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骨血管瘤 (补充版)

合集下载

颅骨静脉型血管瘤一例报告

颅骨静脉型血管瘤一例报告

陈 矗 ,等 .颅 骨 静 脉 型 血 管 瘤 一 例 报 告
57
瘤 管壁 厚 ,其 中有平 滑 肌 ,但 排列 较松 散而 不规则 。 颅 骨血 管 瘤 好 发 于青 壮 年 ,生 长 缓 慢 ,一 般无
明显 临床表 现 ,常在 偶 然 中发 现 。临床 上 可见 局部 颅 骨 略 隆 ,通 常 不 痛或 稍 痛 ,肿瘤 巨大 者 可 伴颅 内 压 增高 和相 应 的神经 系 统定 位体 征 依据 临床 症状 及 放射 学检 查 。颅 骨 血 管瘤 的诊 断不 难 。头颅 CT 检 查 的典 型 表 现 为 颅 骨有 圆形 或 梭 形边 缘 整 齐 的 蜂 窝状低 密 度影 ,内 、外 板 扩 张 ,越 近病 灶 中心 骨小 梁 越 不 明 显 是 本 病 的 特 征 性 所 见 头 颅 CT检 查 还 能确 定病 变 与颅 骨 内 、外 板 损 害程度 及 颅 内有无 异
常 。有 报 告 ,在 MRI检 查 Tl、T2像 多 为 高信 号 和低 张 力 边界 .血 管 造影 多无 明显 供 血 动 脉 及 引 流静 脉 ,X 线 检 查 如 有 纡 曲 血 管 压 迹 则 有 恶 变 可 能 。
手术 完 整地 切 除颅 骨 内的 整个 肿瘤 .直至 暴露 正 常 的颅 骨 边 缘 .是 治 疗 颅 骨 血 管瘤 的 最有 效 方 法 .很 少 复发 。切 除后 颅 骨缺 损 直径 大 于 2~3 cm 者 .应 同时修补 颅 骨 ,特 别是 位 于额部 发 际外 者 ,以 达 整 形 效 果 。 肿 瘤 多 发 或 位 置 深 在 难 以 手 术 者 ,可 予 放疗 抑 制肿 瘤 生长 血供 丰 富者 .术前 血 管 内栓 塞 治疗 能 减少术 中出血
劫 岛
The role of whole brain radiation therapy in the m anagem ent of newly di agnosed brain m etastases:a system atic review and evidence.based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JNeuroonco1.2010Jan;96(1).17-32.Epub 2009Dec

[深度学习]'颅骨血管瘤'的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建议收藏)~~~

[深度学习]'颅骨血管瘤'的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建议收藏)~~~

[深度学习]'颅骨血管瘤'的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建议收藏)~~~颅骨血管瘤骨血管瘤(hemangioma of bone)系指骨内血管增生所形成的良性肿瘤或血管畸形,是发生于骨内的原发性肿瘤,其发生率占全骨肿瘤的0.6%~1% 。

可发生于任何骨骼,以脊柱、颅面骨多见(占2/3以上),也可见于长骨和其他扁骨。

骨血管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中年人居多,尤其是30~50岁的年龄组,女多于男,有文献报道,女性发病是男性的两倍。

可单发或多发,以单发者多见,生长缓慢,预后良好。

多发者,同一骨骼多处发病或多处骨骼同时受累,近半数病例同时伴有其他部位的血管瘤,称为血管瘤病,预后较差。

骨血管瘤分为海绵型和毛细血管型,前者常见,由充满血液、扩张的薄壁腔窦构成,此型多见于颅骨和脊柱;毛细血管型由极度扩张增生的细小毛细血管构成,此型多见于扁骨和长骨干骺端。

颅骨与脊椎血管瘤多属海绵型,但在颅骨多表现为新骨形成,而在脊椎则多为骨质吸收。

颅骨血管瘤发生率仅次于脊柱,约占颅骨原发性肿瘤的10%。

可发生于颅骨各部位,好发于颅盖骨,以额骨最多见,其次为顶骨、枕骨和眼眶。

发病年龄多见于成年人。

【病因病理】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

一般认为是由调节内皮细胞增殖的一个或多个基因发生突变,阻断凋亡诱导信号而抑制细胞凋亡所引起。

另有研究表明Bcl-2基因可能参与血管瘤的发生和调控。

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也是血管瘤发生较重要的环节。

在组织学上,颅骨血管瘤大多为海绵状血管瘤,毛细血管瘤少见。

颅骨血管瘤多位于板障内,逐渐长大可侵犯内、外板。

肿瘤大小不一,单发或多发,厚薄亦不一。

通常无包膜,与周围组织分界尚清,病灶松软易碎,表面和切面呈暗红色,外观为海绵状或蜂窝状。

切面由较多骨小梁构成网状支架,表浅部位的骨小梁较粗大,垂直于颅骨表面,呈放射状。

肿瘤深部的骨小梁则呈蜂窝状排列,在骨小梁空隙之间,为大小不一、扩张的血窦,其内充满血液。

婴儿的头部血管瘤常见分类是什么

婴儿的头部血管瘤常见分类是什么

婴儿的头部血管瘤常见分类是什么文章目录*一、婴儿的头部血管瘤常见分类是什么*二、头部血管瘤的症状有哪些*三、头部血管瘤的预防保健有哪些婴儿的头部血管瘤常见分类是什么1、婴儿的头部血管瘤常见分类是什么1.1、毛细血管瘤出现在婴儿的头部,最初可见很小的斑点,颜色呈现出红色或者紫红色。

平坦或稍隆起高出皮肤,血管瘤有时生长速度快。

管瘤病损处,可见毛发脱落,表皮损伤后易出血。

1.2、囊状血管瘤开始时头顶部头皮下隆起扁平的小肿物。

头低时明显增大,站立是缩小,因而很多家长无法察觉,血管瘤向周围头顶皮肤扩展,向前可扩展到额部,向后扩展到枕部,两侧到耳廓上方。

2、头部血管瘤带来哪些危害2.1、头部血管瘤早期症状不明显,表现为头部隆起柔软包块,患儿头低位或哭时包块增大,直立位时包块缩小,位置比较深的头部皮肤表面没有什么特别的异常表现,且因为有头发遮盖症状,所以容易被掩盖,多在出生后数月才发现,这不利于及时发现病情。

