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提问方式
心理学提问的六种方式
![心理学提问的六种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ce02528a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1d.png)
心理学提问的六种方式心理学中有多种提问方式,以下是其中六种常见的方式:1. 开放式问题,开放式问题通常以“什么”、“为什么”、“如何”等词开头,鼓励被访者展开回答,从而提供详细的信息和见解。
例如,“你觉得这个情况是怎样发生的?”这种问题可以促使被访者自由表达想法和感受。
2. 封闭式问题,封闭式问题通常可以用“是不是”、“有没有”等词开头,通常需要被访者作出简单的肯定或否定回答。
例如,“你今天感觉好吗?”这种问题通常用于确认特定信息或情况。
3. 衍生式问题,衍生式问题是建立在被访者先前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探讨相关话题的问题。
例如,“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这种问题可以帮助深入了解被访者的想法和情感。
4. 对比式问题,对比式问题通常用于比较不同情况或选择,以便了解被访者的偏好或态度。
例如,“你更喜欢A还是B?”这种问题可以帮助揭示被访者的偏好和价值观。
5. 反问式问题,反问式问题常常用于挑战被访者的观点或引发深入思考。
例如,“你认为这种做法是否符合伦理标准?”这种问题可以促使被访者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6. 情境式问题,情境式问题常常用于模拟特定情境或场景,以便了解被访者在特定情况下的行为或反应。
例如,“如果你处于这种情况下,你会怎么做?”这种问题可以帮助揭示被访者的行为倾向和决策过程。
这些提问方式在心理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中经常被使用,可以帮助心理学家更全面地了解被访者的心理状态、行为倾向和个人偏好。
通过灵活运用这些提问方式,心理学家可以更准确地获取被访者的信息,从而进行更有效的心理评估和干预。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六种方式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六种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c90f2639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26.png)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六种方式课堂有效提问的六种方式有:1、复述型问题;2、演绎型问题;3、概括型问题;4、分析性问题;5、追问型问题;6、反诘性提问。
有效提问不仅有助于学生从合适的角度理解知识、掌握方法、发现规律、解决问题,而且能启迪深度思维、引发探究热情、凸显数学思想、活跃课堂气氛。
1、复述型问题:这类问题常用“是什么”“怎么样”一类文字引出,一般能直接从教学内容中找到答案。
从思考的角度讲,这类问题着重于语言上的理解。
2、诠释型问题:这类问题就是已经抽象化出来某种概念,建议请问出来具体表现,把概念抽象化,常用"整体表现在哪"一类问题带出。
3、概括型问题:这类问题要求学生从已有的事实中抽象出概念。
比如说在给学生讲完故事后,提问"从······中看出······的句式引出,由于概括能力是逻辑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这类问题的就显得非常重要。
为了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实际教学中常常把演绎型问题和概括型问题结合起来组织提问。
4、分析性问题:分析性问题必须运用概念、推论推理小说,使用分析、比较、综合等方法,由表到里地思考问题,这类问题往往“为什么”带出。
5、追问型问题:就是把所传授的只是分解为一个个问题,一环又一环系统的提问学生。
追问的特点是教师发问的语气较急促,问题问题之间间隙时间较短,能训练学生的敏捷灵活的思维品质。
追问能使学生保持注意的稳定性,刺激其积极思考,有利于全面理解内容,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
6、馈电性回答:指有学生在观测认知过程中初步的出来的推论展开反对,例如:"你增么晓得这个比那个短?"这种回答可以使得学生进一步准确、仔细观察,从而构成恰当的结论。
另外还有:预设性提问、封闭式提问与开放式提问、陈述性提问、指令性提问、否定性提问、自答性提问等总之,教无定法,问也无定法,只要做到问需有法,问需知类就行。
提问的方式
![提问的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f9bf43b4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a6.png)
提问的方式提问是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交流方式之一。
它可以帮助人们获取信息、解决问题、探究事物、深化思考等。
在中文中,提问有许多种方式,每种方式都有其独特的构造规则和用途。
下面就让我们来探索一下中文中常见的几种提问方式吧。
一、疑问句疑问句是最常见的提问方式之一。
它通过在陈述句结尾加上一个“吗”字,以表示疑问,例子如下:你来自中国吗?他喜欢看电影吗?他们什么时候会到达机场呢?在疑问句中,“吗”字的使用一般限于在陈述句的结尾,同时,根据需要,还可以使用疑问词,例如什么、谁、哪里等。
此外,疑问句还可以使用否定词,例如不、没等等。
二、反问句反问句是一种比较委婉的提问方式,适用于询问肯定或否定答案显而易见的情况。
