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建专篇(初步设计、方案)

合集下载

绿色建筑专项施工方案(完整版)

绿色建筑专项施工方案(完整版)

绿色建筑专项施工方案(完整版)范本一:综合风格绿色建筑专项施工方案(完整版)1. 背景和目标1.1 背景在当前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形势下,推动绿色建筑已成为一种重要趋势。

绿色建筑旨在降低建筑物的能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空气和水的质量,改善工作和居住环境的舒适度。

本项目希望成为绿色建筑的典范,引领行业发展。

1.2 目标本方案的目标是通过采用可持续的建筑材料、设计和施工方法,实现以下目标:1.2.1 减少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1.2.2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对气候变化的影响;1.2.3 优化室内环境,提高舒适度和健康性;1.2.4 最大化利用可再生能源;1.2.5 优化水资源利用。

2. 项目概述2.1 项目名称:绿色建筑项目2.2 项目地点:XX城市2.3 建筑类型:多功能办公楼2.4 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2.5 施工周期:24个月3. 设计和材料选择3.1 设计原则3.1.1 最大化利用自然光,减少照明能耗;3.1.2 优化建筑外墙的隔热和保温性能;3.1.3 使用可持续和环保材料;3.1.4 采用可再生能源供暖和冷却系统。

3.2 材料选择3.2.1 外墙材料:采用高隔热和保温性能的绿色建筑板材;3.2.2 屋面材料:使用太阳能光伏板作为屋面材料,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利用;3.2.3 内部装修材料:选择无甲醛和无VOC的环保材料;3.2.4 门窗材料:选用高效节能的门窗材料;3.2.5 地板材料:采用可再生材料,如竹木复合地板。

4. 能源系统4.1 太阳能发电系统4.1.1 安装太阳能光伏板,可再生能源;4.1.2 建立太阳能发电系统,供应建筑的一部分电力需求。

4.2 能耗管理系统4.2.1 安装智能能耗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建筑的能耗情况;4.2.2 优化能源供应系统,实现能耗的最大限度降低。

5. 水资源管理5.1 雨水收集系统5.1.1 设置雨水收集装置,收集雨水并储存于地下水库;5.1.2 利用雨水滋养绿化区域,减少对自来水的依赖。

绿建专篇(初步设计、方案)

绿建专篇(初步设计、方案)

第十四章第十五章第十六章绿色建筑专篇一、项目基本信息工程名称:建设地点:建设单位:建筑类型:绿色设计目标:国标一星二、设计依据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T 1039-20073、《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33/1092-20164、《民用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核算标准》DB33/1105-20145、《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三、节地与室外环境1、环境噪声控制本项目位于温岭市城西街道螺屿村(编号为GY030101-3地块),东侧为规划新河线河道,南侧为空地(规划为道路),西侧为空地(商服用地,为台州邦丰塑料有限公司项目用地),北侧临中心大道。

场地环境噪声要求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的规定。

1)根据交通规模预测交通噪声量,通过计算机模拟分析交通噪声对建筑区域声环境的影响。

2)通过区域周边绿化配置形成噪声防护屏障。

2、室外风环境控制要求建筑总平面的布置和设计有利于室内自然通风,建筑周围人行区风速低于5m/s,不影响室外活动的舒适性。

1)利用电脑模拟建筑室外风环境,为建筑方案提供优化建议。

如优化建筑布局、建筑截面面积,建筑体形以及建筑高度等;2)通过绿化配置,减少室外局部风力放大。

3、生态场地设计对场地和景观设计进行优化,设计透水地面,有利于雨水回收,减低热岛效应,改善生态环境。

1)建筑周边、庭院的地面和公共广场等采用透水铺设。

主要采用地下停车场,地上车位采用嵌草砖(草皮砖)铺装地面。

人行道采用透水砖铺装地面。

2)关注各种下垫面的吸热特征,选择浅色与可反射适当太阳能的铺装饰面,保证有绿化覆盖率和遮荫率。

3)绿化设计优先选择适宜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采用包含乔、灌木的复层绿化;生态绿地、墙体绿化、屋顶绿化和垂直绿化等多样化的绿化方式。

四、节能设计1、建筑造型节能1)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对建筑造型和形体模拟,进行优化设计,如体型控制,选择浅色外墙饰面;对朝向与窗墙面积比进行有效控制等。

绿色建筑专项施工方案(完整常用版)

绿色建筑专项施工方案(完整常用版)

绿色建筑专项施工方案(完整常用版)一、工程概况绿色建筑专项施工方案旨在响应国家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的号召,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结合现代建筑技术与环保要求,对本次工程进行全方位的施工规划。

以下是本工程的基本概况:1. 工程名称:绿色建筑示范工程2. 工程地点:某市区3. 建筑面积:约150,000平方米4. 建筑高度:100米5. 建筑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6. 设计使用年限:50年7. 工程总投资:5亿元8. 施工周期:30个月二、周边环境本工程位于市区繁华地段,周边环境较为复杂。

以下是周边环境的详细描述:1. 交通情况:工程地处城市主干道交汇处,交通便利,但施工期间需注意对周边交通的影响。

2. 周边建筑:工程周边有居民区、学校、医院、商场等建筑,施工过程中需充分考虑周边建筑物的安全与居民的生活质量。

3. 环境保护:工程周边有城市公园、河流等自然景观,施工过程中需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环境,降低对自然景观的影响。

