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处方点评制度
中医科处方点评制度范本

中医科处方点评制度范本一、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中医科处方行为,提高处方质量,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医药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中医科处方的开具、审核、调配、核发等环节的管理。
第三条处方点评工作应由具备相关专业资质的药师或者医师负责,对处方的合理性、用药适应症、剂量、用法、药物相互作用等进行审核和评价。
第四条处方点评应坚持科学、客观、公正、保密的原则,及时反馈处方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二、处方开具第五条医师在开具处方时,应遵循中医理论体系,辨证施治,合理选择药物。
第六条处方应规范书写,字迹清晰,项目齐全,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历号、诊断、药物名称、剂量、用法、剂数、开具日期等。
第七条医师在开具处方时,应遵循药物剂量个体化原则,根据患者病情、体质、年龄等因素调整药物剂量。
第八条医师在开具处方时,应注重药物配伍,避免药物相互作用,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三、处方审核第九条药师应认真审核处方,确保处方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第十条药师在审核处方时,应检查药物的适应症、剂量、用法、剂数等,确保与诊断相符合。
第十一条药师在审核处方时,应对特殊人群(如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人等)的用药进行重点关注,确保用药安全。
第十二条药师在审核处方时,应对药物相互作用进行审查,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四、处方调配第十三条药师在调配处方时,应按照处方要求,准确称量、分剂、配伍。
第十四条药师在调配处方时,应严格遵循药品说明书,注意药物的保存条件和用法。
第十五条药师在调配处方时,应对特殊药物进行特殊处理,如先煎、后下、冲服等。
五、处方核发第十六条药师在核发处方时,应向患者交代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确保患者正确用药。
第十七条药师在核发处方时,应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六、处方点评第十八条处方点评应定期进行,至少每月一次。
第十九条处方点评应由药师或医师组成的专业点评小组负责,对处方进行审查、评价和分析。
医院处方点评制度样本(3篇)

医院处方点评制度样本为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合理,同时提高医生开具处方的准确性和专业性,我们医院制定了处方点评制度。
该制度的目的是通过对医生开具的处方进行审核、点评和反馈,促进医疗质量的提高和医生的专业发展。
一、审核流程1. 每个科室设立处方审核小组,由主治医师、药剂师、医学主管等组成,负责审核处方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2. 医生开具处方后,将处方交割至药房,同时提交给处方审核小组。
3. 处方审核小组将对处方进行审核,包括剂量、用药间隔、用药疗程等方面的合理性。
4. 如果审核小组发现处方存在问题,将向医生反馈,并协助医生进行处方修改。
5. 针对重大问题或连续出现问题的医生,将进行专项培训和监督。
二、点评和反馈1. 处方审核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对医生开具的处方进行点评和讨论,分享优秀的处方和经验。
2. 点评主要包括处方的合理性、患者反馈及用药效果等方面。
3. 点评结果将及时反馈给医生,包括表扬和建议。
4. 对于频繁出现问题的医生,将加强点评和反馈,同时进行个别指导和培训。
三、监督和评估1. 医院将建立处方点评的定期报告制度,对医生开具的处方进行监督和评估。
2. 定期综合评估医生的处方质量,将医生的处方质量纳入绩效考核和职称评定的指标体系。
3. 针对出现问题较多的医生,将实施个别培训和指导,提高其诊疗水平和处方质量。
4. 医院会定期对处方点评制度进行评估和改进,不断提高其有效性和实施效果。
通过建立和实施处方点评制度,我们医院将严格控制药品的合理使用,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滥用的风险,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同时,医生也将通过点评和反馈不断改进自己的处方水平,提升专业能力。
医院处方点评制度样本(2)一、为了加强处方管理,促进合理用药,根据卫计委《处方管理办法》、《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和《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等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二、建立中药处方点评机制,定期检查中药处方并作出评价。
中药处方点评小组成员为:组长:____副组长:____成员:____三、处方的评价细则:(一)处方书写:1、中药处方包括中药饮片处方、中成药(含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下同)处方,饮片与中成药应当分别单独开具处方。
中医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及实施细则