其构造通常是将一个肯定或否定的陈述句改为反问句,例子如下:这道数学题很简单,不是吗?你不会喜欢这个礼物,是吗?这道题很难,不是吗?在反问句中,“吗”字的使用一般限于在答语句子的结尾,同时,在疑问句中,主语和谓语的位置通常是倒置的。
三、祈使句祈使句是一种直接而又简单的提问方式,用于请求或建议别人采取行动。
其构造通常是在动词前面加上“请”或“让”,例子如下:请你打开窗户。
让我帮你拿书。
带上口罩,保护自己和他人。
在祈使句中,主语通常省略,动词的形式为原形,同时,祈使句的语气往往比较强烈,需要注意文化背景和场合的适应性。
你今天想吃中餐还是西餐?你更喜欢看电影还是听音乐?你想去学校还是去商场?在选择疑问句中,“还是”表示“或者”,其中的疑问词可以变化,例如哪个、哪种、哪个人等。
特殊疑问句是一种用于询问具体信息或细节的提问方式,包括:疑问词+陈述句、疑问词+把句子变为疑问句等。
其中,疑问词包括什么、谁、哪里、怎么、为什么等,例子如下:你住在哪里?你是哪个部门的?你们公司怎么处理这个问题?为什么他没有来参加会议?在特殊疑问句中,“疑问词+陈述句”的结构用于询问特定的信息,而“疑问词+把句子变为疑问句”的结构用于提出问题,有时将“疑问词+把句子变为疑问句”的结构也称为疑问句。
提问的几种方式
![提问的几种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2bb7afec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cf.png)
提问的几种方式提问的几种方式引言:问题是人们获取信息、深入思考和推动变革的关键工具。
然而,不同的提问方式会带来不同的效果。
本文将探讨几种常见的提问方式,并讨论它们的优缺点。
一、开放性问题:开放性问题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提问方式,它鼓励受访者提供详细和自由的回答。
比如,一个典型的开放性问题可以是:"你认为如何提高团队的合作效率?"这样的问题给了受访者自由发挥的空间,可以从各个角度分析问题,并提出具体建议。
然而,开放性问题也容易导致信息量过多,回答者可能在回应中迷失方向。
二、封闭式问题:相比之下,封闭式问题是一种对回答进行限制的提问方式。
这类问题需要回答者从给定的选项中选择一个或几个答案,着重于确认、验证或细化细节。
例如,"你更喜欢春天还是夏天?"这个问题限制了回答者的选择范围,提供了更具针对性的回答。
但是,封闭式问题有时会限制创造性思维和自由发挥的能力。
三、激发思考的问题:这种提问方式旨在引发受访者的深度思考和分析。
这类问题通常要求回答者提供更具洞察力和独特性的观点。
例如,"你认为自由是什么?"这个问题不仅要求受访者提供定义,还要求其对自由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深入思考。
然而,激发思考的问题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回答,回答者也可能感到不知所措。
四、短小精悍的问题:短小精悍的问题是指直截了当、简短明了的提问方式。
这类问题通常用于迅速获取信息或触发对话。
例如,"今晚吃什么?"这类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能够迅速引起回答者的注意,并得到即时回答。
然而,短小精悍的问题可能无法深入了解被问者的观点和思考。
五、诱导性问题:诱导性问题是一种以暗示或引导方式进行的提问方式,旨在引导回答者在特定方向上给出所期望的回答。
这类问题常常用于引起对某一观点或意见的表达。
例如,"你难道不同意我说的吗?"这类问题带有强烈的情感倾向和暗示,试图影响回答者的回答。
如何用恰当的方式提问
![如何用恰当的方式提问](https://img.taocdn.com/s3/m/5738ce98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2e.png)
如何用恰当的方式提问
提问是日常交谈中经常会碰到的问题,但并非人人都会恰当地提问。
一个好的提问不仅能够得到别人正面的回答,还往往能使提问者掌握谈话的主动权,从而引导谈话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
1.限制型提问
这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提问法,也就是给所提的问题限制一个范围。
它能帮助提问者获得较为理想的回答,减少被提问者拒绝回答的机会。
2.选择型提问
这种提问方式多用于朋友之间,表明双方并不在乎如何选择。
3.协商型提问
如果你要别人按照你的意图去做事,你可以用商量的口吻提问。
4.婉转型提问
为了避免因对方拒绝回答而出现的尴尬局面,可婉转地提出问题。
在日常交际中,有些问题不能随意问,否则会引起他人的误会和猜疑。
比如问别人有多少钱,问女性的年龄,问别人的家世,问别人工作上的秘密,等等。
沟通技巧——提问的四种方式
![沟通技巧——提问的四种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a247a819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fb.png)
1、提问的四种方式
A:开放式提问
所谓开放式提问,就是为引导对方能自由启口而选定的话题,就是指提出的问题回答者不能使用简单的“是”或“不是”来回答,而必须另加解释才能回答圆满,一般在与客户交谈的时候起不到引导作用,故多不采用。
比方说:我们华三的产品做的怎么样?
B:特定的提问
特定型的问题就是必须有特定性答案的问题。
比方说:张总,您最近在忙什么项目呢?回答:最近在忙一个XX大学的WLAN项目
C:封闭式提问
所谓封闭式提问,是指能够引导谈话的主题,一般是一种可以得到具体回答的问题,这类问题比较简单、常规,涉及范围较小。
因为这类问题一般都是有具体而明确的回答,所以在跟客户沟通的时候,较为常用。
能够体现封闭式问题的词语通常是“能不能”“对吗”“是不是”“会不会”“多久等疑问词。
比方说:您对我们协维人员的服务满意与否?