4. 气象条件:工程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施工期间需关注气象变化,合理安排施工进度。

三、项目安全管理组织及目标为确保工程安全、顺利进行,成立项目安全管理组织,明确安全管理目标:1. 项目安全管理组织结构项目经理:负责项目总体安全管理,制定安全管理制度,监督执行。

安全生产部门:负责现场安全检查、隐患排查,制定应急预案,组织安全培训。

施工单位:负责现场施工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监理单位:负责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监督,确保施工安全。

2. 安全管理目标(1)确保施工现场零事故,重伤、死亡事故为零。

(2)确保施工现场环境保护,达到国家环保要求。

(3)提高员工安全意识,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

(4)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确保施工现场安全有序。

四、施工方案为确保绿色建筑专项施工的顺利进行,特制定以下施工方案:1. 施工流程a. 土方工程:进行场地平整、挖土、填土、夯实等施工。

b. 基础工程:包括桩基施工、地下连续墙施工、基础承台施工等。

绿建专篇(初步设计、方案)

绿建专篇(初步设计、方案)

第十四章绿色建筑专篇一、项目基本信息工程名称:建设地点:建设单位:建筑类型:绿色设计目标:国标一星二、设计依据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378-2014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DB/T 1039-20073、《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DB33/1092-20164、《民用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核算标准》 DB33/1105-20145、《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三、节地与室外环境1、环境噪声控制本项目位于温岭市城西街道螺屿村(编号为GY030101-3地块),东侧为规划新河线河道,南侧为空地(规划为道路),西侧为空地(商服用地,为台州邦丰塑料有限公司项目用地),北侧临中心大道。

场地环境噪声要求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的规定。

1)根据交通规模预测交通噪声量,通过计算机模拟分析交通噪声对建筑区域声环境的影响。

2)通过区域周边绿化配置形成噪声防护屏障。

2、室外风环境控制要求建筑总平面的布置和设计有利于室内自然通风,建筑周围人行区风速低于5m/s,不影响室外活动的舒适性。

1)利用电脑模拟建筑室外风环境,为建筑方案提供优化建议。

如优化建筑布局、建筑截面面积,建筑体形以及建筑高度等;2)通过绿化配置,减少室外局部风力放大。

3、生态场地设计对场地和景观设计进行优化,设计透水地面,有利于雨水回收,减低热岛效应,改善生态环境。

1)建筑周边、庭院的地面和公共广场等采用透水铺设。

主要采用地下停车场,地上车位采用嵌草砖(草皮砖)铺装地面。

人行道采用透水砖铺装地面。

2)关注各种下垫面的吸热特征,选择浅色与可反射适当太阳能的铺装饰面,保证有绿化覆盖率和遮荫率。

3)绿化设计优先选择适宜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采用包含乔、灌木的复层绿化;生态绿地、墙体绿化、屋顶绿化和垂直绿化等多样化的绿化方式。

四、节能设计1、建筑造型节能1)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对建筑造型和形体模拟,进行优化设计,如体型控制,选择浅色外墙饰面;对朝向与窗墙面积比进行有效控制等。

绿色建筑物设计方案

绿色建筑物设计方案

绿色建筑物设计方案绿色建筑物设计方案的目标是创建可持续发展和环保的建筑物。

这些建筑物通过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能源效率,改善室内环境质量,以及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来实现可持续性。

本文将介绍一个绿色建筑物设计方案,包括其设计原则、技术应用和成本效益。

一、设计原则1. 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建筑物对环境的影响,包括能源消耗、水资源利用和废物处理等。

减少能源消耗可以通过合理的朝向设计、高效的隔热材料和节能设备来实现。

同时,通过收集和处理雨水、使用节水设备以及合理管理废物处理,可以减少对水资源的压力,实现可持续水资源利用。

2. 提高能源效率:建筑物的能源消耗是造成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采用高效的能源系统,如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及节能设备,如节能灯具和高效空调系统等。

此外,在建筑物的运行过程中,应该采用智能化的能源管理系统,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浪费。

3. 改善室内环境质量:绿色建筑物应该提供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以提高居住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设计中应考虑室内空气质量、室内光照和噪声控制等。

建筑物应该有良好的通风系统,使用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材料,提供自然采光和良好的声学环境。

