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类_环保与法规
城市轨道交通运输法律法规范本
城市轨道交通运输法律法规范本一、引言城市轨道交通(Urban Rail Transit)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方便快捷、减少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的重要责任。
为了确保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有序、高效运营,相关国家和地方政府纷纷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对城市轨道交通行业进行规范。
本文将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输法律法规进行梳理和总结。
二、铁路交通运输法铁路交通运输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重要法律,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也有一定的适用性。
该法从管理、安全、运输、经济等方面对铁路交通进行了明确规定,包括车站管理、运输保障、运输安全等内容。
三、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条例是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依据铁路交通运输法制定和发布的法规,对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了具体规定。
条例包括安全生产、车辆运维、设备设施、培训管理、应急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四、城市轨道交通行车规则城市轨道交通行车规则是为确保轨道交通列车安全运行而制定的文件,主要包括列车行车指挥规则、运行安全规则、运营秩序规则等。
该规则对列车运行时的信号指挥、速度限制、列车间隔、乘客上下车等进行了详细规定。
五、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本技术条件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本技术条件是交通运输行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发布的专门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定的标准,由车辆的构造、性能、电气设备、安全装置等方面进行规范。
六、轨道交通车站设计规范轨道交通车站设计规范是由城市规划部门和交通运输管理机构共同制定的,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规范对车站的布局、照明、安全出口、无障碍设施等方面做出了详细要求。
七、城市轨道交通环境保护法规城市轨道交通环境保护法规主要涉及噪音控制、排放管理、能源利用等方面的内容,旨在保护环境、减少对周边居民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此类法规是保障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环境和谐共生的重要依据。
八、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规定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规定规范了票价制定、收费方式、乘车刷卡、票务监管等方面的问题。
铁道概论轨道交通运输法规与政策
铁道概论轨道交通运输法规与政策在现代社会中,轨道交通作为一种高效、便捷、安全的交通方式,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确保铁道交通的正常运营以及乘客的舒适出行,各国都制定了相关的法规与政策。
本文将介绍铁道交通运输法规与政策的基本概念、目的以及具体内容。
一、概述1.1 轨道交通运输法规与政策的定义铁道交通运输法规与政策是为了规范和管理轨道交通运输而制定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规则和政策文件。
它们的制定目的是保障轨道交通的安全、高效运营,提高乘客的交通出行体验。
1.2 轨道交通法规与政策的重要性轨道交通法规与政策的实施,对于维护乘客的合法权益,确保运输设备的安全可靠,保证交通运输的高效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们不仅规定了轨道交通运输的各项制度、标准和权限,还明确了运营单位的责任与义务。
二、法规与政策内容2.1 轨道交通安全法规轨道交通安全法规是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法规框架。
其中包括对轨道交通运输设备、行车管理、乘客安全等方面进行明确规定,并设定了相应的责任和惩罚措施。
此类法规的核心是确保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营,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2.2 运输政策轨道交通运输政策涉及到运输服务的方方面面,包括票价政策、运营计划、人员管理等。
政策的核心是为了提升轨道交通的服务质量和乘客体验,促进轨道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运输政策还会涉及到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和协调,提高整个交通体系的效率。
2.3 环境保护政策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轨道交通运输政策也越来越注重环境保护。
相关政策会规定减少噪音、降低污染排放等环境标准,鼓励采用清洁能源、推广节能技术等措施。
轨道交通运输单位也将积极履行环境保护责任,促进可持续发展。
三、法规与政策的实施3.1 法规与政策的发布与修订轨道交通法规和政策的发布由相关政府部门或交通管理机构负责。
发布时需要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确保法规和政策文件的科学性、合理性,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修订和完善。
3.2 法规与政策的执行轨道交通法规和政策的执行需要各级政府、运输单位以及乘客的共同努力。
城市轨道交通节能减排政策
城市轨道交通节能减排政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交通出行需求的增长,城市轨道交通(Urban Rail Transit,简称URT)作为一种快速、高效、环保的交通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城市的关注和推崇。
然而,大规模运行的轨道交通系统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各个城市纷纷制定了节能减排政策,以降低城市轨道交通的能源耗费和环境影响。
一、技术改进为了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能源利用效率并减少排放,技术改进是以下几个方面的重点:1. 动力系统优化:通过改进列车车头的动力系统,降低列车的能耗。
采用先进的电力传动技术,如牵引变频技术和再生制动技术,能够有效地回收能量,并在列车加速和制动时实现能量的再利用。
2. 车辆轻量化:减少列车的重量可以显著降低能源消耗。
采用先进的轻量化材料和结构设计,如碳纤维复合材料和铝合金车体,可以提高列车的强度和安全性同时减轻重量。
3. 能源管理系统:引入先进的能源管理系统,实时监测和调整能源的使用情况,根据实际运营情况进行智能调控和优化,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二、清洁能源应用清洁能源的应用是城市轨道交通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之一:1. 太阳能利用:利用轨道交通站点屋顶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为站点提供电力供给,减少对传统电网的依赖。
同时,可将多余的电能储存起来,为列车充电和提供应急供电。
2. 能量回收利用:利用列车制动时所产生的能量,采用能量回收系统进行回收和储存。
在列车再次启动时,将储存的能量释放出来,减少对其他能源的依赖。
三、智能化运营智能化运营可以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效率和性能,减少能源的浪费:1. 列车运行调度:通过采用先进的列车运行调度系统,实现列车的优化排班和智能控制,减少列车在站点的停留时间和加速减速的频次,从而降低能源的消耗。
