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梁钢筋计算

合集下载

钢筋理论重量表及计算公式

钢筋理论重量表及计算公式

钢筋理论重量表、计算公式用钢筋直径(mm)的平方乘以0.006170.617是圆10钢筋每米重量。

钢筋重量与直径(半径)的平方成正比。

G=0.617*D*D/100每米的重量(Kg)=钢筋的直径(mm)×钢筋的直径(mm)×0.00617其实记住建设工程常用的钢筋重量也很简单φ6=0.222 Kg φ6.5=0.26kg φ8=0.395kg φ10=0.617kg φ12=0.888kg Φ14=1.21kg Φ16=1.58kg Φ18=2.0kg Φ24=2.47kgΦ22=2.98kgΦ25=3.85kgΦ28=4.837kg............Φ12(含12)以下和Φ28(含28)的钢筋一般小数点后取三位数,Φ14至Φ25钢筋一般小数点后取二位数Φ6=0.222KgΦ8=0.395KgΦ10=0.617KgΦ12=0.888KgΦ14=1.21KgΦ16=1.58KgΦ18=2KgΦ20=2.47KgΦ22=3KgΦ25=3.86Kg我有经验计算公式,你自己计算一个表格就可以了。

也可以去买一本有表格的书,用起来也很方便的。

钢材理论重量计算简式材料名称理论重量W(kg/m)扁钢、钢板、钢带W=0.00785×宽×厚方钢W=0.00785×边长2圆钢、线材、钢丝W=0.00617×直径2钢管W=0.02466×壁厚(外径--壁厚)等边角钢W=0.00785×边厚(2边宽--边厚)不等边角钢W=0.00785×边厚(长边宽+短边宽--边厚)工字钢W=0.00785×腰厚[高+f(腿宽-腰厚)]槽钢W=0.00785×腰厚[高+e(腿宽-腰厚)]备注1、角钢、工字钢和槽钢的准确计算公式很繁,表列简式用于计算近似值。

2、f值:一般型号及带a的为3.34,带b的为2.65,带c的为2.26。

《新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三章柱课后习题和答案

《新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三章柱课后习题和答案

《新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第一版勘误表练习题答案第三章第五节一、单选题1、柱的第一根箍筋距基础顶面的距离是( A )A、50mmB、100mmC、箍筋加密区间距D、箍筋加密区间距/22、抗震中柱顶层节点构造,当不能直锚时需要伸到节点顶后弯折,其弯折长度为( B )A、15dB、12dC、150D、2503、当柱变截面需要设置插筋时,插筋应该从变截面处节点顶向下插入的长度为:( C )A、 B、 C、 D、4、抗震框架柱中间层柱根箍筋加密区范围是( C )A、500B、700C、Hn/3D、Hn/65、梁上起柱时,在梁内设几道箍筋( A )A、两道B、三道C、一道6、梁上起柱时,柱纵筋从梁顶向下插入梁内长度不得小于( D )A、 B、 C、 D、7、柱箍筋在基础内设置不少于多少根,间距不大于多少( B )A、2根 400B、2根 500C、3根 400D、3根 5008、首层Hn的取值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C )A、Hn为首层净高B、Hn为首层高度C、Hn为嵌固部位至首层节点底D、无地下室时Hn为基础顶面至首层节点底9、当钢筋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易受扰动时,其锚固长度应乘以修正系数( A )A、 B、 C、 D、10、在基础内的第一根柱箍筋到基础顶面的距离是多少(B )A、50B、100C、3d(d为箍筋直径)D、5d(d为箍筋直径)二、多选题1、柱箍筋加密范围包括:( C D )A、节点范围B、底层刚性地面上下500mmC、基础顶面嵌固部位向上1/3HnD、搭接范围2、柱在楼面处节点上下非连接区的判断条件是:( ABC )A、500B、1/6HnC、Hc(柱截面长边尺寸)D、1/3Hn3、下面有关柱顶层节点构造描述错误的是:( BD )A、11G101-1有关边、角柱,顶层纵向钢筋构造给出5个节点B、B节点外侧钢筋伸入梁内的长度为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C、B节点内侧钢筋伸入梁内的长度为梁高-保护层+15dD、中柱柱顶纵向钢筋当直锚长度≥Lae时可以直锚4、纵向受拉钢筋非抗震锚固长度任何情况下不得小于多少( D )A、250mmB、300mmC、400mmD、200mm5、两个柱编成统一编号必须相同的条件是( ABD )A、柱的总高相同B、分段截面尺寸相同C、截面和轴线的位置关系相同D、配筋相同三、计算题如下图,某大楼中间层净高3800,梁高700,三级抗震,混凝土强度C25,柱保护层30,采用绑扎搭接,求中间层柱所有纵筋长度及箍筋长度和根数。