二、技术应用1. 太阳能系统:在设计中加入太阳能系统是提高建筑物能源效率的重要手段。

可以安装太阳能光伏板和太阳能热水器等设备来收集并利用太阳能。

太阳能系统不仅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也可以降低建筑物的运行成本。

2. 雨水收集和利用:收集并利用雨水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一种方法。

通过搭建合适的雨水收集系统,可以将雨水用于冲洗厕所、浇灌植物等非饮用水需求。

这不仅可以节约淡水资源,也可以减少对城市排水系统的负荷。

3. 高效隔热材料:使用高效隔热材料可以有效地减少能源的消耗。

例如,在墙体、屋顶和地板等结构中使用隔热材料,可以降低建筑物对外部环境温度的依赖,减少对冷暖设备的使用。

湛江市绿色建筑初步设计说明专篇(居住建筑)参考版本

湛江市绿色建筑初步设计说明专篇(居住建筑)参考版本

湛江市绿色建筑初步设计说明专篇(居住建筑)参考版本设计依据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年版)》GB50180-19932.《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20062.《广东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15-86-20113.《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229-20103.《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20105.《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20136.《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7.《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8.《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9.《建筑幕墙》GB21086-200710.《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1211.《建筑外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7106-200812.《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0151-200813.国家、省、市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一、工程概况1. 项目用地面积: m22. 项目建筑面积,其中地上: m2 地下: m23. 是否有旧建筑重复利用:有□无□二、绿色建筑设计技术措施汇总建设目标及关键绿色设计指标建设目标省标一星B□省标一星A□省标二星B□省标二星A□省标三星□国标一星□国标二星□国标三星□一、规划设计技术措施必须说明内容1.应说明对场地保护方面的技术措施,包括原有地形地貌的维持、森林及古树的保护、水系的保护以及改造后必要的生态复原措施;2.应说明对场地内部危险源的避让措施;3.应说明确保人均用地面积指标达标的措施,包括控制户均住宅面积,增加中高层住宅和高层住宅的建设比例等,此处应有具体数据说明;4.应说明本项目在确保建筑日照方面的技术措施,包括建筑间距的控制、户型的设置等措施。

自选说明内容1.说明本项目公共服务设施按规划配建情况,包括设施种类、500m范围内幼儿园、会所布置情况;2.说明项目所属声环境功能区类型及住区声环境的测评结果(数据应取自有检测资质机构的环评报告),包括测点昼间和夜间的噪声值;3.说明改善小区室外热环境的设计措施,包括建筑布局设计、小区通透设计、室外下垫面和建筑立面的热物性改性设计以及室外绿化设计、生态修复设计等方面的措施。

(完整)绿建专篇(初步设计、方案)

(完整)绿建专篇(初步设计、方案)

第十四章绿色建筑专篇一、项目基本信息工程名称:建设地点:建设单位:建筑类型:绿色设计目标:国标一星二、设计依据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378-2014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DB/T 1039-20073、《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DB33/1092-20164、《民用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核算标准》 DB33/1105-20145、《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三、节地与室外环境1、环境噪声控制本项目位于温岭市城西街道螺屿村(编号为GY030101-3地块),东侧为规划新河线河道,南侧为空地(规划为道路),西侧为空地(商服用地,为台州邦丰塑料有限公司项目用地),北侧临中心大道。

场地环境噪声要求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的规定。

1)根据交通规模预测交通噪声量,通过计算机模拟分析交通噪声对建筑区域声环境的影响。

2)通过区域周边绿化配置形成噪声防护屏障。

2、室外风环境控制要求建筑总平面的布置和设计有利于室内自然通风,建筑周围人行区风速低于5m/s,不影响室外活动的舒适性。

1)利用电脑模拟建筑室外风环境,为建筑方案提供优化建议。

如优化建筑布局、建筑截面面积,建筑体形以及建筑高度等;2)通过绿化配置,减少室外局部风力放大。

3、生态场地设计对场地和景观设计进行优化,设计透水地面,有利于雨水回收,减低热岛效应,改善生态环境。

1)建筑周边、庭院的地面和公共广场等采用透水铺设。

主要采用地下停车场,地上车位采用嵌草砖(草皮砖)铺装地面。

人行道采用透水砖铺装地面。

2)关注各种下垫面的吸热特征,选择浅色与可反射适当太阳能的铺装饰面,保证有绿化覆盖率和遮荫率。

3)绿化设计优先选择适宜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采用包含乔、灌木的复层绿化;生态绿地、墙体绿化、屋顶绿化和垂直绿化等多样化的绿化方式。

四、节能设计1、建筑造型节能1)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对建筑造型和形体模拟,进行优化设计,如体型控制,选择浅色外墙饰面;对朝向与窗墙面积比进行有效控制等。

如何做绿色建筑缔造方案设计模板

如何做绿色建筑缔造方案设计模板

绿色建筑缔造方案设计模板第一部分:设计概述1.1 项目背景介绍项目名称:XXX绿色建筑项目项目地点:XXX市项目规模:XXX平方米项目业主:XXX公司项目概况:该项目旨在打造一座绿色建筑,符合环保、节能、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城市增色添彩,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1.2 设计目标本项目的设计目标是:1) 实现低碳、环保、节能的建筑理念,减少对环境的影响;2) 提升建筑的整体能效,降低能耗;3) 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4) 打造宜居、健康的建筑环境,提高居住者的生活质量。

1.3 设计原则本项目的设计原则是:1) 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减少建筑对环境的损害;2) 强化被动设计策略,降低建筑的能耗;3) 充分利用当地的可再生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4) 采用绿色建材和环保技术,保障建筑的质量和环保性;5) 关注建筑的舒适性和健康性,为居住者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第二部分:设计方案2.1 总体布局本项目的总体布局采用了紧凑型的设计,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场地的空间,保证了建筑的有效利用率。

同时,建筑的朝向和开口设计也考虑了阳光照射和通风的问题,提高了居住的舒适性。

2.2 绿色建筑设施本项目将采用一系列绿色建筑设施,包括太阳能板、地源热泵、外墙保温材料等,以降低建筑的能耗和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我们还将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和废水处理设施,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和循环利用。