2. 乘客流量预测:通过乘客流量预测系统,实时监测和预测各个站点、线路的乘客流量,调整列车数量和运行频率,实现乘客需求和列车运行的最佳匹配,减少能源的浪费。
城市轨道交通环境保护方案
城市轨道交通环境保护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急剧增加,交通拥堵问题逐渐突出。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应运而生。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高效、快捷的交通工具,被越来越多的城市采用,但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环境问题。
为了保护城市环境,我们需要制定城市轨道交通环境保护方案。
一、加强噪音控制城市轨道交通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噪音污染,给周边居民带来困扰。
为了减少噪音对居民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如优化轨道和车辆设计,减少噪音产生;加装隔音设备,降低列车噪音的传播;制定噪音限制标准,加强对噪音的监测和管理;在轨道交通周边设置隔音墙等。
二、减少大气污染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尾气排放,导致大气污染加剧。
为了减少大气污染,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推广使用新能源车辆,如电动车、氢燃料电池车;加强车辆尾气排放监管,确保车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建设车辆维修和加油站,减少尾气泄漏;加强轨道交通区域的空气质量监测,及时采取措施应对污染情况。
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高能效的交通工具,应该更好地发挥其优势,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优化列车设计,减少能源消耗;改进列车驱动系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大能源回收利用力度,如通过制动能量回收技术将制动过程中产生的能量回馈到电网中供其他列车使用。
四、保护生物多样性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会破坏和影响周边的生态环境,进而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
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在轨道交通规划和建设过程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尽可能减少对生物活动的干扰;建设生态廊道和绿化带,为野生动植物提供合适的栖息地;加强对建设过程中涉及到的植物和动物的保护,避免物种灭绝或减少。
五、加强环境监测和管理为了有效保护城市轨道交通环境,需要建立健全的环境监测和管理体系。
我们应该加强对轨道交通环境影响的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和标准,明确环境保护责任;加强对相关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监督,确保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HJ 453-2008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城市轨道交通
境境
境境
施工期与运营期类比调查、测量与评价
声振 电 水 大 固 生
环动 磁 环 气 体 态
境环 环 境 环 废 环
境境
境物境
施工期与运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声振 电 水 大 固 生
环动 磁 环 气 体 态
境环 环 境 环 废 环
境境
境物境
环境保护措施效果分析及投资估算 向建设、设计单位反馈意见
制定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测计划
具有配属车辆,以及承担车辆的运用管理、整备保养、检查工作的基本生产单位。 3.14 建设 construction
新建、改建和扩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的前期规划、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安装、调 试、验收以及试运行。 3.15 运营 operation
为实现安全有效运送乘客而有组织开展的一切活动的总称。 4 基本规定 4.1 评价程序
2
HJ453-2008 3.10 车组 set of car
由单节车编成固定的基本行车单元,可在轨道上独立运行的车辆组合体。 3.11 列车 train
在线路上运行的,由一个或多个车组组成的集合体。 3.12 车辆段 wikipedia
具有配属车辆,以及承担车辆的运用管理、整备保养、检查工作和承担较高级别的车辆检修 任务的基本生产单位。 3.13 停车场 depot
采用专用导向装置运行的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包括地铁、轻轨、单轨、有轨电车、自动 导向轨道交通,以及直线电机轨道交通。
3.2 地铁 subway 采用专用轨道、专用信号,在全封闭线路上独立运营的大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线路
主要设在地下隧道内,也有部分延伸到地面或高架结构上,高峰小时单向客运能力一般在 30000~70000 人次。 3.3 轻轨 light rail
南通市轨道交通条例
南通市轨道交通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通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1.12.16•【字号】南通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0号•【施行日期】2022.02.01•【效力等级】其他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轨道交通正文南通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0号《南通市轨道交通条例》由南通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次会议于2021年9月18日通过,经江苏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于2021年12月2日批准,现予公布,自2022年2月1日起施行。
南通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1年12月16日南通市轨道交通条例(2021年9月18日南通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次会议通过2021年12月2日江苏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批准)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规划和建设第三章保护区管理第四章运营服务第五章安全和应急管理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轨道交通管理,保障轨道交通安全,维护轨道交通相关主体的合法权益,促进轨道交通健康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运营、安全及其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轨道交通,是指地铁、轻轨、市域快速轨道等城市轨道公共客运系统。
本条例所称轨道交通设施,是指轨道交通的轨道、隧道、高架、车站(含出入口、通道)、车辆、机电设备、通信信号系统和其他附属设施,以及为保障轨道交通运营而设置的相关设施。
第四条轨道交通发展应当遵循科学规划、配套建设、综合开发、安全运营、规范服务的原则。
第五条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轨道交通工作的领导,将发展轨道交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轨道交通工作协调机制,及时研究解决轨道交通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构建共建共治的轨道交通安全运行治理体系,倡导轨道交通等绿色出行方式。