钢筋算法

钢筋算法

钢筋算法0.617是圆10钢筋每米重量。

钢筋重量与直径(半径)的平方成正比。

G=0.617*D*D/100每米的重量(Kg)=钢筋的直径(mm)×钢筋的直径(mm)×0.00617其实记住建设工程常用的钢筋重量也很简单φ6=0.222 Kg φ6.5=0.26kg φ8=0.395kg φ10=0.617kg φ12=0.888kg Φ14=1.21kg Φ16=1.58kg Φ18=2.0kg Φ24=2.47kgΦ22=2.98kgΦ25=3.85kgΦ28=4.837kg............Φ12(含12)以下和Φ28(含28)的钢筋一般小数点后取三位数,Φ14至Φ25钢筋一般小数点后取二位数Φ6=0.222KgΦ8=0.395KgΦ10=0.617KgΦ12=0.888KgΦ14=1.21KgΦ16=1.58KgΦ18=2KgΦ20=2.47KgΦ22=3KgΦ25=3.86Kg我有经验计算公式,你自己计算一个表格就可以了。

也可以去买一本有表格的书,用起来也很方便的。

钢材理论重量计算简式材料名称理论重量W(kg/m)扁钢、钢板、钢带W=0.00785×宽×厚方钢W=0.00785×边长2圆钢、线材、钢丝W=0.00617×直径2钢管W=0.02466×壁厚(外径--壁厚)等边角钢W=0.00785×边厚(2边宽--边厚)不等边角钢W=0.00785×边厚(长边宽+短边宽--边厚)工字钢W=0.00785×腰厚[高+f(腿宽-腰厚)]槽钢W=0.00785×腰厚[高+e(腿宽-腰厚)]备注1、角钢、工字钢和槽钢的准确计算公式很繁,表列简式用于计算近似值。

2、f值:一般型号及带a的为3.34,带b的为2.65,带c的为2.26。

3、e值:一般型号及带a的为3.26,带b的为2.44,带c的为2.24。

钢筋计算公式大全

钢筋计算公式大全

手工计算钢筋公式大全第一章梁第一节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注意:下部钢筋不论分排与否,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标注梁的下部纵筋时可以不输入分排信息。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在软件中是如何实现03G101-1中关于支座锚固的判断呢?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11.9d+8d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如下图所示)7、吊筋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800mm夹角=45°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1、中间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钢筋(第三章)梁钢筋的计算

钢筋(第三章)梁钢筋的计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8.框架梁钢筋计算——箍筋 1)箍筋长度=[(b—2 ×保护层厚度)+(h—2 ×保护层厚 度)] ×2+1.9d ×2+max(10d,75) ×2
8.框架梁钢筋计算——箍筋 2)箍筋根数=加密区根数×2+非加密区根数 加密区根数=(加密区长度—50)/加密区间距+1 非加密区根数=(净跨长—加密区长× 2)/非加密区间 距—1 3)加密区长度: 【例3-4-1】 1级抗震:max(梁高hb ×2,500) F 2~4级抗震:max(梁高hb ×1.5,500)
第二排端支座负筋 =ln/4+max[(laE), (0.4labE+15d),(支座宽—保护层 +15d)]
Ln取第一跨净长
6.框架梁钢筋计算——梁上部负筋
2、梁中间支座负筋
第一排中间支座负筋=ln/3 × 2+hc
Ln取左右跨中较大值
第二排中间支座负筋=ln/4 × 2+hc
Ln取左右跨中较大值
2、屋面框架梁钢筋计算——第二排负筋
(1)上部纵筋下弯至梁底: 屋面框架梁上部第一排负筋长度=净跨Ln1/4十(左端 支座宽—保护层)十弯折(梁高—保护层)
(2)上部纵筋下弯1.7LabE: 屋面框架梁上部第一排负筋长度=净跨Ln1/4十(左端 支座宽—保护层)十1.7LabE×2
4、平面注写方式——集中标注
梁上下通长筋和架立筋: 4.梁上下通长筋和架立筋 1)上部通长筋;(下部通长筋) 2)通长筋+(架立筋)
a.如果只有上部通长筋,没有下部通长筋,则在集中标注只表示上部通长筋。 b.如果同时有上部通长筋和下部通长筋,用分号“; ”隔开。 比如: 2 22;3 25 表示