D:可选择提问
选择题提问,就是要求客户在限定的范围内做出选择,自己却掌握着主动权。
一般可以分二选一,也可以三选一,甚至多选一,但你要必须始终掌握主动权,把范围设定在目标范围之内。
比方说:张经理,您看我是今天上午过来拜访您还是下午过来拜访您比较方便?。
几种常见的提问
![几种常见的提问](https://img.taocdn.com/s3/m/670bed2a2af90242a895e508.png)
常用的提问方式1、求教型提问这种提问是用婉转的语气,以请教问题的形式提问。
这种提问的方式是在不了解对方意图的情况下,先虚设一问,投石问路,以避免遭到对方拒绝而出现难堪的局面,又能探出对方的虚实。
如一推销员打算提出成交,但不知对方是否会接受,又不好直接问对方要不要,于是试探地问:“这种商品的质量不错吧?请您评价一下好吗?”如果对方有意购买,自然会评价;如果不满意,也不会断然拒绝,使双方难堪。
2、启发型提问启发型提问是以先虚后实的形式提问,让对方做出提问者想要得到的回答,这种提问方式循循善诱,有利于表达自己的感受,促使顾客进行思考,控制推销劝说的方向。
如一个顾客要买帽子,营业员问:“请问买质量好的还是差一点的呢?”“当然是买质量好的!”。
“好货不便宜,便宜无好货。
这也是……”3、协商型提问协商型提问以征求对方意见的形式提问,诱导对方进行合作性的回答。
这种方式,对方比较容易接受。
即使有不同意见,也能保持融洽关系,双方仍可进一步洽谈下去。
如:"您看今天上午或者下午是否有时间?"4、限定型提问在一个问题中提示两个可供选择的答案,两个答案都是肯定的。
人们有一种共同的心理--认为说"不"比说"是"更容易和更安全。
所以,内行的推销员向顾客提问时尽量设法不让顾客说出"不"字来。
如与顾客订约会,有经验的推销员从来不会问顾客"我可以在今天下午来见您吗?"因为这种只能在"是"和"不"中选择答案的问题,顾客多半只会说:"不行,我今天下午的日程实在太紧了,等我有空的时候再打电话约定时间吧。
"有经验的推销员会对顾客说:"您看我是今天下午2点钟来见您还是3点钟来?""3点钟来比较好。
"当他说这句话时,你们的约定已经达成了。
“张哥,您看58赶集确实好,就像沃尔玛、家乐福一样也很好,但是咱们要是买电器的话都还是去苏宁,因为苏宁是专业卖电器的。
课堂提问的方法
![课堂提问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630d60c763231126fdb1107.png)
毕竟,如果十全十美的家长教育出十全十美的孩子,那么,我们也教师向某名同学提问,其回答完毕后, 教师不作评论, 而要求另一名同学对其进行评论.
例如:“张同学已经回答完了, 李同学, 你认为张同学的答案对吗?”
“王同学将这道题解开了, 但这道题还有另外一种解法, 赵同学, 你知道吗?”
5.单一式提问:
由教师向某名同学提问, 再由其回答. 但这种单一式提问非常的粗陋.
课堂提问是相当重要一门教学艺术.
然而, 在现实中把它当作一种艺术或技术加以重视和揣摩的教师, 也并不是很多.
十六、
许多教师已经发现了:与问题学生的家长打交道要比与问题学生本人打交道困难得多。
课堂提问的方法
1.自问自答式提问:
由教师向全班同学提问, 之后停顿一下, 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 最后由教师自己说出答案.
2.集体式提问:
由教师向全班同学提问, 再由全班同学回答.
3.学习小组式提问:
事先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根据每个学习小组进度的不同,来选择向其提问的问题, 之后再由此小组回答.
3. 如果你发现对方家长经常打骂孩子,那么,你宁可去想其他方法,也不要采用向家长告状的方式。
4. 诉诸家长和其家庭的切身利益。
例如,“如果我们不加强合作,解决孩子的现实问题,那么,这将会给孩子带来怎样不好的影响,
会给您的家庭带来怎样不好的未来”,而不宜正好相反地说:
“你是怎么教孩子的,你的孩子给我带来了多大的麻烦”。
我给教师的建议有以下几点:
1. 使用建议性的,帮助性的语句,不宜使用直接生硬的审判性语句。
例如,“我建议您怎样怎样”,
问问题的方式
![问问题的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f984628d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24.png)
问问题的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询问别人的情况,但是有些人问问题的方式可能会让别人感到不舒服或者造成误解。
以下是一些问问题的方式:
1. 直接问 - 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直接问,例如,“你喜欢吃什么?”这种方式通常适用于比较轻松的场合,但是如果问题比较敏感或者涉及到私人问题,这种方式可能会让别人感到不舒服。
2. 间接问 - 间接问通常是通过其他方式来了解问题,例如,“你最近有没有吃到好吃的东西?”这种方式可以让别人感到比较自然,而不会感到被直接问问题的压力。
3. 尊重别人的隐私 - 如果问题涉及到别人的私人生活或者隐私,我们需要尊重别人的隐私,不要过多追问或者提出敏感的问题。
4. 确保问题的清晰和明确 - 问问题的时候,我们需要确保问题的清晰和明确,不要使用模糊的语言或者表达方式,不然容易引起误解。
总之,问问题的方式需要考虑到对方的感受和场合的适宜性,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尴尬和误解。
- 1 -。
提问的六种方式
![提问的六种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a0ce93c7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73.png)
提问的六种方式
一、什么是提问的六种方式
提问是人们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方式。
而提问的方式多种多样,每种方式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下面将介绍六种常见的提问方式。
二、直接提问
直接提问是最常见的一种方式,直接向他人提出问题,希望对方给出准确的回答。
例如,你今天吃了什么早餐?