市域轨道交通 政策文件
市域轨道交通政策文件概述市域轨道交通政策文件是为了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发展,提高城市交通运输效率和质量,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文件。
本文将从政策的背景、目标、主要内容以及实施措施等方面,全面介绍市域轨道交通政策文件的内容。
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快速增长,城市交通压力不断加大,道路拥堵日益严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高城市交通的便利性和效率,市域轨道交通成为了一种重要的交通解决方案。
市域轨道交通具有环保、高效、大运量等优势,可以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目标市域轨道交通政策文件的主要目标是建立健全城市轨道交通体系,提高城市交通运输效率和质量,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具体目标如下:1.建设完善的市域轨道交通网络,覆盖城市主要区域和交通枢纽。
2.提高轨道交通的运输能力和效率,减少交通拥堵,缩短出行时间。
3.强化轨道交通的安全管理,确保乘客出行安全。
4.优化轨道交通服务质量,提升乘客体验。
5.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主要内容市域轨道交通政策文件的主要内容包括:1. 规划建设制定和实施市域轨道交通规划,包括线路规划、站点设置、运行组织等。
规划建设要充分考虑城市发展需要、人口分布、交通流量等因素,确保线网布局合理。
2. 技术支持加强市域轨道交通技术研究和技术支持,提高轨道交通的安全性、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
引进先进的轨道交通技术和装备,推动技术创新和应用。
3. 运营管理健全市域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体系,包括票务管理、运行调度、安全管理等。
建立健全的安全监控系统,提高运营管理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
4. 财务保障建立市域轨道交通资金保障机制,保证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的资金需求。
积极探索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轨道交通建设。
5. 多式联运推进市域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的接驳,实现多式联运。
提供便捷的换乘条件,优化综合交通网络,提高出行效率和便利性。
6. 政策支持制定相关政策法规,鼓励轨道交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
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管理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保障公民和社会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城市交通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轨道交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是指由市政府组织建设、拥有和经营的铁路运输系统,包括地铁、轻轨和城市快速铁路。
城市轨道交通为城市开展公共交通服务、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善城市环境起着重要作用。
第三条市政府负责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保障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便捷和高效。
第二章规划建设第四条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应符合国家和省级规划要求,与城市整体规划相协调。
市政府负责编制和审批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的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
第五条市政府应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合作,确保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其他基础设施的协调推进,共同提升城市交通的整体效能。
第六条市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确保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对环境的影响符合标准,并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第七条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应提供必要的安全设施和紧急救援措施,确保乘客和员工的安全。
第三章运营管理第八条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机构应当具备相应的运营资质,依法进行运营活动。
市政府应当建立运营机构的培训、考核和监督机制,确保运营安全和服务质量。
第九条市政府应当制定相关的票价政策,合理确定城市轨道交通的票价,并依法进行调整。
第十条市政府应当建立城市轨道交通的定期检修和维护制度,确保运营设施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一条市政府应当加强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管理,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和应急演练,确保运营安全。
第四章监管与执法第十二条市政府应当建立城市轨道交通的监管机构,负责对运营机构的经营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
第十三条市政府应当加强对城市轨道交通的执法力度,对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查处和处罚。
第十四条市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城市轨道交通的投诉举报制度,做好公众对城市轨道交通的监督和参与,及时处理投诉和举报事项。
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管理办法
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管理办法城市轨道交通由于其具有运量大、速度快、安全、准时、环保、节能和节地等特点,加快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已经成为解决大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日益突出的交通拥挤问题。
下文是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管理办法,欢迎阅读!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管理办法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本市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规范城市轨道交通管理,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维护城市轨道交通各方主体的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运营、综合开发利用、安全保障及其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城市轨道交通,是指采用专用轨道导向运行的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
第三条城市轨道交通遵循统筹规划、优先发展、政策扶持、综合利用、规范运营、安全便捷的原则。