一、处方点评的目的与原则
1.1处方点评的目的
(1)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2)加强处方质量管理,规范医疗行为。
(3)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降低医疗风险。
1.2处方点评的原则
(1)科学性:依据中医药理论、临床实践和药物学知识进行点评。
(2)公正性:客观、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医师及其处方。
6.2定期发布处方点评报告
定期对处方点评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发布处方点评报告,提高全院合理用药水平。
6.3开展合理用药培训
针对处方点评中发现的问题,组织相关医师进行合理用药培训,提高医师用药知识水平。
6.4完善处方管理制度
根据处方点评结果,不断完善处方管理制度,规范医师处方行为。
七、处方点评的监督与考核
19.2国际规范与标准
参考国际医药管理规范和标准,提升处方点评工作的国际化水平。
二十、处方点评的长期规划与展望
20.1长期规划
制定处方点评的长期规划,包括年度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以实现持续改进。
20.2展望未来
积极探索新技术、新方法在处方点评中的应用,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为未来处方点评工作提供新的发展方向。
制定处方点评成效评估指标体系,包括合理用药率、处方合格率、患者满意度等指标。
15.2定期评估与改进
定期对处方点评成效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处方点评策略,持续优化处方管理流程。
十六、处方点评的资源配置与优化
16.1人力资源配置
合理配置处方点评人员,确保有足够的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处方点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四、处方点评流程
4.1处方抽取
随机抽取一定比例的门诊、住院处方进行点评。
中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及实施细则

中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及实施细则一、制度背景和意义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宝贵遗产,对于维护人民健康、促进医疗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中医药治疗的特有性、复杂性,部分医生在处方过程中存在着不科学、不规范的现象,导致患者得不到有效的治疗。
为了加强中医药处方的管理,确保处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中医院需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处方点评制度及实施细则。
二、制度目标1.提高中医药处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2.规范中医药处方的编写和审核流程,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性。
3.指导医师进行中医药处方的规范使用,避免滥用和误用药物。
4.促进中医药治疗的科学发展,提高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制度内容1.处方点评的依据(1)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2)中医药学科的基本原理和临床应用;(3)中医药处方用药的相关指南和规范。
2.处方点评的程序(1)权限分配:设立专门的处方点评部门或委员会,并明确其职责和权限。
(2)申请流程:医师在编写处方后,需将处方提交给点评部门或委员会进行审核。
(4)反馈意见:对于审核结果不通过的处方,点评部门或委员会需向医师提供详细的反馈意见,并指导其进行修改。
(5)处方修改和复查:医师需根据反馈意见对处方进行修改,并重新提交给点评部门或委员会进行审核,直至达到要求为止。
3.处方点评的要求(1)处方合理性:处方的药物组合、用量和疗程需符合中医药学的基本原理,确保治疗效果最大化。
(2)处方科学性:处方中的药物需有明确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并考虑到个体差异性和患者的整体情况。
(3)处方规范性:处方的编写需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包括处方格式、用法用量等。
(4)处方安全性:处方中的药物需遵循药物安全管理要求,避免药物的滥用和误用,尤其是具有毒性和副作用的药物。
四、制度实施的保障措施1.配备专业人员:建立一支具备中医药学科背景和处方点评经验的专业团队,确保点评的专业性和准确性。
中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及实施细则

中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及实施细则一、引言中医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人民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确保中医处方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中医院普遍实施处方点评制度。
本文将探讨中医院处方点评制度的重要性以及其实施细则。
二、处方点评制度的重要性处方点评制度是中医院内部管理和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具有以下重要性:1. 保障患者用药安全:通过处方点评制度,可以确保中医处方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减少患者因药物不当使用而引发的不良反应。
2. 规范医生行为:处方点评制度对医生开具处方的合理性和规范性进行监督,促使医生提高诊疗水平,增强责任感和专业素养。
3. 提升中医药的整体品质:处方点评制度可以帮助中医院及时发现和纠正处方中的问题,提升中医药的整体品质和服务水平。
三、处方点评制度的主要内容中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 处方审核:严格审查医生开具的中医处方,确保处方明确、完整、规范,药物搭配合理,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2. 疗效评估:对开具的中医处方进行疗效评估,检查患者用药后的疗效情况,以了解处方是否合理有效。
3. 不良反应监测:对患者使用中医处方后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监测和记录,及时调整处方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4. 经验总结与分享:将处方点评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并与其他医生进行交流分享,促进经验的传承和提高整体诊疗水平。
四、处方点评制度的实施细则中医院处方点评制度的实施细则如下:1. 设立处方点评小组:由医院内相关专家组成处方点评小组,负责制定处方点评指标和标准,并组织实施处方点评工作。
2. 规定处方点评周期:制定处方点评的时间周期,例如每周指定时间对前一周的处方进行点评,确保点评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3. 完善点评记录系统:建立完善的处方点评记录系统,记录点评过程中的细节和结果,以便查阅和参考。
4. 加强医生培训:定期组织中医医生进行处方点评相关培训,提高医生的处方写作水平和规范性。
5. 鼓励经验分享:鼓励医生分享优秀的处方和医疗经验,促进经验的交流和共享,提高整体诊疗水平。
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制度及细则