三、反问式提问
反问式提问是用疑问句的形式表达肯定的观点,目的是让对方确认或否定这个观点。
例如,这个问题你不会不知道吧?
四、选择性提问
选择性提问是给出一系列选项,要求对方从中选择一个或多个选项。
例如,你更喜欢哪种颜色的衣服,红色还是蓝色?
五、开放式提问
开放式提问是指提出一个较为宽泛的问题,让对方自由发表观点或表达意见。
例如,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
六、追问式提问
追问式提问是在对方回答问题后,根据对方的回答再次提出问题,以进一步了解或深入探讨。
例如,你为什么对这个问题持这样的观点?
七、批判性提问
批判性提问是对对方的观点或论据进行质疑,旨在引发对方思考和辩论。
例如,你对这个观点有什么异议?
八、总结和展望
提问是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不同的提问方式有不同的应用场景和效果。
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提问方式,有助于促进沟通和思维的深入。
以上介绍的六种提问方式,即直接提问、反问式提问、选择性提问、开放式提问、追问式提问和批判性提问,都是常见且实用的提问方式,在不同的情境中灵活运用,能够提高问题解决和信息获取的效率。
课堂提问的六种类型及其例子
![课堂提问的六种类型及其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db78822d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f9.png)
课堂提问的六种类型及其例子在教育教学中,提问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在课堂上积极提问和回答问题,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水平的关键。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应该选择合适的提问方式,以达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提高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课堂提问方式及其例子,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
第一种类型:开放式提问开放式提问是指一个教师向学生提出的开放性的问题。
这种问题并不是要求学生按照某个指定的答案来回答,而是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理解,针对某个主题或者问题,给出自己的个人想法或举例子来阐述观点。
例子:1)教师:“你们认为怎样的个人品质对一个成功的人很重要?”2)教师:“如何看待网络购物在现代人的生活中所占的重要性?”第二种类型:封闭式提问封闭式提问是指一个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限定性问题。
这种问题通常可以用一个单一的答案来回答,并且通常涉及一个特定的知识点。
通过这种提问方式,教师可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点的程度。
例子:1)教师:“哪个是中国的最高峰?”2)教师:“在二十四节气中,咱们今天过了哪个节气了?”第三种类型:推理性提问推理性提问是指一个教师提出的基于推理能力的问题。
这些问题要求学生结合自己学习的背景知识,以及对问题的推理和理解,来进行答题。
这种问题提供给学生展示他们自己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的机会。
例子:1)教师:“某人比同龄人更喜欢阅读和写作这样的活动,那么他可能拥有哪些特点或其他好处?”2)教师:“如果火车在旅行的途中,发现一条短路,但是它没有停下来,人都没有受伤,为什么?”第四种类型:诱导式提问诱导式提问是指一个教师提示学生,启发思考或者引导学生探索。
这种问题通常要求学生对问题有所了解并且思考自己的观点。
教师通常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动员学生思考。
例子:1)教师:“你们能想象一个世界,所有人都不需要工作就可以充分快乐的生活吗?”2)教师:“花的颜色和无花果的颜色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第五种类型:故事式提问故事式提问是指通过一个故事,情境或者图表引入的问题,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展示给学生一个概念或者思想,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分析来回答问题。
课堂提问方式的分类
![课堂提问方式的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86f4b707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69.png)
课堂提问方式的分类
一、直问式。
直问,就是为引起学生的思考而进行的直接提问,如就某一个问题而作的明确发问:“这篇课文属于什么体裁,文中的主人公是谁?”这种方式应用十分普遍。
但是,这种提问直来直去,缺少趣味性,在一堂课中若运用太多而无变化,往往较枯燥,不容易活跃课堂气氛。
二、逆问式。
逆问,就是不直接问为什么,而是从相反的方面提出假设。
一般问问题总是问:“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而逆问则这样问:“不这样写行不行?”这种问法揭示矛盾突出,刺激性强,是打开学生思维之门的钥匙,是训练学生思维深刻性的有效方法。
如讲《左忠毅公逸事》时这样问:“文章一开头先交代风雪严寒的天气有什么必要?这几个字去掉好不好?”这种逆问能激发学生的深层思维,有其他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
采用这种方式提问,老师要特别注意点拔引导。
三、比较式。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
为了巩固旧知,开拓新知,教师往往运用对比、反比、类比等方法提出问题,促进学生深入思考不同事物的相似点和不同点,从而有所发现,有所收获。
教《社戏》,根据迅哥儿两次吃豆的不同感受,可提问:迅哥两次吃的都是六一公公家的罗汉豆,为什么感到今天吃的“没有昨夜那么好”?这样写有什么效果?这种提问能让学生发现矛盾,激发思维,在比较中提高认识和鉴别事物的能力,养成分析的习惯。
有效提问的六种方式
![有效提问的六种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fd9db44c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eb.png)
有效提问的六种方式
1、开放性问题:可以让回答者自由发挥的问题,可以引出更多的信息和思考。
例如:你觉得这个问题有哪些解决办法?