2.3 节能设计本项目将采用多种节能设计策略,包括优化建筑的外窗采光设计、使用高效的保温材料、设置中央空调系统等,以减少建筑的能耗和运行成本。

同时,我们还将对建筑的电气设备进行优化设计,提高能效,降低用电量。

2.4 健康舒适性设计本项目将注重建筑的健康舒适性,包括优化室内照明设计、通风系统设计、净化空气系统设计等,为居住者提供优质的室内环境。

此外,我们还将采用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建材和环保涂料,减少对居住者健康的影响。

第三部分:施工实施3.1 施工流程安排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我们将制定详细的施工流程安排,包括材料采购、施工队伍组织、工程进度控制等,以确保项目能够按时按质完成。

绿色建筑施工方案

绿色建筑施工方案

绿色建筑施工方案绿色建筑施工方案一、项目介绍绿色建筑是指在设计、建造、维护和拆除过程中更加环保、节能、资源节约和人居宜居的建筑。

本项目旨在打造一座绿色建筑,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舒适、低碳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二、项目目标1. 构建环境友好的建筑物,降低能耗和碳排放。

2. 最大限度利用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 采用可再生材料,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4. 注重室内空气质量,创造健康的生活环境。

5. 实现建筑物与环境的和谐融合,提高周边的生态环境。

三、施工方案1. 设计阶段(1)建筑外观设计:选择能够减少太阳照射和热量积聚的外墙材料,以降低空调能耗。

(2)工程结构设计:采用轻型结构,减少材料使用量,降低碳排放。

(3)景观设计:合理配置植物,增加绿化面积,改善周围环境。

2. 施工阶段(1)建筑材料选择:选择符合环保标准的材料,优先使用可再生材料,并减少高污染材料的使用。

(2)节能施工: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高能耗时段的工作,减少能量损耗。

(3)垃圾处理:分类收集和处理垃圾,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水资源管理:合理利用雨水和中水,节约自来水的使用。

(5)建筑红线保护:严格遵守建筑红线,保护周边生态环境。

3. 环保设施建设(1)水管理系统:采用节水器具、水表监控等手段,降低用水量。

(2)能源管理系统:应用智能控制技术,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3)室内空气质量控制:安装空气净化器和通风系统,保证室内空气清新。

(4)太阳能利用:安装太阳能光伏板,提供一部分电力供应。

四、环境保护措施1. 减少噪音污染:采用降噪设备和措施,减少建筑施工产生的噪音。

2. 减少粉尘污染:使用环保施工设备,对建筑施工过程进行粉尘控制。

五、质量控制1. 质量监督:设置专门的质量监督部门,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

2. 安全保障:建立安全管理条例和制度,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六、整体效益1. 环境效益:减少建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改善周围生态环境。

绿色建筑施工方案范本

绿色建筑施工方案范本

绿色建筑施工方案范本一、工程概述本绿色建筑工程项目位于具体地点,总建筑面积为具体面积平方米,包括具体建筑功能区域等。

建筑结构形式为结构形式,预计施工周期为施工周期。

二、绿色建筑施工目标1、环境保护目标减少施工过程中的粉尘、噪音、污水等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和地方相关环保标准。

节约资源,提高材料利用率,减少建筑垃圾产生量。

2、节能目标优化施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降低能耗水平。

采用节能型施工设备和工艺。

3、节水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用水计划,减少施工用水浪费。

提高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率。

4、节材目标合理规划材料使用,减少材料损耗。

推广使用可再生和可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

三、绿色建筑施工管理措施1、组织管理成立绿色建筑施工管理小组,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分工,确保绿色施工理念贯穿整个施工过程。

2、规划管理编制详细的绿色建筑施工方案,制定各项绿色施工指标,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动态监控和调整。

3、实施管理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绿色施工培训,提高其环保意识和操作技能。

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绿色施工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4、评价管理建立绿色施工评价机制,对绿色施工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不断改进施工方案和管理措施。

四、环境保护措施1、扬尘控制施工现场设置围挡,对裸露地面进行覆盖。

运输车辆进出工地进行冲洗,严禁带泥上路。

施工过程中定期洒水降尘,易产生扬尘的作业采取封闭施工。

2、噪音控制选用低噪音的施工设备,并采取有效的降噪措施。

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夜间施工扰民。

对施工现场的噪音进行监测,确保符合相关标准。

3、污水控制建立污水沉淀池,对施工污水进行处理后达标排放。

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接入市政污水管网。

4、固体废弃物控制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收集,能回收利用的进行回收,不能回收的及时清运。

生活垃圾设置专门的垃圾桶,定期清理。

五、节能措施1、施工设备节能优先选用节能型施工设备,并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合理安排施工设备的使用时间,避免设备空转浪费能源。

绿色建筑施工方案范本

绿色建筑施工方案范本

绿色建筑施工方案范本一、工程概况本绿色建筑工程位于具体地点,总建筑面积为X平方米,包括具体建筑功能和结构描述。

项目旨在打造一个环保、节能、舒适的建筑空间,符合绿色建筑的相关标准和要求。

二、绿色建筑施工目标1、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使建筑在运营期间的能耗低于同类常规建筑。

2、节约用水,通过优化给排水系统和雨水收集利用,降低建筑的水耗。

3、减少建筑废弃物的产生,提高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率。

4、保护和改善室内外环境质量,为使用者提供健康、舒适的空间。

三、绿色建筑施工原则1、资源节约原则在施工过程中,合理规划和使用资源,避免浪费。

优先选用本地材料和可再生材料,减少材料运输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2、环境友好原则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控制施工扬尘、噪声、污水排放等,保护生态平衡。