2.2、一部分新生儿头部血管瘤不会自己消退,只会不限制的生长,在头面部影响美观,引起畸形,如果破溃或治疗不当会留下疤痕等后遗症。

2.3、头部血管瘤会引起占位性病变,压迫神经、肌腱、其他组织器官等,引起疼痛、畸形等并发症。

3、头部血管瘤吃什么食物好脑血管瘤患者应多吃高蛋白、多维生素、低动物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及新鲜水果、蔬菜。

蔬菜、瓜果、豆类等含有丰富的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有一定防癌和抗癌作用。

如黄豆、卷心菜、大白菜均合有丰富的微量元素钼,西红柿、胡萝卜、空心菜、大枣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C和B民等,其中空心菜营养最好,它含有多种维生素,超过西红柿数倍。

多吃大米、小麦、小米、大豆、鸡、羊、牛肉、鸭子、乌龟、鳖、鲫鱼、娼鱼、海参、海蜇、鲍鱼、海带、荸荠、菱角、木耳、猴头蘑、香菇、金针菇等等,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头部血管瘤的症状有哪些1、头部蔓状血管瘤:蔓状血管瘤多见于四肢,外表可见许多树枝状扩张的血管,迂回曲折呈蔓状,局部皮肤呈暗红色或蓝紫色,有时还可以摸到血管搏动或听到血管杂音。

误诊为头皮下血肿的颅骨血管瘤1例

误诊为头皮下血肿的颅骨血管瘤1例
参考文献 山文良, 汤趾详 , 赵汉平, 等 .实用临床老年 病学[ M].北 京: 中国医药
外科治疗.经剖腹探查提示: �弥散性腹膜炎; �回肠穿孔, 并 行回肠穿孔活检修补术, 术后愈合良好. 2 讨论
作者简介: 王 凡, 女, 28 岁, 本 科学历, 毕业 于上海中医药 大学, 住 � � � � � � � � � � � � � � � � � � � � � 院医师. . (收稿日期: 2008- 08- 20)
��
颅骨血管瘤是一种起源于 颅骨板障的良性肿瘤, 逐渐累及 内外板, 占颅骨良性肿瘤的 10% 左右, 以中, 青年多见.文献报 告以顶骨多见, 其次为额骨, 多单发, 肿瘤可向内外板膨胀性生 长,其临床上以 无自觉症状 或仅有轻微 症状的颅骨 肿物为特 征, 局部检查时如外板破裂, 肿物可有压缩性, 头低位时肿物可 增大. 典型的放射学表现是诊断本症的主要依据.本例当时存 在左枕顶部创伤史, 治疗 3个月后误以为头皮下血肿而予以盲 目地切开头皮清除 "血肿" 显然是不妥的, 分析创伤与头皮下肿 块出现的原因, 可能是外 力恰使此处 的颅骨外板 破裂, 血管瘤 向外生长所致.目前手术切 除是治疗本症的有效方法, 切除范 围为全层骨板并直达正常颅骨 以减少复发, 小的病灶或不能切 除的病灶则放射治疗.
老年人 由于肠腔呈生 理性老化 , 黏膜 层菲薄, 肌层 纤维化
误诊为头皮下血肿的颅骨血管瘤 1 例
江辉 张献科 陈见文
(沅江市人民医院, 湖南 沅江 413100)
1
临床资料
瘤. 2 讨论
患者 , 男, 4 1 岁, 因左 枕顶部 头皮下 肿块伴轻 微胀痛 4 年 余住院治疗.询问病史得知患者左枕顶部 4 年前有创伤史, 伤 后左枕顶部出现一 5 c m �6 cm 大 小头皮下肿块, 肿痛, 予以抗 炎, 活血化瘀处 理, 但 3个月后肿块逐渐增大, 即于当地医院以 头皮下血肿行头皮切开血肿清除处理. 术前未做颅骨摄片及头 部 CT 检查, 术后伤口愈合可, 但肿块未消失.查体: 意识清楚, 左 枕顶部见一 6 cm �8 cm 大小 头皮下肿 块, 上有一 " 十" 字形 切口瘢痕, 轻压 痛, 用力压迫时肿块缩小, 但解除压力后肿块可 充盈成原状.头颅 X 线检查: 左枕顶部颅骨局限性圆形骨质低 密度区 4 cm �5 cm 大小, 边缘不规则. 头部 C T 检查: 左枕顶部 可见 一梭形低密度区, 其内散 在小片状骨 性密度影 , 颅骨 外板 已 破坏, 内板隆起 向内突出约 1 cm ; 头颅 MR I 平扫加 强示: 左 枕顶骨颅板内见一 4 cm �5 cm 大小梭形稍长 T1,长 T2 异常信 号, 外板破坏, 内板隆起, 增强后明显均匀斑点状强化.即予以 扩大 范围切除颅骨肿块 , 术中 发现颅骨外 板破坏, 与头皮 组织 粘 连紧密 , 内 板粗糙 隆起, 呈 蜂窝状改 变, 硬 膜中动 脉后 支供 血, 做Ⅰ期钛网颅骨修补. 病理诊断: 左枕顶部颅骨海绵状血管

脑子里长血管瘤怎么办呢

脑子里长血管瘤怎么办呢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脑子里长血管瘤怎么办呢
导语:朋友从几个月前就开始有头痛的毛病,医生说脑子里长血管瘤怎么办啊,我以前听说过血管瘤,但是不知道脑子里也能长血管,他除了头痛的毛病
朋友从几个月前就开始有头痛的毛病,医生说脑子里长血管瘤怎么办啊,我以前听说过血管瘤,但是不知道脑子里也能长血管,他除了头痛的毛病加重,还出现了视力下降,感觉眼睛越来越不好了,医生说这是血管瘤压迫视神经的原因,到底脑子里长血管瘤怎么办啊什么是血管瘤啊。

