郭璞”;唐代的杨筠松:人称杨救贫,常被地理、堪舆学家视为祖师祭拜,他的弟子曾文迪、刘江东,司马头陀、廖金精等人也都是风水大师,著有《天玉经序》、《青囊序》、《撼龙经》、《疑龙经》;曾文迪:风水宗师杨筠松之高徒,著有《阴阳问答》、《寻龙记》、《八分歌》、《泥水经》;廖金精:与赖布衣、杨救贫、曾文迪被尊称为赣南四大堪舆祖师,《穴法》、《泄天机》、《鳌极金精》、《怀玉经》、《一盏灯》、等《九星传变》;宋代的赖布衣:原名赖文俊,《理气穴法》、《催官篇》、《绍兴大地八铃》、《三十六铃》明代的蒋大鸿:人称“杜陵夫子”,著有《地理辨正》、《字字金》、《水龙经》、《天元五歌》、《阳宅得一录》、《阳宅指南》、《阳宅三格辨》等;清代的章仲山:无常派大宗师,著有《地理辨正直解》、《心眼指要》、《天元五歌阐义》、《玄空秘旨批注》、《阴阳二宅录验》、《二宅玄机》等;清代的沈竹礽:原名沈绍勋,是玄空风水学的重要人物,对近代风水学影响极大。
著有《周易易解》、《周易示儿录》、《周易说余》等。
附图,一个堪舆罗盘此为个人见解!!。
堪舆大全 (地理正宗)
![堪舆大全 (地理正宗)](https://img.taocdn.com/s3/m/11f36f19eff9aef8941e06e6.png)
堪舆大全(地理正宗)《堪舆大全》[清] 蒋国撰《堪舆大全》,系古代堪舆名著的汇集本。
主要收集了《钦定四库全书》和《古今图书集成》中的经典风水名作。
由于此书选材精当,故代表了古代风水学的最高标准和最高境界。
该堪舆大全书籍经博主求索整理上传于博客,以飨网友。
附:《堪舆大全》上卷●阳宅典籍《黄帝宅经》[远古] 黄帝该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风水绝世书籍。
上卷●阳宅典籍《阳宅十书》[明] 王君荣编该书是明代一部专论住宅堪舆的典范之作,精选当时最盛行的堪舆著述,汇总而成。
中卷●阴宅典籍《郭璞古本葬经》[晋] 郭璞著该书是古代最为权威的风水经典。
中卷●阴宅典籍《缪希雍葬经翼》[明] 缪希雍著该书是阴宅风水堪舆的代表作。
中卷●阴宅典籍《黄妙应博山篇》[唐] 黄妙应著该书是很实用的风水奇书。
中卷●阴宅典籍《谢和卿神宝经》[宋] 谢和卿著中卷●阴宅典籍《廖禹十六葬法》[唐] 廖禹著中卷●阴宅典籍《杨筠松青囊奥旨》[唐] 杨筠松著该书是大唐国师杨公筠松传家之奥旨,被历代风水家奉为正宗宝典,盛赞其说。
下卷●名篇选萃《撼龙经》[唐] 杨筠松著该书是龙脉风水的最权威圣典,被誉为“中国古代测绘学之最”。
下卷●名篇选萃《疑龙经》[唐] 杨筠松著该书是流传最广的相地学专著。
下卷●名篇选萃《四讳篇》[汉] 王充该篇文章是王充批判当时流行的各种迷信忌讳的八篇论文之一。
王充认为讲究忌讳,不过是为了“教人重慎,勉人为善”罢了。
下卷●名篇选萃《难岁篇》[汉] 王充该篇文章是王充批判当时流行的各种迷信忌讳的八篇论文之一。
王充认为有关“太岁”的迷信禁忌,“妄不可用也”。
下卷●名篇选萃《诘术篇》[汉] 王充该篇文章是王充批判当时流行的各种迷信忌讳的八篇论文之一。
王充明确指出,“事理有曲直,罪法有轻重”,人的吉凶祸福与各种迷信法术毫不相干。
下卷●名篇选萃《难宅无吉凶摄生论》[晋] 嵇康该篇文章是嵇康针对养生与卜宅而作出辩论。
嵇康虽然反对命定论辩论,但认为宅之吉凶与养生皆可信证。
风水学(阳宅)十大名著之五《催官篇》
![风水学(阳宅)十大名著之五《催官篇》](https://img.taocdn.com/s3/m/b3b11608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b4.png)
风水学(阳宅)十大名著之五《催官篇》催官篇[宋] 赖布衣著编者按:《催官篇》是宋代由赖布衣编著而成。
该书是理气派风水鼻祖代表作,其继承总结了古代地理风水学术概论,研发和补遗前人之不足,独创编写了龙的规律,详细的描述龙的作用和缺点,龙的祸福相关论说,把龙穴、砂、水、局表露无遗。
该书强调以风水助官贵,是地理阴阳学术的一部风水经典。
地理人子无不习之。
因此,清朝康熙年间编纂的《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此书是与《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并驾齐驱的中国古代三大文化巨著之一)将其收入丛书之中。