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制度及细则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中药饮片处方专项点评制度及实施细则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饮片处方质量管理强化合理使用的通知》要求,为了加强中药饮片处方管理,规范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工作,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根据《处方管理办法》、《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和《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一、医院应组织相关部门和有关专家参加中药饮片处方的专项点评工作,每月开展一次中药饮片处方点评。
中药饮片处方应由主管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处方审核、核对、发药以及安全用药指导。
二、处方的点评及实施细则:﹙一﹚处方点评数量门急诊中药饮片处方的抽查率应不少于中药饮片总处方量的0.5﹪,每月点评处方绝对数不少于100张,不足100张的全部点评;病房﹙区﹚中药饮片处方抽查率﹙按出院病历数计﹚不少于5﹪,且每月点评出院病历绝对数应不少于30份,不足30份的全部点评。
(二)处方书写1、开具中药饮片处方应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辨证论治和方剂配伍原则。
中药饮片处方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各地区有关中药饮片炮制规范要求,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和《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进行开具和书写。
2、按照中医诊断(包括病名和证型)结果,辨证或辨证辨病结合选用适宜的中药饮片。
3、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应书写完整,处方书写应规范、字迹清晰,医师签名、签章应与留样一致。
3、中药饮片处方应当体现“君、臣、佐、使”的特点要求;4、名称应当按我院中药饮片处方用名与调剂给付的规定书写;5、剂量使用法定剂量单位,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原则上应当以克(g)为单位,“g”(单位名称)紧随数值后。
6、调剂、煎煮的特殊要求注明在药品右上方,并加括号,如打碎、先煎、后下等。
7、对饮片的产地、炮制有特殊要求的,应当在药品名称之前写明。
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制度及细则

中药饮片处方专项点评制度及实施细则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饮片处方质量管理强化合理使用的通知》要求,为了加强中药饮片处方管理,规范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工作,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根据《处方管理办法》、《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和《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一、医院应组织相关部门和有关专家参加中药饮片处方的专项点评工作,每月开展一次中药饮片处方点评。
中药饮片处方应由主管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处方审核、核对、发药以及安全用药指导。
二、处方的点评及实施细则:﹙一﹚处方点评数量门急诊中药饮片处方的抽查率应不少于中药饮片总处方量的0。
5﹪,每月点评处方绝对数不少于100张,不足100张的全部点评;病房﹙区﹚中药饮片处方抽查率﹙按出院病历数计﹚不少于5﹪,且每月点评出院病历绝对数应不少于30份,不足30份的全部点评。
(二)处方书写1、开具中药饮片处方应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辨证论治和方剂配伍原则。
中药饮片处方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各地区有关中药饮片炮制规范要求,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和《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进行开具和书写.2、按照中医诊断(包括病名和证型)结果,辨证或辨证辨病结合选用适宜的中药饮片。
3、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应书写完整,处方书写应规范、字迹清晰,医师签名、签章应与留样一致。
3、中药饮片处方应当体现“君、臣、佐、使”的特点要求;4、名称应当按我院中药饮片处方用名与调剂给付的规定书写;5、剂量使用法定剂量单位,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原则上应当以克(g)为单位,“g”(单位名称)紧随数值后.6、调剂、煎煮的特殊要求注明在药品右上方,并加括号,如打碎、先煎、后下等。
7、对饮片的产地、炮制有特殊要求的,应当在药品名称之前写明。
8、根据整张处方中药味多少选择每行排列的药味数,并原则上要求横排及上下排列整齐。
9、中药饮片用法用量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无配伍禁忌,有配伍禁忌和超剂量使用时,应当在药品上方再次签名;10、中药饮片剂数应当以“剂”为单位。
中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及实施细则

中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及实施规范一、处方点评目的1.为规范我院处方点评工作,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根据《执业医师法》、《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制度。
2.处方点评是根据相关法规、技术规范要求,对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及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用药适应证、药物选择、给药途径、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进行评价,发现存在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并实施干预和改进,促进临床药物合理应用的过程。
3.实施处方点评是我院持续医疗质量改进和药品临床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临床药物治疗水平的重要手段。
二、组织管理1.处方点评工作在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由临床药学室共同组织实施。
2.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在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管理委员会领导下建立由医院药学、临床医学、临床微生物学、医疗管理等多学科专家组成的处方点评专家组,为处方点评工作提供专业技术咨询。
3.药学部临床药学室成立处方点评工作小组,负责处方点评的具体工作。
三、处方点评的实施1.根据我院诊疗科目、科室设置、技术水平、诊疗量等实际情况,由处方点评工作组确定具体抽样方法和抽样率,其中门急诊处方的抽样率不应少于总处方量的1‰,且每月点评处方绝对数不应少于100张;病房(区)医嘱单的抽样率(按出院病历数计)不应少于1%,且每月点评出院病历绝对数不应少于30份。
2.处方点评小组应当按照确定的处方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处方,并按照《处方点评工作表》(附件)对门急诊处方进行点评;病房(区)用药医嘱的点评应当以患者住院病历为依据,实施综合点评。
3.根据药事管理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确定点评的范围和内容,对特定的药物或特定疾病的药物(可选择基本药物、血液制品、中药注射剂、肠外营养制剂、抗菌药物、辅助治疗药物、激素等临床使用及超说明书用药、肿瘤患者和围手术期用药等)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处方点评。
中药处方点评制度