我在下面就和大家具体的聊聊。

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在中年以后出现症状,女性多于男性.肿瘤直径小于五厘米者,不需手术治疗。

脑血管瘤的治疗:全切除肿瘤可治愈此病,但由于脑血管瘤的位置,瘤体的大小往往使瘤体不能完全切除,术中瘤结节的遗漏亦是肿瘤复发的一个因素。

中医治疗:服用单方含量16%以上的人参皂苷Rh2(护命素),三七,虫草等具有抗肿瘤功效的药物,特别是人参皂苷Rh2(护命素),是现代化中药分子药物,具有提高免疫力和抗肿瘤的双重功效,是小分子结构,易透过人体血脑屏障,发挥功效,控制和抑制残留脑部肿瘤细胞的生长。

中医中药长期临床实践用传统中药有许多非常独到的治疗方法,建议你采用传统中药虫草、猪苓、明党参、桑寄生、青阳参、香菇、红豆蔻、桑白皮、杜仲、降香、茯苓、白术、当归、土鳖虫、青黛、肉桂、苦参、金精粉、葫芦巴、白癣皮、赤芍、山豆根、远志、泽泻、金银花、乌术粉、制鳖甲、连翘、紫草、桃仁、三七等配合治疗,可以快速好转,疗效独特。

手术切除并一期颅骨修补治疗颅骨血管瘤

手术切除并一期颅骨修补治疗颅骨血管瘤

10照窒筮丞医垫垄塑堡箜垫鲞筮!翅生型!丛堂!迪垫螋:型!垫№:!构样新生物,是原发于颅骨的血管性良性肿瘤。

约占颅骨肿瘤的7%,起源于板障,长大后侵犯内外板。

多见于女性,女性是男性的2~3倍。

发生在任何年龄组,最早见于胎儿时期bJ,但最常见于中年,高峰年龄大约是40岁左右。

视其管腔大小,颅骨血管瘤可分为海绵状血管瘤和毛细血管瘤,其中以前者居多。

好发于顶骨,额骨。

可单发或多发。

组织病理学可见肿瘤由不规则骨小梁及大的薄壁血管、血管窦构成。

颅骨血管瘤多无症状,偶有头痛和局部病理性包块,肿瘤生长缓慢。

病程一般在数月至数年。

临床主要表现为无痛性或仅有轻微头痛的颅骨包块。

包块多无压痛,偶可见局部血管怒张。

肿块侵及内板向颅内生长可有颅内高压以及相应的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影像上颅骨x线平片检查是最基本的检查方法,典型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骨质缺损区,肿瘤可向内、向外膨胀破坏性生长,边缘清楚,但参差不齐,呈小锯齿状,有些可见边缘硬化。

骨破坏区中可见自中心向周围放射状排列的粗大骨小梁呈“太阳光芒状”。

也可发现颅骨,类似于骨肉瘤的溶骨性改变,包括蜂窝状的、扇贝样的缺损[3]。

偶可见血管压迹。

头颅CT典型表现为颅骨皮质下圆形或梭形低密度区,中心为蜂窝样改变骨皮质变薄。

起自板障的膨胀性低密度灶内有密集的点线样高密度骨纹影,病灶边缘示高密度硬化环。

影象特征包括扇贝样改变和边缘无硬化。

增强扫描可见病灶的血管强化。

CT检查骨窗上可确定病变与颅骨内板和外板的损害程度和关系。

鉴别诊断:血管型脑膜瘤,常为骨针放射状增生,多以骨外板为主,骨针粗长而不规则,内板膨胀性改变,边界多有骨硬化带,内可有增粗骨峭。

髓质型骨髓瘤,多发生于老年人,无膨胀性改变,边界多有骨硬化影,内无增粗骨峭,界线不清,呈虫蚀样破坏。

嗜酸性肉芽肿,颅板破坏,无膨胀性改变,边缘不齐,成地图状,周围可有软组织肿块影。

手术切除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

手术切除范围为受累颅骨的全层骨板,并达到周围正常骨质。

颅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

颅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

皮样囊肿 注释:又称为胆脂瘤。好发于20~30岁,内衬鳞状上皮较厚,其内含有毛发、皮脂腺、汗腺, 常位于中线附近或眼眶周围。 影像学表现: CT:密度不均,壁或内部可见钙化。MRI:大多数皮样囊肿由于皮脂腺分泌物内脂肪较多, T1WI、T2WI多呈高信号。与表皮样囊肿相比,皮样囊肿通常壁较厚且强化明显。 皮样囊肿。MRI T1WI(A)及T2WI(B)可见右侧顶骨病灶,T1WI、T2WI呈均匀高信号,边界清 晰
蝶骨体、左侧颞骨大翼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MRI)
一 良性原发性颅骨肿瘤 颅骨巨细胞瘤
骨巨细胞癌又称破骨细胞瘤,其发病率较高,约占骨肿瘤的5% -15%,仅次于骨软骨瘤。好发年龄为20—40岁,年轻患者发病比较高,个别报道也有幼儿发生。
好发部位为长骨骨端,原发于颅骨的极为罕见。
右侧颞骨骨巨细胞瘤
青壮年,颅骨任何部位均可发生,主要位于中线周围,以额骨顶骨多见,源于异位的外胚叶组织。 CT表现为病灶区板障局限性增宽,内外板膨出、菲薄或消失,缺损骨边缘清楚。病灶常有完整的包膜,CT值高低不等,可为脂肪密度至软组织密度,增强后无明显强化。CT值常在-70—120HU之间 MRI :囊肿多呈长T1 、长T2 为主的混杂信号,增强通常不强化。由于囊内容物成分不同,如混有陈旧性出血也可见短T1 长T2的不均质信号。邻近硬脑膜及脑组织可见受压推移表现
恶性颅骨肿瘤 原发 颅骨纤维黄色瘤
典型病例可见尿崩 突眼和颅骨地图样缺损组成的Christian主征.称为Hand-Schuller-Christain病。
该病预后不良、常在数月至数年死亡。
本病对放射线较敏感。放射治疗可阻止病变发展,促使骨缺损区骨质修复,对颅骨缺损较大者手术切除同时需颅骨修补,术后也应行放疗。