风水学是传统文化的一种,是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门学问。
其内容涵盖了物理学、水文地质学、环境景观学、生态建筑学、宇宙星体学、地球磁场方位学、气象学和人体信息学等,可谓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避凶趋吉、去祸求福是人们不变的追求,风水学则以《易经》为理论依据,为人们选择建造阴阳宅而对地形、地貌、景观、气候、生态等各要素进行综合评判。
正确运用风水,可以打造和谐健康的人居环境,改变生活中的不利因素,达到趋吉避凶的目的。
千百年来,人们认为风水的好坏可以影响家族、子孙的盛衰吉凶。
尽管这一观念有偏颇之处并掺杂着迷信色彩,但应蕴含着人们由生活经验积累下来的合理因素。
风水学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流传了几千年的一种文化现象和文明精髓,仍然值得我们透过现代文明的视角去重新审视和了解,以去伪存真,汲取古人的智慧。
为使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编者特整理上传此书,以飨读者。
《催官篇》·二卷〔通行本〕宋赖文俊撰。
文俊字大素,处州人。
尝官於建阳,好相地之术。
弃职浪游,自号布衣子,故世称曰赖布衣。
所著有《绍兴大地八钤》及《三十六钤》,今俱未见。
是书分龙、穴、砂、水四篇,各为之歌。
龙以二十四山分阴阳,以震、庚、亥为三吉,巽、辛、艮、丙、兑、丁为六秀,而著其变换受穴吉凶之应。
穴仍以龙为主,而受气有挨左挨右之异。
砂、水二篇亦以方位为断。
其说颇具悬解。
如谓寅甲二龙出疯跛者,木盛生风,又星应尾箕而好风,震为足,风淫末疾,故主疯跛。
《堪舆管见》(整理版)
![《堪舆管见》(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9f1aa30b4431b90d6c85c71f.png)
1堪舆管见原著:谢廷柱(明)整理:吾 为二0一0年仲春于武汉古版样张23前言《堪舆管见》,明朝谢廷柱编撰。
谢廷柱乃明代福建长乐人氏,别号双湖居士,生卒不详。
《堪舆管见》是中国古代堪舆风水学著作中的名篇名著,也是形势法(又称峦头法)风水的经典之作。
其书出世之后,于堪舆界影响深远。
明清之后,诸多形法派著作,如明张鸣凤所著《地理参赞玄机仙婆集》、明余斗象所著《地理统一全书》、明徐善继、善述兄弟所著《地理人子须知》、清赵九峰《地理五诀》、清沈镐《地学》、清丰城袁守定《地理啖蔗录》等等精典著作中都有引用。
何谓形势法?形势法因注重在空间形象上达到天人合一,注重形峦,诸如“千尺为势,百尺为形”等,所以又称峦头、峦体、形法、三合等。
由于其注重观察构成环境的大自然的形势,因而其地师有时也称为“形法家”,形法家的著作内容注重龙要真、砂要秀、水要抱、穴要的、向要吉,讲求龙穴砂水向相配,山川形势有情。
由于形法家的发起和传播范围主要在江西,所以又称江西法。
形法派要求到野外看地形,须要眼力和足力。
研究方法讲求实际,因此具有不少真实的地理知识,对古代堪舆学的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
风水学的精华主要是形势派的研究成果。
据谢氏本人所作后跋记载,《堪舆管见》原著仅二十九篇。
《地理参赞玄机仙婆集》引用了其中十九篇可查;另外,张氏还有六篇内容亦说出自《堪舆管见》,可原著却勿存,不知张氏所引出处之错,还是原著经历代转抄而删节,已无从考证。
而且张氏所引之内容,部分与原著稍不一致,有些还断章取义。
此次编辑整理时,参考几著校核,并将《地理参赞玄机仙婆集》所述的另外六篇内容,以附录形式收录于后,仅供参考。
《堪舆管见》的内容,每节内容各自独立,其旨从其后跋可窥一二。
不过,有些内容确实如谢氏所言,述说过于简单,未曾展开,乃一遗憾也。
《堪舆管见》历来民间流传版本不多见。
此次编辑、整理、校订过程中,以友恭堂版《堪舆管见》为底本,并参考多本其它古代风水著作,如明张鸣凤所著《地理参赞玄机仙婆集》、明余斗象所著《地理统一全书》、明徐善继、善述兄弟所著《地理人子须知》等整合而成。
堪舆大全 (地理正宗)