第四条市人民政府设立城市轨道交通议事协调机构,统筹协调解决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运营、综合开发利用、安全保障等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含开发区管理机构,下同)应当协同做好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运营、安全保障以及土地征收利用等工作。
第五条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监督管理,其所属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负责具体实施工作。
市规划主管部门负责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实施的监督管理工作。
市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城市轨道交通及其安全保护区内相关建设工程的监督管理工作。
市公安机关负责城市轨道交通的治安管理、消防监督管理和反恐工作,维护治安秩序。
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城市轨道交通用地保障工作。
市发展改革、财政、土地储备、城市管理、环保、卫生计生、林业和园林、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审计、安监、质监、价格、人防、水务、地震等部门、政府应急机构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和各自职责,共同做好城市轨道交通的相关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市政公用事业,实行企业化运作。
市人民政府依法确定的城市轨道交通经营单位按照本办法具体负责实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综合开发利用等工作。
GB50490-2009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条文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GB 50490—2009条文说明1目录1 总则 (1)3 基本规定 (2)4 运营 (5)4.1行车管理 (5)4.2客运服务 (6)4.3维修 (6)4.4车辆基地 (6)5 车辆 (7)5.1一般要求 (7)5.2车体 (7)5.3牵引和制动 (7)5.4车载设备和设施 (8)6 限界 (9)7 土建工程 (11)7.1线路工程 (11)7.2轨道工程 (11)7.3建筑 (13)7.4结构工程 (15)8 机电设备 (17)8.1供电系统 (17)8.2通信系统 (17)8.3信号系统 (18)8.4通风、空调与采暖系统 (18)8.5给水、排水与消防系统 (20)8.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21)8.7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 (22)8.8自动售检票系统 (23)8.9自动扶梯、电梯 (24)8.10站台屏蔽门 (24)11 总则1.0.1 阐述制订本规范的目的。
我国在城市轨道交通标准化方面,还没有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标准体系,特别是在涉及安全、卫生、环境保护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等方面需要政府进行控制的关键技术要求,还没有系统的强制性规定,这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健康发展。
快速发展的城市轨道交通事业迫切需要标准体系的形成和完善,政府也需要加强对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技术监督,保证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建设质量和运营安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1.0.2 阐述本规范的适用范围。
本规范的适用范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1.城市轨道交通根据城镇建设行业标准《城市公共交通分类标准》CJJ 114—2007,城市轨道交通分为地铁系统、轻轨系统、单轨系统、有轨电车、磁浮系统、自动导向轨道系统、市域快速轨道系统七个类别。
本规范不适用于磁浮系统中的高速磁浮系统。
不同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各具技术特点,在本规范的条款中,针对不同类型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异同点,分别规定其技术要求。
城市轨道交通法律法规
城市轨道交通法律法规城市轨道交通法律法规1. 前言城市轨道交通是指在城市内部或城市与城市之间,通过轨道交通工具(如地铁、轻轨等)进行运输和交通的方式。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并且在城市交通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维护城市交通秩序、保障乘客的合法权益,各地纷纷出台了一系列城市轨道交通法律法规。
2. 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法该法规是城市轨道交通的基本法律法规,主要用于规范城市轨道交通的管理和运营。
其中包括以下方面内容:轨道交通运营企业的准入和退出条件轨道交通线路的规划、建设和监管轨道交通车辆和设备的安全要求轨道交通票价和收费标准的制定轨道交通运营秩序和服务质量的监督3.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办法该法规主要用于规范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管理,确保乘客的安全出行。
其中包括以下方面内容:轨道交通行车规范和信号系统的要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和员工的安全培训和资质要求轨道交通车辆和设备的安全检测和维护要求轨道交通事故的处理和调查程序轨道交通安全监督和应急处理的措施4. 城市轨道交通乘客权益保护办法该法规主要用于保护城市轨道交通乘客的合法权益,维护良好的乘车环境。
其中包括以下方面内容:乘车秩序和礼仪的规范乘客信息保护的措施乘客人身财产安全的保障乘客投诉和申诉的处理程序乘客合法权益保护的法律途径5. 城市轨道交通环境保护管理办法该法规主要用于规范城市轨道交通对环境的保护和管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其中包括以下方面内容:轨道交通线路和车站周边的环境保护措施轨道交通车辆和设备的环保要求轨道交通噪声和振动的控制轨道交通能源消耗的减少和节约措施轨道交通环境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6. 城市轨道交通执法监督办法该法规主要用于加强对城市轨道交通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执法力度,确保城市轨道交通的顺利运营。
其中包括以下方面内容:城市轨道交通执法人员的职责和权力城市轨道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罚措施城市轨道交通违法行为的投诉和举报渠道城市轨道交通执法部门的协作和信息共享机制城市轨道交通执法结果的公开和监督机制7. 结语城市轨道交通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对于城市交通的有序运行和乘客权益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轨道交通减振降噪的国家层面的政策法规
文章主题:深度探讨轨道交通减振降噪的国家层面的政策法规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轨道交通系统在城市中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然而,随之而来的噪音和振动却成为了城市居民的心头大患。
为此,不少国家都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力求降低轨道交通的噪音和振动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的影响。
本文将从国家层面入手,深度探讨轨道交通减振降噪的政策法规。
一、政策法规的制定背景在这一部分,我们将探讨轨道交通减振降噪政策法规的制定背景。