头皮血管瘤的切除及其创面修复

头皮血管瘤的切除及其创面修复

头皮血管瘤的切除及其创面修复一、什么是头皮血管瘤?头皮血管瘤(Scalp Hemangioma),是一种在头皮上生长的良性血管瘤,通常可以在婴儿期发现。

头皮血管瘤通常是一些微小的血管组织集中在一起,形成一些爆裂的肿块。

通常这些血管瘤会在婴儿慢慢生长,直到患者成年。

一些较小的血管瘤,会在几年之后自行消失,而另外一些大的血管瘤,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二、头皮血管瘤的切除手术头皮血管瘤的切除手术通常需要寻求专业医师的帮助。

在进行手术之前,医生需要确保患者符合一定的健康标准,包括正常血压、正常血糖水平等等。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通常会采用神经监控技术,保护周围神经不受到损伤。

同时,手术切除过程中需要使用显微镜来清晰地看到血管瘤的内部结构,以便更好地清除。

在切除完血管瘤后,医生通常需要对患者进行一些恢复的治疗措施,包括休息宜多、饮食宜清淡,全身各项功能的检查等等。

此外,在创面修复方面,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三、头皮血管瘤的创面修复头皮血管瘤的创面修复是整个手术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工作。

头皮血管瘤的创面较大,如果不恰当地处理,会出现不良的后遗症。

因此,医生在进行创面修复时,需要非常小心。

1.愈合时间在创面修复后,患者通常需要一些时间来恢复。

根据创伤的大小和患者的个体差异,恢复时间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开创后48小时内,切口处会有轻微的水肿和疼痛不适。

此时需要保持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清淡饮食等等。

患者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走路、康复训练等相关的恢复锻炼。

2.护理方式头皮血管瘤创口的护理方式是非常关键的。

在创口处进行消毒处理的时候,千万不能使用含有酒精或其他刺激性的物质。

使用红药水和生理盐水可以较为安全地进行处理。

3.注意事项在创面修复的过程中,患者应该特别注意头部的保暖。

防止创口受到低温刺激,还可以减轻头痛的不适。

四、注意事项和信任医生总体来说,头皮血管瘤的切除以及创面修复都是需要非常谨慎地处理。

治疗的过程当中,需要注意休息、饮食、锻炼等方面的细节,患者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配合医生的治疗。

原发性颅骨血管瘤的CT、MRI表现

原发性颅骨血管瘤的CT、MRI表现

[1 JStrowitzki M,Moringlanqo JR,Steudcl W.Ukrasound-based navigaUorl during htraeranial burr hole DrOcedures:exper ience in a ser ies of 100 ca,  ̄cs [J】.Surg
医学信息 2011年 2月第 24卷第 2期 Medical Informati0n.Feb.2011.Vo1.24.N0.2
注 :A组 与 B组 比 较 ,B组 与 C组 比较 ,P<O.05;A组 与 C组 比 较 ,P<O.Ol。
例 ,其 中术后再出血 4例(其中 1例为脑出血后 6h手术患者 ),术后 病情继续进展而致脑疝死亡 1例 ,多器官功能 衰竭 2例 ;死亡的 7例 中有 5例出血量为 61~80ml,2例为 40~60ml。C组死亡 l8例 ,其 中 术后病情进展而致脑疝死亡 l2例 ,多器官功能衰竭 3例 ,急性 肾功 能衰竭 2例,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性 昏迷 1例 ;死亡 的 l8例中 :出血 量 为 61~80ml的 lO例患 者 均 死 亡 ,6例 为 41~60ml,2例 为 30~ 4oml。A、B两组术后再出血共计 7例 ,发生率为 10%。 2.2 3组存活患者 ADL缺陷程度比较 (表 2)

病死率 和 ADL均优于 c组 (P<0.叭 )。因此 ,我们认为这类手术对 GCS>8分且出血量在 30~60ml的脑出血患者疗效较佳。
总之 ,该类手术对脑 出血的治疗只要适应证和手术时机选择恰
当 ,不仅能降低 其病死率 ,而且能提 高患者 的生 活质量 ,值得进一步 推 广应 用 。
参 考 文 献 :
24h,24~48h后继续 出血可能性很小。这也就是说 ,脑出血 24h内血 肿尚未完全稳定 ,随时有继续出血的可能,此时如果手术 ,势必会增 加 术后 再 出血 的机 会 。本 组 研 究 也 发 现 ,24h内手 术 的 患者 再 出血 发

颅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

颅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

第一节颅骨肿瘤一、颅骨胆脂瘤颅骨胆脂瘤(cholesteatoma),又称表皮样瘤 (pidermidoma),系胚胎期外胚层的上皮细胞团异位或迷走引起,其内含有大量胆固醇类物质。

为区别于炎症所引起的感染性表皮样瘤,亦称之为真性表皮样瘤。

肿瘤可位于颅骨板障间隙或内板与硬脑膜之间,生长缓慢,患儿常因头部无痛性肿块就诊。

多见于3岁以下儿童。

肿物突入颅内则可引起神经症状。

1.影像表现颅骨表皮样瘤好发于顶、颞及额骨,平片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骨质破坏,边缘锐利。