手工计算钢筋公式大全(梁,板,柱,剪力墙,楼梯等)

手工计算钢筋公式大全(梁,板,柱,剪力墙,楼梯等)

手工计算钢筋公式大全手工计算钢筋公式大全第一章梁第一节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注意:下部钢筋不论分排与否,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标注梁的下部纵筋时可以不输入分排信息。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在软件中是如何实现03G101-1中关于支座锚固的判断呢?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 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11.9D+8D 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如下图所示)7、吊筋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800MM夹角=45°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1、中间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梁计算公式大全

梁计算公式大全

手工计算钢筋公式大全第一章梁第一节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注意:下部钢筋不论分排与否,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标注梁的下部纵筋时可以不输入分排信息。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在软件中是如何实现03G101-1中关于支座锚固的判断呢?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11.9d+8d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如下图所示)7、吊筋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800mm 夹角=45°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1、中间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钢筋计算公式

钢筋计算公式

第一章梁框架梁(WKL,KL)-------以框架柱为支座非框架梁(L)---------以框架梁为支座框支梁(KZL)------楼层转换,且梁尺寸大第一节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La=ζa *Lab (非抗震) ------La不应小于200 Labe=ζaE *LabLaE=ζa *ζaE *Lab (抗震)注:抗震锚固修正系数ζa E非抗震锚固修正系数ζa(1)一二级抗震取 (1)带肋钢筋直径大于25 取(2)三级抗震取 (2)施工过程中易受扰动的钢筋(3)四级抗震取 (3)锚固区保护层厚度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且≥+5d,为直锚,取Max{Lae,+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或≤+5d,为弯锚,取Max{,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5d }N---抗扭钢筋4,腰筋--构造钢筋 G-----构造钢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 (可通长也可单跨算)抗扭钢筋:1.算法同贯通钢筋,搭接长度为Lae或La4、 2.锚固方式同梁下部纵筋=净跨长+2(La或Lae)见11G101-1-P87注:○1腰筋在梁的两侧对称配置,且当受扭钢筋直径>=构造钢筋时,受扭钢筋可以代替构造钢筋。

○2梁的高度h w≥450mm时,在梁的两个侧面应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且构造钢筋间距A<=200mm○3梁侧面纵筋的搭接和锚固长度取15d○4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6mm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8mm拉筋间距为非加密区箍筋间距的2倍;当设有多排拉筋时,上下两排拉筋竖向错开设置。

第五讲 梁的钢筋算量

第五讲 梁的钢筋算量
直径的钢筋。
纯悬挑梁XL构造
纯悬挑梁XL钢筋计算表
钢筋部位 及其名称 计算公式
上部第一排钢筋长度

l -保护层+12d+端支座锚固长度
纯悬挑梁 长度= -保护层+0.414×(梁高-2×保护层)+锚固 l XL 上部第二排钢筋长度=0.75 l +端支座锚固长度 下部钢筋长度= l -保护层+12d 肋形钢筋锚固长度为12d,当为光面钢筋时为15d
中间支座锚固长度:直锚 Max(LaE ,0.5hc+5d) 边跨长度=本身净跨+边支座(左或右)锚固长度+中间支座锚固长度 中间跨长度=本身净跨+左中间支座锚固长度+右中间支座锚固长度
练习题2-8(例2-13)梁平法施工图如下图所示,请计算
梁下部通长筋长度
混凝土强度 C30 梁纵筋混凝 土保护层 20 支座纵筋混 凝土保护层 20 抗震等级 一级抗震 定尺长度 9000 连接方式 对焊 Lae/la 34d/29d
5、变截面处梁钢筋计算
(1)梁变截面处纵筋构造
(2)框架梁中间支座变截面处纵向钢筋构造
上 下 均 不 平
上 平 下 不 平
梁 宽 不 等
(3)屋面框架梁中间支座变截面处纵向钢筋构造 上平下不平 下平上不平
梁宽不等
(4)梁中间支座变截面处纵向钢筋构造
例5、根据下图计算WKL3的钢筋 WKL3环境描述: 屋面框架梁,一级抗震,C35,保护层厚度25mm,直径≤18 为绑扎连接,直径>18为机械连接,8米一个搭接接头。
练习题2-3
梁平法施工图如下图所示,请计算梁负筋长度
混凝土强度 C30 梁纵筋混凝 土保护层 20 支座纵筋混 凝土保护层 20 抗震等级 一级抗震 定尺长度 9000 连接方式 对焊 Lae/la 34d/29d