分析各国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以及其制定政策法规的原因和目的。
在这个部分,我们需要对减振降噪的概念进行深入解释,并分析其对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的重要性。
二、不同国家的政策法规比较这一部分将分析不同国家对轨道交通减振降噪的政策法规。
我们将重点比较发达国家和发展我国家在这方面的表现,分析其差异和共同点。
我们还将分析各国政策法规的预算投入、执行力度和效果,以及探讨其中的亮点和不足之处。
三、政策法规的实施和执行政策法规的实施和执行是保证减振降噪效果的关键。
本部分将分析各国在政策实施和执行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包括监督管理机构的设置、技术标准的制定、应急处置和环保意识的提升等方面。
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实施政策法规所涉及的各方利益关系,以及可能存在的矛盾和挑战。
四、个人观点与理解在这一部分,我将共享我个人对轨道交通减振降噪政策法规的观点和理解。
我将结合自己的经验和研究,对此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个人的见解和建议。
我也将展望未来,对减振降噪政策法规的发展趋势做出展望。
五、总结与回顾我将对全文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
总结文章的重点观点和结论,回顾减振降噪政策法规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方向。
我还将为读者提供进一步阅读的参考资料和建议,帮助他们对这一话题有更全面、深刻的理解。
结语通过本文的深度探讨,相信读者对轨道交通减振降噪的国家层面的政策法规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未来的城市发展中,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将继续成为重要的议题,我们也期待着更多的创新和研究能够为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带来更多改善。
重庆市绿色轨道交通技术标准
重庆市绿色轨道交通技术标准绿色轨道交通,是指采用清洁能源作为驱动力,经过综合科技改造和设计,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城市轨道交通。
为了规范这样一种交通方式,制定了重庆市绿色轨道交通技术标准。
1. 总则绿色轨道交通技术标准,是指对重庆市绿色轨道交通车辆、线路、信号、通信、供电、辅助设备及控制系统等相关技术要求、检验方法、试验规程、试验方法等进行规范、统一和标准化的文件。
2. 基本要求2.1 环保节能绿色轨道交通应采用清洁能源作为驱动力,运用节能技术和环保材料,实现能源消耗和车辆排放的极限减少,使运输过程中的环境负荷降到最低。
2.2 安全可靠绿色轨道交通应在系统设计和整体策划中充分考虑安全和可靠性,严格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本标准规定,确保运营过程中的乘客和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2.3 舒适便捷绿色轨道交通应注重对乘客的服务和福利,提供舒适的环境和方便的服务,随时满足用户的需求。
3. 线路标准绿色轨道交通线路应在城市规划中充分考虑,优先考虑现有交通网络的接口。
线路应尽量保持直线或大曲线、减小曲率半径、降低坡度,增加采光和通风系统等手段来提高运行效率和乘客舒适度。
绿色轨道交通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要求设置线路标志、信号灯和安全设备等,并应该建立专门监督部门,及时解决相关问题。
4. 列车标准4.1 机车动力绿色轨道交通应采用清洁能源作为机车的动力源,如电力、太阳能及燃气等,关键技术应从源头上加以控制,实现低噪音、低能耗、低污染的目标。
4.2 设备运转绿色轨道交通的车辆应在严格的质量检验和安全测试后进行投入服役,相关设备应具备自动检测、自我故障修复和异常报警等功能,保证乘客乘坐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5. 信号通信标准5.1 信号设备绿色轨道交通的信号灯和相关设备应符合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应保证在所有情况下的消息传递的及时、准确和可靠。
绿色轨道交通的通信设备应具有高稳定性和可靠性,以确保车站、车辆与指挥中心之间的通信畅通。
地铁、轨道交通建设方面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清单
地铁、轨道交通建设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及工程规范清单一、法律类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7、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二、行政法规类1、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4、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管理办法5、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3、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4、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5、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三、政府规章类1、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方法2、关于禁止串通招标投标行为的暂行规定3、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4、工程建设项目堪察设计招标投标办法5、建筑工程项目设计招标投管理办法6、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投诉处理办法7、招标公告发布暂行办法8、工程建设项目自行招标试行办法9、国家计委关于指定发布依法必须招标目招标公告的媒介10、评标专家和评标专家库管理暂行办法1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城市轨道交通建筑安装工程费用标准编制规则》的通知(建标[2011]159号)12、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验收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建质[2014]42号四、地方规定类1、《杭州市地铁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暂行办法》发布部门: 杭州市政府发布文号: 杭政办[2011]18号2、《关于进一步加强地铁建设安全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发布部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文号: 建质电[2008]118号各省、自治区建设厅,北京市建委、规划委、交通委,上海市建设交通委、规划局,天津市建委、规划局,重庆市建委、规划局。
3、《杭州市地铁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发布部门: 浙江省杭州市人民政府发布文号: 杭州市人民政府令第234号,自2007年7月1日起施行。
4、《南京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2008]于2008年9月28日批准,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
1.0.1 为贯彻执行国家技术经济政策,规范城市轨道交通的基本功能和技术要求,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
本规范不适用于高速磁浮系统的建设和运营。
1.0.3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应满足安全、卫生、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要求,并应做到以人为本、技术成熟、经济适用。
1.0.4 城市轨道交通应经验收合格后,才可投入使用。