3、质量优先原则在追求绿色施工的同时,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不因为绿色施工而降低工程质量标准。

4、创新驱动原则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推动绿色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四、绿色建筑施工管理措施1、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成立绿色施工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分工,制定绿色施工管理制度和流程。

2、编制绿色施工专项方案在施工前,根据工程特点和绿色施工目标,编制详细的绿色施工专项方案,包括节能、节水、节材、环保等方面的措施。

3、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监督和检查定期对绿色施工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4、开展绿色施工教育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绿色施工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绿色施工能力。

五、绿色建筑施工节能措施1、优化施工设备选型选用高效节能的施工设备,并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高效工作。

2、合理安排施工工序通过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减少设备的闲置时间和空转损耗,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3、加强施工现场的能源管理设置专人负责能源计量和管理,对施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进行监测和分析,及时采取节能措施。

绿建专项方案

绿建专项方案

绿建专项方案好的,以下是为您生成的三篇【绿建专项方案】:方案一绿建专项方案一、背景、目的和意义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建筑行业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大户,绿色建筑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必然趋势。

咱们制定这个绿建专项方案,就是为了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顺应时代潮流,为咱们的地球妈妈出一份力。

你说,要是一直不注重绿色建筑,那未来咱们的子孙后代可怎么活呀?所以这意义可重大了,既能减少能源消耗,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又能提高居住和工作的舒适度,让咱的生活品质更上一层楼!二、具体目标1. 能源消耗降低 30%,比如水电费啥的,都得省下来。

2. 室内空气质量达到优良标准,让大家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这不比啥都强?3. 水资源循环利用率达到 50%以上,一滴都不能浪费。

三、现状分析内部情况:咱现有的建筑在节能方面做得还不够好,好多设备都老旧了,能耗高得吓人。

而且通风系统也不太给力,室内空气有时候闷得让人难受。

外部情况:市场上绿色建筑材料和技术越来越多,可选择的范围广了,但也让人眼花缭乱,不知道哪个好哪个坏。

政策方面倒是大力支持绿色建筑,各种补贴和优惠政策不断出台,这可是个好机会啊!四、具体方案内容1. 设备更新:把那些老旧的高能耗设备统统换掉,换上节能型的空调、照明设备等。

这就好比给老牛拉破车换上了新引擎,动力杠杠的!2. 加强保温隔热:给建筑穿上“保暖衣”,采用优质的保温材料,让室内的温度更稳定,冬天不冷夏天不热,还能省不少空调费呢!3. 优化通风系统:安装智能通风设备,根据室内外的空气质量自动调节通风量,让新鲜空气随时都能进来。

4. 雨水收集利用:在建筑周围设置雨水收集装置,收集的雨水用来浇花、冲厕所,多环保呀!五、风险评估与应对1. 技术风险:新的节能技术可能不成熟,万一出了问题可就麻烦了。

应对措施就是提前做好技术调研,选择靠谱的供应商和施工团队。

2. 资金风险:绿色建筑改造可能需要一大笔钱,要是资金跟不上可就尴尬了。

山西绿色建筑创建方案

山西绿色建筑创建方案

山西绿色建筑创建方案山西绿色建筑创建方案一、背景介绍山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和工业强省,工业发展和能源消耗形成了巨大的环境压力。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山西必须采取积极的行动来推进绿色建筑的发展。

本方案旨在提出一系列措施和政策,以促进山西绿色建筑的创建和发展。

二、绿色建筑的概念绿色建筑是以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理念的建筑模式,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和室内环境质量。

三、主要措施和政策1. 制定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制定适合山西地区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包括节能、环保、室内环境等方面的指标,并对符合标准的建筑给予相应的奖励和激励措施。

2. 完善建筑节能标准加强对建筑节能的监管,提高建筑节能标准,对不符合标准的新建筑和现有建筑进行改造,采用节能技术和材料,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

3. 推广利用可再生能源鼓励建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通过安装太阳能热水器、风力发电设备等手段,提供建筑的热水和电力需求,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4. 发展绿色建筑材料产业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材料产业,推广使用环保的建筑材料,如低碳混凝土、绿色涂料等,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降低建筑对环境的污染。

5. 增加建筑绿化面积鼓励建筑增加绿化面积,如安装屋顶花园、种植垂直绿化等,提高建筑的热岛效应,改善周围环境质量。

6. 促进建筑节水推广采用节水设备和技术,如节水洗手间、收集和利用雨水等,减少建筑对水资源的消耗。

7. 增加建筑垃圾处理设施建立完善的建筑垃圾处理和回收利用体系,对废弃建筑材料进行分类和回收利用,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8. 培养绿色建筑人才加强对绿色建筑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人才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质,推动绿色建筑的实践和创新。

四、预期效果和目标通过以上措施和政策的实施,预期在未来几年内,山西省的绿色建筑将取得明显的进展。

预计建筑节能效果将明显提升,建筑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将显著降低,室内环境质量将得到改善。

2014建筑节能与绿建专篇初步设计文本范本 (1)

2014建筑节能与绿建专篇初步设计文本范本 (1)