![堪舆大全 (地理正宗)](https://img.taocdn.com/s3/m/371c9b36bd64783e09122bd8.png)
堪舆大全(地理正宗)《堪舆大全》[清] 蒋国撰《堪舆大全》,系古代堪舆名著的汇集本。
主要收集了《钦定四库全书》和《古今图书集成》中的经典风水名作。
由于此书选材精当,故代表了古代风水学的最高标准和最高境界。
该堪舆大全书籍经疯哥求索整理上传于博客,以飨网友。
附:《堪舆大全》上卷●阳宅典籍《黄帝宅经》[远古] 黄帝该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风水绝世书籍。
上卷●阳宅典籍《阳宅十书》[明] 王君荣编该书是明代一部专论住宅堪舆的典范之作,精选当时最盛行的堪舆著述,汇总而成。
中卷●阴宅典籍《郭璞古本葬经》[晋] 郭璞著该书是古代最为权威的风水经典。
中卷●阴宅典籍《缪希雍葬经翼》[明] 缪希雍著该书是阴宅风水堪舆的代表作。
中卷●阴宅典籍《黄妙应博山篇》[唐] 黄妙应著该书是很实用的风水奇书。
中卷●阴宅典籍《谢和卿神宝经》[宋] 谢和卿著中卷●阴宅典籍《廖禹十六葬法》[唐] 廖禹著中卷●阴宅典籍《杨筠松青囊奥旨》[唐] 杨筠松著该书是大唐国师杨公筠松传家之奥旨,被历代风水家奉为正宗宝典,盛赞其说。
下卷●名篇选萃《撼龙经》[唐] 杨筠松著该书是龙脉风水的最权威圣典,被誉为“中国古代测绘学之最”。
下卷●名篇选萃《疑龙经》[唐] 杨筠松著该书是流传最广的相地学专著。
下卷●名篇选萃《四讳篇》[汉] 王充该篇文章是王充批判当时流行的各种迷信忌讳的八篇论文之一。
王充认为讲究忌讳,不过是为了“教人重慎,勉人为善”罢了。
下卷●名篇选萃《难岁篇》[汉] 王充该篇文章是王充批判当时流行的各种迷信忌讳的八篇论文之一。
王充认为有关“太岁”的迷信禁忌,“妄不可用也”。
下卷●名篇选萃《诘术篇》[汉] 王充该篇文章是王充批判当时流行的各种迷信忌讳的八篇论文之一。
王充明确指出,“事理有曲直,罪法有轻重”,人的吉凶祸福与各种迷信法术毫不相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大经典堪舆著作
这十部风水经典为代表的风水理论是中国古代哲学、文化的集大成实用化表现,细心研读就可以基本把握中国风水的精髓义理,掌握中国风水的流脉真传。
一、中国阳宅风水第一书——《宅经》(亦称《黄帝宅经》),相传黄帝所作。
该书认为宅是阴阳之枢纽,首次将住宅分为“阴宅”和“阳宅”,强调修建住宅要先选择好方位、方向、破土动工的时间,以求阴阳相得。
二、中国风水开源第一书——《葬经》
(亦称《葬书》),西晋郭璞著。
该书首次提出“风水”的概念,教人们慎重选择阴宅以便荫及子孙。
三、形法派(峦头法)风水鼻祖代表——《撼龙经》
唐代杨筠松撰。
该书具体分析寻龙捉脉之法,指导怎样选择聚气旺财之地;是龙脉风水的最权威圣典,被誉为“中国古代测绘学之最”,是了解与运用龙脉风水、快速振兴家业的最佳典籍。
四、理气派风水鼻祖代表——《催官篇》
宋代赖布衣撰。
该书继承总结了古代地理风水学术概论,研发和补遗前人之不足,独创编写了龙的规律,详细的描述龙的作用和缺点,龙的祸福相关论说,把龙穴、砂、水、局表露无遗。
该书强调以风水助官贵,是地理阴阳学术的一部风水经典。
五、唐代形法派风水代表作——《雪心赋》
唐代卜则巍著。
该书详论五行生克、吉凶互易,是中国堪舆学中的名篇名著。
六、形法派专论山龙的代表作——《博山篇》
唐代黄妙应著。
该书深入辨析龙、砂、穴、水、明堂等风水要素的向背对人福禄造成重大影响。
七、明代形法派的代表作——《葬经翼》
明代缪希雍著。
该书把中医里的望、闻、问、切诊断流程移植到风水理论中。
八、明代专论水法的代表作——《水龙经》
明末清初蒋大鸿著。
该书专论水龙各种形态以及吉凶取舍,详细论述了阴阳二宅认水立局的各种方法,是研究水龙风水的必读之本。
九、阳宅风水八宅派代表作——《八宅明镜》
亦称“八宅法”,明代顾吾序著。
该书汇集阳宅理气派主要理论框架,深入阐述阳宅屋形与周围环境关系,是八宅派的扛鼎之作。
十、明代阳宅理论集大成的代表作——《阳宅十书》
明代王君荣著。
该书精选当时最盛行的堪舆著述,汇总而成,是明代一部专论阳宅内形和宅外形各种吉凶情况的典范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