1.0.5 本规范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的基本要求,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尚应符合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2.0.1 城市轨道交通urban rail transit采用专用轨道导向运行的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包括地铁系统、轻轨系统、单轨系统、有轨电车、磁浮系统、自动导向轨道系统、市域快速轨道系统。
2.0.2 建设constru ction新建、改建和扩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的规划、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施工安装、调试验收和试运行,包括车辆和机电设备的采购、制造。
2.0.3 运营opera tion为实现安全有效运送乘客而有组织开展的各种活动的总称。
3.0.1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3.0.2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应明确城市轨道交通的功能定位、与其他交通方式的关系、发展模式和不同规划期的发展目标,提出网络规划布局以及线路和设施等用地的规划控制要求。
3.0.3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应以乘客需求为目标,应做到资源共享和方便乘客使用。
3.0.4 城市轨道交通在设计使用年限内,应确保正常使用时的安全性、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的要求。
3.0.5 城市轨道交通应采用质量合格并符合要求的材料与设备。
3.0.6 城市轨道交通应具有消防安全性能,应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应具备乘客和相关人员安全疏散及方便救援的条件。
3.0.7 城市轨道交通应采取有效的防淹、防雪、防滑、防风雨、防雷等防止自然灾害侵害的措施。
3.0.8 车辆和机电设备应满足电磁兼容要求,投入使用前,应经过电磁兼容测试并验收合格。
重庆市城市轨道交通管理办法
第二十九条运营单位在城市轨道交通沿线进行技术防护、测量及监测工作,相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当予以支持和配合。
第三十条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按以下规定划定城市轨道交通设施保护区范围:
运营单位应当按照安全运营服务标准的要求,安全运送乘客,保障乘客的合法权益。
第十三条电力、通信、供水等相关单位应当保证城市轨道交通正常运营的用电、通讯和用水。
第十四条运营单位应当按国家和本市的相关规定,配置消防、防汛、报警、救援等安全设施器材和设备。
第十五条运营单位应当履行下列安全运营职责:
(一)组织制定安全运营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竣工验收后,方可投入运营。
第三章 运营与安全
第十一条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应当遵循规范运营、方便乘客、安全便捷的原则。
第十二条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市安全生产监督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本市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服务标准。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制定城市轨道交通乘车规则,乘客进站、乘车应当遵守乘车规则。
第三十四条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三条第一、二、三、四、五、七项规定和三十二条第一项规定,由公安部门依法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造成损失的,还应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第三十五条违反本办法第三十二条第二项规定的,由无线电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处理。
第三十六条其他危害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或设施的行为,法律、法规规定应予处罚的,由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依法处理。
(三)擅自移动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各种标志设施;
(四)其他危害城市轨道交通设施,法律、法规规定应予处罚的行为。
单元1 城市轨道交通法律法规导论
2.民事法律责任的 承担形式
(1)停止侵害;(2)排除妨碍; (3)消除危险;(4)返还财产; (5)恢复原状;(6)修理、重作、更换; (7)赔偿损失;(8)支付违约金; (9)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10)赔礼道歉。
行政法律责任
行政法律责任又称行政制裁,是指行政相对人违反了行政法律规范所应当承担 的法律后果。
法律的表现形式
05
自治条例与 单行条例
根据《宪法》和《民 族区域自治法》的规 定,各级民族自治地 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 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 治、经济和文化的特 点,制定自治条例和 单行条例。
06 行政规章
07
特别行政区 的法律法规
08
国际条约
国务院各部、委员会、 中国人民银行、审计 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 能的直属机构,以及 省、自治区、直辖市 人民政府和设区的市 的人民政府所制定的 规范性文件称规章。
法律应由国家专门机
2
关制定、认可和解释。
法律以权利义务双向
3
规定为调整机制。
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
4
障实施。
法律的表现形式
01
宪法
02
法律
03 行政法规
04 地方性法规
宪法是由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依特别程序制 定和修改的,综合性 地规定国家、社会和 公民生活的根本事项, 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 一种法。
法律是指由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 员会经过特定的立法 程序制定和修改的, 规定和调整国家、社 会和公民生活中某一 方面带有根本性的社 会关系或基本问题的 规范性法律文件。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对城 市的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 影响。
3
4
城市轨道交通是世界公认 的低能耗、少污染的“环 保交通”,是解决城市拥 堵的最有效的手段,对于 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 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地铁轨道法律法规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铁作为一种快速、高效、环保的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得到了迅速发展。
然而,地铁轨道安全事故也时有发生,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本文以某市地铁轨道安全事故为例,分析地铁轨道法律法规在事故处理中的应用。
二、案例简介2019年5月,某市地铁一号线发生一起轨道安全事故,一辆地铁在行驶过程中,因轨道出现断裂,导致列车失控,撞上前方列车,造成3人死亡,多人受伤。
事故发生后,相关部门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工作。
经调查,事故原因为地铁轨道存在质量问题,施工过程中存在违规操作。
三、案例分析1. 违规操作导致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本案中,施工方在地铁轨道施工过程中,未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导致轨道出现断裂,最终引发事故。