桩基础钢筋计算

桩基础钢筋计算

手工计算钢筋公式大全第一章梁第一节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注意:下部钢筋不论分排与否,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标注梁的下部纵筋时可以不输入分排信息;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在软件中是如何实现03G101-1中关于支座锚固的判断呢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11.9d+8d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1、中间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如2钢筋—悬臂上通筋=通跨净跨长+梁高+次梁宽度+钢筋距次梁内侧50mm起弯-4个保护层+钢筋的斜段长+下层钢筋锚固入梁内+支座锚固值5钢筋—上部下排钢筋=Ln/4+支座宽+0.75L6钢筋—下部钢筋=Ln--保护层+15d2、箍筋1、如果悬臂跨的截面为变截面,这时我们要同时输入其端部截面尺寸与根部梁高,这主要会影响悬臂梁截面的箍筋的长度计算,上部钢筋3、上部纵筋锚入支座,不再考虑0.5Hc+5d的判断值;未尽解释请参考03G101-1说明;二、框支梁1、框支梁的支座负筋的延伸长度为Ln/3;2、下部纵筋端支座锚固值处理同框架梁;3、上部纵筋中第一排主筋端支座锚固长度=支座宽度-保护层+梁高-保护层+Lae,第二排主筋锚固长度≥Lae;4、墙身钢筋可能有单排、双排、多排,且可能每排钢筋不同;5、墙柱有各种箍筋组合;6、连梁要区分顶层与中间层,依据洞口的位置不同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需要计算的工程量第一节剪力墙墙身A、外侧钢筋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内侧钢筋=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B、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0.65Lae内侧钢筋长度=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墙身竖向钢筋根数=墙净长/间距+1墙身竖向钢筋从暗柱、端柱边50mm开始布置中间层无变截面中间层变截面顶层内墙例:80003840/600600第二节剪力墙墙柱一、纵筋1、首层墙柱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2、中间层墙柱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3、顶层墙柱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注意:如果是端柱,顶层锚固要区分边、中、角柱,要区分外侧钢筋和;顶层连梁,纵筋长度范围内均布置箍筋即N=LAE-100/150+12+洞口宽-502/间距+1顶层中间层连梁,洞口范围内布置箍筋,洞口两边再各加一根即N=洞口宽-502/间距+1中间层1、主筋长度=暗梁净长+锚固2、箍筋第三章柱一、柱纵筋1、KZ中间层的纵向钢筋=层高-当前层伸出地面的高度+上一层伸出楼地面的高度1、KZ中间层的箍筋根数=N个加密区/加密区间距+N+非加密区/非加密区间距-103G101-1中,关于柱箍筋的加密区的规定如下角柱顶层纵筋长度=层净高Hn+顶层钢筋锚固值,那么角柱顶层钢筋锚固值是如何考虑的呢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 a、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直锚≧Lae:梁高-保护层≧1.5Laeb、外侧钢筋锚固长度为柱顶部第一层:≧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8d柱顶部第二层:≧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边柱顶层纵筋长度=层净高Hn+顶层钢筋锚固值,那么边柱顶层钢筋锚固值是如何考虑的呢边柱顶层纵筋的锚固分为内侧钢筋锚固和外侧钢筋锚固:a、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直锚≧Lae:梁高-保护层b、外侧钢筋锚固长度为:≧1.5Lae锚固值是如何考虑的呢中柱顶层纵筋的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直锚≧Lae:梁高-保护层注意:在GGJ V8.1中,处理同上;、二、负筋及分布筋负筋长度=负筋长度+左弯折+右弯折负筋根数=布筋范围-扣减值/布筋间距+1分布筋长度=负筋布置范围长度-负筋扣减值负筋分布筋根数=负筋输入界面中负筋的长度/分布筋间距+1三、附加钢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支撑钢筋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1.87d≈1.9d;梁中出现两种吊筋时如何处理在吊筋信息输入框中用“/”将两种不同的吊筋连接起来放到“吊筋输入框中”如2B22/2B25;而后面的次梁宽度按照与吊筋一一对应的输入进去如250/3002B22对应250梁宽;2B25对应300梁宽当梁的中间支座两侧的钢筋不同时,软件是如何处理的,理;如果框架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发生变化,我们如何处理柱纵筋如果框架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发生变化,柱纵筋的处理分两种情况:1、若柱纵筋采用电渣压力焊,则按柱顶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设置;2、若柱纵筋采用绑扎搭接,例如1~2层为C45,3~10层为C35,则柱要分开来建立两个构件:一个为C45,为3层,但3层只输入构件截面尺寸及层高,目的是不让2层作为顶层计算锚固;另一个构件建立1~10层,1~2层只输入构件截面尺寸及层高,钢筋信息自3层开始输入,这样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圆形钢筋重量计算公式