重庆XX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重庆XX工程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初步设计)专篇(本案例仅针对商业建筑绿建设计)XX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目录10. 1 设计主要依据 (1)10. 2 设计范围及概况 (2)10. 3 建筑专业 (4)10. 4 结构专业 (15)10. 5 给排水专业 (19)10. 6 电气专业 (23)10. 7 暖通专业 (28)第十章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专篇10. 1、设计主要依据[1].《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0-052-2013[2].《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2013[3].《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2010[5].《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6].《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7].《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229-2010[8].《建筑外窗气密性、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016-2008[9].《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10].《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程》JGJ155-2013[11].《重庆市种植屋面技术规程》DBJ/T50-067-2007[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13].《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1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15].《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9 年版)[16].《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 50555-2010[17].《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T164-2014[18].《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0052-2013[19].《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20].《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2011[21].《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163-2008[22].《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23].《关于执行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有关事项的通知》(渝建发〔2013〕98 号)[24].《重庆市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专篇(公共建筑部分)》渝建发〔2013〕103 号[25].《重庆市建设领域限制、禁止使用落后技术通告》(一~七号)[26].重庆市建委关于明确《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执行要求的通知(渝建〔2014〕221号)[27].与本工程设计有关的国家和地方现行法规、规范、规程、标准10. 2、设计范围及概况本项目名称XXX,项目地点XXX,开发单位为重庆XX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项目总建筑面积为XXXm2。

公共建筑类项目绿色建筑设计专篇、WORD版(方案阶段--上海版)

公共建筑类项目绿色建筑设计专篇、WORD版(方案阶段--上海版)

***项目方案阶段绿色建筑设计专篇(建筑)(基于上海市《公共建筑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G/TJ08-2143-2014编制)一、设计依据:1.1、上海市《公共建筑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G/TJ08-2143-2014;1.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 2014;1.3、《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 229- 2010;1.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1.5、上海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08-107-2012;1.6、其他国家、地方现行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和规定;二、项目自身特点和要求的分析;2.1.项目特点及基础条件:结合规划方案描述项目特点(如区位及地理条件、场地类型、建筑功能、建筑规模、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描述可以利用的资源(如保护建筑、文物古迹、古树苗木及绿化景观等)、可转化利用的天然资源(如光能、风能、地热、天然水系等)、可利用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如城市公共交通、市政配套)。

2. 2、项目绿建要求:按照当地建设、规划主管部门意见,有关法规、及控修规的要求描述项目绿建要求。

三、拟在本项目中采用的绿色建筑技术:(备注:请根据项目绿建目标合理增减,下述并非全部需要)四、本着“被动优先、主动优化、节资高效、舒适健康”的技术策略,集成成熟适用先进技术,对项目实施技术策划与预评估,本项目拟按照星级绿色建筑标准设计,拟采用的绿色建筑技术措施如下:五、绿色建筑设计目标及评估:六、基于项目基本概况,结合以上绿色建筑技术策略,按照上海市《公共建筑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相七、绿色建筑设计主要技术措施:(一)建筑专业:(备注:请根据项目绿建目标合理增减,下述并非全部需要)1、场地规划:总体规划建筑容量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符合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的相关规定、项目所在地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或修建性详细规划、项目选址意见书等的意见及要求。

总平面布局避免污染排放物的建筑或场所为对环境正常使用产生影。

绿色建筑施工方案(3篇)

绿色建筑施工方案(3篇)

第1篇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然而,传统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的号召,本方案旨在提出一套绿色建筑施工方案,以实现建筑行业的绿色转型。

二、绿色建筑施工理念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高效的使用空间。

绿色建筑施工方案应遵循以下理念:1. 节能减排:采用节能材料、节能设备和节能技术,降低建筑能耗。

2. 资源节约: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建筑垃圾,提高资源利用率。

3. 环境保护:降低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4. 可持续发展:实现建筑行业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三、绿色建筑施工方案1. 项目选址(1)遵循因地制宜原则,选择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

(2)充分考虑周边环境,避免对自然景观、历史遗迹、文化遗产等造成破坏。

2. 设计阶段(1)采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

(2)优化建筑布局,合理利用空间,降低建筑密度。

(3)采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降低建筑能耗。

(4)选用环保材料,如绿色建材、节能门窗等,提高建筑物的环保性能。

3. 施工阶段(1)加强施工现场管理,规范施工流程,减少扬尘、噪音等污染。

(2)采用绿色施工技术,如装配式建筑、模块化施工等,提高施工效率,降低资源浪费。

(3)加强施工人员培训,提高环保意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环保措施落实到位。

(4)严格控制建筑垃圾的产生,实现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

4. 机电系统(1)采用高效节能的空调、供暖、通风系统,降低建筑能耗。

(2)采用智能控制系统,实现能源的优化分配和利用。

(3)选用环保、节能的照明设备,降低照明能耗。

5. 建筑材料(1)选用绿色建材,如节能保温材料、环保装饰材料等,降低建筑物的污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四章绿色建筑专篇一、项目基本信息工程名称:建设地点:建设单位:建筑类型:绿色设计目标:国标一星二、设计依据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T 1039-20073、《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33/1092-20164、《民用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核算标准》DB33/1105-20145、《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三、节地与室外环境1、环境噪声控制本项目位于温岭市城西街道螺屿村(编号为GY030101-3地块),东侧为规划新河线河道,南侧为空地(规划为道路),西侧为空地(商服用地,为台州邦丰塑料有限公司项目用地),北侧临中心大道。