2. 质量问题导致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生产者应当对其生产的产品质量负责。
本案中,地铁轨道存在质量问题,未能满足设计要求,导致事故发生。
3. 责任追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六十六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对事故负有责任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本案中,施工方因违规操作和质量问题导致事故发生,依法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四、法律法规应用1. 事故调查处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七十六条规定,事故调查组应当依法进行调查,查明事故原因,认定事故责任,提出处理意见。
本案中,事故调查组依法对事故进行了调查,认定施工方存在违规操作和质量问题,导致事故发生。
2. 追究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七十八条规定,事故责任单位应当依法承担事故责任。
本案中,施工方因违规操作和质量问题导致事故发生,依法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 事故赔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十六条规定,因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他人损害的,生产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劳动者提前()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A.十日B.十五日C.三十日D.三日答案:C2 . 《劳动合同法》中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月的平均工资。
A.三个B.十二个C.十个D.六个答案:B3 . 下列哪项不会污染环境A.固体废物施入农田B.使用农药C.有毒物质施入农田D.生活污水经科学处置后施入农田答案:D4 . 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法定经济补偿标准的()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A.二倍B.二倍以下C.一倍以上二倍以下D.百分之一百五十答案:A5 . 致使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形包括:()。
①劳动合同期满;②用人单位法定代表人死亡;③劳动者被人民法院宣告失踪;④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⑤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⑥用人单位发生严重经营困难;⑦劳动者达到退休年龄;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A.①②④⑥⑦⑧B.①③④⑤⑥⑧C.②③④⑤⑦⑧D.①③④⑤⑦⑧答案:D6 . 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A.违约金B.劳动报酬C.遣散费D.最低生活补助答案:B7 . 体现环境目标的要求,评价环境是否受到污染和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依据是()A.环境质量标准B.污染物排放标准C.环境监测方法标准D.环境标准样品标准答案:A8 . 某村办皮革厂的职工常常将工厂里的皮革边角料带回家中做燃料,致使村里经常弥漫一股怪味,该行为违反了A.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B.大气污染防治法C.水污染防治法D.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法答案:B9 . 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竟业限制的人员竟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A.1年B.2年C.3年D.4年答案:B10 . 法律赋予劳动者不经过提前通知,及时解除合同的情形不包括A.劳动关系尚未稳定B.对企业的规章制度不满意C.用人单位的非法强迫D.企业不按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答案:B11 . 合同被确认无效,给对方造成损害,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是A.过错方B.用人单位C.劳动者D.以上都不是答案:A12 . 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的情况是A.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B.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C.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D.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答案:C13 . 违反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向大气排放污染物浓度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的,应当A.缴纳排污费和超标排污费B.缴纳超标排污费C.停业整顿D.限期治理并由环保部门处以罚款答案:D14 . 按照国务院规定,国家实行职工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小时A.48B.40C.45D.50答案:B15 . 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的工资报酬A.100%B.200%C.300%D.400%答案:C16 . 劳动者可以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是A.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B.发生合并或者分立C.变更投资人D.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答案:D17 . 未成年工可以从事以下哪些工作A.餐厅服务员B.高层建筑工C.矿井采矿D.电梯维修答案:A18 . 生活废弃物可分为()A.可回收物、其他垃圾、有害垃圾、餐厨垃圾B.可回收物、不可回收物、餐厨垃圾、玻璃垃圾C.可降解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D.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玻璃垃圾、其他垃圾答案:A19 . 用人单位经济性裁员时,应当优先留用A.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人员B.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人员C.女职工D.年老体弱的职工答案:A20 . 下列关于环境损害赔偿纠纷处理的说法正确的是A.因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对原告提出的侵权事实,被告否认的,由被告负举证责任B.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1年C.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调解处理决定不服的,既可以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提起民事诉讼D.解决环境损害赔偿纠纷,必须先经过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调解处理,这是向人民法院起诉之前的必经程序答案:A21 . 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A.半天B.1天C.2天D.3天答案:B22 . (),用人单位不必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A.被依法宣告破产的B.劳动者主动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C.被吊销营业执照的D.被责令关闭、撤销的答案:B23 . 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A.百分之五十B.百分之六十C.百分之七十D.百分之八十答案:D24 . 新环保法明确规定,本法自(??)起施行。