中药处方点评制度一、为了加强处方管理,促进合理用药,根据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和《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二、医务科应组织医学、药学等相关部门和有关专家参加处方的评价工作。
三、处方的评价细则(一)处方书写1、中药处方包括中药饮片处方、中成药(含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下同)处方,饮片与中成药应当分别单独开具处方。
2、按照中医诊断(包括病名和证型)结果,辨证或辨证辨病结合选用适宜的中成药;3、中成药名称应当使用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公布的药品通用名称,院内中药制剂名称应当使用经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名称;4、用法用量应当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常规用法用量使用,特殊情况需要超剂量使用时,应当注明原因并再次签名;5、片剂、丸剂、胶囊剂、颗粒剂分别以片、丸、粒、袋为单位,软膏及乳膏剂以支、盒为单位,溶液制剂、注射剂以支、瓶为单位,应当注明剂量;6、每张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品,每一种药品应当分行顶格书写,药性峻烈的或含毒性成分的药物应当避免重复使用,功能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中成药不宜叠加使用;7、中药注射剂应单独开具处方。
8、中草药处方应当体现“君、臣、佐、使”的特点要求;9、名称应当按我院中药饮片处方用名与调剂给付的规定书写;10、剂量使用法定剂量单位,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原则上应当以克(g)为单位,“g”(单位名称)紧随数值后;11、调剂、煎煮的特殊要求注明在药品右上方,并加括号,如打碎、先煎、后下等;12、对饮片的产地、炮制有特殊要求的,应当在药品名称之前写明;13、根据整张处方中药味多少选择每行排列的药味数,并原则上要求横排及上下排列整齐;14、中药饮片用法用量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无配伍禁忌,有配伍禁忌和超剂量使用时,应当在药品上方再次签名;15、中药饮片剂数应当以“剂”为单位;16、处方用法用量紧随剂数之后,包括每日剂量、采用剂型(水煎煮、酒泡、打粉、制丸、装胶囊等)、每剂分几次服用、用药方法(内服、外用等)、服用要求(温服、凉服、顿服、慢服、饭前服、饭后服、空腹服等)等内容,例如:“每日1剂,水煎400ml,分早晚两次空腹温服”;17、按毒麻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的使用应当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
中药处方点评制度

中药处方点评制度一、处方信息录入处方录入应准确无误,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诊断、药品名称、规格、数量、用法等信息。
所有中药处方应遵循中医药管理局的相关规定和标准,采用规范的药物名称。
二、药物选择与搭配药物选择应遵循中医药理论和临床指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中药。
搭配应考虑药物的协同和制约关系,避免或减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
三、药物剂量与用法药物的剂量应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病情等因素进行调整,遵循“因人而异”的原则。
用法应明确、具体,包括用药时间、频次、方式等,以便患者正确使用。
四、药物禁忌与互动处方中应避免使用患者过敏或禁用的药物。
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产生不良反应或降低疗效。
五、用药疗效评价定期对处方疗效进行评价,了解药物对患者病情的影响。
如有需要,应根据疗效评价结果调整药物选择、剂量或用法。
六、君、臣、佐、使原则在处方中应遵循“君、臣、佐、使”原则,即主药、辅药、协药、导药的合理搭配。
主药应针对主要病情,辅药应协助主药,协药应调和药性,导药应引导药物归经。
七、处方书写规范处方书写应清晰、规范,字迹工整。
采用专业术语,避免使用缩写或非规范用语。
八、调剂、煎煮要求调剂人员应熟悉中药知识,准确调配药物。
煎煮设备应齐全、清洁,按照规定的煎煮方法和时间进行。
九、产地、炮制要求处方中应注明药物的产地,确保药物来源的可靠性。
对于需要炮制的药物,应明确炮制方法,保证药效。
十、用药方法指导药师或医师应向患者详细解释用药方法、注意事项等。
提供用药咨询,解答患者关于药物使用的问题。
本中药处方点评制度旨在为医师和药师提供一个标准的中药处方参考,以提高中药处方质量和用药效果,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在实际应用中,各医疗单位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用,并不断完善和改进。
处方点评制度范文