场地环境噪声要求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的规定。

1)根据交通规模预测交通噪声量,通过计算机模拟分析交通噪声对建筑区域声环境的影响。

2)通过区域周边绿化配置形成噪声防护屏障。

2、室外风环境控制要求建筑总平面的布置和设计有利于室内自然通风,建筑周围人行区风速低于5m/s,不影响室外活动的舒适性。

1)利用电脑模拟建筑室外风环境,为建筑方案提供优化建议。

如优化建筑布局、建筑截面面积,建筑体形以及建筑高度等;2)通过绿化配置,减少室外局部风力放大。

3、生态场地设计对场地和景观设计进行优化,设计透水地面,有利于雨水回收,减低热岛效应,改善生态环境。

1)建筑周边、庭院的地面和公共广场等采用透水铺设。

主要采用地下停车场,地上车位采用嵌草砖(草皮砖)铺装地面。

人行道采用透水砖铺装地面。

2)关注各种下垫面的吸热特征,选择浅色与可反射适当太阳能的铺装饰面,保证有绿化覆盖率和遮荫率。

3)绿化设计优先选择适宜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采用包含乔、灌木的复层绿化;生态绿地、墙体绿化、屋顶绿化和垂直绿化等多样化的绿化方式。

四、节能设计1、建筑造型节能1)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对建筑造型和形体模拟,进行优化设计,如体型控制,选择浅色外墙饰面;对朝向与窗墙面积比进行有效控制等。

充分利用自然通风。

2)设计建筑自遮挡,达到良好的外遮阳效果,降低外窗成本。

2、建筑部件节能1)外窗综合遮阳遮阳设施要求构造简单、经济、耐久、轻巧、美观;一般可分为:水平式、垂直式、综合式、挡板式等四种。

各种遮阳设施又有固定式及活动式两种,活动式使用灵活,但构造复杂,造价较高,建议采用综合固定式。

2)屋面有土或无土种植或屋面遮阳利用建筑屋顶作为种植屋面,适合于夏热冬暖等阳光资源丰富的地区。

屋面覆盖种植土、轻质材料使整体屋面的热惰性提高,水分也容易蒸发,会使室内具有冬暖夏凉的效果。

此项技术建议在本项目中广泛应用。

3)东、西外墙采用花格构件或爬藤植物遮阳花格构件式挡板利于遮挡太阳高度角较低、正射的阳光,主要适用于东、西外墙。

花格构件挡板又称蜂窝形挡板遮阳,间隔宜小,深度宜大,可用砼预制件或轻金属板制造。

3、建筑材料节能1)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对建筑进行节能模拟计算,优化设计方案,选择低投高效的材料。

2)外窗采用低辐射(low-e)镀膜单层或中空玻璃低辐射(low-e)镀膜中空玻璃具有反射长波辐射热的功能,利用了抛光金属材料表面具有超低长波发射率的特点,起到隔热作用,降低外窗传热系数。

3)轻质砼砌块和砼空心砌块外墙保温包括轻集料砼小型空心砌块、蒸压加气砼砌块、泡沫砼砌块、粉煤灰砌块、普通砼小型空心砌块等。

具有隔热保温性能好、耐候性强、不易腐蚀、耐久等典型特点。

4、可再生能源项目采用太阳能光热系统,为需要热水的场所提供太阳能热水,太阳能保证率不低于45%,以达到太阳能在建筑中的规模化应用。

5、设备节能1)空调设备节能(1)利用建筑能耗动态模拟分析软件优化设计,采用高能效比空调设备,空调设备的性能系数满足国家《公共建筑设计标准》的相关规定。

(2)节能环保型空调设备应采用臭氧层破坏系数为0的HFC新型冷媒。

2)照明系统节能在保证照明方式合理性的前提下,优先采用高效节能照明产品;采用节能型控制方式;在公共区域设置智能化控制,提高建筑照明的有效性,达到降耗目的;并充分利用自然采光技术减少室内照明负荷。

五、节水与水资源利用1、雨水利用项目可充分利用雨水资源,进行绿化、洗车、道路冲洗、垃圾间冲洗等,提高非传统水源的利用率。

本项目雨水利用方式如下:1)屋面雨水雨水经PP模块组合雨水回收水池(30m³)处理后回用于绿化浇洒;2)合理设计景观用水,利用水景部分的调蓄容积对区域内雨水资源采取局部收集,雨后可及时将这部分雨水用于绿化、喷洒等。

2、建筑内节水1)给水压力控制市政自来水压力0.30MPa,直供层数四层。

利用市政自来水压力,分区压力≤0.45Mpa,用水点处压力,0.20Mpa.2)节水器具节水器具的选择包括节水型龙头、节水型便器、节水型淋浴器、节水型洗衣机等。

公共部分选择节水器具的同时应结合其卫生、维护管理和使用寿命考虑。

3)分用途设置用水计量仪表对于建筑内部,不同供水水质、不同用途的给水管道上应分别设置计量仪表;对于室外,不同水源、不同用途的给水管也应分别设置计量仪表,如绿化用水、景观补水、市政给水等给水管道上均应分别设置计量仪表。