但不甚光整,外围以纤细光滑的硬化边,系外翘的颅骨板造成,周围骨密度正常。

于切线位,病变多位于板障层,呈膨胀性生长,致内外颅板变薄甚至骨质缺损。

位于颅骨内板下的表皮样瘤可破坏相邻骨板。

较大的表皮样瘤可有嵴状分隔,破坏的骨板外翘形成的骨嵴更明显,于 CT图像上更清楚。

MRI可显示局部板障高信号消失,并可清楚显示颅骨内外板的破坏和肿瘤向颅内外生长的情况。

肿瘤大多数呈长T1长T2信号,也可因肿瘤内容物不同及合并出血、钙化而发生信号改变。

Gd-DTPA 增强扫描,病灶包膜可出现强化,实质部分一般无强化。

病例发现几年内病灶消失,而消失前病变可呈一过性增大。

2.鉴别诊断临床上需与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鉴别。

后者常为多发,外形不规则,边缘模糊或锐利。

有时呈锯齿状,周围可有骨质增生但无硬化边,有时破坏区内见残余骨而无骨嵴。

二、骨瘤和骨软骨瘤小儿的颅骨骨瘤 (osteoma) 较少见,好发于额窦附近的骨组织,其次为筛骨。

肿瘤可由骨密质或骨松质组成,发生于骨内板或骨外板。

若骨瘤自外板向外生长,则局部骨质增厚,隆起,但不引起临床症状。

发生于颅内板的较大骨瘤,可压迫脑组织。

X 线表现为局灶性骨性结构肿块,光滑整齐,基底宽且与骨外板相连续。

骨瘤需与颅骨纤维性结构不良相鉴别,后者不同于骨瘤,无骨皮质及骨松质结构。

表现为弥漫性骨质增生,增厚,无清楚界限,且可见囊性改变。

骨软骨瘤 (ostochondroma) 好发于颅底的软骨部位,如蝶骨、筛骨和枕骨。

头皮血管瘤介绍和治疗

头皮血管瘤介绍和治疗

头皮血管瘤介绍和治疗血管瘤,是许多正处于婴儿或者是新生儿经常会遇到的一种疾病,对此很多的家长们非常的苦恼,对于头皮血管瘤是发生在很多婴儿生肖的一些问题,那我们该如何继续给孩子治疗,那接下来的这篇文章,就为大家一起介绍一下。

一、血管瘤的种类血管瘤种类繁多,先天性血管瘤一般分4种:1.草莓状血管瘤:高于皮面,鲜红色,草莓状;2.海绵状血管瘤:皮内软性包块,可不红,能压缩;3.鲜红斑痣:红色或暗红色斑,不高于皮面;4.混合血管瘤:以上种类同时存在。

二、血管瘤治疗方法血管瘤治疗方法很多,如冷冻、电凝、传统激光、微波、放射治疗、同位素治疗、注射硬化剂或手术切除,还有现代激光治疗,可根据不同类型、部位选用。

因冷冻治疗、微波、电凝等治疗有时遗留疤痕,只有发生在四肢和躯干上的皮损可以选用,而面部则宜采用激光治疗。

新法激光术应用于临床各类型血管瘤,无论肿瘤部位、结构、年龄大小均不是禁忌证或相对禁忌证,是众多治疗血管瘤方法快速安全,疗效好的一种新方法。

三、各型血管瘤的治疗方法选择草莓状血管瘤:KTP532激光治疗、32P贴敷均很有效。

经济条件较好的应选KTP532激光,不可用Q开关美肤激光(易出血),经济很困难者,可选32P 贴敷,但贴敷次数不宜过多,以免孩子被过度照射,也可两种方法配合使用。

海绵状血管瘤:不能用32P贴敷,目前最有效的方法是连续YAG激光治疗。

鲜红斑痣:不可用32P贴敷或注射,唯一的治疗方法是用新型激光治疗,585染料激光是最佳选择。

混合血管瘤:可先行32P注射,再行激光治疗。

特殊部位血管瘤(如面部、口腔、外生殖器等)宜用激光治疗。

以上介绍到了头皮血管瘤的治疗方法,生活到时候大家一定要注重,特别是很多的女性朋友们在孕期,注意自己的饮食和环境,孩子一旦发现了血管瘤,可以选择手术的切除手术术后记得给孩子及时的护理。

骨血管瘤

骨血管瘤

骨血管瘤是由新生血管构成的良性病变,多发生脊柱和颅骨,长骨较少见。

偶呈多发,或与软组织及内脏的血管瘤同时存在。

由于生长缓慢,症状轻微,无恶变,任何年龄都可发生。

但以成人为多见。

临床症状根据病变的范围差异很大。

骨血管瘤为一种易出血、掺杂于骨小梁间而不易单独分离的肿瘤。

可因出血而产生暗红色、黄色的血液凝块。

镜检分为2种:①毛细血管瘤,主要成分为内皮细胞构成的极度扩张的毛细血管;②海绵状血管瘤,主要成分为内皮细胞构成的血窦。

X线表现:根据肿瘤所在部位不同,X线征象可分为三种类型:①垂直型,常见于脊柱,骨小梁广泛吸收,但有部分骨小梁增生和增厚,正常骨小梁失去原有纹理,出现垂直交叉的粗糙骨小梁,形如栅栏状、灯心绒状或大网眼状改变。

②日光型,多见于颅骨,正面观被肿瘤破坏的透光区内可见中央向四周放射的骨间隔,似日光放射状。

③泡沫型:多见于长骨。

肿瘤呈泡沫状囊肿样,多偏心生长,局部梭形膨胀,皮质变薄,无骨膜反应。

骨血管瘤是一种少见的骨肿瘤,占骨肿瘤不足1%,占良性肿瘤不足2%。

只要我们认真分析,就不难诊断。

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2007-04-06 22:201、什么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答: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的腰部疾患之一。

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15%。

其发病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

在各种外力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处突出,使相邻的神经根,脊髓等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痛,一侧或双侧下肢疼痛,麻木等症。

2、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有何因素?答:本病症的发生可归结为内在与外在两种因素的共同作用。