2、封闭性问题:只有“是”或“否”答案的问题,适合用来确认事实或掌握基本信息。
例如:你今天吃早餐了吗?
3、引导性问题:将回答者引导至想要了解的信息,可以有针对性地获得信息。
例如:你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4、反问问题:在对问题不确定的情况下,可以借助反问来获取更多信息或确认答案。
例如:你没有见到他吗?
5、具体性问题:让回答者提供更具体的信息,以便更好地了解情况并制定下一步行动计划。
例如:在哪里发生了这件事?
6、直接问题:用于获得必要的信息,例如获取关键数据或了解某种情况。
例如:你能告诉我你的电话号码吗?。
对工作提问的三种形式
![对工作提问的三种形式](https://img.taocdn.com/s3/m/2423a2f8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9b.png)
对工作提问的三种形式工作中,我们经常需要向同事或领导提问,以便更好地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
但是,不同的提问方式会对结果产生不同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三种常见的工作提问形式,并分析它们的优缺点。
一、开放式问题开放式问题是指那些可以引导被问者自由发挥、表达个人看法和经验的问题。
这种提问方式通常以“怎么样”、“为什么”、“你觉得”等疑问词开头。
优点:1. 促进思考:开放式问题可以激发被问者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意见,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问题。
2. 增加信息量:由于回答者可以自由发挥,因此他们可能会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和见解。
3. 促进沟通:通过开放式问题,询问者和回答者之间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渠道,有助于双方建立信任关系。
缺点:1. 回答不确定性高:由于回答者可以自由发挥,因此他们可能会给出模糊或不确定的答案。
2. 时间成本高:由于回答者需要思考和表达意见,因此回答开放式问题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
3. 可能引起争议:由于开放式问题可以引导回答者表达个人看法,因此可能会引起不同意见的争议。
二、封闭式问题封闭式问题是指那些只能用“是”或“否”等简单回答的问题,或者只有有限选项可供选择的问题。
这种提问方式通常以“是不是”、“有没有”、“哪一个”等疑问词开头。
优点:1. 回答确定性高:由于回答只能是“是”或“否”,因此它们通常比较明确和准确。
2. 时间成本低:由于回答者不需要思考和表达意见,因此回答封闭式问题需要花费更少的时间。
3. 便于比较:由于回答都是相同的格式,因此它们很容易比较和分析。
缺点:1. 信息量有限:由于选项数量有限,因此封闭式问题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信息来解决复杂的问题。
2. 缺乏灵活性:由于选项数量有限,因此封闭式问题可能无法适应不同情况下的变化。
3. 不够鼓励思考:由于回答者不需要思考和表达意见,因此他们可能会错过重要的信息或想法。
三、多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是一种封闭式问题,它提供了多个选项供回答者选择。
这种提问方式通常以“哪一个”、“哪些”等疑问词开头。
正确提问有几种方式?