圆形钢筋重量计算公式

手工计算钢筋公式大全第一章梁第一节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注意:下部钢筋不论分排与否,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标注梁的下部纵筋时可以不输入分排信息。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在软件中是如何实现03G101-1中关于支座锚固的判断呢?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11.9d+8d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如下图所示)7、吊筋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800mm夹角=45°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1、中间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_第三章 受弯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_第三章  受弯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二.截面尺寸
为统一模板尺寸、便于施工,通常采用梁
宽度b=120、150、180、200、220、 250mm, 250mm以上者以50mm为模数递增。 梁高度h=250、300、350、 400 、…800mm ,800mm以上者以100mm为 模数递增。
h
b
简支梁的高跨比h/l0一般为1/8 ~ 1/16。 矩形截面梁高宽比h/b=2.0~ 3.5,T形截面
B F 5 0 0 , H P B 3 0 0 、 B 4 0 0
H
R
H
R
截面尺寸确定
● 截面应有一定刚度,使正常使用阶段的验算能满足 挠度变形的要求。 ● 根据工程经验,常按高跨比h/l0 来估计截面高度: ● 简支梁可取h=(1/8 ~ 1/16)l 2~1/ 3. 5)h ; 0 ,b=(1/ ● 简支板可取h = (1/25 ~ 1/40) l0 。


2种破坏情况—超筋破坏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录像\超筋梁的破坏.wmv
配筋量过多: 受拉钢筋未达到屈服,受压砼先达到极限压应
变而被压坏。 承载力控制于砼压区,钢筋未能充分发挥作 用。 裂缝根数多、宽度细,挠度也比较小,砼压坏 前无明显预兆,属脆性破坏。
(三)第3种破坏情况——少筋破坏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录像\少筋梁的破坏.wmv
M u 2 f bh 1 c 0 b
(1 0.5 b )
⒊承载力复核 如果 如果
M ≤ Mu M > Mu
安全 不安全
方法二、查表法 ⒈验算配筋率: 如果 ≥ min 则按步骤2. 进行。
< min 则按素混凝土梁计算Mu。
⒉由①式计算

梁柱剪力墙计算公式

梁柱剪力墙计算公式

手工计算钢筋公式大全第一章梁第一节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注意:下部钢筋不论分排与否,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标注梁的下部纵筋时可以不输入分排信息。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在软件中是如何实现03G101—1中关于支座锚固的判断呢?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

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

5Hc+5d }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

9d(抗震弯钩值)+2d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11.9d+8d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如下图所示)7、吊筋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夹角=60°≤800mm 夹角=45°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1、中间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其他钢筋计算同首跨钢筋计算.三、尾跨钢筋计算类似首跨钢筋计算四、悬臂跨钢筋计算1、主筋软件配合03G101—1,在软件中主要有六种形式的悬臂钢筋,如下图所示这里,我们以2#、5#及6#钢筋为例进行分析:2#钢筋—悬臂上通筋=(通跨)净跨长+梁高+次梁宽度+钢筋距次梁内侧50mm起弯-4个保护层+钢筋的斜段长+下层钢筋锚固入梁内+支座锚固值5#钢筋-上部下排钢筋=Ln/4+支座宽+0。