内在因素是腰椎间盘的退变;外在因素是外伤,劳损等。

其主要的病理变化是纤维环的破裂和髓核突出。

由此产生化学性刺激和物理压迫。

3、腰椎间盘突出症从程度上分几种?答:根据腰椎间盘突出的程度可分为:①膨出:髓核未突破纤维环,纤维环整体移位后压迫相邻组织。

此型最轻,很容易恢复。

②突出:髓核突破纤维环,刺激、压迫周围组织。

脑面血管瘤病诊断与治疗PPT

脑面血管瘤病诊断与治疗PPT
THEME TEMPLATE
20XX/01/01
脑面血管瘤病 的诊断与治疗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脑面血管瘤病的概述
诊断方法 治疗方法 并发症及处理 预防与护理
单击此处护理人员:XX 医院-XX科室-XX
章节副标题
脑面血管瘤病的概述
章节副标题
定义与分类
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血常规、血生化、凝血功能等 影像学检查:CT、MRI、DSA等 病理学检查:组织活检、细胞学检查等 基因检测:基因突变、基因表达等
鉴别诊断
影像学检查:CT、MRI等,观察 血管瘤的大小、位置、形态等
临床表现:头痛、头晕、视力下 降等症状,结合病史和体征进行 诊断
病理学检查:活检、组织学检查 等,确定血管瘤的类型和性质
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乐观 积极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
和焦虑
护理方法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 过度紧张和焦虑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 现并治疗疾病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 烟、限酒、保持良好的饮食 习惯等
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 休息和睡眠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 质,提高免疫力
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预防 口腔疾病
饮食调整:保持营养均衡, 避免刺激性食物
定期复查:定期进行影像学 检查,观察病灶变化情况
心理支持:保持积极心态, 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
定期随访与复查的重要性
定期随访:了解 病情变化,及时 发现问题
复查:评估治疗 效果,调整治疗 方案
定期随访与复查: 有助于医生了解 病情,制定个性 的病情,提 高治疗依从性
注意事项与建议
章节副标题

头-面血管瘤综合征科普宣传PPT

头-面血管瘤综合征科普宣传PPT
医疗专家建议家族成员进行基因检测以了解 潜在风险。
谁会受到影响?
易感因素
除了遗传因素外,环境因素也可能对疾病的 发展产生影响。
研究者仍在探索与此病症相关的环境和生活 方式因素。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Fra bibliotek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症状出现
如果发现面部或头部有异常血管瘤,应尽快就医 。
及时诊断和治疗可以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头-面血管瘤综合征科普宣传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头-面血管瘤综合征? 2. 谁会受到影响? 3.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4. 如何进行治疗? 5. 如何提高公众意识?
什么是头-面血管瘤综合征?
什么是头-面血管瘤综合征? 定义
头-面血管瘤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血管性疾病,通 常表现为面部和头部的血管瘤。
这种综合征可能会伴随其他系统的异常,如骨骼 和内脏器官的畸形。
什么是头-面血管瘤综合征?
症状
该综合征的主要症状包括面部红色或紫色的血管 瘤、出血、疼痛等。
症状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有些人可能只会有轻 微的外观问题,而其他人则可能面临更严重的健 康风险。
什么是头-面血管瘤综合征? 影响
头-面血管瘤综合征不仅影响外貌,还可能导致功 能性问题,如视力或听力障碍。
治疗方法包括激光治疗、冷冻疗法或手术, 具体方案视患者病情而定。
治疗目标是减轻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
如何进行治疗?
长期管理
患者可能需要长期的随访和护理,以监测病 情的变化。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反馈和检查结果调整治疗 方案。
如何进行治疗?
生活方式调整
患者应关注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合理饮食 和适量运动来增强体质。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定期检查

颅骨肿瘤及肿瘤样变

颅骨肿瘤及肿瘤样变

附病例:顶骨骨瘤
【颅骨骨软骨瘤】 骨软骨瘤:又名外生骨疣,属软骨肿瘤,是指 在骨的表面覆以软骨帽的骨性突出物。是最常 见的骨肿瘤,有单发性及多发性两种。单发性 多见,多发性较少见。 骨软骨瘤好发部位:长骨干骺端,以股骨下端 和胫骨上端最为常见 ,颅骨骨软骨瘤较少见。 骨软骨瘤好发于10—30岁,男性多于女性。 X线上表现为:骨性基底和软骨盖帽两部分。
附病例:右侧颞骨软骨母细胞瘤。 患者:女性,60岁。右耳闷塞1月余.无头痛。 查体:右耳外道前上壁有一肿物.呈肉色样,表面光滑,能窥及紧张部分耳膜 未见异常 。 CT:右侧颞骨呈分房状膨胀性骨质破坏,大小约2.0 cm x 2.3 cm。软组织样密 度.平扫CT值约46.8HU,边界尚清.病变向后破坏外耳道前壁并突入 外耳道内, 大小约0.5cm x 0.8 cm.向前内突向颅内。 MRI:右侧颞骨显示膨胀性团块状改变,T1WI呈稍中等信号,T2WI为低信号.其 内信号不均.向右侧颞叶后下区膨胀致局部颞叶受压、移位.边缘尚清.小部 分向外耳道突入。 手术所见:颅底处颞骨破坏.有褐色软组织肿块,肿块呈破坏性生长.肿瘤与 被破坏骨质混杂.并与硬脑膜粘连 病理:肿瘤由单棱细胞及多梭巨细胞混合而成.单核细胞核卵圆形.可找见核 沟.边界欠清楚.基质可见软骨样分化及“格子样”钙化,瘤组织于骨组织内 呈侵袭性生长。 免疫组化:S-100(±)、 CD68( +)、MAC387(-)、AE1/AE3(-)、Actin部分 (±) 、CD31(-) 。 病理诊断:软骨母细胞瘤。
附病例:右侧额骨肉瘤
【颅骨软骨母细胞瘤】 软骨母细胞瘤又称成软骨细胞瘤。占全部骨肿唐的 0 8%-1.0% 。由Codman首次报逍,其中良性软骨母细 胞瘤被Jaffe和Lichtensleun描述为“钙化的软骨巨 细胞瘤 ”。软骨母细胞瘤的发生通常与继发性骨化 中心有关,好发于四肢长管状骨的骨骺区。 55%位于 干骺板,再侵及骺部和干骺端 ,其中尤以股骨远端 和胫骨近端最多见。其次为股骨近端、胫骨近端、跟 骨和坐骨等 ;一般有二次骨化中心的骨骺皆可发病。 因此肿瘤也可以发生于长骨骨骺和骨突以外的不典型 部位 。颞骨软骨母细胞瘤发病年龄较发生于长骨者 大,好发于40一60岁.男略多于女.