处方点评制度范文一、制度背景为了提高医生开具处方的质量,规范医疗行为,保护患者的健康利益,我院特制定了处方点评制度,并通过逐级审核、点评、评估和反馈等环节,不断完善和提高点评质量,并加强对医生的培训和指导,确保处方信息的准确、合理和安全。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医生的处方开具行为。
三、具体内容1.处方审核医生开具处方后,须将处方提交至医院的审核部门进行审核。
审核部门将对处方进行初步筛查,包括处方的完整性、书写的清晰度、处方格式的规范性等。
初步审核通过后,将交由主管医生进行详细评估。
2.主管医生评估主管医生将根据处方的内容、诊断依据、药物种类及用量等进行评估。
评估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处方的合理性和安全性,避免不必要的药物开具和不合理的用药。
评估结果有两种可能:一是通过,一是不通过。
如果通过,主管医生将在处方上签字确认,并将处方交回医生,医生须在处方上签字并给予患者。
如果不通过,主管医生将在处方上注明不通过原因,并与医生进行沟通协商,共同改正错误。
3.处方点评通过的处方将由医院组织的专业点评团队进行点评。
点评团队将根据已有的临床指南、药物使用指南和最新的研究成果等进行点评,并对处方的合理性、规范性和安全性等进行评价,提出意见和建议。
4.点评反馈点评团队将以书面形式向开具处方的医生反馈点评结果。
医生需认真阅读并对反馈意见进行整理和总结,并根据意见改进自己的开方习惯。
5.培训和指导医院将定期组织药学、药物治疗学等相关培训,以帮助医生提高药物治疗水平和开方质量。
培训内容包括药物选择、用药原则、处方优化等。
医院还将安排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一对一指导,帮助新手医生提高处方开具的水平。
四、实施要求和监督1.所有医生必须认真遵守本制度,按照要求开具处方。
2.医院将组织相关部门对开具处方的医生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和审核,确保处方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3.医院将设立补充药物信息数据库,并将不断更新和完善相关信息,以保障医生开具处方的准确性。
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制度及细则

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制度及细则中药饮片处方专项点评制度及实施细则根据《XXX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饮片处方质量管理强化合理使用的通知》的要求,为加强中药饮片处方管理,规范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工作,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特制定本办法。
一、医院应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参加中药饮片处方的专项点评工作。
每月应开展一次中药饮片处方点评。
中药饮片处方应由主管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处方审核、核对、发药以及安全用药指导。
二、处方的点评及实施细则:一)处方点评数量门急诊中药饮片处方的抽查率应不少于中药饮片总处方量的0.5%,每月点评处方绝对数不少于100张,不足100张的全部点评。
病房(区)中药饮片处方抽查率(按出院病历数计)不少于5%,且每月点评出院病历绝对数应不少于30份,不足30份的全部点评。
二)处方书写1、开具中药饮片处方应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辨证论治和方剂配伍原则。
中药饮片处方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各地区有关中药饮片炮制规范要求,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和《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进行开具和书写。
2、按照中医诊断(包括病名和证型)结果,辨证或辨证辨病结合选用适宜的中药饮片。
3、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应书写完整,处方书写应规范、字迹清晰,医师签名、签章应与留样一致。
4、中药饮片处方应当体现“君、臣、佐、使”的特点要求。
5、名称应当按我院中药饮片处方用名与调剂给付的规定书写。
剂量使用法定剂量单位,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原则上应当以克(g)为单位,“g”(单位名称)紧随数值后。
6、调剂、煎煮的特殊要求注明在药品右上方,并加括号,如打碎、先煎、后下等。
7、对饮片的产地、炮制有特殊要求的,应当在药品名称之前写明。
8、根据整张处方中药味多少选择每行排列的药味数,并原则上要求横排及上下排列整齐。
9、中药饮片用法用量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无配伍禁忌,有配伍禁忌和超剂量使用时,应当在药品上方再次签名。
10、中药饮片剂数应当以“剂”为单位。
处方点评实施细则范本(4篇)