![正确提问有几种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e8c67cec856a561252d36fe2.png)
6.反问型的问题。 反问型的问题。
反问型的问题是让买方自己解释反对性的理由。 反问型的问题是让买方自己解释反对性的理由。 “到目前为止,所有厂商的报价都太高了。” 到目前为止,所有厂商的报价都太高了。 “所有的报价都太高了吗?”或者:“真的 所有的报价都太高了吗? 或者: 是这样吗?” 是这样吗? 问一个可能已经成为事实,但是还没有对对 问一个可能已经成为事实, 方产生影响力的问题,可以直接让你们之间形 方产生影响力的问题, 成一种对话的局面。 成一种对话的局面。
3.选择式的问题
一个二选一的问题,或者说选择式的问 题,可以限定顾客的注意力,要求顾客在 限定范围内做出选择,让自己而不是让顾 客掌握主动权。“孙博,你看是今天晚上 我们去打保龄球,还是明天早上,或者下 个礼拜去打保龄球?”我问了他一个三选 一的问题。选择式的问题,可以二选一, 也可以三选一,甚至多选一。“礼拜一到 礼拜五什么时候有空?”“礼拜四比较有 空。”问问题的时候,不一定是二选一式 的,但是你要问顾客可以做出选择的问题。
7.摘要型的问题。 摘要型的问题。
摘要型的问题就是根据顾客所讲的话,顾客所 摘要型的问题就是根据顾客所讲的话, 谈的事情,以及顾客在整个电话过程中所谈论 谈的事情, 的重点,从中摘出一段来做问话的方式。也就 的重点,从中摘出一段来做问话的方式。 是将你听到的内容作一摘要,以证实你真的了 是将你听到的内容作一摘要, 解顾客真正的需求。“你是说你正在寻找一家 解顾客真正的需求。 信誉良好,而且认真负责的供应商来满足您的 信誉良好, 需求,是吗?”你们会发现,摘要型的问题是 需求,是吗? 你们会发现, 在重复对方的讲话,而且再次给他确认,并且 在重复对方的讲话,而且再次给他确认, 跟他作回应。摘要型的问题,一定要做到非常 跟他作回应。摘要型的问题, 非常的准确而且重点,才能得到顾客的再次确 非常的准确而且重点, 认。
12种提问方式(hr)
![12种提问方式(hr)](https://img.taocdn.com/s3/m/0ab01377f5335a8102d220b5.png)
1、连串式提问。
即提出一连串相关的问题,要求对方逐个回答。
这种提问方式主要是考察面试者的反应能力、思维的逻辑性和条理性。
例如:"你在过去的工作中出现过什么重大失误?如果有,是什么?从这件事本身你吸取的教训是什么?如果今后在遇到此类情况,你会如何处理?"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保持镇静,不要被一连串的问题吓住,要听清主考官问了哪些问题,这些问题一般都是相关,要回答后一个必须以前一个问题的回答为基础,这就更要求应试者听清题目及其顺序,逐一回答。
2、开放式提问所谓开放式提问,就是指提出的问题应试者不能使用简单的"是"或"不是"来回答,而必须另加解释才能回答圆满。
因此,主考官提出的问题如果能引发面试者给予详细的说明,则符合"开放式提问"的要求。
面试的提问一般都应该用开放式的提问,以便引出应试者的思路,真实考察其水平。
那么,什么样的题目是开放式的题目,以下举几个的例子:你在大学期间,从事过那些社会工作?你的专业课开了多少门?你认为这些课将对工作有什么帮助吗?什么原因促使你在二年内换了三次工作?这类提问的目的是为了从应试者那里获得大量丰富的讯息;并且鼓励应试者回答问题,避免被动。
提问方式常用"如何……""什么……""为什么……""哪个……"等。
回答这类问题,应试者应该开阔思路,对主考官提出的问题尽量给予圆满的回答,同时要注意做到条理清晰、逻辑性强,说理透彻,充分展现各方面的能力。
这样才能让主考官尽可能多的了解自己,这是一个被录用的前提条件,如果应试者不能被主考官所了解,就根本谈不上被录用。
3、非引导式提问对于非引导式提问,应试者可以充分发挥,尽量说服自己心中的感受、意见、看法和评论。
这样的问题没有"特定"的回答方式,也没有"特定"的答案。
有趣的提问方式
![有趣的提问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cfc5ccc4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6a.png)
1111
1. 故事性提问:通过讲述一个故事或情境,然后提出一个相关的问题。
例如:“假如你是一个超级英雄,你的超能力是什么?你会如何使用它来改变世界?”
2. 假设性提问:提出一个假设的情境或条件,然后询问对方的想法或反应。
例如:“如果你可以时光倒流,你会选择回到什么时候?为什么?”
3. 比较性提问:让对方比较两个或多个事物、观点或情况。
例如:“在你看来,电子书和纸质书有什么区别?你更喜欢哪种阅读方式?”
4. 开放性问题:这类问题没有标准答案,鼓励对方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例如:“你认为幸福是什么?”
5. 连锁问题:提出一个问题后,根据对方的回答再提出一个相关的问题,形成连锁反应。
例如:“你最喜欢的旅游目的地是哪里?如果你有机会去那里旅行,你会做些什么?”
6. 反转问题:通过反转一个常见的观点或假设来提问,以激发对方的思考。
例如:“你认为成功的人是否一定幸福?为什么?”
7. 投票问题:提出一个有多个选项的问题,让对方进行投票或选择。
例如:“在下列选项中,你认为哪一个对你来说最重要:健康、财富、爱情还是友情?”
8. 未来预测:让对方预测未来的发展或趋势。
例如:“你认为未来十年内,科技领域最具突破性的发展将会是什么?”