宝宝头上有血管瘤怎么办

宝宝头上有血管瘤怎么办

宝宝头上有血管瘤怎么办*导读:血管瘤是小儿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多见于皮肤与皮下,病变为血管的汇集与增多,腔内充满血液,与循环系统相通,故名血管瘤。

……新生儿血管瘤怎样治疗血管瘤是小儿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多见于皮肤与皮下,病变为血管的汇集与增多,腔内充满血液,与循环系统相通,故名血管瘤。

临床常见类型有:(1)毛细血管瘤:突出皮肤,色鲜红或紫红,界限明显,形如杨梅,故称杨梅状血管瘤。

另一种为红斑又称“胎记”,不突出皮肤,色呈鲜红,加压色退。

(2)海绵状血管瘤:为一种多见的血管瘤,外观皮肤正常,肿瘤位于皮下或肌肉层,形状多不规则,摸之柔软,具有弹性,挤压时缩小,然后又恢复原状。

(3)先天性动、静脉瘘:浅表动、静脉瘘多位于皮下,可见搏动亦称蔓状血管瘤。

深部动、静脉瘘,多见于肢体,局部肢体增粗,有时听到杂音。

治疗方法为:(1)自行消退: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中一部分可自行消退,但在小儿出生后6个月生长迅速,有时在学龄期才会消失。