处方点评实施细则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处方点评工作,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处方点评是指对医师开具的处方进行系统、全面、客观地评价,包括药物的选择、用量、用法等方面的评估。
第三条处方点评应当遵守以下原则:科学、客观、准确、规范、便捷。
第四条处方点评的目的在于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防止滥用药物、不合理用药、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的发生,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和疗效。
第五条医疗机构应当设立处方点评工作组织,配备专职人员或合理分配工作时间,负责处方点评工作。
第六条处方点评工作应当与医疗质量管理、药品管理、临床路径管理等相关工作相衔接,形成标准化管理体系。
第七条处方点评工作应当定期进行统计、分析和总结,提供参考数据和指导建议。
第八条医务人员应当接受相关培训,提高处方点评技能和专业水平。
第二章处方点评的内容和方法第九条处方点评的内容应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药物选择是否合理、用量是否恰当、疗程是否过长、药物是否存在相互作用等。
第十条处方点评的方法可以采用手工点评、电子点评或者人工智能算法辅助点评等方式。
第十一条处方点评应当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病史、年龄、性别、生理状态、合并疾病等因素进行评估。
第十二条处方点评应当参考相关的专业指南、指导意见和临床研究结果,遵循循证医学原则。
第十三条处方点评可以通过患者就诊信息、医疗记录、药品信息、临床路径等方式获取所需数据。
第三章处方点评的程序和要求第十四条处方点评应当及时进行,医务人员应当在开具处方之前进行点评或者在药师出具处方审核结果之前进行点评。
第十五条处方点评应当注重实际效果和安全性,不只关注药物的经济性。
第十六条处方点评应当采取随机抽查和定期点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每个医务人员的处方都应当被点评至少一次。
第十七条处方点评结果应当及时向医务人员反馈,同时可根据需要进行讨论和指导。
第十八条处方点评结果应当储存档案,并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利用。
医院处方点评制度样本(4篇)

医院处方点评制度样本为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合理,同时提高医生开具处方的准确性和专业性,我们医院制定了处方点评制度。
该制度的目的是通过对医生开具的处方进行审核、点评和反馈,促进医疗质量的提高和医生的专业发展。
一、审核流程1. 每个科室设立处方审核小组,由主治医师、药剂师、医学主管等组成,负责审核处方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2. 医生开具处方后,将处方交割至药房,同时提交给处方审核小组。
3. 处方审核小组将对处方进行审核,包括剂量、用药间隔、用药疗程等方面的合理性。
4. 如果审核小组发现处方存在问题,将向医生反馈,并协助医生进行处方修改。
5. 针对重大问题或连续出现问题的医生,将进行专项培训和监督。
二、点评和反馈1. 处方审核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对医生开具的处方进行点评和讨论,分享优秀的处方和经验。
2. 点评主要包括处方的合理性、患者反馈及用药效果等方面。
3. 点评结果将及时反馈给医生,包括表扬和建议。
4. 对于频繁出现问题的医生,将加强点评和反馈,同时进行个别指导和培训。
三、监督和评估1. 医院将建立处方点评的定期报告制度,对医生开具的处方进行监督和评估。
2. 定期综合评估医生的处方质量,将医生的处方质量纳入绩效考核和职称评定的指标体系。
3. 针对出现问题较多的医生,将实施个别培训和指导,提高其诊疗水平和处方质量。
4. 医院会定期对处方点评制度进行评估和改进,不断提高其有效性和实施效果。
通过建立和实施处方点评制度,我们医院将严格控制药品的合理使用,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滥用的风险,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同时,医生也将通过点评和反馈不断改进自己的处方水平,提升专业能力。
医院处方点评制度样本(2)尊敬的医务人员:为了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规范医疗行为,特制定了医院处方点评制度。
该制度旨在通过对医生处方的点评,促使医生遵循临床指南和规范,提高处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减少不必要的药品使用,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医院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制度

九、跨部门协作
1.医务部门、药学部门、中医部门、质控部门等应加强协作,共同推进处方点评工作。
2.建立跨部门沟通机制,定期召开协调会议,解决处方点评过程中出现的跨部门问题。
3.通过跨部门协作,提高中药饮片处方的审核效率,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2.建立处方点评专项经费,保障处方点评工作所需的信息化建设、人员培训等费用。
3.加强处方点评工作场所和设施的建设,为处方点评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
十二、法律责任
1.医院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确保处方点评工作合法合规。
2.对因处方点评工作不力导致的患者损害事件,医院应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3.医院应加强对处方点评过程中涉及的法律风险的管理,为医务人员提供法律咨询和支持,维护医院和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
2.加强对医师的中医药法律法规、合理用药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医师的法律意识和合理用药水平。
3.鼓励医师、药师参加国内外中医药学术交流,了解行业动态,提升处方点评质量。
六、监督与考核
1.医院应建立健全中药饮片处方点评监督与考核机制,确保处方点评工作的有效实施。
2.定期对处方点评工作进行考核,评估处方点评效果,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2.通过举办合理用药主题活动,增强医师、药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营造良好的合理用药氛围。
3.鼓励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合理用药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中药饮片合理使用的认知。
十七、附则
1.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有相关规定与本制度不符的,以本制度为准。
2.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
3.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
中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及实施细则