钢筋+图集

钢筋+图集
2、中间层墙柱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3、顶层墙柱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
注意:如果是端柱,顶层锚固要区分边、中、角柱,要区分外侧钢筋和内侧钢筋。因为端柱可以看作是框架柱,所以其锚固也同框架柱相同。
二、箍筋:依据设计图纸自由组合计算。
第三节剪力墙墙梁
一、连梁
顶层 内墙 顶层 外墙
4、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墙身竖向筋在洞口上下两边截断,分别横向弯折15d。
三、墙身拉筋
1、长度=墙厚-保护层+弯钩(弯钩长度=11.9+2*D)
1、受力主筋
顶层连梁主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Lae
中间层连梁纵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Lae
2、箍筋
顶层连梁,纵筋长度范围内均布置箍筋 即N=(LAE-100/150+1)*2+(洞口宽-50*2)/间距+1(顶层)
中间层连梁,洞口范围内布置箍筋,洞口两边再各加一根 即N=(洞口宽-50*2)/间距+1(中间层)
一、剪力墙墙身水平钢筋
1、墙端为暗柱时
A、外侧钢筋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
内侧钢筋=墙长-保护层+弯折
B、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0.65Lae
内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弯折
暗拄与墙身相平
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
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算量基本方法(手工计算钢筋公式大全)

钢筋算量基本方法(手工计算钢筋公式大全)

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 +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 +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注意:下部钢筋不论分排与否,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现03G101-1 中关于支座锚固的判实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是如何断呢?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1)、支座宽≥Lae 且≥0.5Hc +5d,为直锚,取M ax{Lae ,0.5Hc +5d } 。

M ax{Lae ,支座宽(2)、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 或≤0.5Hc +5d,为弯锚,取度-保护层+15d } 。

(3)、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 ,0.5Hc+5d }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5、拉筋-2×保护层)+2×11.9d (抗震弯钩值)+2d拉筋长度=(梁宽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 )×(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 布筋间距。

6、箍筋-2×保护层+梁高-2 ×保护层)+2×11.9d +8d箍筋长度=(梁宽1)+1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 )×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的,所以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如下图所示)7、吊筋度+2*50 ,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吊筋长度=2* 锚固+2* 斜段长度+ 次梁宽=60 °≤800mm 夹角=45 °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1、中间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 +中间支座值+Ln/3 ;第二排为Ln/4 +中间支座值+Ln/4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 +前中间支座值)+(Ln/3 +后中间支座值);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 +前中间支座值)+(Ln/4 +后中间支座值)。

第三章 建筑工程量计算3

第三章 建筑工程量计算3
1)无梁式带形基础 2)有梁(肋)式带形基础
A:当其肋高与肋宽之比在4:1以内的按有梁式 带形基础计算,即梁与基础体积合并计算,执行基 础项目。
B:当其肋高与肋宽之比超过4:1时,起肋部分 (扩大底面以上部分)按混凝土墙计算,肋以下按 无梁式带形基础计算。
§3-7 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工程量计算
箍筋单根长=构件截面周长-8×混凝土保护层厚+两端弯钩增加长度
或箍筋单根长=构件截面周长-0.05 ②S箍长度计算
S箍单根长=构件的宽度-2×混凝土保护层厚 +两端弯钩增加长度
③螺旋形箍筋长度计算
L H 2 D 2a d 2 P2
P
§3-7 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工程量计算
3、钢筋根数 ⑴梁、柱等构件纵向钢筋根数图纸会直接标出来; ⑵墙、板、柱和梁中的箍筋一般标注为钢筋的间距, 箍筋根数取决于箍筋间距和箍筋配置范围,而配筋范 围为构件长度(或高度)减去两端保护层厚度。
带形基础:
b
V
Bh1
B
2
b
h2
(
L中
L内)
h1 h2 h3
混凝土墙:
V bh3 (L中 L内)
B
片筏式满堂基础
无梁式满堂基础 图1
有梁式满堂基础 图2
箱式满堂基础
台阶形独立基础
V abh 1 a1b1h2
锥台形独立基础
V abh h1 [ab 6
(a a1 )(b b1 ) a1b1 ]
⑶机械连接
机械连接以个计算,同时不再计算钢筋的搭接量。
无梁式(板式)带形基础
Bb V [Bh1 2 h2 ] (L中 L内)
b
B
基础长度:外墙按L中,内墙按L内

钢筋识图及计算方法(超实用)

钢筋识图及计算方法(超实用)

一、箍筋表示方法:⑴ 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 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 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 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⑴ 2Φ20 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⑴ 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 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 N4Φ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⑴ 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 6Φ25 2/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 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 2Φ25 + 3Φ22(-3)/ 5Φ25 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吊筋的计算