通过使用这些有趣的提问方式,可以使对话更加生动、富有创意,并且能够引导对方更深入地思考问题,从而促进更有意义的交流。
提问方式 文档
![提问方式 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710b6f40cf84b9d528ea7a1a.png)
•1) 问“什么含义”,常用的提问方式有:•What does the man/ woman mean/imply?•What does the woman/man suggest?•What does the woman say about…..•2) 问“从对话中能获得什么信息或结论”。
例如:•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conversation?•What can we learn/know about the man/ woman?•What do we know from the woman’s reply?•What can be inferred about…•3) 问“做什么” ,常用的表达方式包括:•What will the man most probably do?•What was the Woman probably trying to do?•What are the speakers going to do?•What does the man promise to do?•4) 问“建议做什么”,常用的提问方式有:•What does the woman advise the man to do?•5) 问“关系是什么”,通常用What is the most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来提问。
•6) 问“在讨论什么”,一般用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来提问。
•7) 问“对某人或某事有什么看法”。
•What does the man/woman think of somebody/something?•注意:有时也用•How does the man feel about?......进行提问。
• 2.以Where为提问词引导的问句:•要问“对话可能是在什么场所发生的”, 常用的提问方式主要有:•Where does this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Where does this conversation most likely occur?•Where are the man and woman?• 3. 以When/What time为提问词引导的问句• 4. 以Why为提问词引导的问句•通常是提问“为什么……”• 5. 以Who为提问词引导的问句•可能问对话者某一方的身份、对话人之间的关系或对话中涉及其他人的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提问方式这首(句)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物?情景描述这首诗在景物描写方面有何特点?(多为角度)这首诗(或某几句)是怎样写景的?这首诗在描写某景物时用了什么手法?手法鉴赏描写角度观景角度(方位顺序):远近、高低、上下、点面绘景角度(感官方面):视、听、味、触嗅觉(形声色味)描写手法正面(直接描写):白描、细节、渲染、动静,工笔侧面(间接描写)烘托、衬托、虚实题西溪无相院张先﹒宋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方修芦碍月生。
第二联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
(4分)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上句着眼于视觉,写浮萍破处,山影在水中显现出来,呼应了第一联的“清”字。
下句则着墨于听觉,以细微的草声衬托出环境的宁静,呼应了第一联的“静”字。
反思:从修辞、写景的角度、手法、结构等方面作答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鹧鸪天苏轼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提问:词的上片写景。
你认为这首词写景的优胜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请就其中一个方面作简要分析。
⑴描写景物生动活泼,层次分明。
先由远到近,再由上而下地写景;⑵写景动静结合,形象逼真。
⑶写景有声、有色、有香,相映成趣。
先由远到近:远景(“林断”“山明”),描写远处林尽头,高山清晰可见;近景(“竹隐墙”“乱蝉”“衰草”),描写翠竹遮隐着墙,小池塘旁长满枯草,蝉声四起。
再由上而下的写景:上写白鸟在空中翻飞,下写红蕖散发着幽微的清香。
多种观察角度结合描写景物,使得景物生动活泼,层次分明。
写景动静结合,形象逼真。
词中写“林”、“竹”、“山”是静景,但用了动词和形容词“断”、“明”、“隐”,使这些静景顿时栩栩如生;写动景“乱蝉”“翻空白鸟”,形象活泼。
动静结合,生动地描写出一幅夏末秋初美丽图景。
(隐隐约约地看到作者那种百无聊赖、自寻安慰、无可奈何的心境。
)写景有声、有色、有香。
“乱蝉”描写雨后蝉的鸣叫;“翻空白鸟”与“水红蕖”红白相映,色彩鲜明;“细细香” 写出荷花散发出的淡淡清香。
声、形、色相映成趣。
2 点面结合万事万物都是彼此相互联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被描写的景物也一样,它们总是和周围的景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此,我们在写景状物时,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写主体物,还必须写主体物周围的联系物,点面结合,烘云托月,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
柳宗元在《江雪》中就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式。
“蓑笠翁”在画面上显得比较小,但处在非常显眼的位置,是诗的中心,“孤舟蓑笠翁”属于点的描绘;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属于面的铺陈,诗句从“鸟飞绝”、从“人踪灭”写尽了人物处境的苦寒与孤寂,并在“山”“径”前冠之以数量词“千”“万”,对突出人物坚忍不拔、卓然而立的品格起到了很大作用。
3、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夜雪白居易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文中不着一字来写雪,却处处写出了雪之大,试分析作者是如何写出雪之大的?(4分)作者从三个侧面来表现夜雪之大这一主题。
一,从“衾枕冷”写,写被子、枕头的冷,反衬雪之大,这是从触觉的角度来写。
二,从“窗户明”来写,雪越大,就越明亮,看到的越明亮,衬映雪也就越大,这是从视觉的角度来写。
三,从“折竹声”来写,雪大,积压在竹上的雪就多,竹子自然就会被压折,“折竹声”自然烘托雪大,这是从听觉的角度来写的。
4.渲染(绘色绘声绘形)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作者抓住景物的色彩进行渲染。
突出了刚抽新芽的柳枝,成双成对的黄鹂,自由自在的白鹭和一碧如洗的青天,四种鲜明的颜色新鲜而且明丽,构成了绚丽的图景。
杜甫的另一首《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就是浓彩重墨渲染了一派怡人风光,山青翠,花红艳,鸟翎白,碧波绿,景象清新,赏心悦目,却是为写下文勾起漂泊的伤感作铺垫。