3、景观节水1)景观植物配置选用本地植物和耐旱植物,经计算达到最大节水量。

2)绿化灌溉采用滴灌或微灌等节水灌溉方式;同时采用湿度传感器或根据气候变化的调节控制器。

3)采用增加雨水渗透量和减少灌溉量的室外雨水排水管。

4、可再生能源利用本工程公寓住宅生活热水由屋顶集中空气源系统供应。

空气源热水系统采用集中储热、分户储热的方式,分户贮水箱经过换热后仍达不到洗浴温度,启动分户贮水箱内电加热。

屋顶空气源热泵机组制热量为36KW,并设置不锈钢承压热水箱一个(有效容积:2.25m ³)。

六、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1、节材措施1)建筑造型要素简约,无大量装饰性构件。

施工时进行土建与装修工程一体化设计施工,不破坏和拆除已有的建筑构件及设施。

结合建筑体形设计功能性构件,达到建筑美学和功能性一体化。

2)采用低能、低材耗、耐久性好的新型建筑体系。

本项目多层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高层建筑采用框支剪力墙结构。

建筑结构材料合理采用高性能混凝土、高强度钢,节约材料用量。

现浇混凝土全部采用预拌混凝土,部分砂浆采用干混砂浆。

2、绿色建材1)选用耗能低、高性能、高耐久性和本地建材,减少建材在全寿命周期中的能源消耗;建筑材料就地取材,至少90%(按质量计)的建筑材料产于距施工现场500公里范围内。

2)选用可再循环、可再利用和可再生的建材;在建筑设计选材时考虑使用材料的可再循环使用性能。

在保证安全和不污染环境的情况下,可再循环材料使用重量占所用建筑材料总重量的10%以上。

3)选用可降解、对环境污染少的建材;建筑材料中有害物质含量符合国家标准GB 18580~18588和《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的要求。

4)使用原料消耗量少和采用废弃物生产的建材,混凝土和砂浆可采用工业废弃物如粉煤灰、沸腾炉渣等取代部分水泥作胶凝材料或作填料。

5)设备、管道的选用和设置应便于维修、改造和更换。

并应优先选用使用寿命更长、或可循环利用的设备和材料。

6)使用其它高性能、耐久性好、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如给排水管均采用绿色环保的化学管材。

3、施工节材1)临时设施充分利用旧料和现场拆迁回收材料,使用装配方便、可再循环利用的材料;七、声环境优化方案建筑室内背景噪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中室内允许的噪声标准中的二级规定。

1.建筑构件隔声通过室外噪声模拟预测,确定建筑立面不同高度外窗位置的噪声超标量,根据室外噪声超标量选用外窗,对于室外噪声超标严重区域可采用隔声性能好的双层窗或自然通风降噪窗等措施。

2.建筑设备隔声(1)电梯机房噪声防治:选择低噪声电梯,并对电梯机房进行隔声处理。

电梯机房地面应建成宽频带浮筑地面,电梯曳引机,配电柜应安装在浮筑地板上,以防止噪声通过固体传声传到其他房间,机房内墙面和吊顶应做成吸声墙面和吊顶。

(2)电梯井道噪声防治:选择合理的轿厢主导轨和电梯对重主导轨的滑行方式,如将电梯轿厢和对重的固定滑行方式改为滚动滑轮组合控制。

以及在井道内设置吸声隔振措施,导轨与井道采用隔振和减振连接可以有效地防止噪声传入室内。

八、室内空气品质控制方案1、空气品质控制目标空气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所要求的优级水平。

室内游离甲醛、苯、氨、氡和TVOC等空气污染物浓度符合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的规定。

公共空间空气质量符合《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的要求。

2、技术措施(1)选用经济合理,性价比高,满足国家环保标准的装修材料;优先选择可净化空气,低VOC含量的建材;避免大面积使用同一种材料,以免由于某种有害物质积聚过多而造成室内污染物浓度超标;(2)人员聚集的空间,安装CO2和VOC 传感器监测室内空气质量;地下车库安装CO 和VOC传感器监测室内空气质量。

(3)产生有害气体或使用化学品区域如复印室,打印室等应设独立的污染物隔离排风系统;(4) 建筑周边建设绿化隔离带,对大气飘尘、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具有很好的去除作用。

九、运营管理设计方案1、资源管理方案资源管理包括节能与节水管理、耗材管理、绿化管理、垃圾管理四方面内容:1)节能与节水管理。

基地内管理部门制定节能和节水管理模式,对基地内所使用的资源如水、电、燃气等进行监控管理的措施,建立物业内部的节能和节水管理机制。

2)耗材管理设备、管道的布置应方便维修、改造和更换;属公共使用功能的设备、管道应设置在公共部位,以便日常维护与更换。

建立物业耗材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建立建筑、设备、系统的维护制度,减少因维修带来的材料消耗,使用各类绿色材料。

3)绿化管理绿化管理制度包括:对绿化用水进行计量,建立并完善节水型灌溉系统;规范杀虫剂、除草剂、化肥、农药等化学药品的使用,有效避免对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的损害。

4)垃圾管理垃圾成分主要以有机垃圾和可回收垃圾为主。

垃圾分类收集可以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循环利用资源,保护生态平衡,增强个人及其组织环境意识,确保经济可持续发展。

本项目应在管理阶段制定一个垃圾管理制度,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和改造利用。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