(2)红斑痣、毛细血管瘤,可用同位素贴敷治疗,不留疤痕也无痛苦,效果满意。

(3)海绵状血管瘤:可采用冷冻疗法、注射硬化剂使其血管栓塞而治愈,或手术切除。

(4)先天性动、静脉瘘,如肢体增大影响功能,则可作动脉造影后手术治疗。

血管瘤是一类由新生血管组成的良性肿瘤。

多发生于婴幼儿。

临床可分为鲜红斑痣、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及混合型四型。

毛细血管瘤约占80%的血管病变发生率。

此型血管瘤临床很常见,国外文献统计男女性别比为1:3左右,国内没有一切确的统计数字,临床初步估算女性患病率较高。

Mulliken等报道的40%的婴儿出生时就可发现,50%在出生后数天至数十天出现。

国外文献报道约有80%-90%左右的毛细血管瘤可自然消退。

我们的临床资料结果相似。

同时我们认为这一倾向是鉴别其他血管畸形的重要因素。

而且自然消退的时期绝大多数历时2~3年。

对于无法自然消退的病灶可选择多种治疗手段。

血管瘤临床表现皮肤血管瘤是婴幼儿常见的先天性血管增生而形成的良性肿瘤。

骨血管瘤

骨血管瘤

病理
➢海绵型:薄壁血管及血窦
•颅骨和脊椎
➢毛细血管型型:增生并扩张毛细血管•扁骨和长骨干骺端
临床表现
•年龄:好发于中年
•部位:脊椎常见,其次颅骨和长骨
•症状:多无明显症状,有时局部疼痛,肿块或压迫症状
影像表现
脊椎血管瘤
•病变区骨小梁粗大稀疏,呈栅栏状、
网眼状改变
DR T1WI T2WI
DR T1WI T2WI
腰椎血管瘤
CT
影像表现颅骨血管瘤
•板障膨胀性破坏
•外板变薄
•放射状骨针
影像表现
CT
•膨胀性骨破坏放射性骨嵴
•椎体内稀疏、纵行粗大骨小梁
•增强扫描明显强化
MRI
•T1WI高信号
•T2WI高信号
•栅栏状、皂泡状或放射状低信号间隔
影像表现
管状骨血管瘤
•溶骨性骨破坏
•骨破坏呈泡沫状
•病灶内可见钙化及骨化
鉴别诊断
➢脊椎溶骨性转移瘤
•不规则骨破坏
•无栅栏状改变
•MRI呈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颅骨骨肉瘤
•边缘无硬化缘
•瘤样骨针排列不规整
•病程短,疼痛明显
小结
➢骨血管瘤的影像表现
1.脊椎血管瘤呈栅栏状改变,MRI个序列
均为高信号
2.颅骨血管瘤膨胀性骨破坏伴放射状骨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男 19岁 主诉:间断头痛2年,发现左眉弓畸形1年,
头痛加重一周。 入院查体:左侧眉弓外侧包块,大小1*1cm,质硬, 固定,无压痛。
T1WI
T2WI
Flair
DWI
T1WI+C
病理诊断:骨内血管瘤
光镜(H-E染色):骨组织内大量血管增生,壁薄而腔大,腔 内含有血细胞,管壁为单层内皮细胞。
床表现无特异性。 病理特征:起源于板障,大量扩张的血管腔,向两侧 发展。 影像特征:膨胀性骨破坏,边界清晰,硬化边,放射 状粗大骨针。
谢 谢!
南方医科大学 2012级医学影像学 5年制本科 陈海燕同学 胡仰玲同学 提供的素材及帮助。
临床表现
本病生长缓慢,多无临床症状,可扪及肿块。 多见于20-40岁。 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指标。
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但由于病变的血供丰富,
术中出血量大,准确的术前诊断很重要。
影像表现
X线平片:正位片示颅骨内透光区,内见自中央向四
周放射的骨间隔,似日光照射。
影像表现
CT:类圆形,高、低混杂密度,膨胀性骨质破坏,病
颅骨肿瘤的影像诊断
吴元魁 副教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颅骨肿瘤
原发性颅骨肿瘤 良性 骨瘤 软骨瘤 血管瘤 板障内上皮样及皮样囊肿 板障脑膜瘤 骨巨细胞瘤 纤维瘤 恶性 成骨肉瘤 软骨肉瘤 纤维肉瘤 脊索瘤 骨巨细胞瘤 成软骨细胞瘤 成骨细胞瘤 继发性颅骨肿瘤 脑膜瘤 颈静脉球瘤 转移瘤 神经母细胞瘤 Ewing肉瘤 骨髓瘤 白血病 淋巴瘤
成骨肉瘤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临床表现:局部畸形或伴有疼痛; 发病隐匿,进展缓慢,病程数年至数十年; 影像表现:颅骨内外板和板障骨质膨大、增厚或囊状
改变,呈毛玻璃样伴骨质硬化改变,病变范围弥漫, 无明确边界;最常见的为颅面骨不对称增大。
Hale Waihona Puke 病例 1病例1嗜酸性肉芽肿
多小于30岁,3-10岁多见。 单发的颅骨嗜酸性肉芽肿,因为颅骨内外板的受累程
度不一致,常表现为斜坡状边缘,硬化边不明显。
4岁,
22岁
胆脂瘤
胆脂瘤:病变内无骨性成分,增强扫描无强化。
转移瘤
溶骨性转移瘤:常边界不清,瘤内无日光放射状结构。
女,33岁。 甲状腺癌病史。
脑膜瘤
好发部位:矢状窦、大脑凸面、桥小脑角区。 分型:颅内脑膜瘤引起颅骨增生硬化分为局限性和弥
鉴别诊断
骨瘤 成骨肉瘤 纤维异常增殖症 嗜酸性肉芽肿 胆脂瘤 转移瘤
脑膜瘤
骨瘤
骨瘤常见于额窦和筛窦,发生于颅骨时,常见于颅骨
外板,表现为象牙状外生骨疣。
成骨肉瘤
临床表现:疼痛为最早症状,持续性局部钝痛,很快
发展为持续性剧痛、夜间痛。肿瘤血运丰富,局部温 度升高,头皮及板障血管扩张,有时可摸到搏动及血 管杂音,皮肤呈青紫色; 恶性程度高,呈侵袭性生长,晚期可血行转移; 影像表现:不规则软组织肿块伴明显骨质破坏,棉絮 状、放射状、象牙状肿瘤骨,无硬化边。
鼻咽癌、鼻窦侵蚀性肿瘤
颅骨肿瘤样病变
嗜酸性肉芽肿 黄色瘤
颅骨纤维结构不良 畸形性骨炎 颅骨硬化症
动脉瘤样骨囊肿 软脑膜囊肿 板障内骨囊肿 颅骨膜血窦 婴儿颅骨皮质肥厚 颅骨内板增厚 石骨症
病例1
男 16岁 主诉:右顶部肿物逐渐增大半年 患者于半年前理发时发现右顶部有一肿物,约为花生
米大小,质硬,无压痛,皮肤无红肿渗液,未予重视, 亦未做特殊处理,肿物逐渐增大,目前约为乒乓球大 小。余无殊。 入院查体:右顶部头皮局部隆起,可触及约4*3cm大 小肿物,边缘不清,局部皮肤无红肿,破溃;质硬, 活动度差,未触及波动感。
漫性,局限性以内板增生硬化为主,弥漫性则以内外 板及板障均受累,骨质增生以外板为主时,可呈层状 或放射状骨针,但骨针较短,常有增粗的血管沟和颅 内压升高等; 影像特征:宽基底,边界清楚,增强扫描明显均匀强 化,脑膜尾征。
病例1
病例2
测试题
非典型脑膜瘤,WHO Ⅱ级
小 结
颅骨海绵状血管瘤少见的良性骨肿瘤,20-40岁,临
病理分型
海绵状型:多见,早期仅局限于板障内,以后逐渐向
内外板膨胀性生长,形成类圆形且边缘不整齐的透亮 区,周围无或伴有硬化缘,内有不规则排列的骨小梁。 易向外板生长、破坏外板,引起骨膜反应:表浅粗大 的骨小梁与颅骨垂直或向四周放射,典型者呈“怒发 冲冠”表现。 毛细血管型:较少见,表现为仅有骨质破坏而无反应 性骨针形成。部分颅骨血管瘤可侵入软组织,形成密 度不均匀、形态不规则的软组织内病变。 其他类型:动静脉型、静脉型和混合型。
外形不规则的血管构成,腔内含有血液,管壁为单层 内皮细胞。 免疫组化:CD34(血管+)、Actin(部分+)、 Desmin(-)、Ki-67(+,5%) 病理诊断:骨内血管瘤
颅骨血管瘤(calvarial cavernous hemangioma )
虽然血管瘤很常见,但骨血管瘤少见,国内统计,占
灶边界清晰,内外板变薄,高密度硬化环。内部高密 度的骨针:表浅者骨针与颅骨表面垂直,深部骨针呈 蜂窝状或放射状排列。 MRI:T1WI 、T2WI 高信号,边界清晰,内可见放射 针状低信号间隔,增强后不均匀强化。邻近软组织信 号正常。
1. 内外突破型
2. 突破外板型
3. 突破内板型
病例2
骨肿瘤的1.4%,良性骨肿瘤的2.6%。多见于脊椎和颅 骨,长管骨很少见。 颅骨血管瘤以额骨最常见,其次为顶骨、枕骨和眼眶。 本病起源于颅骨板障,系残余的胚胎成血管细胞形成 的错构样新生物,掺杂于骨小梁间,不易分离。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中年居多,一般单发,病变生 长缓慢,常表现为无痛性肿块;周围血管可怒张;实 验室检查均正常。
轴位CT骨窗
矢状位重建骨窗
Your Impression ?
•原发性骨肿瘤 •继发性骨肿瘤 •骨肿瘤样病变 • • 良性 恶性
骨瘤
骨肉瘤
血管瘤 嗜酸性肉芽肿 纤维结构不良 转移瘤 骨母细胞瘤 其他
病理学检查H-E染色
病理学表现
光镜所见:骨组织内血管增生,由大片壁薄、腔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