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通过红日映花衬水增加了色彩的明亮度,追忆江南美景的;骆宾王的《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鹅洁白的羽毛浮于绿水之上,红掌拨动,绿水泛波,红、白、绿三色对比有寒有暖,鲜明而协调,在蓝天、白云之下,在绿草如茵的碧水、清澈见底的池塘边,“白毛”与“绿水”比美,“红掌”与“清波”争胜,多么绚丽的画面,多么富于童趣和生活气息。
真可谓状物如在目前。
5、白描纯用线条勾勒,不加渲染烘托的写作方法楷体《田家》聂夷中父耕原上田,子斫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本诗表现“田家”的悲苦命运,却没有一句议论和抒情的句子,诗歌是怎样表现这一主题的?请作简要赏析。
全诗运用白描的手法,寥寥数语勾勒了一副父子辛勤劳作、官家修筑粮仓的画面,表现了封建统治者剥削、压榨农民的深刻主题如北朝民歌《敕勒川》中“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就是对草原景象的白描,显得简洁有风骨,写出了草原的壮美,点染出牧民的生活。
又如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苍山,风雪,白屋,柴门,犬吠,归人,层次分明,有远有近,有声有色,形成了“风雪夜归人”的画境。
6、细节描写黑体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
楷体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
表达了漂泊异乡的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无尽思念。
7、虚实结合(虚实相生楷体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问: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慨?诗中的“野草”、“野花”、“夕阳”、“燕”等是实景,而六朝古都的繁华是虚景。
我们从中不难想象出当年桥头车水马龙、宫殿歌舞之盛、美人之多、珍宝之富,可如今野草遍地,荒凉无比,于是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便油然而生。
何为“虚”1)已逝之景之境楷体李煜《虞美人》(2)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梦游天姥吟留别(3)设想的未来之境。
柳永《雨霖铃》描写手法主要有:白描、细描、象征、衬托、烘托、渲染、对比、抑扬、动静结合、正侧结合、虚实结合等。
2、细描细描是指对事物的一笔一画的精雕细刻,相对于白描,细描也可以称为工笔,如: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种锦官城。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抓住典型细节,工笔细描,精妙传神地渲染出春雨迷蒙、色彩迷离的氛围。
3衬托利用事物间近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些事物的艺术手法。
利用事物的近似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正衬;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反衬。
常见的反衬有以动衬静、以乐景衬哀情。
例如:绝句二首(其二)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这首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
诗的前两句写景,简直是一幅令人目迷神驰的风景画。
以乐景衬哀情,极写春景之美,更能反衬出归心的殷切和乡思之深。
又如:鸟鸣涧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以动写静,用花落、月出、鸟鸣的动,反衬出了春涧的幽静。
王籍的《入若耶溪》“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也是以声写静,以动衬静。
5烘托是指通过侧面描写,使所要表现的对象鲜明突出的表现手法。
侧面描写即间接描写,即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写来表现主要对象。
2001年高考题选韦应物的诗《赋得暮雨送李胄》就用了烘托。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此诗除了首句提到“微雨”以外,下面都没有直接写雨,而是通过别的事物把雨写出来:船上的布帆变得重了,鸟儿飞得不那么轻巧了,天灰蒙蒙的一片,远处都看不真切,而江边的树却显得十分滋润。
颔联和颈联虽未直接写雨,但烘托手法的运用使我们感到,在船帆上,鸟羽上,在天际,在大树上,全都是蒙蒙的细雨。
再如《琵琶行》中“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一句,用环境描写烘托音乐的魅力,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回味空间。
“烘托”与“衬托”不同,“烘托”是通过别的事物把想要表达的事物写出来,所以,用一事物暗示出另一事物就叫烘托。
这与“衬托”不同,因为“衬托”是两种事物都写。
6渲染渲染本是一种国画技法,一般是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为突出。
用于艺术创作,就是指正面着意描写。
如赵师秀的《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诗中以“家家雨”“处处蛙”渲染一种气氛,衬托夜的深和夜的静。
7、动静结合动静结合是指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颔联描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是静景描写,山泉清冽,流泻山石之上,是动景描写。
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以动衬静,反衬出山中的宁静。
诗人描写景物非常注重景物动态与静态的相互映衬,可以动静结合,也可以以静写动,以动写静,以动衬静。
动静的结合往往和衬托相关。
比如王维的《鸟鸣涧》(见前面)颔联描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是静景描写,山泉清冽,流泻山石之上,是动景描写。
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以动衬静,反衬出山中的宁静。
诗人描写景物非常注重景物动态与静态的相互映衬,可以动静结合,也可以以静写动,以动写静,以动衬静。
动静的结合往往和衬托相关。
比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写出了遥看瀑布的第一眼形象,像一条巨大的白练挂在山间,“挂”字化动为静。
再比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用花落、月出、鸟鸣突出了春涧的幽静,王籍的《入若耶溪》“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也是以声写静,以动衬静。
“山舞银蛇,原驰蜡像”是以动写静。
8正侧结合描写,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之别。
在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这两句主要是运用正面描写,表现其高峻奇伟之势;“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则是用侧面描写烘托天姥山的高峻奇伟。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白居易《杨柳枝词》“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