(1)吊筋夹角取值:梁高≤800取45度,>800取60度 ( 2 )吊筋长度 = 次梁宽 +2*50+2*( 梁高 -2 保护层 )/ 正弦 45 度 (60度)+2*20d
例:计算KL3吊筋2根直径20的二级钢 每根吊筋长度= 300 + 2×50 +( 700 - 2×25 )×1.414 +

2、下通筋计算
净跨长+左右锚固
例:计算KL1下通筋7根 左、右支座锚固判断: hc- 保护层= 650 - 30 = 620 < LaE=34d=34×25=850,弯锚 锚固长度取0.4LaE+15d=0.4×34×25+15×25=715 下 通 筋 长 度 = 7200 + 7200 - 325 - 325 + 715 + 715 = 15180mm
4、第一跨左支座第二排钢筋
第二排长度=左支座锚固+净跨长/4
例:计算KL1第一跨左支座第二排钢筋4根 左 、 右 支 座 锚 固 判 断 : hc- 保 护 层 = 650 - 30 = 620 < LaE=34d=34×25=850,弯锚 锚固长度取0.4LaE+15d=0.4×34×25+15×25=715 第二排长度=715+(7200-325-325)/4=2353


平法标注中,以“G”表示的为构造筋,以“N”表示的 为抗扭筋 (1)构造筋长度=净跨长+2*15d (2)抗扭筋长度=净跨长+2*锚固长度(锚固长度的计 算同框架梁下部纵筋)
例:计算KL3构造筋4根12的一级钢 每根构造筋长度=净跨长+2*15d =(7200-325-325)+2×15×12=6910

5、拉筋的计算
(1)拉筋直径取值:梁宽≤350取6mm,>350取8mm
(2)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2*1.9d+2*max(10d,75mm)+2d (3)拉筋根数=((净跨长-50*2)/非加密间距*2+1))*排数


例:计算KL3拉结筋 梁宽<350,拉结筋直径为6 每根拉筋长度=250+2×1.9+2×75+2×6=435 拉结筋根数= [(7200-325-325-50×2)/400+1]×2=34根
3、通常情况下梁的钢筋有哪些?
1
1


上:上部通长筋 中:侧面纵向钢筋-构造或抗扭 下:下部钢筋(通长筋或不通长) 左:左支座钢筋 中:架立钢筋或跨中钢筋 右:右支座钢筋 箍筋 附加钢筋:吊筋、次梁加筋、加腋钢筋
二、单跨梁钢筋计算
(一)、单跨梁钢筋计算-KL1 1、上通筋计算

5、KL1中间支座负筋长度计算
第一排长度=2*max(第一跨,第二跨)净跨长/3+支座宽 第二排长度=2*max(第一跨,第二跨)净跨长/4+支座宽

例:计算KL1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钢筋2根 第一排长度 =2×max( 第一跨净跨长 , 第二跨净跨长 ) /3+ 支座宽 =2×(7200-325-325)/3+650=5017

2、非框架梁端支座负筋长度计算 端支座负筋长度=左支座锚固+净跨长/5 例:计算L1左支座负筋2根16的二级钢 左支座判断: 450 - 25=425<30×16=480 ,弯锚,锚固 长度=0.4×30×16+15×16=432 左支座负筋长度=432+(7200-125-175)/5=1812 3、箍筋 箍筋计算方法与前面相同 4、练习计算L1
(二)、双跨梁钢筋计算-KL2
03G101-1P61


1、上通筋计算 2、下部钢筋(KL2的两跨截面高度不同,在中间支座 的锚固不同) (1)第一跨跨右支座下部筋锚固长度同端支座 (2)第二跨左支座下部筋锚固长度LaE

3、第一跨左支座第一排钢筋
第一排长度=左支座锚固+净跨长/3
例:计算KL1第一跨左支座第一排钢筋2根 左、右支座锚固判断: hc- 保护层= 650 - 30 = 620 < LaE=34d=34×25=850,弯锚 锚固长度取0.4LaE+15d=0.4×34×25+15×25=715 第一排长度=715+(7200-325-325)/3=2898


8、箍筋长度、根数计算 参考单跨梁KL1的计算,此处是其2倍
9、拉结筋计算 拉筋直径取值:梁宽≤350取6mm,>350取8mm 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9d+2*max(10d,75mm)+2d 拉筋根数=((净跨长-50*2)/非加密间距*2+1))*排数 例:计算KL1拉结筋 梁宽<350,拉结筋直径为6 拉筋长度=250+2×1.9+2×75+2×6=435 拉结筋根数= [(7200-325-325-50×2)/400+1]×2×2 = 68 根