中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及实施细则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中医药在人们健康保健及疾病治疗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
中医院作为传承和发展中医药的重要机构,其处方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中医院制定了处方点评制度及实施细则。
本文将从中医院处方点评制度的重要性、实施细则的内容及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中医院处方点评制度的重要性中医处方点评制度是指中医院在处方医生开具处方后,对处方进行评估、审核和点评的一种管理措施。
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中医处方的准确性:中医处方在治疗疾病时注重个体差异,因此处方的准确性尤为重要。
通过处方点评制度,可以促使医生在开方时更加慎重谨慎,从而减少处方错误和不合理用药。
2. 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不合理的中药组合或用量过大都可能对患者产生不良反应或过敏等问题。
中医院的处方点评制度可以检查处方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及时发现存在风险的处方,并纠正错误,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3. 规范中医处方开具行为:中医处方点评制度还可以规范中医处方开具行为,促使医生在开方时遵循规范,减少随意开药的情况,提高医疗质量。
二、中医院处方点评制度的实施细则中医院处方点评制度的实施细则包括以下内容:1. 处方点评审核流程:中医院设置专门的处方点评小组,由具备中医药专业知识和经验的医生组成,负责对处方进行审核。
处方点评审核流程包括专家评审、综合评估和意见反馈等环节,确保处方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2. 处方点评内容要求:处方点评制度要求对处方的多个方面进行点评,包括中药配伍、用药剂量、药物相互作用、患者过敏史等。
在点评中,要注意对处方的合理性进行综合评估,并提供具体的修改意见。
3. 处方点评结果处理:对于点评出的问题,中医院应及时与开方医生进行沟通,解释问题所在,提醒医生注意,确保处方的修改和调整。
同时,还要进行记录和统计,为后续的医疗质量评估和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三、中医院处方点评制度的实施效果中医院处方点评制度的实施可以带来以下几个方面的效果:1. 提高中医处方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处方点评制度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不合理用药和处方错误,提供治疗方案的修正建议,从而提高中医处方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中医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和实施细则

中医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和实施细则一、背景介绍中医医院作为传统中医药科研和临床实践的重要基地,承担着广大群众的医疗服务责任。
处方点评是中医医院临床质量管理的重要一环,有助于提高临床处方的合理性和安全性,促进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二、处方点评制度的意义1.规范药品使用:中医医院处方点评制度的实施,能够规范医生合理用药,避免滥用和不当使用药物,减少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
2.提升医生水平:处方点评制度能够通过对医生处方的评估、指导和反馈,提高其临床水平,促进知识更新和技术提升。
3.保障患者权益:处方点评制度有助于完善医患关系,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提高患者的医疗满意度。
4.促进科研发展:处方点评制度能够收集和汇总大量的临床数据,为中医药科研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促进临床和科研的互动发展。
三、处方点评的内容和流程1.处方点评内容:(1)药物选择和剂量:评估处方中的药物选择是否合理,剂量是否适宜,是否存在不良反应的可能性。
(2)药物组方:评估处方的药物组方是否合理,是否符合中医药学理论和经验,是否能够达到治疗目的。
(3)诊断依据:评估处方的诊断依据,是否符合临床实践规范和指南,是否能够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
(4)处方格式和规范:评估处方的格式和规范度,是否符合相关法规和要求,方便患者购药和用药。
2.处方点评流程:(1)提交处方:医生将处方提交给医院药剂科或相关管理部门的处方点评组。
(2)评估处方:由专业的医师、药师和管理人员组成的点评组对处方进行评估,并记录评估结果。
(3)反馈和指导:对于存在问题的处方,点评组会给予医生书面或口头的反馈和指导意见。
(4)数据汇总和分析:对点评结果进行汇总和分析,为医院科研和临床质量管理提供依据。
(5)定期评估和总结:医院定期对处方点评制度进行评估和总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和改进。
四、实施细则和要求1.人员设置:医院应设立处方点评组,由具备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的医师、药师和管理人员组成。
浙江省中医院中药饮片处方点评细则