每年6月5日为(??)A.2014年10月1日;联合国环境日B.2014年11月1日;世界环境日C.2015年1月1日;环境日D.2015年1月1日;世界环境日答案:C25 . 职工患病,在规定的医疗期内劳动合同期满时,劳动合同A.及时终止B.续延半年后终止C.续延1年后终止D.续延到医疗期满时终止答案:D26 . 未成年工是指年满()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劳动者A.14岁B.15岁C.16岁D.17岁答案:C27 . 《水污染防治法》规定对船舶污染实施监督管理的机关是A.各级人民政府的环保部门B.各级人民政府的水利部门C.各级人民政府的市政部门D.各级交通部门和航政机关答案:D28 . 我国《环境保护法》和其它法律中规定的承担环境民事责任的方式有A.悔过整改、消除危险、赔偿损失B.返还财物、恢复原状、支付违约金C.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恢复名誉D.排除危害、赔偿损失、恢复原状答案:D29 .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可以签订()试用期A.一次B.二次C.三次D.四次答案:A30 . 用人单位应定期对未成年工进行健康检查,以下体检情况错误的是A.安排工作岗位之前B.工作满一年C.年满十八周岁,距前一次的体检时间已超过半年D.每两年检查一次答案:D31 . 从法律范畴理解,?工作时间不应包括A.女职工孕期检查时间B.未成年人工作中安排的休息时间C.依法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的时间D.规定工作时间段内经批准的外出就医时间答案:D32 .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
A.30天B.60天C.1年D.2年答案:C33 . 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小时的用工形式。
A.四;二十四B.四;二十八C.六;二十四D.六;二十八答案:A34 .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A.1天B.3天C.15天D.30天答案:B35 . 在环境保护法规中,规定了多种行政处罚形式,其中使用最为普遍的是A.警告B.罚款C.责令限期治理D.缴纳排污费答案:B36 . 用人单位在下列哪些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A.元旦B.春节C.儿童节D.国庆节答案:A、B、D37 . 环境标准的法律性质体现为A.环境标准具有规范性B.环境标准以定量性的数据指标为表现形式C.环境标准具有法律约束力D.环境标准要由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制定和颁布答案:A、C、D38 . 用人单位不得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有A.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B.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C.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D.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5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答案:A、B、C、D39 . 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有A.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B.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C.用人单位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劳动者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D.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答案:A、B、C、D40 .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将固体废物分为(? ?)A.可降解废物B.工业固体废物C.城市生活垃圾D.危险废物答案:B、C、D41 .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的规定,符合有下列情形的,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A.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B.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C.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D.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答案:A、C、D42 . 我国征收排污费的目的是为了A.促进企业加强经营管理B.节约和综合利用资源C.治理污染D.改善环境答案:A、B、C、D43 .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答案:正确44 . 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答案:正确45 . 未成年工须持有劳动行政部门核发的《未成年工登记证》才能上岗答案:正确46 . 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无效答案:正确47 . 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无效答案:正确48 . 提起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时效期是1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受到损害时计算答案:错误49 . 禁止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为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介绍就业答案:正确50 . 违反《环境保护法》规定的,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导致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答案:正确51 . 试用期不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
答案:错误52 . 污染物排放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重新安装防污设施,并处罚款答案:正确53 . 试用期内,用人单位为劳动者办理缴纳社会保险等五险一金是法定义务答案:正确54 . 若是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答案:正确55 .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为改善环境,依照有关规定转产、搬迁、关闭的由企业事业单位自行负责。
答案:错误56 . 劳动者提前15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答案:错误57 . 劳动合同主体、内容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否则不能产生法律效力答案:正确58 .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经济、技术条件,不能制定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
答案:错误59 . 劳动争议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