根数=((左加密区长度-50)/加密间距+1)+(非加密 区长度/非加密间距-1)+((右加密区长度-50)/加 密间距+1)
例:计算KL1箍筋根数 箍筋根数= (( 左加密区长度 -50)/ 加密间距 +1)+( 非加密 区长度 / 非加密间距 -1)+(( 右加密区长度 -50)/ 加密间距 +1) = [(1.5*550-50)/100+1]+[(7200-325*2-550*1.5*2)/2001]+ [(1.5*550-50)/100+1] =9+24+9=42根
第四章 梁钢筋计算

一、“平法”标注梁的识图
1、梁的集中标注 2、梁的原位标注


梁的环境描述: 柱子截面为600*650 抗震等级:二级 砼标号:C30 锚固长度:一级27d 二级 34/38d 搭接长度:一级38d 二级 48/54d 保护层:基础梁 40mm 框 架梁 25mm 板厚150mm 直径>22mm时为焊接, 直径≤22mm时为搭接 直径≤12mm时12米一个搭 接,直径>12mm时8米一 个搭接
(1)上部钢筋锚固长度 左、右支座锚固长度的取值判断: 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La,且≥0.5hc+5d)时,直锚,直锚长 度:Max(La ,0.5hc+5d) 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 ≤ La时,必须弯锚,锚固长度取0.4La+ 15d (2)下部钢筋锚固取12d(La用于弧形梁)



2、下部通长钢筋计算(图3)
公式: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左、右支座锚固同上通筋

例:计算下通筋4根25 左 、 右 支 座 锚 固 判 断 : hc- 保 护 层 = 650 - 30 = 620 < LaE=34d=34×25=850,弯锚 锚固长度取0.4LaE+15d=0.4×34×25+15×25=715 每根下通筋长度=7200-325-325+715+715=7980mm



5、KL1钢筋 (1)直径25的二级钢: 下通筋:4×7980 上通筋:7×7980 (2)直径10的一级钢 箍筋:1818×42
(二)单跨梁钢筋计算-KL2

1、比较KL1与KL2的不同

2、左、右支座负筋的计算


第一排长度=左或右支座锚固+净跨长/3 第二排长度=左或右支座锚固+净跨长/4
例:计算L1上通筋2根直径16的二级钢 其支座宽度为 KL3 截面宽度 450 和 KL4 截面宽度 350 , La=30d 左支座判断: 450 - 25=425<30×16=480 ,弯锚,锚固 长度=0.4×30×16+15×16=432 同理右支座弯锚,锚固长度= 0.4×30×16+ 15×16= 432 每根上通筋长度=7200-125-175+432+432=7714 例:计算L1下通筋6根直径22的二级钢 每根下通筋长度= 7200 - 125 - 175 + 12×22 + 12×22 =7428
7、受扭纵向钢筋长度计算 受扭筋长度=净跨长+2*锚固长度(同框架梁下部纵筋) 例:计算KL1直径12的受扭筋4根 判断是否直锚:当hc-柱保护层≥LaE且≥0.5hc+5d时,直 锚 KL1 受扭筋的锚固判断: 650-30 = 620>34×12 = 406 , 且>0.5×650+5×12=385,直锚,锚固长度为406, KL1受扭筋长度=7200+7200-325-325+2×406 =14562
三、双跨梁钢筋
(一)、双跨梁钢筋计算-KL1

1、上通筋计算
净跨长+左右锚固
例:计算KL1上通筋2根
左、右支座锚固判断: hc- 保护层= 650 - 30 = 620 < LaE=34d=34×25=850,弯锚
锚固长度取0.4LaE+15d=0.4×34×25+15×25=715
上通筋长度=7200+7200-325-325+715+715= 15180mm



10、双跨梁KL1的钢筋 (1)直径25的二级钢: 上通筋:2×15180+下通筋:7×15180+第一跨左支座 第一排钢筋: 2898×2 +第一跨左支座第二排钢筋: 2353×4 + KL1 中间支座负筋长度: 2×5017 + 4×3925 +第二跨右支座第一排钢筋: 2898×2+第一跨右支座 第二排钢筋:2353×4 (2)直径12的二级钢:受扭筋14562×4 (3)直径10的一级钢:箍筋1818×42 (4)直径6的一级钢:拉结筋68×435

3、架立筋的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