不符合要求的为不合格处方
配伍禁忌:药品间无配伍禁忌。
20
出现配伍禁忌的,不得分
贵重药:使用有指征,用法、用量合理,与诊断符合。
10
不符合要求,不得分
毒性药:医疗用毒性药品的处方用量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
10
不符合要求,不得分
医保:医保用药范围合理,严格控制使用全自费药品。
8
全自费药品种超过3种的,不得分
浙江省中医院中药饮片处方点评细则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分值
扣分标准
处方格式
15分
前记:应有“医疗机构名称,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或住院病历号,科别或病区和床位号、临床诊断、开具日期”等栏目,不缺项。
8
前记中少一项扣1分
正文:文应有RP或R标示.
2
未有标示的不得分
后记:应有医师签名、药品金额以及审核、调配、核对人员签名等栏目。
处方书写规范
30分
项目齐全:处方一般项目书写齐全,不缺项。
10
少一项扣2分
书写正确:处方书写正确,字迹清楚,无涂改;修改后应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
7 /
不合格
字迹不清楚扣2分,有修改未签名及注明修改日期的扣5分,出现涂改的,为不合格处方。
饮片规范:中药饮片处方的书写,需按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药物调剂、煎煮的特殊要求注明在药品之后上方,并加括号,如包煎、先煎、后下等;对药物的产地、炮制有特殊要求,应在药名之前写出。
5
后记中少一项不得分
合理用药
55分
药品签名。
4
超剂量应用未说明的不得分
处方周期:普通处方不得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等特殊情况可适当延长,但应有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院处方点评制度
为切实加强处方管理,建立和完善我院处方评价制度,提高处方质量,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合理用药,确保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有关规定的要求,制定本制度。
一、评价内容
(一)处方书写
1、患者一般情况、临床诊断填写清晰、完整,并与病历记载相一致。
2、每张处方限于一名患者的用药。
3、字迹清楚,不得涂改;如需修改,应当在修改处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
4、药品名称应当使用规范的中文名称书写,没有中文名称的可以使用规范的英文名称书写;医疗机构或者医师、药师不得自行编制药品缩写名称或者使用代号(大液体、维生素可暂时使用缩写,待使用电子处方后再做统一要求);书写药品名称、剂量、规格、用法、用量要准确规范,药品用法可用规范的中文、英文、拉丁文或者缩写体书写,但不得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
5、患者年龄应当填写实足年龄,新生儿、婴幼儿写日、月龄,必要时要注明体重。
6、西药和中成药可以分别开具处方,也可以开具一张处方,
中药饮片应当单独开具处方。
7、开具西药、中成药处方,每一种药品应当另起一行,每张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品。
8、中药饮片处方的书写,一般应当按照“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调剂、煎煮的特殊要求注明在药品右上方,并加括号,如布包、先煎、后下等;对饮片的产地、炮制有特殊要求的,应当在药品名称之前写明。
9、药品用法用量应当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常规用法用量使用,特殊情况需要超剂量使用时,应当注明原因并再次签名。
10、除特殊情况(患者隐私需保密)外,应当注明临床诊断,“取药”不能作为诊断。
11、开具处方后的空白处划一斜线以示处方完毕。
12、处方医师的签名式样和专用签章应当与院内药学部门留样备查的式样相一致,不得任意改动,否则应当重新登记留样备案。
13、医师要使用通用名称开具处方。
(二)药品用法用量
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日用量;对于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处方用量可适当延长,但医师应当注明理由。
药品剂量与数量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剂量应当使用法定剂量
单位:重量以克(g)、毫克(mg)、微克(μg)、纳克(ng)为单位;容量以升(L)、毫升(ml)为单位;国际单位(IU)、单位(U);中药饮片以克(g)为单位。
片剂、丸剂、胶囊剂、颗粒剂分别以片、丸、粒、袋为单位;溶液剂以支、瓶为单位;软膏及乳膏剂以支、盒为单位;注射剂以支、瓶为单位,应当注明含量;中药饮片以剂为单位。
(三)抗菌药物的规范使用
医师开具处方应依照卫生部《抗菌药临床指导原则》和我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的规定执行。
(四)处方药品费用
对照患者的临床诊断,对价格昂贵的药品使用的合理性进行分析评价,重点对大处方进行合理性分析评价。
(五)特殊药品的使用评价
依据《处方管理办法》和《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对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价。
(六) 处方合理用药评价
根据处方中患者基本信息和诊断,初步评价处方药品使用的合理性。
二、评价方法
1、临床药学科每个月抽查一天门诊处方,根据本办法的评价内容进行针对性的处方评价,有问题的处方进行处方分析和评价。
2、如果临床对评价结果存在异议,由药事委员会组织专家进行复议,临床药学科上报药事会复议结果并公示。
3、按卫生部的要求每月随机抽取100张门诊处方,根据处方管理办法的要求重点评价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和通用名的开具情况。